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爱德华·肯尼迪 1938—2009
爱德华·肯尼迪 1938—2009
照片拍于1938年4月11日,伦敦白金汉宫,约瑟夫·肯尼迪出任新的美国大使。中间的是6岁的特迪肯尼迪和他的妹妹。
美国资深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因患脑癌于25日病逝,美国朝野以异乎寻常的规格安排他的后事
爱德华·肯尼迪住在公众眼中,他的一生,是一个富有的商人和美国大使最小的儿子,和两个美国参议员和总统的弟弟
约瑟夫肯尼迪和他的妻子罗斯玛丽肯尼迪对他们的9个在1938年这一在布朗克斯维尔,从左至右纽约图片孩子,坐:尤妮斯,法国,爱德华,帕特里夏和凯瑟琳。站立:迷迭香,罗伯特,约翰肯尼迪夫人,和约瑟夫,小
肯尼迪家族在政治上的发迹,始于爱德华·肯尼迪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而其家庭的成长史则堪称典型的美国梦。
祖上是爱尔兰贫民,1848年逃荒到美国波士顿。到了老约瑟夫·肯尼迪这一代,家族已积累了政坛崛起的资本,一战结束后,他投资股票赚了大钱,成为百万富翁,后来到好莱坞经营电影制片业,家业越做越大。
事实上,老约瑟夫·肯尼迪不仅是个优秀的商人,还非常具有政治投资的眼光。1932年的美国大选,他一眼认定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必定前程无量,因此投入麾下效力,为其日后当选立下汗马功劳。罗斯福当上总统后,当然投桃报李,不仅重用老约瑟夫·肯尼迪,还有意提携他的几个儿子,为日后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奠定基础。
1955 右一爱德华
其实,登上总统宝座,是肯尼迪家族的长久夙愿。据说,老约瑟夫·肯尼迪在教堂祈祷时就曾发暗誓:一定要让儿子们登上权力颠峰。当时美国尚是重男轻女的时代,9个子女中,4个儿子便成为重点政治培养对象。他们分别是长子小约瑟夫、次子约翰、三子罗伯特和四子爱德华。
1960年7月
在老约瑟夫·肯尼迪心目中,最有资格成为总统的是长子,但在二战中,后者不幸遇难。由此,竞选总统的重任,便落在自幼多病的次子约翰肩头。在家族后盾的支持下,约翰30岁当上众议员,36岁当上参议员,并在43岁那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这个纪录迄今无人能破。此后不久,随着罗伯特担任司法部长,爱德华成为议员,三兄弟同时在美国政坛担任要职,肯尼迪家族的政治神话一时达到巅峰。
好景不长,约翰·肯尼迪很快遇刺,为继续家族总统梦而准备于1968年参选的罗伯特同样遇刺身亡。
1962年3月14日。30岁的爱德华,最年轻的美国总统的弟弟,和他的妻子琼。
1963年11月25日,约翰肯尼迪总统从白宫出殡,肯尼迪家族的成员从前台,左,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杰奎琳肯尼迪和参议员爱德华“泰德”肯尼迪。
1964年7月9日,爱德华肯尼迪在私人飞机事故中受伤。
三个哥哥均死于非命,才30多岁的爱德华·肯尼迪责无旁贷接过这个“被诅咒家族”的大旗。两次竞选失败后,他果断放弃总统梦,专心议员事务,成为在立法方面卓有成就的参议员和民主党自由派旗手。47年的参议院生涯中,他为美国民权事务奋斗不止,同时为世界难民权益和消除种族隔离而往来奔走。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将奥巴马推上总统宝座的“造王者”之一,是第一位支持奥巴马的党内元老。可以说,与几个如昙花一般闪过政坛的哥哥相比,爱德华虽不是最显赫的一个,但却是唯一的“善终”者。
1967年3月15日,爱德华·肯尼迪和哥哥罗伯特·肯尼迪一起参加参议院劳工小组会议。1968年,他的第二个哥哥罗伯特·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在洛杉矶遇刺身亡。
两个哥哥均死于非命,爱德华不得不背负起家族沉重的名誉,致使他陷入深深的双重性格中。聚光灯前,他显得自信果断,但他的私生活却充满了丑闻和悲剧, 最难以掩盖的事件是所谓的查帕奎迪克岛事件。1969年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查帕奎迪克镇参加一个集会后晚上开车回家,途中车子冲入桥下,他成功逃生,但延迟报案,导致好友玛丽·科佩克尼死亡。事后,爱德华表达了自己的忏悔,被判监禁两个月。如果没有这个晚上,他也许毫无疑问将会成为1972年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了。他当年退出了竞选
同上
70年10月14日
1971年,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访问印度加尔各答贝加利难民营。
1980年爱德华·肯尼迪参加竞选反对卡特.最后,卡特当选了。但是竞选的失败,似乎解放了肯尼迪。在1980年的民主党大会上,他发表了一声当中最好的一次演讲。一个无意退出公众舞台的人的演讲。由于之后,他从未认真想过竞选总统,他可以专心于立法事业了.
1985年6月24日,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举行会谈。
2003年1月24日,马萨诸塞州。
2006年4月7日,在国会。
2008年1月28日,美国国会。前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奥巴马与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
2008年8月25日,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爱德华肯尼迪和他的二任妻子维多利亚
陪伴爱德华·肯尼迪40年政治生涯的国会办公室
传说中肯尼迪家族是被诅咒的家族。成员大多死于非命。爱德华·肯尼迪的长兄约瑟夫在二战中死于飞机失事,二哥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三哥罗伯特分别被暗杀身亡。他们都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政治家,在事业最辉煌期间身亡。爱德华是约瑟夫·肯尼迪家族幸存的唯一男丁。相对来说爱德华-肯尼迪算是寿终正寝。
总统奥巴马对他的去世立即发表了声明:爱德华?肯尼迪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参议员。他的辞世是一个时代重要篇章的结束。四十年来,国会里每一个重要法律都凝聚了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努力,不管是人权、医保、还是经济法案,每一个美国人都会记住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名字。我本人尤其珍惜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即便在患病期间,仍然表现出的对我竞选美国总统的信心和支持。我的总统生涯得益于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勇气和智慧。
范文二:爱德华肯尼迪医改推手梦想长存
8月25日,77岁的爱德华因恶性脑瘤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去世。美国《时代》杂志称他不只是一个称职的丈夫、父亲、弟弟和叔叔,还是为弱势群体战斗的勇士以及医疗改革的坚决拥护者,是有高尚信仰和性格的人,是“美国参议院的一头雄狮”,自由派的“第一旗手”。正是爱德华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将“第一政治家族”的辉煌延续到今天,而他的离世也宣告了一代政治豪门光辉大幕徐徐落下。
密 码: 忘记密码,
他在参议院供职近半个世纪,被誉为美国近代最伟大的议员;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推动医保改革是爱德华晚年的标志性政治目标,但事实上他为这项事业已经付出了四十余年。在1994年的医改计划失败后,他又在1997年锲而不舍地推动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医疗保障法案,并最终促使国会同意在10年内提供400亿美元资金用于增加儿童健康保险。
他是传奇的肯尼迪九兄妹中最后一个男丁;
美国医改最有力的推手
1962年,肯尼迪家族的政治生涯正式进入巅峰时期,爱德华的大哥约翰?肯尼迪出任美国总统,二哥罗伯特?肯尼迪担任司法部长。而当时只有30岁的爱德华?肯尼迪也投入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选举,希望接过大哥当选总统前的位置。不过,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且刚满参议员年龄标准的爱德华遭到了竞选对手的嘲讽:“如果你不姓肯尼迪,你的参选就是一场闹剧。”
他是“家族诅咒”中唯一的幸存者;
用户名:
政治世家的不朽尾音
新任总统奥巴马倡导的新一轮医保改革,得到了爱德华的全力支持。然而,爱德华最终没有等到医保改革的成行。对于那些希望推动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的人来说,这位“斗士”在关键时刻的离去,也为这场纷繁复杂的改革平添变数。一方面,民主党在拥有100席的参议院内所占席位由60个下降到59个,短期内失去绝对多数的优势地位,更失去了在立法过程中具有压倒性意义的第60票。另一方面,对于亟需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间寻求利益平衡点的奥巴马来说,失去能够在两党间左右逢源,堪称“牵线搭桥”最佳人选的爱德华,也无异于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
终其一生,爱德华都未能入主白宫,但他在参议员的位置上八度连任,一干就是47年。此间由他主持起草的法案超过2500项,其中500多项提案最终落实为法律,内容遍及经济、民权、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
肯尼迪三兄弟共同推动家族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所谓的“诅咒”也不断应验。1963年,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五年后,时任纽约州参议员的罗伯特?肯尼迪以同样的方式在洛杉矶丧命。而在此间的1964年,爱德华自己搭乘的飞机失事,脊柱折断,肺部刺伤。
在美国政界,仅是“肯尼迪”三个字便代表着一段传奇。爱德华的父亲、曾效力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约瑟夫?肯尼迪,先后担任过美国证交会(SEC)首任主席和美国驻英大使,但这离他的最终梦想尚有一段距离,他的最终目标是,将自己的儿子们推上权力最高峰。
自动登录(公用电脑请勿勾选)
作为九兄妹中仅存的男丁,爱德华理所当然地成为肯尼迪家族施展政治抱负的唯一继承人,不过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1969年,年仅37岁便成为民主党党魁的爱德华遭遇了从政路上最大的一道坎儿,因一起见死不救的车祸丑闻,他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并因此一直深陷阴影之中。
不过,谁又能肯定爱德华的逝去不会为正处于胶着状态中的医保改革注入的一针“催化剂”呢。“事业仍在,理念长存,希望依然鲜活,而梦想将永不消逝。”这是爱德华在1980年总统竞选落败时说过的一句话,而他逝后,参议院民主党领导人哈里?里德这样评价:“自由雄狮”的怒吼可能陷入沉默,但他的梦想将长存。
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爱德华的功绩:“四十年来,国会里每一项重要法律都凝聚了爱德华?肯尼迪的努力,不管是人权、医保、还是经济法案。”的确,这位民主党老将毕生的心血几乎都倾注到美国的医疗、教育、民权改革事业中,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美国的医保改革。
他被奥巴马称为“导师”;
??
他是爱德华?肯尼迪。
他见证了十位美国总统的任期;
范文三:孔杰荣:爱德华·肯尼迪与中美建交
孔杰荣:爱德华·肯尼迪与中美建交
孔杰荣 文 郭承斌 编译
作者:孔杰荣
来源:《纽约大学立法与公共政策》14:347
来源日期:2011-5-26
中国不光是在今天让我们感觉其地位日益举足轻重,即便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美国来说,它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作为一位美国重量级政治家的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Kennedy)在其漫长而又非凡的一生当中仅仅踏上过一次中国的土地。在肯尼迪那本长达507页引人入胜的回忆录中,也只有一页描述他参与和中国有关的事务,而他的传记作者们则几乎没有提到过这个话题。这很难让人洞悉其中缘由,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把一生都倾注在中国事务上的人而言。(编者注:肯尼迪一家弟兄四个。老大约瑟夫(Joseph)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二儿子约翰(John)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三儿子罗伯特(Robert)1968年竞选总统时被射杀;老四爱德华(Edward,常被称为“Ted”,1962年当选联邦参议员,接替已经出任总统的哥哥约翰。1969年,他酒后驾车从桥上翻落水中,一位女性乘客溺死,大大消弱了他竞选总统的可能。1980年他曾在民主党预选中挑战卡特,告败。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似乎从来没有人提到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做出的贡献。)
1966年至1979年是一段很关键的时期,美国民众开始对中国的形象有所改观并且正在考虑采用新的对华政策,泰德·肯尼迪在这一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现在也很少有人对此了解或是留有些许印象。他所起的作用有时候在公开场合就能得以展现,有时候则是在幕后悄悄地施加影响。
“独行侠”初涉对华政策
这段往事以1966年肯尼迪的法律助理凯里·帕克(Carey Parker)打来的一个电话作为开始,他在电话里询问我是否愿意和肯尼迪参议员谈论一下对华政策。肯尼迪比我略为年轻,当时还在参议员的首次任期之内。那一次交谈促成了一系列旨在帮助美国政府(指林登·约翰逊政府)勾勒对华新政策的会议,这是因为当时的约翰逊政府过于胆怯和害怕,无法引导选民消除对“红色中国”的敌意。以共产党1949年赢得胜利为顶峰的中国革命和朝鲜战争时期美军与中国志愿军之间艰苦卓绝的战斗所产生的影响依然非常巨大。要立即就在对华政策上做出任何改变只能是难上加难。国务卿迪安·鲁斯克(Dean Rusk)成了行政部门执行冻结政策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国会听证会以及记者招待会上令人作呕地宣称“我们不断地调整着对华政策”,然而,这一主张却被国务院里某些不够安分的中国问题专家不动声色地予以否认。
如果要使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出现缓和的态势,我们就必须得指望那些能在1968年选举中当选国会议员及总统进入领导阶层的人。实际上,才能杰出却又不同寻常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兼参议员J.威廉·富布赖特(J. William Fulbright)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1966年春,他所在的委员会召开了首次公众听证会(此后又召开过数次),要求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其坚持盘踞台湾的国民党残余政权仍被视作中国的合法政府这一主张。
年轻的肯尼迪觉得有必要在外交政策问题上公开表明立场,并且时机已经成熟。虽然弥漫全国的敌对情绪针对的目标正在转为外界所称的“共产党中国”(这相比“红色中国”的提法已经有了细微的改进),但是肯尼迪的那些马萨诸塞州民主党选民以及全国的自由主义者似乎都为对华政策的改变做好了准备。由于反对美国介入越南内战的声浪越来越高,对华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约翰逊政府力图证明我们加入越南战事的必要性,因为“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十亿中国人”正在执行一项所谓夺取整个东南亚控制权的计划,而此举(注:指介入越南内战)可以用来清除这一战争幽灵。
在一系列的演讲当中,泰德开始阐述长期阻隔华盛顿和北京的那些关键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折磨着如今的中美关系:在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同时,如何与台湾方面的政府维持关系?台湾政府和大陆政府该以怎样的方式向联合国和其他公共国际组织派驻代表?如何处置美国与台湾在1954年签署的用来保护台湾免遭大陆军事攻击的防御条约?美国应不应该在台湾的法律地位这一问题上阐明立场?该怎样保证台湾人民享有民主?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觉得应该忠于大陆或是忠于统治他们的**独裁政权。
肯尼迪在此过程中极少得到过来自政治同伴的支持,只有两位具有独立思维的参议院同事--民主党人乔治·麦戈文(George McGovern)和共和党人雅各布·贾维茨(Jacob L. Javits)在随后举行的首场富布赖特听证会(Fulbright hearings)上明确表现出了相同的兴趣。尽管理查德·尼克松(当时正为参加1968年总统选举欲二度赢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而奔忙着)在其1967年发表于《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的那篇知名文章中略为提到过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性,但尼克松是靠作为一个坚定的**积极分子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的,他并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管是在竞选期间还是在当选总统之后。
开明建言影响深远
就在尼克松当选总统之时,由美国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东亚问题学者以及美国前政府官员组成的一家团体正在推广一个名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的无党派独立性教育机构,他们此前已经做了两年的推广活动。1969年3月20日至21日,也就是尼克松上任后仅仅两个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纽约举行了它的首次“全国集会”,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共有2500人参加,其中包括3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商界领袖、新闻记者以及政府官员,他们在集会中担任演讲者和专题讨论小组成员。此次集会的目的是为了“得出对美中关系的新看法、新认识以及进行观点交流。”国内外媒体当时也对此次大会进行了广泛报道。
泰德是大会的演讲人,所讲内容也切合会议组织者的愿望。他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提出了许多开明的建议,并让这些建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传播。举个例子,彼特·格罗斯(Peter Grose)当时为《纽约时报》撰写了头版新闻报道,其主标题就被定为“肯尼迪公开表示美国应关闭在台基地”,副标题则写着“在演讲中,他呼吁将撤军作为对华新政策的一项举措。”首段的梗概最具代表性:
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昨晚呼吁尼克松政府彻底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从台湾撤出美国的军事力量,并在中国建立领事馆,以此作为最终外交承认的前奏。
《时代》杂志认为肯尼迪的演讲非常重要,因此将节选内容印了五栏,并在第三页的长篇报道中配发了泰德的照片。文章虽没有解析肯尼迪的推荐方案,但还是着重强调了他提出建议努力打破外交僵局的的勇气和远见卓识。他敦促尼克松政府为北京提供“一条清晰且具吸引力的变通方案,以此来改善两国关系目前的僵局。”
这次集会特别是肯尼迪的演讲对尼克松政府构成了挑战,而政府当时正开始悄悄地准备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在1968年7月纷纷扰扰的民主党大会上(罗伯特·肯尼迪在前一月遇刺身亡),泰德婉拒了外界劝说他立即争取获得总统竞选提名的建议。然而,到了1969年春,尼克松预计泰德有可能会成为民主党提名人选,并且会对他1972年连任总统造成障碍。不过,泰德当时正试图从罗伯特的突然离世中恢复过来,他好像已经继承了新的责任,又仿佛能在很多方面与新政府进行较量。不管怎样,对华政策似乎正开始成为1972年总统大选的一项主要议题。
胎死腹中的中国之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泰德为再次从事外交政策方面的工作做着准备,这是因为**那段暴虐可怖的岁月已经终结,中国也显示出不再与外界隔离的迹象。1970年10月,得益于总理皮埃尔·特鲁多(Pierre Trudeau)的努力,加拿大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在那个年代,美国人被禁止访问中国,而中国官员也不能造访美国,中加建交让中国北美地区建立起了一个据点,使她能够更容易地接近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中国指派最老练的外交官及“美国观察家”黄华为首任驻渥太华大使。我们这群关心对华政策改善的人里有相当一部分开始频繁飞赴渥太华,与黄华进行会晤。一年之后,也就是在1971年10月,北京取代**政权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而黄华也成为了第一任驻联合国大使。
1971年春,在尼克松政府私下商议派遣总统的国家安全特别助理亨利·基辛格秘密飞赴北京与中国领导人打破僵局的最后细节时,泰德决定要尽快地访问中国。毫无疑问,他希望赶在其他美国官员或美国政治家成行之前抵达中国。我向黄华提及了泰德的期望,他对与肯尼迪在渥太华会面表示欢迎,也想借此相互认识并可以讨论一些能让双方都感觉合理的计划安排。
就在为双方会谈定下日期之前,那年七月有消息宣布基辛格刚刚完成了对北京的秘密访问,并计划安排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2月访问中国,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轰动效应。尽管这条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但我们还是觉得安排泰德与黄华在渥太华会晤具有价值,而且还可以确定他是否有赶在尼克松之前访问中国的可能性。在那年九月,泰德和我较为隐秘地来到了加拿大首都,在我们进入黄华办公大楼的电梯之前,保密工作都做得相当好;不过,所幸的是,认出肯尼迪的那名中年妇女并没有将我们的行踪报告给媒体。
一来到黄华的办公室,我们便开始了长达数小时的讨论,焦点都集中在台湾问题上。虽然泰德提倡美国应承认北京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且积极推动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他还是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忘对台湾的安全保障。他不相信由于美国撤销对台湾**政权的认可和外交关系就可能致使两岸实现统一,除非台湾绝大多数民众表明这是他们的意愿。当我们催促黄大使为我们安排在1971年年底前访问中国时,他就此要求肯尼迪参议员做出一份公开声明,宣布台湾在法理上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并且应该回归祖国。这样的声明无疑会给北京增添就台湾问题与尼克松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且还会将公众压力引到在政府身上,使其承认北京对台湾的领土要求。
泰德和我都意识到,如果他对黄华的要求做出让步,那么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中国之旅在那年秋天成行。值得欣慰但又在意料之中的是,泰德并没有放弃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我随后向有些失望的大使解释说泰德必须非常谨慎地权衡自己所作的声明,尤其因为他有朝一日可能会成为美国的总统。
给关系正常化加一个期限
尼克松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不仅是美国外交政策取得的一项卓越成就,而且也是赢得总统连任的一项绝佳策略。此举将中国问题硬生生地从尼克松的民主党竞争者乔治·麦戈文手中夺走,麦戈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曾帮助肯尼迪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对华政策。然而,“水门丑闻”让尼克松顾不上在第二届任期内去完成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任务,尽管双方的谈判仍在进行,但福特政府在劝说中国就众多有争议的问题显示出一定灵活性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1977年,新任民主党籍总统吉米·卡特重启了关系正常化的努力,不过,与北京的谈判甚至比以往更加艰难。中国方面指责卡特政府提出了比其前任更为苛刻的诸多条件。有三个问题特别具有挑战性:(1)在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当中,美国会对台湾的法律地位采取何种态度?(2)在关系实现正常化之后,北京会否允许美国在台湾保留一些诸如领事馆或联络办之类的官方外交代表机构?(3)中国能否容忍美国继续恪守承诺防卫台湾,并且向其政府出售武器?
泰德积极推动卡特新政府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所做的努力。1977年8月15日,也就是国务卿赛勒斯·万斯(Cyrus Vance)即将动身前往北京重启谈判的前几天,泰德就中国问题在波士顿世界事务理事会(World Affairs Council of Boston)做了又一次重要演讲。《纽约时报》评价这次演讲是“一位对卡特政府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所提出的最直率最详尽的建议”。然而,泰德的演讲其实是对卡特和万斯以及中国的一次公然挑战,它传达出双方的商谈应该更具灵活性的讯息。《时代》周刊一篇报道的标题就是“肯尼迪呼吁和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泰德给出的理由则是在我们与中国大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也可以继续以非官方和非正式的方式保护台湾。
虽然卡特和泰德从来都没有伤过和气,但世界事务理事会的这番讲话肯定还是激怒了总统和万斯。不过,政府内部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也在推动他们的领导显露出更大的弹性。正如《纽约时报》的报道所说,泰德不仅“为万斯先生的此次北京之行呈递了一份明确的'议程'”,而且他还提议为关系正常化设定一个最后期限,要求双方“不迟于1978年”互设大使馆。不光如此,他还宣布了一项计划,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向国会提交一份含有他各项建议的决议案,并以此来给政府施加压力。
“没带来突破”的家族访华
万斯的访问事后被证明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尽管如此,美国国务院还是极力将其掩饰成为小有成就。据说,刚刚重返政坛的**对万斯提出的条件大为不满。在这个时候,已身为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向泰德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来中国进行访问,并且可以携带家族成员一同前往。然而,在那之前,经历过尼克松和福特两届政府,肯尼迪家族成员均没有获得准许访问中国,因为中国政府认为要与华盛顿那些当权派进行合作就会使得肯尼迪访华“太过敏感”。
在1977年圣诞节那天,十一位肯尼迪家族成员,两名参议院工作人员,两位来自波士顿的记者和鄙人动身飞赴中国,将在那里呆上两周,接下来还会在日本逗留一周,期间将会晤日本领导人。在与**这场来之不易的九十分钟会谈上以及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谈话中,泰德都清楚地表明无论在正常化方面的细节上美国的各种提议之间存在有多大的不同,但在普通大众和其代言人那里都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那就是必须保护台湾。他在会谈中称,中美两国都必须在设计方案时发挥想象力和引入务实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即便中国领导人知道泰德此前就曾差点挺身而出打破僵局,然而这一点对他们来说也不会感到惊讶。
虽然泰德在他的回忆录里谦虚地指出“这次中国之行没有带来重大的突破”,但他展现出来的这股积极性无疑为恢复中美谈判起到了促进作用。1978年12月15日,也就是在泰德前一年提出的最后期限范围之内,两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尽管近段时间在中国受到热捧的孔子在当时还被中国媒体斥责为愚昧封建主义的化身,但关系正常化协议的达成则是儒家传统的最好体现--通过争议双方相互妥协来解决分歧。
诚然,美国对台军售以及决定台湾与大陆间关系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打破华盛顿、北京和台北之间微妙的平衡。然而,肯尼迪很显然是正确的,在1979年2月那期《美国律师协会杂志》(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上,他与戈德沃特尔(Goldwater)参议员进行了激辩,并且赞扬了卡特总统在成功议定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技巧,而泰德从1966年开始就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正常化的实现。我们与此相关的各方都应该对泰德·肯尼迪的远见卓识、政治才能和坚持不懈心存感激之情。
(作者简介:孔杰荣(Jerome A. Cohen)是哈佛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现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的中国法研究专家,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亚洲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并在美国宝维斯国际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范文四:美国政坛悼念爱德华?肯尼迪
奥巴马:他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参议员之一,更是服务于我们民主制度的最功勋卓著
的一位美国公民。
1968 年 8 月份的档案图片中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图片来源:AFP PHOTO/AFP/Getty Images)
今天美国政坛向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Kennedy)的去世表示哀悼,这位卡默洛特(Camelot)一代最年轻的成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奋斗,未辜负其伟大家族的名声,事实上凭借坚强的毅力他
最终超越了这个家族。
巴拉克?奥巴马中断了在玛莎葡萄园岛的假期,赶往附近的海尼斯港(Hyannis Port),带领众人向这位伟大的议员致哀。在当地时间周二晚上,肯尼迪在科德角(Cape Cod)的肯尼迪家族寓所里逝世。奥巴马如此称赞他:“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参议员,更是服务于我们民主制度
的最功勋卓著的一位美国公民。”
他又称:“我想不到还有人比他拥有更多的来自两党成员的尊敬和爱戴。”
肯尼迪家族在一项声明中称他们失去了“我们家族无可取代的核心和我们生命中的快乐之光,但
他的信仰、乐观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将继续激励着我们”。
甚至南希?里根——这位可能并不受欢迎的致哀者在里根执政时期引发了多场肯尼迪与她丈夫之间的交锋——也称她将肯尼迪视为“一个盟友和可贵的朋友”。
肯尼迪死于脑癌,之前他在 2008 年 5 月的一次疾病发作之后被诊断出肿瘤。
富有的天主教夫妇约瑟夫?肯尼迪和露丝?肯尼迪一共生养了九个子女,孕育了一个政治王朝。
当肯尼迪在姐姐尤尼斯?施莱佛(Eunice Shriver)去世两周后逝世,这个家族的九个子女中就
仅有一位尚在人世了。爱德华是九个子女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排在仍然活着的简?肯尼迪?史密
斯(Jean Kennedy Smith)之后于 1932 年出生。
在他生命的 77 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悲剧,冷酷无情的诅咒像迷一般纠缠着肯尼迪家族,三位兄长都死于暴力或事故。小约瑟夫在 1944 年的一次爆炸袭击中丧生,约翰?肯尼迪总统和即将
成为总统的罗伯特分别于 1963 年和 1968 年被刺杀。
命运无常的灾难总会降临到肯尼迪的头上。1964 年,他在一次飞机坠毁事故中摔断了背部;1973 年,他 12 岁的儿子因癌症不得不截去一条腿;1999 年,他的侄子小约翰?肯尼迪在一场事故
中死去,同样也是因为飞机坠毁。
而一些灾难源于其自身。从早年开始,肯尼迪就显露出黑暗的本性,酗酒和迷恋女人,这些都与
他父亲苛刻的行为准则和天主教严格的家教相违背。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他因西班牙考试作弊被
校方赶出来学校。
之后,在 1969 年,在一次事故中,他在麻省的查帕奎迪克(Chappaquiddick)开车冲过桥梁跌入河中,导致车上同伴 Mary Jo Kopechne 溺水身亡——这次车祸的阴影了伴随肯尼迪的余生。
令这次事故更加糟糕的是这样一个至今仍无法解释的事实:他从车祸现场走开,在 10 个小时内仍未报警。对于他想要跟随兄长约翰?肯尼迪总统入住白宫的希望,这一事故的打击是致命的。
查帕奎迪克事故之后,他的名声与其兄长们身后的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死于为公众服务
的任期内,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他在 1980 年的总统竞选中被愤怒的对手称为“杀人者”,
这为他此生中唯一一次总统竞选画上了结束的句号。
在查帕奎迪克事故之后,他勤奋地工作,兢兢业业地参与政治,数十年如一日。今天哀悼仪式上
的温情和爱戴就是这种努力的见证。为了重建名声,他小心谨慎,再次结婚,娶了维多利亚?瑞
吉(Vicki Reggie),之后个人生活稳定下来,并开始在参议院中发挥他的能力和技巧。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研究参议院的专家罗斯?贝克(Ross Baker)称,从 1962 年肯尼迪 30 岁时开始,在 46 年的参议员生涯中,最终他甚至超越了令人畏怯的肯尼迪这一姓氏,
从伟大的兄长们的阴影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看看肯尼迪三兄弟——约翰、罗伯特和爱德华——的政治遗产,你会发现爱德华是最伟
大的。他的影响更宽广,更重要也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研究公共政策的教师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认为肯尼迪横跨了五个十年的参议院经历可与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掀起的革命相媲美。“他最终成为20世纪美国自由主义经典风格的化身,而那要归功于他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罗马天主教的责任感。”
他所参与的立法工作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为穷人和无依无靠的人群提供帮助。他是民权、
教育、移民、残疾人和妇女权利等方面立法的中心人物;对于外交事务,他也伸出援手,与北爱
尔兰进行谈判;他曾将入侵伊拉克称为“布什的越南”,并以投票反对为荣。
当他掀起的美国医疗改革运动达到顶点时,他却去世了,再也无法看到这场改革的结局。推行普
及医疗是“他一生的事业”,他曾这样说过。
不过,他的确活着看到了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对于这一胜利,他扮演的绝不是小角色,也可以
将其视为他未尽的总统之梦的间接实现。去年八月,即使已经病入膏肓,他仍然戏剧性地在丹佛
举行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露面并为奥巴马竞选总统背书。
在一场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的演讲中,他使用了相同的话语,那是他在 1980 年总统竞选失败
演讲中曾说过的话语。他说:“希望再次升起,而梦也将继续下去。” Ted Kennedy spent years struggling to live up to his family name but through dogged
determination finally rose above it
, Buzz up!
, Digg it
, in New York
, , Wednesday 26 August 2009 19.22 BST
, Article history
August 1968 file photo shows US Senator Edward M. Kennedy. Photograph: AFP PHOTO/AFP/Getty Imag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establishment today paid tribute to Edward Kennedy, the youngest
member of the so-called Camelot generation who spent years struggling to live up to his family name but, through dogged determination, finally rose above it.
Barack Obama led the honours, interrupting his holiday in Martha's Vineyard close to
Hyannis Port, the Kennedy family home on Cape Cod where Kennedy died on Tuesday night. Obama described him as "not only one of the greatest senators of our time but one of the most accomplished Americans ever to serve our democracy".
Obama pays tribute to Ted Kennedy
He added: "I can think of no one who engendered greater respect or affection from members of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In a statement, the Kennedy family said they had lost "the irreplaceable centre of our
family and joyous light of our lives, but the inspiration of his faith, optimism and perseverance will live on".
Even Nancy Reagan - perhaps an unlikely eulogist given Kennedy's many tussles with her husband during the Reagan years - said she considered him "an ally and a dear friend". Kennedy died from brain cancer having been diagnosed with a tumour following a seizure in May 2008.
His death, two weeks after that of his sister Eunice Shriver, leaves only one surviving child of the nine born to Joseph and Rose Kennedy, a wealthy Catholic couple who spawned a political dynasty. Edward, born in 1932, was the youngest of the nine, coming after Jean Kennedy Smith, who outlives him.
In his 77 years he saw far more than his fair share of tragedy, which stuck to his family so relentlessly it gave rise to the myth of the Kennedy curse. All three of his elder brothers died violently, Joseph Jr on a bombing raid in 1944, John the president and Robert the would-be president assassinated in 1963 and 1968 respectively. Other terrible quirks of fate befell Kennedy, including a plane crash in 1964 in which he broke his back; the cancer that struck his 12-year-old son Edward forcing his leg to be amputated in 1973; and the death, also in a plane crash, of his nephew John Kennedy Jr in 1999.
Then there were the disasters that were self-inflicted. From early on, Kennedy displayed a dark streak, fuelled by alcohol and a fondness for women, which was out of keeping with his father's exacting standards and his strict Catholic upbringing. He was thrown out of Harvard in his first year as an undergraduate for cheating at a Spanish test. Then, in 1969, came the incident that would hang over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 Chappaquiddick, where he drove a car over a bridge on a Massachusetts island, leading to the drowning of his passenger Mary Jo Kopechne. The accident, compounded by the still
unexplained fact that he walked away from the scene and failed to report to police for 10 hours, fatally damaged his hopes of following his brother John into the White House. His post-Chappaquiddick reputation contrasted starkly with the posthumous standing of his elder brothers. While they were all classed as heroes, having died in the course of public service, he was dubbed by angry opponents as a killer, which helped put an end to his only run at the presidency in 1980.
The warmth and affection of today's remembrances were testimony to the decades of hard political work that he put in after Chappaquiddick. He painstakingly rebuilt his reputation, stabilising his personal life after his second marriage to Vicki Reggie and developing his power and skills in the Senate.
Ross Baker, an expert on the Senate at Rutgers University, said that during 46 years as a senator, beginning in 1962 at the age of 30, he came to transcend even the daunting Kennedy name, rising from out of the shadows of his elder brothers.
"If you look at the legacy of all three of the Kennedy brothers in politics - John, Robert and Teddy - Teddy's was by far the greatest. His impact was broad, it was important and it will be long-lasting."
Richard Parker, professor of public policy at the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said his legislative record spanning five decades compares favourably to Franklin Roosevelt's outpouring of reforms from the White House. "He came to personify a classic 20th century styl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that grew out of his Roman Catholic sense of duty."
The common theme of his legislative efforts was help for the poor and dispossessed. He was centrally involved in legislation on civil rights, education, immigration, disability and women's rights. In foreign affairs he lent his hand to negotiations over
Northern Ireland and was proud to have voted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Iraq, which he called
"Bush's Vietnam".
His death comes at the climax of his campaign to reform US healthcare, the conclusion
of which he will now not see. His ambition for universal healthcare was, he said, the "cause of my life".
He did though live to see Obama installed in the White House, a victory in which he played no small part and which can be seen as vicarious fulfilment of his own failed presidential ambitions. Already mortally ill, he made a dramatic appearance at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in Denver last August to mark Obama's nomination.
In a speech laden with unspoken significance, he used the same words then as he had uttered when he admitted defeat in his presidential campaign in 1980. He said: "The hope rises again, and the dream lives on."
范文五:心的指南针(爱德华肯尼迪回忆录)
基本资料
心的指南针(爱德华肯尼迪回忆录)
作者: [美]爱德华肯尼迪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36.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心的指南针》作为肯尼迪兄弟四人最后的回忆,从二战、冷战、越南战争、美苏争霸、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对美国的复杂的政治体系、竞选制度给予了深刻解读,丘吉尔、罗斯福到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迭次出场,对历史爱好者不啻于一场饕餮。在这部作品中,爱德华?肯尼迪饱含了对儿时时光的回忆,对离世家人的思念,对少年孟浪的反思和自己的政治雄心,《纽约时报》将这部作品评价为“一部家族版的《光荣与梦想》”,历史价值由此可见。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网易书库
前言 生生不息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春光明媚。刚刚从药物麻醉中苏醒过来的我躺在波士顿一家医院的病床上,望着身旁的医生。
前言(1)
前言(2)
前言(3)
前言(4)
前言(5)
前言(6)
前言(7)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1)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2)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3)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4)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5)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6)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7)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8)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9)
第一章 安然的港湾1941(10)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1)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2)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3)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4)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5)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6)
第二章 家里不许哭1932-1938(7)
第三章 战时伦敦1938-1939(1)
第三章 战时伦敦1938-1939(2)
第三章 战时伦敦1938-1939(3)
第三章 战时伦敦1938-1939(4)
第三章 战时伦敦1938-1939(5)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2)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3)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4)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5)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6)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7)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8)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9)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0)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1)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2)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3)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4)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5)
第四章 寄宿学校1940-1950(16)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1)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2)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3)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4)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5)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6)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7)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8)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9)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10)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11)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12)
第五章 混迹哈佛1950-1958(13)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2)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3)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4)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5)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6)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7)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8)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9)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0)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1)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2)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3)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4)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5)
第六章 杰克选总统1958-1960(16)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1)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2)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3)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4)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5)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6)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7)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8)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9)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10)
第七章 初为政客1960-1961(11)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1)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2)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3)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4)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5)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6)
第八章 新边疆1961-1962(7)
第九章 对饮参议员1962(1)
第九章 对饮参议员1962(2)
第九章 对饮参议员1962(3)
第九章 对饮参议员1962(4)
第九章 对饮参议员1962(5)
第十章 1963(1)
第十章 1963(2)
第十章 1963(3)
第十章 1963(4)
第十章 1963(5)
第十章 1963(6)
第十章 1963(7)
第十章 1963(8)
第十章 1963(9)
1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爱德华肯尼迪193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