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医住院大病历
住院大病历
姓名: 杨女士 性别:女
年龄:58 婚姻:已婚 民族: 汉 职业:退休教师
籍贯: 江苏南京 现住址:未知
入院时间:2010年12月6日10am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记录时间:2010年12月6日3pm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头晕乏力一周,加重两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一周前因与别人吵架出现头晕现象,睁眼时无天旋地转感觉,坐立闭眼可缓解。头胀痛,痛及两侧头部及巅顶,坐下或躺下能缓解。在家量得血压为180/115mmHg,得知患者有12年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洛丁新,既往血压为160/105mmHg,今日门诊处测得血压为145/80mmHg。近两天,患者自觉一直有恶心感,但无呕吐。耳中有轰轰如潮水之声。自觉手脚发麻,口中发苦。精神倦怠,双腿无力,走路不稳。睡眠不好,多梦。情绪不好,易躁易怒。舌红苔黄,脉细数。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2年,一直服用洛丁新,血压维持160/105mmHg。
系统回顾
头颅五官:耳鸣如潮,眩晕症状。
循环系统:有12年高血压史。
消化系统:近两天有恶心症状,不伴呕吐。
肌肉骨骼系统:双腿无力,走路不稳。
神经系统:头胀痛,痛累及两侧头部及巅顶。手脚发麻,眩晕。
精神状态:精神倦怠,情绪易激易怒,睡眠不佳。
个人史:患者出生居住在南京,居住环境良好,退休前职业为教师。有剖腹产史。饮食 好清淡,情志过激,易躁易怒,无其他嗜好。否认传染病接触史。50岁停经。
婚育史:患者有子女一名,健康状态良好。
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对海产品过敏,过敏症状为身上起红点,发痒。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高血压史。 病史
体格检查
T:待查 P:待查 R:待查 BP:145/80mmHg 一般情况:老年貌,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切题,简体合作。
皮肤黏膜: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无皮疹。
淋巴结:待查
头部:头型正常,头发花白,分布均匀,无瘢痕。
眼:眼睑无肿大,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各项检查未查。 耳:听力尚佳,耳道无流脓,乳突无压痛。
鼻:鼻道通畅,无流涕,鼻窦未查。
口腔:口唇正常,其他未查。
颈部:无强直,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
胸部:未查
肺脏:视诊 未查
触诊 未查
叩诊 未查
听诊 未查
心脏:视诊 未查
触诊 未查
叩诊 未查
听诊 未查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视诊 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
触诊 腹软,无压痛,无异常肿块突起。肝脏未触及,肝-颈静脉反流征(-),胆囊未及,墨菲征(-)。脾肋下未触及。麦氏点(-)。
叩诊 腹部呈鼓音,移动性浊音(-)
听诊 未查
外生殖器及肛门:未查
脊柱及四肢:下肢水肿检查无病理变化。
神经系统:共济运动检查发现共济失调,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其他反射待查。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待查
尿常规:待查
粪常规:待查
CT:脑部CT显示小脑多发性腔隙性梗塞。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头晕乏力一周,加重两天”入院。四诊合参,辨证当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患者因情志过激,肝阳暴涨,上扰清空,横逆犯胃,出现头晕乏力伴恶心无呕吐症状。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女性,因“头晕乏力一周,加重两天”入院;2、入院头晕乏力,四肢倦怠,情志不畅,睡眠不佳,伴恶心,无呕吐;3、辅助检查:共济运动失调,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脑部CT显示小脑多发性腔隙性梗塞。
西医鉴别诊断:小脑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应与肝性脑病相鉴别。小脑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多见共济失调,而肝性脑病则有肝硬化、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待各项检查完善后,不难鉴别。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西医诊断:小脑多发性腔隙性梗塞。 诊疗计划:1、中药煎剂:天麻钩藤饮加减;2、片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3、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再行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实习医师签全名: 住院医师签全名: 主治医师签全名:
范文二:中医儿科住院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张×× 出 生 地:新余 性别:男 民 族:汉
年龄:5 岁 入院 时期:2011 年4 月8 日 9:30 婚姻:未婚 记录 日期:2011 年4 月8 日10:00 职业:学生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 工作单位: 住 址:新余高新区马洪乡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38 ℃ P:92 次/分 R:20 次/分 BP: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对答合理,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数。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渗出物。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对称,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正常,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来触及,未触及异常包块,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
四肢无畸形。前后二阴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2.6x10e9/L,N 0.92 L 0.8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反复发热、咳嗽5天。 2.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住院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病 历 续 页
病程记录 2011-4-8,11:08 患儿张×× ,男,5岁,汉族,因"反复发热、咳嗽5天" 于2011年04月08日09时30分门诊入院。
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患儿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
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8 ℃ P:92 次/分 R:20 次/分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对答合理,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数。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渗出物。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对称,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正常,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来触及,未触及异常包块,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前后二阴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6x10e9/L,N 0.92 L 0.8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反复发热、咳嗽5天。 2.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6x10e9/L,N 0.92 L 0.8,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中医鉴别诊断:
咳嗽一证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翼煽动为主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而咳嗽则无,可资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与肺炎、肺结核相鉴别。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诊疗计划: 1.按儿科常规三级护理,清淡饮食。 2.完善相关儿科辅助检查。 3.中药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 桑 叶6g 菊 花6g 桔 梗6g 杏 仁6g 连 翘6g 薄 荷4g(后下) 芦 根6g 牛蒡子6g 瓜蒌皮6g 浙 贝6g 鱼腥草10g 甘 草4g 3剂 每日1剂.水煎服
4.西医治疗 ①选用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 ②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38.5℃时应用退热剂降温。 住院医师:XXX 2011-4-9 9:00 入院后仍有较频咳嗽,有痰不易咯出,昨天有一次体温达38.6℃。无气促、发绀,精神仍差。体检:体温37.5℃,脉搏92/min 呼吸20/min。咽红,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湿罗音未明显减少。心率92/min ,律齐,无奔马律,各瓣音区无杂音。目前病情稳定同前继续治疗。
X X X 2011-4-10 9:00 咳嗽次数减少,有痰咯出吞下,昨全天体温<37.5℃。进食仍少,精神稍好转。体检:体温37℃,脉搏92/min 呼吸20/min,。双肺湿罗音略有减少。心率90/min ,节律齐,无奔马律,各瓣音区无杂音。
X X X 2011-4-11 9:00
咳嗽、咯痰症状明显好转,体温已完恢复正常,无呼吸困难,精神食欲明显好转。体检:咽稍红,双肺湿罗音明显减少。心率90/min,心音无明显增强或减弱。继续巩固治疗。 X X X 2011-4-13 9:00 病情进一步好转,仍有轻咳。除右肺下部仍有少量干罗音外,余罗音已消失。心率90/min,律齐,无奔马律,各瓣音区无杂音。
X X X 2011-4-14 9:00 疾病恢复期,偶有轻咳,不发热,精神食欲可,双肺罗音已全部消失。心率90/min 。复查Hb为110g/L,WBC为7.0×109/L,N55%,Ll45%。X线报告示:两侧肺野纹理正常,心影正常。今日停用抗生素,今日出院。
X X X
长 期 医 嘱 单
姓名 张×× 科室 儿科 床号 1 住院号 226573
临 时 医 嘱 单
新余市马洪卫生院
出院小结
简要病史及体症:
患儿因反复发热、咳嗽5天
入院时体温37.5℃,脉搏92/min,呼吸20/min,精神差,咽充血(+++),双扁桃体II度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心率92/min律齐。X线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主要化验及特殊检查:(X线号: 心电图号: 其它号: )
血常规:WBC 12.6x10e9/L,N 0.92 L 0.8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住院诊疗经过及手术日期和手术名称:
入院后予降温,止咳,头孢哌酮钠2g/d,静脉滴注、美洛西林2g/d,静脉滴注。用药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第6~7天罗音消失。今日出院,共住院7天。
出院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出院时情况及出院后医嘱:
出院时精神食欲好,不发热,呼吸平,咽不红,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心率92/min,律齐,。Hb110g/L,WBC7.0×109/L,N55%.L45%。胸片示:两侧肺野纹理正常,心影正常。
出院后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经治医师:X X X
年 月 日
范文三:中医住院病历
姓名:胡。。 性别:女
年龄: 岁 民族:汉族
婚况:离异 出生地:天津市
职业:退休 入院时间:2010-05-19 9:30
发病节气:立夏 记录时间:2010-05-19 9:30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病史确认并签字:
主诉:腹膜透析2年,双下肢水肿2月,加重伴胸闷憋气,难以平卧1日。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因乏力纳差就诊于我院,查肾功能示:Cr :1040 umol/L
BUN :58.96mmol/L CO2CP:10.7 mmol/L 双肾B超:双肾实质损害,双肾萎缩,右肾囊肿,予腹膜透析置管术,行腹膜透析肾脏替代治疗,经治病情好转出院。后间断门诊复查诊治,规律透析,病情平稳。1年半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见胸闷憋气,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治疗为主,西医予腹膜透析基础上予控制血压、扩冠、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为主,期间因脑梗塞复发,出现神智欠清、昏睡、言语不利等症状,病情危重告病危,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出院。出院后患者间断门诊治疗,规律透析。1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颜面及四肢水肿,由门诊收入院,住院期间予控制血压、扩冠、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为主,病情稳定出院。后间断于门诊规律治疗,病情稳定。6月余前患者出现胸闷憋气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入住我院,住院期间予腹膜透析、控制血压、扩冠、纠正贫血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2月前,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近4日水肿逐渐加重并伴有胸闷憋气,于我院查血Rt:RBC:3.51 1012/L,HGB:103 g/L;查生化:尿素(UREA):8.55mmol/L,肌酐(CREA):616.80umol/L。今晨胸闷憋气加重,难以平卧,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收入我科。现症:神清,精神欠佳,乏力,胸闷憋气,双下肢水肿,周身困重,纳呆,寐欠安,小便无,大便可,舌淡苔白,脉沉弱。
既往史:慢性肾炎病史40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230/130 mmHg,平日服用拜新同、倍他乐克,血压控制在140-150/90 mmHg,否认糖尿病史,冠心病史10余年,脑出血病史10余年,右上肢活动不利,记忆力差,甲状腺功能减低1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2年前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否认外伤史,2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因贫血曾输O型悬浮红细胞12u,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其他情况:生于天津市,久居天津市,否认地方病及流行病接触史,否认疫区接触史,否认冶游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平素性情温和,饮食无特殊偏嗜,初潮15岁,经期5天,月经周期28天,绝经年龄49岁,适龄结婚,现已离异,未有生育
体 格 检 查
西医查体:
T:36.5? P:85次/分 R:18次/分 BP:140/10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弱,发育正常,营养偏差,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正常无畸形,咽部正常,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对称无异常,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音正常,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柔软,下腹部可见约6cm手术瘢痕及腹透管,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未及,脾脏未及,肠鸣音正常,未见胃肠形,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右上肢活动不利,双下肢水肿,前后二阴未查。
中医查体:
神清,精神弱,乏力,胸闷憋气,双下肢水肿,周身困重,纳呆,寐欠安,小便无,大便可,舌淡苔白,脉沉弱。
辅助检查:
2010-5-15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查血Rt:RBC:3.51 1012/L,HGB:103
g/L;
查生化:尿素(UREA):8.55mmol/L,肌酐(CREA):616.80umol/L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肾衰
证侯诊断:脾肾亏虚 浊毒内蕴
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肾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肌缺血
高血压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
脑出血后遗症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由于脾肾虚弱,水湿不得运化而内蕴,湿着阻滞,气机不畅,血运受阻而淤滞,导致气滞血瘀;日久湿从热化,湿热互结,逗留三焦,阻滞气机,使脾肾气阴受伤,升降开阖失常,清者不升而外排,浊者不得外排而潴留体内;湿邪日久不去,则化为浊毒,损及脏腑,耗伤气血,导致脏腑亏虚,气血不足,最终发为肾衰。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230/130 mmHg,平日服用拜新同、倍他乐克,血压控制在140-150/90 mmHg否认糖尿病史慢性肾炎病史40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2、症状:腹膜透析2年,双下肢水肿2月,加重伴胸闷憋气4日。 3、查体:Bp:140/10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正常,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柔软,下腹部可见约6cm手术瘢痕及腹透管,无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右上肢活动不利,双下肢水肿。
4、理化检查:2010-5-15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查血Rt:RBC:3.51 1012/L,HGB:103 g/L;查生化:尿素(UREA):8.55mmol/L,肌酐(CREA):616.80umol/L
中医鉴别诊断:
本病属肾衰范畴,肾衰当与虚劳相鉴别,二者均以正虚为主,肾衰主要是久病伤肾,或因肾病日久而致脾肾衰惫,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体内水液、湿浊、瘀血留滞,浊毒内蕴,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痛,纳食欠佳,面色少华,头晕
目眩等正虚症状,可兼见水肿、呕吐、面色晦暗、唇暗或腰痛固定或刺痛或肌肤甲错等浊毒内蕴之症;而虚劳主要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劳,久虚不复成劳为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表现,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综合脉症,四诊合参,该患者诊断鉴别为肾衰。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属慢性肾功能衰竭范畴,慢性肾功能衰竭当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二者均为肾功能异常,但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连续发展,肾实质严重破坏,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急性肾功能衰竭常有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病因,特别是休克时间较长,肾毒性物质中毒、急性严重血管内凝血等,出现尿量突然减少,尿比重低,肌酐清除率下降50?以上。,根据该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可鉴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疗计划:
1、二级护理
2、肾内科护理常规、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3、低盐低脂饮食
4、负离子空气治疗(1/日)
) 5、病床紫外线消毒(1/日
6、记出入量
7、测血压(2/日)
8、保留体内导管
9、完善入院检查,查多导心电图检查自动分析
10、治疗以腹膜透析、扩冠、纠正甲减、降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为主 腹膜透析液2000 ML 腹膜透析 Tid [院内自备]
腹膜透析液 X2000 ML 腹膜透析 Qd [院内自备]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 mg 口服 Qd [院内自备]
左甲状腺素钠片25 ug 口服 Qd [院内自备]
叶酸片10 mg 口服 Tid [院内自备]
艾司唑仑片2 mg 口服 Qn [院内自备]
唑吡坦片X10 mg 口服 Qn [院内自备]
硝苯地平控释片 X30 mg 口服 Bid [院内自备]
缬沙坦胶囊80 mg 口服 Qd [院内自备]
碳酸氢钠片1 g 口服 Tid [院内自备]
这是住院病历的格式。门诊病历比较简单,写上日期
只要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其他补充,必要查体,中药汤剂,中成药及西药(用法用量)。就行了
范文四:中医肝癌住院病历
入 院 记 录
姓 名:高登祥 职 业:退休
性 别:男 工作单位:--
年 龄:61岁 住 址:淮安市清江浦区武墩王桥
村九组婚姻:已婚 供 史 者:患者本人(可靠)
出生地:江苏淮安 入院日期:2017年04月19日08时39分
民 族:汉族 记录日期:2017年04月19日09时00
分
发病节气: 谷雨前一天。
主 诉: 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现病史: 患者于2014年10月份因原发性肝癌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B
超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恢复良好后出院。2015年5月在淮安市第
一人民医院就诊,复查后考虑肝癌复发,再次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
顺利,经保肝、抗肿瘤治疗,症状好转后,予以出院。2015年9月及2016
年2月又在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 治疗各一次,手术过程顺利。
2016-10-22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CT 平扫+增强提示:门静脉主
干右侧壁栓子可能,脾大,胃底食管及脾门静脉曲张,肝脏及右肾囊肿,
肝脏钙化灶。诊断为脾亢、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予以行脾动脉栓塞术,
手术顺利,予以出院。患者于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01月05日住
我院中医科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患者半月前出现身黄、目黄、小便化,
乏力,纳差。患者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 (08491)
提示: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肝脏左
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
后改变。患者拒绝西医治疗,来我院门诊,主动要求再次住院,接受中医
系统治疗。门诊行相关检查并参阅2016年10月28日市一院出院小结、
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 片后,拟“肝癌术后门
静脉癌栓”再次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腹
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患者目前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欠佳,小便
色黄,量少,大便如正常。
既往史: 患者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自行口服药物,
控制良好。患者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结核”等传染
病史,否认有“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有( )
过敏史。
个人史: 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血吸虫病史,无疫区、
疫水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子女体健。
家族史: 否认家族成员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望闻切诊: 神志清楚,面色暗黄,正常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体格检查
T:36.2℃ P:77次/分 R:19次/分 BP:130/80mmHg
神志清楚,面色黧黑,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质红,
苔薄白,脉弦细。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巩膜黄染明显,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 ,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
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
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 ,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
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7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左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
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
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
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无水肿,
双下肢疼痛,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生理反射存
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
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
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 (08491)检查见:肝癌
介入、消融术后: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右叶闪见一类
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
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状低密度影,
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肝内胆管扩
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脾动脉部分栓塞
术后: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低密度影,边
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区见多发迂曲
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大小形态未见
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肝脏左叶、右
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
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
证候诊断:阴
黄
西医诊断: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
门脉高压
脾大
住院医师:陈建蔚
病 程 记 录
2017年04月19日09时00分
患者高登祥,男性,61岁,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于今日由门诊拟“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 患者于2014年10月份因原发性肝癌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B 超
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恢复良好后出院。2015年5月在淮安市第一
人民医院就诊,复查后考虑肝癌复发,再次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顺
利,经保肝、抗肿瘤治疗,症状好转后,予以出院。2015年9月及2016
年2月又在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 治疗各一次,手术过程顺利。
2016-10-22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CT 平扫+增强提示:门静脉主
干右侧壁栓子可能,脾大,胃底食管及脾门静脉曲张,肝脏及右肾囊肿,
肝脏钙化灶。诊断为脾亢、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予以行脾动脉栓塞术,
手术顺利,予以出院。患者于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01月05日住
我院中医科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患者半月前,出现身黄、目黄、小便
化,乏力,纳差。患者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
(08491)提示: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
栓: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
部分栓塞术后改变。患者拒绝西医治疗,来我院门诊,主动要求再次住院,
接受中医系统治疗。门诊行相关检查并参阅2016年10月28日市一院出
院小结、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 片后,拟“肝
癌术后门静脉癌栓”再次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
悸,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患者目前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身黄、目
黄、小便黄,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既往史: 患者
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自行口服药物,控制良好。患者
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外
伤、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有( )过敏史。
2. 体检:T :36.2℃ P :77次/分 R :19次/分 BP :130/80mmHg
神志清楚,面色黧黑,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质红,
苔薄白,脉弦细。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巩膜黄染明显,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 ,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
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
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 ,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
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7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左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
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
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
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无水肿,
双下肢疼痛,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生理反射存
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 辅助检查: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 (08491)
检查见:肝癌介入、消融术后: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
右叶闪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
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
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
叶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脾
动脉部分栓塞术后: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
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
区见多发迂曲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
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
结影。提示: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
栓塞术后改变。
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辨病依据:患者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胁痛”范畴,患者久病耗伤气血,无以滋
养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而致筋脉失养发为本病。本案的鉴别
诊断主要有: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
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
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
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
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
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
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
脉迟或细缓。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 患者高登祥,男性,61岁,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入院。
2. 专科检查: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
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
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
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 辅助检查: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 (08491)
检查见:肝癌介入、消融术后: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
右叶闪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
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
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
叶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脾
动脉部分栓塞术后: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
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
区见多发迂曲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
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
结影。提示: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
栓塞术后改变。
4. 鉴别诊断:需要和假性黄疸鉴别。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等食物。胡萝卜素只引起皮肤黄染,
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堆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眦较
明显,皮肤无黄染。假性黄疸时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
证候诊断:阴黄
西医诊断: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
门脉高压
脾大
诊疗计划:
1. 入院后予以中医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
2. 予以雷火灸等以温阳扶正,通络祛寒治疗。
3. 予以中药口服扶正温阳固本剂,具体方药和煎服方法为:
当归 30g 白芍 15g 山茱萸 30g 桂枝 10g
川椒6g 党参10g 生黄芪30g 龟板 15g
蜈蚣3条 虎杖30 g 天龙30 g 龙葵15g
炒白术15g 鸡内金20 g 八月扎15g 干姜10 g
共10剂,每日一剂,加水1000毫升煎药汁取300毫升,倒出;再加
水6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再倒出。将二次取汁混合后,分三次温服,
每服200毫升。
4. 给予中药解毒散结,抑癌消瘤剂灌肠,具体方药和灌肠方法为:
半枝莲15g 金钱白花蛇15g 猫爪草15g 狼毒10g
蜈蚣30g 山慈菇20g 穿山甲15g 蕲蛇15g
共10剂,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弃渣,浓缩汁150毫升,
每日一次,灌肠。具体操作方法为:选用5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器顶端
链接16号细导尿管。患者排空大便后,采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防
水床单,将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5-20毫米,选用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导
尿管后,缓慢(约5-10分钟)推入药液150毫升,静卧半小时以上,使
药液得以充分吸收。
5. 给予多灸重灸法,具体选穴为:中脘、关元、神阙、双侧足三里、
涌泉等;
6. 明日请上级医师查房,指导治疗。
7. 健康宣教:①告知患者入院后治疗期间,容易汗出,一定要注意保
暖,不能着凉。②嘱患者饮食忌冰、冷、寒、凉,及各种动物的头、内脏、
血,海鲜、腥、辣食物。市面上及餐馆酒店的所有冷菜、熟菜、卤菜(含
化学添加剂)绝对禁止食用。③六个月内绝对禁止性生活。 陈建蔚 2017年04月20日09时00分 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
今日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身黄、目黄、小便
黄,乏力,纳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弱。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
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
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
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超声检查见:肝脏:体积略大,包膜欠光整,肝区回声光点增粗,肝右后
叶近门静脉处见大小约4.66*3.2cm强回声光团,边界规则,清晰,周边
见声晕,CDFI 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右前叶见低回声欠均质区大小
约3.2*2.5cm,边界欠规则,境界尚清晰,CDFI 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肝右叶肝管扩张约0.57cm ,余肝内血管走行欠显示清晰,门静脉内径约
1.4cm ,内见少许絮状样稍回声反射。胆囊:大小正常,壁欠光整,内透
声尚好,胆总管不扩张张脾脏:肋间厚径约6.7cm ,包膜尚光整,脾下极
见有2.7*1.7cm稍低回声区,肿块边界规则清晰,CDFI 示内未见明显血
流信号。脾静脉内径约1.1cm 。胰腺:大小在正常范围,内部回声光点尚
均匀,主胰管不扩张。双肾:大小在正常范围,包膜光整,实质与集合系
统比例正常,集合系统无光带分离腹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大血管
周围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超声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肝Ca) ;胆囊壁毛糙;
脾大、脾下极稍低回声区,请结合临床,建议定期复查,胰、双肾未见明
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
示:白血病数目2.7↓、淋巴细胞数目0.5↓、淋巴细胞百分比18.7↓、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3、血小板数目37↓;生化检查示:GGT :78U/L,GLO:
31.4g/L,UA:417umol/L,CPR:6.54mg/L。HBsAg (+)。肿瘤筛查:见
CA19948.43Ku/l;胸片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后指示,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实验室检查,患者西医诊断为:肝癌
术后门静脉癌栓、门脉高压、脾大。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
患者久病耗伤气血,无以滋养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而致筋脉
失养发为本病。本案的鉴别诊断主要有: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
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
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
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
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
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
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
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
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目前诊断明确,治疗得当,
继续原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7年04月21日21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
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
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
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 ,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24日09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
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
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
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
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27日08时47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
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原治疗方案不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30日09时11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
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
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
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 ,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继续予以中药口服扶正温阳固本剂,具体方药和煎服方法
为:
当归 30g 白芍 15g 山茱萸 30g 桂枝 10g
川椒6g 党参10g 生黄芪30g 龟板 15g
蜈蚣3条 虎杖30 g 天龙30 g 龙葵15g
炒白术15g 鸡内金20 g 八月扎15g 干姜10 g
共10剂,每日一剂,加水1000毫升煎药汁取300毫升,倒出;再加
水6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再倒出。将二次取汁混合后,分三次温服,
每服200毫升。同时继续给予中药解毒散结,抑癌消瘤剂灌肠,具体方药
和灌肠方法为:
半枝莲15g 金钱白花蛇15g 猫爪草15g 狼毒10g
蜈蚣30g 山慈菇20g 穿山甲15g 蕲蛇15g
共10剂,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弃渣,浓缩汁150毫升,
每日一次,灌肠。具体操作方法为:选用5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器顶端
链接16号细导尿管。患者排空大便后,采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防
水床单,将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5-20毫米,选用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导
尿管后,缓慢(约5-10分钟)推入药液150毫升,静卧半小时以上,使
药液得以充分吸收。 /陈建蔚 2016年05月03日09时21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
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
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
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
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5月06日08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
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
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
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
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5月09日08时54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
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中医科情况: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
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
肋下2cm ,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
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7月12日08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好转,颈肩部酸疼
稍好转、头痛缓解,骨科情况: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 )5分,颈椎
生理曲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改善:前屈25°、后伸20°、左右旋:25°、
颈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
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可诱发前额部
疼痛。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目前继续原方案治疗。
/金浩 2016年07月15日09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好转,颈肩部酸疼
稍好转,头部疼痛明显缓解。骨科情况: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 ),4
分,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进一步改善:前屈30°、后伸25°、
左右旋:30°、颈4~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
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
压时可诱发前额部疼痛。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治疗暂
不改变。 /金浩
2016年07月17日08时30分 仝会峰副主任医师查房
今日仝会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颈、肩、头部疼痛进
一步好转,骨科情况: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 ),3分,颈椎生理曲度
存在,颈椎活动受限明显改善:前屈35°、后伸30°、左右旋:35°、
颈4~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
压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可诱发前额
部疼痛。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今日拟在原治疗方案基
础上再行一次神经阻滞治疗和小针刀治疗,具体药物为利多卡因0.05g,
曲安奈德10mg,0.9%氯化钠25ml, 以消除无菌性炎症,松解粘连,缓解疼
痛。经患者同意并签字后给予治疗,嘱患者治疗后注意休息,口服罗红霉
素预防术后感染。 /金浩
2016年07月20日14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颈部、肩部、头部疼痛显著好转,骨科
情况: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 )2分,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脊柱无侧弯无扭转畸形,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显著改善:前屈40°、后伸35°、左右旋:40°、左右侧屈40°,颈1/2/3棘突压痛不明显,颈4/5/6/7棘突、棘间隙无压痛,无放射痛,无叩击痛,触之右侧肩峰处硬结条索变软。右侧枕颈部和肩胛骨背面的压痛不明显感;双锁骨上窝和背部无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扣顶试验(-),侧曲位椎间孔挤压试验(-),霍夫曼症(-),前斜角肌揉压试验正常,Adson 试验正常,挺胸试验正常,双上肢触、温、痛觉正常,颈部肌肉无痉挛无萎缩,双上肢无萎缩肌力正常、二头肌、三头肌反射正常。患者病情好转要求出院,请示上级医师给予出院。嘱患者出院后加强颈部肌肉锻炼。
/金浩
范文五:中医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住院病历范文
2007-09-04 19:57
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 住 院 病 历
姓名:张×× 性别:女
年龄:36岁 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 R:18次/分 P:96次/分 BP:120/75 mmHg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 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 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