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品质课堂 姜玉华
追求本真的课堂教学
五一路小学 姜玉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也一直困惑着我们,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讨论,一次又一次地除去我们思想上的尘埃,以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孕育高尚人格的教育。人格的极致是真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是彰显课堂的生命价值,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李铁安博士在《高品质课堂的塑造》中谈到:课堂的本真,就是教学活动结构的本真与教学活动机制的本真。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机制保障,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性的资源和载体。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简单地说,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课堂是师生有目的、有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它有令人激
动的矛盾冲突,有难以躲避的困惑焦虑,有角逐智力的欢腾愉悦,有切磋琢磨的师生情谊……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大舞台”。
在这个“大舞台”里可能发生的一切,课堂就是流动着生命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中应让那些没有生命色彩的知识活化。而知识活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活化使这些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活化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润泽。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茁壮成长与教师完美人生的过程;是他们展示自己智慧和才华、体验生活和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一、追本溯源,在思维共振中体现生命价值
《课程标准》的颁发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但是“标准”的颁发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还是常常万般无奈地看到:课堂花哨的东西多了,而学科本真的东西却不知何处寻觅。课堂教学有效性严重缺失,抑制了课堂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师生思维共振中去追本溯源,去体现生命的价值。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一个不会“思维”的教师,学生也不会尊重他,更可怕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积极思考者。
要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关键是教师要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一要搞清楚教材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而编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之中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理解教材,理清编者的思维线索和方法。二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思考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解于胸。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创造性的火化随时都可能迸发。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不一定非要有多彩的画面、绚丽的音乐、厚重的历史、丰富的现实。有时透过朴实无华的教学实录本身,我们能发现:知识的真理感、学科思考的内在美、丰富的思维方式等,正是在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思辨过程中悄悄滋润着学生心灵,化作学生思考的力量源泉。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立本求真,在情感共鸣中展示生命价值
“立本”语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和《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要确立道德至上的理念,做道德崇高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语出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立本是求真的归宿,求真为了立本;求真是立本的径由,求真才能立本;同时,也只有注重立本,方可更好地求真。新的课程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更加侧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努力寻找情感的真谛。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上只有做到立本求真,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总是让学生生硬地、被动地去掌握知识、认识事实,如果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生活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受,那么创造的智慧与激情也就会荡然无存,这样的课堂学习由于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而将变得萎靡不振、沉闷和程式化,毫无生气和乐趣;对教师而言,课堂
教学只有让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其生命的价值才会不断得到提升,他的自由活动才会充满“自我”的个性特色而富有创造性。如果课堂总是让教师按照给定的教材、指定的教案亦步亦趋地进行,终日进行的是枯燥、机械、重复性的劳动,其创造性的才能与智慧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最终就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课堂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为教师,在抓重点和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那些隐性的,对学生发展具有渗透的内容,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享受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让学生们心情愉悦、思维顺畅、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我看来,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但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与认知目标相呼应的情感目标,而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三尺讲台不宽,但紧连着孩子们广阔的思想;一块黑板不大,却撒播着文明、智慧的种子;洁白粉笔画出的一个个符号构筑起明天辉煌的人生殿堂。讲台、黑板、粉笔是何等普通而平凡,但又多么绚丽和灿烂。我们只有耕耘课堂,创造课堂,让课堂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体验,让课堂成为师生彰显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三、返璞归真,在探索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
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我们追求的本真课堂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学习“野草”的精神,在探索实践中让教学内容返璞归真,那么,更能让学生实现其生命价值。
“探索实践是学科教学的生命线。”学生学习知识是主动建构的活动过程,教学必须创设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习能够成为给学生带来发展和满足的一项有意义的也应该是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以满足学生“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需要。让学生愉快地发展自己,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幸福地生活,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创造充满着快乐,这是尊重生命的人本精神的呼唤。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智能发展,如知识的积累,技能的习成,
思维品质的培养等,又要重视给学生以生命的欢愉和享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探索而倍增兴趣和信心,获得激励和满足,并因此而产生新的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娱乐型”的外在“包装”,给学生以轻松和快乐;要善于选择和组合有趣味的教学信息,并把它引进课堂,给学生以兴趣和吸引力;要善于挖掘信息所蕴含的情感或理性的美,给学生以审美的冲击力和心理的愉悦。让我们的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值得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1.享受学习,激励成功。成功的教学应善于在学生的内心和头脑里激起获得知识的欢乐感与幸福感,促使学生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奋发学习。在学校里,只有当学生渴望学习,只有在学习中他感到是一种欢乐,并得到人的一种骄傲时,学校里其他的一切才会成为现实的、可以达到的。爱因斯坦曾告诫人们:“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使学生把学习当作礼物来享受,就是要使学生将学习当成一趟有趣的发现之旅行,不断地发现学习的乐趣,以激励其不断成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被奖赏者向着奖励的方向努力。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
功的努力。”可见,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一旦成功,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从而渴望学习,享受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发现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激励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
2.自我反思,主动建构。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验。主体参与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展、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以“探索观”构建的课堂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能力的主体。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思考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否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等,通过这样的问题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学完一定量的知识要让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的来龙去脉,总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反思过程和主动建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既得的结论,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获得基本的学科思想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总之,本真课堂应当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生命意识,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体验,让平面式的、沉寂的课堂教学转化为立体式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范文二:高品质课堂含义
一、关于高品质课堂及课例创新研究的内涵释义
,一,高品质课堂内涵释义
高品质课堂是充分关照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高品质课堂的根本要求是彰显育人价值,深掘课程文化,遵循教学规律,强化三维目标,活化教学方式,注重生成创新。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是高尚、本真、丰厚、灵动、和谐、创新,这六个要素也是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所秉持的价值追求。
所谓高尚,是教育立意与育人境界的高尚。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成长历程和一种生命体验。就实现教育的价值而言,课堂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伊甸园。这就需要教师要以至真至爱的人文情怀,关照课程的文化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课程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和教师给予的尊重、关怀、鼓舞和启迪。
所谓本真,是教学内涵与教学机制的本真。课堂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有机统一的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及课程三者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进行过程调控,学生基于课程内容和教师调控进行主动认知,课程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所共同理解并形成文化作用于师生。这就需要教师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调动认知潜能,丰富情感体验,彰显生命意义。
所谓丰厚,是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的丰厚。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要通过对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而达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要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培育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要立足于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并融通和渗透多种课程文化,让学生能够真正享受课程所蕴涵的丰富而美妙的文化价值。
所谓灵动,是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灵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要经历在一个具体情境下的对学习对象进行“觉悟”与“实践”的过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知识,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晶体”形态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是学生要通过对结构化的知识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火热”处理,最终形成活生生的经验。这就
需要教师要把静态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经历发现、思考、探索、创造的完整而丰满的学习过程。
所谓和谐,其一是“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和谐,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相辅相成,其二是“教”与“学”的和谐,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内在统一。这就需要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问题,要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认知状况适时适度适当而教,学生能够借助教师的启发点拨和组织调控有意有力有效而学。
所谓创新,是教学的“预设性”创新与课堂的“生成性”创新。课程内容往往具有多种表现形态,教学过程也往往有多种逻辑路径,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为作用,使课堂成为一个不可预测的动态系统,学生们的情绪表现和智慧表达是超越了教学预设的宝贵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尽力谋求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和精巧设计,要充分而恰当地呵护和珍视课堂上学生智慧与教师智慧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碰撞与生成。
高尚、本真、丰厚、灵动、和谐、创新这六个要素是内在统一的,高尚是课堂之基,本真是课堂之根,丰厚是课堂之本,灵动是课堂之魂,和谐是课堂之脉,创新是课堂之韵。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品质课堂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操作模式,而是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每一节课上的核心表征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问题解决为导向,是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经历的具体情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将课程内容梳理为一个“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中包含若干个内在关联的“知识点”,知识系统的要素,,教师遵循学生认知的逻辑,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具体状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或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或指导学生练习与应用,或监测学生的反思与迁移等,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
,二,课例创新研究内涵释义
课例创新研究是教师科学地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实践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以某一节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高品质课堂的根本要求和基本要素为理论框架,以同伴互助和全程化、跟进式集体研讨为活动机制,对一节课进行课前、课上和课后“解剖麻雀式”系统研究的一个完整过程。
高品质课堂的塑造必须经历将课堂实践从经验性上升到科学化的过程,这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开展科学研究,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无疑,课例创新研究既是教师科学地开展教学,提升课堂品质的有效路径,更是教师实践学习,获得专业发展的培养基。
范文三:高品质课堂
高品质课堂是充分关照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
高品质课堂的根本要求是彰显育人价值,深掘课程文化,遵循教学规律,强化三维目标,活化教学方式,注重生成创新。
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是高尚、本真、丰厚、灵动、和谐、创新,这六个要素也是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所秉持的理念追求。
高尚 -- 本真 -- 丰厚
灵动 -- 和谐 -- 创新
所谓高尚,是教育立意与育人境界的高尚。
所谓本真,是教学本质内涵与教学活动机制的本真。
所谓丰厚,是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的丰厚。
所谓灵动,是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灵动。
所谓和谐,是“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和谐,是“教”与“学”的和谐。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相辅相成,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内在统一。 所谓创新,是教学的“预设性”创新与课堂的“生成性”创新。
这是高品质课堂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以上是高品质课堂给我留下的记忆。
范文四:高品质课堂的塑造
高品质课堂的塑造
李 铁 安1
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应该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题记 追求优质的课堂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这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突出。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为主要标志,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在新的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的强力渗透和强劲导引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空前活跃。新的课程标准逐渐深入人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日益弘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毫不过分地说,课堂教学改革已然成为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新的实践背景下,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深化课程改革意见》)的陆续颁布,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优质课堂的塑造定下了新的基调:“育人为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将成为我国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的宗旨追求。
由此,我们不禁自觉而理性地追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以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追求的优质课堂究竟是什么样?曾经伴随课程改革一路走来的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和完善?为了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究竟又应该怎样塑造优质的课堂?
追本溯源:优质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
毫无疑问,追溯优质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学生所经历的一种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必然遵循学习的规律。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虽然,这些问题在哲学、教育学、教学论和心理学等诸多文献中都有详实而深刻的阐释,但这些关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或遗忘,甚至可能还不知所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问题的内涵与实质,也是厘清优质课堂教学真谛的逻辑起点。
1.“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1 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驻区专家组组长。
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深化课程改革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要“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要“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这些政策文件中的表述为我们分析“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要素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内容结构框架——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此,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心责任,诚实正直,宽容善良,理想信念等;②健康的身心品质:自信自律,快乐坚强,审美情趣等;③扎实的知识结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实践知识,国际理解等;④良好的能力结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2.基于教育本质的优质课堂教学
教育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就成“教育”一词。意即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英语中“教育”一词为“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之意,德语中“教育”一词为“erziehung”,有“引导、唤醒”之意。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教育”概念的词源解释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涵义是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由此也不难理解,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高尚性——教育是传承发展人类优秀文化的过程
“教育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教育的任务是把人类已有的、共同创造的文化、经验、智慧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智慧与能力,激发出个体潜在能力与创造力,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创造能量?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意义上,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基因嵌入人类的内心,给人类以高尚深厚的文化教养,从而把人类的精神空间塑造得更加广阔、高远、深厚而灵慧,并藉此主动参与人类优秀文化的再创造。这正是一种传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的过程。
(2)人本性——教育是有“人”在场的生命发展活动
教育承载着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引导,蕴涵着个体生命的自主建构。“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意义唤醒和价值引导及受教育者自我建构和自我超越的活动统一体”“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因此,“教育必须要触及人的灵魂,而不仅仅只是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是一定要有“人”在场的生命发展活动。对教育中“人”的“空场”,杜威指出,“这种教育根本没有考虑教育的本质”。
(3)过程性——教育是使“人”获得精神成长的过程 65432
2
3
4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5 6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教育既是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主体,对自己进行主动改造和超越而实现自主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以受教育者为对象,让其唤醒超越意识、提升超越能力、振拔超越精神的过程。在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上,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一个个单调、稚嫩、柔弱的天真心灵成长为一个个充实、挺拔、灵动的更天真的心灵。
(4)交互性——教育是群体生命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
教育是“为人”与“人为”的精神活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召唤另
一个心灵”。教育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活动主题(人类文化主题或生活经验主题)在特定的情景(有组织的课堂环境和有发展意义的开放活动情景)中通过互动式交往活动进行的建构性实践活动的结构,是教育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教育的高尚性、人本性、过程性和交互性等本质特征对优质课堂教学具有意味深长的解释意义和规定意义。这就是:课堂教学有长绵绵的生命传承,优质课堂教学必须激活学生的生命潜能;课堂教学有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优质课堂教学必须彰显学生的生命意义;课堂教学有静悄悄的生命成长,优质课堂教学必须关照学生的生命守望;课堂教学有热乎乎的生命互动,优质课堂教学必须放飞学生的智慧抒情。
2.基于教学本质的优质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育领域最常见的词汇,也是教学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教学论对教学的涵义有诸多定位和界说,诸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转变和塑造的活动,或是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过程等等。
通过这些定位和界说,似乎可以对教学做一个简单的逻辑归结:教学是在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里,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活动。即:教学是一个以课程(主要是指人类优秀的文化)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相统一的实践活动。
由此,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既然是以课程为中介,又是师生教与学相统一,那么学生、教师、课程这三者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文化统一体;是一个既有教师行为发生,又有学生行为发生,更有两种行为协同发生的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是一个生命和文化在悄悄成长的图景化、意境化的生态系统。
无疑,在这个系统中,包括由学生、教师、课程这三个显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三个内隐的基本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导引教学,教学孕育课程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传承发展人类优秀文化的主要渠道。如果从课程的功能考虑,“课程的本位功能是培养人,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这里隐喻着一个事实,人类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而蕴蓄人类文化精神能量的课程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世界,是学生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去热情体验的一个动态旅程,也是一个文化创生的过程。
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成长依托教学而展开。“教学活动究其实质来看,是学生的生命精神能量与课程所蕴蓄的人类的文化精神能量实现转换和生成的过程”。这就说明,课程的功能最终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显见,课程与教学不是独立分离的,而是融为一体的。课程始终引导教学过程又产生于教学过程,教学是课程产生的情境又孕育课程生长。总而言之,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课堂教学必11109877
8
9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0页。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裴娣娜主编:《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1011
须充分依托和关照课程。如果教学过程搁置了课程,仅仅成为师生的自由活动,这不仅导致课程文化价值的空场,也将导致学生精神成长的虚空。
(2)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动态转换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中两条相辅相成的活动线索,但它们是无法分离的,而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教
学永远包括教和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一方面,教离不开学。学的需要性决定教的目的性,学的必要性决定教的必要性,学的可能性决定教的现实性,这可谓“以学定教”;另一方面,学离不开教。教学目标、任务、内容、方式方法的组织、选择和确定,要通过教作用于学,这可谓“以教导学”。
因此,“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作为教与学的关系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关联统一体。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活动的现实条件和进展,“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不断转换的动态过程。仅仅强调“以学定教”或“以教导学”,不仅不能完整地反映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更危险的是也将破坏课堂教学的内在活动逻辑。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双主体”的“对话式”互动交往
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教学活动的行为表现上说,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双方,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把促进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要在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干预尤其是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教师与学生在存在的意义上是相依关系,在发展的意义上是相长关系,在人格的意义上是相等关系,在情感的意义上是相融关系,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应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培养和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为旨趣的特殊的交往实践过程,是以课程文本为中介的“双主体”之间的“对话式”交往过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对话,既有双主体之间横向的精神性交往,也有双主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纵向的精神性交往,“是寓于?生活深处?的具体体验”。“是双主体之间内在精神世界的敞开和沟通,是双主体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实现的观点、思想和精神上的相遇、相通与相容,从而达到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完满建构”。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是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更是优质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师的组织调控下,以课程的内容结构为教学主线,通过“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的动态转换,导引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要基于课程文本和教师调控进行自主认知,教师要基于课程文本和学生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中理解并创生新的课程。没有学生主体体现的课堂不仅是单薄的,也是无味的;同样,没有教师主体体现的课堂不仅是盲目的,也是空洞的。
3.基于学习本质的优质课堂教学
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然而又是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为人们所共识的是:学习是人类发展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渠道。人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并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对学习的价值意义与目标结果的一种基本理解。
那么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人类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的内在规律如何?学习活动中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怎样?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历来是科学研究的关键领域,随着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认知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学的大量研究,学习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如果单就学习的内容指向和过程维度而言,历史地看,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学习理论都将学习理解为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获得知识和技能要经历“理解掌握”和“转换内化”的过程。
现代最著名的认知论哲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认知发展(学习的过1514131212 13
14
15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3页。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程)经历“同化”(assimilation
)(将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类比,并作出关联)、“顺应”(accommodatiion)(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和“平衡”(equilibrium)(这种形像化过程不会完全只有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找出这个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平衡)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研究出发点,聚焦于对“学习的过程维度”的研究。他发现,学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着四个阶段或适应性学习模式的过程,可用一个学习圈来描述:从具体经验,通过观察反思和抽象概念化,到主动实验,然后再回到一种新的具体经验。进而
,库伯认为,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掌握(grasping),另一个是转换(transformation)。为此,库伯发展了一个学习模型,富有启发性地展现了一幅图景,描绘有关学习的过程。
库伯的学习模型
库伯认为,对于“掌握”和“转换”这两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都在辩证对立的适应性方向的两极之间展开,伸展的方向与学习圈的四个阶段一一对应。“掌握”维度在学习圈的纵轴上伸展,一极代表一种真实具体的感知,指向具体经验,一极代表一种适应性的或反思性的领悟,指向抽象概念化。相应地,“转换”维度在学习圈的横轴上伸展,一种代表内在反思,指向反思性观察,一极代表外在行动,指向主动实验。根据库伯的理论,学习过程的结构基础存在于这四种导向之间的互动。两个互动维度在学习周期中划分出四个空间,分别代表四种适应性的方向或知识的四种基本形式。
库伯建构的学习模型揭示了“掌握”和“转换”作为学习过程的两个维度的内在达成过程。库伯的这种解释让我们不由想起我国《论语》中开篇名义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其中的蕴意似乎对我们简约地理解学习的本质不无裨益。
如果按照孔子“学而时习之”的表述,学习应该是“学”和“习”的一个完整逻辑过程。“学”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觉悟行为”,这种觉悟行为表现为个体首先通过感知达成认识,然后通过思考达成理解。“习”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实践行为”,这种实践行为表现为个体首先通过练习达成巩固,然后通过应用达成内化。 16
16 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学习的过程本质
由此,对学习是一个“掌握”和“转换”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通过感知达成认识,通过思考达成理解,再通过练习达成巩固,通过应用达成内化的过程。
因此,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要经历在一个具体情境下的对学习对象进行“觉悟”与“实践”的过程。而人的“觉悟”行为是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人的“实践”行为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活动,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是人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理解为,没有让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行走在问题解决主线上的学习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因此,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必须让学生经历依托学习对象(课程文本),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5.优质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
综上所述,优质的课堂是旨在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堂。优质课堂教学必须立足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的高度,弘扬“爱”的崇高立意;彰显“育人”的核心主题,坚持能力为重的鲜明主线,追求学生健康成长的终极目标。
优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充满对学生的深爱情怀,深刻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关怀和优质的文化资源过程中,在经历完满的学习过程中,焕发主体的积极情感,展开深刻的思维活动,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品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结构,真正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这是优质课堂教学在实践方法论上的强烈诉求!
现实聚焦: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检视
肇始于新世纪初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宛如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忽如一夜春风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在新课程理念面前力不从心而渐行渐远,而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的“高效课堂”则勃然兴起,广为传唱,竞相效仿并蔚然成风。悄然之间,一大批异彩纷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如满天星斗,装点着我国中小学课堂的烂漫天空。这是改革的力量,这是创新的驱动!
然而,在百舸争流的活跃背后,在百媚千红的繁荣之下,我们确需冷静地思考:新课程下以 “高效”为目标追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究竟能否充分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又能否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课程改革新理念
站在对传统课程批判与改变的基点上,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目标要求。
正如《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的,课程改革之前的所谓的传统课程,存在着课程活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等突出弊端。
以传统课程所存在的弊端为重要突破口,《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新的理念和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目标要求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传统课堂的重新认识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价值判断。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展开,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学生要走上课堂的“前台”,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由以往的“台前唱主角”和“主演”退居为“场外指导”和转行做“导演”。学生的学习是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交流式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少讲,教学组织主要(或者说必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通过创设与生活现实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搭建平台。课堂教学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课堂教学改革基本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彰显学生主体性为出发点,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着力点,以实现学生高效学习为落脚点。这在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印证。虽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各有特定的操作主张,但大体都是按照“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汇报展示,总结点评;巩固强化,应用拓展”的步骤流程。究其实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方式为教学主线,主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而在传统的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所遵循的主要是凯洛夫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具体步骤流程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究其实质,传统的“五段式教学”模式是以课程内容为教学主线,主张“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显见,新课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具有本质的区别。
新课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特征比对
4.课堂教学实践突出问题
新理念,新模式,新课堂——或许在广泛的意义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给我国中小学课堂带来了令人欣慰的变化。但是,如果以优质课堂的要求审视时下一些课堂教学的实践样态,至少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因过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内涵的窄化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改革以彰显学生主体性为出发点,这是回应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基本态度。事实上,学生主体性的意味主要表现为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积极的态度情感和自觉的独立思考等。但许多课堂教学在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标准方面,往往被异化为学生是否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举手发言,是否热热闹闹不亦乐乎的合作交流。殊不知在这背后可能并非有学生主动意识、积极情感和独立思考的发生与体现。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好“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本该启发、讲授的内容和环节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直接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因此,这也必将带来课堂教学内在活动逻辑的失真和教学活动机制的紊乱。
(2)因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式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活动的固化和学生思维能力的钝化。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改革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着力点。即: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学生在教师讲授下的接受
学习、个体独立的封闭式学习、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式学习和重复强化的机械训练式学习,主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交流式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而定,但新课程下的许多课堂,几乎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环节,似乎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就没有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难道每一节课真的一定需要小组合作吗?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环节,必将导致学生学习活动的固化;如果确实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问题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也必将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钝化。
(3)因过分追求创设生活化情境,导致课程内容本质的淡化和课程育人价值的蜕化。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课程内容要与生活现实和学生经验相联系。于是,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往往绞尽脑汁,尽力将课程内容的展开转化甚至杜撰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试图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事实上,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科学知识,本身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逻辑关联,也蕴涵深刻的育人价值。那些由课程内容演绎出来的生活化情境一经背离知识本身的内涵和与相关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即使看上去很美,也不能让学生通过对知识自身的认知实现“意义建构”。 由此,这必将直接导致课程内容本质的淡化和课程育人价值的蜕化。
(4)因过分追求教学的模式流程,导致学生学习过程的伪化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僵化。
新课程下诸多课堂教学改革极尽追求教学的结构模式与操作流程。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教学的环节作出较为固定的设置,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也相应地做出严格的时间限制,剩下的就是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公式化地套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只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展开学习过程。事实上,面对每一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班级里不同的学生和教师,教学的结构和策略也应该是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时空里的生命活动更是不同的。程式化地规定每一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流程化地采用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或许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甚至不知道某一个课堂上的某一个5分钟里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个5分钟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应该一定要在下一个5分钟里必须做什么。当教师严格地按照预设的模式流程去执行教学时,不仅扼杀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创造力,也扼杀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并终将消解课程内容的深刻育人价值。
归结起来,新课程下的一些课堂教学,外在表现出来的也许是异彩纷呈,实则却又“千遍一律”之忧。更为糟糕的是,那些课堂里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空场”、“教师教学智慧的空场”和“课程育人价值的空场”。这样的课堂,似乎很难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也很难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意义探寻:高品质课堂的意蕴
高品质课堂——这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究其理论的立足点来说——高品质课堂应该是充分彰显教育本体功能的课堂,是自觉遵循教学内在规律的课堂,是力图体现学习本质内涵的课堂。
就其历史的参照点来说——高品质课堂应该是充分汲取以往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并力图解决时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课堂,是彰显育人价值、深掘课程本质、回归学生主体、强化教师主导、活化学习方式、淡化模式流程的课堂。
就其实践的出发点来说——高品质课堂应该是以优质课堂为追求,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是切实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堂。这是高品质课堂的核心价值追求。
就其实践的落脚点来说——高品质课堂应该是立足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的高度,弘扬“爱”的崇高立意;彰显“育人”的核心主题,坚持能力为重的鲜明主线,追求学生健康成长的终极目标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倾注至真至爱的教育情怀,充分发挥对学生成长的榜样和鼓舞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启迪和主导作用;必须深入挖掘课程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在享受优质的文化资源过程中,在经历完满的学习过程中,焕发主体的积极情感,展开深刻的思维活动,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品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结构,真正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这是高品质课堂实践的根本要求。
1.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
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是高尚、本真、丰厚、灵动,这四个要素也是高品质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所秉持的理
念追求和核心指标。
(1)高尚
高尚,这里主要是指教育立意的高尚与育人境界的高尚。
课堂教学是师生同心携手经历的一段活生生的生命历程和静悄悄的文化之旅。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40分钟里,必然有也必须有学生在生命层次上的整个身心的成长;在这段特定的生命历程中,必然有也应该有人类高尚的情感在脉脉流淌。这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高品质课堂应该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彰显“爱”的伟大主题和赋予“育人”的深刻立意。高品质课堂应该指向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健康情感态度的形成。进而,教师要把一份至真至爱和一份尊重关怀尽情地掏出来捧给学生,要把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要把发现、感悟、思考、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巧妙地设计出来提供给学生。
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是高尚的课堂?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意境化想象: 17
17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第1页。 当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们带着一种兴奋、期待和忐忑不安:我又可以见到我心爱的老师了!老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我又有怎样的表现和收获?老师今天可千万不要不来给我们上课啊!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们带着一种充实、昂扬和意犹未尽:这节课让我更智慧了!
这节课让我的心情亮堂堂。怎么这样快就结束了呢?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来得及问呢!
当一个“曾经”的学生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我们似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描述:“当时我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因为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对我非常好!”“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特别讨厌语文,因为我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训斥我;但后来我语文学的特别好,因为到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他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对语文学科的如醉如痴,而他也总是在鼓励我,就这样,受他的感染,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当年参加高考时,我的数学成绩非常不好!其实在我读初中之前,我对数学很有兴趣,成绩也很好,可是到了高中,我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一点激情也没有,而且不知为什么,他似乎很不喜欢我,渐渐地,我对数学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这种意境传递了两个基本事实:如果老师热爱学生,学生怎能不热爱老师?如果老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学生怎能不热爱这门学科?或者,虽然学生确实不热爱这门学科,但因为热爱老师并且因为老师热爱自己这门学科,所以也“不得不”热爱这门学科。反之,如果老师不热爱学生,也不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又如何能够得到学生的热爱?又如何能够唤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另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来自中国和美国分别做的关于“学生对优秀教师素质的看法”的大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中美两国学生对优秀教师素质的看法比较
18
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比较不难发现,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各有特点,但是在两国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素质基本是相通的,归结起来,不外乎就是要尊重爱护学生、关怀学生,对学生负责任。
究竟怎样塑造高尚的课堂?我们不妨还可以做这样的实践性叩问:
课堂上——你的精神脉搏是否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欢跳?你的心中是否装着学生的喜怨哀愁?你的眼里是否常含一份真挚的亲善?你的脸上是否长挂一泓温馨的笑颜?你的语言是否流淌一股温暖的清泉? 你是否流露了对所教学科的如醉如痴,以此“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火花”?你是否能够“努力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把他从智力和情感的惰性状态中拯救出来”,让他鼓1918 査有梁著:《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19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舞起自己的人格与精神,并最终能够真正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的敞亮心情?
你是否为了保持你预设的教学设计和进程而让一个好学生顺畅地回答问题,却放弃了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
学生想让老师发现自己而高高举起的努力的小手,以及那小手所表达的涌动的生命宣言?或者,你是否对没有顺畅和正确地回答出问题的学生还以一个冷冰冰的态度甚至赋予一份“贬损式”的评价,而不给他温暖温馨的鼓舞启发和让他继续思考修正的机会?你是否关注到,在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地投入学习,其实还有一个躲在角落里甚至是存在于你身边的那个不知为什么而寂寞孤独的孩子?
这种意境化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叩问可以得到部分研究结果的证实:在充满尊重、信任、关怀和公平的良好课堂文化氛围里,虽然也许不能使学生变聪明,但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兴趣和能力,进而提高其认知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感。
所以,如果说课堂教学只有一个价值追求,那应该是“高尚”!如果追问时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最欠缺的或者说最迫切呼唤和亟待强化的是什么?那也许就是“高尚”!
有多少课堂里,教师对学生其实没有爱,或者虽有爱却没有真爱。有多少课堂里,老师与自己所教的学科总是保持一种庄严而冷峻的距离。从没有爱到有爱,从有爱到有真爱,从有真爱到有至真至爱,这对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来说,确是一种应该追求和彰显的境界!当然,这可能也是一段长长的历程! 20
(2)本真
本真,这里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构的本真与教学活动机制的本真。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的内在结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的载体;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显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各自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教学的一种“内在的目标设定”,可以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完美无缺”,反之,如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之间背道而驰,课堂教学可能就“乱了套”。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对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的实质和学生在学习上获得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系统的综合考虑;教师在展开与呈现教学内容时,要在确保知识本质内涵的前提下,尽力将抽象的结构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利于接受和便于发现的场景,让学生经历解构与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着眼和入手,要兼顾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状况和现有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
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机制保障,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性的资源和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认知系统,即学生的学习是在一个具体情境下对学习对象(课程内容)进行“觉悟”与“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一个外部调控系统,即教师要在有意识的组织干预尤其是指导下,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的内容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一个文化系统,即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挖掘和组织形成一个被学生所“觉悟”与“实践”的资源和载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教师的调控系统和课程的文化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是教学活动的内在机制。 21 20 迈尔著,黄雪媛,马媛译:《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21 迈尔著,黄雪媛,马媛译:《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8页。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37李铁安高品质课堂的塑造_图文等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调控,确保学生基于课程文本和教师调控进行自主认知,使课程在 “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中被学生所理解并创生新的文化。
(3)丰厚
丰厚,这里主要是指课程目标的丰厚与学习过程的丰厚。
新课程提倡“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既是三维目标,就不是简单孤立的“三位”目标,而是“三位一体”的系统目标。其中,过程目标是一条主线,学生要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
过程也是学生主体经验和体验发生的变化达成预期结果(即课程目标)的过程。这说明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充分挖掘和呈现,包括融通和渗透多种课程文化,为学生提供充分而深刻的思考、探究与交流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学习的时间为尺度来度量的,学习时间对学习成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相关研究证实,高比例有效的学习需要一个恰当的“时间空当”,学生集中精力思考某个具体问题时,期间会存在30秒至5分钟的时间空当。这个研究结果一方面告诫教师:不能期待学生能够整整40分钟都紧跟思路或者甚至自创出某个完整的想法或思路;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师:当学生思考问题时,必须给学生充分而恰当的时间空当。 与给学生充分而恰当的“时间空当”相呼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需要情感和思维的“自由发展空间”。从学生自身的生命活动考量,学习过程是学生生命的一种张弛有度的律动,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而且他们的思路也经常不知神游何处;而从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考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教师教学的调控也往往会“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些其实也是学生生命成长和智慧与创造力创生的应然“机缘”。因此,教师快马加鞭地突击教学内容或者庄严冷峻地约束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可能都不理智。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学习进度,科学而灵活地经营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和自由发展空间,保证课堂内紧张的学习环节和放松环节交替出现,做到张弛有度。 22
(4)灵动
灵动,这里主要是指教学结构的灵动与学习活动的灵动。
22 迈尔著,黄雪媛,马媛译:《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灵动也是课堂“本真”与“丰厚”的必然要求。本真的课堂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相统一,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立足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调控。丰厚的课堂要求立足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体现和实现,为学生提供丰满的课程内容,系统的知识关联,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而恰当的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让学生经历深刻灵动的思考、探究、合作与交流等学习过程。显然,无论是本真的课堂还是丰厚的课堂,都需要以学生经历对课程内容的真实而完整的学习过程为核心。
这就需要教学要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来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要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而设计。由于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课程知识,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晶体”形态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是学生通过对结构化的知识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火热”处理,最终形成活生生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分析学生学习任务的核心是什么,即课程内容的核心本质和知识结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内容究竟需要哪种学习结构,学生完成这一项任务究竟具备怎样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把静态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系列问题,让学生基于明确的和符合逻辑的并且是易于理解的教学主题,真正经历发现、思考、探索、创造的完整而丰满的学习过程。因此,从课程内容的展开角度来看,教学结构是用课程内容所蕴涵的问题搭建的一个“问题解决”的逻辑链条;而从学生学习活动所经历的过程角度来看,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在这样的教学结构下,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才是真实而灵动的过程。这也正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的道理。
相反,一方面,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如果以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主线,那么课程内容的展开可能是不清晰和不完备的,或者会束缚课程内容展开的张力,同时,课程内容自身的逻辑结构也可能被破坏,这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到头来是一头雾水;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显然是不同的,如果以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主线,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将走进一个固化的“流水线”上,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僵化的,而且是单薄的,重要的可能是失真的。 23
高品质课堂一定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教师的心灵世界和课程的文化世界的高度融合,是“以学定教”与“以教
导学”的相辅相成,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高度统一,是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高品质课堂的四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高尚是高品质课堂之基,本真是高品质课堂之根,灵动是高品质课堂之魂,丰厚是高品质课堂之果。
2.高品质课堂的实践框架
高品质课堂——这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操作模式,而是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每一节课上的核心表征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问题解决为导向,是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经历的具体情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任何一节课的课程内容,都包含内在关联的若干个“知识点”(知识系统的要素),这些“知识点”构成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系统”,也蕴涵着一个反映这个“知识系统”本质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核心问题”,都可以逻辑地分拆为几个“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支撑这23 迈尔著,黄雪媛,马媛译:《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个“子问题”的若干“问题单元”的解决来实现。而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策略,则根据每一个“问题单元”的解决来选择和设计。
这就要求教师在在备课时,首先将课程内容梳理为一个“知识系统”,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将这个“知识系统”凝聚为一个“核心问题”;教师依托核心问题,并遵循学生认知的逻辑,将核心问题逻辑地也分拆为几个“子问题”,直至将一个个“子问题”逻辑地分解为一个个“问题单元”。教师再根据每一个“问题单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基于问题单元,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具体状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或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或指导学生练习与应用,或监测学生的反思与迁移等。
高品质课堂的实践框架:教学结构与过程
上面这个框架图反映的是高品质课堂的基本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其中,核心问题的子问题构成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有三个教学环节,而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而定)。显然,这是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来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要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而设计。
就每一个问题单元的解决过程而言,高品质课堂的这个实践框架勾勒出来的恰恰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导入,习得,巩固,同时也蕴涵着关于不同问题情境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的具体灵动的路线导向——包括从教师主导开始,以学生积极参与结束,或由学生自主学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教师主导的“主控导线”;从熟悉的教学内容过渡到陌生的学习内容,反之亦可的“熟悉度导线”;先将学生引入教学主题,激起学生对该主题的情感和整体感受,然后逐步过渡到对该主题进行理性、概念性的解释,反之亦可的“情感导线”;从抽象到具体,反之亦可的“抽象性导线”;从简单到复杂,反之亦可的“复杂性导线”等等。 实践探索:高品质课堂的塑造
无疑,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教师全面深刻理解高品质课堂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基本要素和实践框架是塑造高品质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而备课环节的强化与备课技术的更新和教师教研活动的强化与校本研修机制的创新是塑造高品质课堂的关键。以下所介绍的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高品质课堂实践中关于备课技术和校本研修机制方面的创新探索。
1.高品质课堂要求下的教师备课技术 24
24 迈尔著,黄雪媛,马媛译:《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提炼核心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原点。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终极性追问:“这节课要教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学生只要把什么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完成了?”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能够提炼出核心问题,那么就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奠定了正确的基点。更为重要的
是,提炼核心问题是挖掘课程本身育人价值的根本途径,所以,这也是塑造高品质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 提炼核心问题之后,教师要将其逻辑地分解为若干子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继续做深入追问:“解决核心问题究竟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解决的逻辑顺序是什么?先解决哪个问题?再解决哪个问题?最后解决哪个问题?这些子问题解决了之后,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核心问题逻辑地分解出来的子问题将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显然,将核心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就会为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搭建了一个整体性的教学结构,教学也将由此展开。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做到准确地提炼和分解核心问题,必须“通透”课程内容。即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内容做全面的梳理,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关系,其次,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做深入挖掘,抓住课程内容的本质和所蕴涵的最核心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的过程,这恰恰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一个重要表征。
② 学情分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以往经验和调查了解,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学生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兴趣与态度等)与问题(认知经验与困难)。
③ 目标设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在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作出精准定位和对学生学情作出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确定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究竟要实现哪些具体的预期目标。
④ 思路梳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内容定位、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思想、内容结构和方法策略。
⑤ 教学设计。这是教师备课的最后环节,是将教学思路具体化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教学方案文本,为教师教学提供基本依据。
(3)高品质课堂备课技术路线下教学方案文本的创新
根据高品质课堂的备课技术路线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案的撰写也要做新的调整。
高品质课堂教学方案
序号: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过程环节1: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37李铁安高品质课堂的塑造_图文等内容。
教学过程环节2:
教学过程环节3:
这个教学方案体例模板实际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品质课堂实践框架”在操作上的具体化。即:教师依托核心问题,并遵循学生认知逻辑,将核心问题逻辑地也分拆为几个“子问题”,直至将一个个“子问题”逻辑地分解为一个个“问题单元”。教师再根据每一个“问题单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经历对每一个问题单元以至整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4)高品质课堂备课技术实施效果
实践表明:教师按照这一备课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最大的效用在于强化并提升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反思性。具体地,教师能够自觉地强化备课环节;能够对教学方案做整体性思考;能够从教学的原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本质和育人价值,并用课程知识背后蕴涵的问题架构教学结构;能够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这也直接带来了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及教学实施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具体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立足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调控,确保学生基于课程文本和教师调控进行自主认知;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解决”,真正经历发现、思考、探索、创造的完整而丰满的学习过程,并深刻领会系统的知识关联,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和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
3.高品质课堂要求下的课例创新研究
立足于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改善课堂教学,着眼于区域教育文化的创生而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核心主题之一。“课例创新研究”则是着力塑造高品质课堂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必要机制。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校本研修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不但是“课程的设计者”,还应该是“主动研究者”和“有思想的行动者”。为此,究竟如何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点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也是关于“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由此,“校本研修”应需而生。所谓校本研修,是指将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学校作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当校本研修实践聚焦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研究时,校本研修实际就成为一种“行动研究”的教育研究范式。所谓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具有“行动研究”特质的“校本研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基于教学、为了教学而做研究,这是一种使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合而为一的研究模式。这种研修模式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培育教育情怀、提升教育智慧并获得专业发展的切实有效途径。
但事实上,走进许多学校的校本研修现场发现,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免囿于形式,流于过场,缺乏深刻。集中体现在:研修主题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从新课程理念中选取的“预设性”内容,而不是聚焦和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发现的具体问题;研修过程往往是教师对预设性的内容主题展开“演绎式”的阐述,而不是(当然也不可能)基于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度的研讨与反思;研修方式往往是教师个体的“独唱”或者偶有教师群体之间“寒暄性”的一应一答。这样的研修模式,或许可以增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了解和理解,但实际上却难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难以培育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情怀、教育思想、教学智慧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终不能真正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高品质课堂要求下的“课例创新研究”
为了切实解决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所暴露的问题,并基于塑造高品质课堂的实践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提出了“课例创新研究”的一个新概念。
所谓“课例创新研究”,实际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具体地说,课例创新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某一节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落实高品质课堂根本要求和基本要素为理念参照,以研究解决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谋求课堂教学的创新点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双重内容主题,以塑造高品质课堂为目标追求,以全程化、跟进式的同伴互助、专家诊断和集体研讨为活动机制,对一节课进行课前、课上和课后“解剖麻雀式”系统研究的一个完整过程。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指出:“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继续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事实上,课例创新研究既是一种具有行动研究特质的校本研修,而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通过对教学进行个案研究并追求教学创新的实践学习。
课例创新研究作为教师的一种实践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是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是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
课例创新研究的具体操作流程是:
① 选课。某位教师自主选择一节课,作为教学创新的一个具体案例。
② 备课。选课教师按照“内容定位—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教学思路”的备课技术路线,对本节课进行系统思考,初步提出教学预设创新点,拟定教学设想。
③ 集体研讨:由选课教师向同伴详细介绍教学设想,同伴开展积极认真研讨,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选课教师确立预设的创新点,完善整个教学思路。
④ 设计教学:选课教师结合同伴意见和建议,拟定教学设计方案。 25
25 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版,第136页。
⑤ 实施教学:选课教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同伴集体观课,并对教学过程做观察记录。 ⑥ 集体研讨:选课教师与同伴对教学进行集体研讨。首先由选课教师汇报教学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由同伴介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观察结果;选课教师与同伴针对教学观察结果集中开展研讨,通过聚焦课堂教学具体现象,选课教师总结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预设创新点的体现情况,教学策略的应对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同伴指出教学过程中反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总结评估本节课预设的教学创新点的实现情况以及整体教学效果。最后,再对由本节课引发的具有普遍性启发意义的教学问题做出提炼,从中总结新的教学经验与策略。
⑦ 形成研究报告:选课教师梳理整个研究过程(即以上具体操作流程及其内容),撰写出本节课的课例创新研究报告。
(3)“课例创新研究”实践效果
自2012年开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将教师开展“课例创新研究”作为推进区域高品质课堂实践的一个主要渠道和校本研修的一个创新机制与实践模式。为此,大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专门制定了《大连金州新区关于高品质课堂教学推进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全员参与课例创新研究,建立教师开展课例创新研究相关制度。促使教师结合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实践的困惑,寻找课堂教学急需研究的问题,通过自主备课、同伴互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学校研训员要积极指导教师开展课例创新研究,每学期至少提交50份优秀案例;每一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1次完整的课例创新研究,提交1份课例创新研究报告。
2013年,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又成功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品质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一年多来,大连金州新区每一位教师都作为课题研究者积极投身于对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其中,教师开展课例创新研究成为该课题研究的一个实践基础和重要研究范式。本套《高品质课堂创新案例研究丛书》所选取的就是大连金州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全学段的近150个“课例创新研究”报告成果。
实践表明:教师开展课例创新研究,可以让教师自觉地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积极谋求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开展研究,这一实践研究最直接地导引了大连金州新区的教师自觉地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最有效地驱动了教师充分调动教学的创造性,实现对自身教学经验的超越。这一实践研究也真正促进了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逐渐走上课题化、科研化和科学化的轨道,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成果日益丰盈,教师教学能力逐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文化也发生了静悄悄的良性变化,这就是:从不想研究、不敢研究、不屑研究和不会研究逐渐走向愿意研究、勇于研究、乐于研究和善于研究,教师的科研信心和科研意识更加坚定而自觉了,科研热情和科研氛围更加浓郁而生动了,科研理念和科研方法更加先进而科学了,科研能力和科研实效更加成熟而扎实了,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与心灵沟通也更加深刻而和谐了。
一项对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区校长教师进行的关于高品质课堂成效的问卷调查(其中有82名校长和849名教师参与答卷)结果表明:认为高品质课堂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达95.54﹪, 认为高品质课堂增强了常态课教学成效的达88.39﹪, 认为高品质课堂促进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达89.29﹪, 认为高品质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的达83.93﹪, 认为高品质课堂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成效的只有
3.57﹪。这说明,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展的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得到了广大校长教师的普遍认同。
另外,来自参加本套《高品质课堂创新案例研究丛书》创作编写的广大教师们的真实感受也许更意味深长。以下所引用的是丛书的几个分册后记中的一些心声:
还记得陈桂娟老师执教的《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一课,导入环节首先提出一个原始问题:让孩子们计算1+2+3+4+5+6+7+8+9的结果。孩子们从最初的一个一个相加得到45到通过思考探索,将其转化为9个5相加,从而理解5×9=45的算理,这个过程整整用了9分钟。评课的时候,大家针对这9分钟展开
激烈研讨,被戏称为“黑色9分钟”。正方认为:这9分钟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火热的思维过程,体验了数学的审美价值,积累了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思想,非常值得,宁愿选择这个“黑色9分钟”。反方认为: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个口诀,用了9分钟时间去做算理的铺垫,很不值得!另外,在这里渗透的运算的守恒思想,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呢?正是这一次激烈而深刻的研讨,最终让老师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和追问: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更深切地认识数学的价值,感悟数学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对于老师们而言,这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升华!
——节选《小学数学》后记
我们这一群小学语文人一同研课、撰写、思索、争论,一轮轮的推翻又建构,一次次的愤悱后顿悟??那样的一幕一幕记录着我们研究与学习的过程。那是怎样的过程啊?是上课教师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成长?是指导教师教学思想与教育情感的升华?是小学语文教师向高品质课堂迈进、再迈进的坚实步伐?是的,这是我们追求“高尚、本真、丰厚、灵动”的高品质课堂的一段研究历程,是一次叩问教育真谛与挑战教育过往的涅槃。
——节选《小学语文》后记
课例创新研究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老师们首先要改变在以往教学研究中的敷衍态度,摈弃做“老好人”的思想,才能真正进入研究状态。而一经改变,老师们便欣赏到了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所带来的别样景致。通过教师之间知识结构?教法经验的互补,每个人都有着不同角度的收获,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每一节课在至少经历三轮从个人到集体的反复的研磨修改后,最终将每一位老师的智慧融入到这一节课里。这是对每一位老师教育教学高度与深度的历练与提升。
历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艰辛的。但是,磨砺后的成长却是丰盈的,也是幸福的。高品质课堂课例研究给每一个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和专业能力提升的语文教师发挥个人才能自由探索的空间。它所倡导的高尚、本真、丰厚、灵动,激活了教师的创造力,让教师从过去课堂上的教学计划执行者变成了现在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的高位引领,教师才可能以自己对人生对知识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才可能成为创造并享受教育幸福的人。
——节选《初中语文》后记
高品质课堂——这也许是与时下深入人心的“高效课堂”并行不悖的一个新“概念”,但这又绝不是
试图再在那些“百媚千红”的教学模式中平添一朵孤芳自赏的“小花儿”,而是在追求优质课堂教学道路上所发出的一点“敞开心扉”的声音,尽管这种声音可能还不是那么雄健,甚至显得有些稚嫩。至少,在探索课堂教学实践的道路上,我们始终需要牢记: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应该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范文五:“高品质课堂”活动月总结
青年教师“高品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继三月份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后,4月份,我校以“高品质课堂”为牵动,开展了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月”活动。
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每位教师都通过展示得到锻炼,得到提升;二是每个学科都呈现典型教师和优质课;三是每个教研组、学科组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最终达成每个人的每节课都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次活动呈现的亮点有: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大家群策群力。
本月教研活动,得到了三位校长及全体老师的高度重视。从活动组织的每个细节到最终的落实,校领导全程跟踪,保证了这次活动的高效高质。学校的每个中层,各个教研组、年级组全方位参与,从课程的安排到照相、录课,保证了此次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果上课和评课的老师需要照片,可以跟楠楠要,我看楠楠老师已经将每个人的照片资料打好包了,工作做得非常细;如果需要录像资料,可以找宋正阳老师帮忙,学期末需要每位老师上传一份视频课,所以大家要保留好自己的这节录像课);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在上课、听课时彼此沟通、互相协调,既安排好班级调整好课程,又保证了自己的上课、听课时间,充分的体现了我们这个集体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正是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保证了此次活动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圆满完成。
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收益,需要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群策群力,精诚合作。
一年级副班任王迎芳老师,二年级副班任陈永那老师,一二年级英语老师佟玉荣老师,当自己所负责的班级班主任老师不在时,能积极主动的走进班级,或者陪着学生吃午饭,或者陪着学生上自习,从不用教导处去安排,体现了老师之间的互助,体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这样的老师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
二、分层推进,注重实效,教研有始有终。
本月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中高年级组选出学科代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展示汇报;第二阶段是全学科所有青年教师在自主备课、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呈现自己的课堂教学。
活动过程中,共有19位教师呈现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7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听课教师达200多人次。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每位教师认真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求索的工作精神。
同组的老师们能够团结协作,共同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合作意识强;上课的老师能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真的是做到了时时刻刻在琢磨教学,充分的体现了老师们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教研的时候,上课的老师反思深刻,评课的老师能真诚以待,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校领导也对“理念的落实,课堂的构建,环节的设计,文本的解读,评课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彰显了我校精彩、有效、和谐、有趣的教研氛围。教研活动,使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地感受到“研讨”比“听课”更重要。(区内布置下去的教研一定及时参加)
纪楠楠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采松果》一课,马玲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生命生命》一课,正是通过我校诸多老师的评析、帮助、指导,在本次市级优秀课评比活动中,取得了有意的成绩。他们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努力,更离不开青松这个团队的支持,他们的成绩,就是大家集体教研出来的成绩。
另外,三月份语文、数学、英语六位骨干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已经按时传到相应文件夹中,并收到20 位老师的评课材料。非常好。
青年教师“高品质课堂”活动中,共有13位老师上传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收到16份评课材料,在此也一并提出表扬。
三、打造高品质课堂,效果显著,精彩不断。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体现了自己独有的教学魅力,亮出了自己的优点,活动激活了教师的潜能,涌现了一些教学新秀。
葛静老师大气从容的教学风格;王伟伟老师敢抓生成,有效解疑的教学机智;刘荣达老师漂亮的粉笔字,情境与文字相统一的课件设计;王琳琳老师在婚期将至时的真诚奉献;王羽老师虚心好学,将普通课磨成精品的韧劲;宋正阳老师让学生自主引入认知冲突,引发思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维碰撞的精彩;张烁老师充满激情层层递进的教学导语感染着学生,让学生遨游于语文课堂;陈晨老师则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李艳老师的淡定与从容也为学生树立起想表达、敢表达、能表达的自信;武玉婕老师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导入课文,能多种形式趁热打铁地递进式教学代表了英语组的教学特色;陈永娜与王迎芳两位音乐老师用自己能歌、能舞、会编、会弹的音乐专业素养来服务于课堂的教学策略令人羡慕;丛春超和尉路宁两位信息老师用细致的讲解,耐心的辅导,使每一位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创新的能力。南明星老师的体育课老师为辅,学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助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既掌握了体育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的意识,一举两得。
本次活动,我们课堂上呈现出的亮点很多,除了老师们自身的特点、亮点之外,我们的课堂还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1)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音体美信英学科的老师,能做到关注儿童的体验,通过听、唱、演、画、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合作学习等多种途径,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并且在凸显学科特点的同时,强化了学科融合,不仅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跳出学科看教学,让本学科的学习多元化。能为学生一节课服好务,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就是从本质上体现了高品质课堂。
(2)问题意识:知识不是智慧,能提出问题才是智慧。数学老师敢在课堂上给学生质疑时间,学生敢问,会问,师生也会用实物演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示、动手操作等办法解决问题;语文老师能够抓出关键问题贯穿全文,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我想,学生会提出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依托问题,理清思路,这就是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
(3)提升意识:我们这次教研活动任务之一就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每一位教师在我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模式下发展,提高。在这里我尤其想说的是展示的教师有遗憾,有泪水;有欣慰,有喜悦;有反思,有进步,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教师生涯中不能忘怀的记忆,40分钟展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钻研。在我们体验困惑和乐趣的时候,我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得与失,而是那种全身心投入后的进步与自信。我们钻研教材的能力提高了,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了,我们反思研讨的能力提升了,一项活动,有多项提升,希望这样的提升能走向更深、更远。
总之,课堂上,我们能达成多维目标,这便彰显了我们育人的价值,我们尊重学生的认知,这就做到了真实;老师们激情从容,孩子们充实奔放,这就是我们的愉快教育;教者有力有度,学习有序有效,就是简约之美;教与学相协调,目标与策略相统一,这就是和谐,什么是高品质,真实、有效、快乐、简约、和谐、丰富便是高品质;什么是精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当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兴奋、一起激动时,当我们在进步,在超越自我的时候,就是精彩。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二、值得反思的问题:
1.课堂上呈现出来的问题有:
(1)概念把握不够准确;如数学课中包含和分为等
(2)教学组织没有效果;面对低年级孩子不守纪律时,教师束手无策。其实,目光的注视,语音语调的变化等等都是组织教学的良好手段,年轻教师不妨可以多尝试。
(3)生成与预设不够深入;一旦有生成,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生成会手足无措,意味着备课不够充分,不敢组织学生深层次学习,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灵活,死备课,不按照教学设计来,就上不下去了。
(4)教学评价不够到位;比方一位教师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时,说:“老师不在乎你的动作是否到位,在乎的是你的心是否用到。”这个评价看似轻结果重过程,但我认为,重过程不意味着忽视结果,要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学生的一切我们都要关注、在乎,如果把评价语言改成“老师不仅关注你的动作是否到位,老师更关注你是否用心去学习了”,我想这样的评价语言就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例如你的语言是否精炼,粉笔字是否美观,上课的体态是否优美,等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不过关,很难上台阶。
(6)经验积累不够及时;撰写教学诊断不够及时,老师在听课、评课时都特有感触,可一旦落到笔头上,又觉得无话可说,懒得动笔,流失了很多值得记录的经验和方法,极个别老师听课节数不充分,且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没有上传一份评课材料。
(7)教师紧张,听不出学生的错误等问题。
这些问题,有赖于大家多钻研教材,多把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相信大家完全有能力解决好。
2.35岁以上的老师还没有参与到上课这个环节当中,尤其是35-40之间的老师,正是经验丰富出成绩的时候,不能因为学校没有强加你展示,你自己就主动去放弃展示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对自身的发展真的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失误,。
3.多媒体教室大屏幕不科学,学生看不到屏幕下方的内容;录课效果不理想;没有实物投影。
4.需要所有老师尤其是低年级老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习能力。试想,我们老师离开班级,就一定会不放心,担心学生出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是说,学生还不会自习,不会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主动学习。目前我们学校三、五、六年级的自习能力比较强,尤其是三年一班,他们班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在和不在就一个样)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畏权威的学习品质,课堂上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出现错误时,要让学生能听出来,并提醒老师及时修正,课堂上,允许不会,但不允许有错误师生谁也不指出来。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今后努力方向: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
作为教导处,今后将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使老师得到锻炼,不断成长;让每一位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没有遗憾,让每一位老师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上,成为领军人物。
作为我们每位老师,请坚信: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一定行。
(4月份教学研讨总结到此,5月份,将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有数学学科的口算竞赛,语文学科的词语竞赛,英语学科的听力竞赛,由于区里的教研活动表还没有下发,以及咱学校的体育会日子还没有定,咱们的竞赛的日子暂时没有定死,初步都定在5月下旬)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I.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thre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departments 2.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3, Finance Department organizational chart:Framework required adjustment, proposed by the first head of the headquarters or branches of the Department head, General Manager meeting for discussion and adoption, approv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issued a docu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Headquarters. Office work functions 1, General Office work General Office work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 in charge of the transaction so as to improve servic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2, and total do functions 2.1 foreign contact: coordination and government competent sector, and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s of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good of dredge channel, promote company and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industry enterprise of widely cooperation and friendly between, set good of enterprise image; 2.2 system developed: drafting, and modified, an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ference, and issued a,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