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心肺复苏
什么样的人需要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循环骤停)的人,即原来全身与心脏情况较好的人,突然意外地发生心脏停止跳动。
心肺复苏的含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时,在体外所实施的一些基本急救操作,其目的是保护脑、心、肺和肾等重要脏器,并保障尽快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通常的CPR ,即指BLS 。
复苏的最佳时间:
越早越好。
开始CPR 时间小于4分钟,存活率43~53%;
8分钟时仅10%;大于10分钟0。(生存链)
生存链(4E ):
早期通路(early access)
早期心肺复苏(early CPR)
早期除颤(early defibrillation)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early ALS)
复苏的三期:
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 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 复苏后生命支持/长期生命支持
(post-resuscitation life support,PLS )
复苏的九步骤:
A(airway ,保持气道通畅)
B (breathing ,重建呼吸) C (circulation ,重建循环)
D (drugs and fluids,药物和液体) E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记录) F (fibrillation treatment,除颤) G (gauging ,评估)
H (human mentation,意识) I (intensive care,重症监护)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
目的:维持足够的通气和血液循环,直至采取措施纠正导致心搏停止的原因。尤其对呼吸衰竭,仅通过基本生命支持即可完全纠正。
A (airway ,保持气道通畅) B (breathing ,重建呼吸) C (circulation ,重建循环)
A
判断 意识判断:你怎么啦 脉搏判断:颈动脉或股动脉 呼吸判断:听和看、皮肤感觉
(非专业人员:吹气后无呼吸、无咳嗽、无活动,即按压) 呼救 先呼救( Phone first ) 先抢救( Phone fast ):中毒、溺水、触电、创伤
(可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优先送往附近有条件溶栓的 医院)
必须报告(通过电话120/第二目击者):地点、回电、号码、事由、需要帮助人数、个人情况、措施、其他要求。
安置 复苏体位:去枕仰卧,头低脚高(或平卧),背部需
要坚硬物支撑。
疑颈椎损伤:一手保护颈部,一手整体翻身。 昏迷且有呼吸(昏迷体位):去枕,侧卧位,下颌向
前方推出,肘和膝微屈,躯干前倾。
开放 开放气道,头后仰,下颏上提法。
颈部外伤:双手抬颌法,嘴张开。
B
原则:口对口/口对鼻。 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紧贴对象嘴外缘,尽量呈封闭状态。
初始通气(2秒钟吹气),700~1000毫升(或10毫 升/公斤),要可见胸廓抬起。头后仰,捏紧鼻孔。已 气管切开或做过人工呼吸孔,口对呼吸孔通气。 2000指南:不想吹/不可能吹——不吹,立即按压。 C
双手掌重叠放在胸骨下 1/3,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相平行,双臂伸直。
频率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之比 15﹕2,4
个循环之后判断(10秒钟判断)。冲程间距4~5厘米。
注意:胸外按压频度和深度,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反弹,
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关于除颤:
国内即扣击。呼救后CPR ,5分钟内除颤,而医院内应3分钟内除颤。
除颤指征: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无脉搏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放于电极和皮肤之间,分别放置于患者胸骨右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操作者和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和病床。 两电极同时通电后,能量递增按下图,但重复除颤只用360J 。
200 J
200 ~ 300 J
360 J
适应症:
呼吸频率在>35次/分或<5次>5次>
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
ARDS (PAO2/FI O2<200mmhg>200mmhg>
严重低氧血症(SpO2<><60 mmhg)="">60>
禁忌症:没有绝对的禁忌症
中或重度气胸或纵隔气肿未行引流 严重肺大泡 大咯血 大面积心梗
呼吸机常用参数:
潮气量Vt 呼吸频率f
吸呼比I:E或吸气时间Ti 吸氧浓度FIO2 吸气触发trigger 呼吸末PEEP
压力支持ASB/PSV
呼吸机通气指标:
潮气量6-10mL/Kg 呼吸频率12-15次/分 吸呼比1:1.5-1:2 触发:-2-2cmH2O FIO2:通常<>
若FIO2在0.6以上降不下来,加用PEEP ,ARDS 一般在10-15 cmH2O ,偶而达20 cmH2O
压力支持:5-15 cmH2O
呼吸机常用通气模式:
IPPV/CMC 间歇正压指令通气 IPPVassist(A/C) 辅助控制通气 SIMV 同步间歇指令同气 ASB/PSV 压力支持通气 CPAP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PEEP 呼气末正压
所有呼吸均由呼吸机提供 病人不需自行触发
易产生人机对抗,常需用镇静药和肌松药 设置特点;Vt Ti f FiO2 PEEP 适应症: ? 无自主呼吸 ? 呼吸浅快、呼吸功增加、通气效率差 ? 手术麻醉用肌松药的病人
可以触发通气
所有呼吸以设定的容量或设定的压力进行。 过快频率的切换易造成过度通气、低血压。 设置特点;Vt Ti f FiO2 PEEP Trigger 适应症; ? 急性呼衰 ? 休克 ? 术后恢复 ? 感染性肺炎 ? 败血症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病人按呼吸机设定次数接受指令设定的潮气量或设定的压力 指令呼吸与病人自主呼吸动作同步
在指令呼吸间歇期,病人可自主呼吸,同时可加用压力支持 若病人不能切换呼吸机(如病人用肌松药),则A/C和SIMV 是同一模式 设置特点;Vt Ti f FiO2 PEEP Trigger ASB/PSV 适应症: * 呼吸衰竭 * 肺炎
* 术后恢复 * 术后肺不张 * 神经肌肉疾病
病人维持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给予一定的压力支持 潮气量、吸气时间、呼吸次数均可变化
潮气量取决于压力支持水平、病人吸气用力情况、肺机械运动
不能与IPPV 、IPPVassist 混合使用,可与SIMV 、CPAP 混合使用 可单独使用
设置特点:压力支持水平( ASB/PSV ) FiO2 PEEP Trigger 增加自主呼吸的潮气量
减少呼吸肌做功(WOB ) 使用于COPD
是一种独立的通气模式
必须在自主呼吸的条件,整个呼吸周期给予一定的气道正压,也可以理解为自主呼吸下的PEEP
对循环系统有一定影响 设置特点:PEEP FiO2 适应症:
* 术后肺不张 * COPD * 脱机 * 吸痰
临床优势;改善氧合、增加FRC
非呼吸机模式,不能单独使用
在呼气相能维持肺泡不萎陷或使陷闭的气道开放,增加氧合、增加FRC 、利于CO2排出能以CMV+PEEP、SIMV+PEEP的形式存在 一般情况下,PEEP 小于15-20cmH2O 适应症:
* 持续低氧血症 * 肺水肿、ARDS
* 外科术后防止肺水肿 * COPD
PEEP 可减少心排血量,应用PEEP 时必须监测血压 高PEEP 可导致吸气过程中肺泡膨胀过度
单侧肺疾病时,PEEP 能导致肺血流向非通气肺区再分布,故可加重氧合障碍
呼吸机常见并发症 气压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使用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BP 、R 、SO2、HR
动脉血气:必须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调节呼吸参数
呼吸机报警系统 高压报警
常见原因:分泌物堵塞、管道扭曲、咳嗽、呼吸机与病人不协调. 低压报警
常见原因:管道脱落、漏气、高压气源工作压力下降 低分钟通气量或潮气量报警
常见原因:漏气,部位可以是管道、管道与病人接口处、加热湿化器 氧浓度报警
加热湿化器报警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1.病人神志清,感染控制,循环稳定,营养状态和肌力良好。
2.呼吸功能明显改善(1)自主呼吸增强(2)咳嗽有力,自主排痰(3)降低机械通气量,病人能自主代偿 3.血气分析在撤机阶段稳定。
撤离呼吸机的生理指标
1. 最大吸气压力超过-20cmH 2O 2. 肺活量>10-15ml/ kg
3. 自主潮气量>5ml/kg, 深吸气量>10ml/ kg 4. 第1秒用力呼出量>10ml/ kg
5. 静息MV>0.1L/kg, 最大通气量>2倍静息MV
6.FiO 2=1.0时,P (A-a )O 2<40.0-66.6kpa (300-500mmhg)="" 7.fio="" 2="1.0时,PaO" 2="">40.0kPa (300mmHg)
8.FiO 2<0.4时,pao 2?8.0kpa="" (60mmhg),="">0.4时,pao>< 6.67kpa="" (50mmhg)="" 9.=""><15%>15%><0.55-0.6 11胸肺顺应性="">25ml/cmH2O
12肺动脉血氧分压>5.33kPa (40mmHg)
撤离呼吸机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撤机方法有
1. 直接撤机:适用于全身麻醉后的病人;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
2.SIMV 过渡脱机:病人不脱离呼吸机间断进行自主呼吸,可任意调节FiO 2, 逐渐减少SIMV 的频率和潮气量,当SIMV 的频率降到5次/min,潮气量400-500ml ,FiO 2,40%以下,动脉血气维持正常,可撤机。适用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者。
3. 压力支持(PSV )+SIMV过渡脱机:PSV 是一种特殊的辅助间歇正压呼吸,吸气时呼吸机供给一个正压气流,病人自主呼吸做功减少,所以PSV 更适用于撤机的初期。随着病人自主呼吸的加强,逐渐减少PSV 压力水平,直至到零后,改用SIMV5-6次/min,潮气量300-500ml ,维持一段时间,动脉血气维持正常,可撤机。此法可防止呼吸肌疲劳,利于撤机成功。
4.CPAP 过渡脱机或CPAP+SIMV;CPAP+PSV方式:CPAP 一般从6-8cmH 2O 开始,逐渐减少压力。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及其代理人介绍检查目的意义。
2、给患者或其代理人谈清骨穿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检查方法。操作中和操作后可能对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麻醉意外、感染、局部损伤、出血或血肿、干抽、稀释及操作失败。 3、患者或其代理人签署创伤性检查知情同意书(由代理人签署者,应有患者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受托人与代理人姓名一致)。
4、取周围血涂血片 二、适应证
1、各类血液病,如各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如疟疾、黑热病及伤寒等。 3、疑有骨髓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4、借助骨髓内发现特殊细胞诊断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 5、败血症可行骨髓培养了解病原菌。 三、禁忌证
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四、操作方法
1、器械及药品,无菌骨髓穿刺包及手套,推片、玻片、培养基、2%利多卡因。 2、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穿刺点可选在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柄、脊椎棘突和胫骨前侧,以前三者多用。 (1)髂后上棘穿刺术
①体位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②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一般用安尔碘消毒皮肤2-3遍,范围不小于穿刺点周围10cm ,且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铺无菌洞巾,用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达骨膜。 ③左手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选择穿刺点与背部垂直方向刺入抵达骨膜后,左右旋转式钻入,通过骨皮质,达骨髓腔时突感空松,再时针1cm ,针头即可固定不动。 ④取出针芯,接10ml 干燥注射器,缓缓用力抽吸,当血液一出现于针管时立即停止抽吸,取骨髓量约0.2ml ,过多则混进血稀释。取下注射器,插回内针芯,将抽得的骨髓迅速注至玻片上,供推片制标本,一般推片6张左右,与外周血涂片同时送捡;若行骨髓培养,
则需抽取5~10ml 。
⑤拔出骨穿针,局部碘酒消毒,并盖纱布,压迫1~2分钟,以胶布固定。
⑵髂前上棘穿刺术
患者仰卧或测卧位,取髂前上嵴向后约2~3cm 髂缘最宽处或在其旁侧为穿刺点(图13-5-2),其余步骤同上。
⑶胸骨柄穿刺术
患者仰卧,头尽量后仰并转向一侧,肩背部垫高,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选择胸骨柄为穿刺点,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度,由胸骨柄上缘进针,刺入皮肤,进入骨髓腔约1cm 。其余步骤同上。
⑷脊椎棘突穿刺术
患者坐位,两臂置于椅背上,头枕臂上;或取侧卧位,头向前胸及两膝向腹屈曲,充分暴露脊俗语棘突。穿刺点定于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之棘突顶点或旁侧。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于棘突中央或侧方垂直刺入进骨髓腔。其余步骤同上。 ⑸胫骨前穿刺术(仅用于2岁以下小儿)
患儿仰卧,助手固定下肢。穿刺点定于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厘米(或胫骨中、上1/3交界处)之内侧面胫骨。其余步骤同前。 五、术后处理
(一)术后应压迫止血,对有出血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肿形成或流血不止。
(二)术后3日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及其代理人介绍检查目的意义。
2、给患者或其代理人谈清腰穿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检查方法。操作中和操作后可能对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重的可有生命危险,如麻醉意外、感染、出现出血、血肿或出血加重、头痛、神经刺激症状、尿储留、一过性的下肢感觉异常或截瘫等、神经损伤症状(不可恢复的下肢感觉异常或截瘫等)、脑疝等。
3、因感染性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术前可静滴甘露醇脱水,减轻水肿,降低颅内
压。
4、患者有燥动不安不能配合者,术前应给予镇静剂。
二、适应证
1、了解有无颅内出血。
2、检查脑脊液性质,测定颅内压力,注入碘油或空气行脑或脊髓造影,以诊断颅内疾病。
3、放脑脊液减压,或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三、禁忌证
1、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的患者
3、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者
四、操作方法
1、器械与药品、清洁盘、腰穿包、消毒手套、注射用药、2%利多卡因及测压管等。
2、患者取左胸膝位侧卧,脊柱靠近床沿。
3、穿刺部位一般选择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即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 五、操作步骤
1、局部常规消毒,一般用安尔碘消毒皮肤2-3遍,范围不小于穿刺点周围10cm ,且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椎间韧带。
2、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椎间隙之间,与脊椎呈垂直或针尖斜面稍斜向头侧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成人约4~6cm ,儿童2~3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阻力突然消失,小心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即为穿刺成功。
3、立即接上测压管,测试并记录脑脊液的静水压,此为初压。
4、收集脑脊液2~5ml 于试管内,用作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等化验,通常第一管不用于脑脊液常规检查。颅内压增高时不宜放液过多,2~3ml 即可。
5、放液后再接测压管测压,此为终压。
6、术毕将针芯插入,再一并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碘伏消毒,盖以消毒纱巾,胶布固定。
7、鞘内注药时,应先放出一定量脑脊液,然后再注入同量的药物。 六、术后处理
术后除去枕头平卧4~6小时,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需卧床1~2日,并定时观察呼吸,脉搏、瞳孔及血压等。
七、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如有阻力不可强行再进,需将针尖退至皮下,再调整进针方向。
2、穿刺用力在适当,避免用力过猛易损伤组织,并难体会阻力消失之感。
3、如用大粗针头穿刺进,需注意有无脑脊液外漏及引起的低颅压综合征,如发生可嘱患者多饮水或静脉滴注0.5%氯化钠低渗溶液。
4、对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出血者,应禁忌作压颈试验(Queckenstedt )避免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脑疝及出血加重。
一 、术前准备 1、术前谈话
① 穿刺的目的。
② 穿刺中及穿刺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麻醉意外、出血、腹腔感染等。
2、签署授权委托书及创伤性操作知情同意书。
二、 适应证
1、 腹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2、 腹膜疾病的鉴别诊断。
3、 确定有无腹腔内出血。
除用于诊断外,腹腔穿刺术还可以用作治疗手段,如大量放腹水以缓解大量腹水引起的压迫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以治疗有关疾病(如腹腔内感染、腹膜转移癌等)。
三、禁忌证
1、 明显出血素质。
2、 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
3、 肝性脑病先兆者。
4、 巨大卵巢囊肿者。
5、 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四、术前准备
1、测量患者血压、脉搏、腹围及检查患者腹部体征,以便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2、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
3、必要时,应该作B 超定位。
4、无菌腹腔穿刺包1套,50ml 或20ml 无菌注射器1付和7号或9号注射针头1只,清洁玻璃试管3~4只。需作细菌培养者,备无菌培养试管1只;如疑有肿瘤可能者,还需备干净250ml 空瓶1只,砂袋1只及多头腹带1付。
五、操作方法
1、患者通常取仰卧位,腹水量少的可以取侧卧位(左侧卧位居多)。术者站于穿刺部位同侧。
2、穿刺点选择
①左下腹取脐与作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②侧卧者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延长线的交点。
③脐与耻骨联合中点联线上1cm ,偏左或偏右1~1.5cm ,此处无重要脏器,且穿刺点位于腹直肌内,易于愈合。
④少量腹水或包裹性积液,可用B 超定位后穿刺。
3、穿刺点常规消毒,一般用安尔碘消毒皮肤2-3遍,范围不小于穿刺点周围10cm ,且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戴无菌手套、铺巾;是否需局部浸润麻醉,可视情况而定,如需要者,可应用2%利多卡因。术者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经穿刺点垂直刺入皮下,然后再缓缓刺入腹壁,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针尖进入腹腔,回抽针芯,有腹膜腔积液抽出即可。
4、抽出腹膜腔积液分送常规、生化及其他特殊检查(如细菌培养等)。如需在腹膜腔积液中找肿瘤细胞,则尽可能多收集一些,一般最好在100ml 以上。
5、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以无菌纱布复盖,胶带固定,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
6、注意点:抽取腹膜腔积液前,应注意除外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1、穿刺前应向患者及其代理人介绍胸膜腔穿刺术的目的意义,消除顾虑,操作时避免咳嗽和讲话。
2、讲明胸膜腔穿刺术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诊疗方法。操作可能出现麻醉意外、感染、气胸、出血及操作失败,严重者可能出现纵隔摆动、复张性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3、让患者或其代理人签署创伤性检查知情同意书(由代理人签署者,应有患者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受托人与代理人姓名一致)。
4、部分病人做好胸水B 超定位。
5、测量患者血压、脉搏,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6、准备无菌胸腔穿刺包1套,50ml 无菌注射器1付和5ml 注射器1付,清洁玻璃试管3~4只,利多卡因1支,消毒盘,纱布,1:1000肾上腺素1支,无菌手套2付。需作细菌培养者,备无菌培养试管1只;如疑有肿瘤可能者,还需备干净250ml 空瓶1只。
二、 适应证
明确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和胸膜腔内给药。
三、 禁忌证
1、穿刺部位或附近皮肤软组织感染,
2、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的患者,
3、严重出血倾向,
4、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四、 操作方法
1. 体位:患者面向椅背坐于椅上,两前臂平放在椅背上缘,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
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应上举抱于枕部。
2. 穿刺点应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或
腋中线第6-7肋间,有时也可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也可根据X 线或B 超的定位确定。穿刺点可用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 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部位皮肤,关闭三通活栓,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
刺入,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胸腔。助手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止刺人过深伤及肺组织。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如用针尾上套有橡皮管的穿刺针,应先将橡皮管用血管钳夹闭,然后再进行穿
刺,进入胸腔后,接上注射器,由助手协助松开血管钳,术者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由助手再次夹闭橡胶管,然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容器,予以记量或送检。
6. 操作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用胶布固定。嘱患
者静卧。
五、 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
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反应,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并可以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立即拔针,根据临床作相应对症处理。
2. 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只需50—l00ml 即可;减压抽液一般首次不
超过600ml ,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 ;如为脓胸,尽量每次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然后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肿瘤细胞,至少应需l00ml 液体,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3. 在操作过程中,应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同时要防止空气进人胸膜腔,始终保持胸
膜腔内负压,
4. 需进行药物治疗时,可在抽液完毕后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5.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伤及腹腔内脏器。
换药
一 换药原则
⑴ 医生当天有手术时,术前不宜做感染伤口的换药。
⑵ 换药人员进入换药室前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用肥皂水洗手后再开始操作。
⑶ 应避开打扫卫生、晨间和晚间护理、治疗以及开饭的时间。 ⑷ 换药前需了解伤口的情况,对所用的敷料的种类和数量做出准确的估计。敷料一经由容器取出即不准再放回去。换药中途如需增添敷料,应请护士代取或洗手后自取,换药物品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大镊子来取。
⑸ 换药时要用两个弯盘,两把镊子。镊子柄端置于盘外,以免拿镊子时盘中敷料被手污染。取敷料时,宜将最后使用的部分放在盘底,最先使用的部分放在上层,以便顺序使用。不同的药物不能混放在一起。
⑹ 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操作技术。如换药者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的换药碗(盒)。各种无菌锦球、敷料从容器中取出后,不得回放入原容器内。
⑺ 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对于疼痛较重的伤口,可于换药前15~30min 注射或口服止痛剂。
⑻ 取下的敷料应放人另一空盘内,不得放在床上或乱丢,以防污染环境和交叉感染。换药完毕,将脏敷料倒入污物桶内,弯盘和器械放人洗涤池中,用肥皂洗手后再给另一患者换药。
⑼ 换药者如需在同一段时间内进行多个患者的伤口换药,其换药的顺序应做到三先三后原则: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有菌伤口;先换感染轻的伤口,后换感染重的伤口;先换一般感染伤口,后换特殊感染伤口。对于特殊感染或传染性强的需要行接触隔离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铜绿假单胞茵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用过的器械应在病室内用来苏水浸泡消毒,敷料用纸包好送去烧毁。医生换药后用消毒液洗手。
二 换药步骤
⑴ 观察伤口,向患者说明开始换药,使患者有思想准备。
⑵ 戴口罩、帽子,帽子不露长发,鼻子不外露。给患者安排较舒适的体位。
⑶ 洗手(第一次换药以及感染伤口换药后)。
⑷ 从药车上能按无菌操作取出换药器械和敷料。盖好灭菌敷料筒的盖子。辅料不多余。带好胶布。
⑸ 陪客管理:换药时请家属离开病室。爱伤观念: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注意患者的保暖,冬天时关好门窗。
⑹ 揭胶布的技能:由伤口处向外揭,要减少患者的痛苦。 ⑺ 用手揭除最外层敷料。
⑻ 用镊子按无菌操作去揭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⑼ 掌握镊子和血管钳的执法。
⑽ 能严格执行两把镊子法。一把用于接触伤口(一般用右手),另一把用以夹取棉球或敷料(一般用左手),目的是保持后者暂不受污染。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或钳)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操作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在上,而使接触伤口侧(有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左手侧镊(钳)受污染。
⑾ 用酒精棉球擦洗伤口皮肤2次,有切口的沿着切口的方向擦,范围是3cm 。
⑿ 再用盐水棉球擦洗伤口(无创面的伤口不需盐水棉球)。 ⒀ 处理好伤口后,最后用酒精再消毒皮肤一次。
⒁ 正确覆盖敷料(纱布覆盖面边缘至少超过伤口3cm )。 ⒂ 胶布固定牢靠。
⒃ 能正确处理污物。
§1.1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 关于食管的狭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C )
A. 第一狭窄相当于第7颈椎的下缘 B. 第二狭窄距中切牙20cm
C. 第二狭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D. 第三狭窄相当于第11胸椎平面 E. 第三狭窄距中切牙45 cm
2. 下列关于股动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
A. 续于髂外动脉 B. 外侧有股静脉伴行 C. 内侧有股神经伴行
D. 近端浅表有肌肉覆盖 E. 是髂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 E )
A. 因子Ⅷ激活 B.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C. 纤维蛋白溶解 D. 纤维蛋白的激活 E.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4. 50 kg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有 ( )
A.2000~2500 mL B. 2500~3000 mL C.3000~3500 mL
D.3500~4000 mL E.4000~5000 mL
5. 健康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 )
A. 80% B.70% C.60% D. 50% E.40%
6. 血清与血浆最重要的区别是 ( )
A. 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B. 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C.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D. 血浆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E. 血浆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7. B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 )
A. E抗原 B. D抗原 C. A抗原 D. B抗原 E. C抗原
8. 大量饮清水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E.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9. 热原质是 ( )
A. 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
B. 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
C. 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蛋白
D. 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蛋白
E. 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10.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不包括细菌的芽胞) 的方法称为( )
A. 无菌操作 B. 消毒 C. 灭菌 D. 无菌 E. 防腐
11. 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 )
A. T细胞、K 细胞 B. T细胞、B 细胞
C. B细胞、K 细胞 D. T细胞、单核细胞
E.B 细胞、巨噬细胞
12.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 )
A. 1.5 mmol/L B. 2.5 mmol/L C. 3.5 mmol/L
D. 4.5 mmol/L E. 5.5 mmol/L
13. AG增高提示体内有 ( )
A. 高氯血性呼吸性碱中毒 B. 低氯血性呼吸性酸中毒
C 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 D. 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E. 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14. 缺氧的概念是 ( )
A. 血液氧含量过低 B. 血液氧容量降低 C. 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D. 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E. 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15. 体温每升高l ℃,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 )
A.5次 B. 10次 C. 18次 D.20次 E.25次
16.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
A.2000 mL B.1000 mL C.800 mL D.400 mL E.100 mL
17. 治疗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 ( )
A. 氨茶碱 B. 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地塞米松
E. 氢化可的松
18. 阿托品解痉作用最好的是 ( )
A. 支气管平滑肌 B. 子宫平滑肌 C. 胃肠道平滑肌
D. 胆道平滑肌 E. 输尿管平滑肌
19. 初级卫生保健又称 ( )
A. 基层卫生保健 B. 低级卫生保健 C. 农村卫生保健
D. 一级卫生保健 E. 综合卫生保健
20. 有关一级预防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 又称临床前预防,是使疾病不致发生
B. 主要是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 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D. 主要是对疾病有效治疗,防止疾病恶化
E. 又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或消除病因与危险因素
[B型题]
问题21—22
A. 颞浅动脉
B. 面动脉
C. 颈总动脉
D. 肱动脉
E. 桡动脉
21. 于桡骨茎突掌侧可摸到搏动 ( ) E. 桡动脉
22. 在耳屏前方,颧弓后端上方可摸到搏动 ( ) A. 颞浅动脉
问题23--25
A. 每搏量
B. 心率
C. 外周阻力
D. 大动脉弹性
E. 循环血量/血管容量比例
23. 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脉压高低的是 ( ) D. 大动脉弹性
24. 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舒张压高低的是 ( ) C. 外周阻力
25. 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收缩压高低的是 ( ) A. 每搏量
问题26—27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全身性水肿
E. 水中毒
26. 最容易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的是 ( ) B. 低渗性脱水
27.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摄入水分过多可发生 ( ) E. 水中毒
问题28-30
A. 佝偻病
B. 夜盲症
C. 脚气病
D. 癞皮病
E. 坏血病
28. 硫胺素缺乏可导致 ( ) C. 脚气病
29. 维生素D 缺乏可导致 ( ) A. 佝偻病
30. 维生素C 缺乏可导致 ( ) E. 坏血病
[C型题]
问题31~33
A. 交感神经支配
B. 副交感神经支配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31. 心脏 C. 两者均是
32. 瞳孔 C. 两者均是
33. 汗腺 A. 交感神经支配
问题34—35
A. 血浆胶体渗透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34. 血浆总渗透压是指 ( ) C. 两者均是
35. 具有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作用的因素是 (
压
[X型题]
36. 属消化腺的是 ( )
A. 甲状腺 B. 腮腺 C. 前列腺 D. 胸腺 E.
37. 高钾血症可见于 (
A. 急性肾衰竭 B. 慢性肾衰竭 C.Addison 病
D. 糖尿病 E. 经胃肠摄钾过多
38. 内生致热原有 ( )
) A. 血浆胶体渗透下颌下腺 )
A. 白细胞介素-1 B. 体内代谢产物 C. 干扰素
D. 肿瘤坏死因子 E. 细菌产生的毒素
39.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代谢紊乱常表现 ( )
A. 氮质血症 B. 代谢性酸中毒 C. 水中毒 D. 高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40. 强心苷主要临床应用于 ( )
A. 慢性心功能不全 B. 心房颤动 C. 心房扑动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室性心动过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食管的第三狭窄位于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切牙约 40 cm 。
2. 脓毒血症是指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各组织或脏器而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3. 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途径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 传播。
4. 氨茶碱能抑制酶,使细胞内增高,因而使支气管平滑肌 松弛 ,肺通气量增加。
5. 炎症介质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6. 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明显,而支链氨基酸则明显 减少 。
7. 由于病因和致病条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因此,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 模式转变为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
1.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 ( - )
2. 纵隔不是单个器官,而是两肺之间许多器官结构以及结缔组织的总称。 ( + )
3. 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 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 + )
4. 无菌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 - )
5. 单克隆抗体是指从一株单细胞克隆所产生的、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 + )
6. 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 + )
7. 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主要是影响散热过程,作用于大脑皮质的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血管扩张和出汗增加等。 ( - )
8. 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肾小球滤过减少,但不会出现肾衰竭。 ( - )
9.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 + )
10. 职业病的原因大多数可以进行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病菌进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 。
5.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常选用的静脉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其解剖特点如下。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人面 后静脉;②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人颈外静脉,在耳郭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③前额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上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人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人。
2.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影响因素有:①心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②外周阻力,主要
影响舒张压;③大动脉弹性,主要影响脉压;④心率;⑤血量/血管容量比值。
3.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种。其主要特性为:①体积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②结构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只含RNA 或DNA) 组成;③缺乏酶系统,只能在相应的活细胞内增殖;④以复制的方式增殖;⑤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目前无特效药物防治。
4. 对高热昏迷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的原因为:高热时唾液生成和分泌减少,可出现口腔黏膜干燥,黏膜上皮脱落,有利于细菌生长,如不注意口腔 清洁,很容易发生口炎,甚至口腔溃疡。特别是高热昏迷患者,患者自己不会清洁口腔,更要注意口腔护理。
5.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磷定解救的原因为:有机磷农药是胆碱酯酶抑制药,中毒时乙酰胆碱不被分解而大量蓄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常用解磷定 等药解救。因为解磷定是胆碱酯酶复活剂,能将中毒酶的磷酰基解脱下来,使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发挥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此外,解磷定也能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使之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E 4. D 5. C
6.A 7. D 8. D 9. A 10. B
11.B 12. C 13. D 14. E 15. C
16.D 17. B 18. C 19. A 20. E
21.E 22.A 23.D 24.C 25.A
26.B 27. E 28. C 29. A 30. E
31.C 32. C 33. A 34. C 35. A
36.BE 37.ABCD 38.ACD 39.ABCE 40.ABCD
二、填空题
1. 10 40
2. 化脓性细菌 化脓性病灶
3. 粪-口 血行
4. 磷酸二酯 cAMP 松弛
5. 局部组织 血浆
6. 升高 减少
7.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名词解释
1.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病菌进.Klfll. 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 。
5.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五、问答题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常选用的静脉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其解剖特点如下。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人面 后静脉;②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人颈外静脉,在耳郭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③前额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上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人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人。
2.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影响因素有:①心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②外周阻力,主 要影响舒张压;③大动脉弹性,主要影响脉压;④心率;⑤血量/血管容量比值。
3.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种。其主要特性为:①体积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②结构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只含RNA 或DNA) 组成;③缺乏酶系统,只能在相应的活细胞内增殖;④以复制的方式增殖;⑤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目前无特效药物防治。
4. 对高热昏迷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的原因为:高热时唾液生成和分泌减少,可出现口腔黏膜干燥,黏膜上皮脱落,有利于细菌生长,如不注意口腔 清洁,很容易发生口炎,甚至口腔溃疡。特别是高热昏迷患者,患者自己不会清洁口腔,更要注意口腔护理。
5.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磷定解救的原因为:有机磷农药是胆碱酯酶抑制药,中毒时乙酰胆碱不被分解而大量蓄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常用解磷定 等药解救。因为解磷定是胆碱酯酶复活剂,能将中毒酶的磷酰基解脱下来,使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发挥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此外,解磷定也能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使之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
内科专业医疗三基试卷
一. A1型选择题 (共 25分) 各题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 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
A. 药物安全范围小 B. 用药剂量过大
C. 药理作用的选择性低 D. 病人肝肾功能差
E. 病人对药物过敏(变态反应)
C
2.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
A. 药物于血浆蛋白结合 B. 肝脏对药物的转化
C. 口服药物后对胃的刺激 D. 肌注药物后对组织的刺激
E. 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B
3. 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低钠血症 D. 低钾血症
E. 水中毒
B
4. 男24岁发热(38.5℃)一周,干咳,右胸刺痛,心悸气促。体检:心率110次,心尖 区二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下胸部叩诊发浊,呼吸音明显减弱,偶有小量干罗音。 胸水:洗肉水样,比重1.020,李凡他试验(+),乳酸脱氢酶>200单位,红细 胞+++,白细胞800×106/L ,中性0.60,淋巴0.40,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肺炎并胸膜炎 B. 肺癌并胸膜炎
C. 心衰并发胸水 D.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E. 败血症并胸膜炎
D
5. 抑制甲状腺球蛋白分解酶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是:
A. 小剂量复方碘溶液 B. 大剂量碘化钾
C. 丙基硫氧嘧啶 D. 他巴唑
E. 甲亢平
B
6. 心房颤动最常发生于
A.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 二尖瓣狭窄
C. 高血压性心脏病 D.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E. 扩张型心肌病
B
7. 风心心衰,在用洋地黄过程中,症状明显改善,心率76次/分
A. 增加洋地黄用量 B. 减少洋地黄用量
C. 停用洋地黄观察 D. 停用洋地黄并采取洋地黄中毒措施
E. 继续洋地黄维持量
E
8. 关于球后溃疡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病变在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B. 溃疡直径较大,钡餐检查易发现
C. 溃疡愈合时,可致幽门梗阻 D. 用甲氰咪胍治疗,效佳
E. 常需外科手术治疗
E
9. 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穿刺侧呼吸音减低,可能是
A. 输液反应 B. 心力衰竭 C. 气胸 D. 空气栓塞 E. 脂肪栓塞
C
10. 影响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是
A.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C. 血浆晶体渗透压 D. 血浆白蛋白浓度
E. 血浆球蛋白浓度
C
11. 长期禁食所致低血钾者可出现
A. 酸中毒时酸性尿 B. 硷中毒时硷性尿
C. 硷中毒时酸性尿 D. 酸中毒时碱性尿
E. 酸碱正常时酸性尿
C
12. 穿好无菌手术衣后双手应:
A. 在胸前持拱手姿势 B. 交叉于腋下
C. 下垂于两侧 D. 撑在腰部
E. 放于腹部
A
13. 关于炎症的概念最恰当的说法是
A. 炎细胞对细菌的一种作用 B. 由损伤引起的病变
C. 是机体细胞生长异常 D. 是充血、水肿的一种形式
E. 是组织对损伤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E
14. 甲胎球蛋白阳性对下列哪一疾病有诊断意义?
A. 早期肝硬化 B. 原发性肝癌
C. 肝转移癌 D. 肝肾综合征
E. 淤胆性肝炎
B
15. 男58岁,患高血压病5年,血压持续在21.3/14.7kPa以上,一月前突发失语,右 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半天后全恢复。 查体:心律齐,心界不大,尿常规偶有红 血球,心电图及X 线胸片正常,眼底动脉痉挛变细,诊断应为
A. 高血压病Ⅰ期 B. 急进型高血压
C. 高血压病Ⅱ期 D. 高血压脑病
E. 高血压病Ⅲ期
E
16. 消化性溃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
A. 恶心呕吐 B. 慢性贫血
C. 常有反酸嗳气 D. 长期失眠
E. 反复发作上腹痛
E
17. 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
A. 毒扁豆碱 B. 毛果云香碱 C. 新斯的明 D. 阿托品 E. 加兰他敏
C
18. 肝硬化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发热,腹水迅速增加,脾增大,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 肝破裂 B. 原发性腹膜炎
C. 门静脉血栓形成 D. 肝肾综合症
E. 胃肠穿孔
C
19. 原发性肝癌肝区疼痛的性质是:
A. 间歇性隐痛 B. 持续性胀痛 C. 阵发性疼痛 D. 剧痛 E. 灼痛
C
20. 女30岁,腹胀乏力二月。二肺底有细小水泡音,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心率94次/分 无杂音,BP 14.7/9.3kPa ,腹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有移动性浊音,白、球蛋白比值 为4.2∶3.0,GPT 48单位。腹水:淡黄,比重1.018,李凡他试验(+),细胞总数 600×106/L ,中性0.15,淋巴0.78,间皮0.7,应考虑诊断
A. 缩窄性心包炎 B. 心肌病
C. 门脉性肝硬化 D. 结核性腹膜炎
E. 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
D
21. 下列哪项属于肺原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表现
A.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B. 右心室肥大
C. 呼吸音减弱 D. 嗜睡、神志恍惚
E. 肺底干湿罗音
D
22. 成年人发生低钾血症最主要原因是:
A. 摄入钾减少 B. 经肾丢失钾增加
C. 经胃肠道丢失钾增加 D. 经皮肤丢失钾增加
E. 细胞外钾转移进入细胞内
B
23. 中心性紫绀的特点是
A. 全身性发绀且皮肤温暖 B. 全身性发绀皮肤冰凉
C. 局部发绀且皮肤温暖 D. 局部发绀且皮肤冰凉
E. 口唇耳廓鼻尖等处紫绀较明显且皮肤发凉
A
24. 正常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
A. 8% B. 20% C. 40% D. 50% E. 60%
E
25. 女20岁,发热一天后昏迷,轻度黄疸,口有臭味,瞳孔等大0.4×0.4cm ,尿常规及
尿糖定性均阴性,尿胆红质(+) 。应考虑哪种疾病
A. 安眠药中毒 B. 有机磷农药中毒
C. 尿毒症 D. 肝性昏迷
E. 糖尿病昏迷
D
二. 填空题 (共 25分) 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26. 窦性心动过速首选__________药,心房颤动或扑动首选_________,房性早搏首选
__________等。
β受体阻滞药 强心甙 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
27. 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__________,血浆胶体渗透压__________,致使组织间液
__________,因而临床出现__________等一系列组织脱水症状。
明显减少 反而增大 进入血管 皮肤弹性下降、眼眶内陷
28. 血液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组成的。
血浆、血细胞
29. 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呼吸衰竭如12小时无效,应考虑__________或__________术。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30. 挂隔离衣时,如挂在清洁区的隔离衣应__________面向外,
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__________面向外,挂在钩上。
清洁面,污染面
31. 通过肺换气,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血。
静脉、动脉
32. 呼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__________及__________所致。
肺组织弹性减弱 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
33. 典型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约__________分钟,很少超过__________分钟,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后常使发作在__________分钟内终止。
3~5、 15、 2~3
34.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__________激素、__________激素以及__________激
素。测定24小时尿中__________的含量可了解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态。
糖皮质 盐皮质 性 17-烃皮质类固醇
35. 小儿易于发生体液平衡失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新陈代谢旺盛、 日出入水量大、 调节机能差、 体液占体重比例大
36. 阿斯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__________,氨基比林的主要不良反应
是__________,醋氨酚的主要不良反应是__________。
胃肠道反应, 粒细胞减少症, 高铁血红蛋白症
37. 急性心肌梗塞最早出现的症状是__________,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是__________。 疼痛、 心律失常
38. 过早搏动按异位起搏点的不同,可分为 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
性三种,其中以__________性最多见。
房、 房室连接区、 室、 室
39.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条。
直捷通路、迂回通路、动--静脉短路
40.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__________的反应。
以防御为主的
41.
ARDS 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__________型呼吸衰竭。
急性肺泡呼吸膜损伤 低氧血症(Ⅰ型)(换气障碍型)
42. 混合性呼吸困难是由广泛性肺部病变使__________减少所致。
呼吸面积
43. 皮下注射角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
45
44. 联合用抗生素可提高抗菌作用和防止__________的产生。
抗药性
45. 男病人导尿,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约__________厘米,见尿液流出,再继续插
入__________用弯盘接取尿液。
20-22厘米 2厘米
46. 某药的给药量是1.0g ,实际吸收量是0.6g ,该药的生物利用度是__________。 60%
47. 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衰,主要利用其加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作用。 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三. 名词解释题 (共 20分) 解释下列名词, 缩写应先写(译) 出全文再解释
48. 成瘾性——
某些药物连续应用, 病人不仅会对其产生精神上的依赖, 还会产生生理上的依赖, 一旦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称成瘾性.
49. 兴奋性━━
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 的能力或特性。
50. 心力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弱,以致心脏的排血功能与其负荷不相适应,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
51. 肺性脑病——
——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引起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 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52. 原发性肝癌——
——原发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的癌肿
四. 问答题 (共 30分) 回答下列问题, 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 及计算步骤
53. 如何进行中毒性肺炎的抢救(除一般护理以外)?
1、抗休克:①补充血容量:先输10%低分子右旋糖酐
②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先用收血管后及时用舒血管药物
2、控制感染
3、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4、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5、纠正酸中毒
54. 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高血压的分期标准是什么?
Ⅰ期: 高血压而无血管器质性改变
Ⅱ期: 高血压伴有心血管器质性损伤
Ⅲ期: 高血压含有心血管器质性损伤及功能失代偿
范文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1. 什么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针对呼吸和循环衰竭或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2. 什么是生存链?
生存链包括四个环节:早期识别,早期进行基本CPR,早期进行除颤,早期加强治疗。上述四方面是决定复苏成功重要环节,并对复苏是否成功互为因果。 时间是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后4分钟内开始初期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者的恢复出院率最高。
3. 呼吸心博停止的诊断依据?
(1) 病人神志突然丧失;
(2) 大动脉搏动(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消失;
(3) 无自主呼吸。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出非专业人士无需对脉搏进行检测,对无反应和无呼吸的患者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观察有无活动迹象,如无正常呼吸、咳嗽和运动应立即行心外按压等初级复苏、现场急救。
4. 心肺脑复苏包括哪几个阶段?
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BLS)、后期复苏(advanced life support,ALS)和复苏后治疗( 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每个阶段都包括ABCD四步骤。 初期复苏的ABCD包括: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通气,C(Circulation)胸外按压;D(Defibrillation)除颤 高级复苏的ABCD包括:A(Airway)进一步气道控制,气管内插管,确定气管位置;B(Breathing)正压通气;C(Circulation)开放静脉,药物支持循环;D(Differential diagnosis)鉴别诊断,
5. 心脏停博有哪几类?
(1) 心室停顿(ventricular standstill):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态;
(2) 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室呈无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功能;
(3) 电-机械分离(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心室复合波),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功能。
6. 什么是基本生命支持,包括有哪些基本程序? 基本生命支持是指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识别心博骤停,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呼叫救护系统。基本程序包括ABCD四部分: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顺畅, B (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D(Defibrillation)除颤
(1)A(airway)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最常见呼吸道梗阻原因是舌后坠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 消除呼吸道梗阻方法: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向前托下颌、提下颏或头后仰等法。有条件时(后期复苏)可通过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食管堵塞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等方法,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2)B (breathing)人工呼吸 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以听或感觉气流,并观察病人胸廓,如胸廓无起伏表示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指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以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有效的心脏按压能维持心脏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因较长时间的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
(4)D(Defibrillation)除颤
1
7. 急救复苏中年龄是如何分段的?
(1) 婴幼儿:<>
(2) 儿童:1~8岁;
(3) 成人:>8岁
8. 胸外心脏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方法
(1)病人体位:平卧于木板或地板上;
(2)按压部位:剑突上4~5cm,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3)按压深度:胸骨下陷4~5cm,双手不应离开胸壁;
(4)按压与松开比:1:1;
(5)按压频率:100次/分;
(6)按压/呼吸比:无论是一人复苏还是两人复苏均应保持在30:2
9. 电除颤方法
(1) 胸外除颤时将一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另一电极板置于左胸壁心尖部。成人电能为200 J,小儿为2 J/ kg。一次电除颤未成功,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再次除颤时可加大电能,最大可到360 J;
(2) 胸内除颤时可将电极片放在心室壁上。成人电能为20~40J,小儿为1~10J;
(3)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使用方法:将两个一次性除颤电极中的前电极置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侧电极置于左乳头外侧腋中线处,打开开关(on/off)启动仪器,按分析按钮(analysis),按建议按压电击键(shock)
10.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 时间:最重要,从室颤到除颤的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因此现在已将除颤治疗放在初期复苏治疗中
(2) 电极位置:应保证心室位于电流的路径中
(3) 电能:成人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以后为360J,不应无限提高电能
(4) 阻抗:应用电极膏,除颤时电极紧贴皮肤可减少阻抗
(5) 其他:肾上腺素可使对电除颤不敏感的细颤变为粗颤,提高除颤成功率;患者心功能状态、CPR时间、酸碱平衡和缺氧程度均可影响复苏成功率。
11. 胸外心脏按压较常见的并发症和局限性:
(1)肋骨骨折为主要并发症:肋骨骨折可损伤内脏,引起内脏的穿孔、破裂及出血等。骨质较脆而胸廓又缺乏弹性的老人更易发生。
(2)胸外心脏按压局限性:右房压、右室压和颅内压升高,但冠脉的灌注压和血流量改善不明显,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改善有限。
12. 有效心脏按压指征有哪些? 可以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呼气末CO2(ETCO2)升高。其中应用ETC02判断CPR的效果更为可靠,ETC02升高表明心排出量增加,肺和组织的灌注改善。成功CPR时通常 ETC02?20mmHg, ETC02突然升高20mmHg是自主循环重建的最早指征。 当主动脉舒张压超过40mmHg,心肌灌注压超过20-25mmHg,才能达到临界心肌冠脉血流灌注要求,使复苏有可能成功。CPR过程中,如有可能,应进行有创监测,以指导复苏救治。当压力低于临界水平时,应及时对心脏按压进行调整,并辅助以升压药。
13. 人工呼吸方法有几种?
(1) 徒手人工呼吸法,即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法:每次必须尽量多吸气,吹出时必须用力,这样可使吹出的气体中氧浓度较高,病人所获得的潮气量成人可高达800ml。对于原来肺功能正常者,Pa02可达10kPa (75mmHg),Sa02高于90%。
(2)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法
2
(3) 简易呼吸器辅助人工呼吸法
14. 药物治疗 心博停止时,应首先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考虑对症药物治疗
(1) 肾上腺素:为心肺复苏首选药。具有α与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作用,有助于自主心率的恢复,α受体兴奋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不增加冠脉和脑血管的阻力,因而可增加心肌和脑的灌流量;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每次静脉用量为0.5~1.0mg,或0.01mg~0.02mg/kg,必要时每3~5分钟重复一次。
(2)加压素:可替代用于治疗电击和肾上腺素难治性室颤。单次剂量静脉40mg。
(3)胺碘酮: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建议作为治疗顽固房颤一线药物。首次剂量150-300mg,必要时可补充150mg。每日最大剂量2g。
(4) 利多卡因: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尤其适用于治疗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可使心肌的激惹性降低,或可缓解心室纤颤的复发。常用剂量为1~1.5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亦可以2~4mg/min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
(5) 多巴胺:用于心动过缓或复苏后的低血压,推荐剂量5~20 ug/kg/min,超过10 ug/kg/min则以激动α受体为主,可引起全身及内脏动脉收缩。
(6)碳酸氢钠:为复苏时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根据血液pH及动脉血气结果来指导碱性药物的应用,只有当碱剩余(SBE)达到l0mmol/L以上时,才以碳酸纠正。用量可按以下公式结算:碳酸氢钠(rnmo1)= SBE×体重(kg)/4 复苏期间若不能测知pH及血气分析,首次碳酸氢钠的剂量可按1mmo1 /kg,然后每10分钟给0.5mmol/kg。 盲目大量使用碳酸氢钠对复苏十分不利:①使氧离解曲线左移,降低组织对氧的摄取;②引起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改变;③CO2的产生增加不仅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并可弥散到心肌和脑细胞内而引起抑制。
15. 心肺复苏中如何选择给药途径?
(1) 首选静脉内给药;
(2) 其次为气管内给药,药量是静脉给药的2~2.5倍,并用10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大部分血管收缩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均可经此途径;
(3) 如果静脉和气管内插管未建立时,才采用心内注射给药;
(4) 一岁以内的小儿可经过胫骨骨髓腔内给药。
16. 如何进行开胸内心脏按摩(open chest compression),开胸内心脏按摩有哪些优缺点?
(1)指征:合并胸廓严重畸形、胸外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多发性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主动脉瘤破裂需要立即进行体外循环者;心脏停搏发生于已行开胸手术者;在手术室内,一旦胸外心脏按压仍未见效时,应立即行开胸心脏按压。
(2)开胸的切口:位于左侧第4肋间,起于距离胸骨左缘2~2.5cm处,止于左腋前线
(3)按压频率:100次/分。
(4)优点:更容易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对中心静脉和颅内压影响较小,可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脑保护。
(5)缺点:条件和技术上的要求都较高,且难以立即开始,可能会延迟复苏时间。
17. 什么是脑再灌注脑损伤(reperfusion injury)?: 当自主循环功能恢复、脑组织再灌注后,低灌流状态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重,结果使脑细胞继续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
18. 脑缺氧体征有哪些?
(1) 体温升高;
3
(2) 肌张力亢进、痉挛、抽搐乃至惊厥。
19. 脑水肿治疗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脱水、降温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现今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急性脑水肿的措施。
(1)脱水:以渗透性利尿为主,快速利尿药(速尿)为辅助措施。脱水治疗应持续5~7日。
(2)降温:体温每降低l℃可使代谢率下降5%~6%。心脏停搏超过3~4分钟、病人呈现体温升高或肌紧张及痉挛表现时应实施降温治疗。降温重点为脑组织。预期降低的温度为33~35℃。直至神志恢复可停止降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仅对于神经系统水肿有可能的预防作用。心脏停搏的即时可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rng,以后用地塞米松20~30 rng/24h,一般使用3~4日即可全部停药,以免发生并发症。
20. 终止心肺复苏指征有哪些?
(1) 脑死亡;表现为深度昏迷,对疼痛任何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固定、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平波。
(2) 符合上述脑死亡中前四条,加上无心跳,心肺复苏30min以上。
21.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有哪些?
(1) 可触及颈动脉博动
(2) 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
(3) 瞳孔由大变小
(4) 睫毛和对光反射恢复、眼球四肢有活动表现
(5) 出现自主呼吸
22. 心肺复苏过程中常备监测
(1)心电图监测:可了解心脏停搏的类型;确定心律失常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极其重要的依据。
(2)呼吸监测:在后期复苏期间,呼吸或机械通气时,Pa02应维持在8kPa(60mmHg)以上; PaCO2应维持在4.8~5.3kPa (30~40mmHg) 之间。
(3)血压监测:在后期复苏期间,应维持血压稳定。如果有条件可监测直接动脉压,也便于采取动脉血样行血气测定。
(4)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可指导输液,了解心功能。
(5)尿量、尿比重测定: 有助于判断肾的灌注和肾功能改变,为输液提供参考。
(6)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
23. 心肺复苏过程中体液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积极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是复苏工作中一项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一般来说,心跳停搏后的病人适当扩容才能保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1)低血容量的原因:①血液循环停止而引起全身组织的缺血缺氧,无氧代谢增加和酸性产物增加,使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内液外渗,引起相对或绝对的血容量不足;③为防止脑水肿而采取的脱水、利尿措施,则进一步加重低血容量。
(2)低血容量的危害:①降低心脏充盈压;②影响心肌收缩性;③不利于自主心跳恢复和维持循环稳定;④复苏时对血管活性药物不敏感。
(3)体液治疗方法:维持CVP在10~15 mmHg 为宜。主要以晶体为主,适当输入胶体。适当的血液稀释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利于改善组织氧供。
24. 复苏时应采取何种体位?
去枕仰卧于坚固平面上,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若是软床,则复苏时应在患者后背加垫质地较硬的平板。如果患者有外伤史,在X线明确颈部情况之前,应加戴颈托,采取轴向搬动 4
患者身体的方法以防脊髓损伤。
25. 气管插管注意事项有哪些?
(1) 选择适当气管插管型号:国人男性为一般F7.5~8.5,女性为F7~8
(2) 插管深度:19~23cm
(3) 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基本方法:①挤压气囊行人工通气时,可见胸阔起伏运动;②听诊双肺上部及底部呼吸音清晰对称;③听诊腹部无气过水音;④呼气末CO2检测;⑤食管检测。
(4) 一旦确定插管成功,应使用牙垫防止患者咬闭或咬破气管导管,并固定导管;
(5) 气管插管到位后,应尽快将气管插管套囊充气,以防止误吸和人工通气时漏气。 5
范文三: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1. 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
。 2. 心跳停止各时间段的临床表现:
。 3.BLS (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叫:,分别代表
4.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 秒钟。
5. 胸外按压的定位 ,深度 为 ,频率为 , 按压 /通气比 。
6. 开放气道的方法有 。
7. 人工呼吸最有效的指征是:
8. 电除颤的适应症:。
9. 除颤剂量中,双相波初始电击使用 ,其后选用相同或更大剂量。单相波初始及后 续电击均采用 。 若电击成功除颤后室颤复发, 。 儿 童可以使用 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后续电击 ,但不超过 。 10. 心肺复苏生存链 “五环” 。 11. 判断病人意识是否存在,时间在 以内。
12. 胸外按压的要点
。 13. 单人施救,应首先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14. 电除颤最敏感时期 分钟以内。 4~10
钟内治疗效果差, 间隔时间增加 1分钟生存率降低 8%~10%。 电极板位置:前电极 , 外侧电极 。
15. 用于开放气道(ALS )的辅助器械分为 和 ,它们分 别包括 。 16.
一般优先采用 。中心静脉用药的优势及不利因素分别为:
快捷简便, 一般 作为首选。
17. 为了促进药物尽快进入中心循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8. 脑保护和脑复苏有什么不同?
19. 心脏停跳对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的影响分为哪 3个阶段?
20. 脑复苏的转归根据格拉斯哥 -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分(CPC )划分为哪 5级?
21.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是什么?
范文四:心肺复苏
常
第一部分 见症状护理常规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评估危险因素,了解发生呼吸困难时特点,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缓解方法,伴
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等,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
意识状况,体位,皮肤色泽,结合试验室及其他检查进行评估及采取措施。
【护理要点】
1、休息与体位:病人有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劳力性呼吸困难,应减少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为度。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给予高枕卧位或半卧位,加强夜间巡视。端坐呼吸困难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必要时加床栏防止坠床。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适当开窗通风。病人衣着宽松,盖被松软。保存排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
2、氧疗: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L/min;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吸氧等。
3、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24小时内输液总量控制在1500ml 内为宜;输液速度20~30滴/分钟。
4、病情监测;密切观察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发绀是否减轻,听诊肺部湿罗音是否减少,监测SaO2、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等。监测活动中的反应,若出现明显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苍、极度疲乏,应就地休息。若休息后症状不缓解,应报告医生,此协助处理。
5、协助和指导不病人生活自理:病人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在活动耐力可及范围内,鼓励病人尽可能生活自理。教育家属对病人舌功能活自理给予理解和支持。为病人提供指导。
6、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取得病人的配合。
【指导要点】
出院前根据病人病情及居家生活条件以及家庭支持能力等进行活动指导, 指导病人在职业、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角色调整。
二)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观察水肿的特点、部位、范围,病人是否伴有尿量减少近期体重增加。
【护理要点】
1、体位:伴胸水或腹水者宜采用半卧位;下肢水肿者如无明显呼吸困难,可抬 高下肢,促进体位的舒适与安全,必要时加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伴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补充白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少于5g 。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如腌或熏制品、香肠、罐头食品等。注意烹饪技巧,可用糖、代糖、醋等调味品增进食欲。
3、控制液体入量,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避免输注氯化钠溶液。
4、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另外,在非紧急情况下,利尿剂的应用时间选择早晨和日间为宜,避免夜间排尿过频而影响病人休息。
5、病情监测:每天在统一时间、着统一服装、用统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在病人晨起排尿后、早餐前最适宜。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若病人尿量﹤ 30ml/h,应报告医生。有腹水者应每天测量腹围。
6、保护皮肤:保持床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严重水肿者可使用气垫床。 定时协助或指导病人更换体位。使用便盆时动作轻巧,勿强行推、拉,防止擦伤皮肤。嘱病人穿柔软、宽松衣服,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宜太高,防烫伤。半卧位或端坐位,可用减压敷料保护局部皮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指导要点】
告诉病人及家属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并督促执行。年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信心,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告知病人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每天 测 量 体 重,个定期随访。当发现 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诊。
三)胸痛护理常规
四)【评估与观察要点】
评估危险因素,胸痛发作前有无诱因,了解胸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程度持 续时间,伴随症状,体征等,必要时心电监护。
【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给予心理支持,必要时遵医嘱
给予镇静剂。使其主动配合检查治疗,保持稳定情绪。
2、休息指导:胸痛发作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3、药疗护理: 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吸氧: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5、减少或避免诱因: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调节饮食,禁烟酒。保持心境平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指导要点】
教会心绞痛病人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药物疗效较差时,应及时就医。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
(四)心悸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心悸一般无危险,但少数由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者可发生猝死,因此需要对其个原因和潜在危险作出评估。
【护理要点】
休息与体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心律失常发作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左侧卧位时感觉到心脏搏动而加重不适。
2、给氧,一般2~4L/min
3、制定活动计划
: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
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窦性停搏、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持续性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4
、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静注时宜缓慢(腺苷除外)
,一般
5~15min
内注完,
静滴时尽量应用输液泵调节速度。
胺碘酮静脉用药时应选择大血管,
药
物浓度不宜过高,防药物外渗。
【指导要点】
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遵医嘱用药, 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
五)心源性晕厥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评估危险因素,向病人及知情者询问病人晕厥发作前有无诱因及先兆症状,了解晕厥发作时的体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必要时心电监护。
【护理要点】
1、休息与活动:头晕、晕厥或曾有跌倒病史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嘱病人避免单独外出,防止意外。
2、避免诱因:嘱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紧张、快速改变体位,一旦有头晕、黑蒙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跌伤。
3、遵医嘱给予治疗:如心率显著缓慢的病人可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或配合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对其他心律失常病人可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指导要点】 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单独外出,协助生活护理,遵医嘱用药。
第二部分
心内科
一般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症状观察:了解患者的主诉,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2、体征观察:定时测T 、P 、R 、BP ,对危重患者应适用心电监护。
【护理要点】
1、生活护理:对卧床患者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2、休息及卧位: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至下床活动。
3、饮食护理: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等。
4、氧疗护理:非严重缺氧患者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2ml/min,浓度30%~40%,严重缺氧者6ml/min,急性肺水肿者采用20%~
30%乙醇湿化吸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予间歇低流量持续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5、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对便秘患者可用手沿结肠走行方向轻轻揉压,连续多日未解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
6、药疗护理:用药前后密切注意其疗效和副作用。
7、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指导要点】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
2、保持各抢救用物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3、患者一旦发生惊厥,应立即就地抢救并通知医师。
4、应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5、按医嘱准、稳、快地使用各类药物。
6、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第三部分
心内科
常见疾病护理常
规
(一)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慢性心力衰竭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可能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有无肺淤血或体静脉淤血表现,有无电 解质紊乱症状,观察应用洋地黄后有无毒性反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及心理状态。
2、休息,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1)心功能I 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2)心功能Ⅱ级:应增加午睡时间, 但能起床活动。
3)心功能Ⅲ级:限制活动, 卧床休息为主,鼓励生活自理或协助下自理。
4)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生活由他人照顾,长期卧床者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
【护理要点】
1.饮食:低盐、清淡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补充白蛋白。
2.吸氧。
3. 皮肤及口腔:保护皮肤,重度水肿患者,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口干和口臭,应加强口腔护理。
4.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血钾水平和肾功能;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等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心律、心率、脉搏和心电图变化。
5. 心理护理.
【指导要点】
1、对心衰高位阶段A 期的病人应积极干预各种高危因素,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异常,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 劳累,情 绪 激 动,钠 盐 摄 入过多,输 液 过 快 过 多 等。育 龄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妊娠与分娩。
2、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易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劝戒烟酒。指导病人根据心功能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
3、告知病人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每天测量体重,定期随访。当发现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诊.
二、急性肺水肿的处理
1、体位: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
2、给氧: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6~8L/MIN,湿化瓶中加20%~30%乙醇湿化,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减低而破裂,以利于改善肺泡通气。对病情特别严者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CPAP )或双水平气道加压(BiPAP )给氧。
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吗啡;快速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重组人脑钠肽;洋地黄制制剂).
注意事项:用吗啡时应注意病人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用利尿剂要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有条件者可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测血压变化,用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滴注;洋地黄制剂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速度易缓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
4、病情监测: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观察病人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及出汗情况,肺部啰音及哮鸣音的变化,记出入水量。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严格交接班。
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生信任,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必要时可留亲属陪伴病人,护士应与病人及家属保持密切接触,提供情感支持。
6、做好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
7、保健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继续针对基本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在静脉输液前应主动向医护人员说明病情,便于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注意观察和询问这些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2. 定期测量心率和心律,判断有无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对于房颤病人,两名护士应同时测量病人心率和脉率1分钟,并记录,以观察脉短绌的变化情况。
3. 心电图检查是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及监测心律失常病情变化的最重要手段,护士应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在病人心律失常突然发作时,及时描记心电图并标明日期和时间。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人,应嘱其保持平常的生活和活动,并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当时所从事的活动,以利于发现病情及查找原因。
4. 持续心电监护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当病人出现频发多源室性早搏、R-on-T 现象,室速、预激伴发室颤、窦性停搏、Ⅱ°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护理要点】
1、休息与体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心律失常发作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左侧卧位时感觉到心脏搏动而加重不适。
2、给氧,一般2~4L/min。
3, 制定活动计划: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窦性停搏、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4、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静注时宜缓慢(腺苷除外)一般5~15min内注完,静滴时尽量应用输液泵调节速度。胺碘酮静脉用药时应选择大血管,药物浓度不宜过高,防药物外渗。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奎尼丁:心血管方面反应较重,可致心力衰竭,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QT 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速,奎尼丁晕厥、低血压。
2)利多卡因:剂量过大时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3)普罗帕酮:不良反应较轻,可有眩晕,视力模糊,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病人出现手指震颤、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亦可加重支气管痉挛、心力衰竭。
4)普奈洛尔:心脏方面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伴有糖病者可引起低血糖,乏力;亦可加重哮喘与COPD
5)胺碘酮:最严重的心外毒性为肺纤维化,还可有转氨酶升高、光过敏、角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心脏方面反应:可有心动过缓,偶尔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律失常。
6)维拉帕米:偶有肝毒性,增加地高辛浓度;已用β受体阻滞剂者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易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7)腺苷:可有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皮肤潮红,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持续时间常短于1分钟。病情观察: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律变化,及早发现危险征兆。
5. 配合抢救:对于高危病人,应留置静脉导管,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及其他抢救物、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配合抢救。
【指导要点】
1.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食;避免感染。低钾血症易诱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应预防、监测及纠正。心动过缓病人应避免排便时过度屏气,以免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2. 说明按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教给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告诉病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有异常及时就诊。对反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者,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以备应急。
(三)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个时期。
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 终末事件期: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晕厥。 心脏骤停:以意识丧失为特征。是临床死亡的标志。
生物学死亡:心脏骤体发生后,大部分病人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护理要点】
1、心脏骤停的处理:
1) 识别心脏骤停;
2) 呼救;
3) 初级心肺复苏;首先应保持正确的体位,病人仰卧在坚固的平面上,施救者在病人的一侧进行。主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除颤,前三者简称为CAB 三部曲。
4) 高级心肺复苏:主要措施有气管插管、给氧、除颤、电复律、气搏和药物治疗。在复苏过程中必须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血气分析、动脉压等。
2、复苏后处理:
1)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降温;脱水;防止抽搐;高压氧治疗;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
2)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恐惧,更好的配合治疗。
【指导要点】
心脏停搏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复律治疗。复苏后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心脏停搏复苏成功的病人,及时评估左心室的功能。
四)心瓣膜病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要点】
1、休息与活动:体温过高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出汗多的病人应勤换汗湿,衣裤、被褥,防止受凉。待病情好转,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在逐渐增加活动。左房有附壁血栓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允许鼓励及协助病人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3、病情观察: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降温效果;观察有无风湿活动(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红肿及疼痛等)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一旦出现心衰、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4、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抗风湿药物;抗心律失常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5、心理护理
【指导要点】
1、告诉病人及家属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指导病人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中潮湿、阴暗等不良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风湿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预防感染。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
2、告诉病人遵医嘱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指导用药方法。定期门诊复查。右手舒适应证者告知病人尽早择期手术,以免失去最佳手术时机。一旦发生感染应尽快就诊,以避免病情加重。在拔牙、内镜检查、导尿术、分娩、人工流产等手术操作前应告诉医生自己有风心病史,便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做好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已控制病情进展的思想准备。育龄妇女,病情较重不能妊娠者,做好病人及其配偶的思想工作。
(五)心绞痛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 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
1) 部位:常见于胸骨体中、上段以后, 或心前区, 可放射至左肩与左臂尺侧, 直至无名指和小指, 亦可放射至咽喉部颈部, 下颌部等。
2)性质:常为压迫样, 憋闷感或紧缩样感, 可有烧灼感, 常迫使患者停止原有活动. 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加, 心绞痛可表现为一种模糊的, 不令人苦恼的疼痛, 甚至一些老年人不感到疼痛。
3)持续时间:多在3~5分钟, 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4)诱发因素:体力活动, 情绪激动, 饱餐, 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
2. 体征: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 出冷汗,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心尖部听诊可出现“奔马律”亦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心绞痛病人常出现焦虑不安和精神紧张尤其在发作时, 护理人员应以镇静自如的态度, 娴熟的护理技术, 适时给予心理支持. 以此降低病人的无助和恐惧感, 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休息指导: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卧床休息, 并密切观察,缓解期病人注意适当休息。
3、药疗护理:
①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含一片硝酸甘油,用药后注意观察病人胸痛的变化, 如3~5分钟胸痛无缓解, 应立即追加一片或两片含服, 若连续三片无效, 立即就诊, 防止可能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遵 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静滴告知病人勿擅自调节滴数,以防低血压发生。部分病人用药后出现头痛、头晕、脸面潮红, 心动过速、心悸, 应告诉病人这是由于药物导致头面部血管扩张造成的, 以解除其顾虑。
②应用他汀类药物,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4、减少或避免诱因: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调节饮食,禁烟酒。保持 心境平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5、必要时,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并做心电图, 给予心电监测,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及早发现并处理心肌梗死。
【指导要点】
1. 合理膳食:给予高维生素, 低热量, 低动物脂肪, 低胆固醇, 低盐,多食水果, 蔬菜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糙米等,少量多餐 . 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 禁烟酒。
2.适量运动: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因病情和个 体差异而不同,必要时需在监测下进行。
3.自我心理调适: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可采取放松技术 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缓解压力。告知病人尽量避免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用 力排便、寒冷刺激等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4. 指导病人出院后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自我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 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5. 患者正确使用心绞痛发作期及预防心绞痛的药物, 并教会患者在发作期的应对技巧: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活动, 含服硝酸甘油. 若连续3次仍不能缓解,或心绞痛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 应及时就诊, 警惕心肌梗死发生。
6. 有些病人在发作时可能并非典型的心前区疼痛, 而是上腹部不适, 牙、肩周炎等, 为防误诊,可先按心绞痛发作处理, 并及时就诊。告知病人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血压,血糖, 血脂肝功能等。
六)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评估与观察要点】
1、先兆: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 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更为剧烈而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示ST 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 波倒置或增高。及时发现,处理先兆。
2、症状:
1)疼痛:病人疼痛多伴烦躁,出汗,恐惧,濒死感。少数患者可无疼痛而以休 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起病;
2)一般在疼痛发生后4-48h 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温一般在38度左 右,持续一周。
3)剧烈疼痛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尤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5)低血压和休克:多患者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 且病人出现烦躁, 面苍,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大汗淋漓,少尿,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在起病后数小时到一周内,主要为心源性休克。
6)心力衰竭:多在起病最初几天,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主要是左心衰,心衰早期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严重可有急性肺水肿, 随后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
3、体征:心律增快,也可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奔马 律,血压下降。
4、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可造成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心脏破裂,常在发病后一周内出现,为早期严重的并发症;心室壁瘤,较大的心室壁瘤体检查时有心脏扩大;栓塞:多见于起病后1~2周,如栓子来自左心产生脑,肾,脾或四肢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起病后数轴至数月内出现,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可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5、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肌酶升高、肌钙蛋白阳性,定量 升高。故应遵医嘱定期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以判断病情变化。
【护理要点】
1. 疼痛护理:
1)休息:急性期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
2)吸氧: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2-5L/分。
3)饮食: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减轻胃扩张。随后过度到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心功能不全或后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 的摄入。
4)心理护理:发病期间应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检查治疗,恢复期 保持稳定情绪,以防复发。
5)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监测血压,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 以上;严重者给予吗啡或派替啶止痛,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6)溶栓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溶栓前的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建立
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等不良反应,一旦出血,应紧急处理。
2、保持大便通畅:由于长期卧床,进食少,消化功能减退,易引起便秘,诱发心律失常,应合理饮食,即使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如水果、蔬菜的摄入;无糖反对CSaz 尿病者清晨给予蜂蜜20m l 加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病人无腹泻情况下常规应用缓泻剂。
3, 评估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适应征,如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安静时心率低于100次/分,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可进行康复 训练;解释合理运动的重要性,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活动时监测心率。
4、急性期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率、心律的变化,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仪、起搏器等,随时准备抢救。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5、急性心梗病人起病最初几天,甚至在梗死演变期可发生心衰,特别是急性左心衰。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颈静脉怒张、低血压、心率加快等。避免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一旦发生心衰,则按心衰进行护理。
【指导要点】
1. 指导病人积极做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 原则,(A :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如硝酸酯类制剂;B :B 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C :控制血脂水平,戒烟;D: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E :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病人及其家属教育,普及有关冠心病的知识。)预防再次发生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病人恢复后应合理调整饮食,即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戒烟,每次随诊都必须了解并登记吸烟情况,积极劝导病人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
2.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告诉家属对病人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生活中避免对其加压,病人出现不良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进行疏导。
3. 指导患者和家属简单的急救措施。
4. 康复锻炼指导:指导病人出院后的运动康复锻炼,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 娱乐活动等也对病人有益。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 但应适度。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以后部 分病人可恢复全天工作,注意观察有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锻炼。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
5.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药物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告知病人定时测脉搏、血压。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医。
范文五:心肺复苏
什么叫心肺复苏?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的病人,在其体外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称为心肺复苏。
病因:1. 突然意外,如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
2. 严重酸中毒和严重高血钾、低血钾症
3.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严重中毒。
4. 手术和临床治疗技术操作中的意外伤,如心包穿刺、心导管检查、心脑血管造影、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5. 麻醉意外,如麻醉剂过敏、麻醉过深等,手术中强烈刺激,特别是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心肺复苏的原则、具体步骤: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异物。
2. 建立有效的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3. 建立有效的循环------人工心脏按压和心前区叩击等。
4. 心肺复苏中药物的使用。(以肾上腺素为主要的复苏药物应用)
5. 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和进行同步电除颤复律术。
第一节 诊断要点 :
一. 突然意识丧失。
二. 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三. 大动脉搏动消失。
四. 心电图表现三种类型:
1. 心室停搏,心电图上出现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即心室完全丧失电活
动。
2. 心室颤动或扑动,心电图出现心室颤动波,即心室肌出现不规则颤动波。
3. 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上虽有完整的QRS 波群(畸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电机械收缩。缓慢地自主心律,心率<30次/分。(大于1.2秒,超过6小格,一个小格0.2秒)。心电停顿,心室电流活动完全停止,出现停搏。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术
1. 气道通畅---A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清除呼吸道、口腔异物的同时,右手在患者颈后抬起颈部,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额,使头后仰,下颌前移,舌便可离开咽喉后壁,而使气道通畅。如溺水病人,以清除口腔和呼吸道为首选治疗(把水倒出来)。
2. 重建呼吸----人工呼吸---B
(1) 呼吸心跳停止后,无自主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将置于前
颌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使口唇与患者口唇外缘密合后用力吹气2次,每次吹1秒以上,吹气量1000-1250mL ,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并使肺廓有明显的抬高起伏,使患者呼吸道内维持一个气压。吹起后放开鼻孔,待病人呼气,抢救者再次吸气准备下一次吹气。以后每15次胸外心脏按压后吹2次(15:2)。若现场抢救仅1人,则胸外按压30次,连续吹气2次(30:2)。吹气量70000-1200mL ,小儿每10mL/Kg吹气量。
(2) 患者牙关紧闭时,可以做口对鼻呼吸。
(3) 婴幼儿患者可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吹气一次胸外按压5次
(5:1),操作者控制吹气量,注意观察呼吸道阻大小,如有明显为膨胀现象。影响换气功能因素,应使患者侧转并压迫其上腹部,使胃气排出再继续操作。
3. 重建循环---胸外按压----C
心脏骤停后立即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叩击。心室停搏或过缓的病人使用胸前区叩击,操作者拳头抬高20-30cm ,手心向下用力锤击患者胸骨下1/3处,连续1-2次,然后立即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平地或硬板床上为促进血液回流可抬高下肢,操作者在病人旁或床边凳子上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根重叠于前者之上,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加压,两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胸壁,或两手指相互交叉按压。每次按压胸骨下陷4-5cm ,按压后立即松开,但抢救人员手掌不能离开病人胸壁。按压时间均等(1:1),有节律,每分钟60-100次。防止用力过猛及肋骨骨折、气胸、内脏损伤。《心脏按压所致的血液流动并不是心泵功能,而是胸泵功能,按压期间心脏的房室瓣保持开放状态,血液是在挤压胸廓时胸腔内压增高而从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液被推向胸外的血管而流动,腔静脉由于壁薄在挤压时管壁塌陷而不发生逆流,此时心脏并无泵血功能,因此称为胸外按压》
二,进一步生命抢救:在基础生命抢救和进一步生命抢救的同时以提高疗效尽早促进心搏和自主呼吸的恢复,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1. 气管插管:是进一步保证气道通畅和给与高浓度吸氧以加强换气的有效措施。插管后立即连接同步定容量的呼吸器,如呼吸机、面罩呼吸器。每分钟12-15次即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如喉头水肿、窒息。
2. 直流电同步除颤:对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跳骤停立即除颤。方法:两电极板用电极液涂擦后,病人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于电极板与皮肤之间。右放胸骨第2-3肋;左放心尖部,开电量300-400焦耳,放电。在除颤前用肾上腺素1mg ,使细波变粗波,提高除颤作用,后立即胸外按压,最多除3次除颤。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药物以纠正和协调体内器官功能和平衡。
4. 心肺复苏一线用药:
(1) 肾上腺素1mg 静脉推注,3-5分钟可重复一次,必要时用到
5-8mg 。可气管给药,5分钟重复一次。可增加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使细波变粗波)。
异丙肾上腺素0.5-1mg 静脉注射,用于心动过缓,阿托品无效的心脏骤停,使心肌收缩幅度变大,加速传导速度。3-5分钟可重复使用。
(2) 阿托品1mg 静脉给药或气管内给药,解除迷足神经张力,加
速窦房心率,改善房室传导。用于心室停搏,如溺水的病人。
(3) 利多卡因1-2mg/Kg,5-10分钟可重复一次。给50mg 静脉滴
注。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及心室停搏的病人。
5. 进一步生命抢救和心肺复苏获得初步效果的用药:
(1) 间羟胺(阿拉明)主要是升高平均血压,增加脑供应,5-10mg
静脉注射或20-10mg 加入250静滴
(2) 多巴胺10-20mg 静脉滴注。用于休克、低血压,增强心排
血量,扩张肾肠系膜血管。常与间羟胺合用。
(3) 碳酸氢钠 一般复苏10分钟内不予使用,如果肺复苏、电
除颤后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使用。100mL 静脉推注或250mL 静滴。
(4) 利尿剂和脱水剂:使用呋塞米降低心脏负荷,用于急性左
心衰竭。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记录出入量和尿量,动脉
气血分析。
(6) 抗生素的应用: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主要用于合并感染
的病人。
(7) 吗啡:5-10mg 皮下注射用于肺水肿的病人或急性心绞痛的
病人,或杜冷丁100mg 用于急性心肌更塞。
(8) 美托洛尔:5mg 静滴给药或口服1.25-25mg bid 用于稳定心
动过速及心率失常病人
三、复苏后生命支持和脑复苏
病人呼吸心跳停止陷入缺氧状态:①10秒后可发生意识障碍。②
60秒瞳孔散大固定。③4分钟无氧代谢停止。④5分钟脑内三磷酸腺苷枯竭。⑤缺氧4-5分钟脑即可发生不可恢复的病理改变。(脑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关键,所以脑复苏后立即给一下治疗)
1. 降低脑细胞代谢:
① 降温 对高热的病人及早降温,以头为主,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听觉恢复,防止脑水肿
② 肌肉松弛药和机械性通气 减低肌肉活动耗氧量并控制寒战反应和痉挛
③抗惊厥治疗 心肺复苏后脑皮质出现惊厥活动,消耗大量氧和代谢物质并加重细胞内乳酸性酸中毒。常用苯妥英钠、地西泮、异丙嗪
2 .加强养和能量供给:
①高压氧治疗 在恢复早期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状态,高压氧治疗最明显。每天进行2-4小时。如一氧化碳中毒效果非常好,不用输液。
②ATP 和精氨酸治疗 ATP 直接为脑细胞提供能量。精氨酸20g 加入5%葡萄糖100mL 静滴
3. 促进脑循环
①脱水剂:脑复苏早期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②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mg/Kg或氢化泼尼松
③钙拮抗剂:心跳骤停后钙离子对脑细胞有破坏作用使脑血管痉挛 ④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用于抗凝和白细胞淤积,改善微循环(慎
用或不用,有出血不用)
4. 纠正可能引起继发性脑损害和颅内病理因素
①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高血糖可产生大量乳酸;血糖低加剧脑细胞损害
②血栓素拮抗剂:消炎痛
③铁离子螯合剂:阻止游离的铁离子在细胞内的破坏作用
④自由基清除剂:大量的维生素C 和E (水溶性和脂溶性)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四、心肺复苏术中的几种新观点:
1. 异丙肾上腺素:为复苏一线用药,心脏三联针中的一种,能增加心排血量但是心肌灌注不能补偿心肌耗氧量,可加重心肌缺血,还可扩张周围血管。如果心排出量不足则显著降低动脉压。另外还能增加心律失常。因此异丙肾上腺素已不再是一线用药。
2. 氯化钙:除非造成显著的低钙血症可临时静脉给氯化钙0.5-1g 。不能渗皮下,使脑细胞破坏。血管痉挛。
3. 慎用冰袋降温:过度降低脑组织温度T33℃以下。降低体温可增强血粘稠度,减少心排血量,易感染。体温过高对病也不利,所以主张保持正常体温。
五、心肺复苏的并发症和复苏失败原因:
1. 复苏的并发症:
(1)充气性胃扩张 这是口对口吹气力过大或时间长引起的,简易呼吸器亦可发生类似情况。胃扩张后可影响充分的通气,并易引起
呕吐而使胃内容物吸入病人肺中。故尽早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放胃管行胃肠减压
(2) 气胸或血胸 是由于心内穿刺扎破肺叶或由于肋骨被压骨折后扎破肺组织或血管引起。出现气胸时应闭式引流。有血胸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内脏损伤 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力量过大均可造成肝脾破裂从而引起内脏出血破裂。
(4)其他 如果复苏操作不当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心包填塞,脂肪栓塞,心肌撕裂,胃穿孔,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等并发症。
2. 复苏失败原因:
(1)现场抢救不够及时,在护送病人途中,复苏术未有效的继续
(2)复苏技术错误,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次数过多或过少
(3)病人呼吸道堵塞未能及时清除,致呼吸道不畅
(4)复苏中引起气胸或血胸,未能及时处理
(5)病人心脏原先安装人工瓣膜,胸外按压打不开人工瓣膜
(6)心包腔内大量积液
(7)病人胸廓明显畸形无法胸外按压或胸外按压不起作用
六、心肺脑复苏的有效指标和终止复苏的标准
(影响复苏后果的因素主要有5点:发病地点、原因、时间、初始血气分析和必要气管插管)
1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可触及到搏动,若停止按压仍有搏动
(2)面色改变,有紫绀变为红润
(3)瞳孔变化,由大变小。复苏无效时瞳孔由小变大并固定,角膜混浊
(4)神志变化,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出现,出现自主呼吸(如自主呼吸微弱则应继续人工呼吸)
(5)心电图,出现交界性、房性、窦性心率,即使房扑,房颤都是心脏恢复的表现。
2. 终止复苏的标准:
(1)复苏成功后可终止复苏
(2)可确定以下指标时可终止复苏:
①脑死亡,表现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只靠呼吸机或人工呼吸,脑干神经反射全部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
②无心跳及脉搏
③复苏30分钟以上
(3)现场抢救人员终止复苏条件:
①自主呼吸及心跳有良好恢复
②有其他人接替抢救,有医师到场承担复苏工作
③有执业医师到场,确定病人已死亡或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复苏成功
0.55-0.6>40.0-66.6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