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语文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册
第1课《 》
1、代表词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沁园春,是 名。
2、内容主旨:在长沙逗留期间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
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出一个
革命青年 、 、改造旧中国
的豪情壮志。
3点。
第2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1、(1946- )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散文集《把
栏杆拍遍》《人杰鬼雄》。
2、内容主旨:这是一篇赞美 ”
为主线,表明了她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 。她为人类做
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3、艺术特色:对比、类比的手法;插叙;引用名言。
第4课《 》(节选)
1、作者: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有中篇小说《边
城》,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2、内容主旨:在风光秀丽的,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翠翠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她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
翠。天保和傩送相约以唱歌来进行爱情的“决斗”。后来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
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故乡。祖父忧心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傩
送回来。《边城》是一曲充满 的田园牧歌,成为一种文化概念。
3、艺术特色:的语言;人物心理刻画细腻。
第5课《 》
1、作者:史铁生(1951- ),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2、内容主旨:文章表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感,
表现 。
3、艺术特色:的语言风格;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母爱、
象征我的成长、象征我的命运)。
第7课《 》
1、作者: , 国小说家,代表作《
《 》《没有完的故事》。
2、内容主旨:小说讲述了老画家 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活下
去,在风雨之夜 为此付出生命的故事,歌颂 友谊和 艺术家品格。
3、艺术特色:欧·亨利式的结尾: ;幽默语言风格。
第8课《 》
1、作者:葛剑雄(1945- )教授,历史学家。霍金(1942- )国理论物
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引力学研究。著有《 》。
2、内容主旨:作者以 的一次经历表达对霍金与 抗争、
献身科学的 品格和 精神的尊敬以及对 的那份平静、看似
冷淡却又隐藏着 的人文环境的赞美。
3、艺术特色: 相结合。
第10课《 》
1、作者: ,现代诗人, 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诗
集有《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
2、内容主旨: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写 的美丽景色,抒发诗人
对 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 以及对 离愁。
3、艺术特色:情景;语言 ,富于 。
第11课《 》
1、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诗集有《 》
《向太阳》《北方》《归来的歌》。
2、内容主旨:全诗通过描写下的 、 、 、
垦者等的形象,表现 ,表达了诗人 。
3、艺术特色: 的表现手法。
第12课《 》
1、作者:舒婷(1952-)。当代诗人。原名龚佩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
鸢尾花》《始祖鸟》
2、内容主旨: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心态与复杂情感:一方面,是“灯”,另一方面,是 的“岸”。
3、艺术特色:运用 、来表达
诗人的主观情绪,彰显人性;语言 ,感情真挚。
第15课:《 》
1、选自《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先秦时代称为“”或
“ ”,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 篇,分为风、雅、 三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诗经》的表现手法,前
人概括为 、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 者
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也”。
2、内容主旨:《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首诗三章都用 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 的相思感情融合在一起,把实情实景与想象
幻想结合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
3、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绘画美、音乐美、人性美。
第16课《 》
1、作者:柳宗元(773-819)字 代文
学家,有《柳河东集》。
2、内容主旨:文章通过对,映照当时 达了作者关于“ ”的思想,讽喻当时的统治者 。
3、艺术特色:对比、类比。
第17课《 》
1、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
2、内容主旨:作者以“以至于人为地摧残梅花,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 的罪
行,表达了作者要求 , 的强烈愿望。
3、艺术特色:托物言志,以梅喻人。
第19课《促织》
1、作者:1640-1715),字 代文学
家。《聊斋志异》是 集,也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聊斋”,是 的名字,“志”即“记”,“志异”即 。
2、内容主旨:本文是《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黑暗现实的篇章之一。通过描写 的命运,反映了 现实,寄托
了 。
3、艺术特色:借古讽今。
第20课《香菱学诗》
1、选自《 》。作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
芹溪)。
2、内容主旨:写,围绕“ ”字描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
曹雪芹写香菱学诗,不仅仅是表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看法;更是为
了抬高她的身价,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
悲剧色彩就更为强烈了。
3、艺术特色:侧面描写。
第二册
第1课《老王》
1、作者:,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小说《洗澡》等。
2、内容主旨:本文写的是作者与故事,作者笔下的老王穷苦卑微,但是极其 的好人,表达出作者 。
3、艺术特色:言简意丰,语言朴实自然。
第2课《项链》
1、作者是 ,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一生》、《我的叔叔于勒》等。
2、内容主旨:小说记录了女主人公 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 ,表达作者对路瓦栽夫人(即玛蒂尔德) 辛辣的讽刺,同时也对她寄予同情之心。
3、艺术特色:构思精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留白。
第4课《回忆鲁迅先生》
1、作者:萧红,现代小说家。著有《 》、《 》等。
2、内容主旨:通过撷取鲁迅先生 ,勾画出了一个充满智慧、幽默、 、 又无比关爱他人的鲁迅形象。
3、艺术特色: 的语言风格;于细微处还原本真。
第5课《小溪巴赫》
1、作者:肖复兴,北京人,当代作家。巴赫, 国作曲家。巴洛克盛期代表人物,作品主要有《b小调弥撒曲》、《 》、《约翰受难曲》等。
2、内容主旨:用轻灵、诗化、富于音乐美的文字,引领读者走进了巴赫那恬静安详、圣洁恒久的音乐世界,使读者体会到了作者与巴赫音乐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感应,以及作者寄予其中的深深地怀念与景仰之情。
3、艺术特色:托物抒情,通感象征。
第7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作者:恩格斯,大导师,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2、内容概要:从 和 两个角度悼念马克思的伟大之
处,有力的教育和鼓舞了正在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
3、艺术手法:思路严谨缜密。
第8课《为了忘却的纪念》
1、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辞世时享年55岁。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 》、《 》等,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华盖集》等。
2、内容概要:文章通过叙写 等五位作家与自己的交往,刻画青年革命者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 的控诉,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继续斗争下去的决心。
2.艺术手法: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旁征博引,善于引用古人、古事借古讽今。
第10课《哦,香雪》
1、作者:铁凝,当代小说家,中国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笨花》,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
2、内容概要:叙写了每天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闭塞山村台儿沟带来的波澜,描写了农村少女在火车上 用一篮鸡蛋换一个铅笔盒的经历,表现了 。
3、艺术手法: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第11课《变形记》(节选)
1 《变形记》,孤独三部曲《美国》、《城堡》、《审判》、《饥饿艺术家》等。
2、内容概要:通过小职员 突然变成一只 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人的“ ”现象,形象的揭示了现代人这样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渐渐 ,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 。
3、艺术手法:象征
第14课《阿房宫赋》
1、选自《文集》,作者,字,号 著名诗人和古文家。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2、内容概要:文章通过写秦 的故事借古讽今,意在规劝 朝敬宗李湛不可 重蹈覆辙。
3、艺术手法:对偶、比喻、排比、夸张;语言上 ;注意韵脚变化,更加自由奔放。
第15课《黄州快哉亭记》
1、选自《 。苏辙,字 ,晚年退居颍川,自号 遗老,又号栾城,眉山人。 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2、内容概要:苏辙借为快哉亭作记,寄情于山水间,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慰藉,表现出 的处世态度。
3、艺术手法:以“快哉”之意行文布局,自然流畅;写景议论,寄寓深刻。
第16课《 》
1、选自《 ,作者:,字 山人。题中“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
2、内容概要:本文写项脊轩的 ,写与之有关的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 、 和 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3、艺术特色:记物、叙事和抒情融合;以琐事抒真情;语言真挚凝练。
第18课《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国 编的《 一,又题为《 》。
2、内容概要:写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的爱情,表达对 的控诉;对 的赞美;珍惜美好婚姻、爱情、生命的愿望。
3、艺术手法:双线结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比兴、铺陈。
第19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1、李白,字 ”, 漫主义诗人。其诗风 、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本文的文体是 。
2、内容概要: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 风格。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 。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3、艺术手法:想象奇特、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第三册
第1课《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11952- ),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商都》、《废都》、《浮躁》,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等。
2、内容概要:作者通过给小妹的信,阐述了读书
间深深的骨肉之情。
3、艺术手法: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传达手足深情。
第2课《获得教养的途径》
1、作者: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后入瑞士籍,以《 》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等。
2、内容概要:提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该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这种重复阅读、不断感悟、不断有所发现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艺术手法:多角度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4课《 》
1、作者: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横眉冷对千夫指, ”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内容概要:以“ 的音容笑貌,客观而热情地 《孩儿塔》的 ,点明其价值,表达 。
3、艺术手法:整散结合;多种表达方式。
第5课《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笔法小议》
1、作者:资中筠(1930- ),著名历史学家,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2、内容概要:本文是一篇书评,概述了司马迁的《史记》中3个特点,作者以“李将军列传”为例,详细论证了 的奇特笔法。
3、艺术手法:举例论证。
第7课《爱因斯坦与艺术》
1、作者:赵鑫珊(1938- ),当代学者,哲学家、散文家。著有《哲学与当代世界》、《普郎克之魂》、《地球在哭泣》、《黄昏都下潇潇雨》等
2、内容概要: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 ,指出艺术与科学的 、相通性,从而论证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 。
3、艺术手法: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8课《说数》
1、作者:沈致远(1929- ),物理学家,同时致力于科学文艺创作。
2、内容概要:作者认为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数的意义非同小可,他期盼着数的发展史上有更新的篇章。
2.艺术手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体现在四方面:
(1)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引用;
(2)修辞方法:比喻、对比、拟人;
(3)遣词造句:妙用成语、妙用佛语、嵌字、化用诗句、作诗;
(4)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第10课《想北平》
1、作者: 1899-1966),满族,原名舒 ,字,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2、内容概要:作者在战乱的岁月中,通过对北平与巴黎的 亲的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 、 之情。
3、艺术手法:对比衬托;细节描写;语言略带幽默诙谐。
第11课《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1、作者:冯友兰(1895-1990),家,著有《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新原人》等。
2、内容概要:文章从蔡元培教育有两大端:事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3、艺术手法:以小见大,巧妙地选取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大教育家形象;人物描写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第14课《诸子喻山水》
1、《论语》孔子语录,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字 ,春秋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
《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 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孤愤》、《说难》等。
《管子》,管子(公元前770-前476)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
《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字 ,战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 家大师,后世称为“ ”。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又名 。春秋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也叫《 》。
《孙子》,孙子名 ,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 家。著有《孙子兵法》。
2、内容概要:通过先秦诸子有关山水的十一则议论,展示了古代先哲们对山水的思索和感悟,表达了他们由山水悟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3的议论方法,将抽象的道理 显化。
第15课《秋水》
1、选自《庄子·外篇》,《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庄子名: 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 ”。
2、内容概要:文章通过黄河、北海、天地以及人与万物的,宣扬义思想。启示我们宇宙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受 、 、 的影响,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努力上进,才能突破局限,超越自我。
3、艺术手法:语言气势充沛;比喻、对比、铺陈等手法的运用。
第16课《前赤壁赋》
1、作者苏轼(1037-1101),字 ,号 居士, 赋是介乎 与 之间的一种文体。本文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
2、内容概要: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事情,按照“乐——悲——喜”的情感变化,表达对于 的见解。
3、艺术手法:景情理紧密结合;语言优美,精譬恰当。
第17课《游褒禅山记》
1、选自《》,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号,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内容概要:借游褒禅山前洞后洞的不同经历,阐述“志’,“力”“物”三者统一的做事条件;提出“ ”的治学态度。
3、艺术手法:结合:叙为议 ,议是叙的 ,前呼后应,环环相扣。
范文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内容
篇一: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册(高一上)
第一单元
1、**词二首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赞美(穆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致橡树 (舒婷)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我愿意三急流 (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预言 (何其芳)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综合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1
8*、花未眠(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三单元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我的呼吁(史怀哲)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鲁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房龙)
16*、《名人传》序(罗曼.罗兰)
综合学习 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8*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 (<<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
23*.劝学 (<<荀子)
(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 文档 网:人教版高中语文
课文内容)24*.秋水(节选) (<<庄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第二册(高一下)
第一单元
1.祝福 (鲁迅)
2*.边城(节选) (沈从文)
3*.荷花淀 (孙犁)
4.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达)
综合学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 (鲁迅)
6.我若为王 (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征)
8*.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 (曹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3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 (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青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贾谊)
18.鸿门宴 (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综合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杜牧)
2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第三册(高二上)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 (屈原)
4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曹操)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它古诗背诵篇章湘
夫人(屈原)
长歌行 (屈原)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登高 (杜甫) *蜀相 (杜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
隐) *书愤 (陆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煜)
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苏轼)
*鹊桥仙 (秦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姜夔)
综合学习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杜牧)
5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 (李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
江城子(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 (李清照) (辛弃疾)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0.古都的秋(郁达夫)
11*.道士塔(余秋雨)
12*.泪珠与珍珠(琦君)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鲁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第
五单元
17.六国论(苏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记 (欧阳修) 20*.
时钟山记 (苏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6
22.五人墓碑记(张溥)
23*.登泰山记 (姚鼐)
24*.病梅馆记 (龚自珍)综合学习山水与文化文言常用句
式
篇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1
第一册(高一上)
第一单元
1、**词二首沁园春 长
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612565.html 采
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
赞美(穆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 (舒婷)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三急流 (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陈敬容)
7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综合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8*、花未眠(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我的呼吁(史怀哲)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鲁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房龙)
16*、《名人传》序(罗曼.罗兰)
综合学习 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8
18*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 (<<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3*.劝学 (<<荀子)
24*.秋水(节选) (<<庄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第二册(高一下)
1.祝福 (鲁迅)
2*.边城(节选) (沈从文)
3*.荷花淀 (孙犁)
4.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达)
综合学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
主题的多种解读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 (鲁迅)
6.我若为王 (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征)
9
8*.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 (曹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 (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青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贾谊)
18.鸿门宴 (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综合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杜牧)
2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第三册(高二上)
第一单元
10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 (屈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曹操)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它古诗背诵篇章湘夫人(屈原) 长歌行 (屈原)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登高 (杜甫)
*蜀相 (杜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煜) 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苏轼)
*鹊桥仙 (秦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姜夔) 综合学习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杜牧)
11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 (李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 (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0.古都的秋(郁达夫) (辛弃疾)
篇三: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册(高一上)
第一单元
1、**词二首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
赞美(穆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 (舒婷)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三急流 (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
12
预言 (何其芳)
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综合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
第二单元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8*、花未眠(川端康成)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三单元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我的呼吁(史怀哲)
第四单元
13、《呐喊》自序(鲁迅)
14、胡同文化(汪曾祺)
15*、《宽容》序言(房龙)
16*、《名人传》序(罗曼.罗兰)
综合学习 民居文化
13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8*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怎样学习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 (<<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3*.劝学 (<<荀子)
24*.秋水(节选) (<<庄子)
文言实词的特点
第二册(高一下)
第一单元
1.祝福 (鲁迅)
2*.边城(节选) (沈从文)
3*.荷花淀 (孙犁)
4.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现当代小说鉴赏 (雷达)
综合学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学作品
主题的多种解读
第二单元
14
5.拿来主义 (鲁迅)
6.我若为王 (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征)
8*.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 (曹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 (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青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贾谊)
18.鸿门宴 (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综合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杜牧)
2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
15
宗元)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第三册(高二上)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 (屈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曹操)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它古诗背诵篇章湘夫人(屈原) 长歌行 (屈原)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登高 (杜甫)
*蜀相 (杜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煜) 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苏轼)
*鹊桥仙 (秦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姜夔) 综合学习解意象,品诗歌
16
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杜牧)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 (李煜)
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 (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0.古都的秋(郁达夫)
11*.道士塔(余秋雨) (辛弃疾)
17
范文三:上海高中语文课文内容中心总结
此整理不仅仅是论据整理。既可以作为高中主要课文的内容复习,也可以当作启迪智慧的读物。其中还包括了写作技巧的指导,甚至还有老师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寄语。通篇读完令人茅塞顿开,如饮醇酒,回味无穷,充实了战胜高考的信心,看得我感动得真是比看到那特级教师的白云石题目还热泪盈眶
-------------------------------------------------------------------------------------------------------------------------
?《跨越百年的美丽》
?善于质疑、善思: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居里夫人立刻提出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是不是存在另一全新领域?
?沉潜于专业研究、成就来源于踏实努力:居里夫妇在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中,一锅一锅地提炼,经过3年又9个月,终于提炼出0.1克镭。
?刻苦钻研:故意将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对热闹不屑一顾,来教室最早,永远坐在前排,给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一人租一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
?生命永恒的哲理: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品格贡献高于物质创造、视名利如粪土:所有奖金捐给法国,奖章给6岁的女儿当玩具。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
?珍视生命的独特性:世界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唯独生命不能。
?保持生命的本色: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边城》沈从文
?推崇质朴真诚的人性美:
?简单的环境:茶峒小山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一户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老人是摆渡人,摆渡客人不要钱。别人硬塞还要生气。
?翠翠皮肤黑黑的,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俨然一只小兽物。
?史铁生《合欢树》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作者命运的写照。母爱的具体体现物。象征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史铁生语录:
?1、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主观意志决定生活
?2、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勇敢乐观看待磨难。
?3、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苏艾、琼珊、贝尔曼——小人物间的相濡以沫。
?《邂逅霍金》葛剑雄
?尊重人的价值:霍金的轮椅上装满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都是IBM 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
?还专业人士安静的生活也是一种尊重: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不必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不必随时面对镜头、献花、握手和掌声。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教育要顺天致性:它的天性是舒展它的根部,它的培土要均匀,它的土要用原来的土,给它筑土要紧密。种好以后离开时不再回头看。那么它的天性得到保全并且它的本性能够充分的发展。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长得高大茂盛;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摸清事物发展规律:
?反例: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上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验察土的松与紧 。
?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能好心办坏事: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而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民心安定呢?
?《病梅馆记》龚自珍
?教育反对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批驳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 ,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主张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人才的本性,保全人才的自然、健康的状态。
?杨绛《老王》
?凸显弱者善良厚道的品格:“**”,那是荒唐的动乱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说她“愧怍”,也提出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体现了作者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项链》莫泊桑
?理想的浅薄:局限于物质的享受上,一种永无止境的欲望。因此她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整天被困于抱怨和无休止的梦想中。
?实现梦想的途径更显幼稚:企图凭借美貌、姿色、迷人的丰韵,以此让人艳羡,让人追求,从而步入上流社会。不难设想,假如这一欲望过度膨胀,难免会走入堕落的深渊,尤其在不知不觉的时候。那时她将因此而失去做人的尊严。
?早一点抛弃浮躁,早一点脚踏实地、务实求真、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那我们将获得早一点、多一点的幸福:残酷的现实给她丰厚的回报——女主人的生活因此而充实;她与丈夫和衷共济,享受着相濡以沫的甜蜜;面对昔日的女友再也没有往日的自卑和胆怯,而能一脸的坦然,带着天真和得意的神情,能心态平和,她懂得了尊严的真谛。总之,她物质虽不富有,但心灵却获得了真实。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有时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小溪巴赫》肖复兴
?音乐是世界通行的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小溪,象征巴赫的性格和品格,也给我们启示: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埋没不了,不会苍老,能常青常绿;小溪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同样可以伟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特殊伟大的友谊:本文是一篇悼词,但不是普通悼词,是一位革命家对另一位革命家的悼念。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好朋友,面对他的逝世,沉痛悲伤在所难免。但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友,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他把悲痛体现得含蓄而深沉,努力用对马克思思想和事业的赞颂来鼓舞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英勇战斗,本文在表达情感上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 路德金
信仰的精神之强大:马丁·路德·金,生前获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的生日早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这在从国父到各界名人的行列中也极其罕见。最主要的是,他也同甘地一样,不但成了他本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而这一切所证明的,恰恰是同样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力量之强大,恰恰是他和甘地、曼德拉等所代表的非暴力抵抗的精神力量之强大。
?《变形记》卡夫卡
?作者赋予格里高尔虫形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自己本来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因为工作压力,关系冷漠,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的感觉。
?变形记中有哪些变形
?生理上的变形;家人情感心理的变化;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形;写作表达技巧的变形
?《药》鲁迅
?《药》的题目含义深刻。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 1. 治病的药。全文以华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为故事的开头,题中的“药”即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 2. 疗救麻木灵魂的药。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药,意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 3. 疗救社会的药:文章同样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阿房宫赋》杜牧
?爱百姓、戒骄奢。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不屈于权贵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人生奋斗过程之中最终的价值选择,这就是读书、明理、做人: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与价值导向中,如何升官发财、扬名天下均是次要的,读有益的书,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
?“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
?“凡人百姓,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
?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读书有福”,有福之人才读书,读书是最幸福的事情。当然现在许多人觉得读书是受罪的,但是当你长大走上社会,你就很难有时间安安静静去读书了。
?《获得教养的途径》黑塞
?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
?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愉快的精神之旅,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爱因斯坦与艺术》
?呼唤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正在滑坡,时代需要科学,同样需要人文,需要二者的统一。可以这么说,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大学者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高度统一。
?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
互补性:理智与感情,集中思维与发展思维,实境实证与虚境想象,互相补充,互通有无,共同构筑完整世界。
统一性:科学和艺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有着共通之处:美,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在爱因斯坦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本文对今天培养人才的启示 :天马行空地自由学习可以创造奇迹,原来一个分数上的笨孩子可以成长为白天鹅。所以也要请同学们在明白以上道理后,应在努力于高考的同时,也
要留出一点时空,留给自己的个性张扬和可持续发展。北欧教育早就找到方法,把各门学科分为若干等级,只有自选发展方向的某学科才必须达到A 级,其他均可选较低等级。这样就兼顾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想北平》老舍
?淡而有味:平凡细节显现对故乡的眷恋。“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语言要千锤百炼:《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白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靠千锤百炼。
?《我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兼容并包 :从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开始的为学术而学术,就是不论一个人的政治派别和政治意见,只要他在某一个专业上有贡献,有地位,就请他来开课,担任教师。对老、中、青教师的兼容并包。
?使北大成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在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并成为全国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诸子喻山水
?自己决定,自己负责:止,吾止也;进,吾往也。
?宽广包容: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个性各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追求真实: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要提高见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兼容并包:江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因情制宜: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秋水》庄子
?认识事物相对性:河伯之大与海神若之大
?事物受环境局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前赤壁赋》苏轼
?面对自然人类生命苦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变”与“不变”的理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推崇探索精神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故都的秋》郁达夫
?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 :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瓦尔登湖》梭罗
?在平凡与简单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义与趣味 :梭罗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两年又两个月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守财奴》巴尔扎克
?批判金钱至上,金钱摧毁人性:贯穿葛朗台全部生活的一根中轴是两个字:金子。他爱金子,骗金子,夺金子。历史的进步是靠财富的创造来推动,而财富创造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性的失落;金钱所点燃的欲望驱动着人们去疯狂,忘我地积聚财富,但也烤干了人性的脉脉温情,也耗尽了追求者的精力与生命。
?《告别权力的瞬间》李辉
?小我:对于拿破仑,权力的诱惑远比共和政治理想的实现更为重要,当他率领的法国共和国大军挺进整个欧洲大陆大获全胜时,世人为他欢呼,曾寄希望他能借此将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推广开来。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甚至谱写了一部《英雄交响乐》要献给他。然而,拿破仑未能抵挡住权力的诱惑,突然宣布将共和改为帝制,自己成为新的皇帝。一夜之间,拿破仑实现了皇帝梦,却击碎了世人对他的厚望。昔日的伟大已成渺小,曾有的崇拜化为云烟。气愤的贝多芬,把乐谱上已经写好的“献给拿破仑”的字句删去。由此可见,权力成就了拿破仑,同时,也毁灭了他。
?大我:与拿破仑截然相反,华盛顿面对权力的诱惑,则一直保持着警惕、冷静与节制。他先后两次辞去最高权力的举动,令世人吃惊。然而,正是华盛顿的这一举动,为美国这个新生国家的权力制约制度的形成,做出了表率。于是,一个人告别权力的瞬间,成了延续二百年而不断的传统。
?两者比较,从现代民主意识角度来看,就与民众的亲近、平和而言,华盛顿显然要比拿破仑伟大得多。《读华盛顿传》,走进华盛顿的一生,他的两次告别权力的瞬间,深深触动了我。
?《拿来主义》鲁迅
?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
?《谏太宗十思疏》固根基、重德义、节私欲,明赏罚,听劝谏 ,爱百姓。
?《延陵季子西聘晋》重诚信。
?《宋人有得玉者》以不贪为宝。
?《训俭示康》司马光
以俭为美德,以奢为耻:
?反例:石崇以奢靡夸人,卒死于东市。
?寇准豪侈冠一时,子孙习其家风,多贫困。
?《师说》韩愈
?求师与道的关系: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劝学》荀子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无过已。
?学习要善假于物:假舆马者、假舟楫者。
?学习要积少成多:积土、积水、积善。
?学习重在坚持: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学习重在专一:蚓、蟹。
?《雨巷》戴望舒
?为理想而彷徨: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荷塘月色》朱自清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淡淡的美: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荷花淀》孙犁
?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
?有国才有家:反之,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丈夫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
?《宽容》序言 房龙
?时代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 的精神:以漫游者、守旧老人、村民们为象征物,让人们认识到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人类追求真理的势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的。
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真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激流》总序 巴金
?名言: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世间最美的坟墓》列夫托尔斯泰
?平淡之致反而绚烂: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极简的坟墓反衬出托翁超越其他伟人的高贵灵魂。
?《谈白菜》
?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淡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
?《老人与海》海明威
?人类永恒的不屈的精神: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可以消灭一个人,但不能毁灭一个人。 ?《简笔与繁笔》
?繁简各得其妙:简得精炼,繁得传神。——《水浒》中林冲风雪山神庙中的“紧”、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通感。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弃绝官场,追求自然、本真的自我:觉今是而昨非,鸟倦飞而知还。
范文四:高中语文课文内容概要2
高中语文课文内容概要2
[真诚为您服务]
5、《别了,哥哥》
本诗气势奔放,且每四句一节,形式整饬,节奏明快。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洒脱,“别了”这一动作贯穿始终,使得整首诗歌既激情澎湃,又收放得当。
6、《拿来主义》 鲁迅
半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教导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大胆吸收中外有用的文化科技遗产,大胆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可用于“创新”“与世界接轨”等话题)
时至今日,有些人看到“鸦片”,看到“烟灯和烟枪”,看到“姨太太”,还以为是精华,爱之心切,社会上那些腐败现象,不就是因为不辨美丑而形成的吗,(可用于“选择”“美与丑”等话题)
7、《胡同文化》 汪曾祺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胡同这种建筑形式已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大家这个年龄段已对胡同很陌生了。北京的胡同又独具特色。那么,胡同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有怎样的文化底蕴呢,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
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这些建筑上的特点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我们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胡同文化的内涵就是封闭、满足、不管闲事、忍。
曾经是北京城市重要象征的胡同、四合院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而扩宽街道,危房拆迁,莫不涉及胡同和四合院,胡同之没,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作为一个老北京他内心充满了感伤、怀旧、依恋。
我们可以联想到余秋雨的《废墟》等作品,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扬弃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做出的历史应答和明智选择。
8、《南州六月荔枝丹》
科学小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往往以通俗有趣的表达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运用有主到次、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的写法,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条理清
晰,内容全面。
9、《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文章写于20年前,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前瞻性,其中提到的“人机大战”在今天依然是热点话题。作者站在世界各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以机器人与人类文明建设为视角,揭开了机器人发展的神秘面纱,并据此推断有机器人广泛参与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机器人也会在这个世纪里大显身手。
文章用简洁、精当的语言激发读者对于科学的信任,进而激发读者崇尚科学、关注科学、投身科学的精神,从而完善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10、《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完璧归赵”有各种议论,但不可否认,蔺相如只身入强秦,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没有过人的胆识,怎可成功,(可用于“胆识”等话题)
忍让并非懦弱,并非无能,而恰恰是自信、坚强和识大体的表现。以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的官职,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已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这故事,实在很值得一再提到的。(可用于“团结合作”、“忍让”等话题)
11、《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内容充实、形式典雅,成为后世奏议类文章的典范。作者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整散结合,言之有物、切中时
弊,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饬,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和平时代,我们往往麻痹大意;一帆风顺时,我们很少想到困难之处。人生道路,又怎么会平坦笔直,魏征就告诫过唐大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可用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话题)
12、《过秦论》 贾谊
作者以铺张扬厉、气势沛然的笔法,以史实为论据总结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希望当政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避免重蹈覆辙。
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可用于“反腐倡廉”“民心”等话题)
13、《师说》 韩愈
互帮互学,方能共同进步。孔子当年就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当年也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促使自己提高。(可用于“学习”、“合作”、“帮助”等话题)
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全才,更少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韩愈不是说过吗,“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可用于“自信自强”、“能力”等话题)
14、《石钟山记》 苏轼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不经调查即道听途说,或瞎指挥,肯定误事。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虽也未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为就值得赞扬。(可用于“调查研究”、“科学态度”等话题)
《老王》杨绛
本文是一篇写人散文。课文叙写了老王(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车夫)与“我”一家在患难中互相帮助建立的真情,表现出她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敬重,文末的自我反思流露出作者的平民情怀。
文章用语平淡,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项链》莫泊桑 法
《项链》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的变故,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贪慕虚荣,她为了在社会上出风头,借了好朋友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弄丢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年轻貌美的太太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人,造成悲剧。然而她又勇敢地面对厄运,表现出不屈服命运的平民性格,这又是值得肯定的。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本文通过撷取鲁迅日常生活的片断,勾画出一个充满智慧、幽默、爽朗、平易,同时又无比关爱他人的鲁迅形象。
这篇怀人散文以真实人物为记叙对象,将自己与其将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提炼成文,“形散而神不散”,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圣坛,变得平易近人,真实可亲。
《小溪巴赫》肖复兴
借助小溪这个意象来塑造巴赫及其音乐是这篇散文的匠心所在
小溪的意义是“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在这里,作者化虚为实,将真正有价值的音乐比作潺潺流淌的小溪,同时也用小溪来象征巴赫沉静而坚韧的个性。作者充分挖掘“小溪”这个意象的特征,将“小溪”、“巴赫”、“巴赫的音乐”三者相融于一体,“小溪”便是巴赫和他的音乐的完美写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本 文是一篇经典的演说辞,又是一篇充分表达痛悼和伤感之情的悼词。悼词“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先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 着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指出马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 级造成的巨大损失,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本文是一篇怀人记叙散文。鲁迅在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祭日,将心中久蓄的悲愤抒发出来,以悲愤感情的流动为线索,串联点滴人事,充分表达“忘却”的主旨:化悲愤为力量,继续与敌人斗争。
《哦,香雪》铁凝
这是一篇散文化抒情性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生动描摹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与惆怅的双重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情感。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奥地利
小说主人公格利高尔?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他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从此他成了家庭的一个沉重包袱。甚至被认为是一家人“一切不幸的根源”,终于受尽亲人的冷遇和折磨而死。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作品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孤独和恐惧,展现了荒诞的世界和人的异化命运。
故事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容:1、真实的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异化;2、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3、同时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冷漠。
把荒诞放在日常生活中,放在最平庸的环境里,在“故作平淡无奇的日常形式中表达出反常的内容”,结果使不受制于现实的事件,显得“比真正的生活真实还要现实”。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
《阿房宫赋》杜牧 唐
文章以详略有致的笔法叙述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阿房宫里的美女珍宝的众多,最后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骄奢淫逸政权必亡,穷奢极欲国家必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文章的写作特点:一、想象、比喻和夸张的娴熟运用;二、描写、铺排和议论的综合运用;三、骈散结合,长短错落的艺术运用。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宋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先写了快哉亭所依凭的江水源流,点明了亭的由来和用途,接着概括描绘江流广阔无边,再引入历史名胜,怀想古人风流。下文转至《风赋》的问答,引出个人遭际的感慨,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这样一种旷达的胸襟。
《项脊轩志》归有光 明
文章前三段写了项脊轩的总体概貌,周遭环境以及其修葺前的了无生趣和修葺后的妙趣横生,接着由轩及人,行文中渗透着一种家世之痛和作者与亲人的深厚感情。后两段写了自己日后的生活,形影相吊的孤独,浸透着作者对温情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这篇记叙性抒情散文在结构上借轩写人;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典型细节(选取日常生活小事)简练的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此外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明净流畅。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诗的前四句凭吊历史后四句触景生情,抒发一种忧国伤时的怀抱。
《八声甘州》柳永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了自己羁旅之苦和思乡愁思。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直接言志,抒发了词人渴望恢复祖国山河的抱负和愿望无从实现的英雄失意的感慨,揭示了英雄志士壮志难伸,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
多用典故。
《登快阁》黄庭坚
诗人觉得世上已无知己,只能解酒遣怀自娱,抒发了想要弃官归隐的心愿。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主题: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故事,塑造了刘兰芝这样一个在当时的宗法伦理约束下仍然执着追求个人爱情、婚姻和家庭幸福,勇于以激烈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的女性形象,寄托人们追求自由爱情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全诗内容和小序内容相照应,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合理安排,使用铺陈、比、兴等艺术手法,通过人物对话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这是一首古体抒情诗。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以此和东鲁的朋友作别,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憎恶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想象为主,把天姥山写成一个祥云缭绕神仙群集的仙境。全诗以七言为主,杂用四、五、六言,句法错落有致。
律诗三首
《终南山》王维
全诗从不同角度为终南山传神写貌,歌咏终南山的雄伟壮丽、烟云变化。意境壮阔而又清远,透露出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这首诗用“移步换景”法描绘了终南山的磅礴气势和万千气象。诗人时而山脚仰望,时而半山近观,时而主峰俯瞰;在流动中绘制了一幅有山、有水、有人的立体画面。
《登楼》杜甫
这首诗基本依照登临之际的心境、登楼所见,登楼所思以及登楼之后的心绪这一顺序来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愁思。
这首诗吧个人情思、国家灾难与自然景象三个层面的内容融汇起来写,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创造出一种格调高远、宏丽奇幻而又寄慨遥深的意境。
《书愤》陆游
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抒发胸中忧愤之情和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歌用典明志,感情沉郁。
绝句三首
《塞下曲》卢纶
这首绝句通过描写将军发布新令的情形,表现了将军的威风和气概,暗含着对将军治军严格的赞扬。
诗歌的前两句从静态描写,用外在的装束衬托人物内在的品质;后两句从动态描写,用瞬间发生的情形中所包含的强烈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从军行》王昌龄
这首边塞诗描写在阴云密布、黄沙飞卷的瀚海“孤城”中,戍边将士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勇形象,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的顽强斗志和豪迈气概。
《过华清宫》杜牧
这时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件“小事”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并以此警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
全诗在轻松地氛围中显示严肃的主题。
范文五:高中语文课本课文内容及注释指瑕.doc
高中语文课本课文内容及注释指瑕
一、《灯下漫笔》中的一个歧义句的理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选入的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灯下漫笔》,开头第一句便是一个歧义句,而这一句意义的理解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又相当重要,笔者在此试作讨论。
文章开头第一句:“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这一个歧义句,“几个国家的银行的钞票”中的“几个”既可以修饰“国家”又可以修饰“银行”,图示如下:
几个 国家银行 几个国家 银行
? ? ? ?
(A) (B)
所以便有两种理解,A是指几个国家银行,意思可能是这些银行是政府办的,如后文的“中国和交通银行”,还有95页“中交票”的注释:“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是当时的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这些都是这一推理的有力论据。相对于国家银行的当时可能还有地方银行或私人银行等。B是指当时的北京不只有中国人自己办的银行,还有外国的“几个国家”办的银行(如当时美国的花旗银行,法国的汇丰银行等)。后文的“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便可证明当时确实存在外国银行。
两个短语的结构不同,它的意义便不同。而这里又不可能两者都可以,所以一定有一种是错误的。那么A和B两种理解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从文后的意思来看,有几处可对此作注解。
文章第一自然段的结尾句:“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
第95页文章关于“中交票”的注释: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是当时的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
从句中的“而且多是本国的”和后面的“都是当时的国家银行”我们便可知,第一句中的“几个国家银行”当指中国人办的银行。“信用日渐其好”是“民国二三年的时候”,而不是现在。正因为“信用日渐其好了”所以人们才“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苦吃”,所以才都换了钞票,“而且是本国的”。后文的“中国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是指“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所以A句式结构的理解是正确的,信用“日渐其好”的是当时的国家银行而不是外国银行。
其实,“信用日渐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也可以理解为反语,这也是鲁迅常用的一个手法。正话反说以增强文章的讽刺效果。
鲁迅的文章有它特殊的时代性,所以有一些句子现在理解起来便不是很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除了这个句子以外,本文还有其它一些句子也有类似的情况,如“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就应当是:“但当我把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二、“裳”这个字怎么读,
“裳”这个字在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多次出现,只有一处注音,其他几处都未注音,列举如下:
《诗经》三首
《卫风?氓》注释?“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háng):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帷裳,车两旁的围布。”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注释?这样说:我和你穿同样的下衣。(以下都没有注读音)
《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注释为“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荷花瓣做下装。”从这个注释看,“衣”指上衣,“裳”指下衣。
《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幺》”
《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这些“裳”到底怎么读呢,读shang还是读cháng,
翻看《现代汉语辞典》第1350页,它这样注释: 衣裳,yī. shang(口)衣服。 P120 裳:cháng古代指裙子。另见shāng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版)第32页,这样解释:裳,古人穿的下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裳裳。”(衣,上衣。)[注意]
”,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古代男女都穿“裳
由此可知,“与子同裳”、“集芙蓉以为裳”、“何不作衣裳”、“《霓裳》”、“轻解罗裳”的“裳”都应读cháng,只有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中一衣连用时才读yī.shang。”
三、《归园田居》中的两处引文错误及一条注释的缺陷
“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与旧教材都不同,旧教材是“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翻看一下诗歌鉴赏辞典,都是“归园田”和“八九间”,不知新教材改动的理由何在。
P43注释?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这种解释与老教材不同。
老教材上这样解释:
暧暧远人村: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
依依墟里烟:村里的炊烟依稀可辨。依依,隐约可见的样子。
从新教材的解释来看,“暧暧”和“依依”的词性是不同的,因为“昏暗模糊”是形容词,而“轻柔而缓慢地飘升”是动词。老教材的解释都译为“??的样子”,这样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那么哪个解释是正确的呢,
《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
暧,日光昏暗。
依依,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杨柳依依。2、形容留恋,不忍分离:依依不舍;依依惜别;依依之感。
可见这两个词都应该解释为形容词,新教材上的解释是错误的。
新教材对这一注释的更动也有它的道理,因为老教材的注释有它欠妥的地方,“依依”解释为“隐约可见的样子”是没有道理的,它和“暧暧”的解释有雷同之感,叫人很难辨别,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按照词典上的解释(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取其后者,便是一种“柔软飘升的样子”,这样形容炊烟也
比较恰当。
四、《离骚》中的一个注释的疑问
第31页注释?“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中的“娥眉”和课文中用字明显不同,课文中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翻一下词典便很容易性发现这是个同义词。娥眉:?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指美人,也作蛾眉。所以在指美人这一点上,两词是相同的,但如果形容美人的眉毛,两者是不同的。
五、《陈情表》中一个注音的错误
第112页注释?[猥(wèi)]自谦之词,犹“鄙”。
猥的读音注释是错误的,应该读wěi
六、《赤壁赋》中一个注释的错误
第120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注释(20):和(hè)同声相应,唱和。这一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是“异音相从为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语文课文内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