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九上出师表
九上语文复习《出师表》
叹息( )痛恨( )于桓、灵 愿( )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 ) 臣本布衣( ) 躬( )耕南阳 苟( )全性命 不求闻.......达( )于诸侯 先帝不以( )臣卑鄙( ) 猥( )自枉屈 三顾( )......
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 )感激 遂( )许( )先帝以驱驰( ) 后值.......
( )倾覆( ) 尔来( )二十有( )一年 故( )临崩寄( ).......
臣以大事 夙( )夜忧叹 ( ) 以伤先帝之明( )深入不毛( )当.....
奖( )帅( )三军 北( )定中原 庶( )竭驽钝( ) ( ) 攘.......除( )奸凶 此臣所以( )报??职分( ) 斟酌损益( ) .........
损( )益( ) 以告( )先帝之灵 以彰( )其咎 ( ) 以咨诹( ) ......
善道( ) 察纳雅言( ) 臣不胜( )受恩感激 临( )表涕( )零........( )
二、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 今常用义为
2、引喻失义 义:古义: 今常用义为:
3、陟罚臧否 否:古义: 今常用义为
4、晓畅军事 晓畅:古义: 今常用义为: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常用义为:
6、猥自枉屈 猥:古义: 今常用义为:
7、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 今义
8、庶竭驽钝 庶:古义: 今义为: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古义: 今义:
1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古义: 今义
11、临表涕零 涕:古义: 今义
12、知臣谨慎: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斜体字)
1、名词作状语
臣本布衣,躬 耕于南阳
北定中原
2、形容词作动词
愿陛下亲之信之
庶竭驽钝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3、名亲 贤臣,远 小人
1
恐托付不效(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恐托付不效
恢弘志士之气
5、形容词作名词
此皆良实
攘除奸凶
优劣得所
四、一词多义
1、道
而中道崩殂
4、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5、遗
以光先帝遗德
6、有
若有作奸犯科
7、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8、明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9、行
然后施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
10、能
必能裨补阙漏
11、任
受任于败军之
12、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3、效
恐托付不效
14、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光先帝遗德
受命以来
15、所以
以咨诹善道 然后施行 以遗陛下 而来二十有一年矣 每与臣论此事 以上先帝之明 性行淑均 先帝称之为能 则攸之、祎、允之任 临表涕零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塞忠谏之路也 2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益
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5、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6、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7、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0、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6、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8、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3
1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0、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21、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2今当远离,临表涕( )泣,不知所云。 .
阅读课文,理解答题:
1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7节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节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几件事?(3分)
答: 答:
3、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8.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A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9、在上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众议举宠为督”的原因是什么?
10、理解第五段的内容,然后填空:
⑴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_____”这一成语。
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⑶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___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11.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3分)
4
范文二:九上出师表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未完成一半 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先帝创建统一全国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 诚 危急存亡之 秋也。 现在 人力疲乏,物力凋弊 实在 时 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人力疲乏,物力凋弊,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然而
然而,侍卫的大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边境奋不顾身, 盖 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表原因 ,原来是 优待厚遇。 想 给
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在陛下的身上报答它。 诚 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实在应当 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发扬光大。
(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
发扬扩大。 随便地看轻自己。
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而不应该随地便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以致于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宫中 府中,俱为一体;
指皇宫中。指朝廷中。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
陟 罚 臧 否, 不宜异同;
奖惩 善恶。
奖惩功过、好坏,(标准)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 有 司 论其 刑 赏, 如果 做 应该交给 专门管理某事情的官 罚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以 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 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来 显示 治 偏袒私心 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偏袒和有私心,造成宫中和朝廷刑赏执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
此 皆 良实, 志虑 忠纯,
都 善良诚实 志向和心思 忠诚无二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是以 先帝 简拔以 遗 陛下:
因此 选拔 给予。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
1
愚 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 以 咨 之, 我 认为 都 可以 询问。 我以为宫中的事情, 事情不分大小 都可以拿来问问他们, 然后 施行,必能 裨补 阙 漏, 有所广 益。 这以后 弥补 缺点和疏漏 好处 这之后再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许多好处。 将军向宠,性 行 淑 均, 晓 畅 军事,试用 于 昔日,
性情 品德 善良 平 精通熟悉 在 表时间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 众议 举宠为督:
因此 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先帝曾称赞他说: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部督。 愚 以为营中之事, 悉 以咨之,
我 认为 都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 都可以拿来问问他,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 劣 得 所。
军队 好的差的
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和差的各得其所。
亲 贤臣,远 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 也;
亲近 疏远 兴旺发达
亲近贤臣, 疏远小人, 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
。。。的原因 倾覆衰败
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 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 痛恨 于桓、灵也。
哀叹 痛心遗憾 先帝在世时,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不感到哀叹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 悉 贞良 死节之 臣,
这些 都 坚贞可靠 忠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愿 陛下 亲 之、 信 之, 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 亲近 信任 指日可待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这样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布衣, 躬 耕 于 南阳,
我 平民 亲自 在
我本来是一个贫民,在南阳亲自耕田种地,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
保全 扬名做官
2
在乱世中只求保存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身份,使自己委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以当世之事, 由是 感激,
到 征询 拿 因此 感动激动 三次到茅庐来看我, 用当时的天下大事来咨询我, 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奋, 遂 许 先帝以驱驰。
于是 答应 奔走效劳。
就答应先帝来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后来遇到兵败 时候
后来遇到兵败,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那时以来。
在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心谨慎 所以 把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细心,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使托付给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 效, 以伤先帝之明;
早晚忧愁叹息。 功效 效果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惟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于损伤先帝的英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
所以 不长草(的地方)。毛,苗
所以我5月度过泸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去作战)。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现在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力和武器已经充足,应当率领全军将领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
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智,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攘除;排除,铲除。
去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复兴汉室,迁回到旧日国都, 此 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 我 用来 职责本分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陛下并且尽忠先帝的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 损 益, 进尽忠言,
除去 兴办、增加。
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掌握分寸,毫无保留四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
3
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责任
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效,
任务
愿陛下责成我讨伐奸贼的任务,
不效, 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成效 效果
如果不能取得成效,就惩治我的失职罪过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
如果 发扬
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忠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 彰 其 咎。 就 怠慢、疏忽。 显扬 过失 就应当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
也 询问。
陛下也应当自己多加考虑谋划,来(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察纳 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采纳 正言。 尽
明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遗照。(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今 当远离, 临 表 涕零, 不知所言。 现在 面对 泪水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表文,我涕泪交流,不知该说些什么。
一、 一词多义
故
1. 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 缘故、原因: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3. 旧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
4.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5. 所以:故渔者歌曰。《三峡》
所以
1. 用来: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的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4
遗
1. 给:盖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2. 留下:以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效
1. 见效、奏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2. 效果、功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5
范文三:出师表(九上)
【文本解读】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建兴五年(公元277年)北伐之前,上奏给蜀汉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表中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反复劝勉刘禅继承先帝刘备遗德,重用贤臣,疏远小人,修明政治,以完成刘备未竟的统一大业。字里行间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赤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陆游在《书愤》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其感人至深,由此可见。在学习时,要注意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并从中感受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教学目标】
1、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3、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准备】
1、搜集《三国演义》主题歌;搜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搜集歌颂诸葛亮的对联及评价。
2、制作相关的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深入感知,体会文中的情感。
2、讨论法:
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诸葛亮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3、探究法:
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对诸葛亮这一形象的认识,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及“表”这种文体;2、熟读课文,识记字词;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4、研读(1—2)段并对这两段的学习以小结。)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你们看过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吗?
3、说说看,你认为这部电视剧中哪个人物是智慧的象征?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
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4、解题: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出师表”的含义?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一)大声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1、朗读课文,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有感情,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字词障碍。
2、结合课下注释及背景知识,初步了解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并归纳出各部分要点。
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合作探究部分:结合注释翻译一二段。
三、学生自主展示交流
按学案设计进行交流:
1、字词读音。
2、文章内容概括。
3、字词及文意理解。
(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练习提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思考第一段内容: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第一段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2、第二段: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②如何具体执行?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五、总结本课所学: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1-2段。
2、预习翻译3-5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一、内容回顾:检查背诵1、2段。个人背诵和集体背诵相结合。
二、自主学习: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二生分别读第3、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三、合作探究:
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第三四段: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2、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作者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作者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四、交流展示:
1、字词句意义。
2、诸葛亮所提的建议。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五、拓展:
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治国大计,反复强调的第三条“亲贤远佞”,你是怎样看
待他的观点的?
六、布置作业:
背诵所学的三段,预习后面的文段,做完预习学案二、三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学习六至九段,理解重点词语含义。2. 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分析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3-5段。之后个别检查1-2人。
二、导入新课: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课文最后几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三、合作展示:作业成果展示。
1、各小组先进行组内交流,解决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等待班内解决。
(1)翻译第六自然段。
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2)翻译第七段。
①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②“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③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3)翻译第八段。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4)第九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2、班内各组大范围交流:见学案,生生互动,师生讨论。
3、师适当讲解补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四、讨论本文写法:
1、抽查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2、写作特点:
给予学生提示: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结合文章内容来说一说,还可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明确: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 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五、拓展延伸: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进行问题探究,推荐一名同学做综合发言。必须组内同学全权参与哦。
1、交流歌颂诸葛亮的名诗名句。
2、讲述诸葛亮的故事。
3、你有诸葛亮一样的责任
心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小练笔:千秋诸葛我评说。
板书设计:
1-5衷心建议: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寓情于议
6-7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寓情于叙
8效忠心愿:临终托孤外 寓情于叙
9宏伟目标 :兴复汉室 抒写心情,情真意切
范文四:九上出师表诸葛亮
出师表 诸葛亮——背颂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
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二、课文分析: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三、主题主旨: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褝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 的大业,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伐中原”的决心。
四、词语解释
1、崩殂 死(皇帝)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
3、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
5、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6、陟罚臧否 善恶 ((((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8、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
9、以遗陛下 给予 10、悉以咨之 都;询问 (((
1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12、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
13、躬耕 亲自 14、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
15、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6、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
17、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8、二十有一年 “有”通“又”,表余数 (((
19、夙夜忧叹 早晚 20、恐托付不效 实现 (((
21、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2、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
23、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24、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
咨诹善道 询问 26、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25、(((
五、句子翻译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
或受赏。
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
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8.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临死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 9.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六、关键问题
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其中核心的一条是什么,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小” 是三条建议中的核心。 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 请从课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 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忠陛下。
5. 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为了汉室之隆。
范文五:九上24出师表第二课时
《出师表》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能准确翻译课文第2—5段。 2、通过研读课文,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 二、评价任务
1. 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能准确翻译课文第2—5段。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合作交流,能概括出课文2—5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A 、名句默写:
1、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
分, 益州疲弊. 有利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亡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文中从正反两面总结两汉兴衰经验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 、重点句子翻译。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前六自然段。 2、完成同步练习题。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