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
(2)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3)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5)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3、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
(2)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4、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1) 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3) 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4) 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5) 分类指导原则。
(6) 自主、创新、开放与针对性原则。
(7) 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8) 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5、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1)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据: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2)教育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
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3)管理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理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评估理论,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方法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工作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是评估工作的直接依据。
6、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评估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评估, 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水平。评估要抓住重点,边评边改。要防止在评估过程中作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的做法。
7、评估的本质是什么?
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
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10、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意见?
(1) 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2)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3)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5)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 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7) 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 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9) 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0) 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1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它直接影响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党和国家十分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 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 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4) 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 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 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 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4、高等职业院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是什么?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1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点?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6、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知识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学院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7、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且正指导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改革实践。
1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是什么?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引导学校正确定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9、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如何理解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
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另外,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也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近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他们以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招生报到率说明,他们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
2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对被评估学校的作用是什么?
(1)导向作用,重在三个引导 : 一是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二是引导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引导学校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2)认证作用,即对 学校 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
(3) 诊断作用,即通过评估,帮助学校 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方向,促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
(4)激励作用,促使学校增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激发全校教职员工振奋精神、凝聚一体,共同高质量地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2、产学结合的途径有哪些?
第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二,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第四,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23、特色专业指什么?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专业是指在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
24、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
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25、教师说课的内容要点包括哪些?
1)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2)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取舍、整合等改革情况;3)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4)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5)该课程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6)该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的确定;7)该课程实验、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8)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状况;9)该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10)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以后的改革思路。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范文二:健康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基本知识
1(健康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答:健康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或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干预方案的基础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2(健康评估的类容包括哪些,
答:健康评估的类容包括症状评估、检体评估、辅助检查、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诊断的步骤和思维方法。 3(健康资料来源有哪些,
答:健康资料主要来源于评估对象本人,还可从其他人员或记录中获取所需资料,包括A、评估对象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与关系密切者;B、目击者;C、其他卫生保健者;D、目前或既往的健康记录或病历。
4(健康资料的类型有哪些,
答:健康资料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特点加以分类,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将期分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5(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 1 -
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很多,包括问诊、体格检查以及查阅病历或有关辅助检查结果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问诊和体格检查。
6(对现病史进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发病情况和患病时间;,、主要症状及其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演变过程;,、伴随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检查环境应安静、舒适和具有私密性,最好以自然光线作为照明;,、检查时应洗手,避免医院性交叉感染;,、如患者为卧位,检查者应立于患者右侧,一般以右手进行检查;,、检查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以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体格检查过程中要做到动作轻柔、准确、规范,态度和蔼。
,(对发热程度应如何进行判断,
答: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 2 -
,、低热,,.,摄氏度,,,摄氏度;
,、中等度热,,.,摄氏度,,,摄氏度; ,、高热39摄氏度~41摄氏度。
D、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
10、常见热型有哪些,
答:常见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11、对咳嗽、咳痰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的要点有哪些, 答:A、有无与咳嗽、咳痰相关的疾病病史诱发因素。
B、咳嗽出现和持续时间、性质、节律、音色及其体位、睡眠的关系。
C、痰液性质、量、颜色、气味、粘稠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D、能否有效咳嗽、咳痰。
E、咳嗽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F、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12、咯血量应如何评估,
答:咯血量评估应为:
A、 小咯血量每日在100毫升以内。
- 3 -
B、 中等咯血量为每日100毫升至500毫升。
C、 大咯血为每日咯血量在500毫升以上,或一次
性咯血量大于300毫升。
13、如何根据呕血与黑便的情况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量, 答:可根据呕血与黑便的情况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大于5~10毫升,黑便示出血量在50~70毫升以上,呕血示胃内积雪量达250~300毫升,如出血量超过400~500毫升,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如超过1000毫升可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现象,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14、意识障碍按不同程度可表现哪些形式, 答:意识障碍按不同程度可表现:
A( 嗜睡。B、 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迷。E、
深昏迷。
15、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的项目有哪些,其评分的临床意义,
答: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GCS)的项目有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GCS量表总分为3~15分,正常为15分,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GCS评分为3~6分说明预
- 4 -
后差。
16、压疮可分哪几期,
答:A、瘀血红润期:皮肤红肿有触痛。
B、炎性侵润期:红肿扩大、变硬、水泡形成。
C、浅度溃疡期:水泡扩大、破溃、继发感染。
D、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向深部扩展,可达肌层、骨膜及骨质。
17、胃肠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腹部体征有哪些, 答:A、望诊:腹式呼吸运动减少或消失。 B、触诊:腹肌紧张(板状腹)、压痛和反跳痛。 C、叩诊:肝浊音界减少和消失,腹腔有较多液体渗出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D、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8、临床上正常的叩诊音有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19、对肌力应如何有哪几种,
答:肌力评估分级是:A0:级完全瘫痪
B1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运动。 C、2级:肢体可以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 5 -
D、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阻力。 E、4级:能作拮抗阻力运动,但肌力有不同程度减弱。 F、5级:正常肌力。
20、脑膜刺激征表现有哪些,
答:脑膜刺激征 表现为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21、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可采用巴氏ADL量表,其项目有哪些,
答:巴氏ADL量表,期项目有进食、转位、洗漱、如厕、洗澡、行走、上下楼梯、穿衣,排便控制等10个项目。 22、体重指数如何计算,
答: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 6 -
范文三: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
,2,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3,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5,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3、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
,2,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4、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1, 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3, 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4, 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5, 分类指导原则。
,6, 自主、创新、开放与针对性原则。
,7, 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8, 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5、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1,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据: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2,教育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3,管理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理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评估理论~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方法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工作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是评估工作的直接依据。
6、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评估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评估, 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水平。评估要抓住重点~边评边改。要防止在评估过程中作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的做法。
7、评估的本质是什么,
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
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10、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意见,
(1) 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2)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3)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5)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 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7) 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 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9) 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0) 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1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它直接影响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党和国家十分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 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 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4) 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 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 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 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4、高等职业院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是什么,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1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点,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6、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知识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
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学院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7、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且正指导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改革实践。
1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是什么,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引导学校正确定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9、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如何理解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另外~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也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近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
展就快。他们以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招生报到率说明~他们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
2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对被评估学校的作用是什么,
,,,导向作用~重在三个引导 : 一是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二是引导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引导学校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认证作用~即对 学校 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
,3, 诊断作用~即通过评估~帮助学校 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方向~促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
,,,激励作用~促使学校增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激发全校教职员工振奋精神、凝聚一体~共同高质量地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2、产学结合的途径有哪些,
第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二~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第四~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23、特色专业指什么,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专业是指在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
24、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25、教师说课的内容要点包括哪些,
1,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2,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取舍、整合等改革情况,3,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4,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5,该课程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6,该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的确定,7,该课程实验、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8)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状况,9,该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10,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以后的改革思路。
范文四: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
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目录[隐藏]
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任务
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风险评估的三种可行途径
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任务
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风险评估的三种可行途径
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
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
性的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
大?
第三,资产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
中就包括对风险评估战略的考虑。所谓风险评估战略,其实就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途径,
也就是规定风险评估应该延续的操作过程和方式。
风险评估的操作范围可以是整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某一部门,或者独立的
信息系统、特定系统组件和服务。影响风险评估进展的某些因素,包括评估时间、力
度、展开幅度和深度,都应与组织的环境和安全要求相符合。组织应该针对不同的情
况来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途径。目前,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风险评估途径包括基线
评估、详细评估和组合评估三种。
如果组织的商业运作不是很复杂,并且组织对信息处理和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是很
高,或者组织信息系统多采用普遍且标准化的模式,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sment)就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组织及其商业环
境的所有要求。
采用基线风险评估,组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在行业、业务环境与性质等),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拿现有的安全措施与安全基线规定的措施进行比较,
找出其中的差距),得出基本的安全需求,通过选择并实施标准的安全措施来消减和
控制风险。所谓的安全基线,是在诸多标准规范中规定的一组安全控制措施或者惯例,
这些措施和惯例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所有系统,可以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能使系统
达到一定的安全防护水平。组织可以根据以下资源来选择安全基线: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例如BS 7799-1、ISO 13335-4;
行业标准或推荐,例如德国联邦安全局IT 基线保护手册;
来自其他有类似商务目标和规模的组织的惯例。
当然,如果环境和商务目标较为典型,组织也可以自行建立基线。
基线评估的优点是需要的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对于环境相似且安全需求
相当的诸多组织,基线评估显然是最经济有效的风险评估途径。当然,基线评估也有
其难以避免的缺点,比如基线水平的高低难以设定,如果过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
限制过度,如果过低,可能难以达到充分的安全,此外,在管理安全相关的变化方面,
基线评估比较困难。
基线评估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满足信息安全基本目标的最小的对策集合,它可以在
全组织范围内实行,如果有特殊需要,应该在此基础上,对特定系统进行更详细的评
估。
详细风险评估要求对资产进行详细识别和评价,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威胁和弱点水
平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识别和选择安全措施。这种评估途径集中体现了
风险管理的思想,即识别资产的风险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此证明管理者
所采用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恰当的。
详细评估的优点在于:
1、组织可以通过详细的风险评估而对信息安全风险有一个精确的认识,并且准确定义出组织目前的安全水平和安全需求;
2、详细评估的结果可用来管理安全变化。当然,详细的风险评估可能是非常耗
费资源的过程,包括时间、精力和技术,因此,组织应该仔细设定待评估的信息系统
范围,明确商务环境、操作和信息资产的边界。
基线风险评估耗费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但不够准确,适合一般环境的评
估;详细风险评估准确而细致,但耗费资源较多,适合严格限定边界的较小范围内的
评估。基于次实践当中,组织多是采用二者结合的组合评估方式。
为了决定选择哪种风险评估途径,组织首先对所有的系统进行一次初步的高级风
险评估,着眼于信息系统的商务价值和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出组织内具有高风险的
或者对其商务运作极为关键的信息资产(或系统),这些资产或系统应该划入详细风
险评估的范围,而其他系统则可以通过基线风险评估直接选择安全措施。
这种评估途径将基线和详细风险评估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节省了评估所耗费的资
源,又能确保获得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而且,组织的资源和资金能够应用到最
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具有高风险的信息系统能够被预先关注。当然,组合评估也有缺
点:如果初步的高级风险评估不够准确,某些本来需要详细评估的系统也许会被忽略,
最终导致结果失准。
[]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包括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
的分析方法、基于模型(Model-based)的分析方法、定性(Qualitative)分析和定量(Quantitative)分析,无论何种方法,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
风险及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
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组织可以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来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
基线安全标准之间的差距。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作经验方法,它牵涉到对来自类似组织(包括规模、商
务目标和市场等)的“最佳惯例”的重用,适合一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团。采用基于知识
的分析方法,组织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和资源,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相关信
息,识别组织的风险所在和当前的安全措施,与特定的标准或最佳惯例进行比较,从
中找出不符合的地方,并按照标准或最佳惯例的推荐选择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消减和
控制风险的目的。
范文五:[课程]360度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360度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某家大型国有企业在选拔处级后备人才时采用的方法是:先综合能力评估,后组织考察。前者通过与智鼎合作,运用现代的评价中心技术对被评估者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估,后者则规定让组织部门到基层考察,共分为六个考察组,每组由两人组成并明确规定考察组必须两人同时工作,不能单独与下面的人员接触,面谈必须有记录等。针对被评价者的情况,与他周围的同事逐一访谈,形成报告,作为决策层的决策依据。
其实,360度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企业和事业单位中。360度评估不光用于干部任用、后备干部选拔,在干部的年度考核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60度反馈的最大优点是兼具全面性、匿名性与客观性,是针对被评价者的特点进行的全方位信息收集。此外,由于企业员工参与整个反馈过程,因此结果也更能真实反映员工的意愿和呼声,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国内使用360度评价最频繁的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干部任用时无一例外都会使用360度评价。
但是,在与这些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做360度评价的核心目的是为组织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用于员工的发展。其表现为:从360度评价中得到的信息或形成的报告,一般情况下是作为机密文件保存在“一把手”或者组织部门的手中,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到这些信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被评价者只知道自己是否入围,至于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几乎不可能得到反馈,也就无法得到改进和提升。
调查发现,当360度评价被应用到员工的个人发展、选人任用和后备干部培养时的成效最大。把它运用到员工的个人发展方面,大都与管理才能的提升相结合。也就是说,个人发展计划可利用360度反馈的系统与公司策略相结合,增进管理者的自我认识,进而帮助规划其未来,以提升领导能力。再者,针对公司确定的核心管理能力,发现员工与组织需要之间的落差,辅以培养训练,以减少中间的差距。
如何更好地发挥360度评估的真正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在企业中运用的360度评价只是发挥了一半的作用,而另一半没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却意义重大,这就是:让被评价者知道自己今后的努力方面,从而能主动地提升自己。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我们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1、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反馈机制不是简单地指将360度评价信息直接反馈给被评价者,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人来做这样的反馈。譬如,某家商业银行委托第三方,对后备人才进行360度评价。评价结束后,再由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对其进行反馈,采用心理学的一些技巧,让被评价者乐于接受。最后,由咨询师结合个人的发展进行反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让员工从反馈中得到宝贵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具体建议。
2、建立企业的核心胜任力及对应的具体的行为标准
建立胜任力模型以及对应的具体行为标准是做好360度评价的基础。所谓胜任力,也是企业对优秀员工或管理者的定义。以往企业在做360度评价时,更多的是让周围的人对被评估者的“德、能、勤、绩、廉”进行整体评估,而不能分析和收集相应的具体行为。一方面,评价者无法进行客观地评价;另一方面,即使想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被评估者,也只能泛泛而谈,无法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总之,360度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要想真正发挥其发展人的作用,还需要从原理上去理解它,需要做扎实的基础工作和适当的外部资源也是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