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粒细胞动力学
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是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在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 经过一系列增殖、 分 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程而来的。目前对粒细胞的生成、 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 程了解较明确,从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 胞的整个过程,根据其功能和形态学特点,人为地将其划分为 5个池:①分裂池(mitotic pool ) 、②成熟池(maturation pool) 、③贮备池(storage pool) 、④循环池(circulating pool) 、 ⑤边缘池(marginating pool) 。
正常时,粒细胞历经三个环境:骨髓、血液和组织。 其增殖成熟即从分裂池到贮备池在骨髓 中进行,生长时间约为 10~12d,释放到血液后,在血液停留约 10~12h,随后即以随机方式 逸出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不再返回血液,生存约 1~4d,并执行防御功能。衰老的中性 粒细胞主要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唾液腺、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也可排出一部 分。 中性粒细胞的平均生成速度为每日 1.6×109/ L, 在贮备池中的储备量为 (2~3) ×1011/ L。 血液中每小时大约有 10%的粒细胞进行更新。粒细胞的动力学见表 2- :
表 2- 粒细胞的动力学
粒细胞在骨髓、 血液和组织之间, 边缘池和循环池之间均保持动态平衡, 外周血的粒细胞数 与以下几个环节的调控有关:①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粒系祖细胞的速度; ②幼粒细胞分裂的次 数和增殖周期的长短; ③骨髓贮备池释放粒细胞的速度; ④粒细胞在循环池和边缘池之间的 分布; ⑤粒细胞从血液逸入组织的速度; ⑥粒细胞在血中的周转时间。 其改变可受年龄、生 理活动、情绪、运动等生理因素以及感染、组织损伤、中毒、溶血、恶性肿瘤、药物、放化 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因素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可通过其多种生物功能(见表 2-)在病原菌感染或 急性炎症时杀死病原菌和调节炎症反应,是机体主要的防御防线。
范文二:简述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doc
简述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药物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效的影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宜透过毛细血管壁,无生物活性,故药物中起作用的是游离部分。老年人由于血浆容量的减少,因而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少而游离的药物增加,游离药物的浓度增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的代谢:药物吸收后虽然也在肾、肺、胃肠、皮肤等处代谢,但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多数药物都经肝微粒体酶系
【】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变化和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特点,加之目前老年患者用药频率和剂量都有增加趋势,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比中年人有所上升。因此,在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加强合理用药是比较突出的理由。本文剖析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理由进行综述。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
1006-1959(2009)06-0214-02
1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1.1 药物吸收:老年人胃肠道血流量和许多转运系统的作用都比较低,但是经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口服药都随年龄增长而其吸收率下降,而是随着药物转运的方式不同而有差别[1]。60岁以上的老年取成年人剂量的3/4即可[2]。
?胃酸减少:老年人因胃黏膜萎缩而致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减少直接影响碱性药物在胃液中的溶解速度,从而影响其吸收。另外,胃酸缺乏也延迟固体药物的分解。
?肠蠕动的转变:胃肠平滑肌的肌张力和运动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而老年人常发生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快可使药物在肠内的存留时间缩短,致使药物的吸收减少, 及抗胆碱药可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 ?胃肠壁血流减少:老年人胃肠壁血流较年轻人减少40%,50%,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输出量可下降30%,血流减少可影响药物的吸收。?联合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可以产生相互干扰,例如抗酸制剂与地高辛同用,前者可使后者的生物利用度降低25%[3]。
1.2 药物的分布:
?老年人药物分布特点:老年人体内水分减少、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故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而脂溶性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老年人与青年人如果服用同等剂量的水溶性药物如地高辛等,老年人因分布容积减少易出现中毒症状。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宜透过毛细血管壁,无生物活性,故药物中起作用的是游离部分。老年人由于血浆容量的减少,因而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少而游离的药物增加,游离药物的浓度增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的代谢:药物吸收后虽然也在肾、肺、胃肠、皮肤等处代谢,但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多数药物都经肝微粒体酶系统进行生物转化,还有少数经微粒体酶代谢。老年人体内的酶活性降低可导致生物转化速度变慢,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如安定的半衰期在青年人体内为20h,而80岁的老人可长达80h。
?药物的排泄:药物在肝脏代谢后其代谢物大部分经肾脏由尿排泄,也有部分经肠道随粪便排出。脂溶性药物不能通过肾脏直接清除,从肾小球滤过后又被肾小管重吸收,必须经肝脏代谢为水溶性代谢物后才能通过肾脏由尿液形成排出。
2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2.1 抗生素类药物:老年人常见的咽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大部分为病毒所引发。在病毒感染早期,大量应用抗菌药可使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而使这些病毒对抗菌药物不敏感,故病毒感染患者应避开滥用抗生素。理由不明的发热患者,除病情危重外,不宜轻易采用抗菌药物以防干扰临床症状,增加诊断困难而延误治疗[4]。又如皮肤黏膜等局部感染,应采用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如新霉素等),尽量避开使用全身性抗菌药物[5]。当患者肾功能减退,不宜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与速尿合用,不但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也加强了庆大霉素其他毒副作用[6]。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由.zglol/L可能中毒,而,1nmol/L可能无效,也就是说老年人用药安全范围较青年人更窄。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同等剂量的情况下,少量、多次、等间隔给药,可使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减少这一原则,给老年人心衰患者制定少量多次服用地高辛的用药方案,使血清地高辛的谷浓度升高而峰浓度下降,增加了地高辛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10]。另外,地高辛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因合并用药不当而引起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洋地黄中毒。有报道,地高辛与胺碘酮合用,可使地高辛浓度增加60%,生物利用度增加33%及肾消除和非肾清除分
别降低20%和33%,在这种情况下应减少地高辛的给药量。如老年人心血管病多,当强心苷与排钾性利尿药合用时,因细胞内失钾而增加强心苷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故必须注意补钾[11]。
2.3 解热镇痛药: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不同热型又是诊断疾病的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用药注意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药物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大剂量长期使用,会损伤耳蜗的外毛细胞,引起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利尿药在老年人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不充分。有学者推测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而使利尿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 2.5降血糖药:老年人由于糖耐量下降,患糖尿病时易产生并发症,如肾脏病。应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可出现老年低血糖症,由于老年低血糖引起的
重要依据。因此,对发热的老年患者不能滥用解热镇痛药,避开因热退而掩盖其主要矛盾,延误治疗。老年人发热时,若用药量过大或给药时间间隔太短,因出汗过多、过度失水、电解质紊乱、体温骤降而导致休克。
2.4 利尿药:老年人应用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容量和血管内凝血,诱发低血钾而加重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尤其是强效利尿剂在前列腺肥大患者中可以引起尿潴留,大剂量长期使用,会损伤耳蜗的外毛细胞,引起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利尿药在老年人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不充分。有学者推测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而使利尿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12]。
2.5 降血糖药:老年人由于糖耐量下降,患糖尿病时易产生并发症,如肾脏病。应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可出现老年低血糖症,由于老年低血糖引起的代偿 感肾上腺活动增加所致的症状被抑制,使低血糖不易察觉,可能不出现低血糖先兆进入昏迷休克。磺酰脲类降糖药与水杨酸类等药合用,能增加降血糖作用而引起低血糖,故应减少用药量;降血糖药与噻嗪类利尿药和皮质激素类合用可加重糖尿病,故老年人切勿滥用降血糖药。
3 老年用药应注意的理由
3.1 老年用药原则: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药代动力学的特点,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般推荐用 剂量的1/2或1/3量作为起始量,70岁以上者用1/3量[13]。尽量减少用药种数,简化服药策略以便于服用,争取条件做血药浓度监测,根据测得的结果决定用药
剂量或调整剂量。
3.2 药物配伍禁忌: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治疗用药的种类必定增加,如不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可能发生药物的配伍禁忌,影响疗效甚至引起中毒。治疗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先治疗主要疾病,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 总结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慢性疾病增加,因而药物治疗十分普遍,致使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理由较为突出。为了使老年人的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对老年人的用药应高度重视,持慎重态度。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强调用药的个体化,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用药的过敏史以及代谢与排泄功能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
范文三:旋翼的空气动力学特点
旋翼的空气动力特点
(1)产生向上的升力用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 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 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 力,减缓直升机下降趋势。
(2)产生向前的水平分力克服空气阻 力使直升机前进,类似于飞机上推进器的作用(例 如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
(3)产生其他分力及力矩对直升机; 进行控制或机动飞行,类似于飞机上各操纵面的作用。 旋翼由数片桨叶及一个桨毂组成。工作时,桨叶与空气作相对 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桨毂则是用来连接 桨叶和旋翼轴,以转动旋翼。桨叶一般通过铰接方式与桨毂连接(如下图
所示)。
旋翼的运动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不,因为旋翼的桨叶除了随直升机一同作直线或曲线动外,还要绕旋翼轴旋转,因此桨叶空气动力现象要比机翼的复杂得多。
先来考察一下旋翼的轴向直线运动这就是直升机垂直飞行时旋翼工作的情况,它相当于飞机上螺旋桨的情况。由于两者技术要求不同,旋翼的直径大且转速小;螺旋桨的直径小而转速大。在分析、设计上就有所区别设一旋冀,桨叶片数为k,以恒定角速度Ω 绕轴旋转,并以速度 Vo沿旋转轴作直线运 动。如果在想象中用一中心轴线与旋翼轴重合,而半径为 r的圆柱面把桨叶裁开(参阅图 2,1—3),并将这圆柱面展开成平面,就得到桨叶剖面。 既然这时桨叶包括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对于叶剖面来说,应有用向速度 (等于Ωr)和垂直于旋转平面的速度(等于 Vo), 而合速度是两者的矢量和。显然可以看出(如图2.1—3),用不
同半径的圆柱面所截出来的各个桨叶剖面,他们的合速度是不同的: 大小不同,方向也不相同。如果再考虑到由于桨叶 运动所激起的附加气流速度(诱导速度) ),那么桨叶各个剖面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就更加 不同。与机翼相比较,这就是桨叶工作 条件复杂,对它的分析
比较麻烦的原因所在。
旋翼拉力产生的滑流理论
现以直升机处于垂直上升状态为例,应用滑流理论说明 旋翼拉力产生的原因。此时,将流过旋翼的空气,或正 确地说,受到旋翼作用的气流,整个地看做一根光滑流 管加以单独处理。假设:
空气是理想流体,没有粘性,也不可压缩; 旋转着的旋冀是一个均匀作用于空 气的无限薄的圆盘(即桨盘),流过桨盘的气流速度 在桨盘处各点为一常数;
气流流过旋翼没有扭转(即不考虑 旋翼的旋转影响),在正常飞行中,滑流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作出描述旋翼在: 垂直上升状态下滑流的物理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选取三个滑流截面, So、 S1和 S2,在 So面,气流速度就是直升机垂直上升速度 Vo,压强为大气压Po,在 S1的上面, 气流速度增加到V1= Vo+v1,压强为P1上,在S1 的下面,由于流动是连续的,所以速度 仍是 V1,但压强有了突跃Pl 下>P1上,P1下一P1上即旋翼向上的拉力。在S2面,气流速度继续增加至V2=Vo+v2,压强恢复到大气压强
Po。
这里的v1是桨盘处的诱导速度。v2是下游远处的诱导速度,也就是在均匀流场内或静止空气中所引起的速度增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利用牛顿第三用动定律来解释拉力产生的原因。
旋翼的锥体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桨叶位:桨毂旋转平面内旋转。实际上,目前的直升机都具水平铰。旋翼不旋转时,桨叶受垂直 向下的本身重力的作用(如下图左)。旋翼旋转 时,每片叶上的作用力除自身重力外, 还有空气动力和惯性离心力。空气动力拉力向上的分(T)方向与重力相反,它绕水平铰构 成的力矩,使桨叶上挥。惯性离心力(F离心)相对 水乎铰所形成的力矩,力求使桨叶在桨毂 旋转平面内旋转(如下图右)。在悬停或垂直飞 行状态中,这
三个力矩综合的结果,使得 桨叶保持在与桨毂旋转平面成某一角度的位置上,翼形成一个倒立的锥体。 桨叶从桨毂 旋转平面扬起的角度叫锥角。桨叶产生的拉力约为桨 叶本身重量的10一15倍,但桨叶的惯性和离心力更 大(通常约为桨叶拉力的十几倍),所以锥 角实际上并不大,仅有3度一5
度。
悬停时功率分配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直升机在悬停状态时(如下图) 发动机输出的轴功率,其中约90%用于旋翼,分配给尾桨、 传动装置等消耗的轴功率加起来约占 10%。旋翼 所得到的90%的功率当中,旋翼型阻功率又用去20%,旋翼用于 转变成气流动能以产生拉力的诱导功率仅占
70%。
旋翼拉力产生的涡流理论
根据前面所述的理论,只能宏观地确定不同飞行状态整个旋翼的拉力和需用功率,但 无法得知沿旋翼桨叶径向的空气动力载荷,无法进行旋设计。为此,必须进一步了解旋翼周围的流场,即旋 冀桨叶作用于周围空气所引起的诱导速度,特别是沿桨叶的诱导速度,从而可计算桨叶各个剖面的受力分布。
在理论空气动力学中,涡流理论就是求解任一物体(不论飞机机翼或旋翼桨叶)作用于周围空气所引起的诱导速 度的方法。从涡流理论的观点来看,旋翼桨叶对周围空气的作用, 相当于某一涡系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旋翼的每片桨叶可 用一条(或几条)附着涡及很多由桨叶后缘逸出的、以螺旋形在旋翼下游顺流至无限远的尾随涡来代替。
按照旋翼经典涡流理论,对于悬停及垂直上升状态(即轴流状态),旋翼涡系模型就像 一个半无限长的涡拄,由一射线状的圆形 涡盘的附着涡系及多层同心的圆柱涡面(每层涡面 由螺旋涡线所组成)的尾迹涡系两部分所构成(如下图所示)。
直升机旋停、垂直上升状态的涡柱
这套涡系模型完全与推进螺旋桨的情况相同。至于旋冀在前飞状态的涡系模型,可以合 理地引伸为一个半无限长的斜向涡柱,由一圆形涡盘的附着涡系及多层斜向螺旋涡线的斜向涡
面的尾迹涡系两部分所构成(如下图所示)。
直升机前飞状态的涡柱
以上资料由CFSO FlyPig (CFSO 2790) 收集整理,如有问题请与其联系。有兴趣一起探讨直升机的朋友也可与我联系,共同交流!
联系方式:
MSN(E-Mail): Ricky_Li83@hotmail.com
范文四: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山东医药.x-~)2000年第十九卷第2期
有报道.一般采用乙腈—pH4.0醋酸缓冲液为流动 相.以B一羟己基茶碱为内标,搜方法流动相酸性强+ 不利于色谱柱的保养,长期应用,容易降低色谱拄寿 命.而B一羟己基茶碱作为一种非常用的化台物,: 易购得.另有报道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测定血清中 茶碱浓度,则分析时间较长.本文采用甲醇一 (pH6.O)磷酸二氢钠为流动相.以甲硝唑为内标建立 血清中茶碱测定的反相HPLC法,实验表明.该方法 简便,准确.适宜于临床测定.
仪器,药品和试剂 1.
美国Waters?'LC系统,包括:600泵.7725手动 进样器.486觜外检测器和Pc8o0敷据处理系统: 茶碱,甲硝唑标准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 甲醇为色谱纯;水由Milllpose纯水系统制备;其它斌 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色谱法:N0vaPaKcl8柱;流动 相:甲醇:0.Olmd几磷酸二氢钠(pH6.0)=24:76;流 速:1.0m]/min;检测波长:28Ohm.柱温:室温. 2.2样品处理取待测血清300tA,置离心管一, 加内标甲硝唑溶液(0.2mg/m1)20~l.加氯仿一异丙醇 (95:5)3ml在涡旋混合器上混匀,300Of/rain离心 5min,分离有机层,60?空气挥干,加50甲醇溶解 进样10,样品分离图:
日:空白血
?《255min
h:血清样品
@蕞味"r=326mln
样品分离色谱图
2.3标准血线制备取空白血清.加人茶碱标准 贮备液.制成含茶碱40tA/mJ的标准血清,并依次对 半稀释为20,lO,5,25~g/trd,按样品项下进行处, 测定.以样品与内标蜂,面积比值与浓度进行回归r =0.9998.结果表明,在2.5--40,t,g/ml维度范围内. 线形关系良好.
2.4精确度和回收率实验取三种浓度的茶碱 标准血清,在不同时间内进行测定,计算精密度和闻 收率.结果见表1.
襄1茶碱精密度和回收章(n=5
2.5样品测定对l0例连续静滴茶碱的哮喘病
结果见表2. 人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表2血药浓度定结果
3讨论
丰实验流动相中不古乙腈.增加了操作时的安全 性,一次运行仅需不到4分钟时间,10例测定结果与 临床基本相符.内标与样品分离度良好,先后出峰时 间相近,样品回收完全.适宜于茶碱体内过程研究和 临床药物监测.
f一上
老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塑缝赂?|,J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 断提高.药物治疗是医生对老年慢性病处理的最好方 法,目的是为了维持病人的正常功能和提高生命质
量.在美国,老年病人的用药量大约占总用药量的 32%,而且种类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生 理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 谢.排泄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其特点进 行分析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老年人最明显的生理变化是 消化系统口腔干燥是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l2《山东医药工业》200O年第十九卷第2期 易引起口干的药物有:抗胆碱药,降血压药,抗精神廊 药,利尿药,胃肠病治疗药,抗组胺药,抗肿瘤药,支气 管扩张药.另外,老年人胃肠道蠕动和胃排空速率降 低.使药物的运输延缓,易引起药物性溃疡.由于老 年人胃酸分泌减少,使药物的胃内吸收速度减慢,吸 收时同延长.药物的化学性质对服药量的考虑也胄 着重要的意义.如抗真菌药酮康唑需要在酸性境 中溶解和吸收,抗溃疡药硫糖铝必须有足量的胃酸才 有活性老年人.心脏输出量和肝血流量都碱少.肝 脏变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降低,经胃肠道吸收的药 物在到达体循环前首先要通过肝脏而弓f起首过消踪 生物利用度下降.
分布:老年人机体总水分碱少,特别是细胞内蒗, 肌肉组织也相对碱少.脂肪组织占体重比率相对增 加,体型缩小,这些改变导致药物的分布也随之改变 药物的化学性质(水溶性或脂溶性)决定药物的分布 容积(Vd)的太小,水溶性高而脂溶性低的药物(如计 乙酰氮基酚,西咪替丁,地高辛,乙醇)可降低老年人 的Vd.相反,水溶性低脂溶性高的药物与青年^c. 较,老年人的Vd要太得多.因此消除半衰期也科I对
延长.苯甲二氪革是一种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在老年 人中其生物半衰期明显延长,而且消除率也较低: 血浆蛋白结合率也是改变药物Vd和药物清除 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血浆蛋白(白蛋白)降低, 使药物与其结台也随之减少.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肝脏代谢:老年人肝血流量的降低在药物代谢和 药物清除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药物在肝脏的 代谢分两个阶段来进行.而且不同的药物代谢途径也 不同.I阶段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II阶段包括 结台,乙酰化反应.在I阶段药物的氧化代谢过磋 中,由于老年人肝微粒体的药物氧化酶活性的降 低.在多次重复给药时,可导致药物代谢的降低和稳 态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在?阶段的反应中,年龄的改 变对药物的代谢是没有意义的.
肾脏的排泄: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的减退.导致由 肾脏代谢的药物的清除率降低肾脏的有效血流量 大约每年减少l一2%,而且肾小球的滤过率随年龄 的增长而递碱约0.75ml/分/年.70岁以后,肾功能 可下降50%.肾小管的分泌或排泄功能也减退所 "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的药物.在老年人群中容易祀 累.使肾毒性增加.
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的滤过率)是用于评沂肾功 能的常用方法.在老年病人中,用血清肌酐的水平来 估价肌酐清除率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因为随着年龄 的增长,骨胳肌萎缩,肌酐的产生也随之降低.尽管 血清叽酐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肾小球的滤过率要比 青年九低的多.因此.肾小球的滤过率是用来估价老 年人肾功能的最佳方法.用Cockc?f卜—GauIt方程式 可准确计算出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州酐}卣(份)=85
(f$(份):『}
息药量清除的百分比的范围是由肾脏的排泄所 陕定.其范围可随着肾功能的降低而改变.如氮基糖 甙类抗生索几乎100%由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而排 泄姐肾功能降低.其清除率的百分比也随之降低. 参考资料c略J
维生素C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滨州卫校赵云梅
难生翥C是一种常用药物,它能在体内参与糖的 代谢肛氧化还原过程.能促进产生细胞同质,减少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 铁在腑道的吸收,降低血脂,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 与解毒功能,而且有抗组织胺的作用及抑制致癌物质 (亚硝胺)生成作用.有人认为,坟药可与任何药物配 伍使j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维生素C分子中舍 有连烯二醇类结构,不仅略显酸性.而且还有根强的还 原性.它与其它药物配伍可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相互 影响疗效一现将临床用药中维生素c与其它药物配 伍应用产生的相互作用情况介绍如下:
维生素C与氨苄青霉素同瓶静滴,可使混台液口H 值降低.直接影响氨苄青霉索的有效性.导致氮苄青霉 索灭活;维生索C与红霉素片剂配伍后.因维生索C 为一酸眭物质,可使红霉索的甙键被水解而流失去抗 菌活性:维生索C与四环索族抗生素,二性霉索,万古 霉索注射液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索C与丝 裂霉素混合注射.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效降低: 维生紊C与链霉索,庆大霉索台用,前者可使尿液酸 化,仕后者的抗菌活性降低;维生索C与磺胺类药物
音用维生索c使药渣的pH值降低.磺胺药结晶的
析出缱后者的肾毒性增加,故应禁止合用.
范文五:简述行为学派和心理动力学派
简述行为学派和心理动力学派
行为学派和心理动力学说是心理学的两大学派,他们的出现都基于对心理学结构主义的反对,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楚三个概念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行为学派;和什么是心理动力学说,接下来将逐步解释这些问题,最后做一总结。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根据《现代心理学》,,一书所述,心理学的概念是经常变化的,该书用旧瓶新酒来形容心理学的变化过程,心理学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心理学集中讨论的都是哲学上的『心』--即“解释心灵的学问”,到了19世纪,由于生物学的发展,心理学才开始逐步摆脱哲学,进入科学的范畴--“1879年德国人冯德(Wundt)成立第一座心理实验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其学生铁钦纳(Titchener)在美国提倡结构主义,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二十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创立功能学派1896年奥国精神医学家佛洛依德(Freud)创立心理分析论,其重要学说包括:潜意识、性心理发展、本我、自我、超我、防卫作用等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魏泰迈(Wertheimer)创立完形心理学,主张知觉经验是有组织性的,所以整体大于部份之合,其观点影响后来的认知心理学派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创立行为学派,主张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客观的观察与测量外显行为1950年左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及罗吉斯(Rogers)
2提倡人本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强调人性的善良及人类无限的潜能”,,,而直到70代,心理学才被重新定义为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要符合以下三个原则:
1、客观性
1[] 《現代心理學》張春興,東華書局,p.3
2[] 《心理學的定義》楊淳斐~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ology.htm
1
指不因人而变的特征,在测试时按一定的准则处理,不能按照个人主观的意见改变既定的准则。
2、验证性
指科学研究的结果可以被验证,其前提是需要客观的标准,后人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实验。 3、系统性
指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系统的具体表现要以数字作为依据~以表达客观的实际情况。
3发展体系与学派的形成,,
1.哲学的心理学时期(1878年以前)
希腊时代:西波克拉底的体型论
近代心理学早期观点:官能心理学、联结心理学
2.科学的心理学时期(1878年以后)
冯德、铁钦纳的结构心理学
功能论
行为心理学:华生、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约
完形心理学:魏德迈、柯夫卡、库勒
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伊德、荷妮、弗洛姆、苏利文
人本主义学派:罗嘉思、马斯洛
最近:西蒙的信息处理系统、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创始人是J.B.华生,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理论的形成略比心理动力学迟,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适应环境
3[] 《心理學的定義》楊淳斐,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ology.htm
2
4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也就是说,行为学派主张人的意识,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由外在的物理因素产生,同时,这些物理方面的东西又是可以用数据来分析的。华生曾说过,只要可以控制儿童成长的所有环境,
5就可以按要求培养出不同的人物个性来。〔〕
在实验上,则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支持,虽然就理论上,华生和巴甫洛夫的理论不完全相同,而且存在很多矛盾,但他们两位的理论都为行为学派定下坚实的根基,《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样描述他的实验:
“巴甫洛夫是一个治学极严又雷厉风行的人,他说干就干,立即和助手们布置起一个实验室。他将一条狗捉来,在它的颊部开一个小孔。狗嘴里本有六条唾腺分泌唾液,这个孔只将一条唾腺的唾液引到外面来,有一个专门的仪器来准确地计算唾液的滴数。这只狗被关在一间没有声音的房子里,这种手术也不使它有什么痛苦,因此它可以照常生活,进食、睡觉。当食物在嘴里嚼动时,它就分泌唾液,只不过其中有六分之一没有流到胃里,而流到下巴边的管子里。
他们先是一摇响铃铛就开始给狗喂食物,这样配合了几十次后,只要铃铛一响,即使不喂食物,狗也分泌唾液。后来他们又改成电灯一亮就喂食物,接着又换了其它多种信号。但无论哪一种信号,只要重复配合几十次,就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这种信号刺激的准确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就是我们耳朵根本不能区别的振动数每秒500次和每秒498次的音,只要与前者同时喂食数十次,那么狗也能在听到前一种声音的情况下分泌唾液,而在听到后者时绝不分泌。这就很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只狗,当我们刚一举起棍子,或突然蹲下做个摸石头的动作时,它就会机灵地逃避。就是说,动物的每一个微小的器官都是由大脑和神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外部世界对动物有什么刺激,神经和大脑就会作出反应,再重复刺激,以后一遇到相同的条件,就立即有相同的反应。巴甫洛夫将这称为"
4[]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大百科出版社,p.467 5[]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大百科出版社,p.467
3
条件反射"。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反射能力,动物和人将不能生存。不过人和动物又有不同。动物只会根据具体的条件反射,而人还可以根据语言来反射,这叫“第一信号系统”和
6“第二信号系统”。”〔〕
通过这样的实验,巴甫洛夫证明了古典制约制的存在,接着,《数理化通俗演义》描述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1927年巴甫洛夫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人被灵魂支配的学说被彻底击垮了。身体的活动是肌肉的运动,意识的精神活动原来也是作为物质的大脑产生的。这是唯物论的一个最好的例证。第二年,1928年,正好是生理学家哈维诞生350周年,巴甫洛夫应邀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纪念活动,各国学者都向他欢呼,称为哈维再世。” 有一些激进的行为学派甚至认为~人类的所有内在思想都是复杂的条件反射~这样虽然可以简化问题~但却带出了更多问题~比如说自由意志的产生、双胞胎性格的差异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对行为学派的总结是“华生那种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
7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人的精神确实是由大脑形成的,但是形成主观印象后,还会向理性进行发展和飞跃(即对认识深化后产生的观念),行为学派对此问题的研究就不足。
行为学派最大的贡献恰恰就是他最大的缺点,行为学派第一次将心理学带入科学(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的范畴进行讨论,非常重视外显行为,但却忽略了心理历程,所以行为学派不是全面的心理学。
心理动力学派
心理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S.佛洛伊德,佛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专家,所以心理动力学的架构也是建立在医治精神疾病上的。在佛洛伊德著作《梦的解析》的前言中佛洛伊德就表示,他研究的开始就是由医治“歇斯底里忧虑症”(hysterical anxiety)开始的,而
6[] 《數理化通俗演義》理藝出版社~http://pei.cjjh.tc.edu.tw/bio-note/bio_17_9.htm 7[]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大百科出版社,p.468
4
其研究重点在于:潜意识的驱力、冲动及早期经验上,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的论述,佛洛伊德的理论有以下几个部份:
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个人目前认知的一切,前意识指虽然非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等方法而转变成意识的事物。无意识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召回到意识层面的事物,通常都是不为
8社会接受的思想。〔〕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的反映,通过解释梦和催眠,可以将潜意识呼唤出来,在《梦的解析》中佛洛伊德说到“我们可以说,梦一定有某种意义,即使那是一种阴晦的“隐意”,用以取代某种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要能正确地找出“取代物”(substitute),
9即可正确地找出梦的“隐意”。”〔〕
压抑和抵抗
佛洛伊德将人成长的过程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在任何时期发展不满足就会影响日后的成长,人的发展,或者变态,由5岁以前决定。
高尚仁的《心理学新论》指出“佛洛伊德认为人类许多潜在的欲望,因为家庭或社会的禁制而得不到正常的发散和满足。在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下,个人私欲(多半是本能的私欲)之能否发挥及遭到惩罚的程度,会在意识的生活中遭到压制,消失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中。虽然如此,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意念和欲望,仍会随着种种的机会显露出来,例如梦境、溜口、偶然奇特的小动作,以致于较严重的行为现象如心理症状的冒
10升,或转换为高度创作的文艺活动等等。”〔〕
可见,心理动力学派比行为学派更加倾向于心理历程的研究,心理动力学派“重视人们潜在内心的动因,(认为其)不仅能影响其外在行为和内在活动,而且能解说人们常见行
8[]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大百科出版社,p.168 9[] 《夢的解析》佛洛伊德,國際文化出版社,p.13 10[] 《心理學新論》高尚仁,商務印書館,p.37
5
11为现象的来源及因由。”〔〕但由于所有论述都无法用客观的观察去测量,所以,心理动力学派并不能成为一种科学论断,而长期处于假说的状态。
结论
综合而言,行为学派比较倾向于机械唯物主义,重视数据和科学的论证,而忽视了人内在的变化;而心理动力学说则比较倾向于辨证唯心主义,重视外在因素对于内心所造成的变化,可惜无法实证。前者科学,但不讨论心理主观能动性;后者讨论全面,但没有科学实证。故,两者都有所长,却都不能够完全代表现代意义上心理学。即,都不符合“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这一定义。但考虑到心理学的科学性,故认为行为学派比较符合心理学定义。
11[] 《心理學新論》高尚仁,商務印書館,p.3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