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简析孝学的解释性
www.bjtidak.com/
简析孝学的解释性
一、引言
孝学产生于仁学,是仁学主体间互动中最完整,也是最伟大的成果。一般情况下,主体间互动至少存在三个回合的意义展开,即经验意义、反思意义和行动意义。在孝学意义的分析上,经验意义是为人子女所阐发的意义,反思意义集中出现在为人父母阶段,而孝敬的行动意义是经验和反思的必然结果。仁学为孝学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孝学是解释学意义的实践析学。是建立在充分的教化、反思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育子女的辛劳和想要报答父母养育的恩情成为所有孝子共通的情感。但在具体实践上,这种情感的神圣性又往往掩盖了仁学的基础性。使孝的情感被夺了仁的合法地位,并且凌驾于仁义之上,成为任意剥夺仁的合法存在的工具,为了使孝学回归到应有的理性地位,有必要站在仁学的主体间框架下,重新梳理孝学的学术价值和道德价值。
二、孝学的解释学
子女与父母的伦理关系是仁的主体间的第一回合。此阶段子女被动的经验着怀孕、生产、养育和教育四个阶段。子女的合法存在首先建立在父母的合法婚姻上。婚姻的合法性保证了子女出生后的合法地位和基本人权得到国家的保护。父母婚姻的合法性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名分和地位的制度设计,恋爱中的男女要慎重地对待婚姻问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是一个漫长细致的过程,新生命经历着受精卵、月王胎和胎儿等不同形态的变化。身体得到全面生长,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对孩子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在怀孕过程中,大脑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不断的加强和修剪,建立起完善健康的脑神经系统。所以,孕妇营养和心情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生产环节是父母给子女上的第一课,尊重自然规律。在子女没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即采取自然生产,避免人工的剖腹产。婴儿出生后到九岁换牙前,养育重要,教育更加重要。这个阶段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有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时,每个神经元细胞大约含有2500个突触连接,到了儿童3岁左右,每个神经元的突触连接数目将会达到15000个。脑体积从400克到1000克。突触的生长和髓鞘的形成是婴幼儿期脑最主要的活动。婴幼儿从外界所获取的大量感觉信息对于脑的发育非常重要。不断重复的经验加强了神经网络的功能,在经验的作用下,脑的功能产生了变化川。婴幼儿期是父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时期,此时的语言、情感和性格等影响一生的要素都由父母带给他们,尤其是母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因外出打工而造成的母子互动教育的缺失,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心。子女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被动的经历着怀孕、生产、营养和教育四个阶段。不同的人,经验各不相同。一般的,受到父母精心照顾的孩子,大多能够奠定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成年后也能够自觉的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仁的主体间的第一回合中,父母是主动方,是播撒给孩子爱的种子的重要时期。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后孩子的孝敬与父母的关爱是成正相关的。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老百姓,不排除像大舜一样的圣人。
子女当了父母后,与其子女的关系是仁学主体间的第二回合。此阶段同样经历着孕、生、养和育四个阶段。如果说第一回合是被动的经验,那么第二回合就是自觉地、主动地有选择的行为。首先是对配偶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女子作为妻子,对家庭和孩子都至关重要。因为母亲在怀孕、生产、养育和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教养和无教养的、性格好
www.bjtidak.com/ 的和性格差的,养育孩子的结果有巨大的差异。当初为人父的子女亲身养育孩子的时候,反思其父母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油然而生的涌现出孝敬父母的强烈情感,并付诸于行动之中。如何孝敬,孔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孝的各种情形做了详细的说明,归纳出孝的四个境界。第一层是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是针对鲁国大夫孟赘子而讲的。大夫孟赘子不以大夫之礼,而用诸侯之礼侍奉父母,是越礼,超越了本分。表面是孝,实际上是大不孝,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所以,孔子认为要按礼而不是无原则的尽孝。无违的意思就是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人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职,这是礼的核心。孝的第二层是,子女最好不要生病,以免父母担惊受怕。父母唯其疾只忧的其指的是子女。我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子女生病,最着急的是父母。子女身心康健,不使父母担心才是真正的尽孝。孝的第三层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果说孝就是养活父母亲,那么喂个宠物也要给它一顿饭。对父母不尊重,与养个宠物有什么区别。孝的第三层意思是对父母要有尊重之心。孝的第四层是色难。给父母亲做点事情,弄点好吃的,是容易办到的。最难办到的是态度和蔼,脸色好看。和颜悦色虽然只是表面现象,只有内心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自然流露。孔子所谈的孝的四个境界中,最高境界是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儿子对父母和颜悦色容易办到,儿媳妇对公婆和颜悦色不易办到。婆媳之间无血缘关系,是由于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姻亲关系。同时,夫妻关系不和也容易引起婆媳关系不和,何谈达到孝的最高境界和颜悦色。所以,孝的情感是建立在反思之上的、具有充分教化和解释学色彩的实践析学。
孝学在解释学上首先是一种教化。伽达默尔指出,人之为人的显著特征就在于,他脱离了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而人之所以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就在于他的本质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方面。人类教化的一般性就是使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谁沉洒于个别性,谁就是未受到教化的。教化作为向普遍性的提升,乃是人类的一项使命。教化是精神科学赖以存在的要素。孝学在东方文明中己经成为最大的教化。孔子在《论语》中开宗明义的讲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前,先学习孝梯。孝悌之学历史中被不断地推崇推高,以至于诞生了《孝经》。《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认为孝梯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从《孝经》开始对后世产生巨大而又消极的影响是把孝凌驾于法律之上,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孝经》在东方文明中影响很大,中国历代土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
孝学是从仁学中发展而来的,却偏离了仁学的正确方向,使孝的文化走向了极端。追溯孝学的历程,偏离仁学的方向,要追究到孔子的弟子有若和子夏这里。有若讲,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他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开始突出子孝和弟梯,但没有提出父慈和兄友。这样,在后世的不断解释中,逐渐把仁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体间关系倾向到单向性的子孝和弟恭上来。孔子晚年的学生子夏更是把单向性的倾向推向极致。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口未学,昔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夏认为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侍奉君子要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要言而
www.bjtidak.com/ 有信。可是,孔子认为孝有四个境界,即不违、不忧、尊敬和色悦等,其中色悦是最难的。而子夏却对孝进行单向性的解释,认为孝是竭其力的,这种观点己经对孝的解释,产生偏差。把双向互动的人际伦理关系转向单向不平等的关系。明显的抬高父辈这一头,人为的树立起孝梯的道德权威;而把子弟这一头压低,人为的制造不平等。这为父权、君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有若、子夏的逻辑思维起点,从现代的观念看,有明显的错误。在父子等血缘关系成立前,婚姻的契约关系己经建立。血缘关系基于法律关系的存在。契约关系才是仁的真正的逻辑起点。法律关系在前,亲戚关系在后。法律是第一位的,亲戚是第二位的。一切亲戚关系都应该置于法律之下,没有超越法律的亲戚关系。
至此,孔子仁的面貌变得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可见,孝只是仁的主体间关系的一种。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解释阐发下,结合当时的政治制度,逐步发展成具有完整体系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道德规范来,并在政权的辅佐下,上升为国家法律的高度。难怪南怀瑾老先生说,孔家店打得很冤枉,孔孟两位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只是店员包括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老板的思想解释偏了。
三、仁学的言说
言者,直言也。说者,悦也(《说文解字》)。言说,直言以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愉悦的心态。从仁学的角度看,言说在主体间交往中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主体直言后,心情愉快。表现在主体找到了知音,直抒胸臆,一吐为快,有一种如释重负、如沐春风的感觉,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高山流水遇知音,都说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可以交心的知音。二是言说主体的直言,能够使倾听的人对其更加了解。直言时,往往是一种立体的传情达意的时候,调动了语言、表情、肢体和环境等要素多方面多层次地呈现,使倾听方更容易理解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双方产生误会,在直言中,冰释前嫌,赢得信任,心情愉快。第三层含义是,交流双方由于直言互动,感情升华,理解加深,合作密切。站在这个角度,重新解释论语这两个字,就有意思了。论语两个字,可以分解成三个字仑别昔和言。《说文》解释道,仑者,有条理有次序;昔者,我也。谁说话谁就是我,听话的就是你,在你和我组成的主体间关系中,轮流的有次序的言说着,这就是论语在仁的层面的符号学解释。事实上,《论语》这部书中,通篇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这些言论貌似普通,却在千百年的传播解释和尊崇下,由言说的语言,固化为道德法则。比如孝这个概念在其后的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己经推崇为治国纲领、齐家准则和高于法律的道德规范。
用太极来描绘仁的言说,称之为言说太极。言说从基本结构上看,分两个部分:说与听。言说者为主动表达思想的一方,类似于太极中的阳,积极主动;而倾听的一方,倾听并理解着言说者的意思,类似于太极中的阴,安静被动。言说者的言说经历着:开始说、说话高潮和说话结束三个阶段,相对于太极阳中的少阳、阳明和老阳;倾听者的理解也经历着:不理解、理解中、和完全理解三个环节,相当于太极阴的太阴、厥阴和少阴。说话结束后,转为倾听,倾听者理解后,发表意见,转为言说。相当于太极的阴阳互动的规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消长。言说者(我)和倾听者(你)多次交换角色,相谈甚欢,双方有相见恨晚的感慨,从而形成共识、产生感情,甚至由于这次交谈而成就一番事业、一段婚姻。阴阳共生的东方文明既关心言说者如何说,更关心倾听者如何理解,往往是理解比言说,更加重要。古语道听其言观其行,用行为验证语言。
伽达默尔在解释学中提出了游戏的概念,认为游戏活动的真正主体就是游戏本身。
www.bjtidak.com/ 言说就像是语言的游戏。游戏的主体是言说者和倾听者,游戏的玩具是语言声音和肢体表情,贯串游戏的主线是意义的交流。其中包含两个境界:一是言不尽意,二是得意妄言。我们都有一个同感,往往遭遇到有话说不完整,或者是表达不清的困境。如果只有一个回合的交流,很容易给倾听者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表达清楚,言能及意,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换意见,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言说者的本来意思。可见,要想言能及意,并形成共识,非要拿出玩游戏的精神不可,你来我往,循环往复。得意妄言是纯粹理解的境界。所谓理解就是领会其精神实质,但不拘泥于原始的文字。因为原始的文字往往言不及意,需要透过文字理解文字中隐含的意义。
言不尽意来自《周易系词》,子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表达了书,言,意的基本关系。书,书面表达,比如文字,虽然能记录言说者的说话内容,甚至把之乎者也这些虚词也能记录下来,但记录不了言说者当下的语气神态、肢体语言等富有生机的状态。同时,意者,乃言说者的所思所想,需要用恰当的口头语言表达之。包括用词恰当、逻辑条理、判断得当、推理缤密等等。一般而言,在一次言说中,能够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有难度的,所以言不尽意。那么,要理解圣人之意,只有与圣人多次交流,多次询问。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询问,甚至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方可见圣人之意。只可惜圣人己经作古,只能通过阅读流传下来的文字,揣测理解圣人之意。不同的人由于家庭、学养、聪慧和经历的差异,对圣人之意的解释也是有差异的。怎么办?庄子的建议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庄子外物》)其意是说,言说者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意思,倾听者或阅读者在理解以后,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即所谓的得意妄言。当然也不是全部妄言,反而要重点的引用核心语句,以加强理解的可信度。
魏晋时期的土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得意妄言进一步解释,确立了一种治学思想的方法,开启了魏晋玄学的新气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得象而妄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角,得角而忘荃也。土弼的象言意的解释围绕得意妄言立论。如果我们现在得土弼之所谓的象,又得其所谓的意,而忘其言时,站在当代人的当下,分析太极之象,体会言说太极之意。太极为阴阳之合体。言说也是由言说者和倾听者组成的合体,言说的存在是因为有倾听,而倾听的存在也是基于言说者言说。言说、倾听两者缺一不可。言说为主动,为阳;倾听为被动,为阴。言说和倾听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阴阳太极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转换。言说和倾听的主体间互动交流中,言中出意了。此意既不是我之原意,也不是你的原意,而是你我达成的共识。此意之所得,为你我共识之意,言为你我偏见之所言。所谓得意妄言,就是得共识之意,而忘偏见之所言。
得意妄言和言不尽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言不尽意是指言说者不能完整的把自己的真实意图用语言文字符表达出来。所以就有不断言说的冲动,要反复的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可问题是,倾听者愿不愿意给你提供表达的机会,如果有,言说者就可能最大限度的言尽意矣。而得意妄言是倾听者或阅读者得其意而忘其言。言不尽意的言说者的角色到得意妄言的倾听者的角色;从自说自话的单主体的言说者,到主体间的双主体沟通,无不体现着言和意的互动转换,也体现着从偏见到共见的真理发展的道路。
四、仁的符号学意义
www.bjtidak.com/
仁,《说文》:亲也,从人二。段玉裁集中了郑玄、何晏、孔颖达的相关解释对仁进行详细注解。《中庸》口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大射仪》揖以祸注:言以者,祸之事成于此意相人祸也。《聘礼》每曲揖注:以相人祸为敬也。《公食大夫礼》宾入三揖注:相人祸。《诗匪风》笺云人偶能烹角者,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正义》口: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论语》注:人偶同位人偶之辞。《礼》注云:人偶相与为礼义皆同也。按人祸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祸,祸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段注释中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郑玄注相人偶,一个是段玉裁注独则无祸,祸则相亲。相人偶的解释用刘文英先生的研究,相人偶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两个人见面,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而祸是两个人在一起耕地。物理学有祸合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可见,从汉代的郑玄到清代的段玉裁都准确的揭示了仁的本质含义,即仁是主体间结构。孟子说: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孟子》)是对仁结构的形象描述。不能用爱人解释仁,《说文》:爱,行完,从交馨。形声兼会意字,本意是心有所下爱系,行徘徊之意。爱人,可以解释为一方向另一方表达心意。但这种心意的表达是单向性的,很多时间是武断和自作多情的。孟子对此解释的很好,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爱人不亲,反其仁解构了传统上把仁解释成爱人的言说系统。因为仁的范畴要远远的大于爱的范畴。爱人在心理趋向上是单向性活动,例如,甲向乙示爱,如果乙不回应,这就是不亲、不领情。遇到这种情况,甲就要反思在示爱时,有哪个地方没有做好。或者是尊重不够,有施舍怜悯之嫌;或者是诚意不够,有敷衍之嫌;或者用意不纯,有行骗设陷之嫌;总之,你的示爱没有得到相关方的回应,这叫不亲。孟子开的药方是反其仁,用仁检验你的爱,用意纯不纯、用心诚不诚、方式巧不巧、态度真不真、是否给相关方造成伤害等等。如果通过了仁的审查,就能获得相关方的亲爱;如果不能通过仁的审查,这个爱只能算单方面的行为,是一厢情愿的。从爱到亲、再由亲到爱的过程,是一个婚姻的形成过程,更是仁的形成过程。仁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而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反复的沟通交流,需要动用智慧、诚心、信心和耐心构建起来的。
克己是肩负自己的意思颜回问仁,孔子回答道,克己复礼为仁。一口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这里的克,《说文解字》写道,克,肩也。段玉裁注解周颂传口:仔肩,克也。人部口:仔,克也。毛谓二字皆训克也。肩谓任,任事以为肩。故任谓之肩。也谓之克。总结许慎和段玉裁的解释,克己就是肩负自己。肩负自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活自己,二是修养自己。正如管子讲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养活自己是第一位,修养自己才是第二位。过去把克己解释成克制自己,从修养的目标看是正确的,但是,从仁的角度看,却是有问题的。克制自己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生存权和话语权等宪法赋予权力,拿什么来克制自己。把克解释成肩,我们就站到孔子的高度认识仁。仁从结构上看,分为两个有机的结合体。主体和主体间。主体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是肩己的任务;主体间按礼仪和法律要求交往,是复礼的任务。事实上,克己复礼就是肩己复礼。举例说明,中国现在讲和平崛起,崛起是肩己的工作,和平是复礼的要求;人们抱怨为富不仁,先富起来是肩己的工作做得好,但过上好口子以后,更要复礼,更要加强慈善和环保工作。再比如果仁的仁,它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内部充满着生长的动力,这是肩己的本能。但是,作物的生根发芽却需要水,温度、阳光等外界因素,这是复礼的过程。只有适应外界环境,一颗果仁才能成长为大树。
看来,对孝仁等概念的精细化研究,需要借助符号学、解释学等西方现代理论科学
www.bjtidak.com/
作为工具和平台,与时俱进,用现代思想进行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比较,站在新的起点上,焕
发中国传统经臾的人文科学价值。
范文二:一组解释性报道的范本
前不久,第91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其中,《华尔街日报》因一组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报道荣膺国际报道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th e pulitzerprizeboard)称:“(今年的)国际报道奖授予华尔街日报记者,其对中国资本扩张的负面影响―――从社会不公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尖锐犀利的报道”。①
这并非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第一次垂青中国题材:早在2001年,《华尔街日报》就因一组关注中国的报道获得该奖项;去年,《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卡恩(josephkahn)和吉姆•亚德利(jimyardley)则以一组展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报道获得该奖项。普利策国际报道获奖作品报道的地域一向侧重于欧洲,②而近几年的变化足以说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的崛起,外国新闻媒体日益关注中国,重视对中国的报道。
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中,问题、冲突乃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西方媒体一直有重视负面报道的传统。作为富有盛誉的普利策奖,更形成了鼓励“曝光”、“揭丑”等题材的调查性报道的“乌鸦嘴”传统。③2007年获奖的《华尔街日报》一组报道,同样是以揭示、批评中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产生的问题为主旨,其中当然反映出西方价值观的烙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报道折射出的国际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理性地审视自我。另外,从新闻业务角度进行研究总结,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西方解释性报道技巧,提高我们“用事实说话”的水平。
1.多视角报道
《华尔街日报》的这一组10篇获奖报道包括《“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地方大兴土木中央难上加难》、《西藏感受经济发展脉动》、《不当房奴―――中国中产阶级的心声》、《“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中国汽车业发展令决策层喜忧参半》、《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中国违规电厂、煤矿屡禁不止》。④这10篇报道各有侧重,但整体上又视角全面、涉及广泛,涵盖了环境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保护、全球化影响、城乡差距/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贫富差距、投资过热/安全建设、过高房价、区域发展/东西部差距、汽车业现状、民族问题/文化冲突10大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是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似乎表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视角已从专注于中西方国家关系转向中国国内问题。此外,有8篇文章涉及了环境保护问题,这传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现状的担忧,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当务之急。
《华尔街日报》这组报道不仅从总体上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具体到每一篇报道,也很善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问题,每篇报道都涉及不止一个主题。例如《地方大兴土木中央难上加难》一文,主要围绕以郑州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投资过热现象展开讨论,同时也谈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保护。文中提到:“过去常用的行政性指令??不再像以往那么有效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各地政府并不买中央政府的帐”。全球化影响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在报道中也有所反映:“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通货膨胀可能会通过出口价格的攀升波及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而且,城市也要为自身的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福利项目寻找资金来源??”这种报道方式避免了简单化、单向性的思维方式,让读者的思考也随之深入下去。
2.细节化展示
虽然每一篇报道都涉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主题,但在《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笔下文章并不枯燥,其中的奥妙,一方面是用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带动报道,一方面揉合了记者细致的现场观察。
西方新闻记者习惯于通过寻找与事件相关的人,让新闻充满人情味,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正如梅尔文•门彻所说,“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⑤《华尔街日报》获奖作品充分展现出了新闻中的人
情味。《不当房奴―――中国中产阶级的心声》一文以深圳某高科技工厂经理davidhuan g一家艰辛的购房经历为例,透视了房价过高这一民生问题。文章写道:“多年来,huang和他的妻子一直在存钱准备买房,希望让儿子有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的儿子今年七岁。 去年年底,他们攒够了可以买一套三居室住房的钱。但是huang说,他工作很忙,将签约买房的时间一拖再拖。结果他的拖延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坐在一家咖啡厅里,手指着天花板说,1月份到现在这套房子已经涨价40%。”还有许多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描写,也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例如《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在描述建筑工地农民工生活场景时是这样写的:“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发挥着创造力,把铺盖卷起来,将下面的床板当作桌子试用。厨师温凤林(译音)灵巧地用这个地方切菜和削洋葱皮,从旧水桶中舀水冲洗食物和餐具。”又如《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一文,在描写受害人之一村民徐石莲(译音)时写道:“她掀开衬衣,让记者看到了腹部一道手掌长的疤痕,这是去年手术的结果??她无精打采地卖着商品说道,就算得到了这笔钱也太晚了,不够治病,不够让她恢复健康??她每个月会到张长健(译音)的诊所注射两次止痛药。”
3.丰富的信源
“消息来源是维持记者生命的血液”,⑦在这里,我们将信息来源分为三类。a类为非盈利性机构/组织信息源,进一步分为:(1)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2)外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3)中国非政府组织及其发言人;(4)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发言人;(5)官方匿名信源。b类为个人信息源,进一步分为:(1)专家;(2)学者/研究员;(3)受害者;
(4)证人;(5)普通民众;(6)个人匿名信源。c类为媒体/公司信息源:(1)媒体;(2)公司。根据上述分类进行统计,我们发现这10篇报道涉及信源共121个,最少的4个信源,最多的一篇涉及23个,50%的报道兼用了三类信息源。这几类信息源在文章中出现的数量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丰富多元的信息源既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也使得新闻报道显得公正可信。另外,这也提示我们,优秀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一定要首先在采访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劳动。
4.运用平衡手法
重视平衡手法是英语新闻写作的原则和传统之一,尤其是在批评性报道中,平衡报道更是体现客观性、增加说服力的必要手段。此次获奖的10篇报道凸显了《华尔街日报》对平衡手法的娴熟使用。以《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为例,尽管该文通篇以报道中国经济改革负面问题为主,但记者在开头却写道:“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几乎让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大部分对中国人都是有利的。数亿民众因为改革而摆脱了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生活??”这段话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与下文对中国经济改革负面问题的描述构成平衡,有助于造成一种两面说理,有好说好有差说差的公正、公平的传播姿态。
再比如《“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一文,尽管记者认为“白暨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但也指出“缺乏??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也是白暨豚濒临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虽然仍然透出“西方中心论”的姿态,但采用多角度分析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信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引用了许多中国官方信源坦率承认问题的声音。如《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写道:“中国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上个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接近爆发危机前的转折关头。这位以敢于直言而著称的官员说,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饮用水不达标??”又如《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中说:“北京市市长**日
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我读这些报告时我永远都高兴不起来,’他说。‘北京离不开这些人。’他还说,北京努力为登记在案的农民工提供诸如医疗保健等服务,但是北京这方面的资源已是捉襟见肘。”内部人的批评增添了报道的说服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读者对中国政府“只报喜不报忧”的刻板印象。
(作者分别为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员、主任)
注释:
②展江:《新闻与正义i》第1页,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③展江:《普利策新闻奖:“乌鸦嘴”的荣耀与误读》,获自人民网。
范文三:大脑是一个解释性的器官
大脑是一个解释性的器官
About three years ago Eva Salem got into some trouble with a crocodile. It snapped her hand in its jaws. In a panic, she managed to knock out the crocodile and free herself. Then, she woke up.
movement,
Sleep is divided into REM and four stages of non-REM; each has a distinct brain wave frequency. Stage one of non-REM is the nodding off period where one is between sleeping and waking; it's sometimes punctuated with a sensation of falling into a hole. In stage two the brain slows with only a few bursts of activity. Then the brain practically shuts off in stages three and four and shifts into slow-wave sleep, where heart and breathing rates drop dramatically.
Only after 70 minutes of non-REM sleep do we experience our first period of REM, and it lasts only five minutes. A total non-REM– REM cycle is 90 minutes; this pattern repeats about five times over the course of a night. As the night progresses, however, non-REM stages shorten and the REM periods grow, giving us a 40-minute dreamscape just before waking.
The only way scientists can study REM deprivation is by torturous sleep deprivation.
Nielsen, director of the Dream and Nightmare Lab at the Sacré-Coeur Hospital in Montreal.
In a 2005 study published in Sleep, Nielsen showed that losing 30 minutes of REM one night can lead to a 35 percent REM increase the next night— subjects jumped from 74 minutes of REM to a rebound of 100 minutes.
Nielsen also found that dream intensity increased with REM deprivation. Subjects who were only getting about 25 minutes of REM sleep rated the quality of their dreams between nine and eight on a nine-point scale (one being dull, nine being dynamite).
Of course, REM depriv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rebound, is common outside the lab. Alcohol and nicotine both repress REM. And blood pressure drugs as well as antidepressants are also well known REM suppressants. (Take away the dreams and, curiously, the depression lifts.) When patients stop the meds, and the vices, they're rewarded with a scary rebound.
But the persistence of REM begs the question: Why is it so insistent? When rats are robbed of REM for four weeks they die (although the cause of death remains unknown). Amazingly, even though we spend about 27 years dreaming over the course of an average life, scientists still can't agree on why it's important. Psychiatrist Jerry Siegel, head of the Center for Sleep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recently proved that REM is nonexistent in some big-brained mammals, such as dolphins and whales.
Some theories suggest that REM helps regulate body temperature an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And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dreaming helps us assimilate memories. Fetuses and babies spend 75 percent of their sleeping time in REM. Then again, platypuses experience more REM than any other animal and researchers wonder why, because, as Minnesota's Mahowald puts it,
But, given that rats run through dream mazes that precisely match their lab mazes, others feel that there must be some purpose or meaningful information in dreams.
John Antrobus, a retired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sleep research at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says that dream content is tied to our anxieties. But he never found the extreme vividness in REM rebound that others assume is there, based on a higher level of brain activity which likely means more action-packed dreams.
大约三年前, Eva Salem开始被一条鳄鱼困扰。它下颌强壮有力,一口就咬住了她的手。 慌乱之中,她居然打晕了鳄鱼,这才得以脱身。然后,她醒了。
她说:― 我的梦真切, 疯狂, 惊心动魄。 我猜吸食毒品后的幻觉大概就会是这样。 ‖Salem 当时刚做妈妈, 梦见鳄鱼袭击的时候, 正是给她女儿哺乳的第五个月, 当时她每晚只能睡上 4个钟头。就算难得有个整觉可睡,又会做这些梦,梦境像是真的一样,弄得她觉得自己像 是根本不是处在睡眠中。
令人惊讶的是,梦会一再重复出现。缺乏睡眠的人,大脑不得不持续工作,所以等人一 合上眼,它就开始报复。所以,梦,莎士比亚笔下 ― 大自然的温情的保姆 ‖ ,并不是那么的温 情。
― 当人睡眠不足,睡眠强度就会增加,也就是说睡眠期间大脑会更加活跃,所以梦就会更 多, 也更生动。 ‖ 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学专家、 明尼苏达睡眠失调中心负责人 Mark Mahowald解释道。
这种现象叫做快速眼动(REM )反弹。 REM 是 rapid eye movement(快速眼部活动) 的缩写, 指眼球在眼皮下飞快运动。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容易做梦, 大脑活动也和清醒时惊人 的相似。然而与此同时, 我们肌肉放松, 全身麻痹般躺着 —— 也许能偶尔抽动脚趾,但总的 来说动弹不得,这就像是大脑为防止我们身体像梦到的一样动作而采取的保护机制。
睡眠过程可分为快速眼动阶段和四个非快速眼动阶段,每个阶段的脑波频率都不一样。 非快速眼动的第一阶段是瞌睡阶段, 人处于半睡半醒之间, 有时会伴有类似落入洞中的感觉。 在第二阶段,大脑迟缓下来,只有少量活动。在随后的第三第四阶段,大脑才真正休息,进 入慢波睡眠,此时心跳和呼吸频率都大大降低。
只有经过 70分钟非快速眼动睡眠,我们才开始第一次快速眼动,这一阶段只持续 5分 钟。一整个非快速眼动 -快速眼动周期时长 90分钟,一晚大约重复 5次。然而越到后来非 快速眼动过程越短, 快速眼动过程越长, 睡醒前最后一次快速眼动可以带来 40分钟的梦境。
科学家目前研究快速眼动缺乏的现象只有通过人为中断志愿者睡眠的方法。蒙特利尔圣 心医院梦境实验室的负责人、心理学家 Tore Nielsen说:― 我们追踪脑电图,当观察到被 试者进入快速眼动, 就叫醒他们。 当快速眼动被人为打断时, 被试者会强迫自己重新回到这
个状态。 ‖ 有时 Nielsen 一晚上要叫醒他们多达 40次,因为他们一入睡就直接进入快速眼 动状态。
当然也有非快速眼动的反弹,但这只是由于大脑倾向于先进入慢波睡眠,再进入快速眼 动,这表明这些过程是彼此独立的。
在 2005年发表于《睡眠杂志》的论文中, Nielsen 指出,一个晚上缺少 30分钟快速 眼动, 会导致次日晚快速眼动增加 35%—— 被试者快速眼动过程由 74分钟跃增至 100分 钟。
Nielsen还发现,梦的强度随着快速眼动的缺乏而增长。给只经历 25分钟快速眼动的 被试者做梦的质量评分, 在满分 9分的评价系统, 可达到 8~9分, 其中 1分为完全不活跃, 9分为非常活跃。
在生活中,快速眼动的缺乏和随之发生的反弹非常常见。酒精和尼古丁都会抑制快速眼 动。 控制血压的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也会遏制快速眼动。 当停用药物或是戒烟戒酒时, 人们就 会面对可怕的反弹。
我们研究快速眼动的反复出现,同时却回避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会那么顽固的存在? 老鼠被剥夺快速眼动过程持续四周就会死亡 (其中机理仍然未知) 。 尽管平均人的一生按这 规律做梦的时间累计长达 27年,科学家对于梦何以如此重要仍各执一词。
洛杉矶加州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主任、精神病学家 Jerry Siegel最近证实,某些脑部较 大的哺乳动物如海豚和鲸鱼没有快速眼动现象。 ― 缺乏快速眼动会导致死亡的论调是站不住 脚的, ‖Siegel 说, ― 没有在任何除了老鼠以外的物种身上观察到这种现象。 ‖
一些理论认为,快速眼动有助于调节人体体温和神经传导素水平。有证据显示做梦能帮 助巩固记忆。胎儿和婴儿有 75%的睡眠时间处于快速眼动。动物中鸭嘴兽快速眼动时间最 长,对此科学家却表示不解,因为,用明尼苏达的 Mahowald 的话说, ― 鸭嘴兽很笨,它们 有什么好巩固的? ‖
也有人考虑到老鼠睡梦质量和实验室表现高度匹配,认为梦一定具有一定的含义,能传 达某种信息。
纽约市大学心理与睡眠研究所的退休教授 John Antrobus认为,梦的内容和我们的焦 虑有关。然而, 理论上大脑活动加剧,可能造成梦的内容更加丰富,但他并没有观察到这种 有人认为在快速眼动反弹阶段会出现的梦境异常生动的现象。
他说:― 大脑是一个解释性的器官,当我们睡着,大脑各部分联系不再那么紧密,我们就 会梦见千奇百怪的故事。但要问这有什么目的性,我们就得先问问自己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不了前一个问题。 ‖
范文四:数学概念教学的解释性理解
数学概念教学的“解释性”理解
作者 :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 李秀红 录入时间 :2012-8-30 阅读次 数 :883
实施新课程以来,数学概念教学出现了较大变化,较为明显的就是 教材中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给出明确的定义。这样的变化,并不是 说概念不需要定义,也不是说概念的意义可以模糊不清,更不是说概念 教学可以随便教。个人以为,小学阶段很多概念表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定义”,数学概念学习应该重在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不应纠缠于 文字的表述,更不应该变成对所谓文字定义的机械记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指出:“数学知识的学 习,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那何以判断学生是“理解”了所 学的数学知识呢?评价的方式方法固然有很多,但是,学生能对所学的 知识进行生动的解释,应该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学家韦伯认为,解和解 释并不相互排斥,恰恰相反,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的。因此,必 须把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理解是解释的前提,而解释也是一种理 解。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 我们提出, 数学概念学习中要倡导和追求“解 释性理解”。
所谓“解释性理解”,就是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能够用熟悉的 事实或事例对概念本质进行描述或作出解释。这种理解不同于用数学的 符号语言或用精准的文字对概念进行定义,它具有丰富多样性,且带有 个别化色彩,不过,它所触及的却是概念的本质内涵。
一、根植生活经验,利用语言“解释”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概念大多都能找到生活原 型。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数学概念时一般都能联系日常生活经 验对概念的本质做出解释,讲出一些“道理”,关键是教师要有这样的 意识,给学生提供“解释”的时机,并恰当地进行引导。
例如,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教材从分东西入手:两个小朋友 平均分 4个苹果、 2瓶矿泉水,每人分得物体的数量都是整数;继而探究 两个人平均分 1个蛋糕,每人分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接着教学 二分之一的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这种教学思路,自然,流畅,但 是学生真正的主体参与很少,对二分之一的意义理解比较单薄。我在教 学这一内容时, 采用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后,让学生说说平时有没有见过分数,自由地说几个分数,最后请他们 以“二分之一”为例,联系生活说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说“我有一个苹 果,将它切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有学生说“我用一百 元买文具, 花掉五十元, 就是花掉了二分之一”; 还有学生说“一张纸, 沿着中间一折,折痕的一边就是二分之一”??这些说法虽然没有一个 是标准的数学语言的分数意义的表述,但是,细细品读,其实每一个学 生都讲得非常到位,甚至于超越了教材设定的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范 围。接下来我拿出一张纸:“假设这张纸表示你们刚才提到的一个苹果 啊、一百元啊、一张纸啊??你能用它来表示出你所讲的二分之一 吗?”待学生操做好之后,师生共同梳理操作要点:平均分、共分 2份、 涂上 1份。到这时,再让学生设想这个“二分之一”的分数怎么写呢? 并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写成 1/2的形式好,这种形式是怎么把刚才 大家提到的“平均分”“共分 2份”“涂上 1份”等要点都简约地表示 出来的?顺势介绍“分数线”“分母”“分子”等概念。接着让学生变 换分子、分母得出不同的分数,并联系实际解释新变出的分数的含义, 用图示来表示每个分数。
这样的调整,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根植于生活经验之中,通过语言 讲述、 图形描述突出了“平均分”“平均分的总份数”“表示的份数” 等本质。同时,变化分子、分母产生新分数的过程则暗含着几分之几的 分数模型。教学流畅,学生也学得自主、灵活、深刻。
二、借助直观操作,运用图示“解释”概念
图形是重要的数学语言,也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有力抓手。在图 形的产生和绘制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图形及其蕴涵的概念本质。 三年级学生认识“面积”, 就其概念本质而言很好理解。 但是, 有些“很 不起眼”的干扰恰恰会成为学生认识面积的障碍。 比如, 有的面“大”, 有的面“小”与一个面自身有“大小”,这里都用到了大、小,但其意 义不同,前者是指比大小,后者则是指这个面的面积数值。再比如,面 积和周长都是对同一个面的数量刻画, 但面积是“面”, 周长是“线”, 二者属于两类数量。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呢?我尝试了以 下方法 :在黑板上贴出一张方格纸,用红笔点出一个点,让学生将这个 点平移成线,接着使用油漆刷将线再平移(刷过去)就产生面。然后让 学生利用油漆刷在方格纸上刷一个与刚才图形大小不同的图形,并说说 几个图形中, 哪个面最大, 哪个面最小, 从而揭示出面总是有大有小的。 接着数一数各个图形到底是多少方格,由此揭示出每个面的大小都可以 用一个数量来刻画,这就是面积。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刷出面积是 15格、 20格的图形。上述过程,依靠直观操作以及操作产生的图示,学生轻松 地就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三、创造肢体语言,活用动作“解释”概念
一些概念教学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用动作比画的方法来 展示对概念的理解。为此,我们开展了数学绘画日记的尝试。例如,学 习直角、钝角、锐角后,一个学生完成了这样一篇绘画日记。
前几天,我放学回家后妈妈问我:“最近数学学的什么?”我告诉 妈妈:“学的是直角、锐角、钝角。”妈妈又问:“你学得怎么样?” 我开心地说:“把角从小到大排个队,锐角 <直角>直角><钝角。在我们的生活 中,经常能观察到角的存在。我发现,人的身体能清楚地表现角。手臂="" 前伸,两脚并拢,就是直角;身体不动,手臂往下斜,那就是锐角;手="" 臂往上扬就是个大大的钝角。我和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着做这样的动作="">钝角。在我们的生活>
尽管日记中的语言表述可能还比较“稚嫩”,但孩子想到的活用人 体动作比画几种角却是十分难得的创造,这种创造联系着生活和数学, 深刻地影响着数学学习。
不可否认,“解释性理解”也有着诸多缺陷,比如,不够抽象,不 够严谨,比较“粗糙”。不过,由于它是一种内化性的理解,且贴近小 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促进概念理 解的方式。
范文五:.简析孝学的解释性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一、引言
孝学产生于仁学,是仁学主体间互动中最完整,也是最伟大的成果。一般情况下,主体间互动至少存在三个回合的意义展开,即经验意义、反思意义和行动意义。在孝学意义的分析上,经验意义是为人子女所阐发的意义,反思意义集中出现在为人父母阶段,而孝敬的行动意义是经验和反思的必然结果。仁学为孝学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孝学是解释学意义的实践析学。是建立在充分的教化、反思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育子女的辛劳和想要报答父母养育的恩情成为所有孝子共通的情感。但在具体实践上,这种情感的神圣性又往往掩盖了仁学的基础性。使孝的情感被夺了仁的合法地位,并且凌驾于仁义之上,成为任意剥夺仁的合法存在的工具,为了使孝学回归到应有的理性地位,有必要站在仁学的主体间框架下,重新梳理孝学的学术价值和道德价值。
二、孝学的解释学
子女与父母的伦理关系是仁的主体间的第一回合。此阶段子女被动的经验着怀孕、生产、养育和教育四个阶段。子女的合法存在首先建立在父母的合法婚姻上。婚姻的合法性保证了子女出生后的合法地位和基本人权得到国家的保护。父母婚姻的合法性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名分和地位的制度设计,恋爱中的男女要慎重地对待婚姻问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是一个漫长细致的过程,新生命经历着受精卵、月王胎和胎儿等不同形态的变化。身体得到全面生长,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对孩子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在怀孕过程中,大脑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不断的加强和“修剪”,建立起完善健康的脑神经系统。所以,孕妇营养和心情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生产环节是父母给子女上的第一课,尊重自然规律。在子女没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即采取自然生产,避免人工的剖腹产。婴儿出生后到九岁换牙前,养育重要,教育更加重要。这个阶段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有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时,每个神经元细胞大约含有2500个突触连接,到了儿童3岁左右,每个神经元的突触连接数目将会达到15000个。脑体积从400克到1000克。突触的生长和髓鞘的形成是婴幼儿期脑最主要的活动。婴幼儿从外界所获取的大量感觉信息对于脑的发育非常重要。不断重复的经验加强了神经网络的功能,在经验的作用下,脑的功能产生了变化川。婴幼儿期是父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时期,此时的语言、情感和性格等影响一生的要素都由父母带给他们,尤其是母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因外出打工而造成的母子互动教育的缺失,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心。子女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被动的经历着怀孕、生产、营养和教育四个阶段。不同的人,经验各不相同。一般的,受到父母精心照顾的孩子,大多能够奠定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成年后也能够自觉的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仁的主体间的第一回合中,父母是主动方,是播撒给孩子爱的种子的重要时期。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后孩子的孝敬与父母的关爱是成正相关的。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老百姓,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不排除像大舜一样的圣人。
子女当了父母后,与其子女的关系是仁学主体间的第二回合。此阶段同样经历着孕、生、养和育四个阶段。如果说第一回合是被动的经验,那么第二回合就是自觉地、主动地有选择的行为。首先是对配偶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女子作为妻子,对家庭和孩子都至关重要。因为母亲在怀孕、生产、养育和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教养和无教养的、性格好的和性格差的,养育孩子的结果有巨大的差异。当初为人父的子女亲身养育孩子的时候,反思其父母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油然而生的涌现出孝敬父母的强烈情感,并付诸于行动之中。如何孝敬,孔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孝的各种情形做了详细的说明,归纳出孝的四个境界。第一层是“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是针对鲁国大夫孟赘子而讲的。大夫孟赘子不以大夫之礼,而用诸侯之礼侍奉父母,是越礼,超越了本分。表面是孝,实际上是大不孝,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所以,孔子认为要按礼而不是无原则的尽孝。“无违”的意思就是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人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职,这是礼的核心。孝的第二层是,子女最好不要生病,以免父母担惊受怕。“父母唯其疾只忧”的“其”指的是子女。我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子女生病,最着急的是父母。子女身心康健,不使父母担心才是真正的尽孝。孝的第三层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果说孝就是养活父母亲,那么喂个宠物也要给它一顿饭。对父母不尊重,与养个宠物有什么区别。孝的第三层意思是对父母要有尊重之心。孝的第四层是“色难”。给父母亲做点事情,弄点好吃的,是容易办到的。最难办到的是态度和蔼,脸色好看。和颜悦色虽然只是表面现象,只有内心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自然流露。孔子所谈的孝的四个境界中,最高境界是“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儿子对父母和颜悦色容易办到,儿媳妇对公婆和颜悦色不易办到。婆媳之间无血缘关系,是由于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姻亲关系。同时,夫妻关系不和也容易引起婆媳关系不和,何谈达到孝的最高境界——和颜悦色。所以,孝的情感是建立在反思之上的、具有充分教化和解释学色彩的实践析学。
孝学在解释学上首先是一种“教化”。伽达默尔指出,“人之为人的显著特征就在于,他脱离了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而人之所以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就在于他的本质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方面。”“人类教化的一般性就是使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谁沉洒于个别性,谁就是未受到教化的。”“教化作为向普遍性的提升,乃是人类的一项使命。”“教化是精神科学赖以存在的要素。”孝学在东方文明中己经成为最大的教化。孔子在《论语》中开宗明义的讲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前,先学习孝梯。孝悌之学历史中被不断地推崇推高,以至于诞生了《孝经》。《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认为“孝梯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从《孝经》开始对后世产生巨大而又消极的影响是把“孝”凌驾于法律之上,“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孝”。《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孝经》在东方文明中影响很大,中国历代土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
孝学是从仁学中发展而来的,却偏离了仁学的正确方向,使“孝”的文化走向了极端。追溯孝学的历程,偏离仁学的方向,要追究到孔子的弟子有若和子夏这里。有若讲,“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他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开始突出子孝和弟梯,但没有提出“父慈和兄友”。这样,在后世的不断解释中,逐渐把仁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体间关系倾向到单向性的“子孝和弟恭”上来。孔子晚年的学生子夏更是把单向性的倾向推向极致。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口未学,昔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夏认为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侍奉君子要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可是,孔子认为孝有四个境界,即“不违”、“不忧”、“尊敬”和“色悦”等,其中“色悦”是最难的。而子夏却对“孝”进行单向性的解释,认为“孝”是“竭其力”的,这种观点己经对“孝”的解释,产生偏差。把双向互动的人际伦理关系转向单向不平等的关系。明显的抬高父辈这一头,人为的树立起“孝梯”的道德权威;而把子弟这一头压低,人为的制造不平等。这为父权、君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有若、子夏的逻辑思维起点,从现代的观念看,有明显的错误。在父子等血缘关系成立前,婚姻的契约关系己经建立。血缘关系基于法律关系的存在。契约关系才是“仁”的真正的逻辑起点。法律关系在前,亲戚关系在后。法律是第一位的,亲戚是第二位的。一切亲戚关系都应该置于法律之下,没有超越法律的亲戚关系。
至此,孔子仁的面貌变得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可见,“孝”只是“仁”的主体间关系的一种。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解释阐发下,结合当时的政治制度,逐步发展成具有完整体系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道德规范来,并在政权的辅佐下,上升为国家法律的高度。难怪南怀瑾老先生说,孔家店打得很冤枉,孔孟两位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只是店员包括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老板的思想解释偏了。
三、仁学的言说
言者,直言也。说者,悦也(《说文解字》)。“言说”,直言以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愉悦的心态。从仁学的角度看,言说在主体间交往中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主体直言后,心情愉快。表现在主体找到了知音,直抒胸臆,一吐为快,有一种如释重负、如沐春风的感觉,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高山流水遇知音”,都说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可以交心的知音。二是言说主体的直言,能够使倾听的人对其更加了解。直言时,往往是一种立体的传情达意的时候,调动了语言、表情、肢体和环境等要素多方面多层次地呈现,使倾听方更容易理解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双方产生误会,在直言中,冰释前嫌,赢得信任,心情愉快。第三层含义是,交流双方由于直言互动,感情升华,理解加深,合作密切。站在这个角度,重新解释“论语”这两个字,就有意思了。“论语”两个字,可以分解成三个字“仑别昔”和“言”。《说文》解释道,仑者,有条理有次序;昔者,我也。谁说话谁就是我,听话的就是你,在你和我组成的主体间关系中,轮流的有次序的言说着,这就是“论语”在“仁”的层面的符号学解释。事实上,《论语》这部书中,通篇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这些言论貌似普通,却在千百年的传播解释和尊崇下,由言说的语言,固化为道德法则。比如“孝”这个概念在其后的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己经推崇为治国纲领、齐家准则和高于法律的道德规范。
用太极来描绘仁的言说,称之为“言说太极”。言说从基本结构上看,分两个部分:说与听。言说者为主动表达思想的一方,类似于太极中的阳,积极主动;而倾听的一方,倾听并理解着言说者的意思,类似于太极中的阴,安静被动。言说者的言说经历着:开始说、说话高潮和说话结束三个阶段,相对于太极阳中的少阳、阳明和老阳;倾听者的理解也经历着:不理解、理解中、和完全理解三个环节,相当于太极阴的太阴、厥阴和少阴。说话结束后,转为倾听,倾听者理解后,发表意见,转为言说。相当于太极的阴阳互动的规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消长。言说者(我)和倾听者(你)多次交换角色,相谈甚欢,双方有相见恨晚的感慨,从而形成共识、产生感情,甚至由于这次交谈而成就一番事业、一段婚姻。阴阳共生的东方文明既关心言说者如何说,更关心倾听者如何理解,往往是理解比言说,更加重要。古语道“听其言观其行”,用行为验证语言。
伽达默尔在解释学中提出了“游戏”的概念,认为游戏活动的真正主体就是游戏本身。言说就像是语言的游戏。游戏的主体是言说者和倾听者,游戏的玩具是语言声音和肢体表情,贯串游戏的主线是意义的交流。其中包含两个境界:一是言不尽意,二是得意妄言。我们都有一个同感,往往遭遇到有话说不完整,或者是表达不清的困境。如果只有一个回合的交流,很容易给倾听者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表达清楚,言能及意,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换意见,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言说者的本来意思。可见,要想言能及意,并形成共识,非要拿出玩游戏的精神不可,你来我往,循环往复。得意妄言是纯粹理解的境界。所谓理解就是领会其精神实质,但不拘泥于原始的文字。因为原始的文字往往言不及意,需要透过文字理解文字中隐含的意义。
“言不尽意”来自《周易?系词》,“子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表达了“书,言,意”的基本关系。“书”,书面表达,比如文字,虽然能记录言说者的说话内容,甚至把“之乎者也”这些虚词也能记录下来,但记录不了言说者当下的语气神态、肢体语言等富有生机的状态。同时,“意”者,乃言说者的所思所想,需要用恰当的口头语言表达之。包括用词恰当、逻辑条理、判断得当、推理缤密等等。一般而言,在一次言说中,能够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有难度的,所以“言不尽意”。那么,要理解“圣人之意”,只有与圣人多次交流,多次询问。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询问,甚至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方可“见”圣人之意。只可惜圣人己经作古,只能通过阅读流传下来的文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字,揣测理解圣人之意。不同的人由于家庭、学养、聪慧和经历的差异,对圣人之意的解释也是有差异的。怎么办?庄子的建议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庄子?外物》)其意是说,言说者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意思,倾听者或阅读者在理解以后,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即所谓的“得意妄言”。当然也不是全部妄言,反而要重点的引用核心“语句”,以加强理解的可信度。
魏晋时期的土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得意妄言”进一步解释,确立了一种治学思想的方法,开启了魏晋玄学的新气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得象而妄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角,得角而忘荃也”。土弼的“象”“言”“意”的解释围绕“得意妄言”立论。如果我们现在“得”土弼之所谓的“象”,又得其所谓的“意”,而忘其“言“时,站在当代人的当下,分析“太极”之象,体会“言说太极”之意。太极为阴阳之合体。言说也是由言说者和倾听者组成的合体,言说的存在是因为有倾听,而倾听的存在也是基于言说者言说。言说、倾听两者缺一不可。言说为主动,为阳;倾听为被动,为阴。言说和倾听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阴阳太极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转换。言说和倾听的主体间互动交流中,“言”中出“意”了。此“意”既不是“我”之原“意”,也不是你的原意,而是你我达成的共识。此意之所得,为你我共识之意,言为你我“偏见”之所言。所谓得意妄言,就是得共识之意,而忘“偏见”之所言。
“得意妄言”和“言不尽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言不尽意”是指言说者不能完整的把自己的真实意图用语言文字符表达出来。所以就有不断言说的冲动,要反复的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可问题是,倾听者愿不愿意给你提供表达的机会,如果有,言说者就可能最大限度的“言尽意矣”。而“得意妄言”是倾听者或阅读者得其意而忘其言。言不尽意的言说者的角色到“得意妄言”的倾听者的角色;从自说自话的单主体的言说者,到主体间的双主体沟通,无不体现着“言”和“意”的互动转换,也体现着从“偏见”到“共见”的真理发展的道路。
四、仁的符号学意义
“仁”,《说文》:亲也,从人二。段玉裁集中了郑玄、何晏、孔颖达的相关解释对仁进行详细注解。《中庸》口“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大射仪》“揖以祸”注:言以者,祸之事成于此意相人祸也。《聘礼》“每曲揖”注:以相人祸为敬也。《公食大夫礼》“宾入三揖”注:相人祸。《诗匪风》笺云“人偶能烹角者,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正义》口:“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论语》注:“人偶同位人偶之辞”。《礼》注云:“人偶相与为礼义皆同也”。按人祸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祸,祸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段注释中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郑玄注“相人偶”,一个是段玉裁注“独则无祸,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祸则相亲”。“相人偶”的解释用刘文英先生的研究,“相人偶”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两个人见面,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而“祸”是两个人在一起耕地。物理学有“祸合”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可见,从汉代的郑玄到清代的段玉裁都准确的揭示了“仁”的本质含义,即“仁”是主体间结构。孟子说:“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孟子》)是对“仁”结构的形象描述。不能用“爱人”解释仁,《说文》:爱,行完,从交馨。形声兼会意字,本意是心有所下爱系,行徘徊之意。爱人,可以解释为一方向另一方表达心意。但这种心意的表达是单向性的,很多时间是武断和自作多情的。孟子对此解释的很好,“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爱人不亲,反其仁”解构了传统上把仁解释成“爱人”的言说系统。因为仁的范畴要远远的大于爱的范畴。爱人在心理趋向上是单向性活动,例如,甲向乙示爱,如果乙不回应,这就是“不亲”、不领情。遇到这种情况,甲就要反思在示爱时,有哪个地方没有做好。或者是尊重不够,有施舍怜悯之嫌;或者是诚意不够,有敷衍之嫌;或者用意不纯,有行骗设陷之嫌;总之,你的示爱没有得到相关方的回应,这叫“不亲”。孟子开的药方是“反其仁”,用仁检验你的爱,用意纯不纯、用心诚不诚、方式巧不巧、态度真不真、是否给相关方造成伤害等等。如果通过了仁的审查,就能获得相关方的亲爱;如果不能通过仁的审查,这个爱只能算单方面的行为,是一厢情愿的。从爱到亲、再由亲到爱的过程,是一个婚姻的形成过程,更是“仁”的形成过程。仁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而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反复的沟通交流,需要动用智慧、诚心、信心和耐心构建起来的。
“克己”是“肩负自己”的意思颜回问仁,孔子回答道,“克己复礼为仁。一口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这里的“克”,《说文解字》写道,“克,肩也”。段玉裁注解“周颂传口:仔肩,克也。人部口:仔,克也。毛谓二字皆训克也。肩谓任,任事以为肩。故任谓之肩。也谓之克。”总结许慎和段玉裁的解释,“克己”就是肩负自己。“肩负自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活自己,二是修养自己。正如管子讲“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养活自己是第一位,修养自己才是第二位。过去把“克己”解释成克制自己,从修养的目标看是正确的,但是,从仁的角度看,却是有问题的。克制自己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生存权和话语权等宪法赋予权力,拿什么来克制自己。把“克”解释成“肩”,我们就站到孔子的高度认识“仁”。仁从结构上看,分为两个有机的结合体。主体和主体间。主体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是“肩己”的任务;主体间按礼仪和法律要求交往,是“复礼”的任务。事实上,“克己复礼”就是“肩己复礼”。举例说明,中国现在讲“和平崛起”,“崛起”是“肩己”的工作,“和平”是“复礼”的要求;人们抱怨“为富不仁”,“先富起来”是“肩己”的工作做得好,但过上好口子以后,更要“复礼”,更要加强慈善和环保工作。再比如“果仁”的仁,它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内部充满着生长的动力,这是“肩己”的本能。但是,作物的生根发芽却需要水,温度、阳光等外界因素,这是“复礼”的过程。只有适应外界环境,一颗“果仁”才能成长为大树。
看来,对“孝”“仁”等概念的精细化研究,需要借助符号学、解释学等西方现代理论科学作为工具和平台,与时俱进,用现代思想进行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比较,站在新的起点上,焕发中国传统经臾的人文科学价值。
九点惠 http://www.9dianhui.com
上一篇:浅谈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主题
下一篇:略谈孝德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