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澄城发展现代农业存在问题
二、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1、环境资源约束,灌溉条件差,难以保障。我县属于渭北旱塬最高处,农业缺水是最大的问题,易受天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2、现代农业前期投资大,人力成本高,技术含量要求高。
3、农业劳动力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加,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风险日益突显。
4、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1、树立现代理念,推动思路创新。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和推进手段,把农业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整个大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要求出发,延长和拓展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布局,推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向配套设施最完善、生产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优势最明显的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对现有已经形成生产优势的“点、片、线”要促其转化升级,尽快聚点成片,集片成区,扩线成带,完成数量扩张。在优势产区完善道路、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生产要素聚集,抓好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领域。根据全县农产品资源条件,,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肉类加工链条。大力发展肉类精深加工,重点是分割肉、冷却肉、精肉和熟肉制品。二是果品深加工链条。开发生产果汁、果汁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三是蔬菜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净菜、腌渍菜、脱水菜、速冻菜和蔬菜罐头等。
3、拓展农业产业功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新兴农业。以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林果产业基地为依托,拓展休闲观光新功能,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使农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
4、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把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上并落到实处,同时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一是以镇为主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二是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打造项目平台进行整合。此外,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探索通过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
5、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强力支持。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县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坚持品牌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登记,同时,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
范文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济观察
1、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结构趋同。农业地区 水平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 件的制 约 , 在 产业结 构和经 济结构 选择 、组织 和分布 上均存 在一 定的雷 同 性。区 域间在选 择主导的产 业、确定 骨干龙头型 企业、龙 头性企业 缺乏认真、 细致、全面的调研工 作 , 只要有 其中一个地区先做了某种 的选择 , 其他地区便会闻风而来 , 造成区域间 相互的拼杀。最后谁也得 不到 好处。
(2)缺乏资金的 支持 , 产业化经营升级艰难。龙头企业缺乏资 金 , 严 重地制约了农 业产业化经营的升级。 其表现在 :一是部分 的企业缺乏 扩大生 产线的能 力和技术改 造资金的 支持。二是 受到了市 场疲软的 影响 , 暂时有困难的企 业 , 缺乏维持生存的资 金。三是企业在收购季节 性农产品时 缺乏足够流动资金。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 金 , 企业技术创 新 能力也差 , 难以生产出 技术含量高 , 规格高 , 档次高 , 质量高的农业特色 产品。低档产品 , 一方面造成就资源的浪费 , 另一方面进入市场竞争力 度也不强 , 往往被市 场淘汰。
(3)龙头企业较少 , 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 辐射作用和带动能力不 强。其原因 :一是地区工业企业基础差 , 难以形成大型龙头企业 , 难以带 动农业产品 进入深加工行列。 二是地区资源贫乏和 单调 , 难 以对农业 资源进行有 效整合。三是资金短 缺和技术力量薄弱 , 难以形成大型 龙 头企业。 由于以上原因 , 使得大部分 企业还是小型 企业 , 规模小 , 实力 弱 , 带动辐射比较小 ,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 有些产业龙头企业尚 未充分 利用土地 资源真正建 立起来。 这些都在一 定程度上 限制产业 化的 发展。
2、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1) 加快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改变区域交 通落后现状。区域交通的 滞后 是造成 该区 域经济 落后的 主导 原因之 一 , 要实 现该地 区区 域经 济、社会快 速和持续发展 , 建设区域交通 大通道与国家大通 道网络连 接至关重要 。从区域实际和发 展需要来看 , 欠发达农业地区 急需建设 成较为完整、发达的区域交 通网络 , 改善区域硬环境 , 使区域资源优势 尽快转 化为经济 优势。
(2)培养区域块状特色的经济 , 强化区域经济产业支撑模 式。从总 体上来讲 , 这一地区农 业产业块状特色经 济应该是“点线经 济”。点 经济 , 是指以区域辖区内的资源特色为依托 , 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 , 如旅 游产业 , 竹木材加工产业 , 米产业和食品产业 , 深加工产业 , 生物医药等 科技产业。线经济 , 是指把相对独立的“点经济”连成一条线 , 点与点 之间互动 , 使之形成“线经济”。在培养区域块状特色经济过程中 , 要 坚持立足本地资源 , 立足现有企业 , 立足科技 , 统筹安排 , 优势互补 , 产业 互联 , 做大 做强现有支柱产业。为此 , 一 是加快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 配置 , 进一步 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企业 , 培 养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 业。二是大 力扶持块状经济龙头 企业、块状经济支 柱 , 引导区域龙 头 企业通过强强联合 , 强弱兼并 , 相互参股等形式实现资产重组 , 发展成为 大型集团企业 , 使大量的企业成为集团公司的配套厂 , 协作厂 , 与集团公 司结为互惠 互利关系。三是提 高产品质量、档次和 信誉 , 加 快培养和 创立企业区 域品牌。四是充分 发挥山区优势 , 努力寻求在山 区资源开 发 , 水能资源开发 ,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等诸方面 , 有发展 , 着力培植以农 业为特 色的生产 基地。
(3)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 ,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 民收入的增 加 , 一靠政策 , 二靠科学。当前 ,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 手段的 推广和应 用。一是要 由传统的 经营方式向 先进的科 学管理方 式过度。二 是要由落后的操作 方式向先进的科学 技术过渡 , 把现有的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 切 实扭转农业生产经济效 益差、 乡村工业 技术水平低 和管理粗 放及竞争能 力弱的局 面。三是 要以农业 产品为突破口 , 向农业后领 域拓展和延伸 , 发展高质量 , 高档 次 , 高附加值的农产 品产业链。四是要因地 制宜积极推进农业生 产集 体化经营 , 把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连接起来 , 形 成生产、加工、销售有 机结合 , 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转变 , 进而 增加农 民收入 。
(4)加强信息服务和管理 , 健全信息网络 , 规范信息市场。应着重以 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要重视教育 , 强化信息常识。要充分利用农村现 有条件对农民进行各类知识 的培训 , 增加市场经济知识 , 扩大市场信息 量 , 对农民进行政策教育 , 信息引导 , 要 把信息应用教育作为科技兴农的 重要内容 , 逐步改善农民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二是要加强服务 , 健全信 息网络。进 一步健全农业信息 网络和服务 , 加强农村信息队 伍建设。 信息部门应当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 加强对市场调查的研究 , 通 过广播、 电视、电话、报刊等工具 , 让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 信息来源 , 以 便采取 措施更好 的捕捉市场 。三是开 拓渠道增加 信息来源 。进一步 发挥本地区在外务工人员的作用 , 将外地信息带回本地。同时 , 政府还 可以适时 地、因地制宜地 组织本地区参加 本地经济发展新 闻发布会 , 国内各种 洽谈会 , 信息 发布会 , 以获得 更多信息。
(5)调整产业结构 , 培养新 的经济增长点 ,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一方面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 伐 , 确定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欠发达 农业地区资源特色 , 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型”项目 , 加强对重点 行业 , 重点企业 , 重点产品和先进设备制造的技术改造项目 , 用先进技术 改造传统产 业。要加强一、二 、三产业之间相互 渗透和相互融合 , 延 长原材料工业产品深加工 过程 , 提升加工层次和产品附加值 , 充分发挥 服务业对一 、二产业的提升带动 作用 , 尽 快形成产业联动大、辐射力 强的新 经济增长 点。另一 方面 , 要充分 利用地 区特色优 势 , 走 综合加 工、综合利用 道路 , 安 置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随着经济建设 步伐的加快 , 农业特色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可增加农民收入 , 同时又可 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的矛盾。因此 , 产业结构的调 整 , 对农 业地区来讲 , 既培育了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就业 问题。
(6)创新金融工具 , 提升金融服务内涵。一是积极发展支 农贷款业 务 , 畅通经济融资渠道 , 构 建银企沟通协作平台 , 加快金融 对县域经济的 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 办理票据融资业务 , 为地区经济发展提 供发展 资金。二 是推行金融 导向。大 力发展符合 市场需要 和农业产 业发展导 向的行业、 产品和投资项 目 , 对于具有 低投入 , 低消耗 , 高产 出 , 少污染 , 可循环特点的产业 应制定明确的优惠 政策 , 如 减免税收 , 低 息贷款 , 发行特种企业债券 , 可设立企业发展资金 , 援助资金等。三是鼓 励企业 在技术改 造、收购和 兼并中运 用项目融资 的形式进 行融资。 同时鼓励民 间投资。四是有意识 引导地区消费倾向 , 尤其是农业产 业 消费倾向 , 合理优化地区产业消费结构 , 提高消费需求 , 促进农业产业化 不断 升级。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存 在 问 题 及 对 策
刘玲俏
上饶市信州区农业局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 要】农业 经济欠 发达的地 区 , 农业经济 发展都 比较的缓 慢 , 如 何提升 欠发达地 区的农 业经济水 平 , 这是区域 经济研究 的新型 课题。因 此 , 本文试就 欠发达 地区农业 经 济发展 问题和对 策进行探 讨。
【关键词】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 政策
2011. 12
102
范文三: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因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科学和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活动大多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开发当地农业旅游活动来帮助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但因政府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使得一些地方农业旅游的景点开发一哄而上,景区缺少总体布局规划。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多有重复或雷同。有的地区没有把观光农业园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是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的收入来维持园区的发展,结果大多数都是惨淡经营。各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其经营主体多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9.5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大多小于这个规模,由此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
2、不合理开发导致原有生态和人文环境被破坏。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目前,某些地区休闲农业的特色,没有突出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所追求的民族化、地方化和特色化。但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部分休闲农业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通过发展农业旅游而致富的农民,在开发新产品时,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这是与休闲农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
3、从业人员观念落后和管理粗放。旅游经营服务的理念落后于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部分地实现了农村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直接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很多旅游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农业产业经营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观念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表现为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接待水平较低。
4、建园指导思想缺乏创新理念。目前许多地方火爆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农业,仅仅是拿农业做旅游。如建民俗旅游点、建现代农业园区等,景点雷同重复,形式单一,靠门票而不是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以致很多农业旅游项目,由于对产品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包装而逐渐被市场所遗弃,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这表明目前我国对农业旅游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各地普遍缺少对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化指导,经营者对农业旅游的内涵、性质、产品开发的方向不能正确把握,建园指导思想产生误区,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开发理念。
5、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知名品牌。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各旅游项目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配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大多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内容也较单一,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以致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范文四: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缺乏统一认识
当前,全国各地对休闲农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叫法五花八门,完全没有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之中。休闲农业是我国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进行实践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但是由于各地政府和民众在认识上还比较肤浅,主管部门在开发中仅停留在观光、旅游方面,而忽视了立足之本“生态农业”,形成了本末倒置,未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二、政府缺乏资金扶持力度
应该说,发展休闲农业,不管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软件环境方面的专业服务人才引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例如搞好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和政策不到位,而经营者缺乏相应的融资渠道,使得休闲农业发展多为规模小、品牌单一、档次低,而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较少,多数休闲农业区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招商引资困难。因此,资金缺乏制约着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缺乏立项前的调研
近年来,有些地方发展休闲农业有点急功冒进的作法,由于休闲农业在发展经济、增加当地收入方面的作用,一些地区的领导、经营者和农户完全不做市场调查,对于客源的类型、客源的分布、市场的规模、客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完全不了解,看到别的地方休闲农业搞得很红火,就一厢情愿地利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盲目发展休闲农业。其结果可想而知,游客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终导致休闲农业区门可罗雀。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应该说休闲农业是根基在于农业经营,它的特色是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结合?然而,有些地方的休闲农业主管机构或经营主体脱离本地的实际情况,大搞工程建设,休闲农业的人工化痕迹明显,我们可称之为人造休闲农业,违背了休闲农业的原生态特征,可谓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事实上,发展休闲农业应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发掘本地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
四、项目雷同,缺乏特色
当前,经营休闲农业的企业名目繁多,如有的叫生态农业园,有的称观光农业园,还有的叫农业科技园等等。但总体而言,休闲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每个观光农业园的模式和格局都大同小异,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要么是进行瓜果采摘,吃吃农家饭,要么是挖几个池塘,供游人垂钓。一些休闲农业经营者都是利用现有的池塘、果园、农田、养殖场,稍加装修和美化,再建几个人工景观,这样就把休闲农业搞起来了。正是由于经营者的简单想法和投入的低成本和回报的高利润,使得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模式雷同。这种休闲农业就是典型的低层次开发,产品没有品位和特色,许多项目都是由生产性项目改造为观光农园,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尤其是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缺乏吸引力。同时还存在投资少、规模小,地区分布较分散等问题,且大多数景点都分布在偏僻的乡村。此外,部分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水、电、通信设施不配套,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它也不可能使游客印象深刻而再次光临。
五、缺少对农民利益的兼顾
休闲农业的开发本身是为了更好建设新农村,但由于缺少对农民利益的充分尊重,利益主要集中在政府或开发商手中,在开发过程中矛盾突出,土地流转问题、合作方式问题、农民就业问题等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缺少对农民专业技术的培训,农民的现代服务意识和技能较差。而且休闲农业旅游点地处农村,相关方面在开办之前及开办之后对农民进行指导、管理或规范工作都做得不够,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
六、缺乏宣传促销力度
休闲农业在整个宣传策略上,还缺乏重点突出、灵活多样、覆盖面广、辐射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促销方式,在宣传手段上,也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游客只对一些大型的、较成熟的休闲农业旅游点有所了解,对其它小型休闲农业旅游点的情况则知之甚少。
七、缺乏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引导
当前,全国各地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情高涨,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对涉及休闲农业的政策法规,例如税收、用地、贷款、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保证等,却并不健全明朗,尤其是没有制定一套全国性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标准。而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领域,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工商、环保、质检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导致其管理也是政出多门。所以,从休闲农业的注册登记、农业生产、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监督检查以及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方面看,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培育规范的休闲农业市场,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避免客观上存在的谁都管,可又谁都不管的混乱局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政策法规不明朗甚至缺位的情况下,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也就陷入僵局,这也难以保证休闲农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由于休闲农业是伴随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带来了我国休闲农业出现了发展无序、建设重复、市场混乱问题,以及缺乏必要的规划论证和宏观管理。总而言之,管理体制不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和问题。
范文五: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鸡西市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为例,探索出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鸡西市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目前,鸡西市农业保险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种植业保险;二是能繁母猪保险;三是奶牛保险。鸡西市农业保险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助推,发挥农业保险的惠农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各乡镇和保险公司,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运行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截至2013年12月末,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076.91万元,承保面积184.28万亩,比上年增加56万亩,参保总农户数26,107户。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总计承保48,843头,保费收入为293.06万元;奶牛养殖保险总计承保20,921头,保费收入为1,098.4万元。 2.认真贯彻《农业保险条例》,执行好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为适应农业保险新形势发展需要,2012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农业保险条例》,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建设条件、工作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为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在乡镇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农业保险网络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鸡西市农业保险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种植业保险亩保费15元,由中央财政补贴40%,省财政补贴25%,县财政承担不低于15%,投保人承担不高于20%;每头能繁母猪保险金额1000元,保费每头60元,由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0%,县财政补贴不低于10%,投保人承担不高于20%;奶牛保险金额按照市场价值40%、50%、60%的比例确定,每头奶牛保险金额4000-8000元,平均每头奶牛保险费360元左右,由中央财政补贴30%,省级财政补贴30%,县财政补贴不低于10%,投保人承担不高于30%。 3.转嫁农业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保险公司确保保单明细到户、保险凭证发放到户、理赔款支付到户,保证保费补贴资金发挥效用,有效防范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不可抗力风险和经济风险。2013年种植业成灾面积达32.5万亩,理赔户数达7,411 户,保险赔付金额为2,863.5万元;能繁母猪赔付金额为181.9万元;奶牛赔付金额为536.68万元。 二、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机构少,且保险覆盖范围小。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概率偏高,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业保险,我市农业保险业务只有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两家公司承办,农业保险公司的个数远远低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公司的个数。当前鸡西市农业保险的保障覆盖面不能切实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保险品种只有玉米、水稻、大豆、甜菜、烤烟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险种仍显单一。 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保险发展后劲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通过保费补贴解决农民买不起保险的问题,二是通过费用补贴解决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三是通过农业保险的再保险费补贴以及为农业保险建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这两种方式解决农业保险中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问题。目前开办农业保险的公司得到的财政支持仅局限于部分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他方面的政策支持仍然缺失。如果遇上农作物受灾比较严重的年份,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将面临较大压力。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保率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实现农村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四化同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农业保险服务对象以农户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保仍属空白。 4.农业保险公司未与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农业灾害损失的发生,使得农村信贷投入缺少保障,弱化了农户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目前,农业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仅仅局限在支付保费、财政补贴的存取、发放理赔款等保险代理业务,尚未建立农业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深层次合作。 三、对策建议 1.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发展,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形成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投入,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涉农部门提供综合服务保障的多方联动机制。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现行险种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与农业保险相关的制度建设。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除免征部分税赋外,还应考虑税费返还奖励,如完成一定比例的农业保险承保金额可以享受相应的奖励补贴。对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有利于其加强自身经营建设,提高承受巨灾赔偿的能力。 3.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多种组合形式的农村信用共同体参与农业保险,发挥信用共同体的联合增信功能,选择具有一定特色和种植规模的农业产品参保,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加强银保合作,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信贷支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力度,制订具体发展规划,建立农业再保险基金,推动“保险+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的开展,积极探索银保、政银保、新型经济主体信用共同体等运行模式的建设,实现农村信贷服务与保险服务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澄城发展现代农业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