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世界汉语大会与国际汉语教学
以“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汉语大会于7月20日~22日成功举行,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世界许多国家的政要、高层教育文化官员、社会名流、学校校长以及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汉语教学发展的政策、战略和措施,这在汉语的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次大会能够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取得巨大成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首先.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其次,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与中国扩大往来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上至政府下到民众的共同需求:第三,我国政府对汉语的国际传播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 世界汉语大会不仅吸引着各国的目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也无不因这次大会的成功而受到极大的鼓舞。到国外求学的中国学生、学者也将国际汉语教学看作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业,关注着它的每一个进展,并希望参与到汉语教学工作中来,希望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国际汉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本文从汉语国际传播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从汉语国际传播与我国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谈一谈个人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认识,并就对外汉语教学今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广大在外学生、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中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包括汉语在内的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历史地形咸的。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这些国家、地区和民族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阶段等各个方面千差万别,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景。各种文明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保护民族特性.谋求共同发展.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生存状态,更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国语》上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各民族文化因为存在差异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需求,通过相互交流和借鉴而产生出荟萃人类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因为得到了发展而使得本民族进一步保持了个性和生机。这一规律早已被各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承认、尊重和有意识地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尊重和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融合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和诉求。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经济全球化在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的后果。对于其利弊得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共识,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会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个性,使各民族和国家丧失自我发展的内涵支撑,也将使人类文明因为日益趋同而丧失发展的动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要与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的多极化携手同行,才能够保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繁荣和共同进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徽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语言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随着民族的变迁而生生灭灭,而语言消亡的速度在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加速的趋势,不由得令人担忧。据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有人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一种语言的消亡对于人类人文生态造成的破坏,决不亚于一个物种的灭绝对于地球自然生态的影响。语言记载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工具。一种语言消亡了,通过该语言代代相传的文化和知识就会消失。语言的繁荣是人类多样性文化生存、延续和发展的保障。基于这样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实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行动计划》的要点之一,就是”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幼学习多种语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提出了极大挑战,不仅造成少数民族语言濒临灭绝,而且在人口众多的民族语言之间也造成了使用和传播的不均衡。近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在全球的使用和传播呈现强势,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也随着语言的传播向全世界渗透。目前,英语在互联网信息中占了85%.在联合国使用的语言中占了95%,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占了几乎100%。英语使用空间的不断扩张,造成其他语言使用空间的萎缩,引起世界有识之士对由此而带来的世界文化生态恶化的忧虑。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推进包括汉语在内的世界各种语言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贡献。 二、世界对汉语学习不断增长的需求构成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强大动力,形成了国际汉语教学发展的机遇期。 社会语言学研究告诉我们,一种语言从一地向另一地传播的动力,来源于人们“交往”的需要,随人们交往的改变而改变。国家之间的交往最基础的是经济贸易上的往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国国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更加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之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在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时候,其语言大多会在国际间比较流行。在东方历史上.中国盛唐时期,汉字文化在周边国家曾相当流行。在西方历史上,17世纪之前,拉丁语是欧洲各国交流的主要语言。17-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代表着当时先进的文化思想,标志着优雅时尚的社交和生活方式的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签订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语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开始逐步随着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和最新的科技进步等原因,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在国际间的流行,并不是语言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其使用人数的多寡,
由该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吸引力和生产力的先进性,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来决定的,因此它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标志,更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该国未来的预期。 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与世界大家庭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使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往来的愿望日益增强,也使得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迅速扩大,国际上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统计,目前汉语学习的快速升温是全球性的,就连汤加这样的太平洋岛国也开始有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程度不同地开展了汉语教学,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学习汉语。各地汉语教学的发展和规模明显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经济、旅游、教育、文化往来的规模和程度成正比。目前汉语教学规模最大的要数亚洲的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其次是北美和大洋州的移民国家美、加、澳、新,再次是欧洲地区,非洲、拉美的汉语教学也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发展。 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动机之一是汉语作为一种重要商业语言的实用价值和潜在价值正在提升,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带给学习者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及个人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对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调查中,职业目的正成为越来越多的选择。汉语水平考试(HSK)在韩国的年度参考人数在1999年还只有3000人,到了2004年已经达到2万多人,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就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成绩被韩国的许多大公司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作为录取员工时衡量汉语水平的标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时曾说到:法国青年人学习汉语,这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 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还得益于各国政府的政策推动。比如, 印尼教育部计划在2004-2007年在全国8039所中学逐步开设中文课程。泰国教育部也号召全国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汉语课程。韩国教育部长表示到2007年将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中文已经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项目,英国教育部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法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法双语教育实验计划。美国大学理事会将中文列入AP(在高中预修大学学分课程)项目,将极大地推进美国主流中小学汉语学习的积极性。2004年初,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先生在新加坡华侨中学85周年和华中初院30周年的活动上曾发表过长篇演讲。他说:“中国的崛起使华文的掌握变得更为重要。新加坡人对华文的掌握和对中国的认识,对新中官方关系和新加坡人在华经商大有助益,这是竞争优势。如果降低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将失去这个优势,是政府不愿看到的愚蠢做法。因此,新加坡要培养一批精通双语的中坚分子,不仅能讲写流畅的华文,而且对中国文化、历史、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加快培养本国的汉语人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战略考虑,是他们着眼于国家未来几十年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汉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还得益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华夏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历经5000年而不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灵变的睿智,曾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汉学家步入中华文化的殿堂。盛唐时期,长安曾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17、18世纪,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一度深为欧洲进步思想界所推崇,形成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现象。当今世界,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福祉,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迪。优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就是要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所包含的知识和智慧为全人类所分享。 传播汉语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发展诉求,也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中国和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三、推动国际汉语教学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语言的传播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结果,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国家的发展,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外交、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其作用带有基础性、综合性和一定的先导性,其投入所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所产生的效应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出来。因此,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语言向世界的传播无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汉语的国际传播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席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政策、并指出,中国需要“努力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和平发展、就要广泛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加强与其他民族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减少偏见、消弭隔阂,消除误解:就要在建设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同时,重视“软实力”建设,追求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喜爱之上的。在这方面,推广汉语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无可替代的。汉语国际传播工作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一个举措和有意义的标尺。它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其本身就应该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四,我国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政策和举措。 我国传播汉语的政策是建立在全世界各民族语言平等交流的观念之上的。这不仅取决于我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之路,也是由于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决定了中国推广汉语不会排斥世界其他语言。列强发展史上充满血腥的殖民扩张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近百年来饱受西方殖民主义列强侵害的中国,其语言传播的目的、政策和手段和殖民时代的文化有着本质不同。中国语言传播的道路绝不会走殖民者剿灭其他语言文化的路子。我们追求全人类语言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荣”,希望与其他语言一道,为世界人民的交流架设一座座双向沟通的语言之桥,为世界各民族文化打开相互展示之窗和相互借鉴之门。为此,中国不仅重视本国语言的向外传播,也十分重视国民外语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国小学生自3年级就开始学习外语.大学中开设的外语门类达到近40种.全社会学习外语人数达2亿人。在外语教学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中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汉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也是担负起母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语在世界上的传播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汉语作为母语的使用人口众多。据估计,海内外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有近11亿,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次,汉语具有文化优势,汉字是世界上3000多年来唯一独立发展又连续不断使用至今的方块字,对周边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负载着中国悠久、深邃的文化.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对世界各国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第三,汉语具有正在不断显现的经济优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掌握汉语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第四.秉持传统”和合”文化精神的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追求共存,倡导共同发展,使得中国的对外形象充满亲和力。第五,中国在背负沉重的人口压力的条件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新中国的建设和短短的20多年改革开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翻两番.初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极大兴趣,除了打交道,做生意,开展交流外,希望更多地了解和借鉴。而要真正深入了解中国离不开学习汉语。 汉语的国际传播也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就汉语语言本身来说,对于以拼音文字系统为母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确有一定难度。西方人在形容一种很难学的语言的时候,往往说“就像希腊语那样难学”,而汉语更难得像“天书”一样。就发展汉语的国内条件来说,我国用于汉语传播的经费还相当有限,根本无法与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每年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的经费相比。汉字还有简化字与繁体字之别。社会的语言规范意识尚较薄弱.大众传媒用语用字不规范不讲究的现象还不少见。对外汉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中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等,不仅各自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尚未完全成熟,而且在组织和科研上也需要建立有机高效的协调机制。就汉语的外部环境而言,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还远不占优势。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还相当少;汉语虽然是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的工作语言,但是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组织中或会议上使用汉语的还不多。汉语在外交、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等重要国际交际领域使用还十分有限:非汉语区域的华裔后代,保持汉语难度不小,放弃汉语的人不在少数:非华裔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虽然正在快速增加,但绝对数量还有限。当今世界最强势的英语其母语使用人口仅4.56亿,但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却超过10亿,而汉语的母语使用人口有近11亿,位于世界十大母语使用人口之首,但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口却相对少得多。 当前世界汉语教学的整体发展现状,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第一,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迅速增长,增长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超乎预料。第二,汉语在国际上的通行程度还较低,汉语教学的基数小,底子薄。世界汉语教学的上述状况决定了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在比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又是在高增长超乎我们现有力量的状态下运行的,其发展的空间和潜能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汉语向世界各地快速传播呢?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制订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2003年至2007年的发展规划――《汉语桥工程》。该“工程”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建设、资源建设和宣传推广等各方面的重要举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了“集成、创新。跨越”作为汉语对外教学和国际传播工作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要:集成一切资源要素,采取创新的举措,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我们要加快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建设的步伐.尽快缓解学习需求与教学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各种教学资源中汉语师资队伍的扩大和提高是当务之急。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已经采取了几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如2004年我们正式推出了“汉语教师国际志愿者计划”,至今已经向国外派遣了近500名志愿者,200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人。我们还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的数量和派出的国别,教育部派出的公派教师从2002年的100人增加到2004年的170人。教育部2004年第19号令颁布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对原来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进行了改革,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能力认定工作更加便于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大学、中学教师和高校毕业生获取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资质,同时将能力考试和证书推向国际,便于国际友人以及遍布海外的华裔同胞获得教授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海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扩大和完善了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相对于国外对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我们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还是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全面扩大教师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继续大幅度且又稳步地增加汉语教师派出的数量。 教材建设是资源建设的第二个重点。最近几年,中央财政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使得一系列大制作的新教材陆续问世,如《新实用汉语课本》、《当代中文》、《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乘风汉语》、《长城汉语》、《中文》、《汉语》、《标准中文》等等。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学校以及各大出版社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对外汉语教材。我们已经拥有了英、法、德、俄、西班牙、阿拉伯、日、韩等几乎所有世界主要语言注释的汉语教材,拥有适用于所有不同教学课型和满足课堂、业余等不同学习形式的种类繁多的汉语教材,并且这些教材大多是与国外的同行合作编写,有些还配有音像、多媒体光盘.有的专门为网络远程教学而设计。如今.在中国的大书店和世界很多地方的书店,都可以看到汉语教材,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教材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虽然明显,但依然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符合国外教学环境的汉语教材还相当缺乏。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汉语教材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资源建设的第三个重点是汉语考试的研发。截至2004年底,汉语水平考试(HSK)已在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共有40多万海外考生参加了HSK。近几年HSK考生人数每年以4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4年一年国内外参考人数近9万,占累积人数的22%。去年,汉语水平考试的发展与改革进一步加强力度,北京语言大学研发的HSK主干考试大幅度增加了题库内容,分别由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HSK商务、旅游、文秘、少儿等4种专项考试将于今年正式向外推出。作为汉语水平考试研发基地的北京语言大学调整机构设置.
将原来的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分解为研发中心和考务中心,进一步加强研发和考务工作,统筹主干和专项考试的研发和考务。今后汉语水平考试还要不断扩大考点和考生人数,不断研究世界各地汉语学习的实际状况,推出适销对路的考试品种。 资源建设的第四个重点就是教学机构的建设。首先,要帮助各国尽可能多的教育机构开设汉语课程或专业,增加汉语教学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其次,要加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科研支撑和人才支撑。第三,也是重点工作之一的,就是加快海外孔子学院建设。要使之成为对世界各地汉语教学提供零距离支持的核心教育机构。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从2004年底起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得到世界各地高校、工商界、侨界、文化界、友协等各类机构和有关人士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省市及高校的热情响应,27家海外孔子学院的合作建设协议或意向书已经签署,世界汉语大会上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今后,孔子学院还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加快建设。 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要取得快速发展.就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教学手段。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管理和经营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和配置教学资源,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运行顺畅的对外汉语教学供需体系.建立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不断自我壮大、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学工作者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及时、优质的教学和信息资源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媒介的服务网络体系。要培育和引导汉语教学的需求市场,注意在国际会议、外交、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领域逐步增加汉语的使用量,以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领域中的价值;要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培育汉语教学机构、教材、教师、考试和教学方法的品脾要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面对教师、教材匮乏的局面,要特别重视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学同时,还要加强汉语本身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建造汉语的各种资源库,使汉语在信息化方面的潜在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对外汉语教学要取得快速发展,就需要“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千军万马”,共同致力于这个事业。这就需要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切实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真正置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的战略定位上。要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和协调之下,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教育、外交、发改委、财政、外宣、侨务、文化、对外经贸、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及国内、国外学校等相关汉语教学机构和组织的积极性。对这项事业的经费投入也要体现”集成”的精神,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同时鉴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可能与发达国家推广语言的财力相比。国家财政的投入必须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在涉及事业全局的重点项目上,通过重点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调动和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共同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集成”还意味着要从汉语的国际传播的角度.整合国内的语文教学、外语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学的教学队伍和科研成果,使汉语教学的发展与汉语的国际传播良性互动。“集成”还要求充分调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和国外汉语学习和使用的两个市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本土汉语的强盛,需要大幅度提高汉语在国内的声望,提高国内人民大众的汉语水平。要国内外相互配合,形成推动汉语的国际使用和学习的新的局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汉语推广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其发展轨迹应当是跨越式的。我们要力争用5年、10年。2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其他国家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完的路,因此,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和思路,要在总结和借鉴其他国家语言传播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符合和平发展时代潮流和中国特点的汉语传播之路。 国际汉语教学是涉及国内外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各界有识之士出谋划策,也需要广大在外留学人员和学者的积极参与。在这方面.广大的在外留学人员和学者是一支积极而重要的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有81.5万人出国留学,19.8万留学人员回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留学人员和在外学者的子女陆续进入就学年龄,他们发现,在国外的环境之下,孩子的汉语成了问题,担心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与自己无法进行文化沟通的“香蕉人”。于是.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中文学校,让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许多留学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知识,使周末中文学校从小到大,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上千所中文学校在北美、澳新、欧洲等地建立起来,有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单校学生甚至达到2000多人,成为世界各地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育的生力军。一些中文学校不仅为华裔子女提供汉语教学,也成为当地学生业余学习中文的理想去处。一些国家的中文学校还成立了自己的社团组织,仅美国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目前就已经聚集了300多所会员学校,在校学生达6万多人。 广大留学人员在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还远不止中文学校这一个方面。目前,在许多国外大学的中文系或中文专业教授汉语的教师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的学生学者,还有一些留学人员将汉语教学选作自己热爱的职业和专业,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有些还担当起汉语教授、系主任等重要的教学和管理职位,甚至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汉语教学项目的主管。留学人员作为学生家长,在促进国外学区、学校开设中文课程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呼吁和要求,主流社会的学校才有可能考虑开设中文课程,也由于留学人员在汉语教学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才使学校能够找到合格的汉语教师。留学人员还是将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中文读物介绍到国外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在一些移民国家,华裔人数的增多(据报道,汉语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和除魁北克省之外的加拿大的第二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汉语使用的市场.增加了汉语教学的需求。更好地营造了汉语需求的社会舆论。 总之,广大在外留学人员和学者是推动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天然生力军,为在各国传播中国的语言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学需求的增长和我国对发展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视,也为广大在外留学人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投身于所在国的教育事业和报效祖国,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需要成千上万的在外学人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祖国的语言文化传播事业,为在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架设增进友谊和交流的语言之桥,创造人类和谐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注:本文作者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范文二:国际汉语教学与评估
我 w ǒ的 de 弟 d ì弟 d ì叫
ji ào 小 xi ǎo 明 m íng
。
他 t ā今
j īn 年 ni án 三 s ān 岁 su ì了 le
。
他 t ā喜 x ǐ欢 huan 喝 h ē牛 ni ú奶 n ǎi
。
他 t ā的 de 头 t ?u 发 f à是
sh ì黄 hu áng 色的 de
。
我 w ǒ很 h ěn 喜 x ǐ欢 huan 他 t ā
。
弟
d ì
弟
d ì
岁
su ì
牛
ni ú
奶
n ǎi
头
t ?u
发
f à
黄
hu áng
很
h ěn
喜
x ǐ
欢
huan 三
s ān
、 练
li àn
习
x í
通
t ōng
过
gu ?
相
xi āng
关
gu ān
词
c í
语
y
ǔ
、句
j ù
子
zi
让
r àng
幼
y ?
u
儿
?r
对
du ì
本
b ěn
文
w ?n
生
sh ēng
词
c í
有
y ǒu 基 j ī本 b ěn
理
l ǐ
解
ji ě
。
读 一 读 d úy ìd ú以 下 y ǐxi à五 w ǔ句 j ù话 hu à, 根 据 g ēnj ù意 思 y ìsi 找 到
zh ǎod ào 相
xi āng 对
应 du ìy ìng 的 de 图 片 t úpi àn
,
并
用
b ìngy ?ng 直
线 zh íxi àn 连 续 li ánx ù起 来 q ǐl ái
。
叶 y a子 zi 是 sh ì黄 hu áng 色 s a的 de
。
今 j īn 天 ti ān 我 w ǒ五 w ǔ岁 su ì了 le
。
他 t ā喜 x ǐ欢 huan 喝 h ē牛 ni ú奶 n ǎi
。
他 t ā是 sh ì我 w ǒ弟 d ì弟 d ì
。
她 t ā的 de 头 t ?u 发 f à是 sh ì黑 h ēi 色 s a的 de
。
幼 儿 y ?u ?r 回 到 hu íd ào 家 ji ā后 h ?u
, 给 g ěi 自 己 z ìj ǐ的 de 爸 爸 b àba 妈 妈 m ām ā朗 读 l ǎngd ú课 文
k aw ?n 并
b ìng 学 会
xu ?hu ì
用
y ?ng 下
面 xi àmian 的 de 句 式 j ùsh ì介
绍 ji ash ào 家 人 ji ār ?n
。
我 w ǒ的 de 弟 d ì弟 d ì
(爸 b à爸 ba /妈 m ā妈 m ā
) 叫 ji ào
____。
他 t ā今
j īn 年 ni án
____岁 su ì了 le
。
他 t ā喜 x ǐ欢 huan 喝 h ē
____。 他 t ā的 de 头 t ?u 发 f à是 sh ì____色的 de
。 我 w ǒ很 h ěn
____他 t ā
。
姓名:魏爽 学号:3615
课文题目:《我的弟弟》 适用年龄:K2
编写目的:让幼儿学会一些生词。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让幼儿能
够运用简单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家人。
范文三: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疑问范畴?篇章语法”论坛征稿
为促进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的“疑问范畴?篇章语法”论坛即将于2015年4月18日-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内)举行。本次论坛有两个专题:人类语言的疑问范畴研究和篇章语法研究。欢迎国内外语言学界(包括汉语学界、外语学界、少数民族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对上述两个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历时和共时,汉语和外语,通语和方言,本体和应用,功能和形式)。凡希望参加论坛的学者请提交论文提要,字数以1500字为限(含例句),并请附上工作单位、通信地址、email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以方便联系。
提要请发至:sjtuseminar@163.com。联系人:祖老师。提交论文提要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15日。提要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后获邀的参加者免交会务费,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负担,往返交通费自理。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疑问范畴?篇章语法”论坛筹备组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发布日期:2013-11-13浏览次数: 978 字号:[ 大 中 小 ] 尊敬的老师:
您好!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元化的蓬勃发展态势,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及其成果的转化却明显滞后,为进一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创办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为季刊,刊号为CN10-1203/H。第一期刊物将于2014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术刊物,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与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汉语教学研究为核心,依托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的学识与实践,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构筑学科人才与优秀教师的发展园地。
本刊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所有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人士赐稿,并对各位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忱和崇高的敬意~有关征稿范围及文章规范详见附件。
本刊长期征稿,首期征稿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0日。
本刊联系方式如下: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402
邮政编码:100083
收 件 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 收
电子邮箱:gjhyjxyj@blcup.com
电 话:(8610)82300207
传 真:(8610)82303963
范文四: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_刘珣
03
本期话题
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
刘 珣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跟我们从 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已经说了 30年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何 不同?无论学界或社会上都还 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这二者,再加上曾 作为本科专业名称的“对外汉
语” ,三者内涵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是指汉语作为 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只是由于提出的时代不同, 侧重点有所不同。其差别体现了同一学科的不同发展 阶段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开始于上世纪 50年代初、新中 国为西方所封锁的年代,当时,为数不多的“出国储 备师资”很难派出去,当然就只能主要从事和研究在 我们国内的、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但当时也并 不都是关起门来只在家里教外国留学生汉语,实际上
也存在我们外派出国教师的海外汉语教学。特别是上 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以及大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都 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在海外的一面。
“汉语国际教育”出现于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新形 势的 21世纪初,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每 年数以千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走向世界各地,自然需 要较多地考虑和研究“走出去”在国外的汉语教学。 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我们国门之内的来华留学生汉语 教学就不存在了,或者不重要了。到 2015年我国将迎 来 50万各国留学生,对这样重的教学任务,我们能忽 视吗?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设在自己国内的、 母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看作该学科的研究基地和 教学中心。英语教学中心和研究中心不是在有亿万英 语学习者的中国,而是在英语的故乡美国、英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俄语教学中心和研究中心也还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对外汉语” 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 ,置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为二级学科。 伴随着学科名称的变化、发展,学界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刊特邀海内外专家围绕“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之研究对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之研究对 象与亟须解决的问题
象与亟须解决的问题”发表看法,以期能够激发学界的进一步思考与争鸣。
是在俄语的母语国——俄罗斯。所以,对“汉语国际 教 育” 更 准 确 的 解 读, 是 从 国 内 向 国 外“扩 大” 或 “发展” 。
我们认为前五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与最近十 年的“汉语国际教育”是同一事业和学科的前后两个 阶段,学科性质未变,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有继承性的 一面,但两者还是有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正名”的 问题:它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俗 称” 的 不 科 学(“对 外”) 、 不 规 范(用“教 学” 代 替“教育”)的毛病;解决了本科“对外汉语”专业 这一名称与学科性质(“汉语教育”)不一致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汉语国际教育”所面临的和要 研究的问题,比当年的“对外汉语教学”要多得多、 复杂得多:
第一,世界对汉语教学的需求大大增加。开展汉 语教学的国家和人数增多,教学的对象更加复杂化, 学习者的目的和需求更加多元化。
第二,海外各地汉语教学迅速发展,海外汉语教 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第三,对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过去几乎是空 白,现在则成为热点。
第四,有了孔子学院这样的创新形式,中外合作 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渠道更多,联系更紧密。
第五,解决了在原“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下, 不可能设立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 学科的设立,是教学事业和学科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第六,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 当年,小到一部汉语教材的编写,**都亲自批 示;而今天,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更上升为国家战略, 汉语国际推广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和 文化品牌。
因此,新的阶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任 务和需要探究解决的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当然,由于习惯的原因,今后“对外汉语教学” 这一术语仍会为人们所常用。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研究什么
吴勇毅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研究什 么,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如果 我们把它主要定位于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那么教 与学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我们 关注的是汉语学习者本身的特
点,即他们的年龄、性别、动机、态度、情感、焦虑、 语言学能(包括智力因素) 、认知风格 /学习风格、记 忆能力(长时、短时、记忆方式) 、性格、母语 /文化 背景、以往的语言(学习)经历、自我效能感,以及 他们的学习策略(包括交际策略)等,这些被统称为 个体因素的研究,且愈来愈受到重视。我们想知道这 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语言学习或习得的,影响的程度如 何;这些因素(或某个因素)同学习效果(成绩)之 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如此;在众 多因素中,哪些或哪个因素最能影响学习效果(贡献 量最大) ;学习汉语有没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别的学 习策略;凡此种种,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人 学习汉语会比其他人更快,能达到的水平更高(速率 问题) 。
从学习过程和结果看,我们关注的是二语 /外语 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汉语学习或习得的内部机制是怎 样的,学习者是怎么学习或习得汉语的(学习或习得 过程) ,以及他们习得了什么(学习或习得结果) 。习 得第二语言或外语时,究竟是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还
范文五: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传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传播
作者:郭珠睫
来源:《商情》2014年第40期
【摘要】国际汉语教育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再到“汉语国际传播”的概念演变,这体现了国家在汉语国际传播工作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策略。语言传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对汉语国际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汉语教育国际传播语言与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华人涌入世界各地,为当地唐人街的汉语注入了活力,推动了所在地汉语学校的举办,让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子弟得以保存民族文化之根基。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汉语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国际传播的步伐空前加大。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2011年,罗马尼亚一所孔子学院的院长奥普利安曾对世界语言格局进行分析,得出“英语持平,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下降,中文上升”的结论,并预言“中文将成为全球性语言。”仅2012年,就有英国、瑞典、爱尔兰、塞尔维亚等7个国家通过颁布政令、法令等形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增加到40多个。随着汉语热的升温以及对汉语走向世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国际汉语教育”已经被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2014年9月,我国在全球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
一、“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
21世纪初,伴随着“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一个独立学科的争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不断成熟。凭借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要求的多学科间的交叉性,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实践内容的丰富性,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民族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应运而生。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态势下,“国际汉语教育”的提法被学界所接受。“国际汉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关注的焦点是将汉语放置在国际环境中,在全球化背景下,强调树立国际汉语教育的大学科意识,更加注重这一学科的全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国际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世界汉语大会与国际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