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孙云晓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教育代表作有《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等。其中《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4年出版后引起社会重大反响。 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 许多人都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这也是本书作者、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的一个著名论断。 2004年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 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忘
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老师与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还是家校合作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本书揭示了: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培养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培养与纠正孩子的习惯七大步骤: A.认识习惯的重要。 B.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C.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D.持之以恒地练习。 E.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F.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G.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本书适合广大父母亲阅读,当然也是广大幼儿园、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教程之一。中国父母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全世界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中国的父母在爱孩子方面,几乎称得上世界冠军,可当这个冠军是喜是忧值得怀疑。 作一个有意思的比较: 外国的孩子摔倒了,都要自己爬起来,父母一般是不过来帮忙的。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或爷爷奶奶会飞速赶来,不但把孩子抱起来了,
也许还会拍几下地,嫌地让孩子摔倒。 外国的孩子到了18周岁,即使是总统的孩子,也要离开家出外独立生活。中国的孩子到了18岁,能够独立生活的大多是出门打工的农村青年,而城市的18岁青年独立者寥寥无几。非但如此,他们读到博土恐怕也要靠父母养活。有了孩子也靠老人代为照料。还有一些青年二三十岁了也不工作,就呆在父母家里混吃混喝,更没有丝毫独立意识。因此,有专家推测:中国青年至少比西方青年晚独立5年到10年~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说:“独立不独立有什么要紧的关键是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否则,孩子大了靠什么生活,”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大,没有高学历,可能会缺乏竞争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尽量让孩子多读几年书,是明智的选择。问题是:教育的目标是否就是让孩子争取高学历呢? 除了学习,真的什么都不用管吗? 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据我们1999年做的全国少年儿童状况调查发现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认为: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学习86.7%;健康72.5%;思想品德48.4%;吃饭穿衣36.7%;体育锻炼35.8%;与同学交往27.0%;业余爱好22.6%;师生关系20,2%。 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学习82.8%;健康73.8%;吃饭穿衣54.0%;思想品德46.7%;与同学交往32.3%;体育锻炼30.2%;业余爱好21.3%;师生关系21.2%。 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品德。 为什么如此重视学习呢?另一项调查可以佐证。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6日报道,在被调查的千名学生父母中,95%希望孩子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68%希望孩子能读硕士,46%希望孩子读博士。据《钱江晚报》2000年1月6日报道,天津教育科学院调查109所中学和3所小学发
现,父母(49.3%)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至于“思想品德出问题”、“不能独立”、“染上不良习气”都在其次。 可是,有了高学历就算是成功吗, 2000年初,在北京某著名学府里发生这样一个惨案:同室居住的两名博士生,都是名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因难以相处导致相互伤害,结果双双死亡。 同年2月1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召开会议,请我和一些大学的校长等人发言。一所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介绍说,在该校一年级新生中的调查发现,35人有自杀倾向,770人自述有心理问题。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得出―个深刻的结论,即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父母的根本任务。有一种危机叫失败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成功教育,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扭曲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而淘汰教育就是失败教育。徐力杀母案是典型的例证。但这毕竟是极端的事件,更普遍的是令人担忧的厌学现象。据我们1998年的全国学习调查发现,回答“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占8.4%,初中生l0.7%,高中生仅占4.3%。而且,小学生以“考大学”为学习目的的人数比例(14%)竟然超过初中生(8.3%)和高中生(11.1%)。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43.6%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20%的中小学生把学习压力视为最令自己烦恼的事情。 厌学像癌症一样难以治愈。 厌学是万恶之源。 厌学教育是毁灭教育。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呼吁与厌学现象做斗争。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是让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甚至成为厌学者,更可怕的是摧毁了做人教育的根基――良好习惯的养成, 据上海调查发现,高中生五成不倒垃圾不扫地;六成不自己叠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九成不洗菜做饭。但是,82%的高中生表示愿做家务,之所以言行不一,
是因为父母不让做或没教过怎么做。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
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l?15;犯
罪率为l?10;爱干家务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他
范文二: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曾在许多书上看过对卢梭《爱
弥儿》推崇备至的文字,但一直无缘
渎到《爱弥儿》,常常引以为憾.近日
终丁购得此书,那份欣喜真是无法
言喻=此书系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
师经典,通俗阅读”(第二辑)中的一
本,虽然不是原恬全译,但基本囊括
了该书的思想精华,让我领略了这
位教育家的风采.
卢俊是181纪法曰启蒙运动中
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近代资产
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家,现ft~JL童
心删学的创始人.自然主义教育思
想的代表人物,_{皮誉为”18世纪的天
才教育家”和”儿童的发现者”.如何
才能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卢梭思考
了二卜年,最后用了二年时间写成
了这部经典巨若《爱弥儿》.从爱弥
JL,~fl生直到结婚成家,”我”在他人生
的不同阶段,对他进行了不同的教
育,最终使他成为一个体格健壮,富
有爱心和责任感,正直善良的人.在
这漫长的过程中,”我”始终依照自
读书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湖北宜都陈文银
然教育的理念,顺应他身心发展的
规律进行及时的引导,丝毫没有违
背他的意愿,对他进行强迫教育,最
终使他成为一个自然之子,一个真
正的人.
别林斯基曾说过一段话:”我们
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
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
问题.”这句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题:什么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毛
泽东在其名篇《纪念白求恩》中说:
“
一
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
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
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
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人.”照我的理解,一个真正的人,必
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纯正的审
美情趣以及勇敢无畏的精神,大智
若愚的品格.那么,这样的人究竟是
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回到书中去
寻找答案吧.
在爱弥儿的婴儿期,”我”为他寻
找最好的乳母,把他带到河中去洗
澡,给他穿宽大舒适的衣服,让他的
四肢能够自由的活动,使他习惯于
任何新鲜事物,即使是丑陋的人,讨
厌的动物,都要让他直到习惯为止.
“我”认真分辨他哭声的含义,如果
是伤痛,生病或饥饿引起的,则给予
及时的帮助;如果是由于坏习惯或
执拗的脾气引起的,就不予理睬,以
慢慢地培养他忍受轻微痛苦的精
神.在爱弥儿的童年期,”我”经常把
他带到乡间,使他远离城市的喧嚣
人群和不良风俗.”我”和他快乐地游
戏,把有用的东西教给他,使他的童
年充满欢乐,避免他的童年充满惩
罚,恐吓,哭泣和奴役.”我”努力锻炼
他的身体,训练他的各种感觉乃至
第六感觉,并不把他囚禁在无用的
书本当中.在爱弥儿的少年期,”我”
培养他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让他
学习研究学问的方法,使他思维开
阔,头脑敏捷,能够随机应变,在大自
然中快乐,自南地生活.在爱弥儿的
青年期,”我”则教育他用自己的眼睛
-//教育文汇
57
if2
读书
伴着鲁迅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校,第一次进图书馆,就借阅了鲁迅
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
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黄集伟先生的《呐喊》《彷徨》等.当时读
他至感到绝望,这时就接近鲁迅了.”
先生问他,你将走进一个孤岛,衣食的作品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只能浮
我想他说的是对的.1989年5月,正
无忧,但只许带一本书,请问你最想光掠影.那时候,对于鲁迅先生的作是一个美丽的春季,栀子花正盛开,
带哪一本书?他说:”我将带上一本品,我是近而不亲.我那年不满半百的母亲猝然病逝,
厚厚的《鲁迅全集》.”如果让我也来1989年,我重新捧起鲁迅先生我感觉”天似乎塌下来了”.正是在
回答这个问题,我会与白岩松作出的作品.着名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那时,我再一次地读起了鲁迅.这一
同样的选择.教授曾在《与鲁迅相遇》里说过:”人读,一下子就被吸引进去了.
最初,我是从小学课本中认识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读鲁迅作品多了,就想多收集
鲁迅先生的.1982年秋考入师范学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他的着作.心想事成.大约是1990年
????????????????????????????????毒???????毒尊?????????????
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思考,不受制我们:”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并不仅仅是智育,智育并不仅仅是
或屈服于任何权威,让博爱与信仰,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语文和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不
纯真与爱情慢慢占据他的心灵,使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
是教育的全部.然而,在现行应试教
他成为一个真正尊重女性的人,一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
育的体制下,人的身心禀赋和谐全
个具有高层次审美能力的人.最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
将面发展的过程竟被简化为追求分数
爱弥儿在”我”的指导下,广泛游历各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
态龙的过程.这样教育目标的畸形与蜕
国,极大地增长了见识,并结识了自
己的心上人苏菲,两颗高贵的心灵
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终成眷属.
从爱弥儿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
出,一个真正的人的诞生,必定是顺
应自然的结果.如果进行违背人天
性的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注定只能
尝到酸涩的苦果.卢梭郑重地告诫
教育文汇2~f/.2
钟的儿童.”令人悲哀的是,我们在
很多地方进行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迫学习
各种各样的知识,上一年级就有各
种各样的培训班,如奥数班,主持人
班等等,一大串什么班都冠以开发
儿童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的美名.实
际上,稍有教育常识的都知道,教育
变,必然只能造就一些考试机器,而
无法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应当牢记卢梭的两大教育
秘诀: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寓教于乐
和身体锻炼,思想锻炼有机融合,真
正关爱未成年的受教育者,让他们
能够快乐地学习,自由地成长,才能
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丁一
I芫[数口圭三i
乍.,?
范文三: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暑期里我看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本书,本书作者孙云晓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 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 之基”等。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集中展示了孙云晓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成果,具有实 用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为我们培养和教育儿童成人成才提供了极有价 值的建议和参考,是一本非常适合广大父母和教师阅读的好书。
全世界的父母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 中国的父母 为孩子织成的网精密程度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 可这并不一定就是 好事。有一个事例好多人都耳熟能详,即外国人的孩子摔倒了,都要自己爬起来,父母 一般是不过来帮忙的。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会飞速赶来,心疼地把孩子 抱起来。专家推测:中国青年至少比西方青年晚独立 5到 10年!此外,全中国的父母 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 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的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 品德。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教育专家孙云晓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依据所掌握的客 观事实,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即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 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父母和老师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而培养真正的人,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习惯可以主宰人 的一生。 书中围绕着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这一主题,对习惯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深 入浅出的阐述。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 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 关键时刻,最佳时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 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和有效途径。书中所强调的习惯主要是做人的习惯、做事的 习惯、学习的习惯,其中做人的习惯起关键作用。健康人格的基础是需要基石搭建的, 基石就是爱心、诚信、责任心、自信心。道理并不深奥,那就是:拥有爱心是做人的基 础,因为爱,世界才存在;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否具有责 任心, 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 键指标之一;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让人们认识爱 心、诚信、责任心、自信心的内涵,书中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加以佐证,读起来简洁
明了,容易入脑入心。
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是少年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春天。 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就 如同播下了春天的种子,播下人类的文明,播下世界的希望。只要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习 惯,做人的问题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书中总结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作 者认为,培养习惯主要有四个原则与方法,即尊重儿童的权利;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 长; 重在培养人格化学习习惯; 尊重规律, 讲究方法。 这四个原则与方法是有机的整体, 互为条件,融会贯通,只要坚持去做了,定会有所收获。读到这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 我深深体会到肩上所负的责任之重大。长期以来,我都担任低段的班主任,低段学生正 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 的情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纪律习惯、文 明礼貌习惯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 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扎实细致,加强训练。比如说在对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我又分为作业习惯、上课习惯、课外预习复习等习惯。对他 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位。其次是督促检查,表彰及时。比如在 对纪律习惯的培养中,分为课堂常规的培养、课间活动的纪律、学校 >规章制度的遵守 等方面。我利用“教师节、国庆节、老人节、妇女节、植树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对学 生进行“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教育;利用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各项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我又 经常在晨会课、班会课向学生反馈他们一天中的表现,谁表现好,我就及时在班级中进 行表扬,并在表扬栏中为他们贴上小苹果,让这些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的份量究竟有多重,可能不同的人对这句话有 着不一样的理解。 曾几何时,追求分数的高低是我对教学的唯一追求;曾几何时,学 生获得的奖项是我开展活动的唯一目的??如今, 作为一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将以什 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对我的鞭策,我将以此为教育的 最终目的,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只有培养出真正的人,从教育孩子学会做 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做起,我们的学校才可能再上新台阶,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得到 社会的认同,我们的民族才有发展壮大的希望。 )
范文四:培养一个真正的人(附录)
附录
1. 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 21天。
周士渊先生分析,这 2l 天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 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这 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 险,所以“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同时,周先生还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决,即:
A. 真正懂得重要性
B. 找出可行性分析
C. 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D. 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
E. 每天前进一点
F. 借东风
G.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名言,即“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我想,周先生的分析很有见地。不过,我认为,培养习惯的第一月说“重要”是不够的,应当说是决 定性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我敬佩周先生,因为他不光在说,更在做,在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毅力惊人。
那一天,他在我的办公室里,为了说明持之以恒可以形成意想不到的新习惯和新能力,他当场做了一 个表演。
已经 56岁的周先生站正后,低头把腰慢慢弯下,膝盖绷直。他先是手指尖触地,后掌根触地,继而 又全掌稳稳着地。紧接着,又双腿左右叉开,叉成大八字型,两手抓住脚后根,慢慢弯腰,头顶渐渐向地 面接近,最后,头顶竟触到了地面 !
我惊呆了!我比周先生小很多,手指尖够不着地面,头顶更遥不可及。可腰髋关节炎严重的周先生怎 么做到了呢 ?
原来, 2001年春节回上海时,他快 60岁的四姐表演给周先生看后,他开始练,每天练。顺其自然, 至 8月 1日终于成功。
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真凡事认真,真坚持去做,一个月下降一厘 米难不难 ? 不难;第二个月再下降一厘米难不难 ? 不难。难的是什么 ? 是坚持。
我想,这就是习惯,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2. 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
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 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人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 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 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林教授提出在小学阶段应具 体抓好习惯养成的几个环节:一是制定行为规范;二是适合年龄特征;三是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四是善 于客观地评估;五是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
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 品质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注意:一是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 会;二是提供良好的榜样;三是在有意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求,不间断地坚持下去; 四是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害处,加强克眼坏习惯的信心,不要轻易地说“不可救药”等泄 气话。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利用人为动作延缓坏习惯的出现及合理奖惩等方法 来巩固好习惯抑制坏习惯。
那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环节和方法呢 ? 可以概括出六大步骤:
A. 认识习惯的重要。
B. 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C. 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D. 持之以恒地练习。
E. 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F. 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大家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是艰难的,也是必须的。
3.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我发现高寿岩女士创造了一个好经验,特约她做详细介绍,高女士是北师大毕业的心理学硕士。她把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改正孩子写作业拖拉的习惯为例。
案例:梓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 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 3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梓豪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梓豪补课发现梓 豪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 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 时间陪梓豪写作业。可是梓豪每写几个字必须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 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梓豪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 梓豪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分析:梓豪写作业。已经长期养成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时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儿童的不 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消弱。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 不良行为很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这些长期塑造而成的行为,父母或老师发现、求助的时 候,已经相当牢固。可是一般父母或老师往往忽略这项关键因素。恨不得马上改善。因此,会把儿童所要 改善的不良行为的标准定得很高、 很严格、 很硬性, 嫉恶如仇, 半点也不通融, 形成双方对立的尖锐形势。 在面临此种情境时,运用区别强化的策略非常有效。
方案:
A. 母亲与梓豪约法三章, 如果梓豪写作业时, 每小时能减到 3次之内的离座次数:就可以允许看电视。 否则就禁止看 6点钟的动画片 (因为 6点钟的动画片对梓豪非常有吸引力,是梓豪每天的必修项目 ) 。结果 第一星期有 3天达到标准,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
B. 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 3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依次提高到 2次、 1次。就这样, 3个月以后。梓豪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高女土认为,区别强化的理论依据是斯金纳的白鼠实验。斯金纳设计了一个类似箱子的装置,在箱子 旁边有个杆子。箱内的白鼠如果压下了这杆子,一颗食物就会落入离杆子不远的食物盒内。一只饿鼠在斯 金纳的箱内停了许久,仍然没有任何压杆反应的迹象。这时,为了让白鼠有动作,而学会压杆的行动,斯 金纳把所期待的行为分为若干个阶段, 使白鼠逐步达到各阶段所设定的标准。 假如这只白鼠在箱子里活动, 许许多多的动作都不是斯金纳所期望的,只有当它的头朝向杆子时,才能符合斯金纳的期望,立即就有颗 食物落入食物盒内,这种奖励会强化白鼠向杆子的反应动作,而其他动作相对逐渐减少。下一步要奖励的 反应是白鼠更接近杆子,再其次就是碰撞到杆子。就这样逐渐地。最后只有压杆的行为,才会获得食物的 奖励。
上面的实验就是行为塑造的实验,可以塑造所期望的行为。如果从反面来看这项实验,又引导出另外 一个策略——区别强化。当这只白鼠在箱子里活动,开始时,许多许多的动作都不是斯金纳所期望,但只 要头朝向杠杆时就可以获得奖励。经过数次后,头朝向杠杆这种行为逐渐增多,其他错误行为慢慢减少。 其次降低奖励的范围,要白鼠朝向并移动杠杆,最终出现压杆的行为。
同样,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其改善之道,并非立即要求儿童改掉,不要出现这种行为,而是采取渐 进方式,分阶段逐步要求学生递减不当行为的发生次数,最后减到可以接受、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境,这种 策略就是区别强化。
根据这一策略,可以容忍不良行为在某一限度内的次数,如 5次,如果不良行为在一定限度内能减少 到 5次,就予以肯定,以求改进。然后再逐步降低标准, 3次、 2次??逐渐就可以达到目标了。
高女士认为应用区别强化方法要注意三点:
●选择适宜的标准:
运用区别强化首先要选择适合我们所要减少的行为标准,才能显出最佳效果。例如。对于写作业,每 小时有 1次走动是正常的,所以,没有必要把标准订成零次。如果我们不希望儿童的某种行为存在,必须 完全消除,例如骂人,那么就采用零次区别强化。
●强化物要专一
对于不良行为的辅导,强化的来源最好只有一处。否则就没有效果。例如,梓豪的强化物是对他非常 重要的晚上 6点钟的动画片。假设梓豪在晚上 9点可以看到同样的动画片,那么 6点钟的动画片就没有强 化作用,改善行为的动力就没有了。还有一点,强化物必须是儿童非常喜欢、强烈需要得到的东西,对于 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效果就差远了。
●耐心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区别强化所要改善的行为次数出现较多,已经成为习惯,因此需要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要求儿童递减 不良行为的次数。这需要坚持和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这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皆 无。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看见儿童的进步,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收获。
高女士的经验是珍贵的。通俗一点说,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 21天就会开始养成;矫正坏习 惯则需要用递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和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 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范文五: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如何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针对目前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低下问题并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构建相互监督体系,以及教育家长放手的教育这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做到这些呢,
1 在丰富多彩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
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主题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培养学生自信感、自豪感、自我认识能力。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春游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品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锻炼的机会,特别是高年级,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自己确定主题,自己组织活动。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成为学生的引领者。
, 在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班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交往,成长,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让家中的孩子平等,愉悦,自由,健康,和谐地成长,离不开融洽的班级体,有位学者说的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
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他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教育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管理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心理相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教师能了解与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范围,师生行动协调一致,良好的课堂纪律自然容易形成。
3 在相互鼓励相互监督体系中培养自主管理的习惯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级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小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成为社会化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每周成长足迹”方案,里面有学生自己的成长日记,自我评价,还有小组同学,老师,父母对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评价与寄语等,活动中,我们评选出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自我管理之星”,分别给予不同的表扬或奖励。培养班级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实现班级管理“从自律走向自觉”。
4 通过家长的放手教育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引领孩子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从小进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愿望的培养。
首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极易形成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姑息、放纵,使孩子任性、自私、懒惰、依赖成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采取物质刺激,有的用言语要挟吓唬;有的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家长应当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很差,所以,单单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独
立性还不够,必须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生动、事实结合起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说让孩子参加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尽量不要替孩子代做。如果父母在生活方面过分照管,不仅不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而且还容易使其养成一些诸如懒惰、依从等不良品质。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这是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父母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中收拾整洁条理,办事独立自主、干净利索,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可供他们学习的范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学生成为自己管理自己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的管理能力,生活的管理能力,班级的管理能力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