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
一、在《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2008中:
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除执行 GB 18485 等国家标准的污染控制要求外,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单台焚烧炉的处理能力不低于 200 吨/天;
b) 焚烧炉应能连续运行,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c) 烟气净化系统脱酸工艺宜采用干法/半干法工艺;除尘系统宜采用活性炭喷射加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
d) 自动控制系统应能使焚烧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实现自动连锁控制,使 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表 1 规定的排放限值要求;
e) 焚烧厂厂界距离居(村)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和类似建筑物的防护距离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但不应小于 300 米。
二、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
5 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
5.1 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5.1.1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5.1.2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三、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
4 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
4.1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4.2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3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4 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4.5 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4.6 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4.7 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4.8 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b. 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d. 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e.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
f. 地质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4.9 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4.10 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4.11 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四、《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
4 技术要求
4.1 焚烧厂选址原则
4.1.1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GHZB1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4.1.2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五、《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6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原则
6.1 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
6.1.1 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6.1.2 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6.1.3 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地表水域150米以外。
6.1.4 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6.1.5 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6.1.6 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六、《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4 选址要求
4.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4.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4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4.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
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国道或省道)、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七、《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4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原则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规定,并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
范文二:GIS与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研究
GIS 与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研究
一、GIS 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何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GIS 的功能
1数据的采集与输入
2数据的编辑与更新
3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空间数据分析与管理
5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
三、GIS 与选址
1、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根据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 在环境因素方面, 主要的影响因子: 距地表水的距离、风向、 土地类型和地形坡度等; 在经济因素方面, 有工程难度、 运距、 交通等; 特殊用地包括自然生态保护区、 名胜古迹和飞机场等。
得出这些之后可以根据相关文献和规定,对相应的因子进行权重确定。
2、GIS 空间分析
(l ) 利用高程数据, 采用 GIS 8. 3 空间分析模块中的 sIop 功能计算地形坡度值。
(2) 利用 distanse 功能计算距水系、 居民区、 自然保护区、 飞机场、 名胜古迹的直线距离, 以生成点、 线、 面的相应空间缓冲区。
(3) 按照重新赋值排序后, 数值越大越利于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将每个栅格层的数据从l ~l0 重新赋值, 目的是使不同数据层栅格层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比例参数。
(4) 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下, 将同一地区多个图层叠合, 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种属性特征, 在取得某种空间属性的累加值后, 就可以找出最适合的垃圾填埋场。由于各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在叠加分析时, 需要进行影响因子的权重分析。
(5) 空间叠加分析的结果是栅格数据, 将其转为多边形矢量数据, 利用 APOGIS 8. 3 软件计算每个多边形的面积, 进行潜在选址区域面积计算。
(6) 利用 GIS 的空间查询功能, 以空间叠加分析得分及多边形面积大于某特定阀值为条件, 进行SOL 查询, 筛选出候选场址。
(7) 在 APOGIS 8. 3 软件中, 将已有的监测垃圾填埋场的 DBF 数据库导入, 按照地理坐标将各垃圾填埋场定位于电子地图中, 与叠加分析结果比较, 评估已有的垃圾填埋场。
3、空间叠加分析
以距地表水系、 居民区、 县乡道路、 自然保护区、 飞机场的距离和地形坡度为影响因子, 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后, 经 spatiaI anaIysis 叠加分析的结果见图2。
颜色越靠近深色, 其数值越小, 表示该地区不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场。反之, 颜色越靠近浅灰色,其数值越大, 表示该地区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范文三: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调研北神树卫生填埋场
XXX
2012/5/27
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一、北神树卫生填埋场简介 2012年5月27日
北神树卫生填埋场作为北京市大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北京市东南部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乡境内,距小武基转运站13公里。占地面积33.76公顷。设计日处理量为1000吨。填埋区占地面积为26.0万平方米,总填埋高度为54米,总填埋容量464.7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3年。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是由德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采用德国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建设的“五个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之一。填埋场自1997年投入运行以来,对现有工艺不断进行改造,创造了许多领先于国内同行的第一:第一个研发集成填埋场智能监控系统;第一个提出生态填埋的环保理念并付诸实施;第一个在垃圾山上修建柏油路;第一个把水电设施建在填埋堆体上,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处理的新路。
北神树卫生填埋场位置示意图
垃圾进场后首先经地磅称重后放置在在黑白交换区,由场内作业车辆运至填埋区的指定地点。随着堆体的不断升高,进行边坡修建,坡度为1:3,同时在填埋区内修建盘山路,使场内作业车辆顺利到达填埋地点。最终覆盖层自堆体向外依次为密封层、导流层、植被层。
该场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设
施之一,它采用德国垃圾卫生填埋先进的工艺
技术。填埋堆体的场底采用粘土和膨润土混合
压实的方式形成防渗层,以防垃圾渗沥液渗入
地下,污染地下水。在场底设有一定的坡度以
利于垃圾渗沥液的收集,渗沥液经收集管道流
到渗沥液池内,经处理,可用做填埋堆体的降
尘。垃圾经压实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密度后,
再覆盖细粒垃圾或黄土。
为防止白色污染,该场在填埋堆体上设置
渗滤液处理车间先进膜技术 了拦网,并有专人负责处理塑料袋。填埋场灭
蝇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喷洒药物的方式进行。
该场还设立环境监测系统,配备了实验室,长年对填埋场的渗沥液、沼气、大气、水、土壤、地下水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监控、监测。该场自运行以来,各项监测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近年来随着填埋堆体的增高、沼气量的增加,北京市政府特为沼气治理拨付专款。该填埋场建起了沼气收集和利用系统,并对填埋区作业、沼气收集利用、渗沥液处理等均采用了在线监控,更加完善了填埋场的监控和监测设施。北神树卫生填埋场日处理垃圾1700余吨,从垃圾中产生的沼气一天就能发电1.2万度。现在,整个填埋场的照明和各种生活工作用电全部都是垃圾山在提供。垃圾山上的沼气发出电后,发电机组再带动水气联合处理利用系统对收集到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反渗透、纳滤、超滤和浓缩蒸发等设备综合处理,酱油颜色、味道恶臭的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已经达到北京市二级排放水标准和农田灌溉水标准,这些水可用于绿地养护、养鱼、洗车、道路冲刷、作业降尘等。
填埋场工作生活区还建有小型人工湿地
景观,占地75平方米,水面面积约50平方米,
为展示北方地区潜流式湿地景观和生态效应
而设计建设,其设计原则为采用贴近本土的自
然湿地景观效果和本土天然石材及动植物配
置组成。湿地中的人工湖就是经过处理后的垃
圾液造的。
2010年12月,由市政路桥控股市政集团
六公司承建的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工
程顺利完工,填埋一区已开始填埋垃圾,二区
已具备垃圾填埋条件。扩容后的填埋场将延长
近4年的使用寿命。 填埋场小型人工湿地景观
据了解,北神树生活卫生填埋场扩容工
程位于现况填埋区北侧70~110米范围内,
总占地面积为4.5公顷,扩容后与现况填埋堆
体融为一体,其中扩建填埋区3.5公顷。扩容
后将日处理生活垃圾900吨,扩建填埋区分
为I区、II区,分别增加使用年限7个月和3
年。
北神树卫生填埋场为典型的平原型填埋
场,是我国目前工艺先进、技术、设备、管
理一流的卫生填埋场。场区全场植被覆盖率
封场后建成生态公园模型 达到80%,绿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封场后
建成体育生态公园。届时,北神树卫生填埋
场将成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景观。
二、国内外对垃圾填埋场的研究动态
垃圾卫生填埋是从传统的废弃物堆填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在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初阶段,由于城市垃圾数量不大,人们习惯地将垃圾堆弃或者填埋在城市四周的空旷地或低洼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米诺文明时期,克里特岛的首府康诺索斯就曾把垃圾填入低凹的大坑中,并进行分层覆土。
土地填理作为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是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使用的。第一个城市垃圾填埋场于19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斯州的香潘市建成,其后俄亥俄州的丹顿(1906年),伊阿华州的达文波特(1916年)等地也相继建成和运行了城市垃圾填埋场。这些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土地填埋处置技术的最早期技术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后,
特别是美国纽约州的腊芙河谷由于历史上不合理填埋危险废物而
导致了严重公害事件以后,美国开始逐渐抛弃和改进上述传统的填埋方式。并且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相继制定法律法规强化固体废物的管理,改进废物的土地填埋处置技术。例如,美国在1976年修订并颁布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正式禁止继续使用传统的填埋方法。英国也于1977年实行了《填埋场地许可标准法》,用以促进传统填埋方法的完善和改进。中国也于1998年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美国关于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和转运优化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研究也比较深入。此外,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法国、丹麦、德国、意大利等国己建立了大量的卫生填埋场。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卫生填埋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三、关于选址的规定条文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场址选择不仅要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及《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要密切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状况、城市生态环境特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环境权益以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填埋场选址应执行下列强制性条文,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 洪泛区和泄洪道;
3.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米以内的地区;
4.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米以内的地区;
5.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千米以内的地区;
6.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地区;
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9.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同时垃圾场场址选择还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主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与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一致;
2. 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要求一致;
3. 人畜居栖点500米以外;
4.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低于8年;
5.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6. 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较低;
7.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
风向。
除上述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和一些重要因子的要求之外,还有许多规范和标准规定之外的特殊因素,主要是:
1. 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大量生活垃圾集中,将彻底改变场址及其周边地区城
镇及城镇生态环境,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水、恶臭污染、滋生蚊蝇、生物入侵、火灾、疫病传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城镇生产和居住环境质量。
2. 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垃圾夹带外来入侵物种及弃用带疫病的蔬菜、水果可能危及当地
城镇生态安全。
3. 场址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森林火灾诱发填埋场火灾甚至爆炸以及填埋场自燃引
发森林火灾危险性并存;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灾难。
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2012年5月27日
四、填埋场选址分析
填埋场选址的正确与否,会对环境和人群产生直接或潜在的长期影响。结合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实例,从当地地理、气候、地表水文地质、经济、社会及法律等因素对选址分析如下:
1. 地形、地貌
从地形、地貌看,在丘陵地区,凡在地貌上呈现山冈环绕,其内有一“S”或“Y”字型冲沟朝敞开方向伸展的盆地,或山谷呈“V”或“U”型等地形形态都是优选场址。
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会影响进出填埋场的道路条件,决定风的强度和风向,气候条件控制着降雨量、降雨强度,在填埋场选址的过程中,对上述因素须作深入的考虑。填埋场场址应位于夏季风主导风向下风向,这样填埋场气体收集后燃烧排空,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不大,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3. 环境水文地质
城市垃圾填埋场环境水文地质的核心问题是垃圾渗沥液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而垃圾渗沥液场地渗漏量又受控于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位于地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5米以上,以及地下水主要补给区之外、强径流带之外。场地应避开大地构造单元的薄弱地带,并应避开储水条件好或较好的张性、张扭性等断裂带,以防污染断裂带的深层地下水。
4. 环境保护影响因素调查
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同时注意加强对此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加强对市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切忌透支环境容量的过度开发。
5. 经济因素调查
经济因素主要从三方面来衡量:
(1) 填埋场的建设费用
它包括场地地形、容量、筑路及防治环境污染对场地所做的处理等费用,它是一次性的投资费用。最好选择天然环境地质条件好的场地以节约大部分投资。
(2) 土地的征用费用和土地资源化
一般在填埋场选址时,土地的征用费用尽量小,尽可能多利用荒山、荒地。垃圾填埋场的覆土一般为填埋库区容积的10%~20%,如此大的覆土量占用耕地或从远距离运输都是不经济的。
(3) 道路施工较容易,最好能靠近交通性主干道,便于运输。
高速公路隔卫生填埋场距离不宜小于60米,以免卫生填埋场影响交通。公路隔卫生填埋场距离不宜超过400米,以便于交通运输。
(4) 运输距离
垃圾填埋场距离城市主城区不能太远,尽量不建中转站,节约投资。也不宜太近,以免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选择适当距离是既兼顾环境又经济可行的做法。一般建在距市区15~25千米处。
选址时需近远期结合,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选址时需考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最好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
6. 社会及法律影响因素调查
填埋场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法律、法规一致,公众对填埋场的反应也必须加以考虑,尽量选择人口密度小,对社会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地区。
五、结语
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2012年5月27日
四、填埋场选址分析
填埋场选址的正确与否,会对环境和人群产生直接或潜在的长期影响。结合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实例,从当地地理、气候、地表水文地质、经济、社会及法律等因素对选址分析如下:
1. 地形、地貌
从地形、地貌看,在丘陵地区,凡在地貌上呈现山冈环绕,其内有一“S”或“Y”字型冲沟朝敞开方向伸展的盆地,或山谷呈“V”或“U”型等地形形态都是优选场址。
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会影响进出填埋场的道路条件,决定风的强度和风向,气候条件控制着降雨量、降雨强度,在填埋场选址的过程中,对上述因素须作深入的考虑。填埋场场址应位于夏季风主导风向下风向,这样填埋场气体收集后燃烧排空,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不大,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3. 环境水文地质
城市垃圾填埋场环境水文地质的核心问题是垃圾渗沥液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而垃圾渗沥液场地渗漏量又受控于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位于地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5米以上,以及地下水主要补给区之外、强径流带之外。场地应避开大地构造单元的薄弱地带,并应避开储水条件好或较好的张性、张扭性等断裂带,以防污染断裂带的深层地下水。
4. 环境保护影响因素调查
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同时注意加强对此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加强对市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切忌透支环境容量的过度开发。
5. 经济因素调查
经济因素主要从三方面来衡量:
(1) 填埋场的建设费用
它包括场地地形、容量、筑路及防治环境污染对场地所做的处理等费用,它是一次性的投资费用。最好选择天然环境地质条件好的场地以节约大部分投资。
(2) 土地的征用费用和土地资源化
一般在填埋场选址时,土地的征用费用尽量小,尽可能多利用荒山、荒地。垃圾填埋场的覆土一般为填埋库区容积的10%~20%,如此大的覆土量占用耕地或从远距离运输都是不经济的。
(3) 道路施工较容易,最好能靠近交通性主干道,便于运输。
高速公路隔卫生填埋场距离不宜小于60米,以免卫生填埋场影响交通。公路隔卫生填埋场距离不宜超过400米,以便于交通运输。
(4) 运输距离
垃圾填埋场距离城市主城区不能太远,尽量不建中转站,节约投资。也不宜太近,以免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选择适当距离是既兼顾环境又经济可行的做法。一般建在距市区15~25千米处。
选址时需近远期结合,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选址时需考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最好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
6. 社会及法律影响因素调查
填埋场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法律、法规一致,公众对填埋场的反应也必须加以考虑,尽量选择人口密度小,对社会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地区。
五、结语
浅谈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 2012年5月27日
城市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是垃圾填埋场地质处置中最关键的工作之一,也是十分复杂的工作。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量的高速增长,卫生填埋这一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必将受到高度重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填埋场的选址问题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研究动态是用GIS进行空间分析,但前提是必须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我国关于垃圾填埋场的基础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相信会有更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实用、更加简便的选址方法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
2. 李仕友谢水波《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及工程初探》
3. 谢水波娄金生王允麒《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环境水文地质学问题研究》
4. 康建雄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研究》
5. 叶海霞《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方法研究》
范文四:10.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而且关系到卫生境埋场的建设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他的总目标要求。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规划设计的第一步,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从防止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安全原则是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和使用后对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小,不能使场地周围的水、大气、土壤环境发生恶化。经济原则是指垃圾填埋场从建设到使用过程中.单位垃圾的处理费用最低,垃圾填埋场使用后资源化价值最高。即要求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经济效果,实现环保的目的。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和法律等方而来考虑。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选址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基本的淮则: ①场址选择应服从总体规划
作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填埋场的功能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目的是保护城市环境卫生及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场址的选择应服从当地城市总体现划,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影响或虽影响周围环境但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填埋场应与当地的人气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②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
任何一个卫生填埋场,其建设均必须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填埋场合理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应选择填埋库容量大的场址,单位库区面积填埋容量大,单位库容量投资小,投资效益好。
库容是指填埋场用于填埋垃圾的场地体积大小。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容量。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应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填埋计划和填埋进度图也是填埋场世纪的重要文件。依据填埋进度图可计算出填埋场每阶段和总填埋量,即库容填埋容量基于设计的平面团,每一等高线用求积仪测出面积,平均面积乘以等高线的高度而求得,或由横断面图而求得。 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垃圾的沉降对填埋库容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把由于沉降而产生的库容折算成垃圾容重。如刚刚填埋的垃圾,在充分压实的条件下,容重可能达到1t/m3,若考虑沉降,在计算总库容时,可以把垃圾容重折算为1.2—1.3t/m。
③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场地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同时也往往决定了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废物运往场地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地貌评价才能确定。一个与较陡斜坡相连的水平场地,会聚集大量的地表径流和潜层径流。地表水和潜层水文条件的研究特有助于这种情况的评价,也有助于评价地表水导流系统的必要性和类型。场地地形坡度应有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不宜选在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场地内有利地形范围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固体废物的产量,应有足够的可填埋作业的容积,并留有余地。应利用现有自然地形空间,将场地施工土方量减至最小。 ④气象条件
场址还应避开高寒区,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应位于龙卷风和台风经过的地区,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铰低的地区。场址宜位于具有较好的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白天人口不密集地区。寒冷、潮湿、冰冻等气候条件将影响填埋场的作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
⑤对地表水域的保护
所选场地必须在100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之外,或历史最大洪泛区之外。避开湿地,与可航行水道没有直接的水利关系,同时原理供水水源,避开湖、溪泉等。场地的自然条件应有利于地表水排泄,避开滨海带和洪积平原。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位置应该在湖泊、河流、河湾的地表径流区。最佳的场址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危害的风险最小。填埋场不应设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地区。填埋场场址离开河岸、湖泊、沼泽的距离宜大于1000m,与河流相距至少600m。
⑥对居民区的影响
场地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或更远。最好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使运输或作业期间废物飘尘及臭气不影响当地居民,同时应考虑到作业期间的噪声应符合居民区的噪声标准。
⑦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要求
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石或坚硬岩层的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基岩完整.抗溶蚀能力强,覆盖层越厚越好。场地基础岩性应对有害物质的运移、扩散有一定的阻滞能力。场地基础的岩性最好为粘滞土、砂质粘土以及页岩、粘土岩或致密的火成岩。场地应避开断层活动带、构造破坏带、褶皱变化带、地震活动带、石灰岩溶桐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坍塌区、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以及地表为强透水层的河谷区或其他沟谷分布区。
⑧对场地水文条件的要求
场地基础应位于地下水(潜水或承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m以上(参照德国标准),及地下水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场地应位于地下水的强径流带之外;场地内地下水的主流向应背向地表水域。场址不应选在渗透性强的地层或含水层之上,应位于含水层的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平缓地段。场址的选择应确保地下水的安全,应设有保护地下水的严密的技术措施。
⑨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
场地应选在工程地质性质有利的最密实的松散或坚硬的岩层之上,它的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应保证场地基础的稳定性和使沉降量最小,并有利于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的要求。场地应位于不利的自然地质现象、滑坡、例石堆等的影响范围之外。填埋场场地不应选择建在砾石、石灰岩溶洞发育地区。
⑩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
所选场地附近,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教土及用于排水层的砂石等应有充足的可采量和质量来保证能达到施工要求;黏土的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好,同时要求土壤易于压实,使土具有充分的防渗能力。填埋场的覆土量一般为填埋场库区库容量的10%-20%,并且土源宜为黏土或黏质土。城市附近土地紧张,应尽量利用丘陵或高阶台地上的冲积、残积及风化土,以减少侵占农田;土料应尽量在填埋场附近选择,以降低成本,但对场区内可作为天然衬里的黏性土不宜破坏。
11场址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场址交通应方便,具有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宽度合适,承载力适宜,尽量避免交通堵塞。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处理费用当中约60%-90%为垃圾清运费,尽量缩短清运距离,对降低垃圾处理费的作用是明显的。以目前城市较为普遍采用的垃圾清运车—一东风牌自卸汽车为例,运距每缩短1km,每吨垃圾即可减少0.15L的耗油量,车辆周转时间可缩短l分钟。因此,场址选择应综合评价场址征地费用和垃圾运输费用,择其最低费用者为优选场址。
范文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研究
曹建军 刘永娟 郭广礼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址的选择涉及到自然地理因素 , 地质因素、 水文地质因素、 工程地质因素 , 社会、 经济、 法 律、 交通运输、 环境保护等因素 ,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在综述前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方法的基础上 , 提出了用环 境系统工程的原理来研究垃圾填埋场选址的问题。 阐明影响因子的选择过程。 关键词 城市垃圾 填埋场 选址 系统工程
The R 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Municip al Solid W aste Land fill Site
Cao Jianjun Liu Y ongjuan G uo G uangli
(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College , China University o f &221008)
Abstract The selection of municipal s olid wastes land fill site inv olves , , , s , law , transporta 2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nd s o on , and it is a very , of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 or ′ s methods for the selection of s fill system engineering is put forward to study the se 2lection of municipal s site are als o described. K eyw ords selection site system engineering
垃圾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必然产生的遗留物质 , 是人类 在现阶段经济技术水平下不能充分利用而被遗弃的废物 。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垃圾产生 。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利 用和社会的发展 , 特别是随着人口高度集中和城市化迅速发 展 , 世界各国垃圾以快于其经济增长速度 3倍的平均速度增 长 。 据 20世纪 90年代初期资料统计 , 全世界每年产生垃圾 约 (80~100) ×108t , 平均年增长速度为 8. 42%。其中 , 美国 每年约产生 1. 5×108t 生活垃圾 , 日本每年约产生 1×108t 城市垃圾 。 我国每年约产生城市生活垃圾 0. 8×108
t , 并且 正以每年高达 10%的速度增长 。数量庞大的各类垃圾 , 正 日益严重地污染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 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 活
[1]
。
迄今为止 , 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法 、 堆肥法
和填埋法 。 这 3种方法的应用各有其利弊 。填埋处理 , 目前 被认为是最终处理技术 , 但也存在不少技术问题 。 垃圾填埋 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水质极劣 , 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 。国外常 有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报道 [2]。 根据 1977年资料 [3]美国共 有 18500个填埋场 , 几乎有一半对水体产生污染 。 我国兰州 东盆地雁滩水源地因垃圾渗滤液污染而废弃 , 西盆地马滩水 源地部分水井报废 [4]。澳门与珠海市交界处的茂盛围因澳 门垃圾渗滤液污染 , 使当地河流鱼虾绝迹 、 农田失收等等
[5]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周围地下水和地表水均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 ,Calvert 曾报道距垃圾处理厂的蓄水池 512m 远的一 口井水中 , 其硬度 、 钙镁浓度 、 总固体量和 C O 2都有增加
[6]
。 德国 Lorg 报道 [7], 距离填埋场 4km 远的地表水下游 , 水质出 现恶化 。 Nevenka Mikac 等报道 [8], 渗滤液对含水层的影响不 仅仅在表层 , 而且贯穿于 60m 深的垂直截面 。 Susanc Haper
等报道了渗滤液中重金属对周围环境及对其后生物处理的 毒性影响 [9]。 国内郑曼英等报道 [10], 广州市老虎窿填埋场 虽然在 1992年封场 , 但直至 1995年其排放的浸出液 BOD 、
COD 、 氮和磷仍然超标 , 其中以氮为甚 。
1 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研究现状
广州市原来使用的填埋场于 2000年前后满容 , 拟选了 4个场址 , 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李丽桃 、 邢益和等 [11]经过地 质钻探 、 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 , 提出了 7个选址条件 , 最后确定兴丰垃圾填埋场 。王光华 [12](北京市环境卫生设 计科学研究院 ) 提出了垃圾填埋场选址中应注意的地质情况
岩石 、 土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选定 , 构造地质与水文条 件的选定 ,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 甄文栋 [13](山东省环 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的 特点 , 阐述了选址评价在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 性 , 并对选址原则及选址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探讨 。王红旗 等 [14]根据上海浦东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 水文地质结构模 型及对流弥散方程和相应的初始边界条件 , 以及上海市垃圾 渗滤液的点源污染和不同污染质成分概化为数学模型 , 运用 模型对上海老港垃圾场地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 计算和分析 , 比较客观地评价和预测了该垃圾场地对环境的 影响结果 。 刘长礼等 [15]研究了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 境特征之后 , 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区内现有的
30个典型垃圾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分别作了
评价 , 确定江镇和南汇老港两个垃圾堆放场是适宜的 。城市 垃圾地质场址的选择涉及到经济 、 交通运输 、 地质环境 、 环境 保护等因素 ,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刘长礼等 [16]对浦东 垃圾填埋场最优地段的优选研究 , 提出了城市垃圾填埋场址
?
22? 工业安全与环保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年第 30卷第 4期
April 2004
选择的原则 、 原理 、 方法及其过程 。
2 垃圾填埋场址环境系统工程分析的思路
正确进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识别 , 选择主要场址影响 因子 , 建立填埋场场址选择系统模型是应用环境系统工程方 法解决填埋场选址问题的基础 。填埋场场址选择涉及到许 多方面 , 影响因子众多 , 逐项进行深入研究往往是不必要的 , 因此影响因子确定后 , 要选出对环境特别敏感和对人类有重 要意义的主要影响因子 , 并进行排序 , 以便分配时间和经费 。
2. 1 建立影响因子的层次结构系统模型
根据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规律和我国填埋场的一般环 境状况 , 可建立我国垃圾填埋场场址影响因子的层次结构系 统模型如下 :第 1层次 :填埋场场址影响系统 ; 第 2层次 :地 质环境条件 、 自然地理条件 、 环境保护条件 、 交通运输条件 、 社会经济法律条件 5个子系统 ; 第 3层次 :依次将这 3个子 系统进一步分解 。 层次结构系统模型见图 1。
2. 2
主要影响因子的选择
图 1 层次结构系统模型
众多的影响因子轻重不同 , 抓住主要的影响因子 , 将有 限的资金用在解决主要的 、 对人类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 问题上 。 所以有必要对各影响因子就其重要性和对环境的 敏感性进行排序 , 选择出主要的影响因子 , 便于有侧重地分 配工作量和资金 。
主要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排序应尽可能客观合理 ,
又要简 单实用 。 为此 , 本文吸取了代尔斐 (Delghi ) 法的思想 , 给出了 两种实用的专家评判选择方法 。专家组的成员应具有固体 废弃物环境影响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 , 并且熟悉填埋场环境 现状 。 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应以人类为中心 , 从垃圾填埋场对 环境与生态的影响效应中来权衡 。
2. 3 两两比较法
经分析确定 , 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的影响因子为地下水 埋深 、 黏土层厚度及质量 、 与饮用水源的距离 、 场地条件 、 运 输方式 、 运输距离 、 水电供应情况等等 , 分别记为 X 1, X 2… ,
X n 。 为从中选出主要影响因子 , 将各因子相互之间两两比
较 , 判断其相对重要性 , 若 X i 因子重要性优于 X j , 则记 X ij =
1, 否则 X ij =0, 记入相应的行和列的交叉处 。各因子自身不
作比较 , 记 X ii =0, 最后按行求得总分 , 按总分多少进行各因 素的重要性排队 。 计算过程如表 1所示 。 表中最低格用来检查计算的正确性 。
根据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排队结果 , 取前 r 个因子作 为填埋场场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 。 (个数 r 可视具体情况
而定 , 建议取 4~7个 。
) 2. 4 模糊择优法
此法也是根据填埋场场址的主要影响因子的某些特性 , 在各因子间确定优劣比较关系 , 以建立模糊优先关系矩阵 ,
再通过取不同的比较水平 α值 , 截取矩阵 , 进而决定总的排 序 。
表 1 影响因子的计算过程
比较者 X i
被比较者 X j
X 1 X 2 … X n 总分 ∑ n
j X 1j
X 1X 11 X 12 … X 1n ∑ n
j =1X 1j X 2
X 21 X 22 … X 2n
∑ n
j =1
X 2j …
…
…
X n
X n 1 X n 2 … X nn
∑ n
j =1
X nj
检查 ∑
∑ n X i 1∑ n X i 2… ∑ n
X in
2n
2. 4. 1 原理
设有填埋场场址影响因子集 :A ={a 1、 a 2… , a n }, a i 分 别表示地下水埋深 、 与饮用水源的距离 、 场地条件等因子 , 其
中的每一组因子 (两个 ) 都是可比较的 , 并存在模糊优先关系
P :
P :A×A → [0, 1]且 P 满足 : P (a i , a i ) =0, Πi ;
(1) P (a i , a j ) +P (a j , a i ) =1, (i ≠ j )
(2)
式 (1) 表明各因素自身无比较之必要 。 式 (2) 表明 , 若 a i
比 a j 的优越重要程度为 r ij , 则 a j 比 a i 的优越重要程度为
r ji =1-r ij , 0≤ r ij ≤ 1 (i ≠ j )
以 P (a i , a j ) =r ij 表示因子 a i 比因子 a j 的优越重要程 度 , r ij =1表明 a i 比 a j 绝对优越重要 , 若 a ij =a ji =0. 5, 则表 明 a i 与 a j 的相对重要性一致 , 可明显看出 , P 也是集 A 中的 一个模糊关系 , 但它不满足自反性 、 对称性和传递性 。
为在一定程度上更清晰地看出各因子的对比关系 , 可用
?
32?
P 的某一水平集 α(α∈ [0, 1]) 来表示比较关系 , 则 P 的 α水
平关系 (即截割矩阵 ) 为 :
P α=P α(r ij ) 其中 :P α(r ij ) =
0 P (r ij ) <>
1 P (r ij ) ≥
αα值从 1下降到 0时 , 若出现 P α, 它的第 i 行元素 , 除对
角线元素外全为 1, 则因子 a i 称为第一优越对象 , 即为第一 主要影响因子 。除去第一优越对象 , 可得新的优先关系矩 阵 , 依次类推 , 便可得到第二优越对象 , 第三优越对象 , …… 。
2. 4. 2 主要影响因子选择步骤
(1) 根据填埋场具体情况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 , 通过专
家判断影响因子集 A 中各因子间的模糊 (重要性 ) 优先关 系 , 形成模糊关系矩阵 P =(r ij ) , r ij ∈ [0, 1];
(2) 写出 P 的各水平关系 P α;
(3) 让 α由大至小 , 逐个检查 P α, 若 P α中第 i 行除了对
角线元素外 , 其余元素全为 1, a i 即为最主要的因子 , 此时 α
=α1;
(4) 将原矩阵中的最重要因素所在行和列划去 , 得矩阵 P ′ , 重复上述步骤 , 可得次重要的因素和 ; 可完成各因素的重要性排队 α, 重要性一致超过 α, 。
3 具体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得到了影响填埋场场址的主要因子后 , 利用场地适宜性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即可对填埋场进行综合评价 。
3. 1 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场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 用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方法来 描述 , 建立一个广义的目标函数
Z =∑ n
i =1Z i
式中 , Z 为垃圾填埋场适宜性总分 , i 为第 1层制约因 素第 i 项影响因素 ; n 为填埋场第 1层制约因素个数 ; Z i 为 第 1层制约因素第 i 项影响因素之总分 。
Z i =∑ k
1
L =1
K i 00? K ij 0? K ij L ? K ij LS
式中 , Z i 为第 1层制约因素第 i 因素之总分 ; i 为第 1层制 约因素个数 ; j 为第 1层制约因素第 i 项影响因素的第 2层 子因素第 j 子因素 , j =0, 1, 2; L 为第 2层制约因素第 j 项影 响因素第 3层子因素的第 L 子因素 , L =0, 1, 2, … , n ; K 1为 第 1层制约因素第 i 项影响因素之个数 , K 1=1, 2, … , n ; K ij L 为第 3层制约因素第 L 因素权重 ; K i 00为第 1层制约因素 , 第
i 子因素权重 ; K ij 0为第 2层制约因素第 j 子因素权重 ; K ij L 为
3层制约因素第 L 因素权重 ; K ij LS 为第 3层制约因素第 L 因
素实际贡献权重 。 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则为 :
Z =∑ n
i =1
Z i =100∑ n
i =1∑ K
1
K =1
K j 00? K ij 0? K ij L ? K ij LS
利用层次分析求得各因素权重和这个评价模型即可对 垃圾填埋场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
3. 2 工程实例
刘长礼 、 张云 、 王秀艳
[16]
根据浦东新区城市建设规划 、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吴淞口到南 汇芦潮港的海边滩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最后得到各个地段 的适宜性综合总分 ,V 区段分数最高 , 因而是该区垃圾填埋 的最佳地段 。 翟云波等 [17]分析的原理 , 对永州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场址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最后确 定坦塘村场址最适宜作垃圾填埋场 。
4 结语
城市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 , 是垃圾填埋场地质处置中 最关键的工作之一 , 也是十分复杂的工作 。 实践证明运用层 次分析法对填埋场进行场址适宜性评价 , 是切实可行的 。此 方法具有客观性 、 准确性和有效性 , 是解决垃圾填埋场适宜 性评价和选址问题一种好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
参考文献
1 张澄博 . 垃圾卫生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研究 . 地质灾
害与环境保护 ,1999,10(增刊 )
2 Lee. G. F. Land fills and G G round W ater ,1991,293. 环境科学 ,1989,10
() . 中国地质 ,1990,
10
5 韦敬祥 . 城市垃圾处理要防止 “ 二次公害” . 上海环境科学 ,1987,6
(10) :41~42
6 Sged , R. Ceasim and Jerrye Burthinal. Leaching from simulates land 2fills. JWPOF ,1970,42(3) :371~379
7 SH O , W. C Boyle ,R. kH AM. Chemical treatment of leachates from san 2titary land fills. JWPOF ,1974,46(7) :1776~1791
8 Nevenka M ikac , et al.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a municipal water land fill (zagreb. croatis ) ,W at. sci. tech. , 1998,37(8) :37~44
9 Susan C. Harper , et al. Chrominum and nickel toxicity the biotreatment of high amm onis land fill leachate. W ater Environ. Res , 1996,68(19) :19~24
10 郑曼英 , 等 . 垃圾浸出液对填埋场周围水环境污染的研究 . 重庆
环境科学 ,1998,20(3) :17~20
11 李丽桃 , 等 . 广州市生活垃圾填埋新场选址的比较研究 . 重庆环
境科学 ,1999,21(6) :53~55
12 王光华 . 垃圾填埋场选址中应注意的地质情况及建议 . 环境保
护 ,1999, (9) :17~18
13 甄文栋 , 等 . 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的选址评价 . 山东环
境 ,2001, (6) :30~31
14 王红旗 , 等 . 垃圾堆放场地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 地球学
报 ,1998,19(3) :315~324
15 刘长礼 , 等 . 上海浦东新区垃圾堆放场地的适宜性评价 . 工程地
质学报 ,1997,5(1) :8~13
16 刘长礼 , 等 . 城市垃圾地质填埋场址的优选方法 . 地球学报 ,
1998,19(4) :438~442
17 翟云波 , 等 .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25(4) :36~38
作者简介 :曹建军 , 男 ,1976年生 , 陕西省黄陵县人 , 现为中国矿业大 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001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 G IS 在环境 保护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 :20031009)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