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十六国第一汉将
十六国第一汉将
一、简介
冉闵,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亦以勇猛著称,常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二、英雄事迹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凶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爷爷等亲人都没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按现在的标准还是一个孩子),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公元310年,石勒(此时还是前赵的大将)攻打河内,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冉瞻众寡不敌,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凶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之子就是后来的冉闵。冉闵除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缕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公元350年冉闵(ran min)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
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趋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
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但是在南朝的史书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 但是冉闵却被埋没于浩瀚史书中。冉闵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华文明。不惜自己的声誉背负了2000年的骂名。为我们这些后代夺回了生存空间。冉闵的武功决不亚于岳飞~岳飞其实是想成为第二个冉闵。冉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冉闵是公元四世纪的东亚明星。是人民心中的唯一希望。人们都说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转世来拯救汉人的英雄。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关中80万汉族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投奔冉闵就是明证。 三、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捧杀还是棒杀,目前我所找到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清未学者荆驼写的“冉闵传”,称冉闵「振古铄今,扭转乾坤」,见《江苏》,11/12期合刊本(光绪30年4月1日),页89,104-5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凶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
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唐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大屠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录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在南方石勒长期与祖逖将军做战(祖将军死后,没人能有效的组织北方各堡与胡人对抗。公元320年前后,屈指可数的几个保壁大帅也最后降石赵,石赵王朝完成了对中原和关中的牢固统治。
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扩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但大都不敢公开反对东晋的统治,为害的区域只是个别郡县,不对晋朝统治集团构成威胁。直到凶奴人刘渊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现,凶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建立后赵。
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五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以冉闵为首的汉族人们对入塞胡族的复仇行动,是汉人发起的绝地反击。入塞胡族成份复杂: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史书称白虏,也有学者认为黄种人)、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 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体为白种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为黄种人。 而姜、夫余、乌桓(东胡与凶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等民族主体为黄种人,个别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们杀尽了北方汉人,在中原地区繁殖起来。会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根据现在鲜卑后代千分之几白人血统都成显性基因的特征),会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三百万人杀掉,或大部份杀光小部分汉族被溶入新的种族。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杀绝,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几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汉族。汉族像其它三大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是很可能的。
公元350年前后,冉闵歼灭数十万后赵胡军,推翻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甚至远在陇西的麻秋收到冉闵的“讨胡檄文”后,都杀掉所部胡人响应,因为陇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脚,麻秋带领部下斩关向东出关中投靠冉闵,中途与胡人王朗干了一仗,杀朗部胡人数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石虎统治后期,冉闵救济饥民。冉闵推翻后赵,分兵四面出击,与各大小胡酋互攻,数百万胡人被中原人们驱逐(石虎强迁到邺城的共计几十万汉人,也有近半数在动乱中返还家乡,中途大部份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蛮等各民族数百余万,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返迁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掠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战。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往往打战不论男女老少全族皆兵。当然往后发展精兵全由男子充当。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族大量战死,胡族彼此之间也相互灭族。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使胡人人口枯竭(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鲜卑国主们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主休民族汉族也会像别外三大古国一样被异族取代。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只留下四五百万,这得主要归功于凶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后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 羯族与凶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可惜的是一支万人的羯族部族,因为向北投降鲜卑而保留下来(后来鲜卑人帮助它们杀了冉闵,鲜卑入主中原。
这支羯人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 鲜卑内战时羯酋造反,压抑久了的尔朱羯疯狂地杀着鲜卑人,差点将鲜卑灭族。 在鲜卑复仇的打击下,羯人在侯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梁朝政府接纳了他们,收为雇佣军。忘恩义的侯景确杀死了梁武帝,对江南人实施血腥的种族屠杀,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尸骨遍地,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仅屠健康城就将全城四万户约二十万人杀绝()(史称侯景之乱。
后来,南梁将领王僧辩,陈霸先等人准备充分后率军讨伐,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此悍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王僧辩等人把许多原本在两广和越地山区的人口补充到长江中下游,充实当地人口。陈霸先建立陈朝,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即使这样直到隋灭陈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南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侯景之乱前的规模。 由此可见,单侯景几千羯兵就可血腥杀光江南人,更别说几百万胡人如果没被驱逐出在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几千万后必然向汉族要生存空间的结果~
冉闵赶胡族出中原,为汉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冉闵的神兵铁骑,让胡人从此不敢再轻视汉人的武力,收敛了他们肆意抢掠的行径。冉闵,不愧为我大汉英雄,其功业利在千秋~~~冉闵在取得政权后。并不想和胡寇闹翻脸。曾经宣布:“与官合则留,不合则去。”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城市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
四、后人评价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
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诏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而今斯人已远去,我们只能通过被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传奇生涯。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五、讨胡檄文
1 诸胡逆乱 中原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 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2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六 冉闵要杀胡人的真正原因
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羯族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载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羯族对汉族的血债实在太多,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同时又禁止汉人称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称“国人”,违者斩。他的开国汉人大臣,来朝见他时,因身上值钱东西和衣服被胡人抢了,勒问他出了什么事,大臣正在气头上,说胡人抢了他,而忘了说国人。才发觉说错了话,赶紧向石勒赔罪,勒赦免了他。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由于听信巫师之言,石勒对汉人其子(一说为侄,一说为与其婶所生)石虎更加变本加厉百倍。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石虎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还要令人发指。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只能以变态来解释。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刀乱窜,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干净血放到盘子里面做成工艺品和部下观赏。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恶魔竟然笃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掳掠的汉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就把这个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来和牛羊肉混着煮,还把这种食品赏赐给部将吃,让他们猜测是什么原料做的。
冉闵灭后赵政权,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
七,冉闵是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无名功臣
当年冉闵确实下令屠杀了一批羯族人,不过全是些罪大恶极,迫害汉族人最狠的羯族人~后来还杀了一批有异心的。然而复杂的历史形势,使仇恨扩大化,再加上汉族人之中也有坏人~杀戮羯族人,使杀胡变成了灭绝。一日杀胡二十万~连被逼入关的小族也被杀了不少人 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这些历史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因为在书本上只有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化等等,完全是报喜不报忧,对黑暗面一点也不描写。
从此拓跋宏之后,一个新的汉族在北方形成了,如果宁要把这个新生的汉族和汉朝的旧汉族联系是根本解释不通的。
隋唐两朝是在北朝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北朝,就没有后世唐朝的大气。 也许历史只写成功者,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功劳在今日的教材上,只是写到了胡身汉魂的北魏孝文皇帝,而那个忍辱负重的冉闵却没有被史官与这位南北朝第一名君,仁君拓跋宏共同列入这个丰功伟绩当中。
这个也许与元朝,清朝的史官们有所联系:
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北方终于在公元439年实现了统一,结束了百年混战。随后的北朝带动了中华文明前进的步伐,给古老的中国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是元朝和清朝,他们却想要把华夏推入牧场。近代有些人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说不清冉闵杀胡的原因,一味破口大骂冉闵是屠夫,是历史的罪人。
中国汉族的发展史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鲜卑汉化,的确是重要的一页。至于,满清和蒙元,他们与汉族的融合则是凤毛麟角,远远比不上北魏鲜卑。
但是北朝的民族融合却是个遮挡不住的事实,元朝,清朝的统治者想遮挡也挡不住。他们只好迫于无奈地记载了那个有着仁义盛名的拓跋宏。
然而近代有些人却给冉闵戴上了破坏民族融合的帽子,实在是荒唐~唐朝的历史就足以证明这一举措的荒谬~
隋唐两朝的胡文化不可谓不浓,但唐朝的时候,鲜卑人已经消失了,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融合到了北方的汉族。你们说说北方当时汉人多不多,经过了五胡乱华后,汉族依然能够成为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主流,冉闵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
冉闵被东晋政权,暗中勾结慕容鲜卑在廉台决战时击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的胡汉双方的御用史官将冉闵写成了屠杀者~冉闵的功绩被歪曲~使民族融合也蒙上了阴影~ 近来《狼图腾》的作者当是不掩盖这些暴行。但他又认为这样杀你吃你是为了我们汉族好。是给我们输血。好让我们强大起来,所以我们不应该仇恨那些食人恶魔,反而还要去感激他们。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我想,他如果生活在那个血腥的年代,应该会舍身饲魔。心甘情愿地让他们吃掉。然后让那个被消化得变成什么也不知道的“我”强大起来。
范文二: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卢纶原文赏析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①鹫:大鹰;
②翎:羽毛;
③金仆姑:箭名。
④燕尾:旗上的飘带;
⑤蝥弧:旗名。
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赏析
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蝥音wù),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帜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平平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yunxiage.com/lefu/3737.html
本文标题: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卢纶
范文三: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析】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范文四:敦煌本《汉将王陵变》人物论析
摘 要:敦煌本《汉将王陵变》是敦煌俗文化学中经典之作。它的人物刻画性格各别,栩栩如生,令人注目。本文论析了刘邦、王陵、王陵母、项羽四个人物形象。并深入剖析了刘邦与项羽的所作所为而导致的楚灭汉兴的结局。
关键词:刘邦;王陵;陵母;项羽;敦煌学;《汉将王陵变》
中图分类号:I042文献标识码:A
敦煌莫高窟在1900年发现的唐代民间变文中,有一篇著名的《汉将王陵变》,是敦煌俗文化学中经典之作。它的人物刻划性格各别,栩栩如生,令人注目。这篇变文一共有四个写卷,王重民先生最早校?了它们,并在他的《敦煌古籍叙录》卷五集部《王陵变文》加以考证①。
斯五四三七《汉将王陵变》,这个写卷在五个写卷中最特别,开头多出270多个字的一段;是个残卷,只占全篇的十分之三。伯三六二七《汉将王陵变》也是一个残卷,在全篇十分之四处,从“马上谣传霸王追”以后断裂,中间缺了几段,又从“驱至帐前”直至末题。有“《汉八年楚灭汉兴王陵变》一铺 天福四年八月十六日孔目官阎物成写记”字样,可见其末题,和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四年(939)抄写时间。伯三六七八《汉将王陵变》残卷,正好补足全文十分之五的十分之八中段,与伯三六二七卷正好衔接,显然是从此卷断裂的部分,而且与上卷字迹一样,实为同一卷。第四个写卷至今未见发表,无人进行过校录,王重民先生在《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的“校记”中写道:
“戊卷 邵洵美先生旧藏,今归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八页。包括封面一页,空白一对页。封面和空白页上有题记数行,其标记年月者,有‘辛巳年九月’,‘太平兴国三年索清子’,‘孔目官学仕郎索清子书记耳。后有人读讽者,请莫怪也了也’。由他们的笔迹,证明不是写于同一年月,而且和正文的笔迹也不相同。……此本应为此数年内所写。(辛巳不似九二一年,更不是一?四一年,因敦煌最晚的写本为九九六年)。” ②
《敦煌变文集》编者,经过仔细校勘,将四个写卷合为集中的一个写本。这一写本标明了是出自北宋初太平兴国年代,时当公元996年;而伯三六二七与伯三八六七这同一写卷,却是出自五代后晋,时当公元939年,两写本的抄写时间相隔了57年,而又分别出自阎物成与索清子两个不同人物之手,他们都是孔目官。即唐宋时掌管档案文字的官吏。据《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云,当时有一个孔目官严庄,颇会解图谶迷信,曾经劝安禄山作乱。可见唐代孔目官管理的档案文字的类别多与术数有关。
《汉将王陵变》是唐五代人创作的一篇情节生动、人物鲜明的优秀敦煌民间传说。只有抄写者的姓名,而没有创作者的姓名,它是一篇集体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史料来源是《史记?陈丞相世家》当中一段一百多个字的记载: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③
但是《汉将王陵变》经过民间作者的艺术虚构和想象加工,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性格,都有了较大改变和拓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别是描绘人物都是立体化的。项楚在《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对《汉将王陵变》描绘的人物有一段概括说明:
“作者描写了王陵、灌婴斫(zhuo)营的勇敢与机智,项羽、钟离末胁持陵母招儿的残暴与无耻,特别是塑造了大义凛然的陵母形象,她为了坚定王陵忠于汉室的决心,威武不屈,自刎楚营,尤为悲壮感人。” ④
本文就刘邦、王陵、陵母和项羽等四个人物形象逐一论析如下。
一、汉高祖刘邦
中国古代一向讲究“胜则为王败则寇”,唯有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似乎有些两样。项羽虽然是一个导因于残暴的失败者,但是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曾经引动多少文人墨客和壮士豪侠为之扼腕长叹。就连“人比黄花瘦”的宋代词人李清照,在追忆项羽失败的英雄业绩时,也一扫其“凄凄惨惨戚戚”的柔弱风格,而唱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⑤这样的慷慨悲歌。就连民间,也是歌颂项王居多。例如,江苏河阳山歌就有《项王》曰:“北来秦始皇,造反出项王。旗竖大江东,西战汉中旁。”相传秦末项羽就曾在河?山招兵买马。又曰:“唤英台上唤英雄,项王不肯过江东。一言九鼎壮烈去,江东子弟义独钟。” ⑥可以说,项羽是一个因火烧阿房宫和因楚汉相争失败而出名的英雄。刘邦就有所不同,他开创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在司马迁笔下,从中国历史正统观出发,一方面显示汉高祖立国的伟大,另一方面在民族斗争中是一面进步的统一中华的旗帜。他的非凡的才能和统一中华做出的卓越贡献,是永恒的。但也运用春秋笔法记载他性格缺点,贪财好色、卑怯自私、利己无信、内心阴冷、过河拆桥。所以在古代人们心目中,他反而始终是个猥琐卑贱的小人,特别是在民族压迫非常严重时,他们通过历史题材来影射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就又不得不夸大缺点,把刘邦描写成一个反面人物。所以元代就有文人利用楚汉相争题材,对刘邦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同一题材作品有好几篇。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散曲,尤其如此。第一支曲虽然是刘邦来到乡间民众忙着迎接的情景,写的是汉朝故事,但实际上反映的是元代农村的面貌,可见一般。所以这样讽刺汉高祖有它特殊的原因。本来汉高祖还乡与乡亲宴饮见于《史记??帝本纪第八》。刘邦自己作《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意思是:
大风冲天而起啊,
彩云到处飞扬;
我统帅着全中国的权威啊,
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怎么才能得到勇士啊,
守卫中国的四面八方。
这首诗更把高祖还乡的正义和正气如实的合盘托出。汉高祖刘邦在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以后,回到了他的家乡沛县(即现在的江苏省沛县),与父老乡亲们饮酒祝贺胜利,酒酣时?筑(汉代一种弦乐器)自为歌诗,即兴创作了这一首气势磅礴的《大风歌》。这首歌诗通过气魄宏大的“大风起兮云飞扬”,象征秦末政治风云变幻,抒发了打天下和守天下的豪情壮志。
而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首散曲,却根据有关高祖微贱时的民间传说,托于被抓差迎驾的乡民,直接对汉高祖进行严厉抨击,说他是一个欠债不还、明抢暗偷的家伙,把皇帝写成地痞无赖的化身。嘲讽道:“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意思是剥掉那层画皮,不过就是个泼皮刘三而已。讽刺之辣,嘲骂之毒,可谓登峰造极,就是有名的暴君夏桀和商纣,也没有谁把他们贬到如此地步。这些特殊时期文字读来,虽说对人似乎起到了“煞是解气”的效果,不过终究过于狠毒,失之偏颇。敦煌本《汉将王陵变》里的汉高祖则是基本上被还原成《大风歌》式的正面历史人物矣,这是敦煌地区古时与异族奴隶主作斗争的需要,也是《汉将王陵变》最可值得肯定的地方。所以笔者认为刘邦在《汉将王陵变》中是重点刻画的人物。
在《汉将王陵变》中汉高祖一共出场四次。
第一次亮相就身处险境:“大阵七十二阵,小阵三十三阵,阵阵皆输他西楚霸王。” ⑦可是刘邦就是智慧过人,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唯有汉高皇帝大殿而坐,诏其张良,附近殿前。张良闻诏,趋至殿前,拜?礼终,叫呼万岁。汉帝谓张良曰:‘三军将士受其楚痛之声,与寡人宣其口?,号令三军:怨寡人者,居上殿,?(biao)寡人首,送与楚霸王。’”果然妙计,刘邦深知,屡战屡败之后,必然军心涣散,带来士气低落。但论匹夫之勇,自己实在无法与项羽抗衡。只好智取,选从侧面进攻,收复人心为第一。于是以自己为诱饵,大搞苦肉计,似乎要以死谢众人,显得何等诚恳和悲壮!果然,“三军闻语,哽噎(ye)悲啼,皆负戈甲,去汉王三十步地远下营去。”真是感动得不知所措。其实,这正是刘邦的过人之处,对士兵的谦卑,平易近人,博得了广泛的尊敬,也顺应了“朕”意。自然,士兵们从此为汉王效忠尽节的决心就愈发坚定了。
但是,刘邦在具体表现上是否真是这么“视死如归”呢?否也。当王陵和灌婴“夜半越对”(越对即越过正规的程序与君王应对。)向他请示斫营一事时,(这二位多半也是中了刘邦计谋而不自知的“受害者”),刘邦却以为二将真的要来砍他的头了,“唬得皇帝浃背汗流。”一个“唬”字,就将刘邦胆小如鼠的特点表露无疑,怎么来看待这一个问题呢?如若对照一下前面的“豪言壮语”,就委实令人忍俊不禁,但他毕竟是一军之主,毕竟还是有着过人之处。他在战略上藐视困难,而在战术上却一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什么不好呢?心里再害怕,表面上还得强自镇定,说些“场面话”。这里又写出了他那所谓“外强中干”,实际是中虽干,外却强的特点,很符合刘邦这一特定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第二次出场是在斫营成功和陵母被捉之后。“汉高皇帝大殿而坐,招其张良附近殿前。” ⑧做什么?问计也。斫营之后,楚军“并无消息”,刚刚小胜了一仗正在沾沾自喜的刘邦不免心痒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要主动出击了。于是,把张良招到殿前对他说:“前月廿五日夜,王陵领骑将灌婴,斫破项羽营乱,并无消息。拟差一人入楚,送其战书,甚人堪往送书?”张良推举卢绾(wan)。他又问:“卢绾有何伎艺?”张良说:此人“口若悬河,无问不答。”他乃准奏.这里既显出了他的借机行事的才干,又写出了他善于用人。虽全力仰仗张良,却又?不盲从。较之项羽对唯一的谋士范增尚不能信任和重用,逼得范增怨怒而去,真有天渊之别。如此写法,也很符合刘邦善于采纳下情的性格和身份。
第三次出场是在听卢绾汇报陵母在楚营受苦之后。“皇帝闻言,拍案大惊,诏王陵附近殿前”,让他马上前去救母。“拍案大惊”四个字活脱脱刻划出来他对项羽捉陵母当人质一事的愤怒,动作扣合感情非常逼真,岂是任性而又鲁莽的项羽所能比乎?不管怎样,这次说明他既能分清是非善恶的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又能关怀将士,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了使他们死心塌地为开创大汉王朝而战,这毕竟是使他走上成功之路,扫除前进中的障碍之良方。
第四次出场是闻说陵母自杀之际。“皇帝闻奏,拍案大惊:‘与寡人诏张良附近殿前。’” ⑨再诏张良,表示张良是他心腹之臣,参谋之核心(这对张良来说更是倍感恩宠,每日里不知要被这个皇帝“诏”来“诏”去多少回,但这是他非常乐意做的。)对刘邦来说,这再一次大惊,充分表现了他对陵母的大义凛然英勇就义,表示了恳切的哀悼。紧接着就来安排厚葬陵母,隆重的祭祀,大肆的铺排,气势非凡,变文做了精彩的描绘:
“诏太史官藐其夫人灵在金牌之上,对三百员战将、四十万群臣,仰?大设,列馔珍馐,祭其王陵忠臣之母,赠一国太夫人。” ⑩
试想,举行四十几万人的葬礼,这绝对是以国葬之大礼来厚葬陵母矣;与项羽在一个瘦弱的老太婆面前挥舞宝剑、耍尽威风的“熊”像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刘邦,英雄啊!这一件事处理得非常得体,反正人已经死了,赠一虚名,也不损他什么,何况祭奠死人,本来就是做给活人看的。然而,在当时楚汉相争战场的艰苦环境下,这一着棋,能起到顺应民心向汉,振奋士气反楚,鼓励楚营倒戈的三重重大的作用,这是真正的英雄――刘邦的大手笔。果然,“天下声名无数众”,这大大的笼络了天下的民心;“感得王陵对天子面前,披?哭其慈母。”这又大大的感动和提高了士气;甚至已经英勇就义的陵母也显灵了:“陵母从楚营内乘一朵黑云,空中惭谢皇帝。”真可谓“动天地、感鬼神”了;而项羽那边呢?原文曰:“遥望楚营青郁郁”,何谓“郁郁”?答曰:坟墓之气,这就成了项羽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总之,《汉将王陵变》中的汉高祖,处处平易近人,集思广益,尽显高人一筹的统帅风范。他善用谋臣,团结将士,善待民众,最终还是打败了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二、王陵
据《史记?陈臣相世家》和《汉书?张陈王周传》记载:“陵少文,任气,好直言。”但是敦煌本《汉将王陵变》里的王陵,虽仍然“好直言”,可是全然没有了“任气”这份潇洒无忌了。他虽然智勇过人,但是显得谨小慎微,还显得颇有城府。
就拿他与灌婴一起去斫营一事来说,这本是一件大智大勇的壮举。当时汉军屡打败仗,而楚军却士气正旺。“人是六十万之人,营是五花之营,遭遭簇簇,炜炜煌煌,冷人肝胆,夺人眼光。”B11请看项羽的楚军,何等威武壮观!令人思之胆寒,望而生畏。从何处下手呢?无巧不成书,季布正率领三百人巡营。
好,机不可失。“二将第四队插身楚下,并无知觉。”这里也说明王陵斫营人数之少,否则徒然多出大批人马来,季布焉能不觉?众寡悬殊,愈发反忖出王陵他们的英勇。但也不禁令人暗捏一把冷汗。
一切顺利。“营已入得,号又偷得。”这时,王陵第一次问灌婴曰:“如何下手斫营?”这一问,貌似寻常,实则大有意味。实际上,王陵早已成竹在胸,一切都算计好了。但是他为什么还故意要去问“不解斫营”的灌婴呢?关键是灌婴职位?于王陵。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下级官吏若无视上级的存在,任意发号施令,则有越权之嫌,仍属非礼行为。所以王陵还要先请示灌婴,好在灌婴也是深明大义之人。“一切听取大夫指挥,婴不解斫营”,就这样,指挥权问题解决了。于是,王陵捉来一个知更官健(守更的军士),“陵左手搅?,右手抬刀,头随刃落,含血洒流四方。”一招得手,两人大开杀戒。变文用韵文描写了这一血腥场面:
“羽下精兵六十万,团军下却五花营。
将士夜深浑睡着,不知汉将入偷营。
王陵抬刀南伴斫,将士初从梦里惊。
从帐下来犹未醒,乱煞何曾识姓名。
暗地行刀声劈劈,帐前死者乱纵横。
项羽领兵至北面,不那南边有灌婴。
灌婴揭幕?横斫,直拟今宵作血坑。
项羽连声唱“祸事”,不遣诸门乱出兵。
二将蓦营行数里,在后唯闻相煞声。”B12
这一仗的战果如何呢?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让王陵等人说,也没有自己站出来说,而是借楚军之口说出:“二十万人总着刀剑,五万人当夜死。”即死伤二十五万人,这恐怕有些夸张,但是这份夸张正好写出了作者对王陵灌婴的大智大勇的由衷钦叹。
斫营虽然已经大捷,但是如何避实就虚逃过楚军把守的“水泄不通”的官道呢?王陵又来问灌婴了:“大难过得,更有小难,如何过得?”这是王陵第二次问灌婴,问得更是妙,堪称神来之笔。此前第一问是解决斫营中的指挥权的问题。
当是杀得天昏地暗,已经顾不上什么贵贱尊卑了,但是此刻斫营已了,若王陵仍然紧握大权来指挥军士,则不免显得狂妄自大,不把灌婴放在眼里了。这也不符合人物的性格。所以作者匠心独运地又设计了这一问。其实他早就策划妥当了:“陵当有一计,必合过得。”灌婴说:“请大夫说其此计。”这正中王陵下怀,于是他一五一十献上妙计。(其实,据史料记载,灌婴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壮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和《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列传》中就有大量记载,但《汉将王陵变》为了突出王陵的形象,就不免弱化了灌婴。)“如何过得”这一问计说明他的遵守礼节,谨小慎微。“必合过得”这一献计又说明他的深思熟虑,足智多谋。两次发问写出王陵的颇有城府,虽?不可厌,但已绝不是《史记》、《汉书》里那个“任气”的侠士形象了。
王陵的谨慎,还表现在救母的态度上。王陵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老母被擒,惨遭折磨,他恨不能立刻救其脱离苦海。但临到军前,他却先请卢绾入营探视:
“陵亲若在,入楚救其慈母;陵亲若无,共大夫却归汉朝,伏事圣?之君。”
表面看来何其冷静理智,甚至都有些不近人情了。实际上,王陵此刻“眼润耳热”的预兆,使他五内俱焚。但是他一则怕自己一时冲动,坏了大事,二则怕自己承受不了那份突然地打击。及至闻得母为己死,顿时“肝肠寸断如刀割,举身自扑似山崩,耳鼻之中皆洒血。”B13至情至性的孝心立刻毫不遮掩地外露出来了。此时此刻,谁还能说他不近人情呢?
由王陵,使人不禁想起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据《晋书?阮籍传》载,他母亲死时还在与人下围棋,人人骂他不守礼法,不尊孝道,但是实际上他却是“性至孝”,“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那种心中的痛苦,几人会得?后来他母亲安葬时,他又饮酒二斗来强压痛苦,谁知又是“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所以《晋书》说阮籍的本性是“其外坦荡而内淳至”B14。又如鲁迅的《孤独者》中的魏连殳(shu),在祖母的丧礼上“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人视其怪诞,“很有惊异和不满的形势”。但是,“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B15真正深情的人往往都要被人误解。王陵虽是谨小慎微之人,但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也是至淳至诚的。
所以王陵接着又陷入深深自责自怨:“阿娘何必到如斯,盖是逆儿行事拙。”感到自己对不起母亲,恨不能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但母亲毕竟已死了,他不能一味沉浸在悔恨中。悲痛之余,心头燃起的是熊熊的复仇烈火:“傥若一朝汉家兴,举手先斩钟离末!”大悲痛,大愤怒,?没有使王陵失去理智。若是史书上的那个“任气”的王陵,祗怕立刻就要“冲冠一怒为娘亲”,单枪匹马冲杀楚营去了。但谨小慎微的王陵绝不会有这种举动。这和斫营不一样,一切都预谋好了,且敌明我暗,凭着超人的机智勇敢可一举成功。这里项羽早已做好了圈套,正虎视眈眈地等着他王陵呢,楚军又是那么强大,单人去闯,无异于自踏死地。这样不仅不能尽忠,也不能尽孝;因为这就违背了陵母的遗命,那陵母岂不是白死了?王陵?不是李逵,李逵可以提着两个大板斧,马上就去找吃了他老母亲的老虎拼命。但楚军又绝非几只老虎可比,王陵的性格也决定他不会去做无谓牺牲。王陵即使发誓,也带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也绝不是那种咬牙切齿的漫天诅咒。他的信念是“一朝汉家兴”,他并不是说“我要怎样怎样兴”,而寄希望于整个汉朝(国家)的兴盛。因为他深知,祗有整个汉朝的兴盛,才有他家庭的兴盛,他才能够复仇。所以,从此更加衷心耿耿、奋发有为为汉朝尽忠。《史记》《汉书》上均表明,正是陵母之死,使得任气倔傲的王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我们不必深究史书和变文中的王陵孰真孰假,追究什么“本来面目”。敦煌俗文学作品虽然本来就有别于史实记载。但《汉将王陵变》里的王陵,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性格鲜明,足见民间文学经过集思广益的创造的功力,可以说是本文的又一个妙处。
三、陵母
变文中的陵母,基本上仍然按照历史真实事件加工而成。《史记》《汉书》共有三条记载。
1、《史记?陈丞相世家》: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B16
2、《汉书?王陵传》记载: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亨(烹)陵母。”B17
3、《汉书?叙传第七十》记载:
“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是时,陵为汉将,而母获于楚,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陵。”B18
《汉将王陵变》改编后并没有将这个传说故事抹上一层神话色彩,只是将之写成一篇富于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
陵母一出场就面临生死关头。――项羽派钟离末来捉她,陵母明知他来意不善,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遂交左右出封迎。”坦坦荡荡,颇有大家风范。相比之下,钟离末就活像一个跳梁小丑:“离末拔剑至街前,犀甲弯弓臂上悬。”穷凶极恶地勒令陵母“火急西行自分雪,霸王固取莫推延。”陵母怎样反映呢?“陵母闻言面微笑”,一副宽厚长者模样,“将军缓语徒口叫”,像是在教导不听话的顽劣的孩子,但句句义正辞严,无可辩驳。结尾说道“王陵斫营为高皇,直拟项羽行无道。”这简直就是当着和尚骂贼秃了,对着钟离末骂项羽无道,岂不也就是骂他助纣为虐吗?难怪钟离末要大怒了:“老母如何对臣前头骂詈(li)楚王!”
按说王陵家“始为县豪”,凭尊贵身份,陵母又是一老妇,即使押解,也该宽松一些,然钟氏却把她“项上盘枷,枷驱上马”,防守严密,仿佛押送什么武功超绝的江洋大盗一般。对人严酷,毫不考虑后果,从钟离末这个小丑身上,我们已经可见项羽那个大丑的影子了;帮凶尚且如此,主凶又当如何呢?
果然更胜一筹。变文对审陵母有如下一段描绘。被押解的陵母:
“不经旬日,便到楚国。游奕走报:‘钟离末、王陵母到来!’何用谘陈,三十武士各执刀(棒),驱逐陵母。霸王亲问,身穿金钾,揭去头牟,搭箭弯弓,臂上悬剑。驱逐陵母,直至帐前,吓?陵母曰:‘肯修书招儿已不?’”B19
如此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婆,实在可笑也可叹!早已不是“东向坐陵母”了,而是“驱逐(盘枷)陵母,直至帐前”,这一艺术化,使项羽的这种在老太婆面前炫耀武力,其实也就反映出他的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在后代民间流传有“老太婆面前舞大刀”的民间谚语,就是由项羽迫害王陵母的典型性史实而来,此项羽恶行,遂流传千古,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矣。
陵母毫无惧色。她深知项羽残暴,自己绝无生还之路;她也绝不苦苦哀求,也绝不低三下四,索性就当面严厉斥责。于是陵母遂为陈说,意正辞严:“无道将军是项羽,部卒精神若狼虎。”这已经由“被诽”上升到面对面的斗争了。本来就没有涵养的项羽自然更要勃然大怒了,恶狠狠威胁道:“若不得王陵入楚来,常向此间来受苦!”陵母动摇了吗?没有。虽然她“闻唤王陵意惨然”,但是仍不改初衷,“高声便答霸王言”,仍在据理力争:“斫营皆是王陵过,无辜老母有何愆(qian)?”表面上似乎在示弱,在推卸责任,实则棉里藏针,暗暗嘲笑项羽无能,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你有本事去捉我儿王陵好了,拿着我一个老太婆作威作福算得了什么?所以她慨然宣称:“但愿汉朝存帝阙,老身甘奉入黄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正如变文所唱:“陵母天生有大贤”。
只气得项羽暴跳如雷,没想到赫赫武力,连一个手无寸铁的老妇都降伏不了,“更生出无限言语?忖寡人。”大怒之下,愈加残暴:“领将陵母,髡(kun)?齐眉,脱却沿身衣服,与短褐(he)衣,兼带铁钳,转火队将士解闷,各决杖五下,又与三军将士缝补衣裳。”B20如此灭绝人性,简直天理不容!怎不令人同情和忧虑陵母的不幸,又怎不令人切齿痛恨项羽的残暴无行!
陵母毕竟年事已高,怎么受得了这份折磨!不禁“扑却枪、枷如倒,一手按声,一手按地,仰面向天,哭‘大夫娇子王陵’一声。”但是,她的哭,不是示弱,不是屈服,而是深深地以儿为荣,以儿为傲,希望他光宗耀祖,做出一番大事业来。那么,纵使自己“不见乳堂朝荣贵,生死黄泉俟(si)我儿。”也就再所不惜了。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转而写到楚军将士的反应和他们的心理活动。“应是楚将闻者,可不肝肠寸断。”谁没有老母亲呢?谁不念着自己的家乡亲人呢?对一垂垂老妇如此残酷折磨,稍有人性者也不忍为啊。所以当陵母愤愤地对他们说:“大须归家着乡土。一朝儿郎偷得?皇号,还解捉你儿郎母。”这些策反的话,使这些助恶的将士不禁良心发现。“三三五五暗中啼,各各思家总拟归。诸将相看泪如雨,莫怪今朝声哽噎,盖有霸王行事虚。”B21楚军暗自反省起来。
这一笔很重要,实际从侧面写出了项羽的残暴,也激起内部的矛盾和不满,暗示了项羽失败的命运。
陵母既萌死志,在汉使探营时,“恐怕儿来,儿若到来,儿又死,母一死。”慈母一颗爱心,跃然纸上。为怕王陵来白白送死,就用计骗来项羽的太阿宝剑,“陵母得剑,去霸王三十余步,‘为报我王知’,陵母遂乃自刎身终。”B22血溅当场,以死抗争,以死明志,何等悲壮!难怪作者也不禁站出来,用饱蘸感情的笔调写道:“其时天地失瑕之光。”“其时风云皆惨切,百鸟见之而泣血。”连天地都为之动容,可见感人之深。
《金石萃编》卷二十一载汉画像《王陵母图》之上半,陈锦所撰《武梁祠石室记》,是在1855年至1856年重修?室写记,文中就有《王陵母图》全图。此图说明陵母在东汉已有强大文化影响。这等深明大义,慷慨赴死的母亲,历史上就一贯是人们敬仰的对象。如元钟嗣成《?鬼簿》载元杂剧有顾仲清的《陵母伏剑》一本(惜今本不载)。明代中山居士甄伟着《西汉演义》八卷101回,其中卷五有“知汉兴陵母伏剑”一回,有明万历壬子(1612)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
1937年《图书副刊》152期载陆衍庐撰《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跋》中,指出南戏有《王陵》一种,近代京剧也有《陵母伏剑》剧目,就连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那个为了儿子不当卖国贼而以匕首自杀的郭靖之母李氏身上,不也有着陵母的影子吗?可以说,正是从陵母起,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母亲,中华民族才有了许许多多前赴后继的英雄儿女,才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壮歌。
四、项羽
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有所谓司马迁说的“妇人之仁”,关键时刻犹豫软弱,如鸿门宴上轻放刘邦;另一方面又残暴无道,如坑杀秦兵二十万。司马迁早有“屠坑残灭”的结论。《汉将王陵变》里的项羽主要表现在后一方面,也写得细腻精彩。
不错,项羽极其强大,他颇有军事天赋,通常把刘邦打得节节败退,自然愈发助长了骄横之气,所以王陵、灌婴斫营胜利以后,他颇觉面上无光,“转加大怒”,气势汹汹逼问:“过在何人?”进一步追究责任。钟离末把责任推在左将丁腰、右将雍氏身上。这一段,变文作者写得非常细腻而经典,简直令人拍案叫绝。项羽听后立刻把二人捉到帐前审问。二将极力申明原委。
“二将答曰:‘口称四更已来捉得。’霸王问:‘捉得不得?’二将奏曰:‘被汉军诈宣我王有?,赚臣落马受口?之次,决鞭走过。踏后如赶,双弓背射,损却五十余人。’……二将交雪罪过,过在钟离末。”B23
这一段的妙处,是在揭示楚军内部的矛盾,可以看出楚将明争暗斗、内部不和。以后又揭露了项羽的处置失当。斫营以后的项羽已经被恼怒冲昏了头脑,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喝令左右:把左将丁腰和右将雍氏“领出军门,斩为三段!”项羽终究铸成大错。其一是临阵失将,其二是又如此任意斩杀大将,而且其三是又用如此严酷的刑法,实在令楚军内部人人心寒,丧尽人心,这样就进一步种下了楚军倒戈的内因。但项羽不善于用人的拙劣表演还没有到此为止。
钟离末戴罪立功捉拿陵母,陵母又不肯屈,于是霸王又大怒了。“招钟离末附近帐前”,好一番申斥。本来捉陵母也是他默认同意的,陵母的威武不屈,也不是钟离末的罪过,项羽却偏要反过来去责骂钟离末。这与刘邦处处体贴将士呵护将士,有一整套抚慰政策,简直就形成强烈的对照,岂可同日而语?虽然刘邦某些伪善有些令当时人厌恶,但作为政治人物,不会玩弄权术,而项羽却是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是注定要惨败的。
还有,捉人父母为人质,用严刑相逼,以为要?,本来就是项羽的拿手好戏。
《史记?项羽本纪》有一段记载: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B24
请看,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刘老头,就要烹煮之,偏生刘邦还嬉皮笑脸说什么你要杀你我的父亲,请分我一杯羹,再加上项伯这个奸细在一?旁敲侧击,终于没有烹成。可是,陵母的命运就比刘老头悲惨多了。《史记?陈丞相世家》上记载,陵母伏剑死后,项羽还不解气,“项王怒,烹陵母。”死后还要糟践陵母尸身,真是暴虐到毫无人性了。是什么原因,项羽酷爱“烹”人肉这一酷刑呢?是否可以从现代精神分析学做一点研究呢?
直到他的暴虐使楚军广大将士普遍感到“盖有霸王行事虚”的时候,他还不吸取教训,继续残暴下去,继续怀疑打击众将,飞扬跋扈,忠言不听,偏信谗言,终于把大批良将逼得或走或降,连唯一一个亚父范增也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拂袖而去,使项羽终于轮落到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的地步,可悲也!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结尾沉痛地剖析过项羽失败的原因,他说:“他夸耀自己的战功,祗知道一意孤行而不吸取古代的历史经验,只想着成为一代霸主,只想着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结果五年时间,国灭身亡,到临死时还不悔悟,还不知道责备自己,还说什么‘这是老天爷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这不是太荒谬了吗?”B25然而《汉将王陵变》的作者只是民间文人,自不可能有太史公那样的远见卓识,但是他以细腻的笔触,从小处着笔,用对比的方法,写刘邦与项羽的差别,也同样揭示了刘邦成功而项羽失败的原因。一个古代普通民间文人,都可以通过敦煌民间传说,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羽灭亡的历史规律,而我们的大英雄项羽到死都不知道,哪里是什么老天爷要灭亡他,实在是他的刚愎自用,残暴骄横,逼自己一步步走向绝路,可悲亦可叹也。
五、结语
敦煌本《汉将王陵变》虽然只是一篇唐人民间传说,但也融合了一些唐代民俗在其中。如“眼润耳热”是预兆风俗;“卸下头发,封在书中,儿见头发,入楚救母”,是古人头发风俗。叙事上,有敦煌民间说唱文学反复咏叹的特点。如“人如电掣,马似流星”,重复数次。它可以说是敦煌俗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必将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卷五集部《王陵变文》,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 王重民《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1957年版,第47页,“校记”部分。
③ 《史记?陈丞相世家》第二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32页。《汉书?王陵传》与此略同,从略。
④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3页。
⑤ [宋]李清照《乌江》。
⑥ 引自《中国?河阳山歌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⑦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4页。
⑧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5页。
⑨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0页。
⑩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0页。
B11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8页。
B12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9页。
B13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7-228页。
B14《晋书?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1页。
B15 鲁迅《仿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91页。
B16《史记?陈丞相世家》第二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32页。
B17《汉书?王陵传》上册,岳麓书社,1997版,第903页。
B18《汉书?叙传第七十》下册,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852页。
B19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0页。
B20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2页。
B21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3页。
B22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6页。
B23 项楚《敦煌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6页。
B24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一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0页。
B25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一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1页。
On the Characters in the Dunhuang Version of Hanjiangwanglingbian
GAO Guo-fan1,2
(1.Center of Asian Culture Study,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2. Chines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Abstract:The Dunhuang Version of Hanjiangwanglingbian is a classic among Dunhuang vernacular culture study. Its characterization is vivid and impressive. The present article analyzes the four characters of LIU Bang, WANG Ling, WANG Ling's mother and XIANG Yu, as interprets the result of Chu's ending and Han's rising caused by LIU Bang and XIANG Yu's actions.
Key Words:LIU Bang; WANG Ling; WANG Ling's mother; XIANG Yu; Dunhuang study; Hanjiangwanglingbian
范文五:马槊无双,项羽再世!汉将高敖曹传
高敖曹,名昂,以表字行于世。渤海条县人,诞生于齐武帝永明八年,(北魏太和十四年,西元490年)东汉太傅高裒之后。其叔父高允,字伯恭。高佑,字子集。亲父高翼,字次同。一族均为北魏名臣。敖曹在家行三,长兄乾,字乾邕。次兄慎,字仲密。四弟季式,字子通.四兄弟都名重当时。
高敖曹年幼时就有胆气,性格刚强。年纪稍长后不拘小节,轻侠仗义,胆力过人,姿态雄异。不好读书,专习武事。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他父亲高翼说:这小子如果不使我家灭族,就一定会光大我家。因为他这个三儿子昂藏敖曹,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少年时敖曹与长兄高乾常做轻侠之行,家乡人敬畏他们,没有敢违背他们意愿的。受此连累,其父屡入监狱,常对人说:我四个儿子都这么粗野,不知我死后他们谁能在我坟前加一锹土。
高翼死后,敖曹为其作一华丽大冢,说道: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锹土,今被压,竟知为人不?
梁武帝大通二年(北魏建义元年,西元528年),挈胡尔朱荣入洛,制造了血腥的河阴之难,北魏政局大乱.大通三年,高敖曹与父兄起事于冀州信都郡,欲行大事,举其父高翼为王,高翼坚辞不受,只是推荐同乡封隆之(西晋东夷校尉封释后代)为大都督。封隆之畏惧欲逃,高敖曹大怒,拔刀相向,封隆之无奈受命。后殷州刺史尔朱羽生领五千人偷袭郡城,高敖曹不及穿戴盔甲,带了十余名骑兵就与之交战。高乾在城里用绳子坠下五百人增援,还没有赶上,高敖曹已经与敌军短兵相接,尔朱羽生大败逃走。(汗,这就是当时横行北方无敌的尔朱氏胡骑)高敖曹使得一手举世无双的马槊,左右无不以一当百,经此一役,时人称高敖曹为项羽!
其后高欢(北齐奠基人,鲜卑化的汉人,他的六世祖高允也是渤海条县汉人)被高乾迎接入信都,高敖曹正在外地作战,闻讯后给长兄寄来女裙一条,讥其懦弱如女人,后听说高欢称高乾为叔父,又派世子高澄执子孙礼节来拜见自己,这才与之同见高欢。
大通四年,高欢出讨尔朱兆,高敖曹带家乡壳跆姨赖热瞬握剑呋端担焊叨级铰柿斓亩际呛罕峙虏患檬拢掖游业牟慷永锘磺时氨┠慊旌鲜褂茫阍敢饴穑堪讲茉唬喊讲芩废耙丫?前后格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洽,胜则争功,退则推罪,不烦更配也。是役初战不利,高欢前军退却,敖曹率部下千余骑兵横击尔朱军,尔朱兆大败,旋即自杀,尔朱氏就此衰亡退出历史舞台。史论如无高敖曹,此战高欢必败无疑。
梁大同二年,(536)时已为东魏丞相的高欢征伐西魏,以司徒高敖曹为西南道大都督,进军商洛。敖曹渡黄河时祭水神河伯曰: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醉。当时山路险峻,巴蛮据守险地,敖曹从商山边打边进,一路所向无前,无人可当其锋,直至上洛。攻城时被流矢射中三次,昏死过去良久,醒转后不及穿甲就上马巡视战斗,遂克上洛,擒西魏大将泉企等数十人.他伤重时以为不起,对部下说:吾死无恨,恨不见季式做刺史耳。高欢听说后,立即任命其弟高季式为济州刺史。事后敖曹欲趁胜入蓝田关,恰直东魏前锋窦泰战败,高欢派人劝高敖曹弃众抽身一个人返回东魏。敖曹不忍心丢弃部下将士,率军奋力搏杀,终于全军安返。
战后,高欢以敖曹为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都督练兵于虎牢关。一天,敖曹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握槊(传自拓拔鲜卑,玩法于宋朝失传,刘禹锡《观博》诗有记载)的赌戏,鲜卑人御史中尉刘贵派人召郑严祖议事,敖曹不让郑走,还用木枷把刘使锁住。使者说:枷时易,脱时难。敖曹听了这话,拔刀就顺着木枷砍掉使者的头,说:何难之有!刘贵对此不敢计较。第二天,刘贵与敖曹坐在一起,这时有人报告说治河的民工大多淹死了,刘贵说:一钱汉,随之死!(不直一钱的汉人,随便他死多少)高敖曹闻言怒极,拔刀就向刘贵砍去,刘贵抱头逃回自己的营房。敖曹随即下令自军击鼓集合,准备攻打刘贵,经其他将领劝解好久方才罢休。当时鲜卑人都轻视中原汉人,惟独害怕高敖曹一人。高欢对部下发号施令,均用鲜卑语;但只要高敖曹在现场,就专门为他改用汉语。敖曹有次去丞相府,门卫不准其进,敖曹操起弓箭就将其射杀,高欢知而不问.
大同四年,东西魏芒山大战,高敖曹率军参战.可惜他过于轻视宇文泰,(小字黑獭,辽西鲜卑宇文部落后人,北周奠基人,时为西魏丞相)指挥自己的部队,树起自己的帅旗直杀西魏本阵,西魏动用全军精锐部队围攻他一军,敖曹全军覆没
,单人匹马逃奔河阳南城。该城守将高永乐是高欢的从子,与敖曹有怨,闭门不纳。敖曹大叫城上放绳拉己进城不得,拔刀凿门之际追兵杀至。敖曹为随军的奴仆出卖位置,情知不免,奋头曰:来,与汝开国公!追兵砍下他的头颅扬长而去。一代名将,卒为宵小所害。敖曹终年四十八岁。高欢听说他的死讯,如丧肝胆,痛打高永乐二百大板,追赠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谥忠武。宇文泰奖赏杀害敖曹之人布绢一万段,由于其国经济原因,每年给一部分,直到四十三年后隋文帝杨坚篡周,北周灭亡时仍未给清余额!
西魏后来将敖曹首级归还东魏,仍然英气满面,犹如生前。东魏民间为高敖曹立祠祭祀者不计其数,均言有灵验神异之事云云.
附录:高敖曹作诗三首.
其一: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扒皮。
其二: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椎儿。墙斜壁凸肚,河冻水生皮。
北魏末年的大乱(即六镇之叛),基本上是由统治者的自己人鲜卑人和匈奴人掀起的,乱世尚武,面对露出凶残本性的胡人,相对文弱的汉人自然受到轻贱,而高敖曹的出现,无疑是一座中流砥柱,大大打消了胡人的嚣张气焰。史载:时鲜卑皆轻华人,唯惮高敖曹。(此句极有气势)在下个人认为,由于高敖曹的霸气,当时东魏的鲜卑人对汉人尚算客气。直至敖曹战死后,才发生高澄调戏高仲密妻致其外叛,北齐重臣韩长鸾大骂:汉狗殊不可耐,唯须杀之等种种丑事。
高敖曹的莽,实在是建立在他的勇和智上,惟有这样的霸气,才能击破汉儿不武的谬论,才能激励自己同胞的自尊吧。正因为执着这一点,过于蔑视鲜卑人宇文泰,敖曹才会战死。
为了拉拢这个英雄,高欢这个史上少有的超级政客,(史论:欢用权如神)竟不惜舍弃自己的鲜卑人身份,(虽说他本来是汉人)以高家后辈子侄的礼仪来拜谒敖曹,才让敖曹归其麾下。
敖曹与幼弟季式感情极好,自是性格脾气相投之故。邙山之战,东魏大败,闻知敖曹的死讯后,季式的宾客部曲均劝其南投华夏正朔的萧梁,高季式的拒绝理由却是:高氏待我家恩厚,吾不忍为也。季式尚如此,遑论敖曹。大概这位英雄临死前,还认为自己在为汉人同胞(还是同族本家)打天下呢。
不论他人认为如何,高敖曹这位霸气十足,洋溢着强烈大汉民族情结的英雄,值得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