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段纯
摘要:如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伊德所言:技术影响如此巨大,即使是哲学家也必须关注他们。而综观各家著述,技术的定义,本质与分类问题又可算是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受益于海德格尔对技术是什么以及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初步厘清了技术的定义与本质,并对技术的分类问题在存在论上仔细考究,尝试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技术哲学海德格尔定义本质分类
一、引言:技术哲学的兴起
技术哲学在西方的兴起是比较晚的,伊德认为技术哲学是对19世纪技术变化发展的哲学响应。对于技术哲学的首次出现,以明确提出"技术哲学"的名称来衡量的话,它是"随着恩斯特?卡普在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Grundlinien einer Philosophie der Technik)一书开始出现的。这至少是研究技术哲学历史的前驱卡尔?米切姆的观点。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名称总是姗姗来迟~例如,'科学家'一词首次出现在1840年,是由威廉?休厄尔,用来代替此前'自然哲学家'的称呼。然而,与卡普同时代的卡尔?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也与特定的技术手段有关,尽管马克思没有将这种分析称作'技术哲学',但实际上他也是在研究技术哲学。总之,实践可以先于对它的命名。上述情况表明了,到了19世纪末,技术哲学这一哲学分支已经初露端倪。"[1]
伊德指出,在19世纪末,物质化的技术以特殊形式出现在哲学的兴趣和意识中,而此时处于大范围的历史性的工业革命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技术迅速发展时期。这些技术影响巨大,即使是哲学家也必须关注他们。
而我认为,技术的定义,本质与分类问题都是诸多哲学家在其技术哲学著作中深入或试图深入探索的。再者,由于我们研究问题一般入手方法的缘故,技术的定义,本质与分类理应作为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来探讨。
二、技术的定义
技术的最早书面形式定义见于18世纪狄德罗的《法国大百科全书》:"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目的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2]
从词源上看,海德格尔指出,技术"这个词来自希腊语。希腊文τεχνκν(技术)意味着τχνη所包含的东西。着眼于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必须注意到两点。首先一点,τχνη不只是表示手工行为和技能的名称,它也是表示精湛技艺和各种美好艺术的名称。Τχνη属于产出,属于ποησι;它乃
"[3]英文中的technology(技术)一词出自是某种创作(etwas Poietisches)。
希腊文τχνη(工艺、技能)与λγο(规律)的组合。
美国传统词典对技术做出了三种最常见的解释:第一,科学的应用,尤指为了工业或商业的目的;第二,用以达到商业或工业的目的的科学方法和材料;第三,人类学或工艺学:可传授文明的知识体,用来制作工具、练习手工艺术和技能、摘取或收集材料。这三种解释只是技术最常见的日常生活的意义,没有对技术作出更深层次的追问。
张华夏与张志林在其合写的论文中指出:"什么是技术呢?技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一种由特殊的社会共同体组织进行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不过技术这种知识体系指的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体系。有时人们将各种人工的制品也列入技术的范畴,那是因为,这些人工制品例如生产的设备和科学的仪器被看作是物化了的知识或知识的(非语言的)物质的表达。"[4]但从根本上看,这种说法也囿于流俗的日常解释,可以算作正确,但并没有问及真正的技术。
无论是把技术当做一种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人工的制品,还是当做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事实上,这些解释都不可能问及真正的技术,其中的弊病是把技术与技术产品混为一谈。技术产品是技术的存在方式,就像艺术品是艺术的存在方式一样,但技术产品并不是技术本身,艺术品也不是艺术本
身,因为技术产品作为存在者,它并非技术的存在本身。吴国盛教授指出:"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5]"技术是人的自我构造和世界构造的一个环节。"[6]他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技术,提出技术不仅担当自我构造(包括身体、知觉和心灵等等的构造)的中介,还是世界构造(包括空间和时间等等的构造)的中介。吴教授试图藉此追问真正的技术,并提出较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相比词典学与流俗的解释,他追问的方式与路径显然更合理。冈特?绍伊博尔德曾写道,"海德格尔的解释能够揭示出现代技术的真正的新的和从未有过的东西:由于现代技术,在迄今一切对事物和自然构造来说重要的神话、自然主义的唯灵论的或神圣的方式的视野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后,事物唯一地从技术交往中被构造,以至于它们的存在只能显示为千篇一律的功能性的材料,显示为可统治的、可耗尽的、可预测的对象。因此,新时代技术不是单纯的手段,而是自然、世界和人的构造。"[7]吴教授的观点正与此契合。
海德格尔认为,"通行于世的关于技术的观念--即认为技术是工具和人的行为--可以被叫做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8]
尽管我们主张词典学的解释、张华夏与张志林的解释是正确的,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也是正确的,但是"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唯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照此看来,对于技术的正确的工具性规定还没有向我们显明技术的本质"[9]
因此,如果我们想获得对技术的本质的理解,或想要达到技术之本质的近处,就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在此意义上,对技术的定义的追问往往是没有结果,甚至是不得要领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我们必须追问其本质。
三、技术的本质
倘若我们逐步地追问被看作手段的技术根本上是什么,我们就达到了解蔽那里,而一切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可能性都基于解蔽之中。技术不仅是手段,更是一种解蔽方式。说到底,"作为解蔽之命运,座架虽然是技术之本质,但绝不是种类和essentia(本质)意义上的本质。"[10]
阅读过海德格尔文本的人都知道,本质在海德格尔那里不是指流俗的普遍性,而是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所思考过的持续意义上的现身之物。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之本质居于座架中,座架的支配作用归于命运"。[11]
在这里,座架是指摆置的聚集,这种摆置摆弄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之物作为持存物而解蔽出来。作为如此这般受强迫的东西,人处于座架的本质领域之中。人根本上并不能事后才接受一种与座架的关系。
在这里,命运"命名那种聚集着的遣送,此种遣送才给人指点一条解蔽的道
命运一向为人指点一条解蔽的道路,因此人往往容易走向一种可能性路。"[12]
的边缘,即:一味地去追逐、推动那种在订造中被解蔽的东西,并且从那里采取一切尺度。于是另一种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即:人更早、更多并且总是更原初地参与到无蔽领域的本质及其无蔽状态那里,以便把他所需要的对于解蔽的归属性经验为他的本质。
难免有人会认为海德格尔是一位技术悲观主义者,甚至是反现代技术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的确,人一旦陷入前一种可能性,进行疯狂的订造活动,现实之物无一例外地尽皆沦为持存物,不仅树木被订造为纤维素、煤炭被订造为热能,而且人本身也被订造为单纯的物质资源,流行的关于人力资源、某家医院的病人资源这些说法就是其表现。人不单单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再将之挥霍、耗尽,也向同类索取劳动力,在工厂里压榨、剥削同类,将人物质化、齐一化。尽管这些现象确实是危险的,"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有拯救。"(荷尔德林的诗)
海德格尔指出,"技术之本质在一最高意义上是两义的。这种两义性指示着一切解蔽亦即真理的秘密。
一方面,座架促逼入那种订造的疯狂中,此种订造伪装着每一种对解蔽之居有事件(Ereignis)的洞识,并因而从根本上危害着与真理之本质的关联。
另一方面,座架自行发生于允诺者中,此允诺者让人持存于其中,使人成为被使用者,用于真理之本质的守护(Wahrnis)--这一点迄今为止尚未得经验,但也许将来可得更多的经验。如此,便显现出救渡之升起。"[13]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海德格尔视为一个纯粹的技术悲观主义者而妄加指责。事实上,他认为技术的本质非任何技术因素,所以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艺术领域里进行。
四、技术的分类
前面谈到技术的定义时,我指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往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把技术产品、技术知识、方法体系与技术本身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在这里,
技术"的这些混乱不堪的指称抛到脑后,尤其要把我们首先应当把日常语言中"
技术与技术产品区分开来(例如,把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指南针区别对待,谈到四大发明,我们要弄清到底是指四大技术还是指四大技术产品。如果指前者,我们应当说"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制造术、指南针制造术")。尽管技术产品对技术非常重要,但相对于技术产品,技术在存在论上始终有其优先地位。即便有人会认为,技术总是指向技术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产品,技术必定通过技术产品向我们显现,技术产品是技术的存在方式,技术是技术产品的技术。我们可以确信一点:技术本身既不是一种理论,知识、方法体系,也绝不是技术产品。
吴国盛教授提出:"身体技术至少可以派生出四种技术,第一个是身体技巧。首先是身体方面的技巧,比如骑自行车、游泳、开汽车等最根本的技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反复地亲自演练。其次是身体作为符号的塑造,比如打扮,比如举止、风度都与此相关。为什么有时候能说某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呢?因为身体符号在起作用,身体通过技术自我建构。原始人脸上画的稀奇古怪的颜色,印第安人的羽毛,女人的染发等,都是身体技术,都是身体的规训过程,其实也是自我人格的塑造。很可惜,这些东西都没有被我们的技术哲学所关注。…
按照我的分类,技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身体技术,它目前被我们技术哲学界的大部分人所忽略…第二大类是物化技术,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是谈得非常多的。人对于身外之物的构造都属于此列,如钢笔、麦克风都是物化技术。"[14]吴教授认为原始人给自己脸上涂的稀奇古怪的颜色、印第安人的羽毛是身体技术,钢笔、麦克风是物化技术。但我认为这四样东西只是技术产品,而非技术本身。
技术的分类首先是存在论上的分类,其次才是认识论上的分类,参照科学的分类,我们不妨试着对技术作类似的划分:一是自然技术。此类技术大都以生产为目的,诸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制造术、指南针制造术,冶炼金、银、铜、铁的技术,制造半导体、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可重复性。
此外,还有一些不以生产为目的的自然技术,譬如希腊化时期的机械师希罗的玩偶制造技术,以及12世纪阿拉伯的杰出皇家工程师加扎里的机械制造术,这些技术仅以娱乐为目的。
参照科学的分类,我建议把人文技术划为技术的另一大类。但人文技术皆不以生产为目的,与机械制造技术无关。它包括绘画技术、算命术、乐器演奏术、造字技术(如汉字的六种构造术、英文的词根加前后缀造字术等)、文化教育技术以及体育运动的诸多技术(如足球中的"踩单车"、"牛尾巴"、"蛙跳"、"倒挂金钩"等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此类技术也可分为可重复的与不可重复的。掌握前者的人几乎单纯以维持生计为目的,因此这类技术大都没有什么难度,没有巨大价值,也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例如,某位乐匠日复一日地演奏同一首曲子;某位算命先生反反复复向那些失意的顾客抛出同一句没有标点,含糊其辞且不可证伪的卜辞:父在母先亡(这句话因短句不同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预测:一是父亲还活着的时候母亲亡故了;二是父亲在母亲之前亡故)。
掌握不可重复的人文技术的人不以维持生计为目的,这种技术生动显示出人类的创新能力,显示出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寻找千变万化的美感,尤其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技术,它们总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美不胜收。例如,达?芬奇使用透视法创作《蒙娜丽莎》的技术,帕格尼尼拉小提琴的技术,理查德?克莱德曼与朗朗弹奏钢琴的技术。此类技术不仅需要天长日久的反复操练,更须一定天赋与悟性,简单的言传身教往往都不能造就如此的技术大师。掌握这种不可重复的人文技术的人堪称世界级大师,此类技术对其他碌碌之辈来说有着绝对的不可重复性。
正如海德格尔所断言:艺术领域与技术之本质有亲缘关系。不以维持生计为目的的人文技术与艺术往往已经亲密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技术大师绝不是匠人,在解蔽的真理之路上,他们与艺术家同行。
参考文献
[1][美]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M].韩连庆,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32~33页
[2]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3][8][9][10][11][12][1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
编.1996.931,925,926,948,944,942,951
[4]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
然辩证法研究,2001(2)
[5][6][14]吴国盛.技术哲学演讲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11,177-178
[7][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80-81 On the Three 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Duan Chun
(the Facul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Lanzhou University)
Abstract:As the famous American philosopher Ihde said: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s so wide,even the philosophers have to focus on it.And after generally reading many philosophers'works,I think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efinition,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technology would be the three 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it's necessary for us to research theses questions deeply.This paper benefits alot from Heidegger's questing for what technology is and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and roughly clarifies the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echnology.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chnolog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t on ontology and tries to bring up afeasible proposal.
Keywords: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Heidegger Definition Nature
Classification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范文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 识)的关系问题。”
2、内容:①物质与意识的区别问题(对立问题) 。即物质与意识在地位上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 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②物质与意识的联系问题(统一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在作用上有无 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意识能否认识物质?对于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是划 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对世界 两大类现象的最高概括。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是任何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和做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维与处事方法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优点:
a 、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性,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 、说明了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 、说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物质现象作了最高概括,区分了辩证唯物主义 和旧唯物主义。
缺点:a 、用词上的哆嗦; b 、没有概括社会物质现象。
物质的科学界定: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 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对一切感性活动和感性现象的最高概括。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相对)静止
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的产物——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以后,具有一定知识、情感和 意志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能动反映。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涵义不同;存在的条件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 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
联系:二者互相包含。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 静止的一面。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它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其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 对象的活动内容存在表明它具有鲜明的客观实在性。
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主体有目的的、自主自觉的创造性的能动活动。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物质生产劳动) :它是人类根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3、节约成本、面向未来的科学实验活动。它是人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越来越重要的 实践活动。
人类实践存在的意义:
1、实践把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同时又把人类与自然界统一起来。
2、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成和发展,人类的社会关系等都建立在实践基 础上。
3、实践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能从事实践活动,动物不能。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无限多样的 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证 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
方法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我党 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该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时 都要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坚决反对“二元论”、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和“世界统一与存在”(二元论的变种) 的折中主义,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念和做法,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使主观和 客观相符合。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状态。
联系的特征: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 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
多样性(复杂性) :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要求:摒除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联系地看问题,即 坚持用开放的眼光、系统地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尽可能创造好的“蝴蝶效应”。
事物的变化发展:运动是指事物不会停留于一点上,比较抽象和概括;变化与运动同义, 但着重事物运动的多样性、具体性;发展更为具体,只有前进上升的运动,才能称为发展, 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 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或倾向。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 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之间的 本质差别,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同一性是有条件 的。
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由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
A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B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为事物变化发展规定了基本趋势和方向。
②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由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
A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B :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是对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揭示。它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 其内部和彼此之间都包含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因素和倾向,即矛盾,正是矛盾双方 的不断对立和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表现 )
① 矛盾的普遍性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 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双方都各有其 特点。
A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方法论要求:关注根本矛盾,兼顾非根本矛盾
B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针对诸多矛盾而言) :
主要矛盾:事物的诸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事物的诸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方法论要求:着重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其他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针对一个矛盾而言) :
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非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矛盾存在形式的特殊性
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它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对立:内容、作用不同:内因是内在本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根据,是第一位的原 因;外因是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它影响事物的进程和特定面貌,使某种可能实现。 统一:相互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反作用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理论: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实际: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对外开放
D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优胜劣汰法: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同归于尽法: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
融合成新法:即矛盾双方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成熟,其双方的差别逐渐缩小,经过一系列的 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A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内部和彼此之间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 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该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B :方法论要求:
第一,坚持把“特殊 ---普遍 ---特殊”作为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 方法。
第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自觉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起来。
第三,既要反对轻视个别和特殊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轻视一般和普遍的经验主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B 、贯穿于其他一切规律和范畴之中,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C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D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发生分歧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热衷于在校内外打工,这无疑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 会,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 存,互为存在的条件。大学生通过打工在促进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 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打工的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4分)
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 的性质。我们必须首先看到打工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 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 应转化。 (4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负面效应是打工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 能够促使高校和大学生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打工行为,使大学生打工现象走向利于大学生成 材,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阶段。 (2分)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 、内容:
A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B :在实践中努力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具体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唯实中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而且能够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既要以遵循物质运 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也要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客观条件和手段;
第二,在实践中思维:主张从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即实践出发来理解人与世界 的关系,不仅强调自己的认识来自实践,都要转化为人的思维方法并最终付诸实践,在实 践中实现意识的“物化”过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丰富和发展。
第三,注重运用辩证思维。
首先,普遍联系要求我们不能以孤立眼光来看待世界,而须在联系中思考一切事物的 整体性、多向性、开放性的思维。
其次,以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切的观点要求我们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承认、揭露 和分析矛盾,坚持用对立统一的“两面神思维”去认识和把握事物。
第四,坚决反对唯意志论、宿命论和机械论。
“意识”内涵的分析
A :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后的产物
B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 :从功能上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以后,具有一定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实在 的主观能动反映。
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 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还具有指导、 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 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得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 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一的可靠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从认识到实践(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 中去, 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 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 往往会失败。
真理的涵义: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 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征:①真理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价值性关系:对立:
? 二者的涵义不同。
? 二者关注世界的角度不同(真理的客观性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体现的是 客体尺度的要求;价值性关注“有什么用”、“多大的用”,体现的是主体尺度的 要求) 。
统一:
? 相互依存。客观性存在是价值性存在的前提;价值性是客观性追求的内在动因并制 约客观性实现的程度。
? 相互引导。实现价值性是人们把握客观性的目的,客观性的不断被把握也引导着人 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性要求。
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
在实践中自觉接受真理的客体尺度(按照客观世界本身的本质和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和主体尺度(按照主体自身的需要、本质、地位等主体的内在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 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的制约,弘扬按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和满足人的需要的人文精
神,使真理始终能够闪耀出求真求实和求善求美的科学光芒。反对科技功利主义(给予人 文关怀)和科技虚无主义(促进科技发展) 。
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 有条件性
结论:即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的绝对性的获得,是无数真理相 对性汇聚的结果。人们获得真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由相对接近绝对的无限发展过 程。反对将真理属性分割开来的绝对主义(教条主义)和相对主义(经验主义) 。
为了尽量少犯错误,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提高主体能力。因为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改变客 观事物的复杂性和简化认识的复杂过程来避免犯错误。提高主体能力的途径:
? 勇于实践,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打好背景知识基础以解决认识对象的技术工艺 方面的问题。
? 确立和自觉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有以唯物辩证法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洞 察客观事物的多重复杂性,获得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几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①艺术②道德③宗教④政治法律思想⑤哲学
社会物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对立:
第一,内涵不同;
第二,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第三,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同;
2、统一: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第一,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第二,社会物质决定 社会意识的内容。第三,社会物质的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其次,社会意识反 作用于社会物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①区别:内涵、在生产方式中的地位不同
②联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 产力具有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内容:该规律揭示了社会生产方式展开过程中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矛盾运动所 表现出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 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并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 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需要。
(3)方法论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科学依据。
经济基础: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即狭义的经济 结构。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 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①区别:内涵、在社会形态中的地位不同。②联系:首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内容:该规律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表现出 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 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
(2)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 建筑的相对稳定;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
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方法论意义: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我们党 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当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加强民主 法制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先进的上层建筑不仅能巩固经济基础,还要完善经济基础,最终带来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动力之现实表现:一、阶级斗争二、社会革命三、社会改革 四、科技革命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
社会革命的涵义
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社会发展进程 中的根本变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作用(1)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决定性环节和手段。 (2)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不尖锐的表现
社会改革的涵义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 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 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第三, 社会主义改革是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挑战的必然选择。
“科技革命”的定义和实质
定义:是指为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发展而对科技观念和手 段予以变革的科技活动。
实质:人们通过对科技观念与手段的变革,用先进的科技观念和手段代替落后的科技观念 和手段 ,以更快更省地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科技革命”的作用
1、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各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A :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者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能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工具中,极大地提高了工具的性能
C :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对象中,大大改变了对象的性质和作用。
②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的作用。
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2、科技革命通过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在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最大 限度地将其生产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3、第三,科技革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理论与手段,在优化人的思维方式 的同时有助于人 们对社会问题 作出合规律合目的 的深刻反思,为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 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局限性 (1)历史时代的制约(2)经济条件的制约(3)政治条 件的制约(4)精神条件的制约
结论: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坚持群众史观的基础
1、群众观点:第一,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①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重要性:是我党根本的政治组织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工作方法。
第四章
商品经济形态: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为了实现劳动产品的交换 而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样式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 “商品”的定义、 属性及创造①“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商品”的属 性:商品之所以为商品而不是一般物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的肯定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用来交换的物品中所包 含的人类体力或脑力的付出。
结论: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 不可兼得。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③“商品”的创造:劳动创造商品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属性
2、“商品”价值的数量规定与变化
商品价值的数量也叫作商品的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①商品价值量的规定: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结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只有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②商品价 值量的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该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
3、“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
货币特征:第一,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人们在长期的交 换中,发现黄金、白银有许多优点,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于是普遍地、稳定地充当一般 等价物,一般价值形式就过渡到货币形式。第二,货币价值形式的出现使得物与物之间的 商品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第三,货币表 现形态的多样性。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商品”的价值规律——商品价值的决定与实现规律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 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受商品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 争机制的影响)注意 :价格波动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 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③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 , 受供求机制的影响,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生产资料和 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第二 , 受竞争机制的影响,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 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 , 受竞争机制的影响,价值规律会导致商品生 产优胜劣汰 , 引发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化,即贫富差别的产生
关注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缺陷 :
第一 , 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实现所需的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在收集、处理、发布经济信 息过程中毕竟具有明显的失真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社会财富浪费;
第二,竞争易引起垄断并加剧不公平竞争;
第三,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弥补价值规律的缺陷:价值规律不应成为经济运行的唯一调节者 , 我们在自觉利用并保持 它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计划调控作用。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自觉遵守价 值规律(既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企业赢利,又要坚持等价交换原则来规范市场秩 序以保护公平竞争) ,保持它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2、坚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 主的价格体系,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消除贫富差 距过大的现象。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 价值 商品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的其他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简单商品经济的始终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①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以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通过对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剩余价值规律,为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劳动价值理论是今 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 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实质,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并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为我们科学认识和处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两个前提条件:1、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 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劳动者没有或没有完整的劳动力所有权, 劳动力就不能成为商品(有价值) 。劳动者拥有了自身劳动力所有权,并靠劳动谋生,劳动 力就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 。
2、劳动者一无所有:劳动者既没有生产资料,又没有生活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支出的结果。不仅能创造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 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资本家用货币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并使剩余价值产生,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①是什么创造了剩余价值?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既形成了自身劳动力的价值,也创造了 高于其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②劳动者何时创造出了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 (创造劳动力价值) 剩余劳动时间: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创造剩余价值) ③是什么样的资本带来了剩余价值?不变资本(X )可变资本(Y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叫做可变资本。
结论:只有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
最终总结: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运用可变资本购买到劳动者的劳动力后,劳动者用剩余劳动 时间创造出来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①规律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实质和目的是实现和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有生产 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具有生产意义的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
②剩余价值规律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展开的全部过程。
③机器人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决定作用。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 变革
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第一 ,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 相互妥协、 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为日益增多的全球化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第二 , 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契机。第三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 效配置,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第一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第二 , 忽视社会进步, 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 ,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 击。第四 , 各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辨析
在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
此命题是错误的 .
①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国际经济旧秩 序没有根本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发达国家是经济 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既是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是,在现代科技
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实质是 经济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并不涉及到社会性质层面。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特征,表明当代社会不同性质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交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所以,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
②该命题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认清经济全球化的实质,错误地将经济资源的国际化等 同于经济资源的资本主义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 化 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 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变化的原因
第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2、变化的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 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分析:
“当今时代,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 ①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 ②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
? ③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 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范文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去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己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做一个可知论者
二、教学重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教学分析 本框分为两个目题,本课题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目分析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结合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的内容。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是从两个角度展开:即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二者的内在联系是:是按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而让学生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时,学生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容易混淆,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影响对哲学的两大派别基本观点的认识。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哲学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材料: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一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到底是谁在动?
学生:风动、幡动、
老师:那仁者的心动了没有?
学生:动了。
老师:那是谁先动?风动、幡动决定了仁者心动,还是仁者心动决定了风动、幡动?
学生: (……)
老师:风动幡动与心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主观世界、客观世界。而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正好对应着我们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新一课的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老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我们一直提到物质、意识,那究竟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
学生:(……)
老师::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具体形态有我们看到的灯管、桌子、高山、房子、花草树木等;意识呢?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比方说:观点、理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在这里要需要注意的是,思维与存在是相互搭配的,物质与意识是相互搭配的,不能混淆。
老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学生:不等于
老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正确揭示,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老师:在回到我们刚才的例子。风动幡动在本质是 一种怎么的现象? 学生:物质现象
老师 :那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是不以我们主观意愿改变的存在。那心动呢,在实际上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学生:心理现象
老师:这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反映了我们的思维。实际上,风动幡动决定仁者心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决定思维的观点,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反过来说,仁者心动决定风动幡动,是一种思维决定存在的观点,或者成为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谁决定谁,何者为本原,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注意了,这是唯一的标准。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老师:(展示)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观点,分析其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判断它们分别是属于哪一个哲学流派的。——或者中国古代人物的哲学观点。
(展示材料:“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心外无物—王守仁;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老师:我们应该坚持哪一种哲学观点呢?
学生:唯物主义。
老师:展示马克思的名言。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老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坚持存在决定思维,坚持
唯物主义,那我们的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呢?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老师:好。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其中,认为思维(意识)可以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这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思维(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属于不可知论者。
老师:那我们思维(意识)能不能认识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下惠施和庄子的一段对话。
(展示材料:“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老师:你们支持庄子的观点还是惠施的观点呢?
学生:支持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追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鱼的快乐?——现在没有,以后会不会有——我们不能否定这样一种可能性)
支持庄子的观点——是可以知道的。
老师:好,庄子的观点呢,符合我们刚才说的,世界是可以被认识到,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他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哲学上,我们把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这样的观点称之为不可知论。相反,承认世界是能被认识的这样的观点,被称为可知论。让我们看看哪一些哲学家持有不可知论的观点。
(展示休谟、康德的观点,)
老师:实际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一步一步加深,再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人类探索火星之路)从人类探索火星之路,我们会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
老师:人类探索火星的路上虽然经历过无数失败,但是也取得一定的成就,我们对火星的认识一步一步加深。我们的思维可以去认识这个世界,正如马克思说的: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老师: 展示马克思的观点。(如何升华,让学生坚持可知论。)
(四)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老师:哲学研究的问题那么多,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学生:
老师:不久前,我们才刚刚结束我们的段考,相信大家也分析了自己这一次的段考情况,有没有同学针对这一次段考(政治考试)情况重新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
学生:(如果没有就点人回答问题——政治考的怎么样——其他科目呢——今后有什么打算)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一次政治考得不是很理想,所以今后就要多看政治,多用心;除了考试,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学生:(板书困扰,以及解决思路)
老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一些困扰,以及今后解决的思路,追根究底都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物质欲意识的关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思维和存在都是首先遇到并且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老师:展示古代哲学家观点。不同的回答就会划分为不同的哲学流派——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并且贯穿着哲学研究过程的始终。
老师: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来简单回顾我们这一课的知识。
范文四: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设计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
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
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教师:从这里看,大家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啊?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啊?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教师: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意识和物质关系的第二个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或许大家看到这个 “ 同一性 ” 都觉得一头雾水,其实,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随机提问若干学生,让他们说说,觉得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
(从学生的实际回答来看,让他们迷惑的是,人类目前尚有很多很多未解之谜,因此他们认为意识(思维)有时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而在有些时候能,他们这种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那大家看看自己是属于可知论者还是属于不可知论者呢?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就是讲到计划和学习的时候,我不动声色地说:有些同学在新学期非常的发愤,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在他的计划里说到 “ 我在 9 月 31 日全天学英语!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二点! ” ,可谓雄心壮志。大家认为这种计划好不好? 一开始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当他们意识到 9 月没有 31 日的时候,都纷纷笑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的计划(意识)和实际(物质)的关系。
当然我还半开玩笑地说:第一次我也和大家一样受骗了。那是在一次和老朋友 QQ 的时候,他说 “ 我 11 月 31 日结婚,记得来喝喜酒 ” !可惜的
就我个人觉得,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第一个目题 “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而第二个目题 “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让学生了解了解就够了,我甚至觉得,它没有掌握的必要。
复习题问:
1、哲学具有什么功能?
——哲学能启迪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2、为什么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一般的世界观人人都有,朴素的、自发的 理论化、系统化 哲学——并不是人人都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决定 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体现和影响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具体科学
作为基础
下面进入新课阶段。
教师: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
(学生异常地回答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原来他们正在学历史,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是以什么标准去划分它们的吗?
(学生这回不会了,呵呵,除非有预习的同学还能稍稍小声回答一点) 教师:我们要知道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就要来了解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是什么。
(提问学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探究的必要)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教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里,我们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许大家对思维和存在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另外两个词语进行替换。大家知道是哪两个吗?
(将两组词语对应板书在黑板上,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我上课的时候就一不小心,板书错了,幸好学生纠正了)
教师:我们知道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是一样,为了不使大家的思路混乱,我们这节课只以一组词语作为代表来分析,同学们选哪组呢?
(学生一般选择意识和物质。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都是以意识和物质为表述,不过要提醒学生注意,它们两组词语可以互换的)
教师:那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
(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在这里,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
教师:所谓的意识比较简单,它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什么是物质呢?
(停顿一分钟左右,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学生也会说上几句)
教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教师: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我觉得在意识和物质后面用括弧标出思维和存在,或许更容易让他们理解吧)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教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 “ 第一性 ” ?
(提问若干学生,看看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法如何,谁决定谁) (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还不大正确,不过,终究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里先不用去判断谁对谁错,直接引导下去)
教师: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如果学生可以接受,在这里也可以适当展开一点点,简单分析下哪种是正确的)
教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 MP3 、 MD 、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 MP3 ,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 U 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
教师: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 MP3 、 MD ,他们的脑种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留给它们的仅仅是大大的问号而已。
教师:从这里看,大家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啊?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啊?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教师: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意识和物质关系的第二个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或许大家看到这个 “ 同一性 ” 都觉得一头雾水,其实,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随机提问若干学生,让他们说说,觉得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
(从学生的实际回答来看,让他们迷惑的是,人类目前尚有很多很多未解之谜,因此他们认为意识(思维)有时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而在有些时候能,他们这种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那大家看看自己是属于可知论者还是属于不可知论者呢?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就是讲到计划和学习的时候,我不动声色地说:有些同学在新学期非常的发愤,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在他的计划里说到 “ 我在 9 月 31 日全天学英语!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二点! ” ,可谓雄心壮志。大家认为这种计划好不好?
一开始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当他们意识到 9 月没有 31 日的时候,都纷纷笑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的计划(意识)和实际(物质)的关系。
当然我还半开玩笑地说:第一次我也和大家一样受骗了。那是在一次和老朋友 QQ 的时候,他说 “ 我 11 月 31 日结婚,记得来喝喜酒 ” !可惜的是,老师等了一年也没有喝到他的喜酒 …… 。
《泉州晚报》2002年10月8日报道:2000年,湖南考生肖颉以669分考入北大,但因父母偷改其志愿而未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两年后毅然退学复读.今年高考703分的成绩成为湖南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自己喜欢的专业.
后面的就一带而过,根本就没有讲、分析,把基本观点给他们摆出来就完事了,呵呵。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真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做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草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 含义: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家贝克莱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囿于感觉,物质客体是不可知的,物是感觉的复合。贝克莱把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在感觉范围内,认为人并不具有认识抽象观念、认识物质客体的能力。哲学家休谟则进一步认为,除了感觉外,其他一切均不是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人们不可能认识物质客体,而且也不可能认识精神实体。
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 古希腊哲学家皮浪认为,万事万物是不可知的,必须放弃一切认识和判断,对一切事物都不要关心,得过且过,死也好,活也可,一切听其自然。有一次,皮浪坐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到大风暴雨,船在风暴中颠簸,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惊慌失措,有的痛苦流涕,有的向神灵乞祷,只有皮浪斜倚着船舷若无其事地轻声哼着乐曲。一个老者询问皮浪为什么如此镇定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在安安静静吃食物的猪说:“你看,它是多么地平静,它何尝有半点恐惧?”老者不解地说道:“它可是畜生啊!”皮浪仍然微笑着说:“是啊!它是畜生。可是,此时此刻它的表
现不是比我们所谓的人还要冷静得多吗?聪明的人起码应该做到像它这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啊!”皮浪的话使老者点头拈须不语,周围的惊呼哭喊声渐渐平息下去。风暴过后,人们涌到皮浪身边,七嘴八舌说着赞扬的话,但皮浪却闭着眼睛充耳不闻,一会儿竟打起鼾来了。 ? 庄子也有如此风度,他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
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作为哲学家,他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于是他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安排。这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面临任何问题和困难,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都处变不惊,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范文五:哲学的基本问题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地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哲学思想的产生,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对于我们人生具有的重要意义,尤其专门研究了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即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更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很大,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我们总要找到一条路径,才能登堂入室。
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例析探讨: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心动与幡动、风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 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 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我们自身 )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注意:
第一、“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第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没有涉及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全面准确的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按照恩格斯的概括,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既然是讲关系,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或者何者为第一性。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这两种现象,到底谁产生谁,哪一个出现在先,哪一个出现在后。按照对于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把哲学史上的各种流派、体系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此,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比如: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气是指的物质实体);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比如:王守仁“心外无物”;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看哪种主义是科学的)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
总结——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所以说只有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例如: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王守仁“心外无物”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唯心主义
辨一辨:
1.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2.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7.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8. 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9.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10.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
11. 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1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1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第二个方面,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恩格斯称之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能否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可知论,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②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是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显然是错误的。
注意:“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比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有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这就反映了哲学的什么问题呢?
我们凭感觉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可知论)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
特别提醒: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B 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C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
D 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
过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很多问题。但是在所有的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开启整个哲学大厦的“钥匙”,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P11的材料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 为什么?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
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能力、习惯、知识基础)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
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中的问题:
1、老师告诉我,想好了再做;妈妈告诉我,做了再想想。
2、为什么造房子先要设计图纸?有时候在建造的过程中还要修改?
3、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为什么会经常调整?
上面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深入分析,其实都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关系,就是——我们的想法、观念、政策这些“主观”的东西与事情、房子、经济形势这些“客观”的东西之间的关系。用书本上的语言来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举例:11月31日请全班同学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顿,之后再到卡拉OK 唱通宵——不切实际,因为11月并没有31日。
不仅如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和意识(精神或者思维)现象两大类;人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就必须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比如:凡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决定它们是分属唯物主义阵营还是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总结:
第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
▲第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哲学基本问题与其内容,很多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意配合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学生反映很好。师生双方配合正常完成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预定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