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一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成长的基础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同周围的各种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为了使个人与周围世界保持平衡,使周围世界服务于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必须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和发现,这就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一些看法。同时,为了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在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每个人又不得不对自己本身进有反思,以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能力,能在社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人对自身的意识,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自我与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
自我就是“我”,包括了三个成分组成: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以及社会的自我。物质的自我又包括年龄、性别、相
1
貌、身高,健康状态,体力等等,所谓的体质人类学的特征。精神的自我包括了智力、技能技巧、性格、兴趣爱好、态度、愿望等等被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的东西。社会的自我则包括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社会地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我”,有一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性别。有一些东西,像是精神的东西,比如技能技巧、性格、兴趣爱好、态度、愿望等等后天形成的,跟人的经验、经历有关,改变起来容易得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改变这些东西,培养这些东西。社会的自我却复杂的多,人际关系是相对来说很容易改变的,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得罪了什么人,原本很好的朋友却从此走上了陌路,当然也有你的一句话让某人感恩戴德,让他视为知己的时候。
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社会认知系统。自我意识的对象包括自我意识本身,正是这种“客体即主体自身”的特殊性使自我意识有其特有的属性和规律性。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内容涵盖了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的认识。
2
自我认识的内容就是自我概念。
1.对物质自我的认知。从生物学意义上看,人是一个动物实体(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动物)。对物质的自我的认识则是对人的物质属性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外部特征的认知:身体的高矮,体重的胖瘦,相貌的美丑;解剖结构的认知:各器官组织的正常与异常;生理功能的认知:各系统功能健全与疾患等。
2.
对社会自我的认知。对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声、人缘、权力、义务等的认知。其中社会角色的自我知觉,影响和决定着人们做出与个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自我体验。特别是具有外部价值取向的人,往往把取得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
3.对精神自我的认知。这是自我意识的主体把认知的对象指向了自我的精神世界,它包括对意识层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等的认知;也包括对潜意识层的认知。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它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
3
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有人观察自己的形体,认为自己属于“健壮型”;分析自己的为人处世,认为自己是热情友善的;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己时,觉得自己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因此,自我认识的内容涉及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
在客观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及个人在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没有价值,那么,他就会产生自卑感,做事缺乏胜任的信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必然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难以建立较合适的标准,缺乏保证质量的信心,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他就会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结果往往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难以与人合作,或被他人拒绝、被群体所孤立;同时也可能由于树立了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过高的行为目标,而导致行为的挫败感。可见,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和评价,对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乔韩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是由Joe Luft和Harry Ingham两位学者提出的,因此,此理论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乔韩窗口理论把自我划分为四个领域:公开的领域、
4
盲目的领域、隐密的领域和未知的领域,见下图
1.(A)格中代表我们自己知道,也会让别人知道的领域,这是一些我们不能隐藏,或者我们愿意公开的。例如,我是大学生,我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
2.(B)格中代表别人知道而自己却不知道的领域。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
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部分。比如生理或言语上的姿态。习惯动作等。例如,某人说话很快,自己不觉得,但别人很清楚。
3.(C)格中代表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领域。我们不愿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来,属于个人的隐私。例如惭愧的往事、内心的痛楚等。
4.(D)格中代表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领域,属于无意识的部分,它们是基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被意识到的动机,可是它能驱使我们去做某些事情,而我们自己却无法了解受哪些动机在指使。一般需要运用梦的解析和砂箱疗法等特殊方法才能逐渐了解。
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四部分构成。但每个人四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因此,人们并不能够达到对自我的完全认知。
5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通过认识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情绪上的感受,其中包括满意或不满意、自尊、自爱、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羞怯、自卑等。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不仅有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也有否定的情绪体验。而且还要按照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角色体验多种不同的情绪。
自我体验的产生是由环境与个人内部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完全来源于自我认识,而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外在环境能引起一定的情绪状态,又是与情绪经验的积累与概括相联系的。
对自我的评价和体验主要来自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这是获取自我认知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难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个人从社会对自我的看法(即社会自我)中修正了个人对自我的看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并在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出现实的自我。进而设计和构建自己所期望的理想自我,以达到现实自我(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结合)和理想自我的统一。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控制体现了人的能动性方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调节,从而了解自己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外部障碍与内部困难采取什么手段实现自己的决定。
6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在控制方面就会表现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发挥独立性、坚定性,增强责任感;遇到挫折时,沉着冷静;做事果断而有韧性,执行计划时,决不半途而废;不说空话,不炫耀自己,不哗众取宠。而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则缺乏主见,容易受暗示,随波逐流,不能自制,情绪不稳定,不努力思考;面对困难,畏缩不前,缺乏竞争意识;有的人怯懦,有的人爱冲动,轻易地或随便地违背自己
应遵守的原则,不负责任,不尽义务;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有更多的防卫心理,嫉妒或提防他人,或者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忍让退缩。因而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命令和自定义务。但监督自己的执行要与个人具体特点相结合,当缺乏某种知识或技能时,就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因而容易对自我产生不满。自我监督的实际意义在于根据个人能力水平确定任务和目标,实现计划时不受其他事件的引诱与干扰,防止改变决定。对各方面的条件估计越全面,接受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实现自我监督。例如有的学生由于阅读文艺作品,注意到作者表达思想的论证方法,而改变了读书的目的,把过去注意情节有趣转向思维与论证,并学会监督自己。自我命令不限于自我强制或自我压抑,其实际作用取决于个人的信念,使自己的决定符合于生活的主要目标和信念。自我命令有时由于迁就自己的惰性而不能执行,
7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有意识地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不随便姑息自己,轻易地改变决定;其次提高责任感水平,进行自我说服。由于青年期思维与论证能力的发展,大学生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从认识与信念的增强上,克服自己的缺点,加强果断执行的意志力。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从纵向的历史演变来看,在漫长的,封建大一统的社会,造就了人在多个层面上是统一于一体的现状,在公与私、忠与奸、多元与单一、丰富与简单等多种因素的对立冲突中,大家不约而同而且毫无争议地选择了单一与简单,而视任何的多元化为异端邪说。这样的内在心灵冲突往往演变为二元对立的单一模式,与外界的冲突往往成为一种强大的外力压迫,内心软弱苍白,内心世界成为一种阴暗的角落和极力克服的对象,在内外一致中,基本上是以“外”为动力并以外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样“自我”价值体系中,基本上是处于“恶”、“私”的一面而出现的,并由此成为人们价值体系中极力驱逐和鞭挞的对象。在此情景下,“自我意识”是以一种变形的方式展示的,并且往往处在阴暗的角落中而极易产生变态。由此使“自我意识”异化为非我的极力排斥的对象。总之,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价值取向的“自我意识”观,成为此时的一种主流的,甚至是惟一的声音。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苏颂兴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
8
生观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即:?8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为什么活着”;?9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活得更好”。苏先生认为,这种划分表现出了在这改革开放的20年中,中国社会的巨大
变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我们已经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并且正从现代工业社会向后现代工业社会迈步。
不同社会形态相应地塑造不同人的社会性格:传统的、自我的、他人的,其实质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就经历了从传统(这里的传统不仅是指农业社会给我们所留下的某些封建传统,而且还包括受左的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传统)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单一价值观向自我的、多元化的价值观转变,并且正在呈现出为适应社会发展而选择的环境、时尚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人导向的价值观。可以说,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演变与世界范围内的人生价值观演变在方向上是吻合的,在进程上则是因为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而表现出浓缩性的特征。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进入青春期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出现一个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这过程是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趋
9
于成熟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尚未分化的整体,其意识内容主要停留在对自己外部行为和自己与周围关系的外部特征上。进入青年期,原来在儿童、少年时期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成的自我状态。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也就是“主体我”(I)。二是现实自我,它是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即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的地位,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我”(Me)。
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地对自己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了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那些从来没有被注意到“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的时候明显增多:对自我新的认识、体验和控制而带来的种种激动、焦虑、喜悦和不安也显著增加:为自己应该怎样做、能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而开始认真地动脑筋,不像中学生那样随心所欲。
此时如果个体的理想自我(主体我)和现实自我(客体我)能保持大致的平衡,也就是说,个体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既不用掩饰自己的努力,也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从
10
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个体健康发展。但也常常会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失衡感。
现实自我占优势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感,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期望
事事处处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担心暴露白己的缺点,常常炫耀自己的知识,追新猎奇,哗众取宠,以换取他人的赞赏。
理想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之下,总认为自己事事处处不如人。他们往往自卑感较强,因为自己某方面的欠缺,如口才不好,身材不高,相貌一般,家境贫寒,能力不强而苦恼,甚至放弃应有的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
总之,自我意识的分化促进了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这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冲突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青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发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发展阶段,自我形象不能很快确立,自我概念不能明确地形成,因而自我冲突加剧,表现为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强烈的不安感。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这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但如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是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上大学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能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独立,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束,自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扰着他们。
三是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却离,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
12
倍受“孤独”的煎熬。
四是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大学生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赏、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白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群英荟萃,许多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在这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
五是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许多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消极退缩,虽然退缩但又不甘放弃,心中依然想追求、想奋进,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焦虑也由此而生。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由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大学生迅速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
13
一。但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自我意识的统一途径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其统一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趋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按照心理学健康标准,无论哪种途径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只要统一后的自我意识是完整的、协调的、充实的、有力的,就是积极和健康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冲突、统一的途径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统一的类型也不同。一般来说,我们把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统一归纳为5种类型:
第一种是积极型。不断完善现实自我,使之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自我达到统一。这是有抱负、有志气的青年所采取的一种统一类型,它最典型地反映了青年人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第二种是现实型。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实自我,另一方面又根据现实自我的实际状况,修正理想自我,达到两者统一。在这里虽然理想自我也有朝着现实自我“靠拢”的修正,但出于较现实的考虑,
14
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统一。
第三种是庸碌型。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达到统一。这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一种统一。例如,有的人原来有良好的理想自我,但在改善现实自我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便消极处世,作茧自缚,放弃理想自我,听凭自然发展。这是需要教育者促其前进的一类。
第四种是虚假型。通过对现实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虚妄的判断,获得与理想自我的统一。这类人往往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以主观臆想代替客观现实,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这是需要教育者击其猛醒的一类。
第五种是消极型。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在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的统一。这多为自甘堕落、执迷不悟的人所采取的一种统一类型。例如,有的人形成了与社会进步相悖的理想自我,只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束缚(如主观上的自尊心,客观上的道德舆论),现实自我才滞后于理想自我,一旦束缚被挣脱(如自尊心己挫伤,己无视道德舆论),便破罐破摔,使现实自我一下子滑向消极的理想自我,获得统一。这是有极大危害性的统一,应引起教育者高度警惕。虚假型和消极型的学生实际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属于自我意识的变异状态。这类学生人数极少,但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波及面较大,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引导的重点对象之一。
15
总之,青年中期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突出的时期,也是使其趋向统一和转化的关键时期。过了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就逐渐趋于稳定,再变化发展就没有原来那样急剧了。一般来说,一年级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盲目性,二年级的大学生理想成分较多,容易想入非非,三年级以后就显得沉着稳定了。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矛盾、统一、转化并日趋稳定的阶段。教师应把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各个重要环节,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性,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所做的调查,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基本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发展的过程并非直线向上,而是有起伏的矛盾斗争过程。有人认为大学生二年级是自我意识矛盾最尖锐的时期,也有人认为大学生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总的说来,直到大学四年级,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才基本趋于统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趋于稳定。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变化呢,我们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离不
开整个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思维和
16
实践体验。
(一)社会楷模的影响
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总是离不开社会生活中各种楷模的影响。“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适合效仿的楷模。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树立良好的社会楷模,使受教育者同正人君子生活在一起,使他每天“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大戴记》)。四面八方都是“正人”,自然不能不正了。
但是,大学生受社会楷模的影响并不是像少年那样,对所喜爱或崇拜的人直接模仿,而是从众多社会楷模身上吸取有意义的、令人敬佩的内容,作为创造理想自我的素材。例如,保尔?柯察金、吴运铎、雷锋、张华等英雄楷模的形象曾经是我国大学生创造“理想的我”的重要榜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楷模,他们对不同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理想的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被调查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有个学生回答希望成为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纪检干部;在问到最崇敬的人是谁时,他回答是海瑞、彭德怀;在回答最喜欢的文艺作品是什么时,他说是《七品芝麻官》。可见,大学生的思想已经围绕一些基本的观点形成了一个互相贯通的体系,他的理想同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崇敬的人物的理想都是相通的。由此也可看出,大
17
学生建构的自我形象,并非来自对某一个人物楷模的直接模仿,而是从众多的楷模中吸取素材来创造的。
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塑造“理想的我”的形象,引导大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历史上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的光辉形象,有利于大学生从中吸取建构“理想的我”的养料,尤其是引导大学生学习那些和他们年龄与角色相近的同代青年英雄和杰出大学生的光辉事迹,对于他们建构“理想的我”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他人评价的影响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的我”的形象,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既是作为建构“理想的我”的依据,也是提高“现实的我”的重要参照。
大学生可以通过某些会议、竞赛评比、表扬与批评、学习成绩报告单等各种途径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然而别人的评价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总是会有一定的矛盾与距离,如何使别人的评价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趋于一致,而
为大学生所采纳,决定于许多因素。
18
1(评价要从肯定优点入手,对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
即使是指出缺点,也应从肯定成绩和优点入手,在一般的情况下,教育工作都应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其信心和斗志,不要一提优点就轻轻带过,一讲缺点和错误就大做文章,这种消极的批评难以收到积极的效果。
2.评价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出于爱护和关心的善意批评,即使是指出缺点和错误,也可能使人心悦诚服;而恶意的指责、指桑骂槐、冷嘲热讽就难以为人所接受。
从关心和爱护出发的正面评价,常常能对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有个大学生牢记一位长者对他的评价:“你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将来一定会有远大的前途。”他认为这个评价不仅使他对自我的个性品质产生了积极的体验,而且使他增加了对未来社会的信心。因此,亲人、爱人、受敬重的人所作的评价往往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有时,一个有威望的教师或长者的肯定评价甚至可以成为大学生刻骨铭心的座右铭,鼓舞他终身不懈地奋斗。
3.评价要尊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格
大学生是趋于成熟的青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因此,对大学生的评价必须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通过谈心或民主探讨的方式,使他人的评价与大学生自我的
19
评价形成共识,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采取专制性的批评指责,并强加于人,就容易伤害大学生的自尊心,不仅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和不满,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前,还应该了解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使别人的评价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提高自我认识的目的。
(三)个人实践的体验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而不断发展的。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获得自我体验,并进一步修正自我观念,调整对自我的要求和自我实现的行动。
当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显著的进步时,他们就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提高了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增强了信心;而当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不但体验到失望和痛苦,而且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降低对自我的信心。当他们参加某些竞赛活动(如唱歌、舞蹈、运动、绘画和演讲比赛等)而获奖时,他们会为自己过去未曾发现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并相应地提高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比赛受挫,有些人不但会感到失望和难过,可能还会认为自己 “本来不是从事那项活动的料”而灰心丧
气。有个大学生说:”我原来认为自己很聪明,可是第一学
20
期几科成绩都考不好,我开始对自己的智力产生怀疑,后来我的成绩又上去了,我又恢复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可见,实践的结果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实践中角色地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自我评价。一个学生当选为班长,会提高他对自我的积极评价,由此增加对自我的满意感和自信度;如果落选,则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和信心。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和认识,通常并不是一次实践活动的直接结果,而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实现的。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许多学生对自我尚缺乏全面的、统一的、稳定的认识,对自我的评估一般偏高。经过几年学习生活实践的反复认识后,他们才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稳定的认识,形成了比较确定的自我观念。
(四)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目前,我国加入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青少年日益增多,用户80,以上是青少年,其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现在,这些加入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大学生不仅受到教师和家庭的影响,受到电视、电影等单向传播的影响,而且受到电脑互联网络交流信息的影响。当他们坐在计算机前同国内外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顿显逊色,而“自我”的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当他们操作电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时,犹如“运筹帷握”,发挥
21
着自己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自我意识决定人生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个体活动离不开自我,自我客观地存在于个体的活动中,自我意识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一、自我意识是自我发展的基础
(一)自我意识经常把自身作为自己活动的参照物
人们怎样活动,活动的内容,都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各种看法,大多是相对于自己状况而来的。如我们说“那儿离这儿很远”,是相对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个体认为某人很蠢,其潜在含义至少是那人没有自己聪明。心理学家曾为人类所看见的物体为什么会被看成是正立的,而不是上下颠倒、左右交叉的问题,争论不休。临床发现,先天失明而后天恢复了视力的人,在初次看到外部世界时,并未报告是颠倒的。原因在于人类总是把自己作为参照物去观察外部世界,把自身与外部世界作为一个参照系统。
22
(二)自我介入对个体活动的意义重大
我们将某一事物与自我有内在的
关系,称为自我介入。在个体活动中,自我介入通常与感情因素有关。如果一件事被认为与自己无关,我们不会有什么反应,如别人东西被偷了,与自己东西被偷了,在感觉上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为自己做事和为他人做事会有不同的活动效果,除非别有企图时,才会有相同的活动效果。自我介入在少儿3岁前后开始产生,表明个体对于自身有相当的认识,己知道自己与其他人、其他事物的不同。以后,自我介入范围愈来愈广,到成年时,和自我有关的事物不但包括财产、家庭、职业、国家、政党、民族,而且还包括思想、观念、信仰、目标、价值观等,如果这些受到损害或威胁,个体会认为是自己受到损害或威胁,便会进行自我防卫。
(三)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和发动者
自我作为个体活动觉察者是使个体知道他在干什么,干得如何,并随时修正。而某一活动干得是否恰当,自我会对它作出评价,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保持或改变活动的内容、方向和强度,这是自我作为调节者。这种调节有时是有意识的,然而有时也是无意识的。
当个体总感到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活动时,他就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临床发现,如果个体长期处于被强迫的活动状态之中,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烦恼,丧失自信,产生生理或心
23
理疾病。由此可见,自我作为个体活动的发动者的重要性。
(四)自我使个体的活动具有一致性、独特性和共同性
比如,有人认为做人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努力按照这一信条去做,否则便有一种过失感和罪恶感。个体活动的一致性是相对于他们自身而言的,如果个体感到自己处处与他人一样,他会感到不满意,因此自我总是要寻求自己活动的独特性。有这样的一项研究,主试让被试描述自己。结果发现,每个被试在描述自己时往往强调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事实上,无法与他人相区别的感受可能令人不快,所以个体在活动的时候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要表现出与他人的不一样,尤其是在个体的活动被预期可能受到奖赏时,更是如此。而当个体的活动被预期可能受惩罚时,个体总要寻求与其他个体活动的共同性。
(五)不同的自我优势,引起相应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追求
当生理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身体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如果以社会的自我为主导,那么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则个体处处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追求他人对自己的情感,追求名誉、地位、金钱;若心理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
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能
24
上进,并且努力发展自己的智慧。
(六)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理想的自我不一定是客观上有价值的,它是个体希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某种角度看,个体都不符合他想成为的那种人的标准,正是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激发了个体的某些活动。自我实现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活动,个体的社会化包含一种经常趋向自主,并摆脱外部力量控制的倾向。每一个健康的个体都需要两种类型的关心一一社会的和个人的关心。假若个体没有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心,以及缺乏一种具有真实基础的对自身价值的意识时,他就不可能是正常的,也不可能正确地发挥作用。完全理想的自我实现的个体几乎是没有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个体很少有自我满足的时候,他总是处于不断地追求和奋斗的状态中,即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二、凤凰涅槃—重塑自我意识
怎样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自我概念、自我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意向呢,这主要靠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
25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是涉及大学生教育培养全方位性的工作,是涉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改革的大问题,需要慎重地加以对待。
1(提倡新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性格总是同民族的文化渊源密不可分。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际之间的伦常关系和道德规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拘谨的性格特征。有人对我国青年学生观念现代化做了调查,发现有82.3%的学生处于由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过渡阶段,13.4%的学生传统观念十分严重,只有4.3%的学生具有较为现代化的观念。
具有传统观念的学生对世界大局不关心,只关心本地区同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但表达意见谨慎;他们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感;他们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与勇气。
上述这种传统观念下的表现显然同时代的要求、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只能恪守传统,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缺乏参与竞争的精神,他们如何能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坚定自信,克服困难,
26
迎接挑战,他们又如何能在未来的事业中独立思考,开拓进取,做出新的发明和创造,
2.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的大学生在集体主义、
依从性等性格特征方面显著高于欧美人,而在独立性方面则明显不如欧美人。
根据教育部等单位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5.5,的学生经常会对老师和课本的说法表示怀疑,但公开质疑的人却很少;即使有人提出质疑,公开表示赞同的人也会很少,甚至有16.5%的同学认为,如果质疑,“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会日益增强,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只有当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大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3.在家庭和学校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氛围,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根据一项对全国50所大学1580名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所做的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家长的教养方式具有高拒绝否认和高惩罚的严厉特征,容易引发子女的高焦虑、自卑、敌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等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处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时,都要讲民主,反对家长制的教育方式,要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信
27
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能从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获得爱的体验,使大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二)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为了帮助大学生能更好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健康成长,应让他们学会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调整自我拒绝、自我否定、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等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使自我评价更加客观,自我体验更加积极,自我控制更加有力。
1.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全面地了解自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与群体的关系,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对自我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有利于调适现在的我和构建未来的我。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要做到正确认识自我,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经常的自省中认识自我。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自省,经常检查自己行为和动机正确与否,行为过程中有什么不足,结果如何,有哪些收获和缺憾,
28
从中发现长短得失,以便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整。
(2)通过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个
体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要超出自身来认识自我,必须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来进行。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地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在其中不断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我。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人、社会为前提的。
(3)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时,表明他的自我意识较为成熟。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常有助于发现自己忽视的问题。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个体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期望、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当然,大学生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评价者的特点(是否学有专长,是否值得信任,是集体评价还是个人评价)、评价的特点(例行公事还是私人性质、与自我评价的差距大小、他人评价的一致性、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他人评价的接受。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对别人的评价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因过高的评价而飘飘然,也不为过低的评价而失去信心。
(4)在与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在
29
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与周围的普通人比较,能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与杰出人物比较,则能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与他人比较,最重要的是要选定恰当的而不是盲目的参照系。同时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比较的视野越广阔,方法越科学,自我的位置就定得越恰当。恰当地与他人比较而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人,就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能合乎实际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计划。
(5)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还可以通过把目前的“自我”与过去或将来的“自我”相比较来进一步认识自我。心理学家曾提出 “自尊,成就,抱负”,这说明个体的自我评价不仅取决于他的成就,而且取决于他的抱负水平,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比较。过去的成就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积极地评价自己;而指向未来的抱负水平越高,个体越不容易满足,越难以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所以,教育者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不满足现有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导学生能达到的目标,不要一味跟自己过不去。
(6)以活动的成果来认识自我。活动成果的价值有时直接
标志着自身的价值。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活
30
动成果认定的。理想的活动成果可以使个体进一步认识自我的能力,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开发潜能、激发自信。
2.积极地悦纳自我
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容貌、性格、才能、家庭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不满,而又无力改变,便产生自我排斥的心理。这是心理幼稚的一种表现。人总要对自己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并且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建立起二者的动态平衡。否则,对自己不满过于强烈,就会加剧心理矛盾,产生持续紧张的心理,这样不仅会使个体感到活得很累,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悲剧。某校有位中文系男生,学习成绩中上,容貌俊秀,深受父母和姐姐的宠爱,但他总是责怪自己太平庸,厌恶自己,最后跳楼自杀身亡。悦纳自我是增进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关键和核心。
要学生积极地悦纳自我,教育者首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其次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使在批评学生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此外,就学生自身而言,需要强化四个理念:一是坚信“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同等条件下,别人行,我也一定能行”,以此来增强自信。而强烈的自信和理智的努力则能激发个体
31
的潜能,促进成功。成功后的愉悦又可以使个体进一步增添自信,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不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恰当地认识自己,而不是苛求自己。三是懂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视自己的短处,既努力扬长也注意补短。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如果通过积极的努力来补偿,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往往最终能取得成功。华罗庚以“勤能补拙”为良训成为数学家就是例证。四是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和失败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果实,只能在艰辛的努力中逐渐成熟。
3.科学地塑造自我
大学生情感丰富,社会磨练不足,加上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与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待问题容易偏激和情绪化,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往往估计不足。顺境时,容易自视过高,遇到挫折时,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自卑自弃。
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极度烦恼。尤其是毕业生,要做出一生中重大的社会选择:进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工作,常面临“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
自我否定”等矛盾,常常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情绪体验较强烈,易振奋,也易波动。大学阶段不仅是人才的准备阶段,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塑造
32
自我,为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地塑造自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立明确的行动目标。人的行为特点是有目的的,个体的行为是否有目的性,结果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有目标指向的行为较无目标指向的行为成就大得多。因为正确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强化人的行为,并促使其指向预定的方向。例如有的同学能够抵御种种诱惑,刻苦攻读,学业优秀,是因为他把学习成绩与自己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了。确立正确的自我目标,关键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做一个“自如的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社会欢迎的我”。所谓“做一个自如的我”,是指不要给自己提出力所不能及的过高要求,使自己总是陷入自责、自怨、自恨的境地,而是给自己设计只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从而能够在坦然面对自己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不忘积极地生活;所谓“做一个独特的我”,指不要一味地追求时尚,在刻意模仿中失去自我,而是在接受自我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得以自在地生活;所谓“做一个最好的我”,指立足于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最大努力,达到最佳水平,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满意地生活;所谓“做一个社会欢迎的我”,是指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自我实现的蓝图与祖国的富强、人类的文明结合起来,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真正充实地生活。
33
其次要培养坚强的自控能力。在实现人生目标的旅途上,既有各种本能欲望的干扰,又有各种外界诱惑的侵袭。本能的欲望常令人失去理智,如贪图安逸、追求物欲等。名利和物质的诱惑,容易使人偏离正确的前进轨道,丧失奋进的斗志,放弃对远大目标的追求,甚至把青年学生引向堕落。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抵制诱惑,主宰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以保证理智地约束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行为。
自我控制的动力来源,在于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看问题。有些诱惑之所以对个体很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它充分地显示了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比如,在学习紧张的时候,看一场精彩的球赛可能比枯燥的学习更有吸引力,因为它能使人度过一个更愉快的夜晚。类似的种种诱惑,每天都可能存在,如果不能抵御,作为学生,最终可能在考场上难以过关,在就业竞争中
处于不利地位。如果能想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目标,就会有控制自己的动力,得以抵御表面的、暂时的利益诱惑。
个体在决定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常会产生各种对立动机的内部斗争,主要是高尚的动机(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等)跟低级的动机(满足个人的某种欲望)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局,可以看出他自制力的高低。要检验一个人自制能力的强弱,可以看他的行为主要是臣服于本能的欲望或偶然
34
的冲动、情感的驱使,选择“只要做”的事情,还是受理智的制约,大多选择“应该做”的事情。在自我意识未能达到高度统一时,个体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与感到“我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不一致或者是有差别的。如果要有较强的自制力,那么就要注意“应当做”的事情,善于强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情,克服妨碍“我要做”做的愿望和动机(如恐惧、懒惰、过分的自爱、不良的习癖等),从而自主地塑造自己。
最后要塑造健全的人格。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反应的特征”,“它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因而,人格不仅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而且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怎样的反应,包括反应的方向、形式和程度等,因而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果、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情况,进而也将影响一个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医学研究认为,许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了要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外,还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对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进作用。
35
专题:战胜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便会增强,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感受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自卑是由于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表现为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与品质,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又以为别人也看
不起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缺乏自信,想象失败的体验多,在交往过程中畏首畏尾。如果遭到一点挫折,便变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便忍气吞声。他们缺乏足够的耐挫力,常常把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性格或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这又常使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对自己主观上认为的缺点短处总是设法掩饰,深怕别人知道。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
36
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因而特意加以掩饰或否认。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会被认为是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是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症结之一,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认定,所有心理障碍的原因都能归结到自卑上来。
(一)自卑心理的特点
1.泛化性
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失败,落后于人,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全盘否定自己。一个在学习上不如人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语言不够幽默,衣着不适宜,举止太笨拙。自卑情绪的这种泛化特点,使这些人无法看到自己的优点。
2.敏感性与虚荣性
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在同人交往中,对他人的态度、评价等表现得特别敏感,女性自卑者更是如此。几个同学的小声议论会被认为是在议论他的缺点;身材矮小的人在同学们
37
议论高矮的时候,总是借故避开等,这些都是自卑者敏感性与虚荣性的表现。
3.掩饰性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对自己主观上认为的缺点短处总是设法掩饰,深怕别人知道。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因而特意加以掩饰或否认。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评价过低
自卑者在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学习、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上,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而是夸大自己的不足。他们在认识和评价自己时,进行的是一种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即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其结果是越比越泄气、越自卑。有些大学生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
至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白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2.消极的自我暗示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惯于进行自我暗示,对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很低,在任何活动之前,常对自己进行“我不行”、“我
38
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自我低估的倾向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必然造成活动的失败,而失败又似乎证明了他们早先过低的自我评价与期望,从而强化了他们片面的自我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自卑感。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自身存在的不利于交往的性格特征,总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那些自认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应迟缓者,多不敢主动结交朋友,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3.不当归因
大学生对自己学习与交往成功失败的不当归因也是自卑心理产生的认知原因之一。
4.潜意识中的自负
这是大学生中一些人自卑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许多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的自卑、自我贬低是由于他们心灵深处的自负引起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以为别人能的我都能,别人有的我也都有,总认为无论是外形长相还是学问才识,自己都要比别人高些。这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容不得自己落后于人,一遇挫折,他们就很快走向原有状况的反面,出现自卑。
5.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由于入学竞争的艰难,因此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个令人钦羡的理想自我:外表英俊,才能拔萃,受人尊重……
39
但现实的自我总是与之有很大距离,两相对照,就会有自惭形秽、自我不满之感,从而形成自卑。
(三)自卑心理的调适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又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有的青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而积极的补偿方法有:
1.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既比上,又比下;既比优点,也比缺点。跟下比,看到自身的价值;跟上比,鞭策自己求进步。这样,就会得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结论。世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公式,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取得了平衡点。看到长处是为了培养自信,但也必须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的短处,如生理缺陷、环境的不利、知识的不足、经验的
欠缺等。对于导致自卑的因素要积极地进行补偿,一是“笨鸟先飞,以勤补拙”,二是扬长避短。有些缺陷已成定局,如个子矮小、长相不好等,但是,可从别的方面进行补偿。个子矮小如拿破仑,他做了法兰西帝国的统帅;身残者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却登上了事业的高峰,写了几百万字的
40
书……
2.正确地暗示自己,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
自卑本身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做事之前就对自己说“我不行”、“我没什么用”、 “我不会干”,结果就真的干不好,这种消极的暗示导致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精神负担,使自己的内心充满失败感。结果做事情就束手束脚、畏首畏尾,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自然就妨碍了成功。因此,要勇敢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别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 “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坚持就是胜利”等,这样会增加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成功就会向我们招手,自卑也就逐渐丢在脑后。也许你说这是为了体现一种谦虚,但“累积暗示效果”会使其产生自我鄙视。至于对方会产生什么反应呢,或许一开始没有什么,听得多了就会想到“你是一个真正没用的人”,令你沮丧无比。要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打开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思维大门。
3.正确地表现自己,积极与人交往
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就要大胆地表现。扬己长,避己短,在人群中树立一个新形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如一次发言,一次竞赛,一次属于你的机会,要积极自信地去做、去尝试,因为只有行动才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退缩与回避只能带来自责、懊悔与失意。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表现自己最拿手、最容易取得成功的。有了一次成功,你会惊异地
41
发现,你也行,这样自信心就随之增强。再去尝试稍难一点的事,以积累第二次成功,接着争取更多的成功。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这样,自卑就被逐步克服了。
4.调整理想的自我,改变不合理观念。
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降低自我期望的水平,努力使理想自我的内容符合自我所能作出努力的程度,不过分追求完美,或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也就是避免给自己定一个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和美好的目标,造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但
理想的建立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想标准的确立应当以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为原则,只有这样,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二是指改变思维方式中某些不合理的观念。
总之,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在于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决心,这样就可以把自卑心理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个强者。
42
案例:自负
一、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自负的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分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一)自负的一般表现
(1)自视过高,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2)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这种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其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帮助。同时,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43
(二)形成自负的原因
一是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二是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又出类拔萃,就会养成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三是情感上的原因。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伤害: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学生,深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看不起,装清高,在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同学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四是片面的自我认识。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自负者缺乏自知之明,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
44
自负心理。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过分的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非理性认知主要有:
?我来自发达地区,自然要比他们优越;
?我出身于高贵家庭,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我过去一直都是“第一”,别人行吗,
?老师让我当班干部,说明我比别人都强;
?别人都是雕虫小技,只有我才有真本事;
?周围都是些俗人,只有我脱俗不凡;
?我做事从来没有失败过,说明我真有本事,非同一般;
?别人都羡慕我,我就是比别人强。
自负也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特征。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倾向于朝着过高的方面评价自己,也就是说,他们总是想拥有更多的骄傲和自尊。自负的大学生其首要特点就是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了不起,大有老子天下第一、救世济民、舍我其谁之自谓。他们多半瞧不起别人,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得多,能力要比别人强得多,因此他们总爱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一旦在行动中遇到挫折和阻力,又
45
常常归咎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攻击的行为。
有一位男生,刚入大学时学习比较用功,给人的印象是有才气、能干,因此,很快就当选为学生会干部,并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唯我独尊、狂傲自负的性格特点。他非常欣赏他的“自我”,并有意地把自己当成一切的中心,追求出人头地。他习惯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附属物,一再表示“我是太阳,别人是月亮”。他瞧不起别人,正像他在日记中所写的“如天马行空”,旁若无人。后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的“雄心壮志”几度受挫,强烈的愤怒、不满、失望和自我挫败感交织在一起,感到非常压抑,扬言道:“不留芳百世,就遗臭万年”,于是他在杀了一位无辜的女同学之后,走向了自毁的深渊。
(三)克服自负的负面影响
人不能没有自负。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在适当的范围内,自负可以激发他
们的斗志,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使他们能勇往直前。但是,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反而会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首先,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
46
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其次,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第三,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失之偏颇。对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第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现在,也不预示着将来。
思考题:
1、什么是自我意识,谈谈自我意识的作用。
2、自我意识偏差的表现有哪些,如何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
47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48
范文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大学生能以更为客观的眼光和更清晰的标准不断观察自己,更主动细致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着更为复杂的自我沉思、自我反省等内心认识活动,并更理智地进行自我控制,同时带来诸如喜悦、激动、焦虑、失望等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迫切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大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有关。大学和中学相比,带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随着社会的各种媒介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介绍以及大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咨询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素质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学生也明确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做好提前准备,这使大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出自己现状与将来职业要求的差距,这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1
也是大学生胜任未来社会角色的必然要求。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
范文三:大学生自我发展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大学生自我发展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总是备受关注。我们作为时代的先锋,祖国未来的栋梁,进入校园时就意味着自己将要踏入社会。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踏入社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所以大学生要利用大学四年这段时期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在毕业之后更容易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薄弱的力量。
People always focu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as successor of next generation。As the era of pioneers and the beams of our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we come into universities that means we
are coming into society。It will be eliminated just a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so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use 4 yeas to improve ourselv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iathesis。Let ourselves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get established in society easily after graduation,give our weak contribution to our country。
一.自我能力素质拓展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能力素质拓展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
2.能力素质拓展重要性
在新世纪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将来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大学里的分数并不能决定自身素质的高低,高分不一定能快速被招聘,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只有具备能力素质的人才才会迅速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占优一席之地。就业的本质就是社会对职业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变长了就业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人才招聘的情况观察,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认为,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很快开展工作。第二,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应聘的大学生认为,在本地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顾。面对保险、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一些大学生坦言,这些行业保障度低,虽然行业整体利润高,但是风险大,就业压力太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第三,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一些公司表示,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要,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人才市场的实际情 况也表明,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往往能很好地推介自己,占尽优势。 第四,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如往年“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市场的“抢手货”。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近来,很多单位不再招聘专门英语人才,而只是把英语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 最后,心理素质不好,事实证明,一个毕业生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旺盛的精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斗志昂扬,那么这样的学生就能取得大成就。社会接受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得越快,对人才的渴望就越大,对人们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现代社会、国家 学校等共同合作,一起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为适应如此优良的环境,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只有自己不断发掘自身能力和培养自设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找的一席之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能力素质建设方向
当明白了综合素质对我们前途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时,面对我们的将是提高何种能力素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我认为应该提高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来自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都对大学生的发展构成了挑战于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将会被压跨。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和锻炼的意识要强,学校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每年那么多毕业生失业,为了不重蹈失业的覆辙,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学习和锻炼的意识。 机会可以改变命运,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首先成为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那如何成为有准备的人呢,就是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当你通过锻炼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你才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是我们从容的面对一切。所以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建设,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的挑战,同时它也将是我们成功的一个硬素质。 其次,大学生还应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努力发展创新素质,将创新贯穿于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创新知识,了解自然规律,增强创新意识,勇于实践。最主要的是社会实践表明,一个具被创新素质能力的大学生是倍受社会青睐的。
4.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发展
首先,提高自己的交际与协调能力。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元素是人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交际圈,同时也要加强协调能力,处理好交际圈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及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一个良好而庞大的交际圈对于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向中国这样的国家。所以大学生想在未来一展宏图,实现抱负,必须提高交际能力。 其次,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你的表达确实能让别人信服并且佩服。因为出色的表达能力确实很重要,它能弥补我们的某些不足。 再次,通才与专才的问题。俗话说样样通不如专一业。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还要专。这就是说,要精通我们所学的专业,所研究的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要做专才;同时我们还要扩大自己的视角,涉及其它专业与领域,做个通才。只有我们既通又专,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思想道德修养
1.道德素质建设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做好事把事做好。这是21世纪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途和基础。这要我们树立目标,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努力提升我们的道德素质。 加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强道德素质建设,我们要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各种是非矛盾。明确我们的使命,坚定我们的信念,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机取精神营养,构筑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2.思想素质建设
思想素质其指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不竭的动力。再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积极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才华。
3.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恒古不变的。其次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无信不利,而当前社会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出于某些原因,大学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迫使我们大学生必须加强诚信建设,扭转世人对大学生的态度,重建对大学生新的认识。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不仅代表着自身的素质也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的诚信水平。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范文四:大学生自我发展
大学生自我发展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总是备受关注。我们作为时代的先锋,祖国未来的栋梁,进入校园时就意味着自己将要踏入社会。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踏入社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所以大学生要利用大学四年这段时期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在毕业之后更容易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薄弱的力量。
People always focu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as successor of next generation。As the era of pioneers and the beams of our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we come into universities that means we are coming into society。It will be eliminated just a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so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use 4 yeas to improve ourselv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iathesis。Let ourselves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get established in society easily after graduation,give our weak contribution to our country。
一.自我能力素质拓展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能力素质拓展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
2.能力素质拓展重要性
在新世纪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将来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大学里的分数并不能决定自身素质的高低,高分不一定能快速被招聘,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只有具备能力素质的人才才会迅速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占优一席之地。就业的本质就是社会对职业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变长了就业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人才招聘的情况观察,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认为,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很快开展工作。第二,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应聘的大学生认为,在本地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顾。面对保险、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一些大学生坦言,这些行业保障度低,虽然行业整体利润高,但是风险大,就业压力太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第三,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一些公司表示,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要,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人才市场的实际情 况也表明,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往往能很好地推介自己,占尽优势。 第四,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如往年“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市场的“抢手货”。
近来,很多单位不再招聘专门英语人才,而只是把英语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 最后,心理素质不好,事实证明,一个毕业生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旺盛的精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斗志昂扬,那么这样的学生就能取得大成就。社会接受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得越快,对人才的渴望就越大,对人们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现代社会、国家 学校等共同合作,一起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为适应如此优良的环境,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只有自己不断发掘自身能力和培养自设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找的一席之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能力素质建设方向
当明白了综合素质对我们前途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时,面对我们的将是提高何种能力素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我认为应该提高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来自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都对大学生的发展构成了挑战于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将会被压跨。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和锻炼的意识要强,学校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每年那么多毕业生失业,为了不重蹈失业的覆辙,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学习和锻炼的意识。 机会可以改变命运,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首先成为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那如何成为有准备的人呢,就是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当你通过锻炼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你才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是我们从容的面对一切。所以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建设,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的挑战,同时它也将是我们成功的一个硬素质。 其次,大学生还应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努力发展创新素质,将创新贯穿于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创新知识,了解自然规律,增强创新意识,勇于实践。最主要的是社会实践表明,一个具被创新素质能力的大学生是倍受社会青睐的。
4.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发展
首先,提高自己的交际与协调能力。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元素是人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交际圈,同时也要加强协调能力,处理好交际圈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及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一个良好而庞大的交际圈对于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向中国这样的国家。所以大学生想在未来一展宏图,实现抱负,必须提高交际能力。 其次,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你的表达确实能让别人信服并且佩服。因为出色的表达能力确实很重要,它能弥补我们的某些不足。 再次,通才与专才的问题。俗话说样样通不如专一业。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还要专。这就是说,要精通我们所学的专业,所研究的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要做专才;同时我们还要扩大自己的视角,涉及其它专业与领域,做个通才。只有我们既通又专,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思想道德修养
1.道德素质建设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做好事把事做好。这是21世纪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途和基础。这要我们树立目标,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努力提升我们的道德素质。 加
强道德素质建设,我们要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各种是非矛盾。明确我们的使命,坚定我们的信念,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机取精神营养,构筑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2.思想素质建设
思想素质其指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不竭的动力。再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积极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才华。
3.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恒古不变的。其次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无信不利,而当前社会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出于某些原因,大学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迫使我们大学生必须加强诚信建设,扭转世人对大学生的态度,重建对大学生新的认识。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不仅代表着自身的素质也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的诚信水平。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范文五:大学生自我发展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
========
大学生自我发展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总是备受关注。我们作为时代的先锋,祖国未来的栋梁,进入校园时就意味着自己将要踏入社会。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踏入社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所以大学生要利用大学四年这段时期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在毕业之后更容易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薄弱的力量。
People always focu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as successor of next generation。As the era of pioneers and the beams of our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we come into universities that means we
are coming into society。It will be eliminated just a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so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use 4 yeas to improve ourselv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iathesis。Let ourselves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get established in society easily after graduation,give our weak contribution to our country。
一.自我能力素质拓展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能力素质拓展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
2.能力素质拓展重要性
在新世纪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将来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大学里的分数并不能决定自身素质的高低,高分不一定能快速被招聘,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只有具备能力素质的人才才会迅速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占优一席之地。就业的本质就是社会对职业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变长了就业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人才招聘的情况观察,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认为,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很快开展工作。第二,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应聘的大学生认为,在本地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顾。面对保险、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一些大学生坦言,这些行业保障度低,虽然行业整体利润高,但是风险大,就业压力太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第三,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一些公司表示,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要,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人才市场的实际情 况也表明,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往往能很好地推介自己,占尽优势。 第四,技能单一,不能适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
========
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如往年“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市场的“抢手货”。近来,很多单位不再招聘专门英语人才,而只是把英语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市场调研显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 最后,心理素质不好,事实证明,一个毕业生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旺盛的精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斗志昂扬,那么这样的学生就能取得大成就。社会接受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得越快,对人才的渴望就越大,对人们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现代社会、国家 学校等共同合作,一起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为适应如此优良的环境,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只有自己不断发掘自身能力和培养自设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找的一席之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能力素质建设方向
当明白了综合素质对我们前途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时,面对我们的将是提高何种能力素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我认为应该提高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来自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都对大学生的发展构成了挑战于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将会被压跨。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和锻炼的意识要强,学校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每年那么多毕业生失业,为了不重蹈失业的覆辙,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学习和锻炼的意识。 机会可以改变命运,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首先成为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那如何成为有准备的人呢,就是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当你通过锻炼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你才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是我们从容的面对一切。所以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建设,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的挑战,同时它也将是我们成功的一个硬素质。 其次,大学生还应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努力发展创新素质,将创新贯穿于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创新知识,了解自然规律,增强创新意识,勇于实践。最主要的是社会实践表明,一个具被创新素质能力的大学生是倍受社会青睐的。
4.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发展
首先,提高自己的交际与协调能力。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元素是人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交际圈,同时也要加强协调能力,处理好交际圈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及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一个良好而庞大的交际圈对于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向中国这样的国家。所以大学生想在未来一展宏图,实现抱负,必须提高交际能力。 其次,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你的表达确实能让别人信服并且佩服。因为出色的表达能力确实很重要,它能弥补我们的某些不足。 再次,通才与专才的问题。俗话说样样通不如专一业。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还要专。这就是说,要精通我们所学的专业,所研究的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要做专才;同时我们还要扩大自己的视角,涉及其它专业与领域,做个通才。只有我们既通又专,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思想道德修养
1.道德素质建设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做好事把事做好。这是21世纪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
========
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途和基础。这要我们树立目标,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努力提升我们的道德素质。 加强道德素质建设,我们要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各种是非矛盾。明确我们的使命,坚定我们的信念,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机取精神营养,构筑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2.思想素质建设
思想素质其指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不竭的动力。再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积极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才华。
3.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恒古不变的。其次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无信不利,而当前社会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出于某些原因,大学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迫使我们大学生必须加强诚信建设,扭转世人对大学生的态度,重建对大学生新的认识。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不仅代表着自身的素质也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的诚信水平。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