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构成主义画家塔特林和第三国际纪念碑
构成主义画家塔特林和第三国际纪念碑
http://news.cang.com 2013/11/28 16:44:29 浏览0次 加入收藏
王鲁
华夏收藏网讯 越近现代,艺术越不再作为生存的派生物而直接参与生存现实密切关联的社会试验。人文主义回归古典的一厢情愿并不可能普及文艺复兴衷情以至的理想的原则,进而展开的宗教改革和理性启蒙继续面对信仰的自由,信仰和自由不仅是人类内心共存的理想同时还是共求的现实。圣经上写道:“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么。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路12:51)信仰的自由让人们为理想的共存和现实的共求分争。经上又说:“你们看见了西边起了云彩,就说,要下一阵雨。果然就有。起了南风,就说,将要燥热。也就有了。??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路12:54-55)人们只知道时代,但是不知道时间;只知道时期,但是不知道时候;只知道信仰的自由实践;但是不知道信仰的自由实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现实成为人类轰轰烈烈的生存实验,在现时代愈演愈烈。社会如是,艺术如是,不论个人采取什么样的立场,不论个人面对人群还是面对自己,不论个人的操守行为还是内心思考,信仰的自由经历的“麻木”与“觉醒”之间的分争也将随着生命展开,直到那个时候。
现实是人类的所为,信仰构成实现的行为指导人为的理论,相对于,取信人为的理论构成实践的事实作为信仰的构成,这是西方世界的人文背景。俄国虽然拥有横跨东西方的辽阔疆土,但是几个世纪以来是在转向欧洲寻找文化灵感,由于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无论在宗教信仰和现实体认方面都突出了相对的矛盾。11世纪,东正教逐渐成为俄罗斯国教;20世纪初,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了成功,影响到了中国。时至20世纪末,“西方”作为地域的界定越来越宽泛,作为文化的形态越来越明显,曾受苏联社会主义影响的中国其内部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历史成因决定了俄罗斯对新一轮的世界格局做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给物化的世界带来勃勃生机,人们相信,作为一个复数的我们完全可以满怀信心的控制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1917年,十月革命政权凝聚了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于他们的周围,共渡了短暂的然而是激动人心的四年(1917-1921)。雕塑家嘉博(Naum Gabo)、画家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和艺术家康定斯基(Kandinsky)从欧洲返回俄国;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率先主张优雅的艺术已经过去,艺术应该转向实验室艺术;塔特林(Vladimir Tatlin)则提出了集团生产艺术的抱负,欲望艺术与生活结合牢不可分。塔特林在1919年受10月革命政权文化部的委托,创作《第三国际纪念碑》,400多米高的碑身矗立在莫斯科广场,既作为综合艺术的统一又包含一个实用的目的。
俄国最伟大的民族艺术成就是根于拜占庭传统繁荣于14世纪的圣像画。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艺术主要是受法国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一些新艺术风格的影响。拉里奥诺夫(Mikhail Larionov)和冈察罗娃(Natalia Goncharova)于1913年开始了他们的幅射主义绘画;马列维
奇完成了他几何抽象的至上主义;康定斯基创作了他表现主义的抽象绘画;塔特林和嘉博、罗琴柯(Robchnko)等人奠定了他们的构成主义雕塑。当时俄国与欧洲双向艺术活动交往频繁迭出,莫斯科已属于欧洲大陆先锋艺术试验的一部分。源于法国的立体主义在俄国实施了三度转化的构成;源于法国的未来主义在俄国转化为生活层面的幅射;随后盛行于西方代表两种倾向的抽象艺术也是在俄国才能寻找到最初源头。就像宗教与革命一样,俄罗斯总表现出他自身的激情。
塔特林创作于20世纪初最早的一批构成主义艺术作品包括悬动的抽象浮雕。在艺术史上,“构成”对于雕塑的意义在于,由一件物体的雕塑而成变通为由不同的物体组构而成,由传统雕塑的注重量感转向注重空间。塔特林的作品更在空间意识中深化了他的飞翔度量,借以运动申明物体的构成能量。
塔特林认为构成即组织,主题即是意图本身,进而以“工艺”和“技能”明确构成主义的含义--工艺在此寓指共产主义的政治机构和工业生产有效的进程,技能包括优化组合的进化概念朝向一个逻辑上可行的目标。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家和物质材料都必须符合积极构成的功能,所谓“积极”意味着组织的主题和意图。塔特林的观点主张艺术是完整的工业化生产,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达到的工业化生产状态,而艺术家必须成为一名工程师,必须学习如何利用工具及现代生产材料。
作者 王鲁
12>>>
相关图片上传相关图片
0
投上一票
来源:艺术展 http://www.xinhuiys.com/art_exhibition.asp
范文二:第三国际
第三國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或章節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添加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可靠、公開、第三方的來源
這裡的第一手來源和其他相關來源的數量也不足以支持一篇正確的百科全書文章。
請協助補充符合可靠來源要求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0年1月5日)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政治系列
共產主義
显示?基本概念
显示?主義
显示?國際性組織
显示?人物
显示?相關主題
共產主義主題
政治主題
查 ? 論 ? 編 ? 歷
第三國際(俄語: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或共產國際(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
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簡稱「Коминтерн」),1919年3月在列寧領導下成立,
總部設於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
並於5月25日公開宣布《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聲言這是為了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便於各國共產黨獨
[1]立處理問題。5月26日,中共中央發表決定,完全同意解散共產國際。
目錄
[隐藏]
, 1 歷史
, 2 和中國共產
黨關係
, 3 和宋慶齡關
係
, 4 和中國國民
黨關係
, 5 參考文獻
, 6 參見
, 7 外部連結
[编辑]歷史
, 第三國際成立於1919年3月26日,在莫斯科成立,當時俄國無產階級已經革命成功,建立蘇維埃政
府。第三國際本名「共產國際」,以別於第二國際的本名「工人國際」。第三國際初成立時各國支部差不多
皆為第二國際原有的支部分裂出來的,即第二國際中的革命派發展為第三國際,正式拋棄改良主義,而號召
世界革命。
, 第三國際在列寧之後的主要領導人是季諾維也夫,1934年之後是保加利亞人季米特洛夫,但因為當時
共產國家無多,第三國際許多活動及決議都需要蘇聯支持,故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對第三國際有重大影響力。
, 1943年5月15日,蘇聯為拉攏西方,聯合對抗納粹德國,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作出《關於
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5月2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這個決定。6月10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正式
宣告解散共產國際。
[编辑]和中國共產黨關係
, 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吳廷康)受命組建中國共產黨,在翻譯楊明齋的陪同下來到中
國,通過俄國漢學家譯學館俄文教習伊鳳閣和鮑立維的介紹,聯繫到李大釗,又通過李聯繫上與上海的陳獨
秀。維經斯基在上海向陳獨秀提出建黨建議,得到陳的同意,8月,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俞
秀松、李達、施存統和邵力子等人在上海陳獨秀寓所組織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後人歸納為「上海共產主
義小組」),陳獨秀被推選為書記。因此共產國際的刊物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日期是1920年8月。
, 1921年7月23日,在共產國際的資助下,來自上述城市的中國共產黨的13名代表(共有57名黨員)
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於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會議移至嘉興南湖舉行,會議
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組成的中央局為領導機構。這也是中共通常認可的成立日期。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正式決定參加共產國際,成為它的一個支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三國際成
了中共的實際領導者,中共也從第三國際獲取援助及形勢指導。
, 1927年8月7日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羅明納茲(Beso Lominadze)在漢口主持中共中央緊急會議,撤
銷陳獨秀的總書記職務,是為八七會議。
,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共產國際在蘇聯莫斯科操縱秘密召開中共六大。 , 1928年6月之後,共產國際不再派遣駐華代表,改由瞿秋白、張國燾、鄧中夏、王若飛等組成中共駐
共產國際代表團,通過代表團指導中國革命。
, 1930年,以瞿秋白為團長的中央駐國際代表團成員己全部回國,又由於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以後白區的
白色恐怖,在1年多的時間內沒有中共代表團負責人在國際工作。
, 1931年1月7日,共產國際代表米夫在上海主持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撤銷了李立三和瞿秋白的中央政
治局委員職務,由王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實為主持中央工作,總書記向忠發為傀儡。 , 1931年,王明提出辭去代理總書記職務,改任中共駐共產國際的要求,經米夫同意後,便於1931年
10月18日離開上海,11月7日到達莫斯科,並於11月10被任命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參加共
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工作。
, 1932年第三國際派遣德國人李德來華協助營救共產國際特工牛蘭夫婦,1933年自願申請去蘇區,1934
年1月,化妝成外國傳教士進入蘇區,並立即成為中共軍事委員會核心之一。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李
德被中共本土力量以「嚴重脫離中國革命現實情況」為由強行剝奪權力,第三國際逐漸失去了對中共直接控
制(此句不確,是偽造歷史。事實是:中共選舉的總書記張聞天,被國際解除職務)。 , 1933年7月,康生到達莫斯科,王明任命其為代表團副團長。
, 1937年,抗戰爆發,王明回國,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是第三國際的嫡系,但王明的靠山米夫後來
在蘇聯被清洗,毛澤東成了國際的新寵。王明在後來的延安整風中遭到批判,在黨內失去勢力。 , 抗日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因通訊及地域限制不能與中共產生直接領導關係,受第三國際支援和指導。 , 1940年2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宣布結束。
[编辑]和宋慶齡關係
, 宋慶齡在蘇期間,積極參加第三國際活動,長期和第三國際保持聯繫。有人推測她曾加入國際共產黨。
西安事變後,第三國際首先和宋慶齡聯繫並出於中國聯合抗日考慮傾向於和平解決。 [编辑]和中國國民黨關係
中國國民黨在1926年和1927年2次申請加入共產國際,都被拒絕,但共產國際決議通過承認國民黨為準共產黨。蔣介石列名共產國際中央執行委員會名譽常委,是中國人在共產國際中最高地位。 在1926年2月1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全權代表胡漢民請求共產國際接納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參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羅斯現代史文獻保管與研究中心和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會合作編輯出版,中文由中
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譯排的《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第3卷,第一部分的"胡漢民就接納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問題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書提要")。
1926年2月17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六次全會的聯共(布)代表團核心小組在會議中討論議決,「關於接納國民黨(按照共產國際章程第17條)作為同情黨加入共產國際的問題提交政治局討論」。(參見《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第3卷,第91頁,第149頁。)
1926年2月18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對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問題進行討論表決。最終會議決定:「鑒於廣州國民政府的國際環境和中國革命運動的未來發展前景,認為有必要提前同國民黨代表舉行的非正式會議上說服國民黨代表不要提出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的問題」。
1926年2月2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在給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信,寫道:「國民黨作為同情黨正式加入共產國際自然不會遇到甚麼反對意見」。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六次擴大全會(1926年2月17日,3月15日),決議通過了吸收中國國民黨為共產國際的同情黨,並選舉蔣介石為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名譽委員。國民黨代表胡漢民也在2月下旬列席了第六次擴大全會。
[编辑]參考文獻
1. ^ 《周恩來年譜(1898—1949)》.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89年版: 第555頁.
[编辑]參見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共產國際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第三國際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第三國際的加入條件
, 第一國際
, 第二國際
, 第四國際
[编辑]外部連結
, 周恩來: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 俄羅斯學者對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係研究的新進展
范文三:第三国际纪念塔:塔特林之塔
利维坦按:上大学的时候就很迷塔特林的这座奇崛之塔,后来慢慢才知道,他还设计过单人飞行器、服装以及家具,可谓涉猎颇广。
我对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迷恋,现在看来,可能是其工业美学设计的奇特吸引了我,至于其中一厢情愿的乌托邦构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1885—1953,另一说法是1956年)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生于莫斯科,出身于工程技术家庭,很早就在社会上独立谋生,当过水兵、画家助手、剧院美工等。1902年至1910年间,塔特林先后就读于莫斯科等地的艺术学校,并获得风景写生画家的职业证书。由舞台美术工作开始,他尝试进行绘画与雕塑相互转化的实践。他的早期设计大多是借助于自然的类比。1913年,他在巴黎受到了毕加索用木材、纸张和其他材料所作的三维空间建筑的启发,开始利用玻璃、金属、电线、木材等工业材料来进行抽象浮雕的创作。塔特林此时已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俄罗斯及西欧——更准确地说是巴黎——最现代的先锋潮流中。他后来的所有作品都创作于绘画的基础上。
1920年,塔特林(右二)和他的创作团队
1920年,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制作过程中
纪念塔模型成品
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给物化的世界带来勃勃生机,人们相信,作为一个复数的我们完全可以满怀信心的控制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1917年,十月革命政权凝聚了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于他们的周围,共渡了短暂的然而是激动人心的四年(1917-1921)。雕塑家嘉博、画家佩夫斯纳和艺术家康定斯基从欧洲返回俄国;马列维奇率先主张优雅的艺术已经过去,艺术应该转向实验室艺术;塔特林则提出了集团生产艺术的抱负,欲望艺术与生活结合牢不可分。塔特林在1919年受10月革命政权文化部的委托,创作第三国际纪念碑塔,400多米高的碑身矗立在莫斯科广场,既作为综合艺术的统一,又包含一个实用的目的。
第三国际纪念塔原本是被定位为一种新社会秩序中分等级并且组织公正的政府,它不断旋转的空间部分从“革命”这个词的两种角度阐明了其本身。它没有使用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是采用了富有幻想性的现代雕塑形态。如果这座纪念塔建成,将比1931年的纽约帝国大厦(120层,高318米,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着世界建筑物最高纪录)还要高出一倍。纪念塔其中心体是由一个玻璃制成的核心、一个立方体、一个圆柱来合成的。这一晶亮的玻璃体好象比萨斜塔那样,倾悬于一个不对等的轴座上面,四周环绕钢条做成的螺旋梯子。玻璃圆柱每年环绕轴座周转一次,里面的空间,划分出教堂和会议室。玻璃核心则一个月周转一次,内部是各种活动的场所。最高的玻璃方体一天调转一次,也就是说,在这件巨大的建筑物上,它的内部结构会有一年转一周、一月转一周和一天转一周的特殊空间构成。
第三国际纪念塔的设计图
据塔特林说,第三国际纪念塔将“把纯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融为一体”。这也是他倡导的“各种物质材料的文化”的构成主义理论的一个实验。
最初的模型展示是在1920年月12月苏维埃第八次会议期间,虽然设计者明确交待了怎样具体规划基座旋转形式之中的机械运动和人为活动,但是实际上,作为雕塑艺术的构思已大于作为建筑设计和组织意识的构成。这个方案最终被视为俄国构成派艺术观念的范例,不仅为后来的雕塑发展给予了辉宏壮观的场景启示,也为后起的建筑样式提供了释放机能的构成因素。
此件模型由木材、铁、玻璃制成,现被收藏在列宁格勒俄罗斯国立博物馆内。
塔特林认为,构成即组织,主题即是意图本身,进而以“工艺”和“技能”明确构成主义的含义——工艺在此寓指共产主义的政治机构和工业生产有效的进程,技能包括优化组合的进化概念朝向一个逻辑上可行的目标。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家和物质材料都必须符合积极构成的功能,所谓“积极”意味着组织的主题和意图。塔特林的观点主张艺术是完整的工业化生产,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达到的工业化生产状态,而艺术家必须成为一名工程师,必须学习如何利用工具及现代生产材料。
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效果图
依据塔特林的解析,纪念塔复杂的空间可以简化成三种单纯的几何形式:立方体、角锥和圆柱面,各自按照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时间间隔旋转——通过这种暴露结构的移动,说明时间的概念。
但出于各种原因——内战、物资缺乏、当时的技术限制等等,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构想始终没能实现。不过,作为俄国早期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塔特林却一直被西方艺术世界所推崇。
2011年,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纪念塔模型
其实,早在1920年,尼古拉·普宁就称赞塔特林的纪念塔设计是“发生在艺术界里的一次国际性事件”,并且将其看作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原则的有机结合”。如果这座纪念塔最终得以建成,那么它将能代表在塔特林的“反浮雕”(Counter-reliefs)中发展起来的时间与空间的准则在逻辑上的扩展,同时,也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空间体验。
2012年6月,瑞士巴塞尔丁格利美术馆举办了塔特林回顾展
塔特林死后,自上世纪60年代起,在对其毕生作品进行重新发现的过程中,第三国际纪念塔之前丢失了的模型被重建成了多种不同的形态。2012年6月,瑞士巴塞尔丁格利美术馆曾举办了塔特林回顾展,展出了其中最优秀的两个模型——分别来自莫斯科和巴黎——并且将其并置以形成一种对话的感觉。
俄罗斯发行的纪念邮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方案虽然承袭了人类施展才能的技术追求,但是以艺术构成神话——生活结构的理性组合被幻想过度,或是夸大、混淆了国家与社会的肌能。集于其中的人们被机械的运转操作,组织机构控制运动,集团生产垄断目的,“构成”的理想会遇到远古传说中巴别塔一样严重的问题。在此,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理想的生活目标,以艺术净化个人灵魂、服务于集体主义制下的行为原则,仍然属于一种异化的方式——以高扬生活之上的艺术旋律规限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奉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艺术的内容。
事实上,在前苏联团结的精神破裂之后,一些艺术家便转向西方寻求艺术的发展,塔特林则选择继续留在自己的国家履行服务于社会的艺术主张。虽然意识形态无助于艺术家对“现实”主义艺术形式定义的理解,塔特林仍在舞台美术和实用美术的设计中展开把艺术作为一项工程的意图,实践艺术于人类生活中的纪念仪式。
1932年,塔特林研究了自然界昆虫飞翔的原理设计了滑翔机的草图,并以俄语单词和自己的名氏组成了一个复合单词“Letatlin”,以此寄托突破引力的梦想。突破引力的“自由”是人类共存的理想,同样是十月政权空间纲领中一个相关课题。
塔特林发明的人造飞行器——Letatlin
范文四:论第三国际与第二国际
第三国际与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即“工人国际”,是指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它是相对第一 国际而言的:第三国际 即“共产国际”是指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苏联莫斯科。可以说,第二国际是第一国际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国际又是第二国际的进步和发展。
可是,作为先进者的第三国际,在面对第二国际的对抗时,被迫解散:第二国际却能适应时代发展 并留存至今。这种出乎我们意料的结果,不得不让我们质疑。然而,社会事实已经给了它很好的佐证,我们无法辩驳。我们也只能通过反思,通过回顾、对比二者曾经的形成、发展背景来找到它们各自结果的”蛛丝马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也即是第三国际是在第二国际破产的基础上成立的。
其实,这里所言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其实是列宁最先宣布的。当年,也即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社会民主党团在议会中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德国政府“保卫祖国”。很明显这是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列宁
获此消息后当即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很明显,列宁是很迫切地想建立第三国际的。
那么,列宁为何要急于宣布第二国际的“死”,又为何要急迫地想建立第三国际,
其实,我们再回顾下历史,在分析下当时的社会的形式和状况,很快就会明白缘由了。工业化导致社会的空前发展,然而也激化了社会矛盾的空前高涨。这种现象在一战前演绎地更为尖锐,才导致了后来战争的爆发。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第二国际,也豪不例外。在第二国际内部,那时已激化分裂为三大派别,它们分别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自恩格斯逝世后,三派分歧剧增。而后作为第二国际内部的“三足”之一无政府主义者在伦敦”拒绝无政府主义者参加代表大会“的宣布下走向失败,”三足“就此还剩下”两足“---------以爱德华〃伯恩斯坦、卡尔〃考茨基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派,宣扬合法议会政治:和以列宁、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正统派,则宣扬阶级斗争。但是,向来“山中难容二虎”,何况还是两只矛盾激化了的“两只老虎”,免不了要斗一场。而列宁的那声高呼”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很明显就是一种 宣誓。而事实也确如推演的结果那样,以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由此我们看到,列宁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眼界宽宏,第三国际的命运也不言而喻。
至此,我们可知:第三国际虽是第二国际的发展,却是从第二国际中矛盾激化的几个派系激化出来的。第三国际本位思想太重------只秉承了自己的特征而没能吸纳其他派别的明智的抉择--------才有后来的可预料的命运。而我也明白了,为何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第二国际还存在,虽然它已不是先前的那个名词,
范文五:研究报告第一第二第三国际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由于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简称为“国际”,历史上即称为“第一国际”。 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欧战时各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派违背了“非战”的决议,反而帮助资产阶级去从事国际战争,于是第二国际几同无形消失。及欧战终了,各国社会党会议,通过《拥护国际联盟案》,并筹备恢复第二国际。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大会,第二国际才恢复起来。 第二国际并未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停止活动,但列宁在1914年8月4日德国社民党议员在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军事预算案消息后,宣布:“第二国际已死,第三国际万岁~”
第三国际
* 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以别于第二国际底本名“工人国际”。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 第三国际的领导是保加利亚人基米特洛夫,真正权力中心在斯大林。
* 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同年5月2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决定。同年6月10日,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而创,而美国此时成为苏联拉拢以反对法西斯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第四国际
第四国际全称为第四共产国际,由流亡海外的苏俄领袖托洛茨基创建,与斯大林所控制的第三国际相抗衡,在托洛茨基遇刺身亡后,第四国际不断分裂,今日的世界上有诸多国际托派组织继续沿用这个称号。
提问者评价
我想要区别......
比如说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的上层组织,而第二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上层
组织
第一国际
First International
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了准备。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 。在巴黎公社后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考虑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的一种桎梏,必须让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退到后台去,而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
SecondInternational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
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 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
第一国际
First International
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
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
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
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
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
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
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了准备。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
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 。在巴黎公社后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
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
斯考虑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
人运动的一种桎梏,必须让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退到后台去,而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
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
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
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 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