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简介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那么孟姜女真的哭倒了长城吗?有人说孟姜女根本不是秦代的人,也就不可能哭倒长城,那真的是这样吗?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在全国各地强行征集民夫,范 杞梁(也作万杞梁、范杞良、范喜良)被迫去服劳役。秋去冬来,眼看天气渐冷,孟姜女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寒衣。当她历经艰辛来到长城脚下时,其夫范杞梁已经埋骨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痛哭,在她哭声中,长城崩塌八百余里……
多少年来,这个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唐代已有《孟姜女变文》一种说唱艺术的底本,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后,发现下面尸骨累累,她滴血验骨,找到丈夫的遗骸,作文祭祀。
金代的院本——行院演剧时所用的脚本,也有《孟姜女》。宋元南戏和元杂剧都有《孟姜女送寒衣》。 明传奇有《长城记》、《杞梁妻》。清代有时剧《孟姜女》,弹 词有《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寻夫哭倒万里长城贞烈全 传》、《孟姜女万里寻夫》。曲艺中,宝卷有《孟姜女宝卷》、 《长城宝卷》,鼓词、子弟书有《孟姜女》、《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哭城》、《哭长城》 等。近代各个地方的 戏曲、曲艺中,以孟姜 女故事为题材的依然很多,剧名有《哭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等。
所有这些作品中,寻夫、送衣、哭城是其主要内容,具体情节则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反抗暴政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长城成了秦始皇暴政的象征,孟姜女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她的哭声代表着民意,也代表着天意,所以,长城在她哭声中崩坍了。
这一结局,不仅表现出人们对孟姜女的同情,更表现出人们对正义力量的向往。就这个主题而言,它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细考一下孟姜女故事的来源,你会发现,其实孟姜女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人!
杞梁(杞,一作“芑”),名殖(一作“植”),是春秋时的齐国大夫。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袭莒。杞梁和华周进军到莒的郊外,被俘而死。他的妻子姓姜,字孟,也就 是我们平时说的孟姜,到郊外去迎丧。齐庄公也派人到郊外去凭吊。孟姜认为这不合礼仪,于是齐庄公只得亲自到她家中去凭吊。《左传》中记载了这件事,并认为孟姜的哭改变了国俗。
汉代刘向的《烈女传》在“贞顺”条下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孟姜的事迹:(孟姜)“齐杞梁妻也。庄公袭莒,殖战 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其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这里已经有了“哭城”这一关键情节,但刘向主要表扬的,是孟姜的“贞顺”。
杞梁死了之后,孟姜既没有儿子,娘家和夫家又都没有近亲,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法殡葬丈夫的情况下,孟姜用她的真情感动了周围的人,也感动了上苍。
这两则材料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杞梁和他的孟姜都是春秋时期的人,早秦始皇时期三百年有余。是什么时候,人们把孟姜女的故事背景搬到了秦始皇时期,并且把杞梁的死由战死改成了修长城而死,来揭秘吧现在很难说得清楚。
不过这种改变的意义还是清楚的,秦始皇修筑长城,一直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三国时陈琳就写过《饮马长城窟行》, 说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范杞梁为修长城而死,比战死疆场更显得无谓,更能表现出统治者的一意孤行,也更能突出孟姜女的悲愤。
范文二:孟姜女故事
现了孟姜女跟秦始皇的艰巨斗争。现存的民间说唱文学中,
明末清初的《绘图孟姜女万里寻夫全传》故事完整并且流传
较广,可作为典型代表,里面讲到孟姜女哭倒长城惊动了秦
始皇,秦始皇见她貌美欲纳为妃,孟姜女将计就计提出三个
条件,秦始皇一一照办后孟姜女自杀以死相抗,秦始皇空欢
喜一场贻笑于人。
(二)横向的传播:孟姜女故事的地域扩布
从孟姜女故事流传的地域来看,情况更为复杂。其传播不及
有着地理差异,也涉及历史因素,顾颉刚先生所揭示的孟姜
女故事“地域的系统”与“历史的系统”不是相互割裂,而
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妨以地域为基点,综合考虑孟姜女故
事纵向的演变历史和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来考
察该故事在我国各个民族地区及周边国家的传播:
1.在汉族地区的传播:
从孟姜女故事在汉族地区的流传来看,主要与各时各
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弱消长有关。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
最高,故该故事起源于齐都,并融进了当地“歌哭”的习俗。
西汉以后数代以长安为京宅且盛行“天人感应”的思想,该
故事有了崩梁山和崩长城的说法,并围绕孟姜女善哭与哭
倒长城的关系来发展。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西部的
传说又传到中部,河南杞县还建起了范郎庙。湖南受陕西的
影响,融合了本地原有的舜妃传说,又有了澧州的孟姜山传
说。广西、广东一方面受北方故事的影响,一方面由往东传
到福建、浙江,并由浙江传到江苏。江浙是南宋以来经济文
化最盛之地,这里的孟姜女故事虽然产生最晚,但数量最
多、文艺性最强,成为最具势力的一支,以至故事中人物所
属地最初在山东最后却在江南一带“落根”。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世代相处友
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
联系,带来了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孟姜女故事即为
其中之一。少数民族吸取孟姜女故事,“除了以散文形式传
播外,大都采取自己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和
创作”⑧(93),按照自己民族的生活风习、思想愿望、心理情
趣、艺术传统等进行改变或再创造,从而使该故事带上本民
族的鲜明特色。例如壮族民间说唱《姜诗》,从主干情节上可
以判断出是汉族传统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体,并且都具有揭
露、控诉和反抗封建暴虐统治的积极思想。至于细节描述和
人物形象在各民族孟姜女故事中的不同表现,则显示了该
故事流传的变异性和丰富性。比如,讲述孟姜女和范杞良的
相遇时,汉族中广为流传的版本是范杞良逃役躲进孟家花
园,不巧碰见孟姜女在池塘沐浴(或因扑蝶落池),孟姜女以
妇人之体不得见陌生人为由而嫁给了他,有汉族的生活习
俗和婚姻观念,孟姜女的形象有守贞、执礼的一面。壮族故
事中讲的是姜诗在河里里洗澡时,巧遇范杞良而相爱,体现
出壮族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孟姜女表现出更为热情主动
的性格。
三、孟姜女故事转型的疑问
上文在论述孟姜女故事的历史演变时,曾涉及杞梁妻
故事在唐代发生的重要变化,堪称孟姜女故事的转型。对春
秋杞梁妻故事与唐代孟姜女故事的人物(包括姓名、形象)、
情节、主题等差异的疑惑,和秦始皇役万夫筑长城的情节成
型在唐代而不是秦朝的疑问,使得一些研究者认为杞梁妻
并不是孟姜女的原型。就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一一做出解
释,以证唐代孟姜女故事确实由春秋杞梁妻故事发展演变
而来。
(一)春秋杞梁妻故事为孟姜女故事的原型
为什么春秋杞梁妻故事与唐代孟姜女故事的人物(包
括姓名、形象)、情节、主题等差异颇大,却将孟姜女故事的
起源上溯到杞梁妻故事?笔者赞成顾颉刚先生的观点,认为
杞梁妻故事是孟姜女故事的原型,原因在于:
1.口头传说具有变异特点,民间传说在民间的传播、变
化,再加上文人的参与,使得故事的面貌不断改变甚至面目
全非。口头文学是浮动、不稳固的,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越长
越远变化可能就越大。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在大变化之前已
经有着许多小变化。因此,仅从文字资料的差异去判断两者
决无关系显然有失妥当。
2.口头传说虽然变异性强,但故事总有一些线索前后贯
穿、相通。从知礼的齐国大将杞梁之妻到万里寻夫送寒衣的
戍卒之妻孟姜女,期间演变仔细看来仍有线索可寻,例如:
两个女主人公都是有志节、敢于反抗的女子;都有反对战争
的内在思想情感因素;善哭和哭倒城墙的重要情节在前后
期的故事里都存在??,都不能完全脱离原来故事的形迹。
(二)孟姜女故事关键情节成型在唐代而不是秦朝的探
因
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唐代的孟姜女故事之所以有了
秦始皇筑长城的内容,其原因“至少有二种:一是乐府中《饮
马长城窟行》与《杞梁妻歌》的合流;一是唐代的时势的反
映”[9(]7),更主要的是因为唐代国势强大,对外扩张,滥用徭
役,百姓不堪其苦。钟敬文先生《为孟姜女冤案平反》一文则
认为,杞梁妻哭倒长城的故事与北齐统治者多次驱民修筑
长城有关。钟先生论断很有启发性。
四、结语
不论是历史演变还是地域流传,孟姜女故事都受到了
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制约。从历史演变阶段
看,故事情节、人物、主题的丰富、发展变化固然有着文学流
传的既定规律,诞生于民间的若干载体(小说、戏曲)的成熟
与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这逐渐丰富发展的情节又是不同
时代的折射,从中可以窥见各时期民众(包括记载与转述的
文人)的心理变化轨迹。而该故事在各民族中的传播大体从
北方开始而到江南“落根”,这种由北移南的趋势带有规律
性,这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也存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
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从北向南的转移和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
流融合的传统。
参考文献:
[1][2][8]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3][9]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M]//顾颉刚,钟敬文.孟姜
女故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4]巫瑞书.孟姜女传说的“两大系统”说[M]//陶玮.名家谈
孟姜女哭长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刘守华.民间文学概论十讲[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
[6]张紫晨.孟姜女与秦始皇[M]//顾颉刚,钟敬文.孟姜女故
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7]宁稼雨.孟姜女故事的演变与原因[N].太原日报,
2006-7-10(10).
[10]康群.试论孟姜女故事的演变[J].河北学刊,1984(2).
360
一、 从“守礼”模范到“变俗”英雄
文学生长与历史积
———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刘高远
孟姜女故事的原型是杞梁妻接受国君对丈夫吊唁的故事。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9年,齐国将军杞梁在与莒战争中,战死于莒(今山东莒县),齐庄公率军归来,在郊外见到迎丧的杞梁妻,便当即表示吊唁,杞梁妻认为郊野不是吊唁之所,拒绝接受:“殖(杞梁的字)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齐庄公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1],襄公二十三年)。在春秋礼崩乐坏”之时,杞梁妻于悲苦之时不忘守礼,大胆拒绝国君的“非礼”吊唁,是守礼的楷模。在上面的故事里,杞梁妻守礼行事,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失态,但故事流传到战国时期,就有了见之于《檀弓》的“野哭”记载———“迎其(指杞梁)柩于路而哭之哀”———由守礼变为不守礼了([2],檀弓下)。春秋时期的孔子“恶野哭者([2],檀弓上)”,因为“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2],檀弓下)。”在礼制的约束下,即使追悼亡者,也应当“哭踊有节([2],檀弓上)。”“哭”是“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主要情节,杞梁妻是一位善哭的女性。战国时期的文学之士淳于髡说:“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3],孟子,告子下)。”是说齐国妇女的哭调由杞梁妻开创,成为一种国俗。如果杞梁妻在《左传》中的守礼记述属于上层文学的话,淳于髡所讲的“杞梁之妻善哭”则是下层文的反映,透露出了“齐东野人”的意志和感情。杞梁妻在下层文学中被塑造成“善哭”的妇女形象,
反过来又影响上层文学,上层的文学之士淳于髡引用了“杞梁之妻善哭”的说法。
二、从“哭夫”到“崩城”
杞梁妻在《左传》里的“善哭”只限于情态,但后来的一系列记述出现了“崩城”情节,这个情节最早见之于西汉《说苑》和《列女传》中,唐代类书《琱玉集》中的《感应篇》有“杞梁妻泣崩城”之说。杞梁妻哭崩的城墙在哪里呢?有莒城说、杞梁说等,均在齐地,郦道元的地理著作《水经注》专门为“哭夫崩城”的地点进行说明,认为是在莒城。学者郦道元代表上层文学的观点,还停留在“杞梁妻”的经学考证上,而不承认“孟姜女”的民间传说。可能有人会说,“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在西汉提出的,杞梁妻因“哭夫”感天动地而“崩城”的故事不应出在董仲舒之前,这种观点是对先秦文化的一个误解。早在董仲舒之前,《尚书?洪范》篇就阐述了一种由人的行为影响天气变化的“庶征”学说,认为人的貌、言、视、听、思五种行为与雨、旸、燠、寒、风5种天气征候联系,直接影响风调雨顺和农业收成([4],洪范)。《洪范》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至迟不会晚于战国,可见董仲舒的学说有先秦思想基础,并不是他的独创。
三、从将军夫人“杞梁妻”到民妇“孟姜女”
《左传》中的杞梁妻虽然有“善哭”的事迹,但她的名字并不见诸文字记载,她只是一位将军夫人。用“孟姜女”称呼杞梁妻首见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一首短歌:“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虽然以孟姜女命名杞梁妻首见于唐代,但此前“孟姜女”的叫法已长期流传,如果不是上世纪在敦煌石窟的藏书中偶然发现这首短歌,可能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唐代已用“孟姜女”称呼“杞梁妻”了。“孟姜女”是齐地女子一个现成的“姓名”。西周初年,姜尚(民间俗称姜太公)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到齐地。这里有一种“长女不嫁”的风俗,认为长女嫁人“不利其家”,应该留在家里“主祠”,名叫“巫儿”。姜尚就国后“因其俗,简其礼([5],齐太公世家)”,保留了“巫儿”旧俗,姜姓贵族沿习齐地长女不嫁的风俗,因有“孟姜”之名。“孟姜女”就是姜家的长女,在各自家族内作“主祠”的“巫儿”,因此,孟姜女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群体[6]。战国商鞅变法后,国家鼓励男婚女嫁的小家庭制度,打击和限制赘婚现象。从秦朝开始,国家屡修长城,官府将赘婿与刑徒、流民一起列为徭役征发的首选对象,齐地大量赘婿被发谪,大批孟姜女的丈夫丧身于远方的服役地,孟姜女们的哭声由此而起。民歌有“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的控诉,而最悲惨的莫过无辜的赘婿和他们的妻子“孟姜女”们。
四、从春秋到秦朝的转变
孟姜女故事主人公哭夫的所在,上层文学据《左传》“杞梁妻”的记载说是杞梁所在的齐国杞城(今山东昌乐县),或杞梁作战而死的莒城(今山东莒县),与之相应,故事发生的时间自然是在春秋时期。孟姜女故事后来在演变过程中将年代推至秦朝,这是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所需要的。如前所述,孟姜女之名在唐朝之前已入故事,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文人看不起“下里巴人”的民间故事,因此仍然揪住“书袋子”,坚守经史传统的所谓“持之有故”不放,顽固地将故事的主人公称为“杞梁妻”。好在《琱玉集》辑录了《同贤记》中“孟仲姿”的称谓,《敦煌曲子词》也记下了“孟姜女”的称谓,说明唐代上层文人开始接受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这是孟姜女故事流传的一大变化。唐朝与前朝隋的关系类于汉朝与前朝秦的关系,秦和隋都是对人民放手压迫的横暴王朝,也都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短命王朝;而汉朝与唐朝都是在农民起义后建立的新王朝。隋朝时由于突厥的原因,曾像秦朝那样大修长城,而修长城、战争、巡游等原因带来的繁重徭役赋税,给当时的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终于激起农民大起义。唐王朝建立后,与汉初一样,也采取了一些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形成一种批判暴政的“治政”舆论,成为孟姜女“反战”故事生长的良好文化环境。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因对徭役的厌恶而移恨长城的情绪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如皮日休《卒妻悲》将离人悲苦与“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学勤.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12.
[2]薛学共.礼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1.
[3]四书白话注解(影印本)[M].长春:长春古籍书店,
1982.4.
[4]书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6]张岩.对孟姜女传说的再认识———我国母系制遗
存现象的一次大规模破坏过程[J].文艺研究,1991(06).
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
———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刘高远
76
孟姜女故事——齐国的悲剧,隋唐人民的托古哀思,最终却演变为秦朝
孟姜女美丽的形象在三千余年前的《诗经》中产生以后,又经过了大约五百年,即两千五百年前,《左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前五四九)又出现了一个原来和孟姜美女不相干的故事,这就是杞梁的故事.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於莒郊,明日,先遇莒子於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杞梁故事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宣扬绝对忠於国君,不能因财物而舍弃圣旨.二是宣扬严守封建礼法,杞梁妻因而纠正了齐侯郊吊的错误作法.在这一节上,我们只看见杞良之妻是一个谨守礼法的人,她虽然在哀痛的时候,仍能以礼处事,神智不乱,这是使人钦敬的.至於她在夫死之后如何哀伤,《左传》上一点也没有记出.她何以到了郊外,是不是去迎接她丈夫的灵柩,《左传》上也没有说明.但是从杞梁故事中,丝毫未见与今日孟姜女故事有关之迹.过了二百年,到战国的中期,《礼记 檀弓》载录曾子之语: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於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良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不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这一段话较《左传》所记的没有什麼大变动,只增加了「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一语.但这一语是极可注意的,它说明杞良妻到郊外为的是迎柩,在迎柩的时候哭的很哀伤.较之《左传》,已有情感的色彩了.这是很重要的一变,古今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三个字上转出来的.迄於六朝末,此一故事内容大致为春秋时齐之杞梁夫妇,夫战死,於是妻悲哭以致崩城,后乃赴淄水死殉.其间作品皆作如此反映,未与秦始皇长城相涉.所哭崩之城,为齐城(列女传),杞城(王充论衡),莒城(郦道元水经注),然六朝以后,逮及唐人诗文渐将哭城与秦始皇长城结为一事,为孟姜故事转变之重要关键.第一阶段,起源阶段.从〈桑中〉和〈有女同车〉可知,孟姜女故事可以说是同《诗经》一起产生的.《鄘风 桑中》的「鄘」字,是古国名,周武王灭掉商后,使其弟蔡叔就住在鄘地,原址是在今天的河南新乡西北部一带.《郑风 有女同车》的「郑」,正是周宣王的弟弟郑桓公,於公元前八○六年分封的地方,原址是今天的陜西省华县东面.孟姜女故事起初只是传说她是美女,产生於河南与陜西这两个邻近的省份.十六世纪时,民间已盛传孟姜女是陜西同官人.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张楝〈贞女祠记〉即云:「贞女孟姜,姓许氏,陜西同官人,夫久赴秦人长城之役,姜制衣觅送.」故产生於陜西,四百年前即有此说.十八世纪仍有此说,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修的《临榆县志》云:「世传许姓,居长,故称孟姜,陜西同官人,其夫为范郎.」第二阶段,形成於隋末初唐.《琱
玉集》引《同贤记》上转述了杞良妻故事与孟姜女故事,这一段文字一向被认作为孟姜女故事趋於完整形态的纪录.在隋末初唐形成并不突然,这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原文如下:杞良,周时齐人也.庄公袭莒,杞良战死,其妻收良尸归,庄公於路吊之.良妻对曰「若良有罪而死:,妻子俱被舍;设如其无罪,自有庐室,如何在道而受吊乎 」遂不受吊,庄公愧之而退.出《春秋》.一云: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苦逃走,因入孟超后园树上.超女仲姿浴於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问曰:「君是何人 因何在此 」对曰:「吾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从役而筑长城,不堪辛苦,遂逃於此.」仲姿曰:「请为君妻.」良曰:「娘子生於长者,处在深宫,容貌艳丽,焉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君勿辞也.」遂以状陈父,而父许之.夫妇礼毕,良往所作.主典怒其逃走,乃打煞之,并筑城内.超不知死,遣仆欲往代之,闻良已死,并筑城中.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号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死人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仲姿乃刺指血以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即洒血.果至良骸,血径流入.使将归葬之也.出《同贤记》,二说不同,不知孰是.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演变
众所周知孟姜女!2000多年前,孟姜女哭长城的事迹,当时轰动了不少人。 相传孟姜女长相端正,气质高雅。一日孟姜女在孟家院子玩耍,却见一男子(万喜良)逃命闯入院内,孟姜女便救了他,而孟家两老对此男子颇有好感,便将孟姜女许配了他。可新婚不久,万喜良就被秦始皇抓去不分昼夜的修筑长城。半年未见夫君的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丈夫所修的长城,却得知丈夫已故,尸首埋于这长城之下。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后,长城突然倒塌,露出了一堆白骨,孟姜女割破手臂将血滴到白骨上,祈求如果是丈夫的白骨,血要参透到白骨里。孟姜女就用这种方式找到了丈夫的白骨。后被秦始皇发现,秦始皇贪图孟姜女的美色,并强行纳她为妾。孟姜女要求以厚葬万喜良为条件,才答应嫁给秦始皇,秦始皇厚葬万喜良之后,孟姜女却痛骂了秦始皇一顿,以解丧父之恨。后跳江而死。 但是国家在收集孟姜女文集之时,却将此事件记载在山东淄博,而并非是人们相传的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而并非秦长城,两者相差200多年。 古文《礼记檀弓》中有记载,齐庄公当时攻打了莒国,而万喜良不幸为国捐躯。其妻孟姜女“哭之哀”、“崩城”。 又有人相传,孟姜女并非普通女子,而是皇亲。而其丈夫万喜良也是当时的一名勇士,因为两国正处于交战之时,没有好好安葬万喜良,稍稍安葬在齐国一处长城边,孟姜女感到不平,在长城边并哀哭了7天7夜,而当时那处长城建筑时是就地取材,并非十分牢固,故正好那几日下了10天左右的雨,长城便倒塌了。后孟姜女就投入了长城边的缁河。 人们将孟姜女与秦始皇结合在了一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秦国攻打齐国,齐不战而败,这对当时强大的齐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将对秦国的恨借用了孟姜女丧夫之恨而彻底诠释了。 其实孟姜女的故事塑造了渴望美满幸福家庭的形象。树立了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品质。相信孟姜女的故事定能流传千古。
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作者:顾颉刚
文章来源:
浏览:4124 次
作 者:陈泳超
现在搞文学或民俗学研究的人,都知道顾颉刚20年代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它非但具有开创意义,而且至今仍具典范价值。可是当时顾颉刚研究孟姜女的初衷,却是古史研究引起的。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_以下简称《自序》_中说:“但我原来单想用了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并不希望即向这一方面着手研究。”当他因辑辨伪之作,见了郑樵《通志·乐略》中关于杞梁妻由经传数十言演成稗官万千言,以及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孟
姜”一名为美女通名后,颇惊讶于孟姜女故事的源远与复杂,便留意搜集有关材料。当初只是注意搜集纵向材料,1924年夏,翻看《燕楚游骖录》,又意识到还有许多横的材料可搜集,从此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了个“新境界”①
1924年11月,顾颉刚应《歌谣》周刊之邀,写出一万二千字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刊于《歌谣》第69 期。此文纯是纵向材料的排列,将孟姜女故事从春秋到北宋的发展过程,大致理出了个“系统”。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来没人想到,小小的一则民间故事,竟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大文章来。刘半农在1925年1月11日给顾颉刚的一封信中以他惯常的夸张口气称赞说:“你用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来研究这故事;这故事是二千五百年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你那文章也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②这颇能代表当时学界的普遍惊喜。其实,顾颉刚本文阐述的孟姜女故事“系统”,其大的框架是从顾炎武《日知录》中而来,虽然该文的材料远比《日知录》丰富,但它所述的该故事“中心”_即主题_的几次变革,所谓 “在战国以前是不受郊吊,在西汉以前是悲歌哀哭”,“在西汉的后期,这个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而变为?崩城?了”,而以晚唐贯休诗为例,“杞梁妻的故事的中心就从哭夫崩城一变而为?旷妇怀征夫?。”这几个转折点,《日知录》中都已排列好了。作为史学家的顾颉刚,对自己参考《日知录》也非常坦白。所以,《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价值其实主要不在于罗列了丰富的材料,也不在于排出了这么几次转折的系统,而在于他对于这几次转折的解释。比如杞梁妻从春秋却郊吊到战国善哭的转变,顾颉刚考察到,在当时妻子对亡夫的痛哭是不合礼制的,而杞梁妻在春秋时代原是以“知礼”的面目出场的,所以到该故事转变为善哭,“是没有受过礼法薰陶的?齐东野人?想像出来的”。这就将故事转变的原因及传播者文化价位的差别揭示得很清楚了。后文分析唐代孟姜女故事忽然转到哭崩秦长城的原因,更以乐府诗歌的传统与唐代时势结合起来考察,所谓“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从这方面说是真正让人佩服的,尽管顾氏此时的解释尚未能尽惬人意。这一点,倒是钟敬文看得更清楚,他在1925年4月写给顾颉刚的信中说:“你的那篇文章不在言人之所不知言,而在言人之所不能言。”而从这些解释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顾颉刚在对待传统故事的基本立场上,与传统文人有本质不同的,正如他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七期上为马祥符来信所加的按语说:“从前人治学,只懂得看史实,所以绝不容诌_若不知诌即误信诌为史实。我们现在治学,要在看史实之外更懂得看传说,在看传说上正在看它?诌向何处去?。”这里的“从前人”也包括顾炎武在内。顾颉刚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于开创现代民俗学的某种自觉_
不过,《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并没做完,按顾颉刚的预想,还要做下篇分两期发表。谁知此文一出,从各方面汇来了各种有关孟姜女的材料,使顾颉刚非但目迷心摇,而且感觉到便是这一个小小故事,也不是可以轻易弄明白的。于是他一方面暂时打消了做下篇的勇气,一方面又培养出专门从事传说故事研究的雄心。他在《歌谣》1925年1月第76期上登载启事说:“中国的传说从来不曾经过整理,满地都是很有趣味的材料。我虽没有功夫做全盘整理的事业,但颇想打出这一条路,使民间的传说能够得到它们的相当的地位。”甚至,对顾氏而言,先前完全为其古史研究服务的民俗研究,至此也很有些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有价值的事业来对待了。顾颉刚1925年2月在《答李玄伯先生》书中说他想干的只有两件事:“_一_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的构成的原因,_二_把古今的神话与传说为系统的叙述。”这后一项工作,或许正是受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刺激。随着研究的深入,顾颉刚发现许多著名故事往往互相渗透,各种不同的故事若都能加以研究,一定能互相比较生发。所以他在1925年6月《歌谣》第96号上说:“我们深信孟姜女的故事研究清楚时,别种故事的研究也都有了凭藉。” 后来,随着总结性文章《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发表,顾颉刚在1928年为《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写的自序中说,希望“我的孟姜女研究既供给了别的故事研究者以型式和比
较材料,而别的故事研究者也同样地供给我,许多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都有解决之望了,岂非大快_”从其递进的认识中,我们不难体会出顾颉刚开辟传说故事学术新领域的兴奋与自豪。
作为民俗学新领域问路石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其主导者当然是顾颉刚,其主要成就也反映在顾颉刚写于1926年的那篇《孟姜女故事研究》中,但该项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众人的参与。顾颉刚原以为这个题目是稍花气力容易做完的,但众人材料的投寄,使他打消了短期行为的念头,在《歌谣》第83期上刊登启事,列出24个小题目,准备先将小题目做好了,才可以谈得上做大的总结。后来的进程也大致如此。这样的众人参与不光体现为材料的聚集,而且还有不断促使顾颉刚修正观点、深入思考的动力。他在《孟姜女专号的小结束》中说:“现在常常见到新的材料,便使我知道旧时论断的不对;常常受到别人的驳诘,便使我愈剥愈深,寻出向来想不到的境界。”有一个例子很具代表性,比如关于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顾颉刚于1924年11月就从李白《东海有勇妇篇》中看到这一异说,但未暇深究。12月接钟敬文信,信中谈及此诗,并认为“我们有意穷究他的源委的人不能不并注意到”,这又激发了顾颉刚的兴趣,为之考论一番,但未明崩山说起于何时、李白之诗是否可作唐代传说的代表。1925年初,郭绍虞来信,告知曹植《黄初六年令》中已有崩山之说,顾颉刚便非常高兴地回答钟敬文,认为“此种传说自汉魏至唐未尝歇绝”。后来顾颉刚又索性将《曹集铨评》翻检一遍,发现崩山之说不止一处,从材料上固然是丰富了,然而裁断上却变了。他偏向于相信此说只在曹植时短暂一现,李白诗摹古而已。所以对前面以为 “自汉魏至唐未尝歇绝”的观点便不敢坚持了,并向世人求告道:“我是读诗极少的,不知道汉魏六朝以至唐代的诗中尚有这类的证据没有_是不是这个后起的古典,单有曹植敢用,李白敢拟_酷望当世硕彦肯给我一个解答。“材料的发现,逼着作者修正观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传说流变的学术思路,对材料的依赖性极强,但因其跨度太大,个人很难穷尽材料,因而局部乃至更大规模的错误时常会出现。再说个人的知识结构总有一定的限度,比如顾颉刚虽长于史学,却读诗极少,所以深望“当世硕彦”予以解答,何况那些非通行性典籍的材料如宝卷、唱本乃至口头传承,更非个人能力所能穷尽呢_从这些方面考虑,这种传说流变的研究活动,似乎更需要众人参与及公开讨论,而孟姜女故事研究恰恰在这两方面做了示范,因而其研究成果的典范价值,实际上不仅仅包括了多人的智慧,更包含着上述两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可惜后来的类似研究,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热闹的场景。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典范意义至今难以替代,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随着材料的增多与讨论的深入,顾颉刚几次下决心要写总结性长文,几次又打消了勇气,甚至愿意为此讨论上十数年,可1926年上半年,他在为《古史辨》第一册写自序时,便“将二年来搜集到的孟姜女故事分时分地开一篇总帐,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的例”,但不料下笔已达三万余言,放在自序里太长,便接受朋友劝告,将这一部分抽出,后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题全文刊发于1927年1月《现代评论二周年增刊》上,算是为孟姜女故事做了一篇总体研究的大论文。此后他虽念念不忘还想出一本《孟姜女故事考》的大书,终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
《孟姜女故事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孟姜女故事历史的系统”,是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基础上充实材料,修正观点,从《左传》一直写到清代乃至当前,是纵向排列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地域的系统”,将八片地区内所流传的有关孟姜女的传说作了交代,并讨论其中一些问题的成因与价值;第三部分为“研究的结论”,从此项研究中总结出了六条带有普遍意义的看法。
胡适在1924年2月《读书杂志》18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古史讨论的读后感》的文章,文中对顾氏研究古史传说的方法作了总结,认为顾氏乃是“重在每一种传说的?经历?与演进,这是用历史演进的见解来观察历史上的传说。”即所谓的“历史演进法”。可以说,孟姜女研究是顾颉刚运用“历史演进法”对传说故事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个案尝试。相对而言,第一部分纵向系统更直接地展示了“历史演进法”的操作规则,而第二部分横向系统,便更加具有方法论上的创新意义。尽管胡适在归纳:“历史演进法”的四个步骤时,在第三条中也提到过“由地方的_局部的_变为全国的”这一项,但它毕竟只是一种点缀,“历史演进法”的主旨在纵向,这单从其名称上也会生出这种看法。而顾颉刚孟姜女研究对地域的排列,以“山东”开头,以“江苏”结尾,其实是以孟姜女故事传播地域的历史先后为顺序的,所以其中的历史向序依然存在,但他能充分注意故事横向的分布、交流、演变,并在结论第一条发现故事传播与文化中心的变迁有关。结论第二条中将“时势”与“风俗”一同看作是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因此,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中对“地域的系统”的关注,应该说是对“历史演进法”的丰富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顾颉刚对于传说故事的本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他在结论第四中指出:“故事是没有固定的体的,故事的体便在前后左右的种种变化上。”有了这种演变特性作为故事本质属性的认识,他对传统士大夫对传说的态度进行了归纳:“第一是硬并,要把向来不同的传说并合到一条线上。”比如为各地孟姜女故事并合出一个出身、经历、死亡的路线之类。”第二是硬分。要把变迁得面目不同的传说分别为漠不相关的两件事。”最明显的是因为孟姜女故事后来发展为以“旷妇寻夫”主旨,很多人就将杞梁妻与孟姜女分为二类了。对于这些传统的谬见,顾颉刚以具体事实予以批判,并总结出:“不立一真,惟穷流变”的传说研究原则,他在 1925年2月《答李玄伯先生》中说:
又如去年考的孟姜女,知道她起初是却君郊吊,后来变为善哭其夫,后来变为哭夫崩城,最后变为万里寻夫。这样的“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地做去,即使未能密合,而这件故事的整个的体态,我们总可以粗粗地领略一过。从前人因没有这种的眼光,所以一定要在许多传说之中 “别黑白而定一尊”,或者定最早的一个为真,斥含有神话意味的为伪。这样做法,徒然弄得左右支吾。结果,这个故事割裂了,而所执定的一个却未必是真。
据此,研究传说的原则是观“变”,研究历史的原则是求“真”,所以他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方才能将历史与传说分别看清楚,这一观念顾颉刚在许多场合反复重申。
这里须辨明一个问题:顾颉刚不是又倡导以“故事的眼光”看上古史吗__上引顾颉刚1925年2月在《答李玄伯先生》书中说他想干的两件事为:“_一_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的构成的原因,_二_把古今的神话与传说为系统的叙述。”_确然如此,这正体现了顾颉刚的理论一贯性,因为中国上古史是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合的,它也许有某些事实的真相,却完全淹没在神话的氛围中,所以只有加入了“故事的眼光”,才可能将上古史的神话传说意味看明白,才有可能真正触摸到一些历史的真相,也才可能真正做到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至于如何真正将传说的眼光有效地用于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是穷其一生在努力的。其中当然有缺失,但那是枝节的问题了。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通过孟姜女故事研究,顾颉刚认清了传说是一个随物赋形的开放体系,它可以领受来自各个阶层的文化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民众的思想感情。顾颉刚早年嗜好观戏时,便已体会到故事演变的无稽中有其“无稽的法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作者要求情感上的满足”。而民间传说故事的作者又与文人作家不同,它具有普泛性和匿名性,所以在结论第三中,顾颉刚总结说:“所以与其说是这件故事中加入外来的分子,不如说从
民众的感情与想像上酝酿着这件故事的方式。”孟姜女故事历程中最大的变化是其中心由早期杞梁妻型的哭夫崩城转移到后期孟姜女型的旷妇寻夫,转移发生在隋唐前后,顾颉刚从乐府传统及隋唐时势上加以分析,并总结为“民众的感情中为了充满着夫妻离别的悲哀,故有捣衣寄远的诗歌,酝酿为孟姜女寻夫送衣的故事。”反过来,孟姜女故事之所以以送寒衣为中心代代相传至今不休,也正因为民众将思妇伤离别的一种普遍情感寄托到孟姜女身上了,“因为她汇集种种的悲伤之情于一身,所以她的人格就格外的显得伟大了_”
除了对民众感情的重视外,顾颉刚也注意到孟姜女故事经常受到士大夫主流观念的侵蚀,比如在那些《列女传》一类书中,孟姜女的形象总是那么循规蹈矩、知礼识体。更可贵的是,顾颉刚在结论第六中还分外关注两种文化的抗衡起伏,比如杞梁妻却郊吊,自然是“知礼”的表现,但很快变为善哭、崩城、投水之类的纵性行事,便是百姓的情感想像了,这一流向发展下去,甚至到唐代有窥浴之类的情节,再后更有戏惩秦始皇的大段情节关目,可见民众的情感在传说演变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历代士大夫时时地要将她拉回闺中淑女的行列,将非礼越规的细节或舍弃或改篡,从而形成了以碑铭诗文之类为载体的士大夫派,但他们与以口承、唱本、宝卷等为载体的民众派相比,立刻显得干枯拙笨起来。
此外,关于民众与文人对于传说的作用,顾颉刚也有清醒的态度。1924年12月郭绍虞在写给顾颉刚的信中认为传说大多原为文人“一时兴会,想像所得随意掇拾”,后人反而因此敷衍成故事;钟敬文在1925年4月给顾颉刚的信中也颇表赞同。但顾颉刚表示不能同意,他说: 一来是中国的文人最不敢虚构事实来变更传说,因为他们对于描写事实本来不感兴味,而且信古之念甚深,也不敢随情创造。二来是纯出于文人虚构的作品,决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种传说的成立,全由于民众的意想的结集。
相比而言,顾颉刚的认识显然要更符合传说生成的实际状况。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一概排斥文人的因素。比如对于马理《哭泉孟姜女祠记》中把孟姜女当作前秦人的说法,就很怀疑说:“不知道确是一种传说呢,还是仅出于他的推想呢_”这种反复斟酌、不轻下断语的谨慎态度,正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与成熟。而顾颉刚这种将传说故事看成是各种阶层文化汇聚的观点,实在是很精辟的,至今仍是许多传说研究者的主导思路。
另外,通过孟姜女故事的研究,顾颉刚对故事流传中的种种“无稽的法则”也有了更具体的体认,其结论第五中就主要说明传说中许多情节的产生,不过是因为“解释的需要”罢了。这类细节上的灼见,在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中是随处可见的,这也是它至今尚充满魅力的又一原因,至于其论证细部的一些牵强或误伤,原是这类跨越古今历时性研究所难避免的锱铢之细,倒不必太在意了。
①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周刊》第一卷第一期,1925年10月。
②有关孟姜女的通信均录自顾颉刚等著之《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84版,下不再另注。
③顾颉刚答郑孝观信,原载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四期,此录自《孟姜女故事传说研究集》。
④见《自序》。
⑤顾颉刚:《孟姜女十二月歌与放羊调》,《歌谣》周刊第90期。
⑥ 牵强主要发生在材料不足时的某些猜测,比如认为陕西同官一带孟姜女传说十分发达,可能源自“姜女原”的转化;误伤是指为了说明孟姜女传说,无意中错会了别的传说。比如在分析湖南孟姜女传说时,认为与舜妃故事有关,这原本可通,但最后他说:“说不定舜妃的
故事传去之后,他们把帝子湘君忘了;孟姜女故事传去之后,他们又把舜妃忘了,把舜妃那套家伙都有赠与她了。”其实,孟姜女故事与舜妃故事各自流传,不存在孟姜女顶替了舜妃的现象。不过顾氏既以“说不定”开端,那也就不必深究了。
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
———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刘高远
76
孟姜女故事——齐国的悲剧,隋唐人民的托古哀思,最终却演变为秦朝
孟姜女美丽的形象在三千余年前的《诗经》中产生以后,又经过了大约五百年,即两千五百年前,《左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前五四九)又出现了一个原来和孟姜美女不相干的故事,这就是杞梁的故事.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於莒郊,明日,先遇莒子於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杞梁故事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宣扬绝对忠於国君,不能因财物而舍弃圣旨.二是宣扬严守封建礼法,杞梁妻因而纠正了齐侯郊吊的错误作法.在这一节上,我们只看见杞良之妻是一个谨守礼法的人,她虽然在哀痛的时候,仍能以礼处事,神智不乱,这是使人钦敬的.至於她在夫死之后如何哀伤,《左传》上一点也没有记出.她何以到了郊外,是不是去迎接她丈夫的灵柩,《左传》上也没有说明.但是从杞梁故事中,丝毫未见与今日孟姜女故事有关之迹.过了二百年,到战国的中期,《礼记 檀弓》载录曾子之语: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於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良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不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这一段话较《左传》所记的没有什麼大变动,只增加了「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一语.但这一语是极可注意的,它说明杞良妻到郊外为的是迎柩,在迎柩的时候哭的很哀伤.较之《左传》,已有情感的色彩了.这是很重要的一变,古今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三个字上转出来的.迄於六朝末,此一故事内容大致为春秋时齐之杞梁夫妇,夫战死,於是妻悲哭以致崩城,后乃赴淄水死殉.其间作品皆作如此反映,未与秦始皇长城相涉.所哭崩之城,为齐城(列女传),杞城(王充论衡),莒城(郦道元水经注),然六朝以后,逮及唐人诗文渐将哭城与秦始皇长城结为一事,为孟姜故事转变之重要关键.第一阶段,起源阶段.从〈桑中〉和〈有女同车〉可知,孟姜女故事可以说是同《诗经》一起产生的.《鄘风 桑中》的「鄘」字,是古国名,周武王灭掉商后,使其弟蔡叔就住在鄘地,原址是在今天的河南新乡西北部一带.《郑风 有女同车》的「郑」,正是周宣王的弟弟郑桓公,於公元前八○六年分封的地方,原址是今天的陜西省华县东面.孟姜女故事起初只是传说她是美女,产生於河南与陜西这两个邻近的省份.十六世纪时,民间已盛传孟姜女是陜西同官人.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张楝〈贞女祠记〉即云:「贞女孟姜,姓许氏,陜西同官人,夫久赴秦人长城之役,姜制衣觅送.」故产生於陜西,四百年前即有此说.十八世纪仍有此说,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修的《临榆县志》云:「世传许姓,居长,故称孟姜,陜西同官人,其夫为范郎.」第二阶段,形成於隋末初唐.《琱玉集》引《同贤记》上转述了杞良妻故事与孟姜女故事,这一段文字一向被认作为孟姜女故事趋於完整形态的纪录.在隋末初唐形成并不突然,这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原文如下:杞良,周时齐人也.庄公袭莒,杞良战死,其妻收良尸归,庄公於路吊之.良妻对曰「若良有罪而死:,妻子俱被舍;设如其无罪,自有庐室,如何在道而受吊乎 」遂不受吊,庄公愧之而退.出《春秋》.一云: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苦逃走,因入孟超后园树上.超女仲姿浴於池中,仰见杞良而唤
之.问曰:「君是何人 因何在此 」对曰:「吾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从役而筑长城,不堪辛苦,遂逃於此.」仲姿曰:「请为君妻.」良曰:「娘子生於长者,处在深宫,容貌艳丽,焉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君勿辞也.」遂以状陈父,而父许之.夫妇礼毕,良往所作.主典怒其逃走,乃打煞之,并筑城内.超不知死,遣仆欲往代之,闻良已死,并筑城中.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号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死人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仲姿乃刺指血以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即洒血.果至良骸,血径流入.使将归葬之也.出《同贤记》,二说不同,不知孰是.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演变
众所周知孟姜女!2000多年前,孟姜女哭长城的事迹,当时轰动了不少人。 相传孟姜女长相端正,气质高雅。一日孟姜女在孟家院子玩耍,却见一男子(万喜良)逃命闯入院内,孟姜女便救了他,而孟家两老对此男子颇有好感,便将孟姜女许配了他。可新婚不久,万喜良就被秦始皇抓去不分昼夜的修筑长城。半年未见夫君的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丈夫所修的长城,却得知丈夫已故,尸首埋于这长城之下。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后,长城突然倒塌,露出了一堆白骨,孟姜女割破手臂将血滴到白骨上,祈求如果是丈夫的白骨,血要参透到白骨里。孟姜女就用这种方式找到了丈夫的白骨。后被秦始皇发现,秦始皇贪图孟姜女的美色,并强行纳她为妾。孟姜女要求以厚葬万喜良为条件,才答应嫁给秦始皇,秦始皇厚葬万喜良之后,孟姜女却痛骂了秦始皇一顿,以解丧父之恨。后跳江而死。 但是国家在收集孟姜女文集之时,却将此事件记载在山东淄博,而并非是人们相传的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而并非秦长城,两者相差200多年。 古文《礼记檀弓》中有记载,齐庄公当时攻打了莒国,而万喜良不幸为国捐躯。其妻孟姜女“哭之哀”、“崩城”。 又有人相传,孟姜女并非普通女子,而是皇亲。而其丈夫万喜良也是当时的一名勇士,因为两国正处于交战之时,没有好好安葬万喜良,稍稍安葬在齐国一处长城边,孟姜女感到不平,在长城边并哀哭了7天7夜,而当时那处长城建筑时是就地取材,并非十分牢固,故正好那几日下了10天左右的雨,长城便倒塌了。后孟姜女就投入了长城边的缁河。 人们将孟姜女与秦始皇结合在了一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秦国攻打齐国,齐不战而败,这对当时强大的齐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将对秦国的恨借用了孟姜女丧夫之恨而彻底诠释了。 其实孟姜女的故事塑造了渴望美满幸福家庭的形象。树立了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品质。相信孟姜女的故事定能流传千古。
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作者:顾颉刚
文章来源:
浏览:4124 次
作 者:陈泳超
现在搞文学或民俗学研究的人,都知道顾颉刚20年代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它非但具有开创意义,而且至今仍具典范价值。可是当时顾颉刚研究孟姜女的初衷,却是古史研究引起的。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_以下简称《自序》_中说:“但我原来单想用了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并不希望即向这一方面着手研究。”当他因辑辨伪之作,见了郑樵《通志·乐略》中关于杞梁妻由经传数十言演成稗官万千言,以及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孟姜”一名为美女通名后,颇惊讶于孟姜女故事的源远与复杂,便留意搜集有关材料。当初只是注意搜集纵向材料,1924年夏,翻看《燕楚游骖录》,又意识到还有许多横的材料可搜集,从此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了个“新境界”①
1924年11月,顾颉刚应《歌谣》周刊之邀,写出一万二千字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刊于《歌谣》第69 期。此文纯是纵向材料的排列,将孟姜女故事从春秋到北宋的发展过程,大致理出了个“系统”。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来没人想到,小小的一则民间故事,竟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大文章来。刘半农在1925年1月11日给顾颉刚的一封信中以他惯常的夸张口气称赞说:“你用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来研究这故事;这故事是二千五百年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你那文章也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②这颇能代表当时学界的普遍惊喜。其实,顾颉刚本文阐述的孟姜女故事“系统”,其大的框架是从顾炎武《日知录》中而来,虽然该文的材料远比《日知录》丰富,但它所述的该故事“中心”_即主题_的几次变革,所谓 “在战国以前是不受郊吊,在西汉以前是悲歌哀哭”,“在西汉的后期,这个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而变为?崩城?了”,而以晚唐贯休诗为例,“杞梁妻的故事的中心就从哭夫崩城一变而为?旷妇怀征夫?。”这几个转折点,《日知录》中都已排列好了。作为史学家的顾颉刚,对自己参考《日知录》也非常坦白。所以,《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价值其实主要不在于罗列了丰富的材料,也不在于排出了这么几次转折的系统,而在于他对于这几次转折的解释。比如杞梁妻从春秋却郊吊到战国善哭的转变,顾颉刚考察到,在当时妻子对亡夫的痛哭是不合礼制的,而杞梁妻在春秋时代原是以“知礼”的面目出场的,所以到该故事转变为善哭,“是没有受过礼法薰陶的?齐东野人?想像出来的”。这就将故事转变的原因及传播者文化价位的差别揭示得很清楚了。后文分析唐代孟姜女故事忽然转到哭崩秦长城的原因,更以乐府诗歌的传统与唐代时势结合起来考察,所谓“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从这方面说是真正让人佩服的,尽管顾氏此时的解释尚未能尽惬人意。这一点,倒是钟敬文看得更清楚,他在1925年4月写给顾颉刚的信中说:“你的那篇文章不在言人之所不知言,而在言人之所不能言。”而从这些解释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顾颉刚在对待传统故事的基本立场上,与传统文人有本质不同的,正如他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七期上为马祥符来信所加的按语说:“从前人治学,只懂得看史实,所以绝不容诌_若不知诌即误信诌为史实。我们现在治学,要在看史实之外更懂得看传说,在看传说上正在看它?诌向何处去?。”这里的“从前人”也包括顾炎武在内。顾颉刚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于开创现代民俗学的某种自觉_
不过,《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并没做完,按顾颉刚的预想,还要做下篇分两期发表。谁知此文一出,从各方面汇来了各种有关孟姜女的材料,使顾颉刚非但目迷心摇,而且感觉到便是这一个小小故事,也不是可以轻易弄明白的。于是他一方面暂时打消了做下篇的勇气,一方面又培养出专门从事传说故事研究的雄心。他在《歌谣》1925年1月第76期上登载启事说:“中国的传说从来不曾经过整理,满地都是很有趣味的材料。我虽没有功夫做全盘整理的事业,但颇想打出这一条路,使民间的传说能够得到它们的相当的地位。”甚至,对顾氏而言,先前完全为其古史研究服务的民俗研究,至此也很有些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有价值的事业来对待了。顾颉刚1925年2月在《答李玄伯先生》书中说他想干的只有两件事:“_一_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的构成的原因,_二_把古今的神话与传说为系统的叙述。”这后一项工作,或许正是受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刺激。随着研究的深入,顾颉刚发现许多著名故事往往互相渗透,各种不同的故事若都能加以研究,一定能互相比较生发。所以他在1925年6月《歌谣》第96号上说:“我们深信孟姜女的故事研究清楚时,别种故事的研究也都有了凭藉。” 后来,随着总结性文章《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发表,顾颉刚在1928年为《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写的自序中说,希望“我的孟姜女研究既供给了别的故事研究者以型式和比较材料,而别的故事研究者也同样地供给我,许多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都有解决之望了,岂非大快_”从其递进的认识中,我们不难体会出顾颉刚开辟传说故事学术新领域的兴奋与自豪。
作为民俗学新领域问路石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其主导者当然是顾颉刚,其主要成就也反
映在顾颉刚写于1926年的那篇《孟姜女故事研究》中,但该项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众人的参与。顾颉刚原以为这个题目是稍花气力容易做完的,但众人材料的投寄,使他打消了短期行为的念头,在《歌谣》第83期上刊登启事,列出24个小题目,准备先将小题目做好了,才可以谈得上做大的总结。后来的进程也大致如此。这样的众人参与不光体现为材料的聚集,而且还有不断促使顾颉刚修正观点、深入思考的动力。他在《孟姜女专号的小结束》中说:“现在常常见到新的材料,便使我知道旧时论断的不对;常常受到别人的驳诘,便使我愈剥愈深,寻出向来想不到的境界。”有一个例子很具代表性,比如关于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顾颉刚于1924年11月就从李白《东海有勇妇篇》中看到这一异说,但未暇深究。12月接钟敬文信,信中谈及此诗,并认为“我们有意穷究他的源委的人不能不并注意到”,这又激发了顾颉刚的兴趣,为之考论一番,但未明崩山说起于何时、李白之诗是否可作唐代传说的代表。1925年初,郭绍虞来信,告知曹植《黄初六年令》中已有崩山之说,顾颉刚便非常高兴地回答钟敬文,认为“此种传说自汉魏至唐未尝歇绝”。后来顾颉刚又索性将《曹集铨评》翻检一遍,发现崩山之说不止一处,从材料上固然是丰富了,然而裁断上却变了。他偏向于相信此说只在曹植时短暂一现,李白诗摹古而已。所以对前面以为 “自汉魏至唐未尝歇绝”的观点便不敢坚持了,并向世人求告道:“我是读诗极少的,不知道汉魏六朝以至唐代的诗中尚有这类的证据没有_是不是这个后起的古典,单有曹植敢用,李白敢拟_酷望当世硕彦肯给我一个解答。“材料的发现,逼着作者修正观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传说流变的学术思路,对材料的依赖性极强,但因其跨度太大,个人很难穷尽材料,因而局部乃至更大规模的错误时常会出现。再说个人的知识结构总有一定的限度,比如顾颉刚虽长于史学,却读诗极少,所以深望“当世硕彦”予以解答,何况那些非通行性典籍的材料如宝卷、唱本乃至口头传承,更非个人能力所能穷尽呢_从这些方面考虑,这种传说流变的研究活动,似乎更需要众人参与及公开讨论,而孟姜女故事研究恰恰在这两方面做了示范,因而其研究成果的典范价值,实际上不仅仅包括了多人的智慧,更包含着上述两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可惜后来的类似研究,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热闹的场景。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典范意义至今难以替代,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随着材料的增多与讨论的深入,顾颉刚几次下决心要写总结性长文,几次又打消了勇气,甚至愿意为此讨论上十数年,可1926年上半年,他在为《古史辨》第一册写自序时,便“将二年来搜集到的孟姜女故事分时分地开一篇总帐,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的例”,但不料下笔已达三万余言,放在自序里太长,便接受朋友劝告,将这一部分抽出,后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题全文刊发于1927年1月《现代评论二周年增刊》上,算是为孟姜女故事做了一篇总体研究的大论文。此后他虽念念不忘还想出一本《孟姜女故事考》的大书,终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
《孟姜女故事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孟姜女故事历史的系统”,是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基础上充实材料,修正观点,从《左传》一直写到清代乃至当前,是纵向排列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地域的系统”,将八片地区内所流传的有关孟姜女的传说作了交代,并讨论其中一些问题的成因与价值;第三部分为“研究的结论”,从此项研究中总结出了六条带有普遍意义的看法。
胡适在1924年2月《读书杂志》18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古史讨论的读后感》的文章,文中对顾氏研究古史传说的方法作了总结,认为顾氏乃是“重在每一种传说的?经历?与演进,这是用历史演进的见解来观察历史上的传说。”即所谓的“历史演进法”。可以说,孟姜女研究是顾颉刚运用“历史演进法”对传说故事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个案尝试。相对而言,第一部分纵向系统更直接地展示了“历史演进法”的操作规则,而第二部分横向系统,便更加具有方
法论上的创新意义。尽管胡适在归纳:“历史演进法”的四个步骤时,在第三条中也提到过“由地方的_局部的_变为全国的”这一项,但它毕竟只是一种点缀,“历史演进法”的主旨在纵向,这单从其名称上也会生出这种看法。而顾颉刚孟姜女研究对地域的排列,以“山东”开头,以“江苏”结尾,其实是以孟姜女故事传播地域的历史先后为顺序的,所以其中的历史向序依然存在,但他能充分注意故事横向的分布、交流、演变,并在结论第一条发现故事传播与文化中心的变迁有关。结论第二条中将“时势”与“风俗”一同看作是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因此,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中对“地域的系统”的关注,应该说是对“历史演进法”的丰富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顾颉刚对于传说故事的本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他在结论第四中指出:“故事是没有固定的体的,故事的体便在前后左右的种种变化上。”有了这种演变特性作为故事本质属性的认识,他对传统士大夫对传说的态度进行了归纳:“第一是硬并,要把向来不同的传说并合到一条线上。”比如为各地孟姜女故事并合出一个出身、经历、死亡的路线之类。”第二是硬分。要把变迁得面目不同的传说分别为漠不相关的两件事。”最明显的是因为孟姜女故事后来发展为以“旷妇寻夫”主旨,很多人就将杞梁妻与孟姜女分为二类了。对于这些传统的谬见,顾颉刚以具体事实予以批判,并总结出:“不立一真,惟穷流变”的传说研究原则,他在 1925年2月《答李玄伯先生》中说:
又如去年考的孟姜女,知道她起初是却君郊吊,后来变为善哭其夫,后来变为哭夫崩城,最后变为万里寻夫。这样的“不立一真,惟穷流变”地做去,即使未能密合,而这件故事的整个的体态,我们总可以粗粗地领略一过。从前人因没有这种的眼光,所以一定要在许多传说之中 “别黑白而定一尊”,或者定最早的一个为真,斥含有神话意味的为伪。这样做法,徒然弄得左右支吾。结果,这个故事割裂了,而所执定的一个却未必是真。
据此,研究传说的原则是观“变”,研究历史的原则是求“真”,所以他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方才能将历史与传说分别看清楚,这一观念顾颉刚在许多场合反复重申。
这里须辨明一个问题:顾颉刚不是又倡导以“故事的眼光”看上古史吗__上引顾颉刚1925年2月在《答李玄伯先生》书中说他想干的两件事为:“_一_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的构成的原因,_二_把古今的神话与传说为系统的叙述。”_确然如此,这正体现了顾颉刚的理论一贯性,因为中国上古史是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合的,它也许有某些事实的真相,却完全淹没在神话的氛围中,所以只有加入了“故事的眼光”,才可能将上古史的神话传说意味看明白,才有可能真正触摸到一些历史的真相,也才可能真正做到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至于如何真正将传说的眼光有效地用于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是穷其一生在努力的。其中当然有缺失,但那是枝节的问题了。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通过孟姜女故事研究,顾颉刚认清了传说是一个随物赋形的开放体系,它可以领受来自各个阶层的文化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民众的思想感情。顾颉刚早年嗜好观戏时,便已体会到故事演变的无稽中有其“无稽的法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作者要求情感上的满足”。而民间传说故事的作者又与文人作家不同,它具有普泛性和匿名性,所以在结论第三中,顾颉刚总结说:“所以与其说是这件故事中加入外来的分子,不如说从民众的感情与想像上酝酿着这件故事的方式。”孟姜女故事历程中最大的变化是其中心由早期杞梁妻型的哭夫崩城转移到后期孟姜女型的旷妇寻夫,转移发生在隋唐前后,顾颉刚从乐府传统及隋唐时势上加以分析,并总结为“民众的感情中为了充满着夫妻离别的悲哀,故有捣衣寄远的诗歌,酝酿为孟姜女寻夫送衣的故事。”反过来,孟姜女故事之所以以送寒衣为中心代代相传至今不休,也正因为民众将思妇伤离别的一种普遍情感寄托到孟姜女身上了,
“因为她汇集种种的悲伤之情于一身,所以她的人格就格外的显得伟大了_”
除了对民众感情的重视外,顾颉刚也注意到孟姜女故事经常受到士大夫主流观念的侵蚀,比如在那些《列女传》一类书中,孟姜女的形象总是那么循规蹈矩、知礼识体。更可贵的是,顾颉刚在结论第六中还分外关注两种文化的抗衡起伏,比如杞梁妻却郊吊,自然是“知礼”的表现,但很快变为善哭、崩城、投水之类的纵性行事,便是百姓的情感想像了,这一流向发展下去,甚至到唐代有窥浴之类的情节,再后更有戏惩秦始皇的大段情节关目,可见民众的情感在传说演变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历代士大夫时时地要将她拉回闺中淑女的行列,将非礼越规的细节或舍弃或改篡,从而形成了以碑铭诗文之类为载体的士大夫派,但他们与以口承、唱本、宝卷等为载体的民众派相比,立刻显得干枯拙笨起来。
此外,关于民众与文人对于传说的作用,顾颉刚也有清醒的态度。1924年12月郭绍虞在写给顾颉刚的信中认为传说大多原为文人“一时兴会,想像所得随意掇拾”,后人反而因此敷衍成故事;钟敬文在1925年4月给顾颉刚的信中也颇表赞同。但顾颉刚表示不能同意,他说: 一来是中国的文人最不敢虚构事实来变更传说,因为他们对于描写事实本来不感兴味,而且信古之念甚深,也不敢随情创造。二来是纯出于文人虚构的作品,决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种传说的成立,全由于民众的意想的结集。
相比而言,顾颉刚的认识显然要更符合传说生成的实际状况。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一概排斥文人的因素。比如对于马理《哭泉孟姜女祠记》中把孟姜女当作前秦人的说法,就很怀疑说:“不知道确是一种传说呢,还是仅出于他的推想呢_”这种反复斟酌、不轻下断语的谨慎态度,正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与成熟。而顾颉刚这种将传说故事看成是各种阶层文化汇聚的观点,实在是很精辟的,至今仍是许多传说研究者的主导思路。
另外,通过孟姜女故事的研究,顾颉刚对故事流传中的种种“无稽的法则”也有了更具体的体认,其结论第五中就主要说明传说中许多情节的产生,不过是因为“解释的需要”罢了。这类细节上的灼见,在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中是随处可见的,这也是它至今尚充满魅力的又一原因,至于其论证细部的一些牵强或误伤,原是这类跨越古今历时性研究所难避免的锱铢之细,倒不必太在意了。
①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周刊》第一卷第一期,1925年10月。
②有关孟姜女的通信均录自顾颉刚等著之《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84版,下不再另注。
③顾颉刚答郑孝观信,原载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四期,此录自《孟姜女故事传说研究集》。
④见《自序》。
⑤顾颉刚:《孟姜女十二月歌与放羊调》,《歌谣》周刊第90期。
⑥ 牵强主要发生在材料不足时的某些猜测,比如认为陕西同官一带孟姜女传说十分发达,可能源自“姜女原”的转化;误伤是指为了说明孟姜女传说,无意中错会了别的传说。比如在分析湖南孟姜女传说时,认为与舜妃故事有关,这原本可通,但最后他说:“说不定舜妃的故事传去之后,他们把帝子湘君忘了;孟姜女故事传去之后,他们又把舜妃忘了,把舜妃那套家伙都有赠与她了。”其实,孟姜女故事与舜妃故事各自流传,不存在孟姜女顶替了舜妃的现象。不过顾氏既以“说不定”开端,那也就不必深究了。
范文三:孟姜女哭长城简介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范文四:孟姜女英文简介
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一直以口头传
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下面是学优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
孟姜女英文简介,供大家参阅!
孟姜女简介
Meng Jiangnu legend is one of the four Chinese folk love story (the other three are “Cowherd and Weaver”,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nd “White Snake”), thousands of years has been the way of oral tradition in the wide For the spread. The earliest legend can be traced back to “Zuo Zhuan”.
孟姜女历史渊源
Meng Jiangnu legend, has been widely passed on the way in the folk widely circulated.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May Fourth” spirit, she was included in the vision of the researchers. China’s famous historian Gu Jiegang Meng Jiangnu legend of the original form has been traced back to the “Zuo Zhuan” on a story. “Zuo Zhuan” to tell the story is to praise Qi Liang wife (that is, later generations of Meng Jiangnv) in the sad occasion, still able
1
to service, unconscious, admirable.
“Zuo Zhuan” did not cry on the Liang Liang wife,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en the contaminated atmosphere of the music industry, an increase of the sad story.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change, later on the story of the story of Qi Liang wife is along the “cry of the sad” born out.
The first account of the city of things, is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Liu Xiang. He first in the “martyrs” in the first
“Zuozhuan” in the story of Qiang Liang wife, and then he continued to write: Qi Liang wife no heir, her husband’s family also have no relatives, after the husband became a loner. Qi Liang wife “on the husband of the corpse in the city
and cry,” crying very sad, passers-by all moved. Ten days
later, “the city for the collapse”. The records of the Tang Dynasty, so that the story of Qi Liang wife changed the appearance. Qi Liang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Qi people into the Qin Dynasty Yan; Qi Liang wife’s name
appeared, she surnamed Meng Ming Zhongzi, or surnamed Meng Jiangniang; Qi Liang’s death is no longer a deadly battlefield, and
Is due to shelter after being built within the walls, so his wife to cry to the city; and built within the walls of the dead
2
body is too much, only the blood of bone can be identified. Qiang Liang wife’s story after the Six Dynastie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f the processing, the collapse of the city and Qin Shi Huang linked together, this is a small creation.
Yuan Dynasty, China’s folk opera drama is very developed,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Zaju everyone and well-known works, such as Meng Jiangnu such a rich vitality and creative space of the story, naturally become the source of opera creation. Fan Lang’s name from Fan Xilang, Fan
Shilang, Fan Shilang, Fan Xiliang to Fan Qi Liang, Fan Jiliang, Wan Xiliang,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the story of the plot was lay out twists and turns, and their other characters, such as Fan Lang’s mother also appeared In the
opera, so that the story increasingly full.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eng Jiangnu’s story continues to evolve in the folk. All around the oral talk, the Meng Jiangnu said to be a gourd born, due to gourd (or melon) implicated in the next door to the Mongolian ginger two, so called “Meng Jiangnv”. Meng Jiangnu’s story is not only a long time to spread, by its influence is also very wide area. Different place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folk and the
3
people of different interests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ory made a variety of transformation, so that the legend of Meng Jiangnao showing a very strong regional color.
孟姜女情节概述
According to legend in the Qin Dynasty, there is a surname Meng’s people, planted a melon, melon seedlings along the wall climbed to the ginger knot melon. Melon cooked, a melon across the two homes scoring ah! Open a look, there is a white and fat little girl, then gave her a name called Meng Jiangnv. Meng Jiangyan grown up adults, radius of ten miles, eight miles of the folks, who knows that she is a gentle and kind, practical, smart, but also playing the piano, poetry, writing a good girl. Old couple is to her as a pearl.
At this time, Qin Shi Huang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repair the Great Wall everywhere. There is a man named Fan Xiliang son, is a scholar, scared ran out from home. He ran dry mouth, just want to rest, find some water to drink, suddenly heard a burst of people called shouting and pound run around. The original here is also caught miles! He was too late to run, they missed a wall next to the wall. The original wall is Meng’s back garden. This effort, happened to catch up with Meng ginger girl came out with the mall out
4
of the garden. Meng Jiangnu coldly saw the sponge under the shelter of a person, she and the maid just shouting, Fan Xiliang quickly drilled out, stepped forward to salute begged: “Miss, Miss, do not shout, do not cry, I was fleeing , Save my
life! “
Meng Jiangniang a look, Fan Xiliang is a white scholar look, looks quite handsome, and the maid went back to the reporter. The old man outside the garden to ask Fan Xiliang’s hometown residence, surnamed who, why jumping
into the wall. Fan Xiliang made a verbal answer. Members see him very honest, know the book ceremony, promised to temporarily hide him at home. Fan Xiliang in the Meng family to hide some days, the old couple to see him a table of talent, generous manner, to discuss the move with his husband. Consult with her daughter, daughter also agreed. To Fan Xiliang mention, Fan Gongzi also willing to, this door so that the set of things.
That year, the soldiers wasteland, three days and two people catch the people husband, set the marriage, who is not always left. Old couple of a discussion, chose a good day, invited relatives and friends. Put the two tables banquet, happy to make trouble for a day, two people worship the
5
church. As the saying goes: “people have good fortune, days
are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Small couple married less than three days, suddenly broke into a group of runners, did not say anything, to pull the hard to pull the Fan son to go!
This is obviously a lot of lucky, Meng Jiangnu day crying ah, hope ah! But helplessly looking forward to a year, not only people did not hope that the letter did not hope to come. Meng Jiangniang real assured, no matter how many nights for her husband to do the winter clothes, to personally go to the Great Wall to find her husband. Her father and mother to see her stubborn look, stopped also stopped, promised. Meng Jiangnu beat the whole line of equipment, farewell to the second old, set foot on the trip, Meng Jiangnu has been running north, through a mountain, across a Road water.
Hungry, gnawing mouth cool potatoes; thirsty, drink cold water; tired, sitting on the roadside resting feet. One day, she asked a white - haired old man who had a firewood: “how
far is it from the Great Wall?” Said the old man, “the place
is far from afar, and the Great Wall is still north of You state. Meng Jiangnu thought: “is the Great Wall in the horizon, I have to go to the horizon to find my husband!
6
Meng Jiangnu wind blowing also, under the rain also go. One day, she went to a village before the village, after the shop’s wilderness, the days are dark, people are lacking, went to the temple to go. Breaking the temple big, only half of the deep grass and grimace grinning statue. She was alone a young woman, so incredibly. But she also attend to these, and find a Gala to sleep. Night she dreamed at the table with her husband to learn the book, suddenly heard a burst of knocking the door, that broke into a bunch of people playing the runners. She woke up, the original is the wind broke the doors and windows of the temple in the ring. She sighed, look at the weather will be clear, and took the parcel on the road.
One day, she was exhausted and felt cold. She was about to take a rest, beggons all of a sudden fainted. She woke up, only to find themselves lying on the fellow home of the hot picket. The landlord aunt to her soup below, ginger water, she was grateful, grateful. She had a sweat, that the body a little light, they struggled to continue to hurry. The landlord aunt with tears holding her said: “Your sister, I know you find her husband eager, but you can be hot like charcoal, I can bear to let you go! Your sister, you look at your feet, are
7
Became a blood lump, which is still the foot! “Meng Jiangnu a look at his feet, is not a blood lump. She lived in the old lady home for two days, the disease did not neat and then left. The old lady side tears, while his mouth read: “This is how good daughter! God God, you OK, so that the world’s husband and wife reunion!” Meng Jiangniang finally to
repair the Great Wall of the place. She asked the repair of the Great Wall of migrant workers: Do you know Fan Xiliang where? Ask one, people say do not know. And then inquire about one, people shook his head, she did not know how many people inquire about; only to inquire about the neighboring village repair the Great Wall of migrant workers. The neighboring village of migrant workers warmly led her to find and Fan Xiliang a repair of the Great Wall of migrant workers.
Meng Jiangnv asked: “You big brother, you and Fan
Xiliang a repair the Great Wall?”
Everybody said, “Yes!”
“Fan Xiliang it” you look at me, I look at you. With tears who do not say anything. Meng Jiangnu see this scene, hum sound, hair root at first glance. She stared at me and asked, “My husband is so happy?” Said the man, but hesitated,
8
“Fan Xiliang last month - on - tired - tired of hunger and
death!
“Corpse?”
#from 孟姜女英文简介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Everyone said: “There are too many dead people, buried, supervisors are called to fill the Great Wall inside!”
Everyone voice hardly ever, Meng Jiang female hand patting the Great Wall, they burst into tears. She cried, crying wow Only cried thousands of migrant workers, all bow down tears, only cried sun and moon without light, Tianhundian, only crying autumn sadness, sea Yang Bo. Is crying, suddenly “crashed” a loud noise, the Great Wall like earth shattering like a collapse of a large section, revealing a pile of human bones. So many bones, which one is her husband? She suddenly remembered the hour to listen to the story of the mother said: relatives of the bones can penetrate the blood of their loved ones. She bite the middle finger, drop the blood to the corpse. She carefully identified the broken buckle, recognized her husband’s bones. Jujiang woman
guarding her husband bones, crying to death.
Is crying, Qin Shihuang with brigade troops, patrol side
9
wall, passing from here.
Qin Shi Huang heard Meng Jiangnu crying down the walls, immediately furious, violent thunder. He led the armed forces came under the mountain, to personally deal with Meng Jiangnv. But he saw Meng Jiangnu young and beautiful, delicate and delicate, floral, it is necessary to occupy Meng Jiangnv. Meng Jiangnu where Kenyi it! Qin Shihuang sent a few old ladies to persuade, and sent a book to Zhao Gao with Fengguan Xia 帔 to persuade, Meng
Jiangnu not die from. Finally, Qin Shihuang personally come forward. Meng Jiangnu see the emperor, could not wait for a killed in this eternal emperor. But she was thinking, her husband’s resentment is not reported, Li Min’s hatred did not stretch, how can die in vain? She resisted anger to listen to Qin Shi Huang nonsense. Qin Shi Huang see her do not say anything, that she is willing, and even more energetic to say: “You open it! Just follow me, you want what I give you what, Jinshan Yinshan line!
Meng Jiangniang said: “Jinshan Yinshan I do not want me to comply, as long as you promise three things!
Qin Shihuang said: “Mo said three, that is, thirty by you.
10
You say, this one!”
Meng Jiangniang said: “The first one, have to give my husband tombstones, repair graves, with sandalwood coffin installed.”
Qin Shi Huang heard: “Well, say, should you this one. Soon said the second!”
“This second, you want my husband to wear Ma Dai, playing banner hold cans, with the back of the hearse, led the civil and military Baiguan crying funeral.
Qin Shi Huang one, how can this line! I dignified an emperor, how can we give a small people buried it! “This is not the case, you say the third!
Geng Jiangnian said: “The second no, there is no third!”
Qin Shi Huang look at this frame, do not agree to it, seeing the mouth of the fat touched to eat; promise it, would not let the world ridiculed Another thought: it ridicule ridicule, say who dare to ridicule me, to kill him. Think of him here, said: “Well, I promise you the second.
Meng Jiangniang said: “The third, I want to visit the sea for three days.”
Qin Shihuang said: “This is easy! Well, these three are by
11
you!”
Qin Shi Huang immediately sent to Wan Xiliang
monument, repair graves, the purchase of coffins, ready to worship and worship the white banner. Funeral day, million hi good hearse in the former, Qin Shi Huang followed immediately, wearing a hemp, wearing a filial piety, really a filial piety. Rushed to the funeral finished, Meng Jiangnu and Qin Shihuang said: “We travel to the sea to go, travel well married.” Qin Shi Huang can be really bad. Is beautiful do not know what to do, suddenly listen to “splash” sound,
Meng Jiangnu jumped into the sea!
Qin Shi Huang saw anxious: “fast, fast, hurry to my salvage.”
Salvaged people just a sea, the sea on the Wow - Wow - to set off a monstrous waves. Salvage the people feel bad, hurry on board. This big wave how come so clever it, the original, the dragon princes and the dragon are sympathetic Meng Jiangnu, saw her jump the sea, and quickly received her to the Dragon Palace. Subsequently, the order of shrimp soldiers will be set off, the storm set off waves. Fortunately, Qin Shi Huang fled fast, or was rolled into the sea.
12
小编推荐相关文章:个人简历表格制作模板_个人面试简历表格模板个人简历表格模板_2017最新的个人简历表格电脑制作个人简历表格模板_电脑制作个人求职简历表格制作个人简历表格的模板_个人简历表格免费模板个人简历表格免费模板_2017求职面试简历表格模板大学生个人简历英语范文艾莫个人简历大学生兼职个人简历模板中专个人简历怎么写_中专个人简历范文运营助理简历怎么写_运营助理个人简历范文wps怎么制作个人简历,wps个人简历制作教程考研个人简历模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个人简历范文2017年入党申请书个人简历范本个人简历英文自荐信模板
13
范文五: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1900年至2007年)
期刊篇:
二十世纪20年代:
一、《孟姜女故事的转变》顾颉刚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第二个专号1924年11月23日
——“孟姜女”上全文刊发。顾颉刚组织的“孟姜女”专号讨论持续了9期。孟姜女”
研究专号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的具体发表时间如下: 第69号:1924年11月23
日; 73号:1924年12月21日;76号:1925年1月11日;79号:1925年2月22日;83
号:1925年3月22日; 86号:1925年4月12日;90号:1925年5月11日; 93号:1925
年5月31日;96号:1925年6月21日。
在文献上纷杂的记载和各地的各种传说中界定作为存在意义上的“孟姜女故事”,并
清理(建立)这个故事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演变轨迹。将人们熟悉的传说故事置于历
史发展的脉络中,看到它历经的各个变化阶段,并对其由来做了一个初步的交代。
二、《孟姜女故事研究》顾颉刚 《现代评论》二周年纪念增刊1927年1月1日。该文共三
部分:孟姜女故事历史的系统,地域的系统,研究的结论。《孟姜女故事研究》原为顾颉刚
1926年为《古史辨》第一册所作序言的一部分,因篇幅过长而被删掉,后独立发表。该
文与1924-1925年北大《歌谣周刊》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周刊上的孟姜女
研究专号和讨论文章,均收入王煦华整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一书,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4年。
50年代:
三、《孟姜女故事的原型》饭仑照平作 原载于《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25号。
《孟姜女笔记》饭仑照平作 载于《柿会月报》
《关于孟姜女》饭仑照平作 载于《文学》1958年8月号
60年代:
四、《孟姜女的故事》张信讲述,紫晨整理,《民间文学》1963年2期
70年代:
五、《为孟姜女冤案平反》钟敬文 民间文学1979 年7月号 文中写到一些与“四人帮”联
系在一起的“论客们”认为,杞梁妻拒郊吊的故事转变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是反
进步的孔孟之徒攻击秦始皇的捏造。钟敬文论证,孟姜女故事的这种转变虽然不是历史
上发生的,但是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他说,“民间传说所取材的历史人物,不一定需要
符合他的传记事实,因为它着重的往往是对于社会事象的真实(内在意义的真实)”。
80年代:
六、《孟姜女与秦始皇 》 张紫晨 《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1期)27页>1982年1期)27页>
秦始皇的问题研究。一:认为孟姜女故事中,从齐侯到秦始皇是个不小的变化。而且每
变化—步,都和故事的主题密切相连。齐侯的出现,表现牺梁妻的知礼。城为之崩的出
现,则表现天人感应的思想。而秦始皇的出现,则又有力地表现出人民的苦难和侦怒。
齐侯的从有到无,经历了主题的一次变化。故事中在把梁妻的对面,由齐侯而变为秦始
皇,其变化更大。它不仅只是情节的丰富,而是关系到主题的重大改变。在孟姜女形象
的塑造上,因了这个改变,她也由一个却齐侯的郊吊的知礼者,变成一个不堪受辱,敢
于斗争的反抗者。这就使故事大大加强了人民性,恩想意义显然也大大不同了。可以说,
它抛开齐侯,逐步加入秦始里的演变过程,就是主题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过程。二、秦始
皇之进入孟姜女故事,就故事的组成来说,是有它多方面的酝酿的。并不仅仅因为孟姜
女庙与秦皇岛距离相近的联想之故。它可以说是民间有关的诸种传说的混合体。三、在
秦始皇没有直接出现于故事中之前,孟姜女的结局也是悲惨内,但是秦始皇的出现,无
疑却使孟姜女的结局带上了新的色彩。孟姜女与秦始皇的矛盾纠葛不仅给孟姜女故事增
加了新的血肉,而且也是故事的一个重要发展。它的定型化和普遍化,形成了盂姜女故
事的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七、《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再研究》路工 《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八、《孟姜女故事的多重意义 》王骧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 根
据主要故事资料:新发掘的长篇叙事吴歌《孟姜女》(见《中国歌谣》1985年第6,7期),
试图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民俗的以及文学的五个方面对孟姜女故事进行初步的
探索,认为其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历史观感 ,揭示了一系列旧社会黑暗面 ,展现了所历
各地的风土人情 ,闪露了许多事物的民俗印痕 ,塑造了民间贞烈女的文学形象。
90年代:
九、《对孟姜女传说的再认识———我国母系制遗存现象的一次大规模破坏过程》张岩 文艺
研究 1991年06期
十、《两个故事,两种命运——杞梁妻故事与孟姜女故事比较研究》 屈文焜 《宁夏大学学
报》1992年第1期 作者认为《左传》上的杞梁故事不是孟姜女故事的原型,杞梁
妻故事与孟姜女故事是产生在不同时代的两个故事,它们在流传中互有影响。真正的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只能产生于秦始皇“发卒五十万”修长城之后,而不能早于这
个年代。孟姜女故事的产生与发展,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才能和民间文学
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它还从一个方面说明历史必然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使杞梁妻故事
与孟姜女故事有两个不痛的命运。
十一、孟姜女故事在江南落根的社会原因 吕洪年 远程教育杂志 1995年Z1期 阐述孟姜
女故事在江南落根的社会原因为:一:北方筑长城,南方也遭殃;二:建造南京城,江
南深受害原;三:织造尚松江,万里送寒衣;四:报仇雪耻乡,自古多烈女;五:民意
不可违,传遍古神州。、
十二、《论我国古代四大传说》张元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二期 从美学原理剖析,
认为孟姜女的传说蕴含悲剧美、形象美、崇高美和理想美等美学因素。
十三、《孟姜女故事探索》 高思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10月第24卷
第4期 内容提要: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其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
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杞妻
哭夫,城为之崩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自唐代以来,故事更趋于完整,通过各种文
学形式的改造,人物、情节都有了改变,孟姜女的名字代替了杞梁妻,人物形象更鲜明
动人,情节更丰富,重点突出了暴政造成的社会悲剧。此时,也出现了不同时地的传说。
明清以后,各种考证纷繁复杂。各地建立的姜女祠庙也反映了传说的情况。
21世纪:
十四、《孟姜女传说的流变与思考》周凤月 许昌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 从文化史角度对
孟姜女传说流变进行考察,从文化精神及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出发,探寻流变的动
因,从而浓缩了封建女子的成长道路。孟姜女的故事思想内容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颂扬杞梁妻知礼、善哭;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痛斥秦始皇的残暴、好色淫逸,歌颂人
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从故事本身发展看:情节日趋复杂曲折,“杞梁妻”故事只是
简单交待事实;后来人们为言其悲状,演化出了哭夫崩城,滴血认骨细节;到《王周玉
集》时,一个较完整的描述性民间传说已形成了。随着情节发展,主人公形象日趋丰腴,
特别是后来出现的“送寒衣”、“万里寻夫”等,突出了孟姜女不屈不挠的反钪精神,
主人公投海而死正是这种精神的印证。从此,主人公从苛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发展成为
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这正是封建女子漫长的成长道路的浓缩,也是整个中华民族
气节的发展史。
十五、《中国四大传说中的男性形象》 田茂军 林铁 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内容提要:中
国四大传说中的男性人物可以分为两组形象,一组是由万喜良、牛郎、梁山伯、许仙
构成的陪衬人物形象;一组是以秦始皇、天帝、祝员外、法海构成的反衬人物形象。
两组男性形象各具不同特点和文化意义,与女主人公形成不同的矛质与悲剧冲突,表
现出民间创作的审美特征和民众的价值取向。
十六、《伦理学视界中的孟姜女故事》 曹连观 《文教资料》 2001年06期 从伦理学视角
检视孟姜女故事的源流与传布,从春秋、两汉、到唐五代结合中国传统死亡观阐发其
独特的认识意义 。
十七、日翻九楼夜演孟姜——绍兴盂姜戏初探 徐宏图 《绍兴纹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十八、《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 黄秉泽 宁波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最早,肇始于春秋时期齐国杞梁
妻哭夫崩城传说,经过一千二百年演变,女主人公由齐国无名氏杞梁妻,变为秦朝孟
姜女,由哭倒齐城变为哭倒秦长城。再经过一千多年的民间文学的丰富和发展,终于
嬗变为今天的抨击封建暴政,反映了历代人民道德观、婚姻观的故事。
十九、《悖离:四大传说悲剧结局的一种阐释》刘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3月第22卷第2期 从四大传说中的共同之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反
面研究1、男女主人公社会地位不平等,女富男贫; 2、男女主人公角色错位,女方一
反传统,主动追求,如白娘子之追求许仙,祝英台暗示梁山伯等; 3、性格上女强男弱。
这三方面都表现了与当时民众观念的相悖。四大传说的婚姻形态与民间文学中以团圆
为结局的其他婚恋故事不同,与民众传统的婚姻观念更有着鲜明的距离,所以其悲剧
结局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民众对与现行道德相悖的婚姻形态持否定态度的反
映。
二十、《论汉族四大民间传说在畲族地区发生变异的内外在原因》 姚周辉 温州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2月 第26卷第6期提供了《西瓜精点倒长城》和《孟
姜女出世》的畲族传说。
二十一、《万里长城 解密孟姜女的传说》丁慧倩 《三月风》2006年第01期。
二十二、《“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的实例分析》 曾嵘、朱高亭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03
期 内容摘要:民间故事在其流传过程中有着神态各异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反
映的正是时势、风俗、社会环境以及民众心理的不同及变化。换言之,同一母题而
发生变异的民间叙事,正是流传地人们生活和深层意识的一面镜子。本文选取了孟
姜女这一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以江西广昌孟戏(戏曲也是民间讲述故事的一种形
式)为例,试图说明“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十三、《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以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资料为范
畴》 洪淑苓 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5期 运用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歌仔册
为材料,对孟姜女歌仔册加以仔细研究,希望借以探讨孟姜女故事的叙事特点与其
中的孟姜女形象。本文认为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有四,分别表现在哭之哀、寻
夫送衣、拾骨招魂与祭夫拒秦四段叙事上。歌仔册采用的闽南河洛话语词和语法,
增添了亲切性与趣味性。对于孟姜女形象的塑造,歌仔册很成功地刻画了思春少女、
贤慧妻子、闺中怨妇、勇敢妇人与贞烈女性的形象。
二十四、《孟姜女“三哭”的人文蕴涵》欧阳萍 陈发喜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1期 内容提
要:历代流传的孟姜女故事中,孟姜女有三次哭泣——哭之甚哀、哭变国俗、哭倒
长城。这三次哭泣的诸多方面都不同———时代不同、方式不同、性质不同、目的
不同。每一哭,都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各种不同层面、不同意义的人
文情韵,试将其进行揭示,以昭示中国哭文化之一隅。
二十五、《孟姜女其人源流考》 郭传联,陈同英 管子学刊 2007年第3期 认为孟姜女称谓
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起初是泛指姜姓家族中的大姑娘和齐国的美貌女子,后来由于
杞梁妻这个心灵美的典型人物的出现,才使孟姜女的形象趋于完美,并开始有了实际
的内容。
二十六、《孟姜女故事的起源与流传》 王玲玲 《史海钩沉 》2007年第4期 简述了孟姜女
事迹的早期记载、故事演变及戏曲中的孟姜女。还阐述了清代对孟姜女故事的四派
不同看法。
二十七、《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 刘高远
阐述了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一、从“守礼”模范到“变俗”英雄;二、从
“哭夫”到“崩城”;三、从将军夫人“杞梁妻”到民妇“孟姜女”;四、从春秋到
秦朝的转变。
论著篇:(孟姜女故事研究的主要论著)
1.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
2.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册》,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
3.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二册》,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9年。
第1册集中反映了顾颉刚研究孟姜女传说的观点、方法与结论。他把传说材料分别列成“历史的系统”和“地域的系统”,进行归纳和比较。在历史系统中,他指出孟姜女传说发端于春秋时代杞梁妻哭夫的史迹,以后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理解要求在传述过程中使它发生了多次的转变,包括两次较大的转变。在地域系统中,他着重论述了传说的地理分布,并指出传说的传播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因各地风俗的不同而使传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顾颉刚在孟姜女故事研究中辨析了传说在人民口头上和文人学者的笔下的不同,指出群众才是孟姜女传说的真正创造者。它廓清了长期以来加在孟姜女传说上的礼教迷雾。其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到现在仍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它在研究方法方面把历史文献材料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的研究曾产生过不小影响。
4.路工编《孟姜女万里寻夫集》,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
5.鲍?李福清《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问题》 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丛书,东方文学出版社,1961年
其书收集关于秦始皇以及有关他的各种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对顾颉刚路工等中国学者对盂姜女传说的研究进行评说,还对“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柜梁之妻”质疑。思考孟姜女传说最早产生于什么时代,并从宝卷看佛教对孟姜女作品的影响。研究了现代记载的散文体孟姜女传说,以对中国民间文学体裁的探讨为基本论点。
6.贵县教育局、贵县工农师范编:《孟姜女是一株尊儒反法的大毒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
7.中国民研会河北分会、秦皇岛市文联编:《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内部发行,1983年。
8.中国民研会河北分会、秦皇岛市文联编:《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资料续编》,内部发行,1983年。
9.秦皇岛市文联编:《孟姜女故事学术研究资料集》,内部发行,1983年。 10.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选》,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 11.杨振良:《孟姜女故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12.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3.顾颉刚、钟敬文等著:《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其中收录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顾颉刚 选自《歌谣》周刊 69号 《杞梁妻的哭崩梁山 》顾颉刚 1925年4月9日选自《歌谣》周刊 86号 《杞梁妻哭崩的城》顾颉刚 1925年6月28日 选自《歌谣》周刊 93号 《杞梁姓名的递变与哭崩之城的递变 》魏建功 选自《歌谣》周刊 86号 《敦煌写本中之孟姜女小唱》 刘复 选自《歌谣》周刊 83号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顾颉刚 1925年9月21日(选自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期)
《孟姜女故事研究》 顾颉刚 1927年1月(现代评论第二周年增刊)
《为孟姜女冤案平反——批驳“四人帮”追随者的谬论》 钟敬文 1978年9月初稿 1979年2月末改订 《民间文学》1979年第7期
《孟姜女故事的人民性及其他》 路工 1955年6月25日于北京 《孟姜女万里寻夫集》前言 中华书局印行
《孟姜女与秦始皇 》张紫晨 1981年 7月《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1982年一期)27页>1982年一期)27页><为孟姜女冤案平反>一文的补充》 刘守华 1979年11月于武昌
《孟姜女故事的原型》饭仑照平作 王汝澜 译 原载于《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25号 《关于李福清孟姜女研究专著的概述》 马昌仪
14.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办:《民间文艺季刊》(孟姜女传说研究专辑),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期。
15.贺学君:《中国四大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898年。
16.巫瑞书:《孟姜女传说与湖湘文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孟姜女传说与湖湘
文化》 对澧州嘉山孟姜女传说渊源进行探索,分本土和外来之源。在孟姜女传说流传的
北、西、南、东四大支系中选择“澧州孟姜女”(“南宗”),从湖湘文化的高度及民间文
学的视角入手进行专门探讨。从“澧州孟姜女”的文化生态(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及其
传说(故事)、歌谣、戏曲、风俗;以及与文人文学、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逐一进行剖
析。最后,归结到探讨“澧州孟姜女”的社会价值。
17.黄瑞旗:《孟姜女故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先秦到六朝的杞梁妻
传说,隋唐五代的孟仲姿传奇与孟姜女故事, 宋、元、明、清的孟姜女故事 ,民間口傳
的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故事的整理研究 。
18.顾颉刚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6年。 19.施爱东著,《孟姜女哭长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简介
为孟姜女冤案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