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1(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2(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
3(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5(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6(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7(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8(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 性。它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9(性别行为: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10.定向性注意: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 ,但不消失
11(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 12(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3(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15(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
16(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17(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18(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19(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20(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21(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22(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23(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24(有意想象: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作想象。
25(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
再后是手的精细运动,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这一规律称为近远规律。
26(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27(亲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方法。其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29(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0(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31(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32(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范文二: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动机(2)心理过程(3)个性。 2、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环境:就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
5、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就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7、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 8、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9、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10、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活动得以完成,有时周围发生了别的事,他也不会察觉到。 11、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
14、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15、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
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17、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一种状态。它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俗语叫做分心。 18、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中去。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1、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2、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23、“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2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25、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26、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27、知觉的选择性:在日常生活中,同一时间内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人总是有选择地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8、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29、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30、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
31、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32、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
33、运动记忆是指对自己的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
34、情绪记忆是对经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35、形象记忆(狭义)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如婴儿“认生”现象,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36、词语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的内容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故称词语逻辑记忆。这种记忆出现得比较晚,是随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37、机械记忆是在不了解材料的意义的情况下,只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记忆,即所谓的“死记硬背”。
38、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 39、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0、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41、偶发记忆: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它东西。
42、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3、无意想象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44、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5、再造想象 是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46、创造想象 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47、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48、直观行动思维 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49、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50、抽象逻辑思维 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51、问题情境 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 53、分析 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54、综合 是在头脑中把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思考的过程。 55、语言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56、言语 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57、口头言语 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58、书面言语 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
59、内部言语 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
60、情境性言语 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审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
61、连贯性言语 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62、自我中心 ,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
63、适应性告知 实际上是儿童要促使别人听他讲话并且想方设法影响别人,即在传递思想。
64、情感的感染作用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65、道德感 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
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66、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67、个性 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中。 68、自我评价 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69、自我体验 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70、自我控制 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71、需要 是个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对其存在与发展条件的欲求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
72、气质 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000000000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73、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74、性格 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75、能力 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76、社会性 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77、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 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78、性别行为 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79、道德的发展 是指个人的那些符合社会规则的道德品质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对各种是非标准的掌握(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
80、亲社会行为 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81、攻击性行为 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物的行为
82、亲子关系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83、依恋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84、性别角色 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85、男女同一化 就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86、亲社会行为 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87、移情 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88、挫折 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自己实现目的和满足需要时的情绪状态。
音域是指从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并与音乐相协调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它包括律动、舞蹈以及其他节奏活动。律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一系列模仿动作的组合
范文三: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1、 再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 气质: 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 3、 直观行动思维: 指对客观的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 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4、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1、再造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自我中心性: 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4、同伴关系: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5、遗传因素: 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抽象逻辑思维: 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3、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4、亲社会行为: 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4、 观察: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5、 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势。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4、遗传素质: 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状态之间的矛盾。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2、道德感: 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个性: 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4、生理成熟: 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胜利发展。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
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4.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
概念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能动的反映
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执行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曩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利于它的发展。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挫折: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范文四: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 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理智感:是人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有意记忆:指按一定目的和任务,需要来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最初发生在婴儿期。2-3岁时掌握“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表象:是头脑中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再现)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独特性和创造性。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个性倾向性: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包括兴趣,需要,和动机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回忆(再现):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能把他重新回想起来。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其性质和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意志过程:是由于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人意识的客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现实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完整的心理面貌,包括性格倾向性和性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重听: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视力。
方位知觉:是对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心理测验法:是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游戏言语:指在游戏或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
定向性注意:是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生理成熟: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也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多动症:又称 轻微脑功能失调,是儿童的一种行为问题,
内部言语: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是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气质:指一个人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方面,气质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和稳定性。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社会性:最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复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亲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是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挫折:是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原因,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深刻化: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事物内在的特点。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方法,其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放慢。 智力复合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智力分化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意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
师幼互动: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活动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情境性言语: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境,观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
连贯性言语: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自我中心: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
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掩蔽现象:幼儿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因为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没有充分的表露,或改变了其表现形式。
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遗传素质:指婴幼儿从亲代哪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性。
认知发展(认识发展):是人类格证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所发生的有序而相对持久的变化。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再认:是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无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自认而然发生的记忆。
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为内容的记忆。
机械记忆:是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 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 记忆策略:是儿童采用的接受信息,提取 信息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 记忆广度:指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范文五: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复习(一)
名词解释
1. 认知
2. 感觉 15.思维
16.直觉行动思维
17.具体形象思维
18.抽象逻辑思维
3. 知觉
4. 记忆
5. 无意识记
6. 有意识记
7. 机械识记
8. 意义识记
9. 记忆策略
10.视觉复述策略
11.特征定位策略
12.复述策略
13.组织性策略
14.提取策略
19.表象
20.表征
21.概念
22.推理
23.演绎推理
24.归纳推理
25.类比推理
26.情绪动因
27.道德感
28.美感
29.情绪调控
30.情绪掩蔽
31.儿童社会化
32.积极词汇
33.消极词汇
34.语用能力
35.自我中心语言
36.同伴
37.同伴关系
38.亲社会行为
39.气质
40.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41.性格
42.自我认识
43.自我体验
44.自我调控
45.物质自我
46.心理自我
47.社会自我
48.性别认同
49.性别稳定性
50.性别恒常性
51.性别角色
52.心理健康
53.特殊儿童
54.工具攻击
55.敌意性攻击
56.行为
57.刺激
58.反应
59.反射
60.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