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钢绞线主要计算公式
一、 主要计算公?式
1.伸长量计算?公式 :
?L=,P×L,/,E×A, ,1, 平
?L: 钢绞线伸长?量~?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平:
L: 钢绞线长度?~?
E: 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
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
2?
2.平均张拉力?
-(kL+μθ, P=P×,1-e,/(KL+μθ) (2) 平
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
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
二、 示例
000 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θ2=8.1~θ3=5.6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μ=0.15; k=0.001
计算过程如?下:
1.θ=(10.3+8.1+5.6)/180×π=0.419(Rad);
-(kL+μθ,2.根据P=P×,1-e,/(KL+μθ) 平
-(0.001×23+0.15×0.419,=195.3×15×,1-e,/(0.001×23+0.15×0.419)
=2807.3KN
3.根据
5?L=,P×L,/,E×A,=,2807.3×23,/,2.0×10×140×平
15,=15.3?
三、其它
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
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
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
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范文二: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一(撗的
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迮数及执行辬准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
执行辬准:GB/T 5224-2003《建筑用预应力钢绞线》。 三(适用范围
建筑用预应力钢绞线。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辬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边做试验边做好记录~编臸检测报告~迂对数据负责。
五(取样大小及方法
试件长2.5m/根~1根。
六(仪器设备
预应力钢绞线机松弛试验机~型号LDCJ-300~设备编号JC641。
夹具。
七(环境条件
常温下物理室内,行。
八(检测违骤
1(将钢绞线套上夹具~放在试验机上。
2(打开软件~依照委托信息设定好钢绞线直径和强度。
3(启动试验。
02.23.1—1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4(,到100小时后~试验结束~记录推算的1000小时应力松弛率。 九(结果判定
应力松弛率进大于4.5%为合格~否则加倍复验~复验进合格为进合格。 十(记录格式
记录用《建设工程,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辬准》DB22/T438–2007舂C4.03.05填写~报告用B4.03.05填写。
十一(审批程序
检测完毕~整理记录~填好报告单签字后,同记录交审核员~经主管批准~盖章后发放报告。
02.23.1—2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02.23.1—3
范文三: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一(目的
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
执行标准:GB/T 5224-2003《建筑用预应力钢绞线》。 三(适用范围
建筑用预应力钢绞线。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边做试验边做好记录~编臸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取样大小及方法
试件长2.5m/根~1根。
六(仪器设备
预应力钢绞线机松弛试验机~型号LDCJ-300~设备编号JC641。
夹具。
七(环境条件
常温下物理室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
1(将钢绞线套上夹具~放在试验机上。
2(打开软件~依照委托信息设定好钢绞线直径和强度。
3(启动试验。
02.23.1—1
钢绞线应力松弛率
4(达到100小时后~试验结束~记录推算的1000小时应力松弛率。 九(结果判定
应力松弛率不大于4.5%为合格~否则加倍复验~复验不合格为不合格。 十(记录格式
记录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DB22/T438–2007中C4.03.05填写~报告用B4.03.05填写。
十一(审批程序
检测完毕~整理记录~填好报告单签字后连同记录交审核员~经主管批准~盖章后发放报告。
02.23.1—2
范文四: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的定义
所谓离职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这个也可以理
100解为在一定时期内,每个员工中有几个员工离职。
离职率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几种错误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的算法大多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而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100%是根据上面的离职率定义不管如何,离职率不应超过,如果按上述这种算法来
100%算,很有可能就超过。 请看下面的例子(注:本词条中所有相关数据都基于下面所假设的某公司的数据):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人数月度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合计
501833475552-期初人数
33520130374录用人数
3520653170离职人数
183347555254-期末人数
1 、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和期末数量的平均,那么一月份的离职率为: 离职
35/(50+18)/2×100%=103% 率,〔〕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有可能大于或等100%2于,所以这种算法是错误的; 、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那么二月份的离
20/18×100%=111% 职率为: 离职率, 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离职的人数为月
1.11100111初总人数的倍,但如果用每人中有个人离职来解释该公司二月份的离职
3率显得有些牵强,所以这种算法也是错误的; 、同样的道理,若将分母定义为期
100%末数量,也会出现离职率超过的现象。如一月份的离职率: 离职率,35/18×100%=194% 4 、在计算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时,很多人力资源经理喜欢以
(66%+37%+11%+8%+5%各个月的离职率来平均计算: 上半年离职率,
+2%)/6=22% 很多人力资源经理之所以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所显示的结果更为“漂亮”,然而这种方法科学吗,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离职率的含义来看,离职率所代表的是每百名员工中有多少人离职,如果以各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表示则无法
22%显示离职率所代表的意义。以该公司为例,用各月平均计算出的离职率代表该公司
10022上半年的离职率,也即是在半年中每个员工中只有个员工离职,而我们知道在
70501.4该公司上半年其员工的离职人数达人,是上半年起初人的倍,因此可以明显
22%感到的离职率有失偏颇。 二、若以各月平均值计算离职率将使得离职率的大小受员工离职时间的影响。如以上所示的这家公司,若将该公司一月份的离职人数和二月
2035份的离职人数互换,即一月份为人,二月份为人,每月入职的人数不变,按以上
38%51%方法计算可以得到一月份的离职率为,二月份为,上半年离职率平均为
19%22%3,比还低个百分点。我们知道离职率反映的某一时间企业的人员流动情况,它应该是人员流动的静态的反映,它应和员工是否离职有关,而与离职的时间无关。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方法计算离职率并不科学。
正确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1 、离职率计算方法: 将分母定义为本月累计在册人数,所谓的累计在册人数是指本月曾经在册的员工的总数,它等于月初员工数量加上本月新进员工数量,也等于
a)月末员工数量与本月离职人员数量之和。我们以一、二月份的情况计算离职率:
35/(50+3)×100%=35/(35+18)×100%=66% b)20/一月份离职率, 二月份离职率,(18+35)×100%=20/(20+33)×100%=37% 因为离职率的分母为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加上本期离职人数之和,它一定大于或等于本期的离职人数,故所计算的离职率总是小
100%100%2于或等于,不可能出现离职率大于的现象。 、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以离职率等于某一时期的离职人数比上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计算,则
70/(50+74)×100%=70/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 上半年离职率,
(54+70)×100%=56%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离职率时如果能将分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的离职人数,分母定义为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即该时期内
×100%的在职员工最多时的数量(离职率,离职人数,累计在册人数),这样求出的离职率将更为科学。一方面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离职率的含义,另一方面,不论员工什么时候辞职,都可以在离职率上反映出来。
[]编辑本段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
离职率计算与分析的目的
通常来说,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大部分人力资源经理算离职率,仅仅是看一个数字,的确,我们算出了离职率,又能如何呢,一个数字而已,最多认为这个数字过高,要改进某些东西,这个数字适中,认为做的还不错~那么,要改进某些东西,具体要改进哪些呢,我们如何能通过离职率看出那些方面要进行改进呢, 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个统计报表给领导看了好看,我们计算离职率,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个表面数字,更需要从数字中发现问题~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就需要对离职进行分析~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定义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是由戚文轩(网名火火寒心)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基于企业员工分类,进行多维度的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所谓三维离职率就是指企业的综合离职率、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该方法通过针对企业员工性质分类,对离职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综合离职率
综合离职率是指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就是我们
=[/传统所说的离职率。 综合离职率计算公式: 综合离职率当期离职总人数
+]×100% (期初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
新员工离职率
所谓新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下,甚至半年以下的员工(有的企业把工作不满两年的员工定为新员工,这个可由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 新员工离职=/×100% 率(当期新员工离职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
老员工离职率
所谓老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有的企业认为工作满两年及以
=上的员工才算为老员工,这个可根据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 老员工离职率
/×100% (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初人数) 注:老员工的定义可由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定义,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一年的为老员工,也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二年或以上的为老员工,但是老员工的定义必须和新员工的定义想对应,比如老员工定义在本公司工作为满一年的,那么新员工就必须定义为在本公司工作未满一年的。 三维离职率分析
通过计算综合离职率、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并将三组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新老员工离职原因的差异化,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目前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完善。 新员工大多对企业状况不是很了解,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激情,但也存在着适应过程,我们通常说,有希望才有失望,对于新员工的离职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因素:薪资达不到预期、与新领导相处不和、自我实现与预期不符合,企业文化无法适应等等,新员工离职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因素外,大多是招聘的原因,因为招聘的时候,企业并没有看准人,所以使得新员工的预期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导致新员工离职。 老员工,已经对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一年的工作,上级也对这些员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员工本身已经失去了当初进企业的新鲜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老员工的成熟与稳重,因为他们对企业的特点,制度,发展状况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员工的离职原因,就企业方面而言,通常有如下几种因素:没有晋升机会、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学习不到新的知识、与领导不和难以忍受或领导变动、薪资待遇增长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增长、企业单方面主动提出解除合同。 一个公司员工离职,如果是老员工多,说明公司的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善,我们再结合以往各个员工离职面谈的结果,以及离职原因的调查,各种员工动态的关注,可以准确的查找到企业在制度、文化、人力资源体系、管理模式等各种能影响到老员工离职方面因素,从而加以针对性的改革改善;如果是新员工离职的多,说明公司的招聘存在严重的问题,并没有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招聘流程与环节以及招聘人员本身的工作方式,还有企业对新员工的各种文化、工作氛围等因素,针对性的去改善招聘方式方法,改善新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与融合度~ 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的适用情况
因为离职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指标,根据“改进工作”原则,计算离职率是为了考察并反映人力资源部在工作上的缺失以及公司存在的问题,而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并不能良好的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人力资源部工作的缺失,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往往是用来进
112行多月对比的,比如把本公司到月的每个月的离职率列出来,从而找出本企业人才流动在市场中的规律,以方便企业更好的规划招聘工作来应对人才流动高峰周期。 所以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应当用在本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分析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导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规划,也就是说,三维离职率计算法运用的周期一般在一年或以上,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查找自身问题~而企业在做每个月的离职率的时候,只需要运用综合离职率的公式即可。
范文五:利息计算公式率
利息计算公式的常识及分类情况
阅读提示:利息计算公式作为银行存款利息、贷款利息等等计算的一种基本计算方式可以说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不过,您也许还没有真正了解利息计算公式下面小编为您一一解释。
利息计算公式无论在银行的日常结账环节还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利息计算公式常识
利息计算公式的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储蓄存款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
利息计算公式之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利息计算公式之存期计算规定,第一,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第二,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第三,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第四,期储蓄到期日,比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利息计算公式的分类情况
利息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