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三)——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人教版高三) (转)
高考咏史诗复习学案 (转)
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转) 默认分类 2010-07-27 18:28:09 阅读4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描写手法
(1)衬托:正衬(烘托) 反衬
(2)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4)对比
(5)白描
(6)细节描写
(7)直接描写
(8)侧面描写
修辞手法
1、 比喻2、拟人3、对偶4、对比5、用典6、双关7、夸张8、叠字9、互文10、反问 设问 11、
反语
4、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壮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等。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还要做好答题规范训练,根据设题角度有针对性的答题,虽然题目千变
万化,但仔细分析,大致可归纳为6种题型。
模式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模式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步骤三:此手
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三: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步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
三: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模式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做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三: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模式五: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
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我们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步骤一: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步骤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模式六:赏析
思想情感型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
意境含义) 。
[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步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 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的是:我们应注重平常的积累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真正提升
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三)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试题特点:主要默写课本规定背诵的名篇中的名句。这两年加入了对篇名的记忆。
我们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
范文二: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__________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3、吾闻秦、楚构兵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愿闻其指______________ 6、然而不亡者__________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____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______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__________ (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__________
(提示:1、2均意动用法)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 (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
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
六、课文内容分析。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间孟子分析了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又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主旨更加鲜明。在结尾处,又提?;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七、拓展训练。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______________(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4、阅读下文,做后面的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2)选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3)选文中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本文在说理的方式上,与课文有什么样的区
别,参考答案1、(1)助词,相当于"的"。(2)动词,往,到……去。(3)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4)代词(5)助词,构成"之所以……者"句式。(6)代词(7)动词,往,到……去。(8)助词,相当于"的"。2、(1)兵器(2)战争(3)军队(4)士兵3、(1)能承受(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4、(1)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以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提示: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3)机智、勇敢、有正义感(4)略。
范文三: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
------搜集整理:霍邱三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
234
答:第二条目标提出了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要求。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诗歌散文的
阅读鉴赏,首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课阶段,学生在诗歌散文
的阅读面和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义务教育要求背诵古今诗文240篇,高中必修课虽未规定数量,但也提出了诵读的建议,这是提高学生诗歌、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良好基础。但选修
课不能仅满足于此,应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我们应当意识到没有一定阅读量,
就不可能显著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则可以在众多作品的相互联系中、在
多角度的比较中、在纵向和横向的"作品之链"中进行阅读鉴赏。鉴于此,教学建议提出:"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其次要有重点地鉴赏研读。这是上述教学建议中包含的又一层意思。什么叫有重点?根
据我们的理解,有这么三点:
一是精选中外诗歌史、散文史上有影响、思想艺术成就较高的优秀作家作品。歌德在谈
到鉴赏能力培养问题时说过:"鉴赏力不是靠鉴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
养成的??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例如,中国古代诗歌,可把重点放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上;唐诗中的重点,
按时期分可以放在盛唐和中唐上,按题材分可以放在山水诗和边塞诗上,按人分可以放在王
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著名诗人上;宋词、元曲也可依此类推。
二是鉴赏的重点在作品,而不在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本系列选修课是诗歌散文作品阅读鉴赏课,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完整的作品,是一个个充满艺术力的生命体,所以要重视
通过对优秀诗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的鉴赏,达到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的目标。这是"精选重点,鉴赏研读"的一层重要含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在鉴赏过程 中,当然会涉及中外文论关于文学鉴
赏的主要观点、文学鉴赏的心理机制、文学鉴赏的各个要素、不同文体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等带有一定理论色彩的问题,以及中外诗歌史、散文史的有关知识,但这些不应该作为课程
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只是一种帮助阅读鉴赏的手段,或一种隐性的、间接的知识理论背景,
所以教学建议中提 示"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如果把这一选修系列上成文学鉴赏概论或微型的文学史课,就背离了课程目标。
第三,也是这一条目标的中心内容,即对作品的鉴赏重点应放在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
1
魅力方面。关于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问题,我们放在后面进行阐释。这里着重就探索作品的
艺术魅力问题作一些必要的提示。
鉴赏活动搞得更活泼生动。
答:古诗文有一些不同于现代和外国诗文的特殊要求,故单列第3条目标。这条目标提出了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这里所指的古诗文强调"不太艰深",与必修课目标所说的"浅易"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程度上似乎要略高一些。要求"读懂",既指疏通文字(也就是古汉语阅读方面的要求),
也指对古诗文思想内容要能达到理解的程度。
。背诵古诗文的最佳期在义务教育阶段,而不在高中,但这并不是说高中一点不
能提出背诵要求。我们认为,高中阶段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是阅读
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有意追求的目的。
。传统文化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
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方面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专业性质,可以看出,高中选
修课对学生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要求比义务教育和必修阶段有所提高。
比如在古代诗歌体制方面,知道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懂得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在句
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知道词的体制大致有小 令和慢词的区分,词的平仄四声分辨较诗细,用韵比诗宽,平仄韵可交替使用,韵位疏密相间,句式比诗复杂
而参差,如有一字逗、折腰句等,单调、双调和三叠词的章法结构各有特点,填词时选声择
调与情感表达有密切关系。知道散曲体制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介于两者之间有带过曲,了解
散曲用韵是通首同韵,平上去三声通押,可加衬字来增添字句等区别于诗词的特点。
了解以上格律常识,有利于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时领悟中国古代诗歌在诗歌音律美方面
比现代 诗歌具有更精密细腻的特殊美感,对作品的意境和情韵的感受可以更深入一步。古
代散文的分类和体制也多有区别于现代散文的特点,如赋体,按体制分有骚体赋、大赋、抒
情小赋、文赋等若干种;散文中还有骈体文,它尤其重视形式美感,讲究对偶、藻饰、用典、
声律等;议论文可以细分为论、说、解、辨等;记叙文也可细 分为碑碣、志传、记等。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如科举、家庭婚姻、礼仪风俗、节令、
职官等)、精神文化(如儒、佛、道思想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对作品思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答:由于诗歌与散文的体制和艺术特点不同,鉴赏方法也应不同,如诗歌鉴赏一般可从
2
作品意象和意境分析入手,尤其应关注情与景的关系,特别需要读者主观感情的参与,需要
读者借助想象和联想,揣摩作品的言外之意,注意是否有隐喻和象征,这对作品形式(如音
律、语言、结构等)的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散文由于在题材选择上的不拘一格、无限丰富,
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在鉴赏方法上是灵活多样的。不
言而喻,中国诗歌散文与外国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也各有不同,在鉴赏时对此应有初步的把
握。
关于"发现意蕴"的要求,略微多说几句。我们分析诗歌散文,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活生
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的表达,似乎
这样概括出来的抽象判断就是作品的意蕴。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
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
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家主体而言,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
情感的综合体,"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黑格尔《美学》)。
诗歌散文的意蕴有时还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文学形象具有不确定性,文学语言
常常也是多义的,这些都造成了诗歌散文意蕴的多义和模糊。作品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作
品的意蕴超过各部分的总和,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因此,教学建议特别强调:
"
"有人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读出了超越宇宙时空的人类生命共感,读李白《早发白帝城》,认为这首诗的美感在于"速度
的审美",都有其合理性。
另外,第5条目标要求"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应注意,目标在这方面只要求"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重要的是实践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
果。
方智范:(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组)
——选自《语文建设》2004年第7-8期
二、
教学过程
一、指导自读。
自读作业:
1.朗读课文,正音正形。
踦 砉 騞 郤
窾 綮 硎 謋
3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二、讨论以下问题。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依乎天理(同?)
?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3)然
?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3)于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3.讨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4
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
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
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
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
“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
个至高境界。
4.讨论庖丁对话的层次。
课文第3段记叙庖丁的“经验之谈”。庖丁的话可分六层。
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
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
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
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至高境界。
第三层详细说明对这种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
达到这种娴熟境界的原因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构造。
第四层庖丁从用刀的结果谈解牛的娴熟。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
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硎”,从用刀的结果表现庖丁解牛技艺娴熟。
庖丁解释用刀结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则是“以无厚
入有间”,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第五层写庖丁虽有高超的技艺,却从不掉以轻心。每当“见其难为”,则“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第六层写庖丁解牛成功之后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5.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
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
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
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
天我们学习此文,应该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冒进,而应该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掌握
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
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过程
5
一、作者、背景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86?),宇子长,阳夏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
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
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史记》的写作。五年后,因
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
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史记》记述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全书130篇,有12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30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另外还有少数列传为国史和少
数民族史), 10表(是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计52万多字,不论在文学还是史学方面,司马迁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
的财富。宋人郑樵评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唯
有此作。”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美的一篇。全文主要描写了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勇冠
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坐失良机,埋了悲剧的种子;垓下之围,慷慨悲歌,
留下末路英雄之悲怆。课本节选了第三战役的部分文字。
二、请学生根据注释正音、朗读课文。
三、以学生互问方式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项王军壁(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扎营、驻扎
兵:军队
及:以及
之:代词,指代项王军
句子翻译:项王军队在垓下驻扎。军队很少,粮食也完了,汉军以及诸侯的兵马把他们
包围了好几层。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夜:在夜晚,名作状
楚:用楚地方言,名作状
惊:惊异
在夜晚听到汉军营的四面八方都用楚地方言唱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异地说道:“难道汉
6
军已经全部占有了楚国吗?(不然)这汉营中楚人怎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则:于是
夜:在夜间,名作状
项王于是夜中起床,在营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项王)常骑之。 有美女名叫虞,常受宠幸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有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着它(行
军作战)。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于是:在这时
忼慨:同“慷慨”,情绪激昂(忼,慷的古字)
就在此时,项王情绪激昂悲愤地唱起歌来,自己作诗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啊,呀
盖:超过
时:时运
逝:奔驰
“力气能拔起大山呀,英雄之(豪)气超过全世,时运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奈何:怎么办
若:第二人称代词,你
奈……何:固定句式,对……怎么办
乌骓马不奔驰啊,我可对你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呀!” (项王)歌数阕,美人和之。
唱了好几遍,美女虞姬也应和着唱了一首诗。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刘邦在彻底击败项羽,做了几年皇帝后回家乡沛县时,在欢乐的宴会上哼唱的一首
诗。这是一首豪情满怀的歌。《垓下歌》和《大风歌》说不上有多少艺术性,但十分确切地
表明了“诗言志”的道理。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泣:眼泪;哭
莫:没有谁
7
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将士都哭起来,没有人能仰视。
四、小结
开篇就把人物置身于特殊的典型环境之中:“军壁垓下”点出大战发生的地点,“兵少食尽”、“围之数重”、再加上四面楚歌,可见楚军局势之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项王并不顾
惜自身的生命,而是割舍不下常伴左右的虞姬和乌骓马,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的另一个侧
面:此时的英雄身处末路,纵然他非常多情,但有的也只能是无奈的悲愤。所以作者在这一
段中重点是抒情,写英雄的柔情,节奏纡徐,感情深沉,表现英雄身处末路,多情而又无奈
的心境。
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细节描写,如“夜闻楚歌”、“项王悲歌”、“虞姬和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等,并且在这些细节多有对历史事实合理的艺术加工,如“”慷慨悲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形象。
难点、重点解析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要回答此问题,可参见自读提示。《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
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
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
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
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
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8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
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
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
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
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
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
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唐敬宗的年号——5;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
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
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
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
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
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
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
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
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
9
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
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
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
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
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
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
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
妙笔。如写楼阁“各把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
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
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
者眼前。
(六)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
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
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
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
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
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
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
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10
(七)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
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
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
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
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
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
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
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
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八)文章语言精炼,而含意丰富。试举例说明。
分析: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古文观止)编者的评语是:“起四语。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真突兀可喜。”开头两句,写六国覆灭,由秦一统天下。形似
泛泛叙事,实则为下文伏脉:“六王”为何会“毕”?“四海”为何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开始总结历史教训的。后两句,说伐尽蜀山林木,才将阿房
宫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规模浩大,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砍伐蜀山之木,运往关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经多少艰难险阻,作者没有
细说但读者自可想见。而要建成如此奇伟之宫室,伐木运木只是一项工程。统一天下不久,
即如此滥用民力,势必酿成严重后果,于此作者已有暗示。“纵心溢志”,“骄奢淫逸”,正是取祸之由。起首4句,不仅气魄宏大,且含意深广,耐人寻味。从语言上看,两两对偶,各
各押韵(全押仄声韵),音调急促有力,确系“突兀可喜”。
文中言简意深之处并不少见。又如第2段写秦人挥金如土,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字,构成4个比喻。一面是挥霍无度,另一面必定是搜刮不已。此处铺叙也为下文生发议
论奠定基础。作者锤字炼句皆有所指,这些地方宜深入体会,认真学习。
(九)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
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分析: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
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
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
11
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
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十)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它的文学色彩更浓一些,在行文上
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所以《阿房宫赋》前三小节不拘于具体的“现实和真实”,而是发挥想象和联想极力描绘秦的奢靡荒淫。《过秦论》和《六国论》严格说
应是一篇史论,它应以史为依据、基础,所以应集中更多的笔墨来陈述、记叙相关的历史史
实,再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舞”同时兼指“歌”。后一句的“气候”,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辞海》)。这两句合起
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
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
12
范文四: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古代诗歌散文诗诗;三,诗诗诗歌的诗诗手法——人版高三教;诗, ( )
高考史诗诗诗案 ;诗,咏学
古诗中常用的表诗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手法、修手法三大诗;诗写辞
,
默诗分诗 诗诗诗诗字,大中小号 诗诗 2010-07-27 18:28:09 469 0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
、诗接抒情,2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1)()
借事抒情即事感诗(2)()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3)
借古诗今借古诗今史言志借古诗今借古抒诗诗古诗今咏(4)
用典抒情(5)
描手法写
诗托,正诗烘托反诗(1)()
反诗,以诗诗以诗寂以明诗暗以诗景诗哀情静声(2)
虚诗诗合诗想和想象(3)()
诗比(4)
白描(5)
诗诗描写(6)
直接描写(7)
诗面描写(8)
修手法辞
、 比诗、诗人、诗偶、诗比、用典、诗双、诗夸、字叠、互文、反诗 诗诗 、反诗1234567891011
、了解古诗中常诗的思想情感4
古诗中常诗的思想情感有,志未酬、诗无诗、诗中怨恨、念诗思家、忠诗诗等。壮国国
掌握了诗些基本知诗后~我诗诗要做好答诗诗范诗诗~根据诗诗角度有诗诗性的答诗~诗然诗目千诗万化~但仔诗分析~
大致可诗诗诗诗诗型。6
模式一,分析意境型
提诗方式诗首诗诗造了一诗诗的意境,怎[]
提诗诗体诗首诗描诗了一幅诗的面,表了诗人诗的思想感情,怎画达怎[]
解答分析诗是一诗最常诗的诗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答诗诗三方面缺一不可。个[]
答诗步诗步诗一,描诗诗中展诗的诗景面。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诗言再诗面。描述诗忠诗于原诗~要画抓画[]
用自己的诗想和想象加以再诗造~诗言力求诗美。步诗二,括景物所诗造的诗特点。一般用音诗诗可~概氛两个双即例如孤寂冷、恬诗美、雄诗诗、诗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地诗景物的特点和情诗。步诗三,分析作者的思清静壮确体
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模式二,分析技巧型
提诗方式诗首诗用了诗的表诗手法,怎[]
提诗诗体诗分析诗首诗的表诗技巧或诗诗手法。诗人是诗抒诗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怎[]()
解答分析表诗手法是诗人用以抒诗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答诗~必诗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诗手法。确[]
答诗步诗步诗一,准指出用了何诗手法。步诗二,诗合诗句诗诗诗什诗用诗诗手法。步诗三,此手法有效诗出诗人确达[]
怎诗的感情。
模式三,分析诗言型
提诗方式诗首诗在诗言上有何特色,[]
提诗诗体诗分析诗首诗的诗言诗格~诗诗此诗的诗言诗诗。[]
解答分析诗诗诗型不是要求摩诗字诗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诗出的诗言诗格。揣个运来[]
答诗步诗步诗一,用一诗准点明诗言特色。步诗二,用诗中有诗诗句具分析诗诗特色。步诗三,指出表诗了两个确体[]
作者诗的感情。怎
模式四,诗字型
提诗方式诗一诗中最生诗诗神的是什诗字,诗什诗,[]
提诗诗体某字诗诗人道~诗诗好在诗里,来称你它哪[]
解答分析古人做诗诗究诗字~诗诗诗型是要求品味诗些诗诗诗的字的妙诗。答诗诗不能把诗字孤立起诗~得放在句来[]
中~诗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并来
答诗步诗步诗一,解诗诗字在句中的含诗。步诗二,展诗诗想把诗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诗三,点出诗字烘托[]
了诗的意境或表了诗的感情。怎达怎
模式五,一诗诗全诗型
提诗方式某诗是全诗的诗诗~诗什诗,[]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诗究思~往往一字或一诗就成全诗的诗索~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诗~住诗诗命构个个构决抓个[]
诗往往可以以小诗大~考诗我诗诗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诗步诗[] 步诗一,诗诗诗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步诗二,诗诗在诗中诗上所起的作用考诗。模式六,诗析思想情感型从构
提诗方式诗首诗表了作者诗的情感,达怎[]
提诗诗体诗分析诗首诗的主旨。诗于本诗涵~是如何理解的。内你[]
解答分析诗诗诗型要品味整首诗表诗出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诗来特殊含诗、深诗含诗、如诗境含诗、意境含诗。[]()
答诗步诗步诗一,用一诗准点明思想情感。步诗二,用诗中有诗诗句具分析诗诗思想感情。两个确体[]
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的是,我诗诗注重平常的诗累和诗诗能力的培诗~正提升自己的真
诗美诗诗能力。三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诗诗特点,主要默诗本诗定背诗的名篇中的名句。诗年加入了诗篇名的诗诗。写两
我诗诗考不诗要注重背诗~诗要注重“默”~把句序诗~把字正。写写写确
范文五: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复习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复习 ) 2009-05-26
魏卉娟
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
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
三、命题趋向:
1、唐宋诗词、元曲;
2、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另外也有咏史怀古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等。 2001— 2005五年高考共考查古诗词曲 57首,有 34首为写景抒情诗。
3、命题角度:
(1)对诗句的理解或诗句中个别字眼的鉴赏,语言特点,赏析形象或意境;
(2)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3)就诗词的某一突出特点自由发挥;
(4)通过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四、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 隐者不遇》 ; 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如曹操 《观沧海》、 贺知章《咏柳》; 或点明诗歌意象, 如柳宗元 《江雪》 、 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 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 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 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 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 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读注释
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它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如(05年高考 福建卷)李白的《与夏 十二登岳阳楼》,诗下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阳楼而作此诗。后边的两道题都要依据 注释才能回答完整。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 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等。
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理解主旨,把握精要。
5、品“冷”“热”
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 如李白 《早发白帝城》 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 快船快意, 豪爽骏利。 柳宗元的《江雪》则创造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大雪覆盖的江面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 间纯洁而寂静,老渔翁则孤傲而清高,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
6、悟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 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
五、高考常用作答模式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的整体构思,诗整体的艺术技巧或修辞 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解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 第(2)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 法有何好处?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关于诗整体构思上的技巧:前三句叙事抒情,末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 含蓄无垠。
备选答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正衬、反衬)、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对照、正面 侧面、虚实动静、白描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解答: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摹诗歌图景
第二部分:概括意境特点
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常见格式:这首诗通过___(意象)描写出了___画面,画面有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的感情。
典型例题:(04高考 福建卷)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 在梧桐缺处明。”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可答:三四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描写出一幅 秋夜无眠,诗人独守空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冷、惆怅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备选答案: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诗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伤春悲秋 思乡怀远 报国情怀 离愁别绪
吊古伤今 恬淡隐逸 怀才不遇 知音难觅
同情怨愤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正确解答:应从诗歌的语言风格或特点上来回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全国卷)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 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2)题: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回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自然。
备选答案
质朴自然 含蓄凝练 清新淡雅 绚丽优美
雄奇奔放 沉郁顿挫 简洁明快 诗中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