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汽车零部件行业解决方案-汽车零部件行业先进管理模式
批次、序列号管理
管理问题
在分销商、零售商、终端用户维修索赔、销售退货中进行产品质量追溯时,涉及部门、人员、环节多,工作量大,在生产、用料、采购、检验等环节溯源困难,经常造成质量缺陷原因不清,责任不明确,无法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
批次管理
采购入库和生产入库的物料和成品,系统记录其批次,在寄售、销售、退货、调拨、盘点、领用、维修、索赔、质检等业务环节录入批次信息,便于后续按批次追踪
序列号管理
序列号管理贯穿采购件、半成品、成品的入出库业务和单品盘点的全部处理环节,为质量追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根据在业务执行过程中的序列号管理,收集全面的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系列号(VIN)、子件序列号、产品档案等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到相关供应商等信息。
当接到客户投诉退货时,可通过系列号反查到成品批号,再从成品批号反查到半成品再到原材料的批号;最后再由问题的原材料批号成品的批号及数量,进行追溯。
应用价值
及时准确溯源,促进生产、用料、检验等运作改善。
提高供应链运作绩效,促进供应商品质改善。
严格检查退货及维修批次或序列号,区隔质量原因,逐级追溯,挽回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范文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与方向
摘 要 汽车零部件生产是整车生产的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为支撑,汽车工业必然是脆弱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
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
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展模式 整车企业 汽车的生产制
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
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
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
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
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
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中
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商;其次是
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
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
展,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形状近似箭靶的
主流行业组织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中,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靶心向外依次为:第一环为核
心零部件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一般由整车企业的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构成,整车厂
拥有对核心层零部件企业的完全控制权;第二环为骨干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对独立的
法人资格,其生产活动要服从于整车厂的整体部署,整车企业一般是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
控制、管理骨干层零部件企业;第三环是协作企业,整车企业与协作层企业之间是采购与供
货的契约关系,一般是每年年初两者之间确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同时零部件企业的空
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如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上海大
众、通用配套,吉林等地区的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一汽配套。 在这种箭靶分层次的行业
组织结构模式下,核心层零部件企业往往都是围绕某一整车车型进行生产,因而产品品种单
一、规模较大,并且可以得到整车厂商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所以在初期,普遍发展态势较好,
但这类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附性很大,因此对市场与技术开发、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
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后期发展乏力;而外面骨干层零部件企业乃至协作企业,由于游离于
以汽车整车为核心的汽车集团之外,一方面很难与核心层零部件企业进行竞争,同时在技术
与管理上也无法得到整车企业的支持,导致初期发展很困难,一旦这些企业走出初期的困难
时期,在市场竞争的锤炼下就会逐步脱颖而出。2 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比较2.1 日本汽
车零部件行业模式分析 日本汽车工业从1955年迅速发展,到1980年达到年产1 104.2
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保持14年之久。日本汽车工业以相对小的企
业规模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汽车,这与其独具特色的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基于此日本汽车工业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零库存以及看板管理等具有神
话般的管理奇迹。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为了将这个庞大的零部件工业组织起来,日本企业采用了多层次承包体制,按照集成部件、稍加工组合部件和单纯加
工部件3种情况,将零部件企业分为一次零部件企业、二次零部件企业和三次零部件企业,
依次层层转包,最后将各层次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集中到整车厂商进行总装,形成金字塔型
多层交互垂直式的、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转包模式。这种模式下,日本零部件工业形成了以
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协作网,汽车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具
有稳定和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一级协作企业与特定整车企业之间会维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同时整车企业一般都向两家零部件企业“双重”订货,以求在竞争中提高零部件的技术与质
量,降低成本。这种合作与竞争体制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
也促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2.2 欧美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分析2.2.1 以德国为
代表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
的契约关系,各自独立自由的发展,整车企业可以用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促使零部件企
业按图纸进行生产;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的发
展,并在竞争中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摘 要 汽车零部件生产是整车生产的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为支撑,
汽车工业必然是脆弱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
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
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展模式 整车企业 汽车的生产制
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
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
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
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
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
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中
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商;其次是
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
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
展,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形状近似箭靶的
主流行业组织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中,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靶心向外依次为:第一环为核
心零部件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一般由整车企业的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构成,整车厂
拥有对核心层零部件企业的完全控制权;第二环为骨干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对独立的
法人资格,其生产活动要服从于整车厂的整体部署,整车企业一般是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
控制、管理骨干层零部件企业;第三环是协作企业,整车企业与协作层企业之间是采购与供
货的契约关系,一般是每年年初两者之间确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同时零部件企业的空
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如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上海大
众、通用配套,吉林等地区的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一汽配套。 在这种箭靶分层次的行业
组织结构模式下,核心层零部件企业往往都是围绕某一整车车型进行生产,因而产品品种单
一、规模较大,并且可以得到整车厂商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所以在初期,普遍发展态势较好,
但这类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附性很大,因此对市场与技术开发、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
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后期发展乏力;而外面骨干层零部件企业乃至协作企业,由于游离于
以汽车整车为核心的汽车集团之外,一方面很难与核心层零部件企业进行竞争,同时在技术
与管理上也无法得到整车企业的支持,导致初期发展很困难,一旦这些企业走出初期的困难
时期,在市场竞争的锤炼下就会逐步脱颖而出。2 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比较2.1 日本汽
车零部件行业模式分析 日本汽车工业从1955年迅速发展,到1980年达到年产1 104.2
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保持14年之久。日本汽车工业以相对小的企业规模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汽车,这与其独具特色的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基于此日本汽车工业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零库存以及看板管理等具有神
话般的管理奇迹。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为了将这个庞大的零部件
工业组织起来,日本企业采用了多层次承包体制,按照集成部件、稍加工组合部件和单纯加
工部件3种情况,将零部件企业分为一次零部件企业、二次零部件企业和三次零部件企业,
依次层层转包,最后将各层次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集中到整车厂商进行总装,形成金字塔型
多层交互垂直式的、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转包模式。这种模式下,日本零部件工业形成了以
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协作网,汽车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具
有稳定和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一级协作企业与特定整车企业之间会维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同时整车企业一般都向两家零部件企业“双重”订货,以求在竞争中提高零部件的技术与质
量,降低成本。这种合作与竞争体制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
也促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2.2 欧美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分析2.2.1 以德国为
代表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
的契约关系,各自独立自由的发展,整车企业可以用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促使零部件企
业按图纸进行生产;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的发
展,并在竞争中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2.2.2 美国模式 美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首先是在80年代以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简单的“水平分工”体制,
这种模式阻碍了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更新、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其次是在一度失去世界汽车工业第一
把交椅后,美国进行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强化零部件的外部供应,大力调整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整车企业订好零部件规格可以分给几十家可能的投标者,
这样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同时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讨价还价的竞争
也异常激烈。在这种自由选择的模式下,迫使零部件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种模
式加大了竞争,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组
织结构模式又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即将零部件企业改造成与整车厂商完全对待的关系,零部
件企业除了可以向整车厂商供货,还可向全球汽车市场供货,并最终造就了世界级零部件生
产集团。如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其零件分部从母体剥离,成立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面向全球市场进行运作,德尔福公司按底盘系统、电器系统、转向系统等六大系统重新整合
其业务,并发展成世界第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3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要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乃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纵观欧美日
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不外乎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竞争模式;另一
个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整车与
零部件企业的地理分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等经济与政治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我
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
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应该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为发展方向,这样可以促使国内众多规
模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3.1 打
破“门户之见”,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 世界汽车工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
革,随着新一轮兼并重组的进行,整车与零部件寡头垄断的局面已显端倪。对整车与零部件
企业应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以“最佳采购原则”为基础的全
球采购正在成为整车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行为;模块化、系统化和积木式生产经营方式最终
将使汽车制造业成为“包装贴标签工程”。今后,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将更加清
晰,即整车企业搞车型开发设计、积木式整车组装和做品牌;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
化、系统化开发设计与制造。因此,我国的零部件工业,必须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
顺应世界汽车发展的大潮流,打破“门户之见”和 “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思想,
尽快形成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的零部件企业或企业集团,只有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
上才有可能成为寡头垄断中的一员。3.2 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 加快
产业整合的步伐,将一些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从一些“全能型”的汽车公司剥离出去,与此同
时,实现强强联合。即将最强的一批零部件企业联合起来,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
参股、增发新股、定向扩股与配股以及租赁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 强强联合,绝不是“管星”式的组合,而应该是“核聚变”
式的组合。众多弱小企业的简单相加, “一盘散沙”的大规模是毫无意义的。应该使我国的
零部件工业能尽快超前于整车的发展,出现一个以 “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联合舰队与“小型
巨人”并存的产业格局。3.3 逐步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整车企业强大的品牌,有赖于技术
与管理先进、质量可靠、成本合理的零部件企业支撑;同时整车强大的品牌又可以通过它的
销售为零部件企业保证稳定的市场。因此,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只有彼此共
同前进,才会共同发展。3.4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并用 在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下调节企业经营行业的主导力量,
但这绝不是说政府在调控市场经济方面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目前我国发展汽车产业过程
中,更需要国家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首先,国家应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和我
国的国情,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强强联合的政策法规,明确零部件从整车母体分离
的标准、原则和要求,同时在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在技术发展、R&D与技术
创新、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做出一些操作性强的政策规定,引导零部件行业的专业化
分工与系统化发展。其次,还应对实施兼并、重组的零部件企业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规模
越大、效率越高的零部件企业,在兼并联合上享受的优惠政策应该越明显,从而在市场调节
中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加快实现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的目标。
本文档来源于豆丁,如果喜欢请下载哦!
范文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昆山乑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http://www.szqiaorui.com/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不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不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劢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 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根据《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不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统计,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
2007年1-11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3,525,50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3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3,529,26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87,36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61%;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7,171家。
从2010年1-10月份的行业运行情况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进出口额也双双增长,但进口产品以变速箱及发劢机零件等高利润、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以轮胎、电子仪器仪表等进入壁垒低、利润薄的劳劢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下游整车行业在一定时期产能过剩,虽然2010年在国家的各项刺激政策下出现了非常规的高速增长,但2011年产销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受其影响,零部件行业下半年可能会承受较大利润的压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上下游两头受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零部件行业是两头受挤的行业,对上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橡胶、塑料、织物等,其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通过对上游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规避风险。同时,下游整车制造商多为大企业大集团,在不零部件厂商的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谈判能力强,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因此,零部件实际上处于两头受挤的“三明治”夹心地位。
昆山乑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http://www.szqiaorui.com/
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幅。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900万辆,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间并购整合不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翘楚!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劢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劢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劢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与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在一定时期,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采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不地区。从以上看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仍将加速增长。
范文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1
本期内容提要
, 汽车零部件综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济运行高速发展,截止2007年
5月,全年实现收入27522416万元,同比增长36.13%;实现利润1896650.2
万元,同比增长64.55%;实现工业总产值1080226.1万元,同比增长
39.23%。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跨国
公司在2005年到2007年间在低成本地区的零部件采购总额高达500亿
美元,而其中70%来自中国。
, 减振器市场:国内减振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大概有100多家企业,总体
上表现是企业规模较小,由于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行业内企业
比较多;我国的轿车减振器发展水平较高,致使减振器企业的规模扩张
较快,而在商用车减振器市场,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商用车作为生产资
料,对舒适度要求不高,所以商用车用减振器行业发展比较缓慢。 , 安全气囊市场:2006年的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高达900亿元,我国安全
气囊年产量达到528万套;我国仅有17家中外企业在中国从事汽车安全
气囊的生产,市场主要被外商主导;奥托立夫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安全
气囊供应商,在前驾驶员座、前乘客座、侧面和侧面帘状安全气囊市场
占有率达40—55,,其最大的客户是福特汽车集团(其次为雷诺、日产
和其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 行业点评: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我们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存在着3
大发展机遇,分别是整车配套市场、出口市场以及国内配件市场的迅速
增长
2
目 录
,汽车零部件综述 ................................................. 5 一、行业运行 ........................................................... 5 1(本期零部件产业经济运行高速发展 ....................................... 5 2(核心技术和配套市场被外资管控进一步增强 ............................... 6 3(05年到07年跨国公司低成本采购70%将来自中国 .......................... 6
二、产业趋势 ........................................................... 7
1(未来资产重组加速 ..................................................... 7 2(零部件企业逐步从整车生产中剥离 ....................................... 7 3(全球采购成为趋势 ..................................................... 8 4(技术趋向通用化、智能化和环保化 ....................................... 8 三、企业策略 ........................................................... 8 1(竞争扬长避短~形成区位比较优势 ....................................... 8 2(产品开发应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 9 3(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 ......................................... 9 4(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 10 四、资本运作 .......................................................... 10 1(近期合资项目增多 .................................................... 10 2(后市场成外商投资热点 ................................................ 11 3(在华采购量激增 ...................................................... 12
,行业研究报告概要汽车减振器 ................................. 13 :
一、减振器供求分析 ..................................................... 13 二、减振器行业市场特点 ................................................. 13 三、《2007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 14
,行业研究报告概要:汽车安全气囊 ............................... 18
3
一、汽车电子发展驱动因素 ............................................... 18
二、全球安全气囊市场分析 ............................................... 19
三、我国安全气囊行业市场特点 ........................................... 19
四、《2007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 19
,行业点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三大发展机遇 ..................... 22
《汽车零部件行业月度分析》介绍 ................................... 24 欢迎成为西杰会员 ................................................ 25 关于西杰优盛 .................................................... 27
4
,汽车零部件综述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济运行高速发展~截止2007年5月~实现收入27522416万元~同比增长36.13%,实现利润1896650.2万元~同比增长64.55%,实现工业总产值1080226.1万元~同比增长39.23%。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在2005年到2007年间在低成本地区的零部件采购总额高达500亿美元~而其中70%来自中国。
一、行业运行
1(本期零部件产业经济运行高速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济运行高速发展,截止2007年5月,全年总计实现收入27522416万元,同比增长36.13%;总计实现利润1896650.2万元,同比增长64.55%;实现工业总产值1080226.1万元,同比增长39.23%。从不同规模来看小型企业收入增长最快。
表 1 2007年5月零部件行业不同规模收益分析
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项目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大型 4592532.1 36.57 341867.4 96.92 4609427.4 29.15
中型 11513036 25.89 849062.4 51.44 11884927 28.26
小型 11416849 48.07 705720.4 68.69 12097550 47.09
合计 27522416 36.13 1896650.2 64.55 1080226.1 39.23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信息网
从不同企业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利润增长最快,达到83.31%,其次是外商企业与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同时外商企业收入增长最快,达到41.15%。
表 2 2007年5月零部件行业不同控股所有制企业收益分析
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项目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本期累计 同比增长
国有控股 4391912.5 29.85 398694.3 83.31 4413200.7 31.24
集体控股 2193153.3 25.76 97571.1 34.43 2177017.6 26.04
私人控股 10217071 38.80 532924.5 51.5 10941787 35.44
港澳台商控股 1427234.7 24.35 105123.1 43.55 1471847.9 25.51
外商控股 9293044.5 41.15 762337.2 74.23 9588050.2 42.72
合计 27522416 36.13 1896650.2 64.55 1080226.1 39.23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信息网
5
2(核心技术和配套市场被外资管控进一步增强
资料显示,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前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累计将达500亿美元,其中70%计划瞄准中国。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约为6000多家,但有实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并不多。规模小,整体水平较差,缺乏竞争力,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整合缺乏机制和动力。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厂的前期开发过程,进入为主机配套是主要原因,但也存在企业普遍缺乏与国际企业交往的能力,不能适应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要求。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配套市场被外资掌握着,受制于人的现象并不鲜见。据统计,在中国注册的中外零部件专利总数仅占世界的2%左右,在中国境内本土零部件公司的专利拥有量只有22%,其余78%为跨国零部件公司所拥有,而且增长速度很快。海外投资企业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专利优势,我国汽车工业已深处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的包围之中。 3(05年到07年跨国公司低成本采购70%将来自中国
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自2000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多个零部件出口基地,希望到2015年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占到全球汽车贸易的10%。“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力争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出口额700亿美元。2005年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高达15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5.11%。
全球汽车业正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以通用汽车为例, 由于汽车业务出现巨额亏损,通用决定2005年第四季度到2007年降低20%的采购成本。其措施之一就是计划加大对东欧、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市场的采购力度。福特汽车也在2005年9月正式宣布了“全球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举措。根据这项举措,福特汽车将从其全球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中挑选战略合作伙伴。秦皇岛的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就成功成为首批27家入选企业之一。除通用、福特等整车企业外,德尔福、博世、电装、法雷奥等零部件巨头,以及美铝、诺文铝业等零部件相关企业也公布了其在华及整个亚洲地区的采购计划。据统计,跨国公司在2005年到2007年间在低成本地区的零部件采购总额高达500亿美元,而其中70%来自中国。因此对于有一定研发能力和实力的公司,直接联系这些跨国公司的采购办事处,争取进入其全球采
6
购系统,是一个有效而低成本的途径。
返回目录 二、产业趋势
无论从应对全球采购挑战还是从壮大我国汽车产业本身来看,零部件产业都应该得到更快的发展,行业水平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应先于整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积极融人全球采购体系。近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势头的确比较强劲。我们预测, 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将增加到14000亿元。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拥有比较丰富且劳动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尤其是中低档产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区域优势的双重推动下,这几年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地区等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了其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汽车产业新的变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未来资产重组加速
全球有实力的企业从1980年的30家减至目前的12家,整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体系,也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整合。我们预测,为有效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到2010年,全球汽车工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将从目前的六百余家减至25-30家;世界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将由现在的一万多家减至600-800家。 2(零部件企业逐步从整车生产中剥离
为降低成本,集中精力搞好整车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为首的整车制造商逐步将自己所属的零部件企业予以分离,并按质量、服务、价格和技术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比较选择所用零部件。而零部件企业为有效进行专业化生产,增强产品的开发能力,扩大配套范围,减少对整车企业的依赖,更好地吸收外部资本和技术,也主动从整车厂家脱离出来。例如,1998年5月,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从通用汽车公司中分离出来,从一个单纯为一家公司供货的零部件厂商变为面
7
向全球的零部件公司。
3(全球采购成为趋势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是汽车零部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
差不多只相当于美国劳动力成本的10%,甚至更低)对全球各大汽车整车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企业来讲是极富诱惑力的。采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建立新的全球供应链,所能节省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因而,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已将零部件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德尔福公司自1994年进人中国,到现在已经在中国投资4.5亿美元,拥有14家企业、一个技术中心和一个培训中心。
4(技术趋向通用化、智能化和环保化
为给更多整车车型提供配套服务,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把汽车构成中不变的总成、模块、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模块和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化。随着电子智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上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将汽车电子智能技术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智能化零部件比重越来越高,据统计,电子智能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为适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开发新型替代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轻质化,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返回目录 三、企业策略
1(竞争扬长避短,形成区位比较优势
企业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竞争对手是谁。虽然,德尔福、法雷奥、博世等汽车零部件巨头已进入我国,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进行争夺的竞争对手却是区域范围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影响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基地转移的有关因素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相反,还受到近邻日本、韩国高度发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威胁。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策略应该是扬长避短,形成
8
区位比较优势。
而促成区位比较优势形成的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实行行业联合,尽可能实现市场和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广泛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战略重组,彻底打破行业、地区和部门的界限,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依托有潜力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尽快组成一批具有系统开发、生产、配套能力,面向两个市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行业内部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中、小零部件企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的纵向多层次有机整体,支撑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
2(产品开发应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具有汽车零部件的关键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因此,要把在关键领域获得自主开发能力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要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采取技术跟随策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在逐渐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可采取技术领先策略。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打破行业壁垒,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军工技术的合作,发展核心技术。?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外企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能力。而技术选择的重点是制造技术。产品开发技术的重点则是模仿开发和二次自主开发技术。同时,产品开发应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
3(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
要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必须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战略。从行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可以依托国内市场发展制造能力,再通过国际合作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国际合作所获得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的支撑,进入国际合作伙伴的配套体系和融人全球采购体系。
为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需力争通过TSl6949质量体系认证,获取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通行证。要与跨国汽车企业结成合作伙伴,积极与其在华采购办事处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采购需求,分析和研究供应市场,争取获得大型跨国汽车企业的持续订
9
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要全面学习汽车巨头采购管理流程和规则,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的计划和实施,交货期、成本、供应商数量、付款期等重要指标。了解和熟悉这些相关知识,有利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不仅如此,与汽车巨头及时沟通,根据反馈意见,积极改进产品性能,提高生产和加工工艺水平,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也相当重要。此外,鉴于国内一批汽车零部件产品如汽车电器、制动器、铝车轮、汽车线束、刹车片等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直接在跨国汽车巨头旁边设立生产厂家和销售机构,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
4(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要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必须要有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建立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由企业投入为主、产业共性技术由政府、企业联合投入的新型科技经费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开发。国家可以适当减免自主开发产品的税收,对开发投入资金较多、技术开发费用每年增加的企业实行返税或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拨款支持;对由企业承担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拨款或低息贷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贴补;对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联动的项目,给予政策优先支持。此外,政府也可以在政府采购、出口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返回目录 四、资本运作
1(近期合资项目增多
从2005年开始,外资零部件在华拓展业务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时隔两年,这股热潮依然未退。据悉,2008年之前,博世计划在中国的投资将再追加6.2亿欧元。而另一个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则表示,将在中国新建两家合资厂。2005年外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华投资的特点之一是:独资倾向明显,那一年投资零部件企业的外商68%选择独资。然而2007年更多的企业与德尔福一样选择了与中国企业合资。
2007年1月16日,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在湖北麻城建立。马勒持有该
10
合资企业60%的股份,湖北三环气门有限公司则持有其余40%。1月19日,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球通轮胎(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出口加工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该公司由美国QTires轮胎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成立。2月1日,由德国格特拉克集团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合资组建的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在南昌揭牌成立,双方股份分别为66.7%和33.3%。
此外,西班牙的恩比贝克、美国李尔等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都与相关的中方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有资料显示,惟有本田汽车公司将在广东佛山独资建厂,生产传动系零部件。据悉,这家工厂将生产机械化程度更高的零部件,而本田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的现有发动机工厂尚不具备生产这些零部件的技术。
两年的经营实践让一些国际零部件企业明白了与本土合作伙伴合资的必要性。3月,美国伊顿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共同研发电气、汽车机械等技术。 2(后市场成外商投资热点
今年春天,德国曼牌滤清器已授权其在国内的首家特许专卖店在上海卫海汽配城正式开张,这是全球性的汽车滤清器品牌在国内的首家专卖店。不久,霍尼韦尔公司在中国的首批三家直营汽车养护中心正式落户上海。霍尼韦尔主要是希望为中国的车主提供更加便捷、亲切、专业的汽车养护服务,让中国的车主充分体验汽车文化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而在中国已十分“老道”的博世,刚刚启动了一个名为“柴油系统伙伴项目”的计划,以此来区别其与传统竞争对手的迥异策略。依照这个计划,博世公司将在遍布中国各地的机动车辆维修服务场所设立服务点,为柴油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该项目2007年的目标是在全国招募100家合作伙伴。此外,博世已经先行建立另外一个由360家店组成的汽车专业维修网络,这个网络的特点是能够服务于全部车型。
普利斯通在后市场方面也走在众外资零部件巨头的前面。在已建立250家轮胎店的基础上,普利司通决定2007年后每年至少将100家轮胎店开进普通社区,以期达到2008年中国市场份额由现在的15%提升至20%的目标。
11
3(在华采购量激增
据资料显示,博世公司2007年计划大幅提高在中国的采购量,由2006年的约3亿欧元的采购额增到2007年的10亿欧元。
有消息说,总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的宁波国际汽车城初定6月试营业。目前宁波国际汽车城已有2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国际采购商和国内经销商签约入驻。
博世公司每年的总采购预算为200亿欧元,目前,博世公司已从中国采购了印刷电路板和机电零部件。此外,也寻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滚珠轴承和橡胶零部件供应商,而博世在中国的下一个采购目标之一是发展符合条件的机械零部件供应商。
伟世通则宣布未来几年在华采购量将增加,特别是电子产品将增加30%,伟世通现在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到全球采购量的20%。据悉,伟士通在中国的采购对象包括中国本地供应商、合资供应商、全球供应商在中国的子公司等。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伟世通已经在中国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供应商团队,目前伟世通在亚洲的供应商有50%来自中国。
返回目录
12
,行业研究报告概要,汽车减振器 国内减振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大概有100多家企业~总体上表现是企业规模较小~由于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行业内企业比较多,我国的轿车减振器发展水平较高~致使减振器企业的规模扩张较快~而在商用车减振器市场~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对舒适度要求不高~所以商用车用减振器行业发展比较缓慢
一、减振器供求分析
中国现在的减振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005年汽车销量达到577万辆,2006年达到722万辆,预计“十一五” 期间汽车市场需求将以15%左右的的速度增长,2010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63万辆。汽车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汽车减振器需求的增长,从近几年的减振器生产情况看,2005年汽车减振器销量达到3000万支,2006年减振器产量达到4893万支,按照汽车增长速度,预测每年将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减振器市场需求将超过6568万支。
汽车减振器出口稳步增长。2006年总共出口悬挂减震器5552万套,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0.2%,其中载人机动小客车用悬挂减震器1300万套,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8.15%,汽车用片簧及簧片1763万套,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4.87%,其他悬挂减震器2489万套,同比增长幅度高达32.5%。汽车减振器进口下降幅度较大。2006年总共进口悬挂减震器419万套,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1.8%,其中载人机动小客车用悬挂减震器279万套,同比下降幅度为3.01%,汽车用片簧及簧片119万套,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5.83%,其他悬挂减震器20万套,同比增长幅度高达55.34%。
二、减振器行业市场特点
近日,河南南阳淅川汽车减震器厂新建的100万支减振器生产线竣工投产,该厂的年生产能力由300万支提高到400万支。为了提高产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淅川还在新建具备年产300万支减振器的新厂区。除淅川汽车减震器厂外,有10余年减振器生产历史的杭州福鼎交通器材有限公司也在前不久搬迁到新厂区,年产量将翻一番。减振器企业的规模扩张,反映出这块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国内减振器产品,尤其是轿车减振器的生产水平已经比较高。国内减振器制造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主机厂配套占很大比例,在中低档轿车领域,基本是国产减振器的天下。另外,减振器的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
13
小,高端产品也有研发,虽然数量还比较少。
目前减振器市场的红火多体现在轿车领域,商用车减振器的发展水平要差一些。商用车减振器发展较慢主要是由于市场较小决定的。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辆舒适性,而商用车长期以来被看做生产资料,对舒适性关注不够。现在客车已经普遍配置了减振器,但很多卡车还没有使用减振器,在煤矿、矿山等地区的卡车为了超载甚至拆掉出厂时配置的减振器。商用车减振器市场近两年发展较快,一般轿车配4支减振器,而现在解放新推出的高端卡车已经配备了6支减振器。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商用车减振器生产水平也肯定会不断提高。
虽然国内减振器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国产减振器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产品的差距依然明显。减振器的技术难点主要在整车匹配方面。因为汽车的轮胎、发动机甚至变速器等多个部件都能成为振动源,如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消除振动源的冲击,是减振器研发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国内减振器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另外,减振器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常由于橡胶件、油料等质量不过关,导致减振器发生故障。目前国内减振器的技术水平应该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国内高端车型的减振器仍需要进口,关键件的开发和认证都掌握在外方手中。
三、《2007年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汽车减振器概述
第一节、减振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汽车减振器的结构
第三节、汽车减振器类型
第四节、汽车减震器产品发展阶段
第二章、 汽车减振器下游环境分析
第一节、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
一、生产经营国际化
二、产品国际化
三、市场国际化
四、资本国际化
五、技术合作国际化
第二节、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的重心逐渐东移
二、经营集团化及垄断格局形成
三、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
14
四、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兼并与联合 第三节、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三、大力采用通用底盘
四、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选购零部件来降低成本
五、广泛采用新技术
六、零部件向模块化供给方向发展
柔性化”方向发展 七、生产方式向“
第三章、2006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营分析 第一节、2006年汽车总体经营分析 第二节、汽车细分市场经营状况
一、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分析
第四章、汽车减振器所处行业分析
第一节、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二、国外汽车公司进入中国情况
三、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走势
第五章、2006年汽车零部件行业运营分析 第一节、政策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2006年零部件产业分析
一、 汽车零部件市场总体趋势和特点
二、零部件行业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第三节、零部件行业2007年走势概述
第六章、2006年汽车减振器市场分析 第一节、减振器市场供应分析
第二节、减振器企业产销分析
第三节、减振器企业经营分析
第四节、减振器出口分析
第五节、减振器进口分析
第六节、减振器市场需求分析
第七章、主要减振器企业分析
第一节、万得汽车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15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二节、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三节、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四节、北京蒙诺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五节、万都(北京)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六节、四川宁江昭和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七节、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八节、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九节、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十节、无锡拓普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十一节、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介绍
二、企业经营分析
第十二节、河南南阳浙川减汽车减震器有限公司 第十三节、德国BILSTEIN 第十四节、天纳克
第八章、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第一节、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概述
一、整车制造业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第二节、国外汽车生产配套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几种典型配套模式介绍
二、国外汽车产业配套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国内汽车产业配套模式现状分析(轿车)
16
一、上汽配套模式
二、一汽的配套模式
三、东风汽车公司的配套模式 第四节、我国汽车配套模式趋势分析
第九章、中国汽车减震器行业配套机会分析 第一节、轿车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第二节、MPV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第三节、大中型卡车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第四节、皮卡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一、皮卡市场状况
二、皮卡产品未来市场发展方向
三、中国皮卡市场需求量预测
四、皮卡车出口市场预测
第六节、经济型SUV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一、经济型SUV市场状况
二、经济型SUV产品的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三、中国经济型SUV市场需求量预测
四、进出口市场对经济型SUV的影响
五、细分市场研究
第七节、轻型客车市场减振器配套机会
一、轻型客车市场状况
二、轻型客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三、轻型客车市场需求预测
四、进出口市场对轻型客车的影响 第八节、轻型卡车减振器配套机会
第十章、中国汽车减震器部分项目介绍 第一节、年产300万套汽车减振器项目 第二节、中德合资汽车钢板弹簧减振器项目 第三节、福州市汽车减振器弹簧生产项目 第四节、安徽安庆市汽车减振器生产线项目
返回目录
报告项目内容请订阅《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正式版)》
17
,行业研究报告概要,汽车安全气囊 一、汽车电子发展驱动因素
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2002年、2003年两年,中国轿车产量急剧增长,使得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稳定且快速的增长阶段,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50.8亿元,这一销售额与2004年的同比增长高达51.2%。
国产汽车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应用到汽车上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以及娱乐性。ABS、安全气囊等产品已经渐渐成为轿车产品的标配,GP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等新兴汽车电子产业也逐步加快了其在汽车中的普及速度,2005年,汽车电子产品在中国所有汽车产品成本中的平均比重已经达到了近10%,而在轿车产品中,其比例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新兴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这也是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增长率高于汽车产量增长率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汽车电子化程度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特别是轿车产品的一个重要卖点,汽车电子产品不再只是高档轿车的标志,在许多价格低廉的经济型轿车中,汽车电子产品在其成本中的比例甚至要高于高档轿车。
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国外,平均每辆车上的电子装置占整车成本的20%,25%,而汽车电子产品在中国所有汽车产品成本中的平均比重不到10%。随着未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的价值含量迅速提高,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汽车电子产品占汽车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不论国内国外,汽车电子在每辆汽车中的成本依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而中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2001年至今,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平均增长将稳定在40%左右,2005年增长高峰期达到51.2%。专家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2100亿元。
18
二、全球安全气囊市场分析
在欧洲,奥托立夫公司是主要的安全气囊供应商(在前驾驶员座、前乘客座、侧面和侧面帘状安全气囊市场占有率达40—55,,其最大的客户是福特汽车集团(其次为雷诺、日产和其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除了欧洲外,日本安全气囊老大为高田公司(包括在德国的高田公司)和丰田的成员组织Toyoda Gosei。德国高田公司的主要客户有通用汽车、宝马、本田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在美国,安全气囊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为天合和德尔福,天合的客户为丰田、大众、戴?克、福特和通用等,天合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25%左右,德尔福的主要客户是通用,德尔福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20%左右。
自1979年安装有奥托立夫安全气囊的奔驰车首次在美国推向市场,安全气囊在安全系统领域成为一个最主要的成长产品。驾驶员座和前乘客座安全气囊在西欧、北美和日本是标准配置。崛起中的市场主要侧重于正面安全气囊制造者,诸如奥托立夫这样的供应商正逐渐以中国为其主要目标,特别是正面安全气囊产品市场,在中国现在仅有20,使用正面安全气囊。2002年4月起(奥托立夫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地生产安全气囊产品的外资公司,并至今保持市场的领导地位。2004年,奥托立夫建成了在中国的第二家安全气囊工厂,2006年在中国的年销售增长为10,。
三、我国安全气囊行业市场特点
目前我国仅有17家中外企业在中国从事汽车安全气囊的生产,主要有Autoliv、Takata、Plast、Mobis、KSS等跨国公司,这些公司也是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产能,另外还有东方久乐、锦州锦恒、辽宁和昌和上海比亚迪等本土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是本土企业的主要生产企业,全球五大安全气囊生产厂商都在中国设有生产工厂。2005年我国安全气囊产量达到255万套,2006年我国安全气囊产量达到255万套。随着汽车工业在中国的发展,汽车安全气囊产量增长的空间还将继续加大。
四、《2007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总体概况
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概述
第一节、汽车安全气囊的概念
第二节、汽车安全气囊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汽车不同安全装置比较
19
第四节、汽车安全气囊产品发展阶段
第五节、安全气囊产品发展趋势 第二章、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国外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
第二节、国内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技术发展
第四节、安全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我国安全气囊行业现状分析 第四章、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产业格局被外商企业主导
第二节、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增速趋缓
第三节、安全气囊国产化比率提高
第四节、安全气囊配套市场缺口拉大 第五章、安全气囊和其他汽车电子比较
第一节、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汽车电子产品结构状况 第六章、安全气囊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一节、安全气囊出口状况
第二节、安全气囊进口状况
第三部分 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七章、外商代表企业
第一节、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系统公司
第二节、富拉司特工业有限公司 第八章、本土代表企业
第一节、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东方久乐(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节、西安庆华汽车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部分 安全气囊上游行业分析
第九章、尼龙66纱线
第一节、锦纶工业丝产能分析
第二节、尼龙66市场需求分析
第三节、全球新增尼龙66项目介绍 第十章、汽车安全气囊传感器
第一节、汽车传感器市场分析
第二节、主要传感器
第三节、汽车电子控制发展方向
第五部分 安全气囊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20
第十一章、政策因素对安全气囊产业的影响
第一节、安全气囊与安全法规
第二节、中国被动安全性标准出炉
第三节、零部件关税政策变动
第四节、“十一五”规划
第十二章、汽车市场环境对安全气囊的影响
第一节、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二节、2006年新政策对汽车市场走向影响 第十三章、汽车零部件行业对安全气囊产业影响
第一节、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国内零部件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机遇 第十四章、汽车电子产业对安全气囊产业影响
第一节、汽车电子工业状况
第二节、供应链变化对汽车电子产品机遇 第十五章、安全气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2006-2010年汽车安全气囊消费需求预测
第二节、2006-2010年汽车安全气囊供应需求预测
第三节、国内安全气囊生产预测
第六部分 安全气囊行业投资分析
第十六章、安全气囊行业投资机会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安全需求成为安全气囊开发新动力
第二节、汽车行业需求与奥运经济拉动
第三节、汽车安全系统发展潜力增大
第四节、全球汽车供应链洗牌零部件企业商机再现 第十七章、行业投资风险与防范
第一节、经营风险
第二节、市场风险:
第三节、政策性风险
第四节、技术风险
第五节、财务风险
第六节、竞争风险
第十八章、投资模式与投融资建议
第一节、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建议
第二节、汽车安全气囊投资模式建议
第三节、安全气囊企业的融资方式建议
返回目录
报告详细内容请订阅《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正式版)》
21
,行业点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三大发展机遇
西杰优盛 合伙人 毛修炳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我们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存在着3大发展机遇。
第一大发展机遇来自整车厂。由于国家政策大力鼓励环保节能车型的发展和国内消费习惯的转变,经济型轿车和休闲商旅车将成为整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机遇。以经济型轿车为例,我们预测未来3-5年,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在16%左右, 2010年的市场需求将达到390万辆,将成为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车型。现在传统的轿车生产企业、商用车企业和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等三股力量正在加紧进入这个领域推出新的经济型轿车。而且从现在汽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就能看出,月销量能在一万台以上的就是夏利、奇瑞等经济型轿车,由此可以一斑。
零部件企业3大机遇
国内配套机遇出口市场机遇国内配件市场机遇
经济型轿车和休闲旅行车欧美领先整车厂的跨国采购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市场将以很快的速度发会配件市场迅速增长 展,而且经济型轿车将成
为规模最大的车型发展中国家的整车配套和售后现有的配件市场渠道将发
市场机会生变化,良好品牌、中等 价格的配件超市、自助维
修连锁店等成为重要渠道
第二大机遇是出口市场。随着中国机会的发现和国外汽车企业的生存艰难,欧美领先汽车企业正在向中国进行跨国采购以降低成本。2006年福特汽车就宣布将在中国采购大约200亿美元的零部件。同时,随着俄罗斯、东南亚等临近地区汽车工业的发展,他们国家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较弱,这样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进入契机。我们曾服务的一家起动机企业,之前企业经营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大,但自从打开俄罗斯市场以后,整个销售额翻了2番,从以前4万多只的产量发展到现在15万只。这家企业能够成功崛起,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发掘了出口市场的机遇。
第三大机遇是国内配件市场的迅速增长。对于国内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而言,配件
22
市场在他们眼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值得进入的市场。确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配件市场基本上处于“两极”状况。一方面,整车厂的4S/3S店等占据着高端配件市场,他们的产品有质量保证,但是价格却是非常昂贵;另一方面,大众的配件市场都众多的路边店占据,产品大都数是副厂件,价格便宜但质量却很难保证。不过,我们的研究表明,市场机会就在于“两极”的中间状态——我们预期在4S/3S店与路边店之间会出现一个中间市场,这个中间市场是以零部件卖场为主,他们以适宜的价格销售有质量保证的配件。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零部件连锁超市是重要的配件销售渠道,我们预期中国也会比较快地且大规模地出现这种类型的渠道,这将是中国零部件配套企业的主要机会。
因此,对于零部件企业而言,如何发现具体的市场机会并捕捉住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
返回目录
23
《汽车零部件行业月度分析》介绍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在完成几十个咨询项目的基础上~西杰优盛于2007年推出了《汽车零部件行业月度分析》电子报告。本报告的内容定位于行业运行及竞争研究~面向国内外证券和投资机构、行业内企业和潜在投资者等。
报告每两个月一期~全年共6期~分为免费版和VIP版,另外~每半年有一期汽车零部件半年报告,全年有一份年度报告。
一. 行业综述
1、 行业运行
主要介绍两个月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供需、进出口以及收益状况~并为客户提供详细的运营数据。
2、 产业趋势
根据行业运营的跟踪监测结果和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产业发展趋势。
3、 企业策略
根据对典型企业的跟踪监测结果~重点分析其经营战略、市场和品牌策略等。
4、 资本运作
分析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情况~重点剖析投资热点、国内外资金的投资倾向和特点等。
二. 专题研究
通过对市场和行业进行专项调研~每期推出两个子行业或产品的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内容来自于行业一手数据~并经过研究员的专业分析~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三. 行业点评
本部分主要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相关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一般由资深顾问完成~能够为客户提供较高的附加值。
24
欢迎成为西杰会员
为了使广大客户能够降低在行业研究方面的投入~并能获得更大的增值服务~西杰研究
应客户要求~特推出会员制服务套餐。会员分为两类:普通会员和VIP会员。
【普通会员】
不需任何费用。
, 每两个月获得一份由西杰研究完成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免费版,》电子
报告,,该报告分两三部分:行业综述、2和行业个子行业专项研究报告概要
点评,
, 每半年获得一份半年报告,概要,,每年获得一份年度报告,概要,,
, 购买西杰研究的所有行业研究报告~享受8折优惠。
【VIP会员】
需缴纳服务费9,800元/年,现优惠价为3000元/年。
, 每两个月获得一份由西杰研究完成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VIP版,》电子
报告,,该报告分两大部分:行业运行形势、2个完整的子行业专项研究报告
和行业点评~每份专项研究报告的市场价约为5000元,
, 每半年获得一份半年报告,每年获得一份年度报告,
, 购买西杰研究的所有行业研究报告~享受7折优惠。
每年只需3000元,即可获得12份专项研究报告~
25
200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项报告名录 , 2007年第一期(2007年1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汽车底盘行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研究报告》 , 2007年第二期(2007年3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中国汽车轮胎行业研究报告》 , 2007年第三期(2007年5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中国汽车配件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 2007年第四期(2007年7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中国汽车减振器行业研究报告》 , 2007年第五期(2007年9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专用车行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汽车散热器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2007年第六期(2007年11月出版)
1、 《2007年中国车桥行业研究报告》
2、 《2007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研究报告》
详细目录请登陆:www.c-gconsultancy.com
26
关于西杰优盛
西杰优盛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战略咨询的智力服务机构,由长期从事咨询工作的管理专家和具有专业背景的行业专家共同组建而成,曾成功服务数十家国内外客户,其中大多为知名企业,与欧洲著名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国内投资机构等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主要业务包括企业战略咨询和行业(市场)研究。
【服务内容】
1、 战略咨询
通过分析市场环境、竞争态势,为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商业模式和经营计划;并从战略目标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将战略措施转化为员工具体的日常工作活动,帮助企业营造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生存与发展。
2、 行业(市场)研究
, 多用户报告
西杰研究每年推出几十份精品多用户报告,这些报告大多以项目的方式来完成,报告的内容都是研究人员通过一手调研的材料撰写而成,它们凝结了咨询顾问多年的市场经验,具有全面、权威和准确等特点。
, 定制报告
定制报告是根据客户提供的报告纲要或者双方协商的报告纲要,为客户提供的报告撰写服务。定制报告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往往给客户带来更大的附加值。 , 专项调研
专项调研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专门组织研究人员去完成客户委托事项的一种定制化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有:行业发展状况调研、市场细分调研、竞争对手调研、供应链调研、营销渠道调研等。
27
【服务优势】
具有专职咨询顾问和研究员几十名,均具有5年以上的行业研究经验;与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等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获得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形成了庞大的专家网络。
【专注行业】
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房地产、能源环保等。
【典型客户】
特雷克斯、阿尔斯通、法国布依格、韩国KIS、瑞士SIKA、韩泰轮胎、韩国承光??
大唐环境、江铃底盘、北汽摩、广西电力、北方股份、乐成集团、北京华融、华商报、伊利股份、飞亚达手表、中国服饰报、招商银行、北新建桥、中国华电、洛阳石化??
28
范文五: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 浏览:613
, |
, 更新:2014-10-21 15:52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定义与分类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定义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机架也可以算是部件,不过与零部件不是同一个概念。其中,零件
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在这个
组合体中,有一个零件是主要的,它实现既定的动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连接、紧固、导向等辅助作用。
报告所分析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汽车零件及配件制造,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的制造,行业代码为3660。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汽车零部件都是从这四个部分中出来的。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 图表1: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表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由于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达到1万个左右,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还缺少统一的法律规范以及相关政策,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主要分布于其相关产业的国家政策当中。
图表1: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主要政策汇总表
三、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上游主要是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的供应产业,而下游则是对汽车零部件有需求的产业,包括汽车前装市场和汽车后市场。
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图表1: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图
四、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在国内,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2013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7097亿元,同比增长21.69%。 目前,世界排名前20的著名汽车零配件公司大多数已在中国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配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仅把中国作为其制造基地,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里,如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外资控制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占到70%以上。
最新数据及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五、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汽车零部件上游原材料供货商常常会利用自己的垄断或寡头地位挤压零部件企业。对于零部件企业尤其是二三级的零部件生产商(这些主要就是中小型企业)而言,其上游供货商一般就是大型的工业原材料企业。如钢材、有色金属的生产商,与他们相比,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几乎为零。面对其提价、不及时供货,零部件企业毫无办法,议价能力较弱。 (二)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
汽车零配件的下游市场是主机厂,主机厂利用自身强势地位,为了自身利益而压缩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当销量下滑企业需要减缩成本时,主机厂首先采用的措施就是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格。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承担本该是主机厂负担的责任。 面临成本上升和销量下滑,主机厂在在努力压缩成本,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内部开支、裁员、压低原材料采购价格来实现。而低价收购将是最有效果的控制成本的方法。而面对强势的主机厂,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不具有讨价的能力。于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就陷入了上下游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被无限压缩。
很多主机厂现在都要求零部件企业周边建立第三方库存。主机厂的理由是为了降低其仓库占用和管理成本,为了适当响应市场变化。而这些第三方库存大多数都和主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这样的库存机构,其管理也是非常混乱的。甚至不能为在其仓库存储零部件的企业提供库存清单.主机厂的不负责任还表现在订单的频繁变更。主机厂可以因为自身生产计划、市场情况的变动而变更本已下达的生产订单,甚至一些零部件企业反应其一个月接到的订单变更单达30多张,且每张有多达几十个产品,变更内容含交付时间、交付数量、产品品种等各种项目。这无疑加重了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其交货速度与质量。频繁的变更订单暴露的是主机厂生产管理上的不到位,但是这个责任却一直在由零部件企业承担。
(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在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在一些高档零配件产品上还处于市场空白的状态。由于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零配件产业的基础仍然较差,其中80%的汽车零配件技术还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特别是在高端发动机、电子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几近空白,满足汽车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紧张。汽车零配件的关税将逐年下降,国外技术含量高、质优价廉的配件有可能成为国内厂家的首选目标,进口产品时国内产业构成的潜在威胁。
(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在国际汽车形势整体萎靡的情况下,国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巨头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来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一杯羹。中国汽车国内零部件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挡御外来风险能力弱。因此汽车零配件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较高。
(五)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部竞争非常激烈,主要是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中国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低,配套能力弱,在近年来,国内一些重要零部件龙头企业陆续被外资收购,外资资本渗透已经从大型企业转向一些中小零部件企业,外资大量入侵正在威胁自主品牌发展,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遭遇严重生存威胁。
据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60%的份额。其中在轿车零部件行业的专家估计达到80%,而在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则高达90%。现在跨国公司不仅仅满足于在高端市场的呼风唤雨,更是将触角延伸至低端市场,使得自主零部件企业失去最后赖以生存的领地,进而完成对零部件行业的全面占领。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举报
投票(0)
有得(0)
我有疑问(0)
换一批相关经验
, 我国汽车音响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2014.10.21
,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22014.10.21
, 行业发展趋势:[2]汽车物流行业现状分析02014.06.04
, 行业发展趋势:[38]汽车金融行业现状分析02014.06.09
, 行业发展趋势:[37]汽车玱璃行业现状分析
咸宁跃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世界知名汽车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配件产品。公司座落在鄂湘赣三
省交会的重要枢纽、有桂花之乡香城泉都之称的文化名城——湖北咸宁,作为武汉重要卫星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公司西邻京港澳高速,东接杭瑞高速,
直通高铁咸宁北站,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拥有车床、铣床、钻床、数控机床等机加工设备50余台套,现有员工8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质量控制人员6人。
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与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湖北北辰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配套关系,多次被主机厂评为优秀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转向器壳体,转向器侧盖、转向节、刹车钳支架等。现产能可满足装机20万台套,年产值达3000万元。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
来源:全景网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5日 16:04 作者:齐鲁证券
投资要点
市场二次探底。上周A 股市场再次大幅下跌,汽车与零部件板块周跌10.1%。其中整车子板块下跌8.0%,汽车零部件子板块下跌11.3%,汽车销售与服务子板块下跌6.2%,沪深300 指数下跌8.1%,汽车整车和汽车销售与服务分别跑赢大盘0.1 个百分点和1.9 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跑输大盘3.2 个百分点。从A股重点公司来看,除比亚迪和金龙客车涨跌幅为0 外,其余个股全部下跌。新能源概念
个股表现相对较好,其中比亚迪、金龙汽车和宇通客车位列前三;而跌幅榜上,主要为零部件公司,尤其是后市场和汽车电子概念个股跌幅较大,金固股份、隆基机械和均胜电子分别以27.6%、27.6%和21%的跌幅位列前三。上周H 股重点上市公司(市值50 亿以上标的)涨少跌多,其中仅潍柴动力、陈唱国际和中升控股上涨,涨幅分别为4.9%、1.1%和0.4%;跌幅榜上,长城汽车、正通汽车、和谐汽车分别以10.9%、10.8%和9.9% 位列前三。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京津冀三地已经召开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启动会,签署《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车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计划》,三地将分“三步走”,力争到2020 年,建设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河南省财政厅首次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支持对象。这些均表明,充电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非常关键的一环,基础设施完善之时,新能源汽车腾飞之日。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继续重点关注两类标的,一类是低估值蓝筹股,此类标的具有较强的抗跌性,在市场调整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对收益,如上汽集团、江铃汽车、宇通客车、华域汽车等;另一类是基本面改善标的,如江淮汽车和比亚迪(同时受益于SUV 和新能源两大市场逆势高速增长,且均募集巨额资金加码新能源汽车未来布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汽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价格战升级;地方限购政策的不确定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汽车零部件行业解决方案-汽车