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初中历史政治教材几点问题的分析
对初中历史政治教材几点问题的分析
第三组研究汇报
第三组成员:
组长:陆若然 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02073065
组员:杨京文 02教育学
姜艳红 02教育学
玛依拉 02教育学
岳思举 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
研究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1版
基本假设:教材具有城市化倾向分析方法:
本组研究基本依据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没有严格规定,提倡发挥各自的特长,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因此我们的研究报告也是各具风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初中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研究报告内容简介:
1.初中一年级政治教材分析:
玛依拉负责,陆若然协助修改
此文通过篇章内容概括加短暂分析的方法,对初中一年级政治教材进行了概括性研究。虽篇幅略显短小,但是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作者本人认为本文的缺点是主旨不够集中明确。
2.初中二年级政治教材分析:
杨京文负责
本文按照政治课标中对教材的基本要求,将教材划分为三个版块:识记性内容、理解性内容和运用性内容,并对三者逐一进行分析。分析的假设是教材具有城市化倾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统计、对比和举例说明。同时,也对其他有关问题做了简单的讨论。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实验本)二年级(上、下册)具有城市化倾向,验证了假设。
3.初中三年级政治教材分析:
陆若然负责
以教材为本,结合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把握此册教材的一些核心观点。从城市化倾向这一小角度出发,透视了教材中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缺乏多元文化的对话与沟通这一大问题,阐明单一主体文化的灌输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世界观的形成存在极大的危害,因此教材编订者应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4.初中世界历史教材分析:
姜艳红负责
作者经过搜集资料并系统地比较分析,发现《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较明显。由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即它是在尽量尊重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主要从教具、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课程实践、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方面论述《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
5.初中中国历史教材分析:
岳思举负责
“城市化”本身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作为教育者应本着 “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的原则。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都在努力接近这一理想,凭着对教育理论的一点认识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写下了这些不太成熟的文字,希望能为中国教育的公平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有所帮助。
对初中一年级政治教材的分析
02教育学 玛依拉
第一章:《正确看待自己》;
内容概括 :个人是社会的成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教育,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同体,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善于认识自己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善于认识自己还要学会自我认识。
分析:教材在编写此章内容时,教材的语言十分精炼,具有明显的现代城市特征,我认为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类似风格的语言,教材与农村的语言风格有着较大差距。
第二章:《锻炼心理品质》;
内容概括: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它还包括另一半内容----心理健康。比如:
心胸开朗,乐于交往。
情绪健全,情感丰富。
性格良好,有自制力。
意志坚强,不怕困难。
此外;智力正常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在困难,失败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
分析:此章内容在讲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时,举了大量例子,据我不准确统计,大多数是城市学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涉及到农村。通览教材发现此问题亦存在,课文在举例时存在严重的城市化倾向。
第三章:《善于调节情绪》
内容概括: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情绪会随着个人境遇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他往往反映者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凡是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我们成之为积极情绪,如;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对人的行为具有减力作用的情绪,我们成之为消极情绪,如;郁闷的心境,悲伤的心境,过分紧张等;
分析:此章内容问题与第二章一样,不赘述。
第四章:《磨砺坚强意志》
内容概括:意志要以自觉行动为基础。意志又表现为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是否坚强,通常表现在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上。所谓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坚强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 。意志是与人的自觉性密切相关系的。 分析:意志的培养是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因此城市化的问题在此章凸现有为明显。
第五章:《能够承受挫折》
内容概括: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造成挫折的有多方面的因素,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等;还有人际关系等方面,还有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挫折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它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压力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好痛苦,给生活道路造成曲折,这是它的消极作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这个意义上挫折也有积极作用。
分析:根据对整本教材的分析,我觉得大体可以推断出教材的编订者多数生活在城市,也许他们曾经努力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问题,但总的来说依然无法摆脱城市中心主义的影子,在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举例论证等方面总是无意间流露出城市本位的思想。这对于农村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此文简单的总结一些课文内容,来论证此观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二年级政治教材的城市化倾向的分析
02级教育学 杨京文 (02011025)
教材的一些基本情况
教材全名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实验本)二年级(上、下)。教材由人教社于1997年12月出版。
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4月印发。在下文中简称“《课标》”)编写。由《课标》可知,这两册教材的主题为法律常识教育。其中,上册主要内容为普法,下册主要内容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课标》中对初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是这样描述的:
“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教材是否具有城市化倾向的判定标准和方法的解释
1.本文的假设是教材具有城市化倾向。
2.判定标准。《课标》对教材的基本要求中将教材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部分(其中,运用部分在《课标》修订版中改称活动)。可以看到,这三部分的深度是递增的:帮助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将概念内化,从而理解知识,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将对这三部分进行分别分析判定,其标准也分别制定。
3.判定方法。为了得到一个具有较大信度的结论,在判定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量化分析的方
法。并通过统计、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因教材中也有许多无法量化但又确实是我们应该关心和考虑在内的内容,在分析、判定的时候,对这部分内容将做单独的举例分析。 对教材中识记性内容的分析
识记内容在教材中较为分散,但由于这部分是最直接体现《课标》要求的,所以可通过直接分析《课标》达到分析教材识记内容的目的。
《课标》中,除第二课“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外,均有识记内容。下面摘录几例:
1.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识记内容为:⑴环境要素的内容。⑵我国几个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名称。
2.第六课“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识记内容为:⑴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3.第九课“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识记内容为:公民的含义。
4.第十二课“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识记内容为:⑴财产所有权的含义。⑵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⑶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5.第十四课“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识记内容为:⑴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危害国家安全,都应负法律责任。⑵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
可以看到,识记内容是教材里最为客观的,它本身并不带有城市或乡村倾向。这些内容大都直接来自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的主观体验要求很小。当然,由于日常生活环境的不同,农村或城市的孩子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肯定不同,但这已经不属于教材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内了。
对教材中理解性内容的分析
1.修订版的《课标》中,有一句话很关键—“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这说明,教材主要是通过举例来说理,来让学生理解的。所以对教材中理解内容的分析,我们将通过统计、对比等方式进行。
2.统计标准:
⑴选择具体事例进行统计归类,纯说理类和对法律条文的列举、说明不予统计。 ⑵以事例发生的环境、主角、事件的经过及结果为分类的依据,将事例分为三种: ①城市环境的,记为C(City);
②农村(乡村)环境的,记为V(Village);
③无明显环境的,记为N(Null)。
其中,“无明显环境的”包括因条件不足无法分类和城市农村均可适用两种情况。 ⑶统计范围为 课文、文字材料、读图材料、阅读与思考。
3.统计结果:
⑴上册
课
类别 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和
C 0 3 15 6 2 12 7 9 2 56
V 0 0 2 2 1 4 2 2 0 13
N 0 2 7 9 6 9 8 7 4 52
⑵下册
课
类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总和
C 7 3 3 10 4 6 5 3 41
V 3 3 7 6 1 2 3 3 28
N 3 3 8 9 5 16 4 5 53
⑶综合比较
册
类别
上册
下册
总和 全书中C、V、N所占百分比
C 56 41 97 97/243=40%
V 13 28 41 41/243=17%
N 52 53 105 105/243=43%
总和 121 122 243
4.对此统计结果的分析
C:V:N = 40%:17%:43% ,约为2:1:2 。
说明具体事例中有环境(存在环境差异或倾向)的 多于无环境(不存在环境差异或倾向)的;并且城市环境的又明显多于农村(乡村)环境的—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还多。
熟悉的环境、事件、人物显然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所以我们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在同时使用同一本教材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市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的内容,而农村的学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想象力去适应这本教材。
这表示在教材的理解性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倾向。
五、对教材中运用性内容的分析
1.教材中的运用性内容即《课标》修订版中所说的“活动”内容,它分为课上内容和课下内容两部分。其中,课上内容有如下几种形式:“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查一查”、“忆一忆”等。课下内容则为课后作业中的实践活动,包括设计游戏、角
色扮演、交流讨论、调查研究、义务劳动等。
对运用性内容,我们也采用统计法进行分析。
2.统计标准:
仍将其分为三类C、V、N ,标准如前。
3.统计结果:
册
类别
上册
下册
总和
C 2 1 3
V 0 1 1
N 9 8 17
⑴课上运用性内容 (2)课下运用性内容
册
类别
上册
下册
总和
C 4 2 6
V 2 1 3
N 12 14 26
4.对此统计结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在运用性内容中,有环境(存在环境差异或倾向)的 远少于无环境(不存在环境差异或倾向)的。这表明,教材在运用性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是较为公平的。
然而,在为数不多的具有环境差异的运用性内容中,城市环境的仍比农村(乡村)环境的要多一些。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它说明了教材在编写时,更多的还是在考虑城市的生活环境。 对其他有关问题的分析
1.教材编写者的主观倾向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我们无法了解教材的编写者们是来自农村或者城市。但有一种猜测应当是比较合理的:教材的编写者们大都长期生活在城市,缺少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所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做到客观、平等的对待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出自“城里人”笔下的教科书,毫无疑问具有城市化的浓重色彩。
2.教材的语言风格
教材所使用的语言简单洗练,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特征。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类似风格的语言,教材与农村的现实有着较大差距。
结论
虽然教材的客观性内容没有城市化倾向,但其理解性和实践性内容均有较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而且后者又是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二年级政治教材(人教社,1997年版)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倾向。
多元文化的沟通与理解
——对初中三年级政治教材的浅层分析
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 陆若然 02073065
初中政治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中是具有独特使命的一门学科,学生们在小学所学的思想品德课大多只是就个人的一些优秀品德方面的讲解。但初中则不同,初中政治课第一次向他们展示了政治课本身独有的风格,并且清晰的向他们阐释一些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这对于渐渐开始成熟的少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无论学生将来成为那一领域的成员,他对国家、社会、个人追求都应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最初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初中的政治教育,因此初中的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另外一方面,政治课的教材编订还担负着很强的社会责任,必须与国家核心意志高度统一,积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政治课所反映的一些基本理念是极具有时代特点的。
我此次分析的初中政治教材是根据原国家教委1997年4月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编写的试验本,总的看来,此套教材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在结构体系、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能够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但不能否认的是,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我发现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我认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育对多元文化的影响,此版的政治教材以相对单一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这对学生发展是较为不利的。以下加以具体说明:
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所规定,初中三年级政治课本(全一册)的教学目标为:在历史课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初步懂得用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观察社会,知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明确假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
我认为在基本立场上,此部教材体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城市本位主义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每一位教育研究者面前,而这本政治教材在内容上很大程度上与历史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曾有人较为极端的将我们的历史教材概括成“城市发展史”,我虽不能不负责任的同意这种观点,但是此观点也并非没有完全没有依据的。通览此教材,一些基本观点、价值评价标准、话语系统等都较清晰的体现了城市化的倾向,尤其在近代现代的发展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切的发展都以城市的建设为核心,农村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一个被忽略的角落,这种教材设计观念将导致农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异文化的感受。毕竟,课本上那些用来衡量国家进步的标准都与他距离太大,而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神话、老一辈的经验似乎都变成了无足为道的,甚至被称为非科学、落后的、拖时代尾巴的东西。长此以往,会使得城镇学生的农村观念趋于淡薄,甚至转化成鄙视农村学生的行为,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社会与社会间的人为孤立,城市化色彩加深了彼此的对立,不利于发展。在农村学生内心中,于是便产生了“拿起课本读别人,放下课本做自己”的观念,我们的课程是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在学科课程中,应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应该注意吸收传统知识、本土知识以及民间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多样的认识论、知识体系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很久以前,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县上的小学里,有一天,班级里成绩最好的一个勤奋的学生忽然逃了语文课,老师在学校附近的小山坡上找到他,问他为什么没有来上课,他沉默了很久告诉老师,“课文中讲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的母亲河不是黄河,是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初次看这个故事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认为这个孩子太过幼稚和固执,但现在站在一个教育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简单的几句话是多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啊!“母亲河”这一词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意味着祖辈的神话、意味着美丽的传说、意味着童年的快乐、意味着丰收的麦田、意味着成长的伙伴、意味着太多太多我们无法体味的情愫!在这样的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上强行做出我们主体本位的判断,这对孩子的情感是多么大的伤害啊!孩子不肯接受这样的结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的教材编订者必须要站在一个尽量公允客观的角度,充分考虑到这种本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教育自然应该承担本土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发展的重任,同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教师的素质也都应该从本土知识的视角加以重新认识或阐述。 我们应该确立“经验”在课程目标中的位置,我们都承认,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认真系统地学知识,学技能,学本领,这是因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知识技能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人的未来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经验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常常是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仅仅有知识和技能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在中小学课程编订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经验背景,课本知识与其生活环境相辅助,使他们获得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印象深刻的经验、体验和经历。
除此之外,此本政治教材还有一些其它的问题。传统上,学校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
传承上,即传承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文化财富(历史、语言、故事、信仰、知识、生活态度等等),对内部和外部的文化多样性的传承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有的话,也是经过国家、主体民族、优势性别等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的过滤和筛选的。在初中三年级的政治课本的第三课中,这一课的标题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为了进一步证明此观点,采用了大量图片、例证来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混乱的社会状态,这些图片触目惊心,这些例证令人无语。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否就完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固然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是如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资本主义也是我们应该深入考虑的。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认识,不能只讲过去,回避当前;只论其劣,不谈其优。割断历史、孤立地看当代资本主义,也难以洞察其经济和政治实质,难以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理性的认识、选择和把握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使学生具备一种较完善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否则学生一方面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着西方的先进文明,一方面又在课堂上聆听着老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诉时,他内心必然会产生一种矛盾。轻言之,这种矛盾可能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对生活变得麻木,局限于课本;重言之,这种矛盾可能会使学生陷入迷茫无措的心理状态,甚至怀疑一切,放弃自己固有的正确人生信条。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堂弟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随我的舅舅一起去了美国,在那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小学生,他在美国接受了四年的教育,直到他初三的时候回国。在他回国的第一年里,他根本无法适应,这种适应并不是生活方面,而主要是思想方面。他无数次的与老师发上冲突,当然冲突最严重的便是政治和历史两科,在一次我与他的聊天中,他告诉我,他最无法忍受中国课本中的语言,他说美国的教材多数的知识都不会为学生下结论,而是一些客观性的介绍,让学生自己去判断,而我们的课本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记住即可。而且我们的教材中所讲的美国的堕落、美国的犯罪、美国的绝望根本就不是他亲眼见到的美国。我觉得,由于年龄的限制,我的堂弟的观点是有很大的片面性的,显然,美国的学校文化也是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的,但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判断力上,美国教育观念的确比我们要自由很多,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来看,我们政治教材的这种“命令式口吻”实在不利于青少年文化多样性概念的确立,不利于培养他们对异文化的认识、欣赏和尊重,也不利于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意识与能力。
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政治教科书既不同于一般的通俗读物,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著作或理论教程,它必须有教学论的依据。一方面,初中的思想政治教材要有可读性,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避免在青少年时期是他们产生一种对政治教学的抗拒感;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要向学生施加规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这种影响切不可过于直接生硬,最好采取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最好能做到教材具有可读性,使学生愿意读,读得懂;文字要生动、优美、语句要通俗、流畅、易读;教材要有情节、有寓意、可咀嚼;课文要有可教性,使教师有的讲,讲的清;包括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述分层次、行文有条理、素材富于知识性、启迪性、能发挥、可回味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课文要有可接受性,便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使用;包括合理、适量安排选读内容,明确、有效区分必读与选读部分等。
其实教材编订中的这种单一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从19世纪的欧洲开始的国民国家形成的潮流。这一潮流导致了各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的语言与价值观为中心的“国民文化”的形成,同时把其他的文化形式当作从属物搁在旁边,由于“一个国家一个国民”这一意识形态的影响,展开了否定多民族、多文化性,强调同质性的国民教育。但随着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从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规定的,而且作为各国的重要政策,成为60年代以来的课题。这样,不是像历来那样的文化的同质性为前提的国民教育,而是要求尊重社会处境不利的弱势民族集团的经验与文化,为提高其地位
的新教育的创造,加之促进国内和谐和国际关系中理解异质文化的必要性越加受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形成了欧美各国共同关注的大事。
对我国而言,我国当前最大的弱势群体是在农村,如何切实有效的搞好农村教育是我们当前不能不面对的大事。由于中国地区教育背景与教育本身的极大差异性,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差异。城市、农村、山村、海边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为此,一套教科书或几套教科书很难适应这些地区的差异,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另外,出于教科书市场效益的考虑,出版商们更愿编写迎合大多数地区学生需要的书,而对于少数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却很少愿意另外投资编写适应这些地区需要的教科书。因此,我们呼吁各个科目在确定内容标准时,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建议内容标准根据我国各地情况确定不同的水平、层次或类型,分别面向发达城市或城镇的学校,面向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面向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双语地区的学校。不可否认,农村的教育改革涉及很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师资,办学条件等,当然教材的编订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是要教育学生越学越厌弃自己的家乡,还是让他们正确对待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这一现实,并立志为改造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努力!当今我们的教育被一种实用主义思潮所控制,教育成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农村的孩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离开农村,离开家乡,可是长此以往,农村将变成人才流动的跳板而越加贫困落后。因此我们的教材编订一定要注意协调各种不同文化的关系,尽量避免以单一主体文化的绝对影响,这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初中中国历史教材“城市化”的分析与思考
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 岳思举 02073033
前 言 篇
本书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编写,经过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决定从1992年秋季普遍试用。根据审查委员会的意见,1992年3月,本册教科书进行了又一次修订,这套教科书共分为六册,其中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两册。按九年义务教育新学制,每学年教授两册,供三年制的学校使用。本书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本书的编写,还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以减轻学生负担等问题。
从上可以看出几个主要特点:本书是按照全国教学大纲统一编制。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共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经济文化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因此难免回顾此失彼,照应不暇。我国现阶段经济上处于二元文化体制,几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层面均出现了从法律到政策再到观念上的城市优位论。而92年人教版仍然实施集中统一的教材编写体制,因此教材出现城市化再所难免。
第二,各个学校使用该教材拥有一定权限。本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和注释,不属于基本要求。本书引用的文献资料和表格,只有极少数要求学生掌握。其余部分,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生提出各自的要求。由于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且存在大量民办学校,很多教师都达不到教学基本水平。据调查,北京市怀柔,丰台等城乡结合部的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老师上课仅照本宣科,如果将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毫无保留的灌输给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教材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如《说明》所述:“使用本书的学校,一定要用配套的各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还可以参考人教版编写的《中
国历史指导与参考》第一册,同时还可使用已出版的配套的教学挂图、幻灯片等。农村中学少有挂图和幻灯机,更不用提多媒体教学。虽然这不属于历史课程的必须要求,但是在对教材理解程度上造成了客观的不公平,致使许多农村学生感觉历史教学枯燥无味。 总 体 篇
首先,历史教材每一次的修订完善总是要选择一定的样本。这依赖于初级中学自身的教研能力。目前一些教好的中学都分布在城市地区,尤其是那些拥有优秀教师和生源且资金充足的重点中学又都集中于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学校的学生对课程反映的难易、喜恶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初中生的状况,而教材编写者拿到这些数据后便会对现实的教学状况产生误解,导致以偏概全。
第二,由于教学客体即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本身的差异使得历史教材客观上有地区歧视的嫌疑。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已进入了工业化甚至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充分了解世界大事,国家政策,因此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及手段方面,城市学生要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农村孩子的实践能力教强,但是现阶段历史大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农村整体上还处于一种落后的农业社会,信息闭塞,仅仅了解本村的情况,如果农村学生没出过远门,那他们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根据《中国国情报告2003》,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从1996年的20%下降到2001年的5%。最低年份仅为2%。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4。在各大城市中,每百户电视机北京140台,上海150台,天津124台,而广大农村普遍低于60台,而每百户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差距更大,北京为32台,天津为16台, 上海为26台,而广大农村普遍低于5台。历史课本上大都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记述,因此就城市农村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现阶段历史教材更适合城市学生。偶尔涉及到农村知识,也仅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城市学生仅须记住一些概念便可。
第三,从教学手段上看,为了使历史更真实的再现于学生面前,教师常常要通过影片、图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说明、补充,因为现在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宽而略,要使学生全面的学习理解,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而在农村地区,很少有学校能够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知识补充。现在的教材很多已配有光盘、录象,所以与城市孩子聊天时总会发觉他能头头是道、娓娓道来,而农村孩子就只能记得书本上的那丁点知识。
第四,历史是一门带有浓厚意识形态的课程。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科学的世界观。因而在用词时常常会看到不少专业词汇。在《中国历史第四册》第六篇中,连续出现了“国民经济”、“土地改革运动和没收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全民公社化运动”、“四清、五风”、“修正主义”等。而在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科学的世界观中,家庭对于子女有较大的影响,据调查,城市的人口文化程度要大大高于农村,占总人口30%的文盲也大部分集中于农村。家长在给予学生的辅导上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因为历史书上大部分都带有专业词汇,而非通俗语言。而且在中外几千年的历史中,近现代史是重头戏9从编写的篇幅可以看出),因为能体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而近现代史的这种斗争的中心又在城市,因而在客观上又使城市的学生更便于理解教学的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各占两册,但是从详略来讲,中国古代史诸多事情如“唐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等与农村生活较密切的内容一带而过,而近现代史近一百余年,却阐述十分详细,人名、地名、专有词汇大量出现。
第五,从教材的现实意义角度看,比较五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和现今教材的区别可以发现每一次更新都添加了不少新内容。这些内容富有时代气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着重讲述了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新格局,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如深圳)。但是,除了农村承包责任制以外,涉及农业的很少。而且历史教材中也很少关注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农民工进城和城乡差距等现象。因此历史教材对农村学生缺乏现实意义,过多
的宣扬正面内容回使历史教育变得空洞、乏味。
第六,历史书课后的习题仍然存在形式死板、抽象拔高的趋向。虽然增加了社会调查这一栏目,单涉及农村的较少,有些调查研究脱离农村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自学,城市学生可以通过户联网或其他媒介寻找答案,但是让农村学生搞调查存在相对困难;进行采访、社区工作城市学生更容易达到。占作业主力的问答题涉及农村实际问题的很少,且多为概述,使农村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周围环境搜集信息(当然农村的流动性本来就弱于城镇)。 结 构 篇
中 国 古 代 史
中国古代史共57课,从第二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到“君主专制政治的顶峰”,从文明史算起(即从国家诞生之日)到中国近代社会产生(即鸦片战争爆发)共计三千八百余年。虽然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但是由于城市作为统治阶级中心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并没有将农村作为重点叙述对象,而是将统治阶级的政治、社会各地的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外交作为编排体例的依据。
政治:在政治上,出现最多的是皇帝颁布的政令。而政令当中,农业政策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战国七雄中的“商鞅变法”叙述:“奴隶主趋势奴隶开垦荒地。这些荒地成了奴隶主的私产。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就产生了。”还有西汉的兴盛一课中讲述:“汉高祖接连下令,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并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这些叙述比较贴近农村真实生活,因此农村学生在理解上还不成问题。这种现象源于古代社会前期农业不很发达,因此各王朝建立后需首重农业才能立足。但到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在政策中有关农业的叙述减少,而对工商业、军事、政治体制的比例增加。隋朝是这一现象的分野。在隋朝这一章节里,着重讲述了南北统一,开皇之治(政治体制改革)。隋朝大运河等。及至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主要涉及平定叛乱和维护国家统一。
经济:在奴隶时代,大部分经济描述均为农业、畜牧业。那时城市尚未发展,仅有青铜器、制陶、纺织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手工业。教材城市化倾向不明显。但是从封建社会开始,城市及工商业逐步发展起来。咸阳、蜀、洛阳、邯郸、大梁。及至汉代又对都城作了详细描述,体现了封建大都市的特点。及至隋唐中国封建时代的顶峰,教材对城市的描述已超过农村,涉及到大运河及交通枢纽(洛阳、江都、涿军郡、余杭)。各地手工业品,长安百万家及至明清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教材也着重介绍了这一历史现象。从整个经济史看,农业仍占重要地位,但是其他地位越来越弱,而城市化倾向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愈加明显。
其他方面:首先,在课本前插图方面共69幅。其中典型城市插图14幅,而农村为5幅,远远小于城市(器物类不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介绍中国文化时除农业技术知识外,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舞蹈与城市相关性大,其发展地也多在城市。例如秦汉文化一章,在讲造纸术时,将造纸术与世界各地的传播也作了介绍,要求学生有开阔的眼界。而在封建文化的高峰一章,更提及到了与城市密切相关的建筑业、雕版印刷术等,城市学生非常熟悉。而在文化上的另一重点诗歌、古文、书法、绘画等也是客观上城市学生熟悉的内容。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不长,共计一百六十余年。但是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变,从封建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此时,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和中国本身的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教材的近现代史部分的城市化倾向也较古代史更为明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华民族与外国势力的抗争及中国人民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是主要线索。
中国与外国势力的斗争,分为中英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抗日战争。前两次战争的主要地点均为各大城市、广州、厦门、宁波、天津等,因此当地学生对此应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涉及到了圆明园,其遗迹至今仍吸引大批游客。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大部分人没有机会观赏到战争遗迹、瞻仰纪念碑。而且在中外不平等条约上,多涉及“开埠通商”,“割地赔款”,“放弃主权”,沿海大城市的学生对此深有体会,而广大农村当时仍处于而半封闭状态,教材里少有提及。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对战争的过程叙述更为具体,不仅涉及到中国地区,也涉及到国外地区,如在越南作战与在朝鲜抵抗,要求学生具有世界地理知识。同时战争结果对城市的涉及亦多于农村,如金融机构的设立及外国势力的进一步到内地,如日本要求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对外开放。抗日战争中,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作战区域主要在农村,受意识形态因素影响,对农村情况作了详细描述,而国民党作战区域主要在城市,因此未体现出城市化倾向。但对于日军的掠夺,城市要比农村叙述详细。
第二条线索是封建主义与中国人民的矛盾。主要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斗争、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及解放战争。太平天国的斗争虽然是农民起义,但涉及城市甚多。特别是后期,各大战斗均以城市为中心展开,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中提及的改革方案旨在发展资本主义,改革重心在城市,而李秀成率军抗击“洋枪队”又在江南城市密集区,最后 天京保卫战仍是发生在城市。义和团战斗的地点则位于北方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一带。而且在北京城中与八国联军发生过激烈战斗。辛亥革命是中国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革命。它的组织——兴中会不同于农民起义军成员为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主要活动地区在广州、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在国共两党及解放战争中,未体现明显的城市化,大部分斗争都在农村地区,中国共产党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直到最后大决战,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才提出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以城市为重点。因此教材在编写时也是以城市作为重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也着重讲述了工业的建立。工业化是当时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够,涉及农村的有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但更多的是城市的发展,如特区的设立,重点工程的建设,城市化的趋向还是比较明显。在文化科学方面,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由传统农业技术转向了以工业技术为主导,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局面;而文化上也进行了改革,体现新时代特色,城市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农村的传统文化相对削弱。
初中《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
作者 :02教育学 姜艳红
研究者使用的教材是1992年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以下简称《世界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
经过搜集资料并系统地比较分析,研究者发现《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较明显。由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即它是在尽量尊重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主要从教具、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课程实践、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方面论述《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
教具
最常用的有图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幻灯片、录音磁带、录象磁带、影片、闭路电视、多媒体等。它们的使用应考虑“学生是否有接受的可能?他们已经有了那些知识准备?有无足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①有适当教具的教材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想象力、情感等的发展。
《世界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近代文化”,“现代文化”部分的建筑艺术、美术、音乐是比较感性的东西,仅靠文字叙述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影片、多媒体等教具加以辅助,而这些对于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广大农村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不容易被激发。例如,课文中典型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详细的介绍是以楷体字展现的,虽然教材的“说明”中指出“本书用楷体字排印的课文、图画、说明和注释,不属于基本要求。但是,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相应的教具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热爱历史的情感,也会使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说“通过对文学名著、绘画、音乐等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可能。 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
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广义上一般包括书籍、博物馆、电影院、生活学习环境等,它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孩子,能买得教材书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哪还敢想什么经典书籍《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钟声为谁而鸣》……而《世界历史》教材中的一些思考题,如“文艺复兴(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考题“从课本介绍的作品中举些例子,谈谈这些作品怎样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二)·文艺复兴的扩展”的思考题“谈谈你从文艺复兴的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近代文化(二)·杰出的作家和作品”的思考题“上述作品你读过哪些?说说读过的作品,对你了解当时的社会有什么作用?”就带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一部作品的寓意、一位名人的人生经历和人格特征,哪里是一段或几段编者的论述所能表达的,必须读原著才能有所体味。再者,编者的论述只是他个人观点的阐发,会无意识地灌输给没有看过原著的孩子一些现成的思想,使之形成一种思维惰性,阻碍其分析综合、质疑、批判能力和情感的发展。另外农村家长距离世界历史太遥远了,不能在这部分的学习中给孩子提供帮助。这样,他们在《世界历史》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就很被动,只能接受老师给的答案,死记硬背,没有
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课程实践
《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不仅体现在纸张上,而且体现在课程实践中。而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受制于教师的课程意识、对教学参考书的把握、对课堂的组织、教师的道德素质和知识素质。
据统计,2002年普通初中历史课程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如下:
学历 人数 比例(%)
研究生毕业 191 0.12
本科毕业 33025 21.08
专科毕业 106076 67.70
高中阶段毕业 16907 10.79
高中阶段以下毕业 485 0.31
总计 156684 100
由此看出,就全国来说,初中历史课程专任教师的学历绝大多数是专科(包括专科)以下。我们可以想象,农村初中历史课程教师的学历只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这些教师在知识水平、对教学参考书的把握、对课堂的组织、课程意识方面肯定与城市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如“民主政治”(“古代文化的高峰”之“?悲剧之父?和?喜剧之父?”)、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近代文化(一)·自然科学”之“数学的进展”)没有最基本的了解;如果对教学参考书中的一些参考性意见,如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思考?为什么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的镜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P77的“教学目的”〔三〕),“若有条件,可启发学生结合本课有关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危机中工人大批失业、饥寒交迫等内容,分析讨论这些措施的中心是?工业复兴法?”(《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P126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六、3〕),“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宣布中立,要从不干涉政策的实质去分析。可启发学生思考:德意法西斯已经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相继宣布不干涉政策究竟对谁有利,事实证明英、法、美在不干涉政策的幌子下搞了一系列活动。教师可适当补充典型史实加以揭露,从而使学生认识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大国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以及导致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恶果。”(《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P148的“教学要求和建议”〔五、6〕)不领会;如果对艺术、战役不能作动情的描述;如果不能认识到“可以师生共同制作教具”②和“教具也有个选择问题,应当选择同文字资料密切结合的、有利于理解文字教材的、廉价物美坚固耐用的、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各种教学设备”③,对一些简便易的教具,如“自制的《彼得格勒市区图》(图中标出斯莫尔尼宫、火车站、政府机关、涅瓦河、东宫所在的位置)按11月6日晚间,11月7日上午、晚间三个时间,结合地图,分别介绍当时发生的大事” (《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P86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四、4〕),“画一个马恩河会战的形势图,使学生认识这次战役(一战)的重要性”(《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P68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四、2〕),不知从何入手;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存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节中的“农业集体化”与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异同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更深刻认识我国国情;这样的教师便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实践的失败者。
此外,农村教师自身所受的教育带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他们中半数以上来自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世界历史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
教材中语言的运用
因为所分析的是世界历史教材,是以文字、图画、表格呈现的“法定知识”,语言运用上的
城市化问题不明显,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例如,“古代亚非文化“之”天文和历法“讲到“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其中的“太阴历”与民间所说的“阴历”是一回事吗?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在公历3月,但属于俄历旧历2月,而所谓的“公历”实际上就是农民常说的“阳历”。若教师不能澄清以上问题,根据他/她的带有明显城市化倾向知识系统或迫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压力,在口语中强迫学生改“阴历”为“太阴历”(没有科学依据)、改“阳历”为“公历”,则有可能泯灭孩子对本文化的认同。
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是义务教育不平等的一种表现,是生成的,实质上反映了城乡差异,它的“解决”需要教育系统行政系统、经济系统……的有机协调。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一种差异的存在合理与否关键要看它能否被人们从情感和理性上接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要做得不是消灭教材中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变种,而是使它变得合情合理。如果说现在的教育具有使社会各阶层流动的功能,那么教材中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通过学生及家长情感上的认可,学生权利的真正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健康有序的社会分化,保证社会的和平发展。
注释:
①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P271
②同上,P274
③同上,P275
以上是我们第三组经过半个月的探讨思考所得的初步研究结论,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都为此付出了努力,希望老师同学能多给予我们一些批评建议,使我们的研究更全面更有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们几位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同学第一次与02教育学的同学合作学习,感谢教育社会学课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在交流增进了解。在研究报告中很明显的看出,我们的知识体系有差别,观察问题的角度和观点自然有所不同,这也正是我们小组的风格和特点,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力求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意义!
组长敬上
范文二:对教材或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分析
开放式课堂教学
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李丽娟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封闭性”教学而言,即在课堂教学中 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 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 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把 握开放式教学的分寸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以下几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一、教师“善意”的暗示是否多多益善?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去说,不 断进行提醒、暗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教师抱怨自己倒霉,学生也 感到自卑。这样,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厌烦。事实上,结果的 获取并非重要,关键是要让学生学到方法,悟出道理,提高能力。教师的 思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个别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出现新颖而奇 特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少些“善 意”提示,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从而让学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 “开放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智商吗?
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 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知情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 动非智力因素,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积极的情 感体验,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的实现, 又能让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 要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 体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习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 要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 次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的“自由”就是课堂的“开放”吗?
有的教师认为, “开放式学习”就是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可 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坐姿、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师或同伴不能否定 学生的想法,否则就是伤害学生自尊心??提倡方法多样化,不论是给学 生充分的自由,还是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时空,都应该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的条件下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否则就违背了“开放式教学”的初衷, 变成“放任自流” 。
四、 “学会了”是“开放学习”中评价的全部吗?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
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 。 每个学生都蕴含着无穷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开放式课堂教学充分尊 重学生的人格,全面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已有经验,并注每一个学生的 不同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 通过多种渠道去实践、体验、创造,主动获取知识,并学会学习。
范文三:对农村供水来源与质量问题的分析[教材]
对农村供水来源与质量问题的分析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对农村供水来源与质量问题作出相关分析,并提出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供水 水质 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农村供水用水问题做了明确的批示,文件中“建立以现为单位的探索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水质监测中心、维修基金等,促进农村供水系统的良性运作。”政府对于农村用水这个问题在认识上、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在这样的情势下,农村的改革发展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也真切的摆在我们面前。农村供水安全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强化水利工作,持续提高水利设施对于农民生活的保障能力,进而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一项民生水利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水利部党组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了总体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按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部解决农村现存的3.2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最近,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拉动内需的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肯定会提前解决。为了及时总结
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全力做好下一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 作,今年水利部饮水安全中心积极配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从2006-2008年年,国家共安排资金18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95亿元,可解决92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从评估的情况看,“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深受广大受益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评估中也发现在工程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人过去长期从事该项工作,又参加了这次评估调查,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农村供水来源与质量问题
( 1) 农民接触到污染水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渠水、涝坝水。因为这些饮用水源缺少必要的卫生保护,容易遭到污染,导致水中产生许多病菌,如果饮用这种水,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产生;另一种是已经受到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这些年来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这些农药的残留物会随潜流渗入到地下水当中。此外,因为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很多的饮用水源出现较重的污染,并且产生危害的区域渐渐向下游蔓延。如果长期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其中的有害物质会诱发人体器官的病变。
( 2) 地面水多使用河水,而河水的流速与流量直接受到季节与降
雨量的影响,它的细菌含量会很多,水质会出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出现暴雨天气的时候,泥沙的含量会快速增多,细菌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多。
( 3) 氟病区居民因为经常饮用高氟水,临床表现主要是氟斑牙与氟骨症,氟斑牙轻度患者的表现特征是有色素沉着或者是牙实质的缺损,而重度的患者会牙痛并且磨损较为严重,或者是出现未老先衰的迹象。氟骨症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轻度患者腰腿痛,重度患者骨骼变形,而且还有可能瘫痪,成为残疾人。 2 饮用水水质超标的原因
( 1) 饮用水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设计规划指标较低,对水源水质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有的工程没有实施水质化验分析就开始施工,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净化设施等要素,导致工程从开始建设时就已经是不安全的工程。
( 2) 因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没有实现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没有得到规范处理,农药与化肥用水持续增多,很多饮用水源被污染,尤其是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 3) 水质的检测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农村的供水设施一般都没有创建水质检测体系,工程的施工标准较低,相关的检测设施不够完备。有的水利单位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只强调了水量的解决,而没有重视水质的有效分析。
( 4) 农民对于饮用水的安全观念比较淡漠。农村因为经济条件长期落后,农民有时会觉得有水可用就可以了,而对水的饮用安全没有
产生足够的认识。
3 农村饮水问题和安全保障举措
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可利用的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遭受与水有关的传染病的危害,以及农村供水工程的施工标准较低,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备,饮用水量与水质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因为受到资金条件的约束,饮用水的标准长期得不到改善。此外,居民点离取水处的空间距离过大,以往所建设的饮水工程大部分都是水井、自然沟水或者水池等小型工程,供水可靠性较低,遇到持续的干旱就会重新发生饮水困难。有很多农民直接从江河、水库、溪沟或者水塘里取水饮用,而这些水源的水质大多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这些年来,尽管农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农民基本已经实现温饱,配套的交通、电力与居住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可是农村饮用水工程设施建设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准,明显落后于其它的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很多饮水工程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水质难以到达国家的卫生标准。
饮用水不安全会给人民群众的带来很大的生理与心理危害。为了促使农村供水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标准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成下面几项工作:
( 1) 科学地设计规划供水水源。水源的分布不但要考虑现实的状况,也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不仅要考虑供水的水量,也要考虑供水的水质。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开工上马一些标准较高的水源工程,
以蓄为主,确保农民群众可以在旱灾之年有水可吃。应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如果一定要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资源,必须要保证采补平衡,保证水资源可以长期持续的利用。
( 2) 供水工程的实用功能与多样性。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农民的可承受度来设计规划供水工程的规模与标准,投入的资金要确保充足,工程的质量必须合格。在选定供水工程方案的时候要全面征求群众的意见,蓄、引、提并举,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形式与建设方式。
( 3) 实施统筹规划,要防治结合,对于水质与水量的要求要并重,工程举措跟非工程举措要相互结合使用。一是强化对于饮用水源的保护,设置水源保护区,设计、强化保护措施,尤其要强化对于水源地周围排污管道、垃圾堆放处理的管理,有效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垃圾与有害物质的随意堆放,避免供水水源遭到污染; 二是强化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那种居住集中,有集中供水的条件,可是现在的供水设施较为简单而且饮水安全又得不到保障的地方,可以投建自来水工程项目; 对于那种受污染影响比较严重而且复原又比较困难的饮水
工程,可以直接踩点、更换采用新的水源; 对于那种缺少必需的水处理设施的供水工程,要加装水处理设施。而对于居住在山丘地区的农民,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来建造适宜的供水设施,例如标准化水窖。
4 结语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农村分布较广,为了确保实现各个地区农村的供水安全目标,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贯彻到供水工作的实践当中。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遇到洪涝灾害与旱灾等各种突发性灾害的时候,一定要把人员的安全当做首要的问题加以考虑,相关的安全预案必须尽可能的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要把化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并且最有现实意义的水利问题当做首要的工作任务。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仅要开发利用好水资源,也要维持生态的平衡; 不仅要满足农民生活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实际需要,又要为后人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坚持强化管理,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用水制度,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与设备,加大力度建设农村节水工程。落实统筹发展的原则,要统筹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 增强水资源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统筹农村生活、生产与生态供水的安全。根据农村用水的实际状况,规划制定农民可以接受的供水模式、方法与举措,确保农村供水的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一项民生水利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水利部党组把解决农村饮
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了总体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按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部解决农村现存的3.2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最近,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拉动内需的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肯定会提前解决。为了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全力做好下一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今年水利部饮水安全中心积极配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从2006-2008年年,国家共安排资金18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95亿元,可解决92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从评估的情况看,“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深受广大受益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评估中也发现在工程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人过去长期从事该项工作,又参加了这次评估调查,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基层反映的规划内人数与规划外人数的问题
本次评估中,据基层同志反映,在原规划范围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并且人数相差有1亿多,地方积极性很高,要求一并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中解决。这些规划外的人数给项目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扰。实事求是地说,这并不是新出现的问题,在过去农村饮水解困工作中也同样遇到人数增加的问题。2005年以前,农村饮水工作主要是实施饮水解困工程,重点是解决有水喝的问题。当时划定饮水困难的标准是“三个一”。即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或垂直高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 70--100天。“十五”期间原规划解决“八七”扶贫攻坚剩余的240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后因新增又解决了2600万人,加上干旱临时解决的人数累计有6700多万人。这说明农村饮水困难情况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对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情况应该说基本上也有这样的规律。2003年水利部、卫生部、工程院等部门抽样检查估计饮水不安全人数在3.4-3.6亿人。2004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开展调查,根据当时执行的《农村饮用水卫生准则》,制定了调查的标准,动员了20多万人在全国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从当时水质和方便程度的调查资料分析,若按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人数有4亿多人,比按《农村准则》多8000多万人;若按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统计,缺水人数有5.8亿人左右。2006年国家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指标提高并且不再分城市和农村。若按新出台的国家水质标准,估计农村饮水不达标的人数会更大。总体来说,我国农村供水水平还是比较低,群众
要求很迫切,加之农村经济社会东、中、西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南方、北方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供水的标准、形式也不同,就是省内也不平衡。农村供水工程有:一家一户的微型供水工程,以村为单元的集中供水工程,多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和乡镇村联网供水工程等;解决的基本思路只能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分层次,分地区,分步骤解决。这些情况说明:农村饮水人数情况类似于扶贫的情况,只要标准一变,人数就会大大增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质、水量、方便程度等指标是不断提高的,所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目前,面对这些基层反映强烈,问题复杂的情况怎么办,我们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不断提高改善农民的饮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问题。也就是说要先解决按《准则》确定的3.2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再解决国标修订后增加的饮水不安全人数。从工作方法上,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然后制定规划,分年解决。现在,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国务院已批准的总体规划,要坚持我们过去“规划建卡,按卡实施”的成功经验,下
决心把解决的对象落实到县、落实到乡、村,这是完全的可以做到的。
二、关于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量,造成部分设施闲置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本次评估,我参加了一个评估组工作,结合近几年的调研,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规模问题。这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设施闲置、资金浪费,而且运行费用增大。一般水价核定都是按设计供水量计算单位水价,如果供水量达不到设计值的50%,运行肯定就会亏损。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解决。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农民的需水量估计过高。供水量计算是按现状农村人口、牲畜,加上增长预测,时变系数,其它用水等。但事实是近几年农村常住人口处于大量减少趋势,每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就有2亿多人。二是农村入户工程不配套,由于入户部分投资是农民自筹,部分农民不愿出资,有的工程建成多年也还有部分农户没有入户。三是供水水价对农民也很敏感。农民不愿多花钱,多节约用水。按设计每户用水量需6-8方/月,而入户调查多数是2-3方/月,这样户用水量与设计数值就差了一半,加上部分农户还有其它小水源不全用自来水,设计人员选择时变化系数还有一定的变化幅度。所
以,结合这次中期评估,一定要加大对设计人员的培训,要注重实际调查,不能只查规范和户口薄上的人口进行计算,在需水量预测上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同时,要吸取近几年全国农村集中供水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将不断总结各地好的设计经验,以参考设计图集、专家点评介绍图书、网络等形式发向全国,供大家实际工作中参考。
三、关于供水水质检验和检测不到位的问题
本次评估还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检验和检测不到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是要解决水质问题,要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取样、检验制度,使农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卫生水。但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集中供水工程、单村集水工程缺乏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有的有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的频次也极少,导致部分工程供水水质难达标准。究其原因:一是基层水利部门传统上是保供水、重视工程建设,轻视水质检验工作,错误地认为有水喝就行,过去也没出现什么大问题。二是水质检测水厂没有积极性,费用也高。水样自检和送卫生部门抽验不但麻烦,还有很高的费用,而出厂水质行业监督又跟不上,水质检验和抽验工作实际上是放任自流。三是国家水质监测经费不足,卫生部门没有能力下乡进行质量检测。
饮用水安全与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是同等重要,要象重视食品安全一样加强监督。首先,各级政府要列专项经费,使卫生部门有能力对集中供水厂进行质量检测。其次,中期评估后,水利部门要重新核定人均投资标准,提高各级政府补助比例,使水厂有能力购置检验设备。三是工程验收前,水厂必须有常规的水质检验设备和经培训的人员,日常运行要有水质化验记录并建立水质档案薄。四是水利行业协会要加强水厂的资质管理,水利部已颁布了《供水单位资质标准》,关键是要协会来管理,实行行业自律。只有这样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水质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建立。
四、关于建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工程难以良性运行的问题
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农村供水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不少乡村饮水工程只有一、两个人管理,而且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素质较低。加上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承受能力差,部分集中供水工程水价不合理,水费征收率低,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地区行政领导干预多,人为降低或减免水费,致使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存在一定困难。加上地方财政困难,没有资金补助,该维修的工程不能维修,该更换设备的不能更换,不
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经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本次评估专家组认为:目前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达不到良性运行的要求。建后管理工作历来是水利上的薄弱环节。据统计,到2008年全国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8万处,供水工程中有大量的管网、水泵、电器和水处理设备。这些设施都要进行经常维护和修理,必须有足够的经费和专业人员及时给予服务,才能保证饮水工程良性运行。分析原因主要是大部分饮水工程水价达不到成本价,地方物价部门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批准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目前,管好用好这些工程,使其长期发挥效益,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主要包括明晰工程所有权、确定管理责任、建立管理制度,落实成本水价等内容。对行业管理部门来说,主要应抓好四项工作:第一,要提高认识,真正树立“三分建,七分管”和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第二,要在总结过去工程建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尽快制定出台《农村供水管理条例》,以指导和规范管理行为;第三,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加强建后管理工作办法,不断创造新的工作经验;第四,是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以适应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供水单位资质管理是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供水单位实施资质管
理是供水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供水单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确保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水利部已经颁布了《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行业协会要尽快在全国推行。
五、关于按规定提够勘测设计费,实现花小钱,省大钱的问题
本次评估还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前期工作经费不落实。2006-2008年共下达投资计划达380亿元。其中,中央188亿元,地方配套195亿元。按规定勘测设计费应占4%-5%,但实际仅占1.67%。原因主要是: 98年以来,中央投资一直不让提取前期费,规定由地方配套解决,省级也参照中央,提出省级配套资金也不得提取前期费,由市县级配套解决。前几年,国家投资力度不大,县市级免强能解决,现在国家投资力度成倍增加,县市级配套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调查的情况看,中央和省级是资金最好落实,但不准提取前期费,反而让配套资金最差的县市级提取前期费,前期费落实困难就可想而知。前期经费不足首先影响的是工程质量。如果勘测设计费这样的小钱不花,将来工程建设不知要花多少冤枉钱,过去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2005年有一个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出了问题,有部分饮水井没有打出水,有的打出了水,但水质有问题。最后是大钱花了
不少,农民意见还很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进行了公开曝光,后调查原因就是时间紧,经费不足,前期工作不落实,水文地质情况没有勘测,技术员就在办公室用标准图集作设计,一个月完成了几十处工程设计,后来工程返工又花了更多的钱。所以说 ,对保证工程质量所必须的前期工作经费一定要花,而且要按时、足额及早地花。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步还要加快提前完成,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有几种费用必须要保证、要花好:一是勘测设计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一定要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来完成,设计人员要到现场解决问题。二是监理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饮水工程要实行巡回监理和农民跟班监督,但监理经费并不明确。这些看似花了一定比例的钱,但其实是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工程资金。三是管理费。现在县市级水利部门的干部和技术人员都在为民生水利而忙碌,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审计,没有一定的管理经费是不行的。总之,以上这些前期工作和管理经费是不能省的,有时表面上省了,实际上花得更多。
范文四:郑毓信教授对《植树问题》的解读教材分析篇
郑毓信教授对《植树问题》的解读教材分析篇
《引用:郑毓信教授对《植树问题》的解读》
一、“归类(模式的建构)”与“分类”
首先应当指明,就“植树问题”这一内容的教学而言,事实上涉及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活动:其一,以“植树问题”为(现实)原型引出普遍性的数学模式(例如,可以称为“分隔问题”),然后再利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其二,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又都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就“植树问题”而言,这也就是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现在的问题是:就上述的这两种活动而言,究竟何者应当成为这一教学活动的重点?什么又是这一教学活动的真正难点?
由于笔者并未实际从事过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对于上述问题就很难作出最终的解答;但在笔者看来,这无疑又是这方面最为基本的一个事实:如果学生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都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那么,对他们来说“这究竟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个类型啊”这样的问题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也就可以说,上述的“模式建构(与应用)”要比“三种情况的区分”有着更大的重要性(对此在以下还将作出进一步的沦证),从而在教学上我们也就应当对于前者予以更大的关注。
例如,以下的一些“教学体会”或许也就可以被看成对于上述结论的一个旁证: “有些学生虽然会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学生尚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这就导致了能找到规律但不会熟练运用规律??”进而,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去分析,笔者认为,就这一内容的教学而言,尽管“植树问题”可以被看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原型”,但在教学中我们又必须超出这一特定情境而引出普遍的数学模式。例如,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如何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就是十分重要的;进而,就后一目标的实现而言,以下一些教学设计又是十分恰当的。如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分隔问题”
这样一个概念,并清楚地总结出相关的计算法则“路的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又能够利用适当的图形或符号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起相应的数学模式,包括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模式。(如同时出现已知路长和间隔米数求路灯数,已知间隔米数和路灯座数求路长。
二、规律的“机械应用”与思维的灵活性
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使不是在上述的对比意义上,我们在教学中又是否应当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予以特别的重视,并要求学生牢牢地记住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应用。
在对上述问题作出明确解答前,我们或许可以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植树问题”而言,是否真的就只有“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进而,如果在现实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以下一些“特殊情况”,如“由于中间是大门,因此就有若干个间隔不需要种树??”,或“如果要求在两端都种两棵树??”,或“要求间隔地种树与种花??”,我们又应如何去做。特别是,在所说的情况下我们是否也应要求学生总结出相关的类型,包括牢牢地去记住相应的“规律”(“加二”“减二”“乘二”“除二”)
我想上面的论述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将“三种情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一种“规律”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从而就能直接加以运用恐怕不很恰当。毋宁说,在此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这样一个数学思想,就“植树问题”进行分析,这也就是指,在此真正重要的是在“间隔”与“树”之间所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所谓的“加一”“减一”等法则又只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从而,在此真正需要的也就并非“规律的应用”,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即如何能够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更为一般地说,这也就是指,“基本技能不应求全,而应求变”。)
综上可见,就“植树问题”的教学而言,我们事实上应当区分出这样两个不同的教学要求或教学环节:第一,突出“分隔问题”,即如何能以“植
树问题”为背景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第二,明确引出“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以求解各种变化了的情况。进而,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我们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应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再者,笔者认为,以上的分析事实上也就表明:相对于“化归思想的渗透”这一提法而言,我们事实上应当更加重视“模式化”与“一一对应”的思想。当然,对于后者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明确提及还是停留于渗透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就只有依据更多的教学实践与认真的总结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三、现实原型与数学模式
以下再从更为一般的角度对“现实原型”与“数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做一简要的分析。
众所周知,对于“情境设置”特别是现实情境的突出强调正是课改以来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当然,与最初的简单化认识相比,人们现已形成了这种的共识:我们既应明确肯定现实情境对于新的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意义,同时又应清楚地看到“超越”现实情境以实现数学抽象的重要性,这也就是指,数学教学既应重视情境设置,同时又必须“去情境化”,即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必要的抽象。
显然,上述的认识事实上也为我们很好地去处理“植树问题”与“分隔问题” (指相应的数学模式)的关系指明了基本原则。另外,在笔者看来,由“植树问题”我们可获得关于究竟什么是一个好的“情境设置”的有益启示,这就是指,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学者因此而提出了“认知基础”这样一个概念,即认为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努力去发现这样的实例,它们既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又能为新的抽象活动提供合适的基础——具有这种双重性质的实例就是所谓的“认知基础”;进而,与此直接相关的还有所谓的“范例教
学法”,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也就在于如何能够很好地处理特殊与一般(“范例”与新的数学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例如,美国已故著名数学教育家戴维斯在《数学学习:数学教育的认知科学研究》一书中就曾给出过关于如何利用“范式教学法”去进行负数教学的一个实例。他明确指出,一个好的“认知基础”应当具有这样的性质:它能“自动地”指明相关概念的基本性质或相关的运算法则,这也就是说,借助于相关的“认知基础”,学生即可十分顺利地去作出相应的发现而无须依靠对于相关法则的简单记忆与机械应用才能解决所面临的新的类似问题。显然,后一结论事实上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就“植树问题”的教学而言,与其说三种类型(“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特别是相 应的计算法则确实不应被看成某种必须死记硬背的规律或法则,毋宁说,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这主要地只应发挥一种“认知基础”的作用,即能够“自动地”去指明相关的运算法则,包括如何能够依据新的变化了的条件(如“中间不种”等)作出适当的调整。
最后,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又可看出,“原型”的恰当性与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如果与“分隔问题”相比,我们更加重视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一一对应”的思想,那么,所谓的“一一间隔” (例如,黄白间隔排列的一串乒乓球,男女生间隔排列的一列学生,等等)与“植树问题”相比可能就更为恰当。(值得提及的是,以下也正是相关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活动的一个反思,而这与上面的分析显然是十分一致的:“通过改变问题的已知条件,体现一题多练,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不是一味地‘加一’或‘减一,,而是要看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容易看出,后一分析事实上也就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为了搞好数学教学,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但这又并非是指为教材所拘,而是应当创造性地去进行教学。
范文五:搭配问题教材分析
搭配问题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从生活入手碗筷的搭配问题和六一儿童节服装的搭配,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通过、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 ,在三年级上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 ,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本课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用数学
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
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对初中历史政治教材几点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