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2-19 22:41
取 xg 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8960mL 的 NO2气体和 672mLN2O4的气体 (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 成沉淀质量为 17. 02g 。则 x 等于 ( ) 。
(A)8. 64g (B)9. 20g (C)9. 00g (D)9. 44g
求分析过程
提问者: 々军旗爱好者£ - 四 级
最佳答案
这题貌似做过 ..
其实铜和镁的被硝酸氧化后都显 +2价 , 所以完全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金属计算 .
而增加的质量就是与之结合的氢氧根的质量 .
672mlN2O4→1344mlNO2
所以总共有 10304mlNO2. 含 N 元素 0.46mol
所以被还原的硝酸为 0.46mol.
写出其中一个的方程式
Cu + 4HNO3(浓 )=Cu(NO3)2 +2NO2↑+2H2O
所以与 Cu 和 Mg 结合的硝酸根为也为 0.46mol
这 0.46mol 随后完全被 OH-替代
所以 m(OH-)=0.46mol*17g/mol=7.82g
x=17.02g-7.82g=9.20g
答案 B
水垢可以看作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 为研究含有的水 Ca Mg HCO3所形成水垢的化学 组成 , 取干燥的水垢 6.32G, 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 , 得到 5.78G 剩余固体 A 高温灼烧 A 至恒重, 残余固体为 CAO 和 MGO, 放出的气体用过量的 BA[OH]2溶液吸收 , 得到沉淀 11.82. 1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2 5.78G剩余固体 A 灼烧至恒重的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 , 碱石灰会增中 2.82,通过 计算确定中个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
问题补充:
不是
是三种离子
提问者: cila123 - 二 级
最佳答案
你的题目打错了 ```原题是
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 Ca2+, Mg2+, HCO3-的水所形成水垢 的化学组成, 取干燥的水垢 6.32g 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 得到 5.78g 剩余固体 A , 高温灼烧 A 至恒重, 残余固体为 CaO 和 MgO , 放出的气体用过量 Ba (OH ) 2溶液吸收, 得到 11.82g 沉淀。
(1)通过计算确定 A 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2) 5.78g 剩余固体 A 灼烧至恒重时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 2.82g , 通过计算确定 A 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
解答是 :
1、取干燥的水垢 6.32g 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由此我们可依据 5.78g 固体 A 加热后产生 11.82g 沉淀(BaCO3),可列关系式 BaCO3-CO2,得出 CO2为 0.06摩尔 .
以下我们可采用极值法 , 若 CO2全部为 CaCO3产生 , 则可得出 A 质量为 6克 . 因此 , 我们可知 晓 A 中必然含有 MgCO3.
2、 m(CO2) =0.06mol ×44g/mol = 2.64g,但事实上碱石灰增重为 2.82g, 可见这个产生气体 中应该含有 H2O, 因此 m(H2O) = 2.82g-2.64g=0.18g,而固体中则说明应该含有
Mg(OH)2;[Mg(OH)2]= n(H2O)=0.18g/18g.mol =0.01mol
得出 m[Mg(OH)2]= 0.01mol ×58g/mol = 0.58g
n(CaCO3)+ n(MgCO3)=0.06
n(CaCO3)·100g/mol + n(MgCO3)·84g/mol + 0.58g = 5.78g
解得:n(MgCO3)=0.05mol, n(CaCO3)=0.01mol
以下就好解决了 ,
0.01mol ·100g/mol +0.05mol·84g/mol /6.32g*100%=82.3%
由硫酸钠和碳酸镁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用 40ml 盐酸全部溶解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 0.448升 CO2,若在溶液中加入含 0.025molBa(OH)2的溶液可得到 5.82克白色沉淀,此 时溶液的体积为 200ml , PH 值为 12,试计算:
⑴ 原混合中碳酸镁的质量
⑵ 得到的沉淀中硫酸钡的质量
⑶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如题 ~要有过程哦!
提问者:只是一個路人 - 四 级 最佳答案
(1)因为生成 CO2为 0.448L, 所以 CO2为 0.448/22.4=0.02mol,所以 MgCO3为 0.02mol , 即为 1.68g
(2)因为反应后 PH 为 12,所以是碱过量,即反应时溶液中的 Mg2+离子全被沉淀下来。所 以沉淀中 BaSO4质量为 5.82-0.02*58=4.66g,
(3)盐酸物质的量 = 与碱反应掉的 +与 CO3 2-反应掉的;
与碱反应掉的 =0.025*2-0.04-0.01*0.2(最后剩下的 OH-)=0.008mol
与 CO3 2-反应掉的 =0.02*2=0.04mol
则盐酸总量为 0.04+0.008=0.048mol,则浓度为 0.048/0.04=1.2mol/L
河水或者海水中的 NaCl 的质量分数大于 0.3%时则不能用来灌溉田地。 取某河水 50mL , 恰 好与 10mL0.2mol/L的 AgN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已知:0.3%的 NaCl (aq )的密度为 1.05g/cm3
1、计算该河水中的 NaCl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通过计算说明该地河水是否可用于灌溉
提问者:kenmars11 - 一 级 最佳答案
⒈ 由题:Ag+ + Cl- = AgCl↓
1 1
0.01*0.2 X
求出 X=0.002
所以 NaCl 为 0.002mol c (NaCl ) =0.002mol/0.05L=0.04mol/L
⒉ m(NaCl)=0.002*(23+35.5) =0.117g V=50mL
密度 =m/V=2.34g/cm3>1.05g/cm3
所以不可以使用。
3
范文二:铜和稀硝酸反应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中一较为重要的实验,在实验中,理论上生成的时无色NO气体。但生成的NO在试管中或试管口遇空气马上反应变为红棕色,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生成的NO气体在试管内液面上就可能变色,看不见无色的NO气体,在教师解释后学生才能明白。因此须对这一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演示实验。教材中演示实验为: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反应片刻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胶塞取下,使空气进入试管,再观察发生的现象。
此演示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些弊端:
1、演示实验没有考虑到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后试管内生成的NO气体会被氧化成NO2,产生红棕色气体。这样导致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差别性不大使实验的对比性不强,实验效果不够理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作讨论分析(为什稀硝酸中也会产生少量的红棕色气体,),才能消除学生疑惑,得出正确的结论。
2、使用教材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演示,反应一旦开始,就只
好任其将反应进行下去,直到反应物铜或稀硝酸消耗完为止。常常教学过程结束了,化学反应还可能在进行,导致浪费了药品,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教室空气。
因此,我们必须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而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前要将实验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NO被氧化。 2、反应要能停止,避免实验药品的浪费和污染教室空气。
二、实验改进
1、实验用品:
无色透明的塑料胶水瓶(我们选用了一个300ml的矿泉水瓶)、3cm长的螺旋状铜丝、烧杯(100ml)、稀硝酸(1:1)。
2、实验装置
(1)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橡皮塞上固定一根长约3cm的螺旋状铜丝。 2、向塑料胶水瓶中加入稀硝酸,体积在塑料胶水瓶总体积三分之一左右。
3、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放在试管架上的试管中,打开弹簧夹,用手迅速挤压胶水瓶下部,将瓶内及左侧导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迅速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5分钟后可观察到导管中有一段无色的气柱,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5、将试管中的导管移致液面上,打开弹簧夹,空气进入瓶中,
待胶水瓶鼓起来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此时,可观察到铜丝与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稀硝酸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三、改进后的优点
1、实验装置简单,实验操作也简单方便。试剂用量少,实验器材简单易得。
2、整个装置为全封闭,无污染,安全可靠。避免了原装置的缺陷。所有产生气体的实验全部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了对大气的污染。
3、实验现象明显,能清楚地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和红棕色的NO2气体的产生。
4、符合实验设计的绿色化原则,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有毒气体逸出,实验最终产生的废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用此微型环保实验装置除了制取NO2:、NH3、HCI外,还可以用于制取其他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如制取Cl2,SO2,H2S等。
四、实验改进后感:
中学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对条件并没有作严格的要求,而把实验条件变得更加严格,既是高考实验试题改革的方向,又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项基本要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考查题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能发动学生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一定帮助,同时又能培养
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任何事情总是两面性的,这种教学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说:时间消耗过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若学生不积极思考,可基础太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等等。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充分。
范文三:[精华]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2-19 22:41
取x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N2O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则x等于( )。
(A)8(64g (B)9(20g (C)9(00g (D)9(44g 求分析过程
提问者: 々军旗爱好者, - 四级 最佳答案
这题貌似做过..
其实铜和镁的被硝酸氧化后都显+2价,所以完全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金属计算.
而增加的质量就是与之结合的氢氧根的质量.
672mlN2O4?1344mlNO2
所以总共有10304mlNO2.含N元素0.46mol
所以被还原的硝酸为0.46mol.
写出其中一个的方程式
Cu + 4HNO3(浓)=Cu(NO3)2 +2NO2?+2H2O
所以与Cu和Mg结合的硝酸根为也为0.46mol
这0.46mol随后完全被OH-替代
所以m(OH-)=0.46mol*17g/mol=7.82g
x=17.02g-7.82g=9.20g
答案B
水垢可以看作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有的水Ca Mg HCO3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和MGO,放出的气体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沉淀11.82.
1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2 5.78G剩余固体A灼烧至恒重的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会增中2.82,通过计算确定中个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 问题补充:
不是
是三种离子
提问者: cila123 - 二级
最佳答案
你的题目打错了```原题是
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Ca2+,Mg2+,HCO3-的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和MgO,放出的气体用过量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
(1)通过计算确定A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2)5.78g剩余固体A灼烧至恒重时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2.82g,通过计算确定A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
解答是:
1、取干燥的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由此我们可依据5.78g固体A加热后产生11.82g沉淀(BaCO3),可列关系式BaCO3-CO2,得出CO2为0.06摩尔.
以下我们可采用极值法,若CO2全部为CaCO3产生,则可得出A质量为6克.因此,我们可知晓A中必然含有MgCO3.
2、m(CO2) =0.06mol ×44g/mol = 2.64g,但事实上碱石灰增重为2.82g,可见这个产生气体中应该含有H2O,因此m(H2O) = 2.82g,2.64g=0.18g,而固体中则说明应该含有Mg(OH)2;[Mg(OH)2]= n(H2O)=0.18g/18g.mol =0.01mol 得出 m[Mg(OH)2]= 0.01mol ×58g/mol = 0.58g
n(CaCO3)+ n(MgCO3)=0.06
n(CaCO3)?100g/mol + n(MgCO3)?84g/mol + 0.58g = 5.78g
解得:n(MgCO3)=0.05mol,n(CaCO3)=0.01mol 以下就好解决了,
0.01mol ?100g/mol +0.05mol?84g/mol /6.32g*100%=82.3%
由硫酸钠和碳酸镁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用40ml盐酸全部溶解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448升CO2,若在溶液中加入含0.025molBa(OH)2的溶液可得到5.82克白色沉淀,此时溶液的体积为200ml,PH值为12,试计算:
?原混合中碳酸镁的质量
?得到的沉淀中硫酸钡的质量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如题~要有过程哦~
提问者: 只是一個路人 - 四级 最佳答案
(1)因为生成CO2为0.448L,所以CO2为0.448/22.4=0.02mol,所以MgCO3为0.02mol,即为1.68g
(2)因为反应后PH为12,所以是碱过量,即反应时溶液中的Mg2+离子全被沉淀下来。所以沉淀中BaSO4质量为5.82-0.02*58=4.66g,
(3)盐酸物质的量= 与碱反应掉的+与CO3 2-反应掉的; 与碱反应掉的=0.025*2-0.04-0.01*0.2(最后剩下的OH-)=0.008mol 与CO3 2-反应掉的=0.02*2=0.04mol
则盐酸总量为0.04+0.008=0.048mol,则浓度为0.048/0.04=1.2mol/L
河水或者海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则不能用来灌溉田地。取某河水50mL,恰好与10mL0.2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已知:0.3%的NaCl(aq)的密度为1.05g/cm3
1、计算该河水中的NaC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通过计算说明该地河水是否可用于灌溉
提问者: kenmars11 - 一级 最佳答案
?由题: Ag+ + Cl- = AgCl?
1 1
0.01*0.2 X
求出X=0.002
所以NaCl为0.002mol c(NaCl)=0.002mol/0.05L=0.04mol/L
? m(NaCl)=0.002*(23+35.5)=0.117g V=50mL
密度=m/V=2.34g/cm3,1.05g/cm3
所以不可以使用。
3
范文四:铜和稀硝酸反应及NO
铜和稀硝酸反应及NO、NO性质探究实验改进 2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张邱
电话:13716735366 邮编:100007 email:zhangqiuxinxiang@126.com
一( 旧人教版教材本实验的缺点:
旧人教版教材中所设计的铜和硝酸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本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 试管内有空气,不能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生成。即使通过排水法收集到一氧化氮气体,也前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
2. 取下胶塞观察二氧化氮的生成,会造成二氧化氮外溢,对教师和学生会造成身体伤
害。
3. 一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会有一部分气体外溢,而且无法向
学生解释反应原理。
4. 铜片和稀硝酸反应很慢,如果加热可以加速反应,但与教材上的方程式在反应条件
上存在不一致。
5. 该实验设计因为有有害气体外溢,无法完成学生分组实验。
6. 该实验不利于进一步探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 实验改进的目的:
1. 改进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实现无有害气体外溢。
2. 改进该实验已达到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
3. 探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三(改进实验仪器及用品:
实验仪器:注射器(为了保证安全,去掉针头的针尖部分),小保鲜袋,单孔塞,橡皮筋,
保鲜袋夹扣。
实验药品:铜粉,3mol/L的稀硝酸。
四(实验装置图及实验步骤:
1. 稀硝酸和铜反应:
将注射内的稀硝酸推入保鲜袋中,用手揉搓保鲜袋使铜粉和稀硝酸充分接触,也可以使反应温度升高,使反应速度提高。
2(待稀硝酸和铜粉反应后,观察保鲜袋内气体颜色和溶液颜色变化。
3(用注射器抽取2mL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用保鲜袋上部用保鲜袋夹扣好,将注射器从单孔塞上拔下,迅速将注射器上安装截取尖部的针头,以防止一氧化氮外溢。
4. 一氧化氮性质探究:
将注射器活塞拉到2.5mL处,以抽取0.5mL空气,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5. 二氧化氮性质探究:
再用注射器抽取0.5mL水,振荡,观察气体颜色变化,最后再抽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石蕊试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
1(铜粉和稀硝酸开始反应较慢,当用手揉搓保鲜袋时,反应进行很快,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成蓝色,同时溶液温度升高。
2. 抽取2mL一氧化氮后的注射器再抽入0.5mL空气,气体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
3. 再抽取0.5mL水,振荡,红色消失。
4.最后,抽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颜色由紫色变成红色。
六(实验涉及方程式:
3Cu+8HNO(稀),3Cu(NO)+2NO?+4HO 3322
2NO+O, 2NO2 2
3NO+HO , 2HNO+NO 223
七(保鲜袋内剩余气体处理:
实验老师统一收集已经扣紧的保鲜袋,在室外打开锁扣,让空气进入保鲜袋,最后将气体挤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NO +2NaOH , NaNO + NaNO+ HO 223 2
八(实验注意事项:
本实验改进已经实现学生分组,但是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必须在课堂上强调好实验步骤,保证学生听懂步骤后再进行实验。
九(实验改进的意义及优点:
1. 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将氮的氧化物全部知识点贯穿于实验中。 2. 由于本实验使用铜粉代替铜片,使稀硝酸与铜在不加热的情况迅速进行。
3. 仪器和药品常见易得,小保鲜袋和保鲜袋夹扣在超市都可以买得到。
4. 实验装置微型化,实验药品用量小,实验设计绿色化,无任何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5. 本实验已经在3个教学班进行分组实验,成功率高。
范文五: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创新设计.doc
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创新设计
作者:彭运定
来源:《发明与创新 (学生版 ) 》 2013年第 07期
铜和硝酸反应实验本是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 第 16页演示实验,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 1第四章也将此实验增加为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原型如图 1,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示效果,但实验所使用浓、稀硝酸的量较多, 反应剧烈,较难控制,且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因为得不到有效处理而污染空气。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一、实验器材
10mL医用注射器 2个,胶皮管 10cm ,止水夹 2个,镊子,铜片,浓硝酸,氢氧化钠溶 液。
二、实验装置与原理图见图 2、图 3
三、实验过程与效果
1.组装实验仪器。先将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出,用镊子取一小块铜片放进注射器的空 筒中,在将活塞塞进空筒中。
2.利用医用注射器抽取 0.5mL 的浓硝酸,将注射器先倒置向下拉活塞,使胶皮管中的浓硝 酸进入空筒中,在向上推活塞排尽空筒中的空气,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
3.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与上述操作方法大体相同,只是在抽取浓硝酸之前预先抽取 1mL 的水,将浓硝酸稀释为稀硝酸。
4.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中的反应液和气体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将其吸收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处理略有不同,打开止水夹后应先将活塞向下拉,使少量空气进入空筒 中,将产生的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再将反应液和气体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将其吸收)。
5.两次实验对照可清晰地看到所产生气体的颜色及反应速率的快慢。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为学生探究实验的成功巧设了台阶,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效果更加明 显。学生对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产生了深刻印象,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 生严谨、求真、求实的学习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