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2-26 11:16:29 / 个人分类:学习手记
查看( 41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摘自: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课件?脚本设计
?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对于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新观念)来说,有可能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通常有以下?三种关系:
(1)类属关系:类属关系也?称上下位关?系,是指当前所?学内容(新观念)类属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某种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观念,即原有观念?处于上位,新观念处于?下位。这是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之间最常见?的一种关系?。类属关系又?有两种,一种是“派生类属”,一种是“相关类属”。
(2)总括关系:总括关系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具有较广泛?的包容性与?概括性,因而能把一?系列原有观?念总括于其?中(也就是使一?系列的原有?观念类属其?下)。在此情况下?,新观念是处?于上位,而原有观念?则处于下位?。
(3)并列关系:并列组合关?系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存在类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共同或相?关属性的情?况。
?先行组织者?的类型
由于原有观?念和新观念?(即当前学习?内容)之间,如前所述,可以有“类属关系”(又分“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等三种不同?关系,所以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分成三类:
(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不是类?属或总括关?系而是并列?组合关系 ?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在?
(1)“渐进分化”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
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时?,奥苏贝尔建?议对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渐进分化”策略。所谓渐进分?化是指,应该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即包容性最?广、抽象概括程?度最高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减?的次序逐渐?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分化?,使之越来越?具体、越深入。
(2)“逐级归纳”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逐级归纳”策略。所谓逐级归?纳是指,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
(3)“整合协调”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当?前教学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整合协调”策略。所谓整合协?调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类似的或?共同的属性?,以及在哪些?方面二者并?不相同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以便把当前?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类属于包?容范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系统之下?的过程。
范文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一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一分组教学一多样化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要求改革的原因)
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施教时,其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最早采用)。优点:教师教学的知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
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分组教学: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主要优缺点。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范文三: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
1 课程定位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企业经营和管理,还对政府的经济调控进行解释和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学习好该课程可以为后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范文四: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共有12章,其中第1章属于入门篇,主要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2~9章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部分,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以及围绕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各层软硬件情况和基本通信原理等。第10~12章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具等。
1.1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2.1概述,2.2M/M/1排队模型。
3.1数据传输基本原理,3.2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4.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4.2停止等待协议,4.3连续ARQ协议,4.4选择重传ARQ协议,4.5HDLC,4.6PPP。
5.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5.2路径选择,5.3拥塞控制,5.4X.25。
6.1网络互连概念,6.2因特网上的网络层。
7.1运输层概述,7.2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7.3UDP,7.4TCP,7.5影响计算机网络的若干因素。整理:WWW.11665.COM 。
8.1IEEE802标准概述,8.2IEEE802.3,8.3快速以太网。
9.1ISO/OSI RM的高三层,9.2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9.3域名系统DNS,9.4计算机网络管理,9.5计算机网络安全,9.6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10.1联网设备概述,10.2调制解调器,10.3网卡,10.4中继器和集线器,10.5网桥10.6交换机,10.7路由器,10.8建网技术,10.9网络建设方法。
11.1帧中继,11.2接入网技术,11.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12.1网络信息系统开发。
3 教学方法选择
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角色定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如何选择、使用教学方法,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多练的过程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上机练习与作业为主线,将所教内容建立知识点实践体系,对每个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讲课为主并辅助以学生上台讲课和自己给自己辅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讨论教学内容,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大大加
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自学能力。
3.3 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
3.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同轴电缆、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各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或直接将学生引至实验室,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例如,模拟组建一个校园网,对所给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进行选型。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不同传输介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合、具体局域网标准的含义,使学生基本具备中小型网络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
3.5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把握教学内容,提出任务;然后要和学生共同分析任务,讲解重点、难点,还可以给出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知识点的有趣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检查、监督任务完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制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例如在讲授DNS域名系统时,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DNS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工作流程
范文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组织形式:课堂集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讲解和实物展示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增加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感性认识。
2、课程实验
组织形式:1人1组,独立完成实验指导书要求的实验内容。
教师指导方式:教师预先给定实验任务,并讲解实验要点和难点,实验中对学生的问题予以解答。
3、课程设计
组织形式:在专门的设计周完成设计,1人1组,独立完成设计内容。
指导方法:预先给定设计任务,在理论教学进行到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时,结合设计任务书的具体内容、要求,一边讲授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一边进行相关部分的分析和思考,带着问题学习,并完成部分设计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发现学生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再根据研究学过的知识进一步讲解。
在设计周,由学生独立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随时根据学生设计的进展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集中讲解。
4、生产实习
组织形式:学生每 1~ 3 人为一组,在校外指导老师指导下参加实际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强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个人见解。
指导方式:学生自行联系与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地点相结合;教师制定实习内容,并在实习期间不定期赴现场检查、指导;实习期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照片
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
课程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奠定系统的工程理论基础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房屋建筑工程及一般土木工程施工规范及各工种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工程组织施工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各类工程工艺过程和基本方法,全面学习和掌握组织施工及工程管理的各类问题,了解建筑施工发展概况,为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管理打下基础。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行业、面向市场的既具有较强工程管理能力、又具有扎实工程技术及系统知识的多元化、工程应用型人才。连续多年,本专业生源充足,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这一优势令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中有关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的施工技术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具备独立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达到施工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现场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知识模块设计
图5 知识模块顺序及课时分配图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课程的重点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预制打入桩及各类灌注桩施工,钢筋加工及配料,砼的主要施工工艺,预应力先张法、后张法施工,砌体施工要求、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安装,屋面、地下室的卷材防水、刚性防水施工工艺,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方法,单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等。
(二)课程的难点
轻型井点的设计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钢筋配料与代换计算、混凝土的施工配比计算、
浇筑与施工缝留设要求,吊装方案和起重机的选择,开行路线确定与现场布置等;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参数计算,时差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各主要工种工艺的基本理论、施工要求,切实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其相关的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录像等增加学生的认识,解决学生因现场经验不足导致难以深入掌握知识的问题;
(3)选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到施工现场寻求答案,进一步掌握本课程的这样内容;
(5)针对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介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图6 知识重点及难点解决技术路线
四、实践性教学
(一)实践教学的思想、效果及课程目标
本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三部分:6课时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案”的实验项目、1周的课程设计以及为期4周的在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实习。
1.课内实验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案”的实验项目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设置的。
本实验涉及到以施工技术为主的多门相关课程的有关内容,因此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能独立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刻理解施工方案的确定方法,能举一反三,增强对其他建筑施工知
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和在合适的条件下解决复杂施工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基本理论之后而设的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设计实践的课程。目的是通过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出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让学生较全面地熟悉已学的理论知识,并在复习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与解决施工组织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工程结构的选择上,选用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框架结构工程,其设计难度也适合初步接触此类设计的学生。
学生在完成该设计之后,能对课程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系统地把握,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本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及施工全过程的规划和优化,能够比较分析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完成该项目在施工前所必须进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该课程设计已经在近20届学生中开展,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在本课程理论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在工程施工现场,学习作为技术人员如何分析和处理现场的技术问题,熟悉工程施工过程以及各个主要工种工艺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增加实践经验,培养工程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图7所示:
图7 实践教学内容结构图
教材及相关性资料
一、教材选用
由于本课程涉及两大知识模块,在教学中主要选用了2本教材:
(1)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第4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3
(2)李忠富.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5,普通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图9 教材选用
二、课件库、案例库、习题库
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网站上建立了丰富的课件库(160件)、案例库(43条)和习题库(649道),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布置作业以及学生的课后练习提供辅助性的作用。
图10 课件库
图11 案例库
图12 习题库
三、实验教学资料
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本课程组自编了课内实验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任务书等一系列实践教学资料。
图13 实验教学大纲
图14 实验指导书
四、扩充性资料
(1)辅助性教材
刘津明,孟宪海.建筑施工,建筑工业出版社
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
(2)验收规范和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O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实践性教学条件
一、实验性和课程设计类教学:“项目管理”实验室
本课程实验可在“项目管理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室近5年来投资约200万元,配备有工程管理专业些列软件,包括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施工方案编制辅助管理等。软件配套基本囊括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方向的所有主要知识模块。
图11 项目管理实验室
二、实习类教学:实习基地
本课程可依托工程管理专业的3个校级实习基地开展实习类教学活动。其中:
1.深圳斯维尔实习基地
深圳市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工程设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建设领域软件开发为主业、同时发展外包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07年与工程管理专业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以来,该公司已拨付约200万元对公司实习场所进行了改造,并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每年可接待3批共200人左右的实习生。
该基地主要用于对工程管理学生进行工程施工管理软件的培训。
2.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实习基地
该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工程施工、机电安装、市政隧道、公路建设、建筑装饰、建机生产、建材供应、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项目代建、科学研究等领域,基本覆盖了建筑行业的全部专业范畴。
该基地可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现场管理等内容的实习活动。
3.珠江监理公司实习基地
珠江监理公司是我国最早一批被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甲级监理公司。公司以工程监理、项目代建和造价咨询为主营业务,以招标代理、设计咨询和工程咨询为相关业务的技术服务型
国有企业。
工程管理专业每年可在该实习基地安排3个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内容的实习活动。
图12 斯维尔公司实习基地组织架构及与工程管理系联系途径
网络教学环境
一、《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网站
(一)教学网站简介
自2003年开始,《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已开始实施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活动。该课程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网站》为平台,依托广州大学软硬件设施,建立了完善了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网络课程。
网站网址:
该网站的最早版本为静态网站,2005年改版为asp+access技术基础的动态版本,2006年又针对交互界面进行了改版。目前该网站已发布习题649道、发布各类课件160件、注册用户近700,文章阅读量近16万人次。
图14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教学网站
图15 网站数据统计
(二)网站功能及获奖
该网站实现了教学过程中除课堂授课以外的教学通知、答疑、试卷生成、课堂考勤、作业发布、作业上交及批改等诸多环节的网络化,实现了多环节教学成果的无纸化,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与学生学习兴趣。
该网站曾于2007年获“广州市教育软件评选活动”网络课程类三等奖,于2008年获“广东省教育软件评选活动”网络课程类三等奖,并于2006年以该网站为主要成果荣获广州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图16 网站获2006年广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广东省教学软件三等奖
(三)网站特点
网站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自主开发,与国内网络软件公司开发的同类作品相比,该网站的特点在于:
(1)所体现的教学业务流程更符合高校教学规律和特点。由于与教学实践相匹配,更容易被师生接受;
(2)更重视对课堂教学、学习各环节的支持,而不仅仅在于对课程的宣传与展示;
(3)既遵循网络课程开发的相关标准,又对其有所突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与广播电视类、继续教育类等远程教学网络课程相比,该网站的特点在于:
(1)网站定位于对于日常教学工作的辅助性,而不致力于替代课堂教学;
(2)网站流程遵循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又强调教师课程教学与管理的设计主线
(3)重视通过作业、答疑、课件浏览、习题练习、自测、工程案例、法律法规等模块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绩效,而并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在线时间。
该网站综合使用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技术,通过听觉视觉的直观效果增加艺术性、实用性,使学生对课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内在逻辑性强,科学性高,对于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广州大学教学网络情况介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和校园网建设,2005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共同任组长的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使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总体网络情况
广州大学校园网基础设施是与大学城新校区同时建设,具有适度超前的设计理念,国际主流品牌选型,先进的网络管理和监控技术,应用覆盖广的校园网络系统。
1、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校园
广州大学开展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来,已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各学院、部处网站;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职工工资查询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师全校选修课申报与学生选修课网上选课系统、本科教学网上评课系统、考试成绩登记和查阅系统、广州市中学教师成人继续教育网上选课报名系统、研究生招生成绩查询系统、网上视频直播、点播、监视系统、广大新闻发布系统、一体化视频服务(含校园网监视系统)、网络资源库系统、网络计费与管理系统等大型应用系统,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学校中央数据库,实现校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统计的智能化。学校主页上挂靠了73个部门网站,BBS论坛入口、电子邮件入口等,校园网已成为全校师
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园网的拓扑
校园网络的核心机房安装了路由器、内部防火墙和服务器群集,并可以满足学校今后几年的发展需要。 校园网络的核心是二台CISCO 6513万兆企业级交换机。 校园内主干光纤是千兆带宽,汇聚层的主力交换机群是NETNEAR和FUNDRAY,部分楼宇实现万兆主干连接。 校园网桌面用户的接入主力交换机是NETGEAR 724S/750S,全部是100M接入,部分用户实现千兆接入到桌面。
在如领导办公区、会议室、演播厅、模拟法庭、图书馆等重要公共场所,设有无线接入路由,实现便携式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网络出口有三条,分别出向到中国电信、教科网和大学城中央枢纽,平均流量超过150M。
(二)学习环境
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校园使教师、学生能够从多元化的渠道传授知识、获取信息。
1.网络中心学生机房
网络中心拥有学生机房一个,可提供学生课余时间搜索信息和获取信息。
2.信息点分布情况
学校的办公室、多媒体课室、机房、图书馆、宿舍以及部分公共场所等在大学成竣工时都装有网络端口。优先为教学第一线开通网络服务,现有多媒体课室 270个(其中桂花岗50个),每个教室均开通网络,以便于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为适应新的实验设备具有数字采集和传输功能,在实验室配备充足的网络端口。所有配计算机设备的实验室建设功能强大的网络环境。为教学管理调配了专门的高性能服务器。
3. 学生(拥有计算机情况)上网端口情况
全校三万多的端口都以经开通,学生除了可在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上 机搜索信
息和获取信息以外,还可以在宿舍利用自带的计算机在宿舍的端口上网。便于学习。
(三)网上教学资源
校园网在注重硬件的配备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学校主页上挂靠了不少的有关学科教学专业的网站(网上有链接)、省市级精品课程(28门课)、教学数据库,以及教学视频、网上教学直播等,提供给教师资源共享和学生自由学习。另外,经过多个部门的努力和多次的论证,多功能的教学平台即将推广使用。届时教师、学生的信息空间更广,学习自由度更宽。
(四)政策支持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在各方面的教育改革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校应全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展开了多次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学校合并以来,校领导对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视,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经过教务处、网络中心、校工会的努力,多媒体教学校内立项评比工作每年都在进行,到目前为止参与立项项目211项,获奖的项目68项。
教育和网络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和交互网络,使现代教育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建立了新的教育模式。网络的建设,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它涉及本专业许多课程。它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为基础,与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估价等有关知识相配合,主要讲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及有关的施工机械和选择与应用以及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标准等知识。
该课程分为理论课程、课程实验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实习)三大环节。在理论教学内容上,该课程分为“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建筑施工技术”部分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九大模块,而“建筑施工组织”则主要包括流水施工技术、网络计划技术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等内容;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确定一套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方案;而课程设计则要求学生自行编制一份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熟悉建筑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熟悉和理解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
技能目标:具有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质量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一般建筑施工组织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情感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其特征是:
1.一般特征
(1)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较高;
(2)通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3)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尚有欠缺,深度和广度不足。
2.初始专业能力
(1)学生已经学习过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工程结构等课程的前期知识,《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需要以上述各课程知识为基础,但根据经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基础有一定欠缺;
(2)《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其实践性强。我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尚未进行认识实习,因此对建筑工程以及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困难;
(3)本课程需要一定的AutoCAD绘图能力,但学生尚未接触过该软件,因此可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学AutoCAD软件。
3.信息能力
(1)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化处理技术,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还较低,在分析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
(2)学生上网的兴趣还比较集中于娱乐部分,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有待形成,故在课外材料的查收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对学生所得的信息进行评估反馈;
(3)现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软件学习能力,因此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应该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初步的AutoCAD操作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预制打入桩及各类灌注桩施工,钢筋加工及配料,砼的主要施工工艺,预应力先张法、后张法施工,砌体施工要求、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安装,屋面、地下室的卷材防水、刚性防水施工工艺,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方法,单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等。
2.教学难点
轻型井点的设计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钢筋配料与代换计算、混凝土的施工配比计算、浇筑与施工缝留设要求,吊装方案和起重机的选择,开行路线确定与现场布置等;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参数计算,时差之间的关系。
3.解决措施
(1)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各主要工种工艺的基本理论、施工要求,切实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其相关的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录像等增加学生的认识,解决学生因现场经验不足导致难以深入掌握知识的问题;
(3)选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到施工现场寻求答案,进一步掌握本课程的这样内容;
(5)针对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介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环境设计
1.课堂教学
要求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应配备黑板、粉笔。教师采用“边播放、边讲解、边展示、边板书”的授课方式。
2.实验教学
要求在项目管理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应安装项目管理软件和文档处理软件,并配备多内体教学设备。
3.课程设计
采用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分散设计的方式。
4.生产实习
学生自主联系和教师协助联系实习场所的方式。实习开始之前,教师集中讲解实习要点,提出实习要求;实习中,教师随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5.网络辅助教学
通过“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网络课程”网站,发布教学通知、学习资料,布置课后作业、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任务书,在线解答问题,在线回收作业、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成果,并给出成绩。
六、教学策略选择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准备教学资料,以教学课件播放讲解为主,辅助进行课堂板书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及拓展资料,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提问、讨论,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学习模式,同时根据教学要求,自学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
七、考核方式
1.考试方式
结合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情况、作业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情况,对学生进行
综合成绩评定。其中:
(1)平时课堂表现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作业是否认
真、计算准确的程度等方面,计10分;
(2)作业情况:全部完成的获得基础分5分。然后按较好、良好、优秀分别加1、3、5
分,每缺一次作业,扣去2分,共计10分;
(3)实验完成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评定学生的实验
成绩,共计10分;
(4)期末考试情况:共计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覆盖全部授课内容,课程重点内容约占全部考试内容的80%,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约占考试内容的50%,计算部分约占考试内
容的30%。
2.期末考试试题设计
期末考试题分4种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掌握和综合
应用。
(1)选择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
解;
(2)分析简述题型:考察学生根据所学的基础理论,灵活地运用工程语言,准确全面
地叙述的能力。
(3)做图型题: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工程图形语言来准确或定性描述基本理论及工程现
象的能力。
(4)计算型题:考查学生对于施工方法、工艺、施工组织等工程计算类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本课程组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语言形式的教学法
1.讲授法
对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各知识点情境,解释相关概念和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工作原理,阐述施工管理知识和规律。该方法主要应用在本课程原理类、概念类和技术类内容的教学中。
2. 讨论法
对于施工管理组织方面的部分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本课程组采取了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让学生共同研讨、相互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教学的知识点产生较深刻的印象。
二、直观式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建筑施工缺乏亲身感受的现实,本课程组在大量知识点的授课中采用了幻灯片、实物展示、Flash课件等演示教学法。
如在土方工程的教学中,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模拟轻型井点降水设备的工作原理、采用幻灯片和实物讲解滤管的结构、播放降水施工现场录像讲解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该方法将本来很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学生可以从感官上认知接受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使课程变得不再枯燥。
2.参观法
一方面,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本课程组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就近参观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地,加深学生对建筑物本身以及工程施工机械、方法和工艺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中除要完成实习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以外,还要深入了解实习工程的结构、施工机具和施工工艺,即要求学生在现场务必要多看多想多记,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进一步获得建筑施工的新知识。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 实验法
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结构构件安装条件,使用给定的设备和软件,通过控制构件的不同布置方式、选择不同的吊装设备,设计不同的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吊装方案,并对不同方案所导致的结果做出比较和评判,分析引起结果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让学生掌握结构工程吊装方案选择知识。
2.实习法
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到建筑生产一线,直接感受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技能和直接知识。
四、自学法
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自学成果,督促学生利于业余时间拓展知识结构。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为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组投入了大量精力,制作了大量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的电子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限制,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
2. 网络教学
教师课程资料上传教学网络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课程具有完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网站》为平台自主开发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网站已建设完成、并于2003年在互联网上正常运行至今,作为网络课程必备的要件齐全完整,完全可以满足学生自学、远程学习的需要,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可以在网上向教师咨询和请教疑难问题,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某些问题的讨论,尤其是课堂上没来得及讨论的问题,这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实验教学
本课程安排了6个课时的时间,开展实验教学。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本课程组专门编写了《工程施工组与组织实验指导手册》。
特色及创新点
1.实践性教学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创新性地开设了课内实验环节,和传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环节一起丰富了实践性教学形式。可有效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课程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2.建立并提供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网站教学与学习逻辑合理,提供大量Flash动画、视频、图片、习题、案例、法规政策等资源帮助学生加强对建筑施工工艺、机械、原理的感性认识,教学网站获省、市、校三级教学奖励。
3.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教师工程实践技术应用为载体,整个教学内容围绕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与适时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1.与国外同类课程相比
在土建类高校本科专业开设具有一定认知深度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延续了解放初的苏联高校土建课程体系模式。与国外相比,本课程传授的施工知识具有内容全面,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代替工程施工单位的大学生就业前的岗位培训。
2.与国内同类课程相比
(1)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同专业的前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开放式"生产实习,率先开展了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实验教学,并编制了完善的实验教学辅导资料。
(2)较早开展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活动。本课程早在2003年就开发了静态的网络课程教学网站,其后历经2次改版,建成了获得省市专家认可的教学网站。
(3)课程组与斯维尔科技公司共建的“斯维尔建设信息化”实习基地已经成为全国20多家院校的共建基地,实现了社会资源共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