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2011级2班汤佳音
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是扑朔迷离的,读者不能把他只定位成一个片面的形象,有一句话说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已经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人。
之所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性格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他既勇敢,又懦弱。在面对雷欧提斯的挑战的时候;在面对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的时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时候,他是勇敢的。但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对于复仇的犹豫不决,对于他母亲的爱狠交织,面对他叔父即位,迎娶他母亲,哈姆雷特十分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的发生。 他,有时候显得很单纯。比如安排一场戏剧,让自己以前刻意的装疯的努力前功尽弃,比如他在国王祈祷的时候有复仇的机会,却因为迂腐而放弃了。“他现在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是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了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 他,有时候又显得很虚伪,比如对于奥菲丽亚的“爱情”。哈姆雷特对奥菲丽亚有没有爱呢?可以说有了一点,但还是忏悔多于痛苦。怜惜后悔多于爱。他其实是在看见奥菲丽亚这个昔日的无知少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失去亲人、失去理智、失去生命后,情不自禁而产生的后悔,在这种心态下,他才跳进奥菲丽亚的墓中忏悔。
他,同时又在许多时候显得很迷茫。“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刚刚发生在哈姆雷特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那时他只是个无忧无虑的王子。而现在,突如其来的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最后,毒酒和毒剑结束了一切,一场宫廷悲剧最终落幕。奸王虽死,但哈姆雷特也付出了失去自己、朋友、母后生命的代价。我们不能以一笔交易来看待这场复仇悲剧值或不值。但是,如果哈姆雷特没死,他一定会成为最得人心,最仁慈,最宽容的丹麦国王。
历史烟云早以将一代代王朝覆灭,一个个王侯将相堙没,时间的鸿流之中,我们还记得一部《哈姆雷特》,它给予我们永远的关于人性,关于未来的思考。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霍拉旭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本剧是围绕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劳斯迪所害的真相,并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斯迪,自己了毒发自亡。 在人物刻画上,莎翁可谓是煞费苦心。剧中人物的语言充分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环境是相矛盾很有复杂性的。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
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歌德说过:“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而他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因如此,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本剧表现得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某个故事,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矛盾的缩影,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为我们指引航向。所以说: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犹豫、懦弱、多疑、没有决心的性格人物。通过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哈姆雷特有几次很好的复仇机会都因为他的犹豫而错失。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剑负毒死去。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的王宫,阴森的风吹出血腥的气息,四具王公贵胄尸体躺在横流的血泊中。悲剧的产生不仅仅在于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种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悲剧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怀,之所以迟迟没有复仇,在于他看到了“丹麦像一座监狱”的人类命运的普遍性,但是即使这样,主人公仍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从悲剧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和力量,即为崇高。
悲剧冲突的结局走向了敌对双方的失败和毁灭。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正义力量与敌对势力的抗争,抗争演化的具体形态——行动和对抗主体的最终毁灭构成了悲剧哲学的主要内容。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2010-11-03 18:06
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如突兀异峰崛起于英国文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主人翁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犹豫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等。哈姆莱特一生的
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二重结合。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 6
1.请举出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两句经典台词,并作简要赏析。
答:“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的揶揄,涵盖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脆弱的性格弱点,这成为世人对女性的共性认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莱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后成为人们面对两难抉择时的共同心声。“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哈姆雷特对人的礼赞,成为人文主义最经典的宣言。
2.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重任,他为什么有意装作疯子?
答: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3.哈姆雷特并非“完人”,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一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4.简析《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及其意义。
答:《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
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5.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为父报仇过程中优柔寡断,由于复仇任务的艰巨和自身力量的不足,同时出于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他找不到复仇和变革的途径,这使得他长于思考,行动迟缓。
6.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清说出是哪四重?
答:四重误杀是: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克劳迪斯误杀王后葛露特、哈姆雷特误杀雷欧提斯。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
7.请写出《哈姆莱特》中国王克劳狄斯的第三个阴谋,并指出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答: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让雷欧提斯偷偷换上利剑,并且准备好毒酒庆祝哈姆莱特胜利,双管齐下,确保杀死哈姆莱特。这个阴谋是矛盾冲突的高潮。
8.《哈姆雷特》精心结构。作为一个复仇故事,它有三条线索,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请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三条线索,并分出主次。
答:三条线索: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篡权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纽斯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它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
9、分析“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所表现出的哈姆雷特内心世界。
答:“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不仅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也是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的钥匙。
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但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但客观上任务的艰巨和敌人的强大、主观上反对暴力而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出现内心的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作者运用“独白”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独白”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哈姆雷特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全剧中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出现六次,有的戏剧性很强,有的富于哲理,都有助于揭示性格。
10、《哈姆莱特》在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莎士比亚善于把人物放入典型环境中刻画。《哈姆莱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之间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构成了主人公生活的典型环境。这种典型环境决定了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及其变化,也只有联系全剧的内容及背景,才能理解主人公性格的复杂性,因而典型环境的描写显得极为重要。本剧围绕中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选取了从宫廷到家庭、从军士守卫到人民造反、从深闺到墓地、从剧场到比武场等大量题材,成功地描绘出了典型人物生存其中的典型环境。
11、《哈姆莱特》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答:《哈姆莱特》的情节生动、丰富。《哈姆莱特》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在复仇的情节之外,还配合了爱情、友谊、亲子关系等次要情节,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主人公的父死母嫁、整个朝廷的荒淫无耻、爱情的挫折、友谊的背叛,造成思想的矛盾、忧郁;经过启发、斗争,又终于冲破忧郁而倾向于行动。这也是造成人物性格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剧还恰到好处地穿插些微喜剧情节,既避免了剧情的过于沉沉闷,也契合生活实际,且悲喜互映,强化了悲剧效果。如埋葬奥菲利娅一场,以两个小丑(掘墓人)对话的可笑和轻浮,反衬死者之死的悲哀与沉重。
12、《哈姆莱特》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
答:《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不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是对立
的,性格也造成对比,一个是内向性的,一个是外向性的。
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也成对比,一个佯狂,一个真疯。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个贵族青年同怀为父报仇的心事,而做法各不相同,性格也各异:哈姆莱特慎重,雷欧提斯轻率卤莽,福丁布拉斯则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忧郁,但并非一成不变。他本是无忧无虑、抱负非凡的时代新青年,遇惨变而忧郁,又终从忧郁中解脱出来。
13、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分析。
根源:理想破灭,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为了篡权,弟弟居然暗杀自己的哥哥——“人,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爱情,也不坚贞,父王死去不到两个月,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居然匆匆地改嫁奸王,钻进乱伦的衾被;友谊,也不可靠,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的私利,甘做奸王的暗探来窥视行踪;就连信誓旦旦的情人,也不自觉成为篡权者的工具。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理想破灭,使他承受不了这超负荷的压力,陷入于精神危机,产生了忧郁。
14、哈姆雷特犹豫的原因
敌强我弱——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 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 "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
任务艰巨——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
15、哈姆雷特性格犹豫的表现
拙于行动——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
不知如何行动——他决心行动而又不知如何行动,他很不容易等到一个杀掉奸王的机会,克牢狄斯在祈祷,只需抽刀一击,就能为父报仇,然而,灵魂进入天堂还是滚入地狱的无用考虑又使他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16、哈姆雷特的悲剧原因。
首先,反动势力强大。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
其次,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1)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与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2)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
17、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
首先,主观上犹豫不决:认为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还担心自己的行动起不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其次,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有责任和义务在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改造现实重整乾坤。相比之下,仅仅为父报仇就要简单得多。哈姆雷特所怀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好它。
再次,哈姆雷特延宕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18、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哈姆雷特是具有新型世界观的文武全才,是朵举世瞩目的娇花,如果登上王位,自然是开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统一国家的理想。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
19、《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
(1)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
(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其间的起伏变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炙斯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在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性格。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使“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3)人物的个性化。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容冲突。二是善于在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
(4)语言丰富多彩。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二是语言的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情境。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富于哲理,有时则是充满市井俚语,因场合、心境不同而不同。
20、哈姆雷特的思想艺术成就(主题)
(1)通过哈姆雷特之口,传达出16世纪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社会观和宇宙观。A、赞美人,蔑视神。B、反对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平等互爱。C、谴责战争,同情人民的苦难D、尊崇理性,注重科学的求实精神。
(2)反对封建暴君,提倡开明君主制。
(3)借古喻今,借丹麦的故事,反映16世纪英国的现实,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 约3800字。
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分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创作于1601年。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
哈姆雷特国王刚去世未满两个月就改嫁丈夫的弟弟葛夫,而这个婚礼在当时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因为葛夫是个邪恶、性情卑劣之人,自然而然在人民的心里起了一个疑心,是葛夫谋杀了前任国王。他十分不明白为何母亲判作两人,在父亲去世未满两个月,就再婚了。他的母亲及新任国王让他快乐,但他依旧穿著丧服,不肯脱去,他怀疑叔父给他父亲致死的理由─被毒蛇咬死的真实性。他一直认为母亲和葛夫就是那毒蛇,共同谋害了他的父亲,这个疑虑使他心神不安。现在又有一个谣言满天飞,有一个十分像先王的鬼魂出现在午夜十二点时,他欲言又止,一下子就消失。于是哈姆雷特就前去观看,他看见了那鬼魂,于是追了去,来到一空地,鬼魂终于开口说道“儿啊!我是你的父王,我是被我的弟弟葛夫害死的,他趁着我睡着时,拿着毒草汁渗入我的耳里,使我悲苦的灵魂无法安睡。儿啊!你的母亲不
能为我守节,证明她的虚伪,你可以为我报仇,但绝不能加害于你的母亲,就让她听天由命好了,让她受天良发现的责备好了。”就这样,鬼魂消失了,哈姆雷特答应为他父亲报仇。哈姆雷特要他的部属不准透露他遇见了鬼魂,但实际上他的精神已受到惊吓,他有点恍惚。一方面他害怕他报仇的计画引起叔父的疑心,另一方面又害怕叔父有加害于他的心态,于是他决定伪装于疯癫之下。他们认为他一定是太思念先王而如此的或是因为爱情的缘故。因为哈姆雷特爱慕一位名叫可莉的女孩,她是大臣的女儿,在他发疯之前,曾送过情书及戒指给她,在他发疯之后,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因此哈姆雷特的叔父及母亲都认为一定是爱情的缘故。可莉是个好女孩,并不因为哈姆雷特变成如此, 哈姆雷特是具有新型世界观的文武全才,是朵举世瞩目的娇花,如果登上王位,自然是开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统一国家的理想。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
⑴ 忧郁
A.忧郁之源----理想破灭
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
人类,并不美好,下贱的克牢狄斯一旦爬上王位,很多人对他阿谀逢迎,"如今诚实的人,一万个人中也没有一个! " 为了篡权,弟弟居然暗杀自己的哥哥 ---- "人,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人间,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原。
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又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爱情,也不坚贞,父王死去不到两个月,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居然匆匆地改嫁奸王,钻进乱伦的衾被, 就是畜牲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
友谊,也不可靠,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的私利,甘做奸王的暗探来窥视行踪;就连信誓旦旦的情人,也不自觉成为篡权者的工具。
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理想破灭,使他承受不了这超负荷的压力,陷入于精神危机,产生了忧郁。
B.忧郁之深
深刻洞察力 ---- 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
继续探索 ---- 他在精神危机里继续进行精神探索,又发现更新,更严重的社会罪恶,这些新的罪恶又带来他忧郁的进一步升级,达到常人达不到的深度与广度。
C.忧郁之久
忧郁 ---- 贯穿剧目的始终。
从他穿着丧服登场,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装疯,到戏中作戏,到后宫劝母,到海上窥奸,到墓场葬礼,到宫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后毁灭,忧郁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因而, 没有忧郁,也就没有哈姆雷特。
⑵犹豫
A.犹豫原因
敌强我弱---- 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
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 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 "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
任务艰巨----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
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 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
B.犹豫表现
拙于行动 ---- 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
不知如何行动 ---- 他决心行动而又不知如何行动, 他很不容易等到一个杀掉奸王的机会,克牢狄斯在祈祷,只需抽刀一击,就能为父报仇,然而,灵魂进入天堂还是滚入地狱的无用考虑又使他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C.犹豫结果
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之策,只落得个苦闷彷徨,忧郁犹豫。
结果,行动的犹豫,导致了他的毁灭。
4.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哈姆雷特的毁灭, 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
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
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
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主要人物:克劳狄斯、奥菲利娅
4、反映的16世纪末英国现实: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国家;恶人当道、阴谋成风的朝庭;奸诈残暴、荒淫奢侈的统治者。――英国现实中存在的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
5、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6、悲剧原因:哈姆雷特自身的心理弱点,也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7、形象塑造手法:首先,塑造一个性格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形象。其次,在发展中,内外双重矛盾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演变过程,用独白和旁白表现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现思考、认识与自责、怀疑。
8、克劳狄斯形象:封建主和暴君的残忍,阴谋家的野心和阴险,集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阴谋家于一身,代表文艺复兴新旧交替时期的所有罪恶。
9、哈姆雷特延宕的原因:首先,认为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其次,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的特点,性格发展的阶段性,延宕问题,精神分析学解释的再思考。《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情节的生动丰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多种艺术成分的融合。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矛盾复杂的性格彰显悲剧命运
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巨作《哈姆雷特》,以其生动丰富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艺术特点,征服了当时乃至现代的无数读者,尤其是主人公哈姆雷特矛盾复杂的性格,加之深刻的社会背景,更让人深思,不仅彰显了人物的个人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悲剧命运的真实
写照。
一. 完美理想主义者坠入残酷黑暗现实
哈姆雷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从小过着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受千人尊敬万人爱戴,后来又到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良好的精神教育,加之父母的宠爱,不得不说,他之前是过着一种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由于很少接触世界黑暗的一面,因此形成的一种趋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相信世间所有的真善美,向往着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和一个和平安乐的社会。
可所有的幻想都随着父亲的突然惨死,叔叔的阴谋篡位,母亲不顾廉耻的改嫁而迅速化为泡影。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私利而甘愿做罪恶者的眼线,连自己深爱着的奥菲利亚也对自己无端猜测和刺探,接二连三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瞬间坠入了残酷黑暗的现实深渊。 一面是杀父之仇的切齿之痛,父亲亡灵的声声追讨,另一面是对生命价值严肃思考,与生俱来的忧郁秉性.哈姆雷特在这二者之间苦苦的徘徊."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那个没有人回来的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还不知
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 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失去了行动的名分."
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思想冲突中,哈姆雷特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人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可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 "这里"哈姆雷特是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讲的这段话,"这是哈姆雷特对人的地位的怀疑,也是哈姆雷特的一种时代秩序观念的反映.他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人性的虚伪,世态的炎凉,天道的不公,最后,终于到达了这种怀疑状态的顶点:"生存还是毁灭 "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复仇,有重振国家.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超负荷的思考,无疑对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刻他所面临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辱屈从,要么反抗,内心强烈的愤怒与责任感,加之父亲魂魄的驱使,使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但人物本身具有的软弱性使他的反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不彻底性,也折射出了最终的悲剧命运。
二.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当哈姆雷特听了父亲鬼魂的话,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 ?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的了!呸!呸!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最终他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想到了上演戏来证明叔叔的罪恶行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他不仅考虑到了自己的命运,更考虑到了人类的生存与毁灭,不愧是思想上的巨人。 ?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办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在大言不惭地说:
‘这件事需要做。’可是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像鹿逐一般的健忘呢,还是还是因为三分怯懦一分智慧的过于审慎的顾虑?他过多的顾虑让他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甚至在杀父仇人祈祷的时候还在考虑杀一个正在祈祷的人,那个人死后会上天堂的事情而错失了良机,最后造就了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的这种性格不单单是个人的特征,也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的普遍特征,究其原因,也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社会动荡,官场狡诈,民怨沸腾,人文主义者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孤立与无助,这也是时代的悲剧。
三. 善良与邪恶,伟大与渺小的化身
哈姆雷特的性格中,存在着极其善良的一面。在最初,他对待父母,有一颗孝心,对待朋友,有一颗诚心,对待爱情,又是那样的忠贞与执着。
他的伟大表现在,他不仅仅想到了要为父报仇的个人恩怨,更想到了要拯救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他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不幸,想到了整个社会的不幸,认
识到了自己肩负着?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大我?的体现。
但是他也曾为了复仇而不择手段,他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了死路,他误杀了波洛涅斯后,却表现得异常冷漠,甚至对自己深爱过的奥菲利亚也十分绝情,这也是他恶的一面的真实写照。
他的性格中,也有其狭隘渺小的一面。曾经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哈姆雷特,在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之后,虽然认清了某些事情的本质,但却决然的否定了一切生活中的美好,变得狭隘而偏激了。?生活在汗臭垢腻的棉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他对于母亲是如此嘲弄,对于奥菲利亚是如此践踏,虽然母亲有着她罪恶的一面,但她对于哈姆雷特的亲情却是真的,而奥菲利亚,也不过是恶势力斗争中的一个工具,一枚棋子而已,也有着自己的苦涩与无奈,这一点,哈姆雷特却看不到,这也是他思想中渺小狭隘的一面。
也正是他的这种善良与邪恶,伟大与渺小并存的矛盾性格,导致了他行动上的犹豫与冲动,揭示了最终的悲惨结局。
总之,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时代的典型代表,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不仅是个人的特征,更是时代的产物,因此,哈姆雷特的悲惨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不管是他的善与恶,伟大与渺小,反抗与软弱,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他的悲剧收场,也正彰显了那个时代某一群人的悲剧命运。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分析及其造成悲剧的原
因
北大中文论坛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已经在西方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导演和批评家往往把这出戏当作自己的毕业课题;翻译家总想译一译这部作品;演员总想演一演这个角色。三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种种不同的译本,种种不同的演出,真是五光十色。
《哈姆莱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被人们讨论最多的一部悲剧了。并且还由此而产生了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悲剧主要是讲哈姆莱特复仇的故事。从德国人文主义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学毕业回国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经历了人世间的极大痛苦:首先是父亲的去世,而且是死的不明不白;然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下嫁给了她的弟弟——哈姆莱特的叔叔——新的国王。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承
受,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就像他与好友霍拉旭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对话中谈到的: 霍拉旭:殿下,我是来参加您的父王的葬礼的。
哈姆莱特:请你不要取笑,我的同学;我想你是来参加我的母后的婚礼的。 霍拉旭:真的,殿下,这两件事情相去得太近了。
哈姆莱特:这是一举两便的方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宴上的宾客。①
老国王哈姆莱特品德高尚,治国有方,是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哈姆莱特心目中最完美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无愧于哈姆莱特关于人的那段赞美的:“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父死母嫁,叔叔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沉重的打击。从他心爱的母亲迅速改嫁,使他联想到女性的共同弱点,说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第一幕第二场)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他把自己的私仇和社会上普遍的罪恶现象联系起来,看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第一幕,第五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座监狱”(第二幕,第二场)。他想维护理想,改革现实,靠自己个人力量“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第一幕,第五场),又觉力不从心,结果引起内尽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一再思考,犹豫,延宕,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Tobe,ornottobe.)”(第三幕第一场)的问题。重重的顾虑使他的精神越来越忧郁。他深怕被叔叔看出破绽,有所提防,就装作失恋后发疯。他又怕鬼魂所言不实,就把鬼魂讲的谋杀情节编成戏,叫戏子扮演给国王和王后看,国王看了果然脸色大变,不等终场便仓惶离去,说明他心里有鬼。接着哈姆莱特单独会见他母亲,当面斥责她无情无义,随后发现帷幕后有人偷听,以为是叔叔,就一剑刺去,结果错杀了他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由此觉察到哈姆莱特可能对他不利,于是便想除去他。他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结果哈姆莱特发现了他的阴谋,中途折回。这时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他哥哥雷欧提斯受克劳狄斯挑拨,决心找哈姆莱特决斗,并在剑上涂了毒药,要杀死哈姆莱特以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又准备了毒酒,万一哈姆莱特逃过毒剑,再用毒酒把他毒死。决斗时,雷欧提斯和克劳狄斯均为哈姆莱特所杀,他母亲误饮了毒酒,他自己也中了毒剑,四人同归于
尽。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人公哈姆莱特。他是一个受过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新人。他从威登堡大学回来,心里有的是全新的思想。他一回家就看到了巨大的变故:父死母嫁,叔叔成为了新的国王。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来的太突然了,让他没有时间来适应,没有思想准备去接受。然而他的一次与父亲的鬼魂的交谈却使他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又起一层波澜。他的父亲告诉他,他的叔叔弑兄篡位!这使得哈姆莱特不得不开始了为父报仇的计划。为了不引起叔叔的疑心,他首先装疯,然后又用“戏中戏”的方法证实了父亲的鬼魂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就下定了决心为父报仇。然而报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的叔叔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家伙。他人面兽心,骗得了他母亲的信任,使她甘心受他反指使。他还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骗得了一帮朝臣的拥戴,像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正像老王的鬼魂对他评价的那样:“那个乱伦的、奸淫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无耻的兽欲。啊,哈姆莱特,那是一个多么卑鄙无耻的叛徒!”(第一幕,第五场)。所以,对哈姆莱特来说,他的复仇行动是有阻力的。其实如果他不是丹麦的王子,只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话,他的复仇也不会如此麻烦,他只要找个机会把他的叔叔克劳狄斯一剑刺死即可。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是丹麦的王子,他不仅仅担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把他的国家从他叔叔的手中解救出来。于是复仇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他也没有退缩,他在努力地寻找机会。有一次,他的叔叔在进行忏悔,哈姆莱特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他一剑刺死。可是他说“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第三幕,第三场)其实我们可以想像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因为他是一个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不可能笃信那些旧的宗教迷信。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一方面。可见,他的性格中的弱点使他的思考多于他的行动,他是思考得太多了。他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所以,他的行动是迟缓的,是犹豫的。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优点,可以使克劳狄斯不会过早地发现他的计划,我们暂且把它叫做镇静。他可能正在寻找一种比较完美的解决办法,他
想把这件事情妥善地解决,他想尽量地考虑得周到一点。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考虑过周,才给了克劳狄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才使他意识到了哈姆莱特对他不利,才使他想出了让英王替自己把哈姆莱特杀死的阴谋。如果这时哈姆莱特在回国之后,像雷欧提斯一样,立即召集群众,反抗暴君的统治,其实这样是很简单的,因为连克劳狄斯都不止一次地承认他是受国民的拥戴的,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是他没有,这是他又一次失去了机会。一次次的丧失良机,使他的复仇计划终于泡汤了。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悲剧的所在。 也许我们还可以从剧中找出另外一条线索,就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本来,哈姆莱特是热恋着奥菲利娅的。这我们可以从奥菲利娅的口中得知,也可以从波洛涅斯对国王和王后的谈话中得知。但是我们的王子为了复仇,不仅没有和奥菲利娅成为和美的恋人,却为了复仇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哈姆莱特把自己的复仇重任看得比奥菲利娅要重要得多,这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如果单从奥菲利娅一方面来看,她与我国的传统女性是有那么一些雷同之处的。知识较浅薄,见识较狭隘,缺乏自身的见解……诸如此类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对父兄有着绝对的尊敬与听从。在我国传统礼教之中,对女子的基本要求便是“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由奥菲利娅与其父亲波洛涅斯之间的应答可窥得一二,其对父兄也有着恭敬且近乎盲从的态度。如,奥菲利娅告知父亲波洛涅斯哈姆莱特对她的誓言,但父亲波洛涅斯却认为哈姆莱特别有用心,并在基于保护女儿前提下,严禁女儿之交往。面对父亲的严厉的言词,奥菲利娅的答复是“我一定听从您的话”。奥菲利娅是爱着哈姆莱特的,至少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哈姆雷莱特这英俊的王子占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在父兄强烈且略带抨击的措词中,奥菲利娅的响应竟不是辩护,也不是反驳,而是乖乖的顺从与接受。若从现代女性的观念上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即使所有人反对,即使你并不确定你所爱之人的心思,但你一定会是主动的一方,主动去接近,主动去了解,更甚地主动去追求,而非逆来顺受的乖乖承受所有人在你身上所作的安排。正如同所有在道德上受约束受压迫的中国妇女一样,我们相信奥菲利娅的内心也有着非常大的压力。打从一开始哈姆莱特的求爱,父兄的拒绝,至哈姆莱特的精神失常〈奥菲利娅并不知道此乃哈姆莱特之计策〉,甚至直到最后,自己
最亲爱的父亲竟死于自己的爱人手中。一切惊慌、无奈、害怕、悲惨的事,幸或不幸,这温柔的女子都只是默默地承受,没有埋怨,没有诅咒,甚至也没有想过要试图反抗,如此被动,如此地受委屈,而在把一切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后,又怎能要求这纤细的女子不崩溃呢?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最终致使这无心机与陷害他人心理的天使,竟以发疯并溺死于水中这般悲惨的结局画下了生命的休止符。似乎,“压抑”及“承受”是她唯一一件能做的事情了。试想,如此的性格,如此的温柔,如此的逆来顺受,怎会不成为悲剧性的人物呢?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奥菲利娅的悲剧也是基本上由她的性格中的弱点造成的。 纵观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哈姆莱特》这一悲剧中,不管是王子的复仇悲剧,还是他与他的爱人奥菲利娅之间的爱情悲剧,都是由他们性格中的弱点所造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出了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古希腊的悲剧的不同之处,一是命运悲剧,一是性格悲剧。但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二者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莎士比亚的悲剧甚至比古希腊的悲剧要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还形成了一种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学问——莎学。莎士比亚的伟大由此也可见一斑。
①:《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论〈哈姆雷特〉》,卞之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页。
②:《哈姆莱特》,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一幕,第二场)。以下译文原文如无特别说明,均引自该书。
①:那时人们相信,在进行忏悔时死去会进入天堂。
②:第四幕第三场中,克劳狄斯说:“可是我们又不能把严刑峻法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他们喜欢一个人,只凭眼睛,不凭理智;我要是处罚了他,他们只看见我的刑罚的苛责酷,却不想到他犯的是什么重罪。”第四幕第七场中,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他们盲目的崇拜像一道使树木变成石块的魔泉一样,会把他戴的镣铐也当作光荣。” ③:第一幕第三场中,奥菲利娅曾对她的父亲说:“父亲,他(哈姆莱特)曾经屡次向我表示他的爱情。”
④:第二幕第二场中,波洛涅斯曾把哈姆莱特写给奥菲利娅的情书念给国王和王后听。
4.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哈姆雷特的毁灭, 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
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
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
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主要人物:克劳狄斯、奥菲利娅
4、反映的16世纪末英国现实: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国家;恶人当道、阴谋成风的朝庭;奸诈残暴、荒淫奢侈的统治者。――英国现实中存在的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
5、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6、悲剧原因:哈姆雷特自身的心理弱点,也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7、形象塑造手法:首先,塑造一个性格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形象。其次,在发展中,内外双重矛盾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演变过程,用独白和旁白表现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现思考、认识与自责、怀疑。
8、克劳狄斯形象:封建主和暴君的残忍,阴谋家的野心和阴险,集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阴谋家于一身,代表文艺复兴新旧交替时期的所有罪恶。
9、哈姆雷特延宕的原因:首先,认为应该有正当的名分,必须让克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其次,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的特点,性格发展的阶段性,延宕问题,精神分析学解释的再思考。《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情节的生动丰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多种艺术成分的融合。
哈姆雷特堪称是一位文学世界里的典型怪人,他的面目至今仍不够清晰,虽然大批专家学者曾对其进行过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却五花八门,难以统一,以至于留下这样一种说法:“一百个人的心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不过我觉得,哈姆雷特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的阅读误会,并非是源于他本人的思想深邃和性格多面,而是与作者莎士比亚的思维跳跃有关。而且,当写作完成后,跳跃所产生的矛盾之处并未得到作者很好的清理和修复,以至于我们看到在成品的《哈姆雷特》中漏洞频出,太多的漏洞也造成了哈姆雷特的太多自相矛盾之处,也最终导致了他的面目不清。不过,这种不清却是文学评论家们所喜欢看到的,因为哈姆雷特身上的
这种疏漏无疑是他们施展武功的理想舞台。
尽管莎士比亚是一位充满哲学意味的戏剧写作者,但他的戏剧作品毕竟是为当时演出所写的即景之作。在个别的局部,气势磅礴且哲味浓郁的人物独白常能将品的主题引向深邃思考的流域,但在总体方面,为了照顾当时受众的接受能力,他必然要设法让自己的作品能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被观众所理解,这就决定了莎翁戏剧的通俗性和畅销性,当通俗和畅销成为作品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时,严谨的思考只能退而求其次,以至于有时候为了获得理想的戏剧演出效果,作者不得不让人物背弃已经显形的性格,转而让人物去做与其性格完全背道而驰的另外一种陌生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自然没法不是一个面目多元的模糊王子了。
不过,在模糊的面目之外,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哈姆雷特的一些其他清晰特征的,比如他的复仇动机。在外表层面,哈姆雷特的复仇当然是源于杀父之仇,但外表之下,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说到对母亲改嫁他人的怨恨,但纵观全剧,后一种动机始终是依附杀父之仇存在的,它自己从来没有单独成为复仇的理由,显然,哈姆雷特的主要复仇动机还是源于杀父。
但在第三幕第二景里,当他和好友何瑞修用编造父亲死亡过程的戏,探测国王内心,并且确定他确实是杀父凶手后,哈姆雷特表现出的却不是悲伤,也不是愤怒,而是某种暗自的喜悦。当然可以把这种喜悦理解成是探测计划获得成功的一种潜在兴奋,暂且算作情理之中。但是稍后在与母亲的对话中,哈姆雷特则完全没有了这样的超脱,他的愤怒溢于言表,语言中充满了对母亲改嫁叔父的刻毒怨恨。在联想到在哈姆雷特遇到父亲的鬼魂(即不知父亲是遭人谋害)之前,他就对母亲和叔叔充满了怨恨的情绪,便可以很容易当初这样的结论:所谓杀父之故不过是哈姆雷特施以复仇的一个借口,他的复仇肯定另有动机。根据作品的交代,构成他复仇最可能动机的应该是母亲的改嫁。
在第四幕里,母亲看不到老国王的鬼魂,而且作品里也没有交代她是否参与了新国王的谋杀(甚至她知情与否也没有明确交代),作品里只交代了她无怨无悔地嫁给了新国王,即原来丈夫的弟弟,而通过偶尔交代的片言只语来看,你完全不能否定她与新国王之间爱情的存在。在哈姆雷特的伦理标准参照之下,她的母亲自然罪过不轻,但抛开哈姆雷特的有色眼睛,也不涉及杀人与否,显然为了感情而另嫁他人,在情理上并无不妥,反而哈姆雷特刻板的从一而终思维才显得充满了教条性和严酷性。
沿着哈姆雷特显现的性格,倘若他没死而成为丹麦国王的话,那他极有可能变成一个时而流露厌世情绪的暴君。关于哈姆雷特性格暴躁残酷的一面,在他指示演员按照他的要求编排新戏的一幕就有明显体现,他对那个演员说:“你若是像他们一般演员似的高吟朗诵,那我还不如请街
上传报的人来读呢,那种??的人,我恨不得抽他一顿鞭子,所以请你不要如此。”在请求好友何瑞修帮忙的时候,哈姆雷特的开场白是对对方的无尽赞美,称他是自己“所交接的最公正的一个人”,还说“自从我的灵魂能够自主,有知人之明,便选中了你”,言语之间满是权威气味。当然,哈姆雷特还有其思想深刻的一面,他对生命和死亡带有独特的思考,对世俗的权威有着能够超越的豁达理解,但理解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肉身的世俗性,足以导致再超脱的思想也难免在现实中降为世俗,哈姆雷特亦不可能例外。
不过,我更愿意把哈姆雷特的思想理解成是作者莎士比亚的一种代言,通过哈姆雷特王子,莎士比亚孜孜不倦地表达着对女性的失望和对死亡的憎恨,以及对必然要死亡的生命的深深叹息。关于对女性的失望,他借哈姆雷特之口这样嘲弄喜欢擦胭抹粉的女人们:“上帝给你们一张脸,你们自己还要另造一张。”而且,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在父亲刚刚死后就热情地投入对美女奥菲里阿的追求上,而在后来又对其若即若离,丝毫看不到多少真诚感情的存在,即便在得知其因自己之错死去的消息时,也无多少悲伤和自责。而莎士比亚对死亡的怨恨和对生命的叹息,突出体现在第五幕的墓地一景里,他通过哈姆雷特与乡甲之间的长长对话痛快淋漓地表达着这一主题。值得强调的是,两人的对话充满交锋和调侃,让人不免产生这样的感觉:与其说这是西方的戏剧,还不如说是中国的相声。
作为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通篇洋溢的却是抑止不住的喜剧特征,即便心中燃烧着复仇之火的哈姆雷特也总喜欢时不时地玩一下幽默,比如在第一幕里,当父亲的鬼魂离去时,莎士比亚滑稽地让鬼魂的声音不断从幕后传来,与哈姆雷特的表演相互应和,而哈姆雷特竟一下子忘记了仇恨和悲伤,转而对父亲的鬼魂进行调侃,这一幕显得非常滑稽,连作为译者的梁实秋也认为,莎士比亚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迎合剧场里中下层次观众的趣味所涉及的。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滑稽的幽默,在《哈姆雷特》也不乏另外一种笑料。自命不凡的大臣普娄尼阿斯被哈姆雷特刺中倒下之前,居然大声叫道:“哦,我被杀了!”接着,哈姆雷特往外拖普娄尼阿斯的尸体时,莎士比亚也没有忘记让他适时地幽上一默:王子对着死者的尸体不无歉意地说道,“先生,这一回我把你结束了!”
尽管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哈姆雷特》的丰富和卓越都是不言而喻的。作品里有着许多睿智的表达。关于戏剧,莎士比亚写道:“自古至今,演戏的目的不过是好像把一面镜子举起来映照人性,使得美德显示她的本相,丑态露出她的原形,时代的形形色色一齐呈现在我们眼前,”关于生命,莎士比亚写道:“一个人只知饱食醋睡无所事事,这算是一个人么,畜类而已。”关于世界,莎士比亚写道:“丹麦是一个监牢,世界也便是一个监牢。我若不做那一场噩梦,即便我被关在胡桃核里,我也仍可以自命自己是一个拥有广土的国王。”关于意志,莎士比亚写
道:“意志这东西,本是记忆的奴隶。”还说“意志和命运常是背道而驰,我们的计划永远被颠覆,主张是我们的,结果却要凭天数”,“无论我们怎样大刀阔斧的去干,成败也还是在天。”等等。
当然,再自信新鲜的解读也不过是讲述第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而已,但哈姆雷特毕竟是有限文本里的人物,而不是无限时空里的神仙,所以对哈姆雷特的解读,我本人赞同梁实秋的观点,不要故意对其神秘化,倘若逐字逐句去把哈姆雷特解剖掉的读法,生出一千一万个哈姆雷特都有可能,但这又与哈姆雷特何干,所以,我非常支持歌德对《哈姆雷特》的一个观点:“莎士比亚的原意可能是想要在这戏里表现出一桩大事故在一个不适于施行的人身上所发生的效果。”歌德是一位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比肩的大作家,他评论《哈姆雷特》的方式也是纯粹作家式的,这种理解是源于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内心沟通后的产物,所以它也相对于那些玄而又玄的解读,应该更值得接收一些。歌德还认为,哈姆雷特只是一个公子,不是一位英雄,复仇的事他不配去做,所以才一再延迟。而对这种评价,我也一样举双手赞同:所谓哈姆雷特者,不过一纨绔子弟耳!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推荐 点击数: 2279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
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如突兀异峰崛起于英国文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主人翁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犹豫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等。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二重结合。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
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
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
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
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
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
的伪善。他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二、忧郁、沉思的性格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
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2]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3] 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4]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
复仇容易,重整乾坤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5]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巨人的思想而存在。
三、身不由己的行动
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6]。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乾坤巨人矛盾结合。
四、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
色彩,贞洁、善良、真诚。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
地嫁人。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7]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8]这对于
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9]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10]
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11]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12]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13]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乾坤巨人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五、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14]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站在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
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15]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他列举活在这种世上的痛苦有:“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小人的鄙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
总之,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
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
(2)《性格悲剧·崇高·人》,(《外国文学研究》,1985.3)
(3)《世界文学中悲剧性格的两极和两座高峰》,(《外国文学研究》,1991.1)
(4)《关注人的命运·探索人的奥秘》,(《莎士比亚研究》)
(5)《向上帝要回思想的巨人》,(《外国文学研究》,1996.3 >
浅析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多面性特征
摘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一位高人所说,但是这句话就如真理一样被广大的研究者所引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存在时一个长久以来都被人探讨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想从这寻找到珍宝。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性格 多面性
前言
对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这一形象众说纷纭,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在读者之中的讨论一直以来是千万个研究者所追踪的热点,每一次的讨论与探究都会发生某些质的变化。本文站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之上,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有一点的自我见解,但是也有一定的借鉴性。
一、哈姆雷特的悲剧特征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诗学》之中很零星地提到了关于悲剧的理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用的是语言,具有各种精心雕琢的装饰,各就其位用在剧的各个部分;模仿的样式是戏剧表演,不是一昧描述;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悲剧对于现代这个社会而言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品,然而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却是只能在剧院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剧目表演才能算得上是真实的悲剧。莎翁的悲剧可以称得上是后世无人所能企及的,这种成就不仅仅是莎翁在悲剧艺术上的表现,也是其悲剧创作的流于后世之影响之极大,而《哈姆雷特》就是这些众多艺术巅峰的一种主流代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源于其本身的人物艺术的自我表现,此外还有创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认识的真实展现。在现在看来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的自我艺术表现在悲剧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美国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西方正典》中指出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着西方文学史上悲剧的最高成就,是经典的中心。而哈姆雷特这一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则是成了这个中心的中心,这种中心真正体现了。
二、哈姆雷特的多面性格特征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哈姆雷特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说哈姆雷特的多面人格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综合论述的结果。我认为哈姆雷特初期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快乐王子,自由,大胆的人性显现。这种追求自由爱情的王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之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父王的去世之后,他有一颗敏锐的心,面对鬼魂。他为了真相勇往直前,体现他对父亲真挚的爱,一个孝子形象出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这表现他的孝义之道;哈姆雷特又是一个充满哲思,敢于面对生死,面对艰苦与奢逸的抉择,挣扎之后拥有自我,是一个勇敢成熟的王子;他又有谨慎细密的心思,不易轻信,也不放过任何疑迹这种敢于自我怀疑与肯定的自我形象在当时社会的自我封闭于思想的禁锢之中,作为一位王子是卡一看出这个社会的下一代是有可塑性、创新性的民族,这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强调人文主义的思想不谋而合,凸现了当时社会的要求;哈姆雷特大胆申斥母后,说明他的强烈正义感和爱父之情,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对死
去爱人的悲悼,说明纯真的他,并没因仇恨逝去。;他深明大义,友情、误会、正义,他懂得了孰重孰轻;哈姆雷特死时的话语,说明他的行为不再是报私仇,而是对正义光明的坚持。哈姆雷特人性的多面性伴随着他成长?历程,这种历程放入大背景之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成长的历程。
哈姆雷特的逐步蜕变,凸显各种人性,人性有恶有善,只是他坚持自我,坚守正义,发掘了更多光明的人性。所以前人说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艺。哈姆莱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新的看法这种观点是极为准确的,而且这种观点是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哈姆雷特的多面人性更是当时社会之下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的混杂和不定性造就了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的忧郁与精神危机,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是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的表现。父死、母嫁,友谊、爱情的破灭,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思想危机的阶段也是思考与探索的阶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也是理解哈姆莱特全部行动的关键。包括迟疑与延宕的原因。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 哈姆雷特的行动的徘徊正是这种思想的混杂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他造成了思想的与行动的不相协调。关于人的解放,在某种理论上则是人类自我的解放,但是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之下思想的混杂性在人性的多面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淋漓尽致是作者对文艺复兴时期主流思想的肯定以及发扬光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则成了这种不确定性的混杂的思想的代言人。
三、哈姆雷特性格多面性的合理存在因素
每一个人物的悲剧都存于一定的社会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后人给以挖掘的。在当下的社会中多面人性的存在能够让人在这个社会中更加灵活,这就是当下小人物应该从莎士比亚的身上哈姆雷特应该能够学到的一种自我圆润的生存方式。勇敢的自我实现和理想的大胆尝试,哈姆雷特的这种性格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效仿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哈姆雷特那样敢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应该用勇敢的去面对现实。虽然有人说哈姆雷特有些优柔寡断,我认为哈姆雷特这种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哈姆雷特人性的优柔寡断正是这种社会的产物。优柔寡断并不是绝对的残破的思想,这在当时人文主义思想成在漫漫壮大的社会环境之中是有益于哈姆雷特自身的。诚如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哈姆莱特天性中的确有喜欢思考长于思维的一面。当环境比较宽松,具体的目标尚未直接压在他的肩上的时候,他使容易陷入沉思,从而造就他的思想与行动的另一种形式的脱离。如在装疯阶段,克劳狄斯的罪行还未完全确证,哈姆莱特尚无法马上对他复仇,客观的情势与还没有象后来那样严峻,哈姆莱特除了对付克劳狄斯等人的刺探之外,便是寻找机会确证克劳狄斯罪行。在等待的过程中,便往往陷入深思,对人、人生、社会、世界等进行了广泛的思考。那段关于生与死的著名独白,便是这种思考的一种典型的例子。这种思考虽然就其本身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对他的复仇来说,却没有直接的作用。
从莎士比亚生活得年代和社会思想的广大背景之下我们可以这样下一个极为平常的结论:一方面,反动势力强大。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另一方面,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他身上有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个性。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与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总之对于哈姆雷特的人性的多面性存在的合理性 分析还是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入手,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与逻辑思维,社会环境是一个人物思想成长的主要外因,而哈姆雷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必然有追求自由人性,思想在主要的意识上还是存有一定的封建意识,
既有勇敢的哈姆雷特又有优柔寡断的时候。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的困惑时期,总在某一个三叉路口徘徊。哈姆雷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会有徘徊的时刻,社会思想的混杂和不确定性,但是新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的时候凸现出来。这种思想只是过早的在哈姆雷特的身上体现出来而已。
四、结束语
莎翁的每一部悲剧中的人物性格都是经过苦思冥想的,有些人物的性格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极其的显著,很是明显,但是这样的人物背后却隐藏有巨大的玄机与奥秘。假若莎翁所创作的悲剧中所有之人物的性格之特征都非常明显的暴露在读者的面前,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称不上是传世之经典,有着百科全书之衔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也不会称其为“经典的中心”了。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的
第二章中用“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字来作为该章的标题,可以说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极高的赞扬与肯定。在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批评家的角度上来说可能会站不住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出来反驳。莎翁的悲剧可以说是一种不朽的艺术模板,永远值得让后人去效仿、揣摩。
参考文献:
[1]:《诗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 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西方正典》,哈罗德﹒布卢姆著 江宁康译 ,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
[3]:《哈姆雷特的问题》张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著 卞之琳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5]: 《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英)著 朱生豪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6]:《西方正典》哈罗德﹒布卢姆著 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第33页
>浅析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多面性特征
摘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一位高人所说,但是这句话就如真理一样被广大的研究者所引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存在时一个长久以来都被人探讨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想从这寻找到珍宝。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性格 多面性
前言
对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这一形象众说纷纭,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在读者之中的讨论一直以来是千万个研究者所追踪的热点,每一次的讨论与探究都会发生某些质的变化。本文站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之上,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有一点的自我见解,但是也有一定的借鉴性。
一、哈姆雷特的悲剧特征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诗学》之中很零星地提到了关于悲剧的理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用的是语言,具有各种精心雕琢的装饰,各就其位用在剧的各个部分;模仿的样式是戏剧表演,不是一昧描述;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悲剧对于
现代这个社会而言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品,然而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却是只能在剧院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剧目表演才能算得上是真实的悲剧。莎翁的悲剧可以称得上是后世无人所能企及的,这种成就不仅仅是莎翁在悲剧艺术上的表现,也是其悲剧创作的流于后世之影响之极大,而《哈姆雷特》就是这些众多艺术巅峰的一种主流代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源于其本身的人物艺术的自我表现,此外还有创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认识的真实展现。在现在看来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的自我艺术表现在悲剧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美国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西方正典》中指出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着西方文学史上悲剧的最高成就,是经典的中心。而哈姆雷特这一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则是成了这个中心的中心,这种中心真正体现了。
二、哈姆雷特的多面性格特征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哈姆雷特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说哈姆雷特的多面人格是一种自我与他人综合论述的结果。我认为哈姆雷特初期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快乐王子,自由,大胆的人性显现。这种追求自由爱情的王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之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父王的去世之后,他有一颗敏锐的心,面对鬼魂。他为了真相勇往直前,体现他对父亲真挚的爱,一个孝子形象出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这表现他的孝义之道;哈姆雷特又是一个充满哲思,敢于面对生死,面对艰苦与奢逸的抉择,挣扎之后拥有自我,是一个勇敢成熟的王子;他又有谨慎细密的心思,不易轻信,也不放过任何疑迹这种敢于自我怀疑与肯定的自我形象在当时社会的自我封闭于思想的禁锢之中,作为一位王子是卡一看出这个社会的下一代是有可塑性、创新性的民族,这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强调人文主义的思想不谋而合,凸现了当时社会的要求;哈姆雷特大胆申斥母后,说明他的强烈正义感和爱父之情,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对死去爱人的悲悼,说明纯真的他,并没因仇恨逝去。;他深明大义,友情、误会、正义,他懂得了孰重孰轻;哈姆雷特死时的话语,说明他的行为不再是报私仇,而是对正义光明的坚持。哈姆雷特人性的多面性伴随着他成长?历程,这种历程放入大背景之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成长的历程。
哈姆雷特的逐步蜕变,凸显各种人性,人性有恶有善,只是他坚持自我,坚守正义,发掘了更多光明的人性。所以前人说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艺。哈姆莱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新的看法这种观点是极为准确的,而且这种观点是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哈姆雷特的多面人性更是当时社会之下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的混杂和不定性造就了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的忧郁与精神危机,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是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的表现。父死、母嫁,友谊、爱情的破灭,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思想危机的阶段也是思考与探索的阶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也是理解哈姆莱特全部行动的关键。包括迟疑与延宕的原因。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 哈姆雷特的行动的徘徊正是这种思想的混杂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他造成了思想的与行动的不相协调。关于人的解放,在某种理论上则是人类自我的解放,但是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之下思想的混杂性在人性的多面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淋漓尽致是作者对文艺复兴时期主流思想的肯定以及发扬光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则成了这种不确定性的混杂的思想的代言人。
三、哈姆雷特性格多面性的合理存在因素
每一个人物的悲剧都存于一定的社会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后人给以挖掘的。在当下的社会中多面人性的存在能够让人在这个社会中更加灵活,这就是当下小人物应该从莎士比亚的身上哈姆雷特应该能够学到的一种自我圆润的生存方式。勇敢的自我实现和理想的大胆尝试,哈姆雷特的这种性格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效仿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哈姆雷特那样敢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应该用勇敢的去面对现实。虽然有人说哈姆雷特有些优柔寡断,我认为哈姆雷特这种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
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哈姆雷特人性的优柔寡断正是这种社会的产物。优柔寡断并不是绝对的残破的思想,这在当时人文主义思想成在漫漫壮大的社会环境之中是有益于哈姆雷特自身的。诚如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哈姆莱特天性中的确有喜欢思考长于思维的一面。当环境比较宽松,具体的目标尚未直接压在他的肩上的时候,他使容易陷入沉思,从而造就他的思想与行动的另一种形式的脱离。如在装疯阶段,克劳狄斯的罪行还未完全确证,哈姆莱特尚无法马上对他复仇,客观的情势与还没有象后来那样严峻,哈姆莱特除了对付克劳狄斯等人的刺探之外,便是寻找机会确证克劳狄斯罪行。在等待的过程中,便往往陷入深思,对人、人生、社会、世界等进行了广泛的思考。那段关于生与死的著名独白,便是这种思考的一种典型的例子。这种思考虽然就其本身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对他的复仇来说,却没有直接的作用。
从莎士比亚生活得年代和社会思想的广大背景之下我们可以这样下一个极为平常的结论:一方面,反动势力强大。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另一方面,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他身上有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个性。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与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总之对于哈姆雷特的人性的多面性存在的合理性 分析还是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入手,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与逻辑思维,社会环境是一个人物思想成长的主要外因,而哈姆雷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必然有追求自由人性,思想在主要的意识上还是存有一定的封建意识,既有勇敢的哈姆雷特又有优柔寡断的时候。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的困惑时期,总在某一个三叉路口徘徊。哈姆雷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会有徘徊的时刻,社会思想的混杂和不确定性,但是新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的时候凸现出来。这种思想只是过早的在哈姆雷特的身上体现出来而已。
四、结束语
莎翁的每一部悲剧中的人物性格都是经过苦思冥想的,有些人物的性格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极其的显著,很是明显,但是这样的人物背后却隐藏有巨大的玄机与奥秘。假若莎翁所创作的悲剧中所有之人物的性格之特征都非常明显的暴露在读者的面前,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称不上是传世之经典,有着百科全书之衔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也不会称其为“经典的中心”了。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的
第二章中用“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字来作为该章的标题,可以说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极高的赞扬与肯定。在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批评家的角度上来说可能会站不住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出来反驳。莎翁的悲剧可以说是一种不朽的艺术模板,永远值得让后人去效仿、揣摩。
参考文献:
[1]:《诗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 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西方正典》,哈罗德﹒布卢姆著 江宁康译 ,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
[3]:《哈姆雷特的问题》张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著 卞之琳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5]: 《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英)著 朱生豪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6]:《西方正典》哈罗德﹒布卢姆著 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第33页
范文二:哈姆雷特读后感
权力之殇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的作者威廉莎士比亚曾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莎翁他本人对这部剧的喜爱与重视。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自问世起便受到无数人的喜爱,无论是剧中本身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两人的爱情悲剧,甚至是他那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千百年来都引发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从前我虽然对哈姆雷特这四个字如雷贯耳,对其中的情节也略知一二,但由于身边没有此书的完整译本或者有关电影,所以很长时间只是“名气很大,从未读过”。而这次借着96版哈姆雷特这部优秀的电影,我对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及情节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想。
其实这部剧的起因就是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阴谋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老哈姆雷特国王,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国王并且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为妻,也因此这部剧在中国也译为《王子复仇记》。王子为谁复仇?当然是他的父亲老哈姆雷特。在剧中老哈姆雷特是借由灵魂再现这一种形式向哈姆雷特传达了自己的死因、凶手以及要哈姆雷特为自己报仇。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在灵魂这一问题上的一种高度一致,想一想在我们的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中车迟国的国王也是阴谋被妖怪杀害而向唐僧托梦,水浒传宋江被害后也向吴用和花荣托梦,三国,红楼梦都有这样的情节。而他们的死则无一例外都是死得冤。试想如果老哈姆雷特不是国王,不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
地位,而只是一个普通百姓的话,他会死的如此之冤吗?我想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可能性也会小很多。同样如果哈姆雷特不是王子,不是王储,而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会承受如此大的悲伤与痛苦去复仇吗?而且我个人认为哈姆雷特内心最伤心的也许还不完全是他父亲的突然去世,而是父亲去世还不到两个月,母亲就与自己的亲叔叔结了婚,对于他自己来说既要承受父亲的死,又要接受母亲已成为别人的妻子,而继父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叔叔!!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中西方历史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即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君主们鲜有能够善终的,有不计其数的人都可以说是死于非命。无论是我国的历朝历代的那些帝王将相,还是西方如英国,法国等都是如此。被杀的固然冤,但杀人的又有几个得以善终。杀与被杀,治与被治循环往复,无论我国古代还是西欧封建社会都是如此。权力这个东西很难说就一定不好,毕竟有不少伟人就曾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使社会进步,国家强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更多的人为了攫取权力而不择手段,在得到权力之后又发动战争,使国家陷入困境,人民陷入苦难。而与此同时会造成更多的悲剧,就比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的悲剧。在剧中奥菲利亚是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姑娘,而她的父亲也是丹麦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而她与哈姆雷特的爱情线也是剧中的副线。本来她与哈姆雷特的爱情可以说是美好而纯洁的,但随着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决意复仇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爱情就变得充满荆棘和危险,以至最后走向毁灭。而在这当中,由于哈姆雷特误杀了奥菲利亚的父亲之时,这一切发生
了根本性的转变。奥菲利亚开始变得绝望、疯狂、胡言乱语以至于最后的自杀。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她对哈姆雷特的失望以及父亲之死的绝望。。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克劳狄斯的弑兄篡位。而这一切悲剧的制造者国王克劳狄斯最后也因自己所设计的毒计而被哈姆雷特所杀,而哈姆雷特的母亲与奥菲利亚的哥哥也因国王的毒计而死。可以说,在这出剧中所登场的主要人物全部都死于非命。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权力的迷恋。真可谓是成也权力,败也权力。而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对“权力”这个东西也要小心。不要让类似于哈姆雷特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现。
范文三:哈姆雷特读后感
To Be, Or Not To Be
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 刘智慧 T00814011
众所周知,《哈姆雷特》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 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他通过 “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们看 ” 的方式来揭示人类的深层灵魂以及对人类前景的再思考。那本 书留给 的是无尽的沉默,沉默中追寻着自己心灵的方向。那就请允 许 姑且规规整整的做着那 “ 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 ” 一员吧。
在读此书时, 感到很压抑, 搞不明白哈姆雷特为什么那么叫 人不可捉摸。一开始的 “ 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 要把它板正 过来 ” 豪言壮语紧接着换成了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 问题 ” 这句绝望的叹息。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个纤弱而 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用歌德的说法:“ 这是一株橡树给 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 ” 哈姆雷 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 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就是那个 “ 花瓶 ” ;那项他承担不起, 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 “ 橡树 ” 。
一旦 “ 橡树 ” 的根须膨胀开来, “ 花瓶 ” 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 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
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 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是这样,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 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 们每个人自己。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因为刚刚发生在 哈姆雷特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 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 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 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有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悲剧主人公 哈姆莱特是一位丹麦王子,他本来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念书,回国时 他父王已经暴死,母后葛忒露德已经改嫁给他的叔父 —— 新王克罗 迪斯。国内谣诼纷纭,哈姆莱特对父亲的暴死与母亲的勿促改嫁也 感到非常悲愤,又看出到处都是恶事败行,因此一直郁郁不乐。正 在这时,他父亲的鬼魂在他面前显现,详细告诉他克罗迪斯谋杀自 己的罪行,并命他为自己报仇。哈姆莱特把这一复仇的任务理解为 反对一般罪恶斗争的任务,这使他心烦意乱,犹豫不决。他开始装 疯,但他的装疯引起了叔父的怀疑,克罗迪斯派了许多人 —— 哈姆 莱特的老同学罗森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甚至哈姆莱特的情人莪菲 丽雅 —— 来试探哈姆莱特,想由此猜出王子的心事。在敌人重重包
围之下,哈姆莱特又利用一个戏班子进宫堡演出的机会,把《贡札 果谋杀案》稍加改编,以此试探国王。演出尚未终场,克罗迪斯便 仓皇离去,这样就进一步证实了他罪行。在克罗迪斯的反指使下, 葛忒露德召儿子到她房中谈话,哈姆莱发现有人在帷幕后面偷听, 便误以为那人就是克罗迪斯,拔剑把他刺死。不料隐藏在那里的不 是他叔父,而是他情人莪菲丽雅的父亲宫内大臣波乐纽斯。莪菲丽 雅因此而发疯,终于惨死。克罗迪斯知道自己的罪恶已被哈姆莱特 识破,就设法打发王子出使英国,并写密信给英王要他把哈姆莱特 处死。幸而在半途哈姆莱特脱险逃回,克罗迪斯的阴谋未能得逞。 于是克罗迪斯又设下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乐纽斯的儿子莱阿替斯 比剑,准备了真剑、毒剑和毒酒,一定要结果哈姆莱特的生命。在 比剑过程中,母后葛忒露德误饮了毒酒,毒发身死。莱阿替斯用毒 剑刺伤了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后来也以夺过来的毒剑刺伤了莱阿 替斯。在临死以前,莱阿替斯揭发了克罗迪斯的罪恶阴谋,哈姆莱 特便用毒剑毒酒把克罗迪斯也杀死了。
《哈姆雷特》是莎翁的经典代表作 . 或许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 历史的传说并没 有多大的区别 , 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 , 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 . 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
的狡计 , 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
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 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 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 代”,在严峻的现实中,他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唉, 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所要担负起的责任太大 太重,远不是那个暴烈如火的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目标狭隘、不计 后果地一会儿攻打丹麦,一会儿攻打波兰;也不是那个简单莽撞, 一心复仇,纠集一群乌合之众攻打王宫,又被国王几句花言巧语所 哄骗和利用,愚蠢地充当了国王的枪手的雷欧提斯。哈姆雷特的复 仇,不仅仅是遵照父命去杀死国王克劳狄斯的肉体,而是要消灭克 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 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 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 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载负万物的大地,这一 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 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的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 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而这一大堆污浊的瘴气,克劳狄斯是罪魁祸 首,但老臣波洛涅斯、同学罗森克兰兹、吉尔德斯特恩等等,出于 自己的私利,无不成为国王的帮凶。就是母亲和情人奥菲丽雅也由
于软弱无知,无意中被黑暗势力所利用,并成为牺牲品。敌对势力 是广大之阵,又是隐蔽很深的无物之阵。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 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 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这 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时代社会的颠倒混乱, 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所造成的必然的阵痛。君主理想 已然破灭,君臣礼仪不复存在,纲纪败坏,伦常崩溃,世风日下。 而封建堡垒却更加顽固。新兴的第三等级势力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还不为人文主义者所认识。历史的反复和螺旋状态,是人文主义理 想者们不期然而然的规律。人文主义者们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 家,他们胸怀远大,目标纯正,坚持理想信念,意志坚定。绝非为 了一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在哈姆雷特机智地以“戏中戏”的方式 证明这一骇人听闻的罪恶时;本可以毫不犹豫的复仇。但在克劳狄 斯慌乱地向上帝祈祷时,哈姆雷特不是趁机杀死他,而是想到要在 敌人罪恶昭彰时,再举起正义的剑惩罚邪恶。这不能仅仅归结为哈 姆雷特的宗教情结,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光 明磊落的人文主义理想者的必然行动,而不再是宫廷权利的血腥争 斗。最后哈姆雷特让他的好友霍拉旭好好活着把他“行事的始末根 由昭告世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哈姆雷特对人生中阴暗的那一面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 解的。过去他对这一切只是视而不见而已。如今残酷的现实迫使他 面对这一切。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个悲剧的 命运中。如果他父亲真是被害死的,那么为父报仇就成了他一生中 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敌人又是当今的国王,要想杀死他,肯定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困难,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而 他当前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核实他的叔父是否杀害了 他的父亲。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 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 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 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 .
对于死亡的 “ 重重的顾虑使 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 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 下,也会逆流而退的。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 。哈姆雷特在生死问题上 的疑惑也预示着他在未来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不决,放过了一个轻而 易举的复仇机会。那仅仅因为在复仇祈祷的时候,杀死他有可能使 他进入天堂,那就太便宜了他。
这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人生无法解答的根本问题哲 理的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说对 们每个人都有着深刻的意蕴。
我认为,根据剧情的发展情况和哈姆雷特的心灵变化, 认为整 部剧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威登堡大学时代:踌躇满志的王子
哈姆雷特是属于社会统治阶层的青年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读 书期间,充满了人文主义理想。他热情、乐于思考,热爱父母、忠 于友情、爱情,有美好的幻想,坚信能实现理想。他感觉世界是和 谐的、富丽的。 “ 大地 ” 是 “ 一副大好的框架 ” , “ 天空 ” 是 “ 一顶极好的 帐幕 ” , “ 一层镶嵌了金黄色火点子的房顶 ” ,人类是 “ 宇宙之精华,万 物之灵长 ” 。 “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 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雅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 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 ”
莪菲丽娅描述他, “ 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 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 心 ” 。克劳迪斯也说, “ 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 ” , “ 一般民众对他 都有很大的好感 ” 。
第二阶段,揭开父死母嫁及叔父弑君篡位之因:失魂落魄的王 子
哈姆雷特心中的理想--父王忽然死去,然而不出一个月自己
敬爱的母后又嫁给丈夫的弟弟 —— 克劳迪斯。重大的变故,使得哈 姆雷特对爱情、友谊、理想都开始破灭,他开始怀疑 “ 女人 ” ,怀疑 “ 人 ” ,怀疑社会、人生。这些造成了他的 “ 失魂落魄 ” 。
残酷的现实让哈姆雷特觉得 “ 大地这一副大好的框架 ” 变成了 “ 伸 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 ” , “ 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 ” , “ 这一 层镶了金黄色火点子的房顶 ” , “ 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 瘴气 ” 。人,也只是一点泥土罢了。
“ 生存还是毁灭?这就是问题。 ”“ 谁甘心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 弄,忍受压迫者虐待、傲慢者凌辱,忍受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 延,衙门的横暴,做埋头苦干的天才,让作威作福的小人一脚踢出 去 ……”
第三阶段, “ 戏中戏 ” 的前后:走向迷茫的王子
哈姆雷特找了一出和鬼魂所说的情景相似的戏剧《贡扎克之 死》,添加了一些台词让戏班子演出,以试探克劳迪斯,罪行被证 实。 “ 要知道本来啊简直是天神统治的这一片江山,如今王位上坐的 是什么人?一个大大的 —— 孔雀。 ” 这句话是理解哈姆雷特全部行动 的关键。克劳迪斯的罪行只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的一种。哈姆 雷特由报父仇而推想到重整乾坤,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 这反映了其认识能力、广阔胸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全是一种
向 “ 不可能 ” 挑战的梦幻、一种任何个人也无法实现的空想。他陷入 了社会生存的根本矛盾,不要说行动上无途径,就连思想出路也是 渺茫的。
第四阶段,宫廷比剑前后:“ 半壁残垣 ” 的王子
奸王密信要借英国之手杀害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掉包计划和 返回丹麦的旅程如此顺利,以及掘墓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令王子加深 了对上帝和天意的迷信。严酷的现实使得他必须将思路集中在克劳 迪斯身上。比剑中,奸王在旧的罪行上又加上新的罪行,激发王子 采取果断的行动,自己也同归于尽。他完成了为父报仇的任务,但 没有也不可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使命。
人文主义者过于推崇个人的力量,这使得王子哈姆雷特看不起 一般民众,嫌弃“一个平民也敢用他的脚趾去踢痛贵人的后跟 了。”尽管国王曾经担忧哈姆雷特在民众中的威望,海盗也给了他 应有的尊重和帮助。但哈姆雷特不可能“堕落”到像雷欧提斯那样 率领暴徒攻打王宫,在暴徒的山呼万岁中登上王位。因为,这距离 他心目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太遥远了。只有到了十九世纪,我们才看 到如雨果、狄更斯等伟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下层平民百姓攻 打王宫、教堂、监狱的情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文主义理想 信念的根本在于“人”!高贵文雅,纯洁优美,勇敢坚强,兼具热
情和理智,拥有平等和尊严。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性是那么邪 恶,那么卑鄙;那么脆弱,那么善变;那么孤独,那么??“这一 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但忧郁的哈姆雷特毕竟没有丧失 人文主义对“人”这个“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念,而且 为这个永恒的信念献出了生命。这个信念就是我们一代代人活着而 且奋斗的理想。
静下心来反观一下,其实哈姆雷特这种人他或许就是 们身边的 一个人,哈姆雷特的变化过程不正是 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吗?是 们 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当 们在幼年、童年、没有踏入真实的社会中 的时候 们都是快乐的踌躇满志的王子,在 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 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与好奇,那时 们有太多的梦与想,让 们为 自己的梦与想都来不及应付又怎么可能会有时间来伤感那么与自己 无关的事情呢?
当我们慢慢地成长起来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候开始变得落魄,遇 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是如此,更何况 们在这个时候是比较敏感与 心萌动的时代,也仍然保留着童年时代的那颗童心,对有些事情仍 然抱有美好的憧憬,当事情的结局不如自己的梦想之中或理想的时 候, 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甚至是自暴自弃,那时周围的一切对我们 来说都是那么的丑恶与讨厌,让我们觉得个社会、世界是特别的残
酷,认为自己太无辜有想逃避现实的念头。
当我们经历了一些残酷的事情之后或之时,会对做任何时候都 左思右面想,迟迟不肯行动,顾虑太多,到头来只是错过一次又一 次的机会,有时我 们错过了机会反而还会给我们自己找借口以此来 摆脱 们的内心的失望与空虚,更会以此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无奈与 清白。在我 们考虑不周全或鲁莽的无奈的行动失败之后仍然还会给 我 们自己找种种的借口以此来完善自己的面目,可是 我们有没有想 过这样做反而到头来只会弄巧成拙。
范文四:哈姆雷特读后感
不合时宜的沉思
——试述哈姆莱特的血气和延宕
文/顾一心
有关《哈姆莱特》的情节似可一言蔽之:人因过度的思考而扼杀了应有的行动。哈姆莱特——这位举世瞩目的人之骄子,由始至终在行动的血气和延宕的理性间徘徊,最终因猝然的变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现世行动的失败者,哈姆莱特的沉思无疑是不合时宜的,然而,这一“不合时宜的沉思” ,却又恰恰牵系着人类亘古不移的存在和意义问题。首先,生存还是毁灭?其次,倘若存在便意味着有所行动,行动的意义又究竟为何?这些哈姆莱特追寻未果的存在之谜,亦正是解读《哈姆莱特》戏剧文本的关键所在。
关于《哈姆莱特》是否欠缺古典意义上的“血气”(Thymos)的争议历来不绝于耳。显而易见,哈姆莱特的悲剧源于自身行动力的匮乏,而血气则是“复仇”这一行动所依赖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片面的责难往往缺乏对《哈姆莱特》全剧的细致理解,从而忽略了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特征。希腊英雄的血气充分依仗于对自身命运的决然不顾,而哈姆莱特所面临的问题则艰深得多:在“复仇”这一敏感的人世问题上,人文主义的自信遭遇了基督教文化幽灵般的阻遏,血气的冲动和对生命意义的沉思相互争衡。丹麦王子所陷入的悲剧是绝非轻逸的:在重整乾坤的宗法与社会责任背后,某种因洞悉一切而带来的虚无与悲观侵袭着哈姆莱特,使他在生存的意义和限度之间纠缠不清,最终与现世的行动背道而驰。
不妨设问:在复仇过程中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本身是否真的缺乏血气?
倘若我们依照较为中肯的意见,将血气理解为“灵魂的容器” ,或谓为“人对何谓正确、何种东西带来尊严与荣誉的精神感受” ,那么,哈姆莱特性格中的血气成分是显而易见的。在全剧中,哈姆莱特的血气不仅表现为冲动的情感或暴烈的脾性,也表现为以此为基础缔结的与契约和友情。以下试以《哈姆莱特》中数个不同的场景为例证。
第三幕第四场,盛怒之下的哈姆莱特拔剑刺死帏幕之后的波洛涅斯,而在发现自己误杀奥菲莉娅的父亲之后,柔情的羁绊却丝毫不能激起他的悔疚之心,他继续倾泻着对母亲的怒火。这种赫拉克勒斯般“蛮劲发作”的血气之勇,令读者从哈姆莱特的忧郁形象中忽然感受到一丝桀骜勇武之气,读之精神一振,快意凛然。
哈姆莱特 (拔剑)怎么!是哪一个鼠贼?准是不要命了,我来结果你。(以剑刺穿帏幕) 波洛涅斯 (在后)啊!我死了!
王后 哎哟!你干了什么事啦?
哈姆莱特 我也不知道;那不是国王吗?
王后 啊,多么卤莽残酷的行为!
哈姆莱特 残酷的行为!好妈妈,简直就跟杀了一个国王再去嫁给他到底兄弟一样坏。 王后 杀了一个国王!
哈姆莱特 嗯,母亲,我正是这样说。(揭帏见波罗涅斯)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再会!……
——《哈姆莱特》第三幕第四场
第五幕第一场,当奥菲莉娅下葬时,哈姆莱特因无法忍受雷欧提斯显露出更甚于自己的悲痛而血气上涌,用最强烈的言辞表达着自己对奥菲莉娅的爱,甚至与雷欧提斯武力相拼。在这里,爱情对哈姆莱特而言似乎是一种富于男子气的荣誉,这种荣誉不能为另一个男子(哪
怕他是一个兄长)所分享。
哈姆莱特 (上前)哪一个人的心里装载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哪一个人的哀恸的辞句,可以使天上的行星惊疑止步?那是我,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跳下墓中)
雷欧提斯 魔鬼抓了你的灵魂去!(将哈姆莱特揪住)
哈姆莱特 你祷告错了。请你不要掐住我的头颈;因为我虽然不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可是我的火性发作起来,是很危险的,你还是不要激恼我吧。放开你的手!
……
哈姆莱特 嘿,我愿意为了这个题目跟他决斗,直到我的眼皮不再眨动。
……
哈姆莱特 我爱奥菲莉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你愿意为她干些什么事情?
——《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
全剧临近尾声之时,毒药的力量侵蚀着哈姆莱特,哲人般的挚友霍拉旭决意随他而去。此时,处于弥留之际的哈姆莱特发出血气激昂的言辞,要求霍拉旭留在世间,将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言辞的重心并非劝诫好友不必轻生,而在于对自己勋名和荣誉的重视,由这一情节,也可以进一步印证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罗马式的友谊。
哈姆莱特 你是个男子汉, 把杯子给我!(与霍拉旭争夺酒杯)放开!老天, 把它给我!(打翻霍拉旭手中的酒杯)上帝呀, 如果无人能来揭发此事之真相,那么,我的留名将多么的受到损害! 倘若你曾爱我,那就请你暂且牺牲天国之幸福,留在这冷酷的世界里去忍痛告诉世人我的故事罢。
——《哈姆莱特》第五幕第四场
哈姆莱特对人世所抱的观念是不断转变的。全剧开始的哈姆莱特,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显得愤世嫉俗、激动忧伤;而在中段部分,他的思想和行动逐渐陷入矛盾的低谷,言辞谵妄,充满疯癫意味;比及全剧的最后一幕(第五幕),以他与骷髅头骨的对话为标志,哈姆莱特逐渐转向悲观而虚无的宿命论,几乎放弃行动的职责,转而对莫须有的天命听之任之。虽然如此,哈姆莱特血气的流露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这似乎足以表明:血气作为灵魂的容器与人格的基础,并未因哈姆莱特人世观念的转变而消亡,而是每每在不可预料的偶然境遇下迸发。
有趣的是,处在深思熟虑状态下的哈姆莱特始终无法实施他的复仇,而最终的复仇,实则是在当他发觉自己身中克劳狄斯的毒计,仅仅依仗血气之勇作最后一击的情况下完成的。 由此看来,复仇的成功似乎只是一系列仓促而混乱的变故的产物,而与哈姆莱特之前所进行的一切审慎的沉思毫无关联,这作为《哈姆莱特》的结局,不得不说具有某种荒诞的意味。在这里,莎士比亚是否在提供一种暗示?政治意图固然离不开审慎的计谋和思考,但最终的实施却必须依赖于血气。与此相反,过度的沉思只会瓦解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哈姆莱特所缺少的绝然不是筹划计谋的才智,而从上文所得出的结论来看,他亦并不缺乏“血气”这一实施复仇的基础。真正束缚住哈姆莱特的,实则是那种对他而言有着无限诱惑的沉思的习性。显然,哈姆莱特并非中世纪意义上的典型王者(与之形成对照者是老哈姆莱特),甚至也并非合格的新式君王(与之形成对照者是福丁布拉斯),他过分耽溺于沉思的天性,使他每每压抑自身的血气,从而无法将自己的意志施加于整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 通过哈姆莱特的思想与言辞,我们不难领会他作为一位智性过人的人文主义者,在那个热情而
混乱的时代所萌生的精神特征;与此同时,他又始终未能摆脱基督教的精神戒律,在灵魂的归属问题上难以自主。极盛的血气、沉思的天性,以及潜在的基督教情结,共同构成了哈姆莱特多重的性格世界。
哈姆莱特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杀死仇人、夺回王位的宗法责任,也不仅是恢复秩序、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而更是个体面对人世间各种意义的丧失、在幻灭与行动之间进行抉择的深刻难题。克劳狄斯的杀兄娶嫂、篡夺王位,令哈姆莱特眼中整个伦理世界的秩序轰然崩溃,也令他原本的人文主义理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当他洞见眼前世界世风日下、人伦废绝的真相之际,不由得深深讶异并悲愤于人性中贪婪、情欲所带来的罪恶,从而触发了他对于人义问题的反省,使他对人间这座“荒园”和“牢狱”感到彻底的厌弃与悲哀。因而,在这片生命意义皆已幻灭的虚空中,哈姆莱特虽然明知复仇的职责,却丧失了行动的力量,而是陷入对生存与死亡、意义与虚无等终极的生命伦理问题的思考。在“To be or not to be”的长段独白里,作为沉思者的哈姆莱特如此徘徊于生存与毁灭之间—— “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古典的悲剧英雄往往选择了后一种道路,以一己之能抗天逆命,释放出雄壮而欣快的生命的光辉。只不过,哈姆莱特并非传统的悲剧英雄,行动的光辉从来也未能给予他足够的诱惑。倘若存在便意味着有所行动,那么,行动的意义又究竟为何?面对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渺小的个人是否真的能够扫荡阴霾、重整乾坤?后世的虚无主义者也许会认同这一观点——改善人性和世界的面貌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希望的。而这一悲观的语调,似乎已在哈姆莱特的言辞中若隐若现。
令哈姆莱特深思熟虑的另一个问题,是自身复仇的合法性(当然,这一问题归根于底仍牵涉到基本的灵魂和存在问题,在思考这一问题之时,哈姆莱特明显接受了基督教关于灵魂的教诲)。在莎士比亚笔下,接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哈姆莱特本是一朵举世瞩目的娇花,然而,眼前世界的贪婪丑恶、人伦废绝,恰恰折射出人文主义发展过程出现的放纵情欲、人义过度的危机。因此,当他反思人义与伦理的矛盾,陷入对生命与死亡、存在与虚无等终极问题的思考时,便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滑入了基督教的生命观和伦理观。首先,《圣经》中存在着禁止复仇的戒律,人不可擅自充当“上帝的凶器和使者” ;有一处众所周知的情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宗教对哈姆莱特的影响:当克劳狄斯独自忏悔时,哈姆莱特本欲趁机下手,但却猛然想到基督教关于灵魂的观念,于是,他放弃了这次近在咫尺的复仇(按基督教的原则,人如在忏悔时死去,灵魂会得到拯救并升入天堂)。以哈姆莱特对灵魂的关注程度,他无疑是在这一问题上深感困扰的。可以说,哈姆莱特对血气的节制,很大程度是正是基于他在宗教问题上的审慎态度。正因他过于关注灵魂的处境和归宿,同时又无法在上帝之外寻找到真正可靠的存在的依托,因此,他只得压抑复仇的冲动与激情,一次次错失自己行动的时机。
我们称哈姆莱特为不合时宜的沉思者,或“一个优柔寡断、无法行动的人”,这并非出于他血气的缺陷,而是因为他在探询生存意义的道路上,确已远离世人而独自前行了太远。哈姆莱特用自身的悲剧提出了若干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如何解决自身行动和思考的矛盾?哲人与王之间是否隔着永世的鸿沟?个中的难题,不仅在于一般意义上对血气和理性的调节,而更涉及到现代意义上对存在本质的追问。
哈姆莱特的形象时常令我想到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物,在我心中,他们构成了同一个世界的两个美妙极端。当堂吉诃德像一团被风追逐的乌云,呼啸着攻击羊群与风车的时刻,哈姆莱特正独自站在城楼的一角,发出对存在与虚无的永恒诘问——这恐怕是文学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两幅世界性的图景。是选择勇猛入世,决绝无悔地奋然前行,还是一意孤行,探询生命意义的最深之处?这两种选择似乎是互为代价的,正如哈姆莱特错失了行动,却赢得了
沉思之人的美名;堂吉诃德从未思考,他的壮举却永令世人潸然洒泪。而人类的处境,不正是在这两种高贵的选择之间永恒地徘徊么?
有人说,他是一位孤军奋斗,忧郁跌宕,最后征服一切困难,具有萌芽和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王子。
有人说,他是一个代表先进人们为了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热烈的寻求人生的理想和精神枷锁解脱方式,成为解放人类的光荣战斗中的一员杰出战士。
有人说,他还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反抗社会罪恶的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
也有人说,他更是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甚至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封建意识。
…………
…………
他是谁?
他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丹麦的一位王子,他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他就是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以上的文字是他人对哈姆雷特的解读,而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也是别具一格的。我认为,我们不能静态的去看待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当然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的徘徊与后退,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一有为父报仇想法,就开始为此坚定不移,进行一系列报仇行为,那么我们这个文学上的经典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变得与那些三流小说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他的经典就是因为他面对复仇,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生或是死,都是一个问题”,他在积极报仇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懦弱与退怯,才让这个形象,更加的真实,更加贴近我们读者的内心世界。并且在某些地方让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与读者产生共鸣。 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在中外的文学研究史上都是无人质疑的事实。
首先,在老国王未死之前,哈姆雷特就像是生活在温室的花朵。他的社会地位是丹麦的王子,在物质上,他十分富有,不存在任何物质生活上的担忧;在精神方面,他就读的是英国威登堡大学,接受的是人文主义等先进思想的熏陶。他对世界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他高声称赞:“人是何等的巧妙的天工,理性何等的高贵,智能何等的广大……行动是多么像天使,悟性是多么像神明,真是世界之美,万物之灵!”在爱情领域也是有着无尽的憧憬。在给哦菲利亚的信中,他说:“你可怀疑星是火,你可怀疑太阳会动,怀疑真理变成谎言,但永莫怀疑我的情。”可以说此时的哈姆雷特是十分的幸福,因为幸福而单纯。社会的黑暗一面的在他的生活中是没有出现的机会。如果按照他这样的生活轨迹,他应该可以保持这份孩童的
赤子之心,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之后的人生。
可是磨难还在等待着我们的王子。两个月不到的时光里,老国王去世了,哈姆雷特的叔叔继承了王位,他的母亲成了新王的妻子。这个突然来袭的噩耗,让我们单纯的王子——慌了。他觉得事情的不对劲,却没有勇气去调查真相。他有着自己的反抗,却只能是默默的。“乌云满面,愁眉不展”。这似乎是他唯一可以去做的表情。再多的言语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他的反抗没有任何的效益,只有默默接受国王和王后的安排,留在丹麦。想要真相,想要反抗,想要挣扎,却受到外在无形的,巨大的压力,剩下只有忍受。孩子没有说不的权利。 当然,如果哈姆雷特就这样的屈服了,我们的剧本也无法继续。在这个事件中,他慢慢成长着,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那些社会的黑暗在不断显现出来,之前的完美世界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崩溃。但是这些还是不够,他需要更大的动力来反抗压在他身上的绝对权利。 老国王的灵魂出现了,把他死去的真相告诉了哈姆雷特。这是王子从一个孩子向一个战士进化的重要契机。但是这时的哈姆雷特虽然穿上了战衣,准备为自己的父亲复仇,可是他的灵魂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强。道德,大局,宗教还是影响他的决定。知道自己父亲的惨死,母亲的失贞,叔叔的残暴,他开始了对于一切都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当他的朋友想要帮忙时,他的回答“你们可以去照你们自己的意思干你们自己的事情,各人都有各人的意思和各人的事情。”他不相信友情;对于自己曾经心爱的女孩欧菲利亚,他也恶言相对“你去进尼姑庵吧”,这是哈姆雷特对欧菲利亚唯一的“要求”,不相信爱情;对于这个世界充满着不满,他对自己也是相当不满。
他的装疯卖傻是一个智者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一个孩子不知所以下的答案?他的那些疯言疯语中,“可是我,一个糊涂的家伙,垂头丧气,一天到晚永在梦似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我却始终不支一声,我是懦夫吗?谁骂我恶人?谁敲破我的脑壳?……吓!我应该忍受这样的侮辱,因为我是一个没有心肝,逆来顺受的怯汉……报仇……空言,软弱和忧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犹豫不决的,敢言不敢做的形象。他是一个被社会道德压迫下——为父亲报仇,想要找到解脱,却又怕报仇的后果,对于自己的懦弱感到羞耻,对罪恶的世界却也不敢太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报仇。他孩子般的灵魂在内心争斗着。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软弱的,不坚定的,那让他变得坚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他身处的外在环境。在哈姆雷特犹豫,徘徊时,他身边的人在无意识的帮助他做出最后的决定。他的好朋友罗森克兰背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他的爱慕的女子成了封建社会的工具,善良的艺术家被迫流浪,所有的不公正事件,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这些都在影响哈姆雷特,督促他要去报仇,去改变整个世界,这是他一部分的精神力量。像个孩子一样,轻易接受来自别人的苦难。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哈姆雷特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报仇的信念的增强。
“生或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最经典的独白。在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哈路雷特的选择是多么的困难。他如果选择死亡,那么可能是什么责任,报仇都可以抛弃,因为不能要求一个死人去做什么事情,但是哈姆雷特对于死亡充满的恐惧,对于自己父亲的死,还有种种责任,让他连死都不安心。如果选择活着,那他就是要杀死自己的叔叔,要重整国家,政治,亲情,道德,责任把他压迫没有多余的空间呼吸。所以他唯有不断的批判才能让自己振作,尽可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因为戏剧演出,哈姆雷特被迫去了英国,在途中了解了国王的阴谋,逃脱后他能不振作吗?挪威王子为父报仇的事情也在激励我们的王子。在墓地中,当看到掘墓者手中的骷髅,哈姆雷特终于看透了生死。一个人不管生前是怎样的有权有势,死后依旧是白骨一推。一切的东西都是命运早就安排好的。那么就让命运掌控他的生命。现实逼着他走向战场,穿上了战衣,灵魂终于成长。
最后一幕中,当国王下毒,王后因误毒酒而死,哈姆雷特也因中剑毒将不久于世,终于哈姆雷特爆发了,他用尽最后的力量,把国王刺死,自己也同归于尽。
这是他成长的结局,是他报仇的终点,是他斗争的成果。
哈姆雷特的死,是一场悲剧,却也是对他最好的结果。当将命运的枷锁揭开了,他的责任也应该是放下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哈姆雷特,失去了任何的意义。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他的形象经典,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为父报仇的英雄式形象,更是因为他的英雄行为下的懦弱,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下的一个大的突破。在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中,哈姆雷特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的,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哈姆雷特的影子,他的形象也就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范文五:《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有感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哈姆雷特用一生为这个问题交上了答卷。
一位丹麦的王子,本过着平静而幸福生活,对人与社会充满了美好的希望。父亲突然惨死,母亲又改嫁给叔叔克劳斯迪,王子见到父亲的鬼魂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为了证实鬼魂所言,他安排了一出和父亲被害情节一模一样的戏。他在确信父亲的死因后,决定复仇。在刺死偷听谈话的御前大人波洛涅斯后,哈姆雷特被国王送去英国,克劳斯迪打算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却被哈姆雷特识破诡计,得到海盗相助,中途返回丹麦。期间他的恋人奥菲莉娅陷入精神错乱,落水身亡。最后在残酷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国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了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开始的时候,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受民众爱戴的王子,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美好的前途,还有相爱的奥菲莉娅,他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但经过父亲被害、母亲改嫁等等一系列事件,他变的沉默、冷淡,面对奢华的宫廷盛宴和大臣们的谄媚让哈姆雷特切身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活与理想的反差和现实的残酷使哈姆雷特陷入了悲凉、忧郁中,再加上叔叔的谋杀阴谋,给哈姆雷特原本就开始动摇的信念添上了重重的一击。他似乎不再冷静,自己也已深深的陷入复仇计划中。他已经被复仇的沙土已掩埋。
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杀死克劳斯迪,而是要消灭以克劳斯迪为首,包括了大臣波洛涅斯、同学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的黑暗势力。而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和情人奥菲丽雅也由于软弱无知,无意中被黑暗势力所利用,最终成为牺牲品。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死亡赢得了在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而他身上的真善美与现实中邪恶势力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强烈的悲剧美。在“生存还是毁灭”之中,哈姆雷特选择了“毁灭”,但他的勇敢和坚定的信念昭示了真善美的永存,让我们从当时黑暗的社会中看见了光明。
也许有人会认为复仇让他失去人性,但这却是他在无尽的黑暗中所能散发出的最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