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胡桃夹综合征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胡桃夹综合征
【摘要】 目的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首先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常规测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处的角度、左肾静脉远端受压处(以下称:夹角处)的内径和左肾静脉近端扩张处(以下称:扩张处)的内径及血流速度。然后用一小枕头将患者腰背部垫起并保持20min 后,重新测量左肾静脉远端受压处和左肾静脉近端扩张处的内径和血流速度,并对这前后两次的测量进行分析和对比,由此来判断是否存在胡桃夹综合征[1]。结果 本文通过对26例患者的尿化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以及临床综合诊断均考虑为胡桃夹综合征。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通过测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的角度、左肾静脉夹角处和扩张处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本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发育不良造成的左肾静脉在通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处时因该夹角变小,使左肾静脉远端受压而导致左肾静脉近端扩张所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应用彩超对左肾静脉受压处和扩张处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的测量和对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两者间夹角的测量,来对胡桃夹进行诊断[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
范文二: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_31249
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初诊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卧位和脊柱后伸位(20min)分别测量左肾静脉狭窄处(a)和扩张处(b)的内径,同时测量两处的血流速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卧位时左肾静脉扩张处内径比狭窄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20min后宽4倍以上。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扩张处明显减慢;血流频谱舒张期呈平台状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
胡桃夹综合征(nut cracker phenomenon or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或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伴有血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不常被识别的疾病。Nishimura认为左肾静脉受压后出血与肾静脉高压有关,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梯度>5,6cmH2O(0.490,0.588kPa)时,出现血尿。Keilling认为左肾静脉受压造成肾及周围静脉系统瘀血,又在静脉窦与肾盏之间形成异常交通引起血尿,还会引起蛋白尿。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胡桃夹综合征患者20例,现对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20例为我院临床确诊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年龄7,29岁,平均15.3岁,其中男12例,女8例。临床表现无明显外伤史,18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并运动后加重,15例有血尿,9例蛋白尿,2例男性伴有精索静脉曲张。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抗PPD抗体,尿肌酐比值在正常范围内,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正常。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PHILPS Agilent M2410B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6,5.0MHz。嘱病人晨起空腹12h,采取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20min)。首先观察双肾形态结构,并测量其大小,然后于腹正中做横断切面,显示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找到两者夹角处的左肾静脉,观察其是否受压,并测量其受压处(a,近心端)和扩张处(b,远心端)的内径,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两处的血流速度(Va和Vb),计算压力阶差。最后令患者采取脊柱后伸位20min后,再次测量左肾静脉内径,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情况。
2 结果
20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b处比a处明显增宽(P<><><0.05)。脉冲多普勒表现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速度突然减慢,频谱突然下降几乎回到基线。于收缩中晚期,血流速度逐渐加快,使左肾静脉远端血流速度达到最快,在整个舒张期呈现平台状。具体见表1和表2。表1>0.05)。脉冲多普勒表现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速度突然减慢,频谱突然下降几乎回到基线。于收缩中晚期,血流速度逐渐加快,使左肾静脉远端血流速度达到最快,在整个舒张期呈现平台状。具体见表1和表2。表1><><0.05表2>0.05表2><><0.05>0.05>
3 讨论
胡桃夹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无明显性别差异,成人少见,本组资料中平均年龄1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症状的持续镜下或肉眼血尿,直立蛋白尿,突发腰腹痛,并伴有运动后症状加剧[1]。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解剖学上,AO与SMA之间构成45?,60?夹角,LRV通过此夹角汇入IVC,此夹角间为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填充以防LRV受压,在某些情况下:(1)青春期生长过速身体呈瘦长型者,椎体过度伸展压迫LRV;(2)腹腔脏器下垂;(3)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因重力牵拉SMA;(4)SMA起始部脂肪组织减少等。可使两者夹角变小,LRV受压,肾静脉内淤血,压力增高,产生蛋白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2]。崔一萍等[3]学者认为LRV受压后出血与肾静脉高压有关,当LRV与IVC达到一定的压力梯度,LRV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生殖静脉等呈淤血状态,淤血的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之间发生异常交通或因肾盏穹隆部静脉窦壁变薄破裂,从而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Yoshor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挟持大白鼠肾静脉后,蛋白尿排出量增加10倍。此外,由于左肾静脉比右肾静脉长,负荷量大,不仅接收来自肾脏的血流,还接收左卵巢静脉和左精索静脉的血流,因而更容易扩张形成高压。本组资料中有2例患者伴有精索静脉曲张,而谢长华等[4]报道的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有血尿的同时均伴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提示精索静脉曲张与胡桃夹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通过表1、表2显示,直立试验对诊断胡桃夹综合征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直立并活动后腹腔脏器因重力作用牵拉SMA可使其夹角变小,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其内径更宽,此现象超声检查清楚直观。而在俯卧位或胸膝卧位时,两者夹角变大,左肾静脉受压减轻。
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时,左肾静脉压力的测定虽为黄金标准,但是要靠选择性肾静脉造影获得,该检查为有创检查,且有一定危险性,不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已有人建议用其取代肾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显示LRV及其走行,并能显示LRV扩张程度及其血流动态变化,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快捷、简便的方法。本组20例患者卧位和脊柱后伸位均有明显的超声征象,并且该检查无创、可重复、准确性高,笔者认为应作为胡桃夹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仅需超声追踪观察。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AO与SMA之间夹角内的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逐渐增多,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会缓解左肾静脉的受压状态,使其淤血得以减轻。但对于大量血尿、蛋白尿以及剧烈腹痛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左肾静脉的淤血状态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34-1036.
2 陈善闻.胡桃夹综合征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泌尿外科分册,2004,24(5):629-631.
3 崔一萍. 彩色多普勒B超对胡桃夹现象33例诊断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284-285.
4 谢长华,尹燕秋,孙志克,等.胡桃夹现象与血尿5例.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11):108-109.
范文三: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论文范文
题目: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编辑:司马小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初诊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卧位和脊柱后伸位(20min)分别测量左肾静脉狭窄处(a)和扩张处(b)的内径~同时测量两处的血流速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卧位时左肾静脉扩张处内径比狭窄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20min后宽4倍以上。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扩张处明显减慢;血流频谱舒张期呈平台状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 胡桃夹综合征(nut cracker phenomenon or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或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伴有血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不常被识别的疾病。Nishimura认为左肾静脉受压后出血与肾静脉高压有关~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梯度>5,
6cmH2O(0.490,0.588kPa)时~出现血尿。Keilling认为左肾静脉受压造成肾及周围静脉系统瘀血~又在静脉窦与肾盏之间形成异常交通引起血尿~还会引起蛋白尿。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胡桃夹综合征患者20例~现对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20例为我院临床确诊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年龄7,29岁~平均15.3岁~其中男12例~女8例。临床表现无明显外伤史~18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并运动后加重~15例有血尿~9例蛋白尿~2例男性伴有精索静脉曲张。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抗PPD抗体~尿肌酐比值在正常范围内~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正常。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PHILPS Agilent M2410B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6,5.0MHz。嘱病人晨起空腹12h~采取仰卧位和脊柱后伸位(20min)。首先观察双肾形态结构~并测量其大小~然后于腹正中做横断切面~显示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找到两者夹角处的左肾静脉~观察其是否受压~并测量其受压处(a~近心端)和扩张处(b~远心端)的内径~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两处的血流速度(Va和Vb)~计算压力阶差。最后令患者采取脊柱后伸位20min后~再次测量左肾静脉内径~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情况。
2 结果
20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b处比a处明显增宽(P<><><0.05)。脉冲多普勒表现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速度突然减慢~频谱突然下降几乎回到基线。于收缩中晚期~血流速度逐渐加快~使左肾静脉远端血流速度达到最快~在整个舒张期呈现平台状。具体见表1和表2。表1>0.05)。脉冲多普勒表现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速度突然减慢~频谱突然下降几乎回到基线。于收缩中晚期~血流速度逐渐加快~使左肾静脉远端血流速度达到最快~在整个舒张期呈现平台状。具体见表1和表2。表1><><0.05表2>0.05表2><><0.05>0.05>
3 讨论
胡桃夹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无明显性别差异~成人少见~本组资料中平均年龄1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症状的持续镜下或肉眼血尿~直立蛋白尿~突发腰腹痛~并伴有运动后症状加剧。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解剖学上~AO与SMA之间构成45?,60?夹角~LRV通过此夹角汇入IVC~此夹角间为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填充以防LRV受压~在某些情况下:(1)青春期生长过速身体呈瘦长型者~椎体过度伸展压迫LRV;(2)腹腔脏器下垂;(3)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因重力牵拉SMA;(4)SMA起始部脂肪组织减少等。可使两者夹角变小~LRV受压~肾静脉内淤血~压力增高~产生蛋白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崔一萍等学者认为LRV受压后出血与肾静脉高压有关~当LRV与IVC达到一定的压力梯度~LRV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生殖静脉等呈淤血状态~淤血的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之间发生异常交通或因肾盏穹隆部静脉窦壁变薄破裂~从而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Yoshor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挟持大白鼠肾静脉后~蛋白尿排出量增加10倍。此外~由于左肾静脉比右肾静脉长~负荷量大~不仅接收来自肾脏的血流~还接收左卵巢静脉和左精索静脉的血流~因而更容易扩张形成高压。本组资料中有2例患者伴有精索静脉曲张~而谢长华等报道的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有血尿的同时均伴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提示精索静脉曲张与胡桃夹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通过表1、表2显示~直立试验对诊断胡桃夹综合征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直立并活动后腹腔脏器因重力作用牵拉SMA可使其夹角变小~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其内径更宽~此现象超声检查清楚直观。而在俯卧位或胸膝卧位时~两者夹角变大~左肾静脉受压减轻。
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时~左肾静脉压力的测定虽为黄金标准~但是要靠选择性肾静脉造影获得~该检查为有创检查~且有一定危险性~不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已有人建议用其取代肾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显示LRV及其走行~并能显示LRV扩张程度及其血流动态变化~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快捷、简便的方法。本组20例患者卧位和脊柱后伸位均有明显的超声征象~并且该检查无创、可重复、准确性高~笔者认为应作为胡桃夹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仅需超声追踪观察。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AO与SMA之间夹角内的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逐渐增多~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会缓解左肾静脉的受压状态~使其淤血得以减轻。但对于大量血
尿、蛋白尿以及剧烈腹痛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左肾静脉的淤血状态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34-1036.
2 陈善闻.胡桃夹综合征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泌尿外科分册~2004~24(5):629-631.
3 崔一萍. 彩色多普勒B超对胡桃夹现象33例诊断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284-285.
4 谢长华~尹燕秋~孙志克~等.胡桃夹现象与血尿5例.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11):108-109.
范文四: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
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
>
摘 要:
关键词: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
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其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蛋白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易发现。超声检查时可清晰显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肾静脉的解剖情况,在不同横断面均可找到左肾静脉扩张近段的最大内径。现将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身高1.83 m,体重54 kg,在校学生。因体育课后3 h发现尿液呈洗肉水样改变来医院就诊。尿常规检查,镜下满视野红细胞。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探及肝、胆囊、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外形未见明显异常。探及左肾静脉在穿越肠系膜上动
脉和腹主动脉之间时出现压迫现象:近端(腹主动脉左侧)扩张,内径8.6 mm,远端(腹主动脉前方)内径2.2 mm,见图1,近端内经,远端内经3.9倍。嘱患者脊柱后伸位20 min后复查超声,见左肾静脉近端扩张达10.3 mm,远端2.0 mm,见图 2,近端内经,远端内经5.2倍以上。超声提示:胡桃夹综合征。
2 讨论
胡桃夹综合征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此病最常发生于发育期的青少年,体型瘦高,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缺少脂肪、淋巴结、腹膜等的充填,夹角过小使左肾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增高致左肾静脉腹主动脉左侧端扩张,左肾静脉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生殖静脉等均呈淤血状态。淤血的静脉系统与尿收集系统之间发生异常交通或因肾盏穹窿部静脉窦壁变薄破裂,从而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本例患者为一瘦高发育期男孩,既往无任何症状,在进行大量运动后出现了肉眼血尿来就诊,为超声确诊。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标准:仰卧位超声诊断左肾静脉扩张,腹主动脉左侧缘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受压狭窄部位内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 min后,其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受压狭窄部位内径宽4倍以上,即可诊断。本例脊柱后伸前,左肾静脉近端内径已扩张,大于远端2倍以上,脊柱后伸后,左肾静脉近端内径扩张更明显,大于远端内径4倍以上[1]。诊断胡桃夹综合征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如CT、肾图、肾盂静脉造影等,但超声诊断有着方法简单、无创、无损、可重复性强的优势,成为主
要检查方法。在超声检查时,彩色多普勒频谱可以进一步显示左肾静脉受压时血流速的情况,可见扩张的左肾静脉近端血流明显减慢,脊柱后伸位20 min后,儿童血流速?0.09 m/s,成人?0.08 m/s。超
声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时并不困难,但因病情隐蔽,容易漏诊,超声医生要对其有充分认识,了解其发病机理、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
3 参考文献
[1] 彭小洪.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0):607.
范文五:“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夹角内穿行时受压狭窄,导致深静脉呀升高,伴有肾门和输尿管静脉曲张,这一过程称为“胡桃夹综合征”。因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状如胡桃夹子夹住左肾静脉而得名。
“胡桃夹综合征”被认为是儿科患者发生血尿和蛋白尿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尽管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肠系膜上动脉由腹主动脉分支时异常是造成本症的主要原因。同样的原因可以导致所谓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即十二指肠水平段在穿行上夹角是受压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说法各异,但大多数的教科书上提出的诊断标准都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而且过于宽松。
关于“胡桃夹综合征”诊断的相关参数很多,其中以左肾静脉狭窄处近端扩张处的内径于狭窄处的内径比(DR)和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角(SMA angle)这两个参数研究最多,也最有意义。
一组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平卧位时,正常对照组的DR为平均值2.7 ±0.9,中位数 2.6(1.3–5.4);而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病患组DR为平均值6.1 ±2.4,中位数 6.1(2.5–11.7)。而SMA angle在正常对照组平均值46.1 ±11.2度,中位数45.5度 (28.0-71.0);而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病患组平均值35.6 ±11.1度,中位数 37.0度 (17.0–57.0)。
同一组研究发现,直立位时,正常对照组的DR为平均值2.7 ±0.9,中位数 2.6(1.3–5.4);而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病患组DR为平均值8.8 ±2.9,中位数8.8(4.6–16.0)。而SMA angle在正常对照组平均值14.9 ±4.5度,中位数 14.0 (8.0–25.0)度;而确诊“胡桃夹综合征”的病患组平均值27.2 ±7.7 度,中位数28.0度 (15.0–43.0)。
参数截断值
体位
灵敏度, %
特异性, %
内径比(DR)) >3.8
>5.58
平卧
直立
78.4
87.0
92.3
92.3
SMA angle,°
平卧
直立
69.6
87.0
61.5
76.9
由上表可以看出,选用平卧位时左肾静脉狭窄处近端扩张处的内径于狭窄处的内径比(DR)大于3.8,直立位时DR大于5.58,SMA angle小于21度是三个较为可靠的指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值得向大家推荐。
选用过小的DR值作为诊断标准,会造成大量的假阳性病例,可能会贻误真正的病情。又因为“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本身就是一个排除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造成血尿蛋白尿的肾源性疾病后才可确诊,因此选用一个较低灵敏度的诊断标准时可以接受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胡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