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五年级下册《桥》
16 《桥》
一、主要内容: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
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积累课文特
色语言,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品读、感悟、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
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
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2、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出示图片(宁静的山村,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上有一座木桥):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述桥。)
从这幅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平静的背后记录了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在这座小桥的背后隐藏着一座用心才能感受的到的桥,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这座小木桥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寻找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体会表达方法
1、快速浏览全文,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要求:读通句子,
不通的地方多读两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交流,汇报。
3、对比句子的不同,了解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
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时的洪水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什么?(魔鬼、死神)带着这种
感受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
三)、 感受桥的重要性
这样凶猛的洪水来了,人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惊慌失措)要想逃命有出路吗?此时,那是一座怎样的桥?(感受桥的重要)。
过渡:如果上不了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只有一个字(死),如
果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冲上桥,对于人们来说也意味着一个字(死)。洪水在狞笑,死亡在逼近,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他是谁?
四)、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并进行深层情感体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怎样的人生
抉择。
默读课文,分组合作:
1、找出描写老汉和小伙子动作、语言的句子,画下来。
2、组内交流让你感动的地方。
3、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五)、设置矛盾,感受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出示学生找出的重点句子: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
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2)、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1、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父子俩前后各自的动作进行对比,交流:
是否矛盾?
这一“揪”是老汉要让小伙子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后来,老汉
与“揪”相反的动作是“推”。这一“推”,是老汉要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可是后来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老汉。
2从父子俩的同一个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村支书,在群众和自己同时面临
危险时,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坚守到了最后一刻,在群众和儿子之间,他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儿子,可是他也是一名父亲,作为父亲,父爱如山,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毫不犹豫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3从老汉的身上你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什么品质?
六)、情感朗读,通过进一步情感的深层体会,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让我们再来看着这对父子吧!(引读)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
生:(齐读)只剩下他和小伙子了。
师:(引读)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生:(齐读)你先走!
师:(引读)老汉吼道——
生:(齐读)少废话,快走!
师:(引读)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桥,突然,那桥轰的一声塌了
——
生:(齐读)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引读)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
生:(齐读)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就在小伙子被洪水吞没的一霎那,老喊似乎要喊什么,谁来说一说?(如:老汉似乎要喊:儿子啊,爹对不起你啊!儿子啊,爹是爱你的!等)
2 再次感受老汉的“大山”形象,并谈体会。
七)、情感延续,铭记老汉精神
村民们得救了,那位小伙子还没来得及跨过木桥,洪水已吞没了
他和全村人拥戴的老汉,让我们看看五天后洪水退却时发生了什么事?
配乐激情朗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
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1练习写话:
过渡: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是来送别的村民、假如你是这位来送别的老妇人,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用饱含深情的笔触,选择一个角色写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吧!
2交流。
八)、理解题目《桥》的深层含义,领悟老汉精神
师: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用“桥”
为题目,现在,你还觉得题目中的“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吗? 文章以“桥”为题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这是老支书把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是他用自己的血
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桥梁,是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九)、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威严的大山,作为
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十)、板书设计:
桥
洪水 如魔
老汉 如山
范文二:五年级下册课件
1.体积和体积单位 学习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 27、28 页的内容、第 28 页的“做一做”, 及第 32 页练习七的第 1~5 题) 。 第 6 课时 课型 新授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常用体积单位。 常用体积单位。 “乌鸦喝水”课件,玻璃杯、水、沙子、木条……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口答:1 米、1 分米、1 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 平方米、1 平米分米、1 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 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 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 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 (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 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 cm ,dm 和 m 。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请你猜一猜 1cm ,1dm ,1m 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 1c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cm ;棱长是 1d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dm ; 棱长是 1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m 。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 1cm ,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 1cm 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 1dm ,请同学们用手捧出 1dm 大小的物体。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③用 3 根 1m 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 1m 有多大,估计一下, 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 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 4 个 1cm 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 体积是多少吗?(4cm )为什么?(因为它是由 4 个体积是 1cm 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 28 页“做一做”第 1、2 题。 【课堂作业】 教材第 32 页练习七 1~5 题。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 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 书 设 计
3 3 3
3
1.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 cm ,dm ,m 。
3 3 3
教 学 反 思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学习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 29~31 页的内容,课本第 30 页的例 1 及第 32 页练习七的第 5~6 题) 。 第 7 课时 课型 新授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 1 立方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 1cm 或 1dm 去 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 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 24 块 1cm 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 表。
3 3 3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 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 V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
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 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 a· a=a3(a 表示棱 长) (a3 读作 a 的立方,表示 3 个 a 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 30 页的例 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 )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 31 页“做一做”第 1、2 题。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板 书 设 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a
3
教 学 反 思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本第 34~35 页内容及第 36~37 页练习八的第 1~9 题) 。 第 9 课时 课型 新授
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学习目标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口答: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一填。 1 千米=( 1 米=( 1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新课讲授】 1.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板书教材第 34 页例 2:一个棱长为 1dm 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1dm 。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 1dm 的正方体模型。 提问: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 1dm ,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 长是 10cm) (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 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 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 1000 块 1cm 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 1dm ,它的底面积是 1dm ,也就是 100cm ,再根据底面积 × 高,也就是 100×10=1000cm ,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
生的回答,板书:V=a 10×10×10=1000(cm ) 1dm =1000cm
3 3 3 3 3 2 2 3 3 3
)米 )分米=( )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老师板书) (6)你们能够推算出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 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2.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1)回忆: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 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2)学习教材第 35 页的例 3。 板书:3.8m 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cm 是多少立方分米? 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板书:3.8m =(3800)dm 2400cm =(2.4)dm (3)学习教材第 35 页的例 4。 学生理解题意明确箱子上的尺寸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说出这个箱子的长、宽、高 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 V=abh=50×30×40=60000(cm )=60(dm )=0.06(m ) 4.巩固:完成课本第 35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口述解答的过程。 3.5dm =(3500)cm 700dm =(0.7)m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 36~37 页练习八的第 1~9 题。 1.第 1 题此题是巩固单位间进率的习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 过程。 2.第 2 题这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问题。包装盒是否能够装得下玻璃器皿,关键要看包装盒的高是多 少,因为从已知条件中我们已经知道包装盒的长、宽都比玻璃器皿的长、宽要长。只要包装盒的高大 于 18cm,就能够装得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包装盒的高,提醒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后, 全班反馈。 3.第 3~9 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板 书 设 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教 学 反 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1) 学习内容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本第 38~41 页内容,第 38 页的例 5,第 40~41 页练习九的第
1~6 题) 。 第 1 0 课时 课型 新授
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 1 毫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容积单位换算 容积单位换算 量杯、量筒、容器、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 常 用 的 体 积 单 位 有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相 邻 两 个 体 积 单 位 之 间 的 进 率 是 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的纸盒,长 2dm、宽 1.8dm、高 1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检查。 【新课讲授】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教师把长方体的纸盒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 教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积? 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容积 (3)比较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异同。 请学生想一想,体积和容积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反 馈。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①体积要从容器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而容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②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算它的容积。 (4)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出示一个木盒。演示为什么容积应该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2.教学容积单位。 (1)教师:计量物体的容积,需要用到容积的单位。 (完成课题板书) (2)学生自学教材第 38 页内容。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升、毫升 (3)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 1 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 1 升=1000 毫升(1L=1000mL) (4)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试验:把水倒入量杯 1mL 处,然后再把 1mL 的水倒入 1cm3 的正方体容器里面,刚好倒满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1mL=1cm3。 (板书) 提问:大家想一想 1 升是多少立方分米?相互讨论,得出:1L=1dm3。(板书)
3.新知应用。出示例 5,指一名学生读题。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汽油就是 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应该怎样算?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5×4×2=40(dm )40dm =40L 答:这个油箱可装汽油 40L。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4
0~41 页练习九的第 1~6 题。 答案:1:mLL 2:4000 4.8 m
3 3 3
mL 0.5 35000 2400 8.04 8040 785 0.785
82
3:18÷1.5=12(瓶) 4:400×225×300 =27000000(mm ) =27(dm ) =27(L) 5:22×10×1.8 =396(m3) 6:3×2.5×2 =15(m )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 3 3
容积和容积单位(1) 板 书 设 计 1L=1000mL1L=1dm 1mL=1cm
3 3 3 3
例 5:5×4×2=40(dm ) 40dm =40L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 40L。
教 学 反 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2) 学习内容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课本第 39 页的例 6 及第 41 页练习九的第 7~13 题) 。 第 11 课时 课型 新授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个雪花梨,一个量杯,一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填空 6.7m =(
3 3 3 3
)dm =( )L )dm
3
)cm
2L=( )mL 450mL=( 0.82L=( 2.判断 )mL=(
提问:单位换算你是怎样想的? (1)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3)一个量杯能装水 1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 10mL。 (4)一个量杯最多能装水 10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 100mL。 (5)一个纸盒体积是 60cm3,它的容积也是 60cm3。 通过判断的练习,要让学生理解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 39 页教学例题 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 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2)出示一个雪花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雪花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 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 入的水要能浸没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 度,并记下。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雪花梨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 ) (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
物体完全浸入到 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须
3
把它们完全浸入水中。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 41 页练习九第 7~13 题。 第 7 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水深是 13cm 时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 长方体的体积,放入土豆后高是 13cm,根据“底面积×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体积,再从 中减去 5L 水,就得出土豆的体积。 第 13 题: 一个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 12mL, 一个大圆球加四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 24mL, 这样可知 3 个小圆球共排出的水是 24-12=12(mL) ,由此可得出 3 个小圆球的体积是 12cm3,则 1 个 小圆球的体积为 4cm3,所以大圆球的体积为 12-4=8(cm3) 第 16 题:这是个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全班 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计算中要多加 小心。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容积和容积单位(2)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把物体扔到水里,两次的体积差则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学习内容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材第 44 页探索图形)。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学习目标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 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 【新课讲授】 1.用棱长 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 2cm 的大正方体后, 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需要多少 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聪明,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再大一点呢?课 件演示:用棱长 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 3cm 的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需要 9 个小正方体) (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3.如果拼成棱长为 4cm、5cm、6cm 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 4cm 的大正方体的问题。 (2)分类汇报交流。 ①三面涂色:当学生说出有 8 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时,追问:哪 8 个?学生说出三面涂色的小 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 8 个顶点的位置。 ②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 2×12 算出来的。 先让用计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 2×12”,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 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体会可以从一条棱上有 2 个两面涂色的,推算出 12 条棱上就有 24 个两面涂色 的。 引导比较“数”和“算”哪种更简便。 ③一面涂色: 着重交流明确可以由一面有 4 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推算出 6 个面一共有 4×6=24 (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还要追问 4 从哪来的——棱长 4,减去两个 2 个,得到一个边长是 2 的正方形。 (3)学生独立解决棱长平均分成 5 份的问题。 教师课件演示 4.发现并总结规律。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不论棱长是几,分割后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 个数都是 8 个。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只要用每条棱中间两面涂 2 色的小正方体的个 数乘 12,就得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位置, 只要用每个面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 6, 就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如果把棱长为 n 的大正方体涂色切割,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5.利用经验自主探究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与原来大正方体的关系。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新问题:除了知道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外,你还 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会提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2)学生讨论方法。估计大部分学生是用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减去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 方体的总个数。 (3)课件演示将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剥离出去的过程,激发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 法。 (4)学生自主探究,并填写表格。 (5)展示汇报,从而总结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n-2)个。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44 页第(2)题:数正方体
的个数 2 层:1+(1+2)=4 或 1×2+2×1=4 3 层:1+(1+2)+(1+2+3)= 10 或 1×3+2×2+3×1=10 4 层: 1+(1+2)+(1+2+3)+ (1+2+3+4)=20 或 1×4+2×3+3×2+4×1=20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举例说明“分类计数探究规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 学的应用价值。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板 书 设 计
2 层:1+(1+2)=4 或 1×2+2×1=4 3 层:1+(1+2)+(1+2+3)= 10 或 1×3+2×2+3×1=10 4 层: 1+(1+2)+(1+2+3)+ (1+2+3+4)=20 或 1×4+2×3+3×2+4×1=20 教 学 反 思
课题
分数的意义
课型 知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 学 目 标 识 能 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力 情 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感 重点 难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个 性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修 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创境激疑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 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 称吗?(板书) :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 ) 七上八下(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稳( )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 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境图, 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 1/4 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 1/4 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 1/4 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 1/4 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 个小立方体,4 根绘画笔。下 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
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 个小立方体、4 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 6 个小方块、4 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 平均分的份数)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 2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 1/2 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 5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 10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 50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 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 100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 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呢? ④师: 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 6 支铅笔, 把它平均分给 2 个同学, 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 1/2 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 2 支铅笔,把 8 支铅笔平均分给 2 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 1/2 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为什么同样是 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 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拓展应用 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总
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判断(对的打“√” ,错的要“×” ) 。 (1
)一堆苹果分成 4 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 14 ( )
作业布置
(2)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7 段,每段占全长的 57 ( (3)14 个 19 是 914 ( ) ) 分数的意义
观察刚才的5个图,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了一个整体。
观察图1~5
(4)自然数 1 和单位“1”相同。 (
板书设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新授课 备课人
分数与除法 执教时间
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复习激趣 ? 目标导学 ? 自主合作 ? 汇报交流 ? 变式训练 一、导入揭题。 1、复习:76 是( 单位是( ) ,它有( 2、观察:5÷8= )数,它表示(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9= 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 ) 。10 7 的分数
创境激疑
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 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分数与除 法》 。 二、明确学习目标。 (在此处明确) 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通过练习,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素材、展示、反思、训练、点拨。 察、操作,自主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 3 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习要求:1、平均分怎样列式? 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 三、 通过观
合作探究
个蛋糕平均分给 3 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 3、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例 2、把 3 个饼平均分给 4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 2、小组合作探究:3÷4 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 【练后 反思】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 【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 注明 b≠0?】 a÷b=b a(b≠0)想一想:为什么要
拓展应用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
总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m÷n(n≠0)= 分数与除法 例 2、把 3 个饼平均分给 4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
数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 a÷b=b a(b≠0) 5÷8= 12÷17= ( ) ÷ ( )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新授课 备课人
真分数和假分数 执教时间
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复习激趣 ? 目标导学 ? 自主合作 ? 汇报交流 ? 变式训练 (一)导入
创境激疑
1 .复习:什么叫分数? 2 .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 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 .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 这些分数比 1 大还是比 1 小?并说明理由。 2 .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 (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 3 份,这样的 3 份也 是一个整圆,表示 1 ,而阴影部分只有 1 份,所以比 l 小。再请学生 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3 .老师指出:像上面的 3 个分数都是真分数。我们过去接触过 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 4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 .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
合作探究
6 .老师再出示例 2 中图形的教具。 7 .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三) 、 (课件展示)例 3、 (1)把
3 8 、 化成整数。 3 4 7 6 (2)把 、 化成带分数。 3 5 6 想: =? 5
学生独立完成。
1 .在分数 中,当 a 小于( )时,它是真分数;当 a 大于或等于 ( )时,它是假分数。 拓展应用 2. 在分数 (a>0)中, 当 a 小于或等于( )时,它是假分数; 当 a 大于 ( ) 时,它是真分数。 3 .分数单位是 的最小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 。 4. 写出两个大于 的真分数( )和( )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 总 结 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 1 ;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 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 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作业布置 54 页做一做 真分数和假分数 例 3、 (1)把 板书设计
3 8 、 化成整数。 3 4 7 6 (2)把 、 化成
带分数。 3 5 6 想: =? 5
教学反思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新授课 备课人
分数的基本性质 执教时间
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复习激趣 ? 目标导学 ? 自主合作 ? 汇报交流 ? 变式训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听录音故事:有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个儿子。 老大分到这 块地的
1 4
,老二分到这块地的
2 8
,老三分到这块地的
4 8 ,老四分到这块地的 。 16 32
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
是四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 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2、思考: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
创境激疑
4 8 、 , 16 32 4 观察、比较和验证,得出结论: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 。板书: 16 1 2 4 8 = = = 。 引导学生把分数化成除法的形式, 并算出它们 4 8 16 32 1 2 4 8 的商,再次验证 = = = 。 4 8 16 32
同样大小的长 方形纸片,动手操作,折出 、 、 3、引导: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却以为自己很吃亏,争吵不休, 引得阿凡提哈哈大笑。那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 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 吵呢?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 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从 中任意选择两个分数比较一下,看看它们的分子与 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数的大小不变? 思考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 2、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所选择的两个分数以及它们分子与分母的 变化情况。 (注意引导出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母同 学生自由选择分数比较,
1 4
2 8
合作探究
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 3、引导学生把交流的等式分成两类,并说出依据。 学生思考 分类,然后提问,师相机分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 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类板书等式。 4、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两类等式, 思考:从这些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①学生举例,教
师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或计算验证。 都不变呢? ②思考:是 ③ 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 启发学生得出: 0 除外。 引导学生想一想: 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 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 问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初步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和
个 性 修 改
三、 (课件出示)例 2、把 合作探究 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 我们班
2 3
10 24
化成分母是 12 而大小不变
拓展应用
2 5
的同学参加了舞蹈小组,
4 10
的同学参加了书法小组, 哪
个小组的人数多? 总 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2、我们 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 59 页 8、9 题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新授课 备课人
最大公因数 执教时间
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复习激趣 ? 目标导学 ? 自主合作 ? 汇报交流 ? 变式训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 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
创境激疑
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一个储藏室,地面长 16 分米,宽 12 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 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教师引导:谁能说说王叔叔对铺地砖有什么要求? 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引导:这个房间长 16 分米,宽 12 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 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怎 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评 价。 ) 教师总结: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 1 厘米的正 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过程) 教师引 导: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 教师质疑提 出新学习目标:用其他的正
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请同学们拿出
合作探究
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 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分组进行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操作,发现规律。 ①学生操作。 xx 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③观察发现。 明确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师提问: 16 的因数有哪些?12 的因数呢?既是 16 的因数, 又是 12 的因数有哪些?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2)用集合图表示 学生在长方形纸 ④得出结论。 上试画边长是 2、3、4、5、6??厘米的正方形。 ②交流汇报。 请 教师引导: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 ⑤ (学生
课件动态显示: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 16 和 12 的因数、公因数。 (学 生观察) (3)认识最大公因数 教师提问: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 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少的地砖?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出示例 1: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 合作探究 出示例 2:你还能找出 18 和 27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学生应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 同学们刚才完成得不错, 如果让你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有信心吗? 拓展应用 10 和 15 的公因数 ————— 公因数 总 结 ———————————— 14 和 49 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61 页做一做
作业布置
最大公因数 16 的因数: 12 的因数:
板书设计
1 1
2 2 1
4 3 2
8 4 4
16 6 12
16 和 12 的公因数:
16 和 12 的最大公因数:4
教学反思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新授课 备课人
约分 执教时间
通过教学,使学生题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复习激趣 ? 目标导学 ? 自主合作 ? 汇报交流 ? 变式训练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 和 18 4 和 24 15 和 21 20 和 28 7和9 11 和 13
创境激疑
2、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有几种情况? (二)分析探究 出示例 4 :把 学生先尝试把
24 30
化成最简分数。
24 30
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 等到最简分数。
24 24 ? 2 12 = = 30 30 ? 2 15
合作探究 得到最简分数。
12 12 ? 3 4 = = 15 15 ? 3 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24 24 ? 6 4 = = 30 30 ? 6 5
6、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7、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 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教材例 4,试着自己写一写。 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教材上的内容。 提问:怎样约分比较简便? 拓展应用 教材 66 页 7 题
总
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问? 教材 67 页 11、12 题 约分
作业布置
例 4 :把
24 30
化成最简分数。
板书设计
24 24 ? 2 12 = = 30 30 ? 2 15 24 24 ? 6 4 = = 30 30 ? 6 5
12 12 ? 3 4 = = 15 15 ? 3 5
教学反思
范文三:五年级作文课件pp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写作”。
本学期安排了7篇习作,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和指导,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这样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读写结合,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由中年级的“模仿起步”转变为“借鉴、迁移”。本册7篇习作设计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各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题材广阔,话题新颖,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9人。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同学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但像这样拔尖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对习作还缺乏浓厚的兴
1
趣,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虽然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较空洞、简单,还有十几位学生的书面表达词不达意,每次作文前言不搭后语,不知如何表达,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少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敷衍了事,有“眼”无“心”;没有掌握观察方法,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候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有时候,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到作文的时候,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写。有的学生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习作时候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在这学期,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的乐趣。
三、教学要求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2
3、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学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8、能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对父母的爱,做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
9、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具体措施
1、吃准目标,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
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明确编排意图,积极主动创造。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是《标准》的新理念之一。为此,首先要认真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研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乃至适度的改编。
3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好例文的示范作用。
用好课堂作文这一主阵地,切实抓好字、词、句等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形象地懂得该写什么和怎样写。
4、重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练段成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促使学生从读中学写。还要让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时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词汇,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每次习作是都要先说后写,
5、重视积累,润“作”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围绕一篇课文阅读多篇同主题文章”,教师推荐学生读经典的少年儿童读物,开展“美文共欣赏”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他们经历多方面的切身体验,积累较为典型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指导有条件的
4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超文本材料的阅读。
6、进一步重视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要想方设法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品尝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对于优秀的习作,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突破旧有的时空“禁锢”。
有的习作话题可以当堂完成;有的习作话题可以预先布臵相关的家庭活动、户外活动,然后当堂完成;有的习作话题,则可以先在课堂引导,讨论观察、采访、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再组织实践,在活动后动笔。一周后,再在习作课堂进行反馈、修改、加工、评价。后一种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以利思维碰撞,合作探究,老师也参与其中,亲历习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加以评价指导。
8、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
5
作用。
充分保护他们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信心。鼓励学生精益求精,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多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起习作信心。
9、除了课本上的7篇习作,认真完成书后的小练笔及日记,并认真批改好。
平时鼓励学生写日记,在日记中释放心灵,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述,题目自己拟,内容自己选,尽量减少写作的束缚,促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五、教学进度安排
篇二:五年级作文指导 及状物阅读
第二单元 写你周围的事物
【习作要求】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一个事物,抓住主要部分,先具体地说一说,再写下来。
【习作指导】
从习作的要求看,这是一次状物作文训练。要写好这次作文,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事物”,“事物”大致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各种自然现象;二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物体。
状物是小学生作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因为写作文是离不开
6
具体的事物的。一只花瓶、一盘盆景、一间房屋、一个亭子,都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也是我们作文观察和记述的对象。初学作文的同学,从这些看得见的、熟悉的事物写起,难度较小,有话可说,可以打好写作基础。状物的对象很广,包括动物、植物、建筑物,各种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日月星辰,还有工艺品、玩具、文具等一类小物件。如年历片、文具盒、闹钟、日记本等。
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状物离不开观察,细致的观察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描写得具体。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一方面要调动所有感官,全面地观察事物;另一方面还必须做到观察有序。或是由整体到局部,或是由主要到次要,或由外到里,由远及近。只有观察有序,文章才有层次有条理。
2.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这是状物作文的重点,要写得具体。例如《小站》,作者主要抓住小站“小”的特点,具体地写了站上的小屋,月台中间的“小小的喷水池”、月台两头的杏花等景物。这就是小站的主体。是最能表现出小站的特点的。又如,如果我们写文具盒,我们可以先作整体概述,然后具体描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写:
?盒子总的形状:扁平的长方体,长、宽、高约是多少,
?盒子的质地:塑料的,还是铁皮的,塑料是软性还是硬性的,
7
?盒子表面:什么颜色,印什么图案,
?盒子里面:分几层,每层或每格放些什么,
3.写联想或自己的感想,这就叫借物抒情。状物不可无情,看到某一事物,一定会引起自己的某些想法,这就是恰当运用联想,根据事物的特点抒发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将事物写活。例如《小站》最后一段写道:“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喷泉、杏花是小站突出的特点,作者借物抒情,赞美了小站的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歌颂了铁路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使文章中心思想得到升华。
【范文点评】
我的文具盒
我的文具盒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一见到它,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盒盖上印的两匹骏马,一匹是枣红色的,一匹是青白色的。枣红马前蹄奋起,后腿弯成弓形,好似要凌空飞腾;那匹青白色的呢,则好像在回头微笑,和它身边低飞着
的小鸟戏闹。就在这两匹马的脚下,开放着小野花,看着这鲜艳的小花,我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
打开装有吸铁石的盒盖,就可看到,盒子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摆着一支金光闪闪的铱金笔,还排着三支削好了的彩色铅笔;掀开上层的活动板,便可领略下层的“风光”了,边上的格子里躺着一把小刀,更大一些的长方“卧室”里,那“大
8
苞米”和“小花瓶”(其实是两支圆珠笔)似乎谈得很热乎。在角落里,还藏着一块黄色小橡皮,上面画着一只小海豚顶着皮球玩得正起劲。它们白天都辛勤地为我服务,晚上,又和我一起入梦乡。
别看我的文具盒平时一言不发,到了用它的时候,还挺热心呢。把文具盒一打开,钢笔马上蹦出来,帮我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当我画格子时,直尺便会给我铺出一条笔直的线路,让我把线条画得又直又长;当我把字写错的时候,橡皮便会自告奋勇,帮我擦掉错的地方……
文具盒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告诉它,我从心底里爱惜它,赞美它。
【简评】本文先介绍文具盒的质地,接着描绘盒盖上的图案,把描写实在事物和联想结合在一起,使盒盖的美形象化了,流露出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
对文具盒的内部构造分上下两层进行介绍,对每层摆些什么文具介绍得井井有条,历历在目。
对文具盒的功用是用拟人手法,分别写出钢笔、直尺、橡皮给“我”学习上的帮助,写得自然、生动、有趣。
最后作者用抒情笔调,表达了对文具盒的感谢和赞美。
三元塔
三元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海康市雷城镇东南,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1983年,三元塔公园建成。
9
进入三元塔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监池”。池面上,一朵朵荷花挺出水面,正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阵风吹过,荷叶上滚动着水珠,又像明珠跳动在碧绿的瓷盘里。阳光照耀下,那荷花显得格外红艳娇嫩,而且清香四溢。
公园东边,一道蜿蜒的仿古城墙拥抱了半个公园。沿着城墙来到三元塔脚下,抬头一看,三元塔耸立在眼前,它如擎天一柱,高耸云天,雄视雷州大地,多么雄伟啊~数一数,三元塔共有十七层,约五十多米高。塔内可见每层之间都有拱卷门,利用塔壁为阶梯,南入北出,东进西升,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的基部镶嵌着浮雕石刻,其中的“麟趾呈祥”、“狮子戏球”、“双凤朝阳”、“喜鹊练海”等,雕刻得栩栩如生,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是明代石刻珍品,历代诗人墨客为此赞美不绝,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请看明代天启年间雷州推官刘?(贵阳人)的诗:
浮屠突兀巧修成,登眺悠然蹑太清。
冠盖嵯峨连头极,丹梯宛转接云程。
万家烟树重重抱,满曰桑麻处处生。
俯瞰世人高着眼,谁知吾辈异时名。
三元塔是雷州古城的象征。它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初名“启秀”,因奠基时挖得蛇孵三只,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后改为“三元塔”。登三元塔是游雷州一大快事。
10
1987年,广东省领导同志寇庆延到海康市视察时,不顾年高七十五,兴致勃勃地登临此塔,并挥笔写下了“七十五岁登三元,年迈雄心学少年”的豪迈诗句,同时表示值八十岁时一定再来登一次。果然,1992年,当他八十高龄时重游雷州,又再次登上此塔,一时传为佳话。
而今,我们登上三元塔顶,凭栏远眺,雷州胜境,古城新貌尽收眼底。那苍龙般起伏的山峦,那依照自然法则分布的村落,那纵横交错的小河,那方方正正地排列着的稻田,那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那笔直的公路,……一切的一切,好
不令人爽心悦目,自然也脱口而出:雷州变了,真的变了~
【简评】登三元塔是游雷州一大快事。但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要写如何乐登此塔的文章应当说不太容易,其原因是令人愉悦之材料难掌握,内涵丰富的令人愉悦的材料更难掌握。好在小作者注意搜集有关历史资料。然而,有了这些材料又如何组织呢,且看作者的剪材功夫:
他先把明代雷州推官的诗安插于历代诗人墨客登三元塔时“赞美不绝”之后,这既说明了古人如何乐登此塔,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接着又插叙“三元塔”名的来由,以增强此塔的神话色彩,进一步说明登临此塔确实是一大快事。紧接着又以广东省领导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在短短四、五年内,竟然两次登临此塔,一时传为佳话的事实作更有力的说明。至此,谁人不以为登三元塔是人生一大快事呢,
11
于是,文章的末尾便水重叠渠成地写道:而今,我们登上三元塔,凭栏远眺,雷州胜境,古城新貌,尽收眼底。那苍龙般起伏的山峦,那依照自然法则分布的村落,那纵横交错的小河,那方方正正地排列着的稻田,那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那笔直的公路,……一切的一切,好不令人爽心悦目,自然也脱口而出:雷州变了,真的变了~
这末段虽无一“乐”字,但乐于登临此塔的感情溢于言表。更值得称道的还是文章的结句:“雷州变了,真的变了~”其言外之意是: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有海康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海康市的经济建设必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如此看来,文章的立意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吗,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狗布朗?苏格的故事
布朗太太熄灯前,小狗布朗?苏格一直躺在南希的娃娃车里。熄灯后,它便跳到了南希床上,一直睡到天亮布朗太太起床时,它才又跳进了娃娃车。有天早上,布朗太太招呼南希起床,可南希还睡着。约摸过了12分钟,布朗太太又叫南希起床,南希只翻了个身。7点20分时,布朗太太再次关照南希早点起床,要不然上学会迟到,可南希还在呼呼大睡。于是,布朗太太放弃了努力,她把布朗?苏格放回了卧室。布朗?苏格一看到南希还躺在床上,就跳上床,把被子从她身上拖了下来,南希又把被子拉了回去。不过,布朗?苏格
12
还是想要叫醒她,它围着床,不停地吠叫,跳上跳下,直到南希醒来。这下,布朗?苏格可成了布朗太太唤醒南希去上学的闹钟了。
布朗?苏格不光叫醒南希,遇上紧急事,还能派上大用场。一个晴朗的夜晚,
布朗家的鸡棚突然失火了,南希那只下蛋鸡也在里面。布朗?苏格一看到火光,就跑去把里面的小鸡给赶了出来。那母鸡气坏了,以为它要伤害它的“孩子”,赶紧追了过去,结果,却发现布朗?苏格把小鸡都赶出了鸡窝,那母鸡高兴得“咯咯”叫。第二天早晨,南希发现鸡棚烧坏了,她很难过,以为那只母鸡已经烧死了。可就在这时,她看见了那母鸡和小鸡。她知道了,是布朗?苏格救了母鸡和那些小鸡。布朗?苏格就是这样,既成了南希的“闹钟”,又成了个“消防队员”。
【简评】这篇作文,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绘。首先,小作者抓住了小狗布朗?苏格好管闲事的特征,说它“一看到南希还躺在床上,就跳上床”,“成了布朗太太唤醒南希去上学的闹钟。”“一看到火光,就跑去把里面的小鸡给赶了出来”,成了救火赶鸡的“消防队员”。一个“小闹钟”,一个“消防队员”,既扣住了小狗好管闲事的特点,又显得生动形象,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其次,小作者抓住了小狗好动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布朗?苏格想要叫醒南希时,“它围着床,不停地吠叫,跳上跳
13
下。”符合小狗好动的特点。在描绘时,还较好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布朗?苏格救了母鸡和那些小鸡”,“那母鸡高兴得‘咯咯’叫”。这样绘声绘形地描绘,使人如见如闻。
【佳作欣赏】
鸭子和蛇
我家里有一只鸭子,名字叫伽考。5月中旬,鸭棚里的住进了几只老鼠。打那以后,蛇常来吃老鼠。消灭老鼠自然是件好事,可是,蛇总张开大嘴把刚下的鸭蛋也吞下肚去。因此,我就把鸭棚拆了。这样,蛇也就不怎么光临了。
拆了鸭棚的两、三个星期以后,伽考不见了。我到处找,发现伽考在房子旁边的一角落里做了一个窝。窝的周围堆积着一些枯草和落叶,窝中好像还有蛋。我想,要孵出个小鸭子该多好啊~
“呱,呱,呱~”伽考好久没有这么叫了。我赶紧去看鸭窝。啊,这是怎么啦,窝里有五、六块石头,一个蛋也没有。我惊讶万分,鸭蛋怎么变成了石蛋呢,我连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什么,这是真的,这可是天下奇闻啊~”妈妈也惊讶地说道。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作文指导与范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习作思路展示]
书信写得好坏,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言,主要取决于你
14
写的内容是否贴切,是否符合对方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着这封信中,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绍呢,下面提供集中写作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马俊杰同学:
你好~
你好~这次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的心情十分高兴和激动~
最近,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要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活动培养我们的交际能力,同时让我们知道要心中有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今天我写信给你,请你一定不要觉得突然。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个子不高,却很机灵。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在班级举行的联欢会上,总少不了我的小品、相声表演。呵~我的表演经常给同学们带来阵阵欢声笑语。平时和同学相处,大家都觉得我也很幽默、可爱。不过发起脾气来可是了不的,我要是发起火来,那家伙,一秒种就上了喜马拉雅山~哈哈~
15
对了,我所在的班级也是人才济济啊~大家各有特点,说一个有意思的同学你一定很感兴趣。我们班的朱近是个男的,但是无论是长相还是声音都像一个女孩子。你瞧,一大清早走在十里外,就能听见他的尖叫声音:“请第1大组交作业~快交作业~~~”不光是这个“女高音”特像,而且他脸也是白白嫩嫩的。一见到人就给人起外号,比如一见到李雪莹就说:“哎呀,老李呀~”人没老都给他叫老了。
啊,对了,为了我们能够长期的进行手拉手活动,我们还想了不少办法,说出来,请你批评指正。我们打算每年的和你们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我们将带上全校同学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看望你们,还要走进你们的家庭体验一下你们的家庭生活。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家里做客。到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书给你们,还要带你们到我们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游玩??
看了我们的计划,你觉得可行吗,如果你愿意,请尽快给我们写信。(678字)
评语:
结尾用问句,可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能勾起对方写回信的愿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与范文
一、看图作文----(思路:四要素,人物及特点)
精彩的足球赛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群男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到这片
16
空地,把书包和帽 子一丢,堆成两堆,便成了简易的球门。激烈的球赛开始了。 那位头发金黄的守门员,脸因紧张和高兴涨成了红色,虽然昨天膝盖被擦破了,但他毫不在意。只见他把双手放在膝盖上,半蹲着身子,聚精会神地盯着足球,跃跃欲试。 站在他身后的小男孩,穿着红色的运动服,挺着肚子,有些不服气,昨天大哥哥的腿摔破时,还是他踢进了一球,取得胜利呢。他想到这,有些洋洋得意。
过往的行人都被这场紧张的球赛吸引了。纷纷停下脚,坐在长凳上,也不知是谁家的小狗,它可对足球不感兴趣,它只对主人供它玩的小皮球感兴趣呢。现在正无所事事地在草地上打呼噜。
你瞧,那个带着弟弟的小男孩,目光紧紧的琐在黄队,坐着一动不动,生怕黄队输了。 和守门员一样有着金黄色头发的小男孩,伸长了脖子,口中轻声喃喃自语:“加油~踢~好~”站在他身后的,头上系着深红色蝴蝶节的小女孩儿,索性站起来,只见她双手叉腰,眉头紧皱,好像有什么不顺心。 戴红色帽子的小女孩,弯着腰,伸头向右望去,她涨红了脸,虽说她没有上“战场”但她的心跳自己清清楚楚能听见。 一位抱着洋娃娃的女孩,一直微笑着,眼睛却繁忙了,一直盯着球,看球究竟在哪队里。那个穿着绿衣服的小男孩,也许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场面吧。他的小手在计算胜负,一边轻轻摇手,一边说:“真精彩,太不可思议了。” 看得最认
17
真的算是那位大个子叔叔了,他看得津津有味。他想起了童年,他是足球的先锋,那是多么难忘的岁月啊,他又想到了将来足球事业的发展,和即将到来的世界杯。(644个字)
评语:
作者把每个人物进行描写,或神情,或动作,或语言,或心理,让我们感觉这些人就像活生生的在眼前一样。
二、童年趣事((思路:点题---事件---照应;重点:“趣”)
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看到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在童年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趣事,有件趣事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注:点题) 那时候我才6岁,我拿着一个红苹果吃,正当我吃的津津有味时,一个不小心把一个苹果籽吞进了肚子。我害怕极了,心想:苹果会不会在肚子里发芽,长成树呢,到时候我就会变成苹果树人了,我越想越害怕,都不敢想下去了。怎么办呢,到底应该怎么办,或许喝多点开水就可以把苹果籽给淹死,那样苹果籽就不会发芽了。于是我拼命地喝水,可是水喝得越多,肚子越不舒服,我只好哭着去找妈妈。妈妈忙问我怎么回事?我一边哭一边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傻孩子,苹果籽怎么会在肚子里发芽呢,任何食物只要吃进肚子里都会被胃消化,它不会发芽的。知道了吗,” “那我的胃
18
怎么会咕咕叫呢,”妈妈说:“你是肚子饿了,肚子才会叫啊。”我听完后,破涕微笑地说:“我还以为我会变成一棵树呢~呵呵???”我就从冰箱里拿出一块蛋糕,一下就把它吃完了,妈妈说的真有道理,肚子吃饱了真的不叫了。(注:事件---吃苹果)
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留恋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好像一朵朵开放在我心中的花,无比艳丽,诱人~(注:照应)(538字)
评语:
文章结构:开头点题——趣事,中间叙述事件经过,结尾照应(呼应)开头,结构严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习作训练三:学写发言稿
[习作写法指导]写好发言稿,最为关键的是根据不同场合的不同要求,切合具体的需要、具体的情境。即你发言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让听者从你的发言中知道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感染??你必须在写之前把握准确、明了。
1、明确发言的目的: 2、写清发言的内容:
1、竞选性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表彰性发言稿:要讲清楚我是如何取得成绩的,在取得成绩的背后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支持,并表示由衷地感
19
谢之情;同时还要讲清楚取得成绩之后,我打算怎样继续努力,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成绩。
3、表决性发言稿:这类讲话稿重点要讲清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做得更好。
4、联欢性发言稿:在这个场合发言,其主要目的是代表大家祝贺同学们节日快乐,所以,在发言稿中要尽量表达出自己祝福之情,要使同学们从你的发言中受到情绪的感染。
6、动员性发言稿:要讲清楚动员的主题,提出具体做法的建议,根据对动员对象的充分了解,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鼓励、希望动员对象努力地按照动员的要求去做。
[习作范文精读]
竞选学习委员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三班的余晓君,我这次竞选的职位是学习委员。
你知道吗,其实当大队委是我从小的梦想,在以前我曾看到过许多人在台上竞选大队委,当时我很羡慕他们,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当上大队委。在同学伤心的时候,我就充当一个天使,把幸福带给他们;在同学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便会充当一位老师,耐心的教导他们;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我就会耐心的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所以我这次能竞选大队我感到非常光荣。
假如我这次当选了大队委,我就会组织一些学习小组,让
20
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去帮助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又可以帮助自己复习,真是一举两得。我还会在每一个星期让每一个搬出一份关于学习的手朝报,贴在学校的黑板上,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又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我还会多组织一些知识竞赛,让同学们能在竞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有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没有自信就一定不会成功。”这句话常常提醒知我。今天我就凭着自己的自信站在这里竞选大队委,所以希望你们投我神圣的一票。记住哦,我是4号的余晓君,一个很有自信心的女孩。
竞选班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
大家好~
我叫包可欣,今天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演讲,而第一次演讲就是竞选班长,此时此刻我很激动,也很紧张。班长是一个许多同学向往的职位,需要一个有能力有爱心的人来担当,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我在一二年级都当过班长,大家是不是继续给我这个机会呢,让我童年的日记里留下为全班同学服务的无比美好的回忆吧~我热情开朗、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拥有爱心。我的缺点是看不起差生,不爱听别人
21
对我的劝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改掉这些毛病。
假如我竞选成功当上班长,我将用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来做好这项工作,我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如朗诵、演讲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我就不多说了。我想我们都应该当个实干家,不需要那些美丽的词汇来修饰。假如我落选了,说明我还有许多缺点,我将继续自我完善。
工作锻炼了我,生活造就了我。戴尔卡耐基说过“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提任这个或那个职务”。
同学们,信任我、支持我,请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记事作文1、写清楚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使叙事具有完整性。
此类文章,是指以写事为中心,,通过对事情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社会变化等问题。
写好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事情的发展规律,把事情交待清楚。也就是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和结果这六大要素。
要想文章内容完整,主题明确,六点中的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最为重要。
2、注意选择能突出文章中心的(转 载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五年级作文课件ppt)典型材料。
22
小学生写记事作文,一般都是些自己身边的熟人的平凡小事,那么,就应该越具体越好。生活中的小事很多,要从中选择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达文章要求的深刻道理和闪光思想。
进行描写时,应对事件的成因,人物的行动等进行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文章的重要部分,如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高潮部分,应该写得越具体越好。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打开我记忆的那扇窗,有许多小星星在闪烁。但有的显得十分渺小,有的离我们太遥远。可有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令我感动不已,仿佛是一道烙痕,怎么也抹不去。(点题)
(原因)那发生在我三岁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一家围坐在电视机旁,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美妙的歌声足以让人如痴如醉,可我爱动的性格老是改不了,总是东蹦蹦西跳跳,一不小心,撞在了桌角上,把头撞破了。爸爸看了,顾不得多说,马上抱着我向医院跑去。到了医院,爸爸的白衬衫被我的鲜血染得鲜红,医生见状,马上对我进行抢救。那时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了,眼睛也睁不开,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经过)医生给我缝第一针的时候,我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声,爸爸飞快地走过来,用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
23
小手,心疼地说道:“小峰,别怕,我们都在你身边。” (让我感动的地方)这时,我才知道,我正在缝针。不过听了爸爸的话,心里好像多了一份安慰。
八针终于缝完了,爸爸又把我抱回家。我慢慢地睁开右眼,看见爸爸红白相间的衬衫,布满血丝的双眼,额角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落下来,(爸爸的神态描写)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
每次换药,都是爸爸带我去,还给予我安慰、鼓励;每次他休息,都要看看我的伤口,还餐餐给我煮香甜可口的病号饭??
(结果)每当想起这件事时,感动的泪花不仅夺眶而出??(首尾呼应)
(爸爸的安慰,为了照顾我疲惫的神情,以及细心的照顾都让“我”感动不已。)(553字)
一件感动的事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原因)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说:“天气预报今天有雨,还是带上伞好。”我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晴空,怎么会下雨呢,我丢下伞,一溜烟跑出门去。
24
(经过)正当下午放学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而下。带了雨具的同学都回家了,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我爸爸在外地上班。刚好,妈妈这几天工作特别忙。我想不会有人来接我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又急又饿,望着哗
篇四: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案 缩写课文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找出与《三打白骨精》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重点指导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学生作片断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懂得为什么要缩写课文。
师: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具体,强调观察细致、叙述具体。把文章写具体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应需要具体就具体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板书: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5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学习(习作提示),掌握缩写方法
师:怎样缩写课文呢?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划: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用“——”划出句子,做下面填空:
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可以这样做:先(),再()。
修改时要注意:
1、(),
2、()。
四、默读《三打白骨精》,划出需要保留的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围绕赞扬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这个主要意思,哪些是主要内容,需要保留?用“[]”划出来。哪些情节可以删去?
2(讨论上面思考题。
指名说说划出的需要保留的内容。
教师小结:应保留的内容有:
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白骨精的三次变化;孙悟空的有关动作和语言;八戒、唐僧的有关态度。
1(学生对照自己划的内容,作适当增删。
五、重点指导。
26
重点指导缩写“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村姑”这一段。
1(讨论:这一段中,哪些可压缩?
根据学生讨论,板书:
可压缩:村姑的打扮、动作;唐僧的话;具体描写孙悟空动作的词。
(即动作前的修饰)
2(片断练习。
?缩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经过。
?缩写“孙悟空用计消灭白骨精”的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评学生缩写的片断。
教学过程
一、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
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有条件的可让学生直接写在明胶片上,用投影放大)。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二、学生修改片断。
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两个片断。
三、缩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
27
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500字以内”的短文。
2(学生按要求缩写课文,教师作巡回指导。
3(能独立地阅读一篇短文,简要复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四、讲评缩写草稿。
五、修改。
六、誊写。
我爱家乡的_____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2、会给一篇作文补上恰当的结尾。
3、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写文章的结尾段。
教学难点:作文的结尾怎样做到“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教具:投影片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写好文章的结尾
(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自然结尾法
*总结全文法
*发人深思法
*呼应开头法
28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明确习作训练重点。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这次学习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2、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头有尾。结尾结得好,文章就很完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二、学习“习作要求”和“习作提示”。
1、习作要求:文章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
2、学习习作提示--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补充:
(1)自然结尾:《南泥湾开荒》“经过我们的劳动,荒凉的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2)总结结尾:《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3)发人深思的结尾:《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心里默默地呼唤着。”
(4)呼应开头:《幸福的回忆》开头“??合影留念。那张大照片??”结尾“??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着重引导学习(1)(2)两种结尾方法。
三、给例文加结尾。
29
1、学习《我爱家乡的河》开头和中间部分,明白文章主要内容。
2、试写结尾,提倡多种形式,只要符合“习作要求”就行。
3、评议,修改。
第2课时
一、明确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知道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这节课,我们要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特别注意写好结尾。
二、补充题目,确定要写的内容。
1、家乡的那些事物值得你爱,
自由交流,开拓思路,提高写作兴趣。
2、指导归类。
物产,如杨梅、甘蔗、枇杷、茶叶等等。
景物,如小溪、公园、大山、果园等等。
3、自己确定内容,补充题目。
三、再学《我爱家乡的河》一文,领悟写法。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重点内容是怎样写具体的,(分三方面来写:小河的水美;夏天是乐园;帮农民摆脱贫穷。)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简评。
30
1、选取典型习作进行评议,重点评议结尾是否符合要求。
2、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
六、誊抄作文。
汗水换来的欢笑
教学目标
1、作文开头能初步做到紧扣题意和内容,语言简洁,不绕弯子。
2、会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加上恰当地开头。
3、懂得劳动给人们带来欢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能紧扣题意和内容,用简洁的语句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开一个恰当的头。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具:投影片
第1课时
一、回顾、揭题,明确训练要求。
,、回顾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六册第三、七单元习作训练要求,提出本次习作要求。,、明确训练重点与习作内容一:给《汗水换来的欢笑》加上一个开头。揭题板书。
二、学习“习作提示”。
,、师讲述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引入:如何才能写好开头呢,
31
,、学习“习作提示”内容:
文中讲了哪几种开头形式,
围绕开头形式,逐一联系学过的课文进行举例剖析。
总结各种开头形式的共同点:紧扣题意和内容,语句简洁,不绕弯子。
三、学习《汗水换来的欢笑》,给它加个恰当的开头。
,、根据习作提示,我们来学习短文《汗水换来的欢笑》,然后给他加个好的开头。,、学生自学短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同学们通过辛勤劳动平整了操场,用汗水换来了欢笑).
,、谁能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和结果?你觉得哪些地方得较具体,突出了“汗水”和“欢笑”,找出来读一读。
,、文章缺少了什么?(起因)
,、你觉得开头可采用哪种方法来写,为什么,请同学们把这篇文章的开头写好,说明起因.写时注意文章开头的要求。
,、学生试写,评析:
投影出示,师生评析优缺点,并说属于哪种开头方式。
指名读自己写的开头,评析。
四、布置课外作业。
以参加过的一次劳动为内容,写好开头部分。为下节课写短文作准备。
32
第2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习作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指名学生读自己准备好的以劳动为内容的文章开头,并说说整篇文章的构思。指名2——3个学生读、说。
,、学生评析,教师指点。
二、放手试写全篇。
让学生根据要求和开头,以《汗水换来的欢笑》为题,完成全篇。
三、组织交流。
,、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学生各自修改初稿。
,、同桌交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参考同桌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四.誉抄习作。
爱惜粮食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
3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34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教育(说)(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经过是否具体,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35
这件事_______
篇五:五年级作文指导 写事及阅读
【习作要求】 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
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要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些。
【习作指导】
这次作文首先要弄清要求,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是看见的或听别人说的。第二是写事,不是写人,当然事在人为,会与人有关系,但要以事为主线。第三是有教育意义的,有意义是能感动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第四是要把事情发展经过写清楚,要用按事情顺序的方法写。第五,重要的地方要写详细些、具体些。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下笔之前,要明确作文范围。要求写有意义的事,又是亲身经历的事,但没有规定是大事或小事,那就是说,大事小事都可以写,也没有规定什么时间、地点,没有时、地限制,作文时作者可以自己构思。只要是自己经历的有教育意义的事就可以写。
作文要求规定了叙述顺序要采用按事情发展顺序,不能用空间方位或时间顺序。因此,动笔前要认真考虑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作文时,按这个顺序去写,是符合事情的发展过程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能达到条理清楚,首尾连
36
贯。这对初学作文者特别重要。
最后一个要求就是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具体。有的同学说,要写的材料全在肚子里,可就是写不具体,写不生动。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抓住要点想仔细,要点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一件事的经过部分,是写事作文的主体,这部分写具体了,文章内容才充实。其次是捕捉感人的细节。一篇具体而生动的文章,能吸引读者的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就是表现人或事的具体情节。例如《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情节:描写老虎扑人的动作是“一扑”、“一掀”、“一剪”,表现了老虎的凶猛。写武松打老虎的“三招”是“一闪”、“一
闪”、“又一闪”,然后趁势反击:“棒劈”、“脚踢”、“拳打”,这些描写都细致入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点评】
友谊的考验
书包里装满了书、簿、笔,但我的书包又盛满着我和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她叫黄丽娜,她和我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一块儿学习,同一个班,两家又离得很近,所以我们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个火辣辣的三伏天下午,我们上完体育课回来,拿起自己的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黄丽娜正在边笑边喝,忽然,一条水柱向我书包
37
喷来,原来是黄丽娜把水壶里的水喷了出来。我气上心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哗啦”一声,她的书包像我的书包一样成了“落汤鸡”。黄丽娜见状,“哇”的一声哭了,伏在桌子上。我心中暗暗骂了一句:“小气鬼~”
上课了,我的气还没消,黄丽娜通红的眼睛也忽闪忽闪地白着眼,看样子在生我的气。我俩的脾性都很倔强,真是锤子砸到石头上――硬碰硬。
一节课过去了,我走出座位,看见黄丽娜还低着头坐着。我暗暗回头瞄了一眼,哟,黄丽娜眼里的红丝消失了,脸上也泛起了红云,她忽然害羞地向我掷来一个小纸团,我想接,可没接到。又犯愁了,也许是骂我的,不捡~可是好奇心经不起引诱,我用手捡起纸团掰开“对不起”~纸上的字又燃起了我们的友谊之火。想想那件事,我也有错,可是还跟她闹别扭,我才是小气鬼呢~我从此又和她“打成一片”。她笑了,我也笑了。
人人都有一个书包,可我的书包让我接受了一次友谊的考验。
【简评】本文以书包为线索,写同学之间的友谊,虽然友谊这个题材并不新鲜,但本文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小作者没有细叙友情如何牢固,始终如一,
而是集中写由书包引起的风波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经过这场风波的考验,“我”和黄丽娜之间的友谊,更为真挚深厚。
38
文章虽短,但没有平铺直叙,情节起伏,中心突出,引人入胜。
悔恨
这件事埋在心底很久很久了。每当想起它,我就脸红耳热,心里涌起深深的悔恨。
两年前,我在乡下读三年级。那天下午,太阳火暴暴地炙烤着大地。竹子、树木都被晒得低垂着头。这时校园,一场篮球冠军争夺赛正紧张地进行着。球场被围了个严严实实。场外的观众似乎比参赛的队员们还要紧张,一个个伸着脖子……
“雪条――快来买,一角钱一条~”我遁声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了的老大爷,肩上搭着一条白毛巾,面前挂着一个箱子,正汗流满面招睐顾客。我的喉咙正干得要起火,一听见有雪条,很高兴。手不由自主地伸进口袋,掏出钱一数,只有一角七分。真失望,还不够买两条雪条~突然,我心里想出一个鬼主意:我慢慢走到老大爷跟前,带着恳求的语气小声说:“老大爷,我只有七分钱,卖一支雪条给我,行吗,”我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老大爷迟疑了一下,但他还是弯下腰去,从雪条箱里取出一条雪条递给我,笑着说:“拿去吃吧~”我接过雪条,得意洋洋地走了。
我正津津有味地吮吸着雪条。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两位同学的对话:“别人的雪条都卖一角五分钱,这位大爷只卖一
39
角钱,真傻~”另一位同学说:“你看错人了。他不是做生意的,是邻村的五保户,他知道大家看球赛口渴,特意从圩上买来雪条,还亏了一分钱卖给大家呢~”“真是一位好心人~”“他是想报答一下大家对他的恩。哼~有的人还只给他七分钱呢,真不知羞~”这位同学把话音拉得长长的,说
着还瞟了我一眼。我的脸顿时红了起来,身上像扎满刺,不敢抬起头来。是啊,自己明明有一角七分钱,却耍了小聪明去骗别人,多可耻啊~老师说过,撒谎是堕落的开始,贪小便宜是腐化的表现。整个下午,我没有一点心思去看球赛,我不知怎样吃那支雪条,只感心里难受得想呕。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两年,但是每当想起的时候,我仍是那样羞愧,悔恨,不敢抬头见人。
【简评】这篇习作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我”的自私自利和“大爷”的助人为乐相对照,以突出“大爷”的高尚品质;二是开头、结尾、题目互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紧密,也突出了“我”知错就改的特点。
难忘的一件事
上学前班,对一个刚上学的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高兴呀~
开学的第一天,我走进学校的大门,对这里的一切都陌生。许多小朋友见我呆呆地站着,就走上来和我说话,可我却不敢和他们说话。老师走来了,笑眯眯地看着我,可我总是有点害羞,不敢正眼去看她。
40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叫声。一会儿,教师进来了,她慈祥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家,我周围的同学还在说话,可我不敢说话,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教师让大家静下来。她就表扬我坐得好呢~
第一天就轮到我做值日,大家都争着去倒垃圾,我也和大家一起争着,教师就让我去倒,我高兴地提着装满垃圾的簸箕向教室外走去,可我不知道垃圾往哪儿倒,一个人走来走去。后来,我看见四周没人,干脆把簸箕里的垃圾往走廊的地上一倒,拿着簸箕慌慌张张地往教室里跑。我刚背起书包想回家,老师从教室里走来。她叫我带着簸箕跟她走。我惴惴不安地跟她来到走廊,她要我把那堆垃圾扫干净。不知为什么,我“哇”一声哭了起来。老师拿出手帕给我擦干脸上的泪
水。亲切地说:“不知道的事情要问老师,也可以问高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要注意保持学校的环境卫生啊~”然后帮我把周围的垃圾清扫干净。
当我背起书包往教室门口走时,只见教师微笑着。这一笑容一直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简评】《难忘的一件事》是一道老掉牙的题目了,弄不好就是重复别人的老调,难以卒读。本文作者拿个老题目写出了新内容,可见作者会用脑,会选材。倒垃圾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正因为太平常,容易被人忽视,而作者却敏
41
锐地把它抓住了,加以详实的描写,写出了难忘的一页,写出了一个学前班儿童的幼稚、纯真。也写出了老师的和蔼慈祥。
抓强盗
唉~又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看今天又要和平时一样,闷在家里啦~突然,我听到卖冰淇淋的老伯伯在楼下叫卖声。他每次来,便有很多小朋友跑近他的摊子,向他买冰淇淋。我也不例外,我向妈妈讨了几角钱,便飞也似地跑下楼去。
当我快到老伯伯身边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一手拿着一把小刀,一手抓住老伯伯的肩膀。老伯伯很害怕,便把钱包拿出来给那青年。我立刻想到,那个人一定是强盗,便大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有人打劫啊~”这时,刚好有两位警察在附近巡逻。他们听到我叫喊声,便立即跑过来把那个青年抓住。
过后,老伯伯很感激我,还给了我几盒冰淇淋。我很客气地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老伯伯听了,很高兴,他还称赞我是个好孩子。
回到家里,我把刚才的经过告诉妈妈,妈妈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简评】这篇习作,以“抓强盗”为中心,在动态中简笔勾勒了妈妈、小朋友、老伯伯、十七八岁的小强盗、警察和“我”的形象。虽然不事雕琢,却也生动传神。见人“拿着一把小
42
刀”,“抓住老伯伯的肩膀”,“便把钱包拿出来给那青
43
范文四:【初二数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要求ppt模版课件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要求
单元 探 究 名 称 探究参 考 器 材 时间
类别
1-1 观察砖块和木块的沉浮 演示 水槽、砖块、木块 2.23-25 1-1 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演示 水槽、小石块、泡沫、回形针等 2.23-25 1-1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物体分组 水槽、橡皮、萝卜、回形针、木块 2.23-25
在水中的沉浮
1-2 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物体的分组 水槽、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 2.23-25
沉浮
1-2 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物体的分组 水槽、体积不同重量相同的物体 2.23-25
沉浮
1-2 用小瓶子研究沉浮 分组 水槽、小瓶子、红墨水 2.23-25 1-3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演示 水槽、橡皮泥 2.23-25 1-3 研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分组 烧杯、橡皮泥 2.23-25 1-4 橡皮泥造船 分组 水槽、橡皮泥、垫圈 3.1---3 1-4 用各种材料造船 分组 纸、木、泡沫塑料等造船材料 3.1---3 1-5 感受浮力 演示 水槽、泡沫块 3.1---3 1-5 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分组 水槽、泡沫塑料、测力计、滑轮、3.1---3
力 钩码、橡皮泥
1-5 测量不同泡沫块的浮力 分组 水槽、泡沫块(大小不同3块)、测3.1---3
力计、滑轮、钩码、橡皮泥 1-6 测量下沉物体的浮力 分组 水槽、测力计、三块大小不同砖块 3.1----3 1-7 马铃薯的沉浮 演示 烧杯、清水、浓盐水、大小不同23.8---10
个马铃薯
1-7 比较两种液体 演示 酒精灯、试管夹、小铁片、滴管 3.8---10 1-7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分组 烧杯、食盐、玻璃棒、水、马铃薯 3.8---10
的液体
1-8 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的分组 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3.8---10
浮力大小 精、测力计
1-8 同体积马铃薯在清水、浓盐分组 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量3.8---10
水中的轻重 杯
2-1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分组 毛线衣物、棉织衣服、温度计 3.8---10
吗,
2-2 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演示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冷水、3.15-17
热水
2-2 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演示 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3.15-17
化 筋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要求
单元 探 究 名 称 探究参 考 器 材 备注
类别
2-3 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演示 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3.15-17
热水、温度计
2-4 观察空气热胀冷缩 演示 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3.15-17
冷水、锥形瓶、气球
2-5 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演示 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 3.22--24 2-5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演示 钢条尺、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 3.22--24 2-6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分组 铁丝(铜条)酒精灯、蜡烛油 3.22--24 2-7 传热比赛 分组 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 3.22--24 2-7 铜、铝的传热性与钢一样吗 演示 酒精灯、蜡烛油、火柴、铜、铁、3.22--24
铝等金属
2-8 制作保温杯 分组 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
温度计
3-2 用太阳来计时 分组 日晷模型 3-3 用水测量时间 分组 大可乐瓶、量筒、计时器、铁钉 3-4 水钟计时 分组 小刀、两个塑料瓶、时钟、尺子、
记号笔
3-5 观察钟摆 分组 大钟摆、记录表 3-5 观察摆 分组 摆锤、摆绳、支架、记录表 3-6 摆的研究 分组 摆绳、重量分别是20、40、60克的
摆锤、支架、秒表
3-7 做一个钟摆 分组 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计
时器、摆锤
3-8 一分钟计时器 分组 摆钟、硬纸板、木条、摆锤、秒表、
剪刀、钩码、棉线
4-1 昼夜交替模拟实验 分组 手电筒、乒乓球 4-3 傅科摆 分组 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可转动圆盘 4-4 确认地球的自转方向 演示 白纸、水彩笔、地球仪、转椅 4-5 对北极星“不动”的解释 演示 地球仪、转椅、皮球 4-6 恒星周年视差 全体 两根木杆、直尺、红色纸片、两个
蓝色纸片
4-7 四季形成模拟实验 全体 地球仪、强光源、大头针、挂图 4-8 极昼极夜的解释 分组 地球仪、手电筒、硬纸板
范文五: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教学设计ppt模版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3(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主动探究。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斜面实验用木板二块、方盒、勾码、测力计。
(2)演示用材料:螺丝钉螺纹的斜面示意模具。
(3)电子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课件情境:重物水桶、卡车,用哪些机械能解决问题,
引入“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重物模拟,学生亲自体验,得出:用斜面比较省力。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如何进行验证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实验一)
授课过程:
你能用手中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斜面能省力吗,先和学生一起认识认识实验材料,提示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教师查看各组实验情况。 学生分组
通过实验,发现实验中斜的木板有省力的作用。(板书)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指导学生认真写好实验记录。
汇报:简单汇总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对比。从不同的结果中猜想斜面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可能跟斜面高度、斜面长度有关,以此导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做好对比试验。(实验二、三)
授课过程:
利用学生猜想,提示他们自己进行省力大小与斜面高度关系的对比实验。明确对比实验过程中的改变条件和不改变条件。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汇报结论。
指导学生进行省力大小与斜面长度关系的对比试验,汇报结论。
实验得出:斜面省力跟高度、斜面长度的关系,总结引入坡度的概念。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跟踪观察、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试验。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省力作用,
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讲解斜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
教师演示,拉开螺纹成为坡度平缓的斜面,了解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讲解: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4(全课总结
(三)布置作业
1(留意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省力的特点,
2(思考:斜面虽然能省力,但有什么缺点,高楼中的电梯,虽然费力,但有什么优点,
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臧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