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成思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
前言
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根据我个人对中国经济和世界金融危机的研究,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大家可能在网上各方面看到我发表的很多这方面的东西,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浓缩给大家讲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它是怎么产生的;第二就是我们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第三就是上半年经济数据,大家都看到了,从上半年经济数据里面我们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企稳回升;第四点就是讲我们现在的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下一步的任务还很艰巨。就讲这么四个问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
那么现在我就开始讲第一个问题。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它不断的扩展。大家知道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然后经过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到信用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这次衰退可以说是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
(一)次贷危机
那么它的起因是美国的次贷。所谓次贷就是银行把住房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所谓不符合条件主要是收入低或者信用记录不良的人,那为什么银行要贷给这些人呢,就是因为在克林顿和布什当政期间,他们都把提高住房自有率作为一个施政的主要目标之一,他的理由:一个他是为了拉拉丁裔和黑人选民的选票,因为这些人都是低收入阶层;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促经济的增长,因为房地产是拉动经济的很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那么在这种施政方针的指引下,美国有些议员也在鼓吹,要让所有的蓝领都能买得起房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就做了一个规定,就是要求房地美、房利美,这两家都是美国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公司,1996年的时候要求它们至少要有42%的贷款要贷给当地收入在中位数以下的家庭。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表示一种集中程度的,那么平均数大家都懂,中位数是指从最高到最低排下来,假如是101个人,那个当中第501个人就是中位,那个人的收入。那么中位数的好处是避免过高的和过低的对平均数的影响。因为算平均数的话有一个很高的,那可能平均数就拉得很高,所以在国外很多统计上采用中位数。要有42%,那么到了2002年的时候这个数提高到50%,到了2006年的时候这个数提高到52%,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要贷给低收入的人群。
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从2002年开始,美国的房地产急剧的上涨,利率在下降。按道理说,房地产上涨的时候,需求应该是减少了,但是因为利率下降,那么大家贷款买房,开发商贷款建房,都比较便宜,所以房地产也在蓬勃发展,再加上次贷的推出,使得没有能力买房子的人也愿意去买房,也敢于买房。为什么他敢于买房呢,因为如果他付不起,那么他把这个房子再转让,因为房价在涨,他可能并不吃亏;另外,他买了房子以后他可以用这房子再去抵押贷款融资。银行也敢贷,为什么敢贷呢,因为按规定是如果借款人还不起贷款了,银行把房子收回来再拍卖,那么这时候因为房价上涨,银行把房子收回来再拍卖的时候所拍出去的价钱可能比原来贷款给他买的价钱还要高,所以银行也不会吃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提倡银行敢贷,贷款人敢借,所以次贷就迅速发展。
(二)债务危机
到2007年2月,我们是以这一天,因为是汇丰银行宣告次贷造成问题,我们就以这个2月作为次贷开始爆发的开始点的话,到那个时候美国的次贷量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差不多要占到总的住房贷款量的20%以上。但是当2006年下半年,美国的房市逆转,房市开始降温,泡沫破灭,开始降温,美联储又开始提高贷款利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借次贷的人他就还不起贷款了,因为原来银行为了吸引这些人贷款给了很多优惠条件,比如说不付头款,头款很低甚至不付头款。大概是有42%的人是不付头款的,付头款的人的中位数,就是说付投款的是数也只有2%,也等于不付头款,可以不付头款,另外在前两年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利息在前两年是固定利率,后面是浮动利率,总而言之给了一些优惠。但是在房价上涨以后,情况就变化了:一个就是由于它的优惠期过了,那么它的利率又提高了,所以他还款的负担非常重;另外一个由于经济形势不好,有的人失业,他的收入减少,所以两方面的原因就造成了借次贷的人的违约,这个违约率就大大升高。
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和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下跌,不仅次贷的人违约,连正常贷款的人他也还不起了。因为正常住房贷款的人他的利息升高,他的收入减少,那么他也还不起了,所以也就出现了不仅是次贷违约,连正常贷款的人也都违约。另外这违约里还出现一种故意违约的现象,为什么呢,比如说你买的房子是100万,你已经付了10万,你还要付90万,但是现在房价跌到80万了,你就不愿意再付90万给银行买这个房子了,对不对,你情愿不付,我不要这个房子,那10万块钱我不要了,我拿着80万我可以买到同样的房子,我还省了10万,所以这种就是叫做故意的违约。所以违约率大大上升,这样就造成了债务危机。所谓债务危机就是借钱的人不还钱,简单的说就是违约,就造成债务危机。 (三)流动性危机
那么债务危机发生以后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债务危机发生以后银行它就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呢,因为银行既是借款人的债权人,又是存款人的债务人,银行是要靠贷款出去收回的本息来支付存款人的利息等等,而且在美国它银行还把这个贷款证券化,变成债券,那么变成债券以后,它也是到期要还本
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付息的。当出现债务危机以后,因为借款人不还钱,银行就没有足够的现金去对存款人还本付息。那么这样时候它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借新债来还老债,一个就是出卖它一部分资产来变现。但是当情况不好的时候找不到新的债主,另一个,情况不好它的股票价格下跌,它变现资产也卖不出多少钱,所以这种情况就产生了流动性危机,就是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维持它的运转,所以造成了一些银行包括投资银行的破产。当然这里面的因素很复杂,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就简单的说一下。
所以这样就变成流动性危机了,流动性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造成没有足够的钱来偿付它发行的各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物到期应该付出的钱,所以它就造成流动性的危机。流动性危机等于是一些银行的破产,它也是违约,它对购买它的金融衍生品的和存款人违约。
(四)信用危机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随着流动性危机的发展,在美国去年九月出现了四件大事。一件是“两房”被政府收购,因为“两房”它凭借着政府的支持,它832万美元的自由资金发行了5.2万亿的债券。一块钱本钱能做多少块钱生意,这个在金融上术语叫做杠杆化率或者杠杆率,所以“两房”的杠杆率达到了62.5。美国由于它的金融机构喜欢用高杠杆率,就是借别人的钱来赚钱,高杠杆率从一个方面是表明它的金融效率高,因为它用别的人的钱来赚钱。我们想假如杠杆率是40的话,也就是说它只有2万5的本钱他就可以做100万的生意,97万5都是借来的,只要它的收益率高于它借款利率一个百分点,他就赚大钱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杠杆率高,风险也高。为什么,你想,如果它的收益率低于它借款利率1个百分点,它这2万5的本钱都不够还钱了,所以它就会发生流动性危机。所以两房就是这样的情况,它杠杆率高达62.5,可是由于房市大跌,流动性危机,它的股票下跌了80%以上,所以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接管了这“两房”。第二就是雷曼兄弟破产。第三就是美林(这是大的投资银行)被美洲银行收购。第四就是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是世界最大的保险集团,由于流动性危机,它紧急向政府申请救助,如果美国政府48小时之内不能给它救助的话它就要宣布破产。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业务,那如果它一旦破产的话影响很大,所以美国政府破天荒的通过美联储拿了850亿美元给它紧急救助。这几件事情一出来就使得人们对金融机构、金融系统甚至政府都不够信任了,所以这就产生了信用危机。
信用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和信任的危机。因为大家知道根据虚拟经济的理论,就是当我把钱借给你以后,我保留了这个钱的所有权,但是我已经失去了这个钱的使用权,就给你用了,对不对,那么你用的话怎么保证我的所有权呢,是靠信用。借钱,到时候你给我借据;买债券,我有债券;买股票,有股票。那么严格的说,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的保障,什么股票、借据、债券就是一张纸,不值钱的纸,现在电子化甚至连纸都没有,对不对,所以如果一旦信用制度破坏,你的所有权就是一句空话,你的钱就收不回来了。当美国发生了这些大的事情以后,投资人对于信用体系表示怀疑,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和信任下降,这样就造成了信用危机。
3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五)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那么信用危机发生以后就产生三种现象。第一就是银行惜贷,银行不敢贷款了,因为贷出去以后怕他不还,不敢贷款。第二,投资者惜投。本来美国股市那时候掉了45%,有些股票的面值已经低于它每股的净资产甚至低于每股的现金值,按道理买这种股票肯定不会亏本,对不对,它每股的现金都高于它的面值,但是投资者还是不敢买,为什么不敢买,怕它里面有假,怕等我买了以后它爆出什么丑闻,爆出一个隐瞒了的债务,那不就糟了吗,消费者惜购,因为形势不好,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尽量不买。那么大家知道,实体经济是靠投资,靠贷款,靠消费来拉动的,如果说银行惜贷,投资者惜投,消费者惜购,那实体经济肯定就会下滑。所以就是由于信用危机的爆发,造成实体经济大幅度的下滑。
今年,估计世界经济的增长率是负的。当然现在各家的预测不一样,有的说负2%,有的说可能负1%,但都是负的。发展中国家倒是正的,大概4.5%左右,但是发展中国家占的比重小,所以全世界的经济是负的。这是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衰退。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怎么样。
(一)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不大
应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影响不是太大,为什么,这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中国的金融机构是政府支持的。老百姓都清楚中、农、工、建四大行绝对不会关门,也不会破产,破产的话政府也会买单,所以没有出现像国外到银行挤兑、挤提存款这种现象,老百姓都不断的把存款往银行里存,所以老百姓对政府、对金融机构有充分的信心,这跟国外不一样,这是第一。
第二是我们的银行它不缺流动性,就是它没有流动性危机。银行里存款有50多万亿,贷款出去是30多,将近40万亿,还有大量的钱在银行里,所以银行不缺流动性,不像美国那些银行遇到流动性危机,需要政府给它钱,我们政府还要银行往外贷钱,这是第二点不同。
第三点,由于我们的金融机构不够发达。我们没有投资银行,没有金融衍生品,没有凭借机构,我们的杠杆率很低,而且我们基本上少借钱,我们是债主,我们借给美国,我们买美国债券,我们是借钱给人家,所以我们自己的杠杆率很低,所以当然相对风险就很少。因为我们这个,我刚才讲到了杠杆率低,从一个方面讲是金融效率低,我把钱借给人家赚钱去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风险也低了。
第四,我们的监管机构还是比较谨慎。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有很多事就暂时停下来,所以这样我们金融受的影响不大。
(二)对实体经济影响严重
但是实体经济受的影响就相当大了。根据我的研究,我们中国的经济大概是十年一个周期,最近一
4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个周期从2001年开始,那么到2003年我们是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03年是10.0%,2004年10.1%,2005年是10.4%,2006年11.4%,2007年13%,所以可以看到从2003年开始我们的经济快速的两位数的增长。那么根据经济周期的理论,就是经济周期有上升阶段,也有下降阶段,所以即使没有金融危机,2008年我们的经济也会要下降,为什么,因为多年的快速增长它积累了大量的矛盾,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个小平同志早就讲过,说有条件的时候可以有几年搞快一点,但是快了以后要停下来进行梳理整顿,他这个讲是跟经济学里面经济周期理论是一致的。所以就是没有金融危机,我们2008年的增长也会下降,但是有了金融危机使得这个下降就更加明显。2008年我们经济增长从2007年的13%降到9%,这个数降得很大,大家可以看到是差不多降了三分之一。
如果我们分季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因为2007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是11%,2008年一季度是10.6%,二季度是10.1%,三季度9.0%,四季度6.8%,我们就可以看到什么呢,就是从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经济快速的下滑。你看2008年一季度比上一季度降了0.4%,二季度比一季度降了0.5%,三季度比二季度降了1.1%,四季度比三季度降了2.2%,对不对,加速下滑。所以这样中央及时采取措施,启动了一揽子计划,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起来的。那么今年的一季度我们的是6.1%,可以说下滑的速度减缓了,和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降2.2相比,那么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只降了0.7%,下滑的速度减缓了,所以有的人认为我们的一季度已经回升了,探底了。我个人看,从一季度的数据看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一季度我们增长了6.1%,我们分析一下,我们说到经济增长是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从一季度的数据6.1%我们分析是消费占4.3%,投资占2.0%,净出口是负的0.2%。也就是说从一季度来看是消费成了主角,而投资的作用还没有显现,站得不高,净出口是拉后腿,是负的。
那么为什么一季度的消费会成主角呢,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个原因当然大家知道一季度有春节,春节是大家消费最旺的时候,人们要回家探亲,要给家里买礼物,家庭还要团聚,所以每年的春节消费都是比较旺的,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中央政府家电下乡,地方政府发消费券等等,用财政的手段去拉动消费,这个拉动也是起作用的。我们如果从消费的增长来看,这些拉动对消费和2008年一季度相比,消费增加了3%,那么这3%如果我们算春节的因素一样,那么这可能就是财政的拉动的原因。
第三是由于一季度贷款增长得比较快。一季度银行贷款增长了4.58万亿,实际上我们3月份人大作出的决议今年贷款是增长了5万亿,一季度就用掉了90%。那么贷款的高速增长它并没有全到实体经济里面去,因为一季度的投资只有2.88万亿,政府大概投入了4千亿,所以实际如果算银行贷款全用于投资也只有2.4万亿,那么剩下的2.18万亿上哪去了呢,其中有一些可能是通过票据等等内部循环,也不可否认有一些流进了股市、房市,造成了股市和房市的局部的暂时的回暖。那么大家知道,房市是拉动消费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不但拉动钢材和水泥这种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还拉动家电、家具等等消
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费资料的需求,还要拉动搬家公司、装修公司等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所以房市上涨对需求也有拉动作用,对消费有拉动作用。股市上涨的时候,人们由于财富效应的关系,他看我的股票涨了,我就敢花钱去买东西,所以这样也是造成了消费的增加。
所以一季度整体来看消费的增加是因为这三点原因,春节、政府的财政拉动,再加上宽松的货币供应,是这么三个原因。
所以从一季度数据当时我在《人民日报》上有篇文章叫做“我是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一季度确实我们下滑的速度减缓了,但是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好转,这就是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有多严重。那么一季度我们的出口是起了负的拉后腿的作用,是负的0.2%,这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我们的外贸下降了25%左右,这是很厉害的下降了。另外一个就是贸易顺差大幅度的减少,我们的一季度的贸易顺差只有623亿,而且还不均衡,1月份是50亿,2月份是400亿,3月份是156.5亿,所以还不均衡。我们以前在2007年的时候平均每个季度的顺差是3千亿,如果和那个相比的话,我们差不多顺差下降了80%。所以这些因素造成了外贸进出口对经济的负的拉动作用。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三、中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
我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从二季度的数据看,我们是触底回升了。为什么这样说,二季度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二季度我们的GDP增长率是7.9%,上半年总的是7.1%,所以二季度应该说比一季度增长了1.8%,这是一个很大的增长。那么上半年7.1%,我们分析一下大概是这样的,就是消费占3.8%,投资占6.2%,净出口占负的2.9%,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么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一个就是投资开始成主角了,因为4万亿的资金方案个十大振兴规划慢慢的发挥作用,所以投资还是成主角,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就是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还是保持了比较强劲的拉动作用。尽管没有春节,但是政府财政的刺激和股市、房市的继续上涨还是对消费起了拉动作用,所以消费占了3.8%。
第三是净出口的拉后腿的作用也增加了。一季度它是负的0.2%,那么到了上半年总的算,它负的2.9%了,它拉后腿的作用应该说是更加突出的。
那么从这三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两个结论。
(一)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
第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经济确实已经触底回升,因为上半年能达到这样的增长应该说是很不容易,这也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达到了这样一个7.1%的增长速度,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世界各国里最高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点。
6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二)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但是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基础还不稳固,为什么说它不稳固呢,第一我们看投资,投资对经济拉动占6.2%,在这个7.1%里面因为扣掉了2.9%负的,是7.1%了。如果没有这负的2.9%就是10%了,10%里面再占6.2%已经是很不少。但是这个投资是靠什么呢,是靠我们大量资金的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是9.13万亿,我们第一季度才2.88万亿,所以二季度是大量的投资,6点多万亿,将近7万亿大量的投资的放进。所以上半年我们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去年来说是增加了33.5%,比去年高了7.2%。那么这样大量的投资下去,它当然肯定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就是在大量投资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重复建设,盲目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产品积压等等情况。所以我们还是要非常的小心,投资还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不是有钱就投,这样的话很可能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造成投资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这一点我们是应该注意的。
但是投资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投资与基础设施,我们叫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是非常重要。另外它有一部分投资它会转化成为工资,那么这工资又会去拉动消费。所以在当前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大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就是要注意不要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积压。
从消费来看,目前的基础也是不够巩固。因为政府的财政拉动不可能老去用财政补贴,像消费券等等也不可能老是去发消费券;另外,股市、房市虽然是急剧上升,但是这种股市、房市总是不断的有升有降,所以它对经济的拉动也是不够稳固的。
最严峻的就是外贸。外贸可以说对经济增长起了拉后腿的作用,而且拉后腿的作用应当说是相当严重的,上半年是负的2.9%,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贸的拉后腿的话,我们是10%的增长,对不对,当然这不可能了,就说这个意思。那外贸为什么严峻呢,
一个是我们总的外贸量上半年下降24%左右,就是将近四分之一,而且这个下降看来短期内很难恢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出口对象—美国、欧盟这些已经它都遇到经济危机,它遇到经济危机它本身的消费能力就减少,再加上它由于遇到经济危机,所以它老百姓的储蓄率就增高,本来他购买的能力就减少,再让他储蓄率增高,他买的东西就更少,所以这样短期内我们不可能外贸很快的增长上去,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信用体系被破坏,所以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或者说金融信用、主权信用都受影响。像我们出口商品违约率增加,就是你给了他货,他不给你付钱,他违约率增加了。另外就是金融信用,就是本来我们出口商品,银行要开信用状况我们才能出口,但是开信用证的银行破产了,那么它的信用状态也就没用了,信用证也就没用了,所以这是金融的信用缺失。主权信用也出问题了,有些国家还不起债,当然这借我们的债还不起债的国家还不多,但是你毕竟这就造成损失。我们买了美国国债超过8千亿,所以温总理在两会、在人大会上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讲了一句很重的话,就是我们希望美国能
7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守信用。所以奥巴马马上回应,我们肯定守信用。但是所谓守信用也就是付息还本,美元贬值的损失谁管,没人管,所以你还是有风险。再加上由于金融危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威胁,现在贸易摩擦事件不断发生,反倾销这些事件不断发生,这些可以说都对我们的外贸是不利的。最近大家看到莫斯科关闭了一个大市场,把中国商品全都赶出去,而且以后不准他们在莫斯科经商等等这些事。所以我们要看到基础不稳固是这样的原因。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 四、下一步的任务艰巨
我讲的第四个问题,那就是说我们还需要努力工作来实现我们国家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一)要做好应对通货膨胀的准备
二季度数据公布的那一天,16日中央电视台专门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可能大家看到了,因为我当时正在从合肥到上海的火车上,所以他们电话是打到火车上采访的,他问我有什么担心,我说我有三点担心。第一点担心就是通货膨胀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从理论上,从实践上都可以看到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们今年实行的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赤字由去年的1800亿提高到950亿,货币政策我们提的是适度宽松,从人大当时通过的5万亿来看,如果我们认为5万亿是算适度宽松的话,那么上半年我们的银行贷款已经增长了7.37万亿,全年有可能超过10万亿,那么和5万亿的这个指标相比,我想总还是不能说是适度了吧,可能是有点过于宽松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产生通货膨胀。
那为什么现在好像大家觉得物价没价,CPI、PPI还是负的,为什么现在并没有产生呢,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要看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现在很多人讲都是说就是物价上涨,有的人说是局部的通货膨胀,有的人说全面的通货膨胀,好像通货膨胀就是所有的货物统统的涨价,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概念是错的。什么叫通货膨胀,货币就是通货,因为拿货币可以买所有的东西,所以叫通货。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所以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钱发毛了,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那么这样就造成了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所以货币供应是因,物价上涨是果,所以不能拿物价上涨来说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的购买力降低,货币供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我们可以看我们今年的货币供应肯定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所以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现在没有显露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从货币供应增加到物价上涨有一个过程,它不是这边一增加那边就上涨,它有一个时间;第二点很重要的就是在虚拟经济发达的时候,货币增长了它并非得马上去造成购买力的降低,而是被股市、房市所吸收,所以它暂时物价并没有上涨,因为股市、房市把这部分钱吸收了。一旦股市、房市的泡沫破灭,那通货膨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我们2007年就是有这种情况,2007年的时候我们也是流动性大量扩张,但是通货膨胀率很低,为什么,因为2007年的时候股市和房市急剧上涨,
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它把这个货币供应吸收掉,所以通货膨胀率表面上看起来很低。但是2007年四季度以后股市不断下跌,房市也在下降,到2008年你看通货膨胀马上就浮出水面,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这个问题。美国格林斯潘也犯了这个错误,因为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他认为通货膨胀看起来很低,所以他敢于降息,但是他没看到那时候是房市在上涨,是房市吸收了过多的货币,所以他当时降息就更进一步刺激了房市的发展,这样到最后房市一下跌,马上通货膨胀就严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然目前来说还没发生,但是老百姓已经有了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什么房市会上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怕钱发毛,所以他要赶快买房子。根据我在北京的了解,有些人买房子根本不要按揭,全部是拿现金,因为他觉得钱放在手里不合算,所以他全部拿现金,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有了。
而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通货膨胀的预期比通货膨胀的本身还要危险,为什么危险呢,因为它会促进通货膨胀。像刚才讲了,由于有通货膨胀预期,它就会造成房市大涨,房市大涨它不就会进一步促进通货膨胀吗,因为房市涨的话,跟房市有关的东西它都会涨。我们稍微年纪大一点的同志可能还经历过,80年代,1988年的时候也是通货膨胀比较厉害,老百姓通货膨胀预期,所以到商场,那时候房市、股市还不够发达,就到商场抢购,商场里所有的东西,电冰箱、洗衣机都给买光了,甚至有的电冰箱三条腿,缺一条腿,都有人把它抱走,1988年的时候大家能看到。所以通货膨胀的预期比通货膨胀还严重,因为它有一个正反馈作用,所以现在我们就开始要重视,要引导通货膨胀的预期不要太严重,另外要防止它的正反馈作用,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当然很多人都说现在没这个风险,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一旦房市和股市的泡沫破灭,马上这个风险就会出现。那么房市和股市有没有泡沫,我想大家都可以去分析,我个人认为现在是开始有泡沫了,你看这个地价,北京最近拍的一块地本来底价是18亿,这18亿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因为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定的底价,但是最后拍出了40.6亿,被一个国企下属的房地产公司拍出了40.6亿,比底价翻了一番还多,如果按这个价格建成的房子,楼面价就是一万,你想它能不涨吗,这里面能没有泡沫吗,股市呢,也是有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是大量的资金进入股市,如果货币政策转向收紧,资金量减少,股市有可能也会下跌。所以对通货膨胀的危险不可忽视,这就是我的看法,当然这跟有些经济学家看法不一样,我谈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第一。 (二)要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就是就业的问题还很严峻,形势还很严峻。根据人事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返乡农民工两千万,那么这些农民工实际有的是回乡了,大部分没有回乡,为什么,因为一个是农村不缺劳动力,他回去没事干;第二是由于有些年轻的农民工他基本不会干农活了,因为他在城市长大,所以有很多是滞留在他周边的大城市,像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他们的就业问题不解决,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当然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就业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昨天听说云南的农民工问题就解决得不错,但是从全国来看这个还是严峻的。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农民工就业增加了378万,增加了2.6%,这只增加了2.6%,这说明很少的,而且378万里有242万是在西部,也就是说主要还是靠西部消化,靠当
9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地消化,真正到东部去的还是很少。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就业的形势还是很严峻,还是要进一步的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包括你们省里采取的各种措施来解决就业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第二。
(三)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是中小企业急需扶持。中小企业多半是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所以在这次危机里受到的冲击也最大,但是中小企业又是保增长,特别是保就业的重要力量,所以对中小企业我们必须要注意加以扶持。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因为中小企业它的资金实力差,它把货卖出去以后如果不能把钱及时收回来,它就没有钱去付工资、去买原材料、去维持它正常的生产,所以它资金链一旦断裂它就会破产,甚至陷入困难。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有一部分破产了,相当大一部分是陷入资金的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急需要解决的。
但是从银行来说它本身是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为什么,因为第一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政治风险大。我贷款给国有企业出了问题最多是工作失误,贷给民营企业如果出了问题先得查查你有没有拿回扣等等,所以它的政治风险大。第二,它的经济风险也很大,因为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差,它应对市场变化等等它的能力也差,一旦出现问题它就容易违约,所以它的经济风险很大。第三是交易成本高。你跟中小企业贷款一百万签一个合同,你跟大企业一个亿也签一个合同,相当要跟中小企业签一百个合同,所以它交易成本高。所以从这三方面来说,银行是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我就曾经批评过,我说我们的商业银行就是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嫌农爱工,嫌乡爱城,当然我这个批评可能严重一点,但是事实你们想是不是这样,
所以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运用行政的加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单靠行政手段发文件说你们必须贷给中小企业,那没用,还要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配合。目前看来大概可以有几种做法。
一种做法就是由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因为银行总是怕风险,有人担保它就不怕了,对不对,现在来看在不少地方已经成立了这样的担保公司,担保的比例大概是1:5,按道理来说最高可以到1:8,所以就是说担保公司有1千万的资金,你可以担保8千万的银行贷款,这就可以解决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允许中小企业用它的应收帐款打包抵押贷款,这在国外是普遍的,叫“福费廷”。它的做法就是我货卖出去以后,对方款还没有付,拿着发货的单和合同向银行抵押,银行打个折,比如打个七折给你贷款,这样他就有钱了,他那边钱没有收回来,在这边我就可以贷款。这个来看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做了,如果云南没做的话,我倒建议你们跟银行商量,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因为中小企业并不是说它的货卖不出去,而是货卖出去的钱其实收不回来,所以如果允许用这种办法的话那就可能会好一些,而且银行本身是互通的,他如果那边赖帐,银行可以去要帐,可以去银行帐户里划他的款,就对方来说完全可以这样做。
10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第三就是允许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提高一点利率。因为它交易成本高,但是这个利率差由政府财政来贴息,这样银行就愿意干了。那么这个利率差也不高,也只有差一两个百分点,银行贴息。这个在广东已经有地方实行了,所以总体来说对中小企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它的资金链问题,资金链一旦断裂,任何企业都没有办法生存。
但是中小企业本身也要注意,在金融危机面前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产品质量不提高那你竞争力就没有,人家不买你的,因为现在都是买方市场,对不对,而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靠加强管理,要靠提高工人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素质。另外,就是要加强横向和纵向的联合,抱团取暖,共度危机,共度难关。因为从中小企业来看,单个企业的能力是弱的,如果你和你的上游和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大家联合一方面避免了三角战、坏帐,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你的作用,因为你上游的需求减少了你可以及时调整你的生产,你的下游需求增加了你可以及时增加你的生产,所以这样对中小企业来看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根本之策在于增加内需,拉动国内的消费
最后一点,就是说真正的要使我们的经济恢复,必须要注意的就是消费。消费始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国外消费在经济拉动中起到百分之六七十的作用,就是在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来说消费要占到六七十百分之以上。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概是消费占72%,在八九十年代消费大约占到60%,那么现在消费就占到40%左右,所以这样的话没有消费的拉动是不行的。而且我们再要看国际经济形势下,国外需求减少,我们大量的原来外向型出口的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出的产品卖不出去就要想办法销到国内,所以这样你就必须要真正使我们的经济从外向依靠外需更多的转向依靠内需,不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不够巩固的,但是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人们没有购买力你再说拉动内需他也拉不起来,他没钱啊~
要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就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一个当然是提高人们的工资性收入,这两年通过劳动合同法,应该说工资性收入还是有所提高的,但是总体来看我们还是偏低。当然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提高国民收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总要作为一个方向去努力。
第二就是要增加人们的财产性收入。这个也就是说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资本市场更加健康,更加成熟,要增加直接投资的工具,不要让人们都去存款到银行,通过银行拿那点利息,而是要让他有更多的直接投资的工具,包括债券等等,所以这是第二。
第三就是要改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人们没有后顾之忧,使得人们孩子入学不用交择校费(择校费是很大的一块钱),使得人们的医疗能够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等等,这些国家现在都在做,这些做了人们减少后顾之忧,他就敢更多的消费。
第四就是要减税。因为减税也等于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现在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等等,这
1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是第四。
最后是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因为中国人,亚洲人都有这个倾向就是储蓄。所以我常跟美国朋友说,我们中国的人是把今天的钱存在明天花,你们是把明天的钱借到今天来花,所以你们要出问题,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实,如果大家有了钱都存移行,那还怎么拉动消费,我记得朱熔基同志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做报告就说,给你们涨了工资,你们别存银行,你们要去消费,消费就是爱国,他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做的报告。大家想想这样,大家都不买东西那企业怎么生存,你手里的钞票就是一张选票,你买哪个企业的产品就等于你的选票投给哪个企业,哪个企业就会增长,所以企业来看为什么我们说企业不能自身的盈利为目的,要注意客户的满意度个社会的支持力,就是这个意思。 结束语
好,今天我就总共讲了这么四个问题。第一个我们看金融危机是怎么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到流动性危机,到信用危机,怎么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就是看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的严重的影响。第三应该看到上半年我们的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是基础还不巩固。第四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我们面临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准备应对通货膨胀,要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根本之策是在于要增加内需,拉动国内的消费。所以我想用三句话总结我今天讲的,第一就是复苏在望。什么叫复苏,当然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定义,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经济增长连续三个月是负的就是衰退,那么经济增长连续三个季度是正的就是复苏,但是这个定义对我们国家不合适,因为我们经济总是正的,所以我的看法就是恢复到2008年9%我们的经济就算复苏了,正常增长了。那么今年我们有8%是完全有希望,所以明年我们到9%应该说是完全有希望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努力的工作,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就是任务艰巨,我们还要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今年我说了8%,保八本身不是问题。我在国内外很多场合在讲,你们那什么专家、什么国际组织预测中国的经济一会7.2%,一会6.87%,一会多少,我说都是没用,中国政府说了八就是八。真的,因为任何模型都没有办法计算中国政府的决心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对不对,所以现在不是八的问题,而是我们要保一个实实在在的八,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八,而不是为保八而保八,而是能够为明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的八,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关键,所以我们的任务还是很艰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满足于我们现有的成绩,绝对不能懈怠,还要看到我们还需要努力奋斗。所以归结起来三句话,就是复苏在望,任务艰巨,不可懈怠。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高峰:好~我们主会场的各位领导~刚才我们成思危副委员长给我们做了一个十分精彩~十分丰富的报告。而且副委员长刚才说了~专门留一点时间和我们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和互动~看看在座各位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向副委员长请教的~大家可以举手~也可以把条子递下来。
1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1:尊敬的委员长先生。
能说说你尊姓大名和你的单位,
1:云南世博旅游控制集团副总经理。因为我是企业的~所以对您是非常敬仰的~所以我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最近有一个观点~就是说中国工业的恢复性增加以及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危机~开始回暖的标志~我想请问成副委员长~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说中国什么,
1:中国工业。第二个问题是请问委员长~就是你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到达低谷了吗,还有没有新一轮爆发的危险或者说可能,因为我们很担心~心里没底。谢谢:
第一点,我是不同意说光是从工业角度来看就说我们的经济已经走出危机了,我不完全同意。我现在只同意触底回升,但任务还很艰巨。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一季度看,一季度三个产业,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7.4%,一季度总体增长6.1%,但是工业的增长还是低于整个的增长。那么上半年来看工业增长是比较快的,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比第三产业低,所以就说明了光是工业增长不见得能够完全解决我们经济的复苏问题,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当然我们农业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夏粮连续第六年丰收了。但是我们的第三产业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工业也需要注意,就是不要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积压。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从总体来看工业品大部分已经生产能力是饱和了,所以工业要想拉动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这个新的增长点就是新能源和环境保护,因为新能源在全世界都是认为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一举三得:一个是可以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赖,我们现在一半的石油需求是靠进口的;第二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解决全球气侯变暖问题;第三,如果我们使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去做生物燃料而代替玉米、甘蔗的话,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地方来种粮食,这样有助于解决粮食的危机,所以发展新能源是一举三得。所以有人说下一次的技术革命就是新能源为主导的,因为大家知道第一次是蒸汽机,第二次是电力,第三次是计算机,下一次可能就是新能源,所以我认为工业不单是看增长,更重要的是调结构,如果我们工业结构不能调整,那么只是追求产量,那从服务业来看呢,我们现在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实际上现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都是服务业占主体了,国外的服务业最主要强调的是现代服务业。我认为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信息业、现代金融业、现代咨询业、现代会展业(就是世博会的会展业也是现代服务业),还有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管理业,所以我们在第三产业方面也需要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才不会陷于重复我们老的模式,而是通过调整结构才能够有更踏实的增长,这是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现在世界上经济学家普遍的看法来看,认为不大可能再有第二波,原来担心第二波是东欧国家和非洲,因为这些国家借债不还造成第二波。但是现在看来,一个是这些国家债务已经不多,一个是因为美国、欧洲的情况在改善,那么中国的情况更加不用说了,所以再发生第二波更深的金融危机大概不至于。另外这次金融危机有个很大的特点和以前不一样了,就是世界各国是联手来对付,所以G2是开了两次会了,联手来对付金融危机,所以这一点来说也是和以前不一样,这就说明在经济
13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全球化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大家联手来对付,所以发生第二波的可能性看来应该说是很小的。
2:尊敬的成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就是刚才您说我们年初的时候定了今年新增的贷款是4万亿。
4.58万。
2:对~4.58万。
一季度,上半年是7.37万。
2:对~现在突破的那个就是和年初的计划和到现在实际的这种发放。
突破3月份我们人大定的5万亿的指标。
2:对~他定的这个5万亿~现在已经突破了比较多了~甚至就是时间还没过半的时候~任务早就全年的就完成了。
对。
2: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半年我就有一种担忧~会不会说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一些微调。那么如果是要进行微调的话肯定会带来一些相应的影响~你觉得如果微调带来一些相应的影响应该怎么去应对~在经济领域比如说你刚才谈到的相关的包括中小企业的这种贷款~还有一些有关的这种工作项目的推进上~你能不能给我们的发展提一点建议~因为对这个问题比较迷惑。
上面的政策调整不调整我回答不了,这得问温总理。但是我可以跟你分析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实际上我们遇到了两难的问题:要调可能会影响保八,对不对,因为你一收紧了很可能影响保八,对不对,那么如果你不调,那可能给明年的工作造成困难。所以我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央的口径还是不调,但是政策总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要做微调,但是从目前来看,从政府、从总理、从各方面说的话来看,还没有说要调。当然,我刚才说的意思,你要调就是要收紧货币,别让它带来的影响经济增长,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在一保一控之间如何保证一个合理的平衡,现在还是个问题。我所以说现在很多人看法就是现在通货膨胀不是问题,所以没必要去调它,但是我的看法就是股市、房市一旦泡沫破灭,通货膨胀浮上水面,我们要及时有预案,要有准备,我就这个意思。实际我在去年就讲过,在一保一控之间要有一个平衡,就是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要有一个平衡,当然我们还有保就业等等方面,所以这个政策是考虑各种因素,不是考虑一个因素。
这里有一个条子提两个问题。一个是请您对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股市的利弊做个简要剖析。我刚才已经讲了,大量的钱流入房地产和股市从一个方面来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拉动消费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它的弊就是它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泡沫破灭的话也会造成人们财产的损失。
第二是请你对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做趋势性的分析。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当然今天时间关系不能详细讲。那么从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来看,近两年我们是一直保持一个升值的态势,从我们2005年7月21日改成了丁参考一篮子,到今年年初我们是升值将近20%,但是近四个月来美元强劲,所以我们最近四个月来是小小的贬值。那近四个月来为什么美元会强劲呢,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公司出卖它海外的资产,要把美元拿回国内,因为它遇到困难。那么大家知道它出卖资产
14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要换美元,这对美元的需求增加,所以美元升值,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金融危机下来,很多国家看它们国家的货币可能还没有美元稳妥,因为美元是世界性货币,所以有些国家包括欧洲国家等等它也把它的钱换成美元,所以对美元来说是造成了暂时的升值。但是从长远的趋势看,我认为美元还是会贬值的,为什么,一个是因为美国它现在要对付金融危机它就要大量的发钞票,大量的发钞票那么就刚才我说的就是通货膨胀。当然它的特点,它的通货膨胀不仅是在国内,而且它通货膨胀可以说是输出到全世界,因为谁拿美元谁就承担通货膨胀的恶果,包括你们谁有美元存款你就会承受这恶果,这是第一。第二,现在它搞了回购它的国债,实际也是增加美元的输出量,它在美国国内有一个国债。美元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造成美元的贬值,所以从长远来看美元还是会贬值的。
那么人民币是不是会升值,这就要看长远的情况下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之间的相对的关系,因为人民币总体来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是按照市场供求的关系来决定人民币的价值,而不是用行政的办法来决定,当然这个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的经常帐户是1996年开始就开放了,但是资本帐户现在还没有完全开放,按照IMS的规定是43个分帐户,我们有20个是基本开放,还有23个要逐步开放,所以这还有一个过程。那么等到全部实现开放以后,这个汇率就是根据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就没有说一定升值或者一定贬值这样的关系。好吧,这两个问题就回答到这。
第一是您怎么看待美国、欧盟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个就只能讲经济,就是美国的经济肯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它是受到削弱,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也会受到一定的削弱,但是我们还不可否认它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元还是世界上的一个主导的货币,在这一点上我们千万不要头脑发热。
现在有的人说中国要起来领导,我说这个可能还得有一个过程,因为我们的GDP只占世界的6%,我们人民币还没有全部自由可兑换,所以你怎么可能呢,所以不是这次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陪同**主席在澳大利亚访问的时候专门讲了一句话,就是“主权货币(就是说抛开美元的主权货币)目前还只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并不代表中国的国家政策”,你们看报道能看到,这是清醒的。现在别以为我们就能够取代美国,这个不行。即使在亚洲,现在我们开始人民币在和东盟的结算里面用人民币,这个我们不反对,但是也并不表示人民币就可以成为亚元,这是两回事。你想,人民币要成为亚元,日本、印度、韩国能干吗,所以这恐怕是不容易的。
欧盟呢,就不能一概而论,欧盟的国家各国不一样,这次金融危机受最大冲击的是英国,为什么,因为英国的金融很发达,它的实体经济相对没有德国这么发达,所以这次我们派采购团去在德国采购一两百亿美元,在英国只采购了30亿美元,为什么,它没东西可买。所以从整个欧盟来看,由于它的欧共体的这种机制,欧盟作为世界上一个主要的一角还是会继续发挥作用,而且说实话,它也是美国在金融上最大的对手。这次大家看华盛顿会议,实际上是美国和欧盟争夺金融的主导权,所以萨科奇提的好处好多别的建议。那么我们中国是处在一个有利的地位,就是我们支持谁呢谁那边砝码就重,尽管我们自己砝码不大,所以现在欧盟还处在跟美国争夺金融主导权的这种情况下,是这样一个情况。
1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第二个是您怎么看待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和云南及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和东盟合作我说过了,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是我2005年在韩国说的,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过程,所以中国和东盟10+1明年就可以实现自由贸易区,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这说明我们明年人民币可以作为10+1的一个结算货币,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自愿为原则下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所以你们可以看到美国现在开始重视东盟了,美国很长时间不签东盟友好条约,这次希拉里代表美国签了,就是要想抵消我们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么云南在这方面应该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但是我说句不大客气的话,就是说云南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能没有广西大。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经济技术与多国内产生特殊的经济区域的发展未来开发区,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怎么发挥,我刚刚在北京做了一个报告,大概是星期天下午做的,你们要是上网上谷歌或者百度可能查得到,我讲的意思就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们国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成为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的集中点,在有的城市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占到半壁河山。所以在过去来看,它是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金融危机中它也受到了冲击。那目前面临的问题一个就是经济开发区由于现在土地控制得很严,所以经济开发区再发展土地的余地不大,你怎么样进一步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可能是一个。第二是经济开发区也面临一个结构调整,因为原来经济开发区里有很多是传统产业,应该逐步的进行结构的调整,因为它生产能力过剩。第三就是由于经济开发区多半是由政府派出的机构去管理(这是条条)和经济开发区所在的地方的地、区、县有冲突,条条块块有矛盾。特别是在土地、安排它征地以后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等问题,这都是块块的责任,但是管理又是条条,所以这个关系要理顺。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把经济开发区下放到块块去管理,当然这是不是合适还有待观察。第四就是经济开发区现在还没有立法,立法还滞后,所以有些地方性法规,从全国性立法来说还没有。那么经济开发区要继续发展,我个人看法就是调整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内部的管理。简单的回答就这样,谢谢~
16
范文二: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近几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2009年恰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呈现止跌回升、企稳向好的趋势,经济增长“保八”的预期目标实现在望,保增长是短期目标,是战术性措施,调结构是长远目标,是战略性举措。那么,调结构就是长远目标,是战略性举措。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国内外明年的经济形势的特点可以用“温和”二字来概括。投资、消费、出口、物价等指标都将是一个温和上涨的态势,这就决定了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是比较温和的,预计可以达到9%以上。
第一,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从有关报道上也许看到了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也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还要继续。在这种情况下,明年我们的出口也只能是恢复型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即便是投资拉动,但是民间的投资还没有真正拉动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要使经济保持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还要靠民间投资的增长。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虽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这已经在社会上达成了共识。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还需要一些大政策的出台。因此,明年的消费增长,特别是居民的消费增长只能是保持适度增长的态势。
第四,我们的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将是保持经济稳定、较快的增长,既要保增长,又要防止经济过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面对这一切,我国政府要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增长。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0902班
苏玉泽
200954080212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第一,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大家从有关报道上也许看到了一些
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也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还要继续。在这种情况下,明年我们
的出口也只能是恢复型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即便是投资拉动,
但是民间的投资还没有真正拉动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要使经济保
持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还要靠民间投资的增长。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虽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
这已经在社会上达成了共识。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还需要
一些大政策的出台。因此,明年的消费增长,特别是居民的消费增长只能是保持适度增长的
态势。
第四,我们的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将是保持经济稳定、较快的增长,既要保增长,又要
防止经济过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第一,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大家从有关报道上也许看到了一些主要
经济体的领导人也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还要继续。在这种情况下,明年我们的出
口也只能是恢复型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即便是投资拉动,
但是民间的投资还没有真正拉动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要使经济保
持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还要靠民间投资的增长。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虽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
这已经在社会上达成了共识。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还需要
一些大政策的出台。因此,明年的消费增长,特别是居民的消费增长只能是保持适度增长的
态势。
第四,我们的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将是保持经济稳定、较快的增长,既要保增长,又要
防止经济过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范文三: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第一节 2008年回顾: 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 一、2008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南方冰灾 视频:冰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 三鹿黯然离场;蒙牛全年预计亏损9亿元,近日又被爆存在30亿的资金缺口;伊利的损失约为23亿元。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 : 韩国媒体称:神七成功为中国带来1000亿元经济效 应。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 二、2008年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一)经济形势基本面分析 1、经济增速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GDP增长创7年新低,CPI增长创12年最高 。 2008年,在欧美经济濒临衰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增长率在,,至,,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的增速,这在全球依然是最高的。 平抑物价 2008年,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明显成效。只用了,个月的时间,就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从,,以上控制到,,以下。 3、国际收支 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仍保持了双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4、就业形势 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 1、投资过热问题 经过2007年一年的疯狂上涨,股市和房市的投资过热引发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2008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平抑物价的措施,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2、内需不足问题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最大考验:消费需求明显慢于投资增长。 3、城乡差距问
题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0.45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
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4、资源环境问题 1、年初“双防”政策 ――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度提高,,,,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调高出口退税率,稳定出口。 ?
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调整住房政策。 第二节 2009年展望: 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一、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主基调 三、2009年经济形势展望 浅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2008年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率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 教育部部长周济 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中国经济2008年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总体评价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视频: 2008中国经济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视频:炒房者之歌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三)2008年国家的经济政策 2、?年中“一保一控” ――保增长抑通胀 出口退税 1 3、年末“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2 3、年末“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3 3、年末“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视频:中国公布各行业新出口退税率 4 3、年末“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3、年末“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5 视频:经济复苏前景乐观 二、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仍会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长。 视频: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复苏动力 ――经济发展仍处在潜力较大时期 视频:家电下乡政策推广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拉动产业升级, 工业化、城镇
化加速; * * * * * 主讲 钟佩君 袁灵 第一节 2008年回顾: 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 第二节 2009年展望: 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提 纲 汶川地震 奶粉事件 三聚氰胺,毒死了一个企业,摧毁了一个行业。 北京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奥运历史上财务最为成功的奥运会,估计产生大约3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神七飞天 金融风暴 2008年上半年我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业企业面临重组。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格局,四大因素牢牢地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这一增速也略高于改革开放,,年来的平均增速,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 2、物价水平 工资 物价 菜价涨,菜农收入反降 而改革开放以来前三轮物价快速上涨,分别用了(1981),,个月、 (1988) ,,个月和(1992) ,,个月才把,,,从,,以上控制到,,以内。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 * * *
范文四:中国经济形形势与展望(资料)
2016中国经济形形势与展望
中国经济走势如何,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特别是 2012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 三期叠加的压力以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下行的 态势。
一、 2016年国内国际经济格局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 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 2016年是中国 “十三五” 的开局之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公报指出,要“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要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不断的 开放, 也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 判断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 首先需要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和 考察。
1、当前国际经济格局
2015年,世界经济维持小幅温和增长,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仍然 持续分化。美国经济总体而言稳定复苏,延续了小幅增长的态势,第三季度 GDP 增速从第二季度的 3.9%下降至 1.5%,略低于市场预期。欧洲经济在走出欧债危 机的过程中,正逐步企稳复苏,欧盟和欧元区在 2014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 1.4%和 0.9%。在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 2015秋季预测中, 2015年和 2016年欧盟的 GDP 增速分别为 1.9%和 2.0%; 其中, 德国的 GDP 增速为 1.7%和 1.9%, 法国为 1.1%和 1.4%,英国为 2.5%和 2.4%,欧盟对其内部这几个大的经济体均有良好预期。 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出现分化, 印度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而俄罗斯经济和巴西经 济则出现负增长。国际权威机构对世界主要经济体 2016年的增长预期普遍高于 2015年。种种信息表明,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整体将有所好转,特 别是考虑到 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即将离任的奥巴马政府不会出台激进的 经济政策, 这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影响力最为重大的国家的经济政策将保持相对稳 定。因此, 2016年对中国而言是能够在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下着力解决内部经 济问题的重要时期。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已经达到难以维系的地 步。 后金融危机时代, 全球经济在再平衡的进程中, 正经历着一系列重要的转变。 具体而言,全球经济呈现出以下重要特征:
(1)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为供过于求的产能过剩格局。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影 响下, 全球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下降。 尽管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国家都推出 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总体而言, 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是全球经济面临的压力 之一。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 响物价至下跌, 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 导致失业率 升高及经济衰退。
(2)全球经济步入产业转型和产业再布局,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 略意在让制造业和就业回流。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由于高耗能和高污染性, 在日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 着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环境下, 逐步被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取代。产业更替伴随着产业的再布局,受到劳动、 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影响,部分产业出现重大调整。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二战结束后, 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 经济体逐渐向价值链的市场、 研发两端延伸, 而把低附加值、 处于中间环节的制 造业导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从制造业向知识产权和服务业转 移,其制造业开始经历趋势性萎缩。 20世纪 50年代初,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 界总和的近 40%,到 2002年这一比例降至 30%, 2012年更是跌至 17.4%。 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
非理性消费透支,金融监管不力,失误的货币政策最终引发了 2008年的全 球金融危机——以美国房市泡沫破灭为起点, 迅速由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经 济危机。 危机在冲击美国经济的同时, 暴露出其经济发展的重大弊端:过度金融 创新、经济“空心化”、债务驱动型增长、贸易财政双赤字。
惨痛的教训使美国经济开始谋求转型, 从过度依赖金融和虚拟经济转向实体 经济。为此,奥巴马政府一改自由市场理论,积极主动干预,实施了一系列力度 空前的非常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配合医疗、 金融体系改革, 能源气候政策调 整等举措, 把重振制造业, 降低失业率作为经济复苏的突破口, 明确提出“再工 业化,制造业回流,五年出口倍增,降低失业率”等目标;以出口驱动取代消费 驱动,通过财政支持,贸易保护等手段重塑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实体制造业。 美国的“再工业化”, 除促进就业外, 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 而更 像是催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实现产业升级。 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传统制造业 中的传统技术红利已开发殆尽。 举例来说, 在现代装备制造业中, 机床的控制精 度已经达到 10的负六次方秒,这是一种接近物理极限的数值。技术红利的开发 空间越来越小,这一趋势正倒逼技术换代和产业升级。
(3)中国经济的崛起,悄然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加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 “一带一路”战略措施的启动,增大了中 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等新的经 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也使得国际经济秩序有了新的变数。
人民币国际化
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 结算 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 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自 2009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六年时间里 的发展超乎想象。 2015年注定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平凡的一年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 及外汇交易中支付结算使用占比的上升;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立; 离岸人民币 市场迅猛发展以及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越来越为其他国家所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以 10.92%的权重,成为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特别提款权 (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三大货币。 这是人民币国 际化六年来取得的关键性和阶段性成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简称亚投行, AIIB ) 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 边开发机构,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 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总部设在 北京。 [1]亚投行法定资本 1000亿美元。
2、中国的经济转型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
与全球经济大格局相对应,中国的经济转型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
(1) 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 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经济总体有效需求不足 ,
三期叠加效应之下,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 经济增速持续回 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总体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下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 数(PPI )连续 43个月为负。消化过剩产能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链接:三期叠加:
增长速度换档期:
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年均近 10%的持续 高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 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 化,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结构分析,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 分析, 都可看到,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是一个发生 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 这些内在影响, 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来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
结构调整阵痛期: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经过 3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 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 一 些行业、一些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 2011年以来很多地方持续出现的雾霾天 气, 让人们认识到,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 而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同步现象, 其主要根源
也在于结构性问题。 经济增速的放缓, 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 各国应对危 机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 增强了我们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 结构调整不是免费午餐。 为了化解过剩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一些行业难免 受到较大冲击, 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 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 中的“阵痛”。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以大数据、生物科技、页岩气等为主的高科 技产业再次站到了世界经济的前沿, 主动的结构调整为美国新兴产业的崛起赢得 了先机。 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 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 必 须痛下决心。 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退出市场, 本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 有坚持把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 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 才有可能赢 来“阵痛”后的新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为扭转增速下滑过 快造成的不利影响, 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 推动 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从 2008年底到整个 2009年和 2011年初,刺激政策产 生了好的效果,经济增速最高时达到了 11.9%,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也 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所产生的红利。 从 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可以理解为进入了前期刺激政策的 消化期。 在这个阶段, 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 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 在发挥作用, 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也使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受到掣肘, 调控余地大为缩小。
(2)对外贸易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降 低,
多年来, 外贸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 不振,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低迷, 2015年全球贸易明显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据介 绍, 全球有 70个主要经济体进口出现负增长, 而且这 70个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基 本下降。 今年 4月,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全球贸易报告预测, 今年全球贸易增速预 计仅为 2.8%, 可能连续 5年低于 3%, 陷入 30多年来增速最糟糕的时期。 全球贸 易增长低迷,除世界经济不振外,很大程度上还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关。 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 免受外国商品竞争, 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 策。 在限制进口方面, 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前者主要是 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 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 《全球贸易预警 (GTA ) 》 报告指出,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各国正加速实施“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 2015年全球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数量为 736个, 较上年增加了 50%, 是此期间实
施的促进自由贸易措施的 3倍。 2016年前四个月实施了 150个,而此前每年前 四个月的这一数值仅在 50-100之间。目前,部分国家实施的贸易歧视性措施主 要有:政府补贴、 贸易救济、 进口关税、 政府采购本土化、 投资保护、 出口鼓励、 非关税措施等。
案例
某汽车制造商:中企制造成本优势输出困难:中国一家汽车制造商的某海外 市场负责人说“我们企业在海外发展多年,从 2011年至今,遭遇了隐性的贸易 壁垒和多年的反倾销关税。 ”贸易壁垒导致中国企业制造成本优势的输出变得更 加困难。 这位负责人说, 在南美洲某市场, 汽车产业的政策有明显偏向当地制造 商的倾向, 这是一种无形的贸易壁垒, 比如, 进口车比当地生产车在增值税税收 方面高 30%。同时,当地所有的进出口企业都需要一个 RADAR 进口资质,相应限 定进出口额度, 获得进口资质的申请过程比较复杂, 申请周期需要好几个月, 且 需要贸易额支撑。 他举例称, 该公司有好几个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有反倾销的问 题,如公司的整车玻璃和喇叭,涉及反倾销惩罚,需要缴纳一些惩罚性的关税, 除了正常的关税, 玻璃每公斤多收 2.26美元, 扬声器每公斤多收 2.35美元, 轮 胎每公斤多收 2.17美元。 2015年 1月至 10月我国共遭遇 21个国家(地区)发 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有 65起, 涉案金额 58.3亿美元。 对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加工贸易比重大幅下降, 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其他低成本国家。 (3)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致力于经济的健康平稳转移。
一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 +”、重大产业计划、计划生育政策的 重大调整,开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亚投行、 “一带一路”、加强与 美英德法的经济合作,全力拓展中国对外发展空间。此外,反腐倡廉逐步深入, 加速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努力打造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 2016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
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握引领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 度扩大总需求,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引导市场预期, 有效应对风险 挑战,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稳中有好, 符合预期。 8月 31日, 受国务院委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 十二次会议上报告 2016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如是说。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6.5%
徐绍史介绍, 201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7%,与一季度持平,处在 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 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增速前列; 在积极推进去产能的 同时, 加快培育新动能, 工业生产趋于稳定, 前 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 比一季度提高 0.2个百分点。 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前 7个月城镇新增 就业 83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83.5%, 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4.05%,控制在 预期目标之内。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6.5%,与经济增长基本同 步。居民消费和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前 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3%,
重要农产品产供销衔接和储备调节及时有效, 市场供应总体充裕, 前 7个月居民 消费价格上涨 2.1%,与一季度持平,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
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时, 徐绍史列举了几组数据:坚定不移去产能, 钢铁、 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意见及配套政策出台实施, 今年化解钢铁产能 4500万吨左右、 煤炭产能 2.5亿吨的任务正在抓紧落实, 前 7个月分别完成全年任务 的 47%和 38%。因城施策去库存,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用好住房公积金、释放 农民工市民化住房需求等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 5个月 减少。 积极稳妥去杠杆, 发展和规范股权融资, 前 7个月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增 长 57.1%; 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 0.7个百分点。多措并 举降成本,打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 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等政策“组合拳”,促进企业成本下降和利润回升,前 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6.9%。突出重点补短板,加大对脱贫攻坚、科 技创新、 生态环保等领域投入, 前 7个月水利、 农业和生态环保等投资增速均在
20%以上。
3、与 30多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涉及亚欧非众多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 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总人口约 44亿,经济总量约 21万亿美元,分别占 全球的 63%和 29%。沿线国家许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处于经济发 展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已取得重大进 展,包括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开展铁路项目合作,签订 自贸协定(区)等。目前,目前,亚投行已有中国、韩国、英国、德国、法国和 意大利等作为创始成员国的 57个国家参加。 8月 31日在到访的北京表示加拿大 决定正式申请加入由中国主导、并已于 1月开业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简称 亚投行, AIIB) 。在七大工业国 (G7)之中,没有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将只剩下美国 和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网 9月 1日刊登题为《加拿大“背叛”美日申请加入亚投 行》的评论文章。
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目前中国已和与 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 “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与 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一批示范基础 设施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如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 中国—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等一批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积极推进。 目前共 有 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 大经济走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 巴、 孟中印缅, 六大经济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质载体。 ) 取得早期收获, 铁路、核电、钢铁等领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利用外资环境继续改善,自贸试验 区试点深入开展, 69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利用外资规模总体稳定,前 7个月实
际利用外资 771亿美元,增长 0.7%。多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与主要经贸伙 伴合作继续深化,前 7个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1028亿美元,增长 61.8%。 总体上 2016上半年中国经济 稳中有好亦有难
(1)社会融资数据持续疲软。 2016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9.75万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 961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7.48万亿元,同比多增 8949亿元。从结构看, 2016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 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 76.7%, 同比高 1.8个百分点; 委托贷款占比 10.7%, 同比高 4.6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 2.9%,同比高 2.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 比 17.8%,同比高 7.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 6.2%,同比高 1.7个百分点,其中银行委托贷款的快速增加和信托贷款的下降,说明市场大额 资金仍然保守,风险偏好比较低,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
另外有两项还出现了下降,分别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 -3.9%, 同比低 4.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 -13.1%,同比低 13.4个百分 点, 其中外币贷款与中国进出口持续疲软有关, 进出口萎缩必然导致外币贷款下 降。 另外, 近期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降温也是导致外币贷款下降的另一因素, 票据 融资的下降一方面是监管收紧所致, 也说明企业现金流趋紧, 短期融资风险增大。 (2)国民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 34万亿元, 同比实际增长 6.7%, 创下了自 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自 2010年以来 GDP 增长率持续走低,呈现一个明显的下行趋 势,从目前看似乎仍未见底。虽然 2016年 6月,各 项 宏 观经济 指 标显 示,宏 观 经济 出 现 了企 稳 迹象, 但仍然面 临较 大的下行 压 力。 一是, 从总 需求的 视 角 来 看, 固定 资产 投 资 增速下滑 态势 不 断 加重。 二是, 从产业 的 视 角 来 看, 工 业 仍 处 于深 度的 结构调 整之中, 尤其是制造 业 的 运 行情 况 依然欠佳。 三是, 从总 价格水平的 视 角 来 看, 同比 涨 幅回落且 环 比 为负 , PPI 同比仍 为负 且 环 比由正 转负 ,表 明 经济 回 稳势头尚 未 稳 固。 四是, 从 先行指 标来 看, 经济 增 长 的支撑 动 力 将 有所 减 弱,下行 压 力 将 有所增强, 经济下行趋势在短期内很难被扭转。
(3)经济结构调整喜忧参半
过去多年粗放式的增长和产业政策的偏差造成了我国经济严重的供需结构 性失衡:一方面,钢铁、煤炭、汽车以及一些低端制造业出现了“有供给、无需 求”的产能过剩现象; 另一方面,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产品和服务需求 的品质不断提升, 一些领域出现“有需求、 无供给”需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此 背景下, 我国出台了扩大总需求和促进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政策, 通过去产能、 促 产业升级、鼓励创业创新来重新平衡供需结构。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结构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优化。 第一, GDP 增长在多方面体现出了结构的改善。从三次产业构成看,第一和第二
产业比重下降,分别降到了 6.5%和 39.4%,而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到了 54.1%,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主战场; 在需求构成方面, 上半年, 最 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73.4%,比上年同期提高 13.2个百 分点, 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逐步从投资推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区域发展更加平衡, 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 东西部差距进一 步缩小。第二,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钢铁、煤炭、房地产去产能调整 取得进展,上半年,原煤、粗钢产量同比分别下降 9.7%和 1.1%,商品房待售面 积逐月减少; 另一方面, 一些薄弱和新兴领域投资增长加快,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26.7%和 22.5%, 远远高于 9%的全国投资增长率。第三,虽然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但贸易结构持 续优化。上半年,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6.4%,比上年同期提高 1.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 55.7%,提高 1.3个百分点,说明我 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由外商主导的加工贸易模式转变为自主品牌出口创汇模式, 对 外贸易质量进一步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 57.2%,出口产品结构持续 改善;另外,在总体出口下降 2.1%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出口逆势增长 3.6%,占 出口总额的 46.6%,继续保持出口的主力地位,充分印证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强 劲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 当前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 在总体投资增速放 缓的情况下, 投资结构出现恶化的趋势, 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上半年, 国有控股投资增长 23.5%,比去年同期增加 11个点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民间投资增长率下滑至 2.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8.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 资的比重为 61.5%,比去年同期降低 3.6个百分点。当前的投资主要依赖政府和 国企, 民间投资萎靡不振, 这必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国进民退”的现象, 使我 国经济的总体质量和效率下降。另外,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仅为 4.4%,较去年同期下降近 5个百分点,远低于一、三产业增速,尤其是制造业投 资同比增长仅为 3.3%,创下了十几年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萎缩以 及投资增速的回落预示着实体经济依然复苏乏力, 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没有得 到根本的扭转。 同时, 经过多年的货币宽松, 6月末, 我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 (M2) 达到了 149万亿元,上半年同比增长 11.8%,货币发行量远超 GDP 总值, 2015年末,我国 M2高达 139万亿元,是当年 GDP (68万亿元)的两倍多(美国此比 例仅为 0.67) , 巨额的超发货币流向虚体经济, 促生了大量的投机性经济活动, 尤其是进一步吹大了房地产的泡沫。 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27.9%, 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 42.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7.53万亿元,其中个人 购房贷款新增 2.36万亿元,同比多增 1.25万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 31%。资金 “避实就虚”的现象进一步抽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源泉, 不利于总体经济复苏和 结构的优化。
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 7月 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 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 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指出, 当前经济 运行基本平稳, 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从趋势看, 经济发展长期向 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 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从经济运行看, 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强化新 的发展动力。
1、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 消费、 出口三驾马车, 供给侧则有劳动力、 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 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住” “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 化。 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达到 1套房, 2014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 100辆。 根据国际经验, 这个阶段 “住” “行” 的市场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3年后, 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 住房销售面积先后出现负增长, 汽车销售进入低增 长阶段。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 日俱增。 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 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 求快速增长。 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 设计、 标准、 供应链管理、 营销网络、 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 一些传统产 业产能严重过剩, 产能利用率偏低。 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居民对高品质 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 造成国 内消费需求外流。 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 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 响, 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 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 需求领域、 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 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 释放。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 20 世纪 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 根经济学” 和 “撒切尔主义” 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 的泥淖。 中国 “供给侧改革” 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 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通胀率高达 13.5%、失业率达 7.2%,而经济增长率 仅 -0.2%,深陷“滞胀”泥淖。同时美国经济也存在税率过高、限制进入、价格 管制等诸多结构性问题。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最高达 70%,企业所得税率 高达 46%,抑制了私人部门投资和生产的热情。面临凯恩斯主义“神药”失效, 复苏亟待新“药方”。 1981 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奉行供给学派和货币 主义的主张,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推减税,同时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
开支,紧缩货币供给。经济回归繁荣, “大稳健”时代来临。里根经济学大获成 功, 美国经济迎来 “大稳健” 时代, 但也提高了美国的赤字率, 增加了政府债务。 但总体看,里根经济学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70-80 年代的英国同样陷入了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淖,零售价格同 比一度飙至 25%, GDP 增速出现负增长。同时英国也面临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 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撒切尔 1979 年上任首相后,首先采纳了货币 主义的观点, 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 同时采用供给学派的观点, 加速推进国企私 有化、 减税、 废除物价管制等改革措施,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触底反弹, 长期稳健增长。经过改革,恶性通胀得到控制,英国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宏观 经济指标波动率大幅减小。撒切尔的结构化改革被认为“挽救”了英国经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就是去产能、去库存、 去杠杆、 降成本、 补短板这五顶重点任务。 其中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供给侧改革 的主要任务。
一些外媒认为 2009年,中国为了应对上一轮的经济危机,出台政策鼓励一 些产业发展, 有些产业恰恰也是目前产能过剩比较多的行业, 包括钢铁煤炭。 对 整个经济有拖累,甚至影响到世界经济。
产能过剩是全球性的问题,首要原因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房地产泡沫 崩溃引发的全球市场需求萎缩, 造成了全球很多行业出现过剩。 比如说原油、 页 岩油气, 美国的库存在不断地增加。 比如说铁矿石, 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能力已 经过剩。 比如全球汽车市场也在趋于饱和等等。 很多领域很多产业都出现了过剩。 单从钢铁行业看,许多国家钢铁产能都面临过剩的问题,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我们统计了一下,看到一些资料, 2014年全球粗钢产能 利用率是 73.4%,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 73.6%,中国产能利用率 与全球的平均水平是相当的。
中国的钢铁等工业品主要是用于满足国内的需求。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 钢铁 等工业品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 我们未来城镇化发展、 制造业发展、 基础 设施建设等等对钢铁都有很大的需求。 从出口比例看, 中国长期是钢铁的净进口 国,从 2006年开始才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我们统计了一下,从 2006年到 2015年这十年当中,我国的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 10%,大大低于同期其他 产钢大国的出口比例。从政策导向来看,我国也并不鼓励钢材大量出口,相反, 为抑制钢材等高载能、 高耗能产品出口, 还采取了加征出口关税、 降低出口退税 率等措施。
中国政府化解过剩产能是积极主动的,也是非常认真的。 2013年以来,有 关部门从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今年 2月份,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 对于化解钢 铁过剩产能作了全面部署, 明确要求要在 “十二五” 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 未来五年再压减粗钢产能 1亿到 1.5亿吨,今年要压减粗钢产能 4500万吨。 1
— 7月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任务的 47%,现在还在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确 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2、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 多 因素的复合体。 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客 观制约性, 不是随意建立。 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 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 终产品的需求, 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 其是否合理, 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 是否 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可能性之上;能否充分发挥一切经济优势; 1978年以前的中 国经济,农业基础薄弱,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衡。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通 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 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于协调, 并向优化和升 级的方向发展。 中国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国民经 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 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 经济结构重组趋势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1)培育“双创”经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新的结构转型期,创新已成为 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 近年来主要国家提出科技战略的频率之快、 层次之高 前所未有。主要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出现重大调整。新兴经济体国家,如韩国、俄 罗斯、印度、巴西等都纷纷提出了本国的创新发展战略。
在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 新一届政府也把“双创经济” (“ 大众 创业、 万众创新”) 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新常态下, 传统经济发 展模式所依靠的比较优势大大降低, 要获得新的发展动能, 关键在于放开市场准 入,充分释放民智民力。
(2)培育数字经济
全球范围来看,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长尾经济等新的经济增 长点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与经济、产业、科技和国家治理全方位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组 织、 新业态和新模式, 信息经济成为全球复苏的引擎, 新一轮重大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正在全球蔚然成风。 当前,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数字经济深厚的经济社会基 础, 尽管我国仍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要逾越各类挑战和难题, 但许多 应用领域已与主要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中 具有超越的潜在优势。
中国是全球互联网用户、 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 拥有庞大的数据生产 和数据消费的主体。 全国 4G 用户数超过了 2.5亿户,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达 9.37亿户。 根据 IDC 发布报告, 中国 2013年的 ICT 开支为 1790亿 美元 , 超过了日本
的 17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 ICT 市场。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 ICT 市场, 其规模是中国市场的三倍。 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将释放出巨大能量。 数字经 济与产业融合将形成下一代制造业形态、 下一代贸易形态、 下一代物流形态, 对 传统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系统重构。 埃森哲报告显示, 产业物联网将尤 其推动成熟市场的经济增长。到 2030年,产业物联网的资本投资及其带来的生 产率提升将为美国累积贡献 GDP 为 6.1万亿美元。 中国将有望从产业物联网中实 现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能落实支持产业物联网发展的各项措施,到 2030年, 中国累积 GDP 将增加 1.8万亿美元,相应 GDP 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 1.3%。
(3)培育服务经济
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服务业是关联度极广、 渗透性极强、 社会效应极大的综合性产业门类。 当前, 中国已进入服务业高速发 展的轨道。 近些年来, 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不断扩展和延长, 其覆盖范围逐渐从加 工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 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制造和服务 逐渐相互融合, 全球生产经营活动日益被纳入到全球生产服务体系。 服务在企业 产值和利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 经济”转型的新趋势。 这些年来,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甚至超过第二产业。 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高收入阶段的 必然现象, 也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主动调结构、 促转型的结果。 预计未来五年服务 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到 2020年将达 5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 增长的主动力。
(4)培育通道经济
以促进世界经贸大融合为重点的跨区域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一方 面,基础设施“通道经济”。根据《国际商业监测》(BMI )发报告预测,随着 各国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到 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 57万亿美元,其中在 57万亿美元投资需求中,水和水处理、能源及交通建设约 占 80%, 成为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最主要领域。 当前, 中国凭借在公路、 高铁、 桥梁、 电力、 能源等领域较强的基础设施能力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基础设施投资国。数据显示,自 1992年到 2012年,中国将大约 8.5%的 GDP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的 2.6%的平均水平。
因此, 应该加快“一带一路”区域内海运水运网、 高速公路网、 高速铁路网、 航空网、通信光缆网、能源互联网建设,构筑完全、高效、便捷、可持续的亚欧 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积极促进港口、电力、通信、能源管道、物流园区、临港 产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技术,链接区域增 长极,使亚欧基础设施朝着更加联通、更加兼容、更加智能、更加高端、更加便 利的方向发展,打造综合枢纽,促进“一带一路”乃至全球“大联通”。
(5)培育绿色经济
015年 5月,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意见》 , 这是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 是对 中共十八大及中央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落实, 也意味着大力 发展生态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国策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发展生态经济既面临诸多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 2014年,中美作 为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达成重要共识。 根据协议规定, 中 国将力争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从 2030年左右开始减少,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源消费比例从 2015年的 15%提升到 2030年 20%左右,意味着中国必须重新谋划 能源结构和布局, 必须下大力气发展清洁能源、 绿色能源和新兴替代能源。 按照 循环经济中有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 率为基本特征, 积极推动能源循环高效使用, 这势必对中国能源结构、 发展格局 乃至全球能源格局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也对清洁能源、 新兴能源带来新的 发展机遇。加大农业、渔业、林业、制造业、交通、水和废物管理的绿色投资; 依托碳减排和 CDM 市场潜力, 重点发展以水能、 太阳能、 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 石能源; 大力发展能源互联网, 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 推进低碳城市资源综 合利用、 绿色工程与设计、 绿色建筑和建筑能效、 建筑垃圾回收, 再制造产业化、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循环经济工程,加快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升级, 彻底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
3、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 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八 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科技创 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今世界,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 “牛鼻子” , 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自古以来,科学技 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入 21世纪 以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和特征。 创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 向少数创新中心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世界 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 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这势必对国 际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 2015年 -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到增长新阶段, 正在发生如下九个方面的经济趋势变局。 中国经济发展变局 蕴含着很丰富的内容, 需要中国在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现状的前提下,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力争抓住其中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更美好未来增长。 经济发 展趋势一:“三驾马车”让位于“三大发动机”。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经济增 长的动力定位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在运用“三 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 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外需不行了
就拉动内需,投资不行了就拉动消费。其实, “三驾马车”只是 GDP 的三个组成 部分, 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而非原因, 只是经济低迷或经济危机等特殊时期抚 平经济波动的手段, 并非平常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 长期依赖它们会有巨大 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只能来自于供给边的“三大发动机” ——制度变革、 结构优化、 要素升级, 这正好对应着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的改革、 转型、创新,它们才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健康、可 持续的动力。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推进全面改革、结构转型、创新驱动,这说 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经济发展趋势二:服务经济超 过工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在快速推进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经济一直是主体 力量, 但 2001年至 2013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年均实际增长 10.6%; 2013年三产占比达到了 46.1%, 首次超过二产占比的 43.9%, 2014年三产占比达 到 48.2%; 2015年上半年三产占比进一步提升到 49.5%,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的 时代悄然到来。预计到 2020年三产占比可达 55%以上。 服务经济比重的提升 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如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就业压力减轻、 能耗水 平下降、生活品质提高等。 经济发展趋势三: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领域。 新 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 的研发特别是应用领域也有不错的表现。数据显示,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 户数达 7.3亿人,较上年增长 11.8%,市场规模达 13437.7亿元,增长 183.8%。 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冲击, 对几乎所有行业 特别是传统行业 (如商业、传媒、通讯、出租车、金融等 ) 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和冲 击。 一些传统行业若不与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 很快就会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抛弃。 经济发展趋势四:城镇主导社会翩然而至。 新世纪以来, 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2002年至 2011年,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 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 2011年城 镇人口比重达到 51.27%,较 2010年的 49.95%提高了 1.3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 50%, 城镇人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14年城镇化率提升到 54.77%。 虽然目前 还有一部分城镇人口属于没有解决户口的“半城镇化”,但其实际居住地、工作 地、 生活方式等已基本城镇化。 而且, 随着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善, 随着城乡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 许多农村特别是郊区农村和交通沿线农村已基本 城镇化了,即大致享有与城市居民接近的城市文明。 经济发展趋势五:区域融 合渐成潮流。 虽然行政区划限制、 画地为牢、 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分割现象仍 然存在, 有的地方还很突出, 但区域融合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渐成潮流。 新 一届中央领导正在着力推动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就 是明证。 经济发展趋势六:人口红利开始消失。 1990年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期, 1990年至 2010年人口红利逐步提升, 2010年抚养比下降到 34.2%最低值、人口 红利上升到峰值;其后人口红利逐渐衰减,预计 2030年前后衰减为零并随即转 变到人口负债期; 而后负债率逐步走高, 2050年抚养比将达到 62%左右, 负债率 也将创出新高。 实际情况是:国家统计公报显示, 2011年中国 15岁至 64岁 劳动年龄人口 (即生产性人口 ) 占总人口比重为 74.4%,比 2010年微降 0.1个百 分点, 总抚养比由 34.17%上升到 34.35%; 2012年,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 74.1%, 较 2011年继续下降 0.3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经出现。 经济发展趋势七:“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 改革开放来, “低成本优势”一 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有力武器, 但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进入 “高 成本时代”,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人才成本、劳动力 成本、资金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各种成本全面上升,这
对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总之,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 行在合理区间,就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范文五: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一) 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二)各省情况
(三)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四)转型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
二、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三)创新发展战略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2016年过半, 各种经济数据纷至沓来, 各个经济体的运转趋势也逐渐浮出水面。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态势?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一) 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首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2015年的经济情况。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676708亿元,增长 6.9%。一产增长 3.9%;二产增长 6.0%;三产增 长 8.3%。三产结构 9.0:40.5:50.5。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9351元,比上年增长 6.3%。 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5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 66.4%, 提高了 15.4个百分点, 创 15年以来的最高点。 消费比投资高出 30.3个百分点, 成为拉动经 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速 8.3%,新兴服务业成为新增长点。 “一带一路”推进以及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国际机构的设立, 将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 和产 能国际合作创造全新的对外空间和支撑作用。
从视频中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 经济数据呈现出温和换挡,结构优化, 动力转换, 民生
改善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温和换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以及国内 “ 三期叠加 ” (三期叠加:1. 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 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3.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 持续影响的双重压力下, 2015年国民经济呈现出温和换挡、缓中趋稳的态势。 GDP 增速为 6.9%,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 7%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结构优化:伴随增速温和换挡的,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2015年,国内消费 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 66.4%, 比上年大幅提高 15.4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贡献的提升, 为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 在产业结构方面, 第 三产业占 GDP 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 50.5%。以金融、 IT 服务、科技服务、租赁和商务服 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长相对更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
动力转换:在经济增速温和换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正逐渐从过去的靠低廉的资源环境和劳动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技术、 新业态、 新模式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加强。 而 “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 系列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的 动力转换。 “ 双创 ” 政策(即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首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力的逐渐 增强。 从长远看, 创新会使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增强核心竞争力,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效率得到逐步提高,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加平稳和可持续。
民生改善:虽然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2015年人民生活仍保持不断改善的进程。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7.4%,比经济增速高 0.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人数超过 1000万人的目标。医保、社保、扶贫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速超过 GDP ,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在巨大压力下依然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增长,经济增速换挡是比较温和的, 为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就业形势的稳定对平均收入作出了贡献;
三、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高端吸纳就业的比重上升;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民众福利的提升,尤其是最低生活标准、最低 工资标准的提升,退休金的不断增长,都推动了平均收入的增长;
五、是扶贫力度的加大,贫困人口的显著减少,抬高了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六、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对高收入的城镇居民比重的上升;
七、 是农产品价格保护、 农业补贴、 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政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虽然经济现状处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势头,但改革也进入到攻坚期。
现状突出的问题有:深层次矛盾凸显,不同利益冲突加剧,改革推进难度加大。
(二)各省情况
结合图片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31省区大部分 GDP 增速均超 6.9%,比较靠后的有 东三省。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份,都过于依赖国营经济,民营经济非常不发达,使得经 济运行内生动力不足。 去产能, 对辽宁经济雪上加霜此外, 地方腐败的程度可以用一个指标 来简单衡量——即一个地方职务犯罪的数量与公职人员的比值, 比值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越腐 败。 2015年辽宁审结的职务犯罪数量为 2117件,高居全国第一;判处犯罪人数多达 2518人,位居全国前列;黑龙江 2015检察机关立案各类职务犯罪案件 1463件 1906人,两个数 字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三) 2016年上半年数据
8月 1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月率上涨 0.31%,前值 上涨 0.45%;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上涨 8.1%,预期上涨 8.9%,前值上涨 9%
较工业产出而言, 投资增长的放缓令人担忧。 尽管工业产出出现部分强劲迹象, 如电力 和钢铁产出等,但投资增长的下滑可能预示中国经济增长更大幅放缓
(四)转型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
现在国家虽然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但国家经济发展有 “ 四个没有变 ” :(1) 中国经济 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2)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3)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4)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 变。
改革需要在这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1)改革共识——改革方向
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 么?, 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国家的改革方向就明确了。 要深层次理解这一点,可以参 考《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这本书。
(2)党政关系——政体改革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 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 对政权 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 力; 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 提高工作效率; 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 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 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3)政市关系——转变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其应 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 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职能重心的转变:1、 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2、 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 建设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 为主,经 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 接管理; 3. 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4)央地关系——权利分置
(5)国民关系——民富国强
二、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 8月 12日预测, 中国有望在 2016年实现 6.6%的增长速度, 2018年以后温和下降至 6.0%,此后会进一步平缓下降。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增长 6.5-7%,难 度较大,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为此我们提出了经济新四化:市场化、全球化、城镇化、信息 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战略上,下面我们重点讲这三项改革。
(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1)历史和现状
国企改革从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1978-1993) :这次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起步于国企放权 让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 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 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次改革(1993-2003) :20世纪 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 同时, 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 冲击。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得意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三次改革(2003-至今) :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 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阶段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企改革以大企业、 以产 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 多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 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 进行。
国有企业现状:简单分述两个图片中数字含义。
亏损八大行业: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这几个行 业多集中在国企控股的重工业中。
为了扭转国企现状,特别是国企控股的重工业,必须要进行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 现代 化、国际化新形势, 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 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 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到 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1)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2)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
(3)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显著提高
(4)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国企改革要把握好四大要点:
(1)国企类别: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
(2)国企的活力来: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3)资本管理:设立政府市场“隔离带” ;
(4)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
(3)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
第一,分类 重组。
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明确今后将分类推 进国有企业改革。在企业分类过程中要坚持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
《指导意见》把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原因:
一是充分考虑企业功能的多重性、复杂性,分类宜粗不宜细。
二是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考虑国有企业现在大部分都是 混业经营的,要看主业、看发展。
三是充分考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企业功能定位进行动态 调整。
四是充分考虑各地不同发展实际, 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思路原则的前提下, 允许各地结 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目标多元、 定位不清的问题, 为了解决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
无论是商业类企业还是公益类企业, 都是独立市场主体, 都要与市场经济相融合, 都要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 都要服从国家战略, 都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 机统一。
商业类: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企, 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积 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 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 相对控股, 也 可以参股;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主要承担重大专 项任务的商业类国企,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公益类:国企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 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还可以 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此外,也要区分集 团公司和子公司等不同层级。
第二,资产证券化。 通过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进混合所制改革,提 升国资流动性,实现国资保值增值等。
发展混合所有制要区分不同类型, 首先是区分 “已经混合” 和 “适宜混合” 的国有企业。 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企, 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 对适 宜混合的企业, 要坚持因地因业因企施策。适合独资的就独资,适合控股的就控股,适合参 股的就参股。 混改不搞拉郎配, 不搞全覆盖, 不设时间表, 不下达指标, 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对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重点投资在公共服务、 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 略性产业等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入股的方式有: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 组等。
对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企业:可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共用 事业等。入股的方式有: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
第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只管资本。资本化是国企战 略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国资兼并整合的大背景下, 争取成为国资投资、 运营 平台涉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指导意见》 提出, 要对国企 “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 同时对国企负责人员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
负责人薪酬要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由各级党委、 政府及部门任命的企业负责人, 其薪酬结构要与企业功能性质和经营业绩 挂钩,调整偏高、过高的收入。薪酬合理确定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 励收入。
对通过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其薪酬由董事会按照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确定。 无论是组织任命的, 还是市场化选聘的, 都要在综合考虑有关群体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合 理确定负责人薪酬水平, 不超过 7-8倍国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形成负责人与职工间合理 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也可探索实行员工持股。 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
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员工持股方式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和出资新设等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国有资产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即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也 为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划了路径。
以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对所监管企业履行出资人权利的模式, 而现在改由国有资本 投资、 运营公司对所授权的企业履行出资人权利, 真正形成政府和市场之间的 ‘界面’ 和 ‘隔 离带’ 。 今后,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 运营公司这一平台, 以 “市 场化”的方式往下层层传导,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加深了解国企改革设计方案。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从外部看,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无法延续过 去出口的高增长态势;从内部看,长期的高投资率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 过度依靠投资拉动不可持续。这都需要从供给侧发力。
从内部看, 中国的钢铁、 水泥、 平板玻璃等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不仅造成生产力和 财富损失,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可持续。加之企业成本上升、 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 降, 我们亟须在供给方面打破对企业发展的约束, 通过减税、 降费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条件。 中国经济在供给与需求两端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过去市场需求强调的重点是 “有没有” , 而现在要解决的重点是“好不好” ;过去是供不应求,现在很多产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问 题突出。 与需求侧重点变化紧密相联, 供给侧需要主动与之适应, 需要调整供给侧的结构与 质量,真正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效率的深刻转变。
2013年, 我国经济进入 “三期叠加” 阶段, 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 “怎么看” 。 2014年, 提出经济发展 “新常态” , 既进一步深化了 “怎么看” , 又为 “怎么干” 指明了方向。 2015年,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 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015年 11月 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 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增强经济持 续增长动力, 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11月 1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 “以 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 , 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以 **同志为**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 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内涵: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
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好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说来: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通过摆脱要素驱动, 改变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 高强度投入驱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 转向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使经济增长实现更健康、 更高效、 更可持续的增长。
推进结构调整。 通过增加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 上的结构平衡。
增强体制活力, 通过化解过剩产能, 加大资产重组力度, 促进要素有序合理流动, 实现 资源优化再配置。
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发展。
需求侧有投资、 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 而 供给侧则有劳 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 配置, 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 在经济增长率。
当前, 中国经济在供给与需求两端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过去市场需求强调的重点是 “有 没有” ,而现在要解决的重点是“好不好” ;过去是供不应求,现在很多产业供大于求,产能 过剩问题突出。 与需求侧重点变化紧密相联, 供给侧需要主动与之适应, 需要调整供给侧的 结构与质量,真正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效率的深刻转变。
这就要求一方面通过刺激需求侧 “三驾马车” 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就要从供给侧发 力, 主张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 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方式, 促进经济供给能力 的提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权威人士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国情出发, 不妨用 “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 这样一个 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 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好满足广 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也要消除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就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这两种误解。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
“五大政策支柱” 整体融合、 有机结合、 相互配合,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 的环境和条件。 (1)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2)产 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3)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 (4)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5)社会
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五大政策支柱是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的关键, 也是推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各项工作重点应该以 “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 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努力 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
(1)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4)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
(5)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6)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
(7)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9)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0)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
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 提升产能过剩行 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
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
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这里举一个例子以加深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含义。 例如家电消费, 需求侧方面:可以 推出“家电下乡” 、 “以旧换新” 、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人们多消费;而供给侧方面则降低 家电生产企业负担、 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 创新销售模式等, 满足甚至创造需求, 拉动消费。 2015年 1-11月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双双下滑,出口也继续同比下降。需求不足 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 老等消费快速增长,绿色、时尚、品质消费空间巨大。这进一步说明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 坚持稳中求进, 把握好节奏 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 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 ,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 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 企业
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 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 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 。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 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 的“加法” ,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 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 “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 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 。
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 是斩钉截铁处置 “僵尸企业” 。 “僵尸企业”是指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 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企业,表现为已停产或者半停产,连年亏损、 资不抵债, 主要靠政府补 贴、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 “僵尸企业”是中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的 一大障碍,是当前的心头之患,也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 贵的实物资源、 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 “僵尸企业” 本来已 “死” 在那里, 就不要再维持了。 旧的不去, 新的不来, 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 要求。
我们来看国企改革的一个视频。
目前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 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 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简单来讲, 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就是需求侧刺激和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刺激投资、 投 资和出口。供给侧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方面改革。
课堂讨论:为什么海淘族要抢购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通过这个视频加深理解。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是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 施。
到现在,工业革命已经经历了三次:
第一次: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代表产物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又名为蒸汽时 代。
第二次:19世纪下半叶,主要发源地以德国美国为主,代表产物是西门子的发电机。 又名为电气时代。
第三次:从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 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 生物 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已经到来。德国政府最先提出“工业革命 4.0”的概念及相关战 略,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在工业 4.0时代,借助信息物理系统(CPS )等创新 技术, 整个生产流程都由软件来控制,包括人机整合、机器与外部机器整合、生产流程与外 部合作伙伴整合等。
从蒸汽时代到工业 4.0科技手段不断革新、进步。特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为了应对工业革命 4.0,到 2025年,这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重点关注 10领域,分别 为:
(1)新一代信息技术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航空航天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电力装备
(8)农机装备
(9)新材料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了应对工业革命 4.0,到 2020年,我国争取形成 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 术研究基地) , 力争到 2025年形成 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采取的 措施分有:(1)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 (2) 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成 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3)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4)制 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此外,以“互联网 +”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已经逐步走向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延伸,使 得机器更加聪明。最近谷歌 AlphaGo 在围棋上 5比 0战胜欧洲冠军樊麾,又以 4比 1战胜 世界冠军李世石就说明了一点。
机器更聪明,促使结构出现新变化:以“制造”向“智造”转变。
2015年 11月,**向世界机器人大会作出批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 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 +” 、 “中国制造 2025” ,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 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总理说:“打造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
产品和新市场, 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 加更多的市场主体, 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 活力和竞争力, 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 引擎。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
目前又提出“四众” (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下简称“四众” )新模式,以众智 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的发展方向。
“四众”新模式,是对“双创”理念的深化和延伸,其中“众”作为共同点,体现出我 国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在从过去依赖出口、投资等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众包促改革,可以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双创”相结合,鼓励 用众包等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 聚合员工智慧和社会创意, 开展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和运 营维护,形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不竭动力。
在工业革命 4.0阶段,要使得我国从工业大国逐步实现工业强国。
要实现工业强国必须:
(1)提升传统制造业。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和先进制造理念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 造业。
(2)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加强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学习借鉴。
(3)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战略、产业、技术和人才层面上,做出重要部署。 战略层面: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完善国家政策支撑体系。
产业层面:推动制造业的模式和业态,实现四大革新。
技术层面:要积极研究部署信息物理系统平台。
人才层面: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看下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视频。 加深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 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 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