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鲁迅的孤独感
第10卷 第3期2011年6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 HUAIBEI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10No.3
Jun.2011
·文学与考证研究·
鲁迅的孤独感
王吉鹏,李 进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鲁迅深刻的思想与他长期在孤独中沉潜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的孤独感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加深了作品的深刻性和文化内涵,使其充满哲学的思考。鲁迅的孤独感时孤独感对其创作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与时代的精神气质对接并融合,表现了立人的精神,印证了中国
涅中国人心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鲁迅;孤独感;产生原因;创作影响;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103007403---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最孤独的灵魂。他对中
国社会现实有着清晰而超前的认识,这使他迎来了社会的这使他陷入和内在的双重冲击。他的精神世界不被理解,
同时无限的孤独也随之而来。理解了鲁迅的深深地思考,
孤独,才能更深入了解其作品,才能更好理解鲁迅的精神内涵。以鲁迅的孤独来窥视其整个精神结构,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一、产生原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
孤独是始终伴随鲁迅生命旅程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童年生活时、家庭变故和无爱婚姻使其孤独感祖父因科场舞弊案入狱,逐步形成。鲁迅幼年家境突变,
父亲生病,其家由小康落入贫困,这使幼年鲁迅看透世态使他对现世人情有了过早的体会,这些在其幼小的炎凉,
的心灵上蒙上一层世俗的阴影。处于长子长孙地位的他而后他决定走异地,逃异心中的压力和孤独便自然生成,
乡,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于是他远渡重洋去日本学医,希求用医术来疗救民众的病苦,然而幻灯片事件极大地震动了鲁迅,麻木的国人当看客的情景使他内心的孤独感又一次被激发。与自己不爱的旧式女人朱安的结合使他心灵中的孤独感更为剧烈。一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道出了心中无限的孤独和苦楚。
其二,先驱者不被民众理解的苦楚加重了鲁迅的孤独感。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先驱者,他所付出的改造国民精神他致力于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意图素质的努力是空前的,
使中国国民以一个大写的“人”的姿态立于大地上,然而深受旧礼教压制下的民众思想麻木至极,缺乏精神独立的意识和勇气,这是鲁迅于启蒙之时所未曾预见的,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就更深。最为典型的便是《药》中启蒙者夏瑜的血被启蒙的对象华家吃掉,这种拷问是深刻的,不仅指也指向启蒙本身。鲁迅处在这种难以名状的苦向启蒙者,
20110421 收稿日期:--
,王吉鹏(男,江苏东台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鲁迅和中国现当代文学;1944 作者简介:-)
,李进(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1986009级硕士研究生。-)
向前的趋势。研究鲁迅的孤独感对探索现代
“闷中,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叫,惨伤
1]110
”[里夹着愤怒和悲哀。
其三,外部环境对鲁迅孤独感发展的影响。鲁迅所生启蒙主义和现代长的时期正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激烈时期,
主义文化思潮一并涌入中国思想文化界,这些西方的前沿理论对正渴求新知的鲁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眼界由此得到开阔。同时基于民族的危机意识的萌发,鲁迅越发感到改革的紧迫性,然而他却无法将这种体悟完整传达给国民,这便使鲁迅的思想处于矛盾对立状况,加“……重鲁迅心中的孤独感。他说: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
1]50
”[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鲁迅在思想上前行得太远,以
这无异于被放逐于一片荒原,孑至于无法找到同行的人,
然呐喊而不得回声,其中的孤独感可想而之。他曾任教育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在此期间他部佥事,
这些依附旧势力的文人想要缄与章士钊陈西滢进行斗争,
然而却被鲁迅驳得体无完肤。在后来他又与住鲁迅的口,
高长虹、林语堂等人因为文学观的不同而反目或疏远,这些外部环境压力使鲁迅感到寒意,他屹然立于旷野,独自一人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刀剑,同黑暗的旧势力做决绝的战斗。他的诗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
2]151
遮颜过闹市,露船载酒泛中流”[表达了深处华盖运中
的鲁迅无限孤寂之感。这些都使鲁迅的内心充满无限的孤独情绪。
二、创作影响:个性与文艺的交融
鲁迅的孤独是一种情绪沉潜后的产物,这种孤独感对其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孤独感融入其作品,或隐或显,将一团巨大的思维冲击之火点燃作品辽远的天空,极富深刻哲理性和文化贯穿力;同时,孤独感又推动着作品向更深广的心理领域拓展,人的复杂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心理真实使作品充满现代人的意识流动;孤独感让鲁人生,这种倾向使其作品充满了人文关迅更加关注人性、
··
011年第3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怀和哲学思考。
首先,孤独感融注其作品中,加深其作品的深刻性和文化内涵。“孤独体验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个体生命和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联系而潜心生命意义问题时,所意识到的与他人无法考虑生命个体、
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一种心理
[3]159
”反应。作品是作家个性的创作,其中必然有个人的思
于终极目标的体验极其深刻。首先是对生和死的认识。“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
1]136
”[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这是从唯物主义的
只是完成着历史长河的衍角度来阐释生命的产生和延续,
“变。在《死火》中讲道: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哈哈!
4]201
”[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
想和价值观的参与而后合成。所谓文如其人正包含这种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便是作文格和人格的辨证关系。《
吕最后看透世态人生而退居苟安仓皇度者的部分化身,
日。作品寄予主人公的那种沧桑感和理想破灭的孤独正是鲁迅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情感流露,同时反映着当时五四孤独者》则是鲁迅孤独情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精神困境。《
绪表现得最透彻的小说。魏连殳的孤独正是鲁迅内心最明晰的映射。《野草》中许多篇章都是鲁迅个性心理的表是在心灵炼狱中熔铸的诗。《影的告别》以象征手法,反现,
映了鲁迅决绝的斗争精神。鲁迅正是处于明暗之间的影,
4]170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生
”这是对灭亡的欢喜,充斥着一种毁灭精愿意这样似的。
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神。“
[4]217
”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这是鲁迅战斗精神的体
现,即使死时也不给敌人留下可玩味的谈资。其二是对于我的心分外的寂寞。然而我的心很绝望和希望的感知。“
[4]181
”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经历
对于现实状态的无所改变使世态的苍凉后鲁迅感到绝望,
他重新审视最初的改良理想,然而审视并没有狭窄鲁迅的眼光,他看到了身外的青春,那是新一代青年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
[4]181
”“春。鲁迅做着绝望的反抗,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
“于鲁迅内心,彷徨于无所有,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一种甘愿沉潜的态度,自我吞噬着情复仇》中“以死人似的眼光,鉴赏这路人们的干枯,无绪。《
”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强调的是一种极致的复仇精神,让鉴赏者无所看正是更深广意义上的复仇。
其二,孤独感推动其创作向更深广的心理和思维领域而拓展。伟大的作品往往都与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有关,鲁迅的孤独感更是其创作的助推器,孤独将鲁迅的思想引向对民族命运和个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其创作也在孤独感的推动下向着更深远的思维领域扩展。现代人意识中最孤独是现代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自重要的素质就是孤独,
觉感知,是向人类最超前意识状态努力的方向。留学日本身处异乡的孤独使鲁迅更使他感受到中国的落后与贫弱,
专心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以求更好地为近代中,斯巴达之魂》强调民族坚强不国绍介最先进的理论。如《
屈的气节和科技强国的理念,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具超前眼光的,而且包含着现代意识。鲁迅回国后再次拿起笔,孤独让他对古老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劣根性有了更深沉的认识和体悟,于是便有了《狂人日记》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其中所抨击的吃人封建礼教正是中国腐朽礼教的本质,狂人正是现代中国最先觉醒的人,他以近乎癫狂的精神状态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残酷的现实,却眼光锐利,明辨善恶。《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是并倡导父辈与子对中国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和孝道的反叛,
辈之间的平等,认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
1]141
”[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些先进的富有创建性的思
”中的暗夜了。这是的鲁迅孤寂独彷徨,一个人绝望地反抗“绝望之着暗夜。鲁迅对于绝望和希望的经典论述便是:
[4]182
”正与希望相同。否定了绝望也否定了希望,他为虚妄,
认为最需要的战斗是反抗绝望的战斗,在对绝望和希望的辨证认识中,达到其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
三、精神价值:时代的解构与意识的觉醒
鲁迅的孤独不是个人的,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形态的代表,他的孤独所反映出的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对研究现代中国人的心理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鲁迅的孤人”的意识觉醒的先河;鲁独感所包含的立人精神开拓了“
迅的孤独感变相书写中涵盖了现代中国的历史,为中国涅槃前行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孤独感与时代的精神气质对接,两者相互印证和融合。首先,苦闷和感伤的流行。鲁迅的孤独并非个人情绪,而是反映出五四时代特有的情绪特征。如冰心的《超人》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沉沦》都在探究人生的同时,也流露着浓厚的感伤和孤独情绪,即使是像郭沫若的《女神》这样热情洋溢奏着时代最强音的作品也是涂抹着孤独和感伤的。其次,彷徨和挣扎的并存。现代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成为最先觉的灵魂,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生发出挫败感,苦闷和孤独流于心头。这些文字代表着现代知识分子向新的理想社会探索的历程,而最具代表性的恐怕。鲁迅在《还是鲁迅的《呐喊》和《彷徨》随感录四十》中写
[1]338
“”这是血的蒸气,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正因为道:
觉醒才孤独,对自身和社会清醒认识使现代知识分子陷入思考着如何驾驶传统,实现中国向现代的深沉的反思,过渡。
鲁迅的孤独感包括着立人精神,从“人”的角度发现人,寻求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精神价值。基于人的发现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认识,鲁迅选择了一条改造民族精神的道路。中国人向来隐忍,忽略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精神自由,鲁迅说:一、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二、
·75·
想是鲁迅在心灵孤独中沉潜获得的真知。
再者,孤独感使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终极目标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孤独感直指内心,使鲁迅对人生终极目标有着明晰的认识和感知。“鲁迅既感‘灵魂’像大毒蛇‘咬’,住似的‘痛苦’则足证其独立的新文化人格的存在和心底
5]158
”[之火未灭。他的作品中满含着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对
王吉鹏,李 进/鲁迅的孤独感
1]225
”[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这是封建思想统治下的中国
样如此。他由开始所坚信的进化论的改良中国说到趋于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了意识的伟大飞跃,他心中的孤独感也有所减弱。因而孤独感的淡化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现代中国向新生迈进的步伐。我们从鲁迅后期杂文中对于革命的态度可以发现其思想的发展,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参加左联,支持左翼文学,同中国共产党人孤独感的发展变化同样印证现代知识分站在同一立场上,子意识发展成熟的履迹。参考文献:
[]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M]. 鲁迅.
社,2005.
[]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M]. 鲁迅.
社,2005.
[]文学创作心理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3M]. 王克俭.
版社,1997.
[]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4M]. 鲁迅.
社,2005.
[]鲁迅心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5M].1993. 刘福勤.
人精神状态的写照。正是这种病态民族性格造成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奴性。基于这样对民族奴性的感受和体察,鲁迅呼唤“人”立于中国。唯有人立,才能使中国成为人国,唯有人立,才能使中国在思想上成为健全的国度,才能使民族精神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列国是务,
1]58
”[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以超越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人的
,他呼喊着“立人”希求通过对人格独立和自由精神状态,
的倡导形成中国人的大写的“人”的意识,这对现代中国人的意识觉醒具有重要意义。
鲁迅的孤独感反映着现代中国的历史,印证了现代中国涅槃向前的趋势。鲁迅的作品有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淡淡的血痕中》写于三一八惨案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诗篇的末尾,他写道:造物主,怯弱了,羞惭了,于是后,
[4]227
”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诗人强烈颂扬真
真理和正义终究要战胜罪恶和不义。孤独感是理和正义,
觉醒的中国人的意识的总和,在孕育着一场爆发。当最先为去除传统的束缚找到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后,
了良法。孤独感是一种助推力,使先进意识的知识阶级去探寻更适合中国改革进步的思想武器,于是马克思主义被引进到中国,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的转变,鲁迅同(上接第51页)
层螺旋C几千幅图像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而计算机技T,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一切都不再是难题。我院最新引进的飞利浦Brilliance64排螺旋CT就是多排螺旋CT中的 佼佼者。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发展 二、
多层螺旋C是C是T(MDCT)T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多种高新技术深入发展、完美结合的结晶。多层螺旋CT从1998年的4排CT发展到2004年的64排螺旋CT,64排螺旋C超薄的扫描层厚,它的T具有超快的扫描速度,急性脑梗塞的灌注、腹部实质性脏器发明使心脏CT检查、灌注等方面的应用得以实现。使得CT检查从原来的单纯性形态学诊断进入到功能学诊断的新阶段。尤其是MDCT三维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拓宽了CT的临床应用范围,使CT越来越成为医生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图利用一个特殊的计算机软像三维重建是指在扫描结束后,
将一系列的连续的断面图像经过计算机运算处理后,件,
、在xy轴的二维图像上对z轴进行投影转换及负影处理后,显示出直观的立体图像的过程。现在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主要有VR、MIP、MPR、SSD等。
,、容积重建(是使用计算机计算volumerenderinVR) g
出各个像素中不同物质的比例,并利用不同的灰度来显示出来,它能显示出血管的内腔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能够很好的显示重叠的血管。
,最大密度投影(它maximumintensitroectionMIP) ypj 是很多层面中具有最大C具有较高T值的像素的的投影,能够很好的显示出病变与组织,各种组织之间的对比度,
责任编辑:之 者
的密度差。
,多层面重组(它建立multilanarreconstructionMPR) p在薄层轴位图像的基础之上。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以及任意角度去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三维重建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立体显示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这几种重建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重建方法,以得到最理想的三维图像。例如对于显示血管,容积重建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的信息量损失较少,对于远端的血管也能有很好的显示效果。随着C图像的三维T机的飞速发展,重建技术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64排螺旋CT的出现,超薄的扫描层厚,超快的重像速度,任意方位的图像重建,使各种图像的三维重建变得快速而方便,从而使大大的提高了各种疾病的检出病变显示的越来越清楚,
率,使CT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要。参考文献:
[]医学影像设备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1M]. 秦维昌.
社,2006.
[]]当代医学,2CT的发展趋势和热点[J.2004. 代建平.[]]柳澄.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十年发展[中国3J. 秦维昌,
国际招标网,2006.
[]赵碧华.螺旋C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4T原理、 云浩,
[]医疗装备网,J.2003.
责任编辑:李传富
··
范文二:黄仲则的孤独感
黄仲则诗中的“ 孤独感” 与新颖的表现手法
——对八十年代“ 黄仲则热” 兴起的思索
熊盛元
有清一代,诗家蜂起。吴梅村之沉郁,王渔洋之空灵,查初白之踔厉,沈归愚之敦厚,袁子才之率真,赵瓯北之酣畅,厉太鸿之淡雅,郑板桥之清新,龚定庵之奇谲,黄公度之恢宏??这些诗人皆自铸伟辞,放怀高唱,其诗亦各呈异彩,别具风情,仿佛夜空中熠熠的群星,交相辉映。而其间尤为世人所瞩目者,我以为当推乾隆年间的大诗人黄仲则。
黄仲则(1749—1783),名景仁,江苏武进人。他的诗“清窈之思,激哀于林樾;雄宕之气,鼓怒于海涛” ( 吴锡麟《与刘松岚书》) ,“ 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 ( 洪亮吉《北江诗话》)。他那“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 《都门秋思》) 的凄苦之音,颤动了多少人的心弦;那“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绮怀》) 的悱恻之思,赢得了多少人的眼泪,那“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作衣裳”( 《虞美人?闺中初春》) 的奇想,激起了多少青年人的遐思,那“病马依人同失路,冷蝉似我只吞声” ( 《旅夜》) 的哀怨,博取了多少失意者的同情??也许正是因为黄仲则的诗有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吧,两百年来,竟然掀起了三次“黄仲则热”。
第一次“黄仲则热”,是在清朝的乾、嘉年间, 亦即黄仲则生前和死后的那一段时期。当时的名流如毕秋帆、翁方纲、袁子才、邵齐焘、洪亮吉、朱笥河等,都推崇激赏他的诗。嘉庆年间的著名学者包世臣在《齐民四术》一书中说,仲则之诗“ 称噪一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 ①。
对第一次“ 黄仲则热” 出现的原因,郁达夫曾作过很精辟很中肯的分析。他说:“ 这所以风行的理由,也很简单,第一,因为他的早死,他的潦倒和他身后的萧条;第二,他的诗格,在社会繁荣的乾隆一代之中,实在是特殊得很的。??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 ,( 见郁达夫《关于黄仲则》) ②。
第二次“黄仲则热”,是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时,瞿秋白、陈毅、郁达夫、阿英、章衣萍、朱建新、淦克超、缪钺等或撰评传,或写诗文,对黄仲则推崇备至,尤其是郁达夫,还写了一篇小说《采石矶》,隐然以黄仲则自况。
关于第二次“黄仲则热”出现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从思想感情上看,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一种失路的悲哀,他们面对社会的黑暗,感到无限愤慨,但又因无力抗拒而感到迷惘和忧愁,于是黄仲则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沉的悲哀与落落寡合的态度,就与他们的思想感情一拍即合,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至于瞿秋白、陈毅等革命的知识分子所以会激赏仲则的诗,则是因为仲则既有“狂” 的一面, 也有“狷” 的一面,“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于是他们觉得黄仲则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怀与操守,可以激发人们与黑暗搏斗的进取精神,或者使人们能在污浊的社会,对丧失志节的事“有所不为” ( 参见唐弢《记郁达夫》③)。其二,从艺术审美的追求来看,当时不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不愿投靠反动的政府,又不想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因此躲进“ 象牙之塔”,单在艺术上追求一种美的境界,“为艺术而艺术” 的唯美思潮遂流行于当时的文坛。黄仲则的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诗,别有一种艺术魅力,于是他们的眼光就自然地停留在黄仲则身上。
第三次“ 黄仲则热”,是在新时期的八十年代。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出版黄仲则的诗集,大学文科教材对他的诗是这样评价的:“他富有才情,诗多名句;风格有时接近李贺或李商隐。但内容窄狭,基本上是为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所以俊逸而不深厚。” ④因此,黄仲则一直受到冷落。一九八三年,我国学术界举行了黄仲则逝世二百周年的纪念活动,黄仲则的全集《两当轩集》也于这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不久,又陆续出版了《黄仲则书法篆刻》、《纪念诗人黄仲则》等书。一九八六年,由黄仲则后人黄葆树主编的《黄仲则研究资料》也正式出版。几年来,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论黄仲则的文章。黄仲则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人们惊异地发现,我国两百年前竟有这样一位凄苦的、独抒性灵的诗人,竟有这样瑰丽的、奇谲的、表现手法类乎现代派写法的诗篇。《两当轩集》遂成为畅销书,“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等诗句,成为人们谈艺的话题,在读书界遂掀起一股“黄仲则热”。
这次“黄仲则热”的兴起,是什么原因呢? 是人们积极“寻根”的结果,但何以不去寻别人,偏偏寻到了黄仲则?是人们崇念郁达夫,而郁达夫是极力称赞黄仲则的,因此遂爱屋及乌,转而迷上了黄仲则?但八十年代的读者竟会如此缺乏思考、如此乐于盲从么? 是因为积淀在黄仲则诗歌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而这种“合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⑤ 因此黄仲则诗具有永恒的魅力?但何以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读者不去欣赏黄仲则的诗,而八十年代的人们却对它赞赏不置呢?
我以为,“黄仲则热”之所以能在八十年代兴起,是因为黄仲则诗中流露出来的孤独感能与现在某些人的思想合拍,是因为黄仲则所采用的一些类似于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合乎现在不同层次读者的审美情趣。
二
我们先来看看黄仲则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孤独感吧。
黄仲则的一生是极其凄苦的。他四岁丧父,十二岁祖父见背,十三岁时,祖母死,十六岁时,兄亡。这一切变故,给幼小的仲则造成无限的伤痛。十九岁娶妻后,为了养家糊口,南北奔波,足迹遍及苏、浙、皖、直、鲁、湘等地。三十五岁,因劳累致疾,孤零零地客死于山西运城。这种悲惨的际遇,困顿的生涯,使他产生一种孤独感。我们且读读他的《癸巳除夕偶成》一诗吧: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癸巳为乾隆三十八年( 1773 ),作者时年二十五岁。除夕之夜,千家团圆,笑语喧哗,诗人却从“物外” 感到“忧患”,从乾隆盛世的背后觉察到衰败的征兆,因此,他只好“悄立”于热闹的“市桥” 之上,注视着天边的一颗寒星。那熠熠的寒星在诗人的眼里,越来越大,仿佛变成一轮皓月。那灿然如月的孤星虽然可以暂慰诗人的凄苦与寂寞,寄托诗人的憧憬与理想,但它毕竟太遥远、太渺茫了。诗人虽然有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然而茫茫人海,无人可与倾诉,无人对他理解,这怎不使他感到无边的孤独?
我们再看仲则的另一首诗:
笑口何因忽破滕,敲诗如碎一盘冰。
梧桐叶尽人听月,薛荔阴空鬼拜灯。
五夜吟风赓砌蟀,频年钻纸效窗蝇。
他年倘蜡登山屐,负槖聊随力尚胜。
——《笥河先生见次原韵复叠二首》之二
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作者时年二十有九。这首诗同样以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新异的铸词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诗” 而可以“敲”,“月” 竟能够“听”,造语生涩而又极富韵味,意境冷峭而又令人神往。那萧萧的落木,荧荧的鬼火,切切的蛰鸣,幽幽的吟咏,真令人毛骨悚然。在这静阒的秋夜,诗人独自哀叹自己的频年流落、浪迹天涯,如营营的苍蝇徒自挣扎在窗纸上,这是何等的凄清,何等的孤独啊! 令人惊讶的是,诗人此时竟忽开“笑口”,这是苦涩的笑、辛酸的笑、无可奈何的笑、充满泪水的笑! 这笑声里包含着多少怅惘,包含着多少愤慨;是哀怜自己身世的坎坷,抑是愤激人世的浑浊黑暗?这是何等辽远深沉的孤独感啊!
令人费解的是,这种凄苦哀怨的诗歌,这种辽远深沉的孤独感,何以能够拨动八十年代读者共鸣的心弦?何以八十年代还有人会有一种孤独感?
是不是因为十年浩劫,扫荡了某些人心灵中最纯洁、最美好的东西, 使他们惘然若有所失,从而以自己的所历所想, 去证明世人的心地开的全是罪恶之花,根本没有什么善良可言?
是不是因为人们以前总是在侈谈什么“纯真的阶级情谊”,而在不正常的政治运动中,这种“ 情谊”却化为阴险的告密和诬陷, 遂使人人自危, 各自关闭了自己的心扉, 宁愿使自己处于“ 百年孤独” 之中, 也不愿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衷曲?
是不是因为人们往往不被理解, 不被同情, 因而各自筑起心灵的高墙, 各自把自己隔成孤身, 各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
是不是因为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不正之风,人们虽深恶痛绝,而又无力制止, 因而采取“ 狷者” 的态度,有所不为,独善其身?
总之, 这种孤独感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的。对这种孤独感,我们理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以为, 这种孤独感, 既是一种进步, 也是一种倒退。说它是进步, 是因为它乃是对以前一些虚假理论的否定, 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它使人们发现了自我, 认识到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反思诚然是痛苦的、孤独的, 但痛苦、孤独之后, 人们终将发现:人心是可以使之美好的, 友谊是可以长存的, 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宽容理解的。人世间诚然有阴暗, 有冷漠, 但更多的是光明, 是温暖, 因为我们毕竟有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啊! 说它是倒退, 是因为它实际上是在向三十年代的社会思潮回归, 是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心造的
沉重的氛围当中, 在这种心造的沉重的氛围中,人们当然有可能奋起, 但更有可能消沉, 失望,从而陷于悲哀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拨。我是多么希望八十年代的人们能尽快地摆脱这种孤独感, 多么希望友谊的春风能吹暖人们孤独的心胸啊!
或许有人会问, 如果人们摆脱了孤独感, 那么, 黄仲则那些表现孤独情怀的诗还会有存在的价值么? 我以为,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文艺作品的价值是综合性的, 人们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地去品味它、理解它。我们读着黄仲则“寒甚更无修竹倚, 愁多思买白杨栽” 的诗句, 不是可以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 环境的险恶,从而激起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么? 读着他“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的诗句, 不是可以体会到他那种“狷者有所不为” 的正直耿介, 从而对这种精神油然而生敬意么? 更何况黄仲则诗中那种精美的艺术技巧, 那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还能够合乎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够作为我们创作的借鉴。
三
黄仲则的诗往往采用“理智的交融” 的意象派表现手法, 以及跨越时空界限的意识流表达方式。这些手法继承了唐代李贺与李商隐的传统, 又暗合现代派诗歌的主张,颇能合乎当代各种层次的读者的审美情趣。八十年代之所以能兴起“ 黄仲则热” , 大概与此不无关系。
下面, 我们且举仲则的诗为例, 看看他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法的:
山鬼带雨啼,饥鼯背灯立。
推窗见孤竹,如人向我揖。
静听千岩松,风声苦丁泣。
一一《山房听雨》
此诗共六句,每句都有一个独特的物,物与物之间, 构成独立的景, 景中又寄寓着诗人之情, 形成一种特有的意象:物—景一情。雨中的山鬼、背灯的饥鼯这两种物体,构成凄迷之景,显现诗人寂寞之情; 窗外的孤竹、窗内的诗人这两种实体, 构成挺拔之景, 体现诗人孤傲之情;岩上的群松, 松间的寒风这两种实物, 构成萧飒之景, 表达诗人凄苦之情, 这六种物, 三幅景,又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 更增添一种迷惘之情,从而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此即所谓“理智
的交融”,亦即所谓一种“超出正常的感情、理性之外的内心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主体与对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 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
读着这首诗, 我们也许会想起李贺的“依依宜织江雨空, 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 千载石林啼鬼工。蛇毒浓凝洞堂湿, 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 吴娥莫道吴刀涩” ( 《罗浮山人与葛篇》) ;也许会想起李商隐的“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 《板桥晓别》)。尽管仲则之诗凄苦、哀婉, 不同于李贺的虚荒诞幻与李商隐的美丽天真, 但其间嬗连的轨迹还是很分明的。对于熟悉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读者来说,仲则的这首诗可能会引发他们联想起美国诗人杜利脱尔的《奥丽特》:“ 翻腾吧,大海—/翻腾起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着我们??”大海即松林,松林即大海,诗人融化在那一片神秘的绿中,这与黄仲则融化在那一片迷濛的雨中的意象不是极为相似么?
再看仲则的《绮怀》诗: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 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 可怜杯酒不曾消。
诗的首句写当年诗人以箫声向她倾诉自己的爱恋, 是现在对当时的回忆, 次句写当时诗人的怅惘之情, 对现在来说, 是回忆中的回忆, 亦即李商隐所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读着“银汉红墙” 句,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诗经》中的“其室则迩, 其人甚远”,以及《西厢记》中的“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 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颔联化用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之句, 写的是诗人现在的感觉与神情。颈联写诗人由当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的心理过程, 读之令人想起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之类的名句。尾联回忆自己十五岁时(“三五年时”) 在一个十五的月夜( “三五月”) , 与伊人的幽会。当时, 伊人斟给诗人的那杯美酒直至现在仍醉在他心里, 可见那杯酒是何等香甜, 那种情是何等执着。看, 诗人就是这样, 通过意识的流动, 把今与昔、景与情、
此处与彼地一起勾通起来, 展示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渲染出迷离恍惚的意象, 给人一片可供想象的艺术空间, 使读者能在这片空间里流连徜徉, 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观照与精神的愉悦。
我无意说仲则这首诗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深层的意识, 确实类似于意识流手法中的“自由联想”。也许有人会问。仲则诗中只是偶尔出现了一些类似于“自由联想”式的写法,怎能如此简单地比附呢?其实,只需翻开《两当轩集》,就可发现用这类写法的诗歌俯拾皆是。谓予不信,再看数例:“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 、“远山如梦雾如痴,湖面风来酒面吹”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这些诗句意象迷离,时空交错,若断若续,浮想联翩,真可谓“如骁将舞梨花枪陷阵,万人辟易,所向无前,自是神勇;又如西域婆罗门,吐火吞刀,变幻莫测,具大神通” ( 朱庭珍《筱园诗话》)。
总之,黄仲则诗中的这些表现手法,就其实质来说,是传统的流动式与跳跃性写法,它渊源于李贺与李商隐,但它又确确实实与现代派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暗合。这样,爱好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因为对这种手法早已熟悉,所以对黄仲则的诗觉得亲切;而爱好现代派诗歌的读者,因为仲则的诗里的表现手法暗合“ 理智的交融” 或“自由联想”的理论,所以对他的诗感到新鲜。当代之所以有这样多的读者迷上了黄仲则,八十年代之所以能兴起“ 黄仲则热”,这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此文发表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综合版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曾转载。其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制度”等提法,明显带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风特征。虽嫌刺眼,为存其真,故一仍其旧。——梅云先生补注)
注:
① 黄葆树、陈弼、章谷《黄仲则研究资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五月版,202页。
② 《郁达夫文集》第五卷, 花城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一月版,115页。
③ 一九八三年八月三日《文汇报》。
④ 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版,989 页。
⑤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七月版,266页。
⑥ 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漓江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八月版,38页。
熊盛元先生,字复初,号晦窗主人,笔名梅云,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五日生,江西丰城槎市(今属樟州市)人,现居南昌市。中镇诗社副社长。师从毘陵吕小薇先生学诗古文辞。现任江西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诗词》副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编审,中镇诗社副社长、江右诗社社长。诗学樊南,词宗花外。有《静安词探微》、《晦窗吟稿》、《晦窗诗话》等。合编《海岳风华集(线装本)》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合编《海岳风华集(修订本)》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合编《中华青年诗词点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合注《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诗词卷 》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参与注释《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4月),《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5月),《元明清名诗鉴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等等。
范文三: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一)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它是老年人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与世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与人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结果。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调查,发现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如果身体再不好,更容易对自身的生存价值表示怀疑,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这种心态,有人称之为“老年空巢孤独症”。但是,“空巢”生活情境并不是必然决定了老人的孤独感,这里有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际反应特质不同。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造成了人们对人际交往需要的不同强度。有些人交往的需要不是很强烈,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他们虽然儿女离家,或是孤身一人,却没有孤独的痛苦。相反,有些人交往的需要较强,所以,当面对空巢生活情境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体验到孤独感。
其次,是气质类型不同。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大量的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上属于抑郁质与粘液质的老年人容易孤独。因为,粘液质的老年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待人容易冷漠,内心不易外露;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多愁善感,胆小孤僻。可见内向的老年人,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爱与人交往,喜欢沉思而孤僻,特别是在新的情境里,多半选择沉默。
再有,是自我认同不同。孤独的老年人往往自我认识不足,容易过低的估计自我。他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与人交往时,总爱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较,认为自己的家庭出身、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单位都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便渐渐与人疏远了。
不同的老人孤独感的表现也有差异,为人子女要细心观察老人的生活,尽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
范文四:被定格的孤独感
被定格的孤独感——德国女摄影师 Loretta Lux 作品欣赏
Loretta Lux 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女摄影师,年方34,因其朴实而虚幻的风格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她的人像摄影作品结合了摄影、绘画和后期数码制作,先拍好选定的儿童模特,然后把她们放置在她自己画的背景当中,有时候会后期修改一些主体人物的姿势。通常,她自己创作的背景都带有浓烈的复古气息,而这和带着复杂表情,穿着过时衣装,如瓷娃娃一样的主体结合,带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Lux 毕业于慕尼黑高等艺术学院,和一生痴迷绘画的布列松有些相似的是,她对绘画的喜爱胜过摄影,虽然使用多种手段创作,但她的最爱依旧是绘画,她自己说:“对我来说,在电脑上进行图片后期处理就像在画布上作画一样。”
Lux 出生在德国的德累斯顿,这个号称“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历史悠久的城市对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童年的 Loretta Lux 早早地失去了父亲,母亲不得不整日在外奔波养家糊口,她大部分时间是和祖父祖母一起度过的,“那时他们经常带我去的地方是各种各样的展览馆和画廊,我们一起静静地看着那些古时的大师作品,和慕尼黑不同,德累斯顿没那么多当代作品,所以,我至今仍然对古典风格情有独钟。至今我仍然记得自己临摹的第一幅作品,那是鲁本斯画笔下的小儿子,抱着兔子,若有所思。”
Lux 毫不隐讳自己作品的孤独感——“他们看上去很孤独无助,因为这就是我对生活的看法,我觉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都是孤独无助的,没人能理解我们的孤独和迷茫。” 看看 Lux 自己的生活吧,她现在住在都柏林一个小渔村,远离她的家乡德国,她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丝毫后悔!“没错,我当然爱自己的家乡,但德国的确是个让人痛苦的地方,曾经看过一份调查,哪些国家的人幸福感最低,富裕的德国排在第二位!”
范文五:测试你的孤独感 !~
1. ? ? ? 你觉得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有“物以类聚”之感。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2. ? ? ? 你觉得缺个伴儿。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3. ? ? ? 你觉得没人可以求助、分享,或依靠。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4. ? ? ? 你觉得孤单。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5. ? ? ? 你觉得是朋友群中的一员。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6. ? ? ? 你觉得和身边的人有很多共同点。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7. ? ? ? 你觉得和任何人都不再亲近了。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8. ? ? ? 你觉得你不能和周遭的人分享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9.????? 你觉得自己外向而友好。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10.? ? ?? 你觉得和别人很亲近。
从不(4分)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11.??????? 你觉得自己遭人冷落。
从不(1分)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2.??????? 你觉得自己和别人的交往没有意义。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3.??????? 你觉得没人真的了解你。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4.??????? 你觉得自己与他人隔绝了。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5.??????? 你觉得如果你想,就一定能找个伴儿。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16.??????? 你觉得还是有人真正理解你。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17.???????? 你觉得害羞。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8.???????? 你觉得你身边虽然有人,但他们却没真正和你在一起。
从不(1分) 很少(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19.???????? 你觉得还是有人可以说说话。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20.????????? 你觉得还是有人可以求助、分享,或依靠。
从不(4分) 很少(3分) 有时(2分) 经常(1分)
======================================
44分以上: 高度孤独
28分以下:低度孤独
33分到39分之间:是中间水平。自然,28到33就是一般偏下孤独,39到44就是一般偏上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