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诗歌鉴赏画面描绘
古诗词鉴赏 画面描写 2012 年4 月25日 东八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疑 飞是 流银 直河 下落 三九 千天 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习目标 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 ,并能灵活运用。 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注意步骤: 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 、树、燕、泥 莺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 树:向阳的树木。 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刚会飞的燕子。 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 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 泥:春天的泥粒。 巢。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方 法 总 结: 画 面 描 写1、找全景物2、加修饰语3、展开联想、想象4、
独怜幽草涧语言流畅生动 练一练评一评:市中一摸原题 (一)滁州西涧 韦应物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 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3分) 比较题目要求的不同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不同点:去掉了“简洁的语言”,
、傍晚下着大雨,潮水上涨,独自一强调了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性。 评一评:1
人迷失在荒野中,没有人经过,救自己出去。 联想不符合句意,没忠实于原诗 (0分)2、傍晚潮水夹带着春雨而来,渡口河面上 的小船独自横斜着。 (1分) 直译,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3、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周围了无人踪。 景物不全 (2分) 参考答案 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 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 横斜在河中。(3分)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横。 评分意见:画面描绘2分,语言1分。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1、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 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注意此题与以往题目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考察的句子也许不是名句。 新题型示例——挑战 题: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春光宛如清清溪流一样绵长。(3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参考答案: 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春意浓郁,宛如这清清的溪水一样绵长。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4、字数限制。 方法提炼:写明句意——前提忠于原诗——原则联想想象(关键词、上下文)语言生动演练:发挥想象与联想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不少于40字)2、对“山
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写(不少于40字)
范文二: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学生) - - 副本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
一、常见题型
1.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句”所展现的情景。
2.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句”展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
二、答题思路
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
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
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4、注意字数。
三、实战训练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1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9.⑴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3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1
入山
【元】刘因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①尽,苍翠忽从怀抱生。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
【注】①陀:不平坦。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子呈现的景象,并写出词句表达的情感。(3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送 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⑴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范文三:诗歌中的画面描绘
诗歌中的画面描绘
微课教案
襄城县颍阳镇初级中学 李小沛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画面描绘的题型呢,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又是怎样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诗歌中的画面描绘。
二、欣赏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两幅图,是不是很美呢,诗人用诗句传递出了如画的美景,那如果让你把这两幅图的内容用文字描绘出来,大家会不会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呢,
三、方法解读
其实,针对这样的题型,大家不必惊慌,只需要两步就能解决问题。首先,要翻译诗句,注意把意思翻译完整,不要对诗句的内容有所遗漏。肯定有同学说了,这有什么难的,没错,这是我们学习诗歌最基础的能力。大家看这两个示例,对比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觉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呢,是的,太抽象了,美没了。
别急,关键在于第二步:发挥想象,加修饰语。很多同学对画面描绘缺乏信心,就是因为缺少想象,词汇枯竭,描画不出诗中的美感,整个句子都是干巴巴的,就像刚才的那两句示例一样。只要你敢于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先呈现出画面,然后再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出来,相信你的答案一定可以非常精彩,并获得改卷老师的青睐。
不信,再看这两句示例,我把它们加上了一些修饰词,是不是就很不一样了呢,
四、教师寄语
同学们,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灵动的词句传递出的不仅是诗意的生活,更有如画的美景。
希望同学们认真读诗,细心品诗,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用自己的文字重新解读诗歌,体会诗中有画的效果。
范文四:诗歌鉴赏题画面鉴赏
诗歌鉴赏题
(1)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他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2)分析诗歌“意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意境(氛围)特点术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
闹等。
九、全国卷Ⅰ(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jianghu ,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答案:这首七言绝句《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周边——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
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十、全国II 卷(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一.2005江西卷(6分)
绝 句 吴 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径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
析。
答:答案:春夏之交乍暖忽寒。
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二.2006江西卷 (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泪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解析】从【注】中提供的背景可知,这首诗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题目要求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那么只要找出作者眼前的景(“实”)和心中的情(“虚”)即可。
这首诗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藏锋不露,含思婉转,颇具匠心。
三.2007江西卷(6分)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答案】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六.2010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辽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思路点拨】 主题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鉴赏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都要先把握住诗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体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
八.山东卷(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答: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这两句写正当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世人看到红袖凭楼情景时一下子联想起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于是思家之情更浓重了。
范文五: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描绘画面
诗词鉴赏——描绘画面
【学习目标】
1. 读懂古诗词
2. 准确、生动地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3. 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透视】
1. 描绘画面做到语言简洁,优美,符合诗歌意境。
2.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方法点拨】
趣味导入:
1. 最奇特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 最荒凉的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3. 最贵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4.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小妹戏东坡)
5.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6.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7.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9.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10.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诗歌的分类:
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
边塞诗
送别诗
《还珠格格》“送别诗”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有这样一个情节:乾隆皇帝带小燕子、紫微江南出
巡,在江边见一群儒生摇头晃脑作诗赠别朋友“老铁”。乾隆见诗后便说:“我家丫头也会作这样的诗。”于是叫紫微露一手。紫微便吟道:
你作诗来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这能叫诗吗?谁知紫微笔锋一转,又续诗道:
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后两句通过比喻,把离别之情渲染得登峰造极,众人赞不绝口。
咏史怀古诗
哲理诗
- 1 -
讽喻诗
题型:
1.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首诗或者某一联的画面描绘出
来。
【例题精讲】
一、山水田园诗描绘画面
⑴村中的小院: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
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
家以诗会友,杜甫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
所措。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间尚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
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面带笑容地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就请客人入座
闲谈。 时隔不久,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
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
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杜夫人当
即示意杜甫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诗宴’,以表
寸心。”正当客人有些莫名其妙之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
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
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时
客人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黄鹂:黄莺。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西岭:即西岭雪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东吴: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1.小院周围有哪些景物?
2.请为这些景物添加修饰。
3.你要是住在这里,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 ⑵村中的山
山中 (王维)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