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第二代领导集体包括哪些组成人员(C)
从1976年9月9日**去世,1976年10月6日**结束到1989年9月4日邓致信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止,这段时间里,先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内任职的有:
1.**:(任职时间:1976年10月—1982年6月,共5年零7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2.**:(任职时间:1976年10月—1985年9月,共9年)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防部长
3.**:(任职时间:1977年7月—1987年10月,共11年零3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4.**:(任职时间:1977年8月—1987年10月,共11年零2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5.**:(任职时间:1977年8月—1980年2月,共2年零6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6.陈 云:(任职时间:1978年12月—1987年10月,共9年零10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7.**:(任职时间:1980年2月—1987年1月,共6年零11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党主席领导下的)、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不设党主席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
8.**:(任职时间:1980年2月—1989年6月,共9年零4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9.李 鹏:(任职时间:1987年11月—1989年9月,共1年零10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国务院总理
10.乔 石:(任职时间:1987年11月—1989年9月,共1年零10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1.**:(任职时间:1987年11月—1989年6月,共1年零7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12.**:(任职时间:1987年11月—1989年9月,共1年零10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13.**:(任职时间:1989年6月—1989年9月,共3个月)所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
由于**称**同志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任职也只有三个月,因此,**同志不归入第二代领导集体内)
桂插青
2007-4-20
范文二:第二代领导集体和新时期
第二代领导集体和新时期(纪念十一届三中全
会20周年专论(11))
高 屹
内容提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 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在新时期,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建树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课题, 这就是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还有一大历史性贡献,就 是完成了党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向第三代中央领导 集体的顺利过渡。
二十年前,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 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由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集中 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社会主义 在中国显示出为世人所瞩目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新时期的开创
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 一个既充满痛苦和灾难,又充满自豪和希望的世纪。百年图强, 振兴中华,无疑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的主旋律。世纪之初,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出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纲领。但是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未能 摆脱外凌内乱的局面。四十年代末,**领导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 民族的解放,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但是,后来在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发生了重大失误,吃了苦头。从七 十年代末起,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新道 路,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第二次革命”,进入了集中 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开创这个新时期的正 是**和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很快,科学技术的突飞 猛进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对世 界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粉碎“四人帮” 后的中国,却仍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徘徊。在历史与现实的
比较中,经受了长期“左”的痛苦,特别是“**”那 场灾难的中国人民,将期望投向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等老一辈革命家不负众 望,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以 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胆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领导和推 动了拨乱反正的工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扭正了航向。
新时期的开创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先导的。“两个 凡是”,就是要让历史在“过去方针”中定格。当时尚未恢复 工作的**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率先反对“两个 凡是”,提出要“用完整的准确的**思想”指导我们的事 业,主张要把**晚年的错误和**思想严格区分开来。 他在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之后,即与**、**等老一辈革 命家一起,呼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旨在突破长期“左”的指导思想和“两个凡是 ”的精神束缚,从而拉开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理论工作者也力图对多年来指导思 想上的大是大非问题给予哲学上的澄清。1978年5月,经** 亲自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在党内 外引起强烈反响,但也遭到坚持“两个凡是”观点的人的非议、 责难和压制,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 这场讨论的关键时刻,**等老一辈革命家站出来给予了旗 帜鲜明的支持,使真理标准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并很快成为一 场全党和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曾指出:真理标准讨论 是基本建设。这场讨论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新时期的开创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和反思 的结果。在致力于解决思想路线的同时,**等还在总结历 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1978年9月,**访问朝鲜归来,在东北、天 津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察。他先后发表了六次重要谈话, 核心内容是冲破禁区,破除僵化,开动脑筋,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次历史性的“北方谈话 ”,集中反映了**在新时期前夜的理论思考。他一路“到 处点火”,并深刻地指出:“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 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是在这次谈话中,他提出了党的工作 重点转移的问题和体制改革的任务。**说:我们国家的体 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 西。要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在“北方谈话” 前后,**、**、**、**还就改革和开放、计划 经济和市场调节、民主和法制建设、重大历史是非等许多问题 提出了重要意见。这些都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前召开的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78年底,以**为代表的党内马 克思主义的力量,已经逐步在党内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 主导作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和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改变了原定的议程,成为拨乱反正的 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 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 织路线,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新 时期从这里开始,主要标志就是“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 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 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一个坚强有力、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是在**的主持下进行的,全会 作出了重要的机构和人事变动,选举**为党中央副主席,形 成了以**为核心,以**、**、**等为主要成员 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正是这个坚强有力、稳定 成熟的领导集体,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和经济社会迅速 发展的新形势,以其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背负起民族振兴、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希望,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出对 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二代领导集体是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以**为核心 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 了新中国,并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以**为核 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的新的革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是它的继承和发展。在第二代领导集体中,**、**曾是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三中全会以后 进入这个集体的其他主要成员,也都是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他们组成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二代稳定成熟的领导 集体。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对**和**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是非常系统全面的。**提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任务,就 是恢复**的那些正确的东西,把他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 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 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正是这种继 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中,没有割断历史,
没有丢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丢**思想。
**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班人”。**曾说:任 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第二代我算是个领班人。邓 小平在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是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 中,特别是在新时期新道路的开辟过程中历史形成的。在党的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主席**在讲话中说: “粉碎‘四人帮’之后,政治局和常委的同志都在各自的岗位 上作出了贡献。但是,贡献大一些、多一些的,还是老一辈革 命家。拿常委来说,是**、**、**、**四位同 志。小平同志因为经验特别丰富,精力很充沛,加上长期斗争 建立起来的巨大威望,他起的作用就更突出些。”“本来,按 全党大多数同志的意愿,中央主席是要由小平同志来担当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连外国人都知道,小平同志是现今中国 党的主要决策人。”尽管**坚持不担任第一把手的职务, 推荐相对年轻的同志到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岗位上,但是他在 新时期的巨大作用是历史性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路线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重大决策中,在新局 面、新道路的开拓中,他都发挥了核心作用。他是中国社会主 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第二代领导集体当之无 愧的“领班人”。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眼界和胸襟非常宽阔。在新时期,第二 代领导集体观察、思考、决策问题,总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国内、国际的大局出发,总结过去、立足 现在、放眼未来,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作出新判断、提 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他们提出和回答问题,都是从大局讲 的。国际大局就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经济、政治、社会生 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 新特征,要创造和利用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国内大局就是我 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通过改革 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每临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内改 革开放的重要关头,他们总是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及时提出 指导方针,作出重大决策,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此外, 第二代领导集体还是一个民主、团结的集体,保持了老一辈革 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始终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 地处理个人与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总是以党、国家和民族的 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在改革开放的成就面前,他们总是强调 集体的作用;对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出 现的失误,他们又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到了襟怀坦白、无
私无畏。
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的历史建树
在新时期,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 建树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地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 国家前途命运的两个重大课题,从而建立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个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 ”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评价**的历史地位和**思想的 科学体系。另一个是创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 路。**曾这样概括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的工作:“我 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
实现拨乱反正、科学地评价**的历史地位和**思 想。进入新时期后,我们党继续推进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进一步清理重大历史是非,平反了包 括原国家主席**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落实了有利于增 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各项政策。与此同时,邓小 平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又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排除了来自 “左”右两个方面的干扰,将**的晚年错误和**思想 区别开来,坚持科学地评价**的历史地位和**思想的 科学体系。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主持起草并在党的十 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历史的经验教训,根本否定 了“**”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 时坚决顶住否定**和**思想的错误思潮,维护了毛泽 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思想的指导作用。《决议》标志 着新时期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正如**在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所说: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 化,越来越显示出党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勇气和远见。
领导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 路”。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我们的思想和制定的政策要适 应这个变化才行。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的教训 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 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 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 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 这个进程中,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党制 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宏伟目标, 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局,等等。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在这个伟大的历 史进程中,因为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等老一 辈革命家作中流砥柱,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受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特别是顶住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巨大 压力,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取得了现代化建 设的巨大成就。
第二代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与新时期的继续全面 推进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从根本 上说关键在人。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还有一大历史性贡献, 就是完成了由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从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之日起,他们就把培养接班人作为 第一位的战略任务,并身体力行,带头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 务终身制,推进党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1980年5月,** 在一次谈话中就指出:“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领袖终身 制的问题,我们这代人活着的时候,非解决不可。”从八十年 代中期起,**、**、**、**等先后退出党中央 政治局和常委会,为向新一代领导人的过渡创造条件。总结我 们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多次说过, 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是很 不健康、很危险的。他多次表示要在自己身体还健康、脑子还 清醒的时候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当他看到十三届四中全会选 出的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时,毅然 在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辞去了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这最 后一个职务。在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利过渡的 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重大举措,在我们 党的历史上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开创性的,对保持 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 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建立以来,高举邓 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新时期以来所从事的伟大事业, 经受住了来自国内外经济生活中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困难和 风险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去世后,以**为核心的党 中央,以宽阔的眼界,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大局,明确 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把**理论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为中国跨世纪的发展勾画了 新的宏伟蓝图。十五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 性地运用**理论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系列
重大问题并取得了新的成果,经受了来自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 新的严峻考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发 展。这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 的高度,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 驭全局,把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能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已经走过 了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使中华大地真正活跃起来。它把中华民族百年求富求强的梦想 逐步变为现实,在二十世纪人类发展的史册上写下了极其光辉 灿烂的一页。在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时候,**等第二代 领导集体的老一辈革命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把一个 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国家留给了后人。在向新世纪迈进的新征途 上,中国人民充满信心,一定会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把 **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进行下去。这 种信心,来自于我们有**理论这面伟大的旗帜,有一个高 举这面旗帜领导我们前进的坚强有力的以**为核心的党中 央领导集体。
《人民日报》 (990107第9版)
范文三: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贡献
2010年8月第33卷第4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Academic J 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 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Aug. 2010Vol.33%No.4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贡献
郭万敏,巩建华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摘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正确地评价了**和**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针对权力过分集中、机构臃肿及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第二代领导集体;政治体制;改革;贡献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0)04-0006-04
“实现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
目标”,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与此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序幕,政治体制改革便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结束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不可否认,我国的改革始于经济领域,但如果没有拨乱反正、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等前期准备,就不可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而这一系列前期准备,也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奏。
(一)科学地评价了**和**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工作“**”开始之后,人们的主流意识被“两个凡是”所禁锢,阻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步伐。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党内外许多同志
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前景很迷茫,特别是自**去世以后,对**与**思想的评价存在各种不同看法,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流意识没有依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项事业的拨乱反正工作。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同志,他对“两个凡是”进行了批评,提出了理论联系
他说:“理论密切联实际的方针,并对其作出了解释。系实际,我认为有两层最基本的意思。一层是:一定
要掌握理论。没有理论,一张白纸,凭什么去联系实际呢? 另一层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如果理论不能
〔1〕(P 462)
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 ”在客观、科学、正确地评价**个人的问题上,**同志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他指出:“我们对**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在这个问题上,要平心静气,要掌握分寸,慎重考虑,不能感情用
〔2〕(P 237-238)
事。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后来,**同志恢复职务并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在
〔收稿日期〕2010-05-25
〔作者简介〕郭万敏(1978-),女,四川自贡人,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
巩建华(1969-),男,甘肃灵台人,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6
他的倡导下,党最终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党中央科学
《决议》指地、正确地评价了**和**思想。
出,就**同志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
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这个评价既维护了**思想长期以来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又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工作,从而厘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国内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思想准备。
(二)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全会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这实际上等于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1979年3月,**又强调: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至此,“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雏形基本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在报告中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报告描绘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明确指出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并对保障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臃肿等政治体制的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设想。
在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基本看法并初步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同时,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率先深刻阐明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规划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这些论述廓清了人们的思想认识: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经
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之后,广大民众
也逐渐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关涉到权力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涉及到广大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原有体制的惰性观念和习惯势力还会对改革起阻碍作用,这决定了政治体制改
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能一蹴而革是一项长期的、
就,必须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渐进式改革。因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既要坚决
又要慎重,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不能搞自由化。客观地讲,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论述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更加坚定了我们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二、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没有现成的可资借
规范化鉴的理论蓝本,致使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和程序化程度不高,政治制度体系不完备,政治运行机制不健全,政治组织功能不完善,政治管理方式落后。正如**所言:“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
〔3〕(P176)
个现代化的实现。”那么,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呢?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针对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的思想
1. 党政分开。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沿用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和采用苏联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而权力过分集中成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完善与改革也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然而,一直以来,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都是以介入行政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导致了以党代政的政治隐忧。1986年**在对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
〔3〕(P 177)
位。”**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
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
〔4〕(P 328-329)”这种领导方式必然形而变成了个人领导。
成个人崇拜,也必然产生官僚主义的作风。这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破坏性很大,也是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所应抛弃的。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改革这种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方式十分必要,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党政分开问题。正如**所说,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是党政分开,这是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的关键。他所说的党政分开,并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作用,而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对这一点**同志有过明确说明,他说:“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
〔4〕(P 341-342)
加强领导。”尽管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不再提党政分开,但是,这些理论为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权力下放。党政分开是从横向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权力下放则是从纵向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看来,权力下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要求,同时也是解决地方各级关系的要求。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应由下面决定和执行,这是一个总的原则。显然,当时的政治体制改革着眼于为经济“松绑”,其价值取向是:充分调动各个行业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这一价值取向在管理上要达到“职能明确化、分工专业化、责任具体化”,在政治上则明确要求“自上而下”的分权改革。这场“自上而下”的分权改革,促使了地方和基层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从而为我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制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权力下放是有序的、渐进的、有限的。这主要是源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经济建设上冒进的教训,以及考虑到我国生产8
“政治体力不发达这一具体国情。正如**所讲,
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
〔3〕(P 252),“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进行”
〔3〕(P 284)
定”,而稳定是要通过中央权威和有序化的政
“中央要有权威。改治来实现的,因此,他特别强调:
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
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我们要定一个方针,就是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化
〔3〕(P 277-278)
当然,权力下放和分权化改革是集改革。”
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应是中央集权有限性和地方分权有限性的有机结合。
(二)针对党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问题,提出了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思想
针对我国党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互相推诿等现象,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要精简机构、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提高政府效率。他们也认识到政府机构改革涉及的人数之多、部门之广、利益调整之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而这一改革又是势在必行的,并且任务艰巨。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中,**认为,精简机构是又
他认为:“精简机一个重要内容,这和权力下放有关。
构是一场革命。精简这个事情可大啊! 如果不搞这场革命,让党和国家的组织继续目前这样机构臃肿重叠、职责不清,许多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这是不可能得到人民赞同的,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下面的干部。“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
(P 396-397)
到亡党亡国的问题”。〔4〕在当时,机构改革的成败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件大事。党在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从总体上说,这次机构改革在人员问题上要解决的,主要是调整结构,提高素质。要把人员的调整和培训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将一部分人员调整到需要加强的国家机关以及经济、文化组织。为了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并使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须加强行政立法,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客观地讲,政府机构改革为我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型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政治体
制改革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
(三)针对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和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
随着政治体制和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尤其是领导干部
政治和文化建设形职务终身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
成了较大的障碍,这种障碍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强调:“现在我们国
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
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的人才。道理很简单,
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现在我们
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
〔4〕(P 220-221)
才。”他认为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问题,“是
〔4〕(P384)
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面对干
二是建立一套公务员干部制度。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
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
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国家行政权力、
学管理。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指出,要抓紧建立
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三是干部选拔以“四化”为标准。干部“四化”标准是逐步形成的。针对国家干部老龄化的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力提倡推进干部年轻化。党的十二大把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写入党章,以党的根本制度保证干部“四化”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强调干部选拔要“德才兼备,才干固
〔5〕(P 308)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有才缺德的人,一
〔2〕(P 288)
个也不能提拔”。这些论述,对推进我国干部
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需要,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一是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和健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机制。**指出:“五中全会讨论的党章草案,提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在看来,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补充。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
〔4〕(P 331-332)无限期的。”
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党的领导人顺利交接班、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选集〔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年谱:下卷〔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3〕**文选:第3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文选:第2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论党的建设〔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Contributions M ade by the Party ’s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to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GUO Wan-min, GONG J ian-hua
(GuangdongOceanography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arty ’s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m ade full ideological preparations for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by making a correct and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M ao Zedong and M ao Z edong T hought and establishing the basic line. In view of the problem s of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organizational overlapping and the system of life tenure in leading posts for leading cadres, the Party ’s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reform ing the cadre and personnel system:separating the Party ’s functions from the government ’s ones and transferring power to lower levels, and thus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Keywords:the Party ’s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political system ; reform ; contributions
责任编辑
周
荣
范文四: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构成特点
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构成特点
刘明钢
() 武汉教育学院 政史系 , 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 :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如下构成特点 : 主要成员都是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 ;都有与?左?的错误作斗争的经历 ;在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有
着特殊贡献 ;以**同志为核心 。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中图分类号 : D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6152 (2001) 04 - 0037 - 04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成为党中央的核心人物 ,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 始形成 。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排名次序是 : ** 、** 、** 、 ** 、** 、** 、** 。到十二大时 , 除**没能再进入常委会外 , 其他 6 名常委 的排名次序与十一届六中全会相同 , 至此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 。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 在构成上也有许多特点 。
一 、主要成员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都是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 他们在民主革 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 。** 、**是建党前期的老党 员 , 并且曾经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和 60 年代前期 , ** 被视为接班的人选之一 。**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便投身革命 , 并在军队 中担任重要职务 。政治局 6 名常委除**外 , 都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民 主革命时期 , 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为寻求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这种构成特点使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具有两个巨大 的优势 : 崇高的威望和极其丰富的经验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 中国共产党犯有?左?的错误 , 包括像?**?那样全局性的 错误 , 而这些?左?的错误又与享有崇高威信的**联系着 。要纠正这些错误 , 重新开辟一 条新的道路 , 无疑需要极有权威 、极有勇气的领袖人物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 适应 了这种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主要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最 有威信 、最有影响 、最有经验?的领导集团 , 他们的这种威信 、影响 、经验是党和全国人民的 宝贵财富 。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健在 , 对于纠正?左?的错误 , 重新开辟 新的道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说的那样 ?: 我
收稿日期 : 2001 - 06 - 20
?37 ?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们的党还有一些建党前期的老革命家健在 , 并且在党的领导核心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 实在
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幸运 。他们的健在和长寿 , 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 , 确实好办得多 ,
1 即使我们突然遇上十二级台风 , 我看 , 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 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中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既有正面的经验 , 又有反面的教训 ,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了这 些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 并且能正确地加以总结 , 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 。正如胡绳所说的那样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成为划时代的坐标 , 就因为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总结以往的好经验 、好思想 , 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 ; 又深刻地而不是 肤浅地 、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总结了以往犯错误的经验 , 吸取教训 , 纠正错误 , 得出正确的 路线 、方针 、政策??; 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 , 这固 然因为党已经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也因为党已经犯过严重的错误 , 并且通
2过总结经验教训学到了许多在没有犯错误以前所不懂得或者不真正懂得的事情?。
二 、都有与?左?的错误作斗争的经历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在?**?中都受到批判 、冲击和迫害 , 有些人还被打成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身处逆境 , 却毫不气馁 , 坚持与** 、江青等进行斗争 。 ** 、**等在 1967 年 2 月与?**派?进行了大义凛然的斗争 , 这一斗争当时被诬陷为 ?二月逆流?, 但实际上是中共党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 是伟大的?二月抗争?。邓小 平在?**?中几起几落 , 特别是 1975 年的全面整顿 , 使长期陷于动乱和瘫痪的国家再 次出现了安定和发展的转机 ,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 为粉碎?四人帮?准备了广泛的群 众基础 。**的 1975 年整顿和 1976 年的第三次被打倒 , 大大增加了他的政治影响和政治 声望 , 使他在粉碎?四人帮?后成为全党全国注目的中心人物 。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 , 叶 剑英 、**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 , 因此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能够能对?**?以及 1957 年以来的?左?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 , 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正如**所说 ?: 我们实行改革开 放政策 , 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 , 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 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
( P265)3刻了 。? ? 没有‘**’的教训 , 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 、政治 、 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 、建
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 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 。为什么呢 ? 就是因为有‘**’
( )3P272 作比较 ,‘**’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
三 、在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有特殊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的成员在实现伟大的转折中发挥了特殊的 、巨大的作用 。**在尚未出来工作时 , 即率先 对?两个凡是?提出批评 , 强调要准确完整地理解 、掌握**思想 , 成为全党思想解放的先 导 。1978 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 是在** 、**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支持下才开展起来 的 , 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建议也是**首先提出的 。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
?38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4 期 刘明钢 : 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构成特点
作会议上 , 是**等老同志最先提出讨论?**?及其以前?左?的错误问题 , 才突破了 **原定的会议框框 , 把讨论经济的会议开成了一次拨乱反正和提出新的指导方针的会
议 。**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 更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可 以说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关于这一点 , **在一次讲话中有清楚的说明 。他说 ?: 这几年谁的贡献大一些 ? 粉碎‘四 人帮’之后 , 政治局和常委的同志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 。但 , 贡献大一些 、多一些 的 , 还是老一辈革命家 。拿常委来说 , 是** 、** 、** 、**四位同志 。小平同志 因为经验特别丰富 , 精力很充沛 , 加上长期斗争建立起来的巨大威信 , 他起的作用就更突出
1些 。?
正是由于他们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过程中 ,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因此众望所归 , 受到
全党的尊重和信任 , 被公推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引路人 。
四 、以**同志为核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段时间 , 尽管**仍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 **只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副主席 , 但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看 , **已经成为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变动**领导职务后 , **没有担任党的主席或** 职务 , 只担任了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 , 但他仍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
核心人物不担任第一把手 , 这是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特殊格局 。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 , 大家希望**当中央主席 , 但他却多次推让 。正像**所说 ?: 十一届三中
3 ( P272) 全会以后 , 大家希望我当** 、国家主席 , 我都拒绝了 。?他认为 , 从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 , 中央一直致力于让年富力强而又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同志担任领导工作 , 因此 , 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 。**还认为 , 在 60 多岁的同志中 , **同志担任中央主席比 较适当 , 政治局一致同意了**的意见 。**不担任党的主席 , 但由政治局确定为领导 集体的核心 。
**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 。**指出 ?: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 没有核
( P310)3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 , 这就是第二
( )3 P309代的领导集体 。在这个集体中 , 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 。??第二代实际上
我是核心 。因为有这个核心 , 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 , 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 , 党
( )P310 3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
综上所述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无论是从资历 , 还是从威望 , 以及领导水平来讲都是众 望所归的 。从政治上讲 , 这个领导集体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保证 。但是 , 从领导全党和 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角度来看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弱 点 : 第一 , 年龄老化 , 第二代领导集体主政时 , 大都是 70 岁以上的老人 ;第二 , 专业化的程度 偏低 , 缺乏是学者型或专家型的领袖人物 。对于这些弱点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有着清醒的 认识 。早在 1979 年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 , **就指出 ?: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 , 是缺少一
4( P221) , 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 批年富力强的 、有专业知识的干部 。而没有这样一批干部 。 **还指出 ?: 今后的干部选择 , 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 。我们长期都没有重视 , 现在再不特
?39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 ) 4 P264别重视 , 就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 。?自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以后 , 以** 、陈 云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多次呼吁 , 为了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
要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 并特别强调要逐步实现 各级领导干部的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积极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 , 一方面大力提拔优秀的?四化?干部 , 一方面?有步骤地和稳妥
4 ( P360) 地实行干部离休 、退休制度 , 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李先 念 、**等还身体力行 , 率先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
正是在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导下 , 到 1987 年的十三大 , 基本完成 新老交替任务 。经过十三届四中全会 、五中全会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有计划 、有步骤地顺利实现交接 ,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党和国家 领导班子顺利地实现新老交替 , 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 对长治久安产 生了深远影响 。
参考文献 :
盖军主编 . 改革开放十四年纪事 C . 北京 : 中央党校出版社 , 1994 . 196 . 1
胡绳.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M .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1991 . 565 .2
** . **文选 : 第 3 卷 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93 .3
** . **文选 : 第 2 卷 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93 .4
()责任编辑 : 黄红梅 ; 校对 : 吴 言
?40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范文五: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
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傩的历史功绩
口刘明钢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中四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丰功伟绩:实现了党的伟大的历史
性转折;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喜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同中国具体宾f}i=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排除干扰(牢牢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顺利地实现了党和国家领 导班子的新老交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历史功绩 中国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2)04—0010—03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党史上 东的伟大所史功勋,便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 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光辉业绩;如果不实事求是地指出和改 具有承先启后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它领导全党为实现伟大的 正**晚年所犯的错误,不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 历史性转折并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纲”的口号,我们的工作重点就难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实现了党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建设上来,我们的事业也难以兴旺发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第二代领导集体刚剐主政时,**指出:我们要对毛主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探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在实现伟大的转折巾发挥 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的功绩是第 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 了特殊的、巨大的作用。**在尚未出来工作时,即率先对“两个凡是”提出批评,强调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掌握毛泽 大林那样对待**””1(第347页)。“**思想这个旗帜
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荣历 东思想(成为全党思想解放的先导。关于真理标准的走讨论, 史”【11(第298页)。第二代领导集体主持作出的历史决议将是在**、**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支持下才开展起来的。 泽东晚年错误与**思恕区别开来,解开了那种认为要否 毛 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建议也是**首先提出来的。在为十 定毛弹东的错误就无法坚持**思想(要坚持**思想 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是**等老同志蛀 就不能否定**的错误这个“历史之结”。《关于建国以来 先提出讨论“**”及其以前“左”倾错误的问题(才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拨 突破了原定的会议框框(把原来讨论经济的会议开成了一次 乱反正的完成。 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宴琅求是,团拨乱反正和提出新的指导方针的会议。**在中央工作会 第二代领导集体还在推动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 结一致向前看》 等方面做了太量工作。这些拨乱反正的成就为第二状伟大革 的重要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全会确定了指导思想。**的这 命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充分准备。 三中全会上第一次确定篇讲话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并在十一屈 三、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变为党的思想路线。从此,我们党开始改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吼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 教条、僵化、因循守旧的思想状态,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和 活力。 闭到改革开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以**为核心的第 二、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 二代领导集体义无反顾地和皿化、保守的教条决裂,以非凡的 胆略和远见卓识,力挽狂澜(使国家摆脱困境,把国家引上了 国历当肚**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新姿态出现在中 中兴之道。“**使中国人站起来,**使中国人民富起 史舞台的时候,首先面临的不是立即着手实施改革开放 来”,这句最普通、最浅显易懂的话,颇为形象地概括了中国 的各项大政方针(而是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堆积如山的沉 重包袱。这些问题,用邓小甲的话说,已经“积重难返”。第二 两代领导集体的功绩,同时也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建设 代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要把中国引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先必须解决这些亟需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舳周年大会上的讲 理的历史沉积。**为这项浩繁的工作取了个名字:“拨乱反正”。 话中指出:“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 如何正确评价和确立**和**思想的历史地位,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砷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为标志,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 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又复杂、敏感的问题。如果不充分肯定毛泽
呵?Q,出(?盟!监旦型旦婴旦
万方数据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 展。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
级阶段的基本理 五,排除干扰。牢牢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 义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在论、基本蹄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 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左”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化的局面中,我们党砥柱中20 扰与右的干扰,十分严重。国际上(西方国家也施加压力。在的干 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严重的困难面前,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保持了 ****的遮段讲话是对中国共产党光辉业绩之一的精 清醒的头脑。 辟总结,同时也是对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的高度 评价。 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机会主义可以葬送革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不仅 命,“左”倾机会主义同样可以葬送革命,但擐大的危险还是 来自“左”。**在总结1957—1978年这段历史时指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视 们吃亏都在一个“左”(发生一个又一个失误,“问题部出在 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烈我 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左’字上”(因此,我们“既要替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左 。 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了T年,动摇不
由于“左”的东西根深蒂固,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得”“(第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制,被说成是“走资本主义的独木桥”; 370—371页)。一百年不变,是从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算 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技术,被看成是殖民地化、资本主义 起(大体算到21世纪的中叶,在这整十历史时期都要坚持第二 化;搞市场经济,被视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正如**所说: 代领导集体开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 路。****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在把我们的事1世全面推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击就是怕资本主义多 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必须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 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杜’的问题”?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 (第372页)。这个问题是中国改革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榆验我们工作好坏的三个“有利 针 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卡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20年来我们党最可宅贵 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杜会的生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园力;是否有利干提高人民 产力;是否 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的保证。 的生}舌水平。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可以大胆地搞,而不 四、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 二次飞跃 必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纠缠不休。
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针对右的干扰,**很早就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与资产阶级自 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 由化倾向做不懈的斗争。第二代铡导集体还从组织程序上克 **思想,一个是**理论。**理论的成熟和发展, 服右的干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o(第310页)。以** 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科学的水平。如同毛 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排除了各方面的干扰,顶住了西 为 泽东思想主要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样,只酬、 方国 平理论则主要是笫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品。党的十四 家的压力,牢牢把握第二狄革命的航向。率领全国人民坚定不 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新的概括,确立了邓 六、顺利地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 党的战地位,并提出了用**理论武装全 第二代领导集体无沦是从资历,从威望,还是从领导水平 略任务。十四大政治报告第四稿产生后,曾报请** 来讲,都是众望所归的,这个领导集体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 审阅。**从总体上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个报告 强保证。但是(从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份量,是一好报告”。他还特*0谈到,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 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巾晰电的功绩, 设的角度来看,第二代领导集体存在着年龄老化、专业化的程
一定要放在集体锄导的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 度偏低、缺乏学者型或专家型的领袖人物等问题。对于这些问
题(第二代中央集体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1979年的一次高钻出什幺新东西来,是If羊众的智慧。他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
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要写得合乎实际”。 干部会议上,**就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缺少 级 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没有这样一批干部( 平理 党的l‘五大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理论,指出:邓小 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11(第221页)。**还指出: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后的干部选择,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发展阶殷、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 “今 我们长期都没有重视, 现在再不特别重视,就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o(第264 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盂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木问题,指 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十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涵 页)。自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以后,以**、**为代表的 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币事、外交、统一战线、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多次呼吁,为了保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蔷的体系。在当代中国,只有爿酬、平理 坚持一百年不动摇,要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乇 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鼬。邓 务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要逐步实现各级钡导干部的革 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了实现领导干部的新老交 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
万方数据
邓小单帕可持续发展思想论要
口郭大俊 (湖北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重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控制人口生产,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有计划地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关键词:**;可持牍发展;现代化
中田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2)04 枷12_02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早 长、低效益。针对这种情况,**强调指出:要“重视提高经 在1985年(即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 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11(第22页)。 “一 议程》之前(**就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他指出:我们现 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敬 o(第143页)。特别是面对我样的速度才过得硬”『l 茄,这 在的改革、发展,“是为下一个10年和下世纪的前50年奠定良 资源有限的客观现实,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l’(第13l页)。**的可持续发屉思 国人口多而 经济效益为中心来发展国民经济,走质岔效益性型发展路子, 标。必须以提高 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11l(第375页)。 第一,重视质量和效益(把提高产品质皿和经济效益与发艘速
第二,重视科技教育,把发展科技和教育看作是可持续发 度统一起来。经济发展建度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牡会 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 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表现也在于经济发展速 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哪种形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必 度更快一些。但仅仅满足于发展速度是不够的。在**看 须以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为支撑点。拿经济发展来说吧。“经 来,首先耍抓好质量,质量是发展速度的前担和保证(同时耍
讲求效益,把效益和速度统一起来。早在1975年(**就指 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决啊!高科技 出,耍“抓好产品质量。质皿第一是个重大政策。这也包括品 种、规格在内。提高产品质量足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 领域的,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 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 质量好就等于数证多。质量好了,才能打开出口渠道或者扩大 望””l(第377—378页)。**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口。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 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 重 功夫”口l(第30页)。后来,他又强调指出:“产品不能只讲数 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盈。质量 是关键。因为农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和能源的开发利用都有 柏千科技创新和科技利用。不注重提高科学技术含量的发展, 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 一否则,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就不 可能,总有一天要萎缩下去”111(第13l页)。产品质皿上去了, 只能属于那种高投入、低效益、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这种发
资源利用率就提高,就可以节约资源,以利于满足后人的需 展在短期内、低层次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从长期发展和高层
要(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就有发展后劲。所以,应该把产品质 次上看,是没有后劲的。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是如此。科学技术 量放在第一位。效益也很重要。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传统技术的运用确实带来了大量的环境
污染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治理环境污 我们不大重视效益,片面追求高积累、高速度,缔果却是低增
替(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一方面大力提 领导集体形成。党和国家领导班子顺利地实现新老交替,保持 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音Ii,另一方面“有步骤地和稳妥地实行干部 了国家的稳定性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对党和国家的长 (第360页)。**、**、**离休、退休制度,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11 治久安都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等还身体力行,率先辞去了 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琊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正是在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指导下,到 1987年的十三大,基本完成新老交替任务。经过十三届 [2]**琊小平丈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四中垒 1993( 社, 会、五中全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 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现交接,以**为核心的 责任编辑杨建强 第三代中央 咽苎Q,垡墨量咝墅型丛咝 !
万方数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第二代领导集体包括哪些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