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安徽省十二五规划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登)
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力争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入。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以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为着力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产品,扩大汽车、住房、旅游、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消费安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形成若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为导向,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纺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改造升级。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拓宽领域、扩大开放,构建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
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千吨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铁路、公路、航道和农村公路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继续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增规模4000万吨/年以上,启动实施“皖电东送”二期工程,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完成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兴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为重点,统筹水环境保护与改善,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撑体系,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灌溉排涝工程、水库建设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等水利重大项目,到2015年,淮北大堤及沿淮重点防洪城市圈堤的防洪能力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长江干流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省辖市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 2011-01-20 07:54:41)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工程等12项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工程,到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000亿元。
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统筹实施村庄合并、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和管理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合作,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业发展水平,确保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比重逐年提高。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优化全省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壮大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芜湖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其他城市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区域发展。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一轴双核两翼”的战略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完善产业承接平台,强化支撑条件,打造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人民生活水
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建成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着力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形成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和现代会展中心。促进皖西地区开放发展,着力打造成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农产品生产供应、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坚持适宜开发、集约开发、协调开发、保护自然的理念,构建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
( 2011-01-20 07:54:41)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加快推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计划,提升10家左右的重点园区、建设100家左右的示范企业、培育1000家左右的技术创新企业。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加快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肥、芜湖、蚌埠国家高新区建设,支持芜湖、蚌埠、马鞍山等市努力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支持各类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园区,组织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义务教育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等九大教育重点工程。争取到2015年,高质量、均衡化的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
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十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继续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旅游等重点领域节能,切实加强重点耗能节能管理,加大政府对环保产品认证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加强节能执法监督检查,弘扬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科学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加强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节约水资源,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保护。把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完善环境保护机制,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污染防治,着力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多渠道扩大就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人口工作。
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
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推进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2011-01-20 07:54:41)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区域软实力
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导
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到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处于中西部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跨越。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加快公益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继续深化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深化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大项目招商和境外招商,推动集群式、产业链式承接,拓宽外资开放领域,扩大借用国外贷款规模,发挥商会和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全面加入长三角政府层面合作新机制,完善区域重大合作内容与合作事项协调落实机制,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加强与中部省份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港澳台互动合作,鼓励沿边地区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优化贸易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省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转移过剩产能,合作开发境外资源。
坚持依法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壮大我省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外事和侨务工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规范司法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范文二:安徽省十二五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
【字体:大 中 小】 【推荐发送】【点击:6769 次】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201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
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创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迈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启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和皖北地区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我省经济总量跨上崭新平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安徽改革发展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面向未
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安徽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省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我省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
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
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关系安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我省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欠发达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仍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全面转型是安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必由之路,是我省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必
然要求。必须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基本要求
是:
——坚持“双轮驱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
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
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
竞争优势。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综合考虑未来
发展环境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
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
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
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
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
局基本形成。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导向,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充分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
制障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5)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坚持把“861”行动计划作为扩大有效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
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
(6)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省发展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
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切实提高项目层次和水平。
(7)大力拓展消费需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实施积极的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不断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巩固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
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安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
现代产业体系。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冶金、非金属材料、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高端产品
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品牌创建能力。
(9)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万亿元,部分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业聚集和品牌聚集。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0)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打造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旅游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进程。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扩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牌效应
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1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更多国家和省级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环境友好的要求,提升开发区水平。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
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12)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安徽段和干线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实现快速客运铁路通达所有省辖市。加快合肥、芜湖、蚌埠、阜阳等交通枢纽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扎实开展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巢湖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城市水利建设,提高防洪灌溉和供给能力。积极发展水运,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利用长江及淮河岸线资源,提高重要干流航道等级,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积极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提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水平。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社保等各类社会事业信息化。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坚持走安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核心、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13)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其他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适时适度调整行
政区划,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14)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按照建设中小城市的目标,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继续培育有基础、潜力大的中心镇,加快打造一
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
长点。
(15)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照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地下管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
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16)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条件放宽城镇迁移落户条件,逐步实施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分层次把更多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市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在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进城途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市要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经验。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
体化。
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 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以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水利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实施农村危桥改造。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垃圾处理站、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库区、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实现农村低保
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9)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
财产性收入。
(20)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流转、有偿退出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
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加快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
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社会管理、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示范园区和江北、江南两个集中区建设,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
业支撑体系。
(22)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皖北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必须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启动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加快煤矿塌陷区治理等重点工程,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农业、矿产和人力资
源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中药产业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南北结对合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皖北地
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3)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强化整体发展意识,加强合作,聚合能量,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经济圈同城化建设,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都
市圈品牌。
(24)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发展。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区域。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两山一湖”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强大别山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发展以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和符合绿
色发展要求的产业。对生态保护区予以政策支持。
(25)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主体功能区分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规模集聚产业和人口。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保障生态安全。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保护、严禁开发,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
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
位推进发展。
七、扎实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
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2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推动股权激励、军民结合等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和产业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聚焦重点,明晰方向,力争
在创新型产业规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一流
创新高地,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品牌。
(27)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强省必先强教。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均衡发展,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职教园区建设,初步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推进职教大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城乡学前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健全教
育资助体系,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28)建设人才强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臵,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招才引智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着力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高端人才问题。坚持以用为本,科学使用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创新人才
评价发现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
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
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29)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着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一资”项目,推进重点行业和用能大户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加快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
会。
(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大
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节能
环保技术服务业,扩大循环经济试点。
(3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继续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大长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城镇、开发园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保执法、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探索排污权有偿交易。
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32)加强生态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与恢复新安江上游地区、大别山区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综合治理江淮分水岭、皖南山区和矿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网、自然保护区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防灾减
灾体系建设,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
九、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在经
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加强社会管
理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3)促进就业创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各类创业园区建设,完善以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
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
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慈
善事业。
(36)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免疫计划,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
展。
(37)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3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重心下移,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坚持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及安全生产监管措施,落实企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立健全数字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
安安徽”建设。
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凝聚加速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
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39)着力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
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
气。
(40)深入推进文化创新。把握时代要求,适应群众需求,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巩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着力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格局,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1)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服务和重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构建技术先进、覆盖面广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先进文化传播力。传承和创新安徽地域文化,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花
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
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4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立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促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合肥、芜湖国家动漫基地发展,建设动漫产业大省,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培育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改革是促进安徽崛起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务实的举措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
创新。
(43)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
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健全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人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认真实施初创企业、微小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的体制环境。
(44)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45)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利用国家赋予地方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的时机,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适当增加省调控能力,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理念,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
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
形成机制。
(4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合肥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范有
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票据等,拓宽融
资渠道。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47)深化以泛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完善政府、企业、协会与民间多层次合作机制,形成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顺利对接,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臵。加强与中部兄弟省份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港澳台互动合作,
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着力构筑大开放新格局。
(48)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促进有序竞争、科学承接。充分发挥企业、各类商会或协会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园区合作共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招商主体多元化。坚持把培育更多外贸主体作为紧迫任务,
加强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建设,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强新兴市场开拓,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服务贸易,鼓励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稀缺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境外生产基地,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
各级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49)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环境”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
责,充分发挥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和谐的生动
局面。
(51)坚持不懈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切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坚决破除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更新发展观念,提升发展眼界,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切实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
作力度。
(5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央及省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大力弘扬沈浩精神,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运用正确方式方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推动全面转型、加速
崛起、兴皖富民的强大合力。
全省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范文三:安徽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创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迈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启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和皖北地区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我省经济总量跨上崭新平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安徽改革发展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安徽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省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我省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关系安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我省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欠发达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仍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全面转型是安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必由之路,是我省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基本要求是:
——坚持“双轮驱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导向,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充分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5)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坚持把“861”行动计划作为扩大有效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
(6)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省发展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切实提高项目层次和水平。
(7)大力拓展消费需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实施积极的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不断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巩固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安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冶金、非金属材料、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品牌创建能力。
(9)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万亿元,部分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业聚集和品牌聚集。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0)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打造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旅游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进程。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扩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1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更多国家和省级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环境友好的要求,提升开发区水平。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12)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安徽段和干线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实现快速客运铁路通达所有省辖市。加快合肥、芜湖、蚌埠、阜阳等交通枢纽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扎实开展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巢湖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
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城市水利建设,提高防洪灌溉和供给能力。积极发展水运,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利用长江及淮河岸线资源,提高重要干流航道等级,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积极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提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水平。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社保等各类社会事业信息化。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坚持走安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13)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其他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14)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按照建设中小城市的目标,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继续培育有基础、潜力大的中心镇,加快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15)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照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地下管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16)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条件放宽城镇迁移落户条件,逐步实施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分层次把更多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
推动城市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在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进城途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市要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经验。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
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
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以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水利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实施农村危桥改造。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垃圾处理站、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库区、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9)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财产性收入。
(20)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
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流转、有偿退出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加快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社会管理、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示范园区和江北、江南两个集中区建设,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
(22)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皖北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必须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启动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加快煤矿塌陷区治理等重点工程,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农业、矿产和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中药产业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南北结对合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3)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强化整体发展意识,加强合作,聚合能量,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经济圈同城化建设,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
(24)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发展。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区域。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两山一湖”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强大别山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发展以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和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对生态保护区予以政策支持。
(25)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主体功能区分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规模集聚产业和人口。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保障生态安全。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保护、严禁开发,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七、扎实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2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推动股权激励、军民结合等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和产业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聚焦重点,明晰方向,力争在创新型产业规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品牌。
(27)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强省必先强教。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均衡发展,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职教园区建设,初步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推进职教大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城乡学前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健全教育资助体系,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28)建设人才强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招才引智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着力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高端人才问题。坚持以用为本,科学使用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29)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着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一资”项目,推进重点行业和用能大户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加快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会。
(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扩大循环经济试点。
(3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继续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大长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城镇、开发园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保执法、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探索排污权有偿交易。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32)加强生态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与恢复新安江上游地区、大别山区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综合治理江淮分水岭、皖南山区和矿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网、自然保护区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
九、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3)促进就业创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各类创业园区建设,完善以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36)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免疫计划,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37)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3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重心下移,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坚持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及安全生产监管措施,落实企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立健全数字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
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凝聚加速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39)着力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40)深入推进文化创新。把握时代要求,适应群众需求,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巩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着力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
文化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格局,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1)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服务和重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构建技术先进、覆盖面广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先进文化传播力。传承和创新安徽地域文化,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4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立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促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合肥、芜湖国家动漫基地发展,建设动漫产业大省,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培育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改革是促进安徽崛起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务实的举措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3)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健全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人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认真实施初创企业、微小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44)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
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45)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利用国家赋予地方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的时机,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适当增加省调控能力,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理念,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4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合肥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票据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47)深化以泛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完善政府、企业、协会与民间多层次合作机制,形成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顺利对接,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加强与中部兄弟省份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港澳台互动合作,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着力构筑大开放新格局。
(48)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促进有序竞争、科学承接。充分发挥企业、各类商会或协会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园区合作共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招商主体多元化。坚持把培育更多外贸主体作为紧迫任务,加强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建设,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强新兴市场开拓,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服务贸易,鼓励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稀缺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境外生产基地,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49)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环境”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
(51)坚持不懈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切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坚决破除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更新发展观念,提升发展眼界,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切实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5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央及省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运用正确方式方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推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强大合力。
全省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
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
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
范文四: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2015年)
〃目 录〃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二篇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篇 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篇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第七篇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篇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第九篇 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区域软实力
第十篇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第十一篇 坚持依法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保障规划实施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2015年 )(以下简称《纲要》 ) , 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 市场主体行为。 《纲要》是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 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 共同的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 社会力量,保障“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 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 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 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 战略,深入推进“ 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 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 亿元台阶,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增长两倍以上。经济增 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 到加强,粮食产量连续 5年创历史新高,达到 616亿斤,农
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优势产业地位 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城 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 合肥经济圈、 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提速,一批经济强 县快速崛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 试验区加快建设,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全面启动。 交通、 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经济体 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 综合改革、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扩权强县、扩 权强镇、城乡一体化试点等改革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成 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 性步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民 生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卫 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平安安徽”建设深 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厚积 薄发、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 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面向未来,我省已经站在一个 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安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 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 工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 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 延伸;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
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 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 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 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 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 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 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此外,周 边省份产业结构竞相升级对我省结构调整形成新的挤压。必 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 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 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 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 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 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 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双轮驱动”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 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 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 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 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 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 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 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 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 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 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 力实现速度与质量、 内需与外需、 发展与民生、 增长与环境、 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 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 领域和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 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 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加快发展各项 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 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章 发展目标
按照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 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 政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 保 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9∶ 53∶ 38,城镇化率超过 50%。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 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 每万人口发明 专利拥有量达到 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的比重达到 35%。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 林覆盖率提高到 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 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 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 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 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力争到 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 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 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 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 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 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 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 0.2
以内,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 10万人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 在 1.3以内。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 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 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 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 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五年累计利 用外资超过 300亿美元,到 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390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 65%以上。
第二篇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
第五章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
第一节 深入实施“ 861”行动计划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 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 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 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力争 2015年 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方位构建多层次、多系统、开放 式、动态性的“ 861”行动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形成梯次推 进格局。建立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供地、环评、融资等
“绿色通道” ,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协调调度,提高投资效 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二节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 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 保护等领域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控制产能过剩 项目特别是落后的高污染、 高能耗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外资、 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挥财政性 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引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 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省外境外投资比重。
第六章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第一节 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以引导和培育 消费热点为着力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产品,巩固和发展 消费规模大、带动性强、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热点消费,扩 大汽车、住房、 旅游、 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优化消费结构。 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服务、家庭 劳动社会化等成长性服务消费,挖掘消费潜能。贯彻落实国 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 大力推进家电下乡、 家电以旧换新等, 全面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消费水平。拓展省外市 场,提高皖货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省外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第二节 改善消费环境
完善城乡市场运行监测,强化市场调控体系建设,保障 市场平稳运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 范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强商品质量监 管,严厉打击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消费安全。健全 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 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七章 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把培育壮大 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新增一批千亿 元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培育一批千亿元园区,加快 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 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 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实施战略性新兴 产业“千百十工程” ,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业 快速发展,力争到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1万亿 元,形成若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 路、软件、信息服务和物联网,打造中国 (合肥 ) 国家级新型 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提升合滁芜信息家电产业带,建设合肥 语音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促 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芜湖节能环保和绿色照明 产业基地、滁马铜池绿色照明产业带,发展合肥水泥成套设 备和环保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核 电和风电,适度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批国家级绿色能 源县。建设一批光伏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基地。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等产业,做大做强 蚌埠生物产业基地、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芜湖生物医药 产业基地、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 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工业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 零部件,全面优化装备集成协作配套体系,提升合肥工程机 械及工业机器人、两淮煤机装备、沿江船舶、芜湖大型铸锻 件、马鞍山冶金装备等装备制造基地。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 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稀土永磁材 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等,培育和打造铜陵铜基新材料产
业基地、马鞍山高性能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滁州硅基新材 料产业基地、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池州高分子聚合材 料产业基地、黄山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加 快发展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打造合肥、芜湖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 全、信息和交通安全、矿山安全等产业,促进量子通信技术 产业化,建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 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专栏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显示玻璃及光伏玻璃、 LED 外延片及 芯片、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数 控机床、新型节能环保装备、铜基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秸秆 生物精炼产业化、量子通信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到 2015年,重点建设 1000个左右新兴产业项目。
◆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 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 发展新兴产业,扶持高成长性中小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到 2015年,培育和引进 100个左右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打造一批产业基地。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 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新兴产业生 产组织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平板显示、合肥新能 源及新能源汽车、芜湖光电及光伏材料、蚌埠生物、马鞍山 新材料等 10个左右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为导向,推动汽车、装备制 造、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 制造业基地。
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整车产品质量, 加大中高档轿车比重。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鼓励发展节能、 环保、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巩固和提升在全国 的地位。
装备制造业。加速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加强核心技术 和系统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 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泵阀、环保节能设备等行业, 积极发展冶金、水泥、煤炭、石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鼓 励发展高性能船舶及新型船用机械制造。
家电产业。加强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建设,提高冰箱、 空调、 洗衣机、 彩电中高端产品比重, 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推进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建成 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食品工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建知名品牌,建 设安全原料基地,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 品、乳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 食品工业基地。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 传统产业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纺 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改造升级。
纺织服装产业。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培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业“精细化” 、服装鞋帽业“品牌 化” 、产业用纺织品业“特色化” 、家用纺织品业“配套化” 发展。形成若干龙头企业及一批主业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 冶金产业。加大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改造力 度,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优质钢材、特钢产品,铜、铝 精深加工产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提高市场短缺高端产品比 重。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 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建材产业。围绕节能环保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上 大压小” 发展水泥, 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及改性材料, 突出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优质玻璃、装饰材料及卫 生陶瓷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硅产业基地及一批非金属矿深 加工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发 展新型煤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硫 磷化工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成沿江沿淮大型石油 化工基地和新型煤化工基地。
专栏 4 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大力支持国内外产能布局和产品 结构调整,重点推进轿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重型大功率 发动机、乘用车、重卡、专用车、轮胎等建设。
◆装备制造。 重点推进大型铸锻件、 数控机床、 挖掘机、 减速机、叉车、井下采掘设备和矿冶成套设备、化工设备、 节能环保设备、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装备、沿江船舶及船用 设备、高钢级石油管材、农用机械等建设。
◆家电。重点发展空调及关键零部件、大屏幕彩电、冰 箱、洗衣机、小家电和其他家电产品。
◆食品。加快建设皖北小麦、沿江大米和油脂加工、皖 南皖西和皖西南生态食品加工基地,以及一批肉类果蔬深加 工基地、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
◆纺织服装。建设安庆、六安、淮北、马鞍山等棉纺织 和服装产业集群,桐城、六安羽绒家纺产业集群,以芜湖为 龙头的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阜阳、淮南、六安、宿州服装 鞋帽产业集群,以滁州为龙头的差别化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集群,六安、铜陵麻纺产业集群。
◆冶金。重点推进精品钢、煤电铝联营、铜资源控制及 铜材精深加工、铁矿资源开发利用、铅锌冶炼等。
◆建材。重点实施沿江水泥“上大压小” ,推进碳酸钙、 超细碳酸钙和石膏、凹凸棒、陶瓷、钾长石等开发利用。 ◆化工。 大力发展石化及下游系列产品, 加快建设淮南、 淮 (北 ) 宿 (州 ) 、 阜亳、 巢湖四大煤化工基地, 积极建设合肥、 铜陵、芜湖、池州等特色化工基地,推进大型乙烯工程前期 工作。
第四节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培育一批超千亿元企业。大力推进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 联合兼并重组,加强与央企的合资合作,积极引入战略投资 者,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整合生产要素、 上下游产品和市场渠道等环节,促进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集 中,力争形成马钢、铜陵有色等一批超千亿元企业集团,增 强核心企业辐射带动力。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关联产业集聚为导向,提升专业 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发展,形成一批 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到 2015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翻一番以上。
第五节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增 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监
测。着力创造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扩大重点企业和重 点产品品牌影响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促进企业由生产 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增强企 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建设企业标准,建立健全技术标准 体系,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
第六节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产品研发设 计、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售后服务、节能 减排等环节信息技术改造和融合步伐。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 点示范。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搭建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 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商贸方式的 改造。
第七节 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推进 开发区规范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 开发区扩区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县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有序发展,积极开展园区合 作共建。明确产业定位,坚持错位发展,加大开发区整合提 升力度,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
业化园区。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建立园区项目用 地退出机制,强化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园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配套条件。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保持精干高效的 管理队伍。建设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等一 批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园区。
第八章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大投入、 拓宽领域、 扩大开放,构建功能完备、 服务高效、 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 流体系。建设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合肥物流圈、沿 淮物流产业带三大物流区域,将合肥、芜 (湖 ) 马 (鞍山 ) 建成 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建设蚌埠、安庆、阜阳等区域性物流 中心, 支持其他城市建设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 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积极培育引进第三方物流企 业。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 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
金融业。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地方金 融体系建设,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做大做强徽商银行、国元 证券、华安证券、国元农险等地方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
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农村 金融机构和城市社区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 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期货、信托、 汽车金融、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典当等金融业态。积极引 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合肥 全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芜湖建 设皖江金融中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 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积极鼓励和支 持金融创新,引进和开发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建立地方 期货交易所,发展区域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业投 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不断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建立服务 功能齐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卡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保 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扩大保险业的 规模和比重,吸引更多的保险资金在我省实现直投。构建和 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 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 方式创新。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 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 构和服务中心。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 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 化。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 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大力 发展物联网产业。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新型城 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 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 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 社区商业体系。培育商业特色街区。鼓励信用消费。积极推 动集中配送,大力发展品牌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网上 购物等特色流通新业态,完善城市快递、物流服务网络,推 进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深入实 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推动现 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培育重点流通企业,形成一批 龙头流通企业和商业品牌。
旅游业。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 游区、大别山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构建徽 文化、皖江城市、淮河风情、皖北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带。完 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实施精品 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购物娱乐、
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 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全方位服务 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到 201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 客达到 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3000亿元,建成全国 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中小 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 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 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房地产 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 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 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 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政服务,形成广覆 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 服务。
第三节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
服务外包。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壮 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人才,取得国际认证,开拓 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 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合肥中国服
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促进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服务外包产 业发展。
会展经济。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 (合肥 ) 自主创新 要素对接会、中国 (芜湖 ) 科普博览会等为平台,打造一批富 有特色、影响广泛的品牌展会。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奥林 匹克中心及各类大型体育场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会展设施 建设。 大力培育会展企业,提升会展竞争力。以合肥、 芜湖、 黄山等城市为重点,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
创意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 出版、科普教育、现代传媒等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 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 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 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
第九章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
第一节 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加 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能力,改善交通技术条 件,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千吨 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铁路、公路、航道和农村 公路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 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以完善快速客运铁路网和保障能源运输为重点,
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能源运输通道和主要铁路枢纽建 设,提高路网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五年新增铁路 3100公 里,其中客运专线 2200公里。到 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6000公里, 主要铁路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快速客运铁路 覆盖所有省辖市,货物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公路。 高速公路以完善路网为重点, 加快区域通道建设, 联通断头路,到 2015年基本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 骨架,力争通车里程达到 4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以升级改造现有道路为重点,建设经济干线、出省 通道、旅游干线和交通枢纽连接线,到 2015年国省干线公 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县乡公路改 造、危桥加固改造和安全保障工程。
水运。 以建设高等级航道、 提升港口专业化水平为重点, 整治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加快沿江、沿淮和合肥等集装 箱、煤炭和件杂货码头建设。到 2015年,高等级航道里程 达到 1500公里,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5亿吨,芜湖成为 长江流域重要的航运枢纽。
民航。完善民航机场布局,改善机场运输和通航条件, 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到 2015年开通民航运输机场 6个,建设若干通用机场。
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高速铁路客站和机场,衔接公路、 城市公交、城际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建立一体化综合
客运枢纽;依托重点铁路货运站场和港口,建设公路等多种 交通方式一体化的联运系统。 加快合肥、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黄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到 2015年综合交通枢纽体 系基本建成,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交通。 坚持规划先行、 公交优先、 便捷换乘的原则,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乡一体 化、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换乘系统,建立及时、全面、 双向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疏导能力和效 率。
专栏 5 交通重大项目
◆铁路。续建项目:京沪高铁安徽段、合肥 -蚌埠、南 京 -安庆、合肥 -福州、皖赣新双线、阜阳 -六安、宿州 -淮安 等铁路。新开工项目:黄山 -杭州、郑州 -砀山 -徐州、商丘 -合肥 -杭州、池州 -九江、合肥 -安庆城际、宿州 -淮北 -徐州、 宿州 -亳州、六安 -庐江 -铜陵、六安 -安庆 -景德镇等铁路。 ◆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徐州 -明光、许昌 -宿州 -泗洪、 宁国 -宣城 -千秋关、扬州 -绩溪、芜湖 -雁翅、黄山 -祁门、 北沿江、东至 -九江、阜阳 -新蔡、铜陵 -南陵 -宣城、淮南 -蚌埠 -凤阳等高速公路。新开工项目:武汉 -岳西 -桐城 -庐江 -无为、济南 -祁门、宿州 -扬州、阜阳 -淮滨、巢湖 -铜陵 (铜 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北岸接线 ) 、蚌埠 -五河、淮南 -滁州等 高速公路。
◆过江通道。续建项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宁安城 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合福铁路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 桥。新开工项目: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两用大桥。前期论 证项目:安庆长江公路二桥、马鞍山长江公路二桥。
◆水运。续建项目:芜申运河、安庆港长风港区、合裕 线裕溪船闸、巢湖复线船闸、沙颍河阜阳船闸等。新开工项 目:长江、淮河干流整治、合裕航道、秋浦河、漳河、青山 河、姑溪河、沙颍河、石门湖、水阳江、派河、店埠河等航 道,和县郑蒲港等。前期论证项目:浍河、滁河航道整治。 ◆机场。续建项目: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 场。新开工项目:芜湖民航机场、安庆民航机场、若干通用 机场。前期论证项目:蚌埠民航机场、亳州民航机场、黄山 机场改造升级。
第二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以转 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能源协调发展,统筹 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增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 进传统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 障。
煤炭。继续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安全高效 高产矿井 17对,改扩建一批大中型矿井,新增规模 4000万 吨 /年以上,到 2015年两淮煤炭基地总规模达到 1.8亿吨 /年。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和安全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和资源 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建设芜湖港煤炭 储配中心,规划建设铜陵煤炭储配中心。鼓励煤炭企业赴省 外和境外开发煤炭资源。
电力。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煤电机 组,满足“十二五”用电增长需求。启动实施“皖电东送” 二期工程。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在城市供热中的运用,替代能 耗高、污染重的分散低效小锅炉。新增电力装机 2000万千 瓦左右。建设以特高压和 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 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开工淮南—皖南—浙北—上海和淮 南—南京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强 220千伏电网的建设与 改造,完成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显著提高配电 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天然气和成品油。建设江南联络线、宣城—宁国—黄山 支线等城际间长输管道,加快加气母站、子站建设,到 2015年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天然气使用量达到 50亿立方米 /年。加快成品油省级输送主管道建设,规划建设安庆—合肥 —淮南—阜阳—亳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成 品油输送管道等,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成品油管道网络。加 强油气储备调峰站建设,规划建设安徽省成品油应急储备 库、大型液体天然气储备站。试点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扩大煤层气抽采和利用规模,加快勘探开发页岩气。
新兴能源。强力推进核电建设,开工建设芜湖繁昌核电 一期工程,力争池州吉阳核电、安庆高温气冷堆工程早日开 工。在风力资源较好的沿江沿湖、江淮分水岭等区域,建设 大中型风电厂。加快开发太阳能资源,以开发区集中联片建 设为重点,组织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 ,开展太阳能城市 示范建设。鼓励秸秆资源丰富的粮棉油主产区和能源林基地 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支持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有序 开发利用水能,建成响水涧、佛子岭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 设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省辖市规 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加注站等服务设施。建设一 批国家绿色能源县 (乡 ) 。
第三节 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为重点,统筹水环境保护与 改善,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防洪除涝灌溉。大力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加快长江干流河 道整治和主要支流治理,开展长江洲滩重点圩垸治理。争取 实施下浒山、月潭、汤村等大中型水库。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完成病险水库和规划内大中型病 险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推进灌溉 排涝工程建设。到 2015年淮北大堤及沿淮重点防洪城市圈 堤的防洪能力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长江干流主要堤防能够防 御 1954年型洪水,省辖市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 50— 100年一遇,新安江干流及长江、淮河主要支流重点河段防洪标 准达到 5— 10年一遇,沿淮重点平原洼地排涝标准一般达到 5年一遇,局部地区达到 10年一遇。 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 标准达到 10年一遇以上,净增除涝面积 150万亩,改善除 涝面积 1500万亩。净增灌溉面积 3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2000万亩。
水资源优化配臵。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引江 济淮 (巢 ) 等工程,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城市水 源地建设和保护,加快重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保 障城市供水安全,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水资源保障条件。 到 2015年全省年供水能力新增 50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农村 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提
高乡镇供水能力。
水环境保护。加强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快农村 河道和沟渠清淤步伐,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 治、崩岗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650平方公里。加 强大别山区等水源地保护。到 2015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 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70%,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 到 95%以上。
专栏 6 水利重大项目
◆新一轮治淮工程。大力实施淮干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 迁建工程,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董峰湖、寿西 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和香浮段等行蓄洪区调整与改 造工程,淮河流域堤防达标及淠河、史河等河道治理工程。 ◆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实施青弋江分洪道、滁河、水 阳江下游防洪治理、长江应急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环 巢湖堤防加固、崩岸治理及其重要支流河道整治;开展皖河 及其他重要支流与中小河流治理等。
◆灌溉排涝工程。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大中型灌区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沿江圩区排涝泵站工程,大型排灌 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
◆水库建设工程。实施下浒山、月潭水库工程,推进江 巷、 扬溪源、粮长门、 汤村、 泗洲湾等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 全面完成 17座中型水库、 304座小 (1)型水库、 1500座小 (2)
型水库、 173座大中型病险闸除险加固。
◆水资源配臵工程。推进引江济淮 (巢 ) 工程,研究建设 淮水北调、引淮入阜、引淮入亳等工程,统筹安排建设沿淮 及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项目、大别山饮用水源保护工程, 开展合肥、蚌埠、淮南、阜阳、巢湖、滁州等市应急水源工 程建设。
第四节 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提升现有基础信息网络性能, 积极推进 3G 等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 化覆盖和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基本完成县以上城市有线数 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和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稳 步推进“三网融合” ,积极开展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和接入能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到 2015年,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 400万户,电话用户 普及率达每百人 80部以上。
促进社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实现 省、市、县 (市、区 ) 、乡镇 (街道 ) 联网,推动政府各部门实 施网上协同办公,实现决策信息资源分层共享。不断提升各 级政府门户网站功能, 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 加强地理、 人口、金融、税收、统计、国防动员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就
业和社会保障、治安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篇 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 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 业现代化,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 个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 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 活的美好家园。
第十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 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沿 淮易涝低洼地治理,完善除涝灌溉体系,全面开展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 设高标准农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健全完善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水利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成果 转化,积极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支持 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粮食新增 生产能力规划,粮食产量达到 640亿斤。实施优势农产品区 域布局规划,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畜牧业升级和水产跨
越工程,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健康养殖,促进农业生产 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到 2015年,肉蛋 奶产量达到 63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 220万吨。大力发展 茶、桑、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快林业发展,加强基 地建设,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竹、杨树、苗木花卉产业, 提高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积极发展生 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施农业产业化“ 671”转型倍增工程,按照做大总量、 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快 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 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 力争 2015年达到 3万个。
第三节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 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 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 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农 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 流通方式,深入推进新网工程、 “双百”市场工程、粮食现 代物流工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连锁农家店和配送 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水利技术服务和 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性保险和信 息服务。
专栏 7 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工程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以加强设施装备、提高科 技水平、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机制为重点,在全省建设 8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 “十二五”末每个农业县 (区 ) 建成一个示范区。
◆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乡镇或区域性 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 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农民组织化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兴办合作经济组 织, “十二五” 末农户入户率达 50%以上。 示范社发展到 400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 500个。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 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粮食“三大行动” ,分别建 设小麦、玉米、水稻高产攻关核心区 2000万亩、 500万亩、 1000万亩。实施“吨粮田示范县”和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 食综合生产能力。
◆畜牧业升级工程。 支持建设 3万个规模化生猪、 奶牛、 肉牛、肉羊和家禽养殖场 (区 )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水产跨越工程。建设 30个水产大县、 200个水产健康
养殖示范场。改造修复精养鱼塘 100万亩。
◆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每年新增 50万亩规模化设施蔬 菜生产基地, “十二五”末设施蔬菜面积达 500万亩,蔬菜 总产达 3500万吨。
◆茶产业振兴工程。在 26个县 (市、区 ) 建设 30个茶叶 生产标准园,辐射带动 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省茶 园比重提高到 40%。
◆农业产业化“ 671”转型倍增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 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发 展,重点建设 60个年产值 50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 7000亿元, 带动农民人均增收 1000元。 ◆农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建设覆盖市、县的农情监测预 警信息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向基层延伸至 100%的乡镇、 50%以上的行政村、 100%的规模龙头企业、 60%以上的农民专 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种养大户。
◆粮食现代物流工程。重点建设省粮食现代物流中心 库、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和合肥、阜阳、芜湖、蚌埠、宿州、 滁州、安庆等七大粮食物流节点。
◆农机化推进工程。支持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主攻玉 米、油菜机收和水稻机栽秧农机化。扶持农作物秸秆机械粉 碎还田。
第十一章加快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
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 求,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稳妥推 进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省建设,将土地整理和新 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村庄合并、新居民点建设和土 地流转,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深入实施“千 村百镇”示范工程,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第二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 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施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构建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 村供电体系。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 程建设,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保护村庄自然生态,加快改水、 改厨、改厕、改圈,建立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机制,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
第三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完善 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 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专业技术 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
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五年累计培训 365万人。加 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 施建设,促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和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 生活保障和特困群体救助等制度。
专栏 8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在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基础上,进 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程。继续实施以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为主的三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大 中塘 3000口以上,改造中低产田 3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100万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实施 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 全工程,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改造农村电网,基本解 决农业生产用电,基本建成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 电体系。
◆农村新能源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农村户用沼气、养殖 小区和联户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和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太阳能、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成型燃 料等清洁能源技术。
◆农村绿化工程。开展绿色家园示范工程建设和“村村 绿”活动,力争到 2015年,平原、丘陵地区和山区的村庄 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 65%、 50%和 30%。
◆农村文教卫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 准化、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园、农 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建设。支持一批农村职业学校创建国 家级和省级示范,扶持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力 争到 2015年,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 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目标,每个乡镇拥有一所公 办幼儿园。第十二章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和管理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 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 登记、 颁证。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合作,发展专业 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稳 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 管理机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快乡 镇政府职能转变,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完善乡村治理 机制,健全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的长效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节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鼓励农民以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入股、 合作等形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 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模式。加快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林业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健全农产品 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城乡平等的 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 农村。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性保险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 面提高财政保障农业发展水平,确保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比 重逐年提高。
第五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 十三章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一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遵循城市发展客 观规律, 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 优化全省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 代城镇体系。
着力壮大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 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 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 性特大城市。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
滨江大城市。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 发展,与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 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 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 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 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马鞍山、铜陵、淮南、淮 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其他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 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形 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中 心镇提质扩容,成为联系城乡、服务农村的重要枢纽。鼓励 有条件的县城按设市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发展成为 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加快发 展,提高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争取到 2015年,全省 建成 24个超 2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 培育 6个左右人口超 10万的镇级市。
专栏 9 省辖市城市定位
◆合肥经济圈合肥市,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 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打造全国重要的 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
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淮南市,推进合淮同城化,打造全国重 要的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电化和矿山机械制造基地,建 设成为依山傍水、生态优美的淮河流域重要的现代化大城 市。六安市,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建设农副产品、矿 产资源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成为大别山区域重 要的中心城市、连接合肥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的纽带。巢湖 市,打造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和环巢 湖旅游休闲基地, 建设成为生态优美、 宜游宜居的滨湖城市, 连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
◆皖江城市带芜湖市,强化在皖江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 位,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 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 大城市和全省次中心城市。马鞍山市,推进与芜湖、南京双 向融合,建设先进制造集聚区、城乡一体先行区、文明宜居 的示范区,成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和山水园林城 市。安庆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 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铜陵市, 打造世界铜都和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创新、绿色、 幸福的现代化滨江工业城市。池州市,打造重要的新材料、 新型化工基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铜池一体化,共同 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滁州市,打造全国重要的家电、盐化
工和硅产业基地,加快构建“ 131组团式大滁城” ,成为连接 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引领皖东跨越发展的新兴中心城 市。宣城市,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 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成为苏浙 皖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皖北城市群蚌埠市,巩固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 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 制造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成为皖北中心城市,带动皖 北崛起的增长极。阜阳市,强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打造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区域 商贸物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北发展的区域中心城 市。亳州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 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成为 辐射皖豫交汇区域的新兴中心城市。淮北市,打造重要的煤 电化、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开放 带动、 创新推动、 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园林式城市。 宿州市, 打造全省重要的煤电化产业、轻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 地,加快融入淮海经济圈,建设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 新兴中心城市。
◆黄山市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在皖南国际旅 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地位,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 重要的休闲产业基地和会展中心,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
国际旅游城市。
第二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高水平编 制城镇体系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力争做到全省城乡规划全覆 盖。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城市规划 与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严格依法编制和变 更规划。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先地下后地 上、 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建设要求, 统筹建设给排水、 供热、 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推 进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地下管网一体化建设,加 强城镇综合交通和城市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城市防洪、 消防、 防震、气象等公共安全设施,合理布局商场、学校、医疗、 文体中心等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特色 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 化工程,积极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 镇环境。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
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积 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 化,形成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注重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的 维护和管理。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
建活动,建设和谐文明城镇。
第三节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化为 城镇居民,进一步放宽城镇迁移入户条件。多渠道、多形式 地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 突出问题,消除制度障碍,保障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政策与 户籍政策的配套衔接, 按照“自愿有偿、综合配套”的原则, 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农民多种方式进城 路子。
第四节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 向农村覆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和淮北市完 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在城乡规划、产业发 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促进土地 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支持 有条件的市县积极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县编制好规 划、逐步实施。第十四章统筹区域发展
第一节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 部署和“一轴双核两翼”的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 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打 造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方面
走在全省前列。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规 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 的重大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 材料、轻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皖江物流产业带,着力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提升金融、 文化、 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完善产业承接平台。 高水平建设江北、 江南产业集中区, 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窗口” 。支持皖江 10市示范园区 建设。推进现有开发园区扩区升级,筹建一批省级开发区。 鼓励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培育 10个千亿元核心园区、 50个 百亿元特色园区。
强化支撑条件。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有序开发利用 长江岸线资源,加强港口建设。改善防洪排涝条件。提升能 源保障和信息化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加快培 育技能型人才,建设在校生 85万人的职业教育基地,满足 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 产权交易市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金融 支撑体系。提高区域通关速度,完善检验检疫服务。
创造优美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推进资源 集约节约利用,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和低碳园区试点,实施长 江防护林、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重点工程, 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行区。 第二节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 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力争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 平均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人 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 源优势,优先支持皖北建设坑口电厂等能源重大项目。加快 建设煤电化、 装备制造、 食品工业基地,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 现代中药, 做大做强硅产业、 钢铁、 汽车、 纺织服装鞋帽等,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到 2015年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 煤化工和中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将蚌埠、阜阳建成皖北、皖西北 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淮南、淮北、亳州、宿州增强城市承 载力和带动力,到 2015年争取将一半以上的县城建设成为 20万— 5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强沿淮洼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 区,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建设重要的农 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力争 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增
范文五:安徽十二五林业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林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同时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碳汇等多重功效。林业产业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具有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劳动力密集等特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木浆、林化产品、木本粮油、食用菌、花卉、药材、森林旅游服务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在维护生态安全,繁荣山区、林区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有着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l0-2012年)》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据《安徽省林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实现建设林业产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制定安徽省“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林业产业发展回顾
一、林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全省林业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林业产值年均递增25.6%,2010年林业产业产值达到715.4亿元,是“十五”末的3.12倍;林业一、二、三产业所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63∶34∶3,优化为37∶54∶9,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制定的林业产业发展任务。全省林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特色更加突出,内涵不断丰富,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六大格局。
(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全省现有林木良种基地47个(其中:国家级5个),良种基地2.78万亩,采种基地10.13万亩,苗圃4.25万亩;种子年生产能力达60万公斤,穗条产量8000万根(条),温室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2010年,苗木花卉种植总面积达60万亩,苗木产量10.4亿株,其中:良种苗木产量2.27亿株,观赏苗木1.44亿株,育种和育苗实现产值16.45亿元;切花切叶产量3566.1万支,盆栽植物产量2810.46万盆,草坪产量885.12万平方米,花卉种植实现产值20.92亿元。
(二)经济林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1100多万亩,其中干果类约460万亩,鲜果类180多万亩,木本药材、茶、桑等其它经济林200多万亩,林产工业原料林200多万亩。2010年,全省水果产量215.89万吨,干果产量19.95万吨,林产饮料产品(干重)7.79万吨,森林食品(干重)9.95万吨,木本药材1.5万吨,林产工业原料1.21万吨, 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实现产值127.08亿元;油茶栽培面积达1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3.6万吨,茶油生产能力近3万吨,油茶产业实现产值9.55亿元。
(三)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步伐加快。自2002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来,结合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省级速丰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大径级用材培育基地试点建设项目,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已建成以纸浆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大径级用材林、竹林和其他工业原料林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2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已成为安徽重要的森林资源储备库。
(四)林产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林产工业持续发展,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多方面需
求,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10年,全省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实现产值285.99亿元,木、竹、藤家具制造及木制工艺品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实现产值43.07亿元;锯材产量139.09万立方米,木(竹)地板产量3481.75万平方米;人造板产量达到730.47万立方米,是“十五”末的3倍,全国排名第八。
(五)竹产业成为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安徽是全国重点产竹省份之一,共有13属100多个竹种和品种,目前竹林面积已发展到510万亩,其中广德、宁国、黄山和霍山4个获得“中国竹子之乡”称号的县(市、区),竹林面积在30万亩以上,竹产业产值均超过3亿元;休宁、歙县、金寨、泾县和宣州等5个县(区)竹林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2010年,全省竹材产量达到9783.87万根,其中:毛竹8849.25万根、篙竹934.62万根,小杂竹产量276393吨;竹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
(六)森林旅游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闪光点。安徽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00个,森林公园54处,湿地公园8个。2010年,全省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实现产值44.5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50%;直接带动相关林业服务产业实现产值19.4亿元,带动其他产业产值470亿元,森林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闪光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徽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依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一产整体质量不高。安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集约经营水平不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低,制约了林
业产业发展的后劲。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仅4.13立方米/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产低效林比重较大,约占林分总面积的1/3;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分别为3立方米/亩和0.4立方米/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径级结构失衡,林分效益低下,林下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增值率较低。
(二)二产总体水平较弱。全省林业企业大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落后,木材等原料消耗量大,产品附加值低。林产品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科技含量较低,核心竞争力弱。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业链不长。产品稳定性不够,品牌意识薄弱,带动力较小,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升级。
(三)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全省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规模小、条件差、知名度不高。森林旅游缺乏品牌效益,难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产业圈。全省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林业总产值比重不到10%,亟需加快发展。
第二章 林业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市场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木竹产品、森林旅游、森林食品等日益重视,全社会对森林资源和林产品需求的增长势头日益强劲。
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28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30.2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8,895.21亿元,同比增长23.11%;第二产业产值为11,876.95亿元,同比增长36.24%;第三产业产值为2006.86亿元,同比增长29.43%;林业三
次产业产值结构由“十五”期末的52:41:7,调整为39:52:9;林业产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林业产业发展迎来十分难得的市场机遇。
二、政策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战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 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杨树和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林业产业在全省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地位不断提升,政策非常优惠,重点更加突出。
(一)扎实推进林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本粮油、工业原料林、竹林、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培育、生物质能源林等8大商品林基地,不断增强林业资源战略储备和林产品市场供给能力。
(二)不断提升森林质量。选择油茶、竹林、杨树、杉木、松类、珍贵阔叶树种、山核桃、特色经济林、公益林、绿色长廊等10个主要对象,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经营培育,重点提升1000万亩森林和1000公里绿色长廊建设质量。
(三)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繁荣山区林区经济,快速增加林农收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鼓励和促进林产品精深加工
(四)大力开拓林产品市场。建设林产品生产加工及出口基地,支持林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各类林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三、发展优势
(一) 森林资源较丰富。 全省森林面积570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2.17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81亿立方米;毛竹林面积510万亩、油茶林面积100万亩,是安徽发展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二)自然条件优越。 安徽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林木生长期长、生长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年蓄积生长量达到0.7立方米/亩,具有发展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的良好自然条件。
(三)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处于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属国家南方集体林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四纵八横”高速、城际、高铁等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同时,安徽作为国家规划的重点用材林区,随着国家的重点支持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必将极大调动广大林农、社会各主体和内外资投入商品用材林和经济林经营的积极性,林业产业的基础——商品用材林和经济林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
(四)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安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比重大。2010年全省总人口68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劳动力资源占人口总数的60%,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85%。随着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闲臵情况较为普遍,加上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人员,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与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
(五)森林景观资源独特。安徽具有同纬度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文气候景观、森林植被景观、野生动物景观等,独特的森林旅游资源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六)竹产业优势较为突出。安徽现有竹林面积510万亩,其中:毛竹(刚竹)林面积为416万亩,小径竹94万亩。全省毛竹面积1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9个。竹加工技术成熟,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全省竹材人造板、装饰板、竹浆造纸、竹工艺品等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和系列化生产。从利用上看,毛竹增产潜力巨大。只要加大投入,林分立竹度、竹径可望达到适宜区林分质量标准。
第三章 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推动林业产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林业产业化,优化升级、加快转型、兴林富民”为主线;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产品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以“服务生态建设、服务林农增收”为目的,满足社会对林业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木(竹)材综合利用率,推动木竹加工精深化,全面提升林产品市场竞争力。
依托森林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与利用率,大力提升第一产业;扶持战略型新兴产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产业集群,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优化壮大第二产业;以森林旅游为重点,发展林业服务业,推动建立林产品交易三级市场,促进形成林产品主产区产销联盟,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大省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产业共赢,经济社会协调。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使林业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农民增收、兴林富民紧密结合。
(二)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产业体系。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目标,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品丰富、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坚持夯实资源基础,提升产业实力。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推进林业产业科技进步,淘汰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和产能,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产业制度创新,促进质量效益。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发展新机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改革促管理、促质量、促效益,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五)坚持市场配臵资源,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引导林业产业在健康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目标
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兴林富民、和谐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建设林业产业大省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实现林业产业“412” 发展目标,即四个一千:建设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
林基地1000万亩,各种人造板生产年产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促进林农年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全省林业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
具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500万亩,其中:丰产油茶林基地1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万亩,现有林培育300万亩。建设优质苗木花卉基地100万亩,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建设竹林丰产林基地300万亩,其中:新造竹林50万亩。各种人造板生产年产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木浆造纸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木材综合利用率达到80%,竹材综合利用率达到90%;林产品加工年产值达1200亿元,其中:竹产业年产值达170亿元。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所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山区农民年林业收入占年度总收入的40%-70%。
发展重点:突出发展“961”建设重点,即:发展九大主导产业,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打造林业产业十强县(市、区)。
第四章 总体布局
坚持走“林业产业建设生态化、产业化”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加快实施兴林富民工程,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繁荣山区、林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紧紧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产业示范区及振兴皖北经济和省会经济圈对林业产业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升级。以实施全省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林业产业振兴计划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挖潜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为主导,进一步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
----全面推进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国家森林抚育经营
工程建设,加强中幼林和低产林抚育改造,努力提高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经济林单位面积产出率。选择油茶、竹林、山核桃、杨树等为主要对象,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经营培育,重点提升1000万亩森林和1000公里绿色长廊建设质量。积极推进竹林增效致富、油茶和山核桃产量翻番、杨树丰产示范等工程建设,促进森林生长量、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林地产出率、林农收入和森林生态效益大幅度提高。
----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突出林业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以大力发展人造板生产、林浆纸一体化和木竹资源深加工为中心,以加快发展木本粮油、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经济林果加工、竹资源开发、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八大森林资源系列开发产业为亮点,建设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
----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本粮油林、工业原料林、竹林、生物质能源林、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优质苗木花卉等八大商品林基地,不断增强林业资源战略储备和林产品市场供给能力。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600家国家级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300家。围绕产业转移示范区江南和江北两个集中区,建设沿江两大林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招商引资,引导一批低能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林业高科技企业和项目入园。
----积极扶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在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全省林业产业经济示范县、全省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示范县建设。积极扶持林业科技、法律咨询、金融信贷以及规划设计、资产评估等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市场配臵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紧密结合的发展原则,引导、扶持和规范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林业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突出发展“961” 建设重点。总体布局如下:
一、发展九大主导产业
(一)林产工业产业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重点,不断提升林产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点打造我省四大人造板生产与多种木竹制品加工相结合的林产工业产业集中区。一是以阜阳、亳州、宿州、淮北和蚌埠市为发展重点的皖北地区林产工业产业集中区;二是以滁州市为发展重点的皖东地区林产工业产业集中区;三是以安庆市和六安市为发展重点的皖西地区林产工业产业集中区;四是以宣城、芜湖、池州、铜陵和黄山市为发展重点的皖南地区林产工业产业集中区。
(二)竹产业
以竹林资源培育和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努力构建我省皖南、皖西两大竹产业集中区。重点建设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和霍山县四个“中国竹子之乡”,并加快黟县、歙县、休宁、祁门、东至、贵池、泾县、宣州、金寨、裕安、潜山等竹林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竹子重点县竹产业基地建设。在加快竹资源培育基础上,重点发展竹笋、竹藤、竹炭、竹胶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竹窗帘及竹工艺品等竹产业基地。打造以霍山、金寨、潜山等县为重点的皖西竹产业加工集中区和以广德、宁国、旌德、泾县、宣州、休宁、
黄山等县(市、区)为重点的皖南竹产业加工集中区。
(三)木本粮油产业
以优化品种结构和强化经营管理为重点,大力发展油茶、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核桃及板栗等木本粮油基地。以皖南、皖西两大山区的歙县、休宁、祁门、潜山、太湖、舒城、霍山和金寨等县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基地。在皖南以沿天目山脉的宁国、绩溪、歙县为中心,在皖西大别山区以金寨、霍山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大力发展山核桃基地。以阜阳、宿州和亳州等市为建设区域积极发展薄壳山核桃和核桃基地。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金寨、舒城、岳西、太湖、宁国、广德六县为中心,重点发展板栗基地。
(四)特色经济林产业
按照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要求,在黄河故道及淮北地区重点发展以苹果、梨、石榴、葡萄为特色的水果基地。在沿淮地区重点发展杞柳及加工基地。在江淮丘陵地区重点发展枣、桃、杏、柿等水果基地。在宣城、池州、黄山、芜湖等皖南山区和沿江地区重点发展青檀、香榧、蜜枣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在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及滁州和沿江地区发展山茱萸、杜仲、望春花、宣木瓜等为主的木本中药材基地。鼓励各地根据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产业及加工业基地。
(五)优质苗木花卉产业
以培育优质绿化苗木和特色花卉为重点,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苗木花卉需求。以建设“中国(合肥)中部花木城”为切入点,构建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的皖中、皖南、皖东、皖西、皖北五大苗木花卉产业区和沿江苗木花卉产业带,努力形成技术先进、品种优良、服务便捷、信息畅通的“五区一带”现代化优质苗木花卉基地。大力
培育优良观赏苗木和花卉,加快建成10个全国领先的优质高效苗木花卉示范基地。
(六)森林旅游产业
作为新兴产业,在现有基础上,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景观资源为重点,加快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80处,经营总面积达到300万亩,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年创森林旅游综合收入超100亿元。培育和形成以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森林旅游人家、生态山庄等服务业为补充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全省森林旅游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产品,实施森林旅游业的系列化开发。
(七)木材及工业原料林培育产业
立足于各地资源优势,以建立优质、高产、高效木材生产基地为重点,切实增强木(竹)等工业原材料供应能力。大力推动林纸、林板、林油、林化、林电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建立一大批优质、高产、高效的木(竹)材生产基地,林业生物质可再生清洁能源基地和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沿淮淮北地区、江淮及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地区、皖南地区四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珍稀树种与大径级材战略储备基地。同时,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积极发展油桐、乌桕、黄连木、盐肤木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积极引导和扶持木竹加工企业兴建工业原料林基地。
(八)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产业
以加快建设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为重点,全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多种功能。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扶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扬子鳄、梅花鹿、雉类、麂类、
野猪等人工养殖和系列化加工。大力开展人工栽培,加大对珍稀物种的保护,有重点地进行山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纤维和淀粉植物的综合开发。
(九)林下经济产业
以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地复合经营,实现林业以短养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森林中的石斛、茯苓、天麻、蕨类、野山笋、食用菌、西洋参、中草药以及林下养殖等,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发展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森林蔬菜、森林果品和森林药用植物等有机食品,实行林菜、林药、林粮、林草、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经营,努力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二、培育六大产业集群
根据我省地形地貌特点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平原、丘陵和山区的地理差异,以木本粮油、苗木花卉、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等四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珍贵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培育、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林下种植养殖、竹藤加工、森林药材、森林食品、林果加工、林产化工等森林资源系列开发为补充,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本粮油林、工业原料林、竹林、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及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苗木花卉等八大商品林基地,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和木竹资源精深加工;因地制宜地培育6个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全面推进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以宿州、蚌埠为中心的皖北产业集群
皖北林业产业集群,以宿州、蚌埠两市为中心,辐射淮北市。加快杨树和经果林量提升行动,努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重点抓好优质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以杨树为主的林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
产业,大力发展人造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建筑模板、木门、木质家具制造和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木制品加工业。以梨、苹果、石榴等“名特优”经果林基地和薄壳山核桃、核桃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为重点,加速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促进森林药材和森林食品的开发。大力培育3-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建成我省重点林产品供应基地、森林旅游基地和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皖北产业集群。
(二)以阜阳、亳州为中心的皖西北产业集群
皖西北林业产业集群,以阜阳、亳州两市为中心,辐射淮南市。加快推进杨树和经济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高森林经营水平。重点发展人造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实木地板、木门、木质家具制造和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木制品加工业,推进林板一体化进程。以香椿、杞柳、木本药材等“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和薄壳山核桃、核桃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与柳编、木本药材等精深加工业为重点,促进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产业的发展,发挥区域优势,在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森林旅游和野生动物繁育利用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培育3-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将本区域建成我省重点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森林生态旅游基地和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皖西北产业集群。
(三)以滁州、马鞍山为中心的皖东产业集群
皖东林业产业集群,以滁州、马鞍山两市为中心,辐射合肥市。加速建设以松类、杨树、栎类为主的工业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和油茶林基地,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巩固和扩大现有林产工业企业规模,丰富产品结构,提升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林板一体化进程和人造板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依托资源和
加工优势,大力发展实木地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建筑模板、木门、木质家具制造和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木制品加工产业,同时积极推进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木制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快特色经济林、森林药材、木本油料、生物质能源基地与系列深加工体系的建设,促进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尽快培育3-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打造成以优质苗木花卉、人造板生产、特色经济林精深加工、特色森林旅游为主的,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皖东产业集群。
(四)以六安、安庆为中心的皖西产业集群
皖西林业产业集群,以六安、安庆两市为中心。利用较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优质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竹林、珍贵树种及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林和油茶、山核桃、杞柳等“名特优”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木竹资源和经济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进程,加大竹胶板、竹地板、强化地板、竹木复合地板、集成板、木门、木(竹)家具制造、竹炭、竹藤、竹工艺品和柳编等精深加工业建设;以经济林产品、林化产品精深加工和木竹加工剩余物、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加速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产业发展,促进森林药材和森林食品的开发,尽快培育3-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建成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皖西产业集群。
(五)以宣城、芜湖为中心的皖东南产业集群
皖东南产林业集群,以宣城、芜湖两市为中心。利用两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大力建设工业原料林、竹林、珍贵树种及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苗木花卉和油茶、山核桃等高效经济林
基地,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木竹制品制造业和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木竹资源、木竹加工剩余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重组木、重组竹等环保型产品和各类纤维板、刨花板、集成板、竹胶板、强化地板、竹地板、竹木复合地板、竹木复合门、竹木复合板材以及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巩固和扩大现有林产工业企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林工一体化进程。加快特色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木本油料、生物质能源、木(竹)家具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加速竹林、油茶、山核桃等高效经济林基地与系列精深加工体系的建设,促进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快速发展。着力打造5-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尽早建成以苗木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木竹精深加工和森林旅游为主的,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皖东南产业集群。
(六)以黄山、池州为中心的皖南产业集群
皖南林业产业集群,以黄山、池州两市为中心,辐射铜陵市。加快以优质苗木花卉、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竹林和油茶、香榧等“名特优”高效经济林为重点的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木竹资源和经济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各类人造板以及强化地板、竹地板、竹胶板、竹木复合地板、集成板、竹炭、竹藤、竹工艺品、竹木复合门、木(竹)家具制造等木竹加工业,大力发展重组木、重组竹等环保型产品以及非木质林产品加工,重点扶持木竹加工剩余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推进以木、竹综合利用,林化产品和经济林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加速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森林休憩养生产业的发展,促进森林药材和森林食品的开发,着力打造3-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
尽快建成以苗木花卉、森林食品、木本药材、木竹精深加工、人造板生产和森林旅游为主的,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皖南产业集群。
三、打造产业十强县(市、区)
实行林产品生产、加工大县奖励政策,努力争取国家林业局扶持名优林产品发展产业基金对我省产业强县的支持。采取多种扶持形式,努力打造10个林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强县(市、区)。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带动林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逐步形成林业大中小企业有序竞争、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五章 主要建设任务
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为指导,按照沿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的新要求,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森林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加快发展兴林富民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省向林业产业大省迈进。
一、加快木(竹)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建立战略资源储备 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商品林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国家林业产业政策和我省林业产业结构状况,以实施森林提升行动计划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快木(竹)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资源导向型向生态平衡型,由单一的木材生产向贸工林一体化,由粗放经营向符合市场规律的集约经营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
(一)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在建设好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基地。实行定向培育,林工结合,加大引进外资和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建设商品林基地的步伐,建设以松类、杨树等树种为主的林纸、林板相结合的工业原料林基地。按照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规划》,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建设实行人工造林与培育相结合,建设总规模500万亩,其中:新建200万亩,现有林培育300万亩。“十二五”重点发展四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沿江地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范围包括安庆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及池州市。建设180万亩以松类、泡桐、杨树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其中新建80万亩,定向培育100万亩。
----江淮及皖西大别山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范围主要为滁州、合肥、六安市。建设75万亩以松类、栎类、杨树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其中新建30万亩,定向培育45万亩。
----皖南山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范围为黄山、宣城和池州市。建设85万亩以松类、杉木、枫香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其中新建30万亩,定向培育55万亩。
----沿淮淮北地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范围包括阜阳、宿州、淮南、蚌埠、淮北、亳州和六安市。建设160万亩以杨树、泡桐等阔叶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其中新建60万亩,定向培育100万亩。
(二)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培育基地建设。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全国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规划采取人工更新、人工造林和定向改培的建设方式,以乡土树种为主,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大力发展以阔叶树种为主的珍稀树种和大径
级战略储备用材林基地,规划营造珍稀用材林基地15万亩,定向培育大径级战略储备用材林基地30万亩。
(三)竹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竹产业,有利于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对带动农民致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省竹产业有了较快发展,竹农收入稳步提高,为竹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竹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竹产区基础设施薄弱,竹林生产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我省竹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设一批竹子现代科技示范园(片),优化配臵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挖掘生产潜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当前我省现代竹产业发展,实施兴林富民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规划到2015年,建设竹林丰产林基地300万亩,其中新造竹林50万亩,培育改造250万亩。重点建设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和霍山县四个“中国竹子之乡”,建设竹林科技示范园各5000亩,总规模2万亩,使竹林亩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在黟县、歙县、休宁、祁门、东至、贵池、泾县、宣州、金寨、裕安、潜山等10万亩以上的竹子重点县,各建设一个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竹子现代科技示范园,总面积达到3万亩;使全省竹林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形成300万亩以上的丰产竹林。
二、发展特色林业经济产业,促进林农致富
我省地处华东,区位优势明显,水热等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林资源较丰富;有油茶、山核桃、香榧、枣、板栗、木瓜、望春花、省沽油、盐肤木、山茱萸、杏、梨、枇杷、石榴、青檀、三桠、丹
皮等上百种特色经济林品种,它们既不占用耕地,也不消耗森林资源,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我省特色林业,可有效促进我省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到2015年,以特色经济林木、优质苗木花卉为发展主体,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500万亩,其中:新建基地270万亩,改造230万亩;建设优质苗木花卉基地100万亩,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一)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
1、木本油料基地
----油茶林基地。主要以池州、黄山、安庆、六安、宣城市为重点,加快新造林步伐并对现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抚育改造,更新品种,促进优质高产。“十二五”期间发展优质丰产油茶林基地100万亩,其中改造低产油茶园20万亩,新建油茶园80万亩。到2015年使全省油茶林基地面积达200万亩。
----山核桃、核桃基地。以皖南沿天目山脉的宁国、绩溪、歙县以及大别山区以金寨、霍山为中心建设山核桃基地;以阜阳、宿州和亳州等为建设区域,建设一批薄壳山核桃和核桃基地。规划到2015年,使全省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和核桃面积达70万亩,其中新建基地15万亩,改造30万亩。
2、干果基地。以金寨、舒城、岳西、太湖、宁国、广德六县为中心建设板栗基地,以改造品种,修筑水保,落实丰产经营措施为主要内容,以改造现有板栗林为主,发展丰产板栗园总规模为150万亩,其中新造20万亩,改造50万亩,使板栗年产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0%以上,全省板栗总产量达10万吨。以肥东和繁昌、宣州、
贵池等地为主,发展丰产优良鲜枣和加工枣基地10万亩;以黟县、休宁、徽州区等地发展香榧基地10万亩。
3、水果基地。发展总规模300万亩,其中新建基地30万亩。规划在黄河故道及淮北沿淮地区建设以苹果、梨、葡萄和石榴为特色的水果基地150万亩,其中:新建20万亩;江淮丘陵地区建设桃、杏、柿、石榴等水果基地150万亩,其中:新建10万亩。
4、特色工业原料林基地
----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重点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地区发展以油桐、乌桕、黄连木、盐肤木为主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50万亩。
----杞柳基地。以沿淮的阜南、霍邱、颍上等地为主,发展优质杞柳生产基地30万亩,其中改造提高20万亩,新建10万亩。
----青檀基地。在皖南的泾县、宁国、青阳、南陵等县,发展优质青檀生产基地50万亩,其中改造提高40万亩,新建10万亩。
----栎类基地。在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发展麻栎等树种为主的栎类基地30万亩,其中改造提高15万亩,新建15万亩。
5、木本中药材基地。重点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及沿江地区和滁州市,发展山茱萸、望春花、宣木瓜、杜仲、丹皮等为主的木本中药材基地45万亩,其中改造提高30万亩,新建15万亩。
6、笋用林以及森林食品基地。以皖南、皖西两大山区为建设重点,新发展笋用林基地30万亩,其中丰产笋用竹基地5万亩,笋材两用竹基地25万亩。同时积极发展香椿等森林食品基地。
(二)优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工程
苗木花卉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充满活力的林产业。以 “中国(合肥)中部花木城” 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的皖中、皖南、皖东、皖西、皖北五大产业区和沿江产业带为主的“五区一带”优质苗木花卉基地。规划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基地发展到100万亩,总产值达300亿元。培育省级苗木花卉龙头企业100家,建立苗木花卉示范户1000家。加快建成10个全国领先的优质高效苗木花卉示范基地,努力创立3-5个全国知名区域特色品牌和商业品牌。整合建立统一的安徽苗木花卉信息网站,实行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苗木花卉电子商务中心,实现网上交易。通过建设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生产示范、市场营销和社会服务“四大体系”,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把我省优质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苗木花卉产业的核心区和辐射源。
----皖中核心产业区。以合肥市为中心。以乡土树种和引进的园林景观树种苗木为主,加快中国中部花木城建设;打响“三岗”苗木基地品牌,进一步创建“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会展品牌,发展苗木花卉基地30万亩。
----皖南产业区。包括黄山市、宣城市及池州市。以现代徽派盆景规模化生产为主,进一步发掘城市绿化的景观特色树种,发展规模达到15万亩。
----皖东产业区。以滁州市为主,重点发展乡土树种和琅琊榆等珍稀树种,建设皖东丘陵地区特色树种苗木花卉基地10万亩。
----皖西产业区。包括六安市、安庆市。以发掘、筛选、培育乡土树种和园林特色树种苗木为主,并大力发展高山球根花卉种球及食用花卉生产,基地发展规模15万亩。
----皖北产业区。范围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蚌埠六市。以培育地方特色乡土生态树种和绿化树种苗木为主,建设皖北地区特色树种苗木花卉基地10万亩。
----沿江产业带。以芜湖市为中心,包括马鞍山、铜陵、安庆等沿江地区。以培育城市绿化苗木为主,使之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苗木花卉基地,建设规模20万亩。
三、大力发展林产工业,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重点,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运用国家林业产业政策,依托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合理调整生产规模和布局,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将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和建设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把林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我省林业产业体系的龙头,推动林工一体化进程。
本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全省林产工业。沿江、沿淮地区以新建和老企业改造相结合,重点发展林纸、林板相结合的以木浆造纸、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为主的林产工业;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集成板、竹胶板、竹地板和竹木复合板材生产以及非木质林产品加工;淮北平原地区重点发展以杨树为主的林纸、林板相结合的木浆造纸、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集成板、桐木拼板和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木制品加工业;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加工业
(一)人造板工业。人造板工业是全省林业产业建设的重点和骨干。规划到2015年,全省人造板生产能力由现在的730万立方米提高到1000万立方米以上。结合沿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挖潜改造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推动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使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以上。打造我省沿江、江淮和皖西、皖北地区人造板工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规划在沿江、沿淮和皖西、皖北地区新建5-10家年生产能力在2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人造板企业。
(二)木浆造纸业。“十二五”期间,在安庆市建成一家年产30万吨长纤维化学木浆造纸企业,同时建设240万亩木浆原料林基地,形成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林产化工业。 “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松脂精深加工和生物农药、生物新材料开发,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和生物新材料基地。支持林化企业扩大再生产,引导和扶持我省9家松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年生产能力由现在的1277吨提高到2000吨。推动其它林化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规模档次。同时,加大松节油的综合生产加工能力,使年产量由现在的130吨提高到200吨;提高活性炭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活性炭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
(四)木制品及竹、藤加工制造业。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木材加工利用率与综合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建设皖北、皖南、皖东和皖西四大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基地;在交通方便、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选择10个县作为重点,加以扶持。大力推进木制工艺品产业化,发展壮大木雕等工艺品产业,不断提升木制品制造工艺水平。同时,扶持一批锯材、木片加工企业,努力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依托资源和加工优势,大力加快竹胶板、竹地板、竹木复合地
板、竹建筑模板和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木制品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木质、竹藤制品制造业,鼓励发展中国仿古典家具、板式家具、竹类家具制造。在沿淮地区的霍邱、阜南等县,积极扶持发展由龙头企业带动的柳编、藤编加工业出口创汇。
(五)木本粮油加工产业。依托木本粮油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油茶、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核桃和省沽油等木本粮油加工业;积极扶持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木本粮油加工龙头企业。规划全省新建、改造30个油茶中小型加工企业,力争到2015年在皖西和皖南建成4个年生产加工能力达万吨以上的茶油加工骨干企业。
四、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加快森林旅游产业发展
按照“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以森林公园为主,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辅的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适应区域性需求的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树立森林旅游品牌,引导扶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人家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精品景区、森林旅游示范区、示范村建设,鼓励发展特色森林旅游产品,努力提高市场知名度,把森林旅游业培育成为林业第三产业的龙头。
(一)加快森林公园建设。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森林旅游和户外游憩需求,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到2015年,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80处,经营总面积达到300万亩,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年森林旅游综合收入超100亿元,使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加速建成国内外享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重点森林公园。
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重点森林公园10处,形成全省三大森林旅游网络体系,即以天堂寨、天柱山、妙道山、万佛山等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皖西大别山区森林旅游网络体系;以九华山、黄山、齐云山、徽州、青龙湾等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皖南森林旅游网络体系;以琅琊山、紫蓬山、八公山、皇藏峪等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区森林旅游网络体系。
(三)加快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湿地公园等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建11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8处市级自然保护区,新建9处国家级、10处省级湿地公园。加大对森林旅游人家、生态山庄等森林旅游服务业的扶持,推进山水文化、古树文化、竹文化、果文化、花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打造特色森林旅游产品,促进森林旅游业系列开发。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养生、登山、漂流、科考探险、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森林旅游产品,增强森林旅游在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
(一)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建立完善林木良种、森林抚育财政补贴制度,争取国家对重点林业工程造林的优质种苗、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给予补贴。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国家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贴息贷款政策,对列入国家和省林业项目贷款和林业小额贷款扶持计划的项目,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别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支持。2011年起,省财政在政府性基金支出中对杨树和竹产业发展予以倾斜。市、县(区)要统筹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资金、农业产业化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等,加大对木本
油料、杨树、竹产业的支持,增加对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投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从事木本油料、杨树、竹产业发展的企业,在符合贷款政策的条件下优先给予贷款。
(二)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机制。“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不再下达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再实行毛竹采伐限额。对于集体林和个人所有的林木,简化森林采伐审批环节,可依据林权证直接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实行采伐公示制度,改革森林采伐限额蓄积和材积双项控制,推行按蓄积量单项管理。引导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可依据经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推行伐区简易设计,森林经营者对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林业主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林木的采伐数量、采伐方式、采伐年龄由经营者自主决定,经营者可随时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依法凭证采伐和运输。
(三)整顿和规范林产品市场秩序。依法整顿和关停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木材加工企业或生产项目,严格规范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查处乱砍滥伐林木、非法收购、运输和违法经营加工木材的行为。实施林业标准化和大型批发市场林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开展打击侵犯林产品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林产品专项行动,遏制规模性侵犯林产品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林产品流通市场环境。
(四)不断提高林业部门协调服务产业的能力。积极培育林业要素市场和林产品流通市场,构建林产品交易平台; 积极开展林业产品最新科技成果、主要林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发布等服务,打破木竹垄断经营和地区封锁,保障林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各级林业主管
部门要以服务为先、扶持发展为指针,推进科学管理和改革创新,积极为林业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大力培育和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着力培育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一批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创新力和带动性强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国有苗圃、商品经营性林场和森林公园参加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评选。推荐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林业局扶持的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完善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监管工作。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两年评定一次。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企业所在县(市、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省林业厅组织进行考查、评审和认定。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扶持政策。
(三)加大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出台的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和服务等政策,重点扶持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获得国际、国家、省名牌的产品以及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鼓励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引导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完善利益机制,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实现公司、农户利益双赢。
(四)建立以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林产品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扶持油茶与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地区等名特优经济林产品和珍贵树种优良种苗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以
实施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工程为统领,推动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集成和示范。大力提升科技对现代林业、农村民生、山区林区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密切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展。
三、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外林产品市场
(一)深入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加强对农民、农村林业经济组织和涉林企业的商标法律宣传,积极引导林产品商标、林业服务商标以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注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以木竹加工、油茶及生物质能源等名特优经济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和苗木花卉等产业为重点,扶持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在林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中的作用。鼓励企业申请注册商标,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奖励和重点扶持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名牌林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林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支持林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鼓励林产品出口企业到出口国或地区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创立品牌。获得进口国或地区注册商标、产品认证的企业,根据出口规模,由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或省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对注册、认证费用给予补助。鼓励林业企业“走出去”,到境外从事林业合作;企业从事境外林业合作,用于项目经营的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贷款国家给予贴息。积极落
实国家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鼓励林业企业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四)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林业招商引资项目库,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利用外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牢牢把握国家鼓励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利用外资推动林业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在林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形成气候,重点突破。对外商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鼓励类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单列,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龙头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全力推进。
(五)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林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强外向型业务、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林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组织有关企业和林农“走出去”、“引进来”。探索加快林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拓展境外工程项目承包、劳务输出。
四、加快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和林业行业协会建设
(一)加强全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立林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充分依托各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加大对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加快与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合作,构建安徽森林认证体系和林产品认证体系。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对具有地方特色、消费者认可的林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新的林产品品牌。
(二)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业贷款人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落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
办法。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人工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进一步依法放活,其采伐限额和采伐年龄依据经营者依法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以充分保障其经营自主权和林木处臵权。
(三)加强林业行业协会工作。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积极探索行业协会的有效运行模式,强化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将林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作为加强林业产业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行业协会独立开展工作,使行业协会在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引导健康发展。
(四)大力扶持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的民间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以林地、林木、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为纽带,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强合作社成员培训,帮助和指导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使其逐步形成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产品销售、权益维护、行业自律的主要载体和协调渠道,不断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支持农民林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和山区经济发展建设项目。造林绿化、森林经营、森林旅游、速生丰产林基地、木本粮油基地、生物质能源林基地等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积极落实金融部门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政策,采用农户联保、林权证抵押等多种形式,开展小额林权抵押贷款与森林保险试点,不断拓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