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贾元春简介
贾元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即贾妃,贾政与王夫人所出,贾宝玉的姐姐,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后应选入宫,又加封贤德妃,大观园即为其省亲所造。贾家四姐妹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名字连起来暗合“原应叹息”四字。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外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角色介绍
昙花难得开花,花夜开晨即萎谢。所以“昙花一现”这句成语,是用来形容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
贾元春是贾政的嫡长女,排行老二。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书中用了几回篇幅写“元妃省亲”贾府流金淌银之盛,然而,虽然如此,元春却称她居住的皇宫是一个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极权的管辖也无丝毫人身自由的难以言状的辛酸。 贾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她既是贾府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制造的“金玉良缘”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赏赐礼物给众人礼物的时候,独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就显示了宝玉择偶问题上的倾向。贾府通过这个贵妃娘娘的关系,促使了贾赦,贾珍,贾琏等人有恃无恐地进行打点进贡,太监勒索,开支日繁。也加速了这个封建家族的衰落灭亡。
贾元春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为贾府带来了转机,但是贾府的男人们并不没有最好的把握这个机会,反而因为这个机会导致贾家快速衰亡。
元春的悲剧在于渴望杨妃一样的爱情,却连像杨国忠这样的兄弟也没有
元妃之死
第五回关于元春的判词,写道: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据第95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所写,贾元春因病于卯年寅月,十二月十九日逝。享年四十三岁,正应了“虎兕相逢大梦归”,元妃一死,贾府就失去了靠山,大故迭起,所以贾元春贵妃娘娘就像昙花一现,
宛如荣宁二府的荣华富贵,盛极一时??
贾元春乃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
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性格;贤孝才德,身份高贵,养尊处优,雍容大度
身份;贾政嫡长女、宫中女吏----凤藻宫尚书----贤德妃
丫鬟;抱琴
判词诠释
为正册第三。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
二十年来辩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注:有版本“兔”作“兕”)
[注释]这一首是写贾元春的。一直引发红学界的争议,是“红楼死结”之一。但我认为,诗句往往因朦胧、多味而意蕴浓郁,解释诗句时要该朦胧的朦胧,该多味的多味,尽量不破坏诗句的诗意。
1.“二十年来辩是非(古本中是“谁”不是“非”)——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此句并不难解,难点是”辩是非“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可以认为”辩是非“的年龄是”有志于学“的年龄,孔子说自己有志于学的年龄是十五岁,言外之意则是一般人有志于学的年龄是十五岁左右。也可以认为”辩是非“的年龄即是一般人”辩是非“的年龄,推己及人,我觉得大概也是十几岁。
2.“榴花开处照宫闱”——石榴多子,证明她怀孕了。这个石榴树开花了,就要结果,但是结出来了没有呢?它不是“石榴结处照宫闱”它仅仅是“榴花”并没有结成石榴。
3.“三春争及初春景”——“三春”,三个美好的春天。第一年,她省亲了。小说里也写
了二、三春的故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虽然她还受宠,但她并没有回家省亲。她一共有三个美好的春天,,但是在这三个春天那一个比较好呢?初春。
4.“虎兕相逢大梦归”——说元春的死期。《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和“已卯本”中“虎兔”作“虎兕相逢大梦归”,有可能暗示元春死于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兕,一种猛兽。“大梦归”,指死。“兔”和“兕”都合理,并存最合适,更平添一分诗意。 梦曲谶语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释义
这首曲子是说贾元春的。曲名“恨无常”,暗示元春早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这里兼有两层意思。
注释
1.喜荣华正好——指贾元春入宫为妃,贾府因此成为皇亲国戚。
2.恨无常又到——指贾元春的命运,元春本是一位阿哥的妃子(之前还服侍过胤礽或弘皙),一天皇帝突然死亡,阿哥立即上位。元春便幸运的当了贵妃(这是喜无常)。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这里又是一个无常)。所以说“恨无常”。
3.荡悠悠,芳魂销耗——指元春的死法,是被丝绸类的东西缢死的。
4.天伦——古代制度用作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这里是父母的意思。贾元春用来称呼她的父亲贾政。
鉴赏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像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此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但是,这一切还不过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荫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为“
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相反的,续书倒通过元春之死称功颂德一番,说什么因为“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似的。
《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样写的,从“虎兕相逢”四个字是无法推断的。曲子中有些话也很蹊跷,如说元春的“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倘元春后来死于宫中,对于筑于“帝城西”的贾府并不算远,“路远山高”、“相寻告”云云,都很难解通的。这现在也只能成为悬案。不过,有一点,曲中写得比较明确,即写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这样,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贾探春所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话的深长含义,也不妨从这方面去理解。
范文二:贾元春
贾元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即贾妃,贾政与王夫人所出,贾宝 玉的姐姐,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后应选入宫,又加封贤德妃,大观园即为其 省亲所造。
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 “ 荣华 ” 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 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 “ 终无意趣 ” 的 “ 不得见人的去处 ” ,完全像 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 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此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 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荫着贾 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
《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 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
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 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 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 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 相倾轧的牺牲品。
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 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贾探春所说的 “ 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 的话的深长 含义,也不妨从这方面去理解 .
元妃才选凤藻宫
1. 元妃是因为有才有德被选中为妃;并不止有才,这里的 “ 才 ” 同时含有 “ 德 ” 的意思, 不止有才!
2.“ 凤藻宫 ” 不止是个地点、住处,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表示元妃在众多妃嫔中的 地位几何!
人物性格
元春, 四姐妹之首,因才貌加封贤德妃,其性格可以这么概括:1,稳重精细。 2, 懦弱但孝顺。以下是简单的几个理由:
对于第一点,很简单,能在宫廷斗争中得以胜出,没有稳重精细是不行的;还有 一点就是在她赐玩物给众姐妹弟兄的时候,独把宝钗的和宝玉的一样份例,可以说这 是个委婉的表示。她为何选宝钗而非黛玉?就是因为宝钗稳重精细,这是可以看出来 的。
对于第二点,她虽知道宫廷是见不得人的去处,但她还是去了,为什么?那就是 因为她是贾家的一个政治资本,我不得已而为之的,当然,她是可以不用去的,但是 为了整个家族,她最终去了,也就是说,她选择了妥协。
关于人物形象,她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却极为重要。形象其实是和性格分不开的,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嗜奢华,尚节俭,这从省亲一节中可以看得出来。其次,就是 稳重、孝顺、颇有为弟妹之尊的威仪和德才。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 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 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 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 “ 烈火烹油,鲜花著锦 之盛 ” ,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 “ 终无意趣 ” 的 “ 不得见人的去处 ”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贾元春,贾政长女,王夫人所出。小说一开始,她就已入宫了,后来又封为贵妃, 作为代表皇室的一个成员,她在贾家中是处于特殊的最高位置上。对于元春一次完整 的描写是十六至十八回的省亲。省亲与其说是对元春性格的刻画,不如说它是前八十 回写贾府盛时光景的最重要的一笔,它把贾府的荣华富贵推向顶峰,而元春恰是这一 家族光荣的象征。省亲表面上为着叙天伦之乐,但实际上却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 “ 不得 见人的去处 ” ,她是富贵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
在对于元春不多的描写中,却有一次极重要的暗示,这就是二十八回端午节元春的 赐物中,宝玉和宝钗是完全相同的一份,这说明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在贾母之上),
元春所属意的宝玉的未来配偶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元春死在续书的九十五回,根 据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和《红楼梦曲 ·恨无常》的暗示,元春是早逝的,学者对其中 “ 虎兔相逢大梦归 ” 究竟指什么有不同说法,但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不过元春的突然去 世,无疑的是对贾府的一个沉重的打击,判词中也明说元春警告过父母要退步抽身早。
随着元春的死,贾府必然就要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大家族瓦解了,作者所精 心构筑的儿女乐园 —— 大观园也终于风流云散了。
附 《红楼梦曲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范文三:“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元春简介她是怎么死的?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元春简介她是怎么死的?
居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其写作时间在清朝中叶,属于封建社会的晚期阶段,因此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红楼梦》又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还泪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等。《金陵十二钗》名字的由来,指的是故事中,十二个美绝人寰,各有千秋的美人。贾元春便是正册金陵十二钗之一,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副册: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金陵十二钗》又副榜: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贾元春在家排行老二,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宝玉的姐姐,入宫为妃后,贾府通称娘娘。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而在文中精致辉煌,修的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就是为了迎接这位娘娘回府省亲而修建的。元春省亲热闹欢腾,书中用了整回篇幅写“元妃省亲”贾府流金淌银之盛。可是在这热闹繁华的背后,埋藏的是这位美貌的姑娘,入宫后撑起整个家族的辛酸苦楚。如果说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那么元春晋封皇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贾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这位肩膀孱弱的女子,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带给贾府转机。省亲时她说自己居住的皇宫是一个不得见人的去处,充分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可是贾府的男人并没有体会这个弱女子的苦痛,他们看见的只有元妃给他们带来的权势。有了贾元春做靠山,贾府的男人们越发有恃无恐,推动着自己的家族走向没问。贾元春在还好,贾元春一离世,贾府便立刻遭遇灾祸。贾元春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
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
对于这个柔弱而坚强的女子的结局,高鹗写的是染病,然后暴病而亡。然而红学家研究,贾元春的死并没有续写的那么单纯,她一定是死于哪场政治阴谋,这一切都源于一首诗。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二十年指得是贾元春在深宫中所待的时间,石榴寓意多子,这里有写榴花寓意元春此时定是已经怀孕了!一说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这三姐妹都比不上元春,而说三春是秦可卿喻意的贾府最后的三年,三年已过必遭灾祸。虎兕相逢大梦归则说两猛兽相争,喻意贾元春在一次宫闱斗争中死去。若是细细思考,其实这个考究很有可能。贾元春贵妃有孕,又受圣上宠幸,很可能遭到其余嫔妃的妒忌。再加上怀有身孕,更是很有可能涉及到了皇位之争,因此在各方势力风起云涌,暗自蓄力。“虎兕相逢”意为两猛兽相争,可能指由宫闱涉及到的政治斗争已经开始,并且凶险异常,然而势力较弱的贾元春最后惨败,落得身死魂消“大梦归”。贾元春死前,留下一首绝笔《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可叹这位女子临死前,还在忧心家族命运。
本文作者:妆呗妆呗
范文四:“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元春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元春简介 她是怎
么死的,
居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其写作时间在清朝中叶,属于封建社会的晚期阶段,因此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红楼梦》又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还泪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等。《金陵十二钗》名字的由来,指的是故事中,十二个美绝人寰,各有千秋的美人。贾元春便是正册金陵十二钗之一,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贾元春在家排行老二,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宝玉的姐姐,入宫为妃后,贾府通称娘娘。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而在文中精致辉煌,修的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就是为了迎接这位娘娘回府省亲而修建的。元春省亲热闹欢腾,书中用了整回篇幅写“元妃省亲”贾府流金淌银之盛。可是在这热闹繁华的背后,埋藏的是这位美貌的姑娘,入宫后撑起整个家族的辛酸苦楚。
如果说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那么元春晋封皇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贾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这位肩膀孱弱的女子,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带给贾府转机。省亲时她说自己居住的皇宫是一个不得见人的去处,充分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可是贾府的男人并没有体会这个弱女子的苦痛,他们看见的只有元妃给他们带来的权势。有了贾元春做靠山,贾府的男人们越发有恃无恐,推动着自己的家族走向没问。贾元春在还好,贾元春一离世,贾府便立刻遭遇灾祸。贾元春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
对于这个柔弱而坚强的女子的结局,高鹗写的是染病,然后暴病而亡。然而红学家研究,贾元春的死并没有续写的那么单纯,她一定是死于哪场政治阴谋,这一切都源于一首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指得是贾元春在深宫中所待的时间,石榴寓意多子,这里有写榴花寓意元春此时定是已经怀孕了~一说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这三姐妹都比不上元春,而说三春是秦可卿喻意的贾府最后的三年,三年已过必遭灾祸。虎兕相逢大梦归则说两猛兽相争,喻意贾元春在一次宫闱斗争中死去。
若是细细思考,其实这个考究很有可能。贾元春贵妃有孕,又受圣上宠幸,很可能遭到其余嫔妃的妒忌。再加上怀有身孕,更是很有可能涉及到了皇位之争,因此在各方势力风起云涌,暗自蓄力。“虎兕相逢”意为两猛兽相争,可能指由宫闱涉及到的政治斗争已经开始,并且凶险异常,然而势力较弱的贾元春最后惨败,落得身死魂消“大梦归”。
贾元春死前,留下一首绝笔《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可叹这位女子临死前,还在忧心家族命运。
范文五:富贵囚者贾元春
富贵囚者贾元春——封建文化环境下贵族小姐的生存悲剧 内容提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构建了一个微型的封建社会——贾府,而在封建文化环境下,贵族小姐的生存同样是一个可悲可叹的话题,从贾府之“源”元春的身上,封建贵族小姐的生存悲剧可见一斑。
关键词:封建文化 贵族小姐 生存悲剧 元春
中国的封建制度由来已久,而这封建文化对女性的荼毒则是从汉代开始。汉时,班昭撰《女诫》7篇,系统地阐述了“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夫为妻纲的道理,及女子有三从之道、四德之仪的规范,由此,中国女子开始了漫长的压抑的归属于男性统治的生活。“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经种植便如罂粟般迅速蔓延滋长,使中国女子遭受了几千年的荼毒。红楼梦诞生于清代,处于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然而在此时,封建文化仍然是一副沉重的枷锁,被这枷锁围困的典型人物之一便是书中描述的这些封建贵族小姐。
贾元春,贾府嫡出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日,故以“元春”为名,四春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中,曹雪芹借冷子兴语,盛赞了元春的贤孝才德,说明元春进宫为女史,同时也隐示了元春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封建家庭的兴衰与宫廷的紧密联系程度是无需争辩的,而元春可以说是担负起了整个贾府的命运。贾雨村与冷子兴对话中透露出,贾府在这一时期已属于衰落阶段,而在后文的叙述中,贾府仍然能够保持其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不能不说元春入宫为妃是贾府扭转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元春与贾府的命运紧密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元春可以称作是贾府之“源”,贾府所有的繁荣皆由她而出。而就元春的生存轨迹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封建文化对其人生的极度的迫害和悲剧导向。
一、封建等级制度链条上的生存
封建等级制度中,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贵族家庭中,森严的等级很自然地将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贵嫡长,贱庶幼,不仅在统治阶级心目中形成了稳固的价值评判,就连下人也是十分明了的。红楼四春中,二小姐迎春与三小姐探春皆为庶出,大观园中主子奴才对她们的态度也是十分明了的。
从等级秩序来看,元春的地位无可置喙的,嫡出长女,然而,等级制度带给她的,除了集万千于一身的荣耀与尊贵,同时还有来自家族底层的虎视眈眈,元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难免也会受到类似的打击与迫害。越是处在万人瞩目的位置,就越是把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赵姨娘对王熙凤和宝玉的迫害便是一证。
二、纲常伦理制约下不得自主的命运
封建文化对女子的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使女子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的附属品,封建的纲常伦理更是宣扬“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当时的社会,这些伦理纲常是每一个女子都必须遵守的铁律,元春自然也不例外。元春出场时的身份已是宫人,我们无从得知她入宫之前是否经过一番挣扎,但从省亲一回可以看出,元春对于自己于深宫的寂寞一生并不是甘愿的。元春省亲一回,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像从一个幽禁的地方出来一样。而在封建家族,纲常和伦理的制约,造成了女子不得自主的命运。
三、争取封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如果说在寻常家庭,女子尚有可能承欢于父母膝下,如英莲,在被贩卖之前,被甄士隐
视作掌上明珠,童年想必也是生活优渥无忧无虑。而在封建贵族家庭,对子女的培育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则是为了家族的繁荣。贾、史、王、薛家族之间的通婚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史老太君承担着史家与贾家的联系,王夫人承担着王家与贾家的联系,到第三代则有贾琏与王熙凤、宝钗与宝玉的婚姻来维系着贾、薛、王三家的关系。在这个关系结构中,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意义和家族意义的承担。
仅有各大家族的互相庇佑是不够的,封建贵族的荣辱直接来源于封建王朝的最高等级——皇室,于是,这些贵族小姐要为家族荣辱承担更重大的责任——入宫。如果说在封建社会,士人为求得功名,一举跃入统治阶级上层,需从十年寒窗,破读万卷,下笔千言开始,经历无数的斗争,那么在贵族家庭闺阁中,女子为家族荣辱而付出的代价则是无法估量的硝烟。在这个年代,贵族小姐们必须保证自己的贤孝才德,为自己及家族谋得更好的前途,由此,牺牲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必然的。
结语:
曹雪芹将自己的红楼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从作者分析的角度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将自己的人生境遇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多层次世界,确实是呕心沥血的辛酸之作;而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说,红楼梦中涉及的多个人物,他们各异身份地位,同样悲剧的人生,也是这辛酸泪的另一种如泣如诉的表现。曹雪芹为我们营造了贾府这个复杂的微型封建社会,其中,女子是他着力去表现的一个人物群体。作为贾府的千金小姐,封建家族的女儿,元春演绎出的悲惨一生,确是可叹。
在脂评红楼中,脂砚斋批注预示了红楼四春的悲剧人生,“原也,应也,叹也,息也。”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在当时的社会,在普通百姓看来,这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和贵族身份,是几辈子也修不来的福气。然而从被封建文化笼罩着而产生的社会等级和压力来看,生在帝王公侯之家,也许正是这些女子悲剧一生的开始。元春身为红楼四春之首,她的人生关系着贾府的荣辱,在文化荼毒之下的封建社会,许许多多的封建大家庭中,也不知葬送了多少个这样才德贤良的元春。
参考书目: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从贾氏四姐妹的不幸婚姻看红楼悲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一期 冯华
开错了地方的悲剧之花——贾府“四春"悲剧赏论 成都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程建忠
红楼春梦好模糊——贾府“四春”谫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贺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