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会计实操经验】在金税买的打印机如何做会计分录?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在金税买的打印机如何做会计分录?
问:在金税买的打印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 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 2012〕 15号)第一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人 2011年 12月 1日(含,下同)以 后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分开票机)支付的费 用,可凭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 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抵减额为价税合计额) ,不足抵减的 可结转下期继续抵减。增值税纳税人非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 用设备支付的费用,由其自行负担,不得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 减。
增值税税控系统包括: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货物运输业增值税 专用发票税控系统、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和公路、内河货 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专用设备包括金税卡、 IC 卡、读卡器或金 税盘和报税盘;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 税控盘和报税盘;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和公路、内河货物 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税控盘和传输盘。
因此,打印机不属于规定的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因此应当按照一 般的固定资产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 打印机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范文二:基金购买的会计分录
首先为您简要介绍一下基金的基本概况 , 我国目前的基本金融工具类 型主要有股票 , 债券 , 基金 , 外汇 , 期货等 , 其余的均为基本金融工具的衍 生产品例如认购权证 , 股指期货 . 认股权证等 . 而其中的基金具体是指 证券投资基金 . 所谓的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 合投资方式 , 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一种凭证筹集资金集中投资者的资 金 , 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 由基金管理人来进行管理和运用资金 , 从事股 票 , 债券 , 外汇 , 货币等金融工具的投资 , 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 其次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上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股票型 基金和偏股型基金 . 而且也最受投资者的青睐 . 也是目前投资的重点 . 另外证券型投资基金目前多以开放型基金为主 . 其购买的渠道是到银 行网点或具有代销资格的证券营业部或直接到基金公司直销柜台去 购买 .
根据对上述证券投资基金概况的简述 . 一般企业 (不包括投资公司 ) 购 买了这种证券型投资基金那么对投资的企业来说是取得了一项金融 性资产 . 这种金融性资按企业投资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 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里我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不清楚贵公司目 前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会计制度还是会计准则 . 所以我以企业会计准 则为例来加以说明 ). 如果企业购进的基金是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 . 那 么则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进行核算 . 如果购进后不能准确确定其出售 的时间的 , 那么一般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进行核算 . 另外无论企业投 资股票也好还是基金也好 . 企业都要先设立一个都专有的投资账户来 对投资进行单独的核算 .
具体的核算步骤如下 :
1.设立投资账户时 :借 :其他货币资金 --存出投资款 40万 贷 :银行存款 40万
2.进行基金申购时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40万 贷 :其他货币资产 --存出投资款 40
范文三:购买的开发票机子会计分录
根据财税【2012】15号通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12月1日以后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分开票机)和缴纳的技术服务费(不含补缴2011年11月30日以前的技术维护费)可凭取得的合规票据,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专用设备包括金税卡、IC卡、读卡器或金税盘和报税盘;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税控盘和报税盘;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税控盘和传输盘。
账务处理案例:
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012年3月14日初次购买金税卡、IC卡等设备,共支付价税合计金额11,700元。且取得了按规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支付了以后期间的技术维护费3,510元,取得了技术维护费发票。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账务处理
购进时 借:固定资产—税控专用设备 11,7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1,700
借:管理费用 3,510
贷:银行存款 3,510
月末抵扣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15,210
贷:营业外收入 15,210
范文四:KTV的会计分录
KTV 的会计分录
装修费用可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如果金额较大, 可以计入长期待 摊费用,在受益年限分摊,但最短不能少于税法规定的 3年。
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 — 装修费 / 长期待摊费用 — 装修费
贷:库存现金 等
按月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 装修费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 — 装修费
中央空调、点歌系统、音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计入固定资产,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借:固定资产 — 中央空调
固定资产 — 点歌系统
固定资产 — 音响
贷:银行存款 等
税法规定,电子设备,使用年限为 3年,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用年限,但最少不能少于 3年。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使用年限 /12
预计残值可以估计一个,也可为 0,多数企业残值率为 5%。
计提折旧
借:销售费用 — 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房费的免单以及酒水的赠送我该怎样做合适?
免单的房费不做会计处理, 发生的成本与正常经营的成本在一起核算。 等于是只有成本没有 收益,加大了正常有收益的客房成本。
赠送的酒水计入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 酒水
范文五:购买理财产品的技巧-购买理财产品会计分录
购买理财产品的技巧-购买理财产品会计
分录
2015年可以购买哪些个人理财产品2015年可以购买哪些个人理财产品?
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理财产品作为投资。那么在最新的2015年里可以购买哪些个人理财产品呢?投资哪些个人理财产品会赚大钱呢?很多理财分析师会告诉你个人理财产品最主要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么2015年可以购买哪些个人理财产品?现在就来盘点一下。
1、P2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P2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目前的理财产品中收益较高的,也是在打破刚性兑付情况下,少数一些还仍然坚持本息全额担保的投资理财方式,可以说比银行储蓄、定期存款、甚至之类都要高出不少。像P2P固定收益类理财,平台的选择比较重要,好口碑、风控完善的平台投资才有保障。
2、基金投资
基金有不同的类型,如投资于货币市场的货币型基金,此外还有保本型、债券型、指数型、股票型基金等。总体看,国内的基金仍不够灵活,因此收益幅度并不高。基金可适当的配置。
3、保险投资
保险可分为保障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两种。保障型保险一般缴费较低,保单的现金价值较低。而投资型保险除了保“生命”外,其还拥有投资的功能,保单的现金价值也较高,这意味着投保若一些年后,如10年后,保单本身可兑换成的现金较多。
怎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怎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怎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很多人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感到很困惑,面对那么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那么到底该怎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呢?
第一步,在去银行之前你得对自己做个评估:我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是什么?我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我买理财产品的这笔钱在这段时间会有可能着急用吗?我能接受银行代销的其他机构理财产品吗?通过了解了自身的这些理财特点,就能在选择理财产品之前,在银行员工推销的时候自己能有个明确的底线。好吧,这一招暂且叫,知彼先知己。
第二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的类型、投资风向、风险与流动性。在了解完自己的理财偏好后,了解产品的特征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将自身偏好与理财产品的特征做对比,一步一步筛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比如,如果我不能承受亏损,那我就比较适合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但不保本的千万别碰;如果我投资的这笔钱有可能会有急用,那我就比较适合短期理财产品,以免出现提前支取造成的损失。完成这一步,基本就实现了知己知彼。
第三步:即使是选到了正规合适的理财产品,签协议时候也不妨多个心眼,一定要问清楚日后分红、赎回等注意事项,保留好相关凭证与证据,以防在后期出现纠纷时银行“店大欺客”。如不放心,也可随身携带录音笔或用手机将整个销售过程录下来当作日后证据。这一招,叫做有备无患。
小贴士1:如何分辨银行自营与代销理财产品?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一定风险都高,都不靠谱。但是如果你只相信银行的信誉,那么,分辨是否银行代销就很重要。比较直接的办法是观察理财产品销售协议书,如果是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协议是只有银行印章的,但如果是银行代销产品,那么会有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以及产品投资方等的相关印章。另外,你可以记住理财产品的名称和代码,直接打银行客服询问。而如果销售协议上没有银行公章,则有可能是银行员工私售的第三方产品,要高度警惕。
小贴士2:如何辨别理财产品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直接决定该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比如投资于股票的产品风险会高于投资与债券或票据的产品。所以在阅读产品说明书时一定要仔细注意产品的投资方向。
小贴士3:提防预期收益陷阱
选购理财产品切勿只盯着预期收益看,并非每一款理财产品都能达到预期收益,部分结构性产品还可能造成亏损。根据对2602款
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公布的预期和到期收益率统计,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有367款。
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三个购买渠道作者:理财师罗满 2014年5月29日
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一直被广大投资者所亲睐,具有年收益率高,风险较小等优点。那么,到哪儿能买到真正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呢,有不少保险(放心保)产品,被行销售人员忽悠成固定收益类产品,遭到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理财师表示,买到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主要从三个渠道购买到:银行、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
首先先了解一下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主要有哪些特点:1、收益固定、保本保息;2、稳健型,收益较高;3、运作期限明确;4、投资方向也较明确。 我整理了买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三个重要渠道,仅供参考:
1、银行购买
固定收益类产品,目前国内银行最多,占比超过9成,多采取非结构性产品的形式,主要投向同业存款、拆借、债券、票据和信托贷款等固定收益领域。投资者可前去购买。银行理财的起点最
少为5万元,收益率大概在4%-5%左右。各个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不同,投资者要货比三家。
2、信托公司
在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中,信托的收益是最高的,一般在9-13%,但起点也最高,一般是300万以上。最好去知名的信托公司,如新华信托、国民信托等。要看清楚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的投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
3、第三方理财机构
另外,近些年兴起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也有固定收益产品卖。他们相当于一个理财大超市,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自行选择。这些产品都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与银行,信托等知名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在第三方理财机构购买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资金有双重保障,如智富凡茗也是这样一个理财机构。
最后,提醒投资者,在挑选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时,要尽量看清楚产品风险,资金投向;最好选择3个月以上的产品来锁定收益。
购买保险类理财产品须慎重 最近,央视曝光一些银行销售的保险类理财产品在销售时过高承诺产品收益、故意隐瞒免责事
项以及将存单变保单等事件。据家住南京的倪女士介绍,2012年1月她到一家银行存钱,在大堂等候时一名貌似银行工作人员的年轻小伙主动向其推销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年轻小伙宣称每年存1万元5年后就可收益53260元,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经不住鼓动,倪女士掏1万元购买了—份所谓的银行理财产品。
后来倪女士发现所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份保险。倪女士前往该银行网点。银行工作人员称当初推销的小伙子是保险公司的驻点人员,有问题得找保险公司。“我一直以为小伙子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很信任他,他从头至尾都在鼓吹收益如何好,并没有说什么购买风险。”倪女士回忆说。
事实上,倪女士的遭遇绝非个案。根据中国保监会的公告,2012年前三季度,保监会和各保监局收到涉及人身险公司销售误导投诉2090个,占人身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的83.97%。从涉及的险种看,投诉分红险最多达到了1252个,占人身险销售误导投诉的59.90%,主要表现为销售时过高承诺产品收益、故意隐瞒免责事项以及将存单变保单等。
综合投诉分析,投资者抱怨最多的是营销员存在明显误导。专家认为,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保险理财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投资者在购买前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保险理财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保险产品既与个人及家庭成员人身的生命、疾病、长寿等不确定性带来的财务风险相关联,又
与不同的投资工具相关联,客户要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财务风险保障计划。
保险产品的持有期限较长,但利率经常变化,且短期限产品利率的变动幅度远高于长期限利率。要比较产品的最终收益,需要考虑投资持有的期限。
保险产品的利益通常使用复利累积计算,即所谓的利滚利,由于保险产品期限较长,同等利率水平下其复利累积的收益要远高于单利产品的累积收益。例如,五年期利率4.5%的复利产品等同于利率4.92%的单利产品收益;十年期利率4.5%的复利产品等同于一个利率5.53%的十年单利产品收益,持有期限越长,复利累积效果越明显。
专家认为,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选择保险理财要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即“保障第一、收益第二”。投资人要搞清自己的人身、财产等是否得到了基本的保障,避免盲目地把保险产品当作投资工具。
其次,保险产品的期限一般较长,多数产品都要求投资5年以上,因此要视自己的经济实力适量购买,能否持续投保是关键。如果中途断保,不仅收益没有保障还有可能亏损本金。因此,在短期内要用的钱是不能用来买保险理财产品的。
再次,要注意投资风险。目前保险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分红保险;二是万能保险;三是投资连结保险。虽然合同上都会以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收益来进行演示,
但这仅仅是基于以往数据的推演,并不代表实际收益。与资本市场挂钩的投资连结保险与万能险还有可能面临投资损失的风险。
保险专家提醒,虽然保险理财产品有10天犹豫期(投保人收到保险合同并书面签收后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投保人可以提出解除保险合同的申请,保险公司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其所缴保险费),犹豫期内仍可退保。不过按照相关规定,如果保险产品退保,会有1%的本金损失。因此投资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擦亮眼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近期,陆续有银行出现理财产品纠纷,投资者卖到的理财产品要么大幅亏损,要么血本无归。想买理财产品,又不想掉进坑里,投资者该咋办,
银行理财陷危机
近期,受到投资者热捧的银行理财产品屡现问题,先后有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出现理财产品纠纷。
某股份制银行员工私自销售的一款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某国有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预期20%的收益变成亏损50%,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否让你感觉到了理财陷阱的可怕,
代销惹的祸
近期,引起纠纷的理财产品均属于银行代销产品。目前,我们在银行营业厅能买到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产品,贵金属产品等银行自己研发的。
另外一类就是银行代销的各类产品,比如信托、私募基金、
保险、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银行通过代销产品得到提成,但通常不对代销产品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
不要迷恋高收益
通常银行代销的信托、私募基金等产品,预期收益率比普通银行理财产品高很多,非常诱人,有些产品预期收益率都是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
这些产品的风险非常高,也不保本,投资人往往不知道这些产品的运作背景如何,也不了解这款产品是否适合自己,仅仅因为预期收益高就想买。那投资者一定要谨慎了,搞不好血本无归。
火眼金睛选产品
在股市不景气,投资渠道又比较少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它。投资者在买理财产品之前,应该擦亮眼睛。
1.辨别银行代销产品
对于银行代销的产品,通常在产品宣传册上,都会列出代销机构名称,会有具体代销银行的名字。
银行对代销产品没有监管职责,如果产品说明书上刻意注明产品是由某某银行监管是值得怀疑的,千万不要被产品宣传册所忽悠。
如果是银行代销的韩品,签合同时,通常投资者、银行、产品运作机构三方都会签字,如果是银行自有产品,合同上只有投资者和银行的签字。
2.风险提示看仔细
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问题,对于说明书上的风险等级和风险提示一定要仔细看。通常风险提示字体很小,这更需要投资者仔细看,不要忽视。
如果买了自己无力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一旦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倒霉的只能是投资者自己。
3.投资方向看清楚
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签合同时,千万别把那个说明书不当回事,一定要看清楚上面写的投资方向,通常投资于债市、货币市场的产品,风险较低。
如果是挂钩股票、黄金、商品期货的理财产品,则风险较高,要求投资者对这些投资标的非常了解,充分了解风险,才能进行投资,否则有巨亏或者血本无归的风险。
盘点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渠道 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已然成为了我国老百姓最为重要的金融资产配置品种。从销售渠道来看,由于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及分布区域较为广泛,因此分支行历来都是理财产品销售规模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伴随着网上银行的兴起和大力推广,客户对其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快速提升,网上银行逐步成为了继营业网点又一大销售渠道,且部分发展较快的银行在网上银行销售的规模占比超过了50%甚至更高。
近年来,金融混业化呈加剧趋势,同业合作渠道逐渐丰富,交叉销售已经成为了各类型金融机构间拓展渠道的另一类关键方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更是有着借助外部销售渠道的需求。
目前,部分大中型银行已搭建起与其它银行合作的平台,例如早期有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民生、平安、南京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也逐步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平台。这种平台上银行与银行的合作内容之一就是产品的交叉销售,就银行理财产品来说,逐步形成了众多还没有自主发行理财产品的小型城商行或农商行代理销售平台发起行产品的格局,从本质上看填补了平台发起行在三线、四线城市、县域或乡镇没有营业网点的空白。
除了银行同业而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作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延伸。去年3月,宏源证券和光大银行联姻创建了首起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券商渠道代销的实例,此券商在新疆地区具备较强区域化优势,弥补了银行在西北地区网点不足的劣势,同时券商和银行的客户在风险偏好上并非完全重叠,券商可以丰富客户类型,因此对于双方来说可以达到互利互惠。此后,还有国泰君安代销兴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案例。而券商之外的其它类型金融机构目前还未出现代销银行理财产品的案例。
银行拓展线下渠道的同时,线上渠道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余额宝带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随后基于网络的直销银行也相继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民生、平
安、北京、江苏等十余家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其中,兴业银行的直销银行上线了银行理财产品,此外该行推出的面向投资者的银银平台“钱大掌柜”也可使合作银行客户直接购买到该行理财产品。但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本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未在兴业银行做过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的投资者需到网点进行首次“面签”。此项规定也是其它直销银行暂时没有上线银行理财产品的最主要考虑因素。
互联网金融风潮引领众多草根投资者和草根创业者加入其中。诸如钱先生、94bank、多盈网在内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推出了团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且面向数十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目前实际销售情况十分火爆。这些平台通常不与银行进行理财产品代销合作,而是直接接受众多投资者的委托后,代购银行理财产品,从而形成了投资者团购到平台代购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这种委托投资虽然绕开了监管政策,但按照穿透原则来看真实的投资者,其本质上违背了“投资门槛不得低于5万元”以及“首次风险评估须面签”的监管规定,因此有打政策擦边球之嫌疑。但仍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理财平台实际上确实能够助力银行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同时也满足了庞大的草根投资者旺盛的理财需求。
购买理财产品亏损引发投诉 【基本情况】
某银行客户史某分别于2011年2月、3月,在银行客户经
理的推荐下,将过往理财产品投资回款共计30万元购买了两款基金理财产品,并被告知:3个月的封闭期过后可以随时取钱。后来两只基金发生亏损,投诉人多次要求早点赎回或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未果。至2013年9月投诉人因急用钱坚决要求赎回基金,才发现购买的“智远基金”居然不能立即赎回。为此投诉人于2013年10月、11月两次致函银监会要求核查。
【处理过程】
经查,投诉人于2011年2月17日购买大摩资源优选基金,2011年3月22日购买智远避险基金,两款产品均是在某银行支行通过大众版网银购买。关于“智远基金”封闭期问题,合同中有约定:本计划自成立之日起3个月为封闭期,封闭期内不接受委托人的申购和退出申请。封闭期结束后的前5个工作日为首个开放日,之后每满3个公历月(其中每个开放日最后一个工作日所在当月为第一个公历月)后的5个工作日为后续开放日,接受委托人的参与和退出申请。
目前,通过调解,投诉人已与银行达成和解,并且投诉人已向银监会撤销了该信访投诉并出具了感谢信。
【案例启示】
本案例中,银行在以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投诉人史某为退休教师,风险承受能力偏低,虽然购买合同文件均有本人签字确认有关产品信息,但是银行主动推荐此类产品仍应谨慎;二是销售过程中未明确说明、详细解释产品的有关信息,导致投诉人资
金紧张,直接引发纠纷;三是当产品出现亏损,接到投诉人多次申诉后,银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后续过程中消费者反应强烈。
鉴于理财产品销售是近一段时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投诉的重点,银监会建议,针对此类投诉,银行首先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销售人员进行合规销售培训,制定严格的理财产品销售流程,对于银行业消费者特别关注的产品收益、费用收取、申购赎回等问题,要明确提示,尽到告知义务,充分尊重银行业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不当销售事件的发生。其次,应通过多种渠道做好银行业消费者理财产品知识普及教育,帮助银行业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风险。第三,若发生理财产品销售不当投诉,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妥善处置,密切跟进,防止演变为群体性投诉或过激性维权事件,要在投诉发生的初始阶段及时进行恰当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财政性资金不能用于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财政性资金不能用于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作者:李湘英 | 来源:九江县审计局 |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7日
笔者在审计中发现,少数行政事业单位有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业理财产品的行为,虽已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但这种行为必须予
以制止,以维护财政性资金的完全、完整和有效。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一是财政预算全额拨款,用于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二是国家赋予行政权利,行使管理职能,收取规定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经营性收费,用于补充差额拨款和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支出;三是指定专门用途下拨到企事业单位和项目的专项资金。这些都属于财政性资金。
财政性资金具有专门的用途和作用,主要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相关规定三令五申明确要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维护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完整和高效运行。减少和改变资金的使用,会影响公共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商业理财产品虽较一般银行存款收益高,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再次,从审计中了解多为人情购买。用部门代管资金或专项资金帮关系人完成任务而购买,公款私交。会造成内部控制管理失控,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各尽管理职能,认真为人民服务。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完整。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短期投资理财产品注意事项及购买误区短期投资理财产品注意事项及购买误区
要想使手里的余钱变多,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做理财投资。可是,不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理财投资一定要多加注意。那么,购买短期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事?一起来看下文的介绍吧。购买短期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事?购买短期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考虑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往往要求较高的流动性,因此在选择产品时应把流动性和安全性放到首要的位置,收益性放到次要的位置。
二、要认真的了解理财产品的性质和特点。
无论什么产品,首先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在产品说明书中弄清产品投资标的、期限、收益计算方式、交易手续费等内容,这
对判断产品属性至关重要。
三、要注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注意收益率的类型,是保证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还是业绩比较基准。这其中很有说道,保证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如果不是保证收益率,还要了解产品的投资标的,分析预期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预期收益率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如果产品有运作历史,可以对历史收益率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收益率的走势,同时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对收益率的实现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对于设计相对复杂的产品还可咨询专业人员。
四、注意理财产品的交易成本。
由于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相对较低,交易成本的高低对产品收益率影响很大,因此要注意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的收取方式及费率高低。
以上就是有关购买短期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事的介绍,我们的小编认为,在投资任
何理财产品时,高收益往往都伴随着高风险,如果要降低投资的风险,就需要坚持中长期
的投资理念,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人们常犯的两个错误就是贪婪和盲目,千万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同时尽量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的方式也是降低风险的最佳途径。
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误区:
购买理财产品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有哪些?在当今社会中,其实很多人是不会理财的,管理不好自己的财富,自然就会慢慢流失,这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理财的原因,对于初学者学习理财一定要按部就班,为大家做一下更详细的讲解!购买理财产品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有哪些?购买理财产品容易被忽视的误区:
一、注意理财产品的利息计算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根据产品期限的不同以及理财产品系列的不同,有 3-10 天的募集期,在此期间客户的资金处于锁定的状态,按活期存款计息。例如某银行发售的一款 39 天期产品,认购门槛为 10
万元,预期收益率为 4.1%,募集期为 3 天,这是最短的募集期。而它的另外一款 119 天期、认购门槛为 10 万元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 4.9%,募集期为 7 天。
二、要注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不是资金的到帐日期。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一些投资者以为理财品到期,资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账上。其实,到期日与到账日并非同一个概念。到期日是指理财产品运作到期的最后时限。到账日是指资金到达投资者指定账户的时间。
三、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是有水分的。
在计算实际收益率时,应该把募集期与到账日的日期加上,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计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挤出收益率水分。
四、银行收取的费用。
例,某款一年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 5.5%,销售费率为 0.45%,托管费率为 0.05%。客户投资了 20 万元,一年下
来理财收益是 11000 元。但实际上,客户看到的
5.5% 的收益率是已经扣除过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的费后收益率。而真实的理财收益率应该是 5.5%+0.45%+0.05%=6%,也就是说银行从客户那里收取了 1000 元的隐性费用。
以上就是有关购买理财产品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有哪些的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因此,买理财时记得多点心眼儿,多问问理财经理、多看看理财说明书,尽量挑选隐性费率低、起息早、到账快的产品。
本文由金投手整理分享http://www.jintoushou.com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成本思考落 囊
上 市 公 司 购 买 理 财 产 品 成 本 思 考
张海寿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 , , , , , )
摘
要: 公司理财是公司财 务管理 中重要 的一个部分 , 是 通过资金 运动的规律对 筹集 到的资金 与闲置资金进行
分配和使用 , 使资金能够保值升值 的管理工作 。 近几年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大量 闲置资金与超募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
品, 这种现象 已经成为了一种群 体现象 , 其中是存在危机和风险的 , 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 , 并给 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 上市公司 理财 成本 风险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一 , , , , ( , ) 一 , , , , — , ,
一
、
上市 公 司 购 买 王 莹 财 产 品 现状 及 风 险
做 实体 经济 , 不论实体经济有多 么疲 软 , 也不 应做 出这种危险
的行 为。
二、 上 市 公 司 购 买理 , , ~ 才 产 品的 成 本 分 析
从, , , , 年起 ,我国的上市公司出现了一种购买理财的热 潮, 各位实业 家纷纷转 型“ 银行家 ” 玩起 了理财 , 其理财幅 度相
当大 , 而且其投资 回报率也一度走低 。数据显示 , , , , , 年 中国
,股公司在理 财产品方面投入资金 , , , 亿元 , 但 是短 短一 年之
( 一) 成本类别 , ( 融资成本 。现代金融理论中的 ,, 理论 认为 : 在不完全 市场假设条件下 , 公 司的资金成本 不是 固定 的。根据权衡理论
后这个数字就增加 到 , , , 亿元 。这些购买理财产品 的企 业并 不是虚拟经济公司 , 大 多拥 有 自己的实体主营业 务 , 而且 一些 上市公 司资金安全性 出现 了问题。 如, , , ,年 ,月 , , ,经济观 , 察报评论 : “ 浙江永强 ( , , , , , , ( , ,) 需要面对的是 , 亿 元的信托 理财可能会蚀本 , ,月 , , , , 中润资源
( , , , , , , ( , ,) 股价最 低触 及, ( , , 元 ,离浙江永 强提供 , 亿元信托贷款 的止损 线已经非 常接近。该公司同期投 向三 普药业的 ,亿元也面临股价 临近
警戒线的风 险。由此 , 理财大户浙江永 强的两亿元投资或将面 临伤及本金 的风险 。”
等现代资金成本理论 , 利用财务杠杆适度融资即可 。那么对于 上 市公 司 , 其融资成本会比普通公 司低很 多 , 尤其是股权资金 募集, 几乎是零成 本 , 数据显 示 , 自, , , , — , , , ,年新股 发行平 均超 募比分别为 , , , ( , ,
,、 , , ( , , ,、 , , ( , , ,, 虽然数 据是逐年下 降 的,不过依然表 明上 市公司通过股权资金募集 获得了大量
的超募资金 , 这些资金的成本很 低 , 上市公 司于是 看中了委托 贷款 、 委托理财等理财方式。
, ( 机会成本 。上市公司的低募集 成本 是在 筹资 阶段 , 那么
在 资金 利用渠道 方面 , 显然是存 在机会 成本的 , 上市公司的本 职 工作是做 实体产业 , 如果从 事理财 , 从短 期来看 , 各公司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 是因为实体经济疲软 ,企业 投资成本过高 , 从 而出现这 种“ 不务正 业” 的情 况。“ 上市公司 用募集资 金投资银行理 财 , 实际上 已经是货 币空转 了” , 中央 财 经大学 中国银行业郭 田勇如此评价 。 上市公司违反长远经营 目标 , 将资金 用于购 买理财产品 、 委托贷款等行为 , 实际上是有风险的。一般理财产品的投资回 报率大约在 , , , , , 左右 ,目前上 市公 司理财 的投资 回报 率在 , , 一 一 , , 左右 , 看似高于平均水平 , 值得高兴。但是 , 假如建筑企 业不以盖楼房为主业 , 而纷 纷跑去购买金融产 品 , 那 么也 许建 筑 企业 会在 短期内花费更少的精 力收获更 多的钱 ,但是楼房
多 能够 利用规 避手段 使募 集资 金具 有 良好 的安全 性和 流动 性, 但是从长期来看 , 这种 架空主营业务 的行 为非 常不具备安 全性 , 如果一个公司长期削弱实体产业 , 其 生产成本 、 材料 费 、 人工 费等都会 降低 , 但是主营业 务收入也会降低 , 与企业合作 的上下游公 司对其 的信任 度也会逐渐降 低 ,公司内的人员对
自己 、 对 公司 的危机感必然 会增加 , 从这 些方面来 看 , 其机会
成本是 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最终只会 有两种情况 : ( , ) 公司的
理财收入大于理财成本和 机会成本之和 ,完全转 型成一家金
的建造速度会大幅下降。把这一假设扩大化 , 假如全国所 有的 建 筑企业都花费很多财力去买理财产 品 ,最终楼市再也不会
有 进展 ,从 而对 上下级企业 、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造成负面影
融公司 。 ( , ) 实体业务与虚拟业务双崩盘 , 公司破产 。 本人估计
第二种情况 出现 的可 能性比较高 。因为从 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的长远性来看 , 虚拟经济是需要 有实体经济支撑 的 , 如果一个
响。所 以说以实体经济 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 司 , 本职工作还是
国家 的经济全部都是 虚拟经济 ,出现所谓 的 “ 资金空转 ” , 那
, , 膏 渗事 融 , , , , ( ,
购买理财产品最常见三大陷阱购买理财产品最常见三大陷阱:客户担风险 银行渔翁得利 “钱”往何处去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命题,楼市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暂时偃旗息鼓,股票、基金市场变幻莫测,银行理财产品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十几分钟内售罄的银行理财产品层出,恰恰证明了这一点。适逢315,记者梳理了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常见的三大陷阱,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投资者支上几招。
陷阱1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22%。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去年某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相差13.47%;某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相差40.81%。
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 5.1%的产品只有131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专家支招
普益财富银行理财研究员邱凯:
去年,到期高收益产品的主力军为结构性产品,在对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进行分析时,结构性产品同样占比最大。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所谓风险类型,指银行理财产品属于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还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保证收益型产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一般都能实现其承诺的收益率。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较高,它除了不保证投资者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外,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的本金甚至有可能发生损失。因此,在选择此类型产品时要慎之又慎。
鉴于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虽然保证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是一句谚语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总裁张彬:
每件事都具有两面性,理财产品也不例外,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除了了解收益方面,对于产品的风险性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至少要确定此款产品是否保本,如果不保本,要弄清是何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如果是结构性的理财产品,要知晓挂钩标的及产品运行的规则,比如一些区间型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即黄金价格落在某个设定的区间内,产品才会获得正受益。 陷阱2
指鹿为马
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并称产品的收益达到7%-8%、风险低并有分红,比定存划算得多。理财经理还告诉李女士,这款产品是定时、定量发售的,仅售3天卖完了就没有了。李女士觉得比较划算当下就用20万元购买了此产品。 半年后,李女士的女儿由于出国急需用钱,想起这20万的“理财产品”,于是来到银行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哪怕损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无所谓。令李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40%左右的本金。李女士非常气愤,她认为,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她讲清楚理
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她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理财产品的一种。
?专家支招
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
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银行第×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
如果购买理财产品,提前退出,顶多损失少部分本金,一般按照投资者违约赎回时市场价格计算出违约赎回价格,然后用违约赎回价格乘以购买份数,即为违约赎回金额,对于保本类产品,风险等级很低,违约赎回金额至少在90%以上。保险产品,是用保单现金价值来计算退保金额的,现金价值逐年累积,越往后越高,首年内退保,现金损失则非常多。银保产品有10天的犹豫期,在
犹豫期内可带签署的产品认购书、本人身份证件去银行办理退保。
陷阱3
渔翁得利
客户担风险 超额收益归银行
艾女士电话联系到记者,表示自己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国债、央票、短期票据等,自己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发现,其中明确规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55%,在扣除销售管理费率0.2%及相关交易费用后,客户可以获得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25%。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3.55%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并于到期日从理财收益中一并提取。对于这个条款,艾女士很难接受,她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银行都发行过类似产品,其特点包括,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注明最高收益,在产品说明上明确标出“超额收益部分归银行所有”,但并没有对产生负收益的情况作出说明。
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5793款,占比超过60%,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格外注意。
?专家支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银行利用这种“霸王条款”不但赚取了手续费,同时,赚取了超额利润,对于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另一方面,在购
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也应该仔细阅读相应的产品说明,判断是否有这样的霸王条款。
浅析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
李淑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 【摘要】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式进行财富管理,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截至目前我国财政
部和证监会都没有对此作出过统一规定。文章以ifrs9 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法为出发点,认为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应该按摊余成本计量,而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理财产品 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从2005 年起呈几何式爆发增长态势。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而言,发行理财产品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也是银行在原有基础上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了这种财富管理方式,开始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由此也带来了银行理财产品在会计核算上的问题。从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披露上比较混乱,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都出现过,更多企业选择将理财产品计入“其他流动资产”,以取得成本进行计量,日常取得收益时和赎回时确认投资损益。证监会虽然没有对此进行统一规定,但可以看出是默认计入“其他流动资产”这种方式的态度。而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核算才能够合理反映经济实质、提供最真实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性质 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性质来看,它应该属于金融工具,按照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核算。iasc32 将金融工具定义为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同时定义金融资产为现金从另一企业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另一企业
交换金融工具的合同权利等。fasb 的sas105 号公告进一步限制了金融工具的范围,即一项资产未来可能以商品或劳务的方式、非现金或其他权益方式结算,则该资产不是金融工具,如预付账款。同样,一项负债未来可能是以转移商品或劳务方式进行结算、非现金或其他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转移,这项负债也不是金融工具,如政府补贴形成的递延收益。而我国cas22 的金融工具是“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通俗来说,金融工具就是证明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货币融通余缺的手段,站在资金供给者角度,就是一种投资工具,而站在资金需求者角度,就是一种筹资工具。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交由银行进行特定方式的资产管理,如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债券等等。对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投资工具,未来被投资方将以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方式清偿。因此,企业购买的理财产品,应当按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核算。 二、不同类别银行理财产品的确认和计量 银行理财产品在会计上如何分类是对其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四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9 的分类也是一致的。但从2013 年1 月1 日起,iasb 制定的ifrs9 开始施行,它简化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将其分为
按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类型,即如果一项金融工具同时符合管理金融资产商业模式的要求、合同规定现金流量的特征,同时管理层不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则可以以摊余成本计量,否则就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其中“商业模式”是指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收取合同约定的现金流量(本金和利息),而不是为了获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是指合约中规定本金和利息现金流量的具体日期。“两分法”将金融工具分类标准由以管理层持有意图和能力转变为了从计量属性特征。因此,本文先以“两分法”为基础,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别,再将其与我国现行的“四分法”结合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的灵活性决定了其包含不同期限、风险特征、交易条件的投资方式,从而在会计上也可能归属于不同的类别。一般而言,代表不同投资方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按投资期限进行划分,1 年以内(含1 年)的为中短期理财产品,而1 年以上的为长期理财产
品。 按收益类型进行划分,按照约定条件承诺本金和一定收益的为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否则为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中,浮动收益型又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 按投资标的进行划分,直接投资于债券、信托等金融市场的为直接投资类理财产品,收益和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信贷等挂钩的为结构性理财产品,而银行、信托及证券合作类基金理财产品为
资产管理类理财产品。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笔者选取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 1. 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对企业来说,这类理财产品的期限较短、风险低,投资期内公允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也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企业购买此类理财产品是为了利用闲置资金获得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因此它符合“商业模式”要求。同时,这类理财产品一般预期到期能够收回本金并获取固定的收益,或提前确定了预期收益率,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它符合“现金流量”的特征,与银行签订的合约当中规定了本金和收益现金流的具体日期。因此,如果购买这类理财产品的企业不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就可以以摊余成本来确认和计量。 例如,郎姿股份在2013 年11 月21 日用公司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了韩亚银行(中国)的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一佳赢”恒利系列a1 号,认购总金融4 500 万元,年收益率6%,期限33 天。郎姿股份在购买时就基本能够确定在2013 年12 月24 日收回本金和24 万元的利息。因此,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来计量该项资产。 按照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这类理财产品可以归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摊余成本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按应收债权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按实际利率确认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分别计算的各期利息收入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义利率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
量。 如果企业购买了长期的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那么只能归类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来计量。 2. 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多数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和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信贷、指数等等挂钩。虽然企业购买该类理财产品可能同样出于“获取合同约定的现金流量”的目的,而不是转卖或赎回以获得公允价值变动差价。但理财产品“浮动”的本金或收益决定了它的现金流是不能预先确定的,因此不符合“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还要随着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的变动而变动,具有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它只能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尽管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可能极力宣传某项理财产品风险很低、预期收益率比较确定,但从合同来看,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最终还是由购买该产品的企业来承担。出于客观考虑,企业必须将承担的风险体现在该项资产的价值中。以人人乐购买的“兴业银行企业金融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为例,人人乐需要承担如下风险:(1)利率风险。该款产品的收益率根据6 个月aaa 信用等级间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确定, 6 个月aaa 信用等级间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的变化可能导致客户的到期收益率高于或低于普通存款收益。(2)提前终止风险。该款产品的乙方(兴业银行)有权根据市场状况、自身情况提前终止该存款产品。在2013 年的半年报中,人人乐将该项理财产品计入了“其他流动资产”,以取得的成本为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仍按照取得成本来确认该项金融资产,并在后期按成本进行计量,则不能恰当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这类理财产品的性质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出于履行中的合约,不是已发生的交易,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历史成本主要是面向过去,计量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根本无法胜任该项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模式面向现在和未来。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额工具的计量属性。 但我国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活跃的理财产品流转市场,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的取得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有银行和其他机构尝试建立理财产品的转让市场,如重庆otc 在2013 年7 月和华夏银行合作,在其交易平台上推出理财产品转让业务,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尝试。企业购买的理财产品,一般只能提前赎回,而不能转让给他人,因此,一般无法直接在活跃
市场上获得一项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 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财产品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估值模型估计取得时和后续持有期间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在采用估值模型时,首先看该时点有没有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报价或不活跃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报价,如根据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投向,获得具有类似风险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并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可观测的市场报价,企业可以根据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公布的剩余投资期预期收益
率、现金流等来估计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金融机构一般可以对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作出更准确的估计,在银行根据理财产品发行市场的同品种剩余期限市场收益率的变化估算出其公允价值后,企业也可以选择对这个价格进行一定调整(如加上银行的管理费)后作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也就是说,要真实反映出理财产品的经济实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最相关的信息,企业需要在准则规定的两类金融资产中选择一个进行理财产品的核算。这需要根据管理层持有意图和能力、交易条件等来决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赚取差价而持有的债权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在目前理财产品转让市场尚未建立起来的背景下,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一般是为了获得以投资本金为基础的额外收益,即预期收益为本金和银行给定预期收益率的乘积,而不是为了交易、转让获得差价。因此,理财产品不满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要求,在现行会计准则的框架下,它只有作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两类金融资产来核算。 三、理财产品核算的现状 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大部分企业选择将银行理财产品计入“其他流动资产”,以取得成本入账,将持有期间取得的收益计入“投资收益”,并在赎回时将取得成本和赎回价格之间的差价确认投资损益。这样做的理由一方面是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对
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应用也缺乏经验,很难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而另一方面企业往往是短期持有理财产品,有些企业购买的理财产品风险较小,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之间不会有重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认为花大成本来估算一个公允价值并没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况:企业购买的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由于投资项目失败、遇到了偿付危机,企业投资的成本可能无法收回。此时企业持有理财产品的价值已经大大缩水,如果仍按照取得的成本来计量,将导致账面资产价值虚增,没有反映真实情况。而实际上,由于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对于企业来说预期收益高,对于银行来说是作为表外资产,浮动型理财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在迅速扩大,而它背后的“资金链”越来越长,所蕴含的违约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因此,我们不能保证企业短期持有的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和理财产品的差异不大,并以公允价值难以获得为借口拒绝在报表上披露这种潜在风险。企业必须适应以恰当的方式来反映资产的价值和报告期内的真实损益,即采用公允价值为浮动型理财产品的计量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日昱. 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2] 张,陈健.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特点研究[j]. 投资研究,2011(1). [3] 奉有东. 浅谈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及风险控制[j]. 财会研究,2013(14). [4] 薛恒敏.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解析[j]. 债券,2013(4). [5] 张腾. 银行金融产品业务企业会计核算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二季度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四大定律”二季度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四大定律”
有什么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可以推荐一下吗?”“买哪个理财产品比较好啊?”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每个月,银行都会有三五千款理财新品发行,各家银行每天在售的理财产品数量也一二十款,怎么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收益又比较理想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定律一:没有投资经验别碰结构性产品
近期股市火爆,挂钩股市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投资者面前。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仅3月28日至4月10的两周时间里,商业银行就发行了59款结构性产品。其中,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增多,预期收益率超过7%,甚至还有超过10%的,比如某款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达到18.5%。
不过,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否在运作到期时顺利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却是未知。普益财富研究员李林夏表示,最近一周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有两款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均为结构性产品。其中一款挂钩黄金价格,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
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未达预期收益的,超过半数为结构性产品。该类产品通常挂钩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实际
到期收益要参照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收益不确定性比较大,适合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购买。
定律二:“节点”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高
在普通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整体难走高的情况下,怎么能挑选出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呢?银行理财专家陈铁钢表示,可抓住一些“节点”来购买理财产品。
“节点”有两类:一是节假日,大部分银行会在节假日发行“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要高于日常发售的普通理财产品,比如在3月8日这一天,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出日常0.3到0.5个百分点;二是月末季末,各类企业都在回笼资金,市场资金面将会偏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将会短暂上升,所以投资者可以关注月末和季末理财产品收益行情。
另外,同一家银行不同销售渠道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会不同,总体上看,为节约成本,引导客户向电子渠道转型,网银、手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出柜台。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4月10日通过电子银行渠道销售的一款39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高达5.55%,与柜台渠道同类型相似期限的产品相比,收益高出约0.3个百分点。
定律三:理财产品收益和银行规模不成正比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话,当下,理财收产品预期收益的高低与银行规模是成反比的。
以4月3日到4月10日这一周的情况来看,普益财富提供本报
一组数据显示当周共有60家银行发行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国有银行发行13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4%;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0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0%;城市商业银行发行25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5%。也就是说,从理财产品收益上看,城市商业银行整体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高于国有银行。
不过,理财产品收益高并不代表该银行的理财能力强。专业人士表示,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等多方面指标构成了一家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投资者也并不能只看理财产品收益高低来选择银行,而要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
定律四:中长期理财产品比短期产品更划算
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大多投向于银行存款、资金拆借及逆回购、票据、其它货币市场工具、债券、信托计划等资产,由于资金一般更多流向期限较短、安全度较高的资产,所以理财产品的期限普遍偏短。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期内一般无法提前赎回,投资者出于对流动性的要求,往往倾向于购买中短期理财产品。
不过,在市场资金面逐渐宽松的背景之下,二季度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很有可能下降,且理财产品募集期一般在3-7天之间,遇到节假日甚至更长,所以为了避免收益继续下降及募集期过长带来的资金“站岗”问题,投资者应尽量购买6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以锁定当下收益,并减少理财资金空档期。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一定要关注理财产品募集期和产品到期后的清算期。募集期和清算期越长,资金在账上闲置的时间就越长,对实际收益率的影响就越大,在产品期限、预期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募集期和清算期较短的更划算。
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四大技巧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四大技巧
首先,弄清产品期限。客户一般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和定期存款一样,是从购买当天计算起息。其实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写得很清楚,何时为起息日何时到期日。建议大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候,一定看清楚说明书中募集日和起息日,需要提醒一点是理财产品到账日,是在到期日再加三个工作日,注意如果在三个工作日期间,有周六日在其中,还需要再多加两个工作日,这样所计算的到账日期即为正确的日期。
其次,关注收益率。由于投资范围不同,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差较大。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各家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也各不相同。因而投资者要经过多方咨询后再做选择。一般来说,预期收益率比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而固定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基本上可以实现,这就注定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则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投资者最低收益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获利潜力,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产品时,应着重考虑产品收益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参考产品以前年度的业绩,或关注市场走势分析。
第三,留意申购、赎回费率。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费率包括:认购费/
申购费、赎回费、产品年管理费、年托管费、超额收益业绩报酬。虽然它们往往是零点几那样累加,却足以积土成山。
第四,留意赎回到账时间。投资短期理财产品,要注意赎回到账时间,因为每家银行交易规则不同。如某款短期产品,若在当天16点30分以前赎回,资金2-3小时内就能到账。同时,要注意巨额赎回问题,前期曾发生因触动巨额赎回条款而导致不少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暂停赎回,影响投资者资金流转。
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应注意三大问题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应注意三大问题
投资者在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时,尽量选择资金实力强、诚信度高、资产状况良好和历史业绩好的信托公司,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看信托产品的盈利前景:目前市场上的信托产品大多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即事先确定信托资金的具体投向。因此,投资者在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时要关注信托项目的好坏,如信托项目所处的行业、运作过程中现金流是否稳定可靠、项目投产后是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销路。这些都隐含着信托项目的成功率,关系着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够到期按时获取。
2、看信托项目的担保情况:有银行担保或银行承诺后续贷款的信托项目,其安全系数会高于一般信托项目,当然其收益会相对低一些。此外,对于有担保的信托项目,投资者不能只看担保方的资产规模,而要看担保方的资产负债比例、利润率、现金流和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3、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总体而言,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市场的信托项目风险略高,但其收益也相对较高;而投资于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信托项目比较稳定,现金流量明确,安全性好但收益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有养老需求或者是为子女筹备教育金的投资者,最好购买低风险、收益适中的信托产品;另外,在当前股市持续震荡的背景下,投资者最好不要购买证券投资类的信托产品。
购买理财产品安全保障必知购买理财产品安全保障必知
对于理财产品,投资者该如何判断产品是否能保障本金的安全呢,一般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产品都设置了保本条款。一种是讲投资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类的标的中,来保障投资者到期时本金的安全。另一部分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标的中,能提升整体收益;另外一种设置是部分保本,比如保障90%的本金,既指 在产品运营过程中,能至少保障90%的本金安全。玖富理财师表示,如果产品没有说明保本还是部分保本,说明本金有可能出现亏损的,投资的风险也就相对 高点,需谨慎购买。说道这里很多人会苦恼,既然这样那么眼下出来的各种理财“宝宝”我们该出手吗,怎么判断呢,
玖富理财师表示: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总希望在保本的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收益。那么对于这类产品的现在,安全稳定性是
最重要的保障,毕竟现在出现跑路商家还是不少的。那么如何分辨呢,下面展示的是北京玖富投资时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对于理财产品安全做的三重保障。
一、微理财收益安全——本金安全保障计划
微理财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提供本金安全保障计划。平台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收取一定比例风险管理费,进入风险管理费专用账户。当借款人严重逾期时,将会从风险管理费专用账户提取风险管理费,按照合同约定向出借人垫付本金或本息。
当专用账户的当前余额不足以支付当期(每月为一期)出借人对应的违约借款人逾期本息时,出借人获得偿付的金额,将依照合同约定,按其在逾期债权中的比例分配。出借人当期未得到分配的部分自动记入下一期,与下一期发生的新逾期款继续按比例分配,依此类推。
二、微理财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富友支付
上海富友金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富友为微理财提供第三方资金托管,全程监控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全面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
三、微理财风险控制系统——FICO
通过FICO决策引擎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工作信息、资产信息及征信信息等进行系统的信用分析和审核,再加上对德国IPC审核技术的提炼,形成在国内独树一帜的微贷风控体系。 FICO作为
决策和分析管理技术的全球领先提供商,于2007年6月正式进入中国。在短短两年内,先后为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 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中国前10大银行中的8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和分析服务,以帮助银行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和 业务增长,并实现合规性目标。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何控制风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何控制风险
进入2015年以来,股票不断的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把目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热卖”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虽然说风险比较低,但是还是有的。那么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何控制风险呢?
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热卖”
记者了解到,面对股市震荡,1月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如建行于2月26日销售的“建行财富五号”,仅一天就达到5亿元的规模上限,不得不提前结束销售。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短期固定收益T计划系列产品,不到一个月,销售金额就达10亿元人民币。此外,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1月份就已完成全年理财产品销售计划目标的40%。
截至1月底,1月份有70款浮动收益产品到期,而据能掌握的36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看,整体收益良好,全部实现保本。其中,
25款产品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占已掌握产品数69%,7款产品实际收益率高于预期最高收益率,占比达19%,仅有3款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此外,有1款产品因无预期收益率,所以无法进行比较。而某股份制银行发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9%,实际收益率却达到惊人的28.9018%。
据相关统计,1月发售的理财产品创纪录地超过300款,中资银行发行231款,占比72.9%,超过去年12月的209款。
应该如何做好风控
近期,有关产品到期收益率是零甚至为负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涉及的有在国内经营多年的中资银行,也有刚刚本地注册将满一年的外资银行。目前,投资人对于各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与设计,争议不断增多,对此,有专家指出,这两年银行在产品创新上下的功夫很大,是个好现象,但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尤应注重对风险掌控,加大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
比联金融产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李晓红指出,每个创新金融产品的出台必定伴随风险,最初设计产品时就相当于把传统产品摒弃,然后加入风险提高收益。在这过程中,银行要找到自己的风险点,尤其需针对各自目标客户,推出合适的产品。“创新是市场的原动力,银行需要不断开发新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产品创新已经是五花八门了,各家银行需要对创新进行一个反思———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有没有失败的教训,如何考虑未来。”李晓红表示。
然而,有银行业人士透露,之前在市场上引发争议的几款产品并非那些银行自己设计,尤其中资银行,很多结构性理财产品都是从海外投行处购买,再发售给国内投资者。对此,专家认为,无论产品的创新研发者是谁,每家银行在推出一款新品前一定要做好风险控制。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高级合规经理邓继星认为,风险控制要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相协调,而自我约束主要就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这方面,外资银行控制风险的“新产品委员会”做法就值得推广。“全面的风险管理中有一条就是合规风险管理,当然也包括市场、信用、财务风险等。外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借鉴,如在推出一项产品前,一般都有新产品委员会,法律、合规、风险控制都由其严格控制。”邓继星表示,“这并非外资银行自己发明,而是巴塞尔资本协议2号要求的。无论合规控制或风险控制,都应有独立性,银行相关部门应该有权提出看法,甚至否决产品的推出。”
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过程中,除了做好监督外,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设立专门性的监管企业和协调机构,对一些跨行业的产品交易进行有效监管,这既是对投资人负责,也能对产品创新的负面效应进行有效防范,以免产生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风险局面。
事后“弥补”有讲究
近期几款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为零,让百姓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念有所动摇,但实际上,成熟的投资人应明白浮动收益理财
产品出现“零”收益情况,实属正常现象,在法律和合同层面无可厚非。但国内投资者对于此风险不能完全了解,使银行在维护其理财品牌和客户群方面,得下一番功夫。
实际上,当浦发银行(600000行情,股吧)首先被曝产品“零”收益后,其部分机构就采取“代金券”等补偿行为,却遭到业内一致批评,此举等于宣告银行是有责任。试问责任从何而来?是银行没有尽到某些应尽责任吗?还是说银行单纯从留住客户方面考虑呢?不少专家表示担心“代金券”等类似行为,可能危害整个银行理财业的形象和专业性。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
比起存钱,现在越来越多人跟乐意把钱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那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下面跟随葵花理财小编来看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哪些?
一、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22%。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去年某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
相差13.47%;某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相差40.81%。
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
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5.1%的产品只有131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二、户担风险超额收益归银行
艾女士电话联系到记者,表示自己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国债、央票、短期票据等,自己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发现,其中明确规
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55%,在扣除销售管理费率0.2%及相关交易费用后,客户可以获得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25%。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3.55%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并于到期日从理财收益中一并提取。对于这个条款,艾女士很难接受,她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银行都发行过类似产品,其特点包括,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注明最高收益,在产品说明上明确标
出“超额收益部分归银行所有”,但并没有对产生负收益的情况作出说明。
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5793款,占比超过60%,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格外注意。
三、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并称产品的收益达到7%-8%、风险低并有分红,比定存划算得多。理财经理还告诉李女士,这款产品是定时、定量发售的,仅售3天卖完了就没有了。李女士觉得比较划算当下就用20万元购买了此产品。
半年后,李女士的女儿由于出国急需用钱,想起这20万的“理财产品”,于是来到银行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哪怕损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无所谓。令李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40%左右的本金。李女士非常气愤,她认为,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她讲清楚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她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理财产品的一种。
资讯来源:葵花理财http://www.kuihua.com/
2015年购买美元理财产品合算吗葵花理财
http://www.kuihua.com/
2015年购买美元理财产品合算吗?
“美元涨了,我是不是买点这类的理财产品?收益涨了吗?”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2015年购买美元理财产品合算吗?现在我们来看看理财专家的建议。
近期,美元指数强势上涨,突破100整数关口,并在100大关上下震荡。对外汇市场敏感的投资者增加了对外币理财的关注。虽然美元升值,收益率“水涨船高”,但是和人民币理财收益相比,并没有优势。银行理财人士提醒,美元可以作为避险的货币持有一部分,如果单纯从收益考虑,则没必要换汇购买。
“9000美元起售,36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1.40%”“3个月美元理财,9000美元起售,预期年化收益率0.7%”??根据期限不同,美元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0.7%到3%之间。
美元指数最近两日回调整理,市民对美元的关注度却不低。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的客户,咨询美元理财的人数明显增加。
“我们还是建议市民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购买美元理财产品。”中国银行烟台分行的理财人士分析,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在4.5%到5.5%之间,高的能达到5.7%,如果市民单纯考虑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买人民币理财要比买美元理财更有优势。“从收益率来看,美元理财远不及人民币,买美元理财产品并不划算。”外汇形势复杂多变,建议个人投资者在外汇投资策略上应以避险为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会计实操经验】在金税买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