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寡人之于国也的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
说教材
1、说在单元中地位及作用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经世济民中的第二篇课文。选自《孟子》,为古代经典政论。虽比较简短,但语言点比较多。这个专题主要围绕“政治文明”这一主旨选材,主要人文意向是让学生体会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源远流长,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社会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增强他们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政治、经济的人文认知能力,培养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品格。本课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揭示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在艺术上,孟子善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说理生动而深刻。文章结构严谨、气势充沛,体现了孟子汪洋恣肆的高超论辩艺术。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政论的学习,体会“经世济民”的含义,培养对古代政治文明的关注,了解孟子的观点和论辩特色。 2、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够初步总结归纳文言文知识,弄清政论文的观点及其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关注,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和论辩特色阅读优秀的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的魅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感受力,从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因此,我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及“仁政”“民本”思想。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归纳课内的文言字词句知识。
情感目标:
(1)、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
说理艺术。
(2)、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归纳和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说教法 选文为经典之作,适合学生仔细品味和诵读。“文本研读”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是:
1、 诵读法:一是可以扫除文字句读障碍;二是文言文重在读,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出每段应有的不同的语气。
2、 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内在逻辑;品味辩词的独特魅力。
说学法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
1、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同时注意归纳积累文言文知识。
2、联系语境,指导学生朗读,从朗读中体会文本。
3、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及辩词魅力。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以背诵形式,回顾初中所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以旧知带新知,可以引出本文作者及作品的复习,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
环节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同桌互读,认真听,注意同桌对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设计意图:文言文学习,朗读是关键。“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同时因为高一学生懒于读书,也会造成课堂沉闷的问题,那就更有必要从高一就开始养成读出声音的好习惯。同时同桌可以纠正、讨论对方读的正误,也可以加强印象。
2、自己各自朗读,注意书写重要字词文意,可以结合注释也可以查阅工具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自我解决自己的疑惑,边读边写边思考查阅。保证书本上有阅读思考的痕迹。好多高中学生课本保持的干净,一字没有。这样也不利于他以后的学习。
3、有疑问的字词句可以同桌讨论交流,也可以与老师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在倾听别人的理解中,判断对错与否,而不是盲目听从。
环节三:再读课文 ,体会孟子论辩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
1、梁惠王有什么疑问?为何会产生这个疑问?
2、孟子直接回答了他的疑问吗?又是如何回答的?
3、“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问题带动第一段到第三段的深入思考,同时可以体会论辩的技巧。也领略了比喻论证的效果及喻义。
4、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前面三个问题的梳理过后,学生可以按照此思路尝试背诵。既加深了印象,又背出了文章。
环节四 :精读课文,梳理层次,阐述孟子的治国之道
1、研读第四段,说说孟子的治国之策(措施是什么、有何相应的效果),描绘理想社会(“仁政””民本”观) 设计意图:孟子的说理是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破中有立的,那么在文中的第四段就要正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宣讲“仁政””“民本”思想,陈述“民加多”的措施、道理与应持的态度。通过第四段这些具有标志性东西的施政措施和社会蓝图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不仅欣赏到了辩词的魅力还了解了孟子的政治理想。
2、 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按照“措施——效果——现状——结论”的思路分层背诵。这样达到背诵、理清思路和感悟文章内涵等目的。
环节五:拓展延伸,放飞个性(可有可无)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领会“政治文明”“理想”“信念”等词语的人文含义 设计意图:学习了本专题的人文性方面的特征,在对这些出自历史杰出人物的言论的感受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关注现实。
说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 孟子
↓ ↓
(疑问)移民移粟 设喻
↓ ↓
民不加多 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不可 —————————→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回答) (进圈套) ↓
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民加多)
范文二: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总结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总结
一、重点字音:
粟( ) 刀刃( ) 弃甲曳( )兵
数( )罟( )不入洿( )池 养生丧( )死 衣帛( ) 鸡豚( )狗彘( )之蓄( )
谨( )庠( )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 )之义 涂有饿莩( ) 谷不可胜( )食也 王( )好战
二、通假字 (下列句子中哪些字是通假字,并说明字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一词多义辨析
【王】:
然而不王者:
梁惠王曰:
【食】
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
【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以】
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之】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
河内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赵太后曰:
【则】
则移其民于河东: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四、词类活用(下列句子中,哪个词被词类活用了,说明词性和该词意思)
【填然鼓之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王无罪岁】:
【请以战喻】: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谨庠序之教】: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五、词语古今异义 (句中哪个词是古今异义词,并说明词义)
【河内凶】
古义:
今义: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
古义: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
今义:
【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
今义:
【树之以桑】
古义:
今义: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今义:
【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
今义:
【填然鼓之】
古义:
今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古义:
今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今义:
六、固定句式 (下列句子中哪几个字构成了固定句式,并解释该固定句式的意思)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七、特殊句式
【判断句】(下列句子中哪个字表判断,并翻译句子)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岁也
3、非我也,兵也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倒装句】(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说明它的正常语序是什么,并翻译)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3.介词结构后置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省略句】(下列句子省略了什么成分,并翻译)
1、何也
2、弃甲曳兵而走
3、可以无饥矣
八、重点句子翻译: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1、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九、 课内名句默写:
1、(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2、(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 )。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十、作者介绍:
孟子,名( ),字( ),我国古代的( )家、( )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 )。
十一、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十二、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哪些?
范文三:《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豳 圈 目
《 寡人之 于围 是儒 家经
典 著 作 《 子》 里 面 的 一 个 名 孟 篇 ,这个作 品形式 上是一篇 记叙
文 ,但 实 质 上 是 一 篇 精 妙 的 说 理 文 章 。 孟 子 借 助 这 个 作 品在 展 现 他游说 梁惠 王施行 政过程 的 同 时 ,还 巧 妙 说 理 , 向 当 时 和 后 世
《 寡人2于国也 的说理艺术 》
回罗 辉 戢运 辉
个 结 果 中并 没 有 “ 国之 民 不 加 邻 少 ,寡 人 之 民 不 加 多 ,何 也 ” 的
的统治 者提 出了王天 下必须 奉行 政 的 主 张 。孟 子 的这 次 巧 妙 说 理 ,依次体 现在 以下 几点 。
首 先 ,孟 子 的 这 次 说 理 及 时 的找 准 了说理 的切人 点 。 《 寡人 之 于 同 也》 开 头 ,梁 惠 王 向 孟 子 提 出了 自己心 中的一 个 疑问 : “ 人 之 于 围也 ,尽 心 焉 耳 矣 。 寡
… …
原 因。 “ 同之 民不加少 ,寡人 邻
之 民 不 加 多 ” 的原 因 到 底 是 什 么 呢?那就 是孟子讲 故事前 轻描淡 写 地 提 及 的一 句 话 : “ 好 战 。 王 ” 孟 子 虽 然 反 对 战 争 ,但 是 这 次 针 对梁 惠王他并 没有 直接尖锐地 说 出这 个 结 论 ,显 得 比 较 含 蓄 ,他 只 是在 下 文提及 的 “ 违 农 时 , 不 谷 不 可 胜 食 ” 中给 了 暗 示 ,好 战 必 然 违 农 时 ,必 然 让 百 姓 无 可 食 , 好 战 才 是 “ 不 加 多 ” 的 本 民 质原 因 。
邻 国 之 民 不 加 少 ,寡 人 之 民
不 加 多 ,何 也 ? “ 心 ” 这 里 ” 尽 是 梁 惠 王 说 他 一 方 面 具 有 上 进 心 ,另 一方 面在治 国上 也付诸 了 定 行 动 ; “ 不 加 多 ” 是 说 他 民 的 国 家 并 没 有 因 为 他 的 付 出 而 变
一
步 ”的故事 ,并 以 “ 王好 战 ,请 以战 喻”引入 。 因为孟子讲 的是
梁 惠 王 关 心 的 武 力 ,这 极 大 的 引 发 了 梁 惠 王 的 兴 趣 ,让 梁 惠 王 侧
耳 以听。
另外 ,孟 子 的这 次说理使 他 推行 的仁政 变得 明确化 。孟 子使 他推 行 的仁 政变得 明确化 主要体 现在 以下 三点 :一 、将f 政 分步 ■ 骤进 行 ;二 、让f 政变成具体 的 _
措 施 ;三 、展 示 政 蓝 图 。 “ 不 违农 时” “ 罟不入 湾池 ” “ 数 斧 斤 以 时 人 山林 ” 这 是 施 行 1 政 的 _ 第一 步 ,实行 休养 生息 ,达 到百 姓 与 统 治 者 的 和 谐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解 决 温 饱 问 题 。 “ 亩 之 五 宅 , 树 之 以 桑 ” “ 豚 狗 彘 之 鸡 畜 ,无 失 其 时 ” “ 亩 之 田 ,勿 百
强 。凭 借 自己的努力 怎么就 不能
使 自己 的 国
家 强 盛 起 来 ,这 是 梁
孟 子 在 讲 完 “ 十 步 笑 百 五
步 ” 的故事 后 引 出 了一 个 问题 ,
惠王心 中的疑 问 ,但这 也是 卉时 诸 多 有 志 统 治 者 心 中 的 疑 问 ,梁
惠 王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是 起 了代 言 人 的 作 用 ,他 的这 个 问题 是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的 。 巧 于 说 理 的 孟 子 在 和 梁惠王 的对话 中及时把 握住说 理 的 切 入 点 ,从 而 让 自己 的说 理 既 针 对 梁 惠 王 ,又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
其 次 ,孟 子 的 这 次 说 理 在 注
“ 五 十 步笑 百 步 ,则 何 如 ” 以 。 梁惠 王在听 故事 时不 自觉 的就 已 经进 了孟子 的圈套 ,他没有 经过
任何思考就 回答了问题 : “ 不 可 。 直 不 百 步 耳 , 是 亦 走 也 。 ” 文 章 由 于 以说 理 为 主 , 自然 也 就 没 有 描 写 粱 惠 王 回答 完 问 题 后 的 脸 茫 然 ,但 是 可 以 想 象 ,梁 惠
一
王 回 答 完 问 题 后 肯 定 会 产 生 疑
重 通 俗 和 启 发 的 同 时 ,还 注 重 激
发听者 的兴趣 ,讲究 含蓄 。文章 第 二 段 孟 子 针 对 梁 惠 王 提 出 的 问
题 , 没 有 直 接 分 析 原 因 进 行 回
问 ,孟 子 为 什 么 要 讲 这 个 故 事 ? “ 十步 笑百 步 ” 有 什么 言外 之 五 意 ? “ 十 步 ” 说 的 是 我 吗 ? 五 五
夺 其 时 ”这 是施 行 仁 政 的 第 二 步 ,在休养 生息 中让百姓 吃好并 且 穿 好 ,让 百 姓 变 得 富 有 。 “ 谨 庠 序 之 教 , 申之 以孝 悌 之 义 ”
这 是 施 行 政 的第 三 步 ,通 过 教
十步 和一百 步仅仅存 在逃得 快与 慢 的 区别 ,其 本质 都 是 一样 的 。 孟子 凭借故事 中这个 通俗 易懂的
道 理 启 发 梁 惠 王 明 白 了另 一 个 难 懂 的 道 理 ,他 的用 心 和 其 他 诸 侯
答 ,而 是讲 了一 个 “ 五十步笑 百 步 ” 的 故 事 展 开 说 理 ,让 梁 惠 王
自 己作 了 回 答 。 梁 惠 王 生 活 的 战 国 时 期 是 一
育 让 百 姓 为 富 而 彳 ,从 而 实 现 物 _ =
个群雄 争霸 的时期 ,诸 侯 国之间 的纷争 主要依 靠武力解 决 。梁惠
王 就 是 这 个 时 期 一 个 有 上 进 心 的 诸侯 ,他和 《 齐桓晋 文之事》 中 的 齐 宣 王 有 着 一 样 的 心 思— — 羡
王是 一样 的 ,没有 真正为 百姓着 想 ,他仅仅 就做 了一些救 助灾 民 的事 情 ,从 而 不 可 能 实 现 “ 民加
多 ”的奢望 。
质 与精神 的高度发 展 。在 五 、六 两段 中,由于孟子 让 政 变成 了 具体 行为 ,指 出了仁政 的现实好
处 , 并 且 可 以 由 低 到 高 逐 步
实
现 ,这样他 的说理 就使统 治者尝
试着 去施行f政 变为 了可能。 = _
罗辉 ,戢 运辉 ,教 师 ,现 居湖 北房
然 而 ,孟 子 用 这 个 故 事 只 是
让 梁 惠 王 自己 否 定 了 自 己 的 “ 用
慕齐桓 依靠武 力建立 的霸业 。面 对梁 惠王 的提 问 ,孟 子 当场 就创 作 了与 战争有 关的 “ 五十步 笑百
心 ”,让 他 明 白 了他 的 “ 心 ” 用 是不 可能让 他的百 姓加多 的。这
范文四:寡人之于国也的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语文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本课选自《孟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本课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慧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揭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在艺术上,大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智慧和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底蕴垫定基础。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其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的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的魅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感受力,从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我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过程和方法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资料,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体会孟子思想对当时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孟子本身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理解孟子的“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内涵以及当时梁国的现实社会环境。
三 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是:
1. 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 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文章语言的独特魅力; 学法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
1、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2、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4、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今天我们将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领略孟子的谈吐风范。 环节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首先我将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然后给一定的时间让同学自由朗读,讨论交流,之后我将进行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环节三:再读课文 ,领悟内涵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从而将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结构,领悟文章内涵。
环节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可有可无)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再次接触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体会到了他对百姓的人文关怀。1987 年初春,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 2500 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孔子的智慧”指的是施行仁政,重礼仪教化等。其实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后,感受更为深刻,不得不去佩服古人的襟抱与睿智。带着这种感叹,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文。此时,我将播放录音,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升华。
五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疑问:民不加多
原因:王好战,行小惠
措施:保民无衣食之忧,教民以儒家之道
结果:行仁政,王天下
范文五:寡人之于国也我的201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大家在初中阶段都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在我们一起将该文试着背诵一遍。(师生齐背)??刚才我们背诵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生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那么这里的“道”又是指什么呢?(生答:孟子所说之“道”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板书课题)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⑴。
三里之城⑵,七里之郭⑶,环⑷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⑸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⑹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⒂之界,固⒆国不以山溪⑾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⒃者多助,失道⒄者寡助。寡助之至⑿,亲戚畔⒀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⒁,故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结合p102注释①及p104孟子的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
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战国时代中期儒家学说主要代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大师,与庄子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同,两人堪称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史上夺目的双子星座。《孟子》这部著作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完成的对话体言论集,共7篇。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涉及到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其最重要的论断便是“性善论”与“民本思想”。《孟子》这部著作是传统文化中“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他的思想缺乏现实的基础。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即便放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思想在很多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关于孟子]
三、范读课文,理清文言知识。
1、 范读课文。2、提示: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④特殊句式。
(1)诵读及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a)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 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粟(sù) 与“栗”(lì)字要从形旁上加以区分。 曳(ya) 注意不可与“拽”(zhuài)相混淆。
数罟(cù gǔ) 意为“细密的网”
洿(wū) 意为“深”,不可与“污”混淆。
养生丧(sāng)死 不读sànɡ。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这句中难写难读之字较多,应注意。
庠(xiánɡ)序 庠,古代的学校。不可错写为“痒”。 孝悌(tì) 悌,敬爱兄长。不可读作dì。
饿莩(piǎo) 莩,今天写作“殍”。
然而不王(wànɡ)者 不可读作wánɡ。
(2)①1、重点字词。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1)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2)
直 无 于(3、4)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5)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6)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罪 斯 至(7)
四、分析课文。
【第一段】
[导语] 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他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他,就是孟子。他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散发着智慧的芬芳。
【第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够尽心的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过渡】从古至今,讲治国总说应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应该时时对正事有所了解,有所体会。那么作为一代帝王的国君,在盛世年华,他想着什么,想到了什么?
(一)课文解析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1、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梁惠王向孟子问政,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明确:春秋后期,诸侯间战乱频仍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导致人口锐减,兵员和劳动力极度匮乏。为达富国强兵、开疆拓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诸侯千方百计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
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此外,人口增多亦作为国家稳定国君贤德的显著标志,因而古代几乎所有的国君都将此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梁惠王也不例外。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这与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无抵触,当时的各诸侯王是因时制宜。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此乃从国情出发做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
明确:“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以赈灾救民为例,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换为“尽心矣”削弱了表达效果,“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样的用法。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噫嘘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由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可看出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表现出梁惠王什么心理?------ 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
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其关心的话题是如何能尽快增加本国的人口。其目的只限于更好地扩军备战,而且据其言,他为人口增加尽心尽力了。其“为政之法”归结为逢凶“移民移粟”而已——而这只是国家治理的皮毛策略罢了。由此可见,梁惠王确是个好大喜功,目光浅陋,愚昧嗜战的战争狂人。孟子向他兜售其治国良方,无异于与虎谋皮,这也注定了孟子的政治抱负是无法实现的。
【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二)文句精讲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重点:该句中的“之”,并非如某些译注资料上所言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应为“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资料:“之”,只有出现在“主之谓”结构中时,才能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在古汉语中,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如果出现两套主谓结构时,其中一套主谓结构势必会失去其独立性,而沦为整个句子的某个组成部分,或成为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状语等),或成为复句的分句。但“主之谓”结构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两套主谓结构,该句中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即“寡人尽心”,而“于”是介词,“对于”之意。故而此处的“之”不宜作“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讲。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重点:其一,此句中“凶”解释为“收成不好,闹灾荒”,它是古代典籍上出现频率甚高的词语,尽管它不是从前考纲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实词,但从近几年高考文言阅读选段的规律来看,人物传记,尤其是“循吏”传记往往占据了相当多的比例。但凡言及“循吏”,多数会提及治“凶”之功绩,因此,“凶”又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实词之一。其二,此句中有
两个“其”字,两者皆作代词讲,但前者指代对象是“河内”,而后者则为“河东”。另外,此句中的“然”,作代词讲,可译作“这样”。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重点:此句中的“政”,宜作“治理,管理”讲,“无如”按课本译注讲作“没有像……”,如作“没有人比得上……”讲似乎更好,只是其中的“无”被当作无指代词(不定代词)了。“者”并非代词,不可译作“……的(人),此处是语气助词,表达一种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重点:“加者,更也。”现代汉语中“更加”为并列式合成词,构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义互训关系。现代汉语中这种同义互训关系的合成词比比皆是,此不赘述。
【第二段】
(一)课文解析
【第二段】3、4 【原文】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翻译】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过渡】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金缨(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可见与人相处远比很多东西重要,尤其在君臣之间,更是如履薄冰,谨慎行之。
1、提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对于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孟子是怎样来回答的?如果你是孟子,你当时会怎么回答?
(提示:熟话说伴君如伴虎,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什么方法?比喻)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首先: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2、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原文]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明确: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投其所好 步步推进 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从这个比喻来看,五十步笑百步的本质是什么呢?(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3、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针对梁惠王的问政,孟子未作正面回答,却从取譬入手,讲述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用意何在?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政,而借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巧妙回答,实是委婉地讽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相比,实质相同,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顺势得出结论: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二)文句精讲
1、王好战,请以战喻。
重点:此句中的“请”,宜作敬辞讲。作敬辞讲的“请”有两种基本解释,一为“请允许我……”,一为“请他人……”,不可一见到“请”就解释为“请求”。此处之“请”宜作“请允许我……”讲。另外,“以”为介词,释为“用、拿”。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重点:其一,此句中的“之”,作音节助词讲,在语法上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音节助词”与“语气助词”不同,顾名思义,语气助词是用来表达某种语气或在语气上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助词,而音节助词仍然属于结构助词的范畴,只不过在句子的音节方面起到一种调节性的作用。在古汉语中,文言句式绝少出现独词成句或三字句(古代乐府诗歌除外),主要是避免句子结构失衡。如果不得已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要添加音节衬字“之”或其他衬字,以使语句结构平衡。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②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林嗣环《口技》
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重点:此句中的“或”作无指代词(亦称作“不定代词”)讲,可译作“有人”(或“有的人”)。无指代词是相对于定指代词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都是定指,它们都有明确的指代对象。而汉语中也有一类不确切指代对象的代词,表肯定的通常有:“或”,通常解释为“有的人(物、事);表否定的则有下列几个:”“无”“莫”“靡”等,通常解释为“没有人(物、事)。它们既可以指代人,亦可以代物、代事。 ”
4、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重点:其一,此句的“直”并非通假现象,虽然它解释为“只是”“不过”。其二,“是亦走也”是一典型的判断句式。孟子很喜欢用“是……也”这样的句式来表示判断,如“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三,“走”,应释为“逃跑”,俗语常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走”即是“逃跑”之意。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重点:此处的“无”作通假讲,相当于“毋”,解释为“不要”。可以这样类推:解释为“不要”的“无”基本都是“毋”的通假情况。下文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以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与此例同。
(三)、课堂小结
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想必大家在初中阶段都曾学习过《孟子二章》吧?(学生肯定回答)那么请你们谈谈《孟子二章》的语言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结合《孟子二章》的具体语句畅谈孟子的语言风格:富有气势,长于辩驳,说理层次井然)??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深入学习孟子的论说文代表作《寡人之于国也》,从中体会孟子长于辩驳,文采灿然的散文风格。(板书课题)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研读课文最后三节
1、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齐读。
方法:文章最后三节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具体而言,“七十者衣帛食肉,??,未之有也”应读出坚决的口吻,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2、学生参照文下注释,自译第一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作好准备。 提示:宜抓住“数”“胜”“是”“丧”“谨”“申”等实词以及“之”“以”等虚词。
3、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思考题作讨论,并推出代表进行交流。教师应参与小组讨论,并加强现场指点,并适时地抛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二)合作探究
[导语]其一、在前文中梁惠王好战,这就是不体恤百姓。移民移粟,只是行小惠,跟邻国不体恤百姓实质是一样的。孟子意下怎样才是不一样的正确做法? 行仁义以养民。
其二、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使民加多?
明确:(提示: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儒家推行仁政,孟子在此有没有阐述这一思想?) 施仁政,行王道。我们曾经在讲孟子导读的时候,孟子在政治上的思想分为三个部分: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和王道思想。
【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下池沼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按,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斧子按一定的季节(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一、继续分析课文。
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2、提问:行仁义以养民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他认为具体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找出三组排比句)(提示:课文中有一句小结性的话。)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违逆,不可造次,任何事情都有季节,都有周期,慢慢来,不着急,不要大干快上,不要争分夺秒,不要赶超。该播种、该休渔、该封山,一切听天意,人不胜天,按自然规律办事,理解它、尊重它、顺应它,才是正道,民生才有保障。
3、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生可养,死可送,从奶粉钱到殡葬费,能替百姓做的绝不含糊。百姓养了这个国家,国家就有责任和义务养活百姓,让人活得起,死得起,这样才可以达到总理说的“活得有尊严”。如果大家都困在奶粉上,困在病老上,那何求王道?哪来和谐?所以能活得无忧,死得无憾,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期待吧。
4、文句精讲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明确:其一,注意该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生”与“死”原本都是形容词性的,此处分别由“活着的”和“死了的”活用为“生者”和“死者”。而句中的“丧”(读作sānɡ)应为名词活用为“为动用法”,即释为“为??办丧事”。初高中教材中“为动用法”的实例并不多见。《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云:“死国可乎?”其中的“死”即为典型的“为动用法”。
其二,句中的“是”作指示代词“这”理解,在文言文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并非用作判断动词,这一点须向学生强调清楚。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明确:其一,这是个判断句式。其中的“王道之始”并非是“主之谓”结构,“之”
只是普通的结构助词,解释为“的”。 其二,“始”是名词“发端”“开端”的意思,并非动词。
【第六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翻译】五亩住宅的场地(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的饲养(豚:小猪。彘:大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庠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着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1、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孟子在这里指出的是达到王道之始的阶段,达到这个阶段够了吗?那么还要到第二个层面,达到第二个层面要做到什么? (提示:也是梁惠王比较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国之君,他总希望自己的百姓越来愈多,要达到这一点,应该怎么做?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阐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3、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孟子认为先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也就是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让百姓衣食无忧。让百姓满足物质需求,是不是到这里就可以了呢?
明确:“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阐述的教民。
教育永远是国家的首要大事,人的素质从某种角度说,就是国家的素质。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孟子在这里提到的仁政思想包括两个层面,即: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
4、五、六段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如果我们这样来说,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孟子在论述中非常重视句子的整齐与对称。由于层层铺叙,论述严密,语势磅礴,展现了实现“仁政”的美好前景,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七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1、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2、讨论: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对比狗彘食人食 明确:涂有饿莩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3、从一开始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孟子分析“民不加多”之因,并提出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可以说,课文到这个地方告一段落,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段?
明确:这一段从反面论证,揭示了当时统治者及王公贵族不顾人民死活,不施仁政的现实。不仅使论据角度多样化,更具说服力,而且水到渠成地得出只有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这样无可辩驳的事实批驳了他所谓的“尽心”,再次强调了“施仁政,行王道“的重要性。
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寸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不要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想要天下归顺,就别推卸责任;想要百姓信服,就要学会担当,不要用邻国的缺点为自己开脱,更不要怪罪于天地。
想当官别忘了谁?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要把国家凌驾于百姓之上,不要以国家去代替百姓,更不要以为君王、领袖可以高于百姓,所以不要把做人上人作为人生的追求。明白自己的位置和他人的位置,明白一个国家里百姓的位置,再去谈爱国,谈治国。其实民本就是这么简单!
4、孟子是怎样具体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的?它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怎样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孟子的“仁政”思想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第5—6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述七点内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点内容属于“王道之始”(即行王道的前提);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上述四点内容则是讲述“王道之成”(即成王道之措施及标志)。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其房,耕有其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总之,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二、文段分析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明确:其一,此处的“树”是名词用如动词讲,释为“种植”,“树之以桑”是个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正常语序当为“以桑树之”。其二,关于“树之以桑”中的“之”则有多种认识,有人认为是复指代词,复指后面的“桑”;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此”(相当于“在
五亩之宅”);还有人认为此处的“之”起到一种调节音节的作用,“树之以桑”就是“树以桑”。这些说法都能自圆其说,不必强求一致,但必须将这几种说法都介绍给学生,以备不虞之需。类似情况在“申之以孝悌之义”中也存在,后不赘述。另外,此处的“可以”不作古今异义讲,亦通。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明确:如何理解“鸡豚狗彘之畜”?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两种基本看法:其一,认为此处的“之”是复指代词,复指前面提到的“鸡豚狗彘”,而“畜”为名词“畜养”;其二,认为这是个宾语前置现象,“之”是提宾的标志,“畜”为动词“畜养”,这样整句可译作“畜养鸡豚狗彘”。这种例子在高中教材中也有,如后文《师说》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此类现象的又一佐证。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明确:此处的“谨”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申”应释为“反复讲述”,“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其训释情况一如前面的“树之以桑”。此句中的“颁”是“斑”的通假现象。“负”即为“背”,今天汉语词汇中有“背负”一词,属于同义互训,从古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审视,上古并无轻唇音现象,通常而言,上古的轻唇音一般读作b 或p 之类的双唇音。盖言之,上古的“负”即读若“背”,“声同义近”是训诂学的基本原理。此类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弗”就是“不”等,此不赘述。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明确:其一,此句中的“然而”与今义有明显区别:它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然”训为“这样”,“而”表转折,相当于“却”,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已经)这样了却不能称王”,也有人认为此处的“然而”相当于后代人在文言中常用的“然则”,亦是一说。其二,“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现象,而且是宾语前置现象中非常典型的“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结构式。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此种结构与“鸡豚狗彘之畜”“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作一比较。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明确:两个“食”用法不同,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涂”是“途”的通假现象。“非我也,岁也。”是一省略式判断句,它包含两个判断项,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明确:此句的句读稍有问题,“是何异于”是一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相比,有什么区别呢?”“于”在此处是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因而此处“刺人而杀之”后的逗号最好删去。 ”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明确:此句翻译时,万不可将“假设语气”漏掉。“罪”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归咎”“责备”或“怪罪”。
【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归纳: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板书:记对话——讨论阐述 “仁政”、揭露不平等
概括: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明确:分三部分。(一)(1)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二)(2-4)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5-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总结: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作为每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拓展:
1、(已讲)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参看第二教材p109)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
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2、“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参看第二教材p109)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养,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3、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参看第二教材p109)
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4、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
明确:可从两方面评价。
(一)孟子的王道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强的重要决定因素。]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 “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
(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评价孟子:①《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②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不过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5、问: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⒈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⒉运用喻证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神奇的论辩效果;
⒊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⒋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⑴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⑵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⑶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⑷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⑸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三、分析鉴赏
孟子散文显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试结合本文及以前学过的孟子作品作一分析) 提示:从孟子说理常用的手法,散文语言的特色入手分析。
明确: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并且善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比如本文中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作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云之“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统治失政。
其三,孟子的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富有雄辩的气势,这也可从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文中略见一斑,其雄辩之特色源于其善用排比对偶句式。以第五自然段中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为例,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使文章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拓展探究
大家谈:透过文本,我们读出了怎样一个孟子?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词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然而孟子的思想大大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使得他的思想难以为当时大多数的奴隶主所接受,因而在现实中孟子难免四处碰壁,其理想也就当然流于理论上的探讨,进而束之高阁。甚至许多人断言,孟子苦苦营造了许多经典对话,纯粹是孟子的有意杜撰,因为以其“民贵君轻”的思想而言,是绝没有奴隶主愿意倾听接受的,更不用说穷兵黩武的梁惠王了,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
(一)一词多义
1、数
①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
3、发
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
④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兵力)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5、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
6、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ɡ)
②梁惠王曰(名词,君王,读wánɡ)
8、以
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9、食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 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二)词类活用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④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⑥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形容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三)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同前)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3、介宾结构后置
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四)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六、作业设计
1、以“理想的乌托邦”为题,展开想象,扩写《寡人之于国也》第五、六两段,500字左右,作为课上交流的重要内容。
2、背诵课文第五、六、七段。
1、 范读课文。2、提示: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④特殊句式。
(1)诵读及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a)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 鱼鳖(biē)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粟(sù) 与“栗”(lì)字要从形旁上加以区分。 曳(ya) 注意不可与“拽”(zhuài)相混淆。
数罟(cù gǔ) 意为“细密的网”
洿(wū) 意为“深”,不可与“污”混淆。
养生丧(sāng)死 不读sànɡ。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这句中难写难读之字较多,应注意。
庠(xiánɡ)序 庠,古代的学校。不可错写为“痒”。
孝悌(tì) 悌,敬爱兄长。不可读作dì。
饿莩(piǎo) 莩,今天写作“殍”。
然而不王(wànɡ)者 不可读作wánɡ。
(2)①1、重点字词。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1)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2)
直 无 于(3、4)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5)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6)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罪 斯 至(7)
2、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 寡人之于国(对,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用,介)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 以时入山林(按,介)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
食 狗彘食(吃,动)人食(食物,名)而不知检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 五亩之宅(“的”,助。)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代百姓。)
②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动。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动。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动,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 (罪,名动,归罪,归咎)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④特殊句式。
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未之有也(否宾前,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宾“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固定句式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
孟子 设喻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回答)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