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长城的旅游价值
长城的旅游价值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国各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经过岁月的变迁,长城早已失去了他原有的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从上个实际80年代起,长城旅游开发就方兴未艾。
长城景区旅游价值
雄伟天下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修复和开放最早的地段,具有中国万里长城之代表和精华的盛誉。它以其宏伟的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近一个亿的世界各国游客和350位外国首脑到此旅游观光,在长城旅游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品牌地位。
游览价值:?????
门票:35元(学生半票)磁卡票40元八达岭索道50元(双);30元(单)
位置:位于北京延庆县南部,在北京城区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
独秀天下慕田峪:
据文献考证,慕田峪长城是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由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督造而成,旅游区群山环抱,草木茂盛,植被覆盖率现今达96%,这种大面积植被是任何长城段都不可比的,在中外享有“万
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游览价值:????
门票:成人 40 元 学生 20 元
位置: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据北京市77公里
婉约天下水长城:
黄花城水长城,一个水字,为长城增添了无限的灵性和秀丽,是长城景观中唯一以水闻名的旅游区。景区的灏明湖有三百多亩,是野生鸳鸯的栖息地。与长城、湖水相依的明代板栗园面积上百亩,为明代守城将士所种,园内棵棵栗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山水合一的完美景色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有“江南景、塞外风尽在水长城”之誉。
游览价值:????
门票:成人 25 元 学生 12.5 元
位置: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据北京市65公里
奇密天下司马台:
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的司马台长城又称金山岭长城,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游览价值:????
门票: 40元
位置: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
险峻天下居庸关: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城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关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峻,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 之意。景区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游览价值:????
门票:旺季,成人45元 学生25元;淡季,成人40元 学生22.5元
位置:在昌平区境内,北京市区50余公里
范文二:长城的艺术价值
长城的艺术价值
长城的艺术价值
长城,以它浑厚壮美的躯体,呵护着中华民族的生息,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成长,沿着那古老斑驳的城墙,回味在空气中飘荡的远古幽思,和那尘封已久的王者之气。长城,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无法割舍不断的情结。
有的人认为长城是伟大的工程,艺术不是太重要。实际上工程十分重要,艺术也十分伟大。为什么这么说,不管哪一种建筑,不管什么样的工程,都有主要功能,它首先要用,必须要满足它功能的需要,实用,加上经济、美观、坚固。长城的主要功能就是军事防御,这个是首要的。两千年前司马迁已经有了很精辟的结论,他说:“因地形,因险制塞。”军事上就是要利用地形,地形利用好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长城从建筑的设计、工程地形、地理、地质,都完成得非常好。
第二点,长城的施工修建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也是一条很了不起的经验。长城的这些建筑,各个地方用各种材料。山上用石头;在平地,黄土高原用土,有的用土石结合;在阳关、玉门关,用沙砾、芦苇,很有创造性,非常伟大。我们要利用自然,适应自然,这是了不起的建筑设计思想,而且建筑施工标准也非常高。
另外就是长城的建筑艺术。从我去过的几个地方看,长城的建筑艺术非常伟大,一是它建筑的类型非常完整,可能所有的建筑形式都有了,各式各样,各种等级的城,各个地方的镇城。比如明朝九镇之一的大同城,它城墙、城楼,寺庙、衙署多得很,艺术水平高极了。明朝的“代王”封在大同,代王府现在没了,大同代王府里的九龙壁比北京九龙壁,颜色褪了,差一些,但它的艺术价值比北京的还要高。拿山海关来说,“天下第一关”的城楼,建筑非常雄伟。象河北宣化,明朝是宣府镇,那儿的鼓楼、钟楼建筑艺术很了不起。张家口、大同过去有很多敌楼,敌楼上的砖雕非常精美。司马台的敌台在一个非常小的地形上,建得很高、很雄伟。明朝九镇中的榆林,有很多很多的楼、台,还有庙和衙门等等,建筑布局、结构、雕刻,艺术价值非常高。这一点还要好好研究。
有人说长城只是个雄伟的工程,谈不上艺术,这是不对的,其实长城的艺术内容非常非常之多。应该说:长城雄伟的气势,伟大的工程,精湛的艺术。的的确确,长城不仅是个工程,也包含了伟大的建筑艺术。
长城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中国传统宇宙观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优美则以柔媚、秀雅、文静和谐为特征,以
情趣见长。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等,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从这两种形态的美的功能来看,可以说,阴柔之美侧重于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操方面的修养,它对于完善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阳刚之美则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悲壮、拼搏。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
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特洛亚塬发现者,现代著名考古学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它对于我就像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每个人在初次看到长城的一刹那,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这也就是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范文三:长城的文化价值
长城的文化价值
————unity 小组制作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 宏大的工程之一,它在以后的历朝 历代都发挥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
长城的存在,对古人来说,也是一个 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尤其在近代,中国 人更是以长城做为中国的象征。在中国国 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隶 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 城”的歌词,号召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 全体国民共同抵御入侵。 长城是人类社会现存最为宏伟的文 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在 中国,长城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有着智慧、坚忍、肯奋斗、敢 牺牲、坚不可摧、戮力同心的精神内涵。是涉及军事、交通、建筑、地质、气 象、农业、艺术等领域的珍贵遗存,它像一部民族文明史的百科全书,值得全 面深入研究。 正因为如此,1987 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把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著名长城学家罗哲文先生曾 在为一本长城研究专著所作的序言 中这样写道:
范文四:长城的价值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一三 长城的价值
2 课时
序号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长城的知识,思考长城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查 阅资料、独立思考等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3.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把握作者对民族关系、民 族发展的观点。 重点:解读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把握作者对民族关系、民族发展的观点 难点:作者对长城价值独到的见解。 课型:预习课 课时:1 课时 1. 作者介绍。2.关于长城 3、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4、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 5、把握作者对民族关系、民族发展的观点 6、作者对长城价值独到的见解。 导学提纲内容 1.综观全文, 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 甚至是批 判? 2.文章开篇说: “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 但真正知道长 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3.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4.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 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5.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作者对 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6.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 用?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9、把你对长城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一副对联。 1、读课文,积累字词。 断垣残壁 未谙事宜 众志成城 强词夺理 畸形繁荣 流风余韵 不言而喻 一厢情愿 长驱直入 2、.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风雨沧桑 自圆其说 教法学法设计
重点 难点 预习 目标
导 学 提 纲
预习 反馈
预习 小结
悠悠岁月,挡不住长城的万古雄风;浩瀚空间,隔不断长城的不朽魅力。由于万里 长城气势雄伟、工程艰巨、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少有,即使在世界建 筑工程史上也很罕见。因此万里长城被列入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课型:展示课 课时:1 课时 教法学法设计 具体内容 1.综观全文,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
环节
知 识 回 顾
批判? 2 、 解 释 词 语 : 断 垣 残壁 风雨沧桑 强词夺理 自圆其说 不言而喻
未谙事宜 畸形繁荣 一厢情愿
众志 成 城 流风余韵 长驱直入
展示 目标
1 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合作精 神。 第一组题 1、作者介绍。 2.关于长城 3、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4、了解
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 第二组题 展示导学案中(1-----3 题) 第三组题 展示导学案中(4-----6 题) 第四组题 展示导学案中(7-----9 题) 正如作者所言,长城的价值可以放在历史中去认识,但这 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长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是 一种象征,它应该引起我们的一种思考,无论是想到了民 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大业,还是登临长城油然生出一种民 族自豪感,这都应该是长城价值的体现,它已然成为一种 民族的标志,它的断垣残壁在召唤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自 己的思想去筑起一座新的华夏精神的长城!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本文中引起你关注的观点与表 述有哪些? 2、把你对长城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一副对联。
展 示 内 容
展 示 总 结
反馈 检测
课 后 反 思
范文五:长城的军事价值
长城的军事价值
古代长城的军事价值
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
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
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
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
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
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
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 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四.汉隋等朝的长城
汉朝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备匈奴的议论,认为:“胡人食
肉饮酷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钫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ZG有所以离南 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人。如此连年则ZG贫苦而民不安矣。……遣将吏发卒以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座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不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吧,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言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邙系虏之患。”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汉朝依托长城防御,积累实力不断反击,以至匈奴连受重创,逐渐衰弱,其中长城所起的保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北周统治者为防北部边患匆匆征调老百姓修筑长城不久,宫庭内发生了政变,以皇后父亲名义入宫辅政的随国公杨坚废掉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起了隋朝,并在9年后统一了ZG,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多民族纷扰争霸的分裂局面。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的初期,北面夺得突厥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在其妻北周宗女千金公主的请求下,借口为周复仇又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统治
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朝共七次修筑长城,隋炀帝修这条长城时,突厥的启民可汗曾向隋炀帝上表称臣说:“臣今非是旧日边地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表示突厥当时已臣服于隋,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
五.明长城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 [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
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
长城的军事价值再认识
长城是一种军事设施,主要用于防御敌对方的进攻,达到拒阻敌人,保存自己,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目的,这是它之所以出现最根本的原因,不管是先秦时期的楚、齐长城,还是秦汉时期,乃至于明长城,其目的无一不是如此。长城直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明朝,共经历了二千多年,历史上经历过无数的战争,在长城脚下发生的战争也不计其数,但长城的真的趣到了预期的效果了吗?恕我直言,长城直出现到今天,从来就没有真正起到御敌于国外之外的作用。我无意去否定在国人心中无比崇敬的长城,但我们总得要面对实事,让实事告诉我们。
首先来看最早出现长城的楚国。有人说楚国长城出现在春秋,
也有人说在战国,不管是什么时候,但楚国长城是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有长城之父之称。楚长城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但可以肯定的是,楚国在被秦所灭亡之前一定是出现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各诸候国中力量可以说是最为强大的,虽然秦、楚双雄之争,但一般认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楚国当时还是强盛于秦。但就是这个只有“三户”就可以灭秦的楚国,但最终反被秦所灭,且还有长城拱卫,这说明长城并没有阻拦秦人的进攻,没有起到保家卫国之目的。除楚国之外,在同一时期的齐国也是如此,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国家都有长城,亦没有逃脱被秦所灭的恶梦。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长城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相反,可以看出它的军事作用应该是很有限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是秦长城,秦朝动用举国之力修筑了万里长城,绵绵于中国整个西部地区,前些时到内蒙,还有茫茫草原中看到千古一帝所留下的断垣残壁,在经历数千年之后,还依然尚存,不能说它不高大、不坚固,但它并没有阻止秦朝短暂的历史,当然,秦的灭亡并不是外故的入侵,似乎与长城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些长城在汉朝依然屡屡被匈奴攻破,长城内的民众也没有得到安宁;不仅如此,匈奴人对待长城,可谓是如履平地、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这又从一个角度说明长城并没有达到保家卫国的功效。还有唐的吐番、宋的金、元的辽、明的满清,无一不如此。
这是从整个长城而言,就山海关来说亦是如此。山海关作为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军事关隘,经历过无数次战争洗礼,硝烟不断。明末闯王李自成与吴三桂及清军的决战就发生在这里。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蓟辽总兵吴三桂驻守在山海关,李亲笔写信给吴,劝其归顺,并派特使携带大量财物和银两去犒赏吴三桂的人马,但又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便”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清军首领多尔衮乞师求降,李虽重兵围困,但终末阻止入关,占领北京,建立了清朝。从吴三桂降清,到清兵入关,不难看出,一个关隘,一段长城并不能镇守一方,得江山者是得人心,战争的胜负不在某一武器,或是某一个军事设施,而是在人心。
本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3年元月1日至3日入侵山海关。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日两军鏖战山海关。这就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榆关抗战”(山海关古称榆关),从此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最终山海关被日军攻破,从此日本军进入华北,进入中国;除山海关长城之外,沿到整个长城全面向华夏大地全面进攻,最终导致中华大地几乎全部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这又说明长城的功能实在是值得全面反思。
从历史来看,到了清代之后,中国也不修筑长城了,同时外国的一些入侵者也不从长城进攻中国了,如甲午战争,日本根本就不用登上陆地而将中国打个落花流水,让清庭俯首称臣,鸦片战争也是从海上来的,将整个中国彻底变成了东亚病夫。就山海关而言,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的船只就是开到这里并由此登陆的。当时,老龙头虽为清朝的山海关防守重地之一,岸上筑有炮台,置有铁炮,并派
重兵镇守。然而,当八国联军的舰队开来之时,还是将长城拱手送给了侵略者,非但如此,把价值几十万两白银的大炮和弹药也当着礼品送给了敌人。今天,遗弃在海岸线上的“镇海侯”大铁炮,以及炮台遗址都沉默地立了数百年,它们象是在沉思,长城真的能起到保家国的作用吗?
其实,上述都说明一个史事,就是长城与它的当初所设计的军事思想的初衷是没有达到的,长城从它出现至今,一直都没能阻止强敌入侵,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建筑而矣,而且是一个劳命伤财的建筑。说它是劳命伤财人们一看便知,实在是没有必要多说什么。既然长城不能起到保家卫国的作用,那么,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冷兵器时代结束,各朝各代都要大修长城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这个问题,不清楚是否有人做过深入的研究,今天我只是突发奇想,胡说而矣。
说长城完全不能起到军事作用可能也不客观,它是能起到阻止小规范的军事进攻,这种军事对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这种军事冲突是临时性的,小规范的战役性的,且并不是重要的战役,它只是阻止敌人可进攻也可不进攻的这类军事进攻,真正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进攻,它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其实历史上历来就是,只是对方或是敌人下了进攻的决心,没有攻而不破的防御攻事。如二战有名的马其诺防线,没有阻止德国人的进攻;还有日本人在东北虎林修建的虎林军事要塞,同样也没有阻止苏军的炮火。这说明了什么,所谓的防御攻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防线,是人
们对它寄寄予一种心理安慰,至于是否真正能起到军事作用,则是另一个问题。
在中国古人为什么还要修筑这样的防御工事?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前提,强调的是“仁”,并横贯始终。作为“仁”字,从字面来解释为: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它具有这样几重意义一是仁爱与正义;二是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仁”字的涵义要复杂得多。
“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概述。根据本人的理解,我认为“仁”具有这样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对待他人方面,这是在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状态下的相处,强调宽厚、理解、原谅,即所谓“仁爱”,就是对人要有一种广阔的胸怀去容纳和包容对方;第二层意思是“和”,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在非平等、非和平的状态状态下相处,这种和就是不愿意、不要与对方发生冲突,相相互之间和平、和睦、和谐、友善、友好的生活在一起。这是中国“仁”文化的一个方面,虽不一定全面,但客观上说,是有这种成分在里面的。我认为中国的“仁”文化的确是值得肯定的,它以博大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容纳一切可容纳的、和不可容纳的,正象那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但恕我直言,这种“仁”文化还隐含着一种“懦弱”的成分,这种理解可能很多人不能认可,可能还会遭到一些人的咒骂,不过,没有关系,有人愿意骂就骂吧,只要他有力气,“懦弱”是客观存在的,希
望能得到人们的正视。我认为宽容是一种美德,“和”是一种崇高。但这种宽容和“和”是对君子而言的,如若将这种宽容和“和”的精神用于小人,那是什么?是愚蠢、是愚昧、是懦弱,就是犯罪。作为长城而言是隐含着这种“仁”与“和”的思想于其中的,我们赞美这种“仁”与 “和”,但要分清对象。对小人讲“仁”那是愚蠢;对敌人讲“和”是犯罪,今天中国的东海、南海,六十年代的藏南,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愚蠢思维,我们不能重演东郭先生与农夫和蛇的故事。
长城的出现就是强调的防守,所谓守就是停止不前,不主动与敌人进行下面的军事较量,采取被动挨打。从某种角度来说,守就是一种逃避、退缩,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军事本来战争本来就是一种强者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生与死,存在与灭亡,以消灭对方保存自己的一种社会行为,仅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不去进攻敌人,灭亡敌人,你守得再牢固,敌人始终会存在,就是今天你守住了,敌人没有消灭,他明天还会来进攻你,你被他所灭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充其量也只能与敌人同在,这就是长城的“和”,客观地说,这种“和”里面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即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消灭。所以我认为长城就是这种“仁”文化的物质化。
从军事角度而言,最少是不畏惧外敌入侵,敢于面对战争的国家才能强大,敢干面对强敌的民族才能强盛。春秋时期,楚国大有取代周王朝之势,怀抱吴姬越女的楚庄王“马饮黄河,问周鼎之轻重”,相反,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率先修筑长城,到是没有守住,而是被秦国所灭,还有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没有被长城所困,而勇敢的跨过
长城,与强敌作战,最终建立强大的汉、唐王朝。而中国历史还有一些朝代,以长城固守最终导致灭亡的,如宋朝,坚固的长城,又有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军队,但最终被一个刚刚走出原始社会的部落所灭;明清长城不可谓不坚固,但最终是否守住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没有,原因是在长城吗,显然不是,是在人心,是在战争意志,战斗精神。
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某一种武器,或是某一种防御工事,而取决于最高阶层的战争意志,和战斗者的决心,及广大民从的人心。如果一个决策者内心只有息事宁人,以“仁爱”之心对敌,以“和平”心态处理战争,以苟得一时一事的“和平”,那么,国家或是民族的灭顶之灾就在眼前,就算是侥幸一时一事不被人所灭,但最终一定不会逃脱被灭亡的命运。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决策者敢于去对战争,勇敢迎敌,并确立必胜的信心,高瞻远瞩,做出正确的决策,鼓舞民心和斗志,方可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才是长城,人心之长城,精神之长城,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就是这种长城的最好体现,如果靠那种砖砌起来的长城永远也不会打跨日本侵略者。
长城是中华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的伟大之处从来没人否定,但它充满“守”的精神内含,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它的“和”精神虽然值得肯定,但在“和”的对象上要认真甄别,它所含盖的“仁”爱之精神,更要分别对等,“仁”是只能对君子的,对日本这样的虎狼之国千万不能再“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