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人文学院 历史学101班 王冰(10020120)
摘要:中国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迫切的探索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以日本为师,企图依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来抵御外侮,实现强国富国的梦想。但是由于我国资本主义先天发展不完善,后天发展又多遭压迫,所以他们在经济上的不成熟导致了他们政治上的幼稚。为了寻找变法的依靠,转而投向并没有实权的帝党,不幸的是,帝党后党的政治斗争波及维新派,直接造成了变法的失败。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维新派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幼稚和变法策略的失误造成了变法的失败,也使得中国错失了一个发展自己,追赶世界潮流的一次机会。
关键字:戊戌变法;措施;利益;政治幼
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中,有两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们为愚昧的国民带来了开阔的视野,也为落后腐朽的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作为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变法不仅仅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有识之士寻找救国强国道路的一种尝试。
戊戌变法是发生在1898年的一场政治变革运动,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从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无需政变结束,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又因这场变革发生在戊戌年间,故称“戊戌变法”。严格来说,戊戌变法是维新派要求变法并付诸行动的高潮。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尤其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泥沼,而对日的割地赔款则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划分各国殖民势力范围的高潮。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等知识分子于1895年4月联合起来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被视为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第一次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的一场爱国性质的运动。自此,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开始了各种宣传变法维新的活动,从1895年夏至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创办报纸、学会、学堂,并积极发表言论,宣传变法维新,为变法制造舆论。
尽管当时清政府允许民间私自办厂,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些发展,但在封建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下,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是很弱小的,维新派不得不从其他阶级中寻找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者。由于维新派与封建统治者有较多的联系,所以他们选择了与反对变法的顽固派的敌对势力——帝党,作为他们变法维新的坚强后盾和支持者。但是,变法的措施触动了顽固派的既得利益,同时也损害了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利,妄图通过发动政变是慈禧归政于光绪帝。于是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训政”,维新运动失败。 在这里,我主要想探讨一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纵观中国近代史,无论是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还是革命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这应该有其失败的必然原因。现在着重探讨一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分析其失败的必然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维新变法期间所发布的变法的措施。在政治方面,“设立制度局;广开言路,允许大小官员和普通民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挠;删改则例,撤销重叠的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寄生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1。在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垦荒、私人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成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上班铁路、矿业;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2。关于军事方面的措施,“裁减绿营,裁汰冗兵,采用新发练兵,增强海军力量”3。关于文教方面有,“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将各省书院和过多的祠庙改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允许自由创办学会、报馆;设立译书局,编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游历、留学”4。
我们先从变法的措施开始分析。从总体上看,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符合当时国家、政治的发展规律。但是,应该注意到这些措施是在短短的103天就颁发完毕的,即使是在民主社会的今天,有些措施还是不可能一时就实现的,更何况是在封建思想统治了两千多年的19世纪。据史料记载,光绪帝在短短的103天发布了三百多条变法的措施,速度之快、程度之烈,大大超出了社会的反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在人们都还不明白这些措施的时候,变法已经失败、措施重新被取消。
此外,这些措施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是设制度局。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提出“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这实际上就是把制度局作为新的行政机构,掌管总理衙门和军机处大臣的权力。这无疑侵犯了守旧大臣们的既得利益,一时间“朝野哗然, 谓此局一开, 百官皆坐废矣”5。甚至有军机大臣公开反抗“开制度局, 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 必不可开”6。还有“裁汰冗员”和“裁汰冗兵”、“取消旗人寄生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直接打击了官僚、士兵和大部分旗人的利益。除此之外,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首先变革的是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这无疑是万千学子失去了跻身上流的最佳捷径。自隋朝首开科举先河后,一代代学子通过科举功成名就,因此也就有了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金榜提名时。变法的这一举动无疑减少了本就不多的支持者,尽管在某些方面知识分子是拥护变法改良的,但操之过急的颁布废除八股文而有没有完善的新制度,也难怪知识分子也会反对变法。还有祠庙问题,虽然资产阶级思想在当时有所传播,也为一部分人接受,但是传统的宗祖观念还是根深蒂固。把乡下的祠庙改作学堂,肯定是没办法得到当地百姓尤其是宗祖观念深重的百姓的认可的。还有在工农商业方面,为了合理的规划城市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维新派还令禁止在前门大街设摊贸易犷将所有摊贩赶至东西两河沿, 甚至店铺禁止悬挂幌子, 违者受处罚, 致使平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为之一空。这种过激的做法直接损害了群众的现实利益,使得本来就不了解变法的百姓更加不能接受变法。 参考文献
1
2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6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6
3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6
4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6
5 胡思敬.无需履霜录、戊戌变法资料(第一册).
6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在为深入了解之前,我们都一直认为维新变法的失败归根结底是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封建顽固的统治者的镇压造成的,现在看来也不完全正确。首先是顽固派的统治,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至少慈禧太后在最初对变法持默许的态度的。另外,统治者中的开明士大夫,如洋务派的官员,甚至在最初还是支持维新派的。例如,张之洞、徐世昌、袁世凯等人参加维新派创办的强学会,并出资赞助;维新派创办的《强学报》也是在张之洞的支持下得以生存。由此看来,除抵挡外的统治阶级在最初也并不是一味的反对维新变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我想,这应该与维新派与帝党的联合有关。维新派为寻求支持和帮助,遂与帝党联合。但是,维新变法失败确是与帝党有关。帝党没有强大的实权,维新派想要全面的实行变法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帝党击溃后党,获得统治权。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触犯了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和利益,也最终为自己带来了灾难。简而言之,维新派与帝党的联合威胁到了慈禧太后所掌握的权力,形成了潜在的威胁。所以,慈禧太后由最初的对变法默许的态度转变成为镇压、压制。
我个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一些局限性。除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本国的自然经济、官僚主义和外国强大的资本主义的压制下而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外,更重要的是维新派自己的局限性。首先是阶级的联合问题。在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中国,维新派要实现变法,必须要与其他阶级相联合,维新派因与封建统治着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选择了帝党,即使是个没有实权的阶级。但是,在中国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不能忽视人民群众即广大农民的力量。中国除却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数量最为可观的便是农民阶级。而由于我国遭受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解体,部分破产农民变转化为无产者在工厂里做工,因此我国的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只要联合好农民阶级,便可以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联合,这样变法运动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不幸的是,维新派似乎认为农民阶级只会为改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另一个方面看,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做法确实是不太妥当,而正是这个不妥当,使得变法维新在下层人民群众中不但不受欢迎,甚至是饱受唾弃。原本在变法开始前的舆论宣传并不是十分到位,仅仅是在上层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之间传播,人们不能明白理解变法的优点和好处。维新派也确实是忽略了广大人民的在变法中并不能获得现实的利益,他们仅仅考虑到了资产阶级的一些权利,而忽视了更多阶层人的利益。
另外,维新派缺乏政治远见、谋略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入分析。首先,他们面对强大的反对派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不仅不是分化瓦解反对派中的势力,反而一味的破除旧制度,进一步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使得反对派更加坚定地反对变法维新。其次,维新派只是一味的颁布变法的条款,并没有考虑到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平均每天颁布3道变法的法令。如此不分轻重缓急,急于求成的变法又怎会成功?再者,面对慈禧太后意图镇压变法这一局势,忙乱中向袁世凯求救,意图发生政变助光绪夺权,这一行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嘉奖的地方。维新派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时候匆忙发动政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但无论戊戌变法成功与否,它带给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就其性质而言,戊戌变法首先是一场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产生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这一背景决定了它是爱国的救亡运动。其次,它还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无论统治者出于什么目的接受戊戌变法的内容,这场变法在实际
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政治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它的影响范围极其有限,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化。至少,它开了社会风气变革的先河。无论如何,此后的社会在逐渐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 中国近代史(1215)
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中国近代史 序号:20
学生姓名:王冰 学号:10020120
论文题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师:陈可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二: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重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
力的反对。当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很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
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实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
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群众。只是把自己实行改革的
全部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政治上:根本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
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
经济上:他们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不触及封建土地所优质的改革。在思想上,他们借圣
贤之名“托古改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存在幻想。
维新派疾呼救亡图存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维新变法。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
们只是想趁机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并寻找他们在华的代理人。因此才会出现,戊戌政变前
夕,维新派向英美日公使乞求支持,结果都落了空。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脱离群众,惧怕群众,仇视群众。
没有人民群众的力量作为后盾。这样使得他们面对守旧派的反击的时候显得不堪一击。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这次的失败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同时也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能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
主、富强,就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走上革命
的道路。
1
范文三: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摘 要: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它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死水塘中。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在不动摇封建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关键词:戊戌变法 维新派 改革
一、戊戌变法的内容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
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联合全国18省在京举人,聚集达智桥松筠庵,讨论上书请愿。会后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提出拒绝《马关条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联络1300多举人签名,呈递都察院,都察院拒绝代呈。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它是维新变法运动的起点。此后,康有为接连向光绪帝上书,陈述受法主张。
从1895年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开办学堂,为维新运动制造舆论、培养人才。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强学会,这是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该学会每10天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演讲“中国自强之学”。11月,上海成立强学分会,但强学会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攻击、诽谤,不久被查封。1896年8月,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邀请梁启超担任主笔。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两报热情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抨击封建专制统治,提倡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897年至1898年,谭嗣同、黄遵宪、唐才常、梁启超等汇集湖南,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出版《湘学报》(初名《湘学新报》)、《湘报》,创办时务学堂,组织南学会,使湖南维新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897年全国共有学会、学堂、报馆等共300余个,出版30多种报刊,表明维新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性。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法声浪日高。康有为迅速从广东赶到北京上书,提出速行变法的具体建议。1898年1月,康有为应诏上《统筹全局折》,建议仿效日本,全面变法。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京创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保国会。同时,保滇会、保川会、保浙会等也先后成立。士大夫经常集会,讨论时政,变法空气日浓。康有为乘时鼓动帝党官员上书,敦促变法。6月11日,光绪帝接受变法建议,发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在此后到慈禧太后于9月21日发动政变的103天中,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变法诏令,罢黜一批顽固大臣,擢拔了一批维新分子,一时“欢声雷动”,维新运动达到高潮,史称“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内容
当时光绪帝发布的这些诏令,属于政治方面的主要有:广开言路,提倡官民上书,不许任何人阻挠;撤除闲散衙门和重叠机构,裁减冗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属于经济方面的主要有: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实业,奖励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务;裁减驿站,设立邮政局;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有: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将各省书院和过多的祠庙改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允许自由创办学会、报馆;设立译书局,编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游历、留学。属于军事方面的主要有: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练兵,添设海军,实行保甲。
变法运动一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随着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迅速加剧。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派发动政变,慈禧重新“训政”,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这6位志士为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变法运动彻底失败。
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在19世纪,但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从背景,领导者,改革的参加者改革内容几方面比较
(1)社会背景不同: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其一、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不同:其一、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二、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不同: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戊戌变法是一次进步意义的救亡运动,也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
范文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一场旨在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运动;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二千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的牢固,封建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根深蒂固,非初登历史舞台的幼弱的资产阶级所能抵敌,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有必然性。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下,经济基础很薄弱,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当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腐朽势力相抗衡。
主观上,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型和妥协性,缺乏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而且还对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从变法诏书的内容看,具体表现为: ○1变法诏书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政治上,取消闲散重选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这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但是没有涉及论战中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最突出的是慈禧太后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整个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显然,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2变法诏书中的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这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却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致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最后运动失败了。很明显地,他们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2)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不明确提出反帝的具体主张,甚至还对侵略者抱有幻想。譬如: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而战后的康有为却喊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说“我朝变法,但采于日本,一切已足。”并邀请伊滕博文辅佐变法,还说“风闻东洋故相伊滕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其应如响。伊滕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相让人。”
(3)维新派既没有政治实力,又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有经济和军事实力,却有自命清高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一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4)维新派改革操之过急。始终同情变法的李鸿章把维新运动的失败归咎于“变法太急,用人不当”,是很有道理的。变法中,康有为等政治运作的最大失误,莫过于把清廷最高实权人物——慈禧太后弄到了敌对的方面。自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正式变法,不过,光绪皇帝推进改革的办法,是靠急风暴雨式地、毕其功于一役式地发布谕旨。有时一天竟多达十几道,反映了他变法的急切心情。据统计,在“百日维新”期间,他一共发了110道谕旨、诏令。而所有这些上谕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的支持,甚至说缺乏政治上的基本章法。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这一举措,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的恐慌。
客观上,代表顽固思想和利益的顽固派大力阻挠。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
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在古代倡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训”、“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在近代,《海国图志》、同文馆、修筑铁路等等更是历经曲折。
从国际环境上,中国戊戌维新于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且看,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或者姓资是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于是,维新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下失败了。
变法失败的原因
1) 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康有为只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外交秘书),他的7次上书大多被压下了;康有为组织学会也受到压制,遭到封闭解散的命运。办报受到遏制,《强学报》出了3期就被停刊。 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是八个字:容忍: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意废八股、改策论、发展商业、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等;控制:西太后对维新派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翁同龢开缺,去掉光绪身边的参谋;二是让荣禄到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围的军权;观察:看看光绪要干什么。动手:只要变法触及到清廷王公贵族利益,她就动手镇压。
2)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康有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社会阻力。
3) 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开国会、设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职权被剥夺,又没有安排措施,他们当然坚决反对。精减机构撤销六个部,罢免“六堂官”也操之过急。
变法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三.戊戌变法的结果
康有为等维新派早有以“尊君权”、“去太后”为目的的军事政变计划,看到后党顽固派加紧政变准备,亦多方努力促成军事政变计划之实施。他们拉拢袁世凯,企图借助其兵力诛杀荣禄,包围颐和园,劫持西太后,保护光绪帝,捍卫变法新政。光绪帝不知维新派计谋,但召见袁世凯,破格赏其侍郎头衔,以备缓急可恃;且孤注一掷,大量提拔维新人士,拟开懋勤殿以议制度;又定于八月初五召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维新派和帝党官员亦频频接触伊藤,上折请聘其为新政顾问官。这两件事更引起后党集团极大疑忌,他们最害怕帝党掌握武装,最担心维新派与外国势力结合,促使帝国主义扶植光绪帝从慈禧手中夺权。于是慈禧决定抢先在光绪接见伊藤之前发动政变。八月初三,后党御史杨崇伊向慈禧上密折,请太后“即日训政”。后党主将荣禄于同日调兵遣将,为发动政变预作军事部署。维新派亦加紧行动,谭嗣同于当日夜访袁世凯,策动袁执行“杀(荣)禄锢后”计划。袁佯作应允,但借词延缓执行。初四,慈禧突然从颐和园回宫,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初五,光绪在慈禧严密监视下,处理了两件原先预定的政务,一是召见袁世凯“请训”,二是召见伊藤博文。初六,慈禧假光绪帝名义,发布吁请太后训政的诏书,宣布第三次临朝训政,下令逮捕康有为和康广仁。袁世凯于初五“请训”后回津,立即向荣禄告密,荣沉吟良久,得悉政变“已自内先发”的讯息后,始将袁告密内容密报慈禧。初九,慈禧下令逮捕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十三日此五人与康广仁一起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支持变法维新的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遵宪、李端?、张荫桓等数十人或被捕系狱,或罢官,或遣成边陲。除京师大学堂和通商、惠工、重农、育才等洋务项目外,废除全部新政,戊戌变法失败。
? i贴吧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135
范文五: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摘 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前人对此进行过大量的总结。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向上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一次新的探究。 关键词:戊戌变法 宏观 微观 改革 原因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于中国的瓜分已经变得有恃无恐,中国即将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这场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通过分析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的表现,中国的国情,能构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时,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就此改革者开始了他们与各种保守力量的较量。 从微观上看,原因如下: 一、康有为本人对于皇权的过度依傍和自我膨胀。 之前的洋务运动,在康有为眼里过于温和,而且这样一点一滴的改良,满足不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要。所以,他希望进行一次大手笔的改良。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他一直在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出将入相,皇帝能够对他言听计从,使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君权发动一场变法。这种思想必然会造成康有为对权力的渴望,对皇权的依傍。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康有为不管是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政治家,他都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但是,他的自我膨胀也是他不能克服的顽疾。“汪大燮说他听张元济说,康有为和弟子曾在广西刻过“俚言书多册分送,其中说话亦无甚奇!惟每说及己则称康子,而康字必大于余字数倍”。[1]在1897年,康有为游历桂林时,居然自命不凡的把它看到的山川,洞穴命名为“康岩”“素洞”,[2]康有为犯了一个大忌,那便是他触动了中国士人的伤疤。在士人心中,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们是习孔子之道的儒士,只有孔子才是唯一的圣人。但是有人想要取代孔子的圣人地位。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康有为这种以圣人自居的狂妄使得很多对变法有好感和开明士人对他很反感。 二、光绪皇帝过于急躁。 从小长在深宫的光绪皇帝虽然没有多少政治经验,也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英明神武。但光绪皇帝的开明却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甲午战败后,光绪皇帝曾经读过一些西方的书籍,对西方近代的政治体制,官僚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作为一名想要干一番事业的皇帝来说,目前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让他不能忍受。在光绪皇帝看来,“举国上下尸位素餐的百官群僚,面面相觑,百无一用,充耳欲聋的,除了大话、空话就是软话孬话,在战争中信息不灵,指挥不灵,周转不灵以致事事不灵,光绪觉得满朝尽是老谬昏庸之辈,毫无用处,很不得立时将此辈尽行罢黜才解气。”[3]在广东藩司岑春煊上书建议淘汰冗官,裁撤衙门之后,他立刻下诏,并要求各省严格执行。光绪皇帝以为靠精简的办法去整顿吏治,就会达到消减经费,提高效率的效果,但是这样做非但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反倒会造成不必要的政治动荡。如果像是雍正那样的铁腕皇帝,那么动荡不一定会很大。可是像光绪这样从小长在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其产生的后果恐怕不是他所能够承担的了的。 三、没有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八旗兵勇一败涂地。为了剿灭叛乱,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军、淮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湘军淮军成为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然而,中央政府却难以控制这些地方军。不仅如此,连任命官员都要受到湘淮军主要将领的牵制。比如,三年之内,通过曾国藩的引荐,先后有3人任总督,9人任巡抚。而且在这些巡抚上任后,要害部门全部都换成自己的幕僚或者门生,造成了“一任督抚一任臣”的现象。事实上,在晚清后期的政治中,地方政府以省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政权体系。一些封疆大吏(如曾国藩,李鸿章)不仅全权把持地方事务,而且对中央政务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地方势力强大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后,中央的政策如果没有得到地方的支持,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纸空文。如果,维新派在上报皇帝之前就取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那么西太后的态度是不是就会不一样?戊戌变法是不是就会成功?但是,历史的走向呈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只能留下深深的思考。 从宏观上看,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清王朝祖制的束缚 清王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祖先的文治武功和少数民族的谨慎,让清王朝历代的皇帝特别重视“祖制”,在他们看来,“祖制”近乎神圣。每实施一项政策,在相关的影视资料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祖宗之法不可违”这七个字。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传统,给戊戌变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长达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中,能够对整个政治体系造成影响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政治改革几乎没有。维新人士对此进行了有力的反思,在维新运动中,改革派们把政治制度的变革视为整个运动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政治制度的变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是不符合“祖制”。在一个传统的王朝中,政治稳定是统治者的首要目标,同时,官员们必须要全力维护皇权的稳定。久而久之,在这些官员的心中,维护政治稳定早已根深蒂固。一旦出现破坏政治稳定的政策时,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 二、经济基础薄弱 这里的经济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经济形式,二是清政府的财政。由于清政府一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当时的经济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这种经济形势不仅符合清王朝的“祖制”,还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当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之后,它已经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在晚清阶段,清王朝的统治者不但没有摒弃这种落后的生产制度,反而变本加厉的维护,从从而实现剥削压迫人民的需要。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真实的历史真相往往要比教科书上记录的要残酷的多,人性在各种权利的博弈中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们再看待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上要更加的客观和尊重历史真相。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面上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意义。但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非常严峻的时代课题。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的错误重演,是每一个具有爱国情操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