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炭,铁,磷,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及现象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一.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一.实验操作
① 用记号将集气瓶中的水面上方的容积分为5等分;
② 点燃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迅速插入到集气瓶中,塞好胶塞;
③ 冷却至室温后,松开弹簧夹。
二.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水流入集气瓶且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三.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同时也得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① 防止生产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② 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
③ 吸收热量,有助于装置冷却
五.实验误差分析
六.注意
实验过程中不可以硫粉,炭粉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是因为红磷燃烧后产生的是固体,而硫,炭粉燃烧后产生的是气体,会占用一定的气体空间,但是如果在能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吸收掉的话就可以 了,选用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
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一.实验现象
①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烧到发红,不燃烧
②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产黑色固体
二.实验操作
① 为了达到铁丝燃烧的温度而采取的两个主要措施是:
a .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b . 系一根火柴棍(目的:引燃火柴给铁丝预热)
② 等火柴快要燃尽时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a . 充分给铁丝预热
b . 减少未燃尽的火柴对瓶内氧气的消耗
③ 使铁丝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方法是:把铁丝由上而下缓慢插入集气瓶
④ 底部放水或砂石的目的:
a .防止铁丝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⑤ 注意:铁丝不能用生锈的,若用生锈的铁丝,使用前需要打磨
三.硫在氧气中燃烧
一.硫的性质
硫(淡黄色固体)
硫的熔点很低,所以燃烧时为液态
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
二.实验现象
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三. 注意事项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四.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作用
①
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
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实验现象
① 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烧到发红;
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白光
③ 放出热量
④ 生产能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的气体(加入了第四个实验才能说明这个现象,不然不
能说变浑浊的这个现象)
范文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第 12周活动课用 姓名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方程式是
2、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式是
3、红楼燃烧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
4、
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应在 容器中进行。 5、写出电解水的方程式 ,它可以表示(1) , (2)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 → 淀粉 +氧气 。由此可推断淀粉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这是 根据 。
7、 a 克氯酸钾和 b 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反应停止后剩余固体 c 克,则产生的 氧气 。
8、 a 克冰加热化成 a 克水
后质量将减少, (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9、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将 。
10、用化学符号表示:氖气 、两个铁离子 、两个亚铁离 子 、两个氮原子 、两个氯分子 、两个一氧化 碳分子 、氧化铜中 +2价的铜元素 、两个硫酸根离
子 、硝酸 、碳酸钠 、氢氧化钙 、 硫酸亚铁 、氧化铝 、氯化钙 。
11、下列符号中数字“ 2”的意义:2N
2H 2、
;
Mg 2+
; 2NO -3
12、计算硫酸铵——(NH 4) 2SO 4(1)相对分子质量(2)氮元素、氢元素、硫 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4)多少克硫酸铵中含氮元素 28克?(N--14、 H---1、 S---32、 O---16)
范文三:物质燃烧的现象
物质燃烧的现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
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C+OCO 22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同时
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同时
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OSO22 3、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
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FeO 2345、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冒白烟,生
成一种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Al+OAlO 2236、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冒白烟,生
成一种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 Mg+OMgO 2
7、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
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PO 2258、加热碱式碳酸铜的现象: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口处有水珠
产生,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u(OH)COCuO+HO+CO 22322
一、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
HO HO+O 2222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KClO KCl+O 3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KMnO+MnO+O42422
3:反应装置
注:如果使有长颈漏斗,其末瑞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4、操作步骤:(1)连接装置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把药品平铺或斜铺在试管的底部
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
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3)塞紧带导管的塞子,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导气管微露胶塞,有利于气体的导出;试管口要略向下
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铁
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注: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先均匀,后固定;
(6)当导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7)当气泡外逸时,将盖有毛玻璃片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放在桌
子上。
(8)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注: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
将水槽里的水压回试管,使试管破裂。
5收集方法:
(1)排水法 ?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注:导气管一定接近集气瓶底部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
6、验满方法: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
证明已收集满。
注:检验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应把带火
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工业制法:
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根据空气中液态氮和气态氧的沸点不同) ? 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 ? 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
态氧了。
? 过程:
?
工业制氧气是一个物理变化
本单元中涉及到的概念: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
剂(又叫触媒)
注:注意概念中加重的字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
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
分解反应。(一变多)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
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注: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应。因
为概念中的氧是指具氧化性的物质。
范文四:奇特的燃烧现象
1982年,法国东部城市梅茨有家麦芽厂的粮食仓库发生了大爆炸,4座几十米高的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粮食仓库被毁,18人死亡,周围的居民也受到极大的惊吓。经调查分析得出的爆炸原因却叫人大吃一惊,引起爆炸的“罪魁祸手”竟然是仓库里的粮食粉尘。
梅茨的粮仓爆炸事件并不是惟一的由粉尘引发的爆炸事故。据统计,仅美国新奥尔良市一地,近20年来就发生了400多起类似这样的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和几千万美元的损失。所以人们把粉尘看作是仓库的“敌人”。为了避免这样的悲惨事故发生,除了尽量不使粉尘飞扬外,通常也像加油站一样,在仓库的门口挂上“严禁烟火”的红色字牌,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那么,为什么粮食粉尘会引起大爆炸呢?我们通过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爆炸的起因。我们知道,燃烧的条件有2个:一是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燃点,二是要有充足的空气。粉尘的体积很小,而且每一粒粉尘的表面都同空气充分接触,当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微小的火花都会使它达到燃点而燃烧起来,并使有限空间的空气温度由室温一下子升到几百度以上。这时空气会急剧膨胀起来,从而引起爆炸。
除了粮食粉尘会发生燃烧现象之外,像面粉、硫磺、淀粉、煤粉、糖等物质在仓库储藏或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发生燃烧现象。不同的是,不同的粉尘在空气中引起爆炸的最低密度是不同的。淀粉和硫磺粉尘在每升空气中的含量超过7毫克时,遇火就会爆炸;而面粉、糖粉的爆炸极限为每升10毫克;煤粉爆炸极限为每升17毫克。
说起由粉尘引起的燃烧现象,最奇特的莫过于发生在我国广西省兴安县小宅村的“群火”。自1981年以来,每年一到秋季,村子里都会莫名其妙频频发生火灾。村里的物品不明不白地自燃起来,而且起火点总是同时在多处发生,这给村民们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还引起了村民们的恐惧。
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调查论证,找到了火灾的起因。原来,小宅村村西约2 000米处有一个硫磺矿。“群火”现象就是由于硫磺粉尘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继续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硫酸,硫酸作为脱水剂使得物质碳化而发生了燃烧。
范文五:常见的燃烧现象
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
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 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烟和雾的区别:
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
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
(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
(2)放热;
(3)生成物的特性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炭,铁,磷,硫在氧气中燃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