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废除丞相制度好吗
篇一:题目a50c62ec0975f46527d3e19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
1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摘 要:中国宰相辅助制度起源于夏朝、商朝,终止于明朝。封建最高统治者既要手握大权又要享受做皇帝的乐趣是丞相制度存在的必然依据; 处理国政,不可能没有辅政机构,辅政机构也不可无人主持,也就是说相职不可废除,但相权要受到限制。然而来自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为了使自己及其后代能永远独揽大权,从而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本文对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宰相制度的特点和明朝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宰相制度;演变过程;废除原因
中国的宰相制度起源于商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宰相只
2
是一个通称,宰相的具体名称,各朝大都不同,有“丞相”、“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等等。历代中,除辽代没有以宰相作为正式官名而仅作为通称外,其他朝代具体名称则因时而异。宰相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和参谋决定国家大事,所以有“百官之首”之称。处理国政,不可能没有辅政机构,辅政机构也不可无人主持,也就是说相职不可废除,但相权要受到限制。削减相权,使相权不能掌握在一二人之手,同时还要使他们既受到制约又受到监督。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就是应此而出现,而且不断完善。
一、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丞相之名始于秦”。[1]秦朝正式建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则成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秦王嬴政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为宰相之职位。刘邦建立西汉后,仿照了秦朝的制度,发号施令的最高机关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所构成。到了汉武帝时,为了防止权臣专政就将政务从三公府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国家大事,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文帝以后,太尉并不常置,而至武帝(转载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档 网:废除丞相制度好吗)时起,丞相地位虽高,权力则逐渐缩小,皇帝常常通过内廷保管文书的尚书署亲自裁决庶政,有时更给宦官以‘中书令’的称号(宦者为中人),也使他们与闻政务”。[2] “从昭帝时起,
3
在皇帝年幼不能处理国政时,每用重臣、外戚,加上‘大司马’、 ‘大将军’或别的头衔来领尚书事。到成帝时,尚书署的首长尚书令用士人(以往是宦官),而署也渐以‘台’来代替”。[3]东汉的宰相有上公、三公。上公为太傅及执政将军;三公分为太尉、司徒、司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期既有公官也有省官,而且在此时初年公官多省官少,及至末年则省官多而公官少显示出这是一个由公官向省官过渡的时期,也是两种宰相相互交叉设置时期”。[4]三国以三省长贰为宰相者,只有蜀国的尚书令;而晋、南北朝以三省长贰为宰相者,除尚书令外,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及尚书仆射等。省官为宰相者既增,则公官为宰相者就相对减少,演变到了隋唐,则尽以省官为宰相,公官便退出历史舞台。
隋唐时期,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新体制,其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的出现,则标志着我国宰相制度的进步和进一步发展。三省的职权界线划分不明显,因为“隋代虽置三公,以官高不除。其秉国均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5]具体来说,三省虽然同时参加运转,但是三省的权力核心却在尚书省。唐代的宰相制度,是在沿袭了隋朝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与政事堂制度密切相关,是一项宰相集体议事决策的重要政治制度。自贞观之后,中书舍人“五华判事”, [6]“ 中
4
书省职权渐重,中书令于定敕之前,多提前于政事堂议论”,[7]于是政事堂地位日渐提高,成了宰相议决军国大政的最高国务会议。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枢密院,地位上升迅速,与中书门下平分秋色,参与国家大政。后梁建立后,把枢密院改为了崇政院,崇政史不由宦官担任而是由皇帝亲信大臣担任。到后晋、后周时期,又重设枢密院,枢密使管理机要,虽次于宰相,但权倾内外。
宋代的中枢机构和设官大多沿用唐制,但机构的职权有很大变化,与唐代体制大不相同。宋代中央实行中书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二府制。“宰相中地位最高的兼昭文馆大学士,称上相,次兼修国史,再次兼集贤殿大学士。”[9] “开国之初,宰相副相的设置没有定数,宋人洪迈说,太宗以降,颇以二相二参为率。”[10]即通常两位宰相两位参知政事。仁宗至和年间,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人为宰相,仅用程戡一人为参知政事。“太宗末,吕端独相,路中舒、王化基、李至、李沆四人人参知政事,这些情况是比较少见的。”[11]神宗元丰五年,改革官制,以尚书令之副——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徽宗政和中,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12]。“北宋钦宗靖康元年末,又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
5
相。”[13]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诏依法制,以左右丞相代替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并恢复了参知政事之名”[14]。从此以后,直到南宋灭亡,宰相的名称就再也没改变。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西夏和辽国,也吸收了唐宋先进的文化制度,设置了宰相。西夏也仿二府三司制,而辽实行北面官、南面官双轨制。
金、元实行一省制,在宰相设置方面,级别划分较为复杂。具体而言分四级: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平章和参知政事实际上也有左、右之分,元朝平章超出二员时,则有为首第一、第二、第三等区别。金朝以左为尊,而元朝则因为蒙古习俗尚右,故右在左上。“丞相和平章合称宰相”。[15]明太祖洪武建元以前,便有宰相之设。及至十三年左相胡惟庸专权谋逆伏诛,遂罢中书省,中书省所有官职尽革,其分权于六部而帝总其成。宰相制度被废除。
二、明朝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一)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它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又可能会因为权力过大而威胁君权,最终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皇帝就有可能江山不保;如果皇帝对宰相不信任或不重用,宰相就很难居高位。但是,
6
君权与相权始终有划分不清的界限,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各有消长。
宰相是“百官之长”,其权力和地位是其他官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1、相权权倾一时、侵夺主上威福,甚至威胁生命。
不容否认,君相之争是自宰相制度产生以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因素。历史上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会不断涌现出权倾一时、侵夺主上威福的权相。我们所熟知的曹操,他虽名为丞相,其实汉献帝在他脚下,不过是一只随时可踩死的蛤蟆。他可以仗剑入宫,把皇后从藏身的夹墙中搜出,扯住头发杀掉,皇帝只有打抖的份,一句话也不敢说。魏明帝驾车到尚书门,尚书令陈娇竟然敢以君相分权拒皇帝于大门之外。说明陈娇的权力之大,大到他根本就不把魏明帝放在眼里。
2、相权公然挑战至高无上的君权,引起君主的疑忌。
宰相的权力越大,皇帝必然就会处心积虑压制、削弱相权,甚至杀宰相、废除宰相制度,以尊君权。韩信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他的被杀,固然有其“兔死狗烹”的必然性,但他的太过自大,有时甚至目无君臣间礼仪等的缺点,为他命运的结束起了催化和加快作用。封建君主感到宰相对其威胁实在是太大,便会削弱相权,于是必然导致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7
3、功高震主,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李善长是开国第一功臣,在建国以后,朱元璋便任命他为丞相。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作为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是在幕后工作,从来不抢风头,只知道埋头干活,像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当然是很放心的。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有着不可抹灭的功劳,就算朱元璋认为他没什么功劳,苦劳总是有的,但他却只是被封为诚意伯。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众多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比刘基多了十几倍。就是因为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能想到,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能想到。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不会容许这样一个人在身边的,并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用来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对于朱元璋不杀他已经很不错了。可想而知,朱元璋时时刻刻都在防范着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的人。
(二)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其中一个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宰相权力过大直接威胁皇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的丞
8
相。宰相制的废除解除了皇权的一大威胁,皇权得到空前的增强。而废相仅仅是明太祖稳固皇权的一步棋子,朱元璋要在他在位时就为子孙后代从制度上消除对皇权的各种隐患。“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也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16]罢相以后,皇帝就可以将一切大权掌握在手中,中央政府的府、部、院、寺,分理庶务,各不统属,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了。这样,皇帝事实上兼任宰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从制度上集君权、相劝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皇权得到高度集中。
在封建社会衰落之际,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腐朽,皇帝为了保证自己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方面的蒙蔽和阻碍,干脆废除宰相,实行无相制,从而为皇权与相权之争画上句号。
(三)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决心和意志
1、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寻至元亡的教训,无疑使他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元代宰相的权力很大,比如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三次入相,把持朝政,据史料记载,元代有很多位皇帝都是由丞相拥立的。再比如英宗死后,铁失等一些大臣商议另立新君,也孙铁木儿继承皇位,他便是泰定帝。
9
1328年7月,泰定帝在上都病逝,丞相倒剌沙掌握政权,这位回回人没有马上将泰定帝之子拥上皇位,一连几个月都由他处理国政,非常的潇洒。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倒剌沙的潇洒使得朝廷上下的人们议论纷纷,人心浮动,最终引起大变。当他得知大都事变之后,倒剌沙这才仓促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这便是天顺帝。这可是明代的大事,所以对明太祖来说这个历史教训很深刻。“朱元璋还总结了元灭亡的原因,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委任权臣上下蒙蔽。”[17]扬扬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根本的办法是消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
2、现实的政治态势,和朱元璋的性格、能力以及强有力的君主意志,为他采取这一大胆的举措提供了条件。
篇三:题目53058dd049649b6648d74785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10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11
范文二:,丞相制度在哪一朝代废除
篇一: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容摘要:
摘 要:中国宰相辅助制度起源于夏朝、商朝,终止于明朝。封建最高统治者既要手握大权又要享受做皇帝的乐趣是丞相制度存在的必然依据; 处理国政,不可能没有辅政机构,辅政机构也不可无人主持,也就是说相职不可废除,但相权要受到限制。然而来自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为了使自己及其后代能永远独揽大权,从而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本文对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宰相制度的特点和明朝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宰相制度;演变过程;废除原因
中国的宰相制度起源于商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宰相只是一个通称,宰相的具体名称,各朝大都不同,有“丞相”、“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等等。历代中,除辽代没有以宰相作为正式官名而仅作为通称外,其他朝代具体名称则因时而异。宰相
1
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和参谋决定国家大事,所以有“百官之首”之称。处理国政,不可能没有辅政机构,辅政机构也不可无人主持,也就是说相职不可废除,但相权要受到限制。削减相权,使相权不能掌握在一二人之手,同时还要使他们既受到制约又受到监督。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就是应此而出现,而且不断完善。
一、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丞相之名始于秦”。[1]秦朝正式建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则成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秦王嬴政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为宰相之职位。
刘邦建立西汉后,仿照了秦朝的制度,发号施令的最高机关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所构成。到了汉武帝时,为了防止权臣专政就将政务从三公府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国家大事,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文帝以后,太尉并不常置,而至武帝时起,丞相地位虽高,权力则逐渐缩小,皇帝常常通过内廷保管文书的尚书署亲自裁决庶政,有时更给宦官以‘中书令’的称号(宦者为中人),也使他们与闻政务”。[2] “从昭帝时起,在皇帝年幼不能处理国政时,每用重臣、外戚,加上‘大司马’、 ‘大将军’或别的头衔来领尚书事。到成帝时,尚书署的首长尚书令用士人(以往是宦官),而署也渐以‘台’来代替”。[3]东汉的宰相有上公、三公。上公为太傅及执政将军;三公分为太尉、
2
司徒、司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期既有公官也有省官,而且在此时初年公官多省官少,及至末年则省官多而公官少显示出这是一个由公官向省官过渡的时期,也是两种宰相相互交叉设置时期”。[4]三国以三省长贰为宰相者,只有蜀国的尚书令;而晋、南北朝以三省长贰为宰相者,除尚书令外,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及尚书仆射等。省官为宰相者既增,则公官为宰相者就相对减少,演变到了隋唐,则尽以省官为宰相,公官便退出历史舞台。
隋唐时期,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新体制,其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的出现,则标志着我国宰相制度的进步和进一步发展。三省的职权界线划分不明显,因为“隋代虽置三公,以官高不除。其秉国均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5]具体来说,三省虽然同时参加运转,但是三省的权力核心却在尚书省。唐代的宰相制度,是在沿袭了隋朝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与政事堂制度密切相关,是一项宰相集体议事决策的重要政治制度。自贞观之后,中书舍人“五华判事”, [6]“ 中书省职权渐重,中书令于定敕之前,多提前于政事堂议论”,[7]于是政事堂地位日渐提高,成了宰相议决军国大政的最高国务会议。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最明显的
3
变化就是,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枢密院,地位上升迅速,与中书门下平分秋色,参与国家大政。后梁建立后,把枢密院改为了崇政院,崇政史不由宦官担任而是由皇帝亲信大臣担任。到后晋、后周时期,又重设枢密
院,枢密使管理机要,虽次于宰相,但权倾内外。
宋代的中枢机构和设官大多沿用唐制,但机构的职权有很大变化,与唐代体制大不相同。宋代中央实行中书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二府制。“宰相中地位最高的兼昭文馆大学士,称上相,次兼修国史,再次兼集贤殿大学士。”[9] “开国之初,宰相副相的设置没有定数,宋人洪迈说,太宗以降,颇以二相二参为率。”[10]即通常两位宰相两位参知政事。仁宗至和年间,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人为宰相,仅用程戡一人为参知政事。“太宗末,吕端独相,路中舒、王化基、李至、李沆四人人参知政事,这些情况是比较少见的。”[11]神宗元丰五年,改革官制,以尚书令之副——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徽宗政和中,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12]。“北宋钦宗靖康元年末,又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13]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诏依法制,以左右丞相代替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并恢复了参知政事之名”[14]。从此以后,直到南宋灭亡,宰相的名称就再也没改变。
4
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西夏和辽国,也吸收了唐宋先进的文化制度,设置了宰相。西夏也仿二府三司制,而辽实行北面官、南面官双轨制。
金、元实行一省制,在宰相设置方面,级别划分较为复杂。具体而言分四级: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平章和参知政事实际上也有左、右之分,元朝平章超出二员时,则有为首第一、第二、第三等区别。金朝以左为尊,而元朝则因为蒙古习俗尚右,故右在左上。“丞相和平章合称宰相”。[15]
明太祖洪武建元以前,便有宰相之设。及至十三年左相胡惟庸专权谋逆伏诛,遂罢中书省,中书省所有官职尽革,其分权于六部而帝总其成。宰相制度被废除。
二、明朝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一)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它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又可能会因为权力过大而威胁君权,最终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皇帝就有可能江山不保;如果皇帝对宰相不信任或不重用,宰相就很难居高位。但是,君权与相权始终有划分不清的界限,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各有消长。
5
宰相是“百官之长”,其权力和地位是其他官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1、相权权倾一时、侵夺主上威福,甚至威胁生命。
不容否认,君相之争是自宰相制度产生以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因素。历史上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会不断涌现出权倾一时、侵夺主上威福的权相。我们所熟知的曹操,他虽名为丞相,其实汉献帝在他脚下,不过是一只随时可踩死的蛤蟆。他可以仗剑入宫,把皇后从藏身的夹墙中搜出,扯住头发杀掉,皇帝只有打抖的份,一句话也不敢说。魏明帝驾车到尚书门,尚书令陈娇竟然敢以君相分权拒皇帝于大门之外。说明陈娇的权力之大,大到他根本就不把魏明帝放在眼里。
2、相权公然挑战至高无上的君权,引起君主的疑忌。
宰相的权力越大,皇帝必然就会处心积虑压制、削弱相权,甚至杀宰相、废除宰相制度,以尊君权。韩信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他的被
杀,固然有其“兔死狗烹”的必然性,但他的太过自大,有时甚至目无君臣间礼仪等的缺点,为他命运的结束起了催化和加快作用。封建君主感到宰相对其威胁实在是太大,便会削弱相权,于是必然导致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3、功高震主,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李善长是开国第一功臣,在建国以后,朱元璋便任命他为
6
丞相。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
的人,李善长作为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是在幕后工作,从来不抢风头,只知道埋头干活,像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当然是很放心的。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有着不可抹灭的功劳,就算朱元璋认为他没什么功劳,苦劳总是有的,但他却只是被封为诚意伯。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众多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比刘基多了十几倍。就是因为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能想到,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能想到。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不会容许这样一个人在身边的,并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用来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对于朱元璋不杀他已经很不错了。可想而知,朱元璋时时刻刻都在防范着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的人。
(二)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其中一个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宰相权力过大直接威胁皇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的丞相。宰相制的废除解除了皇权的一大威胁,皇权得到空前
7
的增强。而废相仅仅是明太祖稳固皇权的一步棋子,朱元璋要在他在位时就为子孙后代从制度上消除对皇权的各种隐患。“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也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16]罢相以后,皇帝就可以将一切大权掌握在手中,中央政府的府、部、院、寺,分理庶务,各不统属,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了。这样,皇帝事实上兼任宰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从制度上集君权、相劝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皇权得到高度集中。
在封建社会衰落之际,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腐朽,皇帝为了保证自己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方面的蒙蔽和阻碍,干脆废除宰相,实行无相制,从而为皇权与相权之争画上句号。
(三)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决心和意志
1、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寻至元亡的教训,无疑使他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元代宰相的权力很大,比如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三次入相,把持朝政,据史料记载,元代有很多位皇帝都是由丞相拥立的。再比如英宗死后,铁失等一些大臣商议另立新君,也孙铁木儿继承皇位,他便是泰定帝。1328年7月,泰定帝在上都病逝,丞相倒剌沙掌握政权,这
8
位回回人没有马上将泰定帝之子拥上皇位,一连几个月都由他处理国政,非常的潇洒。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倒剌沙的潇洒使得朝廷上下的人们议论纷纷,人心浮动,最终引起大变。当他得知大都事变之后,倒剌沙这才仓促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这便是天顺帝。这可是明代的大事,所以对明太祖来说这个历史教训很深刻。“朱元璋还总结了元灭亡的原因,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委任权臣上下蒙蔽。”[17]扬扬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根本的办法是消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
2、现实的政治态势,和朱元璋的性格、能力以及强有力的君主意志,为他采取这一大胆的举措提供了条件。
朱元璋出身贫苦,完全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的奋斗闯荡江湖,才平定天下并做上皇帝的,在内心的深处有一种隐隐作怪的自卑心理,低微和高贵的反差,使他常常神经过敏。由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最怕别人瞧不起他,怕那些投降过来的臣民武将对他不服,又怕那些跟他南征北战的战友们对他不忠,还怕那些有知识的儒士们不肯为他所用,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他几乎无时无刻不与之抗争。“尤其是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权利越高,就越想牢牢掌握大权,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这种背景和复杂的心理激化了他与丞相、功臣之间的矛盾。”[18]胡惟庸作为明朝的宰相,和朱元璋之间肯定会
9
存在一定的矛盾。“胡惟庸的权力在1376年和1377年开始增长,而且已经把他的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并且开始驱逐他认为不太会支持他的人。这促使浙江人御史韩宜可在御前当面攻击胡惟庸及其两个盟友,他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帝权力;”[19]后来,朱元璋察觉了胡惟庸的不忠,还听说胡惟庸有夺权阴谋而做出强烈反应。 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篇二:高二历史考试试题
岳麓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考 试 试 题
一、 选择题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过如下现象,请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阁臣票拟 ?三衙统军 ?刺史监州 ?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 B、????C、???? D、????
3、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丞
10
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4、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小国林立是古希腊的主要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性格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5、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6(清朝军机大臣设置初期的基本职责是
,(决定军国大事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8(宋太祖在各州设立通判的主要职责是
,(征收地方赋税,(处理地方案件
,(征发国家徭役,(负责监督知州
9.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之初,既分封诸侯,又实行郡县制,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10.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
11
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A.交门下省封驳审议B.交唐太宗裁定C.交兵部出兵 D.交尚书省处理
11.“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唐太宗 D.宋太祖
12.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
13.我国内阁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 C.清顺治时 D.清康熙时
14.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15.到了古希腊,我们就不能不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看看,所以,我们要一起去:
A.雅典B.斯巴达 C.罗马 D.迈锡尼
16. 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使希腊走上复兴之路
12
17. 以下有关古希腊海外殖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发达的航海业使希腊具有向外扩张的优势
,(海外扩张促进了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为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人少地多迫使希腊人向海外扩张以求发展
18、世界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最早形成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C、近代英国D、古代罗马
19. 在雅典民主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是
?屋大维 ?梭伦 ?奥古斯都 ?克里斯提尼
,(?? ,(??,(??,(??
20.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利娜兴高采烈地与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被禁止进入会场,主要是因为:
A.会议内容与妇女没有关系 B.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C.妇女无权千预男人的事务 D.男子掌握的信息多于妇女
21. 在古代雅典,哪一个机构享有司法权
,(氏族贵族会议,(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十将军委员会
22、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宝贵的法律遗产,其中,罗马的基本法是
13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23.在某学校的一节历史课上,学生们表演了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皇帝作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妥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后,交给尚书省去执行。这一情景与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西汉、刺史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秦朝、三公九卿制D(宋朝、二府三司制
24.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山峦 B.海洋 C.河流 D.土地
25.
(? A
26.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确立与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春秋、元朝 ,、秦朝、清朝 ,、西汉、清朝 ,、秦朝、明朝
27.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14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28.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君主的终身制和世袭制B.贵族的任期制和选举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设立保民官监督政府
29.以下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0.《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好处,但仍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有了成文法,就应该按律量刑 ,(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 ,(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维护贵族利益
二、问答题
31.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哪三公,各自负责什么职务,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哪三省,各自负责什么职务,
15
32.列举西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清雍正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33.雅典民主的意义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选择题答案
1――――10 ,,,,,,,,,, 11-----------20 ,,,,,,,,,, 21---------30 ,,,,,,,,,,
篇三:2010年高一历史必修一条目、框架
必修一:政治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框架:
一、了解先秦历史的途径
二、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三、西周的分封制
四、西周的宗法制
基础知识:
1、家天下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意义,(熟读)
2、西周实行的地方制度是什么,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诸侯享有怎样的权利与义务,
4、西周实行分封制有何影响,
5、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
16
响,(熟读)
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熟读)
7、了解先秦历史的途径有哪些,(熟读)
第二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
框架:
一、秦朝的统一(灭六国、拓展疆域)
二、巩固统一(政治制度的建立)
基础知识:
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
2、秦如何拓展疆域的,(北方、南方、西南分别有何措施,)
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4、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中中央行政制度有哪些,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5、郡县制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6、三公的指什么,其职能分别是什么,(熟读)
第三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汉至清)(注:将书本第三、四课整合) 框架:
一、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汉:中朝/ 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明:废相、内阁制/清:军机处)
二、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7
(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元:行省制)
三、 监察制度(汉:刺史)
四、 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基础知识:
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 唐朝实行的中央行政制度是什么,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六部隶属于哪个省,
3、 宋朝的中央官制是什么,
4、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什么,
5、 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所为,
6、 内阁的职能是什么,
7、 清朝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什么,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它的
设立对君主专制有何作用,
8、 “州”最早在什么时候设立的,我们现在的省一级的地方管理制度最早始于何朝的什
么制度,当时常设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9、 唐、宋的地方行政区划是什么,元朝是如何管理辽阔的疆域的,
10、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而设立的官职是什么,
18
11、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2、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熟读)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框架:
一、 列强入侵中国的背景(从列强、中国两个角度分析)
二、1840——1900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概况
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四、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基础知识:
1、 列强为何入侵中国,
2、1840年——1900年列强对华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指出战争的名称、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产生的影响)
3、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4、《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分别割让哪些土地给何国,分别开放哪些通商口岸,
5、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与中国签订的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请结合史实说明。
6、表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马关条约》中哪款内容,
19
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8、列强侵华战争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熟读)
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框架:
一、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
二、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基础知识:
1、列举近代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的斗争事例。它们分别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
2、列举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黄海海战结局如何,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经历了半个世纪。这场斗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涌显的爱国志士有哪些,他们分别领导了哪两支军队,
4、世纪之交,面对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有何义举,结果如何,
5、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框架:
一、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二、日军的罪行
20
三、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过程、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四、全民族抗战的概况(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果、胜利原因、影响)
基础知识: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熟读)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列举日军的罪行。 2、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发出怎样的号召,中瓦窑堡会议上又作出怎样的决策,
3、为了逼**抗日,有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作出惊天举动。他们是谁,作出什么惊人的举动,这一举动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它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三步)
6、国民党正面战场为抗日先后组织过哪些会战,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张自忠牺牲于哪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哪次会战,哪次会战最能体现国共两党的合作,
8、全面抗战路线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最重大的战役是什么,由谁指挥,列举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
21
9、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简述其意义(国内、国际)。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1、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召开的会议有哪些,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课:辛亥革命
框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原因和条件)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武昌起义
(2)南方各省的独立
(3)清王朝灭亡
(4)中华民国建立
(5)《临时约法》颁布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四、评价辛亥革命
基础知识:
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熟读)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它成立于哪年,在哪里成立,其主要成员有哪些,
3、 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结果,这年是辛亥年,故称什么,
22
4、1912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叫什么,这个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是什么,
5、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它体现的权力制衡原则是什么,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据所学知识,这种体制在哪个国家已经实行了,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这次革命取得了哪些功绩,
6、 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结束的时间,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框架:
1、(1919——1924)中共创立时期: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2、(1924——1927)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
3、(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
4、(1937——1945)抗战战争时期:抗日战争
5、(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
基础知识: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导火线是什么,运动中学生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主力、中心在6月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意义。
23
3、中共成立于哪年,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中共一大、二大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民主革命纲领,
4、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标志,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
5、国民大革命兴起和失败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这场革命的对象是谁,性质是什么,国民大革命取得了怎样的历史功绩,
6、哪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7、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土地革命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8、1934年10,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次转移史称什么,为什么要转移,这次转移的结果怎样,其标志是什么,
9、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党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10、人民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名称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渡江战役的作用,
11、国民党政权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1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熟读)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4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框架:
一、 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1、七届二中全会
2、第一届政协会议
3、开国大典
二、政治建设的成就: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础知识:
1、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的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熟读)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讨论的中心议题、通过的重要文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时间,意义(从民主革命的进程角度看、从国家性质转变的角度看、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看)
5、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三大政治制度)
6、第一届人大召开于何时何地,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
25
么,这次会议的召开何重要意义, 7、54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8、中国主要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到清当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9、统一战线: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的统一战线,
10、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过程分别是什么,(熟读)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框架:
1949——1956(过渡时期)
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1966——1976(十年**时期)
1976——1978(徘徊时期)
1978——现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期)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二、重大挫折——十年**
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完善发展——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基础知识:
1、“**”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领导机构,
26
2、**期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的权力机关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评价这个机关的设置,
3、概括**时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破坏状况。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它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三方面的路线上有何转变,简述这次会议的影响。
5、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何时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指什么,1999年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有何重要贡献,
7、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框架: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4步)
三、一国两制的实践(港、澳的回归)
四、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基础知识:
27
28
范文三: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篇一:中国历史上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______ A.元朝 B.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
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
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范文四: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总26卷第8期
2005年8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Vol。26No.8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Aug.2005
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谭
平
(成都大学党委宣传部,四川成都610106)
摘要: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君主既要手握大权又要能享受做皇帝的乐趣是丞相制度必然存在的依据;然而来自元朝末年中国社会最底层、有着特殊心理状态的朱元璋为了使自己及其后代能永远大权独揽竟然废除了已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本文对朱元璋此举的原因和对明朝治官的影响作了深刻阐述,特别分析了废除丞相、君主独揽用人大权带来的权力运转失衡对治官的决定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朱元璋;治官;内阁倾轧;姑息之政中图分类号:l中的个案分析。载《成都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
动严重地不稳定不连贯对州县政治的严重危害。
概而言之,没有了作为所有文官领袖、能替君主处理好繁琐的日常政务、对君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丞相的存在,明代的君主为政时力不从心,为恶时却能随心所欲——实际上成为一个比宋朝更人治的朝
代。其治官也更混乱。就封建法制来讲,明朝法律
参考文献:
[1]明太祖实录(卷59)[M].
[2]明律集解附例?大臣专擅选用(卷2)[M].[3]明律集解附例?上言大臣德政(卷2)[M].
[4]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号称苛严,可实际上却只是君主及其爪牙们的玩物,所以明代中后期出现两大对治官极为有害的现象:
一是权贵阶层的放纵。张居正曾描述道:“法之所加,唯在于微贱,而强梗者虽坏法干纪,而莫之谁
[5]明史?邓继曾传(卷207)[M].[6]明史?杨爵传(卷209)[M].[7]明史?沈束传(卷209)[M].【8]明史?方献夫传(卷196)【M].
[9]傅维麟.明书内阁辅臣部院正卿年袭(卷30)[M].[tO]明史?职官一(卷72)[M].[1t]明史?严嵩传(卷308)[M].
[12]柏桦.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3:386—387.
何。”¨副贪赃枉法之辈能“公肆赂遗而逃籍没之律”,“密行请托而逋三载之诛”。【14o万历年间更出现比宋代还严重的“姑息之政”——“本朝姑息之政甚于宋代……甚至败军之将,可以不死;赃吏巨万,
仅得罢官,是吞舟之漏也。”【15J二是明朝的监察体制的功能、监察官员的职能均严重异化:监察官员们逐
渐变成皇帝个人的工具和走狗,他们只能按皇帝个
人好恶而非国家利益需要弹劾或放纵别人;欺软怕硬、甚至猫鼠沆瀣一气:“贪墨成风,生民涂炭,而所劾罢者大都单寒软弱之流。苟百足之虫,傅翼之虎,
1981.
[13](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8)[M].中华书局(北京),[14]明史?张狲传(卷192)[M].
[15](明)于慎行.谷山笔尘?国体(咎之3)[M]:29.[16]明史?丘橇传(卷226)[M].
即赃贿狼籍,还登荐剡。严小吏而宽大吏,详去任而略见任……惩贪之法在提问,乃豺狼见遗,狐狸是
(责任编辑杨春蓉)
万方数据
范文五:丞相废除.doc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到西汉初期称为相国,后来又改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年,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年复称丞相。
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
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宰相制度自秦朝开始建立,到明朝废除,试分析宰相制度"立"与"废"各有何利弊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古代篡夺皇位的人,基本是当朝的权臣,重臣,如王莽,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朱温,赵匡胤等人.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在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另一次是诛杀李善长案.
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再加上他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密相往来,朝廷政治首脑和军事贵族结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觉.而胡惟庸由于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官员,大
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处死已经退休多年,77岁高龄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原因:从秦朝开始就已经无数次发生相权愚弄皇权的例子,赵
高的指鹿为马是最为驰名的,后来还有曹操、高欢等等,因此
历代皇帝都晓得相权太高,在新皇即位,地位不稳的时候很容
易发生叛乱,故此很多皇帝都在尝试废止丞相,比如汉武帝设
立内朝,用内朝大夫分掉丞相的实权,朱元璋自然要以历史为
前车之鉴了。
问题在于任何壹个开國皇帝大多都会封丞相,这是为了表扬在
开國时期功劳卓越的功臣的办法,别人为你出身入死,不就是
图壹个封妻荫子嗎,故此确定先要封赏,但是又惧怕会危及子
孙的即位,故此在本人年纪渐老的时候就会大开杀戒,保证皇
位能够永远属于本人家族,但这种行动也直接影响到了明后期皇帝权力过大,毫无约制,随心所欲,甚至拾数年不上壹朝,不批壹折,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的因素。
朱元璋建立起了大明王朝之后,在洪武十三年做了一件当时震撼全国的事情,他把宰相杀掉了,当时宰相叫胡惟庸。这个胡惟庸在洪武十三年大概春节刚过完了没几天,朱元璋下令把胡惟庸抓起来,经过很短暂的一个审判过程,就以奸党案的罪名把宰相杀掉。
还有一个洪武二十六年发生的兰屿一案,这两次大规模清洗牵连进去被杀死的人可能有五到十万人的规模。当时一度把官员杀得几乎找不到人办公了,就从监狱里把一些人放出来,让他们戴着手铐和脚链到中央各级部门工作。
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宰相之后,正式下令废除了中国已经实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而且在他的皇铭祖训中特别明确地规定,如果后代有人敢再建议重新设立宰相的话,就要治之重罪。所以从大明洪武十三年开始中国就没有宰相了。没有宰相之后就意味着皇帝作为国家元首,同时要执行行政首脑的工作,这样就给皇帝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得整个国家权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二是皇帝的工作量变得空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