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物流与资本运作
物流与资本运作
(北京物资学院 00431班 李蕊 )
[摘要 ]
本文在分析中国物流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现状之后, 对中国物流企业如何利用 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
物流 并购 上市
近阶段, 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涉足物流业, 跨国公司也加大在华攻略步伐。 和互联网一样,物流已经成为很多,或者说越来越多的公司包装自己的工具。 同时, 跨国公司大大加快了在华资本攻略, 到目前为止, 几乎所有大的物流 跨国巨头均已在华跑马圈地,首先是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等战略筹划。之后, 他们开始并购合适的合作伙伴, 并寻找可重点突破的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 跨 国公司在华战略都有长期的、 慎密的计划, 绝不是着眼于一时一地一个项目。 比 如, 东方海皇与联想合作投资物流; 上海航空公司与日立物流、 香港正大船务公 司在沪组建现代物流企业; 大众交通与日本佐川合作; 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 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的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等。
以上的现象说明,在企业的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今天,经营已经不再只 是单个企业的事情, 而是和上下游的一长串企业进行整合,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 利用资本来管理物流。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 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通过有效 竞争形成规模经济, 促使资源配置达到较优状态。 上市和并购是企业参与市场竞 争的资本手段,它既不同于价格竞争,也不同于非价格竞争的方式。从企业看, 资本运做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加强企业在原有市场上的竞争优 势;二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或新的领域。
所以, 研究物流公司上市 (或者是上市公司物流) 和物流并购等与物流有关 的资本行为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总体分析
以 1991年 1月 14日深圳市蛇口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为标志, 拉开了 我国公路、水运、空运、港口等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 2002年 8月 28日华联商城更名为“渤海物流”成为第一支以物流命名的股票。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 A 股证券市场中上市的物流或物流相关企业共有 26家, 其中港口类上市公司最多, 为 7家, 仓储类和管道运输类企业最少, 各只有 l 家,
其余的还有水运类 5家,铁路运输类 2家,汽车运输类 3家,空运类 2家,综合 类 3家,物流关联企业 2家,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物流业的各个领域。
1、基本情况分析
26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共有 9家,而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 17家。而从物流上市企业所处的地理区域 来看,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的物流上市企业达到了 8家, 而上海市的 物流企业达到了 5家, 仅该两个区域的物流上市企业的数量之和就占到了所有物 流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之多, 而其余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大多分布在沿海及江浙一 带。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9—家物流企业内,有 7家都是来源于深圳 本地的物流企业, 这不仅反映了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 也为深圳市政 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政策方针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物流上市公司的 地域分布状况中我们不难发现,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的重 要性和受重视程度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 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济的发展水 平息息相关。
从物流业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分布状况来考虑, 我国物流企业的上市高峰主 要集中在 1993年、 1996年和 1997年,虽然在 1998年和 1999年我国证券市场 新股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但在这两年内总共仅有四家物流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 资。 应该说, 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自身发展方面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明显的滞后 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作为新经济支柱的物流产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 位日益提高, 以及网络经济的冲击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 展空间, 依托证券市场、 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加快网络时代高科技的现代物流产业 发展速度以尽快的适应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2、筹资情况分析
据统计, 26家物流企业在上市初时所募集到的资金总额约为 55亿元左右, 证券市场平均为每个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近 2亿元的资金。 因此就我国目前物 流业上市公司的筹资数量和规模而言,其在整个 A 股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还非常 小,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对物流产业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不容否认,在我国物流企业起点较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环境下,这 26家上市公司通过改制上市在证券市场筹资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仍然起到 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铁龙股份在 1998年成功的上市筹资后,国铁资本所控制 的资本量从 3. 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约 9亿元,增长 157%,公司的市场价值也 由 2亿多元增加到 30亿元左右。深圳机场在上市后不仅被选为深圳成份指数的 样本股, 而其近期频频对物流领域的重拳出击与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拥有强大 资金实力也是不无关系的。 同时, 由于在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过程中首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而随着物流企业向大型 化、 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物流企业也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采通过收购兼 并以实现自身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 因此,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 而这样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单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在 短期内应该说是难以完成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时代, 物流业的常规发展不仅将使物流上市公司有
可能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物流业发展的滞后也将导致网络经济整体发展水 平的滞后,这就将证券市场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 度。
未来的几年内, 在新经济的冲击和企业转型的压力下, 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 求将显得更为迫切。 尚未上市的大型物流企业将积极的寻求上市来加快自身的发 展速度, 而已上市的物流企业则必将通过配股等方式来筹集大量的发展资金。 应 该说, 对于现有的物流上市企业而言, 在普遍良好的经营业绩支撑下, 使其进一 步通过证券市场二次融资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近三年内, 先后共有 ll 家物流上市企业利用配股或增发新股从证券市场上累 计募集了约 37亿元的资金,进一步增强了主业的竞争力,为自己的后续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天津港在 1997年底和今年 1月份先后两次进行了配股融 资, 累计募集资金约 10亿元, 而深招港通过在 1996年底的配股和今年 2月份的 增发 8000万新股累计筹资近 11亿元, 而且增发新股所募资金的一个重要投向就 是加快自身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在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层 次的状况下, 这些具有了资金优势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现代物流 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3、经营业绩分析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以物流企业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内在素质为基础, 否则假 若企业已是遍体鳞伤、 自身难保, 即便现代物流是一座金山物流企业也难以企及。 从对上市公司 1999年年度报告的数据统计中可看出, 所有 26家物流上市企 业 1999年度的平均每股收益为 0. 2725元,这一指标值已大大优于所有沪深上 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 0. 186的水平。其中每股收益最高的为中集集团的 0. 75元,最低为东方航空的 0. 04元,并且没有一家企业出现亏损,充分体现了物流 业较高的盈利能力。
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物流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0.64%,最 高的是中储股份的 30. 64%,最低的为上海港机的 2. 72%,也高出深沪股市上 市公司平均 6. 37%净资产市盈率的水平约 67%。
从物流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来分析,物流企业上市公司 1999年底的平均资 产负债率为 40. 37%,与深沪股市平均 44. 61%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大体相当, 总体资产结构较为理想; 但资产负债率的个体水平波动较大, 一些需要较多基础 物流设施投入的企业仍维持了较高的资产负债水平,如东方航空的 74%,海南 航空的 68%等。而对于南京水运、宁波海运等资产负债比例不到 20%的企业而 言, 在急需大量外部资金投入的转型过程中, 它们不仅可以通过配股等方式从证 券市场进行筹资, 而且有了更大的空间去通过利用银行贷款、 发行企业债券等方 式进行融资。
在现金流量方面, 1999年报显示, 物流企业平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为 0. 40元,平均每股净现金流量为 0. 09元,而上市公司整体 1999年同期这两个指标 值分别为 0. 173元和 0. 196元, 这一方面反映了物流上市公司通过经营活动产 生现金的能力大大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同时也反映了物流企业目前在资金 的需求方面更为迫切。
二、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从各上市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来看, 199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最大 的为东方航空的 106亿元,但东方航空的主营业务收入更多是来源于客运收入; 另外,主营业务收入在 10亿元以上的公司仅有中集集团 (52亿 ) 、海南航空 (18亿 ) 、大众交通 (10亿 ) 、中海海盛 (10亿 ) 四家,而同样的,在海南航空和大众交 通的主营收入中真正来源于物流的收入并不多。 而美国的 UPS 公司 1995年的主 营收入即达到了 125亿美金,日本的佐川急便在 199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也达到 了 57亿美金,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上市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
26家物流企业却可以区分为 9个子行业,平均每个子行业拥有的上市公司 不到三家, 说明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布分散, 互相之间几乎没有竞争; 同时也 说明, 我国的物流业上市公司作为物流企业的代表, 反映了我国物流业的一个共 同特点:运输方式单一,几乎没有多式联运业务。
不同地区, 不同子行业的上市公司, 在物流观念、 物流技术水平方面有很大 的差别。
深圳和上海分别有物流业上市公司 6家和 5家, 是物流业上市公司分布密度 最大的两个城市。 上海市只有大众交通一家提出向第三方; 物流, 占本地物流上 市公司总数的 20%,而深圳有深安达、深赤湾、深圳机场、深招港等公司明确 提出要推动仓储——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按物流理念积极拓展创新运输业 务。 其中深招港和深圳机场分别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构建物流网络平台。 作为物流 装备业的中集集团则瞄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目标是成为物流业中的“思 科” 。这五家上市公司占深市物流业上市公司的 83%。而其他地区 15家物流业 上市公司中, 只有北亚集团和中储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提出构建铁路客货运输 的电子商务和策采集、加工、仓储、配送和代理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网服务。 占总数的 13%。
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业上市公司的主体,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线” ,包 括海运、内河航运、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综合运输,一类是“点” ,包括港口 和机场。 在第一类运输业上市公司中, 能够用现代物流技术改造现有货运技术水 平, 构建运输网络的不多。 只有大众交通、 北亚集团和深安达提出现代物流技术 的发展方向。其中大众交通,拥有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 GIS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以及良好的网络运作经验, 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而南京 水运和石油龙昌基本依靠本身所具有的垄断优势, 在提升货运技术水平方面的意 识不强。 第二类运输业上市公司中, 深圳机场和深招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在 物流业经营中的作用, 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促进货运的发展, 而其他上市公司基 本停留在原有技术范畴, 在同等的技术层次下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 技术更新以 适应新经济运营模式的观念不强。
三、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很多企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竞争模式。 在独立的行业 中, 过去竞争都是在一家企业与另一家企业之间展开, 例如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 这时决定胜负的通常是品牌和价格等比较直观的因素。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
些巨头们已经发现, 打败对手靠自己的力量还不够。 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个公司 能够以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 那么它更容易 在市场上获胜。 要达到这个目的, 需要企业联合多种合作伙伴, 让跨越多个地理 位置和行业的企业实行无缝工作, 从而发挥各个企业的优势, 通过提高运作的效 率来降低成本。
这个群体中往往有一个核心的企业, 其余的企业为它提供服务。 而这群企业 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核心企业的运转效率和竞争力。 在国内, 这种 模式的企业群体正在出现。 在这个群体中, 海尔和联想是其中的核心企业, 它们 竞争力的强弱与整个相关企业群体的实力息息相关。 从这个角度说, 今天容身物 流的上市公司是为今后的发展做打算。
值得注意的是, 在资本市场出现物流投资热之后, 上市公司是否考虑到了投 资回报问题。 虽然现在下结论可能还一切为时太早! 但进军物流, 上市公司应该 注意三大问题:第一, 物流需求不足。 一些企业不愿意将物流业务外包。 据统计, 我国物流中心平均空置率高达 60%。 已经有学者提出警告:物流业也有可能如资 讯科技一样,出现泡沫破裂的可能性。第二,物流的基础设施极为分散,交通、 铁道、航空、仓储、外贸、内贸等众多部门各把一块,单纯的物流企业很难整合 这些资源。而且,由于地方的保护政策,使得物流的发展存在着相当的障碍。所 以, 本身并不具备物流行业经验及发展优势的上市公司, 即使采取了与物流企业 合资的方式, 其经营和管理仍然具有很大的风险。 第三, 虽然大多数上市公司声 称自己是或者要打造第三方物流公司, 而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提供的是一种第 二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混合服务, 而且还只具有第二方物流的业务规模。 如何 向现代物流转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物流与并购
1、全球并购事件
我们看到,与其他行业相比,物流企业之间以及其他行业企业与物流企业之 间的并购, 远远超越了以实现成本协同为目标的简单的商业目的, 以及为获得企 业控制权为目标的单纯资本动机,而是与本行业的发展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 并购不可避免的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一股决定性力量。 并购对处于转 型期的中国物流企业又有什么其实呢?
并购的驱动因素,重要有三种:商业模式重祖、业务能力补充、价值运作。 让我们看看近几年的并购事件。
年份 并购方 并购对象
2002 Maresk Logisics DSL
TPG Bleskmann Group BV
2001 UPS Fritz
FedEX Amercian Freighways
APL Logistics GATX Logistics
Sembcorp Logistics K&N
V opak Ellis&Everard
DSV DFDS Dan Transport
Laposte Parceling-Lnterlink
2000 Stiness HCI
TPG CTI Logistics
EGI Circle
Ocean Excl
Hays EPS
Chastian Salvesen Dentsche Post
Senbcorp Kuehne&Nagel
FedEX Amercian Freighways
TPG Taylor Barnard Holding
Dentsche Post DHL
TPG CTI Logistics
EGL Inc Circle ingternational Group Ocean Group Pic France Partner
1999 Darfeuille AEI
Panapina Sair Alliance
Salvesen Gerposa
Deutsche Post ASG
FDXEX Geologisucs Air services Ocean Group Pic Mark V Ⅱ
Investor Group Financiere Mory
Pakhoed Holding NV Koninklijke V AN
Chnstran Salvesen Transportes Gerposa
Dentsche Post ASG AB
Dentsche Post AG PLC
TPG Tecnologisia SPS
Stinnes BTL(65%)
VEBA BTL
TPG Danzas Holding AG
可以看到,基本上没有一家大型国际物流企业不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 纵观十大物流企业,除了和 NIKE 一起扩展全球网络的 MELO 之外,其它都是 通过跨区域、跨行业的并购基础上诞生的。
2、并购的种类
一般来说, 现在主要有 3PL(第三方物流 ) +3PL 、 快递公司收购 3PL 、 及 2Pl(第 二方物流 ) +2PL 等四种模式进行的兼并与收购。
3PL +3PL 模式已经有了许多案例。 一家 3PL 收购或兼并另一家 3PL 以实现 优势互补, 通常一家 3PL 愿意收购另一家资产较少的 3PL 以避免回报率的降低。
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例如 EGL 与 Cir cle , Exel 与 Werthmann &Koster 之间 的购并。
快递公司收购 3PL 的模式,对快递公司而言是最好的一种模式。由于快递 公司完全依靠数量赚钱, 所以看起来快递公司发展慢、 增长也不稳定。 快递运营 者所做的是低成本运作的网络服务业务。 通过收购一家低资产性的 3PL , 快递公 司就能进入一个高成长性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从而提高回报率。同时通过利用 3PL 的技术,还能完善网络。正如 UPS 收购 Fritz 那样。
3PL 收购 2PL 的情况很少见。 3PL 是供应链的管理者, 或者从本质上说它是 知识的管理者, 它的任务是利用市场中的最佳资源为客户实现最大限度的成本节 约。 拥有有形资产会是一种障碍, 因为利用自身的条件可能并不能满足客户的最 大利益。重资产性会降低回报率。但是,在中国,由于市场的低效率,如合同违 约率高、设备不合格等, 3PL 不得不拥有一些战略性的资产来保证服务的质量, 例如拥有小型的车队以备用。像 NOL 收购从属 APLLogistics 的 GATXLogistics 。 2PL 收购 3PL 模式与前一种模式有同样的障碍问题, 那就是用自身的条件可 能并不能满足客户的最大利益。 一家 2PL 想要拓展成一家 3PL , 将面临一次痛苦 的决策:它必须先剥离一些自己的资产,然后收购一家 3PL 。这并不是一个坏举 动。大多数 2PL 已经看到自己的超能力运作 (over-capacity)以及边际利润薄、空 间不大的现状,而 3PL 仍然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未开发的市场。关键是要找 到一个以合适的价格收购资产的收购方。如前讨论的,一些 2PL 正在内部开发 3PL 业务。 尽管有一些可能成功, 但我们相信最安全的途径就是与一家有经验的 3PL 外国合作伙伴合资。像 Rare 公司的组建。
多年来, 全球运输业已经成了低回报的同义词。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合并, 在航空公司和集装箱班轮公司当中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合并的发生。在 2PL 领域, 横向联合优于纵向联合, 因为前者改进管理重点, 并且通过经济手段来降低成本, 像 Maersk 收购 Sealand 。这就是 2PL +2PL 模式。
3、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资本的影子在我国物流业中并不多见,恐怕有代表意义的,当属今年 4月底 上海实业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与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签署股权置换的案例。 这可 算的上是迄今为止, 发生在我国物流市场上较典型的并购个案。 但和国际物流资 本市场相比, 国内要萧条得多, 至少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推动中国物流业阔步前 进的资本神话还未到来。 但中国企业要抓住机会, 可能以后中国的强者就是今天 的善资本者!
范文二:!资本运作与传销的区别
资本运作到底跟传销有什么区别
首先,资本运作不勉强你做任何事情。你的朋友邀请你来考察。他会设法让你考察完,你听完看完之后愿意不愿意加入行业.那就是你的事了,不想加入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走人,用不着害怕。没人强求你做任何事情。
第2,资本运作人性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所谓“窝点”你想住哪住哪.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悉听尊便。
第3,资本运作严格杜绝拉人头。加入行业为了发展。组成你的团队,你可以在自已的亲朋好友中精挑细选两个合作伙伴,只能两个,多一不可。讲求质量而不讲数量。
第4,资本运作是利用市场经济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和科学运动,来实现其价值增值,既不“传”也不“销”。没有产品的传递和销售。 第5,资本运作模式更加公平合理。业绩垒积,不归零:资格永不滑落:并且可继承可转让,中途你不想做,可以继承给你的家人。或转让给你的朋友。你业绩不好,着急的不是你,而是你的推荐人,因为真正受影响的是他.你是他的三分之一。
第6,资本运作一次性投资.不再追加。假如你月底下单,下月初即可收回相当于投资额15%的奖金。
第7,资本运作见效快得多。发展正常情况,一般上总28个月,曾经有人58天就上总。上平台后,一般二年左右便可拿完你该得的钱。
第8,资本运作经过两次提速,不但成功速度加快,收益高得多。收益将是投入的600倍。
第9,资本运作凭一张中国公民身份证可做一次。机会均等,权益得到保障。
第10,资本运作采取出局制,不世袭。分配模式合理。传销的分配是金字塔形的模式,越上层拿钱越多,没完没了,后来的、发展慢的人永远垫背。金字塔的分配模式,是传销骗局的核心。资本运作是上平台下平台。一个身份证号潇洒走一回,不分先来后到,只要加入每人最终拿到的钱都一样多,谁先拿完他的一份钱谁就先出局。
第l1,资本运作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非法传销的本质一一金字塔诈骗。美国对传销进行调控的法律就直接叫做《禁止金字塔计划》。资本运作没有金字塔,任何人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
第12,参加资本运作人员严格自律。低调、保密。不在媒体宣传,不参与网络公开辩论。不扰民,不影响社会。
第13,资本运作参与、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地改革开放的重大引资项目??没有资本运作这个行业,当地的“引进外资,拉动内需” 将??
目前,资本运作行业在北海的人数忆有巨大增长。假如这是一件害人害已的坏事,这些人将会走得一个不剩,因为他们在走进这个行业之前,就个个带着疑虑的眼神。就这群人的智商和资历,谁也别想蒙过他们。
资本运作是开发北部湾经济,开阐中国民间闲置资本,拉动北海市场经济的的最佳模式。宏观负面调控。是国家对北海资本运作有效调控的最佳模式。 资本运作和传销的区别:
■第一,看下模式是不是良性循环的:
传销是终身世袭制:它实行的是三角形金字塔运作模式,那这个三角形的塔尖只允许一个人站在上面,这个终身世袭制让这个人世世代代拿钱,就象古代皇帝江
山一样,老子死了传给儿子,儿子死了在传给孙子。下面的人很难上得去,所以导致了极个别人暴富,多数人垫背的现象,当时在中国干传销的有二千多万,那最终干成的只有二个人,一个北京的,一个上海的。那这个三角形金字塔运作模式你能理解吗?说白了就是下面大上面小是个有进没出的行业,好比一辆公交车你从前门上车把后门焊死,那不停的上人当坐位上的人坐滿只能站在过道上,过道上站满了还在上人怎么办?结局是这辆车最终会车毁人亡了。
连锁销售是份额累计出局制的:它实行的是等腰梯形的运作模式,这个等腰梯形的顶端是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同时容纳无数个人,而且这个出局制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台上拿完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钱就离开这个圈,所以是出局制保证我们每个人挣到钱,有出有进形成良性大循环,公平合理。
■第二,看下有没有业绩压力:
传销运用的月绩归零制,这个月绩归零制最终会导致循环投资的,传销的级别分为:银章,金章,翡翠,钻石,皇冠.....,比如你从银章要爬上金章,他规定你每个月要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从金章爬到翡翠要销售更多的产品,如果你哪个月销售任务没有达到,你的月绩将归零也就是说得从最底层做起,你不想月绩归零那还有个办法就是你自己掏腰包买产品,这样反反复复产生了循环投资,据工商部门调查一个人若要从最底层爬到“塔顶”的话,他要通过不断的循环投资大概100多万,那么请问你如果有个100万还做传销吗?即使你做了,那么你能保证你所你叫的每个人有个100万吗?更有甚者没有钱的人因为借钱反复投资,弄的倾家荡产流浪到社会上,最终导致亲戚骗亲戚,朋友骗朋友的局面。
而连锁销售无业绩压力,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个月干也行,二个月干也行,没有任何人给你施加压力,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我们这个行业不销售任何产品所
以就没有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收入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第三,看资格会不会产生下滑:
那传销资格会产生下滑的,如果你人不在这里他就会取消你的资格,那传统行业也是一样的,比如你请假时间过长,那公司肯定会找个人接替你的工作。
而连锁行业资格永不滑落:比如说你因家中有事,需要回家处理,你今天接到家里的电话,放下电话马上回去处理事情,等什么时候处理完了在来,公司在这期间不会降你的职,更不会取消你的资格,在你回来时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行业能吸引这么多人的地方。这里是说到异地运作,那么21世纪有互联网我们更加人性化,兼职全职都可以运作。
范文三:资本运作与财务管理
资本运作与财务管理
请从以下四个案例中选择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每个案例都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案例一
从109亿元到69亿元
——镇海炼化的投资方案制定
浙江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加工原油800万吨、年产化肥50万吨的国有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现在是中国第三大炼油企业。为了真正能与国际大公司论伯仲、比高低,他们决心在世纪之交的短短七、八年时间里,在国家不注入资金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再上一个800万吨炼油工程,跻身世界炼油企业百强之列。
目标确定了,路该怎样走?最初方案是,投资109亿元,在老厂边上再建一个具有12套装置的新厂。方案送到国家计委。根据权威评估,新建一个800万吨炼油厂,一般需投资200亿元。所以有关人士认为镇海方案已十分优化,很了不起。紧接着,镇海炼化根据原油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对原方案仔细推敲,结果将投资从109亿元压缩98亿元。国家计委考虑到他们在节约投资方面已动足脑筋,而且主要经济指标均优于原方案,因此决定批准立项。 在旁人看来,这么大的项目能被国家立项,真是天大喜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镇海人又把自己费了一年多心血编制的方案否定了。否定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问题。这笔巨额贷款很难完全争取到,即使全部得到,这么沉重的还贷包袱背到企业身上,将使企业很难谈得上有什么效益,更不要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了。另一层考虑是,等新厂建成时,市场如果发生了变化,又怎么办?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样铺新摊子,结果造成浪费的事例是不少见的。作为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现代企业,他们不能不考虑投资效益,不能不三思而后行。 公司领导曾几度赴国外考察,从国际著名的埃克森、阿莫科等石化大公司的发展史看出,他们都是通过对旧装置改造更新、消除“瓶颈”才逐步发展成大型跨国公司的。
新思路就这样产生于一系列的设问之中。镇海人请来全国石化系统的专家们,反复测算,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方案诞生了。新方案只需投资69亿元,而且第一期工程只需向国内银行贷款十几亿元,2001年可基本还清;第二期工程则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这是一次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态度之上的大胆探索。全国炼油行业的权威专家经过多方论证,都认为此方案“思路对头,技术可行。”
1996年8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通过了这一方案。9月,国家计委批准了这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度评价了镇海炼化制定的新方案。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认为,“照镇海炼化的经验,中国在近年将不再新建炼油厂和原油一次加工装置,通过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同样可以实现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炼油工业的战略目标。” 分析要求:
请分析镇海炼化的决策者是如何规划和管理企业长期投资项目的? 1
案例二
南中县钢铁厂是一家已开办了10年的乡镇企业,以生产生铁为主。1993年,该厂成了该县第一创税大户。因此,厂领导当机立断,制定了更为宏伟的发展目标。1993年高考一过,立即贴出招工启事,以优惠条件招收1992、1993年高考落榜生560人,使职工人数猛1资料来源:高德敏著《投资项目策划与资本运作》,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增至1380人。然后他们又把新招职工高价送至上海、成都、沈阳等钢铁技术学校培训。
1993年底,厂领导横下一条心,从银行贷款2.4亿元,分别从上海、哈尔滨、沈阳三地低价购买设备进行组装,拟建轧钢厂,生产东南亚及西南市场上紧缺的建筑用钢筋,生产用钢管。新厂厂址已破土动工,预计在设备运抵前竣工。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8月,新厂设备安装完毕,进行试运行阶段,虽有哈尔滨、上海、沈阳三家钢铁厂的技师共同努力,仍不能正常生产,试产产品质量很差。在无法改变这一局面的情况下,面对新招员工,厂领导只得把他们先分配到职工已过剩的炼铁厂,职工工资年内全部减半。这造成了一人的活三人做的局面,职工怨声载道,做事互相推诿。而与此同时,本县及邻县上马的几家小钢铁厂陆续投产,致使生铁价格猛跌。
至1996年9月,南中县钢铁厂已累计欠款达5.7亿元,轧钢厂仍不能投产,生铁却由于质量低劣严重滞销。此时钢铁厂的技术人员提出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生产附属产品。可是,这意味着以前的大投入就彻底打了水漂。厂领导依然犹豫不决,他们希望通过改造,再次利用这些设备,从而挽回数亿元的损失,并重新杀入生铁市场。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不能落实。拖到1998年时,这套设备已经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了。南中县钢铁厂不得不以破产告终。
分析要求:
1、 请分析南中县钢铁厂在决策中遇到的问题?
2、 请为本案例取一个标题?
案例三
EVA在青岛啤酒的成功实施
2002年,青岛啤酒由于几年来的高速扩张,规模急剧膨胀。年产量由1996年的37万吨猛增到2001年底的250万吨,成为一个覆盖17个省市、拥有48间啤酒生产企业和3家麦芽厂的全国龙头啤酒集团企业。2001年的年报显示,青啤当年的净利润为10289万元,与预计实现净利润17051万元,中间尚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庞大的集团组织体系与利润趋薄的双重压力之下,整合现有资源,重组青啤管理模式迫在眉睫。2001年,青啤的战略由“做大做强”调整为“做强做大”,扩张步伐明显放缓,腾出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内部整合消化上。青啤接连打出几张以“整合资源”为旗号的“管理牌”——包括整合组织系统、财务、市场、品牌及资本,精简机构,设立投资公司对地方分公司进行管理,减少信息流通环节,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但最终它的一系自行调整动作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作为青啤的董事长,李桂荣求助了国际知名的EVA管理咨询公司思腾思特,并成立了以EVA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体系。
首先,财务部门完全按照EVA来做财务报表,一年后,这些指标就可以用来考核业绩。其次,青啤以EVA为基础,对年薪制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原本的年薪制分为“基本年”和“风险收入年薪”两部分,完成目标的80%则拿基本年薪,超出部分则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收入年薪;否则立即免职。但年薪制单纯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办法,又忽略了资本投入的成本,使其公平性大打折扣。以EVA为中心设计的激励制度可以弥补青啤现有年薪制的漏洞,还使经理层更加注重资本利用率。因为资本成本概念的引入使经营管理者能更理智地使用资本。因为必须考量资本利用的成本,管理者乐于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管理者认识到,如果他们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增加值(EVA)增长目标,吃亏的是自己。他们不会对增长目标讨价还价,同时由于资本成本的问题,管理者将更为精明审慎地利用资本,因为资本成本直接和他们的收入挂钩,而这对管理者每次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事实上,对青啤来说,引入EVA更多地被认为是引进了一种新的管理与价值理念。如果22资料来源:青啤启动EVA炮制二次管理革命《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年7月24日
EVA制度全面贯彻实施,EVA财务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将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深远变化。在EVA制度下,所有财务营运功能都从同一基础平台出发,为公司各部门员工提供一条相互交流的标准渠道。EVA也为决策部门和营运部门建立了联系通道,并将根除了部门之间互有成见、互不信任的情况,这种互不信任特别会存在于运营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实行EVA后,公司将变得更具透明度。而整合后的青啤第一年的第一个季度就达到了前一年度的一半,并且一般来说第一季度属淡季。
青岛啤酒虽然成功实施了EVA,但事实上,改变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而采用新的是需要时间过渡的,被大众接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中国引入EVA业绩评价体系还是困难重重。 分析要求:
1、 通过本案例,你认为EVA实施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请分析青岛啤酒实施EVA的主要做法及其意义?
案例四
搜狐将海外上市进行到底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搜狐有一个比较成功的原始积累,但是它的海外上市却不那么顺畅。
一、选择海外上市
成立于1996年的搜狐公司已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产经中心、生活中心和娱乐时尚四大版块为主体的频道体系,每天巨大信息量与及时的文字更新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网民,到如今它拥有接近5000万的注册用户,并成为综合型门户网站。
可是如果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和众多企业分享海外这块大蛋糕,那就会如虎添翼,海外上市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它不仅可以提高海外可信度,理所当然地获得海外融资机会,而且通过股票市场能将公司提升到一个价值高度。现在的搜狐笑面春风,然而搜狐的海外上市有如当初实现它在海外的原始资本积累一样一帆风顺吗?答案是否定的。搜狐的大股东包括美国英特尔公司、道·琼斯公司、晨兴公司、IDG公司、盈科动力、Maxtech、尼葛洛庞帝、爱德华·罗伯特等世界著名公司,这些硬件与网易的海外上市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对的优势。虽然它拥有的是一批国际精英人才和投资人,但是上市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公关活动,更是一个复杂的财务及操作过程,它考虑的不只是公司的实力,而且包括制订计划、策划活动、宣传推广、接受反馈、把握时机等等细节。
二、寻求上市,一波三折
搜狐的上市,品尝了无数艰辛和劳累。因为纳斯达克对一个上市公司的要求比一个风险投资和国内A股市场严格得多。所以,搜狐是一家新经济公司,要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规范化等方面特征。
2000年2月4日搜狐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时,按美国法律的要求公布了13美元~6美元的发行价。当它发布完招股说明书之后,搜狐公司开始了第一步:路演。虽然搜狐有优秀管理人员,但是他们与各国职业经理人之间进行沟通进,却面临种种阻碍。公司总裁张朝阳说,在路演过程中接触投资人时,感受到的态度是“冷淡”,经历了两个多星期的路演,张朝阳先后到过全球十余个城市和地区,进行了近100场演讲。
由于外国投资人不太了解中国企业,使海外上市变得更加艰难,但张朝阳认为并未像媒体所说得那样悲观。这位数字领域的英雄对上市海外仍然抱着积极的信心。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CFO古永锵,从一个投钱的变成了圈钱的企业管理者。这个富国创始人,有3年风险投资经验,在搜狐私募过程中,曾为它找到了足够的33资料来源:谌丽丹“搜狐将海外上市进行到底”《国际融资》2003年第12期(总第38期)
钱。他对融资额度和节奏的完美把握,为搜狐的稳定与上市做了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铺垫。
搜狐正式开始路演时,出于策略考虑,把价格提高到16~19美元,而真正挂牌的价格却令关注者大为惊诧:13美元。
2000年美国东部时间7月12日上午,搜狐公司(SOHU.COM)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13美元。开盘价为 13美元,最高曾达到13美元,最低至12美元,截止北京时间7月13日01:00,股票价格为13美元,成交量为1529300股。搜狐此次在美上市的发行规模为460万股,占其扩大后股本总数的15%。以每股13美元计算,搜狐此次共将筹集资金5980万美元。搜狐是继中华网、新浪、网易之后的又一个中国网络企业在通往纳斯达克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搜狐从一波三折的经历中认识到:发行前的一种推介手段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全面配合,缺一不可。为了有更多可支配资源,张朝阳积极融资。上市以后由盈科和联想投资,搜狐公司融得资金3000万美元,以后又再次融资5500万美元,共计8500万美元。而且,上市要求增加其资产的透明度和账目清晰,全公司一起努力整合资源,增加商务模式,为上市平添更多优势。
三、上市之后,更是起伏跌宕
上市了,但是搜狐老总张朝阳还是颇为遗憾地说:上市太晚了。尽管如此,他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好处之一是融得不少资金;二是把搜狐放到一个刚性的国际框架里,在某些方面得到保护。张朝阳一再强调,上市后的心情是诚惶诚恐,因为上市后将处在更多投资人的监督下。“如果你做得不好,投资人不会饶你。因此,上市并不是说就一定能活下去,只不过是把活下去的概率提高了”。
在全球互联网业正处于低潮时,.COM公司都濒临破产、被并购,搜狐的海外上市也进行得并不乐观。搜狐公司在美上市第八个月曾每股跌至1美元,当该股票继续跌破1美元后,面临被收购,掉入摘牌区,张朝阳破斧沉舟,拿出自己的积蓄购进公司股票。面对股价下跌,张朝阳大规模裁员。时连半月,在千呼万唤之后,搜狐终于再次挂牌,这一次搜狐更有着不成功即成仁的决心。在总结了网易教训之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发行价定为每股13美元。
对于搜狐股价的低迷,张朝阳认为,这是西方投资者对中国不是很了解,而且新经济在资本市场上普遍受到重创,还有美国“9.11”事件等。搜狐短期的股价和公司业绩是不能挂钩的,主要看中长期的状况。
2000年至2001年是搜狐公司运作上市的一年,该年公司净亏损为1932.6万元。在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销售额达到250万美元,比上季度增长了1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1%。但公司净亏损仍为420万元,每股亏损0.12美元。由于业绩不佳,被Intel和道琼斯抛售。但张朝阳始终能耐住网络业寂寞的冬天,蓄积力量,力争赢利。
事实上,搜狐在2002年第4季度的每股收益为6美分,比去年同期激增85%,超过了公司预期。2002年全年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57%。2003年终于等来了雨过天晴。到2003年末,搜狐股票持续上涨,其涨幅为242%。这在经历过大风浪的美国股市,可堪称奇迹。正是有了更宽敞的融资渠道,资源的全新整合,搜狐已经成为中文世界强劲的互联网大腕。 分析要求:
(1) 搜狐为什么要选择海外上市?
(2) 搜狐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 本案例对你的企业有何借鉴作用?
范文四:房企运营本质与资本运作
房企运营本质与资本运作 复合型资本运营
符勇
2010.12
四大板块
房企运营本质
房企谋势智慧
房企布局智慧
房企资本运营智慧
运营本质
如何让大家相信你的计划, 品牌和客户的延续
财务资源
法人治理结构
人才培养计划
产品和品牌
渠道和人才
财务资源
团队能力
市场力量
专利和经验
开发和设施
如何让大家持续相信你的计划, 对市场的判断
独有技术控制
如何让大家相信,没有你或你的目前的团队,
这个计划一样可行,
核心竞争能力
透明的公司管理环
企业运营之本,,换个坐标看世界 地产企业之魂
个人资产保值和增值
经营人的精神世界
人的幸福致取模式
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和空间 创造城市价值
业态创新
模式创新
灵魂主宰宇宙
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最常被人提及的法宝就是人性化管理。
抓住“人性”就抓住了世界~ 世界上最成功的组织是宗教组织
历经千年不衰,并且组织及成员遍及世界。这是因为他们贩卖了最大的人性。什么是
最大的人性,长生不老~参加我们的组织,修炼我们的智慧,就能进入天堂,永生不息。
世界最伟大的交易模式是股票交易所
它也是贩卖了一个极大的人性——不劳而获、一本万利~将你钱放在我们这里,不用
你操心不用你操劳,假以时日就能以钱生钱。 世界上最成功的产品
迪斯尼乐园,它贩卖了人类梦想回归童年的人性。 所以,能在人性层面运作的人,能够运作最大人性的人, 就可以智能通天、手眼通天!
中国商业环境变迁与企业管理创新
一个论断:生物进化论在商业生态中的适用
当商业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一大批适应原来商业环境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甚至
“种族”灭绝,而能够适应新商业环境的企业将实现由旧变新的蜕变而取得新生的能力,更
有一批新的企业群落会在新环境的催生下从艰难萌生到茁壮成长,最终得以蓬勃发展~
一个问题:
30年来,中国的一批批企业成长起来了,一群群个人发家致富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到处呈现出一派“万民皆商、奔赴事业”的景象。 想想看:这个事实的背后,隐含的环境特征是什么, 中国企业成长的隐含环境特征
过往30年:中国企业习惯了的环境
没有严重的经济衰退,不曾经济危机
不竭的人口红利(市场爆炸和行业增长)
WTO背景下的出口需求强劲、持续增长
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
低成本的资源和环境消耗
源源不断的低廉劳动力供给
天然的垄断优势(国企)
优裕的寻租空间(民企和外资)
企业公民意识淡薄,社会责任不重
社会冲突没有公开化,社会稳定
集团之间的比拼很少正面交锋、你死我活
走向未来30年:环境变迁
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就在眼前用之
人口红利边际递减
美元贬值、美国危机殃及全球
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改
资源瓶颈和环境成本
劳动力成本提高,供给有限
当经济衰退时,垄断将演变成灾
反腐、民意的觉醒、法治
红心鸭蛋、三鹿奶粉、矿难、污染事件
社会阶层分化加快,社会冲突显性化利益
利益集团介入市场机制,竞争扭曲
面对与思考:
中国商业环境面临大变局~在过往30年的隐含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如何适 应未来30
年的环境变迁,
从2010年开始往前展望10年、20年、30年:危机还是新生,
中国的哪些企业族群将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种族”灭绝,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将实现由旧变新的蜕变,从而取得新生的能 力, 哪些产业领域、什么样的企业群落会在新环境的催生下从艰难萌生走向茁壮成长 ,最终能够得以蓬勃发展,
企业家和投资家:你进入什么,退出什么,转型什么,升级什么,
面对当前的困难和危机,指望回到过去或沉湎于怀旧,都是于事无补的。 业态创新 模式创新
0>标杆项目
(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园区、大型高尚社区)
特征是“四化”:产业化是基础,人文化是核心,生态休闲化是准则,国际化是目标。产业化与生态体现自然的魅力,是市场吸引力的基础;核心产业与人文展现社会、历史、民俗的精华,是体验的核心,项目的灵魂,没有文化的项目是盲目,没有项目的文化是僵化;所以整体策划必须要吸引相关投资者和满足最广大的消费需求;世界正进入扁平化时代,都市型产业经济时代的产品应当是世界级的产品,国际化便成为其基本要求。 产品标准是“四度”:即世界一流的高度、市场需求的广度、本土文化的深度、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只有同时具备“四度”的产品,才拥有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的强大竞争力,也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因此,项目开发必须以“四度理论”来作为衡量的准绳。 业态创新 模式创新
产品导向是“五向”,向着需求个性化、产品多样化、市场细分化、形象主题化、品位贵族化五个方向发展。品位贵族化,并非意味着豪华、超豪华,而是必须挖出文化来。吃饱喝足绝不叫文明,程序复杂才叫文明,文明达到极致就是文化,文化达到极致反而返璞归真。所以,产业化与休闲产品必须往高端走,从品位角度讲就是要贵族化
标杆项目开发,找魂是前提,定位是关键。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大量不伦不类或名不副实的项目,不是魂不附体就是文不对题,定位不准、主题混乱、胡乱嫁接、生搬硬套,正严重困扰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大项目的定位,前提是必须立足市场,放眼世界,遵从“三因理论”,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定位的准则应该遵从“四从理论”,从全球产业园区和城市经营的发展阶段找规律;从低碳经济、休闲经济的时代趋势找市场;从全国和区域布局找坐标;从地方文化和产品本身的资源禀赋找方向。四者融会贯通,才能打造出符合产业和城市发展趋势和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案例:
大亚湾U谷、天津世界华人珠宝新城、成都双流高尚社区、湖南莽山旅游带 度人--道 领人--神 成人--佛
宗教:人从何来,最终到哪去,为什么,
哲学:人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伦理:道德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战略:业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启示: 经营人精神世界,打造幸福致取模式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一个问题:什么组织寿命最长,
佛教: 2500年
基督教: 1700年
伊斯兰教: 1500年
杜邦: 206年(世界上活命最久的企业)
儒、释、道、易经、中医、气功:几千年
启示: 祖先智慧和宗教智慧
遥想世界500强:是什么让一罐碳酸水、一个汉堡包和一些牙膏洗发水做成 了可口可乐、麦当劳和P&G那样大的企业,是什么支撑了新加坡凯德、星河湾、富力、宝龙、美国西蒙地产那样大的商业规模,
近观中国产业:以房地产业和乡镇企业为例,它们是怎样出发的,组织起 点怎么样、成长瓶颈在哪里,----从夫妻店、草台班子和家族企业到现代组 织的艰难之旅~ 对比二个异军突起的中国企业:复星与德隆,哪里是他们的命运分水岭,
启示:组织模式、组织体系和组织能力是企业的成长瓶颈与事业大限
提示: 做业务与做组织是二种很不同的东西,比如:做投资与做投资公司, 做纺织与做纺织公司,做医生与做医院,做房子与做房地产公司,编辑报纸 与做报社或报业集团,教物理和做教物理的学校,做纸巾与做恒安公司,做 汽车与做汽车公司?????? 话说海灯法师做不了国防部长和郭士纳不懂电脑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提示:党的三大建设与科班管理学的四大要素
三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
管理四大要素: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如果没有组织,世界将会怎样,
乌合的人群,将变成一股阻挡不住的“欲望洪流”,终究会泛滥成灾~ 群体的理性出路:学会组织起来,找到建设组织的秘密,让组织成员体验组织的力量,纳入组织的秩序,分享 组织的福利。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企业家心中的组织图景决定企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中国企业家的组织概念 进化路线
从没有组织概念到觉醒组织意识(没有组织概念,只有业务概念、生意概念、事概念、钱概念)
从觉醒组织意识到开始组织建设
从私人作坊和梁山团伙到正规组织
从产品经营型组织到资本经营型组织
从区域性组织到全国性组织,然后到跨国性组织,最后到全球化组织 从传统工业组织到信息化组织甚至是虚拟化组织
咨询师和投行家:学会识别企业家心目中的组织图景,据以判断企
业前景 与投资价值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梁启超论断:过激言论乎,
“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缺点,在没有组织能力,在没有法治精神。”(《 欧游心影录节录》)
“中国人缺于自治之力,事事待治于人。治之者而善也,则大纲粗举, 终不能百废俱兴也;治之者而不善,则任其弛堕毁败,束手而无可如何 。然中国治人者能力之程度,去待治者不能以寸也,故一群之内,错乱 而绝无规则。”(《论中国国民之品格》) “中国人不然,多合了一个人,不惟力量不能加增,因冲突制肘的结果 ,彼此能力相消,比以前倒反减了。合的人越多,力量便减到零度。所 以私家开个铺子,都倒赚钱,股份公司十有九要倒账。??总之,凡属 要经一番组织的事业,到中国人手里,总是一塌糊涂。 ”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组织设计的完整概念:
公司治理+组织结构+职务设计+流程设计
几个实用且常用的知识模块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划分
?母子公司的四种关系 ?集团职能定位的三种模式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传统与现代观点) ?组织设计的情景要素
?职务设计 ?流程设计与流程再造
?组织信息化 ?组织控制
从做生意到做组织、
从做产品到做基业长青
法人治理结构
怎样组成, 股东会
权利义务, 董事会
运行方式,
议事规则, 管理层
决策程序,
法律责任, 监事会
??????
如何建立相关利益者信任关系
清晰地告诉员工、投资者、客
户、政府及其它相关利益者
谋略智慧
房企谋势智慧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行业发展大势解析
慎言“价格论”,看多地产大趋势
房地产市场长期正相关于宏观经济走势,短期呈现“反经济周期”特征 十亿城市大军、低碳时代、保障性住房规划、产融结合等趋势带劢行业变革,风险与机遇并存
房地产融资渠道的扩展为产融有效结合提供了可能
布局智慧
房企布局智慧
中国房地产格局与供求结构解析
中国城市格局演变
一线城市长期向好,需求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二、三线城市价值洼地补涨,城市化质量将快速提升 四、五线城市顺应城市化大军,区域运营大规模展开 城市边缘带—产业地产与旅游地产各领风骚
资本运营智慧
中国房企的金融环境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金融环境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缺钱现状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及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中国房地产企业缺钱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金融建设水平普遍极低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房地产行业将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资本十分丰富,但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资本工具十分缺乏 金融现状与发展趋势
企业金融建设能力极弱,金融建设体系不完善 投资策划及投资管理十分落后
企业的金融能力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大小 金融策划的水平往往决定着项目的成与败
地产与金融的结合将更为紧密,金融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改变地产的传统盈利模式
地产金融投资商将成为地产行业的主角
地产基金、地产信托等新的地产金融工具将得到快速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金融能力体系建设
第二部分
房地产企业金融建设的误区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精神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核心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模式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通道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平台
房地产企业金融建设的误区
金融建设就是融资,金融能力就是融资的能力 融资就是“借钱”,借钱只找银行
企业的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缺钱的时候才融资,融资是为了解决需求—债权融资的误区 没有能力完成的项目才走合作之路—股权融资的误区 必须符合上市条件才开始上市工作—资本融资的误区 融资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责任
金融人才就是金融机构出来的人才
什么是资本精神
就是资本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背后的宇宙规律与道德精神。是创造财富的财富。
是一种发展的本能和动力,发展的善的欲望就是资本精神。 一句话,大国崛起、企业发展、居民生活的富裕的一条康庄大道 。
资本精神有“三个拼命”,就是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为神圣的目的而花钱 。 正确读懂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是将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本,再由资本变成证券变成现金这样一个不断的价值放大提升的循环过程 。
它是怎么样通过什么工具来放大的呢,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就是市净率,所谓市净率就是每股的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说按照我们现在的市场概念,市净率一般是把现有的价值放大到了3到4倍,所以大家买股票,市净率越低的股票,它所投资的价值就越高。第二个概念是市盈率,它是在一个时期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越高,泡沫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一般来说市盈率是指现有的价值放大到10倍或者10倍以上,以这样的一个价格把它卖出。有的就更高了,在最高的时候100倍、200倍都有,茅台酒达到了100倍以上。
除了法律规定外,其他都要创新
“用钱买不到的资源才值钱”
“花钱的方向”决定着“未来的挣钱能力”
“花钱的过程”制约着“未来的挣钱能力”
资本经营的内涵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益。《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资本是公司制条件下企业出资人对企业投资形成的出资人权益,或者说是所有者对投入经营财产的所有权,资本以可分割的权益形式存在,是“资本化”的资产。
资产和资本的内涵
资本运营的内涵
资本运营是指企业以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或可以
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优
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营运效益的经营活动。
资本经营的内涵
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即一切有形无形的存量、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另一常用的概念
资本经营的内涵
根本目标:资本增值
直接目标:利润
核心目标:经济效益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资本×(资本利润率,正常利润率)
资本运营的目标
资本经营的内涵
明确创始人资本所有者的地位,明确产权关系,确保创始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改变行业格局,让市场重新洗牌。
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消费基金向投资基金转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提高市场分额,增加市场销售量,实现规模效益,培育和造就一批能与世界上知名的大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相抗衡的产业主导权大企业和大财团。 资本运营的意义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核心
信用是资本运作的核心与本质
金融资源(银行、政府、上市、信托、基金、并购重组、投融资、资产)的建设是一项长期
系统的工作
债权融资资源的建立靠技巧、维护靠信用 股权融资资源的建立核心是诚意和让利
多种融资资源、各种融资渠道的整合利用
金融的五维信用和财富定位
一是质量信用
二是流量信用
三是政府信用
四是企业信用
五是基金信用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模式
房地产金融控股
地产PE
地产股权融资方式
房地产基金
地产投资信托REITs
房地产融资与现金流策略
兼并重组
房企IPO
资本运营裂变绩效 房企价值最大化
房地产风向标与标杆企业
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
标杆案例—万科地产和朗诗地产:求变与不变 区域升级与城市综合体
标杆案例——宝龙地产和万达:城市广场与新兴城市同发展 消费升级与商业运营
标杆案例——海印股份:从专业租户到综合商业运营商的飞跃 全民休闲时代与旅游地产
标杆案例——南山集团:产业链整合的旅游地产综合服务商 城市产业带与产业地产
标杆案例—华夏幸福基业:“工业园+地产”的区域运营商 房企战略转型----资本运营
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必然是资本的天下。要当 总设计师参与、发展地产的方式主要包括项 目合作、资产组合管理、收购、并购等,主 要将围绕着资本合作而展开,非直接开发 .
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
深耕于住宅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依据关自身资源和发展特色,大致可分为三类:
资本运营型:以香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代表,包括国内在资本市场上抱得满盘钵的上市开发企业,包括绿地、恒大、富力等;
产品开发型:以万科、金地等企业为标杆,通过产品端精耕细作,提升产品力,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
资源占有型:包括保利、绿地、上实、远洋等企业,土地获取等资源优势明显。
从住宅房地产市场开发起步至今,由于外界融资环境、市场发展阶段等发生了重大转发,传统擅长产品开发、精耕于产品端的企业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伴随着地价迅速上涨,资本运营型以及资源占有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突出,通过上市融资、资源垄断等大规模囤积土地,从而实现规模的集聚扩展。而传统的产品开发型企业,无论是企业经营收入,还是利润,增幅都相对放缓。
区域升级与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的经营或扩展与普通商业经营思路所突出的核心要点有二:
?? 与城市发展同步,引领城市升级。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或区域进入发展新的阶段的象征,更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
与地方政府需求呼应。城市综合体拥有复合化的物业类型,不同物业类型根据关自身的特点,一般在综合体中会承担不同的功能。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针对各自需求的不同,各个物业经营的侧重点差异较大,要与政府主导规划发展方向同步,顺应区域未来发展需求。 ??
所涉及物业类垄多元化,以战略合作伙伴为核心的独特定位有利于企业形成排他的竞争力,如深振业与沃尔玛超市的战略合作等。
消费升级与商业运营
海印股份:
从专业租户到综合商业运营商的飞跃
全民休闲时代与旅游地产
南山集团:
产业链整合的旅游地产综合服务商
城市产业带与产业地产
华夏并福基业:
“工业园+地产”的区域运营商
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
第一大资金:
定金和预收款,占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50%左右
第二大资金: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3左右
第三大资金:
银行贷款
房地产生态景象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会贬值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房地产。10、20年前你在曼哈顿买一个房子现在是什么价值,10年前你在香港中环买一套房子现在是什么价值,或者10年前你在深圳买一套房子现在是什么价值,10年前我们买一套房子,住了10年后结果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增值了。这个规律就是房地产的金融特性。
第二,中国已经有了巨大的房地产存量资源。前20年中国房地产走了一个错误的道路,用冯仑的话就是香港模式。房地产本质意义搞错了,忽略了房地产金融属性。所有进中国来做房地产的公司有哪一个是开发商,一个没有。包括西蒙是一个金融机构,它不是一个
开发商,但是它实际上有开发的职能。把投资、融资融为一体。现在与未来就是:房地产、商业零售跟金融的融合。
房地产行业此轮的调整发生在银根收紧的前提之上,自然而然,资本便成了开发商们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力量。而在这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力量最弱,最可能出现无钱买地、没有融资能力,从而影响到生存、后续竞争和发展。
“放眼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哪个国家有像中国这么多房地产企业,洗牌在所难免。” 无论是资金面、人力资源、企业管理水平、营运能力等等方面,中小企业都无法与大公司、大企业比拼 .
拿地成本普遍超过30,,在一线城市甚至接近50,
房地产生态景象
中小型房企融资
第一阶段:项目公司融资
1、私募股权融资。
2、优先股融资。
3、混合模式。这种融资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项目的自有融资能力,为银行贷款奠定基础,而
且降低开发商的风险。毕竟这笔资金是股权性的,兑付的压力没有这么大。
第二阶段:项目开发融资。现在主流是银行。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信托。我们珠三角面对的 信托金融环境不是太好,珠三角的金融生态、信托生态远远不如北京。比较实在的办法就 是用担保公司提升信用,最后获得一些银行贷款。
中小型房企融资
第三阶段:物业融资。
1、预售备案融资。你的楼可以用预售证备案达到抵押的目的,预售备案最近也遇到一些法律障碍,但是这个我们也有一些绕过的办法。
2、产权融资。
3、让位担保。其实是一个5年期的抵押贷款,以让位的形式人家就不用太担心。 4、售后回租,高价套现,提高租金,比如我一次性给你几年租金,这变相降低了你的首付。
第四个阶段:租赁权融资。
第五阶段:开发商债务重组融资
中小型房企活路--合作、上市 、差异
3-4家企业组成一个临时组合,先建立好退出机制,拿地的时候大家一起协助拿地,也可以组建新公司合作开发,到了一定时间后,通过项目回购等方式,该退出的退出,留下主要企业继续开发。
快速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较高的专业开发水平,就会有资本主动上门来找你合作。 境外上市(因国内限制,三年后会是高潮)
产品类型的错位、发展区域的差异化以及市场空间差异化三个方面,“比如,多做一些老年公寓、青年会所、酒店式公寓甚至像农贸市场改造这种大企业不愿意做的特色产品,并把发展的视角落到大牌房企涉足不到的二三线城市。
中小型房企活路--合作、上市 、差异
在未来地产发展的格局当中,即便是上市企业,也很难光靠上市融资、增发、配股、发债来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必须综合运用金融杠杆,比如REITS。
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战略合作,就像绿城与西子的合作,绿城要资金,西子要投资,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实际上像万科与南都的合作,华立、杭钢的战略调整,说穿了都是在为资本让路。
所谓的千军万马进房产可以变成资本投资而非房地产开发经营。”
融资方式13种:
房企融资“救命稻草”
地产PE:“食物链”的顶端
银行、信托给钱有限,“数来数去一条路就是私募基金,谁能把握住私募基金,就肯定会成为赢家。”
基金类型:核心基金、增值基金和机会基金
核心基金:持有具有稳定租金收益的物业
增值基金:持有收租物业同时也进行新的投资
机会基金:主要投资开发领域或者公司上市前股权
房地产投资是三个层面:公司、项目以及资产。投资到项目上更安全,因为股东有更大发言权。
信托杠杆融资
“股权+回购”模式
已退烧
信托资金:债权和股权两种形式。
模式的好处:在项目资本金不足的情况下,信托资金以股权方式注入项目公司,使其满足项目资本金不低于35%的要求,为银行开发贷资金的进入扫清障碍。
“无本取贷”新模式
星耀控股预期嵩明项目的楼盘价格能达到1.8万元/平米以上,这样,总投资43亿元的嵩明项目,能够产生49亿元的净利润,资产收益率114%,净资产收益率(嵩明项目公司的净资产为6亿元)达817%,星耀控股投入嵩明项目的资金仅仅是前期的1亿元(且已经套现),其暴利预期令人目瞪口呆~
信托融资连带楼盘营销
信托公司为投资者设计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不行使购房权,预期年回报率13%;
另一种是行使购房权,投资者可以获得8.6折的折扣,并同时享有每年3%的收益。 投资者会根据个人喜好被分为A、B两类。
,类,只进行单纯的金融产品投资,按年分配利润,信托期满后全额返还本金; ,类则会直接与融资项目的产品接轨,也就是选择双重收益。
融资高手
西蒙集团:随时融资,募资成本只有1.8%—2%
万达:只要合理利润,会做复杂事情, 银行追捧,境外基金竟要
华联:拿百货做架构,其实是做资本运作,有的项目买过来,有的项目卖出去 融资套现
产权式酒店 (时段度假+产权杠杆)
吸纳境外基金:给境外投资者设计了三条路线,实际上他挣
了三笔钱:
第一笔钱:10%的资金。一亿的楼,每年1000万的租金。这是什么钱,实际上就是借钱的利息。
第二笔钱,这栋楼赎回去的时候,商铺已经升值了。五年以后赎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成熟的商铺了,他要中间的差价。
第三笔钱,人民币升值。万一五年以后人民币升到1:4,他就挣到了100%的利润。 世茂地产资本运作
深国投案例
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案例。实际上开发商业地产不单单是盖好了卖给基金,非常重要的是前期开发的资金怎么解决。比如沃尔玛今年开25个店,需要50个亿,一般公司拿不出这么多钱。比如深国投、凯德拿了10个亿,我可以怎么开呢,每个项目可以做信托产品,我们可以用信托产品一起做到50亿的规模。但是信托产品的周期可能只有2年,那就是说你取得土地到盖好交给沃尔玛的时候,这个时候由自有资金、信托、银行贷款来完成 什么传统的房地产公司要向REITs提升,
REITs有五赢
REITs四个成功要素
五、资本通道的建立
资本通道的畅通是地产业发展的必须之路
上市准备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
资本通道的建立并不是为了融资,而是拥有操作资本的工具
灵活的上市之道——成功为原则
六、金融平台的建立
产融结合,地产商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地产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的最佳途径
产业基金—房地产商最应该面对的金融工具
拥有工具是重要的,但变成工具则是有风险的
股市到底是什么,
资本运营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天上飘的钱,评价我们一个行业,评价我们一个企业,评价我们一个企业家的过程,它用的观点不是一个观点,用的方法和尺度不是一个方法和尺度。
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杠杆估算,它可以把一个企业杠到天上去,也可以把一个企业杠到地上。就是一个企业,同样的市场的管理效率,同样的恒定值,在股市里面,不一样的运作,和整个天上飘的钱不一样的评价方法,就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从大公司的整个思维来看,收购兼并是干什么,说到底就是消灭竞争对手,就是维护自己的领袖地位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股市真正要追求的,实际上是要追求一个领袖的概念,领袖的未来,领袖的预期。在追求的这个过程来面,碰到收购兼并和重组,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的过程里面,资本是支持强者,谁强资本就会涌到哪去,高估他的整个市值,高估之后让他有能力在高市值下把对手消灭掉,而这个过程里面,资本市场是不支持弱者的。一旦他发现你的前景不好,他不支持你,你必然会走到任人宰割的地位。所以我们经常讲,真的到企业上市的时候,全
世界的老板都天天盯着自己的市值,盯着自己在股市上到底值多少钱,你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别人就要来攻击你了,就要来收购你了~高到一定程度,你就有强大的力量摧毁世界上的一切,维护自己的领袖的地位。这是第二种资本运作。(中国大半上市公司还没学会市值管理) 在资本市场里,需要重要的策划,很多策划的整个价值连城的价值,现在我们想起来都觉得在当时条件下,是特定条件下取得的特定的策划的收益。
从大公司的整个思维来看,收购兼并是干什么,说到底就是消灭竞争对手,就是维护自己的领袖地位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五大不足
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动欠主动
二、参与公司不多
三、上市公司采用方法也欠科学 :增持十分强调增持节奏、数量和时点等元素的把握 四、是管理思维欠系统
五、是危机管理意识较薄弱
市值是公司综合实力的晴雨表
第一、市值管理是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
第二、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许多做产品出身的企业家往往认为,提升竞争力,就是把做产品的供研产销各个环节不断地做得更好更有效率就可以。事实并不尽然。还要考虑如何在产业变迁中扮演角色,如何在资本市场上确立起信誉营造出吸引力,打造出对竞争对手有着压倒性优势的资本强势,如何利用股价和市值来展开收购兼并、资源整合,如何通过做好市值管理来建立和谐的股东关系、确保公司治理安全、对抗恶意股东扰乱和敌意收购袭击,
第三、市值是企业家经营能力和职业声誉的最高体现和综合指标。国际领袖形象,企业家或经理人的天职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四、重视建立长效机制和打造专业团队:能否把握好资本市场的时机,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实现公司市值契合需要的阶段性见利见效,是反映一个公司市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阶段性见利见效”应该成为一个市值管理原则,但一不小心这个原则就容易堕落成面对资本市场“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应需应急性股价操纵 市值是公司综合实力的晴雨表
全方位
抓实干
一、上市公司要有系统地建立市值管理的组织机制,包括市值管理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其职位说明、业务流程、应急反应机制、危机处理机制等;
二、要科学地设计和建立市值管理的工作内容体系、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三、要科学地建立市值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市值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绩效考核、薪酬体系、职业生涯、职务晋升、团队建设、培训和学习等;
四、要设计和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市值管理策略体系; 五、要常态性地进行企业现行做法与市值最大化要求之间的一致性检验,并弱化其中的不一致做法,强化其中的一致性因素;
六、深刻理解市值利用和将市值转化成产业竞争力的商业
机理和操作逻辑,建立起市值利用的常态模式和机制。
2009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九阳、海尔、美的、苏泊尔和长虹总市值变化图 2009年3月9日,作为后起之秀的九阳股
份的总市值首 次超越青岛海尔,这一现象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思索。
不断加息 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
不断减息 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
通胀水平 增长趋势 债券
爬坡阶段 股票
复苏阶段 过热阶段 大宗商品 滞胀阶段
现金 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美国资本市场表现排名前十的产业
复苏阶段 过热阶段 滞胀阶段 爬坡阶段 娱乐酒店 7.4 电子设备 4.8 烟草
20.6 零售
24.8 汽车
7.2 IT硬件
4.5 天然气
18.8 房地产
20.1 软件
5.1 有色金属 4.2 石油
14.7 家庭用品
20.1 零售业
3.9 石油
4.2 矿产
12.4 信托
17.1 房地产
3.8 机械
4.1 医药
11.6 软饮料
17.0 电信
3.7 软饮料
3.7 航空国防 9.7 烟草
14.6 金融
3.5 软件
3.7 食品
9.6 银行
14.2 食品医药 2.8 天然气
3.2 健康
8.2 健康
13.9 IT硬件
2.8 医药
2.9
保险
7.0 食品
13.6 航空
2.6 多元化
2.8 生活保障 5.4 服务业
13.2 美国资本市场表现排名前十的产业
复苏阶段 过热阶段 滞胀阶段 爬坡阶段 娱乐酒店 7.4 电子设备 4.8 烟草
20.6 零售
24.8 汽车
7.2 IT硬件
4.5 天然气
18.8 房地产
20.1 软件
5.1 有色金属 4.2 石油
14.7 家庭用品 20.1 零售业
3.9
石油
4.2 矿产
12.4 信托
17.1 房地产
3.8 机械
4.1 医药
11.6 软饮料
17.0 电信
3.7 软饮料
3.7 航空国防 9.7 烟草
14.6 金融
3.5 软件
3.7 食品
9.6 银行
14.2 食品医药 2.8 天然气
3.2 健康
8.2 健康
13.9 IT硬件
2.8 医药
2.9 保险
7.0
食品
13.6 航空
2.6 多元化
2.8 生活保障 5.4 服务业
13.2 互联网
银行
保险
公用事业 航空
制药
制药
化工
汽车
钢铁
啤酒
纸浆/造纸 饭店/快餐 钢铁
食品
汽车OEM
玩具
橡胶/轮胎 卡车制造 飞机OEM
造船
酿酒
自动控制 烟草
国防
制鞋
软饮料
+
_
41% 59% +
_
42%
58%
+
_
50%
50%
+
_
70%
30%
5
10
15
20
Min
Max
产业集中度 CR3* 100% 90%
8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时间(年) 第一阶段 初创
第二阶段 规模化
第三阶段 集聚
第四阶段 平衡和联盟 注*:CR3=最大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基于价值成长数据库的25,000家公司)
气泡的大小显示较弱的并购业绩
气泡的大小显示较强的并购业绩
产业史告诉我们:产业演进分为初创、规模化、集聚、以及平衡和联盟四个阶段。产业的演
进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不能逃避的。
产业竞争规律 100%
80%
60%
20%
40%
第一阶段
初创
第二阶段
规模化
第三阶段
集聚
第四阶段
平衡和联盟
5
10
15
20
时间(年)
0%
公司百分比
产业整合过程中公司数量的变化
在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将不无例外出现上图描述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整合的浪潮将义无反顾地席卷你所处的产业
长期的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拥有长期战略规划的管理者
只有沿着产业演进曲线发展才是企业成功的战略。
产业竞争规律
(1)中国VS.美国:美国究竟会不会从此走向国家衰落,中国有没有可能超越美国,?? 正方与反方:都是观点鲜明、理据凿凿??
我直觉与预感:美国变数很大
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形势: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全球实力向东方转移,中国渐成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用人均GDP来衡量,700年前的中国是地球上最富最发达的国家。大约在公元1000年,中国人改进了磁铁罗盘并用于航海;公元1045年,中国人毕昇开始了活字印刷术。当时开封是中国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在宋代,这里是首都,有上百万的人口,相比之下,伦敦仅有1万5千人。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直观地炫耀着历史上开封的辉煌。桥上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茶楼和饭馆生意兴隆。
强宋时代,中国GDP占领世界经济总量的80%;19世纪早期,中国GDP的总量占世界的30%,20世纪初,跌到13%,30年前改革开放的前夕,不到5%。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又回升到大约15%。
11世纪的非洲和欧洲的人均GDP大约还旗鼓相当,但是之后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却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1000年前欧洲能主宰世界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但是500年后,欧洲却开始拥有世界的主导地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在历史上能先后称霸于世界。
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形势: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全球实力向东方转移,中国渐成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版图将面临解构和重构
比如金融领域:全球资本市场将进入多极化时期,亚洲金融体系会在全球提高比重及影响力,并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
上海+香港市场有机会成为“新世纪的华尔街”,人民币有机会成为全球性硬通货,统治了世界经济半个世纪的“美元霸权”将告结束。
习惯了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将受到怎样的冲击,??
习惯了的标杆倒了,思维坐标陷入迷乱。一系列的“真理”将面临新疑问、新思考: 一个银行盈利好、信誉好、没持有美国的不良资产、完全符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是一个安全的银行吗,
一个公司拥有核心技术、最佳品牌、最大市场份额、最多客户,就是一个不会倒下的公司吗,??
大企业病爆发,500强时代终结,很多名声很大的品牌公司将陷入危机、解体甚至倒闭。 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形势
1、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中国经济走在一个“康德拉耶夫周期”上,经济增长和股市楼市的走势长期看好。此间,中国国内的商业景象是:商机涌流,层出不穷,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
2、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全球实力不可避免地向东方转移,中国将逐步取代美国地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经济版图将出现“东升西落”的重构,西方经济世界衰落,东方经济世界升起,跨国投资、重组和产业转移的商机很大。
过去30年,所谓全球化,其主流趋势,实质上是全球的美国化
未来30年,所谓全球化,其主流趋势,实质上是全球的中国化
经营意味:
1、跨国公司,凡是中国化步伐落后者,必将衰落
2、中国公司,凡是全球化步伐滞后者,多将失势
怎样看待中国的商业机会
中国的商业机会之快:
事件1--武广高铁3小时贯通南中国,全程时间缩短2/3
事件2--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比亚迪汽车销量增幅162%
事件3—一个私营企业的15年成长—复星集团
事件4—中国从经济崩溃边缘到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就用了30年时间,至2026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整个社会在“被加速”,企业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机会时刻存在,从创业到世界级企业只消十几年、20几年的时间。
速度变得很重要甚至很致命:速度反映的是一种生命力和能力,企业必须保持增长速度;跟不上这一轮发展速度的企业终将被收购、被淘汰。快速判断、快速反应,特别重要。生存就是赛跑。
企业成长的本质在于完成系统思考的基础上,找到“某一加速点”实现单点突破拉动整体成长,切忌花费大量精力面面俱到
启示:
中国未来产业投资机会
机会源于变化,中国社会变迁是中国投资机会这条大河长江的“河床”。真正有眼光的投资
人,一定要保证自己清楚社会变迁——河床的走势,才能保证自己做到两个要害:一、顺势
而为;二、始终站在风口浪尖。
中国社会变迁以“经济腾飞、体制转轨、人口质变”为三大主旋律。而这三大主旋律衍生出
中国的”八化”。几乎所有的重要投资机会都围绕这“八化”展开。
中国社会变迁 经济腾飞
体制转轨
人口质变
世界社会变迁 工业化
城市化
民营化
资本化
老龄化
提升化
集中化
全球化
国企改制
不良资产
证券业
银行业
能源矿产
机械装备
环保节能
房地产
基础建设
公用事业
钢铁、合金 汽车、汽配 焦炭、铝业 信托业
寿险业
福利业
医疗业
世界工厂
消费升级
所谓全球化 即:全球的 中国化,以 及中国的全 球化。
中国产业投资机会图解
八、公司成长与资本市场
一系列的问题,值得你去思考与应对:
3000点:会涨还是会跌,能买还是不能买,
未来3-5年,股市会怎样,大市水平走向如何,什么产业受欢迎 ,什么产业受冷落, 上市还是不上市、什么时候上市、选择什么市场上市、以什么方 案上市, 未来20年:境外资本市场与A股市场发展趋势和格局演变如何, 所有这些,对企业成长和企业盈利模式意味着什么,怎样应对,
??????
估值:你的公司究竟值多少钱,
A、B、C 三个公司、三张财务报表:收入10亿元,净利润2亿元,未来10 年 年均增长率30%,现金流状况相仿
问题:这三个公司的市值会是一样吗,
如果按科班的金融经济学理论估值(比如DCF),应该是一样的。 事实上,很不一样,而且差异会大到让人不可理喻的程度。
加入一些情景,假如:A是钢铁或建筑公司、B是房地产公司、C是LED或风 能或新型搜索引擎公司呢,
思考与启示:同样的盈利状况,股价却大异其趣。这其间意味着什么, 1、利润与企业价值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广百集团
2、怎样估值:你公司究竟值多少钱,上市前,上市后,
3、怎样让资本市场认同你所期待的公司价值:价值描述、报表策略、市场 策略、IR&MR??????
什么公司值得收购,
1)公司市场与控制性溢价(控制性溢价迟早要实现~)
2)谁的控股权值得收购
绩效改进空间大、资产重组和公司再造可行性强的中小型上市公司(大型公司也无妨)。 WTO情景下,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能够密集受惠的公司。
中国正在生长中的产业,比如教育产业、体育产业。
核心资源当地化或市场当地化、主要靠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取胜而不是主要依靠技术领先取胜的产业,比如水务、地产业、百货零售业、传媒及出版。
中国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公司,比如稀土、钨矿、水利、景观。
九、并购重组的二大基本思路
金融性并购:
宗旨:以捕捉投资机会为宗旨
核心命题:估值
追求:物有所值,物超所值,价格预期
战略性并购:
宗旨:以优化经营资源的配置结构为宗旨
核心命题:配置
追求:协同效应、竞争优势、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事业扩张
类型举要:
1、整合资源——基于产业价值链
2、整合产业——基于执掌产业秩序
3、进入或退出某个产业
4、基于竞争要求(金地、某地产公司)
5、进入或退出某个资本市场
6、存量资产盘活(未必是套现,可能是先强化或战略结盟)
7、控制权争夺
并购重组的灵魂
灵魂:改变结构、提升效率和价值
结构是致命的:
石墨和金刚石
JP摩根重组新大陆
中国案例:世茂、万科
对资产管理公司启示
改变估值思维:从基于标的品质的估值到基于结构优化的估值 改变买卖策略:从基于处理和回收的买卖到基于买卖的处理和回收,比如为了卖而先买。
改变战略思维:从不良资产处理战略到资产管理战略
操作过程的成功要点
从收购目的出发确立收购标准,选择合适的收购对象(资源型) 收购方案设计(交易结构、股权结构、股东结构、步骤与策略) 谈判与公关(概念、打什么牌—深惠地产,公关和私关--关系疏通) 存量处理:(业务、资产、债务、人员、合同——作为一个战略主体还是作为一个经营环节,)
作价(学会出牌、谈判、一揽子解决问题—川仪、支付条件、盈利模式) 重组与注入(注入什么、作价、规范操作、监管程序疏通和报批、时机选择) 市场公关和股价定位
管控与整合
收购融资和后续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上市公司担保融资、配股、增发) 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风险、泄密风险、价格风险、监管风险) 2、控制性溢价可望在未来5年实现
1)公司市场与控制性溢价
2)谁的控股权值得收购
资产重组和公司再造可行性强、升值潜力大的中小型上市公司。 WTO情景下,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能够密集受惠的公司。
中国正在生长中的产业,如教育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与文化、新材料。 核心资源当地化或市场当地化、主要靠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取胜而不是主要依靠技术领先取
胜的产业,比如水业、地产业、百货零售业、传媒及出版。 中国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公司。
购并重组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3、国家股法人股升值的途径
2)公司经营态势走强、产业前景看好、经营业绩成长,导致国有股和法人股升值。 3)收购性升值。
4)上市流通的财富悬念。
1)高市盈率首发(IPO)、配股和增发导致的每股净资产升值。
购并重组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4、切入的渠道与策略
1)渠道:收购既是和参股将是
2)策略:
a)以产业思维统领并购行动
b)用管理咨询推开投资大门
符勇案例: 彩虹集团
购并重组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1、当年华尔街杠杆收购的历史性机会,在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重现
1)杠杆收购的赢利范式
杠杆融资、收控公司
战略重建、资产重组、管理改进
绩效提高、股权升值
卖出股权、实现赢利
购并重组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战略性并购重组操作的成功要点
从集团产业战略出发
把并购重组放在集团的总体资本运作规划中来考虑
操作上的良好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
并购重组放在集团的总体资本运作战略中来考虑 1、可能是借壳上市,也可能是通过收控上市公司来实现新事业进入、集团资产结构优化(比
如资产置换成上市公司的股权)、存量资产盘活或套现(某B 股公司或烂尾楼)等
2、未必是收购或重组一家上市公司和实现一个目的,可能是发展一个板块和实现多重目的
财资管理体系
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和融资策划
第三部分
项目投资策划
项目融资策划
房地产项目资金需求分析 :
项目融资策划
房地产项目融资策划的融资模式选择 :
项目融资策划
房地产项目融资策划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内容 : 行业成长与投资机会
资本经营核心命题
现代企业家的十大玩法
符勇同行
共铸伟 业
范文五: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Financial
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 (Financial Market & Application)
English / 汉语 (updated 2007)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介绍现代投资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本课程将讨论金融 市场的一般概念、 普通股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他金融工具, 包括固定收 益证券和衍生证券的基本形式。 本课程还将讨论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投资组合选 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其他现代投资理论。 通过案例研究、 练习和课堂讨论, 学员将探究现代投资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学员对象
国内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等机构的高级经理和高级顾问; 各行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外资 企业的董事长、 总裁、 总经理、 首席执行官、 首席运营官、 财务总监、 投资经理、 财务顾问、 法律顾问及其它各部门主管等等; 其他行业中负责公司财务管理或对 证券市场、 投资及融资感兴趣的管理者和职员, 以及社会机构投资者也可从本课 程中获益。
学员受益
?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及分析市场效率的方法;
?应用基本比率分析和定量模型来分析普通股和价值投资
?掌握投资理论并应用于投资组合选择 , 资产配置 , 股票系数估算及风险分析; ?对固定收益有一整体了解
?对衍生证券市场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衍生证券有一全面了解。
?为企业介绍在海外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协助投资者快速寻找优秀投资项目,进入市场。
?上市的优点有哪些 -上市的弊处
?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成功的原因
?准备首次上市的公司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新加坡上市优势
?更容易、更早地 进入资本市场
?直接到海外上市的步骤
?纳斯达克市场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马来西亚的机遇 -你在亚洲的利润中心 -MESDAQ 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
?目标收购公司的搜寻
?中国移动通信债券发行
?买壳上市动因分析
?风险投资的运作程序
课程内容
?证券和证券市场
?外汇交易市场
?投资银行市场
?基金管理市场
?风险基金投资市场
?內地企業在海外上市成功的原因
?远期外汇、期货、掉期和期权
?私幕融资
?项目融资
?招商引资
?图表分析
?离岸金融市场
?财务策划
?企业与银行资信评级
?共同基金市场
?网上交易
?风险基金投资
?保险市场
?中国股市分析 2007
部分实际案例
?企业与银行资信评级 Credit Rating (Updated 2006)
?共同基金市场
?银行债务市场 Consumer Finance Market in Japan & Korea (Updated 2006)?保险业市场分析
?中国股市分析 China Stock Market (Updated 2007)
?ABC 企业在香港上市 (Updated 2003, 2007)
?外汇交易练习 (Updated 2007)
?30家成功在新加坡上市的内地企业 (Updated 8/2004)
教授
李统毅博士 Dr. Marcus Lee drmarcus@126.com
李博士 , 马来西亚藉,现任美国道亨集团(投资银行 )副总裁 / 中国首席代表 () ,美国纽约道亨集团 ,曾任美国 Refco 十 大期货行副总经理兼企业发展部总监, 美国纽约国泰证券分析师。 李博士是, 英 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ACCA),美国纽约金融管理学院 (NYIF)和美国纽约保 险公会 (NYLPA)的会员。
李博士为超过 600位市长,区长,县长 , 局长在招商引资 , 募集资金提供建议和 经 济顾问 。 ASEAN Summit 东盟峰会 , 巴里 APEC 2003, 泰国 亚太经济论坛主讲嘉
宾。李博士所在的曾先后为 200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和募集资金提供建议, 其中包括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融资及海外上市等。李博士为 12个行业 策划 风险基金 投入。 李博士曾长期为美国 NASDAQ 那斯达克上市前准备作财务 咨询公司, 还担任美国纽约 外汇基金经理 , 管理三十亿英镑的投资基金, 同时监 管贸易、基金、市场扩展、销售经纪、税务和法律等诸多部门,执行战略部署以 及新方案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
李博士掌握三国语言,熟练中国的四种方言,到访学习与工作超过 30国家,曾 担任 马来西亚吉隆坡证券交易所 MESDAQ 推广演讲人以及 Asia Business Forum 亚洲商业论坛的演讲人。 李博士为马来西亚一百强上市企业投资中 国 提供 建议。 李博士是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Baruch College, Zibonick Financial Center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EMBA 教授、国内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EMBA 客 座 教 授 。 李 博 士 毕 业 于 澳 大 利 亚 Monash University , 英 国 Hull University ,在美国 MIT 从事访问研究。在美国纽约 工作。
学历
EDUCATION
Diploma (Information System)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Bsc (Hons) Accounting & Finance, Hull, England, UK
Phd (Economics) Thesis: How Foreign Exchange Works, Canterbury, England, UK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eries 7 (Securities) New York
Series 3 (Futures) New York
Series 63 (Mutual Fund) New York
FMUTM (Unit Trust) Malaysia
NYLIA (Life Insurance) New York
ACCA (England & Wales) UK
Dr . Marcus Lee is the author of numerous articles including Going Public: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Take Your Company Public, Including Small Medium Enterprises and Security Analysi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See Through a Company, Including Short term Trading and Long Term Investment . Marcus has reviewed thousands of business plans, assembled management teams, structured and implenment IPOs for many years from New Y ork to Shanghai, from London to Australia. He is a founding partner for an Investment Bank in New Y ork, Head of Forex Operation, founding partner of an e-commerce online trading, Speaker for Stock Exchanges, EMBA Professor of finance to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United States, China; Conducted over hundred of corporate training and conferences on IPO, Corporate Finance, Security Analysis, Trading Techniques, Foreign Exchange etc. 时间计划
课程安排以最后确认为准。
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讲授、 案例分析、 专题介绍、 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力求使 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 在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和用理论指导实践两方面 有较大的收获。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面授为主, 同时每次面授之后留出相当时间答 疑。案例讨论和决策模拟,最后由老师作简短的讲评。
提出若干经典著作和文选,供学员在课前、课后阅读,留给相当数量的思考题, 让学员充分复习、思考和讨论。 )
课程参考书
Book title: 解读华尔街
Publisher: CITIC Publishing House
ISBN: 7-5086-0114-9
Price: 26.00
考核办法 : 作业与案例讨论
课件 : PPT
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期刊、网站 课程安排
部分客户名单 Partial Client 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