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知识]中国的水资源
?3.3中国的水资源(一)
学科:地理 设计:姜秀玲 审核:曹长珍 高英 组长签字:曹长珍
任务一:阅读3,17图,归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
1(复习我国降水分布的规律,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2.读图3,17,列出我国南北方面积比例及径流量比例。
3.完成,67活动1,理解“南丰北缺”的特点。 任务二:阅读“干渴”的都市,理解水资源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 北京的用水有哪两类,
2. 为什么称北京为“干渴的都市”,
3. 目前北京人口达多少万,到2030年会达到什么规模,这时北京的人均
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
4. 请同学们为北京设计解除干渴的办法。 任务三:读课本P68,解释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1.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具体特点,
2. 读图3,18,说出南北方水资源的差异。我国河流径流量集中在什么时
间,
3. 季风的进退对径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4. 我国径流量分配特点,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知识回顾:
一:地区分布悬殊
1.我国水资源的 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2.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 , ”的特点。
3.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其径流量不足全国的 .
4.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 以上.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
.
二:时间分配不均.
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有 , 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大, 和 常交替出现.
达标练习:
1. 从水资源供需状况看,华北平原属于
A 多水带 B 过渡带 C 少水带 D 缺水带 2.下列不属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的是
A 夏秋多 B南多北少 C 冬春少 D 年际变化大
3.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4.“经常遭受灾害,只能种植写耐寒的作物,如高粱 、谷子等,有时饮用水供
应都很困难”这段话描述的是
A 西双版纳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5.位于缺水地带的地区是
A 海南岛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武夷山
6.耕地面积多,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是
A 南方地区 B 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北方地区
7.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风水其都在夏季,原因是
A 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影响
C 外流区手下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 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反思:我认真听讲了吗, 我积极回答问题了吗,
我主动求教,解决疑难了吗,我积极参与讨论了吗,
?3.3中国的水资源(二) 学科:地理 设计:姜秀玲 审核:曹长珍 高英 组长签字:曹长珍
任务一:读课本,68第一段,分析如何解决我国水之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任务二:读课本,68第二段,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任务三:1.我国兴修的调水工程有哪些,
2.阅读“南水北调”及“路线图”回答:
?南水北调有几套方案,
?西线方案通过那几条河调水到黄河,解决什么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方案起点是什么水库,中线方案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东线方案利用什么调水,
?南水北调完工后,将连接哪些河流, 任务四:1.分析兴修水利工程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任务五:读图3,20,完成,70活动
知识回顾: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 ,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 。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的水调入缺水的 、 地区。
3.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 ,有必要 。
4.水库的功能是通过 蓄水, 防水,来调剂个季节的河流水
量。
5.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长江干流上我国最大的水库
是
6.随着人口的 ,城市化的 ,工农业的 ,我国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仍然会十分严重。
7.缓解缺水的有效途径是: ,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
。
达标测试:
1.下列水利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上的是:
A三峡工程 B 小浪底工程 C 刘家峡水电站 D 岩滩水电站
2.长江和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分别是
A 葛洲坝 龙羊峡 B 三峡 小浪底 C 二滩 三门峡 D刘家峡 丹江口
3.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
A 华北和东北 B 华北和西北 C 东北和西北 D 西北和西南
4.连线:
水电站 河流 省区
?葛洲坝 A黄河 a青海
?小浪底 B长江 b四川
?龙羊峡 C 雅砻江 c湖北
? 二滩 D珠江 d河南
5.读“跨流域调水工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P45
(1)写出调水工程的名称:
B C
(2)G是 工程 ,将穿越
山。 F是 工程,
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
(河)之水,等 水利
工程完工后引长江之水。
(3)E是 工程,利用 (河)作为输水通道,途
经 、 、 、 等省市,能够解决我国水资源
最紧缺的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的水紧张状况。
反思:我认真听讲了吗, 我积极回答问题了吗,
我主动求教,解决疑难了吗,我积极参与讨论了吗,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科:地理 设计:姜秀玲 审核:曹长珍 高英 组长签字:曹长珍
任务一:读课本P71,了解多样的生物资源。
1. 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 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案获取方式可分为那几类,
3. 读教材P72图3,22,查找四大海产的产地。
4. 我国有哪四大渔场,
任务二:比较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异。
1. 读图3,22,了解近海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概况,我国正在勘探开发的
近海石油、天然气沉积盆地有哪些,
2. 我国的海洋矿产资源还有哪些,
3. 读课本P72,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是什么,
4. 读图3,22,找出我国主要的盐场。 任务三: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意义
1. 读课本P72,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
2. 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3. 界和阅读材料分析赤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赤潮怎样危害我国海
水养殖业和渔业的,
知识回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的温度带是 、 和 。
2.沿海 面积宽广,海水 始终。
3.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 、 和 。
4.我国四大渔场是 、 、 和 ,其中以 最大。
5.我国大陆架渔场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 ,海水养殖
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以上。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我国沿海的 上,石油储量达 吨,天然气大 立方米。
2.已发现海滨砂床 个,总探明储量达 多吨。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我国主要是从海洋资源中提取 和 ,溴、碘等化学元素。
2.我国著名的盐场有北方的 和南方的 。 四(保护“蓝色国土 ”
1.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问题有海洋 频繁,局部海域环境 加剧,近
海 衰竭等。
2.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 ;海事时常发生,是海域的
日趋严重。
3(实行海洋资源的 ,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
进海洋资源的 ,来保护“蓝色国土”。 达标练习:
1.渤海西岸长芦盐场位于
A 天津 辽宁境内 B天津 河北境内
C 河北 山东境内 D 山东 江苏境内 2.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3. 某人从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海带,其产地可能分别是:
A 湖南、湖北 B 四川、重庆 C 河南、安徽 D 江苏、浙江
4.读“我国沿海海洋资源图”,完成下列问题: 优化平P48
(1)渔场? , ?和?海域是 ,盐场?是
(2)海域? ? ? ?
(3)图中海域是我国内海的是 另一个是 。
反思:我认真听讲了吗, 我积极回答问题了吗,
我主动求教,解决疑难了吗,我积极参与讨论了吗,
范文二:关于中国水资源治理的提案
关于中国水资源治理的提案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 Ⅱ辽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黄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长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东南诸河流域 Ⅸ海南诸河流域 Ⅹ内陆河流域。
2、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5)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成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国、各流域、各省区、各市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
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各行政区要严格年度计划用水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强化取水计量监管,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再审批新增取水。同时,要积极探索水权流转的实现形式,不断健全水权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限制生产取用水。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抓好钢铁、火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减少跑冒滴漏。
三是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水质现状,确定未来一个时期各流域、各省区不同功能区的达标率要求,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依法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水质监测以及入河排污总量监控。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完善突发性供水安全应急预案,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
五是加强工程科学调度,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针对我国高坝大库日益增多,调蓄功能不断增强的新情况,加强水库调度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正确处理防洪、供水、航运、生态与发电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保障水库中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科学确定蓄水时间,向洪水要资源,确保蓄水过程必需的下泄流量,统筹解决蓄水过程与下游用水矛盾。
六是抓好水域岸线管理,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制定流域开发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合理确定主要江河、湖泊的生态用水标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保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编制河湖岸线利用规划,划定水域岸线控制利用分区,落实河道分级管理责任。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围垦、挤占水域和河道。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严禁乱采滥挖。推进重点江河湖库综合整治,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七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加快城乡水务一体
化进程,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八是夯实行业管理基础,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搞好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开展水资源重大专题研究,加强实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成果应用。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提高、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设施和管理平台,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条件
我相信政府实行这些政策后一定会使中国的水资源得到较好的治理和利用。 2009.3.29
范文三:关于中国水资源的论述
关于中国水资源的论述
关于中国水资源的论述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还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多种功能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包括生命支持功能,生产支持功能,环境维护功能。虽然水是可更新的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所以现在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将探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剖析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探讨一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字:水资源 现状 开发 利用 可持续
一、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1、水资源短缺 从总量来看,按照2016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 ,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2、水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吨,全国 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 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这是多 令人震惊的数据啊~根据国家发表的数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2016年38.6%的河床劣于三类水,三分之二的湖泊富营养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 盾将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
超过1000cm;而北方内 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 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
4、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 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此外, 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 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 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 5、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 ,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 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
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1 开发利用滞后于经济发展 我国现状供水能力5800多亿m3,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0%,总体水平不高,低于条件类似的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
1.2 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 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缺水形势十分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流域先后进入持续干旱枯水期,河川径流量衰减十分明显。
1.3 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快速增长,大中城市的水
资源供需 盾日益突出。
1.4 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 工农业用水紧张,同时浪费也很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此外,江河湖库收到工业污水污染严重。 1.5 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化 西北内 河流域,灌溉农业的不断扩大、绿洲农业耗水量的增大及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引起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
1.6 地下水开采过量 全国各大发达城市均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下沉,地下供水层供水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2、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1 建立健全明确的水体资源管理制度 国家需要从传统的以政府作为决策主体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向现代化的水资源治理模式: (1)健全的法律框架;
(2)有效的体制安排;
(3)透明的决策和信息公开;
(4)公众的积极参与。而根据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系统总结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
2.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通过开源和节流,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国家制定节水政策,建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微观用水定额体系、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体系和节水考核指标体系。开发和推广节水技术与装备,改变粗放型用水的增长方式和生产方式,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的力度,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城市,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3 合理开发 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承载能力,在节流的前提下
合理开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困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要求。首先开发利用好当地水资源,建设一批水资源调蓄工程;对资源型缺水地区,经过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兴建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工程;在地下水尚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区,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雨洪资源的利用,加快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加快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
2.4 建立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切实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及水污染,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 。 2.5 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污水进行有效防治,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2.6 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 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要树立惜水意识。 从全文我们可知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全体动员。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必须在保证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 ,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范文四:关于中国水资源灾害的思考
一、全球水灾害演变趋势
目前,水灾、旱灾、海啸、热带风暴及水致疫病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主要水灾害,而且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据联合国减灾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水灾、旱灾、热带风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水灾害的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都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如1998年中国大洪水,死亡4000多人,经济损失2500多亿元等。目前世界上有10亿人饮用不洁净的水,平均每年用水致疫病而死亡的人数达2500万人。据国内外许多专家预测,未来50年地表平均气温将上升2-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0.2-0.5m,水灾害将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二、我国水灾害演变趋势
在中国数千年的灾害史上,干旱和洪涝灾害始终是与农耕文明的发展相伴相生的,而且历来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受灾人口多、造成损失大的主要灾害。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及人类侵占江河行洪。蓄洪空间,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加剧,水旱灾害呈现发生频次加快、成灾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的趋势。
纵观中国的水灾害历史,水灾害总体上呈现以下演变趋势。
(一)自然经济时期
(1)水灾害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旱灾和涝灾的危害对象以农业生产为主,洪灾的危害对象以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主。
(2)旱灾随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扩大呈逐步加重的趋势。
(3)洪涝灾害随人类对江河中下游低洼易涝区及河湖滩涂的开发呈逐步加重的趋势。
(二)现状水灾害形势
(1)旱灾和洪涝灾害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水灾害之一,危害对象已覆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和生活生产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
(2)随着人类控制洪水和防御常遇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洪水的反约束力和超标准洪水的破坏力相应增强,洪水风险依然很高。江河中下游洪水造成的单位面积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达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20倍以上;人员伤亡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如1998年常见大洪水的死亡人数仅为1931年大洪水的1%。
(3)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江河湖泊和近海水域的水污染不断加剧,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与水旱灾害相比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如2000年全国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00多亿元。
(4)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趋势在总体上已初步得到遏止,局部地区已得到恢复和改善,但有些地方边治理边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我国水灾害的致灾因素
广义的水灾害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水量、水质的异常变化所直接或间接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事件。
水灾害具有显著的两重性特点,即灾害成因的两重性和受灾主体的两重性。
(一)自然因素
1.气候特征
我国的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汛期暴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
2.地理特征
全国高原和丘陵、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坡陡流急,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3.河流水系特征
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河流特别是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低,本身就蕴含着许多易于致灾的因素。如黄河历来是我国水旱灾害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一条河流。
(二)社会因素
1.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总量多,但人均水资源少,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5,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2.植被破坏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迟滞、削减洪峰,减少水土流失,但人工林、次生林比重增加,森林整体质量下降。大量砍伐柴薪,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是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
3.湖泊湿地萎缩
湖泊湿地是江河洪水的天然调蓄库,是大自然专门为特大洪水预留的蓄滞洪空间。但人类为了开发利用其优越的水土资源,导致湖泊湿地不断萎缩,蓄滞洪能力不断衰减,洪涝灾害日益加剧。
4.水资源过度开发
长期以来,人们无节制地甚至是掠夺性、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加剧了缺水危机。
5.水污染
水污染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人为导致的水灾害。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已从315亿t增加到700多亿吨。水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大大减少了有限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加剧了缺水危机。
导致各种水灾害的社会因素还有很多,大规模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对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应通过必要的预防和规避措施来防灾、避灾;另一方面更要把致灾的社会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调整和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来达到减灾、消灾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李嘉宇(1994.7- ),男,吉林省白城市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2012级本科生。
范文五: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图,了解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水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节约的资源观,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节水、保护
水资源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解决的途径;兴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教学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对策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比调水更重要。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2
3
4
5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水资源
一、水资源分布特点 二、解决措施
1、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分布不均,易造成洪涝灾害
2、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修建水库 三、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知识]中国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