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 借鉴45例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转移性骨肿瘤病例的X线、CT征象,
提高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转移性骨肿
瘤病例。结果 转移性骨肿瘤以溶骨性为主,占71,,部位以脊柱转移为主,占53,。结论
X线、CT是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掌握好转移性骨肿瘤的基本特性和转移
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 转移性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X-ray and C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etastases
LONG Ping-qiu,LIU YU-pe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Zhuzhou Trauma Hospital of TCM,Zhuzhou 412007,China,Abstract, Objective Refereuce to the experiences from 45 cases
of bone metastases by X-ray and CT Manifestations,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bone metastase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in 45 cases of metastases bone tumors,
who were verified by pathology.Results Most of the bone metastases are osteolytic (71%),and
spine is the predilection site of bone metastases (53%).Conclusion X-ray and CT scan are
essential examination for detecting bone metastases.If we can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ne
metastases,we will avoid missed or misdiagnosis within limits.
,Key words, bone metastases;tomography;differential diagnosis
转移性骨肿瘤在骨肿瘤中常常见到,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临床有约23,
是以骨骼方面症状而首诊,1,。转移性骨肿瘤在其影像上与其他骨病有相似的特点,如不仔
细观察影像学表现,则很有可能发生漏诊、误诊,有报道漏、误诊率达40,,2,。为了对
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诊断作用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笔者收集近1年来45例经手
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征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男30例,女15例,年
龄23,89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反射性痛、放射性痛等以疼痛为主要
症状的31例,软组织肿块9例,病理性骨折4例,截瘫1例。其中肺癌骨转移23例,消化
道恶性肿瘤骨转移6例,前列腺癌骨转移5例,肝癌骨转移5例,乳癌骨转移4例,宫颈癌、
肾癌骨转移各1例。
1.2 检查方法 X线平片正侧位,CT常规平扫加3D,层距、层厚各为3 mm,少数兴
趣区1 mm薄扫,每幅图像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2 结果
(1)溶骨性转移32例,占71,,表现为虫蚀状及斑片状或大片状骨质破坏,边界不
清、边缘不规则,部分有软组织肿胀;成骨性转移9例,占20,,表现为骨小梁增粗、粗
糙、紊乱,或为斑点、小结节、块状、棉球状高密度灶,边缘较清晰,1例表现为骨质均匀一致的硬化似象牙样;混合性转移2例,占4,,表现为高密度的新生骨之间夹杂溶骨性骨质破坏,新生骨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囊状膨胀性2例,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边界清晰,部分囊壁不完整且模糊。(2)多骨转移19例,单骨转移26例,其中脊柱转移24例,占53,,以胸、腰椎转移为主,单椎体转移14例,多椎体、多骨转移10例;5例骨盆、4例肋骨、2例四肢长骨、1例颅骨单骨转移;骨盆合并肋骨转移2例,骨盆合并脊柱肋骨转移1例,脊柱合并颅骨1例,脊柱合并肋骨转移4例,脊柱合并骨盆转移1例。(3)CT优势:其中脊柱转移X线未能发现附件破坏10例,未能发现软组织肿胀3例。CT扫描在早期发现骨质改变、骨皮质破坏情况、软组织肿块及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都优于X线。
3 讨论
3.1 转移性骨肿瘤X线、CT骨质破坏特点
3.1.1 溶骨性 病变首先侵犯松质骨,最终侵犯骨皮质,多发者为主。常首先发现为穿凿样、虫蚀状及斑片状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无硬化边;继续发展则表现为大片状骨质破坏,常引起病理性骨折,继而出现骨膜反应,较少引起软组织肿块,单发者相对少见,常表现为大片状骨质破坏,局部可出现软组织肿块,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少有骨膜反应。大部分恶性肿瘤骨转移都以溶骨性破坏为常见(图1,3)。乳腺癌可以表现为一处成骨性而另一处溶骨性破坏。
3.1.2 成骨性 几乎都为多发性,表现骨小梁增粗、粗糙、紊乱,也可表现为斑点、小结节、块状或棉球状高密度灶,边缘较清晰,个别可表现为骨质均匀一致的硬化似象牙样(图4、图5)。有时骨膜下有大量新骨形成,病骨体积可略增大。常见于前列腺癌、鼻咽癌、膀胱癌、乳癌、肝癌骨转移。
3.1.3 混合性 兼有溶骨与成骨的表现,颇似亚急性骨髓炎的表现。反应性新生骨与溶骨性破坏同时存在是混合性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主要表现,其新生骨的形态与其内部结构存在一定关系,大片状、地图状新生骨内部出现不规则小点状低密度影,而小结节或海绵样新生骨内部就出现边缘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影,使得该新生骨呈牛眼样,3,。混合性骨转移瘤好发在脊柱等中轴骨。
3.1.4 囊状膨胀性 本型为特殊型,转移灶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边界清晰,部分囊壁不完整且模糊,可有软组织肿块(图6)。多见甲状腺癌和肾癌骨转移。
图1 右髋臼溶骨性骨质破坏并髋臼骨折 图2 椎体右后方、附件骨质破坏,椎旁球形软组织肿块 图3 骶骨、髂骨溶骨性破坏 图4 髂骨象牙质样成骨转移 图5 椎体成骨转移呈跳跃式 图6 左第3肋膨胀性骨质破坏
3.2 转移性骨肿瘤常见转移部位特点
3.2.1 脊柱 以胸腰椎转移为主,可侵犯椎体附件或首先侵犯椎体附件,累及多个椎体常呈跳跃式转移,本组24例椎体转移瘤有16例侵犯椎体附件,占67,,溶骨性19例,成骨性4例,混合性1例。溶骨性椎体及附件局限性或大片骨质破坏,边缘模糊不清,可呈单
囊或多囊破坏,椎体楔形、扁平、椎间隙正常、椎旁软组织球形肿块,4,(图2),椎弓根征阳性,5,。成骨性椎体斑点状或块状密度增高或象牙质改变(图5)。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改变。
3.2.2 骨盆 开始于髋臼、耻骨,坐骨及髂骨均可累及,多集中在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很少累及髂骨翼,本组9例骨盆转移,6例发生在髋臼,2例发生在髂骨骶髂关节处,1例发生在耻骨;5例为溶骨性、3例为成骨性,1例混合性。溶骨性呈穿凿样、斑片样或鼠咬状骨质缺损,无明显边缘,偶有肥皂泡沫状骨质破坏;成骨性髋臼底部显示骨质增强改变,向耻骨和髂骨蔓延呈斑点状、块状密度增高阴影,亦可涉及骶尾骨,边缘可有新骨形成;混合性兼有溶骨与成骨的表现。
3.2.3 肋骨 本组11例肋骨转移性病灶溶骨性7例,成骨性及囊状膨胀各2例,溶骨性主要表现为多发性、不规则的斑片状、穿凿状骨质破坏,可有膨胀性改变和软组织肿胀,偶可伴有肋骨骨折;成骨性转移病灶表现为致密硬化,骨小梁消失,骨髓腔消失,被高密度肿瘤组织替代;前列腺癌、结肠癌、类癌成骨性转移可表现为肋骨的膨胀性硬化。
3.2.4 四肢长骨 溶骨性、成骨性破坏或混合性转移病灶,可伴有骨折,可有骨皮质破坏,除直肠癌骨转移有骨膜反应外,其他转移瘤一般无骨膜反应;可有软组织肿块,但软组织内一般无肿瘤新骨、钙化,本组2例均为溶骨型。
3.2.5 颅骨 本组2例均为溶骨性,表现为多发穿凿样、鼠咬状、局限性片状骨质破坏。单纯成骨性转移少见,偶有混合性转移病灶。
4 鉴别诊断
如果先有原发肿瘤而后有骨转移者诊断不难,但临床有约23,的患者是以骨骼方面症状而首诊。转移性肿瘤一般容易与骨髓瘤、骨髓炎、骨肉瘤、椎体压缩骨折等常见病混淆。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与之鉴别。
4.1 骨肉瘤 患病年龄较轻,10,20岁多发,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或巨大溶骨性破坏,或均匀磨玻璃样密度增高,絮状、斑片状团块肿瘤新骨,骨质硬化,骨皮质呈虫蚀状破坏或消失,线样、葱皮样、垂直样骨膜反应,袖口征,有软组织肿块和放射状肿瘤新骨。
4.2 骨髓瘤 50,60岁多见,多发穿凿样缺损,病灶边界较清,广泛骨质疏松,皮质膨胀变薄或穿破骨皮质,尿中可找到本—周蛋白,或骨髓涂片中找到骨髓瘤细胞,血清球蛋白增高。如发生在椎体,一般椎弓根、附件不受累。
4.3 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临床症状明显,一般有红、肿、热、痛临床表现,骨质斑点状破坏,轻微骨膜反应。亚急性、慢性骨髓炎一般有急性细菌感染史,骨质硬化,骨膜新骨增生,病灶内可有死骨、死腔、包壳、瘘孔。
4.4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般外伤性压缩性骨折,临床有外伤史,骨折处骨质结构清楚,一般附件无破坏,而转移瘤造成的压缩,骨质结构模糊,一般有附件的破坏,可有软组织肿胀、肿块。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骨折,椎体上缘明显凹陷或双凹变形,骨质结构清楚,
一般附件无破坏,常伴有相邻椎间盘的外形改变,6,。
转移性骨肿瘤单一、细小、溶骨性破坏很容易遗漏,应该仔细观察;CT窗口技术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内部密度及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通过合理应用窗口技术、三维重建技术,能发现X线片不能发现的征象,加上X线平片的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能对大多数转移性骨肿瘤作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张随学,汪爱民.重视人本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教育期刊学会. http://www.jiaoyu68.com/qikan/class/?72.html .2009(08)
,2,Stillman PL,Wang Y,Ouyang Q,et al.Teaching and assessing clinical skills:A
programme in China,,,. www.cnqkxh.com,1997,31(1):3340.
,3,赵洪云,张随学.人文关怀在护理操作中的作用,,,.
http://www.jiaoyu58.com/qikan/class/ .2007,26(10):10351038.
,4,马燕兰.浅谈美国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科教期刊学会; http://www.ccclw.cn/qikan/class/ .2006,20(7):17631765.
,5,张萌物.走出人本管理的误区,,,. www.cpa1992.com,2005(1):72.
,6,张随学,刘翔,朱士俊.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医学期刊学会http://www.yixue68.com/xyfm/class/ . 2008,24(1):13.
,7,National League fr Nursing.Position statement:Transforming nursing education
,,,. http://www.xtd-gmw.cn/down/class/ ,中国工业期刊学会.2005,26(3):195
,8,段国方,张随学.推行人性化服务 树立医院新形象,,,. 中国中医药期刊学会. http://www.yixue58.com/xyfm/class/ . 2005,22(3):284285
,9,AAMC. Emerging trends in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R,. 中国高教期刊学会. http://www.baokan8.com/qikan/class/ ,1998.2
[6]佚名.龙平秋 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医学期刊学会http://www.yixue68.com/jiaoyu/html/?23140.html
范文二:综述:转移性骨肿瘤
综述:转移性骨肿瘤
骨骼是最常见的转移瘤发生部位之一 (最常见的为肺和肝,骨骼排第三),患者常表现 为多发转移灶,孤立的转移灶仅占患者的 2%-3%。引起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最常见部位分别 为乳腺 (约占女性骨转移瘤的 70%) 、 前列腺 (约占男性骨转移瘤的 60%) 、 肺脏、 肾脏、 甲状腺、胃肠系统及生殖系统。
在常见的实质器官肿瘤中,肺脏和肾脏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时间早于乳腺和前列腺。约 3%-4% 的骨转移瘤患者出现转移灶症状时仍不确定原发灶位于何处, 这些患者最常见的原 发灶为肺脏, 其次为肾脏。 导致少年儿童骨转移瘤的最常见的播散性肿瘤为神经母细胞瘤和 白血病。 长骨的骨干及干骺端、 脊柱的椎体多发生骨转移瘤, 其中骨转移瘤最常侵犯的骨骼 分别为椎体(胸椎 > 腰椎 > 骶椎 > 颈椎)、骨盆、肋骨、胸骨、股骨、肱骨近端和头骨。 但骨转移瘤很少累及膝和肘关节远端骨骼,这些部位一旦受累,原发灶多位于肺脏或肾脏, 转移途径包括血运转移(最常见)和或淋巴道转移。
临床特点:
疼痛是大多数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约占 67%),通常是持续性或者隐匿性的,夜 间常可加重。 当转移瘤侵犯骨皮质并侵袭软组织时则会出现软组织肿胀, 骨骼遭受严重的骨 皮质破坏时则会出现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瘤侵犯脊柱时常为多发病灶, 除了原发灶相症状外 还可出现腰痛、 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不稳定、 脊柱畸形甚至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等。老 年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骨骼疼痛或者既往及近期诊断为远处原发肿瘤患者出现病理性 骨折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瘤的可能。 某些骨转移瘤可能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 表现为感觉神 经病变、 内分泌疾病等, 高凝状态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高钙血症是骨转移瘤患 者中最常见的代谢异常, 常与乳腺癌,肺癌和肾癌,骨髓瘤和淋巴瘤有关, 低钙血症和肿瘤 性骨软化症则很少发生。 .
实验室检测:
碱性磷酸酶是检测骨转移瘤最敏感的指标, 也可用于评估转移瘤的进展。 尿中羟脯氨酸 增加表明与骨转移瘤导致的骨破坏相关的骨转换增加。 同时非特异性的成骨细胞活跃标志物 (骨钙素和前胶原 1 羧基末端肽)及破骨细胞活跃的标志物(脱氧吡啶酚和 吡啶类交联 的羧基末端肽) 也会增加。 骨转移瘤特异性检测包括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 腺癌)、尿血液分析(肾细胞癌或膀胱癌)、血清和尿蛋白电泳(多发 骨髓瘤)、外周血 涂片和骨髓穿刺(淋巴瘤和白血病)。其他检测如肝酶谱、甲状腺功能检测、血液尿素氮 / 肌酐以及 乳房 X 光检查可能对某些特殊骨转移瘤的诊断有帮助。贫血及肾功能改变时仍 不具有特应性,但应考虑到多发骨髓瘤的可能性。
影像学特点:
如果怀疑骨转移瘤的存在,首先必须行整块骨的前后位及侧位 X 线片检查,至少 30%-40% 骨转移瘤患者的 X 线片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骨质破坏, 根据肿瘤组织组成的不同, 病变部位出现溶骨性改变、硬化或者混合样改变。长骨转移瘤 X 线可出现钙沉积、浸润性 或虫蚀样骨质破坏, 导致病灶边缘不整, 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病变皮质出现透亮区 (如鲨鱼咬
过)。与原发骨肿瘤相比,骨转移瘤的骨质膨胀、骨膜反应、肿瘤骨形成以及软组织肿块较 少见。肾癌和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在远处骨质会出现一个大的膨胀性 转移性病灶(“ 井喷 ” 样转移)。
老年患者遭受轻微暴力便出现骨折, 同时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处存在骨质破坏的透亮区 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瘤的存在。 脊柱转移瘤通常首先累及椎体与椎弓根的交界处, 椎间隙的 高度一般可以保留,继续进展时可出现椎体塌陷或者后凸畸形。
脊柱前后位 X 线片显示椎弓根消失是脊柱骨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眨眼征)。 MR 可 以评估普通 X 线无法显示的其他损伤,比如骨髓病变情况,软组织肿块性质,肿瘤与正常 组织分界情况等, 但这些标志性的特点以及转移瘤明显的表现不具有特异性。 对于脊柱转移 瘤来说, MR 是评估脊髓受压的理想检查方法。 CT 尤其是高分辨率 CT 在判断骨皮质是 否中断及预测病理性骨折方面具有优势。核素扫描可用于检测 X 线不能发现的转移瘤病 灶,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多发转移灶。全身磁共振成像和 PET / CT 检查是检测亚临 床骨转移瘤和评估化疗的效果的重要方法。 穿刺活检的适用于初次怀疑骨转移瘤的患者 (尤 其是病变临近组织或器官存在肿瘤的情况)或者既往无孤立性骨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需要与多发性骨病相鉴别的骨转移瘤包括:原发性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郎 格罕细胞增生症、 骨髓炎以及儿童白血病和神经母细胞瘤等。 虽然临床体检有助于诊断, 穿 刺活检对于诊断来说仍必不可少,此外穿刺活检样本最好进行组织培养。
治疗:
对于骨转移瘤的不同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多的争论, 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不在本文讨论 之列。 总体来说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疼痛, 预防或治疗病理性骨折, 提高功能,但不包括治愈 骨转移瘤。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小的局限的无症状的转移瘤病灶或者合并症较多的不适于手术治 疗的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支具保护,镇痛及放疗以缓解局部疼痛并延缓肿瘤生长。
放疗、激素疗法、免疫疗法、全身放疗及靶向治疗可控制局部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灶的病变, 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较少远处转移灶的骨相关并发症并预防骨转移,激素可缓解脊髓受压症 状。
四肢骨及中轴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大部分的骨转移瘤患者可接受非手术治疗, 通常可引起较多并发症并需要手术治疗的骨 转移瘤包括骨盆、 股骨、 肱骨转移瘤, 其中股骨转移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病理性骨折, 约 50% 的病理性骨折发生于股骨颈。 手术治疗可缓解疼痛并能有效预防及治疗病理性骨折 (长骨的 病理性骨折风险可通过 Mirels 评分进行评估, Mirels 评分包括病变部位及大小, 病变类型 为成骨还是溶骨,是否具有疼痛等症状)。
决定是否手术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预期寿命至少 1-3 个月,患者的功能状态,病变范 围及组织学性质。对于大关节周围溶骨性骨转移瘤可采取肿物广泛切除 + 关节假体功能重 建, 这一手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对全身放化疗不敏感的骨转移瘤 (肾细胞癌、 的黑色素瘤和甲
状腺癌等) 患者。 对于长骨转移瘤, 跨越整个长骨纵轴的髓内钉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及其他内 固定系统。 乳腺或前列腺骨转移瘤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时骨愈合的几率明显高于肺癌骨转移 患者, 可能与前者生存率较高有关。 病变部位切除后的骨缺损可通过内固定系统结合骨水泥 进行修复。对于含血管丰富的骨转移瘤(肾癌、骨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术前栓塞血管 可减少术中出血。
骨转移瘤患者行截肢治疗的适应征较窄,只有当转移瘤累及手或足,呈现蕈伞型肿物, 感染和顽固性疼痛时方可截肢。 手术治疗中轴骨转移瘤时, 脊柱病理性骨折的风险难以估计, 需手术介入的适应症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畸形、脊柱不稳定、出现或者神经症状进行 性加重以及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转移瘤, 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但基本的手术原则包括:尽 可能完整的切除肿物、 脊髓或神经根减压、 调整并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 利用椎间融合 器等进行椎间融合。 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应用于因椎体转移瘤而出现骨折 的患者,尤其是乳腺癌骨转移或者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预后及随访:
预后及生存率主要取决于其他因素, 对于大部分常见的骨转移瘤来说患者存活时间平均 为 18.8 个月, 其中前列腺和乳腺骨转移瘤生存时间最长, 预后最佳; 肾及甲状腺转移瘤生 存时间及预后居中;肺癌骨转移最差。
图 1 (A) 一老年女性患者的右股骨近端正侧位 X 线片显示股骨近端外侧骨皮质出现透亮 区(箭头所示),患者主要症状为髋部疼痛。 (B) MR 冠状面 T1 加权像显示骨髓腔被异 常组织替代(空箭头所示),骨皮质缺损(星号所示)及软组织肿块 (C) 手术切除样本显 示骨皮质破坏(箭头所示)及肿瘤浸髓腔。
范文三: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骨肿瘤– 鉴别诊断
由荷兰的Leiderdorp, the Onze Lieve Vrouwe Gasthuis, 阿姆斯特
丹 and the Rijnland 医院放射科的亨克Jan van der Woude and 罗宾
发表 史密斯
回到概述 用打印机打印 , 系统化方法
, 过渡区 (移行区) Publicationdate:10 -4-2010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个鉴别诊断骨肿瘤和类似骨肿瘤病变的系统化方法. , 年龄
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X光片的审查和病人的年龄. , 骨膜反应
使用的缩写: , 骨皮质破坏
, 位置:骨骺-干骺端-骨干 , ABC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位置:中心-偏心-皮质旁? , CMF = 软骨粘液纤维瘤
, EG = 嗜酸性肉芽肿 , Matrix
, 多骨或多个病灶 , GCT = 巨细胞瘤 , 在脊柱的骨肿瘤 , FD = 骨纤维异常增殖 症 , 足部的骨肿瘤 , HPT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同棕色瘤 , 打印出这篇文章 , NOF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SBC = 单纯性骨囊肿
系统化方法
在一个潜在骨肿瘤的分析中最重要的测定仪是:
1. 平片上的骨形态病变
o 清晰可辨的溶骨
o 不清晰的溶骨
o 硬化的
2. 病人的年龄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普通X光片是鉴别这些病变最有用的检查。
CT和MRI仅在选择性的病例中有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有关于骨肿瘤的其他文章的链接。
, 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肿瘤
, 边界不清的骨肿瘤 , 骨肿瘤 A-G
大部分骨肿瘤是溶骨性的。
决定这些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最可靠的指标是病变与邻近正常骨的过渡带
(移行区)。 (1).
一旦我们决定了这个骨病变是硬化性的或者是溶骨性的,以及它的边缘是清
晰或者不清晰, 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病人多大了,
年龄是最重要的临床线索。
最后其它线索需要考虑,如在骨干和骨骼内病变定位,骨膜任何反应,皮质
破坏,基质钙化等等。
在左面的表中骨病变的形态学要与病人的年龄相结合。
请注意以下几点:
, 感染,常见,酷似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
, 感染感染可能是明确或不明确溶骨性,甚至硬化
, 在30岁以下的病人中,嗜酸性肉芽肿和感染在几乎任何骨病变的鉴别
诊断中都会涉及到.
, 在20岁以下的许多硬化性病变都会愈合,事先溶骨性病变已经骨化的,
例如:非骨化性纤维瘤,嗜酸性肉芽肿,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软
骨母细胞瘤。
过渡区(移行区)
为了给溶骨性病变分类,是清晰可变的还是不清晰的,我们需要看看病变和
邻近正常骨之间的移行区.
移行区是决定一个溶骨性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最可靠指标。 (1).
移行区仅适用于溶骨性病变,因为硬化性病变通常有一个狭窄的移行区。
小的移行区
一个小的移行区会导致锐利、清晰的边缘,以及生长缓慢的标志。 边缘硬化特别象征着生物活性贫乏.
在不到30岁的病人中,边缘清晰意味着我们正在处理一个良性病变。 在高于30岁,尤其是超过40岁的病人中,尽管X线光片中显示的是良性特征,转移瘤或者是浆细胞瘤也应该被考虑到。
在左边的三个骨病变中,都显示有个狭窄的移行区。
基于病变的形态学和病人的年龄,这些病变都是良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病人中,骺板还没有闭合。
狭窄的移行区:非骨化性纤维瘤,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
在超过40的病人中,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 转移瘤在小于40岁的病人中非常少见,除非一个病人已经知道有原发的恶性肿瘤。
如果一个较年轻的病人已经患有恶性肿瘤,例如成神经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或眼癌(有遗传性),那么转移瘤也应该被包含在内。
广泛的移行区
边界不清楚的广泛移行区是浸润性生长的标志。 (1).
这是恶性骨肿瘤的特征。
有两种肿瘤病变可能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故必须列入鉴别诊断。 这就是感染和嗜酸性肉芽肿。
这些肿瘤都可以有浸润性生长的方式。
广泛的移行区象征着恶性病变或者感染或嗜酸性肉芽肿。
感染和嗜酸性肉芽肿是例外,因为它们是良性病变,它们的浸润性生长行为被认为可能是恶性的。
这些病变可以有不清晰的边缘,但是也可以看到皮层的破坏和浸润性的骨膜反应。
嗜酸性肉芽肿几乎总是发生在低于30岁的病人中,所以在小于30岁的病人发生的所有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EG包含在内。
感染必须列入任何年龄段任何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
年龄
在鉴别可能的骨肿瘤中,年龄是最重要的临床线索。
分裂年龄组有很多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表格。 一些人喜欢将病人分为两个年龄组:低于30岁的或超过30岁的。 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发生在低于30岁的病人中。
在高于30岁的病人的鉴别诊断中,,我们必须始终考虑转移和骨髓瘤。
表格:各年龄组的具体肿瘤
红色代表恶性骨肿瘤,蓝色代表良性肿瘤
骨膜反应
骨膜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当骨膜被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感染或外伤所侵犯时将会发生。
骨膜反应有两种模式:良性的和浸润性的。
良性的骨膜反应见于良性病变,例如良性肿瘤和创伤后。 浸润性的骨膜反应见于恶性肿瘤中,并且在良性病变中也有浸润性表现,例
如感染和嗜酸性肉芽肿。
良性的骨膜反应
探查良性的骨膜反应将会非常有用的,因为恶性病变绝不会导致良性的骨膜
反应。
一种良性的骨膜增生是一种厚重的、波浪形的和均匀的骨痂形成造成慢性发
炎。
在良性的、生长缓慢的病例中,骨膜有时间去建造厚的新骨和重塑它变成一
个更加表现正常的皮层。
骨样骨瘤中的良性骨膜反应
浸润性的骨膜反应
这种类型的骨膜炎是多层的,薄片形的,或演示了垂直于皮质骨的骨形成物。
这可能是spiculated和中断的,有时有Codman三角。
Codman三角是指骨膜远离皮质的一个提升,升高的骨膜和骨连接之间形
成一个角度。
在侵袭性骨膜炎中骨膜也没有时间来巩固。
浸润性的骨膜反应 (2)
, 左:
骨肉瘤具有中断的骨膜反应,并且Codman三角发生于近端。
有骨膜骨形成物垂直于皮质骨,肿瘤本身有广泛的骨基质形成物。 , 中间:
尤文氏肉瘤的骨膜反应是薄片形的和有针对性中断的。 (蓝色箭头所指的) , 右:
感染具有多层的骨膜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骨膜炎是有浸润性的,但并不像另外两种情况那样有侵略性的。.
Aggressive periosteal reaction
纤维性发育不良,内生软骨瘤,非固化性纤维瘤和单纯性骨囊肿是常见的骨
病变。
它们不会出现骨膜反应除非有骨折。
如果不存在骨折,这些骨肿瘤可以被排除。
皮质破坏
皮质破坏时常见的表现,但在区分良恶性病变中并不是非常有用的。 完整的皮质破坏可以出现在高分化恶性病变中,并且也可以出现在局部浸润性破坏的良性病变,像嗜酸性肉芽肿和骨髓炎。
更均匀的骨皮质破坏可以发生于良性和低度恶性的病变中。
良性病变中可以看到皮质骨的骨内皱褶,像纤维性发育不良和低分化的软骨肉瘤。
左图显示的是在骨肉瘤中不规则的皮质破坏,右图中显示的是尤文氏肉瘤中皮质破坏和浸润性的骨膜反应。
骨肉瘤(左图)和尤文氏肉瘤(右图)
膨胀是皮质破坏的一种特殊类型。
膨胀性骨膜面皮质骨的破坏和外面新骨的增加,有着相同的速度,结果是病变区膨胀。
这种'neocortex'可以是平滑的、连续的,但是在浸润性的病变如GCT中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中断。
, 左图:软骨瘤
一种良性的、边界清晰的病变,膨胀性生长,规则的骨皮质破坏区,周边是新生骨层。.
, 右图:巨细胞瘤
, 一个局部浸润性的病变,有皮质破坏,扩张,和薄层的、周缘中断的新生骨。
值得注意的是,广泛的移行区接近骨髓腔,这是浸润性生长的一个标志。 软骨瘤(左图),巨细胞瘤(右图)
皮质破坏(3)
在这组恶性的小圆形细胞肿瘤中,其中包括尤文氏肉瘤、骨淋巴瘤和小细胞骨肉瘤,皮质可能出现几乎正常的X线表现,同时有遍及哈弗斯管permeative生长。
这些肿瘤可伴有大量的软组织块,而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骨质破坏。 左图显示的是一个尤文氏肉瘤通过哈弗斯管生长,并且有许多软组织肿块。 X线片中没有显示出骨破坏的任何迹象。
尤文氏肉瘤通过哈弗斯管preemptive生长,并且有许多软组织肿块。
在骨骼中的位置
骨骼中骨病变的位置是鉴别诊断的一个线索。
左边的图表显示的是最常见骨肿瘤的好发位置。
在一些位置中,像肱骨或膝关节附近,几乎所有骨肿瘤都可以发生。
按照字母顺序前五名的骨肿瘤的位置, 动脉瘤样骨肿瘤
股骨、胫骨、腓骨、脊柱、肱骨 , 釉质上皮瘤
胫骨轴、下颚骨
, 软骨母细胞瘤
股骨、肱骨、胫骨、肱骨(钙化)、髌骨 , 软骨瘤
胫骨,股骨,跗骨、趾骨、腓骨
, 软骨肉瘤
股骨,肋骨,髂骨,肱骨,胫骨 , 脊索瘤
骶尾骨,颅底的碟枕骨,颈椎,腰椎,胸椎 , 嗜酸性肉芽肿
股骨,颅骨,髂骨,肋骨,椎骨 , 内生软骨瘤
指骨和趾骨,股骨,肱骨, metacarpals,肋骨 , 尤文氏肉瘤
股骨,髂骨,胫骨,腓骨,肋骨 , 纤维性发育不良
股骨,胫骨,肋骨,颅骨,肱骨 , 巨细胞瘤
股骨,胫骨,腓骨,肱骨,桡骨远端 , 血管瘤
脊柱,肋骨,颅面骨,股骨,胫骨 , 淋巴瘤
股骨,胫骨,肱骨,髂骨,椎骨 , 转移瘤
椎骨,肋骨,骨盆,股骨,肱骨 , 非骨化性纤维瘤
股骨,肱骨,胫骨,腓骨
, 骨样骨瘤
股骨,胫骨,脊柱,跗骨,趾骨 , 成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
脊柱,跗骨(钙化),股骨,胫骨,肱骨 , 骨软骨瘤
股骨,肱骨,胫骨,腓骨,骨盆 , 骨髓炎
股骨,肱骨,胫骨,腓骨
, 骨肉瘤
股骨,肱骨,胫骨,腓骨,髂骨
, 单纯性骨囊肿
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脚跟骨,髂骨
位置:骺——干骺端——骨干
, 骨骺
只有少数的病变位于骨骺,所以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在年轻的病人中,它很可能是软骨母细胞瘤或感染其中任何一个。
在超过20岁的病人中,巨细胞瘤就必须列入鉴别诊断中了。
在老年的病人中,晶洞,即退变的软骨下的骨囊肿必须列入鉴别诊断的范围了。
仔细观察关节的任何迹象。
, 干骺端
非骨化性纤维瘤,单纯性骨囊肿,软骨粘液纤维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内生
软骨瘤,感染。
, 骨干
尤文氏肉瘤,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生软骨瘤,纤维性发育不良,
骨母细胞瘤
骨干与干骺端位置的区分是不可能的。
许多病变可以发生于这两个位置,或者是从干骺端长到骨干。
大的病变趋向扩展到这两个区域。
位置:中心型的——偏心型的 -——近皮质的
, 在长骨中心型的
单纯性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纤维性发育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和内生软骨
瘤都是位于长骨中心型的病变。
, 在长骨偏心型的
骨肉瘤,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纤维瘤,GCT 和骨母细
胞瘤都是位于长骨偏心型的病变。
, 皮质的l
骨样骨瘤是位于内皮层的,需要和骨髓炎相区分。 , 近皮质的l
骨软骨瘤。皮层必须延伸到病变的主干。
骨膜外面的骨肉瘤产生于骨膜。
1. 单纯性骨囊肿:骨干的中央
2. 非骨化性纤维瘤:干骺端的偏心型
3. 单纯性骨囊肿:骨干的中央
4. 骨样骨瘤:位于皮层的
5. 退变的软骨下囊肿:位于骨骺
6. 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干的中央
基质
在鉴别诊断中,钙化或矿化是骨病变中一个重要的线索。
有两种基质类型:一是在软骨肿瘤中的软骨基质,像内生软骨瘤和软骨肉瘤;
另一种是在骨样肿瘤中的骨基质,像骨样骨瘤和骨肉瘤
软骨样基质
软骨样肿瘤中的钙化有很多类型:环形、弧形,爆米花样,针尖样,毛絮样
的。
, 左: 内生软骨瘤,最常遇到的指骨病变。
, 中间: 周围的软骨肉瘤起源于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软骨基质
, 右:肋骨的软骨肉瘤
骨样基质
骨样肿瘤中的矿物质可以被描述为在良性骨病变中骨小梁骨化的方式,和骨
肉瘤中像云朵样或模糊的方式。
也可以看到硬化症,例如病例8217中尤文氏肉瘤或淋巴瘤。 , 左:
骨肉瘤中像云多样的骨形成物.
值得注意的是浸润性,中断的骨膜反应(箭头所指)。 , 右:
骨样骨瘤中骨小梁骨化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溶骨样的巢 (箭头所指).
骨肉瘤中的骨样基质(左)和骨样骨瘤(右)
多骨的或多发性的病变
大多数骨肿瘤是孤立的病变。
如果存在多发性的或多骨的病变,那么鉴别诊断必须得调整。
低于30岁的多骨病变
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瘤,纤维性发育不良,多发性骨髓炎,内生软骨瘤,骨
软骨瘤,白血病和转移瘤,尤文氏肉瘤.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在奥利尔病中可以看到。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可见于马法综合征。
超过30岁的多骨病变
常见的: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内生软骨瘤
少见的:纤维性发育不良,甲旁亢棕色瘤,骨梗死
多骨性的纤维性发育不良。在股骨中的多发性溶骨性病变.
便于记忆的多发性骨肿瘤: FEEMHI:
纤维性发育不良,内生软骨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和骨髓瘤,甲旁亢棕
色瘤,感染n.
位于脊柱的骨肿瘤
1. 血管瘤.
2. 转移瘤
3. 多发性骨髓瘤.
4. 浆细胞瘤:椎骨 plana.
在脊柱的这种浆细胞瘤的出现具有足够的特异性,以排除活检 (9).
1.
发生于足的骨肿瘤
Printing of the article
If you encounter printing problems with the margins of the
document, simply adjust the margins or the scale of the
document in the print settings.
On the left an example with the print settings on a 70% scale.
References
1. Fundamentals of Skeletal Radiology, second edition
by Clyde A. Helms
W. B. Saunders company 1995
2. Aneurysmal Bone Cyst: Concept, Controvers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Imaging
by Mark J. Kransdorf and Donald E. Sweet
AJR 1995;164:573-580
3. Lucent Lesions of Bone
Online teaching by the Musculoskeletal Radiology academic s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 Sclerotic Lesions of Bone
Online teaching by the Musculoskeletal Radiology academic s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5. Periosteal Reaction
Online teaching by the Musculoskeletal Radiology academic s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6. Bone Tumors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Analysis with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by Theodore Miller
March 2008 Radiology, 246, 662-674
7. Bonetumor.org
by Henri de Groot
8. Parosteal sarcoma (pdf)
by Jack Edeiken
9. The 'Mini Brain' Plasmacytoma in a Vertebral Body on MR Imaging
by Nancy M. Major, Clyde A. Helms and William J. Richardson.
AJR 2000; 175:261-263
10. Radiological atlas of bone tumours of the Netherlands Committee on Bone Tumors
by Mulder JD, et al.
Amsterdam: Elsevier, 1993.
?“parosteal”与“juxtacortical”是同义词(皮质旁),这些更宽泛的描述是指皮层外的成纤维细
胞组织,包括骨膜和邻近韧带、肌腱和筋膜。许多作者更愿意使用“periosteal”来代替“parosteal”
与“juxtacortical”。当骨表面病灶的来源不能确定或者是可变时,用“paracortical”是适当的。这
包括从骨内膜到骨外膜所有的组织。
范文四:SPECT_CT和PET_CT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新进展
论 著 2013年5月
温变化具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抑制作用,致使其机体产生的热量降低, 并且对血管的收缩功能造成抑制,使体温下降;(3)对血管进行扩张 的药剂,以及比体温还低的输注药剂与血液制品。同时患者在手术室中 的暴露时间较长,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导致患者的体温进一步降低。 3.2低温的危害
体温降低会使肝脏的正常代谢降低, 致使麻醉药物的相应代谢减缓, 延长患者清醒的时间。并且容易出现呕吐、呼吸抑制、误吸等并发症的 出现 [4]。 体温降低可能会使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率失常等状况。同时还可能导致手术治疗后血液损伤量增加,提升伤 口出现感染的机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多 [5]。因此,对创伤手术患者 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体温进行监测,并实施相应的保温措施, 以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相应维持。 参考文献
[1]李风玲,吴洪霞,潘庆华. 护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 并发症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6):3376-3378. [2]李小兰 . 全身麻醉中低体温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J].包头医学院学 报.2010,(06):96-98.
[3]吕仲英,李琳,赵晶,等. 全身麻醉术中体温降低的影响因素及保温 对策 [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1):107-708.
[4]苏秀霞,李芳芳,赵兵,等. 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 施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149-150.
[5]雪梅 .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12,(04):953-954.
SPECT/CT和 PET/CT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新进展
刘壮 王渊恺 刘兴党 (通讯作者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 上海 200040)
【
PET/CT【
【
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的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播散 至骨骼系统的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 40岁以上患者,是骨骼系统 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与椎静脉丛有关,因椎静 脉丛是缺乏瓣膜 Baton 的静脉团,并且血流缓慢,导致肿瘤细胞易进入 并停留在相关骨骼内,因椎骨、肋骨和骨盆骨的总面积远大于头颅和四 肢骨,受累几率大大增加。
1.SPECT/CT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优势
核素骨显像是目前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最为有效的方法,简便快 捷,一次成像可显示全身骨骼情况,通常使用 99mTc-亚甲基二磷酸 盐 (99mTc-MDP) 作为显像剂 , 可反映肿瘤转移至骨后代谢活性的 改变。Ozülker等 [1]报道骨显像的灵敏度可达 85.70%~94.30%。 Papathanassiou 等 [2]认为,CT 能分辨皮质或髓质的病变,明显改善了 对骨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但 CT 对微小病变的检出并不 灵敏,SPECT 可以弥补 CT 的不足,因此应用 SPECT/CT提高了诊断 的准确性,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 Schillac 等 [3]通过对 81例患有多种疾病患者的检查中发现 SPECT/ CT 提高了 33例(41%)患者提高了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其中对 23例准确定位,8例排除性病变诊断,2例明确 CT 表现。中轴骨有单 一病灶或怀疑有原发性骨肿瘤或伴有感染的患者,高质量的解剖定位图 像可作为明确诊断。可使用单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多种检查方法相 结合也是必不可少,尤其对于患者某部位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病理改变 时(如退行性改变、炎症、代谢性疾病)。但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设备的 外部融合,可因运动、呼吸等无法准确融合,SPECT/CT检查可有效解 决上述问题。 骨显像可鉴别骨骼炎症, 骨三相可鉴别血管疾病、 骨髓炎等, 111In、99mTc 标记的白细胞或粒细胞是诊断骨骼炎症的金标准。对原 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是常规检查项目,可提高对肿瘤诊 断的敏感性,有助于判断生存期长短和良恶性鉴别诊断。
肺癌细胞经肺静脉进入肺动脉,躯干和四肢均可受累。骨转移以肋 骨、胸椎最多,其次为骨盆、腰椎。椎骨转移瘤最常侵犯椎体,椎体转 移瘤是椎弓根、椎板乃至棘突破坏的基础。张一秋等 [4]研究结果表明, SPECT/CT显像诊断确定性为 89.7%,高于全身骨显像的 44.5%;对肺 癌患者骨转移的符合率为 93.3%,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的 64.4%。应用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Octreotide)显像有助于肺癌诊断,因大多数恶 性肿瘤组织对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T)具有高亲和性,使用放射 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锝(99Tcm)标记的奥曲肽(99Tcm-Octreotide)可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异常表现以多发的显像剂异常浓聚区最 为常见,可发生在全身骨骼的任一部位。乳腺癌常通过椎静脉系统转移 至躯干骨,因而中轴骨最易受累。通常以肋骨转移灶最多,其次是胸 骨、腰椎和骨盆,也可出现在头颅和下肢骨等部位。Sharma 等 [5]使用 SPECT 和 SPECT/CT对有 115处不确定病灶的 102名乳腺癌患者进 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平面扫描中检测到 52处不确定病灶,SPECT 中有 15处,而 SPECT/CT中仅 3处,充分表明 SPECT/CT的特异性 远高于平面扫描和单独的 SPECT 显像。锝 -99m 硫胶体(99mTc-SC) 联合美蓝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可明显降低 早期乳腺癌 SLNB 的假阴性率 [6]。
前列腺骨转移以骨盆、腰椎及股骨的转移最为多见,多表现为骨盆 和脊柱多发显像剂异常浓聚,单一转移灶很少见。骨显像也可用于前列 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在骨显像的随访中,若放射性异常浓聚的数量和 范围增加则患者存活时间较短。反之患者存活的时间较长。Helyar 等 [7]使用核素对 40名患者的 50处病灶进行研究,单独使用 SPECT 检查, 61%病灶为不确定病灶,而使用 SPECT/CT检查,此比例仅占 8%,其 中 24%为良性肿瘤,68%为恶性肿瘤。此研究证实使用 SPECT/CT可 增加前列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其他肿瘤如食管癌、甲状腺癌(131I)、 肝癌、肾癌等转移至骨骼的病灶,使用 SPECT/CT均可不同程度增加 诊断准确性。
2.PET/CT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优势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通常使用 18F-FDG 作为显像剂,定量反映局部葡 萄糖代谢情况,是代谢显像的金标准。高度恶性病灶通常较良性或低度 恶性病灶有更高的葡萄糖代谢率,相应表现为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因 PET 显像可通过局部葡萄糖代谢活性改变而直接检测到肿瘤病灶,比全 身骨显像更早显示骨髓的微转移灶,同时对肺、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 的转移灶进行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PET 显 像较 γ照相机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进行常规多平面断层显像,因 此 PET/CT可进一步提高对解剖病灶的定位能力。
Bortot 等 [8]对全身骨显像呈现 96处不确定病灶的 42名肿瘤患者 进行 18FDG-PET/CT检查,准确地排除了 23名患者转移性骨肿瘤,确 诊 19名为转移性骨肿瘤,3名随访中确定无转移性骨肿瘤。表明 FDG-PET/CT较全身骨显像有更高的敏感性。PET/CT在检测骨髓内转移性 病灶方面比全身骨显像更加敏感,可探查转移至骨髓病灶。
18F-氟化钠(18F-NaF)沉积于骨转化活跃性部位,在骨骼表面 形成氟磷灰石,较短时内与骨骼本底形成明显对比。99mTc-MDP 骨 显像依赖于成骨性活动而不是肿瘤细胞本身,对晚期骨转移病灶敏感, 与 18F-NaF PET/CT相比易忽略早期转移。 18FDG 显像对软组织及淋 巴结敏感性较高,对骨质转移病灶具有限制性。Kruger [9]等研究认为, 18F-NaF PET/CT还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Iagaru 等 [10]研 究 52名已明确诊断恶性骨转移瘤患者,99mTc-MDP 骨显像可探测出 22处骨转移性病灶, 18F-NaF PET/CT可探测出 24处病灶, 18FDG PET/CT可探测到 16处,使用 18F-NaF 显像剂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更 好的图像质量。
3.PET/CT在临床上的应用
Qu 等 [11]通过 Meta 分析研究表明,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 18FDG-PET/CT、 18FDG-PET、 MRI 以及核素骨显像的汇总敏感度分别是 0.92、 0.87、0.77 和 0.86,汇总特异性分别是 0.98、0.94、0.92、0.88。 Grankvist 等 [12]对 13例可能出现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 MRI 多 序列成像和 PET/CT检查,PET/CT可检出 60处转移性肿瘤病灶, MRI 可检出 59处,其中 T1加权像敏感性为 98%、特异性为 77%,使
医 药 前 沿 77
论 著 2013年5月
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特异性提高至 95%。此研究显示 PET/CT结果与 MRI 的 STIR 和 DWI 序列检查有很 好的一致性。Koolen 等 [13]研究结果认为, 18FDG-PET/CT无论是否在 CT 引导下,在探测溶骨性骨转移瘤均优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 4例 发生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转移瘤的乳腺癌患者,进行 18FDG-PET/CT和 18FDG-PET 检查, 18FDG 摄取量显著增加,在 18FDG-PET/CT上清晰 可见硬化性骨转移瘤的轮廓,因原发肿瘤的特点或在 18FDG-PET/CT检查前的治疗会影响骨转移瘤的 18FDG 摄取程度,使该实验未能显示 转移瘤的类型(溶骨性或者硬化性)。硬化性骨转移瘤方面,18FDG-PET 的明显优势可用于乳腺癌患者分期。
Zengerling 等 [14]使用 choline-PET/CT(胆碱 -PET/CT)对前 列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发现, 尽管对于肿瘤范围的判别, 仅起到微小的作用, 但对淋巴结侵犯评估却具有很高预测性,并在检测骨转移瘤方面,与传 统闪烁扫描成像具有一致性,适用于复发病灶和全身癌细胞转移灶的鉴 别。Ozcan 等 [15]对一例前列腺癌患者检查, 18FDG-PET/CT在证实溶 骨性骨转移瘤方面比 99mTc-MDP 检查更具有优势,可探测到右侧髂骨 棘以及淋巴结的转移瘤。其他肿瘤转移至骨骼的病灶,使用 PET/CT均 可不同程度增加诊断准确性。
4. 与光学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结合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利 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 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 构图像。OCT 以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低价格等优势应用于显像技 术,通过影像后处理技术将不同影像设备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多 模态分子成像融合方式。 Alexandrakis 等 [16]设计动物显像设备 :optical-PET(OPET),能同时检测微弱的自发荧光信号和 511 keV γ射线,用 于实现光学影像和 PET 图像融合。利用特异的肿瘤分子探针实现对肿瘤 疾病更加精确地诊断。
5. 小结
SPECT/CT的不足 :检查时间较长, 难以克服呼吸运动引起的伪影, 影响图像融合的质量。目前 18F-NaF PET/CT较高的检查费用,限制 其临床上的应用。
总之,SPECT/CT和 PET/CT融合显像能明显提高转移性骨肿瘤 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比 X 线、CT 更早发现病变。融合图像能将解 剖图像与功能图像有机结合起来,在一次检查中提供多种诊断信息,实 现“1+1>2”的诊断模式。SPECT/CT和 PET/CT 作为分子影像学的 一个分支,预计在未来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 医疗”。
参考文献
[1] Ozülker T, Kü?ük??z Uzun A, Ozülker F, et al. Comparison of 18F-FDG-PET/CT with 99mTc-MDP one scinti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cancer patients. Nucl Med Commun, 2010, 31(6): 597-603. [2] Papathanassiou D, Bruna-Muraille C, Jouannaud C, et al.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ombi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CT) in bone diseases. Joint Bone Spine, 2009, 76: 474-80.
[3] Schillaci O, Simonetti G, Fusion imaging in nuclear in medicine applications of dual-modality systems in oncology. 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 2004, 19(1): 1-10. [4] 张一秋 , 石洪成 , 等. SPECT/CT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增益价 值. 中华核医学杂志,2011.8, 31(4): 219-222.
[5] Sharma P, Singh H, et al. Bone scintigraphy in breast cancer: added value of hybrid SPECT-CT and its impact on patient management. Nucl Med Commun, 2012, 2(33): 139-47.
[6] Intra M, Rotmensz N, Veronesi P, et al. Sentinel node biopsy is not a standard procedure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the experience of 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 oncology on 854 patients in 10 years. Ann Surg, 2008, 247: 315-19.
[7] Helyar V, Mohan HK, Barwick T, et al. The added value of multislice SPECT/ CT in patients with equivocal bony matastasis from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10, 37: 706-713.
[8] Bortot DC , Amorim BJ, et al. 18F-Fluoride PET/CT is highly effective for excluding bone metastases even in patients with equivocal bone scintigraphy.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12, 11(39): 1730-6.
[9] Kruger S, Buck A, Mottaghy F, et al.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99mTc-MDP planar bone scintigraghy, 18F-fluoride PET or 18F-FDG PET/CT.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9, 36(11): 1807-1812. [10] Iagaru A, Mittra E, et a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99mTc MDP scintigraphy, 18F NaF PET/CT, and 18F FDG PET/CT for detection of skeletal metastases. Mol Imaging Biol, 2012, 2(14): 252-9.
[11] Qu X, Huang X,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18FDG-PET-CT, 18FDG-PET, MRI and bone scintigraphy for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Eur J Radiol, 2012, 5(81): 1007-15.
[12] Grankvist J, Fisker R, et al. MRI and PET/CT of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rcinoma. Eur J Radiol, 2012, 1(81): e13-8.
[13] Koolen B B, Vegt E, et al. FDG-avid sclerotic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ET/CT case series. Ann Nucl Med, 2012, 1(26): 86-91. [14] Zengerling F, Schrader A J, et al. Diagnostic relevance of choline-PET / CT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ktuelle Urol, 2012, 1(43): 49-54.
[15] Ozcan Kara P, Kara T, et al. Comparison of bone scintigraphy and 18F-FDG PET-CT in a prostate cancer patient with osteolytic bone metastases. Rev Esp Med Nucl, 2011, 2(30): 94-6.
[16] Delbeke D, Coleman RE, Guiberteau MJ, et al. Procedure guideline for SPECT/ CT imaging 1.0. J Nucl Med, 2006, 47(7): 1227-1234.
RNA干扰 HIF-1α对肝癌细胞系 HepG2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周焕城 彭广福 宋越 张彩云 温治强 徐继威 温苑章 李嘉
(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514000)
【
【
【
78 医 药 前 沿
SPECT/CT和PET/CT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新进展 作者:刘壮 , 王渊恺 , 刘兴党(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 上海 200040刊名:
医药前沿
英文刊名:Yiayao Qianyan
年,卷(期):2013(1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iyqy201315074.aspx
范文五: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2012-04-12中国抗癌网我要评论(0条) 分享
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你对转移性骨肿瘤了解吗?移性骨肿瘤主要是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形成子肿瘤,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下面看下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在诊断明确之后,及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原发性肿瘤病变的治疗是整个治疗中的主要环节。骨骼的病变可以采用手术清除局部放疗和全身性化学治疗等方法。出现骨骼并发症如病理性骨 折的病例,要及时治疗出现的并发症。骨转移的治疗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是早期病情或诊疗的延误与治疗失败之果,因此骨转移瘤的诊疗应扩展到:①对中老年人群的筛查监测与防治;②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防治与监测;③对微转移病人监测及择时治疗;④对骨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此处着重介绍骨转移瘤的治疗。
对骨转移瘤的治疗仍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保存一定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为目的。其治疗包括一般性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几部分。而全身治疗又包括针对原发病的联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以及中草药治疗等局部治疗主要是手术和介入治疗。无论是选择全身性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骨转移瘤症状的严重程度每项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病人家属的愿望来综合制定。
1.对没有并发症的骨转移瘤的治疗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的骨转移瘤可选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1)放疗:
①深部照射:除60Co外还有直线加速器X-刀、γ-刀及电子加速器等。根据放疗的目的选择照射剂量
A.根治性放疗:病人情况比较好,对放疗敏感预计生存期在1年以上者可采用超病变野照射,常规分割足量放疗总量50~60Gy/5~6周。
B.对以部分控制肿瘤为目的放疗:给予放疗量30~40Gy/2~4周
C.对以单纯短期止痛为目的放疗:预计生存期多不超过3个月,针对重点部位4~8Gy/次,可给1次或数次。
②放射性核素治疗:目前国内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89Sr(89锶),153Sm-EDTMP(153钐-乙二胛四亚甲基磷酸)和131I等根据原发肿瘤和治疗的目的选择如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用32P治疗前列腺癌广泛骨转移用29Sr153Sm-EDTMP治疗肺癌乳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肾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骨转移。
(2)激素治疗:如睾丸切除和使用雌激素是前列腺癌的常规治疗,只有30%无效睾丸切除无不良反应使3~5年生存率提高3倍。乳腺癌的激素治疗可使20%~40%的病人有明显改善。常用的药物有雌雄激素类,黄体酮类抗雌激素类和雌激素合成抑制剂类药物。
①乳腺癌骨转移可用睾酮100mg肌注并酌情配合卵巢切除和肾上腺切除。
②前列腺癌骨转移雌激素类药物可用己烯雌酚3~5mg/d7~21天后酌情减到1~3mg/d;或用聚磷酸雌二醇80~160mg/m2,肌注。抗雄激素类药物包括类固醇类的孕激素,如醋酸环丙氯地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和非类固醇类的氟他胺(氟他米特)酮康唑等。
③子宫和卵巢癌骨转移,可用黄体酮治疗3~5g/周。
④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用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氨酸钠)即Triiodothyronine,Sodium(T3),开始20mg/d,逐渐增到80~100mg/d。
(3)化疗:选用治疗原发癌的药物联合治疗可有一定的疗效。化疗的药物,方案很多,不同的原发癌发生的骨转移可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方案来治疗。
①乳腺癌骨转移:可用AC或FAC方案。AC方案即多柔比星(ADR)400mg/m2每4周1次环磷酰胺(CTX)200mg/m2口服,第345,6天;维持量用环磷酰胺(CTX)200mg/m2口服,第34天FAC方案即多柔比星(ADR)500mg/m2每4周1次环磷酰胺(CTX)500mg/m2每4周1次、氟尿嘧啶500mg/m2,第18天;维持量环磷酰胺(CTX)500mg/m2口服第1天,氟尿嘧啶500mg/m2口服第1、8天甲氨蝶呤(MTX)30mg/m2口服第1、8天。
②肺癌骨转移:可用VAP方案,即长春新碱(VCR)多柔比星(阿霉素)丙卡巴肼(PCZ),也可以用MCC方案,即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CTX)、洛莫司汀(CCNU)。
③前列腺癌骨转移:可用AMF方案即多柔比星(ADR)、MC(Mitomycin-C)、氟尿嘧啶。
④其他骨转移肿瘤可酌情选用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MC等药物治疗。
(4)介入疗法:近些年介入疗法的发展与普及不仅对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多系统、器官的转移瘤及其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也可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动脉导管可以插入骨转移瘤的供血动脉实现有选择地增高肿瘤区域血中抗癌药浓度如通过输液泵控制给药可达到延长抗癌药物对肿瘤作用时间;给药结束,根据需要可酌情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以阻断对瘤体的血液供应。
(5)手术治疗:如转移为单发可手术切除,对病理骨折者可作肿瘤切除后内固定,这样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其生存的质量。
①病例选择:对骨转移瘤病例选择手术治疗需具备下列各项条件:确未找到原发肿瘤或原发肿瘤已行较彻底地切除。没有他处转移瘤骨转移瘤较局限,软组织未被侵犯,可以切除。病人全身情况较好骨转移肿瘤切除后的修复不复杂。
②手术方法:应尽量采取较简单的切除方法,对于非主要骨例如髂骨翼肩胛骨、脊柱的附件骨肋骨等,行单纯切除,对于股骨近端可切除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对于部分切除骨端的转移瘤切除后可用骨胶填充等。
手术治疗后应并用化疗。
(6)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把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来认识,把病机归于气滞血淤、痰凝毒聚、热毒蕴结和正气虚弱等几个方面,并针对不同病机辨证施治采用扶正补虚祛邪的方法进行全身性治疗。现代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除了调理免疫功能、扶正补虚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如银耳能显著抑制癌细胞DNA合成速度,减轻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骨碎补和补骨脂除补肾生髓外,还有抗肿瘤的作用
(7)双磷酸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在骨组织中的生长,阻止肿瘤对骨的破坏是破骨细胞的抑制剂用于治疗骨转移瘤引起的骨的溶解破坏、骨痛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氯膦酸(骨磷,氯甲双磷酸盐)、帕米磷酸二钠类的,如帕米膦酸二钠(博宁)其用法:90mg+0.9%氯化钠注射液,1次/4周静脉滴注或3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每天静滴一次连用3天每4周重复1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