范文一:静脉曲张袜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
静脉曲张袜,【导读】:99 成分:快乐,平安,健康,好运。功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服法:浏览1次/天,保质期:永远。欢迎服用祝福丸。
静脉曲张袜,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大学时我原本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很受男孩子的欢迎。转眼毕业已经那么多年了,我成为了一名白领,生活的还不错。就在半年前,我发现自己的小腿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如同蚯蚓般的血管突起,看着十分的吓人,我当时就被吓坏了,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静脉曲张,需要做手术,可是我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做手术动刀子,况且我还担心有风险会留下疤痕,那样以后就更见不得人了,我四处买药,用了不少药,也都不怎么见效,而静脉曲张的病情确实越来越严重了,站久一点就会钻心的疼,这可该怎么办呢,~ ~
差不多一个星期收到产品的,按照要求开始使用了。半个月过去了腿不是很疼了,小腿上的青筋也没那么明显了。接着使用完两个疗程的药,发现小腿上的青筋不见了,我现在静脉曲张腿不见了,也没复发过,这么好的药我决定为他推荐一下,如果你正在为静脉曲张困扰着,那么不要犹豫,请选择脉诺通,实在好药。,静脉曲张袜~
使用脉诺通一个疗程:突出血管硬结消失下肢溃疡,溃烂创口等明显愈合,坏死功能逐渐恢复,肌肤恢复弹性。
使用脉诺通两个疗程: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液碍引起的肿胀、酸痛、使变黑硬化的皮肤逐渐转好,皮肤平整光华,硬皮消失,腿脚行动自如。
使用脉诺通三个疗程:静脉曲张、脉管炎、静脉炎、精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症状全面消失,病情全面康复~静脉曲张袜
如何找到更多有关“脉诺通”的信息,请百度搜索——【脉诺通】 即可~
静脉曲张袜,日常预防方法总结:
做好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大家对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很少关注,这样对病人的病情是不利的,下面就让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坚持外用医用弹力袜6个月以上,起床时穿上,睡前脱掉,这是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之一
2.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短期内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和重体力劳动,适度活动,休息抬高患肢
3.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化瘀中成药及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
4.静脉曲张术后的注意事项需在饮食上尽量避免辛辣刺激之品
5.如果肢体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及时医院就诊。
静脉曲张袜,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范文二: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www.wotian120.com/
下肢静脉曲张指下肢表浅静脉发生扩张、延长、曲张,交错结聚成团块状的病变,晚期可并发慢性下肢溃疡,是下肢血管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临床表现为下肢尤其是小腿静脉扩张明显,隆起弯曲,状如蚯蚓,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患者常感下肢沉重、隐痛,容易疲劳,每于站立时间久后加重。
此病相当于中医学“筋瘤”范畴,《外科正宗》所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正是本病。多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或劳倦伤气,气虚而血运不畅,加之筋脉松弛薄弱,血壅于下而致筋脉过度充盈结成筋瘤。《灵枢九针》曰:“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笔者采用火针放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选用中号火针,在患肢找到较大的曲张血管,常规消毒,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迅速准确地刺入血管,随针拔出即有紫黑色血液顺针孔流出,待紫黑色血自然流尽或血色变红后,用干棉球擦拭按压针孔。每周治疗两次。
火针在《灵枢》中称为“燔针”,多用于治疗痹症及经筋病变,后世医家认为火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升阳举陷、散瘀消肿之功。通过火针点刺曲张的血管,使淤血外出,不仅可借助火针的热力使局部淤积的气血得以消散,还能去瘀生新,达到脉络通畅、气血调和的目的。
范文三:中医怎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很多的老人都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甚至这种疾病也是目前越来越年轻化,通过手术可以治疗静脉曲张的情况,当然使用药物也是可以,凡是出现有静脉曲张这样的症状的人,只要没有一些禁忌都是可以立即进行手术的,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高位结扎,那么中医应该怎么治疗呢?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指病变范围仅在下肢浅静脉,因其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筋瘤”范畴。《外科正宗》记载:“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属于“臁疮”的范畴。《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旧之别,内外之殊。”《外科大成》中谓:“臁疮,女人为裙风裤口”《外科正宗》曰:“臁疮者,生于两臁,初起发肿,久而腐烂或津淫瘙痒,破而脓水淋漓”都详细描述了下肢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疾病初期,症状轻而发作不频繁者,采用保暖措施,往往就能达到治疗要求;吸烟者应戒烟。药物治疗方面,首选能够削弱交感神经肌肉接触传导类药物,如胍乙啶,可与酚苄明(氧苯苄胺)合用,也可用妥拉苏林或利血平。利血平尚可作趾动脉直接注射(0.5mg溶于2—5m1等溶盐水中)。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属于“臁疮”的范畴。《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旧之别,内外之殊。”《外科大成》中谓:“臁疮,女人为裙风裤口……”《外科正宗》曰:“臁疮者,生于两臁,初起发肿,久而腐烂或津淫瘙痒,破而脓水淋漓……”都详细描述了下肢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对后世认识本病有较深远的指导意义。
大多数的病人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症状就会很快的缓解或者是停止发展,如果说长期内科治疗并且没有效果的病人,然后就可以考虑选择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有交感神经末梢切除手术。
范文四: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致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者,如炊事员售货员、教师及搬运工、军人等。女性生育多胎者及明显肥胖的人也较多见。它属于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
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少数人在走路后产生下肢酸痛后期可因静脉瘀血而引起皮肤营养性变化,色素沉着,小腿上出现不少弯曲的青筋凸起于皮肤表面,形似一条条蚯蚓蜷曲于小腿之上。不但影响美观,女青年不愿意穿裙子,而且还有疼痛感,尤其在久站时易发胀痛,有沉重感,或抽筋和搔痒。严重的病人在足踝部可形成溃疡,甚至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腿"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地影响劳动和工作。
一般的治疗方法是适当地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达到与心脏同一平面,避免久站远行。如有必要远行时,需要配制弹性袜或弹性绷带。目前弹性袜有两种,一种是长筒,另一种是短筒,可包裹小腿,患者一般选用短筒即可。这种方法只能暂时抑制病变的发展,适用于早期静脉曲张患者。若遇到反复发作静脉炎症,小腿肿痛,也就是严重的静脉曲张者,可以到医院外科采取注射或手术方法治疗。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中成药可用脉管炎片、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 汤药可用桃仁10g红花6g川芎10g当归10g
赤芍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丹参15g
王不留行10g益母草10g元胡10g茯苓12g
泽泻15g
有溃疡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0g土茯苓20g地丁15g公英15g水煎服。
外治法:取云南白药适量,根据静脉曲张局部大小而定。用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塑料袋敷盖,胶有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至局部肤色恢复正常,静脉隐退为止。对早期的静脉曲张十分有效。
下肢静脉曲张有家族遗传因素,因此,上辈有静脉曲张病史的子女,大都在青青期发育以后不久发病,因而在儿童和青年时期,应注重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止静脉曲张的发生。 一般的静脉曲张患者平时应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经常穿弹力袜保护,坚持做工间操,或经常走动,至少多做踝关节的伸屈活动才能有效地预防静脉曲张症发生。
1(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忌暴怒伤肝,注意饮食调整,忌食辛辣之物。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久站。
3(节制房事,经常穿紧身内裤或用阴囊托以防阴囊下坠。
4(不洗凉水。
5(准备生育时不吸烟,不喝酒(优生优育)。
静脉曲张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少年已有发病,是一种精素蔓状静脉丛因各种原因引起回流不畅,而形成局部静脉曲张扩张、迂曲、伸长、或成团块状的病理现象,本病95%发生于左侧,但也发生于右侧者,或左右两侧发病者,临床上许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合并有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影响生育,以及性功能低下,阴囊坠胀痛失眠多梦等症。 精索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对哪些青少年未婚、未育、以怕做手术,或是是手术后导致睾丸痿缩,无精不育等症,而我院经多年临床研究治疗,对青少年、未婚、未育轻重中度患者采用现代科技生物提取法、纳米技术与祖国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并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会同国际国内众多医学专家、根据诺贝尔医学奖评委员主席诺登斯强母教授理论基础从疾病发生病因病理,应用中药采取生理提取法,浓缩提取法"符瑞研制出"精曲消""血脉康"、"消痛灵"、"精索静脉曲张治疗裤",对精索静脉曲张有奇效,可在
短时间使病变消失或治愈,经过无数患者的康复已证实该理论的正确性,并获国家批准。现已申请国家专利号。
"三联疗法",即内服法、外用法、弹力药物内裤.?内服法是根据精索静脉曲张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静索静脉曲张使血管弹性缺乏、血管弹性纤维减少、血管毕变薄,左侧精索静脉没有瓣膜血流倒流导致血索迂曲扩张或成团块状,根据科技研究发展,从中药如"沙菀子",中提取出弹性纤维酸和血管紧张素通过内服补充恢复血管的正常功能。?将"中药"提取用于局部可迅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功能的恢复。?"弹力药物"内裤,穿着后可使迂曲扩张的血管立即消失恢复到正确的位置,精索静脉曲张的各种症状立刻消失,"立竿见影"。 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的高位结扎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结扎精索静脉曲张。由于 精索静脉曲张使血液不再流通,从而使曲张的静脉闭合。
传统手术的缺点:
1创伤性,不是去挽救血管的功能而是抛弃不用。
2并发症多。由于精索静脉曲张的废弃不用,导致睾丸失去营养,使睾丸萎缩失去生精的功能,极易导致不育~
3复发率高。由于不是从根本上治疗血管的功能所以复发现象非常多~
4费用高传统的手术,需要住院治疗,总计花费高。
我精索静脉曲张研究中心治疗发法的优点:
1无损伤,无痛苦,不需要开刀~
2疗程短,短期内即可治愈,3-5天见效,1-2个疗程治愈。
3无并发症,从根本上解决改善血管的功能~挽救血管~
4费用低,仅为手术费用的三分之一,使患者能够接受。
鉴于精索静脉曲张对男子生育力的危害大,其发病年龄又小,因此,早期识别以及尽早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实,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现并不难,首先应该懂得该病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男孩子的常见病,青少年自己或者家长可定期进行检查,看看直立时阴囊是否等高,阴囊壁上是否能看到蚯蚓状的静脉团。能看到静脉团而且一侧阴囊低于对侧者可以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如果从外观看不到阴囊的明显变化,当可以沿阴囊外侧摸到静脉团;或者患者屏气(增加腹压)能摸到静脉团也是精索静脉曲张,这两种情况比较轻一些。如果判断不清又有怀疑时,应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三级,由于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一次应注意予以区别。上文提及的屏气后才可能摸到静脉团者最轻,定为I级;看不到但摸到静脉团次之,称为II级;而用肉眼就能看到的静脉团者最重,定为III级。还有医生用手摸到的静脉团的直径来区分轻重的,具体标准为静脉团小于1厘米者定为I级;1厘米至2厘米者定作为II级;大于2厘米者为III级。
索静脉曲张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疾病。得病初期的对病变采取的措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预后。所以对精索静脉曲张的早期处理,及其重要。 很多患者都是无意中发现自己得了精索静脉曲张。感到阴囊肿胀,两侧睾丸不在同一水平位置,甚至睾丸红肿或者缩小,其实当发现这些症状时,精索静脉的病变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人体的代偿能力是非常强的,当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表现出症状。出现这些明显的症状时已经处于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度,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有的患者由于缺乏医学常识,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在早期阶段是可以治愈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精索静脉曲张为不可自愈性疾病,病情会越发展越重。由于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个人病情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会快速发展,有的人就会阶段性的发展。 那我们在发现自己得了精索静脉曲张之后要怎么做呢,首先,不要惊慌。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病后很惊慌,害怕睾丸萎缩,影响自己的生育。精索静脉曲张如果在不采取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会发展到睾丸萎缩影响生育,但是只要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病情基本上都可以控
制,如果早期采取治疗,还可以痊愈。所以,对待疾病,我们要在战略上轻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病上,要有信心。只要通过治疗,我们有信心去战胜精索静脉曲张~其次,要注意自己平时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研究院多年的临床上来看,很多患者吸烟吸的很厉害。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吸烟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要有规律,不能过度的劳累,不要长时间做剧烈的运动。因为过度的劳累或者长时间的剧烈的运动,使我们自身的植物神经处于一个紊乱的环境中。管理血管的神经主要是植物神经,一旦神经紊乱,精索静脉就会发生病变。就像一个国家,没有领导人将会乱的不成样子。有些职业的人比其他职业的更容易患精索静脉曲张。比如教师、交通警察、装卸厂人、汽车司机等,由于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影响血液正常回流:慢性便秘病人和哮喘病人经常需要增加腹压:阴囊和睾丸的炎症及损伤等。所以不要久站久座。还有些人喜欢在夏天出汗后,立刻去冲凉。这样做也会导致精索静脉曲张。因为冷热的强烈刺激,也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蔓状静脉丛发生扩张、迂曲、伸长之疾患,中医称"筋瘤"。 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是因为肾虚血亏,寒凝血瘀、外受寒湿之邪,使左侧精索静脉受乙状结肠压迫,静脉过长,且无瓣膜,精索内动脉绕过肾动脉,压迫精静脉或腹腔肿瘤压迫,致血液回流不畅,淤血积聚,肾囊坠胀而形成青筋暴露,装若蚯蚓。
传统医学应用温补肝肾,散寒行气法,疗效甚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1:处方:仙灵牌18克,当归、白芍、川芎、鳖甲、荔枝核、丹参各15克。龟板、鹿角胶、熟地、黄精、巴戟天、泽泻各12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疗效:服药20剂,胀痛消失。
2、猪蹄1只,苍术15克,牛膝15克,鸡血藤20克,黄柏10克,丹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党参20克,毛冬青30克。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煲1小时30分。每日1剂,吃猪蹄饮汤。主治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我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8%左右。该病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如交通民警、教师、车工和强体力劳动者,以及孕妇和体形高大粗壮的人。上述人群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平时要多作双腿上下摆动或蹬夹练习,多作腿部按摩。
?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站立时,要经常踮起脚来,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挑担负重或军人行军前,先将腿脚垫高,用弹性绷带将小腿绑扎,能防止下肢静脉淤血扩张。绑扎时,应从踝部向上绑扎,并尽量扎得稍紧一些。
?每晚睡觉前,要养成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忌用冷水洗脚。用热水洗脚,能消除疲劳,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淤。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因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损及静脉内压增高所致。多见于长时间站立工作、负重工作、习惯性便秘的中年男性。病人站立时,可见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常感下肢乏力、酸胀,或出现足背及踝周水肿。病程较长而曲张明显者,常可在小腿下段及踝部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和溃疡形成。根据病情的轻重可选择非手术疗法,硬化剂注射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方法,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剥脱曲张的大隐或小隐静脉;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健康教育:
1、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
2、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影响静脉回流。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过多的负重,肥胖者应有计划地减轻体重。 4、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物。
5、局部皮肤如已出现变薄、光亮、汗毛稀疏等,应注意保护。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以免破损后形成慢性溃疡,不易愈合。
6、缚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用前,先躺下并抬高患肢。
7、如手术,为避免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应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做到无湿疹及溃疡创面。如患有慢性溃疡,应创面湿敷,抬高患肢,待溃疡好转、创面清洁后手术。 8、术后抬高患肢,弹性绷带松紧要适宜,维持2周方可拆除。卧床期间做足背伸屈运动,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以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后继续应用弹性绷带或弹力绷带1-3个月,并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男性中老年人。在开始扩张阶段,由于静脉外膜受到刺激,有酸胀不适和疼痛感,站立时明显,平卧时则消失,患者常感下肢沉重、紧张、易疲劳、小腿隐痛;严重者脚踝、脚背水肿,小腿皮肤有营养性障碍现象,包括皮肤肌肉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 下面介绍一些能使下肢静脉曲张得以改善和控制的体育锻炼和按摩方法: 小腿按摩
1.坐在椅子上或床边,下面放一只矮凳,双腿架在矮凳上。先按摩左腿,左手掌贴在小腿外侧,右掌贴在小腿内侧,从膝盖开始,双掌夹住左侧小腿往下推,推至踝部即往回拉,一推一拉反复推摩100次。按摩右腿,双手交换内外侧,方法如前。
2.四指并拢,拇指分开,用手掌平推小腿血管曲张处,来回推移30次。
3.用一只手掌捏住患腿的五个脚趾,来回按捏30次。
4.用一只手掌按摩足底部(以涌泉穴为中心)100次。
踢腿运动
1.站立,两手叉腰,先用左腿往前踢,继用右腿向前踢。两腿交替,各踢16次。 2.站立姿势,左腿屈膝抬起,双手向前抱膝,接着右腿屈膝抬起,动作如前,各16次。 甩腿运动
1.站立,双腿并扰,双手扶椅背,用脚尖支撑身体,上下踏动16次。
2.站立,双手扶着椅背,右足独立,左腿抬起,向前向后做大幅度摆动,先向前后甩,再向左右甩,各甩16次。然后换右足,依前甩动各16次。
床上运动
仰卧床上,两足抬起在空中,象骑自行车一样,来回伸动50次。
以上动作,早晚各做一次,床上动作也可单独在午休时间或其他时间做。另外,在站立时遇有空闲时间,可进行踏足运动,即足掌前部贴地,后半部离地,然后放下,又再抬起,次数不限。此法有助于足部血液回流。
交通静脉倒流是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的。它是下肢静脉曲张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病变,它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足踝以上的小腿下部(主要是以小腿下部的内侧为主)的肿胀,皮色发黑,渗出甚至破溃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 该病主要好发于老年男性、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女性及中年以前的人也可以有发病,目前认为因人体直立血管中的血液呈柱状,长期冲击血液壁和静脉瓣膜造成损伤,小腿到踝部又是血柱冲击力释放受影响最大的区域,再加上病人的个体性血管结构强度的薄弱,而使该部位容易发病。下肢重坠、肿胀的感觉及局部静脉曲张,再加上皮肤营养障碍(色素沉着、皮炎、慢性溃疡)常提示有交通静脉倒流的存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以及多普勒血管检查可以确认。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手术切除曲张的小腿浅静脉,并将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予以结扎关闭,通过这样的手术可治愈80%以上的患者。同时利用内镜技术,缩小切口减少创伤,以钛夹关闭交通静脉来纠正交通静脉倒流,这项手术改善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本病的预防也十分重要,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平时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必须做站立、行走工作的人应该穿戴弹力护腿,经济上有条件者可以穿循序减压型弹力治疗袜。另外,应注意保护好小腿,避免痒时的搔抓。静脉曲张严重者可以考虑服用静脉强健剂,并在必要时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
内服市售的活血通脉胶囊,1次0.5克,每日3次。外敷自制活血化瘀膏,该膏由云南白药等,加适量黄酒调制而成。敷药范围超过曲张静脉的0.2,0.5厘米,厚度为0.1厘米,上面用薄塑料布覆盖保湿,再用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10天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经用上法治疗后,43例痊愈(患侧肢体浅表静脉不再怒张,肢体不肿胀,行走时,无任何不适)。5例好转(患侧肢体怒张的静脉消失,但多走路后仍有轻度肿胀,需要弹性绷带包裹)。2例无效(患侧肢体怒张的静脉仍较明显,行走时则肿胀。此类患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一院近日采用数控射频静脉闭合系统,成功治愈了多位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方法具有效果好、损伤小、不留瘢痕等优点,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术"。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患者下肢静脉血管如蚯蚓状突起、皮肤色素沉着,小腿肿胀、乏力、步履沉重,严重者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甚至长期溃疡不愈,十分痛苦。近年来,除了传统手术和硬化剂治疗外,一些医院采用内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或钬激光治疗来减少手术创伤。 该院血管外科在总结常规手术、内镜下微创手术和钬激光的治疗经验基础上,引进国际最新数控射频静脉闭合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时,医生采用穿刺技术向病变静脉内插入纤细的射频仪,将数字化控制的射频能量通过带有反馈系统的导管准确地传导到静脉壁,使管壁温度非常精确地控制在85摄氏度。治疗过程的数字化操作,刚好使静脉内皮破坏、胶原纤维收缩、管壁增厚,从而使曲张的病变血管闭合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据介绍,与内镜手术和钬激光相比,新法存在一定优势。如内镜手术切口虽小,仍需在小腿筋膜下作广泛分离,且术后在体内遗留代替结扎线的钛夹金属异物。钬激光治疗静脉曲张,尽管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最新临床研究表明,钬激光的瞬间高温可对血管壁造成热损伤,甚至导致管壁和皮肤穿孔等,因此有被射频治疗取代的趋势。
本病多见于下肢浅静脉,特别是大隐静脉,临床表现为患者自觉小腿发胀发重,容易疲劳。检查时,可见下肢尤其是小腿静脉隆起、弯曲,严重者扭曲成团。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引起的湿疹、慢性小腿溃疡等并发症。
1中医治疗
本病病因为局部血行障碍,使血管失去弹性而形成。治则:活血化瘀通络。处方:通窍活血汤加减。随症选用下列药物:主药:蜈蚣4条,乌蛇25g,全蝎20g,地蟞虫20g,生蒲黄20g,麝香0.15~0.3g(冲服),自然铜1.5~3g(醋淬研末,胶囊装吞)。活血:选用桃仁20g,土红花20g,赤芍20g,川芎20g;消炎镇痛:加琥珀末6g(冲服或布包煎);其余兼症酌情加减。
2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已婚。初诊:2004年4月8日。症状:病人自2001年秋发现左下肢皮肤成片状发黑,有手指大3~4块,以后发黑处凹陷不平,2003年在牡丹江某医院诊断为静脉曲张溃疡前期,并进行浅静脉结扎术治疗。术后伤口(左腹股沟部)感染,愈合后,小腿变粗,按之凹陷,晚上睡眠后肿胀稍消退。2003年12月到北京治疗,经某医院检查,认为系左股深静脉功能不全(有栓塞),并做血管造型未成功。以后左下肢肿胀更甚,遂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及用弹性绷带治疗20多天,病情无好转,活动后左下肢肿更加剧,若站坐2~4h,虽经平卧,肿亦不消退。2004年2月22日出院,又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始来诊治。既往有痛经史及轻度子宫脱垂。余无特殊病史。
西医检查:体温36?,脉搏76次/min,血压128/78mmHg,体型矮胖,左下肢跛行,头、颈、心、肺无异常发现。下腹有妊娠纹,腹软,肝脾未触及,脊柱正常,双下肢可见多处紫红色怒张的毛细血管网。左腹股沟有陈旧性瘢痕,各有10.5cm。左下肢重度水肿,皮肤发亮,脚背隆起,轻按即有较深凹陷。左膝下7.5cm处周径为40cm(健侧为35cm)。左踝上5cm处周径为28cm(健侧为22cm)。左下肢皮肤冰冷,感觉稍差,双下肢腱反射正常。 中医视诊:左下肢严重肿胀,行步困难,有轻度阴挺,腰剧痛,左乳房内有核,微痛不适。食少,睡眠不好,将患肢架高70cm用布带裹腿,才能减轻胀痛,小便短黄。脉弦涩,舌苔薄黄。辨证:气虚夹湿,脉络瘀阻。治法:益气除湿,活血通络。处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浮萍参40g,柴胡15g,茯苓皮25g,桃仁15g,水蛭20g,鸡血藤20g,山萸肉20g,土红花20g,当归20g,川芎15g10g,麝香0.15g(冲服),每周6剂。
二诊:2004年4月30日。症状:上方服6剂后,患肢肿胀显著减轻,睡眠时已不需架高患肢,脚背肿消后亦未再起,小便清长,食欲转佳,能入睡,余症亦有所减轻。舌苔淡黄,舌质红润,脉弦兼涩,为了促进消肿散结,通络化瘀,在上方加蒲黄、仙鹤草等续服,麝香加至0.3g。
以后数诊,病情继续好转。在原方上加减,用以川断25g,木瓜20g,冬瓜子25g,川贝15g,鸡内金15g,砂仁10g,黄芪60g,木香15g,九香虫15g,党参25g,冬虫夏草10g,并因小便刺痛,白带较多,佐以琥珀末6g,海金砂12g,扁蓄20g,大青叶20g,红藤25g。至2004年5月19日病人共服药17剂,患肢基本消肿,仅脚趾尚有微肿,开始恢复半日工作。以后照原方加减调理,脚趾水肿亦渐消退,2004年8月2日完全恢复工作。
西医检查:左膝下7.5cm处周径为24.2cm,健侧为24cm。左下肢活动自如,感觉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
3小结
本病例是以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的。根据调和气血,通窍活络的原则,选用适当药物促进脏腑气机及经络三焦固有的生理功能,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处方中所用桂
"通窍活血汤"所有,而是由""、"桂枝茯苓丸"、"化癥回生丹"等方化裁而来,结合通窍活血汤的主旨,通窍活血,收到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
1(1内服
1(1(1经方的运用补阳还五汤:张玉国等认为过劳或久立耗气,气虚无力载血,血滞瘀成,以致不通而痛,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15g,川芎、桃仁各lOg,红花、穿山甲各12g,赤芍、地龙各15g,蜈蚣3条,治疗本病1例,水煎,1剂,日,服30余剂,患肢皮色正常,症状消失。钱爱云等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升麻、柴胡、伸筋草、丝瓜络、木瓜、鸡血藤、牛膝、甘草等治疗本病40例,总有效率95,,最短3个疗程(10剂l疗程),最长8个疗程。四物汤:李健以正虚为本,血瘀为标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方药:生黄芪、党参、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熟地黄、川芎、牛膝等,大剂量可用至40,60g,疗程3-6个月,疗效满意。辨证分型用药:郑天贵等从湿热注于下肢,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病机出发,用活血化瘀为主,辨证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年龄60岁以上。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加减:玄参、当归、生地黄、黄柏各15g,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苍术、黄芪各30g,茯苓25g,红花15g,黄芩、甘草各log;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三棱、莪术各12g,赤芍、当归、延胡各15g,鸡血藤、丹参各30g,川芎20g,红花lOg,甘草6g;瘀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下肢溃疡者使用凡士林油纱布常规清洁换药,隔日1次。治疗结果:痊愈8例,好转4例。 1(1(2自拟方的运用曾良驹等治疗64例患者,辨证为瘀阻和亏虚两型,分别以通补之法。
瘀阻型40例,基本方:白芍、茯苓、忍冬藤、丝瓜络、生甘草各20g,全蝎、红花各5g,水煎取汁500ral,一半内服、一半外敷;亏虚型24例,基本方:茯苓、菟丝子各20g,龟甲、白芍、蝉蜕各10g,桂枝、红花各5g,如伴感染可结合西医疗法,用灭滴灵溶液敷洗创口,疗效更佳。结果瘀阻型40例,痊愈19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95,。亏虚型24例,痊愈10例,显效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7(5,。
1(2外用药
1(2(1经方的运用李蜜蜂等认为本病病机在于阴寒盛,经脉血凝,运用经方大黄附子汤热敷患肢,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56例。方药:大黄60g,附子60g,细辛30g,加水至500ml,武火煎至300ml,结果治愈43例,好转8例,有效3例,无效2例。 1(2(2自拟汤方的运用贾小庆论述静脉曲张属中医脉痹范畴,为气虚血瘀,介绍了邓铁涛教授运用益气化瘀法自拟方浴足疗法,取得满意疗效。方药:黄芪(或五爪龙)60g,桃仁12g,红花、升麻、川芎、枳壳、柴胡各10g,川牛膝、赤芍各15g,桑寄生30g,上方生葱根茎6个、生姜6片,煎后加米酒、米醋各50g。郁久化热、热毒下注加皂角刺、青天葵、蒲公英、丹参;湿热流注加汉防己、萆解、海桐皮;寒湿内停加艾叶、吴茱萸。王宝为应用防风、荆芥、苦参、白藓皮、花椒、白矾、地肤子、蛇床子各50g,蝉蜕、甘草各30g,水煎熏洗,治疗本病合溃疡48例,总有效率97(9,。周建华从脾虚气陷、气虚血瘀人手,自拟方药:黄芪、桃仁、红花、柴胡、川芎、升麻、枳壳、川牛膝、赤芍、桑寄生等外洗浴足并随证加减,效果满意。
1(2(3成药运用郑荣强等从气虚血瘀、湿热下注辨证,应用纯中药制剂消创液(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温敷法治疗下肢静曲张性溃疡46例,治愈率93(3,,疗效显著。 1(3内服外用相结合
1(3(1经方运用
甄达夫等从阴虚内热人手应用增液汤加赤芍、丹参、益母草、蒲公英、金银花、当归、茯苓等治疗本病伴小腿溃疡16例,并随证加减,外用合自制臁疮散,结果均痊愈。 1(3(2自拟汤方运用
崔文学对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总结,认为本病病机是气虚下陷、气虚血瘀,运用升气活血的方法治疗,药用:黄芪50g,升麻、柴胡、葛根各20,杏仁15g,赤芍、红花、川芎、牡丹皮各20g,生地黄30g,白芷、甘草各20g,屈曲静脉红肿疼痛加大青叶、石膏各30g,知母20g,湿疮或溃疡加黄柏、苍术、白术各20g,溃疡配合外用药黄芪50g,乳香、没药、轻粉、银珠各lOg,血竭5g,铜绿2g,麻油调均外敷创面,敷前用盐水清洁创面,全部显效,随访12年,3例中因外伤致溃疡复发后经治疗而愈,其余2年内无复发。 1(3(3成药运用及对比观察
马秀英等将54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外用龙血竭胶囊中的药粉,1次,日,同时服用龙血竭胶囊4粒,3次,日,对照组采用强力碘纱布温敷,1次,日,内服广谱抗生素3次,日。结果示观察组27例,治愈2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29,;对照组27例,治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性(P
2针灸及穴位注射
2(1针灸治疗
徐敏旌认为本病属中医筋痹范畴,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劳累过度损伤经脉导致气滞血瘀,采用火针治疗20例患者。取穴血海、曲池、阿是穴。结果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刘锦等应用梅花针扣打体表阳性区,刺激皮肤经络,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治疗本病33例。主穴取血海。结果治愈26例,显效7例。
2(2穴位注射治疗
王丽美等应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法穴位注射治疗本病48例。取穴:三阴交,足三里,曲张静脉丛处;lO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复方麝香注射液4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4ml;若为大隐静脉曲张则在三阴交穴注射2ml,若为小隐静脉取足三里穴(避开曲张静脉,回抽无血时注入)。结果:痊愈43例,有效3例,无效2例。
3中西医结合治疗
陆世锋中西药兼用、内外合治,治疗21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中药外洗方:萆薜、玄参、蒲公英、金银花、牡丹皮各15g,丹参、地榆各lOg,艾叶6g,加水3000ml,武火煎30min,候温用药液浸洗患处15-30min,2次,日;中药内服:丹参、牡丹皮、赤芍、牛膝、金银花、玄参各lOg,白芍、山楂各15g,全蝎3g,红花、草薜各9g,茯苓12g,甘草梢6g,加水500ml煎煮取汁200ml,1次,日。所有病例均静脉点滴抗生素作辅助治疗以消除可能存在感染,时间7天,疗效满意。王新江等应用物理疗法采用超短波合并直流电离子导人,中药采用内服与外用配合治疗。内服主要以活血通脉为主,方药:丹参30g,赤芍、茯苓、当归各15g,金银花30g,川芎15g;外用主要以活血散瘀为主,药用:透骨草、延胡索、当归、姜黄、威灵仙、川牛膝、乳香、没药、羌活、白芷、红花、茯苓各lOg,研细为末,纱布包好,加水煎煮后趁热熏洗,显效率为77(0,。余敏英等介绍了复黄生肌愈疮油(大黄、紫草、血竭等与0(3,氢氧化钙溶液配制成的水,油型乳剂)的配制及其对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疗效。以"祛瘀生肌"为原则,临床上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愈后疤痕较小特点,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皮肤病效果显著。王爱华等应用针刺合血竭膏治疗本病所致溃疡8l例,血竭膏组成:血竭、当归、紫草、三七等,并与l,利凡诺纱条湿敷治疗做对照,两组均西药消毒,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但有过敏现象。
4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的"脉痹"范畴,称之为"筋瘤",合并湿疹称"湿疮"、合并溃疡称"臁疮"。现多归因于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等。以大隐静脉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严重时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劳逸过度、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正气内虚、因虚致瘀;西医认为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习惯性便秘、肥胖等使瓣膜瓣叶承受撑扯性压力,日久变薄伸长而脱垂,致使瓣膜功能不全。中医以虚为本病根本原因,将病机归结为气虚生痰,痰浊内阻,气虚血滞成瘀,瘀阻脉络,不同发展阶段又可兼见湿毒、湿热、寒湿等不同病机变化,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遣方用药,与单纯西医消炎、静脉内注射药物、手术等疗法相比中医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疗效显著又可免除手术等创伤治疗的痛苦。对于本病的治疗,无论哪种体系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又存在很多的不足:?缺乏统一分型标准、统一疗效标准。从中医角度,多从气虚血瘀辨证,有认为气虚下陷、气虚血瘀者,有认为病机在于阴寒盛经脉血凝者,也有考虑湿热、瘀热者,并不统一。有的通篇没有中医症候及分析,症状疗效均套用西医术语,所有病例仅从气虚血瘀病机论治,方药也不变化;?对比研究不足。对于不同阶段不同证型治疗效果的对比、中西医之间对比、中西医结合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的对比研究、各种治疗综合应用的优势比较等等不够充分、标准。设立对照组研究的文章少,有些资料甚至缺乏可信性与可比性;?临床报道多,缺乏对有效方剂的深入药效学及药理学研究。
1概说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多因寒湿及外伤血瘀等瘀阻经脉,致气血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濡养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中小动静脉的非化脓性炎症,瘀阻血液循环,肢端失去血液供应,导致趾(指),乃至肢端冰凉、麻木、疼痛,甚至溃烂、坏死。
2中国历代医学家对脱疽的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对脱疽就有详细的论述,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将脱痈改作脱疽,脱疽病名延用至今。
汉代华佗《神医秘传》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并创立四妙勇安汤。至今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脱疽仍有一定疗效。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毒在肉则割,毒在骨则切。"提出了手术清创的方法,与现在的蚕食式清创基本一致。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有详细的论述,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总结出"和气血,补脾胃......滋津液,壮肾水"等治疗原则。创立解毒济生汤、阴阳二气丹、清神散等有效方剂及手术清创、灸法、外敷等外治方法。丰富了辩证论治的内容。
明代《景岳全书?脱疽》篇引薛立斋言"此证因膏梁厚味酒面炙爆积毒所致,或不慎房劳,肾水枯竭"而致。又曰"盖死肉乃毒气盛而拒绝营气所致。况,至阴之下气血难达" 清代邹五峰所创的顾步汤,对后世研究治疗脱疽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清代祁广生《外科大成?脱疽》载"于未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扎十余转,渐渐紧之。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米粒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节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如血流,以金刀散止之。余肿以离宫锭子涂之。次日,倘有黑气未尽,单用蟾酥饼研末掺之,膏盖之,黑气自退,其脓自生,用红黑二膏照常法生肌收口。"这些手术方法对清除坏死组织仍有参考价值。
《康熙字典》注曰"疽者,五脏不调之所致,阴滞于阳则生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在重庆等地成立脉管炎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
(1)吸烟,烟碱引起血管收缩。(2)寒冷刺激,造成血管痉挛。(3)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4)霉菌感染。
另外,我经多年观察,许多病人发病前患足曾有外伤史,有些曾伤于数年前,甚至10余年前。故认为外伤引起血管内瘀血及慢性迁延性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
以上诸因素造成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甚则闭塞血流,肢端血液供应障碍,是脉管炎的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
(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 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我的认识
如任老言"痰饮的停留壅塞的病理,与血栓形成,颇有类似之处"(《任应秋论医集》)。脉管炎因其寒湿、外伤之病因,血管痉挛,血栓闭塞的病理及患肢麻木、疼痛、发紫的症状,与中医风邪、痰浊、瘀血理论有一定相似之处。
4症状
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多从单侧下肢开始,逐渐发展成双侧,甚至累及上肢。根据病变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有发凉、麻木感,患足和小腿轻度酸痛。走一段路后小腿酸痛,肌肉抽筋,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一会后疼痛可消失,再行走一段后又可发作,即"间歇性跛行"。部分病人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足皮肤轻度苍白,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冰凉,持续性疼痛,夜间为甚,剧烈疼痛,迫使病人不能入睡,弯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底,疼痛稍可缓解。患肢皮肤苍白,或出现潮红、青紫及紫斑。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脆裂。小腿肌肉萎缩。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患肢疼痛更加剧烈。趾(指)端发黑、干性坏疽、溃疡形成,并逐渐向全趾(指)蔓延,甚至延及足踝。如并发感染,变为湿性坏疽,疼痛更加剧烈,患肢出现肿胀。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
中医辨证
实证
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若寒甚则疼痛剧烈,舌质淡而青,苔薄白,脉紧。若湿甚则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濡缓。
风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肤潮红,触之不温,肢端可见溃疡坏疽。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休息得温痛不减,患趾(指)紫红或暗红,皮肤变薄粗糙干裂,触之冰凉,肢端可见干性坏疽或溃疡。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热毒型:患肢灼热疼痛,潮红或暗红肿胀,触之灼热。肢端溃烂坏死,脓液黄而粘,气味恶臭,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热毒内陷脏腑时伴恶寒发热,口干渴,烦闷。 虚证
气虚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干裂,肌肉萎缩,触之不温。肢端溃烂、坏疽,久不愈合,脓液清稀。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淡紫,苔薄,脉涩无力。 阳虚型:患肢疼痛,冰凉,得温稍舒,触之冰凉。肢端暗黑,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口淡不思饮食,面色暗淡,舌质淡或淡紫,少苔,脉沉细无力。 脾虚湿困痰阻型:患肢沉重疼痛,肌肉萎缩或肿胀。肢端可有溃疡,久不愈合。伴疲乏懒言,恶心,不思饮食,或见头昏,舌质淡,苔白滑或腻。
阴血两虚型:患肢疼痛,干瘦,肢端暗红,可见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尖暗红,脉细数。
上述证型是我多年理论探讨和对大量病人的详细观察总结的。但具体面对病人时,各型界限不一定清楚,有时几个证型相互夹杂。因此临证必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详细辩证,灵活选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5中医治疗
传统治疗
据有关书籍和杂志根等资料整理出传统治法如下:
寒湿型:宜温阳散寒除湿,寒甚用阳和汤加减,湿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风痰郁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有效。
血瘀型:宜活血通络,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热毒型:宜清热解毒,用四妙勇安汤、顾步汤加减。
气虚血瘀型:尚无资料记载,我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
阳虚型:宜温肾助阳,用金匮肾气汤、右归丸加减。
脾虚湿困痰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六君子汤合四妙散加减有效。
阴血两虚型:宜滋阴养血,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
我的治疗
精选具有息风化痰、化瘀通络的穿山甲、羚羊角、全蝎等,除湿、化痰之薏米、瓜蒌等及宣通阳气之桂枝等。经提纯浓缩加工组成溶栓通脉散系列方剂,辨证选方。 另外,溃疡面可外敷祛腐生肌膏,坏死组织用蚕食疗法清除。
保健
由于脉管炎多于潮湿、受冻、创伤及吸烟等因素有关,所以患者应时刻注意防潮、防冻、防创伤,戒烟酒。
6病历举例
病历1,李瑞祥,男,34岁,1998年3月2日因右足疼痛,以拇趾为甚,且溃烂1年余就诊。 患者10年前右侧小腿中下段曾有外伤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渐觉右足趾跖关节处疼痛,走 路时加重,休息一会儿可缓解。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并延及全足,且冰凉,拇趾逐渐溃烂。先后在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无效,病情不断加重来我所就诊。自述右足持续性剧烈疼痛,以足趾为甚,遇冷加重,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查:右足紫暗,肿胀,皮薄,趾甲厚而脆。拇趾青紫,趾尖轻度溃烂。右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舌青紫,脉细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选溶栓通脉散2号、4号各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1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1998年4月4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紫暗肿胀基本消退,溃烂面缩小。效不更方,原方连服两月。
1998年6月16日三诊,患足转温,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仍觉疼痛,色泽恢复正常,溃烂面愈合。内踝上约3cm处一条索约4cm长,稍红,触痛。改服溶栓通脉散5号600g,早晚各10g,连服一月痊愈。
随访一年正常。
病历2,张永光,男,39岁,1999年10月22日就诊。
患者四肢曾有受冻史和多年吸烟史。5年前逐渐出现左下肢疼痛,在兰州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时有好转,但一直未愈,近1年来疼痛不断加重,且第1、2趾趾缝出现溃疡,久不遇合,今来我所就诊。自述左下肢发凉、持续性疼痛,遇冷或活动时加重,以足为甚,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睡。时服氨酚待因,以缓解疼痛。伴疲乏无力,面色晦暗。
查:左小腿轻度青紫,肌肉萎缩,左足紫暗,趾甲变薄粗糙而脆,第1、2趾趾缝溃疡约1.3×1.3cm。患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舌淡紫,有瘀斑,苔薄,脉涩无力。
中医诊断:脱疽,气虚血瘀证。
治宜补气行血,化瘀通络。
方选溶栓通脉散5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1999年11月26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溃疡如前,精神稍好转,原方连服三月。 2000年3月4日三诊,左下肢转温,小腿疼痛消失,色泽恢复正常,肌肉恢复。左足疼痛基本消失,夜可安睡,遇冷或活动时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溃疡缩小至约0.3×0.3cm,周围结痂。原方继服一月。
2000年4月16日四诊,左足疼痛消失,色泽恢复正常,溃疡面结痂。新甲长出,色泽基本
正常。面色恢复正常,精神转佳。
再服原方巩固疗效。一月后,溃疡愈合,结痂脱落。随访一年正常。
病历3,王全,男,28岁,2002年2月16日就诊。
患者双侧上肢时有肿痛和麻木感2年余,1年多来上肢有时出现约筷子粗的硬痛条索,继而出现两腿困重无力,走路时右足足底及小腿后抽痛,渐觉右足大趾发凉、疼痛,受凉时加重。在银川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重,来我所就诊。患者表情痛苦,自述右足冰凉、疼痛,大趾为甚,夜间更痛,剧烈疼痛,难以入睡。伴四肢沉重无力,疲乏,食欲不佳。
查:右足触之冰凉,皮肤潮红,大趾轻度青紫。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微弱。 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腻,脉濡。
中医诊断:脱疽,寒湿证。
治宜温阳除湿。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2年3月18日二诊,患足较前稍温,疼痛减轻。精神、食纳较前好转。原方再服一月。 2002年4月22日三诊,患足转温,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仍觉足底、大趾疼痛。改服溶栓通脉散5号,早晚各10g,连服
一月后痊愈。
随访一年正常。
病历4,强芬,女,42岁,2002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约16年,病情比较稳定,今年由于受潮和站立较多,病情逐渐加重,并渐觉两小腿抽痛、沉重,肿胀。
查: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团快,有少许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轻度发紫肿胀,足踝部肿甚。
伴疲乏,饮食不佳,舌略紫,苔腻,脉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
辨证:寒湿郁阻,血运不畅。
治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2号各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
连服12天,患肢疼痛基本消失。服完一疗程后,患肢疼痛肿胀完全消失,色泽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团块变小,精神食纳转佳。
随访一年病情稳定,未发展。
病历5,黄海花,女,46岁,2004年9月16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20余年,病情反复,曾到多家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年病情逐渐加重,并渐觉两小腿发凉,抽痛,肿胀,行走一段后小腿肚抽痛明显,以左腿为甚。 查: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包快,可触及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发紫肿胀,足踝部肿甚,左腿更甚。
伴头晕,舌淡,苔薄,脉沉细。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
辨证:湿阻血瘀肾阳不足。
方选溶栓通脉散4号,早晚各6g合济生肾气丸早晚各9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
2004年10月18日二诊,患肢较前转温,疼痛大减。继原方一月。
2004年11月19日复查,患肢疼痛肿胀消失,色泽基本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包块变小,头晕消失。
随访一年病情稳定,未发展。
病历6,杨诚祥,男,57岁,2004年3月18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近30年,病情反复不愈。去年病情逐渐加重,渐觉两小腿胀痛,以左腿为甚,两小腿逐渐发紫,皮肤变粗,起小疹,瘙痒难忍。今年左侧内踝上约3cm处逐渐溃烂,疼痛剧烈。
查: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包快,可触及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发紫肿胀,足踝部肿甚,左腿更甚,左侧内踝上约3cm处一溃疡约2.5平方厘米,溃疡面发紫,糜烂。两小腿皮肤粗糙,并有米粒样丘疹及少量渗液和抓痕。
舌淡略紫,苔薄白,脉细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合并湿疹。
辨证:湿阻血瘀。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另处方:
升麻6g葛根10g白芍8g赤勺8g生地25g
荆芥8g防风8g白藓皮8g地肤子8g
每日1剂,水煎服。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尽量避免挠抓患肢。 18天后双下肢瘙痒消失,丘疹消退,停服汤剂,继服溶栓通脉散1号如前法。 2004年4月20日二诊,双下肢疼痛大减,肿胀减轻,溃疡面缩小,继原方一月。 2004年5月21日三诊,患肢疼痛肿胀消失,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包块变小,溃疡缩小结痂。
溶栓通脉散1号如前法再服20天后,溃疡结痂脱落,溃疡愈合。
随访一年病情稳定,未发展。
按:第4、5、6三例静脉曲张,中医尚不能根治,但通过辨证论治,对静脉炎有很好疗效。静脉炎治愈后,静脉阻力减小,血液回流通畅,可减轻静脉曲张,并有效控制发展。另外静脉曲张合并湿疹比较多见,湿疹治愈后,减少对皮肤的挠抓和刺激,对预防和治疗溃疡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高维军,中医主治医师职称,1984年毕业于平凉卫校中医专业,曾工作于靖远矿务局王家山煤矿医院中医科,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医院进修多次。1998年在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创办和仁堂,成立脉管炎、慢性胃炎防治所,任所长。兼任北京图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放心医苑》网专家顾问团高级医学专家;《中国医疗保健信息网》主任中医师;《河北中医》特约通讯员。上学时在实习期间见到几例脉管炎患者,因无法医治,痛苦不堪,个别患者甚至被截肢,造成终生残废。作为医生,我痛心之急,于是致力于脉管炎的预防和中医治疗研究,经大量典籍的研读和对病人的细心观察,认为其主要病机是寒湿、痰浊、瘀血阻滞经脉,造成肢端失去血液供应所致。并认为穿山甲、羚羊角、全蝎等走穿疏通之力甚捷,经精心研究,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成系列中药方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另外,针对煤矿工人饮食不调,胃肠病多发的特点,经细心观察和研究,以枳实消痞丸和香砂六君丸为主,加减组成慢性胃炎,胃溃疡系列方剂;以半夏泻心汤和四神为主,加减组成溃疡性结肠炎系列方剂,治疗胃肠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先后在杂志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性论文:《通脉散4号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4例》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5年第1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6例》发表于《陕西中医》1997年第3期,并多次应邀在国内
外学术会议上交流。《通脉汤3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34例》在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和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10月举办的全国首届特色医疗学术研讨会上大会交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探》1990年8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吕炳奎先生主持的首届中华儿女传统医学国际青年学术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治疗脉管炎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甘肃工人报》、《甘肃经济日报》、《白银报》等媒体报道。个人业绩曾被《世界名人录》、《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中国当代医药名人》、《全国医药界精英》等收藏,并授予全国医药界精英称号。 我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静脉曲张
我有精索精脉曲张,左侧手术后,右侧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明显曲张。一周前我突然想起马应龙痔疮膏既然可治痔疮,而痔疮也属静脉曲张,也许可以异病同治,在内服中药治疗的同时,我用该药涂抹于患处。一周来,皮肤表面的血管颜色已经转淡,也没有原来那么凸起了,感觉确实有效,只是效果比较慢,但此法比较方便。抹痔疮膏的第二天,我上网一查,发现有医生撰文说用该药外涂患处,内服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不错。马应龙痔疮膏本是用来治疗眼科杂症的,后来有人用其治疗痔疮,发现效果不错,厂家后来乃专门生产此药。
范文五: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指下肢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障碍,静脉内的压力增高,浅静脉逐渐扩张,伸长,由于周围组织的限制,因而呈蚯蚓状迂曲成团,静脉特别薄处则呈囊状扩张而成的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一般以中、壮年发病率最高,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症状早期仅有患肢酸胀、乏力、沉重等症状,浅静脉轻度扩张、显露,后期可因静脉瘀血而引起营养障碍,色素沉着,在足靴区并发经久不愈的顽固性溃疡,并发下肢溃疡,中医称之为“臁疮”、“裙边疮”、“老烂腿”等。
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病机
1、嗜食辛辣刺激之品,湿热内生,加之长期站立,以致湿热下注,而使脉络气血运行受阻,瘀结于下则为病。
2、久居阴凉、潮湿之处,或长期涉水作业,湿邪外袭,阻于经络,气血运行失畅,脉络瘀滞。
3、年老体弱,诸脏气虚,血脉不利,久瘀不化,溃疡久治不愈。
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辩症治疗
湿热下注、湿阻瘀滞、气血两虚。下肢青筋显露、迂曲成团,或肤色紫暗,患肢沉重胀痛,局部红肿热痛,静脉有结节或硬索,足踝部常有轻度水肿,或溃疡,疼痛明显。236人分别采用“解毒通脉胶囊”、“血脉通散”、“脱疽软膏”,进行治疗一到三个疗程。结果:治愈来愈198例,明显好转26例,无效12人,总有效率95%。
下肢静脉曲张预防与护理
1、 尽量避免久站或行走,经常体位或蹲位工作者,要间断进行伸膝蹬腿运动或踝关节伸屈活动,经减轻浅静脉的压力。
2、 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同时穿弹力袜子或弹力绷带,经保护浅静脉郁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弄破皮肤形成溃疡。
3、 下肢静脉曲张已并发溃疡者,宜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可以促进静脉血流,有利于创口愈合。
4、 并发郁结性皮炎时,切勿手抓或热水浸烫,以免损伤皮肤形成慢性溃疡,最好用“血脉通散”煎汤熏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侧支建立,对郁结性皮炎有很好的疗效。
5、 下肢静脉曲张禁忌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如:葱、蒜、辣椒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静脉曲张袜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