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河南艾滋病致孤儿童真实生活揭秘
目前,河南省共有艾滋病致孤儿童2891人,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5961人,加上其他有艾滋病患者家庭中的儿童,全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共约4万人。从2003年年底开始,河南省就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实行了分类救助,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救助安置政策体系,4万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均得到了有效的救助和安置。6年后的今天,这些孩子究竟生活的怎样,记者深入河南“艾滋病村”进行了探访??
法治周末记者刘姝宏发自河南上蔡县
5月20日,河南省上蔡县王营村。
14岁的沈翠(化名)有点拘束地坐在自家院里的一个小马扎上,上身穿着一件红色运动服,马尾辫梳得很整齐,皮肤白白净净的,漂亮的眼睛里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安静。
沈翠的奶奶在一旁与村里的干部拉着家常。几年前,沈翠的父母因艾滋病发作相继去世,沈翠从此成为一名艾滋病致孤儿童,跟着奶奶相依为命。
寄养在奶奶家的沈翠
只有半拉围墙的小院,明显破旧的三间房屋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窗户了。这是沈翠和奶奶的家。
走进中间的厅堂,里面也是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方形的小饭桌和墙角一口水缸。右手里间是沈翠和奶奶的卧室,里面摆着一张床、一个能当桌子的橱柜、一个下面垫了两层砖的木箱,角落里还有一部旧电视机。经常被老鼠打洞的床下,放了鼠药和一只破旧的鼠夹。
沈翠的父母都死于艾滋病。对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来说,那是一场祸从天降的灾难。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一些血站在鼓励农民卖血的同时违规操作,将卖血者的血清提炼出来之后,又将剩下的血浆混合到一起回输给了那些卖血的农民,结果有艾滋病患者的血混入其中,使得回输了这种血的人都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1995年至2003年,河南那些卖过血的农民集中爆发艾滋病,沈翠所在的拥有近二千村民的王营村是重灾区,当时三百多名村民都被查出携带有艾滋病病毒。沈翠的妈妈和爸爸在2000年和2004年相继去世,去世时都只有30岁左右。
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在河南,最终让2891名孩子和沈翠一样成为了艾滋病致孤儿童。
在与《法治周末》记者聊天时,沈翠一直坐在那里捻衣角,偶尔羞涩地冲记者笑笑。这个文静的女孩今年上初一,学习成绩还不错,喜欢语文,作文写得很好。
根据河南省的政策,沈翠现在每月可以领到200元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救助金,按照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上初中的她每学期还有300多元的补贴。因为她还有个叔叔,50多岁的奶奶不能算孤老,每月只有50元低保,生活还要依靠家里的3亩地,地里的活计基本全靠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叔叔。
跟着奶奶过的沈翠属于家庭寄养,这是河南省安置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方式之一。从2003年开始,河南省就开始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调研并实施救助,2004年正式形成救助政策,后来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四种孤儿安置模式,其中家庭寄养占到了83%。
“在农村,一个孩子如果失去父母,一般只要有近亲属的,如果不是经济太困难,出于伦理亲情,都会很自然地将孩子接过来继续抚养。”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调研员李经宇说。
但家庭寄养模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从2003年起就着手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工作的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许明成,有一次在对孤儿家访时,发现一个孤儿身上穿的衣服非常破旧。问起来才知道,这个孤儿的爷爷病了,每月给他补贴的200元钱都给爷爷治病了。
除了生活条件,寄养家庭中孤儿的心理问题是许明成最担心的,因为农村家庭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隔代抚养的因素,很可能使孩子得不到更科学的家庭教育。“当我们分别去探望在机构中集中养育和在家庭中寄养的孩子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区别,机构养育的孩子会主动打招呼,表现大方,而家庭寄养的孩子问几句才答一句”。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河南省开始在艾滋病疫情高发区建立艾滋病安置救助指导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救助对象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对救助对象尤其是孤儿的生活情况进行巡查,组织孤儿集体活动,并对家庭寄养孤儿的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许明成希望下一步能普及这种机构,并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进行服务。迄今,河南省已有7个市、13个县和20个乡镇的民政部门建立了这样的指导中心。
救助安置亲情之困
同样是艾滋病致孤儿童、正在上初二的王健(化名)在一所集中养育机构———芦岗阳光家园生活,他跟其他两个小伙伴共住宿舍楼的一个房间。王健早晚两顿饭都在学校吃,家园每月发给他100元生活费和10元零花钱。等到了高中,每月生活费和零花钱加起来会增加到240元。王健偷偷告诉记者,他们男生每月能够省下30元零花钱。
王健所有的衣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都由家园统一。如果生了病,家园会负责带他去看病。每个月他还可以报销两次回家探亲的路费。王健的理想是考上好大学,园里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考上一类本科每月发给生活费500元;二类本科400元;大专350元。另外每学期还会给他们300元的服装费和100元的零花钱。
这种水平显然要高于河南省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标准。根据河南省的政策,艾滋病致孤儿童每月补贴200元的生活费,所有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高中阶段每年可以享受800元专项助学金。如果上了大、中专,可以优先享受助学贷款。另外,河南省利用福彩公益金对上大学的孤儿一次性补助5000元。医疗方面的政策是,他们的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并被纳入医疗救助体系。
许明成解释,这种救助水平上的差别是由于集中养育机构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得到的社会资源也要多一些,相应地,这里的孩子生活学习条件就会稍微好点。
“机构养育”是河南省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另一种安置方式,原则是对分散养育有困难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按照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意愿自愿选择进入这种机构。2004年至2005年间,河南省建立了21所这种“阳光家园”。
尽管平时会有一些社工和志愿者为在机构中养育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许明成他们很快发现,亲情缺失仍然是这类孩子面临的问题,这在低龄儿童集中的养育机构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影响到了部分孩子的性格。“机构里孩子多,而阿姨和教师少,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比之下,沈翠在奶奶家的生活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不乏亲情温暖,因为奶奶和叔叔一家都很疼爱这个听话的孩子。晚上她跟奶奶睡一张床,偶尔做噩梦会被奶奶轻轻摇醒。
一种兼具了亲情关爱与较好生活环境的更理想的模式随之酝酿。
2004年11月起,河南省开始探索由出资建设模拟家庭的养育模式,为孤儿聘请模拟父母,每对父母养育4至6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孤儿。目前全省已建成36所模拟家庭,安置孤儿人数约占安置总量的4%。
2007年9月,民政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在河南省召开了关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安置政策的国际研讨会。河南省所探索的模拟家庭模式受到参会人员的普遍认同。
今年5月底,记者在位于上蔡县邵店乡的“新合家园”见到了在这种模拟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新合家园共有8个家庭47名孤儿,公开了8对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爸爸妈妈,负责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
2号家庭的妈妈李凯玲就是应聘过来的,2006年,她与丈夫从县纺织厂下岗后来到新合家园,成为6个孩子的父母。今年47岁的她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外地上大学。他们夫妻在这里的工资并不高,加起来月工资只有800元,加上每个孩子的200元钱,他们必须将这些有限的钱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既不能太宠着孩子,又不能让他们感到疏远。
17岁长得很帅气的宁旭(化名)就是李凯玲其中一个“儿子”,今年已上初三的他因去年5月在跟伙伴一起出去时出车祸受了重伤,当时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李凯玲现在回忆起来都还心有余悸地抹眼泪。所幸,在的全力救治下,宁旭化险为夷。现在,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宁旭身上的几处重伤已完全恢复。
到现在,李凯玲跟孩子们相处已有4年,对每个孩子李凯玲都付出了很大精力,感情很深。宁旭显然也很依赖这个妈妈,一直挽着李凯玲的胳膊。
尽管模拟家庭建设及运行成本要低于机构养育模式,且不缺乏亲情滋养,受到普遍推崇,但许明成透露,目前模拟父母的工资仍然要依靠社会组织的捐助才得以维持。如果能够将这一探索制度化并解决模拟父母及社工的工资,普及起来会更加顺利。
单亲妈妈李荷彩
跟沈翠家同住王营村,今年37岁的李荷彩(化名)是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单亲妈妈,她的身材不算瘦弱,但由于艾滋病的影响,加上营养不良,她还是比前些年轻了十几斤,现在已经干不了任何重活。
她有两个女儿,大的11岁,小的9岁,都在附近小学上四年级,大女儿学习成绩不太好,小女儿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前两名。
根据河南省的政策,受艾滋病影响的单亲家庭中孩子的生活救助金只有100元。李荷彩作为一名艾滋病患者,每月有50元的低保。李荷彩家现在还有两亩地,农忙时只能请孩子的伯伯或者娘家哥哥帮忙,地里的收成基本上够她们娘三个吃饭。
因为收入低,她每周只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吃两次鸡蛋,自己不舍得吃。她也知道,艾滋病病人是需要通过加强营养来增加抵抗力的,但是考虑到“就这样还经常去娘家借钱呢,实在是不愿再给家里人添麻烦了”。说到这里,李荷彩很久都不做声。
实际上,李荷彩家原来的日子还算殷实,李荷彩和爱人都在外面打工。1998年李荷彩嫁过来后,家里还翻盖了水泥地面的平房。自从孩子的爷爷和自己的丈夫于1999年和2005年相继发病去世,他们的日子一下子陷入窘境。
据村里的干部介绍,像这样因病致贫的单亲家庭在村里也有不少,因为剩下的一个妈妈或爸爸大多数自己也患有艾滋病,无法出去打工挣钱,仅靠地里的收入维持生活。无论是从身体状况还是经济来源来讲,这些单亲家长自己都难以支撑,更别说去照顾孩子了。很多这种单亲家庭孩子的生活状况还不如艾滋病致孤儿童。
这种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受到了一些慈善组织的关注,将他们纳入救助范围,在智行基金会的资助下,王营村所有艾滋病家庭中正在上学的孩子,初中生每人每年可以得到400元补贴,小学生每人每年是100元。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韩俊魁将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称为“单孤”,他最担心的是这类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孩子的母亲或父亲一般都是艾滋病患者,本身就需要心理调适,再加上因病致贫的压力,使得他们难以担负起养育和教育孩子的重任”。
李荷彩也告诉记者,尽管她的两个女儿都没有携带艾滋病病毒,但自从家里人相继因艾滋病去世后,都变得不爱说话,走亲戚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跟表姐、表弟打打闹闹、无忧无虑了,而李荷彩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帮助孩子走出这样的心理阴影。
贫穷使得这样的家庭雪上加霜,孩子每月100元的生活救助金显然是杯水车薪,难以维持单亲家庭中孩子的生活。又据可靠消息,国家将再次调高孤儿的救助标准,每月可能达到600元,这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单亲家庭儿童的救助水平差距再次拉大,过大的差距难免会给单亲家长和孩子造成被遗弃感。
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双亲都在,父母有一方或者均被感染了艾滋病的家庭中的儿童,按照河南省的规定,这种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享受低保,每人每月50元。
对于这样的质疑,许明成解释,他们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今年1月将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儿童的生活救助金由65元调高至100元。而孤儿的200元的救助标准则没再提高。“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所有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标准,包括对单亲家庭儿童的救助标准,从一开始的8元、10元、50元、65元一直长到100元。这中间需要过程,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实力”。
许明成反复强调,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必须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利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利益。少考虑一样,我们既有的愿望就可能无法实现。这位自己也助养了一名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处长对记者说,让所有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过上好日子也是他们的目标。
据了解,河南是农业大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所以尽管经济总量看起来较高,人均水平却很低。许明成表示,“在有限的财力下,我们争取做到最好”。据他介绍,在他们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资助和安置项目中,有很多都是得到了慈善组织等其他社会资金的支持,全部靠财政出钱,显然是不现实的。
韩俊魁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一些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所以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资助水平自然就不高,他建议中央财政进行适度补贴。许明成透露,据他了解,这次将孤儿福利补贴调高至600元,中央财政将提供将近一半的资金,这也表明了中央对这项工作支持的态度。许明成和韩俊魁也一致认为,应当鼓励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做筹集善款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改善这一特殊儿童群体的生活。
早该消失的歧视
长着络腮胡子、看起来很强壮的沈翠的叔叔,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没有艾滋病病毒。
记者在采访数家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家庭时,发现那些父母唯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渠道都是卖血,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都没有染上艾滋病病毒。有的一方没有艾滋病病毒的丈夫或妻子在爱人被发现艾滋病病毒之前一起生活了多年,也没被传染。
“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包括一起吃饭、拥抱、握手都不会染上艾滋病,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孩子都是母亲在携带艾滋病病毒后怀孕生下的孩子。由于成功率达90%以上的母婴阻断技术的推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即使怀孕生孩子,孩子被感染的几率也非常低。”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调研员李经宇告诉记者。
在记者采访的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母亲携带了艾滋病病毒之后出生的,其中三个孤儿并未做过母婴阻断,但他们全都没被感染。许明成告诉记者,即使是夫妻性传播,一般也是在一方有伤口的情况下传播的几率才高一些,现在社会上对艾滋病的传染性过于夸大了。
李经宇2004年至2005年曾经在河南一个艾滋病高发村作为驻村干部。驻村一年多,没少同艾滋病病人打交道,很多人还成了他的朋友,经常在他的住处喝茶聊天,而他也没有因此被传染上艾滋病病毒。他对记者说,社会上的“恐艾症”是出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与传播
几率的不了解。
这位调研员从一开始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为记者纠正了称谓上的错误:“我们叫艾滋病致孤儿童或者叫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不叫艾滋孤儿。”他解释,艾滋孤儿这种提法很容易造成误解,别人会以为这些孤儿都是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的孤儿。实际上,被感染的儿童数量并不多,因为那一拨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大多在父母卖血之前就已经出生了,最大的已经十七八岁。加上后来对孕妇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使得受艾滋病感染的儿童数量非常低。
这也回应了记者之前的疑惑,河南省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5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普通家庭依法收养艾滋病致孤儿童。但直到目前也只有4名儿童被合法收养。一开始,记者认为是由于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歧视所致。李经宇解释,主要原因并不是歧视,而是因为那一拨儿孤儿的年龄偏大,而很多家庭都愿意收养年龄较小的孩子以利于培养感情。
从媒体报道以及人们的普遍反应来看,外界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歧视仍然存在。这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艾滋病高发区基本上不存在歧视,而在高发区之外,歧视现象非常严重。
王营村的干部说,像沈翠这样父母有艾滋病,但自己没有艾滋病的孩子在当地上学是不存在歧视的。记者也了解到,在王营村也有大概6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也同健康的孩子一起上学。那些健康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表示反对,只是教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预防的常识,叮嘱自己的孩子不要与那些孩子过于打闹,弄伤了对方或自己。
不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隔离开来生活和教育也是国际上盛行的一种预防歧视并帮助孩子正常社会化的理念。因为这些孩子只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未发病,传染的可能性极小,只要稍加注意,正常的接触是没有问题的。
河南省民政厅在工作过程中也非常注意保护这些孩子,包括在对他们发放的特殊儿童救助证上,不能显示“艾滋”字样,李经宇告诉记者,这是为了避免孩子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另外,河南省在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中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时,也都安排他们与其他孤儿一起培训或者插班到技术学校,从不说明他们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从2003年起,河南省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救助已有6年多,这也是许明成他们付出心力最多的6年,回顾与志同道合者一路探索的历程,许明成不禁有些感慨。
“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以及艾滋病人群更需要来自和社会的关爱,他们像我们一样善良、正直,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抚平伤痕,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而不是嫌弃甚至敌视。一旦他们获得了爱,也同样会回馈这个社会。”许明成说。
一个必须要说明的是,在国家的帮助下,处于艾滋病高发区的那些艾滋病患者通过“鸡尾酒疗法”(艾滋病的一种方法),病情已普遍得到控制,现在那些地区的死亡率已接近正常。
记者在离开王营村时天色已晚,各家升起了白色的炊烟,偶尔的犬吠将村子衬托得那样宁静,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来源:法治周末
范文二: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研究
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研究
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艾滋病致孤儿童个体及其生存系统的全面剖析,发现影响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研究发现,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遭遇父母生病去世等重大生活事件时,他们并没有被危机打倒,而是激发出了潜在的抗逆力,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发展出了良好的适应结果。政府、原生大家庭、阳光家园、阳光家庭、非政府组织等系统中存在的保护性因素在艾滋病致孤儿童遭遇危机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了危机事件对艾滋病致孤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成环境。但是,外在生存系统中也存在着一些阻碍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发展的风险性因素,如生存环境的封闭性,不同支持系统内资源分布不均,存在一定的资源重叠及浪费现象。在外在支持系统的保护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内部资源得到激发,形成了促进抗逆力发展的内在保护性因素。个体内在保护性因素的不同是造成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发展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从实际情况看,艾滋病致孤儿童个体的外在保护性因素和内在保护性因素发展不平衡。相对于外在保护性因素来说,多数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内在保护性因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本研究还发现,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的形成机制呈现出“补偿性”的特点,即在艾滋病致孤儿童遭遇重大危机事件时,艾滋病致孤儿童个体及外在环境中的有利于抗逆力生成的保护性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艾滋病致孤儿童化解了危机。但是,由于外在支持系统和艾滋病致孤儿童个体自身都存在一些不足,从而成为阻碍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发展的消极性因素。从优势视角出发,采用微观和宏观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挖掘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潜能,激发其动力,并营造出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从而全面促进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健康成长。 摘要3-4Abstract4-6第一章 引言6-7第二章 文献回顾7-17第一节 抗逆力研究方面的综述7-13第二节 艾滋病致孤儿童研究方面的综述13-17第三章 研究问题及意义17-18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17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第四章 研究方法18-24第一节 定性研
究方法的选取18第二节 研究对象18-20第三节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20-22第四节 研究的信度22-23第五节 研究的伦理问题23-24第五章 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生成的保护性因素24-40第一节 抗逆力生成的外在保护性因素24-33第二节 抗逆力生成的内在保护性因素33-38第三节 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形成的作用机制38-40第六章 阻碍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发展的风险性因素?40-48第一节 外在风险性因素40-44第二节 内在风险性因素44-48第七章 从优势出发——运用社会工作提升抗逆力48-53第一节 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提升抗逆力的可能性48第二节 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提升抗逆力的方法48-53第八章 结论53-55第一节 研究结论53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53-55
参考文献
55-60附录60-62致谢62-63
范文三:艾滋病致孤儿童抑郁现状调查与分析
?1646?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0月第6卷第19期 LabMedClin,October2009,Vol.6,No.19
论 著
艾滋病致孤儿童抑郁现状调查与分析
宋 歌,王红红(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北 430013)
【摘要】 目的 研究某慈善机构(下称机构)内所有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 采取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机构所集中抚养的80名孤儿(父母双方均死于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80份,收回79份,有效问卷75份。用SPSS10.0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66.67%(50/75),男童总发生率为66.67%(30/45),女童总发生率也为
66.67%(20/30),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发生情况与年龄、年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结论 此机构内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总体比较普遍;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心理; 抑郁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9455(2009)1921646202
Thesurveyandanalysisaboutthedepressionlevelofthechildrenorphanedby/AIDSWHong2hong.NursingCollegeofCentralSouthUniversity,Hubei430013,【Abstract】 Objective TostudythedepressionlevelofallAIDSlivinginacer2
taininstitution,thenexploretherelatedproblemsand TheZung’sSelf2RatingDepressionScalewasemployedtomakeathebyHIV/AIDSlivinginacertaininsti2tution,andthentheresultsoftheResults 80questionnaireswerereleasedand79regained,including75putintotheSPSS10.0andstatisticallyanalyzed.Itdemonstratesthatthetotalis66.67%(50/75),withtheoccurrencerateoftheboysbeing66.67%(30/45)andgirls66.()Andthecomparisonbetweengirlsandboysisofnosignificantdifference,andtheoccurrenceofhasnosignificantcorrelationwithageandgradestoo.Conclusion Depressionoc2cursgenerallywithinthechildrenorphanedbyHIV/AIDSlivinginthisinstitution;soenoughemphasisontheirpsy2chologicalproblemsareurgentlyneededtoput.
【Keywords】 childrenorphanedbyHIV/AIDS; psychology; depression/distress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定义,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据估计,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在非洲将有超过2500万艾滋病致孤儿童[1],而中国则会有约26万艾滋病致孤儿童[2]。世界范围内的多项研究表明,艾滋病致孤儿童不仅面临着生存、健康、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和保护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心理上也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显现出自卑、痛苦、悲伤、绝望、害怕等情绪特点[227],但是对其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却仅涉及极少。
2008年4月,本研究采用SDS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名居住于此机构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在每
[829]
总粗分,将其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根据SDS的使用说明,标准分小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
60~69分为中度抑郁,大于或等于70分为重度抑郁。全国常
模标准分为41.88±10.57[7]。
1.2.2 调查方法 由组织者宣读指导语,介绍调查目的和注
意事项,采取志愿和匿名原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79份,有效问卷为75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
对某慈善机构里所收养的资料以±s表示,抑郁症状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对男女性别的评分作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将得分和年龄、年级作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全部儿童年龄分布在8~16周岁,平均(11.83±1.62)岁,其中男童45人,8~16岁,平均(12.02±1.78)岁,女童30人,9~14岁,平均(11.53±1.33)岁,在此机
80名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抑郁症状测量并得到相应结果。
月月末由其健在亲属带到机构外居住约2d,平时不与外界通信、通话及其他联系机会。院内生活环境良好、作息时间规律且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配备专门的老师、生活保姆和其他后勤职工。机构为所有儿童提供在18岁成年前所需的全部生活和学习资料。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SDS进行抑郁症状的测量,并将相对
构内年龄与年级之间无普通学校一样的严格分级关系,如一个
14岁的男童可能上五年级而另一个12岁的男童可能上六年
级。
2.2 儿童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儿童抑
较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不影响原意,该量表共20项,每项根据最近1周内的感受分1~4级评分,20项评分汇总,即得其
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正常33.33%、轻度49.33%、中度16%、重度1.33%,总体发生率为66.67%。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0月第6卷第19期 LabMedClin,October2009,Vol.6,No.19?1647?
2.3 不同性别儿童SDS评分比较 男(52.044±8.342)分,的信心和勇气,并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16]。
3.2.4 计划性地加强对机构内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社会生
女(50.133±6.180)分,结果显示,男、女儿童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4 儿童SDS评分与年龄、年级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2。结
存能力的培养[17],一方面使其具备健康、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让其在对社会大环境的准确感知下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像在机构外的儿童一样健康并乐观地生活。
由于无相关类似的样本及统计数据做比较和对照,不能完全判断此结论的正确与否,但如样本量太小或被调查对象背景的相似性可使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此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此机构内生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所存在的严重心理抑郁现状,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关注,社会各界及有关机构和部门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参考文献
[1]AlokBhargava.AIDSepidemicandpsychologicalwell2be2
ingandschoolparticipationoforphans[J].Psy2chology,HealthandMedicine,10(3):2632275.[2]Hestatus,psychological
well2andIDSorphansinrural,].TropicalMedicineandInter2,2007,12(10):118021190.
[,胡俊峰.受HIV/AIDS影响儿童面临的问
果显示,儿童SDS评分与年龄、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儿童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
程度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合计
n
发生率(%)
33.3349.3316.001.33100
253712175
表2 儿童SDS评分与年龄、年级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因素年龄年级
r
P
-0.029-0.145
0.8030.215
3 讨 论
3.1 研究结果的意义 ,
[4]
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1):91292.
KimA.Lindblade,FrankOdhiambo,DanielH.RosenA.L.Healthandnutritionalstatusoforphans<>
MalabikaSarker,ChristinaNeckermann,OlafMuller.AssessingthehealthstatusofyoungAIDSandotheror2phansinKampala,Uganda[J].TropicalMedicineandIn2ternationalHealth,2003,10(3):2102215.
[6]VinodMishra,FredArnold.FredrickOtieno.AnneCross,
A.L.Educationandnutritionalstatusoforphansandchil2drenofHIV2infectedparentsinKenya[J].AIDSEduca2tionandPrevention,2007,19(5):3832395.
[7]许文青,季成叶,何景琳,等.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孤儿儿
率(66.67%),多数艾滋病致孤,加上来自社会的歧视,会更加容易遭受心理上的创伤
[10]
。他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
抑郁和自卑,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2],影响他们的心情、减少学校活动的参与以及降低社会适应能力[1]。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然而心理上的创伤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1213]
。所以尽管本
次调查选取的是独立且单一的样本,但鉴于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以及目前对于此群体心理状况定性定量的研究之少,故仍然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其突显出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所存在的高发生率的抑郁状况应当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3.2 探讨解决策略
3.2.1 从机构自身来说,应提高职工包括从事教育和后勤工
童初探[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162419.
[8]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
[14]
作的人员对于艾滋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本身的认知水平以技术出版社,2003:35239.
[9]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我国青少年研究中的抑郁自评
及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对机构内的教师和生活保姆加强基本心理保健知识的培训,在正常的学习任务之外,穿插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积极主动与儿童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儿童中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条件者应当聘用临时或长期的心理医生[15]进行心理辅导。
3.2.2 放宽儿童与外界接触的限制条件,增加亲属见面和儿
工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3892392.
[10]GailAndrews,DonaldSkinner,KhangelaniZuma.Epide2
miologyofhealthandvulnerabilityamongchildrenor2phanedandmadevulnerablebyHIV/AIDSinsub2Saha2ranAfrica[J].AIDSCare,2006,18(3):2692276.
[11]许文青,王云生,季成叶,等.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
童外出的机会,1次/周为宜,让亲属密切配合照看儿童,避免在机构外发生意外,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心理状态,如发现心理隐患,及早与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建立及配合实行心理辅导方案。
3.2.3 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同伴交流和辅导活动,例如已经举
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浅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
(3):2102212.
[12]俞宁,黄邦汉.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儿童社会心理支持问
办多次的“全国关怀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等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HIV/AIDS及艾滋病致孤儿童的认识水平,也可以通过活动提高儿童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进而加强生活
题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
(6):30231.
[13]汤建萍,杨于嘉.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J].医学与
哲学,2004,25(9):59260. (下转第1649页)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0月第6卷第19期 LabMedClin,October2009,Vol.6,No.19?1649?
2.2 焦虑、抑郁症状出现时进行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同为特征是如何转换成症状的。(2)用“好转暗示”的方式[7],告之患者脑病治疗仪的作用原理对神经症治疗的确切疗效,但需要患者自身配合与努力;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不加评判地觉知一个又一个瞬间所呈现的体验,而涌现出的一种觉知力对身心能起到的减压放松之效[8],同时也请本病区症状类似并接受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治疗过程的感受,尤其是成功的体验,病情改善情况。(3)做好环境准备:治疗环境应使人感到轻松、舒适、简单,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让患者排空膀胱,宽衣,使患者能最大程度地放松。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引导患者体会舒适的震颤刺激,强调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地位,鼓励患者体验内在感受,并试着记住这种感受,治疗师以指导者的角色不断进行心理上的强化和暗示,对控制和改变自己增强了信心,此后的练习或治疗将会更顺利地进行。
自我暗示性较强的神经症患者,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冲突,,缺乏自,增强,。
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1 干预前SDS、SAS评分结果(±s)
组别干预前标准
tP
SDS56.91±5.1241.88±10.57
13.51<>
SAS59.62±5.0137.2±12.59
16.94<>
表2 SDS、SAS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比较(±s)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
tP
SDS56.91±5.1239.11±4.50
25.11<>
SAS59.62±5.0136.51±5.629.21<>
表2显示,治疗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干预前低,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物理治疗对焦虑、抑郁症的影响 1].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8:2662268.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增订版.
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神经症患者即使得到有效的抗抑郁,复发率仍较高,死亡率也较高[5]。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神经症患者病情复发时,表现出胸闷、心慌、疼痛等全身多处不适,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主动求治心切。物理治疗可以很好地弥补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它通过调整患者大脑皮质的功能,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症状或转移不良感受。有研究
[6]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72108.
[3]杨海晨,孙永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研究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822283.
[4]沈渔邨.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652666.
[5]宋冬玲,王梦欣,王福芳.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首发老
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
(11):104021042.
[6]黄东,王明安,唐秋萍,等.术前抑郁心理对术后疼痛评分
证实焦虑、抑郁情
绪会导致内源性镇痛物质减少,致痛物质和抗镇痛物质增多。脑病治疗仪是利用定穴位的专用治疗帽佩戴头部,对患者皮肤有明显舒适的震颤刺激作用,以达到掩盖、转移或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同时特定的刺激作用降低了肌肉的紧张感,减轻紧张以及不舒服的感觉,进而达到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显示通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症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心理护理干预中注意的问题 治疗前心理护理首先做好
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9221293.
[7]肖成林.“好转暗示”的辅助治疗功能探析[J].中华临床
医药卫生杂志,2004,2(4):34235.
[8]李英,席敏娜,申荷永.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
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9,32(2):3972398.
(收稿日期:2009204225)
治疗前评估,具体了解患者病史、症状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躯体情况。其次要做好治疗前宣传教育:(1)教育患者,让患者熟悉有关应激、应激反应、内环境稳定以及他们的行
(上接第1647页)
[14]何忠虎,季成叶.教育工作者对艾滋致孤儿童认知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5282529.
[15]俞宁,黄邦汉.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儿童社会心理支持问
[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722873.
[17]陈一琼,杨生勇.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构
建———基于湖北省随州、襄樊两市问卷调查[J].青年研究,2006,10(1):13218.
(收稿日期:2009205202)
题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
(6):30231.
[16]吕新辉,毕震强,钱跃升.中国艾滋孤儿现状及应对策
范文四: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第20卷No1.2011
vol.20
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赵科1
吕静1杨明宏1田尚松2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云南潞西,678400;
2陇川县第二小学,云南陇川,678700)
【摘要】采用有目的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省某地区60名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心理状况调查,
结果提示,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不高,自尊水平和信任他人水平不高而孤独感较高,行为问题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教育干预对促进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社会、家庭及学校应充分重视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策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
一、引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
些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IdemyorV,
2005)。由于缺少亲情,外界歧视,孤苦无助;没
有经济来源使他们营养、医疗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种种磨难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忧虑、压抑、恐惧、无望成为他们的心理常态
[4]
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以来,
全球累计感染者总数已达6900万,死亡者总数超过2000万,并且使超过1500万儿童成为孤儿
[1]
;甚至因为种种压力导致人格扭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艾滋孤
[2]
曲、变态,从而形成仇视社会的心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杨生勇(2007)在《我国艾滋孤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艾滋孤儿面临着如经济窘迫、缺乏关爱和情感发展刺激、被虐待和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社会歧视和孤立等问题
[5]
儿将会达到2500万。而我国目前已有超过
7.8万个儿童因艾滋病而失去了双亲或单亲,据有关部门推测,到2010年失去父母中一人的艾滋孤儿将增长到26万名[3],我国艾滋病的流行
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随着艾滋病患者的死亡,艾滋遗孤儿童将会不断增加
[4]
。由于艾滋孤儿父母的死亡,对他们的
。艾滋病致孤儿影响包括:经济窘迫、情感的缺乏、教育权利的间接剥夺、心理压力增大、被虐待几率增大、社会排斥歧视与孤立
[6]
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他们不但面临着生活、健康、教育等问题,同时还承受着社会排斥和歧视,精神压力和情感创伤,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问题。一项对肯尼亚646名艾滋孤儿的调查发现,52%的艾滋孤儿不能继续上学。与其他儿童相比,受教育机会的减少使得艾滋孤儿在未成年之前在各方面处于劣势。辍学对这
收稿日期:2010-08-25作者简介:赵科(1978-
。郁延安调查研究
[7]
显示,
有49.1%的艾滋致孤儿童没有好朋友,没人和他一起玩,并且被同辈群体所歧视;还有的艾滋致孤儿童主动的避开其他同学,不愿意和他们交往,特殊的身份导致了这一群体的性格上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处于被动的位置。
),男,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及教育管理。
﹡2008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8C0238)
74
赵科吕静杨明宏田尚松: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量表、信任他人量表
(三)统计分析分析及回归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状况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童检出率55.26%,女童检出率50%;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男童在强迫、抑郁、分裂样、社交不良、违纪因子上检出率较高,而女童的抑郁、社交退缩、性问题、多动等行为问题检出率较为突出。
[9]
[8]
本研究在综合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指自身健康但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艾滋病致孤儿童正面临着生理、心理巨大压力,其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为客观把握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状况,本研究以云南省某地区60名艾滋病致孤儿童为对象,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做好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教育与帮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抽取云南省某地区部分小学9~15岁的艾滋病致孤儿童60名(入学前后经血样化验均属非艾滋病毒携带者;前测60名,后测50名)。其中男童38名,平均年龄(11.72±1.64)岁;女童22名,平均年龄(11.5±1.8)岁。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
对艾滋遗孤儿童进行调
查,并结合访谈法探讨艾滋遗孤儿童的心理状况。
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5.0
软件录入数据,进行卡方分析、方差分析、相关
调查数
据同时显示,不同年龄遗孤儿童行为问题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P=0.877)。国外研究报道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从5.6%~37%不等[10],国内文献报道的检出率波动于12%~19.3%之间著高于国内外报道的检出率。
(二)艾滋病致孤儿童健康状况[12]
[11]
,而本
60份,有效问卷60份。
(二)研究工具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儿童孤独量表、自尊
表1
研究显示遗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显
1.艾滋病致孤儿童自测健康情况(表1)
不同性别遗孤儿童的健康状况(M±s)
女童(n=22)
SRHMS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男童(n=38)t值0.501.380.11
PP>0.05P>0.05P>0.05
110.50±21.1494.61±17.8484.71±13.95
113.36±21.78101.73±21.6989.14±16.70
表1数据表明,遗孤儿童生理健康水平得分为(111.55±21.24),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为(97.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童行为问题组的SRHMS各项得分普遍低于非行为问题组,且两组间在各项目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男童在社会支持项目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说明行为问题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22±19.47),社会健康水平得分为(86.33±15.03)。
男女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遗孤儿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许军、胡敏燕、王以彭(2003)等人
[13]
3.行为问题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表3)
以行为问题总分为因变量(由于行为问题量表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男童:r=0.432~0.744,女童:r=0.372~0.897),考察对自测健康量表各项目的回归效应。结果表明,男女童行为问题对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接触、健康总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均有较
研究指出,
20岁以下群体的健康水平得分为(327.59±46.78),学生群体健康水平得分为(328.51±41.60);而本研究艾滋遗孤儿童健康水平得分为(295.11±55.74),说明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健康水
平低于一般群体水平。
2.行为问题组与非行为问题组的自测健康结果比较(表2)
75
赵科吕静杨明宏田尚松: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表2
行为问题组与非行为问题组的SRHMS分比较
男童
女童
SRHMS
身体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社会支持生理健康心里健康社会健康
行为问题组
非行为问题
(n=21)34.00±8.3032.19±3.2530.62±8.2031.48±4.6029.43±7.4520.90±2.86
(n=17)组44.38±12.2539.81±9.2542.00±6.1444.56±5.1139.50±12.0624.56±4.7031.56±6.7040.25±6.7222.69±7.23
t值3.21***3.79***4.91***8.50***3.41***3.03***2.40*6.65***
行为问题组非行为问题组
(n=11)33.36±2.1632.09±2.8831.18±3.1331.36±3.5330.64±6.6222.00±1.8424.82±3.1631.18±4.2918.64±4.9096.64±5.3784.00±6.7174.64±9.19
(n=11)43.09±11.7542.36±6.2744.64±4.5746.64±3.8347.27±14.9525.55±2.4234.73±2.9043.00±5.1225.91±3.73130.09±18.76119.45±15.85103.64±6.22
t值2.70*4.94***8.06***9.73***3.37***3.86***7.67***5.87***3.92***5.69***6.83***8.67***
27.19±2.96
社会资源与接触29.90±2.86
19.71±2.47
1.92
96.81±14.50126.19±14.456.39***81.81±7.97108.62±11.408.23***76.81±3.77
94.50±16.31
4.97***
注:*P<0.05;**P<0.01;***P<>
大的负向预测效应,但对社会支持无预测作用;女童行为问题对身体器官功能无预测作用。
(35.7±8.94),与常模分[8](32.5±11.8)存在显著的
差异(t=2.75,P=0.008),同时,其中有38名遗孤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均值32.5,占63.33%,表明大部分艾滋遗孤儿童的孤独感较为强烈、社会不满较重。(2)自尊量表调查结果显示,60名艾滋遗孤儿童的得分均值为(22.10±3.44),根据量表
(三)艾滋病致孤儿童其他心理状况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自尊量表、信任他人量表60名艾滋遗孤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60名艾滋遗孤儿童孤独量表得分均值为
表3
预测变量(SRHMS)身体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接触
生理健康心里健康社会健康健康总体
行为问题总分对儿童健康的回归分析
△R2
男童
女童
男童
F
女童
Beta
男童
女童
男童
t值
女童
.224.124.121.362.148.154.150.489.287.388.377
.101.420.410.719.172.201.667.374.358.441.499
10.395.124.9620.436.276.546.3634.4514.5122.8721.78
2.6314.4613.9251.064.175.0340.1111.9711.1415.7919.8721.36
-.473-.352-.348-.602-.428-.392-.388-.699-.536-.623-.614
-.297-.648-.641-.848-.415-.448-.817-.612-.598-.664-.706
-3.22**-2.26*-2.23*-4.52***-2.50*-2.56*-2.52*-5.87***-3.81**-4.78***-4.67***
-1.38-3.80**-3.73***-7.15***-2.04*-2.24*-6.33***-3.46***-3.34**-3.97***-4.46***
.347.51619.09-.589-.719-4.37***-4.62***
76
赵科吕静杨明宏田尚松: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们中的50名学生再次进行了行为问题调查,其结果见表4。
与第一次调查结果比较,遗孤学生在抑郁、社交不良、攻击性、违纪、残忍、性问题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明显下降。表明教育干预对改善与促进艾滋遗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群体,其孤独感较高、自尊水平和信任他人水平不高。许文青、王云生、季成叶等人(2006)对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研究结果显示,仅有
遗孤女童(干预前后均n=22)检出人数(n)干预前
干预后
百分比(%)干预前
干预后
得分的解释标准“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表明艾滋遗孤儿童总体上自尊水平不高,消极感受较多。(3)从信任他人量表的测查结果来看,艾滋遗孤儿童信任他人得分均值为(2.17±0.67),从总体上看,其信任度较高,其中0~1分的为7人,占11.7%,说明部分艾滋遗孤儿童信任度不高。由此可知,艾滋遗孤儿童存在诸多心理发展问题,需给予广泛关注。
(四)教育干预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效应
通过对项目学校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教育干预(心理游戏、心理辅导与访谈等活动),对他
表4
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前后两次检出情况
遗孤男童(干预前n=38干预后n=28)检出人数(n)干预前
体诉分裂样抑郁社交退缩社交不良强迫多动攻击性违纪残忍性问题总分
百分比(%)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后
101184101221210--21
10103738334--13
26.3228.9521.0510.5526.3231.585.2631.5826.32--55.26
35.7135.7117.7125.0010.7128.5710.7110.7114.29--46.43
03109--3215611
1301--400028
013.6445.4540.91--13.649.094.5522.7227.2750.00
4.5113.640--18.180009.0936.36
10.8%儿童因得到亲人和社会支持而感觉生活很
好,父母病重与死亡使儿童处于长期担心、恐惧、痛苦、悲伤、绝望和害怕等的负面情绪
[14]
持项目上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男女童对社会支持的认识水平有关。段玉香(2008)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显示,男童的主观支持水平高于女童
[17]
。
张慧(2006)研究发现,大多数艾滋孤儿在农村,生活条件很艰苦,这些孩子的性格由于特殊的生活遭遇而变得内向、沉默,不愿与人交流
[15]
。本研究结果行为问题对社会
支持没有预测作用,说明社会支持更强调主观支持。赵建平、葛操(2006)研究发现,主观支持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18]
;赵爱勤(2000)的研究也表明,孤儿分别有
[16]
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由此可知,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健康
成长正面临着诸多问题。
男童行为问题组与非行为问题组在社会支持项目上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女童在社会支
。这为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对社会健康、心理
了一条的途径。
健康的预测效应优于对生理健康的预测,而对社会健康的预测效应优于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其主
77
赵科吕静杨明宏田尚松: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金及时足额到位。
我国制定了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救助政策,但对于艾滋孤儿这一特殊的群体,其扶助与支持还停留在对艾滋病患者救助的附属品下,对于艾滋孤儿的救助,也仅仅是对父母双亡的孤儿有一定的资助。其实,当父母由于艾滋病去世,艾滋孤儿更需要政策的关怀,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年龄尚小生活难以自理;被贴上“艾滋孤儿”的标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因此,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己刻不容缓,资金的制度化和经常性也越来越迫切。
(二)加强对艾滋遗孤儿童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救助
艾滋遗孤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健康水平较低,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是自闭、自卑,并与疾病、贫困等并存,对这个问题既不能忽视,也不宜夸大。学校、社会机构应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与卫生、社会福利部门协作,减少艾滋遗孤儿童的身心创伤,避免其心理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2004年8月组织了中国首届“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AIDS致孤儿童夏令营,并在部分地区开展对AIDS致孤儿童进行心理关怀的支持活动(GrasslyNC,2005;李澜等,2005),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勇敢生活,这些活动对培养艾滋孤儿健康心理效果明显。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辅导,是满足其情感需要、社会需要及尊重需要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认知水平进而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支持的关键。
(三)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关注艾滋遗孤弱势群体。
艾滋病歧视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和中国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一大障碍(杨翌等,2005)。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相关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误解,扭转人们谈“艾”色变的心态,同时,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艾滋孤儿得到来自同辈群体的友谊和心理上的被接纳感,减少由于社会歧视以及社会排斥给艾滋孤儿在生活上乃至心理上带来的伤害。号召有关学者和科研机构加大对
要原因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殊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所致。吕新辉,毕振强,钱跃升(2006)研究指出,艾滋孤儿面临着基本生活保障的丧失、外界的羞辱和歧视、受教育机会减少及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问题。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教育干预对提高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艾滋孤儿而言,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面临的健康问题,关键在于社会及收养家庭能否有效处理好他们所面临的家庭环境缺失和社会歧视的现实,并探讨具体环境下的有效引导、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五、促进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故此,要有效提高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健康水平,既要关注他们的低层次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及社会需要,如亲情、友情等的需要,自尊与尊重的需要,社会认同与接纳的需要等。同时,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对于艾滋病致孤儿童,应该给予他们不仅是物质、精神、情感上的支持,还应给予他们主观感受、体会及社会性行为上支持。所以,要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必须取得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收养家庭、学校及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与关爱,让他们重拾温暖与信心。
(一)切实保证各种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救助资金足额到位
目前,艾滋病家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经济窘迫,治病的巨大消耗和劳动力的丧失是整个家庭陷入崩溃,入不敷出。因此,应在政策制定以及资金支持方面,尽快落实艾滋孤儿新社会支持模式———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大中型企业和组织辅助性支持。在构建艾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政府责无旁贷,不但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保证对艾滋孤儿社会支持有法可依,同时还要保障资
78
赵科吕静杨明宏田尚松: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五)加强政策法规的落实与关怀项目的合理启动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国家政府意识到了艾滋病立法的紧迫性,一些非洲国家相继出台和颁布了有关艾滋病的法律法规,如马拉维政府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法律以保障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权利,并禁止歧视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虽然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启动了许多关怀项目,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一些政策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关怀项目的开展产生负效应。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让相应的政策真正发挥促进、保障艾滋遗孤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团体及爱心个人在开展爱心项目的同时,充分照顾艾滋遗孤儿童的心理感受,让他们体会的是爱与关怀,是温暖与亲情。故此,我们认为,从立法角度考虑对艾滋遗孤儿童平等权利的保障,有助于缓解社会对艾滋遗孤儿童的歧视,有助于更多地获得对艾滋孤儿的社会支持,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艾滋遗孤儿童主导需要,有助于遗孤儿童心理压力的缓解。
于艾滋孤儿的关注和研究,将艾滋病看作一个重大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学术研究及成果将艾滋病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未来的稳定发展的巨大影响公布于众,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艾滋孤儿,从而投入到艾滋病的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支持中来。可以这么说,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获得对艾滋遗孤儿童广泛社会支持的重要突破口。
(四)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抚养问题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其父母因患艾滋病死后,常常由其年龄较大的兄姊照看和抚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IdemyorV,2005)。对艾滋孤儿可采取分散抚养的方法,通过有经济能力但无子女的家庭、社会爱心人士收养孩子,使他们能够享受完整家庭和父母关爱的温暖,有利于孤儿和社会在完整家庭中生活,使孤儿生活和教育有保障,也免受社会歧视;孤儿和正常儿童一起就学和生活,可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推进集中供养模式,可能的话由政府招募专职社会工作者、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加强对艾滋孤儿童进行生活、学习的指导与教育,以此弥补亲属抚养的不足,发挥社会支持的强大渗透功能,使艾滋遗孤儿童接受社会的关爱、帮助,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UNAIDS,WHO.AIDSepidemicupdate2004[R].UNAIDS,2004.[2]UNICEF.2005年世界儿童状况[R].UNICEF,2005.
[3]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4,12.
[4]吕新辉,毕振强,钱跃升.中国艾滋孤儿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72.
[5]杨生勇.我国艾滋孤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导刊,2007,16:14.
——基于潮北省均川、外龙两镇实地调查的[6]陆一琼.艾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及其差异性研究—
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郁延安.农村艾滋致孤儿童生活状况调查及需求研究[J].青年探索,2008,2:8-9.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5-320.
[9]赵科,吕静,高长松等.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及健康状况[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33-34.
[10]McgeeR,SilvaDA,WilliamsS.Behaviorproblemsinapopulationofseven-year-oldchil-dren:prevalence,stabilityandtypesofdisorder.J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84,25:251-259.
(下转第106页)
79
郭云春: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探讨甚至争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使学生竞争合作的情感和意识得到升华。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中心,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教师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要给学生留有继续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模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好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征途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感受、体验和内化,而“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
图5
(1)图中的①②③④装置依次盛放的试剂为①②③。④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H2SO4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5)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答案:1、B2、(1)①A②B③A④D(2)①中的溶液褪色(3)除二氧化硫(4)验证二氧化硫是否存在(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上的例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
参考文献:
邱化明.化学教学中自主能动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上接第79页)
[11]姚彬.某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04-305.
[12]赵科,吕静,高长松等.云南省某地区艾滋病遗孤儿童行为问题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6-288.
[13]许军,胡敏燕,王以彭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人口学统计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26.
[14]许文青,王云生,季成叶等.项目县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浅析[J].中国艾滋病性质,2006,12(3):210.
[15]张慧.云南省艾滋孤儿救助问题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79.
[16]赵爱勤.132例病残孤儿术前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5(11):687-688.
[17]段玉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5.
[18]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32-135.106
范文五: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探讨
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探
讨
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l2月第18卷第6期电
话:029-82657860E-mail:xbyj@mail.xjtu.edu?cn
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探讨
苏学宇A,舒勤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A.护理一队;B.野战护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摘要:结合目前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原因分
析,提出对不同应激阶
段的致孤儿童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死亡教育,以尽快减小父母死亡对致孤儿童
所造成的严重心理创
伤,提高致孤儿童再次应对亲属死亡的承受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769(2010)06—1079—03
CarryingoutDeathEducationtoCommunityAIDS-causedOrphans
SUXue—yu,SHUQin.
(1.theFirstTeamofNursing;2.DepartmentofFieldNursing,
NursingCollegeof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Abstract:Combiningthecurrentstatusofdeatheducationandtheanalysisofwhydeatheducationshouldbe
carriedouttocommunityAIDS—
causedorphans,thepaperproposesascientific,timelyandeffectivedeathed- ucationfororphansofdifferentstressstagesSOastoreducetheseverepsychologicaltraumafromtheirparents'
deathassoonaspossible,improvethechildren'Sabilitytowithstandandrespondtothedeathoftheirrela-
tivesagain.
KeyWords:communityAIDS—causedorphan;deatheducation
爱滋孤儿是艾滋病死亡者的遗孤,他们与艾滋病 孤儿不同,他们是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健康儿童J.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在2002 年第1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公布的题为《生活在边缘 的孩子们》的报告中提到,到2010年,全世界被艾滋 病夺去双亲的孤儿将从2002年的1,340万人增加到 2,500万人,将近翻一番.在中国,也已有超过7.8万 个孩子成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按照目前艾滋病的 流行状况和艾滋病患者死亡病例的持续增长,到2010 年中国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可能会增长到26万左 右?J.这些孩子生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还受着贫 困,歧视与敌视,过着穷苦,耻辱的生活.因此对社 区,尤其是农村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势 在必行.
1几个概念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定义:艾滋孤儿是指自身健康 收稿日期:2010—09—02
通讯作者:舒勤
但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年龄在15岁以下的 儿童J.此外,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还有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IV)阳性儿童和准艾滋孤儿.
死亡教育的定义:中外学者对死亡教育的内涵所 持观点基本一致.一般认为,广义的死亡教育是指针 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所进行的旨在指导人们如何正确 认识,应付和面对死亡现象以及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 育.我国学者孟宪武认为,死亡教育就是将有关死亡 与濒临死亡(dying)及其生活相关的知识传递给人与 社会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医学,心理学,
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帮助人们深入 思考死亡的价值,意义,增进人们对死亡及濒死的认识 和理解,提高人们的生命生活质量.
2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原因 2.1儿童死亡教育的意义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对死亡没 有正确的认识,在面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死亡时便会不 知所措,死亡便会严重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死亡教育 应运而生.死亡教育是情感教育第一课,尤其是儿童, ?
1079?
西北tt学教育2010年12月第18卷第6期电话:029—
82657860E-mail:xbyj@mail.xjtu.edu.cn
对死亡问题应该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和感受的机 会,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 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帮助儿童正确地 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可以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 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他们 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 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 好心理上的准备,提高儿童为濒死病人提供帮助的能 力;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他们对死亡 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 大动力,减少儿童的意外死亡,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 生活质量.
2.2艾滋孤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死亡教育的必 要性
精神和情感创伤.艾滋孤儿一般都会经历父母由 患病到最终死亡的整个或部分过程,病痛对父母的折
磨和父母的痛苦不堪,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 力和情感创伤.面对父母去世时,孩子们缺乏足够的 心理准备和应付能力,习惯性无助使他们更不知道怎 样去面对父母离世这个事实,怎样进行心理调试,而这 些恰恰是死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歧视和排斥.由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大众 艾滋病知识的缺乏,艾滋病歧视现象非常普遍.对于 艾滋孤儿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歧视是多方面的,来自邻 居,亲属,及同学和老师.特别是父母患病所导致的 "关系孤岛"现象也延伸到艾滋孤儿身上,表现为纵向 社会关系断裂和同代横向关系断裂.在这个过程 中,艾滋孤儿由于这种"标签"的影响也面临着程度和 类型不同的"社会排斥",大多数艾滋孤儿因父母患病 或去世使得他们不仅无法体验到社会中绝大多数其他 儿童所享受到的家庭亲情,而且他们缺乏来自社会上 一
代发自内心的保护,关爱.同时,也无法在同伴群体 里进行自我身份的确立,寻找从家庭和父母那里逐渐 分离出来以后的重新归属,发泄内心的压抑和不满情 绪,分享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这些现象会加剧父母患 病或死亡给孩子带来的精神创伤,严重地伤害他们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艾滋孤儿对社会关系采取主动 排斥的态度,甚至可导致他们不能接受被歧视和排斥 的现实而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通过死亡教育使 孩子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避免轻生.
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增加,更加恐惧死亡.在有些 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毒的情况下,家 里的儿童在不进行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和父母一起生 活,对父母进行护理,自身感染艾滋病毒的几率就会增
高.在已经知道父/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情况下, .
1080.
由于缺乏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不知道正确的自我防护 方法,或由于儿童本身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知识和 防护用品都具备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进行自 我保护,从而导致孤儿感染艾滋病毒的几率增加.当 他们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以后,无助与恐惧加剧. 2.3学校存在教育盲点促使社区开展艾滋孤儿 死亡教育成为重要途径
学校在改善艾滋孤儿前景和保障孤儿未来前程方 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接受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增加艾 滋孤儿的自信,找到好工作,保障经济独立等,还可以 提供情感支持和死亡教育_9].但是,我国的学校教育 基本没有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 的盲点.因此,加强社区融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 社会支持系统,并在社区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 亡教育,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它可以弥补现实教育 在这方面的缺憾;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死亡是一种正 常的自然现象,消除死亡的神秘感,使孩子们从小就敢 于直面死亡,能够恰当地应对发生在身边的不幸事件. 3对社区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死亡教育的方法 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不同应激阶段在社区采取科 学,及时,有效的死亡教育,让他们形成对死亡的客观, 一
般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因恐惧死亡而带 来的悲观和不安,学会在家属死亡这种非常情况下把 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第一阶段,在父母濒死时.社区死亡教育工作人
员可采取口头语言教育如口头咨询,向濒死者的亲属 讲述与死亡有关的知识,让他们以适当的态度来面对 家属的死亡.
第二阶段,艾滋病患者离世时.利用可教时机 (teachablemoments)配合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死亡认知 能力对他们进行死亡形象化教育,同时结合致孤儿童 此时的心理变化特点及需要引导他们理智地面对死 亡,适时教会他们心理调节方法J.一是尽量让他们 宣泄不良的情绪,鼓励他们通过哭,喊,诉说,交谈等方 式宣泄其内心的痛苦;二是一定要经常有人陪伴在他 们身边,和他们在一起,或拥抱一下,抚摸一下,或者在 一
块儿靠地很近,跟他们轻轻地说话,陪伴他,给他们 以安全感和心理抚慰.
第三阶段,艾滋病致孤儿童再次面对亲属,朋友离 世时.社区死亡教育工作人员可观察,比较致孤儿童 对死亡的态度,认知及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国外学 者对青少年儿童的"弹性"(resilience)研究表明,儿童 会显着地从某种经历或环境因素中受到伤害或者获 益,如果是在承受不良的环境刺激过程中,儿童会出 (下转第1098页)
西北ti学教育2010年12月第18卷第6期电话:029—
82657860E-mail:xbyj@mail.xjtu.edu.cn
了适应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学校开始进行学分制改 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收费及助学贷款改革,教师 聘用体制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这些 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学分制 改革中,因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而开不出足够的选 修课,无法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此外,由于生源素质
不高的影响,同样的教师在这些学校付出同样的努力, 却达不到在其他大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大学本 身应有的尺度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5学术和科研水平不高的限制
一
方面,由于一直以来,国家在教育政策上对部属 院校以及"985","211"工程等重点院校有一定的倾 斜,导致独立设置的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很多项目的 竞争上处于劣势,甚至连与这些高校进行竞争的机会 都没有.譬如国家质量工程项目,部分限定只有 "985"或"211"工程院校才能申报,即使地方高等医学 院校拥有基础再深厚,水平再高的项目也枉然,因为连 入门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因此,高校之间出现了"马 太效应":一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来越 多,而一些地方性高校在教育资源上受到很大限制,在 获得国家投资方面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我国高等 医学院校大多是在20世纪5O年代从综合性大学中分 离出来,成为独立设置的单科性院校的.由于学科门 类的限制,社会人文学科和除生物医学以外的其他自 然学科的发展受限,学科间很难跨越不同领域的局限, 实现广泛的交叉渗透;由于较难快速吸纳其他学科最 新知识与进展,知识更新较慢,相应地学科发展和学术 水平较低.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多元,开放和竞争的格局面 前,大多数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仍然面临着区域 化,地方化烙印所带来的办学目标定位困惑,物质支持 不足和制度政策束缚等困境,这些学校只有"扬长避 短",积极克服独立设置办学体制本身的内在缺陷,才 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7 —
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34/info
1247820433389334.htm. [2]2008年教育部网上教育统计数据:普通高等学校校 数[EB/OL].[2009—12—23].http://www.moe.edu.crt/
edoas/website18/13/info1261551755959113.htm.
[3]韩骅.校长与教育家:治校理念与治校权[j].高等教育研 究,2002(5):55.
(上接第1080页)
现敏化或钢化效应,敏化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 逆境,使儿童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 弱,而钢化是指其耐受性提高,变得更为坚强.这 就提醒我们,对艾滋病致孤儿童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 鼓励儿童在再次面对死亡时,要以自强,自立,积极进 取的心态对待死亡,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战胜不利 的环境因素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钢化效应" 和"弹性"作用,尽快地自我恢复.目前我国死亡教育 专业组织和队伍的缺乏是制约死亡教育开展的主要因 素.社区可以聘请社会工作者对他们的成长状况全程 关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案辅导,或者设计形式多 样化的小组活动,或者调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让他 们在大环境的参与中健康成长;同时举办死亡教育科 普知识展览,电化教育(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多 媒体等),案例教育,死亡模拟想象,心理调节方法阅 读等提高致孤儿童对死亡的基本认识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4,12(1):1—7. [2]UNAIDS,UNICEF.关怀艾滋病孤儿[R].UNAIDS,2004.
[3]杨建萍,杨于嘉.关注儿童艾滋病及艾滋孤儿[J].医学与 哲学,2004,25(9):122—124.
[4]陈小妹.对护理人员进行死亡教育的探讨[J].福州总医 院,2008,6(15):14—15.
[5]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4(47):32—36.
[6]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4:86—87.
[7]高耀洁.艾滋孤儿抚养之我见[J].广西民族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68—69.
[8]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0:429.
[9]张伶俐,廖伟群,崔丽芳.非洲艾滋孤儿面临的困境和解决 措施[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8):574—575. [1O]张敏.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应对策 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9—13.
[11]王洪伟,杨生勇."关系孤岛":农村艾滋孤儿社会化困境 及纾解途径——来自鄂豫农村艾滋疫情高发区的社会调查 报告[J].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 (4:8O一8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河南艾滋病致孤儿童真实生活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