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华夏民族的形成路径
浅析华夏民族的形成路径
储丽
(安徽大学 安徽 230601)
摘要:古代中国被称之为华夏,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华夏”即为中国的代名词。作为华夏民族,就是由生活在中国的世世代代各个民族的人民,相互之间不断交融,相互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统一凝聚的民族整体。本文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从华夏民族的起源说起,到华夏民族的新生结束,浅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路径。 关键词:华夏民族;融合;统一;独立的历史文化 ①引言 华夏,华夏民族,这两个称谓国人经常使用,耳熟能详,从古至今,国人多自称华夏民族,谓政权之名称为华夏。这样一个有这海纳百川气魄,求同存异肚量的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的民族,,是在数千年中国先民的相互交流征伐,吸收借鉴的过程中,由一个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历史,风俗的民族,汇聚吸收各自长处,融合而成的。自强不息的华夏民族,经受数千年的风雨,从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发端,一路历经艰辛,走到了现在。
一、华夏民族的起源
华夏是古代汉族的自称(即华夏族)。原指中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中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中国的古称。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②。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华夏”即为中国的代名词。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
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与四夷对称,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典型意义上的华夏民族的前身,是指以氏族公社时期③的炎帝姜姓部落和黄帝姬姓部落经过战争之后相互融合重组形成的炎黄部族为主体,以两大部族在融合的过程中东进时期不断吸收吞并其他部落为旁支的部落联盟。该阶段形成的标志在于一场传说中的战争:涿鹿之战。在这场爆发在逐鹿附近的战争中,炎黄部落联军打败了当时统一中原地区的最大的敌人,东夷部落的蚩尤氏,使部落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古代东夷,现今山东一带地区,中原一统,在相对和缓的生存环境中,炎黄部落在中原繁衍生息,创造了当时世界处于先进地位的文明,华夏民族在此时,初步形成。当时的部落首领炎帝神龙氏以及黄帝轩辕氏,也成为了华夏民族历史上的人文始祖。
二、华夏民族形成
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之后,进入奴隶制射虎的夏商周时期是华夏民族形成的巩固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夏禹时候开始的世袭代替禅让制度④来实现王位传承;城市的出现,统治阶级实力的加强。一切的改变形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处于当时社会文明顶端的华夏民族凝聚力,文明辐射范围的加强。这一必然结果使整个华夏民族对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产生了极其强大的吸引力,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利用先进的习惯风俗与文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逐渐开始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同化过程。而从此时初步出现的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华,对华夏文明的向往,派遣使者学习华夏文化,也是历史上万邦来朝的起源。
王钟翰《“华夏”一词来源》:夏、商、周三族起源与兴起的地区不同,祖先
来源各异,但商、周两族,都认为其祖先起源与兴起的地域是大禹所开拓的“禹绩”,即在大禹奠定的疆域之中......周人又称其兴起的西土为“区夏”。《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文王,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是说文工以修德爱民,团结了周围一二邦,开拓了西土“区夏”。这区夏,是古今语法词序的倒置,即为夏区。又可称为“有夏”或“时夏”。“有”为语助词,“时”即“是”,即“这个”。这些地域称谓都是指保持夏文化的地方。周人以夏文化继承者自居,并以此为号召以区别于东土之商......以上西周所封同姓与异姓诸侯,同称为夏,号为诸夏,并以原商朝统治中心地区称为东夏,诸夏又号为中国,以与夷狄相对称。这样,便构成了民族的雏形.....“中国”的称谓,最早见于周初武王、成王时,不仅见于《尚书》,又有出土《何尊》铭文的实证。其义初与商朝称都城为“中商”同,以与四土相对,是指京师;扩而大之指诸夏分布之区。《说文》云,“夏,中国之人也”,是指认同为夏人和继承夏文化的人,以与边疆各族相对而言,称为“夏夷”、“中国与夷狄”。这样,“夏”由地名而为部落名、朝代名,到西周已发展为民族名称。诸夏各支来源与祖先传说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但到西周已认同为夏,生活在禹绩与夏区,都是黄帝和炎帝的裔胄??夏、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夏、中国),共同的地域观念(禹绩、夏区),共同的祖先观念(黄帝为共同始祖)??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华夏,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概念,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图腾之上。 按照左丘明、司马迁等古代历史学家的观点,五帝同根、三代同源。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无时不在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众多氏族部落,长期的通婚、战争、结盟、通商等交往的过程,是一个渗透融合的过程,他们在生活诸方面渐趋一致,这样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族终于形成。在华夏族形成过程中,共同的血缘认同是第一位的,即都是炎黄子孙。河洛作为炎黄二帝的故里,也正是华夏族的发源地。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条目为: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 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各族的合称,亦作“诸夏”。
三、华夏民族的巩固
秦汉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首次形成,在汉朝的基础之上,强盛的中央王朝实现了民族得到更加深化更加广阔疆域的融合,国名汉成为了华夏族人的代称,华夏民族,在历史上开始以汉族的名义出现。这个时期的华夏民族地位空前巩固,大华夏民族意识强烈,对外民族具有强烈的征服同化欲望,在汉朝孝武皇帝煊赫时代甚至出现了在国家军队出征时,大群轻狡游侠儿在市井组织人手跟随军队出征外夷的甚大气魄。秦朝开始大一统以来四百年的铁血豪情都让华夏民族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华夏民族诸多民族品格在此时开始形成。
周边四夷:东夷⑤,西戎⑥,北狄⑦,南蛮⑧成型,周边少数民族开始积极吸收华夏先进文化以及生产力,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大中华文化圈出现。
四、华夏民族的危机
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暗弱,周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华夏民族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黑暗时期,整个华夏民族面临亡种的危机,华夏民族社会地位降至最低。出现在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现象。但是,也是在同一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蛮夷以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跟随晋朝皇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华夏民族继续与周边民族融合,相互吸收交流,华夏族的特点,顽强的生命力在此体现无疑。
五、华夏民族全面繁荣时代的到来
隋唐开始,华夏民族开始进入全面繁荣时代,在经济政治文化个个方面均出现了极大的繁荣景况,盛世气象,万邦来朝,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等等均可以体现这一点。 唐之后历朝历代,华夏民族继续稳步发展,社会总体不断进步,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在不断地塑造。
六、华夏民族又一次危机的来临
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西方在个个方面赶上并且超过中国,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是一段黑暗时期,中华面临千古未见之变局,民族危机在殖民者的侵略中一次次加深,华夏民族面临了亡国亡种的危机,这一时期,也是民族精神的形成重要时期,对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团结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出现了后来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华夏民族的范围进一步加大,以汉族为主体,团结数十个少数民族的新的中华民族形成,并且逐渐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承认。
七、华夏民族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以全新的思路、百倍的热情,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棘手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一直探索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多元一天格局理论出现。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
1、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
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3、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 ,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其中的处于高层的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华夏族。华夏民族的定义,概括范围得到了最大规模的诠释。华夏民族在新时代,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八、华夏民族的特征
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式各异的风俗习惯,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一切的一切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夏民族特征。 华夏民族在历史学,文学,农学,天文历法等方面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孔孟儒学,和传自印度的佛教思想相互吸收借鉴形成具有极强民族性的思想流派;以稻米为主食,喜好饮茶喝酒的生活习惯;传承久远,寓意深刻的除夕,端午,中秋,元宵等节日体系等等,构成了华夏族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民族特征。
结论
华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形成的路径,源自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经过形成,巩固,发展,危机,新生等不同的时代,至今,华夏民族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牢牢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会继续向前,进步。对其形成路径的研究,也会一直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07
[2] 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06)
[3] 张大可.《史记》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 颜世安.华夏族群形成的重要阶段:西周初年的“夏”[J].江海学刊.2004(02)
[5] 王东平.新时期以来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4(01)
[6] 陈育宁.民族史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7]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9) [8] 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过程的规律——以汉民族的民族过程为例[J].青海民族研
究.2010(02) ① 古代中原称之为中国。
②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Huang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 ③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氏族公社经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④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
⑤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⑥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书·禹贡》指 织皮 、昆仑 、析支 、 渠搜 。《史记·匈奴列传》指绵诸 、绲戎 、翟獂 、义渠 、大荔 、乌氏 、胊衍等。最早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以后逐渐东迁,春秋时分属秦晋等国。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四十:“ 园綺遯南岳 , 伯阳隐西戎 。”
⑦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孟子·梁惠王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二引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其后,北狄讲和,西戎纳款。” 马君武 《从军行》:“北狄寇边郡飞电羽书急。” ⑧文献记载中,蛮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楚、濮、群蛮、巴等,但不专指南方,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孟子·滕文公上》称楚人许行为“南蛮鴃舌之人”,是说南蛮讲话如鴃鸟(八哥)那样舌头不好使;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
范文二:盐促进了华夏民族形成
“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黄金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 炎帝以及黄帝本是两个原始部落的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接下来,黄帝与炎帝联手,通过涿鹿之战,打败了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形成华夏民族,进而有了中国。 为什么会爆发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史记》给出的理由是,炎帝部落欺负周围的部落以及蚩尤作乱不听话所致。实际上,这两场征战都是因盐而起,乃是“盐的争夺战”。 史学家钱穆在他的名著《国史大纲》中指出,阪泉和涿鹿都在山西解县盐池附近。随后,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进一步提出,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人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1981年,史学家张其昀在台湾版的《中华五千年史》中称:“黄帝克炎帝于阪泉,擒蚩尤于涿鹿,两者实为一事。……炎、黄血战,实因食盐而起。” 尧、舜、禹都曾筑城于盐池附近 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根本上是要控制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黄帝击败了蚩尤后,遂开始在涿鹿附近筑城。 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依然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坂(今山西永济)、安邑(今山西运城北)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至今地方史志都以之为代称。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在今天看来,舜帝是相当专业的音乐人,至少也是超级音乐发烧友,他擅弹五弦琴,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当年引发原始部落征战、促进华夏民族形成的盐,在中华文明进步和国家版图的整合中继续发挥作用。此时的解县盐池为晋国所有。这处池盐变成晋国的国宝。晋国因为池盐而国富民强,晋文公也因此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先秦诸国“得盐者强” 春秋战国是群雄并起、从割据走向兼并的特殊时期,在这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齐国、燕国这些重要的海盐产地,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入选“战国七雄”。其中的齐国,在齐桓公时代已当上春秋“霸主”。 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这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用齐桓公的话来讲,这叫“国无海不王”,这里的“海”即指海盐。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榷盐法”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对于“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论多少斤,“并处极法”。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律法规定:“刮碱煎炼私盐,所犯一斤以下,徒三年,配役;一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范文三:“华夏民族”形成 因盐而起?
“华夏民族”形成因盐而起?
清代
官盐发票
古代滇南食盐生产场景(《滇南盐法图卷》局部,清无名氏绘)
古代池盐生产场景
(图源《天工开物·池盐》)
古代煮海盐场景(唐宋《本草·海盐》图)
眼下,随着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热播,不少观众对“盐”多了一分关注。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其实“盐”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而且,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在古人眼里,盐被视为无所不能的?“天藏之物”,“炎黄子孙”与“华夏民族”的诞生和形成甚至都与盐密切相关……
“盐之争夺”
导致炎黄合并《中华五千年史》认为:“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早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炎黄子孙”,这一中国人特定称谓的出现正是因为盐——对盐的争夺导致炎黄合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华夏民族”。
炎帝和黄帝本是两个原始部落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们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接下来,黄帝与炎帝联手,通过“涿鹿之战”,打败了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形成“华夏民族”,进而有了“中国”。
为什么会爆发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史记》给出的理由是,炎帝欺负四邻诸侯、蚩尤作乱不听话所致。实际上,这两场征战都是因盐而起,乃“盐的争夺战”!
这一观点的产生,因交战地点而来。“阪泉”和“涿鹿”到底在哪儿?现在大陆出版的教科书上认为在河北境内,范文澜著撰的《中国通史》亦持此观点。但史学界不少权威学者并不以为然。民国时期的史学家钱穆通过考证,在其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国史大纲》一书中提出:“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泽,即涿鹿矣”。
解县盐池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之一,简称“解池”,又叫“河东盐池”。在随后出版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进一步提出,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直接提出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盐之战”观点的,还有另一位史学家张其昀。张其昀在1981年于台湾出版的《中华五千年史》中称:“黄帝克炎帝于阪泉,擒蚩尤于涿鹿,两者实为一事”,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盐之战”观点虽尚有疑问,但已为中国盐业史研究学者所认可和接受。
尧舜禹都曾筑城于
盐池附近 ?《孔子家语》诗云:“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根本上是要控制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黄帝灭了蚩尤后,遂开始在涿鹿附近的土堆上筑城,即所谓“邑于涿鹿之阿”。
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依然占据着他物无法替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坂(今山西永济)、安邑(今山西运城北)筑城,史谓尧都、舜都、禹都,至今地方史志都以之为代称。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张其昀称其“显与保卫此盐池重地有关”。
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在今天看来,舜帝是相当专业的音乐人,至少也是超级音乐发烧友,他擅弹五弦琴,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孔子家语·辩乐解》中的《南风》是这样写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为什么舜帝要歌唱南风?当时池盐是自然生产,靠天吃饭。南风一来,盐水便会迅速蒸发,凝结成盐,此即《三秦记》中所谓“朝取暮生”,当时池盐已成为重要财源。
春秋时期,当年引发原始部落征战、促成华夏民族形成的盐,在中华文明进步和国家版图的整合中继续发挥作用。此时的解县盐池为晋国所有。《左传·成公六年》称,这池盐为晋“国之宝也”。晋国因为池盐而国富民强,晋文公因此晋升“春秋五霸”之列。原为鲁人的晋国富豪猗顿,本是一位穷书生,在经营解县池盐后迅速致富,《史记·货殖列传》称其“与王者埒富”。
先秦诸国
“得盐者强”?《管子》记载:“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东之煮”
春秋战国是群雄并起、从割据走向兼并的特殊时期,在这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东方的齐、燕等国也因盐利而受惠。《管子·轻重甲》称:“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齐国、燕国这些重要的海盐产地,财富急聚,国力大增,很快在战国风云中占得上风,入选“七雄”。其中的齐国,在齐桓公时代已当上春秋“霸主”。
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早在“商鞅变法”后,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秦国即夺得了山西平阳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并置“盐官”,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了井盐资源丰富的蜀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昭王(一说秦孝王)任命李冰为蜀守,出生于山西运城“池盐之乡”的李冰,在公元前251年前后,主持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六国,统一华夏,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用齐桓公的话来讲,这叫“国无海不王”,这里的“海”即特指海盐。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
“榷盐法”?《新唐书》记载:? “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
秦汉以后,“盐财政”对于经济的影响愈发显著。齐国人管仲的“官营”思想,为历朝历代所推崇和效仿,垄断成为封建朝廷增加财税的通行手段。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在长期的平定北方匈奴边境战争中,耗空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笼天下盐铁”,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唐朝在中叶后,实行食盐官卖的“榷盐法”,其实就是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据《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后来“尽榷天下,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每斗盐由10钱(文),一下子涨到110钱。
为此历朝都出台了许多“禁私令”。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发现,要“左趾”,就是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对于“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论多少斤,“并处极法”。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盐法则规定:“刮碱煎炼私盐,所犯一斤以下,徒三年,配役;一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私”之严空前,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能否稳定息息相关。
古人眼里的盐
被视为“天藏之物”?《神农本草经》记载:戎盐“主明目”“坚肌骨”“去毒虫”
中国的盐品种丰富,主要有池盐、井盐、岩盐和海盐。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
在古人眼里,盐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神物,视之为“天藏之物”。古人对盐的药物开发和利用很早。《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即称,戎盐“可以疗疾”,“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虫。”除了抗菌、消毒,还认为盐可“解毒”,如误中“班茅”毒,用“戎盐解之”。
当然,盐的功能首先表现在食物调味上。早在上古周代,就有了“特供盐”。盐是咸的,但供给周王室的盐“味甘美也”,人称“饴盐”,此盐产于西部羌戎人生活的地区,又称“戎盐”,在各种盐中品质最好,所以成为特供盐,故又有“君王盐”一名。
除了上等的饴盐外,还有苦盐、散盐、形盐等。在不同的场合和食物中,要使用不同的盐。《周礼·天官》“盐人”条规定:“祭祀供其苦盐、散盐,宾客供其形盐,王之膳羞供其饴盐。”
盐还成为古代“宫斗”的秘密武器。据《晋书·后妃传》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有近万名嫔妃,晚上不知宠幸哪位是好。于是坐着羊车,车停在哪位妃子门前就与哪个妃子过夜。有心计的妃子便在门上插竹枝,地上洒盐水,以吸引羊舔食驻足,此即所谓“羊车望幸”一说。
顺便说一下,在未有人工食盐以前,古人正是利用羊这类牲畜的习性,找到了自然盐品。传说中的“羝羊舐土”,所指的就是这事。
转自《北京晚报》倪方六
范文四:盐促进了华夏民族形成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形成
结婚请帖 http://www.kxqq.net/
“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黄金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
炎帝以及黄帝本是两个原始部落的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接下来,黄帝与炎帝联手,通过涿鹿之战,打败了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形成华夏民族,进而有了中国。
为什么会爆发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史记》给出的理由是,炎帝部落欺负周围的部落以及蚩尤作乱不听话所致。实际上,这两场征战都是因盐而起,乃是“盐的争夺战”。
史学家钱穆在他的名著《国史大纲》中指出,阪泉和涿鹿都在山西解县盐池附近。随后,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进一步提出,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人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1981年,史学家张其昀在台湾版的《中华五千年史》中称:“黄帝克炎帝于阪泉,擒蚩尤于涿鹿,两者实为一事。??炎、黄血战,实因食盐而起。”
尧、舜、禹都曾筑城于盐池附近
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根本上是要控制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黄帝击败了蚩尤后,遂开始在涿鹿附近筑城。
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依然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坂(今山西永济)、安邑(今山西运城北)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至今地方史志都以之为代称。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在今天看来,舜帝是相当专业的音乐人,至少也是超级音乐发烧友,他擅弹五弦琴,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当年引发原始部落征战、促进华夏民族形成的盐,在中华文明进步和国家版图的整合中继续发挥作用。此时的解县盐池为晋国所有。这处池盐变成晋国的国宝。晋国因为池盐而国富民强,晋文公也因此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先秦诸国“得盐者强”
春秋战国是群雄并起、从割据走向兼并的特殊时期,在这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齐国、燕国这些重要的海盐产地,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入选“战国七雄”。其中的齐国,在齐桓公时代已当上春秋“霸主”。
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这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用齐桓公的话来讲,这叫“国无海不王”,这里的“海”即指海盐。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榷盐法”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对于“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论多少斤,“并处极法”。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律法规定:“刮碱煎炼私盐,所犯一斤以下,徒三年,配役;一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结婚请帖 http://www.kxqq.net/
范文五:【doc】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
银..'
,垂星
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 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 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 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 于学界同仁.
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 说纷纭.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 一
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民 族学理论界普遍赞同下述意见,人们群体的 社会组织形式是循着民族,部落,部族而演 讲到民族的(其中,民族与部落同时存在, 无时阃间隔).不少学者以摩尔根,恩格斯 的论述为基础,对由氏族到部族的演进过程 讲行了论述.然而,由部族演进到民族的历 史阶段中,人们共同体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 状况的变化非常复杂,学术界至今未能从民 族学的角度提供一个区分部族与民族的明晰 标准.这个问题是民族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个 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民族形 成理论就缺乏完备性和科学性.
斯大林于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和民 族问题》一文中.对"民旗"下了这样一个
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所史上形成的一个有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H 厦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0理素质 的稳定的共同体……把上述任何一个特 征单独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都是不够 的.不仅如此,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 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
按照斯大林的意思,"民族"必须具备上述 四特征,或者说,完成这四个特征的人们的 共同体,就是一个"民族".这就是着名的 定义民族的四特征理论.但在同一篇文章 中,斯大林又说:
民族不是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 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 畴.封建制度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 程同时就是人们形成民族的过程. 这就是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历史范畴的理 论.事实证明,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历史 范畴的理论是不够科学的.遵循此种理论, 前苏联学者对当时苏联国内民旗状况的阐释 弄得矛盾百出.难以自圆其说;用此理论来 解释中国的情况,就会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时.中华大地上恐怕没有一个堪称"民 族"的人们群体.因而+五十年代那个"一 51
移懈
中华文化论坛2000?1
切紧跟苏联"的特定历史时期一过去,此种 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影响迅速消退.但是. 学术界普遍认为,与"民族"历史范畴的理 论不同,斯大林定义民族的四特征理论是具 有科学性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匈奴 列传》中,对匈奴的状况作了如下记述: 匈奴……居于北蛮,随盲牧而转
移.其盲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
则囊驼,驴…….速水苹迁徒,毋城郭 常处耕日之业……儿能骑羊,引弓射乌 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
引,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俗,因
射猎禽谷为生业.急则习战攻以侵伐, 其天性也…一?苟利所在,不知扎叉.自 君王以下,成食言肉.衣其皮革,被旃 裘壮者食肥美,老者4~-其余.贵壮
健贱老弱.父兄,妻其后母;兄兄,
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 字
司马迁对游牧于塞外的匈奴族的论述.明确 反映出他们在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和建立在 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三个特征 完全不同于汉民族司马迁虽未提及语言的 异同,但匈奴人与汉族语言迥异是自不待言 的太史公不知民族四特征理论,但所述却 与斯大林民族四特征暗合.因此,研究民族 形成问题时,仍应遵循斯大林的这一科学理 论,
斯大林定义民族时,提出了四个特征作
为标准,但他未能论及这个特征的形成顺序 以及各个特征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 用实际上,民族四特征是按下述顺序完成 的:
第一步,形成"共同的地域".从最初
的人们群体社会组织形式民族开始,必须生 活于共同地域,此为前提.由氏族部落发展 到部族,由部族发展到民族,均须以此为前 提,只不过"共同地域"的范围随着群体社 会组织形式的演进不断扩大罢了. 第二步,形成"共同的经济生活"和
"共同的语言".在多个氏族组成部落时.由 于相互交流的影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52
合流及语言的趋同势所难免."共同的经济 生活"的发展促使交流语言的复杂化,更丰 富的语言表达又促使"共同的经济生活"向 更高阶段发展.
第三步,经过漫长时期的潜移默化,逐 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质".至此,人们群体走完了氏族,部落, 部族直至民族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稳定 的共同体,一个民族形成了.
应当指出,在民族形成之后,并非一成 不变.各民族以种种方式相互接触后,民族 融合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对 所谓有民族融合的过程,或是几个民族融合 形成新民族的过程中,民族四特征形成的具 体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
l按前文所述顺序逐步完成的民族四 特征中,后面的特征都是以前一个特征完成 或正在完成作为自身完成的基础;都是在更 复杂,更高级的群体活动中完成的. 2.前三个特征的完成,在相当程度上 取决于客观条件,是在外在的客观环境中完 成的,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质",则属于群体成员的主观意识范畴,是 前三个特征完成过程中,最具有本质意义的 东西在群体成员主观意识中的升华. 3.前三个特征完成的时间相对较短, 且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比较直接.因而自身的 稳定性较差;丽"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 心理素质"特征完成的时间要长得多,且对 客观条件的依赖远不如前三者那么直接,因 而这个特征自身的稳定性要强得多.当一个 已形成的民族又进入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进程 时.常常是前三个特征已发生变化后.这个 特征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逐步变 化.
以上展示的民族四特征形成规律.可以 从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民族形成和魏晋南 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融合中.找到大量 的例证.
从民族四特征形成规律中可以清楚地看 出,虽然,"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 就不成其为民族",但在形成并维系一个堪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称"民族"的群体时,各个特征所发挥的作 用是不一样的,其中,"表现于共同文化上 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形成并维系一个堪称 为"民族"的群体的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特 征
一
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相当 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因而作为表现"共 同心理素质"的"共同文化",不是指衣, 食,住,行的简单文化现象,也不是指这个 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文化现 象,而是指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礼记?明 堂》注云:"传.传世也";《汉书-贾山传》 颜师古注引如淳云:"统,继也".传统文化 者,世代相传相继之文化也.儒家倡导克己 修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思想行为 规范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两千年来一 直相传相继,凡事讲"札"成为汉族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心理素质的构造 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历史上曾一度 出现魏晋名士竞相纵欲,放浪形骸这样的反 传统时尚,但不久仍归消泯,未能在世代相 传相继的伦理道德规范中站住脚跟.被排斥 于传统文化之外,因而并未对民族心理素质 构造产生根本影响,此即为明显的一例. 人们普遍接受E?13泰勒的观点,将文 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表层),制度文化(中 层),精神文化(深层)三个层次.其中, 物质文化的存在状态更多地依赖于客观环境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环境一 |妥.衣食住行等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变起 来也很快,故而其稳定性较差.但一个群体 的文化一旦升华到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 次,其对客观环境的依赖性就会大大减弱. 自身的独立性就会大大增强.制度文化和精 神文化的理性程度越高,理性内容越丰富, 其稳定性就越强,并从中产生出具有强烈理 性色彩的世代相传相继的传统文化只有形 成了这种具有较强理性色彩的传统文化,人 们的群体才具备稳定的"共同文化"的基 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心理素质". 费孝通先生在《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198o年第l期)一文中 谈到.一个民族"总是耍强调一些有别于其 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Jj"式上的特点.赋 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旗的 标志;还常常把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喜闻乐见的风格,加以渲染宣扬,提高成民 族形式,并且进行艺术加工,使人一望而知 这是某某民族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民族风 格".费老这段话,讲的就是由物质文化向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升华.
只有通过升华并构成世代相传相继的传 统文化,人们群体才能在此稳定的基础上形 成共同心理素质,这个群体才具有稳定性 如果以上理论可以成立,则部族与民族
部族在"共同文化"的发 差异的关键在于,
展上尚不成熟,因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
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 尚未完全形成.正园如此,部族这个群体稳 定性较之民族要差得多.正是基于此理,我 认为社会形态的变化不能作为判定民族是否 形成的标准(虽然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国家的出现不能等同于"民族"的形成.民 族是否形成只能根据人们群体自身四特征的 形成情况来衡量,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群体
"是否发展成熟."表现于共 的"共同文化
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最具有本质 意义的民族特征是否完全形成.
(二)
华夏族之得名,论者众说纷纭,难以形 成定论.考诸典藉,最早将华夏与夷狄相区 分而言的,当数《尚书》.《虞书?舜典》云: "蛮夷猾夏",传日:"猾,乱r.b;夏,华
夏."《周书?武成》云:"华夏,蛮,貊,罔 不率俾."虞舜虽然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但 《虞书?舜典》已言及夷,夏之分,确也非无 稽之论.居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人,与 华夏四周的蛮夷戎狄人,早在夏王朝建立之 前,已形成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族群,只不过 后人以华夏这个族群所建的夏王朝之"夏" 来称呼这个旗群,故名其为"夏"人至于 又名为"华"的原因则又是众说纷纭.有言 53
中华文化论坛2000-1
"华即花者",有言因华山而得名者,不一而
足,但后人称这个族群为夏或称为华.或华 夏连用."区别于四周之蛮夷戎狄人. 这里,之所以将华夏与蛮夷戎狄秫为 "族群",是因为其尚未形成严格意义的"民 族"华夏人由于较早转为定居农耕生活, 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较快,逐渐与蛮夷 戏狄拉开了差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 分化国家产生的条件El趋成熟,最终以 "启代益作后"为标志.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个王朝诞生了
夏王朝的建立是否意味着夏人的民族四 特征已经完全形成了呢?不错,夏人已完成 了"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 生活",这是不容质疑的,而且,夏人在当 时水平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比 较原始的制度文41=,精神文化的内容也在不 断充实之中.但是,不能认为,夏人已经完 全形成了"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质"这个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民族特征.因 为,决定民族是否已形成的这个"共同文 化",必须是具有较强烈理性色彩的世代相 传相继的传统文化,而夏人的传统文化只是 在形成之中,其理性程度尚未达到应有的高 度
这里.有必要认真设想一下,夏王朝建 立时,中华大地上众多族群的社会组织形式 到底象什么样子.《夏书?禹贡》称"禹别九 州,随山漕川.任土作贡",即所谓分别 "九州"之圻界,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
从《禹贡》与《史记?夏本纪》关于"五服" 的记载中,可以明白两点:第一,天子有自 己直接统治的领地,即"天子之国",亦被 后人称作"王畿".第二,王畿之外,则按 远近亲疏,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不过,我 为《禹贡》的上述说法显然不足为凭,不 仅夏的统治不可能达到《禹贡》所说的那么 大的范围后来国家规模更加发展的商, 周.也未达到如此之大的统治范围.我以 为,《禹贡》的这种描绘,系周以后的儒生 将周王朝的国家形态加上理想化的成分,用 以描述前代而已.
54
值得注意的倒是另外的一种说法.《春 秋左传》卷五八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执 玉帛者万国."《夏书-五子之歌》称颂大禹 道:"明明我祖,万邦之君".这种说法在客 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华大地上邦国林立的状 况.
应当考虑到,夏王朝建立时的国家刚刚 从原始社会脱胎而出,这个实行阶级专政的 统治机器只具雏形,还很不健全.氏族民主 制虽然已受到破坏,但这个经历过漫长历史 时期形成的传统制度和习惯.绝非由"禅 让"制一转变为"世袭"制就彻底崩溃了 的.在氏族民主制遗风的强烈影响下,夏王 朝君主与各邦君之间的关系,仍然极似原始 社会末期部族首领与所属氏族部落首领之间 的那种关系;王朝与各邦国之间,并未建立
起一种具有严密的控制关系的政治结构;夏 王的权威,远远未8B达到后世中央集权的专 制君主享有权威的那种高度.此时的君王. 最多也只像一个盟主,王国强盛时,控制的 邦国多一些,对各邦国的控制力强一些,邦 国朝聘,纳贡频繁一些,王国衰弱时,各邦 国往往脱离控制,甚至另立山头,进而取而 代之.《史记?夏本纪》称:"自孔甲以来而 诸侯多畔夏……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 率兵以伐夏桀."同书《周本纪》称.武王 伐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 最后的结局是商代夏,周代商.
夏人尚未形成民族,在史籍中有佐证可 寻.《史记?夏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述:"汤 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 周封于杞也."春秋时期的杞国,应为夏人 的嫡传后裔,但《春秋?僖公二十七年》称: "春,杞子来朝."《左氏传》解经日:"杞桓 公来朝,用夷礼,故日'子'.公卑杞.杞
不共也."文中"杞不共",即"杞不恭", 鲁僖公见杞桓公来朝用夷礼,认为其很不恭 敬,故蔑视杞国上述史实足以证明,夏人 未能形成相传相继的传统文化.
商人的情况是否有根本的改观?《史记? 殷本纪》的记载值得注意:"成汤,自契至 汤八迁.汤始居毫,从先王居,作帝诰."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集解》引孔安国称.契至成汤,"十四世凡
八徙国都".可知商王朝建立后,仍然频繁 地迁徙当时商人的聚居区域,实际上就是 国都及其周围不大的范围,故迁都即是迁 国.商人如此频繁地迁徙其国.对经济,文 化发展造成的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对 民族的最终形成所起到的阻滞所用,也是绝 不可低估的.
(三)
经过夏,商二代,华夏人不仅物质文化 有长足发展,制度文化不断完善,精神文化 不断丰富,具有较高理性程度的传统文化已 在逐步形成之中.周人兴起并取代商王朝统 治的过程中,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 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有的史籍记述周人状况虽然简略.但 认真分析,确实可以发现很有价值的内容. 首先是周人的生产方式,有以农为业的传 统.自庆节至古公直父,周人居豳以农立 国,农耕文化一直未曾中断.后古公直父避 戎狄于岐下,归附者日多,"于是古公乃贬 戎狄之俗,而营城郭室居"(《史记?周本 纪》),周人定居农耕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 周人定居农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较游 牧经济有更大的优越性,更有利于文化的发 展和文化内容的理性升华.古公宜父在岐下 广招民众,"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集解》引徐广祢"邑别居之"为"分别而 为邑落电."《集解》引《礼记》载郑玄称 "作五官有司"为:"此殷时制周人仿殷
制.逐步建立自己的制度文化.此足以表明 周人在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特色时,电在 吸纳商人的文化,并没有封闭发展史籍对 周历代君王德行的记述中,已反映出不少内 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这已是后来被称作 "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绝非仅仅是君 主个人的思想行为,《周本纪》称:"西伯阴 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人界.耕者皆让 畔,民俗皆'止长".言虽寥寥,但能比较明 显地反映出,周人立身行事,均遵行一定的 准则,且此种准则具有较高程度的理性内 涵.周人养成此"民俗"+绝非自古公直父 以来至于文王三世之功,《周本纪》称系 "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所致.由 此可见,周人所遵行的思想行为准则,是后 稷以来十几代人相传相继,积久而成的,这 些内容已成周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虽小邦,但其文化大有渊源,其精神 文化发展的水平,其实并不比"大国"商 差.周人除了对后稷以来的文化发展相传相 继,一脉相承以外,对夏人,商人的思想文 化也兼收并蓄.《周书-泰誓》讲了一套"敬 天保民"的大道理.这套理论对《夏书-五 子之歌》和《商书?成有一德》的内容有明 显的承袭性,但其理性高度则非《夏书》, 《商书》各篇可比.可以认为,周克商前夕, 周人已基本上形成了同属于华夏文化系统 的,具有较高理性程度和较为丰富的理性内 容的传统文化,周人的"表现于共同文化上
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民 族特征已基本形成.
周克商之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求建立规范的统治秩序,并通过维护这种 统治秩序来维护自身的"共主"地位,《史 记-周本纪》载:"(武王)乃罢兵西归行 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一."而 《周书?武成》记述了周人实施的重要措施: "列爵为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为 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信明义,豢德报 功.垂拱而天下治."所述言虽简略,但包 含了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极为丰富的内 容.其中.封邦建国不是周人的创造,只是 在新共主周王的主持下,遵循当时天下公认 的传统原则——分封原则,按胜利者的意志 重新进行权益的再分配;实行五等封爵制不 过是使分封制更规范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其 中思想建设的内容,实际上是将周人的传统 意识和价值观进,步发扬光大,推行天下 周公东伐淮夷之后,"归在丰,作《周官》.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 兴".这是周人完善礼乐行政制度的又一次 重大举措.至此,周制基本定型,周人的制 55
中华文化论坛2000一l
度文化因之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对周 人的思想意识发挥了极大的影响.于是.在 周初.通过文,武,周公持之以恒的努力.
以宗法制,分封制,强调尊卑有序,各安其 位的伦理秩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以民为本"的"敬天保民"思想为主要内 容的"周礼"形成了."周IL"既包含札乐 行政种种制度,同时电包含与当时经济,政 治制度及社会等级-tg况相适应的道德行为规 范.是当时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反 映难怪后来孔子主张复"周礼",说:"周 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
八佾》)孔子的立场观点姑且置而不论, "周礼"具有很高的理性程度和很丰富的理 性内容是毫无疑义的."周礼"既是对自夏 商以来华夏文化的集大成,同时又为后世制 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牢实的基 础.经过孔子的阐发,以"周礼"为核心的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历代王朝实施统治的指导 理论,对汉民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的心理 素质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周礼" 的形成,标志着华夏人具有较高理性程度和 较丰富理性内容的传统文化已经形成,同时 标志着华夏人"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理素质"这一最具本质意义的民族特征已发 育成熟.到此,华夏人最终完成了从部族到 民族的演化过程华夏民族形成了. 56
"周札"形成后,遵行周礼的各诸侯国 (诸夏),均属华夏民族.其他的诸侯国则在 分化之中.杞桓公朝鲁用夷礼,遭到鲁君鄙
视:第二次再来,即用诸夏之礼(即"周 札").诸侯们即视其为诸夏.这个事例表 明,像杞国这样的诸侯国,当时正处于可夷 可夏的境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流域的诸夏各国 的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迅速,对周边蛮夷戎 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通过长时期的各种 形式的交流与碰撞,楚,吴,越等蛮夷之国 在春秋末期融入华夏.但是,我不赞同待 楚,吴,越融人华夏后,"方可言华夏族最 终形成"(陈筱芳《春秋华夷关系以及华夏 族的最终形成》,《西南民族学院》1996 年第2期)的观点,周初华夏形成后.三千 余年中由于其具有先进的经济,文化和海纳 百川的气度(这个问题当另撰文论述).周 边少数族一波又一波地不断融人华夏——汉 民族之中,使汉民族不断得到新鲜血液的补 充,最终造成了今天汉族在56个民族人口 中占92%的局面.楚,吴,越等只不过是 华夏民族形成之后.最先融人华夏的蛮夷民 族.从民族学的角度而论.民族形成与否, 主要取决于民族四特征是否完成,幅员和数 量不是判断民族是否形成的根本标志. 陈玉屏西南民族学院教授,院长
邮政编码610041
(责任编辑段渝)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华夏民族的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