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德国强调依法治国
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为德国企业建立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
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另外,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
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
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的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
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
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有一批世界级的公司,这些公司除了有驰名世界的品牌外,还有自己
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宝马公司的文化理念是:“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奥迪公司是“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西门子公司是“过去总是开头,挑战在后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德国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是企业的形象问题,这种形象不光是企
业的品牌、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企业和职工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示给社
会的是美好的东西;对内则主要是培养团队精神。比如,海德尔纸业公司是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对公司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公司将“持续、可靠、公开、诚实”作为企业的理念,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和传统教育,如怎样对待失败,怎样与同事友好相处,甚至连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清洁、秩序以及个人的外貌举止等等都不当作小事处理,不但要求每个员工知晓,还要
求中层以上干部起好表率作用。这样,通过企业文化把人事管理十分自然地融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
企业的凝集力和感召力。
同时,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不论是大
众、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还是高依托夫、路特等中小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
德国的企业文化还体现出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
会责任,他们就是带着这些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企业对员工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责任,尤其
是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工作岗位或生产环节的责任。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
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而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
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
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为解决两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成立
了专门委员会,制定出3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行文化整合。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
心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
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
质量而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
开的,因此十分注重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员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其次,具
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首页| 中人网猎| HR知识库| 案例| 管理| 新闻| 职场| 图书| 黄页| 劳动与法| 中人博客| 测评| 商城| 培训| 工具| 论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赐稿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工作分析
入库时间:2007年4月28日
何谓责任心?巴甫洛夫曾提出过“警戒点”的理论,所
谓“警戒点”,是说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一部分与外部世界保持着特殊
的、密切的联系。这部分一旦受到刺激,便会呈现出高度兴奋的状态。
责任心强即可形成“警戒点”,就能出现奇迹。所谓责任心,就是指
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所负责任的
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
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
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
灿烂中的核心。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之一,是
一个人政治觉悟、主人翁意识的的判断标准之一,是一个人价值观的
直接反应,是一个人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催
化剂。一个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认准的事情,只会有一个信 念,哪就是义无反顾地去拼搏,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目前形势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进一步富裕,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享乐主义、自
由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的员工。因而在新形势下,尽管大部分员工都能继承先辈们哪种“责任重于泰山”的优良传统,但仍然有一些人不能有效抵制住各种诱惑,出现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的现象,贪恋享乐,无心工作,
有的甚至出现责任事故,严重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单位造成严重的损失。
究其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员工意志力薄弱,不具备抵制强烈诱惑的能
力;二是部分员工没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和政治思想觉悟;三是没有系统地接受事业心责任心的教育和培
训;四是有的单位没有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教育;五是责任心事业心问责监督制度不健全。
新形势下,企事业单位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我们员工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就对员工们
的事业心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单位的赢利能力,把上级赋予的任务完成好,提升员
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就成为关键环节之一。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曾说过:“中国人只做领导检查的事”。我觉得很有道理,对员工来说,如果不经常对其工作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就会觉得工作做不做好都一样,反正没人看没人管,就会懈怠。其实也并
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他们觉得如果没人看没人检查,就是说工作并不重要,所以干不干好都没关系而已。从而,
对其事业心责任心也要经常进行评估检查,才能确保员工们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员工责
任心事业心问责监督机制,对其责任心事业心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
在这里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一是责任心事业心的检查评估只能放在具体工作评估中去进行;二是要有
敢于较真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一查到底,找出原因,不能有难得糊途的思想;三是问责监督机制
只能在条令条例的框架下运行,不能超出条令条例的范围;四是问责监督机制要能与时俱进,时刻适合形势的发展
要求。
责任心事业心不是与生俱有,而是后天教育修养得来的,这是与世不争的事实。从而,为提升员工的
责任心事业心,就必须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责任心事业心的教育与培训。
教育培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人生观、价值观、主人翁意识、工作
热情、生活态度、社会形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员工敢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的意识的教育培训,因
为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真正承担起责任,才能真正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
人们常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就充分说明了人与人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造就了不同的人才,这样人们的责任心事业心也就参差不齐,高下不同。
为了保证单位的员工都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就要从源头上抓起,严把员工招聘选拔关,把责任
心事业心强的有志青年选拔到单位中来。并不能仅靠人事招聘干部的个人素质来选拔员工,而更要靠一套严格有序
的制度来确保员工质量。
人有七情六欲,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是有需求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正是基于此提出来的。当人们
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比如,只有吃饱了,才有精力去干工作。从而才有可能具备事业心责任心。也就是说,
要提升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就要大力加强对员工的各种保障,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其事业心责任
心。
加强对员工的保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是现时的保障,包括生活保障:衣、食、住、行等,
学习保障:提升其综合能力,工作环境保障等。二是期望保障,也就是说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份希望是通过
他努力工作能得到的,是单位给予他的。
事业心责任心是体现在事业中,体现在具体事情上,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小事上,每一个
任务上的。
要想提升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就首先要让员工们有事可做,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科学
合理地安排员工们的工作任务,人尽其才。只有让每一名员工充分发挥出他的才能,让他的才能在工作训练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他产生很高的成就感,就会极大地促进其事业心责任心培养。
人的成长无疑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其影响更明显的是他周围的环境,他周围的人,他
的家长,他的朋友,他的老师,他的领导。要给员工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其事业心责任心的加强,就要建立
能适应形势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通过高效的人性化管理,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从而
达到提升其事业心责任心的目的。
人的成长他周围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到一个单位工作,对其产生影响最明显的便是基层管理人
员了,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好,能力强,给员工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其就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就会慢慢影
响其事业心责任心的增强。反之则会把员工引导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事业心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
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会不断出现,要想保持员工高昂的士气,出
色的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培养,使员工们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一心为
公,全力工作。
范文二:十九大报告解读(15)——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意义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8日在京开幕,**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成立这一领导小组出于何种考虑?又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首先这极大提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政治站位高, 由党中央统一领导、 全面推进法治战略落地; 其次, 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 略举措的顶层设计, 体现了中央对法治建设全方位的统一领导, 增强了制度定力。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维护宪法 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 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的成立, 有助于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意志与国家意志、 人民利益 更好实现统一, 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治体系协同发展, 为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 合宪性审查机构奠定基础。 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表明党中央更加重视法 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指出,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实践证明,法治建设涉及所有领域和部门,必须通 盘考虑、 统一规划、 统筹推进。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再次回应了党 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即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要通过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党 的决议、 将党的决议上升为法律, 从而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确保任何组织和个人 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范文三:十九大(依法治国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明确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八个明确”,其中重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九大报告法治建设相关内容的看点
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方面,其中,坚持依法治国方面,提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法治建设相关内容的看点,一是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简单地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
二是重申全面依法治国是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三是明确和重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
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四是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并提出维护宪法权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五是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
五年来,我国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
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实施职责,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负有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九大报告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法治素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设立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作为中共中央高层次的议事协调和决策机构,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这有利于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组织保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如期实现。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宪治国的进一步重申。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这有助于确保各级国家机关的文件和职务行为符合宪法精神,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落实,实现良法善治,并纠正违宪行为,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其中,“宪法法律至上”的提法与****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是一脉相承的,而依宪治国是实质上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我国目前权力结构中,对依法履行公职人员的监督,分散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纪委及其机关、行政监察机关、预防腐败局和检察机关等,权力不够集中,难以形成合力。2016年11月中办印发《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方案》。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试点地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组织,将行政监察,腐败预防,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相关职能进行整合,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监察委员会与纪委合署办公,并与司法机关协调衔接。十九大报告为此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因此,除暂停相关法律在试点地区实施外,全面推开监察体制改革后,应制定《国家监察法》,明确在人大制度下我国监察权的性质和法律地位,规定行使监察权应遵循的原则,明确监察对象的范围、对调查“宽打窄用”(调查手段要宽、调查决策要严)的要求,规定监委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权以及监委会可采取的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12项相关措施。
范文四:依法治国的报告
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12月4日,13亿中国人将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1982年的这一天,经过为期4个月的全民大讨论,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很多那一年出生的孩子,都取名叫“宪法”。
32年过去,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抵达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厉行法治的一个象征,国家宪法日的确立,再次彰显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进行治国理政顶层设计的中央全会,是解读中国的关键钥匙。
中国向何处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年前,中共十八大自信地标定前进的方向。
动力从哪里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一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坚定地踏下变革的油门。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如何让这喷薄的洪流奔涌在既定的河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
这是一座法治里程碑,以此为节点,思路更明确、理念更清晰,法治中国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一场国家治理的革命,必将带来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变化、执政水平的提升;这是一个发展新起点,法治将搭建起更牢固的框架、更规范的轨道,让改革发展在各个领域蹄疾而步稳地前行。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近代以来百余年上下求索作出的最终选择,标注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高度。社会主义,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法治,替代了延绵千年的人治传统。两相结合,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可能,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可能。
从2013到2014,从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顺序展开,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二)“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有几个节点无法绕开,它们是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坐标,见证着成功的经验,也记录下惨痛的教训。
一是1949年,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法治之路的原点。二是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从过渡期走向成型期,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三是1966年开始“**”,砸烂公检法、无法无天带来十年倒退。四是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五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进入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新时期。
将法治建设的这些节点连接成历史发展的曲线,就会发现,它与中国发展变化的进程,竟然如此吻合。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废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人民共和国的宪法难以保护自己的国家主席免于冤屈,这曾是新中国法治进程中最令人痛心的一幕。痛定思痛,依法治国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今天的中国,发展的曲线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区间。一个利益多元、观点多样、充满活力的社会已然形成。从现在的情况看,只要国际国内不发生大的波折,经过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应该可以如期实现。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
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如何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在意见碰撞的观念世界,又如何保证基本的理性标准和文明底线?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五大建设”需要齐头并进,“新四化”需要舒展新卷,靠什么穿越历史三峡的激流险滩、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必须秉持法律这一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手段。只有法治,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的法典就已比较完备,但正如黄宗羲所言:“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南斯拉夫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得比较好的,但铁托没了,那个制度和国家也就都没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党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为民族复兴筹、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三)前行的道路上,回头看看,才能发现走出了多远。
“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78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以今天看来属于常识的观点,掀开了法学界思想解放的一角。一封发自陕西农村的来信,充满了对文章作者的忧心:“我很钦佩你,但是很担心你被打成右派。”
1983年审议海上交通安全法草案,当时有参与讨论的领导坚决反对“港监对船舶作出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我们是代表国家执法的,头顶上戴的是国徽,告我们,就是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5年,行政诉讼法施行不久,四川夹江县技监部门因商标侵权查封了一家小企业,却被当事人以“涉嫌越权”告上法庭。各方质疑法院:你们法院怎么让“造假的”把“打假的”给告了?
2013年,备受关注的**案庭审微博直播。网络断线怎么办?出现错别字怎么办?济南中院相关负责人回想起来,至今仍然“后怕”。但是,6天186条微博23万字11张图片,成为司法公开重要节点。
几个事例,折射的是3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突破观念重围曲折前行的不平凡历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事实上的法律,只有宪法、婚姻法等寥寥几部。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1986年,民法通则通过;2007年,物权法施行??一部部法律从无到有,把改革开放的成果镌刻在光辉的法典之上。2003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2011年,新拆迁条例开始施行;2013年,修改后的信访条例施行??一个个标志性事件见证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如果说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经过近20年思想交锋、现实倒逼的结果,那么,17年后的今天,我们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一次自觉、主动的选择。如果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决的主要还是有法可依的问题,那么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则不仅注重立法的层面,更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
过程,囊括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一字之差,标注了法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依法治国达到的新高度。
这样的新进展、新高度,点燃了亿万人民的法治热情。微博上,网友开设的“四中全会”话题在会议首日就引来超过7000万次点击;媒体中,各种解读分析充满热切期望。公众关注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学者分析会议释放出怎样的“法治红利”;而国外观察者也敏锐地感知到,这是“依法治国施政理念的2.0版,涵盖了执政党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逻辑思路”。
“法治”二字激荡起阵阵春潮,正源于党心民意的深远共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对依法治国重要性的阐述,代表了一个政党清醒的判断、深刻的认知。
(四)法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深刻思考法治与权力、法治与治理、法治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又何尝不是一次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驾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一个现代国家,首先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走向法治化。几百年前,英国上演“大国崛起”,知识产权、市场规则的法律体系功不可没;当代西方国家的发达与文明,则建立在厉行法治的基础之上,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多如牛毛的法条“管”着。正如孙中山痛切的体认,无法治便无以立国、强国,无法治便无从卫国、富民。经过60多年探索、30多年实践,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里程碑,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进入全新的“法治时间”。
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法治,不仅要求有法可依,而且要有良法可依;不仅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果的捍卫,也是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制度基石;不仅要定分止争,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提炼与升华。洋洋上万字的四中全会《决定》并非就法治论法治,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形成五大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基本原则,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也说明我们对治国理政的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恰如境外媒体的分析,“依法治国”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显示出清晰可辨的治理思路。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法治中国目标澎湃人心,中国已经不再是黑格尔所称的“世界历史的局外”。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主旨下,更加清晰地界定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法治信仰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是共产党人对现代中国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五)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认识到二者的一致性,才能理顺法与权的关系,让治国理政有依据、法治建设有遵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正面临激烈的现代化转型,要处理好法治建设中出现的大量矛盾问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可忽缺。实践中,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可以说,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法治与西方“宪政”的根本区别。
我们党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地位,法是我们治理活动的基本框架,如何调整二者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水到渠成。翻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殷鉴不远。苏联几十年的法制建设中,建树了大量成就。但在斯大林时代,最高领导处于法律之上,为一系列失误埋下祸根;而戈尔巴乔夫时代,又因为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动摇了国家的政治基础,导致国家解体。立法执法的扭曲、法治文化的落后,成为葬送一个百年老党、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未能解决好的难题,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
党的领导的本质,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与法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讲的法治,其实就是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但是在民主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领导者个人意志高于一切的局面。1978年,**就指出,当时“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党主动探索和规范党与法的关系。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里所说的“任何组织”,当然应该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从提出依法治国到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升级、执政方式的更新。
四中全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给出明确答案。在理论上,明确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实践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法律之于政治,犹如文法之于语文,理论之于思想”。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是先锋队,必须带头遵守国家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六)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发挥好法治的保障、规范与推动作用,才能让改革航船开得更稳、走得更远。
改革开放之初,**曾提出“笼中之鸟”的比喻,当时是为界定搞活经济与政府管理的关系。鸟得让它飞,捏在手里会死掉,但也不能没有笼子,否则鸟就飞跑了。如今,这则精妙的比喻也可以用来形容改革与法治。改革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勇于探索,但也不能信马由缰,突破法治的红线。
改革是一系列变化的集合,往往会带来不稳定。而法的基本价值之一,便是其安定性。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安定性不仅仅表现为不得朝令夕改,更体现为在一个高速前行的变动社会中,法及其维护的基本秩序,起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中国改革的路径也在发生鲜明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仍是基本方法论,法治时代,改革“于法有据”也成为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守”,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处理不好会相互掣肘,处理好了才会相辅相成。
改革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否则就可能引起混乱;法治必须紧跟改革的进程和步伐,否则就可能被虚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四中全会又提出依法治国的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正需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规范,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减少改革成本、巩固改革成果,才能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行稳致远。
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法治是指引中国改革这艘航船风雨中不变航向的灯塔,是
阻拦奔腾的市场经济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坝,是守护30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蚕食的卫士。唯有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确保中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七)法治信仰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中的基本命题。“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民守法”为重要着力点,正是力求从塑造法治信仰出发,破解“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的困局。
《商君书·定分》记载了一则著名的“秦孝公难题”。商鞅变法之初,秦孝公提问:“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意思是,立法之后,如何使官与民知法、懂法、守法?
这是一道法治中国需要面对的历史性难题。“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律体系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缺了法治信仰,没有法治精神,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 1992年,电影《秋菊打官司》轰动一时。那个为了“讨个说法”而挺着怀孕的大肚子一次次上告的农妇,几乎成了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符号,象征着在这个有着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中,民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一次深刻觉醒。然而,法治化的过程,并不全是赞美诗,很多时候可能很痛苦。一时一事依法不难,难的是处处事事依法,难的是用法治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难的是用法治方式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
在一些城市的图书馆与书店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有人专注地盘坐在法律专架下,寻章摘句地抄写着一些法律条文,他们手中的劳动法、物权法等小册子,已经在反复阅读中卷了角。这样的场景,折射公众对法治的复杂心态:既相信来自法律的公义,又害怕因为对具体法律知识缺乏了解而上当受骗。对于中国人,法治是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也是一套相对陌生与复杂的程序规则,要以之重新规定行为模式、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这既是伟大的变革,更是艰巨的挑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信仰是法治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就是要让它成为一种全民信仰,化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只有每个人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只有让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法治才能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法治中国才有最坚强的支撑。
(八)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沿着什么道路往什么方向走?
几年前,有一部电影叫《马背上的法庭》。影片中,法官老冯用马驮着硕大的国徽,成了云南西北部山区的“流动法庭”。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超大型国家”,这决定了法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曾说,“法律应当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孟德斯鸠也说过,“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一个国家的法治之路,只能植根于这个国家的土壤,简单的拿来主义只会水土不服。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曾经塑造过一个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刘巧儿。故事的原型,来源于陕甘宁边区一起因自由恋爱而引发的官司。当时的边区高等法院庭长马锡五,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于审判,就地公开审理并邀请知情群众参加,判决合情合理,当事人无不表示服判,**也称“马锡五来了事情就好办啦”。这种“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说明,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法学家萨维尼说,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扎根于本民族传统的中国法治,从一开始就洋溢着本土特色。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中全会提出“五个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搞好法治建设、走向法治中国。
有外国学者写道,“尽管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不是一个版本的自由民主,但中国却是实实在在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并且,法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决当前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九)1913年6月9日,清末修律重臣沈家本溘然长逝。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亟待制定新的法律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然而,危世岂有良法?陷入礼法之辩、中西之惑与政治之争,这位“法学匡时为国重”的名臣,徒留事业未竟之憾。 32年前,1982年5月的一个夜晚,著名法学家许崇德接到彭真电话,请他去讨论宪法序言底稿。当晚,他以一首《玉泉山之夜》记录下当时的情景:“灯下词初定,纸间策已筹。宪章临十稿,尚欲益精求。”
新世纪的2014年,251个日日夜夜的起草,****对每一稿的审阅,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讨论,形成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铸造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清末修律是帝王修律,被动修律;改革开放之初是人民修律,主动修律;今天,则是站在更高层次,从治理层面谋定思路、从执政角度谋划未来。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
今天,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一个相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民族,选择法治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沿着自己开创的道路,13亿中国人民将书写世界法治史上的崭新篇章。
范文五:依法治国观课报告
《依法治国》观课报告
邻水县柑子职业技术学校 文中旭
授课教师: 刘朝明
课 题:依法治国
地 点:邻水县柑子职业技术学校录播室
班 级:九年级2班
我从“如何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 观看了本校刘朝明老师的新授课《依法治国》,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感受:
我认为刘朝明老师这堂课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由学、教、练、改四个环节组成,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的分配上,全堂课4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用了15分钟,合作讨论用了8分钟,独立训练用了10分钟,教师开始导入和讲授只用了7分钟。整个课堂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这与刘老师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氛围有很大关系,学生的学习既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也有合作学习,交流提高。刘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
实际,问题的设计和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注重了学生的思想感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一节有效的好课。
二、主要优点:
下面就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如何体现有效性做简单分析:
1、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情感感悟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能力的问题。在整个教学四环节学、教、练、改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效的。刘老师在开始导入设置了社会热点问题紧扣课题,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促使了学生的思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体现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的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部分之一,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的环节,并不是传统的教师讲,而是针对学生上一环节中的学遇到的疑难进行点拨、引导。“练”这一环节,题型设计全面,知识面广泛,难易适度,内容既有课内知识的识记、再现,也有生活中的遇到问题需要用学的知识应用解决。“改”的环节主要是针对练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改。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注重形式上的热闹,耍花架子,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是有效的。
2、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本节课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有效的提问的水平。由热点问题铺垫到位,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实际,问得自然,充满生活和人性。在课堂教学各个不同时机、不同环节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问方式灵活多样。针对学生的学习、回答问题,文老师都给以客观的、鼓励性的平价,同学全体鼓掌,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感受自己的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生成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常会带着自己的认知、经验、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生成出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捕捉信息,引领对话,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
刘老师的这节课在处理课堂生成问题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随机应变,及时捕捉课堂亮点。对于学生回答的不同的答案,刘老师做到及时捕捉,积极引导,引导学生感悟思考,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因此,我们要有积极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融洽的氛围。生成的问题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火花,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当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讨论时,刘老师没有在一旁等待学生的回答和结果,而是参与到活动中去,参与到学生中去······老师能参与到其中的某一个小组,和孩子们一起去合作、讨论、探究,正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既发展了学生,又提高了教师。
三、开放和创新,扫清生成障碍。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并没有预先设定所谓的标准和框框,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学生的思维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禁锢和藩篱,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更富有生命力和生活气息了,孩子们在课堂上呈现给我们了一个有一个惊喜。课堂教学本应呈现生命状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它的整个流程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就像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
四、指引思路,让生成得到升华。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和刘老师的预设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刘老师并没有武断的否定,而是适时的指明思路,及时引导,使生成得到了升华。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学生“成功”的渴求,树立自信。
(三)教学建议: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一件东西,也会有瑕疵,个人感觉何老师的这节课也有稍显不足的地方,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问题的设计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2、学生讨论的氛围稍微有点慢热,还应在课堂气氛营造上多想想办法。
3、学生动手机会不多,仅仅有思维训练似乎单薄了一些,能否考虑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有动手训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