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之谜
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之谜
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之谜解读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族人,生于道光十五年。在咸丰时代入宫,由懿贵人晋为懿嫔。三年后生同治,由妃晋为贵妃。咸丰驾崩后尊为慈禧,与慈安、恭亲王进行辛酉政变,开始“太后垂帘、亲王议政”的时代。几年后,两宫太后归还政权不再干预。同治驾崩,光绪即位,两宫太后不放心,再度垂帘。1881年,慈安逝世,慈禧罢免亲王独掌大权。八年后归政退居。1898年,慈禧引起政变,囚光绪,出面治理。十年后,光绪驾崩,慈禧立溥仪为帝后随光绪而去,葬于普陀峪。
慈禧画像慈禧信仰佛教,平日多挥笔泼墨,留有心经书画、国画等作品。慈禧是镶蓝旗人,出生于北京某胡同,后入镶黄旗。但是二十世纪末,有人举证称慈禧是汉族人。证据表明慈禧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汉族家庭。因为贫穷,慈禧被卖给县里的人为女,后又被卖给惠征为婢,非惠征亲生女儿。咸丰年间,慈禧以惠征之女的名义选入宫中,之后步步高升,成为太后。但是对慈禧身世的考证时间毕竟还不够长,要完全推翻慈禧是满族人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因此慈禧的身世目前还是个传说,并不能完全下定论。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姓什么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惠征之女选秀入宫后得咸丰宠爱,之后步步高升,位尊皇太后。期间垂帘听政47年,辅佐过两代皇帝。在光绪死后,立溥仪为帝,第二天也撒手人寰。尊体已逝,荣宠不息,叶赫那
拉氏家族人才辈出。
慈禧太后画像叶赫那拉氏是女真族中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分布在叶赫河附近,今属于吉林省。叶赫那拉的意思是庞大的太阳。有次,叶赫那拉家族受到爱新觉罗家族的侵犯,爱新觉罗的意思是金子。金子对太阳,自然是太阳能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后叶赫那拉氏战胜爱新觉罗氏,成为了最强大的部落。明末的一次战役,叶赫那拉不幸战败。后爱新觉罗入主中原,认为叶赫是最大的死敌。巧合的是,清朝葬于慈禧之手,慈禧、隆裕皇后都是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属于满族部落,受到传统儒家的影响,族谱十分重要。从族谱中能看到人员的身份地位、亲疏远近,能看到先辈对家族所做的贡献,饮水思源。族谱还记载了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过程。叶赫那拉氏出了不少名人,例如慈禧、纳兰明珠、苏克萨哈等人。如今还有一些叶赫那拉氏的后人,例如那英、惠英红、李宗翰、吴京等。因盗墓慈禧变成干尸慈禧太后是位传奇的女性,死后的陵寝更是可以说是雍容华贵、价值连城。太后逝世时,曾烧了大量冥财,包括梳妆台、钟表和假人,以便在地下还能生活逍遥。可是因为盗墓,慈禧的尸体被开馆,成
为了一具干尸。
慈禧生前与死后变成干尸的对比图目前能看到的慈禧干尸,身长153厘米,脚穿38号鞋。由于缩水,估计慈禧原有身高为162厘米。胸口裂了道口子,应该是遭到盗墓者的破坏。从孙殿英盗墓硬抠慈禧嘴中的夜明珠来看,慈禧死时未做防腐处理。也有人说是因为慈禧患有痢疾,原本肠胃中没有什么食物,又处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才未腐烂。当被开棺后,尸体遇到空气后被风化成干尸。民间有传说,孙殿英在盗慈禧墓时曾出现慈禧“诈尸”的事情。当慈禧的棺木被打开,原本面容姣好,皮肤剔透,黑丝亮丽的慈禧忽然全身变黑,闭上的眼睛立马睁开,紧闭的嘴巴也大张,露出了牙齿,整个身体瘪了下去。实际上,“诈尸”是因为空气进入到了长期密闭的棺木中,尸体快速风化导致的。相类似的,在火葬场的熔炉中推入尸体时,有些尸体也会突然“坐”起来。其实是身体上的不同位置的骨头、肌肉的降解时间不同。咸丰帝的妃嫔慈禧是哪里人慈禧出生于1835年,少时作为秀女入宫,得到咸丰宠爱,之后步步高升,成为位高权重的皇太后。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历史上没有留下明确的记录。从惠征居住地北京西四辟才胡同推断,猜测慈禧应出生在那儿,先是镶蓝旗,后入镶黄旗。但是后
来,连慈禧是惠征之女的说法都被人推翻。
慈禧照片二十世纪末,有人称慈禧是汉族人。慈禧出生在山西。家庭本十分显赫,后遭遇天灾,家道中落,父母出于为孩子的考虑,把慈禧卖给县里的人为女,得到更好的生活。后卖到惠征府中为婢,代替惠征的女儿选入宫中。当慈禧进宫晋为妃时,村民们知道是之前被卖掉的孩子做了娘娘,把慈禧小时候居住的院落称为娘娘院,流传至今。慈禧在宫中多喜食山西人爱吃的萝卜、团子等,擅唱山西小曲,喜欢乡村生活,认识汉字。这些都是说明慈禧是汉人的佐证。但是对慈禧身世的研究时间毕竟还不够长,证据还不全面,慈禧到底是哪儿人并不能完全下结论。除此之外,关于慈禧的出生地还有很多说法:安徽芜湖说、内蒙古呼和浩特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等。解读慈禧是汉人还是满人俗话说的好,人红是非多。慈禧太后多年来被认为是惠征之女的说法遭到了反驳,称慈禧是汉族人不是满族人,慈禧并非惠征的亲生女儿而是卖入府中为婢,后被当作秀女送进宫中。那么,慈禧太后真的是汉人吗?可能性很
低。
慈禧画像从顺治开始,选秀女的制度开始严格起来。凡事八旗中14-16岁的女子,必须参加秀女挑选。秀女挑选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资格审查。不在八旗之中的女子想选入宫中很难,在八旗之中符合条件的女子不想入宫也很难。在这么严格的制度下,慈禧如果不是惠征的亲生女儿,可能性太低。况且惠征虽是满族人,却隶属镶蓝旗,下五旗。惠征的地位并不高,官阶也不高,他没有胆子蒙骗咸丰。如果说他看中了在府为婢的慈禧,对慈禧有信心能获得皇上宠爱,道理也是说不通的。慈禧如果是奴婢,她再怎么貌美也比不上大家闺秀,更何况在后宫生存,美貌与智慧同样重要。电影版本中,慈禧入宫后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财打点太监,一开始并不出众。慈禧的贫穷与惠征的地位不是在呼应吗?至于说提出慈禧是汉人的证据中有关于慈禧的家谱、慈禧母亲的照片之类的,我觉得大户人家里的奴婢肯定不止一个,人口流进流出不一定就能准确捕捉到慈禧的动向。人与人之间相似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说两个相像的人不一定就有血缘关系。
本文作者:非凡历史观
范文二: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之谜
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之谜
慈禧画像慈禧信仰佛教,平日多挥笔泼墨,留有心经书画、国画等作品。慈禧是镶蓝旗人,出生于北京某胡同,后入镶黄旗。但是二十世纪末,有人举证称慈禧是汉族人。证据表明慈禧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汉族家庭。因为贫穷,慈禧被卖给县里的人为女,后又被卖给惠征为婢,非惠征亲生女儿。咸丰年间,慈禧以惠征之女的名义选入宫中,之后步步高升,成为太后。但是对慈禧身世的考证时间毕竟还不够长,要完全推翻慈禧是满族人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因此慈禧的身世目前还是个传说,并不能完全下定论。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姓什么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惠征之女选秀入宫后得咸丰宠爱,之后步步高升,位尊皇太后。期间垂帘听政47年,辅佐过两代皇帝。在光绪死后,立溥仪为帝,第二天也撒手人寰。尊体已逝,荣宠不息,叶赫那
拉氏家族人才辈出。
慈禧太后画像叶赫那拉氏是女真族中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分布在叶赫河附近,今属于吉林省。叶赫那拉的意思是庞大的太阳。有次,叶赫那拉家族受到爱新觉罗家族的侵犯,爱新觉罗的意思是金子。金子对太阳,自然是太阳能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后叶赫那拉氏战胜爱新觉罗氏,成为了最强大的部落。明末的一次战役,叶赫那拉不幸战败。后爱新觉罗入主中原,认为叶赫是最大的死敌。巧合的是,清朝葬于慈禧之手,慈禧、隆裕皇后都是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属于满—————————————————————————————————————————————————————
族部落,受到传统儒家的影响,族谱十分重要。从族谱中能看到人员的身份地位、亲疏远近,能看到先辈对家族所做的贡献,饮水思源。族谱还记载了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过程。叶赫那拉氏出了不少名人,例如慈禧、纳兰明珠、苏克萨哈等人。如今还有一些叶赫那拉氏的后人,例如那英、惠英红、李宗翰、吴京等。因盗墓慈禧变成干尸慈禧太后是位传奇的女性,死后的陵寝更是可以说是雍容华贵、价值连城。太后逝世时,曾烧了大量冥财,包括梳妆台、钟表和假人,以便在地下还能生活逍遥。可是因为盗墓,慈禧的尸体被开馆,成
为了一具干尸。
慈禧生前与死后变成干尸的对比图目前能看到的慈禧干尸,身长153厘米,脚穿38号鞋。由于缩水,估计慈禧原有身高为162厘米。胸口裂了道口子,应该是遭到盗墓者的破坏。从孙殿英盗墓硬抠慈禧嘴中的夜明珠来看,慈禧死时未做防腐处理。也有人说是因为慈禧患有痢疾,原本肠胃中没有什么食物,又处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才未腐烂。当被开棺后,尸体遇到空气后被风化成干尸。民间有传说,孙殿英在盗慈禧墓时曾出现慈禧“诈尸”的事情。当慈禧的棺木被打开,原本面容姣好,皮肤剔透,黑丝亮丽的慈禧忽然全身变黑,闭上的眼睛立马睁开,紧闭的嘴巴也大张,露出了牙齿,整个身体瘪了下去。实际上,“诈尸”是因为空气进入到了长期密闭的棺木中,尸体快速风化导致的。相类似的,在火葬场的熔炉中推入尸体时,有些尸体也会突然“坐”起来。其实是身体上的不同位置的骨头、肌肉的降解时间不同。咸丰帝的妃嫔慈禧是哪里人慈禧出生于1835年,少时作为—————————————————————————————————————————————————————
秀女入宫,得到咸丰宠爱,之后步步高升,成为位高权重的皇太后。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历史上没有留下明确的记录。从惠征居住地北京西四辟才胡同推断,猜测慈禧应出生在那儿,先是镶蓝旗,后入镶黄旗。但是后
来,连慈禧是惠征之女的说法都被人推翻。
慈禧照片二十世纪末,有人称慈禧是汉族人。慈禧出生在山西。家庭本十分显赫,后遭遇天灾,家道中落,父母出于为孩子的考虑,把慈禧卖给县里的人为女,得到更好的生活。后卖到惠征府中为婢,代替惠征的女儿选入宫中。当慈禧进宫晋为妃时,村民们知道是之前被卖掉的孩子做了娘娘,把慈禧小时候居住的院落称为娘娘院,流传至今。慈禧在宫中多喜食山西人爱吃的萝卜、团子等,擅唱山西小曲,喜欢乡村生活,认识汉字。这些都是说明慈禧是汉人的佐证。但是对慈禧身世的研究时间毕竟还不够长,证据还不全面,慈禧到底是哪儿人并不能完全下结论。除此之外,关于慈禧的出生地还有很多说法:安徽芜湖说、内蒙古呼和浩特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等。解读慈禧是汉人还是满人俗话说的好,人红是非多。慈禧太后多年来被认为是惠征之女的说法遭到了反驳,称慈禧是汉族人不是满族人,慈禧并非惠征的亲生女儿而是卖入府中为婢,后被当作秀女送进宫中。那么,慈禧太后真的是汉人吗?可能性很
低。
慈禧画像从顺治开始,选秀女的制度开始严格起来。凡事八旗中14-16岁的女子,必须参加秀女挑选。秀女挑选的首要步骤,就是进—————————————————————————————————————————————————————
行资格审查。不在八旗之中的女子想选入宫中很难,在八旗之中符合条件的女子不想入宫也很难。在这么严格的制度下,慈禧如果不是惠征的亲生女儿,可能性太低。况且惠征虽是满族人,却隶属镶蓝旗,下五旗。惠征的地位并不高,官阶也不高,他没有胆子蒙骗咸丰。如果说他看中了在府为婢的慈禧,对慈禧有信心能获得皇上宠爱,道理也是说不通的。慈禧如果是奴婢,她再怎么貌美也比不上大家闺秀,更何况在后宫生存,美貌与智慧同样重要。电影版本中,慈禧入宫后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财打点太监,一开始并不出众。慈禧的贫穷与惠征的地位不是在呼应吗?至于说提出慈禧是汉人的证据中有关于慈禧的家谱、慈禧母亲的照片之类的,我觉得大户人家里的奴婢肯定不止一个,人口流进流出不一定就能准确捕捉到慈禧的动向。人与人之间相似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说两个相像的人不一定就有血缘关系。
本文作者:非凡历史观
—————————————————————————————————————————————————————
范文三:试论清朝统治者的宗教观_张旭
满族研究 2005年 第 1期
试论清朝统治者的宗教观
张 旭
(沈阳大学 , 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 :清王朝作为由少数 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 , 其为强 化自己的统治、 巩固自己的政权 , 采取了 许多措施 , 其中 , 利用宗教文化为自己的政治服务是其基本手段之一。 清朝历代帝王对宗教均十分重视 , 并有着一以贯 之的宗教思想 , 形成了比之以往朝代更具特色的宗教观 , 这一宗教观客观上既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大帝国的最终形 成以及长期稳定 , 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 同时也对现代国家正确处理政治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宗教观 , 驭藩之具 , 政教分离 , 王权至上
中图分类号 :B 911:K 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65X (2005) 01-0042-05
宗教作为在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 , 它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 会的巨大影响作用 , 是历代统治者都必须予以重视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 中 , 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宗教的作用 , 注重协调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 将宗教作为巩固 自己的政治统治 , 加强对百姓精神控制的重要工具 , 在处理宗教与政治、 神权与王权的关 系上 , 比其以前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 其独特的宗教观不仅对于稳定 和巩固清王朝 260多年的统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而且对现代国家处理政教关系也 有借鉴意义。
一、 “ 信而不迷” 的宗教理念
清朝统治者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统治全中国 , 在其思想深处时时保有一份自 省意识和忧患心理。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 清代历届君王、 特别是乾隆以前的历代君主 , 均 能殚精竭虑、 勤于政事 , 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吸取历史上朝代更迭的经验教训 , 结合自己 的政治实践经验 , 在文化样态的选择上 , 更倾向于以务实、 入世为特征的儒家文化 , 表现出 对儒家文化的极大的尊重。 而在宗教观上也全面地接受了儒家的“ 祭如在 , 祭神如神在” 和 “ 务民之义 , 敬鬼神而远之” 的宗教思想 , 即承认“ 天命” “ 神灵” 的存在和力量 , 为其统治的 合法性做辩护。“ 我爱新觉罗氏 , 由上天降生 , 事事顺天命 , 循天理 , 数世以来远近钦顺 , 从 不被夺于人” 。 1“ 天道循环 , 有天子而废为匹夫者 , 有匹夫而起为天子者 , 此皆天意 , 非人 力之所能为也。 ” o“ 朕惟天人感召 , 理存固然。 人事失于下 , 则天变应于上。 ” ?更强调“ 知天 意” 顺民心。认为“ 皇天无亲 , 有德者受命 , 无德者废弃” ?“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 惟有德者 能居之 , 亦惟有德者可称为天子。 ” ?王者一但失德于民 , “ 天” 则“ 倾之” 。“ 居官之善与不 善 , 到任不过数月 , 人即知之。故曰 :天视自我民视 , 天听自我民听 , 民意即天意也。 ” ?“ 人
君惟敬修其德 , 以与天意相感。 ” ?他们从自己的统治经验出发 , 在天、 人关系 , 神、 人关系 上 , 更强调人的作用 , 在治国理政实践中 , 更强调“ 人君惟敬修其德” 的重要 , 认为“ 天道、 人 道 , 必待人而后兴。 ” 若“ 徒听禄命 , 反令人堕志失业。 ” 表现出了强烈的“ 尊天” 、 “ 重人” 倾 向。 因此 , 清代帝王虽然崇信“ 天命” , 敬重“ 神灵” , 但却很少沉溺于宗教事务之中而不能自 拔 , 特别是对于神仙方术 , 谶纬迷信之法极为反感 , 大加痛斥。
太祖努尔哈赤认为“ 人君奉天理国 , 修明政教 , 克宽克仁 , 举世享太平之福 , 则一人有 道 , 万国数宁 , 胜于仙佛矣。 ” à太宗皇太极虽然形式上尊崇佛教 , 但骨子里对佛教甚是怀 疑 , 言论上颇多微词。 他说 :“ 喇嘛口作讹言 , 假以供佛持戒为名 , 潜肆邪淫 , 贪图财物 , 悖逆 造罪 , 又索取生人财帛牲畜 , 诡称使人免罪于幽冥 , 其诞妄为尤甚。喇嘛等不过身在世间 , 造作罪孽 , 欺狂无知之人耳。至于冥司 , 敦念彼之情面 , 遂免其罪孽呼 ? 今之喇嘛 , 当称为 妄人 , 不宜称做喇嘛。 乃蒙古等深信喇嘛 , 糜费财物 , 忏悔罪过 , 欲求冥魂超生福地 , 是以南 悬转轮 , 结布擂之事 , 甚属愚谬。“ á康熙皇帝崇尚理学 , 对释老之学也颇有研究 , 他指出 :“ 如释老之书 , 朕向亦曾浏览 , 深知其虚幻无益于政治。 ” b k 对谶纬之说更是认为本不足据。 康熙皇帝总结自己一生的为政经历时说 :“ 八岁践祚迄今五十七年 , 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 如史册所载景星、 庆云、 麟凤、 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 , 天书降于承天 , 此皆虚文 , 朕所不 取 , 唯日用平常 , 以实心行实政而已。 ” b l 乾隆皇帝文治武功 , 盛极一时 , 虽力主复兴萨满 教 , 维护其民族精神和自然崇拜传统 , 但对谶纬巫术迷信活动则并不信奉。 他曾对臣下说 :“ 盖以治天下之道 , 惟在君臣上下 , 一德一心 , 政绩澄清 , 黎民康阜 , 斯实为国家之祥瑞效大 验 , 而不徒在云气物产之菁华也。如果海宇一道同风 , 众庶安居乐业 , 虽不闻瑞物之来 , 亦 无损于太平之象。其或吏治民生稍未协和底绩 , 既使修嘉叠告 , 诸物备臻 , 于地方治理 , 亦 无裨益。 ” b m 接受近代思想影响的光绪皇帝则对其先人的这一宗教观有一准确地把握 , 提 出 :“ 佛教 , 西方之一法而 , 清静为宗以慈善为念 , 治一身则可 , 治天下则不可 , 故帝王不讲 也。 ” b n 这可以说是对清朝统治者宗教观的基本概括。他们虽然在形式上敬天、 祭神、 尊崇 仙佛 , 但在观念上则严守“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的尺度 , 遵循“ 慎终、 追远、 民德归厚” 的宗 旨 , 认为敬神的目的 , 最终还是为了人事 , 为了自己王业的永存。在他们看来 , 宗教不过是 他们用来使人民驯服、 以利于他们封建统治的工具。
二、 “ 驭藩之具” 的宗教政策
清朝统治者在利用宗教巩固自己封建统治方面 , 比之历代统治者 , 似乎有着更为清醒 的认识。他们一方面提倡尊孔、 读经 , 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汉民族的精神工具 ; 另一方面 , 则大力倡导、 扶植喇嘛教 , 以此笼络蒙古族和藏族人民。 蒙古族、 藏族地处边疆 , 游牧经济 , 信仰喇嘛教 , 对清朝政权巩固、 国家统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清代各朝皇帝深知喇嘛 教对蒙、 藏人民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 因此 , 他们竭力维持喇嘛教 , 把扶植和利用喇嘛教以 统治蒙、 藏地区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早在后金时代 , 努尔哈赤就大修佛寺 , 优礼大喇嘛 , 用 以联络和结好蒙古 , 诱使一些蒙古部落投奔后金政权 , 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皇太极继承了 这一传统 , 并进一部明确把对喇嘛教的尊崇做为“ 驭藩之具” 。因此 , 他本人虽然对喇嘛教 颇有微词 , 但在政策上却内外有别 , 为了表示对喇嘛教的尊崇 , 他颁布了旨在保护喇嘛庙 免遭破坏的法律 , 积极联络喇嘛教上层人物 , 和达赖、 班禅建立了政治联系。 1642年 , 达
赖、 班禅的使臣到达沈阳 , 皇太极给予了极为隆重的接待。 1634年 , 后金征服察哈尔后 , 又 将蒙古的护法神— —元世祖时国师八思巴铸造的千斤重的护法的嘛哈噶喇铜像从察哈尔 迎到沈阳 , 这既表达了对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尊崇 , 又加强了对蒙古族的精神控制。 乾隆说 :“ 本朝之维持黄教 , 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 , 因示尊崇 , 为从俗从宜计。 ” 嘉庆说 :“ 因众蒙古崇 奉喇嘛 , 最信黄教 , 因而加以保护 , 用示怀柔。 ” b o 他们认识到 , 西藏、 蒙古地区佛教势力一 直居于统治地位 , 为了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 , 清朝统治者对其宗教给予相当的尊重和 优礼 , 使喇嘛教上层人物保持很高的政治地位 , 享有封建特权 , 在经济上也给予大喇嘛种 种特权。但这并不表明清代帝王信奉喇嘛教 , 而是借此加强对其的统治。关于这一点 , 光 绪皇帝曾有过明确的阐述。他说 :“ 抚绥北方 , 有功本朝 , 故待之以殊礼 , 岂真崇其教乎 , 亦 驾驭羁糜之而已……所谓因其教不易其俗也。 ” b p 清朝统治者的“ 驭藩之具” 的宗教政策在 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 它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 促进了周边地区少数民 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 虽然其初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 但客观上这一政策为中 华民族大家庭的正式形成 ,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 , 这一政策不仅是宗教政策 , 它也 是一项文化政策 , 它客观上促进中华大地上各种文化的并存、 交流和融合 , 推动了中华文 明的发展。
三、 “ 政教分离” , 王权至上的宗教原则
清朝统治者视宗教为“ 驭藩之具” , 认为宗教劝人为善 , 教人顺从 , 倡导禁欲 , 使人相信 虚妄不实 , 耽于幻想 , 追求精神世界的解脱与安慰 , 有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 , 稳定社会 , 净 化民风。康熙皇帝在《 弘仁寺禅文》 中说 :“ 佛教之兴 , 其来已久 , 使人迁善去恶 , 阴翊德化 , 不可忽也。 ” 因此 , 清代帝王不仅倡导佛学、 弘扬教法 , 而且对其他宗教亦采取利用和扶植 政策 , 以其发挥宗教之教化功能 , 加强自己的封建统治。 但是 , 清朝统治者在利用宗教为自 己服务时 , 有一明确的基本原则 , 即宗教不得干涉国政事务 , 不得惑乱民心 , 扰乱社会 , 宗 教必须为维护王权服务 , 王权高于教权 , 僧侣必须受官府管束。 传教必须依中国之习俗 , 若 有违此规则者 , 一经发现严加惩戒 , 并禁止宗教活动。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是天主教来 华传教过程中发生的“ 中华礼仪” 之争 , 结果导致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百年禁忌。
罗马天主教自元朝来华传教 , 经元、 明两朝至明末清初已具相当规模。 《 清朝全使》 记 :“ 十七世纪之末 , 教士所到之各省 , 信徒大增。当其最盛之时 , 属于教会之教堂 , 广东有七 所 , 江南有百余所。 1663年十二省信徒达十二万人 , 六省信徒其数未详 , 然亦决非少数。 1696年在北京 受洗礼者达六百三十人。 ” b q 1670年全国各修会 统计所属信徒共 273780人。教堂及会所数百处 , 教众遍布中国各地。
天主教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发展 , 乃利玛窦来华后所实行的宗教本土化策略 , 即依据 中国人的习俗对教义予以变通 , 使之能为中国百姓所接受 , “ 教士之入中国也 , 习华语 , 易 华服 , 读儒书 , 从儒教 , 以博中国人之信用 , 其教始能推行。 ” b r 其中最重要的是允许信天主 教的中国人可以保持其尊孔祭祖之习惯。 这一点被康熙皇帝称为利马窦规矩而大加赞赏。 为此 , 1692年曾就天主教在华一事作出批示 , 认为天主教并非** , 不应禁止 :“ 各省居住 西洋人并无为恶乱行之处 , 又并非左道惑众 , 异端生事。 喇嘛僧道等寺庙尚容人烧香行走 , 西洋人并无违法之事 , 反行禁止 , 似属不宜。 相应将各处天主堂俱照旧存留 , 凡进香供奉之
人 , 仍需照常行走 , 不必禁止。 使命下之日 , 通行直隶各省司可也。 ” b s 表现出了对宗教的宽 容态度。 然而 , 时隔不久 , 随着罗马天主教廷决定废除利玛窦规矩 , 禁止中国教徒参与祭祖 祭孔的礼仪的禁令发布 , 清统治者对天主教的态度急转直下 , 开始对其约束、 遏止 , 直至查 禁。究其原因则在于 , 祭孔祭祖乃儒家文化之基本表现形式 , 是清政府施行礼仪教化的基 本方式 , 是中国封建社会纲常伦理的基本要求。清朝将儒学作为思想统治的主要工具 , 把 礼教、 德治放在首位。为此 , 康熙亲自制定了“ 圣谕十六条” 颁行天下 , 提倡“ 敦孝弟 , 明礼 让 , 训子侄。 ” 其基本内容为 :“ 敦孝弟以重人伦 , 笃宗族以昭雍睦 , 和乡党以息争讼 , 重农桑 以足衣食 , 尚节俭以惜财用 , 隆学校以端士习 , 黜异端以崇正学 , 讲法律以儆愚顽 , 明礼让 以厚风俗 , 务本业以定民心 , 训子孙以禁非为 , 息诬告以全善良 , 诫匿逃以免株连 , 完钱粮 以省催科 , 联保甲以弭盗贼 , 解仇忿而重身命。 ” b t 此十六条乃是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纲 领 , 而其首要宗旨既是重人伦纲常 , 尊孔祭祖。 现如今天主教会禁止中国教众尊孔祭祖 , 无 异于废掉中国礼教之核心 , 清政府岂能容忍。因此 , 清政府认为罗马教皇擅自干涉国内事 务 , 以其命令行于国内 , 则为侵害国家之独立 , 故于 1707年 , 制定一限制 , 非有内务部印票 之宣教师 , 概令退去澳门 ; 各地方之天主教堂 , 概行禁止。 同年 4月 19日 , 康熙在苏州向西 洋教士发布谕旨 :“ 谕众西洋人 , 自今以后 , 若不遵利玛窦规矩 , 断不准在中国住 , 必逐回 去。 ” 1721年 1月康熙又传口谕给教皇特使曰 :“ 教王条约之内 , 指中国敬天拜孔子诸事 , 有异端之意。 尔不通中国文理 , 不知佛经道藏之言。 即如尔嘉乐 , 乃阿旋里 , 喇嘛之言。 先 来之多罗 , 系佛经多罗摩诃萨内之言。称天主为造物主 , 乃道藏内诸真诰之语。朕无书不 览 , 所以能辩别。 尔等西洋人 , 一字不识 , 一句不通 , 开口非佛经既道藏小教之言 , 如何到指 孔子为异端 ? 殊属悖理。 ” c k 并传旨说 :“ 尔教王条约与中国道理 , 大相悖戾。 尔天主教在中 国行不得 , 务必禁止。 ” 并于 1717年 , 依广东碣石镇总兵陈昂之奏 , 禁止一切外国人留住内 地 , 违者决不得归本国。
1723年雍正继位 , 开始对天主教严加整治。是年 , 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上疏 , 奏陈西洋 人在各省建造天主堂 , 潜住传教 , 人心渐被煽惑 , 请将各省西洋人除送京都效力以外 , 余均 遣送澳门。 1724年 7月 11日 , 雍正帝批准礼部发布禁教令通谕各省 :着国人信教者应弃 教 , 否则处刑罚。 各省西教士除供奉北京宫廷以外 , 限半年离境 , 前往澳门。 当时全国有教 堂 300个 , 均被没收 , 改为谷仓、 关帝庙、 天后宫、 公廨或书院。关于禁教之理由 , 雍正帝除 了崇正学 , 黜异端的官面话外 , 还直言不讳地对传教士说“ ……你们有办法欺骗我的父亲 , 你们休想欺骗我。 你们想把中国人变成教徒 , 这是你们道理所要求的。 但我们会变成什么 样子 , 我们岂不很快成为你们君王的顺民吗 ? 教友只认识你们 , 一旦边境有事 , 百姓惟尔等 之命是从。现在虽然不必顾虑及此 , 但等到万千战舰来我海岸之时 , 则祸患就大了。 ” c l 这 种直率的表白 , 表现出了清朝统治者对天主教会所带来的后患的担心和警惕。 同时也表明 了清统治者对宗教的基本态度 , 即宗教在中国要想得到传播、 发展 , 必须不违背中国的以 儒家思想为根基的文化理念 , 不得与政府的主导意识形态相对立 , 不得脱离王权的控制另 搞一套 , 不得干涉中国的政治事务。总之 , 宗教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 为统治阶级服 务 , 这即是清朝历代帝王的宗教观。
注 :
1à《 太祖高皇帝实录》 卷五。
o?á《 太宗实录》 卷五 , 卷五十九 , 卷二十八。
??b k 《 御制文集》 第一卷 , 卷七。卷二十八 , 卷二十一。
?《 清太宗全传》 《 东华录》 天聪九年五月。
?《 九朝圣训》 卷四六。
b l 《 东华录》 卷一 。
b m 《 高宗圣训》 卷二五二卷。
b n (《 论迎佛骨》 《 德宗实录》 ) 。
b o 参阅张碧波、 董国尧主编《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上 )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 第 358、 368、 369页。 b p 参阅肖万源等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第 743页。
b q b r 柳诒徵编著《 中国文化史》 下卷 东方出版中心 1988年版第 661页。
b s c k c l 参阅顾卫民著《 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东方出版社 2000年版第 30页、 第 81页、 第 85、 87页。 b t 李云霞《 试论清代的“ 礼治” 》满族研究 2004年第 2期第 25页。
【
责任编辑 何晓芳】
扈伦四部研究出版
《 扈伦四部研究》 是赵东升研究员集多年对海西女真研究成果的力著。在论集中 共收集了 17篇研究论文 , 对明末清初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历史源流 , 与明朝和后金 政权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专题研究 , 补充了满族入关前历史研究的空白 , 是满族史研究 的重要著作。
范文四:统治者的素质
统治者的素质
统治者,泛指在某一政权行使最高统治权的个人或群体,也包括有实无名的权臣、掌权者如曹操等人。中华社稷千秋,祖宗百世,2000多年的皇帝制度下共有超过400名统治者,而为后人所称道的统治者却只有汉文帝景帝、唐太宗、清圣祖等区区几人。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作为统治者应该具有何种素质,同时也反躬自省,以史为鉴,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自身的领导才能。笔者姑且以中国诸子百家为据试论此题,简要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先秦道家那里,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保留着古人关于统治者素质的政治思想主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应该具有诚信正直的素质,身为统治者却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甚至要求政治权力丝毫不得强加于人民身上,即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对儒家而言,针对统治者素质的政治思想主张可以一言以蔽之——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也可以说,“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就是修身养德,要求统治者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礼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要成为优秀的统治者,就必须“修身”,这样自然能“治人”,而“治人”必先“修己”。
而在韩非子这位法家集大成者来说,统治者首先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统治者要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则“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其次,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君主要集中掌握“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最后,韩非子还认为统治者要厉行改革,具有“法治”思想,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还强调,君主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制定了
“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任用贤能之士看做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特别强调统治者要“知人善任”。如墨子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唐太宗讲“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贞观政要》),司马光说:“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资治通鉴》)。明太祖朱元璋将这一思想发展得更为具体,他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他把“治天下”比作“构大厦”,盖大楼是百年大计,靠的是一批有精湛技艺的工匠;“治天下”更是长远大计,靠的是一大批善于治国的人才。司马光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是“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惟其知人善任使而已”。司马光认真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发现无一不与当朝者用人政策相关,因而得出:“兴亡在知人”的结论。
一、在选人标准上,古人强调德才兼备。
管仲提出,君主选用人才一定要审查三个问题“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管子·立正》)。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让品德高尚的人处低位,就是人才浪费,让品德低下的人处于高位,更是一种错误;无功者受禄,有功者就得不到激励:无才之辈身居高位,有才能者就会被埋没。一个人的品德与职务不相称,或其能力与职务不适应,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与才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进而,司马光分析了不同的人的德才素质,认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尽管古代所讲的德才与我们今天的德才内涵不同,但在选人的原则上,则是相通的。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他又说:“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统治者要有宽广、无私的胸怀去,对人不可求全责备,要看主流,看大节,不能以完美标准寻求人才。进而,孔子认为,人才选拔不以个人好恶和亲近远疏为标准,要“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礼记·儒行》),应该以其是否正直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为标准,而不是以其出身血统和社会地位为准。对此,荀子也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标准,“内不可以阿弟子,外不可以隐远人”(《荀子·君道》),选用人才要注重其能力,而不要受外在关系的影响,对外不回避仇人,对内不回避亲戚,唯才是举,唯贤是举。
二、选人方法上,古人强调对人才的全面考察。
古代考察人才的具体方法有耳听、口问、考言、视声、视色、察情、观诚、观友、观隐与综合分析等。如孔子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论语·公冶长》);诸葛亮提出“七观法”:“一曰,问
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将苑·知人性》)。
孔子说:“不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不要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重用他,而是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考察,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即既要考察其言行的动机和效果,又要了解其现状与历史。这样对此人的德才面貌才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致因囿于一时一事的片面观察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针对当时以貌取人、重貌轻德的现象,孔子特别提出提出要把“质直而好义”的人与“色取仁而行违”的人区别开来(《论语·颜渊》),有的人是真正的品行正直、爱好仁义,而有的人则在表面上装出仁义的面孔,而行动上却违背仁义。孔子认为,对人的考察不能偏听偏信,要兼听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提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对于世俗毁誉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考察,不可简单地决定一个人是否选用和晋升。
三、用人方法上,古人强调察能授官,以礼相待。
管仲主张“察能授官”是使用人才的总原则,认为“授事以能,则人上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靠不知,与不可,强不能,靠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强调只有根据人们的实际能力分配任务,才能鼓励人们积极争取立功。认为不能交给一个人不可做、不能做、或他不了解的工作。勉为其难,强不能为能,强不知为知,结果只能劳而无功。
同时,有德有才的人,往往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对于这类贤才,瞎指挥或命令式的管理是不能奏效的,因此墨子讲“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
尊”(《墨子·亲士》)。孔子也提出“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观点,认为人才一有自己的人格与追求,不听任别人的任意摆布,因此,不能把他们当做器具使用,而应以礼相待,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主权。
杰出人才虽然不是惟命是从的人,但只要以礼相待,即尊重他们,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管仲说:对贤者要“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待之以礼”(《管子·霸言》)。这里所说的“仁、义、德、信、礼”主要是指对人才要关心、要尊重、要信用。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认为善于用人的人,待人必谦下,不盛气凌人。孔子也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情》),认为只有国君做到了以礼待臣,臣子才会忠心地辅佐君主。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以礼招才”思想,已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礼遇、尊重比高官厚禄更能吸引人才。
结语:今天,我们研究分析统治者的素质并不是空发议论,而是以史为鉴,察古观今,为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章句”多而实例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也恰恰启示着我们更要在实践中提高个人领导才能,为个人事业发展铺平道路。
范文五:潜伏的统治者
每天你会看到许多财经新闻,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每个季度末尾,都会有无数的分析师和投资者盯着上市公司,等待他们举行电话会议,说明利润为什么增长或下降了,资产负债表为什么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你还会看到财经媒体列出每天和每周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其中大部分都是你耳熟能详的名字――微软、GE、埃克森―美孚、沃尔玛、花旗集团等。在中国,你会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它们似乎是经济世界的统治者。 不过,有一种公司很少出现在这样的财经新闻里面,那就是私人持股公司。不要误会,“私人持股”不是和“国家持股”对立的。在西方,私人公司意味着不上市的公司,它可能规模很小以至于无法上市,可能采取合伙人体制妨碍了上市,也可能仅仅是由于战略考虑,不需要或者不愿意上市。 你无法在财富500强名单里看到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因为财富500强只列出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而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一般都上市了。私人持股公司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或者被战略投资者收购的前上市企业,它们一般不需要公布财务业绩。外界甚至不知道它们采取的大战略,更别提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动向了。 请不要误会,“私人持股公司”(Private-held Firm)和“私人股权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是两码事。后者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者买断上市公司的股权并使其退市,然后进行重组,设法脱手(一般是重新上市或卖给其他私人股权公司)牟利。私人持股公司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只要是既非上市又非国有的公司,几乎都能叫做私人持股公司。它不一定要采取股份制,所以也可以叫做私有公司。 私人持股公司掌握的经济力量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由于不用受到公众投资者的束缚,私人持股公司的战略眼光一般较为长远。家族制或合伙制虽然容易僵化,却可以赋予管理层一种崇高的责任感。许多私人持股公司从来没有考虑过上市,因为它们既不缺乏资金,也不需要股权的流动性。对它们而言,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私人持股公司,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中许多公司能够在财富500强中位居前50名(如果它们是上市公司的话),至于能够名列前500名的就更多了。财富500强是按照销售额来排名的,如果按照利润来排名的话,私人持股公司的数量可能更多,因为不愿意上市的企业大多是利润丰厚的企业。 简单列举一些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嘉吉(Cargill),科勒(Kohler),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玛氏和Publix. 它们是不是不够有名?可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足够有名。 嘉吉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商,而且几乎投资于一切领域(包括金融投资和对冲基金);科勒是全世界最大的卫浴设备生产商之一;科氏工业拥有一系列强大的工业公司,其研发能力世界领先;玛氏是全世界闻名的食品巨头;Publix则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食品连锁店之一。它们的竞争对手几乎都是财富500强中的超级上市公司,而且它们经常能够在竞争中占上风。例如,Publix骄傲地自称它们的食品零售业务的利润率比沃尔玛高40%;科氏则在许多领域打败了它的上市竞争对手,并买下了经营不善的杜邦公司的某些分支;至于嘉吉,有人认为它其实是世界上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