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层住宅设计要点
毕业画了三年施工图后,我去面试了一家国内知名地产公司。设计部经理一面我很顺利,因为我能说会道。二面遭遇了一个技术型负责人,考了我仨问题:1.一块商住用地容积率4.7,应该盖多少层?2、超市的层高通常是多少?3、30层住宅公摊最小能做到多少平米,并默画一个30层两梯六户平面。 今天,就第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
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
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3.公共走道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
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
1.楼梯及前室
1). 基本要求:
梯段净宽≥1.1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
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
梯步数每段≤18步
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8*260+2400+200=4680),参见图1。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17*260+2400+200=7020)(中间100或200防火墙)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
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基本面积要求: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
2). 设计要点:
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
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
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
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
度可以是1000mm,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
门应满足大于1100mm(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c.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
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4.0
米的防火要求。
d.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
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
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
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
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
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e.楼梯应出屋顶.
f.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500mm时,楼梯栏杆应按临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1100mm。
住宅楼梯间及出入口的设置有如下几个要求:
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条件:
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条件:
(设置的封闭楼梯间应满足下列规定: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1).12层-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封闭楼梯间。
(2).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条件:
除上述外的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楼,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的条件:
(1).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18层及18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3).超过18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18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18层及18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1)基本要求:
a. 12层以上的住宅楼每幢需设2台以上电梯
b.12层以上的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800KG/台,且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60秒)
c.电梯的设置数量参考标准:60-90户/台
d.7层及7层以上住宅楼的电梯需满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门≥800mm,电梯轿厢进深≥1400mm,开间≥1100mm,一般800KG的电梯均能满足此要求。)参见图9 。
e.消防电梯与客梯,其管道井及电梯机房均应分隔开(防火墙,消防电梯机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f.电梯厅的深度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800mm。若多台电梯双侧排列,则电梯厅深度应不小于向对最大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且小于3500mm,参见图9 。
g.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
与楼梯间合用的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 h.消防电梯前室若有直接对外的开窗,其开窗与其他部位的开窗距离应满足水平距离大于1.0米,转角及相对时距离应大于2.0米,参见图10 。
3.公共走道
1)基本要求:
a. 公共走道的最小净宽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不小于1200mm(一般设计为轴线1500mm,墙与墙之间1300净空,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抹灰以及走道中安装消火栓后,能保证其实际净宽达到1200mm的要求。)参见图11 。 b. 高层居住建筑首层;每个外门的净宽≥1.10m;走道净宽单面布房为≥
1.20m,双面布房为≥1.30m。(高规6.1.9条)参见图12 。
c. 长度>20m的内走道(两端无窗)、长度>30m的走道(只有一端有窗)、长度>60m的走道设机械排烟,排烟井面积应计算所得,参考值0.3m^U2^U左右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
1) 高层住宅楼中筒中常见管井有:(管井门均为丙级防火门,应尽量外开,以便在走道上检修设备,节约空间)
a. 水表井:
b. 强,弱电井:
11层 : 强弱电一般共井,尺寸为1200*600=0.72平
米
18-20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弱电井 1200*800=0.96 强弱电共井 2800*800=2.24
25-33层:强电井 1500*800=1.20弱电井 2000*800=1.60 强弱电共井 3500*800=2.80 配电小间 2500*1200=3.00 c.正压送风井(无自然通风情况下)
位置: 楼梯间风井,楼梯前室风井,消防电梯前室风井,超过规定长度的走道风井
注意: 1.当楼梯前室设风井困难时,可以加大楼梯间的风井风量来保证楼梯前室的加压要求(中筒各部分加压压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楼梯间-前室-走道)
2.加压送风风井要求:窄边净空≥500mm;内壁抹灰密封;各标准层安装正压风口的墙体尽量避免是剪力墙。(风井的面积需通过计算所得)
3.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是双扇开启时,对风压损失较大,相应的风井也会增大。
4. 若建筑楼层超过32层(含地下室),则正压送风需分段设计,即分上段和下段,一般情况下,上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屋顶,下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地下室或者1层架空层。风井在分段层要用结构板断开
5.剪刀楼梯应分别加压送风,但可以共用一个风井。
注意:设备管井门(除为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外)只能开在走道及各前室中,严禁将设备管井门设在防烟楼梯间内。
2)高层住宅楼中筒中的常见设施
a.防火门:楼梯间,楼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b.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但不允许一个标准单元中所有的户门全开向前室。
c.消火栓:
① 总则:必须同时有两股水柱到达任意一处着火点,每个消火栓保护半径按25m计(不能用圆来表示,应考虑龙带拉到位置,龙带至少应能拉到最不利房间的门口)
② 高层建筑的合用前室必须设有1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③ 按成都消防支队个人意见,前室和走道如果都有户门,前室必须有两个栓,走道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④如顶层跃层,应考虑下层消火栓能保证到楼上部 分(应考虑楼层高度)
范文二:高层住宅设计的要点
高层住宅设计的要点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高层住宅也越来越多,对高层住宅的设计要求也愈加严格,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住宅设计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其设计要点,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高层住宅;设计;特点
一、高层住宅设计特点
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已经逐渐改变了居民的生存形式,可以说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而且现阶段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有限的小区面积要容纳越来越无限的人口数量,高层建筑的出现恰恰能够也缓解这种生活压力,所以高层住宅小区将成为今后城市生活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也就要求设计者进行更加严谨的设计工作,确保高层建筑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高层建筑的设计更能反映出一个设计师对建筑物的理解是否透彻,以及对整体结构以及设备等概念是否清晰。有的设计师往往在高层建筑整体图设计中表达不清,概念混乱,甚至天马行空,不考虑整体性、设备专业的合理分配以及施工的可行性等问题,这样无疑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高层建筑的设计是相当严谨的,在设计图中的任何一根线、一个字都应该是设计者经过仔细斟酌以及科学的验证得出的。例如墙身上复杂的线脚造型,在外立面上的线条是凸出的还是凹陷的,图中每根线、每个字都要有具体含义,每一处构造都要具体定义、定位、定尺寸、定做法,应确保施工单位能据此正确施工,而且,建筑大样图要对应建筑平、立、剖面施工图,切不可出现平面对应不上立面,立面对应不上剖面,剖面对应不上大样的糟糕情况。对高层建筑物的总体规划,道路和景观的设计在方案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全。因此在这些方面,施工图设计只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图纸,设计师们通常不会犯什么错误,值得注意的是消防车道的设计以及消防扑救登高场地的设置往往是大家出现问题的地方。
二、高层住宅平面布局设计
高层建筑由于受到单元面的限制,因此对于区域的划分十分重要。高层建筑的区域划分以及交通流线,是住宅空间的整体组合的要素。二维空间设计是建立室内的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它主要包含区域划分与交通流线两方面。高层建筑区域的划分指室内空间组成,以家庭活动的需要作为划分依据,将家庭的活动需要与功能的使用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取得较为合理的空间划分与构建;交通流线指室内的各活动区域之间,以及室内外环境的联系,它可以使家庭活动自由流畅地进行。
范文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高层住宅核心筒和住户是高层住宅设计的关键,本文简明扼要的叙述了核心筒楼梯、电梯、前室、走道、管井和住户的建筑设计要点,用以指导高层住宅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关键词: 高层住宅,核心筒 ,住户, 设计要点
Abstract: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core tube and resident is the key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brief and core tube stair, elevator, front room, footpath, casing well and resident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points to instruct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scheme and design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level residence, the core tube, resident, 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主要由楼梯、电梯组成交通中心的核心筒和围绕核心筒的住户设计是高层住宅设计的关键。现在就高层住宅核心筒和住户建筑设计的一些相关技术设计要点做一些梳理和归纳。
高层住宅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其设计包括由楼梯间、电梯间、前室、走道、设备管井组成的核心筒和住户等内容。
1.楼梯间
1.1楼梯选型
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规定设置。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12层及12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和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1.2 高层住宅疏散楼梯间设置要点:
范文四:高层住宅设计
南方某小区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
一、项目概况
施工图设计是学生在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施工图设计,强化学生步入工作后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南方某小区住宅规划设计,在用地范围内共五栋住宅,包括一栋临街高住及四栋纯住宅,层数及平面尺寸详总图,任选其一进行方案设计,并深入到技术设计,根据建筑物各部分的要求,正确选择构造形式正确绘制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主要包括总平面,平、立、剖面,节点详图及门窗表、装修做法表、施工说明等。
二、项目设计要求
根据规划中五栋住宅楼的位置及平面尺寸与层数规定进行设计。建筑造型现代感强,立面简洁。户型要求如下:
1#商住楼:要求底层两层商业,上部住宅户型以二室两厅、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为主,户型比自定。
2#住宅楼:一梯四户塔式住宅,以二室两厅、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为主,户型比自定。
3、4#住宅楼:一梯三户或一梯四户二个单元,以二室两厅、三室两厅及四室两厅为主,户型比自定。
5#住宅楼:一梯二户单元式住宅,以二室两厅、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为主,户型比自定。
总平面图 比例1/500
要求标明地形、地物;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或注尺寸);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施工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室内设计标高及层数;道路等的施工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路面宽度;指北针等内容。
平面设计
绘制所有必要的平面图。
a)柱距、跨度、房间进深、开间以及构配件都要符合建筑模数规定。
b)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以及声学等建筑功能的要求。
c)出入口、楼梯的高度及位置,门窗的大小、个数、位置,除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该满足防火、疏散等要求。
d)结构构造选型合理,节约设备、管线,方便施工,节约工程造价。
e)合理考虑伸缩缝、沉降缝。
f)图面上应注明:定位轴线,四向三道外尺寸细部尺寸、名称及平面标高等。 立面设计
立面图主要反映建筑物立面造型和装修的详细情况。一般情况下应绘制东、西、南、北四向立面,但比较简单、容易推定的立面可以省略。
形式要符合内部功能关系,与平面、剖面相对应。
图面应包括:建筑物两端轴线编号,门窗、台阶、雨蓬、檐口、女儿墙、柱、阳台、
花台、勒脚、雨水管等,并注明装修做法或构件索引、标高及必要尺寸。
剖面设计
剖面图主要反映建筑物内部空间关系和装修详细情况。
剖切位置应选择在空间关系较复杂的部位。
应与平面图、立面图相对应。
解决好墙体各部位的构造关系。
图面上应包括: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的空间构造,楼地面、屋面、墙身及柱、门窗、楼梯、地下管沟等断面以及可见部分的立面,并注明层高、檐高、室内外地坪高差,天沟、圈梁、门窗、柱高、楼梯(踏步、栏杆)等尺寸及标高,内装修做法、尺寸及详图、构件索引等。
详图及说明
当上列图纸对有些局部构造、艺术装饰处理等未能清楚表示时,应分别绘制详图。详图应构造合理,用料做法相宜,位置尺寸准确,交代清楚,方便施工,并编号注明比例,与详图索引一致。
可选择剖面中主要构件节点,如檐口、平顶、花格装饰、伸缩缝、橱窗等。
说明中简单的阐明使用要求,装饰要求,门窗明细表等。
建筑施工图纸编目顺序
建筑图纸目录、总平面图、建筑施工总说明(含门窗表、装修表)。
建筑平面图(一、二层及二层以上各层平面、屋顶、局部平面图)。
建筑立面图(东、南、西北各立面及其他局部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各种装修和构造大样图。
三、项目成果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完成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和主体标志性建筑设计(平、立、剖、场地规划设计、PS户型布置、3D-MAX透视图、SU体型分析、方案设计说明书,并附节能计算书和日照分析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完成一套完整的主体标志性建筑施工图设计,平、立、剖、总平面图、节点详图、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门窗表(详图可只画3到4个节点,但是必须有节能节点详图和檐口节点详图)
A3方案文本1套(含设计说明,建筑平、立、剖面,效果图等),内容深度达到一般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投标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3施工图文本1套,内容深度达到一般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如果是方案设计为主可与A3方案文本整合编订)
打印并裱黑色KT板900x1200成果展示板两张。均由手绘和电脑图纸ps排版而成,内容达到一般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投标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所有电子文档刻光碟一套。
此外,毕业设计的成果图面表达必须符合: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standard for drawing in urban planning [CJJ/T 97-2003]
■总图制图标准Standard for general layout drawings [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Standard for architectural drawings [GB/T 50104-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Unified standard for building drawings [GB/T 50001-2001]
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 《城市规划原理》
3. 《居住区规划设计》
4. 《住宅设计原理》
5. 《空间组合论》
参考资料 附件(地形图)
范文五: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要点
作者:侯利兴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6期
摘要:随着城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停车配套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控制地上停车数量,创造宜人小区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使得高层住宅小区多采用大底盘设计。
关键词:地下室、功能、设备用房、车库、防火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住宅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对大底盘地下室设计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总结了高层住宅小区大底盘地下室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希望能给同行尤其是初接触地下室设计的年轻同志些许参考的价值。
大底盘地下室设计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与剖面设计两大部分。平面设计中首先需确定地下室轮廓范围,选择合理经济的柱网,确定车道出入口数量。其次合理布局设备用房,综合考虑管线的出入,减少管线交叉,满足各专业设备半径的要求,结合功能布局组织交通疏散路线,划分防火分区。剖面设计需确定控制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厚度及各专业管线高度确定准确的地下室埋深。
一、 地下室平面设计
1.地下室轮廓范围的确定
地下室轮廓范围的确定需考虑下面几方面因素:
○1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划建设条件,不能超出建筑控制红线边界。
○2满足建筑与市政管网的外线进出线时宽度深度要求。
○3在综合考虑高层主体楼座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地下室外轮廓应尽量规则,方便基坑开挖。
○4充分考虑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布置楼座时尽量靠边缘规则布置,减少不规则、不便于利用空间。
○5其他特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