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
【摘 要】文章针对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 述,进而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了改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 对策。研究认为,应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 通过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强 化欣赏,适当引导,才能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音乐教学
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音 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 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艺术的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体会,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 具有最直接、 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 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 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 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 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范文二:小学音乐欣赏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三结合”
余莉
音乐是想象的翅膀,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是启迪儿童智慧、丰富儿童想象力, 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梯, 它是小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对于素质教育而言, 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 感情积累少,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不能象成年人那样因为有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去从容的感知和体验, 更不会运用抽象的思维在美妙的旋律中去捕捉第四空间的精华。所以要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必须要搭一个阶梯, 让学生的思想、情感顺着阶梯升华, 才能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 作了一些尝试, 采用三个结合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视听结合
音乐比较抽象, 不象美术那样具体直观。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排除干扰专心的听, 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 “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 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在组织教学时, 尽量借用直观的事物如: 录像、幻灯片、
图片、实物等, 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激发其欣赏兴趣, 从而把学生引向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来。在欣赏《小青蛙》时, 采用了幻灯片教学, 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 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夜色茫茫的田野, 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 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 风雨过后, 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 小青蛙继续在绿色的田野里歌唱、欢舞的情景。这样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 加深了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让学生边看“动画片”边欣赏音乐。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又有利于了解作品内容。又如有一堂欣赏《野蜂飞舞》的课, 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同学门把眼睛闭上, 静静的听,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学生听后, 伴随着音乐声马上画了起来。几分钟后, 学生的作品出来了, 他们有的画了一群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 有的画的是蜜蜂在蜂箱中飞舞, 还有一个同学画的是一个小孩把马蜂窝捅了, 马蜂在满天飞舞等等。每一个作品都从不同的角
度体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 可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让学生边听边看。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 对儿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 二、动听结合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儿童跟音乐边
听边动, 有利于儿童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 应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 允许他们摇头晃脑, 模仿吹奏等动作, 并随乐曲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有些音乐作品具有叙事性, 让学生在音乐故事中进入角色去欣赏作品, 对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可爱的一家》一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成 “爷爷”、“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 让学生在这种亲情的交流中, 去感受家的爱, 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家的理解, 对爱的理解。
音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 音乐与舞蹈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亲密无间。舞蹈失去音乐也变得索然无味。教材中许许多多的曲子都可以编成舞蹈, 表现作品的内容, 作品的情绪。例如, 《牧民之歌》, 男学生可以学做骑马, 甩鞭的动作。表现牧民骑着马在大草原上驰骋。女学生可以跳起优美的蒙古族舞蹈。把欢腾的草原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开心的舞蹈中感受了音乐作品的内涵, 减去了他们对欣赏课的乏味感。从而喜欢上了音乐欣赏课。 三、联想与创造结合
贝多芬说: “当我作曲时, 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 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 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
其中, 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 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 这就是联想法。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 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写下来。
例如, 欣赏口笛演奏曲《苗岭的早晨》, 在听音乐时要求学生把他们听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到的用文字写出来, 可以是几句话, 也可以是一篇短文, 只要能表达出你对音乐的感受就行了。初听乐曲之后学生初步感受了口笛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反复一遍一遍的音乐过去后, 学生的既兴作文也出炉了。有一个同学这样写到“天亮了, 苗岭的景色依稀可辨, 小鸟在树上吱吱的歌唱, 人们从睡梦中醒来, 伴着小鸟的歌声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天”。音乐的美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这说明他们已感受到了音乐表现。 例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 教师可告诉学生: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 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呢? 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回答, 有的说: “我仿佛在郊外散步, 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 花儿在点头, 鸟儿
”; 有的说: “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 到在歌唱
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 ”,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大家的想象虽然不同, 但又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 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中, 这就是联想产生的创造教育效果。
音乐欣赏教学三结合, 仅仅是笔者近几年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 但还尚待进一步实践完善。总之小学音乐课的欣赏教学,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寻求最恰当的教学途径。
范文三:小学音乐欣赏名曲
小学音乐欣赏名曲
? 小学音乐欣赏名曲目
小学音乐欣赏名曲 1、管弦乐曲 --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介绍:田汉作词、聂 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是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 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 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很快 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立即成为鼓舞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战 斗号角,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 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把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后又正式定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曾说过选这首做国歌的理由:要不忘 国耻,居安思危。当看到歌词,我们就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 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的激情就会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 的旋律从心中不断地产生。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了祖国的 尊严。每个音符都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气氛,充满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 结御敌的豪迈气概。这首传遍中华大地七十多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 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解放全 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去争取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去夺取一个又一个 胜利。
聂耳:(1912— 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笔名有黑天使、王
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家乡民间音乐,少年时期习奏 笛子、三弦等民族乐器。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音乐、 戏剧、电影活动,从事创作及评论。 1935年到日本,准备去苏联学习, 不幸于游泳时溺死。创作有《大陆歌》 、 《码头工人歌》 、 《毕业歌》 、和《义 勇军进行曲》等三十几首优秀的群众歌曲。此外,还整理改编了 , 《金蛇狂 舞》等民族器乐曲。新中国建立后《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和国歌。 他的作品充分的表现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生动地塑造了工人 阶级地英雄形象,富有战斗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 乐开辟了道路。
2、二胡曲 ----赛马
乐曲介绍:黄海淮作曲、沈利群改编。乐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 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短小精悍,充分发挥了二胡的各种演奏技巧,旋律轻 快奔放,风格独特,富有激情,尤其是用手指拨动二胡内弦演奏如同阵阵 马蹄声,妙趣横生,富有想象力。因此,在 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 二胡比赛中问世以来, 它以明快的音乐旋律感动了听众, 使乐曲不胫而走, 广为流传。
二胡:民族拉弦乐器,又称胡琴、南湖,约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是各 地普遍流行的拉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琴
筒由木或竹制成, 一端蒙蛇皮, 二根弦, 竹弓, 张马尾夹于二弦之间拉奏。 它的音色优美、柔和、表现力丰富。是民族乐队中的乐器之王。现在的二 胡已发展到大型协奏曲(如:长城随想曲) ,甚至演奏现代派的音乐。技 巧可以与小提琴相媲美,同时又是自我修养中特别有韵味的乐器。
3、民乐合奏 ----喜洋洋
乐曲介绍:刘明沅曲创作于 1958年,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A 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 ,乐曲在热闹的气氛中开始,然后以两 个笛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B的主 题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加 上笛子、 二胡与板胡以各种技巧润饰旋律, 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 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 第三段完整重复了A的旋律。 整首乐曲表达了欢快, 喜悦的心情。
民族乐队:由民族乐器组成。我国的民族乐队有;以管乐曲、弦乐器为主 的“丝弦’乐队;以管乐器、打击乐器为主的”吹打“乐队等。其中的民 族管弦乐队规模最大,一般有管乐器组,弓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和打击 乐器组四个部分组成。
4、木琴曲 ----我是人民小骑兵
乐曲介绍:《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 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 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 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挎枪骑马 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腾场面。 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 栩栩如生。
乐曲深受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是一首趣味性强的好作品。
木琴:西洋乐器,产生于 14世纪,音域为 3个半到 4个八度。由音条、 琴架、共鸣筒和打棰四大部分组成。属竹木体鸣乐器类,木琴用长短不同 的硬木条组成。这些木条按高低顺序装在琴架上,用木制的琴槌敲击木条 而发音, 它的音色清脆、 明亮、 常用来独奏, 有时也可以合奏或参加伴奏。 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 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5、西洋管弦乐曲 ----在钟表店里
乐曲介绍:《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 1893)所作, 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 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乐曲用复三步
曲式写成, 没有前奏, A 段是写修表师傅清晨来到 店堂, B 段转到属调上,描写他整理店铺、摆好工具,然后 A 段再现,以 上构成乐曲第一个单三步曲式。第二部分是从八点钟修表师傅打开店门开 始工作起来。 A 段情绪欢快; B 段是抒情的柔板,描写劳动后的愉快心绪。 这时,出现了一系列钟表走动的机械声,是描写他已修好许多钟表。经过 一个短暂的停息,接乐曲的尾声,最后,乐曲在欢乐气氛中结束。乐曲采 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行行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 人们的喜悦心情。
西洋管弦乐队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又叫交响乐队。一般是指大型的器乐演 奏团体。由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弦乐器组四个部分组 成。
木管乐曲组:由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等乐曲组成。 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乐器组成。打击乐器组:由 定音鼓、小军鼓、大军鼓、大军镲、三角铁、锣、等乐器组成。弦乐器组: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组成。
6、手风琴曲 ----杜鹃圆舞曲
乐曲介绍:《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 曲移植的手风琴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 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 C 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引 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 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 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 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第二段以“ la ” 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 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 高唱, 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 旋律流畅而连贯, 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这一 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 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 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
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 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是英文的音译。源于奥地利民间舞曲。特点为三拍 子、伴奏声部采用节奏型、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旋律流畅,和
声与曲调结构简单明晰。圆舞曲一般可分为慢速 圆舞曲、快速圆舞曲两种。圆舞曲的情趣多种多样,轻快热烈地、悠扬抒 情地、柔和沉思地而且很多圆舞曲是有标题的。如约翰·施特劳斯的《蓝 色多瑙河》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7、笛子曲 ----荫中鸟
乐曲介绍:刘管乐曲作于五十年代,是一首流行广、影响较大的北方风格 的梆笛曲。它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笛子技 巧中的滑音、 吐音、 历音、 花舍音以及多指颤音等奏法, 描绘了茂林浓荫、 百鸟齐鸣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 爱之情。与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有异曲同工之妙。
笛子 :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竹制,有 吹口一个,贴膜孔一个,指孔 6个,笛可分为曲笛、梆笛两种。曲笛的音 色甜美、秀丽。梆笛的音色清脆、明亮。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 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
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 仿各种鸟叫等。
8、琵琶协奏曲 ----草原英雄小姐妹
乐曲介绍 :吴祖强、 王燕僬、 刘德海, 作于 1972年。 乐曲取材于蒙族龙梅、 玉荣小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保护羊群的事迹。以琵琶和西洋管弦乐队的 结合,突出了琵琶的特色、又充分发挥了乐队交响性的丰富表现力,生动 的表现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全 曲共分五段:一草原放牧;二与暴风雪搏斗;三在寒夜中前进;四党的关 怀记心间;五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乐曲主题清新活泼,充满活力,具有浓 郁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逼真的描述了小姐妹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如歌 而富于深情的旋律,揭示了新一代在茁壮成长和对党的真挚感情。
你知道吗?关于琵琶
琵琶:民族弹拨乐器,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 5世纪传入我 国。琵琶相邻的相或品均为半音,音域有三个八度多,可转十二个调。琵 琶音域宽广,低音区深沉、浑厚;中音区明朗、柔美;高音区清脆、明亮。 琵琶演奏有各种风格和流派之分。左右手演奏技巧繁多,基本指法左右手 各有 20余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既能演奏激昂、悲壮、气势磅礴的乐 曲,又能演奏柔美如歌、抒情典雅、活泼跳跃的乐曲;它还擅于演奏技巧 复杂的华美性乐段。
9、钢琴曲 ----牧童短笛
乐曲介绍 :(贺绿汀曲)作于 1934年。当时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 大 . 齐尔品来我国
旅行演出。他出于对中国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在上 海举办“征求有中国风格之钢琴曲”的“中国作品比赛” 。正在国立音专 求学的贺绿汀用暑假创作了《牧童短笛》 、 《摇篮曲》 、 《思往日》等三首钢 琴曲,以此应征,参加比赛, 《牧童短笛》获头奖, 《摇篮曲》也获得二等 奖,此后,齐尔品在游历欧洲各国时,经常演奏《牧童短笛》 。这首富有 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的钢琴曲,受到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全曲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写成。 旋律优美、 结构严谨, 为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 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 写照。 乐曲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 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 最后, 再现第一段的主题。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 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贺绿汀(1903— 1999)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原名贺安卿,湖南邵阳 人,早年即投身于革命并进行音乐创作。后入上海国立音专攻读音乐。此 后进入电影界,为进步电影《风云儿女》 、 《十字街头》 、和《马路天使》 等创作音乐。 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 《游击队队歌》 、 《垦春泥》 、 《嘉陵江上》 等歌曲, 广为流传。 解放战争期间, 又创作了管弦乐小品 《森吉德玛》 、 《晚 会》等佳作。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其优秀作 品均已编入《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 《贺绿汀钢琴曲集》 。
10、交响童话 ----彼得与狼
乐曲介绍 :(苏联普罗科菲耶夫曲) 这部交响童话是作曲家于 1936年根据 俄罗斯同名童话改编,为了让儿童理解这个作品,作曲家还写了通俗的解 说词,通过音乐的描述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同时, 还了解到各种动物不同的性格、 特点以及各种乐器的音乐和表现力。 《彼得与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我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个 少先队员彼得与狼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管弦乐 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示的。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 表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段音是猫,大管代表爷爷,三只圆号代表狼,弦 乐四重奏是彼得,猎人开枪则是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示的。作品讲得是少先 队员彼得机智、 勇敢, 捉住为非作歹的大灰狼的故事, 各种小动物人格化, 使乐曲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Prokofiev 、 1891-1953)前苏联作曲 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 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在
毕业演奏会上独奏自己创作的《降 D 大调第一钢 琴协奏曲》 并获安东·鲁宾斯坦奖。 最初以钢琴家身份活跃在国内外乐坛。 他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清新而有朝气,继承了古典传统而又有大胆革新的 精神,某些作品则受现代主义影响;晚期作品风格简朴而抒情,尤以《第 七交响曲》最为典型。主要作品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舞剧《罗密欧
与朱丽叶》 、 《灰姑娘》 、 《保卫和平》 ,歌剧《战争与和平》 ,以及不少钢琴、 小提琴的器乐作品。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11、管弦乐曲 ----雷鸣电闪波尔卡
乐曲介绍:(奥地利老约翰·施特劳斯曲)波尔卡是 19世纪三十年代起源 于捷克民间的两拍子舞蹈,后风行全欧,施特劳斯父子每人都写有几十、 上百首波尔卡,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其中较著名的一首。这首舞曲创作 于 1868年。 它以活泼略带紧张的曲调, 对人们欢度节日时遇到电闪雷鸣, 却不减舞兴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 乐曲是 G 大调, 为 “ ABA ” 三部曲式, 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 A 段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暴风雨来临之 前的预示,气氛生动活泼;在第二主题中可以清楚地听到“雷鸣电闪”的 音响,仿佛真的出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这里是全曲的华彩部 分。 B 段主题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时地穿插着“雷鸣电闪”般的场面, 色彩交织、生动无比。全曲的总时间并不长,但足以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 的印象。
12、交响乐 ----欢乐颂
乐曲介绍:(德贝多芬)欢乐颂是贝多芬 d 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 四部分 , 这部交响乐思想深刻, 形象丰富多样, 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 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 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 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 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 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 "欢乐颂 "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
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这部曲子,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 那一段反动时期中创作完成的。那段日子很黑暗,但这位日渐衰老、严重 失聪的伟大作曲家仍然忠于革命,对革命对未来抱着无限的希望,因此他 的音乐里始终充满着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召唤。在这部曲子里,作曲家 又一次回到了斗争的主题上,让音乐引领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 思、冲突和斗争 , 最终走向胜利的无比欢乐。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
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出生在波恩。五岁开 始学习钢琴,八岁就能公开演奏, 1792年侨居“音乐之都”维也纳,以 教学、演奏、作曲为生。此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全欧,贝多芬 也受其影响,这在他的一些作品里都有反映。 1796年,贝多芬患耳疾, 到 1820年时,听觉完全丧失,但仍坚持创作。写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贝多芬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多方面革命,他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 派之先河,创作成就对近代西洋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誉为’ 乐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第九部交响曲,其中的第三乐章(”英雄 “)第五 (”命运“ ) 、第六 (”田园“ ) 和第九(合唱)四部最著名。三十二 首钢琴奏鸣曲,以”热情“、 ”悲怆“和”月光“最著名,五部钢琴协奏 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以及歌剧《菲德里奥》 、管弦 乐《爱格蒙特》 、芭蕾音乐《普罗米修斯》等, 1827年 3月 26日,贝多
芬病逝于维也纳,终年五十六岁。
13、民乐合奏 ----茉莉花
乐曲介绍:《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各 地的《茉莉花》曲调各不相同,而且各具特点。现在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 浙地区的一首,曲调细腻优美。这首小调和一般的小调相似,也是单乐段 的分节歌,音乐结构也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三和第四句连成一 气,在音乐上也很难从中剪断。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 泼的感觉。这首歌的旋律,早在 80年代就随着《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 剧的舞台,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从十四位中 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这首歌曲的旋律还贯穿 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一曲清丽优美的《茉莉花》 ,唱红了中国, 响彻了全球。 《茉莉花》 ,成了中国音乐和中国的象征。
14、唢呐曲 ----百鸟朝凤
乐曲介绍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首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 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 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 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后灌 制成唱片,流行全国。此曲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 银质奖。此曲在民间演奏时,结构松散,艺人们多即兴发挥,加入了公鸡 啼母鸡叫的声音,后来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针对原 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 环换气法的长音演
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 气氛中结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添加了一个百鸟齐鸣的引子,加强了 音乐性,并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整洁。 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 快的旋律,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情趣盎然, 形象鲜明。
唢呐:俗称“喇叭” 。是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管身为 木质的锥形管,开有八个音孔,前面七个、后面一个,上端装有一个细铜 管,铜管上插一个苇子制成的哨子;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起扩音的 作用。唢呐音色高亢而明亮,音量宏大,是吹打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它常作为独奏乐器和合奏乐器使用,还善于模仿飞禽与昆虫的叫声。其中 小唢呐也叫海笛。
15、笙独奏曲 ----草原巡逻兵
乐曲介绍 :乐曲采用了内蒙古民歌的音调, 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旋律以悠 长婉转、节奏自由的散板把我们带到了内蒙古苍茫辽阔的草原:在马蹄节 奏的伴随下,主题由弱到强地出现,好像草原巡逻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 随后,这个主题通过旋律简化的手法,变为雄壮的进行曲,刻画了巡逻兵 威武矫健的形象:接着,这一主题又拉宽节奏,由笙用单音吹奏,清新优 美,婉转如歌,抒发了战士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主题经过几次变化
发展,乐曲最后在渐慢、渐弱的乐声中结束,宛如巡逻兵纵马远去,渐渐 消失在一望无垠的草原深处。
笙:是我国古老而使用普遍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若干装有 簧片的竹管插在一个带有吹口的斗子上,吹奏时,簧片震动发音,并与竹 管中的气柱发生共鸣。笙的音色高音明亮、清脆,中、低音优美丰满。它 即可用于伴奏,合奏、又可以单独演奏。
16、笛子曲 ----扬鞭催马运粮忙
乐曲介绍 :《扬鞭催马运粮忙》由魏显忠创作于七十年代初期。它以生动朴 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 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乐曲结构为带引子的 A-B-A 三段体。引子的音乐 形象十分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出 长音,一下子就把运粮车队来回奔忙,农民吆喝着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 现在听众面前。第一段是一个欢乐的小快板,四句体的歌调热情欢快,对 答呼应的短句情趣生动活泼。突慢后转入对比性的中段。中段舒展而富于 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这 一主题的反复,使音乐增添了一种乐观
,诙谐的色彩。再现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奔放。 最后在模仿马的欢嘶以后,笛子奏出高亢的歌调结束全曲。
17、轻音乐 ----彩云追月
乐曲简介:(任光曲)乐曲一开始巧妙而简练地运用了一组和弦,点描出 一幅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的画面。接着主题从容进入,这是一支悠扬而略 带伤感的曲调,笛子、二胡轮番演奏,节奏时而紧凑,像是在诉说心事; 时而舒缓,又像是在深深叹息。一个乐段过后,弹拨乐器轻巧的节奏,奏 出了一个小小的间奏,这个间奏仍然只用主、下属两个和弦,作者把这种 非动力性的和弦进行,作为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在引子和间奏中使用,表 现出一种平静,悠闲的意境。间奏后,以一个切分音调引入第二乐段的旋 律,低音乐器与二胡等乐器的低、高对答,使音乐又向前递进了一层,委 婉的曲调似彩云随风飘逸,一曲已终而意犹未尽。这是一首富有南国风韵 的乐曲,是我国早期的一首轻音乐曲,今天,仍然是精品之一。
18、二胡曲 ----光明行
乐曲介绍 :《 光明行》 是刘天华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 吸收了西洋乐器的演奏特点和写作技巧,从而改变了人们对二胡只适于演 奏幽雅、抒情、柔和、优美乐曲的认识。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 主三和旋分解进行的号角式音调,表达了当时人们追求光明的进取精神, 充满了对生活及光明前途的的乐观自信。刘天华在乐曲说明中写道:“外 国人多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 ”乐曲表现了明朗、向 上的情绪。
刘天华:(1895--1932)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 江阴人。自幼酷爱音乐。 1909年在常州中学读书时,开始学习西洋管乐 器。以后曾广泛的学习民间音乐, 1922年受聘赴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 音乐传习所、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琵琶、 二胡, 创办 “国乐改进社” ,
编辑出版《音乐杂志》等。创作了二胡独奏曲十首,琵琶独奏曲三首,编 写了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为我国近代二胡演奏学派 奠定了基础。其作品表现了爱国民主思想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民族器乐 创作、演奏和培养人才方面均有卓越成就。
19、古筝曲 ----渔舟唱晚
乐曲介绍 :《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 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 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用慢版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 性
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 对湖滨晚景的赞赏情怀。第二段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 来的,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长音“ FA ” ,使调式有所变化。第 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表现荡桨、摇橹和浪花飞溅等情景,然 后乐曲逐步加快,以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拍(亦称催板)奏法,描绘渔舟 晚归的情景。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 归的诗情画意。
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拨乐器之一。桐木制成的长方形音箱上有十几 根弦,每根线下有一个音柱,用来调节弦的长度,确定音高。目前乐队中
常用的是十六弦的传统筝和二十一弦的改良筝,改良筝的音量有所增加, 音域有所扩大,表现力也更丰富,它既能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 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 “坐客满筵都 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所达到令人神 弛的境地。
20、管弦乐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
乐曲介绍 :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 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但此曲有一个鲜为 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但实 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 一个反动军阀。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 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 《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 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老约翰 -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圆舞曲作曲家,幼年为学徒工人 , 后习音乐 ,15岁入舞蹈乐队拉中提琴。 1824年后 , 从事
21、管弦乐曲 ----马刀舞曲
乐曲介绍 :这是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 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 为作曲家 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乐曲采用带再现 的三段体结构,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狂的性格。是音乐会上经常演 奏的曲子。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1903-1978)
: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 比利斯) ,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 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 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 另外, 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热情、 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 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
22、小提琴曲 ----思乡曲
乐曲介绍:(马思聪曲)乐曲是作者 1937年在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 学院音乐教授时创作的绥远组曲 <内蒙组曲 >中的第二首 ,<思乡曲 >的主题取材于内蒙 \山西一带的民歌 <城墙上的跑马 >.。作者把 它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整个形象和感情变化非常细腻,借以寄托对亲 人的思念和对战士的情怀。 《思乡曲》的音乐主题以变奏手法写成,全曲 可分为五个段落。第一段是主题呈述,具有歌唱性和叙述性。用如歌的行 板演奏,旋律基本上和原民歌相同。温和、朦胧的轻声演奏,伴以感叹的
语调倾诉,把我们带到那阴雨迷蒙的意境中,沁透着思乡者忧虑无奈的心 绪。第二段是主题的第一个变奏性的展开。抒发出作者怀念亲人和故土的 一种迷茫落寂心情,旋律缠绵,幽哀如歌。第三段是主题第二个变奏性的 展开。旋律线条起伏幅度扩大,原抒情平稳的音调,被激昂奔放、气息宽 畅的跳进音调所代替。第四段是主题第三个变奏性的展开,类似大型曲式 的中部。音乐建筑在一个全新、明朗的 E 宫调上,使人感到焕然豁亮,轻 松愉悦的旋律驱散了小调性的阴暗,具有回忆意味,伴随着舞曲,表达内 心的激动,似乎把我们带到那充满着阳光的原野上,嗅着那熟悉的泥土芳 香,沉醉在亲人中间,内心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调式和速度等方 面与前三段形成明显的对比和变化。第五段,小提琴在高音区再现《城墙 上跑马》的旋律。音乐又回到了原来的调性,苦难的现实使音乐蒙上一层 阴暗的雾影, “幸福在哪里?”乐曲最后结束在言犹未尽的一个不协和不 稳定的小七和弦上,它是兼容苦闷、惆怅、思念、向往等复杂心情的音乐 语言,又是与民族的表达方式那样无隙,一切希望还沉浸在期待中,使人 回味无穷。
马思聪:(1912— 1987)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广东海丰人。早 年留学法国。 1931年回国后,曾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举行独奏会, 享有盛誉。先后任教于广州音乐学院、中山大学等院校。新中国建立后, 长期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等职,为我国音乐事业地发展 作出贡献。他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 、 《西藏
音诗》 、 《祖国大合唱》 、和管弦乐曲《山林之歌》 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1967年起侨居国外,仍然从事创作和演出。 1987年 5月 20日在美国费城病逝
23、编钟曲 ----蟾宫珠帘
乐曲介绍:编钟是以青铜制成的古代打击乐器,从发掘的实物和古代文字 证明,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这种乐器,并一直被 历代统治者用于宫廷雅乐。乐曲的开始由编钟奏出了悠扬的长音,接着在 扬琴和箫及弦乐的伴奏下奏出了洪亮、 清脆、 悦耳的音响震撼心扉。 如今, 当我们听到这沉睡千年的古乐之声时,不能不为这两千多年前的编钟所发 出的心声而激励、 鼓舞, 并为我们祖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和文明而感到自豪。 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 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 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 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24、民族管弦乐曲 ----金蛇狂舞
乐曲介绍 :《金蛇狂舞》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 根据民间乐曲整理而改编的。乐曲的主题思想反映了人们对新中国的坚强 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乐曲一开始就以铿锵有力而又粗犷的节奏, 高昂而又热情洋溢的旋律烘托出民间欢庆节日的热烈气氛,具有浑厚纯朴 的乡土气息,令人振奋而欢快。第二段的情绪则更为明朗和激烈,好比是 人们在争先恐后地进行着竟赛的活动,感受着生活的幸福快乐。第三段采
用了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渐高涨,达到全曲的高潮。 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它的旋律凝聚着我国劳 动人民的智慧,热烈中渗透着幽默和风趣。
25、柳琴曲 ----春到沂河
乐曲介绍 :王惠然作于 1975年。 乐曲通过具有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 描 绘了沂河两岸的优美风光,歌颂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引子(散板)和第一 部分(快板)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描绘了沂河两岸的明媚春 光。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 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与前后两段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第三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 速强烈。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 "夹扫 "技巧,使旋律在 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强烈的气氛。
柳琴:民族乐器,属于琵琶类弹拨乐器,柳琴的外
形和构造与琵琶极为相似。演奏方法也和琵琶一 样,只是演奏时用拨子弹拨。在民族乐队中,柳琴是弹拨类乐器组的高音 乐器,有独特的声响效果,常常演奏高音区重要的主旋律。由于它的音色 不易被其他乐器所掩盖和融合,有时还担任技巧性很高的华彩段落的演奏。 另外,柳琴还具有西洋乐器曼陀林的音响效果,与西洋乐队合作,别有风 味。
26、口笛曲苗岭的早晨
乐曲介绍 :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 ,具有鲜明的地方 色彩。乐曲一开始由口笛奏出起伏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的同音大、 小三度交替的音调,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的青山之中,展现了 美丽恬静的苗寨春色晨景。在那里,布谷鸟在欢叫,百鸟在呼应,犹如一 幅秀丽动人的图画。乐曲的主体部分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表现了苗族人 民的愉快劳动和喜悦的心情。乐曲接着再现了开始时的旋律,重现了苗寨 的锦绣山川和悦耳的鸟蹄。 乐声越来越轻, 仿佛鸟儿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依依不舍地向勤劳的人们告别而去。
口笛:我国的民族乐器,口笛构造简单,制作简便,多使用黄枯竹或小水 竹制作,也可使用长茎竹、凤眼竹、紫竹或其他材料制作,以杆身圆直、 竹质坚硬的为佳。口笛音色明亮、高亢,近似哨音,穿透力强。特别适宜 表现优美的旋律及活泼热烈的欢快曲调,并能生动形象地模仿百鸟争鸣和 人声。 在民族乐队中, 常用它来演奏华彩乐段, 可用于独奏、 合奏或伴奏。 此外还能参加西洋管弦乐队合奏,是具有独特效果的色彩性乐器。
27、管弦乐曲 ----瑶族舞曲
乐曲介绍 :刘铁山、 茅沅曲。 乐曲生动的描绘了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的歌 舞场面。 节日之夜, 长鼓响、 歌声起, 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月光下, 乐队的弦乐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宛如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姑 娘们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 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的闯入舞蹈行列欢跳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地心情。 第二段乐曲转调、改用三拍子,旋律时而富有歌唱性、时而出现跳跃的节
奏型,恰似一对青年人边歌边舞、互诉衷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第三段 再现了 A 段的主题,人们纷纷加入舞列,欢跳着、旋转着,气氛热烈、情 感奔放。乐曲在强烈的旋律中推向高潮而结束。
28、琵琶曲 ----大浪淘沙
乐曲介绍 :琵琶独奏, 阿炳作曲, 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 对命运的态度。乐曲共三段。开始的慢板段落是全曲的主体部分,篇幅较 长。在短
小的引子之后,主题呈现,旋律深沉苍劲,柔中 带刚并富于感叹。 时起时伏的音浪,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平和激愤。 这个长达十一小节的主题, 用段末扩充、 换头、 搭尾和通过出现清角音 (fa ) 等变换旋律创作技法,变奏了五次,从多侧面揭示主题的音乐内涵。第二 段篇幅短小,是个过渡段落,主要用“摭分”指法演奏,并作重复和模进, 音乐滔滔不绝,情调轻快,富有动力。第三段速度更快,旋律富有棱角, 节奏坚定,音乐铿锵有力,表现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乐曲在充满自信 和乐观的气氛中结束。此曲获“ 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
29、管弦乐曲 ----四小天鹅舞曲
乐曲介绍 :《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 ,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 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这部尽人皆知的 《天鹅湖》完成于 1876年。 《天鹅湖》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美
丽的奥杰塔公主到山上采花,不幸遇到恶魔。恶魔要娶她为妻,遭到她的 拒绝,于是恶魔恼羞成怒,用魔法把公主和她的女伴们全都变成了天鹅。 她们白天在湖面上游来游去,只有到了深夜,才能上岸显现人形。姑娘们 多么希望恢复自由,还原为人啊!但是,只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才能战胜魔 法。 可谁也不知道这些天鹅是姑娘们变得啊! 因此, 希望渺茫。 这天晚上, 齐格弗里德王子在湖边发现了变成人形的奥杰塔公主。奥杰塔向王子倾诉 了自己和同伴们的不幸遭遇。 王子发誓永远爱她。 公主和女友们多高兴啊! 因为这样就有可能破除魔法,使他们恢复人形,与家人团聚啦! 《小天鹅 舞曲》就是在舞剧第二幕里,王子和公主相互表白爱情之后,四个小天鹅 跳的一段欢乐舞蹈的伴奏音乐。 开始, 在大管吹奏八分音符顿音的伴奏下, 双簧管用二重奏形式演奏轻快的曲调,然后长笛在高八度音上进行重复, 第二小提琴和中音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 得很有生气。 然后, 第一小提琴接奏, 这里, 强调了切分音节奏的几个音, 表示小天鹅走步不稳,更显得活泼可爱。经过反复,接尾声。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自幼喜爱音乐,有幸成为圣彼 得堡音乐学院首届学生。 1866年毕业,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年开始专门从事音乐创作事业。曾以指挥家的身份赴德、捷、法、英、美 等国演出和旅行。一生创作颇多,较为著名的有:交响曲《曼费列德》 、 幻想曲有 《罗密欧与朱丽叶》 、 《 大雷雨》 、 《 费兰切斯卡·达·里米尼》 、 《 1812年序曲》 、 《意大利随想曲》等。协奏曲有《 D 大调小提琴协奏
曲》 、 《降 D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歌剧以《叶甫 盖尼·奥涅金》 、 《黑桃皇后》最著名。芭蕾舞剧以《天鹅湖》 、 《睡美人》 和《胡桃夹子》为代表。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以光明与黑暗、善于恶、生于 死的斗争为内容,体裁广泛。他创作的歌剧,有温和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 剧性,声乐与乐队紧密结合,揭示人物的内心。芭蕾舞剧的音乐偏重管弦 乐的色彩。交响曲的构思深刻、感情夸张。他的创作是西欧作曲手法与俄 国民间传统音乐的有机结合。
30、管弦乐合奏 ----《卡门》序曲
乐曲介绍 :法国作曲家比捷于 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 ,其中前奏曲是 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 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 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 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 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 接下来乐曲从 A 大调转为 F 大调, 出现第二幕中 《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 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 为高昂。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 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 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比捷:(1838— 1875) 法国作曲家。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是钢琴家, 因而自幼受父母熏陶。 9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1857年获罗马大
奖, 赴意大利深造三年。 比捷的创作颇丰, 其中包括了管弦乐曲、 钢琴曲、 戏剧配乐、歌剧、合唱、歌曲等。以《 C 大调交响曲》 《阿莱城姑娘组曲》 及歌剧《卡门》最具代表性。歌剧《卡门》 ,今天被世人公认为不朽之作。 31、民乐合奏 ----春江花月夜
乐曲介绍 :(民族器乐合奏曲)谈起《春江花月夜》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 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 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 中的名曲,经典中的经典。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 ,原意表达一位江 上思妇的哀怨离愁,改编后的乐曲主题有所转变,成了描绘夕阳西下、云 破月来、渔舟唱晚的山水乐曲。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 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头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气呵 成,并无断线之感。其中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
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邈的思绪与曲终 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拟跳荡的或舒缓的流波之声;洞箫表现舟 子唱渔歌时的悠扬声音;钟声传出静谧的气氛;鼓音又增加了“海上明月 共潮生”的气势。
32琵琶曲 ----十面埋伏
乐曲介绍:(琵琶曲 ) 简称 "十面 ",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编的 《琵 琶谱》 中。 在李芳园编的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中也收录了此曲,
但改名为《淮阳平楚》 。乐曲描写了公元前 202年楚汉战争两军决战时的 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汉王刘 邦取得胜利。 《十面埋伏》为叙事性多短体结构,全曲分段在各种谱本中 不完全一致,但所描写的内容大体上相同。乐曲生动逼真的表现了古战场 上军营如林,旌旗蔽空,战鼓隆隆,铁骑驰骋,呼号震天,如雷如霆的壮 阔场面。乐曲气势宏大、场面壮观,是琵琶传统武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33、二胡曲 ----二泉映月
乐曲介绍:华彦均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在流浪卖艺的长期生活中不断加 工创作而成。乐曲以变奏曲的形式,以悲怆、跌宕而又委婉的旋律,以复 杂深邃的内涵向人们倾诉了对人生无尽的愤怒、无奈与不甘,其中缠绵不 尽的愁思,絮绕不去的指天慨叹,像深夜里涌动的潮水,阵阵揪心。乐曲 一开始就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更犹如见一个刚直顽强的 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引子之后,旋律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 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流露出作者无限感 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深刻地揭示了作 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乐曲略带几分悲怆情绪,这是 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 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述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此曲流 传很广,曾被移植到中国民族乐队、西洋管弦乐队中演奏,深受中外听众 的喜欢。
华彦钧(1893--1953) :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 。江苏无锡人。 自幼随其父,学习音乐。青年时期已掌握鼓、笛子、二胡、琵琶等多种民
族乐器的演技技法,成为无锡道教界的一名出色的乐师。 35岁因病双目 失明,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经苦难。他生前留下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 《听松》 、 《寒春风曲》 ;和琵琶曲《大浪淘沙》 、 《昭君出塞》 、 《龙船》 ,表 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情真意切,具有江南民间音乐风格,是 一份珍贵的民族音乐遗产。
34、扬琴曲 --
--将军令
乐曲介绍:乐曲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 斗时的激烈紧张。共分四段:散板、慢板、快板和急板。 [一]散板引子:琴声模拟古代战争作战前擂鼓三通,强而有力的鼓点节奏,由慢而快,阵 阵频催,渲染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二]慢板段,庄严稳重的旋 律,采取“句句双”式地重复旋法,并用左手琴竹“弹轮”技法奏出颇有 力度的轮音,加之常出现低八度音的衬托,更显示出旋律所蕴藏的内在力 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情状。 [三]快板段是第二段的变奏, 主要采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拍子中的强音位置 (每拍的第一、 三音) 常用重捶子扣击琴弦以加强力度, 表现将士们浩浩荡荡, 雄姿勃勃的情景。 [四]急板,用板式变奏的技法将第二段旋律成倍紧缩,变 4/4拍为 2 /4拍,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旋律无停顿地进行,气势剧烈紧 迫。扬琴在击弦后余音很长,这样,前面旋律余音与后面击发的乐音混相
交响,音响宏大,振奋人心,具有强烈的音乐效果。
扬琴:扬琴又称洋琴、是民族乐队中的弹拨乐器之一,木制音箱的面板上 有若干钢丝弦,面板与琴弦之间有琴码支撑,演奏时用两支琴竹敲击琴弦 发音。目前常见的有三排码变音扬琴和四排码变音扬琴。扬琴的音色,低 音区浑厚而饱满;中音区明亮、清脆。它的演奏技巧灵活,音域宽广,表 现力很丰富。即用于伴奏、合奏,又常用于独奏。
35、广东音乐 ----步步高
乐曲介绍:《步步高》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高胡为主奏乐器, 辅以扬琴和秦琴。 《步步高》的作者吕文成,一生当中曾长期从事广东音 乐的演奏、 撰曲等工作。 在 《步步高》 中他创造了大起大落的旋律和递升、 递降的严整曲调,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乐 曲一开始,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乐曲进行当中,常通 过重复以积蓄力量,向新的层次运动,或是渐层高涨,或是渐次下落。旋 律线升降有序,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该曲的命名应 该说与乐曲在结构层次上的递升递降有关,给人以更上一层楼之感。 广东音乐:广东音乐又称粤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部分粤剧音乐、牌子 曲为基础,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广东 音乐早期以琵琶或扬琴为主奏乐器,辅以箫、筝、椰胡、二胡、三弦等。 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三种基本乐器组合, 一是二弦、 竹提琴、 三弦 (或月琴) 的“三架头”硬弓组合;二是以唢呐为主奏配以打击乐器
;三是洞箫、椰胡、琵琶(秦琴)的组合。到上 世纪 20年代作曲家们受到西方乐器的启发;把二胡的丝弦改为钢弦,创 出粤胡(又称高胡) ,改良扬琴,加人琵琶(或秦琴) ,形成软弓“三架头’ 组合。到上世纪 20~40年代,广东音乐的作曲家们又尝试使用数十种西 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筛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电吉他、木 琴等几种,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因此说广东音乐是 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
36、管弦乐 ----北京喜讯到边寨
乐曲介绍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我们祖国的心脏。在那里发 出的重要信息都会传遍全国各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 激荡和回响。 《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表现了重大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 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欢庆的情景。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结构紧 凑, 表现手法简朴, 音乐形象鲜明。 其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 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全曲有引子、五 个具有舞曲特征的主题,以及第一个主题反复再现所构成。
37、京胡曲 ----夜深沉
乐曲介绍 :京胡曲,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以配合弥衡击 鼓和虞姬舞剑。 乐曲结构严谨, 流畅激昂, 刚劲有力, 现有多种演奏形式。 乐曲以昆曲《思凡》折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 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 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 《夜 深沉》的作者们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加花、删简、紧缩、句末填充
和变新等手法,将原来悲哀怨恨的曲调改成一支刚劲有力的新型乐曲。李 民雄改编的《夜深沉》则集各派琴师和击鼓者演奏之长,按照渐层发展的 原则,分慢板、中板和快板三大部分,新设计了一个大鼓独奏段落,及京 胡与南梆子协奏的色彩段,使乐曲面貌焕然一新。
京胡:又称胡琴。民族拉弦乐器。清代中叶以来,随着京剧的形成,在民 间传统拉弦乐器基础上改制而成。京胡的琴筒由竹筒制成,琴皮不是蟒蛇 皮,而是由青蛇皮制成,青蛇皮比蟒蛇皮薄,声音清脆嘹亮﹐既尖又高, 京胡的音量非常大,它是京剧伴奏音乐的灵魂。
38、交响曲 ----自新大陆交响曲
乐曲介绍 :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 是他一生中最 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是 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 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
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 邀赴美。 这部 《第九交响曲》 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 大约在 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 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祖国的怀念。 安东·德沃夏克:(1841一 1904)捷克杰出的著名作曲家。他出生于布 拉格附近的一个农村小商人家庭。后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未毕业就
在国家剧院乐队任中提琴师。 1861年开始作曲, 1873年,他结识了著 名作曲家勃拉姆斯,得到他的赏识,从此,德沃夏克专心从事创作。德沃 夏克多次访问英国,并在俄、德、美等国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 1891年, 受聘为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892年到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回国后,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德沃 夏克一生创作有九部交响曲,其中以《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最著名。 其他代表作有:《 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 《捷克组曲》 、 《胡斯序曲》 、歌剧 《水仙女》等,他的作品表现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 情,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平易、朴实,富于民族民间特 色。他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提高捷克音乐文化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9、弦乐重奏 ----鳟鱼五重奏
乐曲介绍:歌曲之王 "舒伯特” 在 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 《鳟 鱼》 。他在以后创作的《 A 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即是根据歌曲 《鳟 鱼》写成的变奏曲,故又被称为《鳟鱼五重奏》 。这部为钢琴与大、中、 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在原 作的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 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 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 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生 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 8岁开始随父学习提琴与钢琴。 11岁被送 入免费寄宿的神学院充当童声合唱团的歌童,过了五年被舒伯特称为“牢
狱”的艰苦生活。但他在这里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唱歌和作曲理论,还担任 了管弦乐队的指挥,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1818年舒伯特辞 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音乐创作,生活十分清苦。 1828年年仅 31岁的 舒伯特便与世长辞了。舒伯特的许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 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 、 《第八交响
曲》 、 《鳟鱼五重奏》等器乐曲,至今仍是世界音 乐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艺术的还是他的六百余 首歌曲,对于后人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为“歌曲之王” 。最著名的歌曲有:《摇篮曲》 、 《小夜曲》 、 《圣母颂》 、 《魔王》 、 《野玫瑰》 、 《鳟鱼》 ,以及声 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 《冬日的旅行》等
40、钢琴曲 ----月光奏鸣曲
乐曲介绍:贝多芬作于 1801年。是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 喻户晓的。 《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 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 摇荡的小舟一样”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 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第二乐章:采取 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 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 "承前启后 "作用,第一乐章 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三乐章,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
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 束之前,还是一种作 "最后冲击 "的态势。其实,贝多芬自己 曾提到过,本曲是“幻想曲式的奏鸣曲” 。
奏鸣曲:器乐题材的一种,十六、十七世纪,泛指各种器乐曲。十七世纪 后,则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由 3、 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 用 1件乐器独奏(如钢琴奏鸣曲)或 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如小提琴与钢 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鸣曲,长笛与钢琴合奏的长笛奏鸣曲等) 。其中各乐章 的基本特点和曲式结构如下:第 1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 2乐章为 慢板,用变奏曲式、复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 3乐章为小步舞曲或 谐谑曲,用复三段式;第 4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41、古筝曲 ----高山流水
乐曲介绍 :古筝曲,乐曲根据《吕氏春秋》中伯牙弹琴的故事创作而成。伯 牙在琴曲中先表现高山的巍峨,接着又表现涓涓细水汇成大河的流水,他 的好友钟子期都能深刻的领会,后人称他们为知音, 《高山流水》这首曲 子最早流行于浙江南部一带,后来成了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优秀筝曲。此曲 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前半部分运用了有两个高音的相隔两个八度大 撮,表现出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后半部分运用一连串 带有八度跳进的十六分音符和带按滑不同力度的历音括奏,形象地表现了 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 山泉叮咚水花轻
溅的景象。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却又表现 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42、小提琴曲 ----梁祝
乐曲介绍 :何占豪和陈钢作于 1959年 , 作者选用了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 英台的爱情故事作为协奏曲的题材内容 ; 同时从脍炙人口的同名越剧中汲 取音乐素材加以提炼发展 ; 并将梁祝故事中的 3个主要情节 :草桥结拜、英 台抗婚、坟前化蝶,注入到这部单乐章协奏曲中去。此外,在配器和独奏 小提琴的演奏技术上,力求体现 "民族化 "特点。乐曲一开始 的呈示部,在轻柔的弦乐震音所构成的背景上,传送出由长笛奏响的秀美 而明丽的旋律。接着,独奏小提琴又与大提琴相互对答,使人联想起梁山 伯与祝英台在草桥亭畔义结金兰的情景。在长笛、单簧管、大管偕同大提 琴相继奏出的留恋不舍而又伤心悲叹的低声吟叹后,音乐一转而为哀伤的 慢板。当听众们仍沉浸在梁祝依依惜别的感情气氛中时,猛然地闯入了大 管和大提琴奏出的阴沉音响。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先以散板节奏奏出祝英 台激愤不安和痛苦难忍的乐句,继而又通过强烈的切分和弦,刻画祝英台 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之后,乐曲进入每分钟为 48个四分音符的 "慢 板 "。 独奏小提琴的哀诉, 与独奏大提琴所作的柔肠百折的倾吐和抒 发,细腻地刻画出梁祝百感交集的楼台相会。接着,音乐急转直下,板鼓 的声声敲击, 进一步增强了戏剧性的气氛。 独奏小提琴所迸发出的 "朗诵调 ", 是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呼天号地的泣诉。 在独奏小提琴以 ff 的力度强奏出祝英台的最后一声呼喊后,英台纵身投。紧接着打击乐器
轰然巨响,乐队以强烈的力度倾泻出怨愤、同情的音流,从而推出全曲的 最高潮,当音乐又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时,再现部开始了,长笛的柔美 歌吟和竖琴清澈如流水的音响,把听众引向非同人间的仙境。加上弱音器 的独奏小提琴,再次 "咏唱 "出爱情主题。但此时已不是祝英 台个人在抒发、歌唱,而是人民群众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恋人的同情 和赞颂。
43、管弦乐曲 ----红旗颂
乐曲介绍:《红旗颂》 为作曲家吕齐明所作, 1965年 5月作为 “上海之春” (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 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 的三部结构。序曲的引子从庄严的国歌音调开始,先以小号吹出:嘹亮的 小号声伴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小提琴则以滚动的平 行七和弦音型为之衬托,展现出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壮丽图 景 . 国歌音调经圆号反复显得格外庄严凝重。
接着大号及低音弦乐器奏出国歌首句的音调,引 出了以弦乐器在 C 大调上演奏的红旗主题,这是深情无限的赞歌,旋律优 美, 节奏舒展, 富有歌剧性。 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随下, 给人带来绚丽明澈、生气昂然的感受。 1949年 10月 1日,五星红旗在 天安门广场迎着东升的旭日冉冉升起的场景在眼前呈现,巨人般的声音—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耳边回响。 “红旗” 主题提高一个大二度 (D ) 大调又一次响起。音乐更为激越高扬,人们的热情也随之奔腾激荡……乐 曲的中部(展开部)抒情的颂歌主题仍保持相同的旋律,但通过速度的加 快,附点音符的插入,变成了一首豪壮、铿锵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 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一往无前的雄壮步伐。进行曲主题再次出现后,乐 曲进入再现部。
44、葫芦丝曲 ----月光下的凤尾竹
乐曲介绍:施光南作曲,落寞的斜倚在凤尾竹旁吹奏起情歌,眼前幻生出 心上人飘逸轻灵的舞姿 :着一袭花衣, 似一个精灵, 在月光下泻一地旋转的 身影,竹林的小径上,一路都是缠绵的回音。
葫芦丝:葫芦丝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地区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这种 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 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 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 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施光南:(1940— 1990)我国著名作曲家,四川重庆人, 1955年考入中 央音乐学院,学业优秀,毕业后在天津歌舞剧院工作,后调入中央交响乐 团。创作了大量歌曲脍炙人口。 70年代初即写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 、 《打起手鼓唱起歌》 等群众歌曲, 1976年后创作了 《**, 你在哪里》 、 《祝酒歌》等著名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1978年后到北京中央乐团,写有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脍炙人口的集群众性和艺术 性为一身的歌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和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0
年 4月因脑溢血卒然逝世。 终年 49岁。 施光南, 被誉为 “时代歌手” 、 “人 民音乐家” 。
45、管弦乐曲 ----春节序曲
乐曲介绍 :《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由李焕之作于 1955— 1956年。 它以陕北民间唢呐和秧歌调为素材而写成,热烈、欢快、优美、生动地描 绘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喜气洋洋、互相祝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的热闹场面。春节序曲是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其结构是复三 部曲式、快板。
由引子、主部、副部、再现部组成。引子(C 宫调 式)以力度较强的快速、前奏开始,好象是秧歌队在表演。主部是有两首 不同风格的陕北民间唢呐曲交织而成,表达了人民的欢快心情。副部为中 板,转入 C 徽调式,旋律优美、抒情,是陕北领唱的秧歌调。主题先由双 簧管奏出, 后由大提琴重复。 具有浓郁的田园风格。 再现部是主部的缩减, 并增加打击乐器。音乐在欢腾、炽烈的气氛中结束。
李焕之:(1919— 2000)原籍福建晋江,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 理论家、合唱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抗战爆发后,在厦门、香港等地从事 革命歌曲创作。 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艺音乐系,结业后留校任教,并主 编《民族音乐》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建国 后,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为中国音乐事业的
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李焕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除了传唱一时的、 《民主建国进行曲》 、 《新中国青年进行曲》 、 《社会主义 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 、 《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 , 古筝协奏曲《汩罗江幻想曲》 ,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还编有《作曲 教程》 ,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论》一书。 46、钢琴曲 ----黄河
乐曲介绍 :钢琴协奏曲 《黄河》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殷承宗等人根据冼星 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象征着 中华民族,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 争的精神。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整个作品气势磅礴, 激动人心,为我国音乐的典范,传唱海内外。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 禺,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曾先后在岭南大学附中、北京艺术专门学 校音乐系和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 1930年初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学 习小提琴演奏和作曲,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 大量的抗战歌曲。 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期间创作了不 朽名作《黄河大合唱》 ,并撰有《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论文。 1940年去苏联,写了交响曲《民族解放》 、 《神圣之战》等。 1945年病逝于莫 斯科。**曾称他为“人民音乐家”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 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英雄形象,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47、吉他曲 ----雨滴
乐曲介绍 :《雨滴》是一首著名的典型吉他曲 , 它描写了雨过天睛后 , 漫步于
林中小
径 , 聆听枝尖叶梢滴水的情景。全曲没有特别艰深 的技巧 , 然而它所能表达的情绪与装饰音的效果 , 除了吉他这外 , 没有任何 一种其它乐器代替得了。演奏时速度自由流畅 , 慢而不拖 , 快而不乱 , 形成自 然地流动。
吉他:西洋拨弦乐器的一种,按本身的构造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西班牙 吉他和夏威夷吉他。西班牙吉他是当今最普及的一种吉他,又可细分为古 典吉他、民谣吉他和电吉他三种。吉他音色清脆动听、变化无穷、简单易 学深受广大的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48、钢琴曲 ----土耳其进行曲
乐曲介绍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 这首作品最为著名, 虽然名为奏鸣曲, 但它并不具有正规的乐章结构。比如第一乐章属于优雅行板的主题与变奏, 以及第二乐章属于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等,固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在终 乐章的小快板里,明记有“土耳其风”的记号,很明显的具有当时盛行的 东方风味,这更是促成这一乐曲大众化的原因。第一乐章 A 大调, 6/8拍 子,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 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 期的曲式概貌。 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 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 ,A 大调, 3/4拍子。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以强有力的齐
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 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第三乐章土耳其进 行曲, a 小调, 2/4拍子。具有法国风回旋曲。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 a 小 调出现, 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 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 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 单独演奏, 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 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沃尔夫冈 -阿马德乌斯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 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他从小就显露 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 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 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 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 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 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 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 享 年仅 35岁。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 22部;以《费加罗 的婚礼》 、 《唐璜》 、 《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 41部,钢琴协奏曲 27部, 小提琴协奏曲 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49、萨克斯曲 ----回家
乐曲介绍 :《回家》 ,是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也有称凯利金) 演奏的。 《回家》那浪漫伤感的萨克斯,和着舒适的节奏,那如泣如诉、 如醉如痴的旋律,几乎回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肯尼·基这位长发萨克斯 抒情王子,以他的甜美,用他的柔情,安抚着每一颗驿动的心灵,打动着 每一个离家的游子, 呼唤着每一个在外的游客, 身不再远离, 心不再流浪, 安祥地回归美丽的家园。
萨克斯:西洋吹管乐器,金属制成,有单簧哨片震动发音,管身是弯曲的 圆锥形。萨克管的音色处于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之间,是军乐队和轻音乐 队的常用乐器。其中较多用的是中音萨克管和次中音萨克管。这两种萨克 管音色的主要特点是中音区明亮、圆润,优美,独奏时常演奏抒情乐段。 它能独奏、合奏、伴奏。
50、管弦乐曲 ----蓝色多瑙河
乐曲介绍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作于 1867年。 按照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 1866年, 奥地利在普奥战争 (七星期战争) 中惨败。 沉闷的空气笼罩着整个维也纳。 为了扭转维也纳市民低沉的情绪,作者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 克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曲名和创作动机源于德国 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作中的诗句:“在多瑙河边,在那美丽 的、蓝色的多瑙河边。 ”最初为合唱曲。因作者对于声乐创作信心不足, 故先作曲,后由合唱协会成员约瑟夫。魏尔填词,歌词平庸。 1867年 2月 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的首次演出时, 反应一般,
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同年 3月 10日,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星期日演奏 会上, 以及同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 作者指挥了不带合唱的管弦乐演奏, 本曲才被人们接受,并获得很大成功,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其父与其同名,被称 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但“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 。小约翰 . 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他是一个多产作家。作品 编号达到 479号,其中圆舞曲 168首,波尔卡舞曲 117首,进行曲 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 31首和轻歌剧 16部 ,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 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 因而被誉为 “圆舞曲之王” 。 l899
年 6月 3日,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 人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十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 公墓里,在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范文四:小学音乐欣赏方法
论中小学音乐欣赏方法的综合运用
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可谓是深入人心,根据国家教委的规定,我国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型为素质教育。因此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而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员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任何初步实施的改革都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之中,由于其能力有限无法以灵活综合的眼光去欣赏,教师的教育理念的陈旧落后导致这一现象越发严重。为此各权威人士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以期较好的改善这一现状。湖南师大教授吴跃跃在《音乐教学论》中为教师提供了几种常见的音乐欣赏方法有直接欣赏法、间接欣赏法、联想、想象欣赏法、对比欣赏法、发现欣赏法、引导欣赏法和讨论欣赏法等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样厦门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卢广瑞在他的专著《音乐欣赏》中选择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方法来使学生更好地融合到音乐欣赏的艺术殿堂之中。
2、几种常用的音乐欣赏方法
2.2感觉欣赏方式
感觉欣赏是迈上高级欣赏的第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听觉的感受是由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通俗的讲也就是说听觉之于人体之后人的第一反应即这支曲子是否悦耳动听这一过程就代表着音乐欣赏的初步阶段的完成。大多数人都会这种简单的欣赏的方法,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这一方法的有效利用与改进将会是音乐欣赏基础上的一步大的跨越。
2.2感性欣赏方式
感性欣赏过程是基于感觉欣赏之上的一种音乐欣赏方法,它需要欣赏者与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仅仅需要欣赏者对作品的旋律艺术的欣赏即所谓的感知听觉上的美感,更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感情交流,与音乐所抒发的情感引起共鸣,这就要求音乐欣赏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情基础,否则完成这一阶段的欣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中在欣赏过程中的感情体验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感情上的直接体验,对于一个人要想打动别人的情感借助的并非是晦涩难懂的言语,而是通俗简单的合理解释和恰到好处的描述。对于音乐来讲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去欣赏,不仅要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创作更
要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理解去欣赏,往往音乐能够直接通过旋律的语言起承转合音调的高低抑扬来给人以直接的艺术感受,或低沉,或高亢,或舒缓,或紧张,闲静时如镜花水月,凌乱时如狂风乍作,暴雨骤降,这些都是人类情感的抒发,就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表现的音乐之美一样。其次是根据标题和文字体验,利用语言来交流是最富人类智慧的创造产物。我们至今与古代文明的交流中起主要作用的便是古人留下的文献,我们同样可以根据文字来体验音乐中所抒发的感情,如同欣赏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一样当你沉浸于其中的时候它所表达的情感就充分的发挥出来,如同陈酿的美酒,弥久留香。音乐的欣赏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也可以通过文字标题的形式来更好地体验音乐所蕴含的感情。
2.3理智欣赏方式
理智欣赏方式是音乐欣赏过程中更高一步的欣赏阶段,这种欣赏方式是一种升华,一种超越,它之所以称之为理智欣赏,是因为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投入与欣赏者的自身共鸣而已,还要结合该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事迹,人物性格和创作背景等等一系列客观现实的联
3、综合运用音乐欣赏方法的根据及措施
3.1中小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及特点
在当今的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教育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于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积极性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学生和老师的学习态度,比如当前的教育形势的原因造成学生对于主科学业的重视和其他科目的忽视,因此在学习音乐欣赏中态度问题成为改善的关键问题,再者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尽完善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在此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欣赏教育不仅仅只是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而已,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懂得欣赏,不能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对学生负责,这不仅是为了基础教育的成功实施更是为了建设精神文化强国而不懈的努力,这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责任。
3.2综合运用音乐欣赏方法的根据
音乐欣赏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以理论基础支撑和内心情感抒发的审美活动,心智技能和理论基础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之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心智技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心智技
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要合理的运用所学到的原理和理论基础,这样不断地学习才会逐渐的取得进步,音乐欣赏就像作诗一样,一开始要严格的要求按照模板的要求去写,去理解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会熟能生巧,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音乐欣赏不是按部就班的去欣赏更多的是要学会用心去体会,从一开始就进行严格的训练,到以后会
范文五:小学音乐欣赏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欣赏教案《万马奔腾》
1
2
3
4
5
篇二:小学音乐《清晨》教案
《 清 晨 》 教 学 设 计
城南小学 王莎莎
第一课时 唱歌课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参与更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律动、示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清晨》,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用活泼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情绪变化,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三段歌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准备课前(问好发声练习)
二、导入
(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音乐的殿堂,让我们一同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感受音乐《清晨》
(一)清新优美的早晨
1、今天早晨老师一打开窗,一阵微风吹来,你们听(师边
弹边唱出hu和沙沙声)让学生感受,提问: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清新优美的早晨)
2、 学生跟琴模仿,提示学生注意唱hu时用连贯轻柔的
声音,唱沙沙沙用轻巧短促的声音。
3、 老师的手会随着音乐的高低来变化,你们的手会吗,
生随老师跟音乐律动。
(二)开心快乐的早晨
1、那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生:开心快乐的早晨)
2、大家注意到老师的手是在乐句的开始还是末尾加上这个拍手
的动作,(末尾)
3、让我们再跟着音乐感受一次。
(三)整体感受
1、刚才我们感受了清新优美的早晨和开心快乐的早晨,让我们把这两种情绪整体表现一次。生随音乐律动。
2、这两种旋律就蕴藏在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里面,播放歌曲《清晨》,展示歌词。(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什么)
3、生回答,齐读歌词。看来人们都非常的热爱生活,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出示歌名,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
四、学习新歌
(一)学唱开心快乐的早晨
1、首先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生跟琴唱
旋律。讲解间奏由老师来唱。
2、出示歌谱,让学生比较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不同,重点练
唱。(先唱旋律,再唱歌词)
注意:a、结尾的2和5各唱四拍。
b、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准5和2
3、引导生跟琴唱第一二四段歌词。
4、师唱第一段,让生比较和师唱的不同。(更轻巧,有感情)
5、生加快速度唱一二四段。
6、再轻巧些唱好第四段歌词,表扬学生。
(二)学唱清新优美的早晨
1、第三段在哪里呢,播放第三段录音。
2、师唱旋律,问:跳动怎样,起伏怎样,(生:大。)
3、拿出你们的手来,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唱这段旋律。
4、这段的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生跟琴重点唱不同的地方。 提示:唱3和唱2手势的不同,(一高一低)。大家也可以用手势来帮忙我们唱歌。
5、这么长的段要用连贯的声音唱好,应该怎样换气呢,师示范,生感受回答。
6、让我们来完整地唱这段,声音要连贯轻柔,注意换气。
7、跟伴奏唱
(三)全新的清晨
指导生有感情地完整地随伴奏表现清晨。
五、结束
我们之前感受到的风声和沙沙声可以加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篇三: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音乐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其中音乐欣赏课是专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起
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课仅让学生了解某个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和理解乐曲的艺术特点是不够的,乐曲的背景时代与艺术家本人的关系,这些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他才能对艺术家及作品有个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进一步调动学生自发地思考、自主的探究,创新才成为可能,因为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具有探索精神。欣赏课要达此目的,有赖于教师科学的、艺术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预见是成功的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
预见是指提前预测预知(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小学音乐欣赏教案)。教师的预见表现在教师在备课中对整个教学的种种预测,这种预测实际上是一种教师对教学的洞察力,敏感性较强。其强弱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预测内容包括两方面:1.学生方面:学生的身心特点怎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何,学生什么时候感到厌倦,什么时候有满足感,可能在什么地方出错,什么地方会产生疑问,他们想知道什么等等。2.教师方面:教师的设计教学手段等学生能适应吗,对学生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等等。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再确定其方法或手段。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